职称论文百科

黄河流域期刊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2024-07-03 12:29:54

黄河流域期刊投稿经验

导读] 本文试从自然环境、劳动力、城镇、交通等方面入手,对宋前的北方和宋后的南方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迁到南方的原因。 滚滚的黄河与长江同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共同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曾一度比长江流域发达,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地区可谓是“黄河文化发源地”。这种现象从有史料记载以来一直持续到隋唐。但从宋开始,我国南方赶上并超过北方,南方区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中国古代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政治、经济、文化根植于农业之上,可以说农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农业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生产力、劳动力、城镇、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试从自然环境、劳动力、城镇、交通等方面入手,对宋前的北方和宋后的南方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迁到南方的原因。一、北方地区1.自然环境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的生存。�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地形的主要外力之一。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因黄土质软疏松,因而在黄河中上游以侵蚀、搬运为主,下游的堆积作用则形成华北平原。黄土是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所以在黄河流域形成的棕壤、褐土、黑垆土、潮土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成土母质——黄土的影响,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适合耕作。所以,北方的土壤比南方粘重的红壤、黄壤、砖红壤更适宜耕作。�2.劳动力�黄河流域是人类的发祥地。由于历史时期优越的自然环境,聚居着众多的人口,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加速了黄河流域的开发。�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我国的人口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秦汉时关中地区、内蒙古和河套地区、“三河”(河内、河东、河南)地区、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据公元2年的人口资料显示,全国人口为5767万人,北方占75%,南方仅有25%;东汉、三国时期虽然增加,但南北人口比仍为1∶3;两晋、南北朝时,北方虽因战乱人口南迁,但仅有的户籍统计显示,公元380年全国户数为249万户,北方占54%,南方占46%;隋时,仅河北、河南、山东和陕西四省人口占全国的64%以上;唐时,虽然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人口有所增加,但公元742年,全国人口为5098万,北方占59.7%,南方占40.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城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城市,当时各诸侯国的都城为地区性的城市,《史记》和《汉书》中提到的城市有23个,其中号称都会的有13个,从空间分布看,黄河中下游有9个,长江中下游有3个。由此可见,自春秋战国至秦汉,北方地区的城市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都城。�都城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往往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于一身。帝王择都往往是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战略地位重要之地,都城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二、南方地区�1.气候、交通我国自两宋时期(1000年~1200年)到14世纪再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七八百年的寒冷时期,其间气候虽有冷暖波动,但升温时平均温度仍低于现代水平。特别是16世纪初、17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的三个寒冷期,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多次封冻。15世纪和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前半叶则持续干旱。寒冷和干旱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严重,而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弱些,同时南方交通运输较北方发达。2.劳动力�我国在北宋前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南轻北重,但随着南方的开发和人口的迁移,逐渐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西晋时由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及西晋对少数民族的高压政策,使社会重新陷入混战局面,黄河流域的人口则因社会动荡、经济凋敝而纷纷南迁。唐时,统治者组织了人口迁移,尤其是“安史之乱”,造成人口从北方地区迁向南方。北宋末,由于“靖康之难”,北民南迁,从而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形成了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南方由于人口数量大增,既保障了劳动力,同时北民南迁把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经验带到南方,从而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发展。�3.城市�宋、元时期,南方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城市数量大增,在水陆交通沿线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城市,城市数量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出现了许多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外贸港口城市,全国70%的较大城市分布于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南方地区,如苏州、杭州、景德镇、汉口、佛山、广州等。元、明、清虽建都于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性的大城市,但改变不了总体的城镇分布格局与经济格局。(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一中)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同栏目其他文章• 解读光合作用中〔H〕、ATP、C�3... • 浅析汽修专业中的项目教学法 • 探寻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政治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建议 •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情景的创设策略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教材探析 • 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 • 数量型填空题的误解与检验 • 浅谈烹饪课的教学评价策略� • 关注留守儿童 促进教育公平——浅谈... • 找找临场议论文写作的“路子”� • 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成绩�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教育 • 构建相似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有效地复习,是每个... 更多>>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一是投稿时要分析所投期刊的性质和定位,二是要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做好选题,三是要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和技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编稿、审稿工作的体会,结合杂志刊登稿件的要求,谈谈科技论文的写作。

1、什么叫科技论文,基本特征是什么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技论文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3、科技论文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3.6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7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8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4、如何写科技论文

4.1 科技论文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06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选题确定后,就要定题目了。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华而不实,难于完成;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因此确定 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题。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角度,如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人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 论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主题和论证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还应注意要从自己有基础、了解的事情着手。

比如,编辑部收到过这样一些来稿,有的基层作者写的题目很大,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等,这类稿件题目很大也很泛,从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很难做那么大的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很空,东抄西拼,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见解缺少理论的依据,因此这类稿件很难被采用。还有一些行业外人士写黄河的裁弯取直,所写的稿件缺乏对水利知识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缺乏理论基础,这样的稿件也很难被采用。

4.2 科技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对搜集的材料,要进行分析、提炼,保留那些能说明论点的例证材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单从某一局部看,有些论点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从全局确定的基本发展线中看,它插不进去,用不上,只能割爱。

科技论文应有说服力,为了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且论文要有层次。

4.3 科技论文的撰写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5、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长江中下游起伏非常小,而且长江流域干流直流河床都很深,排水量高的船能够在上下游的地方运输,交易多、地区就自然发达黄河常年沙量高,河床不时淤塞,而且有些地方河道窄河水浅,根本很难同大型船只,也就现在黄河流经的地区比不上长江流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也指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重大生态保护、水网体系、交通能源和产业体系建设,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出彩河南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系统思维推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作为空间上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黄河流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黄河流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它既是重要的资源集聚和集散地带,也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其次,黄河流域是由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组成的复合性区域。它既是以降水为渊源、以水流为基础、以河流为主线、以分水岭为边界所形成的特定区域;又是人类以水资源开发为主导,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依托,以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命脉,以经济制度和环境政策为调控手段的有机整体。最后,黄河流域管理的复杂性。流域是从源头到河口的完整、独立、整体性极强的一个自然区域,其界限不同于传统行政区域的划分,涉及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及附近区域。一条河流途经不同行政辖区,使得原本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特征的流域自然空间被行政区单元所分割管理,呈现碎片化状态,往往因各自为政、各自施策,难成合力。

黄河流域的上述特征,使得流域治理必定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协同治理为突破口,达到“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

黄河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理黄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治理模式仍存在碎片化的问题。黄河流域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顺应自然属性,尊重自然规律,实施全流域统筹兼顾,协同治理。

认真做好规划工作。规划是流域发展的灵魂。黄河生态保护涉及流域水安全系统治理,尤其需要协调好流域上中下游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的承载能力,搞好黄河从源头到河口的陆海统筹、科学管控以及生态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但是,黄河目前仍然缺乏宏观和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沿黄各地都强调自身的利益。因此,黄河需要有一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蓝图,实施统筹规划,增强开放联动效应。为此,要按照摸清底子、多规合一、合力推进的原则,立足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各种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抓紧编制黄河流域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流域经济布局。尤其要站在区域协调和流域系统治理角度,结合全国一盘棋大局和黄河流域特色,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等一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沿黄地区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空间布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沿水景观等一体规划布局,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黄河流域发展新格局。

加强区域协同合作。黄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生态系统危机背后是管理体制碎片化问题。从黄河流域涉水事务管理现状看,目前黄河流域区域与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九龙治水”局面出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未来沿黄省市的经济规模扩张,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对黄河流域治理将形成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不仅对黄河流域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课题,也对上下游、区域间的协同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必须将黄河流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以系统思维和全局高度打破一地一段一岸的局限,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借鉴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流域统一管理、综合施治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我国黄河流域省(部)际协调联动力度不够的机制缺陷,成立由中央政府牵头的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有关省份共同参加的跨部门、跨政区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打破当前省(部)际信息孤岛及信息相互矛盾的现象,就流域的防洪调度、水资源分配、生态补偿、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投资项目等事宜进行协商,实行民主和科学决策,达到五指同时发力的良好效果。

实现上下游互补性发展。黄河流域地理空间跨度大,气候和地理特征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表象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同时,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错综复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难题,解决的措施和方式无法一致,部分地区要实行“一城一策”。从沿黄省区来看,黄河上中下游经济发展态势区别明显:上游相对落后,中游正在崛起,下游比较发达。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和主体空间格局生态功能的不同要求,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格局进行空间优化,合理划定生态环境保护分区,优化分区保护目标,明确上中下游不同区段、不同功能区的定位,坚持“非均衡互补性协调发展”,变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为有互补性的兼容化政策。具体来说,上游要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以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为核心功能。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同时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些地区应以生态环境指标和农业发展指标作为核心。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从而形成上游涵养水源、中游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做好保护工作的互补性整体发展格局,更加有效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黄河流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因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就要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要健全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保护管理制度,以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系统健康与永续发展水平,提高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建立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途径,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引黄灌区排水沟综合治理等方面予以支持补偿,逐步探索建立系统、稳定、规范的利益补偿机制和政策体系,减少政策和补偿的随意性,从长远保障黄河流域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黄河流域投稿期刊

你的文章最终录用了么?

这是个什么专业阿名号这么惊人

隶属河南大学

截至2015年3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有3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9月数据),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7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参与) 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应用经济学开放研究中心、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河南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诉讼法研究中心、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2010年至2015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多项 。201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申请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标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2项;2011年国家的课题申请共获14项,省级课题申请119项,横向课题数目162项,资金近300万元;2014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标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7项 。 重要成果举例 李小建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中部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和其他7项国家基金项目,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问题进行的农户与农区发展等理论研究,成果总被引用超过4000次,出版的《农户地理论》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评价为 “对‘地理学、人—地系统’及其空间结构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学校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团队,发表了大量论文,重要成果《黄河流域经济》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的经济学大型专著。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到68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7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65万种,主要以财经、政法和管理类文献为主,覆盖人文、社科及其他相关分科专业;此外,《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亦有所收藏;拥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国研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Elsevier SD数据库、EBSCO数据库、Emerald全文期刊回溯库、HeinOnline法律全文数据库等41个中外文期刊论文及电子图书数据库。 学术期刊 《经济经纬》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经济和管理类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4年,1994年由《河南财经学院学报》更名为《经济经纬》,是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是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创于1986年,2012年由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2年、201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

黄河流域期刊投稿

知道说态环境态环境报《民江》两刊物都文核同级别态环境报前科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现既都核比主管主办单位民江水利部主管环境广东科协主管级别《态环境报》没比较式版物没《态环境》刊物刊名: 民江Yangtze River主管: 水利部主办: 水利部江水利委员周期: 半月版: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文;本: 16ISSN: 1001-4179CN: 42-1202/TV邮发代号: 38-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民江创刊间:1955核期刊:文核期刊(2008)文核期刊(2004)文核期刊(2000)文核期刊(1996)文核期刊(1992)期刊荣誉:科双百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二届全优秀科技期刊刊名: 态环境报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主管: 广东省科技术协主办: 广东省土壤;土壤;广东省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周期: 月刊版: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文;本: 16ISSN: 1674-5906CN: 44-1661/X邮发代号: 46-27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态环境报曾用刊名:土壤与环境;态环境;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创刊间:1992该刊数据库收录:科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期刊:文核期刊(2008)文核期刊(2004)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人民黄河更好。

《水电能源科学》属于工业技术类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

据2018年6月《水电能源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水电能源科学》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有顾问18人,编委58人。

据2018年6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水电能源科学》共出版文献8298篇、总被下载1168962次、总被引4080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54、(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96。

据2018年6月23日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显示,《水电能源科学》被引次数为2114,影响因子为0.3909,立即指数为0.0536,发文量为634篇,被引半衰期为4.6224,引用半衰期为6.431,期刊他引率为0.8825,平均引文率为7.5174。

黄河流域期刊官网投稿

455。根据查询人民黄河的官网显示:人民黄河一年发稿量是455,《人民黄河》创刊于1949年,是由水利部主管、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科技专业学术刊物,自1992年起连续6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知道说态环境态环境报《民江》两刊物都文核同级别态环境报前科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现既都核比主管主办单位民江水利部主管环境广东科协主管级别《态环境报》没比较式版物没《态环境》刊物刊名: 民江Yangtze River主管: 水利部主办: 水利部江水利委员周期: 半月版: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文;本: 16ISSN: 1001-4179CN: 42-1202/TV邮发代号: 38-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民江创刊间:1955核期刊:文核期刊(2008)文核期刊(2004)文核期刊(2000)文核期刊(1996)文核期刊(1992)期刊荣誉:科双百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二届全优秀科技期刊刊名: 态环境报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主管: 广东省科技术协主办: 广东省土壤;土壤;广东省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周期: 月刊版: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文;本: 16ISSN: 1674-5906CN: 44-1661/X邮发代号: 46-27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态环境报曾用刊名:土壤与环境;态环境;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创刊间:1992该刊数据库收录:科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期刊:文核期刊(2008)文核期刊(2004)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黄河流域期刊投稿要求

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中文名称】 人民黄河【出版周期】 月刊

知道说态环境态环境报《民江》两刊物都文核同级别态环境报前科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现既都核比主管主办单位民江水利部主管环境广东科协主管级别《态环境报》没比较式版物没《态环境》刊物刊名: 民江Yangtze River主管: 水利部主办: 水利部江水利委员周期: 半月版: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文;本: 16ISSN: 1001-4179CN: 42-1202/TV邮发代号: 38-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民江创刊间:1955核期刊:文核期刊(2008)文核期刊(2004)文核期刊(2000)文核期刊(1996)文核期刊(1992)期刊荣誉:科双百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二届全优秀科技期刊刊名: 态环境报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主管: 广东省科技术协主办: 广东省土壤;土壤;广东省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周期: 月刊版: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文;本: 16ISSN: 1674-5906CN: 44-1661/X邮发代号: 46-27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态环境报曾用刊名:土壤与环境;态环境;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创刊间:1992该刊数据库收录:科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期刊:文核期刊(2008)文核期刊(2004)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人民黄河更好。

《水电能源科学》属于工业技术类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

据2018年6月《水电能源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水电能源科学》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有顾问18人,编委58人。

据2018年6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水电能源科学》共出版文献8298篇、总被下载1168962次、总被引4080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54、(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96。

据2018年6月23日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显示,《水电能源科学》被引次数为2114,影响因子为0.3909,立即指数为0.0536,发文量为634篇,被引半衰期为4.6224,引用半衰期为6.431,期刊他引率为0.8825,平均引文率为7.517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