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2024-07-03 09:44:10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时间

刊名: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主办: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

刊名: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主办: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8900 CN: 11-1188/J 邮发代号: 82-109 现用刊名:艺术教育[1] 创刊时间:1979《艺术教育》杂志创办于197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一级艺术教育类大型期刊,每月一期。2003年1月改版,印刷精美、品位高雅,集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为一体。是为全国各大、专院校、 艺术类中专师生和热爱艺术的各界人士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的大型权威学术期刊。

2011年油画4幅发表在《中国当代艺术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油画5幅发表在《美术档案》2011年卷二,四川美术出版社油画8幅发表在《川渝中国美术风云榜》四川文艺出版社油画11幅及文章《山水幻象--张杰的视觉景观》发表于《库艺术》2011年8期油画15幅及文章《山水幻象中的艺术自省》发表于《世界艺术》2011年6期评论《视觉文化时代谈看山是否为山的三重境界------论张杰构筑山水幻象的精神向度》及油画作品发表在《国家美术》2011年7期油画《撕裂的风景》发表于《当代美术家》2011年2期油画《回望井冈山》发表于《党的光辉历程油画作品集》,当代世界出版社油画10幅发表于《四川画派》,四川美术出版社油画19幅及文章《山水幻象中的艺术自省》发表于《油画大家》2011年11期油画《行云》发表于《艺术视野》2011年3期评论《内在张力的理性思变-----读张杰油画作品山水幻象的启示》及油画4幅发表于《时尚重庆》2011年7期“山水幻象----张杰油画山水作品展”专版介绍发表于《蓝筹地产》2011年5期评论《从“山外有山”到“山水幻象”—张杰油画艺术》及油画5幅发表于《名堂》2011年8期评论《视觉文化时代谈看山是否为山的三重境界------论张杰构筑山水幻象的精神向度》及油画8幅发表于《西南航空》2011年8期2010年《宜居渝北》《渝北新居》等四件作品发表于《全国油画名家作品集》,广西美术出版社;油画十四幅及评论文章发表于《人文艺术》2010.9期,贵州人民出版社;油画十二幅及文章《走进心灵的风景》发表于《艺术视野》2010.1期,吉林大学出版社;油画六幅发表于《四川油画》,四川美术出版社;油画九幅发表于《大家色彩》,四川美术出版社;油画《凝》论文《艺术教育的价值》发表于《当代美术家》2010.3期;油画八幅发表于《西部书画报》2010.5期;论文《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发表于《画刊》2010.5期,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文章《自然而然》及二十余幅作品发表于《艺术界》2009.4期;油画作品《升》发表于《当代美术家》;油画作品五幅和评论文章《宁静的热情》于《今日重庆》作专版介绍,2009.6期;油画作品五幅和评论文章《绘画--一种别样的风景》于《川商》作专版介绍,2009.6期。2008年油画《绿色印记》《城市网格》《洒落的绿》《蓝色港湾》《远山也精彩》等七幅作品及评论文章发表于《美术观察》2008.5期;《都市板块》《有点阳光就灿烂》等八幅作品及文章发表于《中国油画》2008.1期;《中国山水》《绿色印记》等九幅作品发表于《画刊》2008.1期;《大地苍茫》《迸发》等六幅作品发表于刊物《中国美术馆》2008.2期;油画三幅发表于《中国油画精品集》,天津美术出版社;油画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报》;油画数幅及文章发表于《首座》2008.3期;《“山外有山”及其它——访谈张杰》发表于《美术焦点》2008.6期;论文《大众化艺术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学》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08.6期。2007年油画8幅发表于《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名师色彩》,四川美术出版社;油画6幅发表于文化部主办的《中外交流》杂志;油画作品与创作主张于《美术天地》《艺术与拍卖》《西南航空》《美术焦点》《鉴赏与收藏》《新女报》《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选集》作专栏介绍。2006年油画十余幅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博览》《中国美术》;油画《山水》《小城记忆》发表于《中国收藏》,2006专集。2001年油画《飘渺》发表于《中国美术当代美术全集》。2000年论文《色彩教学的三个层次》与系列作品发表于《油画教学对话》,河北美术出版社;油画《痕》系列作品五幅发表于《江苏画刊》2000.6期与大型画册《今日中国》;油画三幅发表在《中国油画--人物头像精选》。1999年系列油画作品和文章于《美术观察》1999.6期与《美术界》1999.2期系列油画作品于《四川日报》作专版介绍。1995年论文《寻求油画本科教学的新体系》发表于《艺术教育》。1994年油画作品于《中国油画》第3期作专版介绍;油画《缝纫女》入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中国当代油画作品集》。1993年论文《创作教学中的基础训练》发表于《艺术教育》;论文《油画语言的遗传与变异》发表于《当代美术家》。1992年论文《学院教育与个人风格》和《影响学生艺术观的两大因素》发表于《艺术教育》。1991年论文《基础训练与个人风格》发表于《艺术教育》。1988年论文《油画语言研究》和油画《遥远的星》发表于《美术》。

关于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活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征文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展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全面推进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江苏省教育厅决定举办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苏教体 [2007]25号)精神,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比是本次艺术展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苏州科技学院参加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实施方案》(苏科院办[2008]5号),特向全校教职工征集参评论文,望各单位及时通知广大教职工踊跃投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论文的具体要求及申请表见附件1、附件2二、 所投论文先交我校本次活动主委会,由组委会统一报送江苏省承办单位。三、 我校截稿时间为4月25日,交稿地址:教务处实践科。交纸制稿的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教务处 二00八年三月十二日附件1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评比实施细则承办单位:东南大学艺术指导中心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围绕“我和祖国”的主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反映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紧密围绕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鼓励理论创新,努力发挥高校艺术教育科研在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决策咨询方面的作用。二、征稿对象:省内各普通高校教师(含高等职业院校),有关教研和科研单位的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三、征稿日程:论文投稿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1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5月15日至5月20日组织专家评审5月30日汇总评审结果6月3日邀请省内知名专家举办论文培训班四、投稿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210096),东南大学艺术指导中心胡秋景老师收,来稿请注明“艺术展演参评论文”字样。Email至: 五、论文要求:1、近两年内撰写、并没有在公开媒体上发表过论文;2、论文署名作者不超过3名;3、论文和论文摘要统一用A4纸张,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正文用小3号仿宋字,单面打印,一式8份纸质,以及论文电子版文档一份,电子文件名统一为:展演论文高校(名)、作者(名);4、不超过8000字;5、论文的标题和正文中请勿出现作者及所在单位字样。并认真详细地填写《论文申请书》,加盖报送单位的公章; 六、评比办法及设立奖项:1、由展演组委会负责组织省内专家进行评审。2、论文分设省级特、一、二、三等奖。3、根据本次活动要求和评审的具体情况,选出参加全国评比的论文。 七、研究领域:1、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文件,深化和拓宽高校艺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研究。研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把丰富的实践概括、提升为理性认识,探索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道路。2、 围绕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进行以实验性、应用性为主的课题研究,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改实践服务。3、 针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特别是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高高校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水平。4、 加强对高校学生群体性艺术活动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模式。5、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6、 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努力借鉴国外高校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八、论文的基本要求1、 紧密围绕研究目标,注重以实践经验和有设想的实验为基础,进行有深度地探索和研究,体现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能够解决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在学术观点上有新意,在现实中有推广应用价值。2、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倡实验性研究。在进行课题设计时,要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及数据和资料的可靠性(原始数据应保留备查),自觉遵守科研道德,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信。3、论文撰写符合规范。命题到具体内容,立论到论证,形式到内容,文字到图表,均要求准确、清晰、规范。九、论文选题方向(一)艺术教育发展战略和理论研究1. 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与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2. 学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健康和谐人格、和谐社会建设之价值研究3. 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地位及教育价值的研究4. 高校艺术教育中普及与提高、改革与发展的研究5. 近代、现代高校艺术教育思想的研究6. 高校艺术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二)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6. 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特点和发展态势的研究7. 高校艺术教育教研、科学研究现状与对策的研究8. 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思路与模式的研究9.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整体改革的研究10.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与构建艺术教育教材体系的研究11. 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案例分析12. 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创新和实验的研究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课外、校外艺术活动13.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14.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规范化的研究15.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研究16. 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与发展态势的比较研究17. 在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18.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研究19. 高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评价体系的研究20.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研究21.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四)艺术教育资源研究22.本地、本校艺术教育教学资源调查及科学整合、合理利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研究23.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24.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25.高校艺术教育教师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式的研究26.高等师范院校如何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研究27.大、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衔接问题的研究28.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29.高校艺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研究30.建立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库的研究31.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成果档案库的研究32.改善高校艺术教育办学条件的研究注:以上选题范围不是论文题目,选题时可参考此提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不限于上述范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共青团郑州科技学院委员会转发关于举办河南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活动的通知各团总支:现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厅和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关于举办河南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活动的通知》(豫校园字〔2010〕2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各团总支按要求积极准备进行参赛,并于9月25日前将征文材料交学院团委,由学院团委进行审核上报。学院团委信箱:。附件:关于举办河南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活动的通知二O一O年三月七日关于举办河南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活动的通知各省辖市教育局、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团委、文联,各省属大中专院校,各级公立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各相关单位:为提高我省校园文化艺术的整体水平,全面推进全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我省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经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河南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各学校要认真做好此次科研论文征集的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教师、科研人员、管理干部积极参加论文撰写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学校校园文化艺术水平。二、参赛要求紧紧围绕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实践,结合课改精神,突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和成功经验,直面校园文化构建的“重点”“难点”“疑点”。通过此次活动,切实做到展示、交流校园文化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繁荣全省校园文化事业。三、征文起止时间2010年 1月1日至2010年10月1日。四、征文选题要求参赛者可自行设计题目,以校园文化构建为主题,结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管理和新课改等的改革研究,教育立法、督导和评估及对加强校园文化的看法等。五、征文写作要求1、论文、实验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教学心得及典型经验均可,题目自定。2、论文必须是本人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文章的章节或片断。违者严肃处理。3、已发表和未发表的均可。4、征文要主题鲜明,论据翔实、内容充实、形式规范、结构严谨,体现理论性、应用性和科学性。5、征文字数为1500~5000字。六、征文格式要求征文包括:题目、所在单位、姓名、正文、联系方式、具体地址。七、征文的评选 1、参选论文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选。征文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向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加盖主办单位公章)。 2、所投稿件一律不退回,请作者自留底稿。八、竞赛日程安排(一)宣传工作各省辖市教育局、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团委、文联,各省属大中专院校,各级公立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认真组织。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对提高我省校园文化艺术整体水平的重要性,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认真组织,全面推进全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我省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二)评审工作1、评审原则:参赛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教学价值,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观点,对待当前我省校园文化艺术有自己独特分析和见解。2、评审方式: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家组成)负责论文的评审组织工作。征文办公室首先将各单位推荐汇总上来的论文,请专家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评审专家分组进行评审,确定最终获奖等级。3、全省公示:对获奖论文及作者在《河南校园》及中国名校网上进行公示。九、总结表彰工作1、对最终获奖论文及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对大赛进行总结。2、将获奖的优秀论文年底结集,公开出版发行。十、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文化厅 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共青团河南省委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促进会2、征文办公室设在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促进会,负责日常工作。报送地址:郑州国贸中心新领地4号楼1单元30层3001室(农业路与花园路交叉口)邮编:450008联系电话:官方网站:电子邮箱: 附件:河南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评审表二O一O年一月八全院各单位: 为推进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总结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展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校园文化促进会联合下发的豫校园字〔2010〕2号文件精神,特举办我院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征文及评奖活动。一、目的与意义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12月)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有利于促进高校和谐制度建立,加快高校健康和谐发展,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二、组织与选题 全院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此次科研论文征集的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教职工积极撰写科研论文,紧紧围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办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一主题,根据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探讨和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新任务、新途径,结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撰写论文。附件中给出30个选题范围,供写作参考。三、写作要求 (一)研究论文、实验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教学心得及典型经验均可,题目自定。 (二)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均可参加本次评选。论文必须是本人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的成果。违者严肃处理。 (三)论文要主题鲜明,论据翔实、内容充实、形式规范、结构严谨,体现理论性、应用性和科学性。 (四)论文格式应完整,包括:论文题目、所在单位、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等,论文最后应注明联系方式及具体地址。四、论文评选 (一) 参选论文由各系、部、处初选并推荐参加院级评选,科研处组织有关专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二)获院级一等奖的论文将推荐至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促进会办公室,参加省级论文评选,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的论文作者,学院将予以表彰。五、时间安排及奖励 (一)各系、部、处应于9月1日前将初选论文报送院科研处。 (二)科研处于9月上旬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三) 2010年10月1日前,将我院获得一等奖的论文报送参加省级论文评选。 (四)奖励 此次应征论文评选出一等奖3名,每人奖励300元;二等奖5名,每人奖励200元;三等奖若干名,每人奖励100元;组织奖1名,奖金500元。附件: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校园文化艺术科研论文参考选题范围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附件参考选题范围1.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因素3.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对构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影响4.我院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因素5.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6.和谐校园构建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7.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8.校园文化与校园艺术文化9.校园文化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0.高职学校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研究11.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内涵、实现条件与总体目标12.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重点与途径13.校园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14.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15.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网络建设1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17.校园文化建设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18.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19.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0.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21.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22.价值选择多元化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23.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与校园文化建设24.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模式与校园文化建设25.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与校园文化建设26.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27.班主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28.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29.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功能和宣传、辐射作用30.加强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艺术论文发表时间

首先拿自然投稿来说,省级和国家级的论文审稿需要1-2天,发表时间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话半个月内就可以完成,慢的话甚至要4-7个月之久了。对于质量水平较高的期刊和一些大学期刊来说,投稿发表时间通常在6个月左右,较快的也需要3-4个月。科技核心期刊审稿需要1-3个月,发表需要6-10个月,总体时间大致是1-1.5年。北核和南核的审稿需要3-4个月时间,出版则需要6-15个月时间,跨度大,总共需要时长约1-2年。SCI和EI等与北核南核时间周期类似。众所周知,省级和国家级别的期刊是普通期刊,是职称期刊发表的起跑线。相对而言,从选刊到成功收刊用不了多长时间。有些刊物块的话研究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收到了,如果慢的话,大概也就是3个月左右的时间。

肯定算的是9月份发表的。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8年专业发表经验,希望我可以帮到您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的,一个是如果你发的是普刊,那么周期就会短一些,一个是如果你发表的是核心期刊,有可能一年多才能见刊发表,前提是录用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情况是,如果你是自己投稿,会慢一些,如果你是找一些论文机构帮忙投稿发表,会快速一些。我之前找淘淘论文网发表的经济类论文,2个月就给你加急发表了,是普刊,如果是核心他们也没法加急。所以看你发表的什么刊物了。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艺术教育发表论文

舞蹈教育可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舞蹈教育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浅谈舞蹈教育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舞蹈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舞蹈教育发挥的优势作用,以及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如何从培养学员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入手,使学员充分理解舞蹈内涵、表现舞蹈韵律和运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舞蹈 素质 能力 作用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

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不仅可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在培养健康心理,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创新、审美能力、想象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当今竞争之激烈,这些素质的重要性无疑很突现。

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但过去认识非常有限。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然而,在青少年与人的交往中,情感激动时表达都不大一样。

我们在考察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时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显然,舞蹈教育一是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对美的高层次追求;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与自信心;二是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尽管现今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美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与追求的情感。因此,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着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二、舞蹈教学促进艺术素质提高

抓好学校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常规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音乐节奏明快、行动活泼,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这个无声的语言中,通过动作、节奏、娱乐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反过来孩子们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养成

作为整体艺术的舞蹈,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手脑并用,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等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克服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心理。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训练,毅力得到磨练。

(三)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感,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孩子们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故,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的外形美与内质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中,有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习惯,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提醒他们自觉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良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乐观,为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积极基础。

三、舞蹈教学中学员表现力的培养

在民族民间舞的少年儿童为对象的舞蹈教学中,怎样使学员充分理解舞蹈丰富的内容,表现优美韵律的能力,是舞蹈教师教学的难点。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期,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使得孩子性格差别多样。同时,每个孩子对舞蹈的感受与表现力也不同。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要学习优美和谐的动作,要把握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还须了解其民族情感特征,这对少年儿童来说,无疑难度巨大。教学中特别关注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做了些有益探索。

(一) 重视把握舞蹈感情基调

舞蹈是人的形体艺术,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舞蹈活泼、生动,特别能激起学员们情感的共鸣。教师只单纯教动作,动作中缺乏一种情的魅力,就不能称之为艺术。理解舞蹈的内涵是跳好舞蹈的关键,也是高雅艺术的基础。排练新舞蹈前,先把内容、情绪、情境等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学员听,让她们喜欢和理解所要学的舞蹈。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奠定学员充分表现作品情感的思想基础。如在排练蒙古族舞蹈时,理解和把握蒙古族粗犷、彪悍的性格和情感,充分表现舞蹈中骏马奔驰的形象;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时,只有理解鄂伦春族人欢聚歌舞的习俗,舞蹈才能潇洒、开朗;藏族舞蹈既有舞姿流畅优美一类,又有激烈奔放、热情洋溢的一类,认识藏民族的性格特征就不难理解。我国各个民族有着不同文化传统、风情习俗,决定着各民族舞蹈中情感表现的不同,让学员理解作品,把握这些情感基调加以表现,是学好民间舞蹈的前提。

(二)重视丰富舞蹈艺术情感

舞蹈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把现实中的美集中化、典型化,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引导学员善于将在舞蹈中感受的美外化,发展学员的观察能力,这对儿童理解和表现舞蹈作品的情感非常有益。在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戏鹿》时,除向学员介绍鄂伦春族人喜爱鹿,以鹿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外,还带学员去动物园观察鹿的动态,使学员入微细致的把握鹿的优美形态,以舞蹈的艺术方式体现出其独特的狩猎民族性格。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过程,在从未间断索取的同时,我们又与它们依依为友,与它们嬉戏,情不自禁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小要热爱自然,热爱动物,更热爱生命!

《戏鹿》作品曾获得2000年,在全国第二界“小荷风采“少儿舞蹈评比,荣获铜奖;全国城区少年宫舞蹈展演中获银奖;200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第三界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骏马奖);2004年,在《‘校园之春’第四界全国春节联欢会》节目评选活动中,获得创作编导三等奖。

(三)重视增强舞蹈的艺术修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发挥想象力对舞蹈也有着特殊的作用,舞蹈中的许多动作是抽象概括的,学员们难以直接感知。这就需要通过音乐、动作、联系平时的经验借助想象去补充、认识凝练的美,这也就扩充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让舞蹈艺术活起来。当看到随风飘拂的柳条,就启发这柳条多象仙女在翩翩起舞啊!那牵牛花多象小军号在嘀哒地吹啊!春雨蒙蒙地下,落进田野呼唤小草快快露出嫩芽等,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奔放出来,表现在舞蹈作品上,好比太阳在水面上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四)重视提高舞蹈艺术水平

表现不仅是能模仿,更重要在于创造。这种创造力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实现,一是凭借日常的生活经验和行为来实现创造美。二是通过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表现和创造艺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学员的舞蹈表现力,精髓在于理解,基础在于提高她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舞蹈教学的难点、重点存于此、困于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系于斯,成于斯。

参考文献:

1、《大连青少年教育网》主页

2、《舞蹈》期刊1996年6期

3、《中国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舞蹈教育论文范文

在不断推进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幼儿园艺术教育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渗透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同时也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句话传达了如下的观点:在分科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领域课程模式依然有其合理性,但必须加强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才能实现全面和整体的教育。以下是我对渗透式领域课程的一点思考,并以艺术为例提出领域渗透的策略。

一、领域课程要相互渗透

完全分割开来的领域课程模式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例如艺术教育,追求的只是一种由技入道的知识技能传承方式。按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腾守尧先生的说法是:只有技法,而无思想,更谈不上创造。而艺术本是感性和精神的结合体,如果只停留在知识技能的传承上,就会把一种富有灵性的、丰富多彩的东西变成空洞的教条的东西,没有任何美感可言,从而失去了艺术在培养人类情感和创造性上的意义。传统的分科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并通过学校教育将学科的知识、技能传递给下一代,满足人类 经验 传承的需要,但是它容易造成 儿童 视野和思维的封闭和孤立定势。

综合课程模式以主题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将原有各个学科的教育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是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整体性,但必然遗失了另一个教育价值,那就是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尽管幼儿尚不能也不必要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但儿童的学习确实存在不同的领域,而这些不同领域的学习规律、教育规律也是不同的。无论怎样组织教育内容,我们都无法回避特定领域教育的规律性。很多老师往往只满足于表面的活动综合,却不去深入研究各种不同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导致有些幼儿连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技能都不具备。

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极端化的课程模式都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实际存在的课程必定是一种妥协和折中。《纲要》把幼儿园教育划分为五大领域,这样有利于关照各学科领域的教育规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相对划分,五个领域其实是相互渗透、边际交融的。就象陈鹤琴先生指出的那样,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且相互联系。

在幼儿园里课程不是分割的,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幼儿园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张教育的网,它们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 编织 在儿童的生活中。因此渗透式领域课程更适合幼儿园的教育,它保持了学科领域完整性的同时,更多关注了幼儿发展的完整性、整体性。

二、艺术领域之间、艺术与 其它 领域如何渗透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本耐特·雷默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它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界的要素,加以艺术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在组织艺术活动时,要以某一艺术学科为核心,紧紧地围绕这一核心所要达到的目标,有选择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1、艺术与艺术学科相互渗透。

(1)文学与音乐。文学与音乐相互渗透,能使文学作品的情感因素在音乐的渲染烘托下,变得更加强烈,给幼儿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同时音乐作品的情感在文学语言的描绘下,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使幼儿对情感的识别、体验更深刻。

(2)文学与美术。文学与美术相互渗透能将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直接表现出来,让幼儿在美术欣赏中对画面形象和寓意的理解更加透彻。如:文学活动《树妈妈和叶娃娃》中,首先以语言优美的 散文 引起幼儿兴趣,通过欣赏帮助幼儿感知作品角色的形象,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树妈妈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不同情绪表现。幼儿的情绪高涨,想象的翅膀张开了,创作的画面形象生动、各具特色。

(3)音乐与美术。音乐与美术相互渗透可以取长补短,使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协同作用,彼此相通,让幼儿在 音乐欣赏 中所激发的不可言状的内心体验变成可视性形象,成为可以交流和识别的情感。如:在音乐活动《波尔卡圆舞曲》中,先让幼儿充分倾听音乐,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氛围中,引导幼儿用线条、色彩表现作品所描述的情境,体现自己听后的感受。两者互相补充、互相统一,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波。

(4)文学、音乐与美术。这三者有机渗透,让幼儿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作品,帮助幼儿挖掘艺术之间共通的因素,提高整体效果。如我把《小蝌蚪找妈妈》分三次活动来进行。活动一:以文学欣赏为主,让幼儿倾听 故事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二:以音乐为主,引导幼儿给故事的不同情节选择配乐,创编表演动作,以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体验角色的情感。活动三:以美术为主,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创造,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作品的情境。

2、艺术与非艺术学科的渗透。

艺术与非艺术类学科的渗透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坚持艺术教育学科目标的前提下,同时关注其他学科领域的目标,从而体现整合教育的理念;二是在其他领域中,把艺术作为表现认识的手段和宣泄情感的方式,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既实现认知方面的目标,又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

浅谈幼儿艺术科学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从幼儿的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可以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教育的必要。最后提出了实现幼儿艺术科学教育的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艺术教育;科学教育;幼儿教育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篇章。艺术与科学,在幼儿教育中,是被看作成迥然相异的两种 文化 、两门学科,它们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目的、内容和 方法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来改变现代科学对整个教育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简述

1、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也经历了从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到强调“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1]”的过程。

现代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幼儿正是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身心的发展尚未成熟、完善。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是科学启蒙的教育,让孩子开始接触科学。通过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并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积累科学经验,培养创造力,、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2]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而艺术审美教育又有对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的审美内容。“学前阶段的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更多的重合,艺术教育是艺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艺术美是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核心内容,艺术审美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基础。”[3]

由此可见,幼儿艺术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艺术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情感和个性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评述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艺术与科学、儿童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基础上,还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关系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展。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促进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4]

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二者的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情感和态度上的目标都着眼于幼儿对生活的兴趣和生命的热爱,在能力的培养上,都重视儿童主动地探究和独立大胆地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都强调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联系。

2、教育内容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探究和表现。幼儿科学教育通常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艺术教育也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3、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一致性

二者都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探索、交流、创造和表现。不论是幼儿艺术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主张给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自由探索、大胆表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艺术教育通过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5]

三、实现幼儿艺术科学教育的模式

通过以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一致性分析,我们从中教育的基础上找到了实施幼儿艺术科学融合教育的可能性。艺术和科学作为儿童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它们在教育中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从而给儿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 总结 在幼儿教学中的多年经验,一下几个模式可以实现幼儿艺术科学融合教育。

1、相互渗透式

相互渗透式的融合是指在艺术分科的课程中渗入科学教育的内容,或者在科学分科的课程中渗入艺术教育的内容。通过我在实践教学中的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各个幼儿园大多数还在采用分科教育的形式,所以在此基础上推行幼儿艺术科学教育是可行的。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的一个单元,我们可以安排如下的教学:

主题:我们喜欢的动物(小班)

(1)小鸡的一家

通过感知和观察大公鸡、母鸡和小鸡,讨论对小鸡一家的认识和感受,师生共同创编儿歌,表现小鸡一家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对鸡的情感。

(2)可爱的兔子

感知和观察兔子的形态、特征,了解兔子的毛色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兔子喜欢吃什么食物,制作兔子头饰,模仿兔子跳跃或唱小兔子的歌。

(3)机灵的猴子

感知和观察猴子的形态和特征,通过观看录像或参观动物园发现猴子的灵巧和聪明以及猴子的种类和习性,制作猴子的面具进行自由游戏。

单科渗透式的融合,是在保持单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它与其它学科的核心联系,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基础上,促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连接和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表现。

2、多科并列式

多科并列式融合是分科教育向综合教育过渡的一种融合,它以分科的形式为基础,选择艺术与科学学科中的共同概念、原理或主题,从不同的学科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获得相通的理解。如艺术与科学中共同的对比概念,我们可以选择轻和重,冷和暖,柔软与坚硬等主题,分别从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数学、常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活动。[6]

例如在以“冷和暖”为主题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下列活动达到对主题的认识:

(1)夏天和冬天

比较冬天和夏天的不同特征,如气候,动植物,河流,雨雪,人们的穿着,

饮食,活动等方面,获得对冷暖的不同感受。

(2)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通过文学故事和情境表演体验作品中温暖与悲凉的感觉。

(3)热情的音乐与悲伤的音乐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中传达的不同情感,如欢快、低沉等或用其它象征性语言来描述,了解不同音乐的特征,如音高、音速等,用自由舞蹈或抽象画的形式表现热情的与悲伤的音乐。

(4)冷暖的变化

谈论生活中的冷暖变化,了解制冷和取暖的工具与方法,并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如取缓可以将房间装扮成暖色,围着火炉 唱歌 ,讲故事等,将日常的感受和审美的感受结合起来。

3、主题网络式

主题网络式的融合适用于综合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它是围绕一个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对主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主题网络中的活动可能与特定的某个学科相关,更多的活动是与多个学科相关,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而多科并列式的融合其活动更多的是与特定的学科相关。在主题网络式的融合中,艺术与科学活动不是孤立的,它是幼儿园主题网络中的一部分,与其它领域、其它方面的活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幼儿来说,主题网络式的融合是比较充分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主题网络式的融合不是从学科的关系出发,而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做到生成和预成相结合。

下面以“桥”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如下活动:

(1)参观桥;

(2)在参观活动的基础上,自由谈论“桥”,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3)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桥”的资料;(教师在儿童的话题和资料中选择下一步的活动内容:欣赏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桥。)

(4)“我最喜欢的桥”。欣赏有关桥的图片,感知桥的不同造型和态势,初步了解桥的不同种类,在比较中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不同材料和方式表现“我最喜爱的桥”。

(5)“怎样造桥”。在上一次的活动中生成,讲“赵洲桥的故事”,孩子们进一步用自选材料搭桥;

(6)“桥的形状。”孩于们搭出了不同形状的桥,并且争论谁的桥最漂亮。

四、结语

对于幼儿艺术科学教育的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实现模式进行了主要的研究,而其他方面诸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艺术以其美的形式和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并美化人们的生活,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其他国家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先进经验借鉴

重视发展本国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如《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中所述,博物馆应利用一切机会与资源使其教育作用得以发挥。以美国为例,博物馆的最大特质即十分重视教育功能的发挥,并视之为工作核心任务。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学校很早前就要求主修政治、法律、商业等文综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艺术、文学等限制性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博物馆的氛围内接受艺术薰陶,并掌握自我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以确保本校毕业学生在日后无论于政治、法律或是商业等行业领域就职,都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再以英国为例,英国“国家课程”明确规定了博物馆教育应积极与学校课程相对接,学校自小学起就要在博物馆内教授课程,授课人员不仅有学校教师,还包括博物馆工作人员。而且这些课程还会要按照实际各馆发展而进行弹性调整与设定,确保授课形式丰富多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自始至终都贯彻在青少年的每一学习阶段。

二、完善我国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职能的路径思考

***一***鼓励青少年参与体验,锻炼与发挥创造力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该设计出富有趣味、生动多样的展览形式,吸引青少年参观者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参与意识,并注意引导青少年跳出课堂与书本的局限,思考如何发挥主观创造力。鉴于此,博物馆可以利用资讯科技为青少年提供功能先进、技术全面的可近距离接触、体感触碰、实体操作等动态教育装置,借此技术为青少年带来新鲜感,激发其求知欲,从而对“参观”的印象能够有更为明晰的了解,对博物馆教育能够有更进一步的兴趣与体悟。此外,还应该借鉴国内其他友馆的优秀经验,例如“感官学习法”,通过在博物馆内增设青少年主题活动室,为其提供相应的装置和服务设施,打造听讲一体、临摹修复的实验点,来培养与满足青少年的探究爱好,从而树立自信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青少年个体差异,全面强化教育效果

博物馆及相关人员应事先关注、分析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及个体差异以“投其所好”。利用博物馆不同藏品具有的不同艺术气息,如奇特各异的器件造型、变形夸张的雕塑造型、对比大胆的画作色彩、饱满和谐的版画构图等,借此丰富且强烈的情感表达,多视角、多形象地将创作者天马行空式的灵感、自由驰骋的心态、丰富奇特的联想与眼光独到的审美来迎合有着不同艺术“嗜好”的青年学生,使得这种外部知识与学生自身原本所具备的艺术修养相结合,并最终得以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沉淀,来实现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共同提高。

***三***借助科技教育平台,网路互动实现教育

博物馆有着集齐各民族、各地区特有表现艺术与民俗活动及相关器具、手工制品等系列藏品于一体的优势,这些璀璨一时的艺术品虽然或多或少被刻上了岁月痕迹,但并没有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可见其艺术价值光芒所在。立足于资讯时代下,博物馆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合理利用网路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职能,形成博物馆网路教育平台,实现现代艺术教育与历史文化意蕴的融合。围绕青少年偏爱娱乐、注重体验的年龄特征,构建集知识与娱乐为一体的互动内容,使青少年能够在游戏和休闲娱乐中也得到知识的积累。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玉溪市博物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这一方面有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玉溪市博物馆依托内容丰富的基本陈列,根据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完善充实了包含声、光、电和互动形式的古生物展厅、恐龙特展、帽天山寒武纪动物陈列等特色展厅,举办或引进了不少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临时展览及主题活动。如“走进博物馆探索奇妙世界”、《聂耳与国歌》巡展、玉溪米线节体验网路活动、“创意帽天山•认识寒武纪——文化遗产日”专题、“神奇世界——三维画展”“青少年动漫”活动周等,把地方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相信这些有益的探索,将为我国博物馆在“面向21世纪”理念下开展青少年艺术教育,最终使博物馆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产生积极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采取各种展览措施,来充分发挥博物的教化职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夯实精神基础。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语言的艺术美

斯托利亚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虽然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但其语言和其他学科语言一样,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数学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用精准、简明、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并积极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可以有效地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一幂函式性质时,我很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分别约等于多少?当同学们不知所措时,我给出答案: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343433289,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551796445229,并解释这道题蕴含的哲理是:1.01的365次方也就是说你每天进步一点,即使只有0.01,一年365天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超过1;0.99的365次方也就是说你每天退步一点点,即使只有0.01,一年365天后,你将远远小于1,几乎接近于0,远远被人抛在后面。通过这样的语言,学生很快认识了幂函式的值如何随底数变化而变化。同时鼓励同学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进步。富有艺术之美的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艺术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数学之美,让学生在语言中逐渐理解、提升。

二、在数学教学中感受、欣赏艺术美

通过讲解共轭复数、对称多项式、对称矩阵等,让学生感受数学代数对称之美;通过讲解轴对称、中心对称、互补、互逆、相似等,让学生感受数学几何对称之美等。在学习选修内容《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时,讲到历史上曾一度被看做是“幻想中的数”的虚数,由于它带有某种奇异色彩,更能使学生产生幻想和揭示其奥妙的欲望,这也正是数学的神秘之美。学生在教师充满艺术美的教学中感美、欣赏美,学生的学习劲头倍增,必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数学教学中建立艺术化教学环境

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时,我请一位同学用电子琴现场表演节目,同学们一下子就被这个新颖、独特的课前引入吸引,在观看表演后不禁问,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接着我简要介绍电子琴的键盘,让学生了解到琴的键中其中5个黑键恰好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前几个数。在同学们追问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时,我说:同学想知道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那么就要先学习好是数列,这样一步一步带领学生探索知识。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说:“教学之所以被称为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就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毫无疑问,掌握一定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师,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把艺术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你看看,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艺术以其美的形式和的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并美化人们的生活,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内容,它对于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并最终提高国民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党和国家甚至将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通过加强艺术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却不容乐观,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学校艺术教育来说,整体教学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艺术教师素质偏低、总体数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等,这些现象在不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艺术教育却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背离。艺术教育为应试教育服务,少数学生服务,为经济利益服务的现象比比皆是,极大地影响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对相关理论问题认识不清,不能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在观念上有导入误区的现象。另方面,由于认识不足,在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又存在技能技术与艺术审美背离、科学和人文艺术分道扬镳、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失衡等问题,使艺术教育流于简单、形式化。 本文在对新时期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从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当代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走向,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就当前素质教育的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未来的艺术教育能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在现代化文明带来更多繁荣和进步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只有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进一步发扬人文精神你参考下

艺术类论文发表时间

同一时代的作品总是有一个相关联的风格。古埃及公式化的绘图方式是时代性的风格,波斯细密画在一定阶段有意识地忽视透视法则的绘画方式,也是时代的风格化的体现。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不同时代各有不同的时代性风格。这就在写实的道路上给艺术家们划定了一个范围。

正常是3-5月份开始准备的,毕业论文是大学应届生离开高校最后一步需要完成的事,只有论文重复率达标了才能进行答辩,最后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

一大学生活的意义

(1)首先它要教给的是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大学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地方,同时也是研究学术的地方,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术研究需要静心,不可为了学术而学术,不应为了利益而学术。

(2)首先就体现为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为社会所欢迎的人的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一共只有四年的时间,要使这个准备很充分,就必须富于计划性,如果没有计划,或是执行计划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定量的明确要求,那么这个准备可能就会严重不到位。

二写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装订顺序各个学校不一样,以北大为例,装订顺序为:封面、内页、论文审查表、论文评阅表、摘要、目录、序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一定要调好顺序并转成PDF打印。

(2)摘要关键词不要太多,三到五个即可。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描述,不需要任何引用内容。摘要重点要突出,让读者一目了然。序言过长可以分小标题,同时在开头加一段总起。

本科毕业论文的话,最好可以在大四开学之前写好,这样大四就有时间面试、考试、实习、试用、或者正式上班。就不用学校论文和工作两边忙

你的艺术类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所引用文献应是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反映论文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编辑在初审时对文稿的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是决定论文取舍的因素,因此,掌握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是必要的。选择参考文献应考虑引用量、语种、出版时间、来源和著者等5个方面。 附录与注释 设立附录材料的原因包括:为论文占有材料的完整性,但在正文中有损条理性和逻辑性;材料过长;对专家有用而对一般读者可有可无材料、不可多得珍贵、罕见材料等。 审稿是论文发表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由科技论文的特点决定的,科技论文是经同行评价后,才被接受的原始科学出版物。审稿即接受同行评价,主要评价论文在创新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否具有发表价值。不同国家、不同出版物审稿制度不同,但国内学术期刊采用的审稿制度一般是“三审一定制”,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终审和审定。有的作者不列参考文献。有的作者认为,参考文献列得多,表示知识面宽,所以把自己见过的文献统统列出,其中一些连作者自己都可能已感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的作者写作过程中没有记录参考文献的名称、出处,查补工作量大,抄录一些同类书目了事。有的参考文献过于简单,往往列上一两个同行皆知的大部头书名。有的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而审稿人明知作者无法获取该参考文献,所以拒绝评审。决定科技期刊论文采用、退修或退稿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论文的学术水平,即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性等,学术水平决定于作者的选题、研究深度、信息掌握情况等方面。2.写作水平与写作经验。体现在对科技论文的理解、论文各要素的写作、文句、思路与结构、逻辑性等方面。3.写作态度和投稿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