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古希腊学园的教学与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更新时间:2016-07-05

古希腊和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古希腊文明。而正是有了古希腊罗马文明才有了后来的欧洲文化。不仅如此,西方的高等教育也源于古希腊,中世纪大学的产生离不开对古希腊教育的继承与借鉴。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即公元前500—前330年,希腊的高等教育也是在这一时期萌芽产生。[1]19古典时代的城邦以雅典为典型代表,雅典城邦与其他城邦相比,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从雅典的学园中可以探寻到高等教育的身影。因此,探索学园的教学与研究可对当今高校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借鉴。

一、古希腊学园的缘起

(一)雅典繁荣的经济

希波战争之后,希腊的沿海城邦受到战争的影响,政治经济一时难以恢复,而内陆城邦则有相对不受打扰的环境来发展经济,雅典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希腊土地比较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不是很发达,主要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但是手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较好,雅典有制陶,榨油,造船等行业,尤其是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工商业和文化达到鼎盛时代。[2]321雅典以葡萄酒和橄榄油与其他地区进行物品交换,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同时通过收取关税和商业税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收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从一个古老落后的小城市发展成美丽富裕的大城市,成为当时的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它的繁荣吸引了很多文人学者前来,许多哲学家、艺术家聚集于此,并在此长期居住,促成了雅典成为希腊的文化中心,而伯里克利对雅典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使其成为“全希腊教育的中心”。[2]330这就为学园的产生积累了人才,营造了氛围。

总之,“古苗疆走廊”沿线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其自身所存在的劣势也十分凸出。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虽然有很大的发展机遇,但是这样的发展机遇同样也给自己的旅游开发带来了挑战。所以要在大力挖掘自己的优势同时弥补自身的不足,紧紧抓住机遇以应对挑战。

物种衰退数量减小,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或已灭绝。经确认曾广泛分布,但近来没有发现的鱼类33种,如中华鲟、白鳍豚等已在湿地消失。生物灾害加剧,表现为血吸虫病和东方田鼠危害等。保护湖区生态环境链刻不容缓。

(二)希腊文化传统的渲染

古希腊教育的产生以及学园的发展都离不开希腊文化和希腊人的精神生活。希腊人历来有爱城邦、爱智慧、爱美的文化传统。城邦就是在一个高地上建立一个城堡,四周有边界线,边界线之内的人事物就组成了一个城邦,每个城邦都不大,城邦的人民并不多,而雅典算是当时人口很多的大城邦。在希腊人心目中,城邦不能仅仅算做是一个家园的实体存在,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或是一种信仰。每个希腊人在孩童时期就培养出一种爱城邦的深厚情怀,立志要成为一名勇敢勇猛的战士,保卫城邦。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城邦的命运紧紧相连,一生都在为城邦而战,为祖国无私奉献,爱国主义就成为希腊人共有的基本特点之一。[3]希腊人还爱智慧、爱真理,希腊作为一个环海的国家,它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希腊人有更多的机会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他们不断汲取别的文化再创造自己的文化,环海的环境也培养了希腊人的冒险精神,他们对世界万物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并积极探索,寻求知识、学问与真理。这种对世界的追寻与思考的精神也成为日后学园教育精神的一部分。此外,希腊人普遍追求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追寻一种和谐的美,而他们首先就将这种和谐之美锁定在人的身上。他们认为人要有健康的、美的身体,还要有美的心灵,要将美丽的心灵构筑在健康的身体之内,达到一种统一的和谐的美。希腊人心中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欣赏人体美的愿望,这种愿望促使他们进行体育训练,锻炼形体,从而达到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的基本目的。因此进行体操训练成为希腊人从荷马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项基本活动。[4]96与此同时,希腊人注重音乐对心灵的陶冶作用,通过音乐丰富内心世界,提高艺术素养,塑造出与健美的身体相匹配的美的心灵,成就最和谐的美。这些追求美的方式成为学园的教学内容。希腊人的爱国之情,对真理对美的追求,为学园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和内容基础。

1.2.2 肠外营养 采取全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营养配伍方案与肠内营养组相同,总热量约为110kj/(kg·d),给予静脉支持。

(三)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继承

柏拉图的很多教育教学经验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尤其展现在阿卡德米学园的教学内容上。柏拉图在阿卡德米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体育以及辩证法,前几门学科都是为最后学好辩证法做准备。柏拉图同毕达哥拉斯一样非常重视数学的教学,他认为数学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是学习哲学最基础的一种准备。学习数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首先数学可以应用到军事上去,其次数学可以使心灵接近真理和世界的真实存在。[7]数学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好数学也更有利于学好其他科目。所以,数学是阿卡德米学园中最基础的一项学习内容。此外,柏拉图认为学习过几何学的人思考和理解问题的速度会更快,所以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好的公民和有能力的社会政治家就必须教授几何学。据记载,阿卡德米学园的大门上就刻有“不懂几何者莫入”的字样,可见柏拉图强调学习几何和数学的重要性。天文学也是学园的授课内容之一,天文学与数学、几何学科相比,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在阿卡德米学园还要学习音乐,但主要是音乐理论和和声学,而不是简单的音符和乐曲。柏拉图认为音乐中的节奏和和声能够深入到灵魂中,音乐所展现的优雅能够让学习它的人的灵魂也变得优雅,从而帮助人形成真正的鉴赏力,能够判断出善与恶,美与丑,同时这样优雅美丽的灵魂也能以它的优秀尽可能地改善身体。[4]161虽然柏拉图认为好的灵魂可以改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不能完善灵魂,但他还是强调要从幼年时期就开始体育锻炼,因此在学园中,体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有体育锻炼的意识,要用心训练,并且要将这一科目持续一生。上述这些基础学科学好之后,才可以开始学习和研究辩证法。

二、古希腊学园的教学

吕克昂学园的师生除了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还通过间接方式,如收集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搜集关于希腊各个城邦的法律和政治体制的资料,共收集了158个国家的宪法。他还收集整理了雅典每年上演的悲剧和喜剧的演出记录,进行文学、美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奇闻集》和《问题集》也是对一些问题的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分类,其中《奇闻集》搜集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有关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动物植物、矿物金属等包罗万象的奇闻异事。而《问题集》则是对有关医学的问题、出汗的问题,饮酒和醉酒方面的问题、卧躺姿式等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12]这些资料的整理为后人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素材资源,由此也可看出吕克昂学园研究范围的广泛。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基是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的,他辛苦的研究确实结出了甜的果实。据记载,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数目总共445270行。[11]289吕克昂学园的师生留下的这些研究资料是一笔丰富的教育遗产,成为后世对古希腊进行研究的参考来源。

(一)探寻真理的教学内容

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进行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他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教学组织方式都对学园办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来看,毕达哥拉斯强调数学的重要性,而数字更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他认为数学与几何,天文和音乐等都是相互联系的,数学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数学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教育的核心内容。[5]12后来数学、几何、天文和音乐合称为“四艺”,成为学园以及其后大学的基础科目。在学习方法上,毕达哥拉斯强调学生应该学会沉默,在沉默中反省和思考,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在此基础上去接受别人的想法,这是一切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在教学组织上,毕达哥拉斯将他的弟子分为两种即“核心弟子”和“外围学生”两个等级,“核心弟子”与毕达哥拉斯走的更近,能够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而“外围学生”则只能获得一些基础的,浅显的知识。[5]11毕达哥拉斯还制定了严格的组织纪律,严格规定每天学习和生活的顺序和时间。每天的生活从散步和思考开始,然后才进入学习和娱乐,晚上也是伴随着读书声入睡。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的是一种苦行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认为简单和安静的环境能够净化人的身体和灵魂,更利于学习和思考。从这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可以看出学园的影子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园的办学模式都是在学习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吕克昂学园是古希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因为学园的主持者亚里士多德一生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探求世间的所有有生之物的本性。他认为当我们因为热爱知识的缘故去寻找万物的起因并展示意义的存在的时候,自然的意图和深藏的规律就会在所有事物中显现出来,所有的作品都呈现出美的某种形态。[9]所以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弟子,但是他认为除了用教学和训练来进行教育,更应该用研究的方法和直接实验进行教育。吕克昂学园的研究领域广泛,不仅仅研究哲学理论问题,也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的学科遍及哲学、美学、诗学、伦理学、文法、修辞、逻辑学、天文、物理、生物、解剖、气象、心理学等科目,几乎包括了当时的一切知识部门。[10]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不仅要求学生进行直接实验,他也亲自从事研究,他对540多种动物进行观察实验,还亲自解剖过五十余种动物和人的胚胎,并分类汇编整理,形成《动物自然史》一书,也因此创建了动物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他比其他任何哲学家都更擅长研究,即使是最细微的现象他也能够解释。[11]290此外,他也积极研究社会领域的问题,如对希腊各个城邦的社会政治体制进行对比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处于社会贫富两级的人都不应该担当掌权者,而处于社会中间的阶级是最好的,所以理想的国家应该采取共和政体。

(三)保障教学的管理制度

毕达哥拉斯学派在传授知识时已经有了严密的组织制度,柏拉图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学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阿卡德米学园有严格的入学制度,学生在入学前就要具有几何学的基础,不懂几何者不得进入学园学习,在入学前还要进行入学考试,只有考试通过的学生才能进入学园师从柏拉图。这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园的学生质量。学园对于入学费用没有限制,阿卡德米实行免费入学制度,学生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给老师送些礼物。其次,阿卡德米学园沿袭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苦行作风,提倡宁静的环境和简单的饭菜,营造一种简朴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园对学生的伙食和时间进行一定地监督和控制,从而净化身体和心灵,使其潜心钻研知识和学问。关于阿卡德米学园的课堂纪律,老师没有专门的提出要求,大多时候凭靠学生的自觉,在老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学生能够认识到哪种做法是对的,哪种做法是错的,从而在课堂上自觉听讲,认真研习。这些管理制度有效的保障了学园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习到知识,提高思想涵养。事实证明,柏拉图的学园培育了一大批政治领袖、哲学伟人。

亚里士多德在十七岁时师从柏拉图学习,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都在阿卡德米学园度过,直到柏拉图逝世他才离开。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学习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做法,在雅典建立了一所哲学学校,即吕克昂学园。他在吕克昂学园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十三年,还积极撰写书籍,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传世名作。佩德森曾说吕克昂学园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它有效的结合了学校教学与研究两项职能,成为后人创办相似办学机构的榜样。[1]27

三、古希腊学园的研究

主办券商声誉机制对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孙 翯 张文松 孟 为(23)

(一)研究内容与方式

阿卡德米学园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主要运用问答法和讲授法进行教学,此外还有讲座法。作为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弟子,柏拉图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主要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问答法又称谈话法,就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发现他思想的矛盾性,揭示他认识的错误,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再通过一步一步的追问,帮助学生得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探寻到事物的本质,得出准确的定义。柏拉图经常在学园里与学生一起散步,讨论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这一教学方法后来被亚里士多德继承发展,他养成边散步边讲学的习惯,因而他的学派又被称作“逍遥学派”。学园还采用讲授法教学,即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例如讲授算数和几何学等科目时。此外,柏拉图还举办讲座,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汇报,讲座有时设在阿卡德米学园,有时在公共场合,想要跟从柏拉图学习的人可以去公共场所听讲座,柏拉图曾经谈论过关于算数,几何学和天文学的讲座,但是只有精通柏拉图主义的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8]可见柏拉图的讲座一般比较深奥难懂。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前半生一直在外游历,直到中年时期才回到雅典,他一直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当时雅典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使他对政治民主产生了怀疑,从而转向对哲学的思考与研究,从事教育事业。回到雅典后,他利用自己的花园创办了一所学园,为了纪念一位希腊英雄,就用英雄的名字阿卡德米作为学园的名称。柏拉图在此后的40年里一直在学园定居,从事著述和领导整个学园的工作。[6]阿卡德米学园一直存续了九百多年,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西方高等教育真正的源流。

(二)保障研究的条件与制度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教学期间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亚历山大为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首先提供大量资金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和生物实验室。这些研究场所的建立为亚里士多德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派遣很多人为亚里士多德寻找植物和资料。甚至在外征战时,也让士兵将发现的新植物材料带给他的老师,或者将其详细绘图寄给老师。亚历山大还召集全国各地近千名懂得打猎和捕鱼的人,为亚里士多德讲解他不了解的相关领域知识。亚历山大为吕克昂学园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学园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吕克昂学园自身也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亚里士多德继承柏拉图的管理方法,为学园制定了一系列的章程,对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进行规定,要求饭菜要简单,生活要有规律,每个月还要组织一次集会,汇报学术事宜。亚里士多德在管理学园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派学生担任学园的执政官,每个学生10天,以此规律轮换。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学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使亚里士多德从繁忙的管理琐事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研究,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优越的条件和完备的制度,保障了吕克昂学园研究活动的成功。

四、古希腊学园的当代意义

古希腊距离二十一世纪已经相当遥远了,但是其留下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古希腊学园的教学与研究汇聚了大师的智慧,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现代大学的职能,是中世纪时期西方大学的前身。尤其对德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新人文主义者构思和创建现代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3]对于当今大学如何回归本真,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一)教学:叩击智慧与精神

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教育产生影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明显的体现。但是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当满足的不是社会的欲望。[14]3大学不能轻易的随着社会歪曲的价值理念而动,而应坚定大学最本真的目的。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够做到传授真理而不顾是否受到欢迎,能够培养探究和讲授真理的人。那么要培养出追寻真理与智慧的人,大学对于教什么,如何教,以及为什么教要有明确的指导理念。现代大学在设置课程时考虑更多的是哪些课程是有用的,能够让学生学习之后就习得一些技能,从而在毕业之后立刻找到工作。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都一无所知,仅仅从应试的角度去判断哪些知识值得学习。古希腊学园给我们的启示是,阿卡德米学园要培养的是哲学王——拥有最高智慧的人,因此它提供的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课程并不是要让学生掌握某个技能,而是培养一种思维能力,达到精神上的陶冶,熏陶出美丽的心灵。让学生追求智慧与精神层面上的平和与愉悦。而这些需要大师的引导与启迪,梅贻琦校长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需要大师引领学术氛围和潮流,引导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求知过程,接触到科学的精神,而不是仅仅传授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知识。阿卡德米的教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地追寻知识的本源,探索事物的本性,真正的认识事物,触及到智慧之门。也使学生反躬自省,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接受思想的熏陶,寻求精神的提升,即叩击智慧与精神。

(二)科研:触碰真实与本质

古希腊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工作了,尤其是吕克昂学园将教学与研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德国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改革理念的滥觞。雅斯贝尔斯认为科学研究之所以要隶属于大学,是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为了科学研究的目的而设立的,大学本身的价值也要通过科学研究充分体现出来。[15]因此,大学要实现其价值就必须做好科研工作。首先,大学得树立先进的科研理念,做科研是为了探索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解决未解的问题,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研究,而非为了某一功利性的目的。其次,大学的研究应该涉猎广泛,在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深入研究各种现象:物质世界的现象、社会世界的现象、美学世界的现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发现相关事物的关系。[16]18吕克昂学园的研究已经延伸到当时已有的几乎所有知识学科。每一学科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应安排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探究,发现更多未曾探索到或是研究不深的知识。在教师的带领下,吕克昂学园学生专心进行直接实验,探寻事物的本质与最原始的形态。大学的研究缺少不了真实的实验,在实践中才能了解研究的实质与方法,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实验过程与研究成果,体会到科研的魅力,才能触碰到事物本质。

[ ]

[1] 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天祐.古代希腊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3]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30.

[4] 肯尼思约翰弗里曼著.希腊的学校[M].朱镜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5]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 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2.

[7] 罗伯特R拉斯克著.伟大教育家的学说[M].朱镜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26.

[8] 柏拉图著.理想国[M].刘国伟译.北京:中华书局,2016:104.

[9] 伊迪丝汉密尔顿著.希腊精神[M].葛海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8.

[10]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0.

[11]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言行录(上)[M].马永翔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 魏明勤.古希腊学园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163.

[13] 檀慧玲.大学:源于人文的追求——古希腊罗马高等教育人文主义传统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44—49.

[14]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8.

[15] 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5.

潘显敏,夏焰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
《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