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三重特征

更新时间:2009-03-28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指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建构的以人民大众为主体、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理论体系,是在掀翻旧文化的根底上建设起来的全新的大众文化。这里所说的“人民大众”,主要是指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708。研究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特征,对深化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性: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作为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一直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主体文化的表现内容和服务对象都是人民,体现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心目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的主体是人民

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地位问题,马克思在《神圣家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104。列宁也指出:“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不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3〕666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4〕39人民群众是创造文化的主体这个基本常识,因为几千年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始终不能得到承认。毛泽东将人民放在文化创造者的位置上,认为“诗是人民创造的,我们是人民的代言人”〔5〕675。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文化自然就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6〕819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艺尽管在形式技巧等方面还很“粗糙”,但是,由于劳动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实践生活有着最多、最真、最深的体验,因此他们创造出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切中中国实际的思想文化,这些文化真正表现出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包含着最真实的、最优秀的文化因子。只有以人民的生活、工作情况为原型才能写出真正适合人民的文艺作品,只有把握了人民心理才能真正获取到为人民服务的灵感,写出真正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将人民放在首位、放在心上,将人民摆在文化主体的核心位置上。

(二)文化表现人民

由于文化是人民创造的,故此文化真正应当表现的是人民群众。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99%表现的却是上层剥削阶级的生活与内容,这也是毛泽东早在青年时期便存在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当时能找到的书中,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和书生,却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的呢?为什么小说歌颂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呢?〔7〕6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毛泽东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8〕52马克思从历史和科学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但以往的文学作品都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因为在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前,文化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所以古代文化都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而存在的。而到了近代,无产阶级开始觉醒,尤其是在当时的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反抗意识特别强烈,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实践影响,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工农群众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这时以及之后的文化就必须、就可以表现无产阶级内容了。所以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理应占据主体地位,文艺作品要以人民大众为主角、以人民大众为讴歌对象,明确文化的内容应当贴近人民生活,反映和表现人民生活。这是一种文化改革,它使得文化的内容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剥削阶级变为劳苦大众。既然新文化表现的是人民群众,那么就得让人民看得懂,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艺作品。所以毛泽东对文化形式也提出了新要求:文化的形式,包括载体和语言应当通俗化、平实化,必须采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也就是说“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9〕168。其实这种文化形式要求并不过时,对当今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文化服务人民

文化为什么人服务,这是由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文化源于人民群众决定了文化必须为大众服务。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无产阶级的文艺“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的”〔3〕666。毛泽东也指明,中国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需要大量教育家、科学家、医生、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而这些人“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6〕1082在毛泽东看来,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和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最生动的写照,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也才能发挥其最广泛的意义。文化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毛泽东在总结中国经验和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深刻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是真实的文化,因为它创造的主体和内容是最现实的群众生活,体现了人民群众最真实的意愿;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是前进的文化,因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先进的领导者与创新者,他引导着中国走向更加独立、走向富强;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是自信的文化,只有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文化才能被更广泛接受,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合大众的文化。而且毛泽东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并不是死板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比如在大革命时期,一切反帝反封建的群体都属于人民群体范畴,文化是为这一群体服务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群体都被包含在抗日统一战线中,也都属于人民群体,这一时期的文化就是在歌颂抗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切为了国家统一、民族解放的群体也都属于人民群体范畴,这时期的文化则是为了人民解放;而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毛泽东则提出了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可以看出,人民主体文化内容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没有对人民深切的热爱和对中国当时形势的深入理解,毛泽东不可能如此敏锐地看到中国当时最核心的问题,提出这么多切实可行的文化措施,这种思想和精神本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最真实写照。

二、继承性: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我有些头晕,我说八叔,你听我说。八叔摆了摆手,甭说了,你那些事大家都知道,你这住院住的是干部病房,花了五万,都是那个佟老板垫付的,对不对?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第一,毛泽东十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的东西,并提出要吸收这些“民主性的精华”。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书》中曾有“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此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萌芽。从这里可以看出,早在殷周时期,我国的思想家就已认识到“民”之重要性,将其看作是国家安宁的保障。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为民谋福观点的总结与提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曾写道:“人心即天命,故曰天视自我民视。”〔10〕588也就是说,毛泽东坚信天命即是人理,而这个人理并不是少数人的“理”,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只有大多数人认可的才是真理,只有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文化才是好文化。在毛泽东这里,得人心(民心)者得天下,只要从民心出发、以民为本就能成事,就能获得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从而无往不利,真正实现一个人民的“大同”社会,使得人民丰衣足食,使得人民生活幸福,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从人民立场出发解决问题的,“不成者未之有”,就没有不成功的,反之,与人民为敌的就没有不失败的。毛泽东虽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但他的“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非是真正从人民角度出发、为人民服务的,比如“民贵君轻”思想就是为了让帝王或剥削阶级更好管理人民才提出的,从根本上传统“民本”思想维护的都是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所以这种“民本”思想同毛泽东人民主体的思想有着质的不同。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之一的民本思想加以改造,将“人民”放在一切的首位,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每一条措施都是为了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毛泽东创造出了以人民为主的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后来又将其升华为人民民主思想,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思想,在这些思想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文化的主体,所以这时的新文化也就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文化。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继承性,但是这种继承并不是无原则的照搬、更不是无目标的挪用,而是结合了中国当时国情的一种理论升华与发展。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这是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古代与近代文化基础上提出的更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文化;二是对外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指的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批判性继承。

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曾说过,他仔细研读的国学书目有:“经之类十三种,史之类十六种,子之类二十二种,集之类二十六种,合七十七种”。〔10〕32可以看出,毛泽东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影响深远。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将其在实践中与中国现状结合,最终形成了独具毛泽东特色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主要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重行”的优良传统。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March-Like算法不仅能够覆盖March C+算法能够覆盖的故障类型,还能够检测到March C+算法不能覆盖到的写破坏耦合故障、读破坏耦合故障和写干扰故障,整体上提高了算法的故障覆盖率。

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批判性地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西方哲学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时,都弘扬人本主义理念,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思潮,这些思想无疑对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形成具有积极影响。但毛泽东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使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社会的权力和各项公民权利,这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次,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并不是完全复制,而是有着自己的深刻思索的。在他看来,“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6〕192。所以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文化发展规律,就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提出了“尊重历史”“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策略。而在具体方针上,他结合中国当时的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抗日文化、解放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229,这些都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极具操作性的文化方针。在这些文化方针的引领下,毛泽东完成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落实,建构了属于中国人民大众的新文化。

ωα=(wlk)T表示第 l个专家给出的第k 个因子的主观权重;l=1,2,3, …,L,共L 个专家;k=1,2,…,m,共 m 个因子。

(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批判性继承”。恩格斯在阐述思想文化的发展规律性时指出:任何一种新的学说,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18〕540,这指的是吸收前人优秀观点;而列宁在批判苏联早期“无产阶级文化派”时承认,必须对历史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加以改造,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与超越性法则,而且揭示了文化在这种超越过程中的作用。毛泽东继承了这种“批判地继承”,他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明确提出对于外来思想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6〕1083。也就是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文化合乎规律的发展,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的文化总是在以往各代遗留下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思想材料等基础上发展的;但是对于任何文化都不能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而是要从现实出发探寻其存在的意义及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理论,真正将其应用到中国现实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批判性的继承是要有底线和原则的,其原则就是看它是否是从人民利益角度出发的理论,是否真正能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重行”也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命题。《尚书·说命》中曾有过“知与行关系”的分析,“非知之艰,行之惟艰”〔11〕383;而孔子也讲求“知行合一”,在《论语·宪问》篇中他曾说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2〕168;而我国古代有关“知行”论述最完整、最系统的当属王阳明,他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3〕10,这是在二程、朱熹、陆九渊等学者观点基础上的一种融合与提炼;王夫之的“实学”体现的也是“行”之重要性,在他看来,“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14〕199,那么如何达到实践呢,他提倡“力行”,即“君子之道,力行而已,而必先之以知”〔15〕999。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成功地结合起来,写出《实践论》这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论著。对于“行”的看重,从毛泽东将《实践论》的副标题定成“知与行的关系”中就不难发现。他的实践论主要是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论述,在他看来,人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16〕131。但毛泽东对“知行合一”的传统观点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将其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知道”了传统民本思想,但他没有不加思考地使用,而是将其转变为一种真正维护人民利益的新理论;“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他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提出很多为人民服务的纲领、方针、政策。这是真正的“重行”,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而这种深刻的思想正是通过他从青年时代便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经验中获取的,从他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困难与现实矛盾出发总结出来的,从他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摸索出来的,这些理论与思想本身便是实践的结果,是使其成为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中理论与实践结合部分的形成基础。“毛泽东从来不是一个坐而论道之人,任何新思想、新理论,他都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一番,用事实来验证这些思想。”〔17〕175毛泽东的“重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他重视个人的行为修养,早在青年时期,毛泽东便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他重视劳动、重视体育,并将这些都作为个人文化修养的一部分,从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个人能力与水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极其简朴,即使成为一名领导人,他还是穿着补丁袜、穿着补丁衣、住着窑洞,严于律己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与爱戴。其二,他重视文化同中国实际的结合,这个“行”将文化从原本的“贵族小姐”拉回到了现实的人民大众,使得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文化”“地主文化”,而成为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其三,他重视文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引导作用,这是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有真正能够领导人民独立解放的文化才是好文化,只有能够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文化才是符合人们意愿的文化。

高潮一听,心说乖乖,这料还真够猛的。但高潮不为所动,挣脱开冯可儿,扭身向门口走去。转身关门的时候,高潮看到了冯可儿一张因愤怒而变形的脸,接着她大喊出的一句话也追出了门:人家玩腻了她,要转送给下家,你这个缩头乌龟!这句话,因为冯可儿的歇斯底里,竟然说得利索无比。

三、革命性: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革命性变革

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在批判性地继承其他文化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文化建设进行了革命性变革,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的文化教育、对文艺工作者的文化革命上,其中在战争时期其革命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这种革命性体现在其内容和方法同列宁的“文化革命”有着相似之处

“文化革命”是列宁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础上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俄国现状的再认识与再理解,列宁甚至认为,“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国家了”〔20〕368。列宁的文化革命主要针对的是当时俄国大众群体文化素质低的现象,运用教育普及等方式来提高工人与农民的文化觉悟,改变他们的文化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而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则是针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一次“文化革命”。早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便提出要进行农民的“文化运动”,他说:“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4〕39。而且他通过“寻乌调查”“长岗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发现,这些地区人民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甚至大多数都不识字。所以他创办“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等均是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后期在苏区大力发展“妇女教育”“义务教育”“干部教育”等,这些举措大力提高了人民主体文化,加快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建设步伐。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革命性是针对知识分子思想的一场革命

文化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知识分子必须自觉地以大众的立场为立场,以大众的情感为情感,不仅要充当大众的启蒙者、教育者,更应当成为被教育者,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只有做群众学生的人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的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这只军队要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就必须使得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6〕848。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文艺工作者放弃原来的小资产阶级意识,真正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这是一个长期甚至痛苦的磨练,是文艺工作者思想上最根本的革命。

(三)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始终把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总体可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推翻这种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社会体制,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工群众进行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先进的文化思想加以引导,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便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领导思想。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文化〔1〕706,也就是说,这种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是带有民族特性与目标要求的。比如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中曾指出,文化要像磨刀石,“将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打倒日本,去创造新社会”。〔7〕708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求“破”,求“新”,求“实”,它打破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化专制制度,对过去的文化是一种颠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列宁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陈 晋.文人毛泽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写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

〔11〕尚书·说命〔C〕//五经四书全译.陈襄民,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2〕朱 熹.论语·宪问〔C〕//四书集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3〕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

〔14〕王夫子.船山全书:第 12 册〔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5〕王夫子.船山全书:第 7 册〔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金民卿.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毛泽东文集:第 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0〕列宁全集:第 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任晓华
《理论探索》 2018年第03期
《理论探索》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