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库仑应力变化研究台湾强震对福建地区地震触发作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台湾地区地处亚欧板块与菲律宾板块挤压碰撞的前沿地带,区域动力背景复杂,该区域地震活动具有频次高,强度大的特点。根据《中国强震目录》,台湾地区1900年以来发生 52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87%的7级地震复发间隔小于4年,6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3次,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多达10次,其地震活跃的强烈程度可见一斑。

一直以来,围绕台湾强烈的地震活动可能对周边地区所产生的影响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顾瑾萍等[1]的研究显示台湾西带6级强震后1年内华南地区中强震的对应率接近0.5。黄耘等[2]认为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孕育范围较大,明显影响和控制了江苏及部分地区的震群活动。也有研究[3]显示湖北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和台湾地区强震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章纯[4]通过数值模拟显示,台湾不同区域地震发生所产生的应力变化对华南与华东地区有不同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均显示台湾地震对周边区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然而,宋金[5]等研究则显示,1971年以来的台湾7级以上强震在福建水口地区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扰动很小,并不足以触发福建水口地区地震活动。由此引发一个问题,台湾强震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对福建地区的地震发生是否具有触发作用,值得深入分析。根据应力触发理论[6],库仑应力增强相当于断层应力的加载,促进未来地震的发生;库仑应力减弱区相当于断层应力部分卸载,延迟未来发生地震的发生。由于库仑应力变化的力学意义明确,是判定强震触发作用最为直接的工具。考虑到在整个大陆地区,福建距离台湾地区最近,研究台湾强震在福建地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有利于分析台湾强震触发的作用。虽然宋金等[5]已分析了台湾强震在水口地区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扰动,但其研究范围限于福建的水口一个地区,还无法较全面的反映出台湾强震对整个福建地区的地震触发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地壳分层模型,顾及同震和震后黏弹性弛豫作用,计算台湾强震在福建地区的库仑应力变化,进而分析台湾地震对福建地区地震的触发作用。

1 原理和方法

地震同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可以下式表示:

这样,通过一个动画的播放,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不仅解决了他们学习上的疑惑,同时也将这节课的重难点很好地突破了,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式(1)中, Δ|τ|为发震断层面上的剪应力变化,μ为有效摩擦系数,它既包含了孔隙流体的影响,也包括了断层区介质性质的影响,参考前人经验[7]设置为0.4,Δσn为发震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变化。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裸眼视力、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清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等水平变化。

以上可知,台湾强震对福建地区地震触发作用非常有限。其中1999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的同震及震后效应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使福建地区应力增强最大,对长泰地震的发生贡献了0.006 224 MP,该地震震中距离福建长泰地震震源位置约190 km,相比于地震触发阈值0.01 MP而言,该量值依然相对小的,其触发作用不明显。而台湾其他强震所产生的库仑应力扰动则更小,这表明了台湾强震的单次地震影响,对于福建地区的地震发生来说,实际上并不具有触发作用。台湾1976年以来台湾7.0以上的13次强震在福建地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积累结果显示,使福建地区应力增强的地震有华安地震、永春地震、水口地震和长泰地震,而对顺昌地震、平潭海域地震和仙游地震的发生贡献为负值,具有抑制作用,但量值较小,作用较弱。

福建地区地震强度总体不高,其中ML≥4.0的地震可以视为显著地震。2006年台湾7.2级地震后,从2007年起,福建地区ML≥4.0地震活跃,分布于福建地区多个地方,位于不同的断裂带上,选取这些地震作为研究台湾强震触发的对象,当同一地点有多次ML4.0以上地震时,选取其中震源机制已知的一个地震即可。对于各地震发震断层节面解,参考前人成果[13-15]和福建地区断裂分布具体确定,最终选定7次地震为待分析地震(表2和图2)。对于库仑应力计算深度,参考各地震的震源深度确定,除水口地区使用5 km外,其他均采用10 km。除震源机制解外,台湾地震破裂长度和宽度以及同震位错量也是需要已知的。由于多数台湾强震发震时间较早,并没有断层滑动分布数据可用,因此采用经验关系[16]获取破裂参数。破裂长度L和宽度W可利用矩震级MW由经验公式[16]得到:

设初始点为(xi,yi,zi),i=0,1,2,…n,采用RANSAC算法剔除错误跟踪点,优化步骤如下:

  

图1 Burgers体模型示意图[11]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Burgers mode

本文以Burgers体为模型,地壳粘滞系数参考朱守彪等[12],该粘滞系数是针对台湾地区的,由于福建不像台湾一样地壳形变剧烈,因此使用时将粘滞系数适当增加,以此来反映台湾至福建平均效应。最终将中下地壳反映短期和长期效应的粘滞系数分别取 ηK为 5.0×1018和 ηm为 1.0×1020

2 数据资料

2.1 地震资料

计算台湾强震引起的福建地区库仑应力变化影响,需要已知台湾强震的发震断层震源机制解,由于哈佛大学矩张量解提供的震源机制解是从1976开始,故仅使用1976年以来的台湾强震。考虑到震级小的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影响有限,因此台湾地震震级取7级以上(表1和图2)。发震断层节面的选择参考宋金等[5]

除了同震产生的库仑应力扰动外,大地震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随着离逝时间的增加其影响逐渐增大[8]。在研究黏弹性松弛效应时,Pollitz等[9]和邵志刚等[10]研究表明,利用Burgers体岩石圈流变模型来模拟震后变形的演化过程更合理。Burgers体是由kelvin体和Maxwell体串联而成(图1),此模型是瞬时弹性响应、指数衰减短期响应、线性增加的长期稳态响应三种效应的叠加。

 

表1 1976年以来台湾地区MS7.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Table 1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earthquakes with MS≥7 in Taiwan region since 1976

  

序号 地震参数 节面I时间/(年-月-日) 经度/(°) 纬度/(°) 震级 深度/k m 走向/(°) 倾角/(°) 滑动角/(°) 滑动角/(°)1 1 9 7 8-0 7-2 3 1 2 1.4 0 2 2.2 0 7.3 2 8.9 5 6 1 6 9 1 2 3 2 1 9 7 8-1 2-2 3 1 2 2.1 0 2 3.4 0 7.0 2 0.7 2 3 9 5 3 1 5 8 3 9 3 1 9 8 6-1 1-1 5 1 2 1.8 1 2 4.0 2 7.3 3 3.2 3 3 5 7 9 2 8 7 4 1 9 9 0-1 2-1 4 1 2 1.6 3 2 3.7 6 7.0 1 7.5 1 7 6 8 8 4 1 0 4 5 1 9 9 4-0 5-2 4 1 2 2.5 0 2 4.1 0 7.0 1 5 2 4 5 8 7 -6 6 -1 7 2 6 1 9 9 4-0 6-0 5 1 2 1.7 0 2 4.8 0 7.0 2 0.6 3 8 4 -1 5 7 -6 7 1 9 9 4-0 9-1 6 1 1 8.5 0 2 3.0 0 7.3 1 5 2 5 6 3 5 -1 1 6 -7 3 8 1 9 9 6-0 9-0 6 1 2 1.9 0 2 1.5 0 7.1 3 0.8 1 1 5 2 7 5 1 0 8 9 1 9 9 9-0 9-2 1 1 2 1.1 0 2 3.7 0 7.6 2 1.2 3 7 2 5 9 6 8 7 1 0 1 9 9 9-0 9-2 1 1 2 0.9 0 2 3.7 0 7.0 1 9.8 2 4 6 8 9 1 7 9 1 1 1 2 0 0 2-0 3-3 1 1 2 1.1 0 2 4.4 0 7.5 3 9 7 7 6 3 7 2 1 2 1 1 2 2 0 0 3-1 2-1 0 1 2 1.4 0 2 3.1 0 7.0 2 5 1 0 5 1 6 9 1 1 3 1 3 2 0 0 6-1 2-2 6 1 2 0.6 0 2 1.9 0 7.2 1 9.6 3 2 9 6 1 -9 8 -7 6节面I I走向/(°) 倾角/(°)2 2 4 3 6 3 4 3 7 2 2 1 0 3 3 2 1 2 2 3 3 4 3 2 4 2 7 0 6 7 1 0 7 5 9 2 1 4 4 1 2 1 1 6 5 3 3 6 8 9 2 9 2 3 2 2 2 1 4 4 1 6 5 3 0

 

表2 福建地区地震Table 2 The earthquakes selected in Fujian region

  

发震断层节面解地点 时间/(年-月-日) 震级/M L 经度/(°) 纬度/(°) 走向/(°) 倾角/(°) 滑动角/(°)福建顺昌 2 0 0 7-0 3-1 3 4.9 1 1 7.7 3 2 6.7 2 8 7 8 7 -3 7福建华安 2 0 0 7-0 6-1 2 4.0 1 1 7.6 2 2 4.9 3 7 1 5 1 1 5 5福建永春 2 0 0 7-0 8-2 9 4.6 1 1 7.7 7 2 5.4 8 1 6 8 8 0 -1 0福建水口 2 0 0 8-0 3-0 6 4.1 1 1 8.6 7 2 6.3 7 2 9 9 6 4 -7 8福建长泰 2 0 0 8-0 7-0 5 4.7 1 1 7.8 3 2 4.6 2 1 9 6 3 -1 7 0平潭海域 2 0 0 9-0 3-2 3 4.3 1 1 9.9 2 5.4 2 3 3 8 7 -1 6福建仙游 2 0 1 3-0 9-0 4 5.0 1 1 8.7 5 2 5.6 3 1 4 0 8 2 -1 6 7地震事件

  

图 2 福建(ML≥4.0)与台湾(MS≥7.0)地震分布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ML≥4.0) in Fujian region and earthquakes (MS≥7.0) in Taiwan region

 

基于上述模型参数,利用PSCMP/PSGRN计算程序[21],以2007后福建地区7次4.0以上地震震源处为接收断层,计算了1976年以来台湾地区13次7级以上强震在这些地区产生的同震及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结果如表4所示。

 

库仑应力变化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如地震的震级、发震断层的震源机制、接收断层的震源机制、震中距、摩擦系数、发震断层长宽比以及地壳介质结构等。台湾强震在福建地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量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距离较远,通常库仑应力扰动在100 km范围外几乎衰减至0[5]。台湾强震距离福建地震最近的距离也能达到190 km左右(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与2008年福建长泰地震之间距离),且绝大多数都相距400 km以上,因此台湾强震在福建地区所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已经非常微弱,不再具有触发作用。此外,虽然计算中包括了震后粘滞效应,但实际上震后影响并不大,13次地震中震后效应产生的库仑应力最大为0.000 035 MP,表明震后效应产生的库仑应力总体较小,库仑应力变化主要仍由同震作用产生。由于福建是整个华南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由此来看,台湾强震对整个华南地区的地震也不会具有触发作用。

2.2 地壳分层结构模型

在计算区域格林函数时,需要使用区域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由于研究区域涉及福建和台湾地区,在该范围内地壳除纵向分层外,横向也具有不均匀性,而目前横向不均匀格林函数解析解的计算尚不成熟,因此采用横向均匀,纵向分层模型,速度结构选取时应忽略具体细节,大致反映该区域结构特征。参考该区域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18-20],最终模型如表3所示。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3.1 库仑应力触发作用分析

同震位错量D可利用破裂长L度由经验关系[17]计算:

最后,当出现生猪发病较重的情况,应当执行联合给药治疗。在进行药物选择时,应当规避有可能产生抗药性的常用抗菌药,着重选取青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特效米先等药物进行治疗,依据具体病症选取适合药物、坚持对症下药,并密切观察病猪症状,以便针对突发问题进行及时有效治疗。

 

表3 地壳分层介质模型Table 3 The medium model of multi-layered crust

  

层名 厚度 V p/(k m·s-1) V S/(k m·s-1) ρ/(k m·m-3) η k/(P a·s) η m/(P a·s)上地壳 5 5.4 3.1 2 6 0 0 弹性1 2 6.0 3.4 5 2 6 5 0下地壳 8 6.4 3.7 2 9 0 0 5.0×1 0 18 1.0×1 0 20 5 6.8 3.9 3 0 0 0 5.0×1 0 18 1.0×1 0 20上地幔 - 8.0 4.5 7 3 3 0 0 0 1.0×1 0 20

 

表4 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Table 4 The results of Comb stress changes calculated

  

注:表中加粗数字为台湾单次地震触发作用的最大贡献值

 

序号 台湾强震 同震与震后库仑应力变化对福建地区地震影响/M P a时间 震级 顺昌 华安 永春 水口 长泰 平潭海域 仙游1 1 9 7 8-0 7-2 3 7.3 -0.0 0 0 0 1 8 0.0 0 0 0 4 9 0.0 0 0 0 7 8 -0.0 0 0 0 0 5 -0.0 0 0 1 0 2 0.0 0 0 1 0 5 0.0 0 0 0 7 2 2 1 9 7 8-1 2-2 3 7.0 0.0 0 0 0 4 8 -0.0 0 0 0 8 2 -0.0 0 0 0 7 2 0.0 0 0 0 3 9 -0.0 0 0 0 4 3 -0.0 0 0 3 0 7 0.0 0 0 0 7 4 3 1 9 8 6-1 1-1 5 7.3 -0.0 0 0 3 4 3 0.0 0 0 2 9 2 0.0 0 0 1 9 4 0.0 0 0 0 1 2 0.0 0 0 3 9 1 -0.0 0 1 2 6 5 -0.0 0 0 5 9 2 4 1 9 9 0-1 2-1 4 7.0 -0.0 0 0 0 9 2 0.0 0 0 1 2 0.0 0 0 1 -0.0 0 0 0 1 8 0.0 0 0 1 2 4 0.0 0 0 1 1 5 -0.0 0 0 1 4 5 5 1 9 9 4-0 5-2 4 7.0 -0.0 0 0 0 4 7 0.0 0 0 0 3 5 0.0 0 0 0 1 7 -0.0 0 0 0 1 1 0.0 0 0 0 3 8 -0.0 0 0 1 9 9 -0.0 0 0 8 4 6 6 1 9 9 4-0 6-0 5 7.0 -0.0 0 0 0 7 4 -0.0 0 0 0 8 5 -0.0 0 0 1 3 9 -0.0 0 0 0 0 3 -0.0 0 0 0 8 9 -0.0 0 1 8 5 5 -0.0 0 0 4 7 3 7 1 9 9 4-0 9-1 6 7.3 0.0 0 0 3 6 8 0.0 0 0 3 1 4 -0.0 0 0 0 3 1 0.0 0 0 4 7 9 0.0 0 6 2 2 4 0.0 0 0 1 8 8 -0.0 0 0 5 6 2 8 1 9 9 6-0 9-0 6 7.1 -0.0 0 0 0 2 5 0.0 0 0 0 2 5 0.0 0 0 0 3 8 -0.0 0 0 0 0 7 -0.0 0 0 0 3 5 0.0 0 0 0 6 3 0.0 0 0 0 5 9 1 9 9 9-0 9-2 1 7.6 -0.0 0 0 9 0 7 0.0 0 0 9 1 3 0.0 0 0 7 8 6 -0.0 0 0 2 2 7 0.0 0 1 1 1 4 0.0 0 1 7 6 4 -0.0 0 0 1 5 4 1 0 1 9 9 9-0 9-2 1 7.0 0.0 0 0 1 6 6 -0.0 0 0 2 8 2 -0.0 0 0 2 2 7 0.0 0 0 1 1 1 -0.0 0 0 2 4 7 -0.0 0 0 8 6 6 -0.0 0 0 3 7 1 1 2 0 0 2-0 3-3 1 7.5 -0.0 0 0 8 5 3 0.0 0 0 2 7 5 0.0 0 0 0 6 5 0.0 0 0 1 0 9 0.0 0 0 5 5 9 -0.0 0 6 6 3 7 -0.0 0 2 7 1 2 2 0 0 3-1 2-1 0 7.0 -0.0 0 0 0 3 9 0.0 0 0 0 8 3 0.0 0 0 0 8 2 -0.0 0 0 0 0 7 0.0 0 0 0 3 4 0.0 0 0 1 7 8 0.0 0 0 0 9 3 1 3 2 0 0 6-1 2-2 6 7.2 0.0 0 0 0 0 3 -0.0 0 0 0 0 7 -0.0 0 0 0 2 9 0.0 0 0 0 0 2 -0.0 0 0 0 1 5 -0.0 0 0 0 5 1 -0.0 0 0 0 0 5累计贡献 -0.0 0 1 8 1 3 0.0 0 1 6 5 2 0.0 0 0 8 6 2 0.0 0 0 4 7 4 0.0 0 8 3 5 3 -0.0 0 8 7 6 7 -0.0 0 5 5 5 8触发作用 无 无 无 无 不明显 无 无延迟作用 有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式(4)中,a和b根据条件确定取值,对于走滑型断层,L≤3.4 km时,a=1,b=0;3.4 km≤L≤45 km时,a=0.833,b=-3.84;L≥45 km时,a=0.5,b=-2.29;对于倾滑型,L≥5.5 km时,a=0.833, b=-3.80。

2006年12月26日,台湾南部恒春海域发生7.2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后,在2007—2009年,福建地区发生多次ML4.0以上地震,ML4.0以上地震较前几年明显活跃,似乎显示了这些ML4.0以上地震发生与恒春海域7.2级地震所产生的触发作用有关。然而,库仑应力计算结果显示,台湾恒春海域地震所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对福建地区地震的贡献微乎其微,并且其中部分库仑应力变化是负值,不会产生触发作用。因此,在2007—2009年间,福建地区ML4.0以上地震与恒春海域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和震后粘弹性触发作用无关。

整机测试仪(whole device tester,WDT):根据被测保护装置的产品特点,采用基于统一测试模型配置文件快速构建整机测试模型,并有测试主程序按照测试模型来输出电气量(如模拟量和开关量),同时自动检测装置开入量和软报文并实时判断,来进行整机测试的架构思想,开发整机测试仪[13]。整机测试仪根据智能测试控制中心提供的整机测试能力描述文件ID号对保护装置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含开入测试,开出测试,通信接点测试等硬件测试,并将测试状态实时反馈给智能测试控制中心。

3.2 福建地区地震的动力来源

由于台湾强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对福建地震没有触发作用,福建地区的地震一部分是属于在区域先存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 “背景地震”,如顺昌地震、华安地震、永春地震、长泰地震及平潭海域地震,这部分地震主要是在亚欧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背景下,由区域构造应力积累,在断层处集中-释放产生。另一部分属于水库诱发地震,除有区域背景应力积累外,还受到水库水位加卸载过程产生的附加应力场扰动影响,由区域应力积累和水库水体加载或孔隙压变化产生,如水口地震和仙游地震。

3.3 福建地区地震与台湾强震关系

尽管台湾强震对福建地区没有触发作用,但这两个地区地震在时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选取1971年以来台湾地区MS≥7.0和福建地区ML≥4.0的地震,将某次台湾发生MS≥7.0地震之前或之后的一年内,福建地区相应有发生ML4.0以上地震的情况划分为一组(图3中粉色框),表示在该时间段内,台湾与福建地区地震同时具有活跃特征。若将该特征称为 “同期活跃”,则1971以来,台湾地区与福建地区对应存在8组 “同期活跃”特征(图3),其中5组是福建地区先发生地震,3组是台湾地区先发生地震。“同期活跃”时段内的地震占据了台湾地区MS7.0级以上与福建地区ML4.0以上绝大多数地震,表明该特征能够大致反映福建地区与台湾强震的关系。这种 “同期活跃”特征可能源于他们大区域背景动力源相同,即亚欧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互碰撞作用。当板块间相互作用至一定程度时,大区域背景场应力状态已达到较高水平,此时,处于板块边界处的台湾和与其相近的福建地区,发生各自区域内较大的地震(台湾地区MS7.0级以上,福建地区ML4.0以上)。在2012—2013年,福建仙游地区发生多次ML4.0以上地震(图3d中黄色方框内),而该时段内,台湾地区没有相应的7级以上地震发生。相关研究显示[22],仙游地震受金钟水库水位调制作用尤为明显,仙游ML4.0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水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这表明在该时段内,福建与台湾地区本身并没有达到 “同期活跃”所需的大区域背景应力水平,但受金钟水库蓄水活动影响,使得福建仙游地区提前发生了数次显著地震,因此,该时段并不违背 “同期活跃”特征。除了2012—2013年外,存在个别时段没有体现出 “同期活跃”特征,但从1971年以来的长时间看, “同期活跃”特征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

  

图3 1971年以来台湾地区MS≥7.0与福建ML≥4.0地震M-T图Fig.3 M-T map of earthquakes (ML≥4.0) in Fujian region and earthquakes (MS≥7.0) in Taiwan region since 1971

4 结语

(1)台湾强震对福建地震的发生影响较小,远没有达到地震触发阈值,不具有触发作用。同时,由于福建是华南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这也表明了台湾强震对整个华南地区的地震发生也不会具有触发作用。

(2)虽然台湾MS7.0以上强震与福建地区ML 4.0以上地震不属于触发与被触发的关系。但大体上可用 “同期活跃”的特征来描述,这种同期活跃可以为未来福建发生ML4.0以上地震或台湾发生MS7.0级以上地震提供一种预测参考。

首先,学校要针对学生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指导公开课,并将这一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定期组织毕业生讲授包括就业政策、社会职业概况以及求职技巧等在内的系列就业择业方面知识。在就业指导课开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针对性和保证教学效果,笔者建议学校要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运用一些真实案例展开教学。其次,校方要积极牵线搭桥,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如: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搜集用人单位信息,并向学生公布;为用人单位输送一些优秀毕业生材料,推荐学生就业;定期组织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强化双方的沟通,增加学生就业几率。再次,制定一套综合性的考评条例和激励机制,鼓励并引导学生投身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3)本文所分析的地震触发作用包括了静态触发和震后效应,并不包括地震波所产生的动态触发作用。同时,如果大区域背景场处于较高的应力状态,“同期活跃”空间范围上可能不仅涉及福建地区,是否还会覆盖华南的其他地区,这些问题还有待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顾瑾萍,吕培苓,彭美凤,等.华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与台湾强震影响[J].地震,2004,24(1):55-59.

[2]黄耘,孙业君,叶碧文,等.江苏及邻区震群活动成因探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31(6):695-699.

[3]吕培苓.湖北西部地区小震活动与台湾强震关系研究[J].地震,2004,24(1):71-75.

[4]章纯.台湾地震对华南及华东地区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震,2007,27(3):28-33.

[5]宋金,蒋海昆.台湾强震对福建水口库区的库仑应力触发研究[J].华南地震,2010,30(1):16-25.

[6]King G C P,Stein R S,Lin J.Static stress changes and the triggering of earthquakes[J].Bulletin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4, 84(3):935-953.

[7]王辉,刘杰,石耀霖,等.鲜水河断裂带强震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7):808-818.

[8]程佳,刘杰,甘卫军,等.1997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之间的黏弹性触发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8):1 997-2 010.

[9]Pollitz F F,Wicks C,Thatcher W.Mantle flow beneath a continental strike-slip fault:Postseismic deformation after the 1999 Hector Mine earthquake[J].Science,2001,293(5 536): 1 814-1 818.

[10]邵志刚,傅容珊,薛霆虓.以Burgers体模型模拟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5):31-37.

[11]Yan H,Wang K.Spherical-Earth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hort-term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following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12(117):(B05404).

[12]朱守彪,蔡永恩.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演地壳地幔黏性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3):771-777.

[13]袁丽文,郑斯华,周峥嵘,等.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区域应力场研究[J].防灾减灾学报,2009,25(3):37-44.

[14]许仪西,方韋華,陈新泽,等.2008年7月5日长泰ML 4.7地震前流动地磁观测结果的分析 [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31(1):39-42.

[15]陈文明,杨贵,陈祥熊,等.福建顺昌ML4.9级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震源机制及其地震构造背景分析[J].华南地震, 2011,31(2):37-44.

[16]Wells D L,Coppersmith K J.New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itude,rupture length,rupture width,rupture area,and surface displacement[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4,84(4):974-1002.

[17]Leonard M.Earthquake Fault Scaling:Self-Consistent Relating of Rupture Length,Width,Average Displacement,and Moment Release[J].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10,100(5A):1 971-1 988.

[18]张路.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

[19]陈祥熊,林树,李祖宁,等.福建-台湾地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的初始模型[J].地震,2005,25(2):61-68.

[20]王卫民,赵连锋,李娟,等.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132-147.

[21]Wang R,Lorenzo-Martín F,Roth F.PSGRN/PSCMP-a new code forcalculating co- 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geoid and gravity changes based on the viscoelastic-gravitational dislocation theory[J].Computers&Geosciences, 2006,32(4):527-541.

[22]李强,李军,袁丽文,等.福建仙游震群序列ML≥4.0事件震源机制与序列活动特征[J].地震,2015,35(4):147-156.

 
李强,袁丽文,李军,邱毅,黄艳丹
《华南地震》 2018年第01期
《华南地震》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