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全球视野下幼儿园男教师培养过程中“积极差别对待”政策述评

更新时间:2016-07-05

近些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内男教师数量不足一直是很多发达国家备受关注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在一次会议上将教育领域男教师稀少问题看成一个长期难以改变的国际现象。很多国家为了改变或者避免发生这一现象而采取了一些“积极差别对待”的性别偏爱政策。

幼儿园男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差别对待政策

不同国家想要增加男教师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在招收或聘用男教师时所采用的限额制度、经济激励等“积极差别对待”政策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每个区域的快件价格,因当地业务量的关系,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期间几家快递网点虽有点竞争,同区域的网点政策和成本管控也能跟得上步伐。但跨区的介入,以更低的价格来进入市场,势必会导致市场价格失去平衡,加剧网点之间的恶性竞争。

()限额制度

限额制度是在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招收男性学生,或者学校、幼儿园招聘男性教师时实行的积极差别对待政策。一个限额往往比报名人数要少很多,只有这样才更有可能吸引足够多的男性来争取填补这一限额。苏格兰行政主管部门曾给该国的教师教育学院强加了一个限额以确保在短期内,男性占新教师的75%(从9%上升),但是这项制度是以降低男性申请者的入学资格为代价的。

()专门培训

新西兰有很多项对男生进行专门培训的提议,其中包括成立单一性别的男子学校对男学生进行专门的校内培训[1],或者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将男生分成单一的性别群体而专门授课。瑞典也曾要求教师教育院校的学生入学时报名学习专门设计的性别研究课程,以提高他们将性别视角融合进教学过程中的能力。英国也曾成立专门培养早期教育和小学教育本科阶段男实习生的PGEC项目[2],以帮助男实习生度过专业发展的实习困难期。这一项目是备受推崇的合理差别对待的一个案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实习单位派出的男性嘉宾老师和教师教育学院派出的男教师负责针对实习生所关心的问题,诸如与孩子身体接触问题、与家长交流沟通问题、如何与女性教师配班等问题定期召开目标明确的集会,帮助实习生提升职业归属感。

()专项奖学金

澳大利亚曾提议向男性提供专项奖学金,以刺激更多的男性从事教师教育职业。但这项提议被认为是具有歧视性的法案,遭到了来自人权和平等机会委员以及公众、私企联合会的强烈反对。

()优先就业政策

许多国家的研究证明男性教师工作申请者在就业过程中享受了特殊待遇。Cushman的访谈结果支持了这一早期研究结论:男性认为他们的就业是受到了性别地位的帮助,即是由于他们的优点或长处以外的原因[3]。很多聘用者表明由于父母和社区要求为单亲家庭的男孩子提供男性榜样的压力助长了他们更偏爱男性工作申请者[4]

()专门宣传

英国曾成功地运用针对男性群体的广告吸引了更多的男性投身教学领域。为了招收男性实习教师,学校培训和发展局网站的大标题设置为“男教师的榜样作用极其重要”。但是,由于这些广告传递了“男性当老师比女性的价值更高”等具有歧视性的信息而备受争议。媒体对男教师短缺的新闻报道无意中也建立了这样的概念:男实习生是“稀少的和珍贵的资源”[2],他们的专业发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们毕业后必须要能够胜任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才能打破诸如“妇女作为看护者”的男女性别的行为刻板印象。这就需要相关教师教育学院能同时观照男女性别之间的平等性和差异性,考虑到男生生理特征和学习方式方面的不同,设置支持性课程,提高男生们的专业技能。

“玉米遗传多样性高,基因组变异和表型变异都非常丰富,任何两颗玉米之间的差异,都比人和猩猩之间的差异大。”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刘海军说,“玉米是异交作物,连锁不平衡衰减很快,定位精度高,非常适合用来研究可变剪接的遗传机理。”

、“积极差别对待政策所产生的问题

2.发挥男性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专业自豪感

()降低了专业准入标准影响了教师专业形象

“积极差别对待”政策的反对者们认为这些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男教师短缺的问题。采用“限额制度”可能会造成入学准入标准人为降低,而当入学资格是由于为了填满一个限额来达到招生数而被降低时,这些被降低要求的学生不太可能会成功。也就是说,如果申请者的数量相对更少的时候,不仅会使男生的入学资格降低,而且会出现更低质量的毕业生。采用“优先就业政策”也会产生类似的入职准入标准降低的问题,因为男性会认为他们的就业是受到了性别地位的帮助,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应的能力。从入学准入标准降低到入职准入标准降低,这一过程造成了一些男教师专业素养偏低,从而使其专业形象离人们的期望值更远。

()加深了性别刻板印象造成了性别歧视

长期以来,对于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就是看护以及与孩子打交道的工作就是“女人的工作”。幼儿园教师“一向被视为适合于女性从事的职业,已具有明显的性别标识”[6]。很多女性也都认为“一个男教师并不符合她们头脑中幼儿教师的形象”[7]。正是这些偏见强化了教学是女性工作的传统观念。上述各个国家所采用的专门培训、优先就业等“积极差别对待”政策表面上凸显了对男性的重视,实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证明男性的看护能力、与孩子打交道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是其弱项,由此使政策制定者在供给公共教育资源时背离了“应得”原则,损害了“相称”关系而产生了教育不公正的问题。难道女性在入职或入学时就不能享有得到培训、获得奖学金的权利吗?为什么不能按照能力的大小来决定是否选择教师职业呢?女性就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吗?政府部门一厢情愿的培训或宣传是男性真正需要的吗?

幼儿园男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专业地位受各个国家教师整体待遇的影响。薪水与地位彼此是无法分开的,提高工资也有助于提升教师们的专业地位。“只有经济补偿和地位有所改变以后,才会有更多的男性加入早教领域。因为经济补偿和地位会使所有的幼儿教师受益。”[9]在新西兰,工资待遇对于在职老师以及准备入职的准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主要问题[10]。在加拿大,高中毕业生、教师和管理者把最初的低工资作为选择教师职业的一个主要障碍[11]。在教师工资水平较低的荷兰和美国,在招收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方面就有更多问题,且教师质量较低。在教师工资水平较高的法国和德国,招收教师的问题就较少。针对教师工资待遇低这一状况,世界范围内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英国曾为教师提供更高的工资、培训基金,进行工作量改革。当教师们都拥有较高收入而处境优越的时候,就更有可能不降低准入标准而吸引更多男性选择教师职业。自1997年以后,英国工资增长已经超过通货膨胀的15%,与其他本科专业相比,这被看作是有助于提高教学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2]。瑞典已经从全国性的工资水平转向了教师和雇主之间的个别化协议。有2/3的OECD国家为承担额外工作的教师增加工资[13]。我国为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幼儿教师待遇的呼声此起彼伏。在2017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庞丽娟女士表示要用制度化的程序保障幼儿园与教师的利益。

幼儿园男教师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1.1缺乏了解与认同临床科室的大部分人都不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认为供应室就是简单的回收和发放,没有技术含量,也不直接面向患者,地位和重要性自然不如临床科室,这势必影响着他们与供应室人员沟通时的态度、语气、方式。

()改善教师整体待遇提高幼儿园男教师的专业地位

女性主义者们在长达200多年的女性解放运动中,一直都在追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等和正义。当前幼儿园男教师们似乎也与早期女性主义者们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他们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培养或录用过程中受到了具有歧视性的不平等待遇。苏格兰采用限额制度招聘男教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给男孩子做榜样。新西兰的“优先就业政策”也由于招聘者将男性应聘者的能力放在其次来考虑而让其感到自卑和胆怯。大家都认为澳大利亚采用的歧视性经济刺激并不能解决男教师短缺问题,诸如薪水、地位等问题不会被专门的奖学金解决掉。经历了女性运动的三次浪潮,女性主义者们才最终形成了“兼容平等和差异于一体的正义理念,这样才能使女性尊重自身的性别差异,又能跳脱自身性别身份的束缚”[8]。如此看来,想要在女性居于主要地位的学前教育领域内真正实现“兼容平等和差异”的性别正义,男教师们的奋斗之路似乎还很遥远。

()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创设支持性环境提高其专业能力

为了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保证教育公正,很多国家都做出了努力。美国、澳大利亚、芬兰和英国开展了大量的实际性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男教师的缺乏与男孩子或女孩子学业成就有任何关系。《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就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目前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教师女性化对男孩子带来什么必然影响”[14]。在学前教育领域,平等不等于同一,追求男性与女性的平等也必须承认差异的存在。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性别差异,会使人将女教师的特质与男教师的特质进行对比,让人产生男教师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如女教师这一印象。合理的差别对待方式是为男生创设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在与女生占主导地位的专业发展中走出个性化的道路。支持性的环境有利于男生获得专业归属感与自信心,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1.组建男生专业团体,增强专业归属感

有研究表明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提供正面的榜样示范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16]。教师教育学院可以请一线的优秀男幼儿教师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不同学习阶段的男生们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如入学时的专业思想教育、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编、应聘就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男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找准职业定位,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参加教育见习和实习时,则尽量安排在职男教师作为男生的指导教师,并组织男生去观摩所实习幼儿园男教师的公开课,以此帮助男生建立专业自信,激发男生从事幼儿教育的积极性。

所谓“差别对待”,是指对同等条件的人们给予不同的待遇[5]。“差别对待”可以分为合理差别对待和不合理差别对待,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客观上会形成一种歧视。因此,各个国家在实施各种“积极差别对待”政策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关政策制定者有时听到的反对声音甚至高过了支持的声音,有些政策还遭受了夭折的命运。由“积极差别对待”政策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流失是因为“选错了专业”,或者是因为该专业的男生数量太少而感到孤独。有研究者发现,像学校里的其他少数人群体一样,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会感到在校学习时间是孤独和具有挑战性的[15]。男生们普遍认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与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但是却少有机会与同性别的同学交流。Thornton最先提出建立“男生俱乐部”来解决这一问题。上面提到的英国的PGEC项目也成为了针对男实习生们的常见问题而设立的“非正式的论坛”。这些专业团体可以为男生们提供一个与同伴交流研讨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有助于他们讨论并解决与性别相关的问题,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另外,鼓励男生加入本地区的幼儿园男教师体系,参加在职男教师开展的沙龙、座谈会、公开课展示、联谊活动等来扩大学前教育男生的交往范围,有助于他们了解本地区男幼儿教师发展的最新动态,也可以帮助男生们利用现代网络交流平台,或者创建NAEYC的兴趣论坛“教育领域的男教师”那样的在线讨论小组进行话题讨论,话题可以从男生群体中征集,这也有利于男生之间以一种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困扰问题。总之,组建男生专业团体,为他们搭建专业学习的平台,有助于男生获得身份认同,增强专业归属感。

柑桔红蜘蛛在宁都县1 a发生16代左右。造成柑桔红蜘蛛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较高(旬平均气温不超过24℃)和空气干燥(相对湿度60%~80%)。当旬平均气温超过29℃时,可抑制柑桔红蜘蛛的发生。当冬季清理脐橙园灭虫不力时,次年4月柑桔红蜘蛛即可开始为害,盛发高峰一般在6月上、中旬。如果没有及时压下这次高峰,新梢叶片就会严重受害,造成落叶和落果,严重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树木枯死。9—11月可再次出现为害高峰,为害叶片和果实,严重时可造成果实无法正常转色。

3.设置支持性课程,提高专业技能

国际上的研究普遍认为幼儿园男教师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以及看护能力不够,因此“教育领域男性的缺乏是一个与学生、教师、父母、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利益相关者有关的复杂问题”[9]。而“积极差别对待”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的问题,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要关注幼儿园男教师缺乏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大量的男性加入到幼教队伍中来。

2.4 EGR-1在O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 在OC中,EGR-1蛋白的高低表达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统计,EGR-1的低表达率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节是否转移有关 (P<0.05),但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 见表 4。

首先,应对男女生实行无差别管理。在对日常的学习、生活的要求上没有性别差异,让男生们感受到他们跟女生一样都可以在未来的学前教育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其次,设置符合男性学习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例如,可以将女生学习的舞蹈、钢琴课置换成适合男生的健美操和手风琴;可以开设棋类、武术等能够体现男性特征的选修课;或者开设后勤总务管理、网页维护、卫生保健等将来能够适应幼教领域不同岗位的选修课;还可以开设男生擅长的兴趣小组,如绘本小组、健美操小组,男生合唱小组等。由于生理上的差异还应聘请专业男舞蹈教师、男音乐老师授课[17]

1.积极作为主要是指法官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案件错误裁判的情形。《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十三项申请再审事由,有原审法院的原因,有当事人的原因,还有综合性的原因。法院或法官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案件错判,由此造成当事人无可挽回的损失,毫无疑问属于民事和行政司法赔偿的范围。如果是综合性原因导致错案,则法院按照错误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后,为成年的学生创设业余学习或者在线远程学习的机会。在有些国家,有相当数量的职前男教师是年龄较大的学生。他们一旦选择教师职业作为工作目标,更能坚定信念,取得成功。为他们开设业余课程或者在线课程,可以帮助这些暂时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放弃专职工作的成熟男学生修完足够的学分而成为教师。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含有预冷变形处理和不含预冷变形处理的Cu-Ni-Si材料进行相关力学实验和疲劳实验来研究预冷变形加工对Cu-Ni-Si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4.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供专业保障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教师教育学院应该在学生入学和就业等环节上尽量采用合理性的差别对待政策为其提供专业保障,既让男生们获得专业发展,又不让他们感受到歧视性的性别待遇。

首先,在入学时,可以为男生们安排专门的专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可以充当“专业解说员”,将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列举出来,并讲解在课程设置上所做的专门安排,使男生们能够安心学习,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平时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专业指导教师应及时解决男生们所遇到的问题,为其专业发展扫清障碍。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均为优秀的语言作品,含有不少极富特色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关注语言形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语言形式所具有的表达效果,为学生今后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自我表达打下基础。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发现和挖掘课文中这些富有特色的“样本语言”,引导学生认真感悟、品味,进而“习得”。

其次,在大四时帮助男生搭建就业桥梁。大部分国家中,男性都被认为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一份稳定、高薪水的工作是男生们就业时必须考虑的。有研究者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进行访谈后认为,“在大学最后一年帮助男生在高校和幼儿园之间搭建起桥梁,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就业机会,有利于防止男生们由于转行而流失掉”[16]

最后,在专业准入标准的制定方面应注重能力,而非性别。有研究者总结出学生想要的教师是有扎实教学实践的教师,以及能够与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关系的老师。教师的质量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招收和聘用老师时需要强调的是人际关系技能和教学技能,而不是性别[18]。内尔·诺丁斯在建构她的关心课程的时候也提到,“所有有能力的成人都应该把关心孩童和照顾老弱病残视为己任。这些工作不应该只由女性来承担”[19]。因此,在学生入学或教师入职标准的制定方面,应充分考虑个体的能力标准,以保障不同性别教师间的能力公正。

[参考文献]

[1]NIELSON D.Nelson college head wants to train male teachers[N].The Nelson Mail,2007-01-17(1).

[2]WARWICK J,WARWICK P,HOPPER B.Primary teacher trainee perspectives on a male-only support group: moving male trainee teachers beyond the“freak show”[J].Teacher Development,2012,16(1):55-76.

[3]CUSHMAN P.It′s just not a real bloke′s job:male teachers in the primary school[J].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5,33(3):321-338.

[4]CUSHMAN P.Gender balance desirability and the favoring of male applicants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positions[J].Pacific-Asian Education Journal,2006,18(2):37-50.

[5]余雅风.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合理差别对待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18.

[6]王俊.教师职业的标识探论:兼谈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5(6):65-72.

[7]EISENHAUER M J,PRATT D.Capturing the image of a male preschool teacher[J].Young Children,2010(5):12-16.

[8]钱秋月.空间和时间视角下的性别正义实现路径梳理[J].妇女研究论丛,2014(6):5-9.

[9]JOHNSON S P,MIDDLETON R,NICHOLSON N,et al.Still so few male teachers,now what?[J].Young Children,2010(5):18-23.

[10]CUSHMAN P.Year 13 male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primary school teaching[J].New Zea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0,35(2):223-230.

[11]FROESE G B.Educating boys:tempering rhetoric with research[J].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2006,41(2):145-154.

[12]STWWART W,LUCAS S.Rebellion simmers over pay[N].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2005-06-24(3).

[13]MCKENZIE P.Teaching:Restoring its class[EB/OL].(2007-05-14)[2017-09-03].http://www.oecdobserver.org/news.

[14]女性化趋势凸显:小学城市女教师占八成[N].中国妇女报,2012-09-11(4).

[15]SMITH J.Male primary teachers:disadvantaged or advantaged?[C].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nference,Melbourne,2004.

[16]DICKSON M,LEROUX J.Why do emirati males become teachers and how do cultural factors influence this decision?[J/OL].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Gulf Perspectives,2012,9(2).http://lthe.zu.ac.ae.

[17]盖振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22.

[18]FRANCIS B.Perfect match?Pupils′ and teachers′ views of the impact of matching educators and learners by gender[C].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Warwick University,England,2006.

[19]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5.

程妍涛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