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巴金寒夜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6 14:54:54

巴金寒夜的论文题目

陈国恩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巴金的作品《寒夜》。 第一个例子是陈教授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他写这篇的文章,契机是他在读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的过程当中,为他笔下人物的命运而悲痛,但同时又强烈的感觉到,巴金在一些关键人物的处理当中存在明显的矛盾,主要是其中的一个女主角曾树生。 曾树生跟她的丈夫汪文宣是大学时候相识的同学,自由恋爱走在一起。汪文宣是一个觉新式的人物,性格非常的懦弱。曾树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在银行里当一个职员,并且扮演了一个花瓶的角色,漂亮、热情、招人喜欢。由于在抗战这么一个特殊的背景当中,也更由于家里有一个婆婆,不讲道理思想守旧,不认可他们自由恋爱的这么一个婚姻,甚至骂她的儿媳妇是她儿子的姘头。汪文宣重病懦弱,生活几乎陷于绝境,家里基本上是靠曾树生的收入来支撑的。在这个环境当中,婆婆都跟曾树生产生了剧烈的矛盾,让曾树声几乎忍无可忍,仅仅是基于对丈夫的一份真诚的爱,勉强的维持了这么一个夫妻关系,但是到最后矛盾越来越尖锐,婆婆表现的蛮横无力,所以最后在大吵之后,曾树生强烈的要求提出离婚。 汪文宣出于对妻子的真心诚意的爱,想放曾树生一条活路,答应了离婚,说你走吧。而曾树生提出这个离婚要求的时候,是希望汪文宣能够阻挡反对,同时她又意识到汪文宣不会提出这种反对意见。在这么一种不愿意,但同时又渴望走出家庭的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当中,一对夫妻劳燕分飞。 曾树生最后是跟着她银行里一个陈主任,财大气粗充满活力的陈主任,一起到兰州银行的分部去任职。这些一直写得非常精彩,但是问题在于作品的结尾部分,曾树生几个月没有收到汪文宣的来信,她非常牵挂,其实汪文宣是在抗战胜利的那天晚上去世了,他听见门外鞭炮的声音得知抗战胜利了,他就讲了一句,树生会回来了,但是他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候与整个世界告别,这是一个很悲剧的结局。 而曾树生几个月没有得到信息,她非常牵挂,又从兰州飞往重庆,期待着跟丈夫相会。可是走到她熟悉家里的时候,打开门迎接她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孔。询问之下,新的房客告诉她汪文宣死了,婆婆带着他们的儿子不知所终,作品的最后是曾树生徘徊在重庆寒夜的街头。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忧伤的故事,陈教授当时感觉到的问题在于,巴金在处理曾树生回来的时候, 发现问题:       故事情节发展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逻辑。 明显的不符合曾树生的个性以及她跟这个家庭之间当时已经明确的这种关系。 按照曾树生的性格,她已经跟汪文宣决裂:①她不可能回来,②回来也不会怀着期待破镜重圆的心愿。 当然也有可能回来,但是回来不会是怀着一种期待,破镜重圆这样一种心愿。最多就是说几个月不知他的信息,想回来了解情况或者说处理后事。她离开家庭已经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矛盾,跟汪文宣割断了情感的联系,这些困惑留恋已经在她出走的时候解决了,她不可能再由这种感情上的牵累,在几个月不了解丈夫信息的时候,千里迢迢回来。即使要回来,也不是现在这么一种迫切的想重逢的心情。 陈教授觉得这是巴金在处理人物形象发展的过程当中,留下的一个问题。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你能够把她说成是巴金创作的一个败笔吗? 人物性格前后矛盾 情节发展缺乏逻辑性 这是文本的裂隙那显然很难让人接受,事实上也并非如此。所以陈教授当时就想这是文本的裂隙,裂隙本身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这里面切入思考,可以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所以他的文章的题目,文本的裂隙以及风格的成熟,就这样萌生起来了。 文本的裂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问题在于怎样对此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陈教授的文章分成了三部分,他要把具体问题明晰起来。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文本的裂隙”,这种裂隙,性格的矛盾,前后情节缺乏逻辑性,它是存在的事实。 第二部分:“作者的干扰”,强调这种裂隙,实际上是作家为了某个主观的意图,强烈干预的结果。 第三部分:强调巴金风格的成熟。 这是巴金对于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的一个主观干预的结果。巴金为什么要干预呢?巴金创作的风格在于控诉,他要写小人物的卑微的命运以及他们凄凉的一种结局,以此来控诉封建家庭对于人性的扼杀。而到了《寒夜》这个阶段,他要控诉的是社会。我的创作就是要控诉, 喊出被压迫的他们对生命的内心的悲愤, 我要跟这些人物一起哭泣。(巴金) 这是巴金的一种风格,他要控诉当时重庆在抗战的环境当中,社会的混乱,当局政-策的破产。为了加强这种控诉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理解,曾树生离开,让汪文宣在孤独当中死去,这已经有一种很强的控诉力量,但是他要进一步加强这种控诉的力量。怎么办?让曾树生从兰州回来,让她亲历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让她徘徊在重庆街头寒冷的夜晚,这种控诉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 巴金需要有这么一种效果,假如说写到曾树生离家出走从此不知所踪,作品情感的控诉的力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强烈。让曾树生回来,让她亲眼目睹生离死别那么一种遭遇,让读者因此心里感受到强烈的颤动,在强烈的同情心当中,把愤怒的方向指向当时的现实,对国民党当局发出一种愤怒的呐喊,这是巴金的主观的意愿,所以曾树生必须回来。 怎么样让她回来呢?虽然回来不符合曾树生的性格,但是巴金强烈的意愿要她回来,所以他必须写曾树生怀着强烈的夫妻团圆的一种期待来到她原来的家庭,最后给她这么一个凄凉的结局。 巴金在这部小说当中, 就是为了加强对社会,对国民党统治的控诉, 他不惜违反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 以及故事情节的逻辑性, 安排了一个生离死别的结局。 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强调是作家干预的结果。 从巴金的《家》到《寒夜》,巴金创作的风格的确是走向成熟,更显示出巴金个人的特点。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当中,展现心理发展的辩证法。前面讲人物的性格存在前后的矛盾,但巴金艺术的技巧,足以让这一种性格的裂隙,文本存在的裂隙尽量加以弥补。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巴金的技巧,在汪文宣跟曾树生两夫妻几次关系要面临破裂的时候,其中有一次是曾树生回来,听说汪文宣上班去了,她跟婆婆讲文宣不是身体不好啊,为什么上班去呀?家里需要钱我可以承担。这是很好的一种善意的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关心,但是出人意外的是招来了婆婆的一顿臭骂。婆婆对他们以前的自由恋爱耿耿于怀,认为他们没有坐花轿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他们是一对姘头。这是毫无道理的,曾树生好意关心丈夫的现在处境,反而招来婆婆的一顿臭骂,她勃然大怒离家出走,在路上碰见汪文宣说我要跟你离婚。 夫妻之间的关系到此是无可挽回了,但是巴金的巧妙在于他的设计。怎么设计?他让汪文宣告诉曾树生,我之所以拖着病体到公司上班去,是为了支一点工钱给你生日买一份礼物。在这么兵荒马乱的时代,曾树生连自己的生日都已经忘了,可是她丈夫汪文宣还记得,拼着老命到公司去上班,为了给她一份生日礼物。你说这份感情能不能打动人心啊?圣怒之下的曾树生听到汪文宣的这一说明,马上心软了,和好如初一起回家。 巴金在组织情节发展矛盾冲突的时候,非常善于用这种技巧来弥合情节发展当中的一种挑战以及困境,克服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矛盾,使它能够顺利的走向另一个高潮。这显示出巴金艺术表现技巧的成熟、细腻、蕴贴。同样我们讲曾树生最后从兰州回到重庆,不符合她的个性,但是巴金充分利用了曾树生跟汪文宣他们自由恋爱所建立起来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使得读者也能够在一种同情当中,忽略她的性格上存在的裂隙,认可曾树生回家看看她丈夫的这种现在处境,所以这种矛盾就掩盖起来了。 而更受到一种强烈震撼的是,曾树生回家以后亲人已经不知所踪,那一种悲剧的结尾,让这种悲剧的结尾打动了人心,同样激起了对人生的一种问题的思考,对当时社会混乱的一种愤怒,也就认同了巴金一个设计的主题寒夜。作品开始是重庆逃避大轰炸的一个晚上,它的结尾是曾树生徘徊在重庆的清凉的街头,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结构,同时表达了一个忧伤,而且包含着愤怒的情绪,具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不是巴金的风格走向成熟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吗? 所以我们既要提出文本的裂隙,但同时又强调,这个裂隙是巴金干预的结果,而巴金又有足够的艺术的功力,使这种干预显得比较自然。这是陈教授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他认为提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寒夜》这部作品的主题有那么一点点帮助。

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

巴金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巴金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

论文关键词:巴金;《寒夜》;冷静缜密;复调。

人物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一、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后期小说的“复调”结构巴金在40年代,在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象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气。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接下来笔者就以这部作品为例,来探讨后期小说的深刻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变异。

二、《寒夜》的多重意蕴

《寒夜》文字并不多,但内涵非常丰富。是社会批判、文化冲突、人性探索与人生思考的合一,现实、文化与人性、人生的三位一体。

1、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寒夜”就是阴郁现实的象征。作品是写一个小家庭的悲剧,它不是来自巴金过去大家庭的生活资源,而是来自于自己小家庭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创作《寒夜》时,巴金新婚不久,还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但是,他以一种卓越的想象力,写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人物很少,一对青年夫妇,一个婆婆,一个孩子。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家里。结尾的时候,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巴金把这种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正是国统区这种黑暗的现实造成了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及家庭的破碎,都和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2、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实际上,这种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

在这个家庭中,婆媳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是传统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于无法接受这种陈旧的道德约束,于是双方常有冲突,这导致这个家庭的破碎。

婆婆对于儿子和媳妇,就象中国所有非常传统而狭隘的母亲一样,是那种伟大而自私的爱。但她同样也以那种传统的封建妇德审视曾树生。在传统妇德的尺度下,曾树生这样一个新派女性就是不守妇道的坏女人。她极端讨厌、甚至憎恨儿子的妻子。她看不上曾树生的生活方式,如跳舞、晚上与人应酬,化装、穿漂亮的衣服等。她甚至对曾树生和自己儿子的自由恋爱和婚姻都进行非常尖刻的嘲讽,“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曾树生自然难以忍受这样辱骂,她说:“我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我就不曾有过缠脚的福气。”在更多的情况下,她不是和曾树生正面冲突,而是通过汪文宣和曾树生激烈冲突。她不是去理解、支持儿子和妻子的感情,而是破坏她们之间的感情。看到儿子和妻子的那种亲密的感情,她不是感到欣慰,而是反感。儿子和妻子吵架,她不是希望他们两个快点和好,而是幸灾乐祸,甚至挑拨离间,添油加醋,怂恿儿子和妻子一刀两断。曾树生和汪文宣吵架赌气出走,她说是“私奔”,而且说她不可能回来,说:“要是我就登报离婚。”“我劝你死了心吧,现在新派女人,哪里会长远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啊!”“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儿子主动找妻子,她便生气,认为儿子没出息。两个人的冲突最后到了那种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程度。曾树生出走就和这种婆媳冲突具有更直接的关系。

3、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

这种家庭悲剧还蕴涵着巴金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果说婆婆与媳妇的冲突主要是新旧文化的冲突,那么,夫妻之间的冲突就带有更多人性、人生的内含。

造成这种家庭悲剧的最深层根源是生命冲突。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汪文宣是枯萎颓败,曾树生却是饱满丰盈。他们之间并非因为缺乏感情而破裂。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婚姻,并不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在一起生活了14年。从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曾树生即使离家出走,也仍然惦念着家里的丈夫和孩子,总是按时给家里寄钱,写信,最后又回到家里。所以,关键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生命状态的问题。汪文宣已经丧失了男人的生命力量,这不仅是由于他身体的疾病,更重要的还是他的精神状态。他仅仅剩下一个善良道德的空壳,除了善良忠厚,一无所有。他是那种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之下被磨去了生命力,不断下滑沉沦的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他都缺乏应该有的独立意志和力量,只是软弱无力地随波逐流。

在社会上,他虽然在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是,在事业上却一无所成,甚至最后失业,靠妻子养活。他既没有朋友,也无法获得上级的认可。他的懦弱几乎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大家凑钱请上司吃饭喝酒,他本来很拮据,丝毫没有兴趣,却也不敢说不,拿出钱来,一起到酒店,强做欢乐。他带着严重的肺结核病工作,总是咳嗽,但是,上司看他一眼,他就不敢咳嗽。在家庭也是同样的软弱的,他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纠纷,在妻子和母亲冲突的时候,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除了痛苦,就是无奈。他的这种软弱,已经使他丧失了一个男人的魅力。他经常瞪着一双可怜的目光,在曾树生的脸上寻求同情和理解,但是,曾树生最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目光。他的母亲总是咄咄逼人地排斥、否定曾树生,而她面对母亲的压力时,或者是眼睛充满泪水,或是痛苦呻吟,或者是企求的目光,或者沉默无语。他的善良道德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疲弱的补充,他试图用道德来弥补生命力的不足,但是,他最终仍然无法维持爱情和家庭。曾树生却是那种生命力饱满丰盈的女性。她活泼、漂亮,对生活有所渴望。但是,她并不是那种具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女性,而是那种世俗化的知识女性。她渴望的那种幸福,是一种世俗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寒夜》就是关于一个懦弱的男人与一个漂亮的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

三、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热情洋溢、坦率单纯、酣畅淋漓,汪洋恣肆,行云流水,他不求深刻隽永,不求繁复严谨,只求与读者的感情沟通和共鸣。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却不断强调自己的爱和恨的感情特征。爱和恨是一种感情的激流:“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火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一谈到《家》,巴金就强调自己当时的爱和恨的感情。

爱和恨是作品的主要感情。在语言上,抒情性语言非常多,即使描写性的语言,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这种这种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细致描摹作品《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日常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戏剧性,如果不是细致地描摹,作品就没什么写的了。所谓细致,就是细节。作品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作品几乎没有大场景,都是日常生活细节构成。如作品开头写汪文宣由于和妻子吵架,妻子离去。他去妻子工作的银行找妻子去,但是发现妻子正和一个男人出来,他想找妻子而又不敢的矛盾、复杂、痛苦的心理,懦弱的性格,在细节中充分显示出来。

2、心理深度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不多就三个人,但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小说,主要靠人物行动显示心理,或者是细节描写开掘心理。但是,现代小说往往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更深入地开掘、描摹人的内心生活。《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

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四、余论

总而言之,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尤其以《寒夜》为代表,体现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特别是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以及注重细节的描摹,展示了一颗伟大文学心灵的卓越的想象力和吞吐经验的能力,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折射出了永恒的文学魅力!

巴金的名言名句:

1、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2、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3、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4、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5、我的眼眶里至今还积蓄着朋友们的泪,我的血管里至今还沸腾着朋友们的血。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的也不止是我个人的孤寂的心,而是许多朋友们的暖热的心。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够活到现在的。

6、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7、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8、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9、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10、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11、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12、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13、“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14、我在写作中所走过的路与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是相同的。无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我的态度都是忠实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黑暗中呼号的人的职责。

15、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16、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17、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

18、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19、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20、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21、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随想录》

22、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23、这群青年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切。他们也许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点效果。然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

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何艳萍.《从复调分析的角度看巴金后期小说创作》,《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2005.

二十世纪小说的变迁

论巴金的寒夜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那些?看看下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吧!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1、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2、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

3、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或《屈原》、

4、论早期的象征派诗歌

5、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6、论丁西林的话剧

7、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

8、老舍的小说与“京味”

9、论巴金的《寒夜》

10、论沈从文的〈边城〉

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

巴金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巴金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

论文关键词:巴金;《寒夜》;冷静缜密;复调。

人物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一、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后期小说的“复调”结构巴金在40年代,在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象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气。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接下来笔者就以这部作品为例,来探讨后期小说的深刻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变异。

二、《寒夜》的多重意蕴

《寒夜》文字并不多,但内涵非常丰富。是社会批判、文化冲突、人性探索与人生思考的合一,现实、文化与人性、人生的三位一体。

1、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寒夜”就是阴郁现实的象征。作品是写一个小家庭的悲剧,它不是来自巴金过去大家庭的生活资源,而是来自于自己小家庭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创作《寒夜》时,巴金新婚不久,还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但是,他以一种卓越的想象力,写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人物很少,一对青年夫妇,一个婆婆,一个孩子。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家里。结尾的时候,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巴金把这种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正是国统区这种黑暗的现实造成了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及家庭的破碎,都和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2、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实际上,这种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

在这个家庭中,婆媳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是传统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于无法接受这种陈旧的道德约束,于是双方常有冲突,这导致这个家庭的破碎。

婆婆对于儿子和媳妇,就象中国所有非常传统而狭隘的母亲一样,是那种伟大而自私的爱。但她同样也以那种传统的封建妇德审视曾树生。在传统妇德的尺度下,曾树生这样一个新派女性就是不守妇道的坏女人。她极端讨厌、甚至憎恨儿子的妻子。她看不上曾树生的生活方式,如跳舞、晚上与人应酬,化装、穿漂亮的衣服等。她甚至对曾树生和自己儿子的自由恋爱和婚姻都进行非常尖刻的嘲讽,“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曾树生自然难以忍受这样辱骂,她说:“我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我就不曾有过缠脚的福气。”在更多的情况下,她不是和曾树生正面冲突,而是通过汪文宣和曾树生激烈冲突。她不是去理解、支持儿子和妻子的感情,而是破坏她们之间的感情。看到儿子和妻子的那种亲密的感情,她不是感到欣慰,而是反感。儿子和妻子吵架,她不是希望他们两个快点和好,而是幸灾乐祸,甚至挑拨离间,添油加醋,怂恿儿子和妻子一刀两断。曾树生和汪文宣吵架赌气出走,她说是“私奔”,而且说她不可能回来,说:“要是我就登报离婚。”“我劝你死了心吧,现在新派女人,哪里会长远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啊!”“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儿子主动找妻子,她便生气,认为儿子没出息。两个人的冲突最后到了那种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程度。曾树生出走就和这种婆媳冲突具有更直接的关系。

3、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

这种家庭悲剧还蕴涵着巴金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果说婆婆与媳妇的冲突主要是新旧文化的冲突,那么,夫妻之间的冲突就带有更多人性、人生的内含。

造成这种家庭悲剧的最深层根源是生命冲突。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汪文宣是枯萎颓败,曾树生却是饱满丰盈。他们之间并非因为缺乏感情而破裂。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婚姻,并不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在一起生活了14年。从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曾树生即使离家出走,也仍然惦念着家里的丈夫和孩子,总是按时给家里寄钱,写信,最后又回到家里。所以,关键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生命状态的问题。汪文宣已经丧失了男人的生命力量,这不仅是由于他身体的疾病,更重要的还是他的精神状态。他仅仅剩下一个善良道德的空壳,除了善良忠厚,一无所有。他是那种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之下被磨去了生命力,不断下滑沉沦的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他都缺乏应该有的独立意志和力量,只是软弱无力地随波逐流。

在社会上,他虽然在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是,在事业上却一无所成,甚至最后失业,靠妻子养活。他既没有朋友,也无法获得上级的认可。他的懦弱几乎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大家凑钱请上司吃饭喝酒,他本来很拮据,丝毫没有兴趣,却也不敢说不,拿出钱来,一起到酒店,强做欢乐。他带着严重的肺结核病工作,总是咳嗽,但是,上司看他一眼,他就不敢咳嗽。在家庭也是同样的软弱的,他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纠纷,在妻子和母亲冲突的时候,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除了痛苦,就是无奈。他的这种软弱,已经使他丧失了一个男人的魅力。他经常瞪着一双可怜的目光,在曾树生的脸上寻求同情和理解,但是,曾树生最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目光。他的母亲总是咄咄逼人地排斥、否定曾树生,而她面对母亲的压力时,或者是眼睛充满泪水,或是痛苦呻吟,或者是企求的目光,或者沉默无语。他的善良道德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疲弱的补充,他试图用道德来弥补生命力的不足,但是,他最终仍然无法维持爱情和家庭。曾树生却是那种生命力饱满丰盈的女性。她活泼、漂亮,对生活有所渴望。但是,她并不是那种具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女性,而是那种世俗化的知识女性。她渴望的那种幸福,是一种世俗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寒夜》就是关于一个懦弱的男人与一个漂亮的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

三、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热情洋溢、坦率单纯、酣畅淋漓,汪洋恣肆,行云流水,他不求深刻隽永,不求繁复严谨,只求与读者的感情沟通和共鸣。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却不断强调自己的爱和恨的感情特征。爱和恨是一种感情的激流:“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火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一谈到《家》,巴金就强调自己当时的爱和恨的感情。

爱和恨是作品的主要感情。在语言上,抒情性语言非常多,即使描写性的语言,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这种这种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细致描摹作品《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日常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戏剧性,如果不是细致地描摹,作品就没什么写的了。所谓细致,就是细节。作品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作品几乎没有大场景,都是日常生活细节构成。如作品开头写汪文宣由于和妻子吵架,妻子离去。他去妻子工作的银行找妻子去,但是发现妻子正和一个男人出来,他想找妻子而又不敢的矛盾、复杂、痛苦的心理,懦弱的性格,在细节中充分显示出来。

2、心理深度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不多就三个人,但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小说,主要靠人物行动显示心理,或者是细节描写开掘心理。但是,现代小说往往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更深入地开掘、描摹人的内心生活。《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

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四、余论

总而言之,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尤其以《寒夜》为代表,体现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特别是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以及注重细节的描摹,展示了一颗伟大文学心灵的卓越的想象力和吞吐经验的能力,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折射出了永恒的文学魅力!

巴金的名言名句:

1、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2、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3、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4、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5、我的眼眶里至今还积蓄着朋友们的泪,我的血管里至今还沸腾着朋友们的血。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的也不止是我个人的孤寂的心,而是许多朋友们的暖热的心。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够活到现在的。

6、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7、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8、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9、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10、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11、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12、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13、“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14、我在写作中所走过的路与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是相同的。无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我的态度都是忠实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黑暗中呼号的人的职责。

15、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16、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17、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

18、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19、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20、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21、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随想录》

22、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23、这群青年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切。他们也许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点效果。然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

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何艳萍.《从复调分析的角度看巴金后期小说创作》,《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2005.

关键词: 巴金 经典 人性 象征 诗化特质

摘 要: 一直以来,对巴金的评价都绕不过小说《家》,而综合作家毕生的创作来看,《寒夜》才是其最为圆熟的作品。通过细读文本,我们认为《寒夜》对灵魂挣扎之痛的书写、对人性开掘的深刻及在整体意蕴上的出色设置,足以使它在现代文学史上获得经典的地位。

巴金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幸运而特殊的作家。他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投身文学创作,短短几年间便凭借小说《家》跻身现代重要作家行列。《家》在当时不仅深受评论界嘉许,也为他赢得了无数读者的爱戴。然而,也正是这部作品,使得巴金在幸运之外,又颇显特殊:虽然从现代到当代,《家》一度被奉为现实主义经典并选进不同版本的文学史,但综合作家毕生的创作来看,《家》确非其最为优秀的小说。新时期以来,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开始出现否定的声音。上世纪末,更有笔锋劲健的评论家在《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中对其大加笞挞,将巴金的作品风格归结为“嫩”①。这种评价虽不无故作惊人之语的偏激,但就其对《家》的经典地位及语言弱点的质疑来看,亦有些许道理。

众所周知,一个时代的文学只可能有两种来历:一是当代作家的创作,再则便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典是那些逝去的时代中富有责任心的作家对后世善意的馈赠。同时,经典又是一种标识、一种认可、一种权威的力量,让作家的名字得以穿越时空永垂不朽。从审美角度而言,经典作品被载入史册的原因大致有二:或以成熟的风格均衡的品质著称,或是源于某种强烈风格——譬如题材的特殊性,突出的个人色彩,文字上的实验性特征等。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诗仙恰恰各执一端。当我们将视域缩小,目光集中到巴金的诸多作品上时,不难发现《家》充其量不过是一曲青春的赞歌,一篇反抗的宣言,小说渗透着作家澎湃的激情和夸张的郁愤,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第二种遴选标准,但更多还是呼应了特定时代反封建求民主的要求,它远非一部圆熟之作。“一直到战后《寒夜》的推出,巴金才显示了作为一个成熟小说家的才华。”②的确,越来越多的评论认为,《寒夜》才能代表巴金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寒夜》中对灵魂挣扎之痛的书写、对人性开掘的深刻及其在整体意蕴设置上的出色成就,足以使其在现代文学史上获得经典的地位。

一、寒夜里挣扎的灵魂

《寒夜》写于抗战胜利前一年,历时三年才完稿。这是一部牢牢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创作:彼时的巴金在国民党陪都重庆某出版社工作,小说中许多情节都是他耳闻目睹的,“整个故事就在我当时住处的四周进行,在我住房的楼上,在这座大楼的大门口,在民国路和附近的.几条街。人们躲警报、喝酒、吵架、生病……物价飞涨、生活困难、战场失利、人心惶惶……我不论到哪里,甚至坐在小屋内,也听得见一般‘小人物’的诉苦和呼吁。”③处身其间,作家自然地贴近了底层百姓。《寒夜》写下的便是乱世平民的悲欢离合,它完整地展示了一个通过自由恋爱组建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的重压下走向毁灭的过程。从结构上看,故事是单线甚至直线发展的,小说所写无非是几个小人物没完没了的生活纠葛。然而,作家的着力点放在这个普通家庭成员间的内心争斗上,只有认真谛听他们灵魂的震颤,才能体悟寒夜里那无声的呐喊中透出的悲凉。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早年毕业于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热爱生活亦不乏经世济民之志,有着办“乡村化、家庭化学堂”的教育理想。共同的梦想,真挚的爱情让他们选择了自主结合的新式婚姻——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曾被频频书写,涓生和子君是广大读者印象较为深刻的一对。然而汪曾的悲剧并非仅因为生存的残酷或不再相爱,事实上,他们一个在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做校对,一个在私立银行做职员,是能够勉强维持生活的,且汪文宣至死都深爱着曾树生。虽然战争湮灭了他们的理想,生活也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但真正让他们陷入灾难的却是与另一个人物之间始终无法平衡的关系——那就是汪母。汪母战前在上海过着安闲愉快的日子,抗战初期与儿子回到四川老家。她有着中国传统妇女的坚忍和慈爱,抱守着老式的妇道观念。她爱儿子,爱孙儿,却独不接纳儿媳。媳妇身上与她有太多的不同,她看不惯前者的生活方式,不愿靠她的收入生活,却又不能不花她的钱;她认为只有自己才真心关爱儿子,媳妇到底是没经轿子抬进门的“姘头”。尤其是在她发现了儿媳与他人约会之后,更是频繁地与后者开战,不断地讥讽甚至谩骂儿媳。而作为儿媳的曾树生虽与丈夫同年,却不像他一般甘于层层阴影笼罩下的死寂生活。她已届中年,却依然散发着青春气息,那个了无生气的家庭让她窒息,婆婆的敌视,丈夫的懦弱,儿子的冷漠让她不断产生逃离家庭的念头。她爱丈夫,也为家庭做出了牺牲和让步。然而,她对幸福或者说“快活的日子”还抱有幻想,追求者陈主任的适时出现,让她对如何取舍徘徊不定:一边是“走”的前景,一边是“留”的苦涩;一边是生命的愉悦,一边是无望的牺牲。对于今后可能的命运,曾树生默默地做过无数次审视。于是乎,三颗灵魂在无边的寒夜中陷入了不见希望的挣扎。门外是不时响起的警报,节节告退的战讯;家中是两个女人无休止的争斗,汪文宣仿佛成了一个夹心层。白日里他勤恳工作,任劳任怨,换得微薄的薪水;下班后又不得不敷衍于母亲与妻子之间,那种想委曲求全又左右不是的奔忙让人心酸。他试图调和二人的关系,设法改造家庭生活环境,然而最终的结果不仅是毫无成效,还让自己在过度愁劳中拖垮了身体,在抗战胜利庆祝日到来之前带着泣血的遗憾和不甘离开了人世。

二、社会学意义之上的人性开掘

巴金的小说创作一直秉承传统文学“载道”的理念,关注社会,体察民众生存境遇,又多不平而鸣之声,每因社会革命、封建压迫、专制思想而为文,故有《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诚如上文所言,其早期作品充满叛逆的激情,主导面是反封建反专制,社会学意义高于审美价值。然而,当一位自觉肩负批判与启蒙任务的小说家通过漫长的创作实践而拥有成熟的思考力时,我们说,他是有可能将抽象的社会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写出深刻的作品来的。通过十几年的写作,不惑之年的巴金完成了这一重要转换。从《憩园》到《第四病室》再到《寒夜》,他不再写英雄壮举,家族风云,而是回归到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身上,从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绘刻。

在《寒夜》的后记中,这位恪守人道主义传统的作家谦称自己不过“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④。然而,小说中主人公困顿的处境并非虚构杜撰,而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小说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家的切肤之痛。巴金称,他在写《寒夜》时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说,要替那些小人物伸冤。即便不能够,至少也绘下他们的影像,永远的记住他们。所以,就连对左翼小说印象不佳的夏志清先生也由衷地称赞《寒夜》是一部呕心沥血、充满爱心的小说,因为在这部作品中“人性的秘密终于被他(巴金)发掘出来了”⑤。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汪文宣身上有着俄罗斯经典小人物的神韵:他的忍辱负重堪比巴什马金(《外套》),他的唯唯诺诺透着切尔维亚科夫(《小公务员之死》)的影子,而他敏感的神经、病弱中的内心争斗又不难让人联想到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动荡的生活磨蚀掉了他的理想和勇气,他只想一家人平淡地生活下去。与觉新相似,汪文宣无论在哪里,都是“老好人”。他无私、忍让、迁就,从不伤害别人,一直疲于应付在公司和家庭两端。当他的委曲求全和隐忍退让丝毫改变不了生活现状时,他更加痛苦无着。肺病并非不治之症,却带走了他尚且年轻的生命,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与病势一同恶化的还有他深爱的妻子和母亲间的关系,而对于这些,汪文宣无能为力。巴金笔下的汪文宣是弱小、可怜的,又是善良、美好的。卑微的处境下他依然绽放出了光亮。同样,曾树生和汪母身上也呈现出斑驳的人性色彩:她们的善良与自私都是那么明显,她们对汪文宣的爱和怜悯都是那么强烈,然而她们的紧张关系却始终无法和解,让汪文宣耿耿于怀的正是这两个同样爱他的女人,为何不能看在他的分上彼此理解,相互关爱?事实上,正是她们无休止的争战把汪推入生存的夹缝,让他陷入无底的深渊。上文分析过,汪母是个传统观念甚严的旧式母亲,她无法接受受过高等教育及现代思想洗礼的儿媳,她不明白儿子对她所敌视的儿媳的情感需要。她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地操持着家庭,既为儿子的境遇感到不公,又恶毒地希望儿媳离开。汪母略显病态的母爱和与儿媳间的角力,不禁让人想起《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以及《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曾树生是个在今天看来依然不显过时的女性:受过良好教育,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敢于承担和选择,这些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她对自己“花瓶”身份的利用、对人母身份的推卸又着实令人不屑。她爱丈夫又苦于他不能让自己过上“热闹”的生活,在丈夫病中,她自愿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家庭经济重担,却又为自己的牺牲感到犹疑,对无休止的婆媳斗法感到无聊。曾树生忽而决绝,忽而自责,忽而不平,忽而抱愧……一直在矛盾、徘徊,她也因此成为作家所刻画的小说人物中最见深度的一位。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是考验一个作家功力的重要指数,这一点,巴金在《寒夜》里成功做到了。小说用笔冷静、细腻,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反复探究复杂的多维性格背后的内在动因。汪文宣与曾树生的悲剧是一幕社会悲剧,更是一出性格悲剧。小说中,时代成了人物塑造的底子,使人物富有立体感又不带概念化色彩。正因此,《寒夜》才得以成为与时代紧相呼应又超越时代之上的作品。

三、整体象征与单纯的诗化特质

在20世纪现代文学创作中,象征作为一种小说修辞手法广受亲睐。几乎所有现代经典小说,如托马斯·曼的《魔山》、卡夫卡的《城堡》、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钱钟书的《围城》,都充满了精心营构的象征。作家通过使用象征喻示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情感态度,因为“一切象征都具有一种具象化、符号化的特质,它是用一个形象来表征一种观念,一种对世界的情感态度。一般来讲,象征都借助于自然物象与主观情感在本质上的同构性或相似性,通过赋予主观情感以客观对应物的方式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⑥。尤其是那些贯穿作品始终的象征,隐含着对作品的内在意义进行思索和把握的向度。现代小说中的象征,又具有普遍化、整体化倾向,如《城堡》《围城》等,与之相类,《寒夜》也具有这种整体象征的特点。

小说开篇,男主人公独自踟蹰在幽寂的夜里,寒气四面袭来。“寒夜”既为此后的情节发展确立下基调,也为读者理解小说提供了必要的暗示。小说构思极为严谨,一二两章清楚点明主题,之后的二十多章,都是对前二章的细部推进。整篇小说在“寒夜”这一象征性氛围的统摄下展开书写,其间充斥着爱与死的纠葛,善与善的冲突,营造出极强的悲剧效果。寒夜里渴望温暖的人们痛苦无着,被折磨又相互折磨,备感压抑感又相互压制。人物命运始终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中,充满了寂灭感。结尾处,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女主人公游走在阴暗的街上,用她尚且旺盛的精力思索如何走出夜的寒。《寒夜》的整体象征化修辞使得小说的意境无比凄凉,同时赋予人物丰满的内在气蕴,让作品拥有一种单纯的诗化特质——那静静的哀伤伴随着文字裹挟而来,无声地打动着读者的心弦,让我们随着人物的心绪一同起伏。

翻开中国现代文学史,不期然发现这样的规律:耸立在连绵起伏的文学史山峦间的几座高峰无一不具有鲜明的轮廓、清晰的色彩。鲁迅的沉郁冷峻、郭沫若的任笔无端、茅盾的社会学家气质、巴金的热情单纯、老舍的幽默精神、沈从文的湘西情结、曹禺的命运追问、张爱玲的参差对照……各个自成一格。无论鲁、郭、茅,还是巴、老、曹等,都是将炽热的文人激情与自身独特的气质融合为一,才留下了极具个人标识意义的经典巨著。巴金的热情单纯到《寒夜》时,已演化为内热外冷,一样以情动人,却多了几分朴素的流畅。尽管从叙述节奏上来说,《寒夜》还稍嫌呆板平实,然而,当巴金秉持着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写作姿态,如同十几年前向垂死的封建制度叫出“我控诉”那样,在漫无边际的寒夜里执笔为死去的小人物代言时,我们感受到的分明是一位敏感、单纯、热情而富于诗人气质的小说家的良知。

参考文献

① 参见葛红兵:《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载《芙蓉》1999年第6期。

②⑤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第249页。

③ 巴金:《寒夜》附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第278页。

④ 巴金:《寒夜》后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⑥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巴金寒夜本科毕业论文

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进中国知网搜下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3、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4、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5、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6、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7、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8、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9、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描写

10、 简析《铸剑》中的复仇

11、 论胡适《尝试集》的艺术特征

12、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3、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4、论周作人二十年代的散文

15、论瞿秋白的杂文

16、论戴望舒四十年代的诗

1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

18、论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

19、藏克家《烙印》解读

20、论藏克家抗战时期的诗歌

21、论洪深的《香稻米》

22、论胡风的诗歌创作

23、 论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

24、 胡风论诗

25、 评曹禺的《北京人》

26、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27、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28、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29、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30、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31、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33、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34、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35、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36、 论艾芜的长篇小说《故乡》

37、 论茅盾《腐蚀》对赵惠明的描写

38、 试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39、 论齐同长篇小说《新生代》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

40、 试谈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几个汉奸形象

41、 论巴金《寒夜》中的心理描写

42、 论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艺术

43、 论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景物描写

44、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

45、 陈敬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可以择其一研究)

46、 谈袁水诗歌的讽刺艺术

47、 陈白尘的戏剧(讨论其艺术特色)

48、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考虑其文学史意义、其精神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

49、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等)

50、 40年代解放区的报告文学

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

巴金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巴金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

论文关键词:巴金;《寒夜》;冷静缜密;复调。

人物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一、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后期小说的“复调”结构巴金在40年代,在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象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气。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接下来笔者就以这部作品为例,来探讨后期小说的深刻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变异。

二、《寒夜》的多重意蕴

《寒夜》文字并不多,但内涵非常丰富。是社会批判、文化冲突、人性探索与人生思考的合一,现实、文化与人性、人生的三位一体。

1、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寒夜”就是阴郁现实的象征。作品是写一个小家庭的悲剧,它不是来自巴金过去大家庭的生活资源,而是来自于自己小家庭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创作《寒夜》时,巴金新婚不久,还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但是,他以一种卓越的想象力,写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人物很少,一对青年夫妇,一个婆婆,一个孩子。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家里。结尾的时候,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巴金把这种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正是国统区这种黑暗的现实造成了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及家庭的破碎,都和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2、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实际上,这种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

在这个家庭中,婆媳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是传统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于无法接受这种陈旧的道德约束,于是双方常有冲突,这导致这个家庭的破碎。

婆婆对于儿子和媳妇,就象中国所有非常传统而狭隘的母亲一样,是那种伟大而自私的爱。但她同样也以那种传统的封建妇德审视曾树生。在传统妇德的尺度下,曾树生这样一个新派女性就是不守妇道的坏女人。她极端讨厌、甚至憎恨儿子的妻子。她看不上曾树生的生活方式,如跳舞、晚上与人应酬,化装、穿漂亮的衣服等。她甚至对曾树生和自己儿子的自由恋爱和婚姻都进行非常尖刻的嘲讽,“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曾树生自然难以忍受这样辱骂,她说:“我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我就不曾有过缠脚的福气。”在更多的情况下,她不是和曾树生正面冲突,而是通过汪文宣和曾树生激烈冲突。她不是去理解、支持儿子和妻子的感情,而是破坏她们之间的感情。看到儿子和妻子的那种亲密的感情,她不是感到欣慰,而是反感。儿子和妻子吵架,她不是希望他们两个快点和好,而是幸灾乐祸,甚至挑拨离间,添油加醋,怂恿儿子和妻子一刀两断。曾树生和汪文宣吵架赌气出走,她说是“私奔”,而且说她不可能回来,说:“要是我就登报离婚。”“我劝你死了心吧,现在新派女人,哪里会长远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啊!”“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儿子主动找妻子,她便生气,认为儿子没出息。两个人的冲突最后到了那种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程度。曾树生出走就和这种婆媳冲突具有更直接的关系。

3、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

这种家庭悲剧还蕴涵着巴金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果说婆婆与媳妇的冲突主要是新旧文化的冲突,那么,夫妻之间的冲突就带有更多人性、人生的内含。

造成这种家庭悲剧的最深层根源是生命冲突。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汪文宣是枯萎颓败,曾树生却是饱满丰盈。他们之间并非因为缺乏感情而破裂。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婚姻,并不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在一起生活了14年。从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曾树生即使离家出走,也仍然惦念着家里的丈夫和孩子,总是按时给家里寄钱,写信,最后又回到家里。所以,关键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生命状态的问题。汪文宣已经丧失了男人的生命力量,这不仅是由于他身体的疾病,更重要的还是他的精神状态。他仅仅剩下一个善良道德的空壳,除了善良忠厚,一无所有。他是那种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之下被磨去了生命力,不断下滑沉沦的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他都缺乏应该有的独立意志和力量,只是软弱无力地随波逐流。

在社会上,他虽然在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是,在事业上却一无所成,甚至最后失业,靠妻子养活。他既没有朋友,也无法获得上级的认可。他的懦弱几乎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大家凑钱请上司吃饭喝酒,他本来很拮据,丝毫没有兴趣,却也不敢说不,拿出钱来,一起到酒店,强做欢乐。他带着严重的肺结核病工作,总是咳嗽,但是,上司看他一眼,他就不敢咳嗽。在家庭也是同样的软弱的,他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纠纷,在妻子和母亲冲突的时候,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除了痛苦,就是无奈。他的这种软弱,已经使他丧失了一个男人的魅力。他经常瞪着一双可怜的目光,在曾树生的脸上寻求同情和理解,但是,曾树生最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目光。他的母亲总是咄咄逼人地排斥、否定曾树生,而她面对母亲的压力时,或者是眼睛充满泪水,或是痛苦呻吟,或者是企求的目光,或者沉默无语。他的善良道德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疲弱的补充,他试图用道德来弥补生命力的不足,但是,他最终仍然无法维持爱情和家庭。曾树生却是那种生命力饱满丰盈的女性。她活泼、漂亮,对生活有所渴望。但是,她并不是那种具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女性,而是那种世俗化的知识女性。她渴望的那种幸福,是一种世俗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寒夜》就是关于一个懦弱的男人与一个漂亮的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

三、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热情洋溢、坦率单纯、酣畅淋漓,汪洋恣肆,行云流水,他不求深刻隽永,不求繁复严谨,只求与读者的感情沟通和共鸣。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却不断强调自己的爱和恨的感情特征。爱和恨是一种感情的激流:“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火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一谈到《家》,巴金就强调自己当时的爱和恨的感情。

爱和恨是作品的主要感情。在语言上,抒情性语言非常多,即使描写性的语言,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这种这种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细致描摹作品《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日常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戏剧性,如果不是细致地描摹,作品就没什么写的了。所谓细致,就是细节。作品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作品几乎没有大场景,都是日常生活细节构成。如作品开头写汪文宣由于和妻子吵架,妻子离去。他去妻子工作的银行找妻子去,但是发现妻子正和一个男人出来,他想找妻子而又不敢的矛盾、复杂、痛苦的心理,懦弱的性格,在细节中充分显示出来。

2、心理深度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不多就三个人,但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小说,主要靠人物行动显示心理,或者是细节描写开掘心理。但是,现代小说往往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更深入地开掘、描摹人的内心生活。《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

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四、余论

总而言之,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尤其以《寒夜》为代表,体现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特别是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以及注重细节的描摹,展示了一颗伟大文学心灵的卓越的想象力和吞吐经验的能力,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折射出了永恒的文学魅力!

巴金的名言名句:

1、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2、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3、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4、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5、我的眼眶里至今还积蓄着朋友们的泪,我的血管里至今还沸腾着朋友们的血。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的也不止是我个人的孤寂的心,而是许多朋友们的暖热的心。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够活到现在的。

6、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7、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8、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9、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10、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11、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12、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13、“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14、我在写作中所走过的路与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是相同的。无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我的态度都是忠实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黑暗中呼号的人的职责。

15、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16、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17、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

18、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19、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20、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21、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随想录》

22、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23、这群青年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切。他们也许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点效果。然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

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何艳萍.《从复调分析的角度看巴金后期小说创作》,《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2005.

巴金家的论文题目

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摘要: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关键词:巴金;《家》;人性恶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终其一生他都在不遗余力地抨击着封建体制带给人们的伤害。代表作《家》在这个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也是研究者历来关注的重点。但是,作为一部至今读来仍然感动人心的作品,《家》的思想意蕴远不止此。岁月的磨洗使得这部小说另一部分的意义逐渐鲜明起来:《家》中描述的那些旨在暴露封建大家庭罪恶的惨剧和所揭示的大家庭内部的腐败堕落,其产生的根源并不仅仅来自专制体制,还来自人性中的恶。展示具有多样表现形态的人性恶,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又一层内蕴。在对《家》所表现的人性恶进行探讨之前,需要对“人性”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说明。“人性”是一个运用广泛,含义繁复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论述颇多。笔者不准备就此问题进行详尽地探讨,只根据个人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并结合所要研究的文本,对“人性”这一概念做简略说明,以便下文的讨论。本文所要探讨的人性,是指人性中那些虽然不可能完全超脱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却主要不是在具体的家族礼教制度和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和稳固性的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这种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主要不是源于社会因素而是源于生物因素,它是一种构成复杂同时又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天然结构。在现实当中,人的社会因素总是和生物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但要强调的是,生物因素并不会因此就融合到社会因素中去,生物因素仍不失其自身的特性,它感受到社会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获得新的表现。这里涉及的人性并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而发生质变。由以上界定可知,本文所谓的“人性恶”就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具有很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具有负面特征的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正如卡夫卡所认为的,人们面对统治世界的恶势力之所以会感到无能为力,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性无法依赖,人本身就是这股恶势力的发射源[1](P54)。当然,也要注意到,《家》这部小说对于人性恶的呈现较之巴金的后期作品如《憩园》《寒夜》等要隐晦得多,而它与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的联系却要紧密得多,很难将这部小说中的人性恶完整地抽取出来进行独立地分析。在《家》中,往往是同一事件既包含有反封建层面的意义,又具有对人性恶的揭示,它们二者是相互交融、相互生发的关系。因此,我们的分析只能是侧重于小说人性内蕴的一面而不可能完全抛开对其社会政治层面的意义的关注。但是,不可否认,人类灵魂的深处确实存在着某些代代相传、绵延而下的具有很大稳固性和普遍性的缺陷,对之进行深入探讨,在我们这样一个历来十分注重政治性、社会性的国度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还需说明的是,巴金小说《家》的版本众多,本文用做分析的文本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七集中所收的《家》。它是依据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本付印的,较能体现这部小说的初始面貌。以下引文若无特别标注,均出此书。小说《家》呈现了人性恶的多种具体表现形态,例如人性的卑劣、偏狭、自私和伪善等。这些表现形态往往同时集存于《家》中的某个人身上,它们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可以彼此转化的,并不存在十分清晰的界限。但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仍将分类论述。一、对卑劣人性的揭示这主要通过小说中对社会舆论的描写表现出来。巴金的小说《家》多处涉及了对社会舆论强大异化力量的描写,但我们不准备从社会政治层面对小说中这类描写进行分析,而是力图从人性的层面来看待这类描写的内涵。《家》所描写的社会舆论主要不是一种常态的舆论形式,而是舆论的种种畸变形态,如:流言、谣言、诽谤等。这些都是人们急于满足卑鄙私欲而采取的过激的评价行为。那些本来不应受到非议甚至需要声援的人和事经过一些人恶意的歪曲、放大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扼杀人精神以至肉体的力量,这是在人性恶的驱使下出现的十足的恶行。在小说中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行为激进的青年。琴和剪掉辫子的倩如走在街上,听着跟在她们后面的男子们不堪

写作思路:首先阐明自己的论点,然后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可以根据巴金《家》这篇小说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想,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文:

在悠久的年月里“家”是中国人大的安乐窝,是休憩的港湾,可巴金笔下的“家”在新时代的风景里成了牢笼。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离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在这个门墙上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对联的大家庭里封建的理论规范和儒家的教义,像无形的绳索-样禁锢着年轻一代的手脚,虐杀着他们的生命

它外表庄严优雅,内里却荒淫腐败充满了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那是“四世同堂”之家崇尚“和乐”之分,表面上肃穆庄严,幕后到处都是邪恶和隐私。

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威严的象征,然而他自己却又在涑渎着家庭的尊严。他在子孙面前道貌岸然进行着“万恶淫为首”之类的家庭教训,自己却在玩小旦,娶姨太太,过着荒淫的生活。

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以“避血光”让临产的瑞钰到城外生产最后死于难产;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乱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在这个家庭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巴金”笔名的由来《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巴金的编辑思想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朱雯与赛珍珠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黄裳谈巴金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巴金《鸟的天堂》赏析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家的咏叹调。家是国家历史、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子,它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懦弱与坚强。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巴金的家的论文题目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巴金”笔名的由来《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巴金的编辑思想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朱雯与赛珍珠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黄裳谈巴金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巴金《鸟的天堂》赏析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浅谈《家》中高觉新形象论文提纲

《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那么觉新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摘 要】巴金先生的《家》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高公馆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描写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并成功的塑造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一系列形象。这类形象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牺牲品,同时也是叛逆者、反抗者。高觉新无疑是前一类的特殊代表,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两重人格的“多余人”形象和他身上所赋予的典型意义。本文将重点放在他的双重人格及其根源上,从而来揭示他形象的特殊时代意义。

【关键词】《家》;高觉新;两重人格;典型意义

一、两重人格的体现

(一)消极、被扭曲了的一面

高觉新尽管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仅仅是信服新思想,而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封建社会的旧制度,因此也就养成了他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懦弱性格。他的一生共有三次妥协,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向命运低头的无抵抗主义行为,酿成了他悲惨痛苦的人生。

第一次妥协是中学毕业后牺牲自己的未来,遵从父命。在他初中毕业后,父亲让他放弃学业,成家立业。他有着自己的美好蓝图。可是他骨子里的懦弱以及顺从还有他的特殊身份等封建礼教因素束缚着他,使他不得不乖乖地就范,于是他就“毫不作声地点头”答应了,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开始了不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二次妥协是他屈从封建包办婚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他和他的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也曾幻想和梅表妹结婚。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违的旧思想也扎根在他的脑海,这也使他在自己的终身大事面前也妥协了。他没有像觉民那样以离家出走的实际行动来反抗,来表示自己的不愿意。而是再一次接受了父母的安排。最可恶的是他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忘记了另一个女郎”。而这次的妥协不仅牺牲了他一个人的幸福,同样还断送了梅的幸福,可以说,他的这次妥协直接导致了梅命运的悲惨结局。

第三次妥协是他的愚昧和无知,屈从于封建家长的威势和迷信思想。高老太爷死后,灵柩还停在家里没有出殡时,正逢李瑞珏生产的日子临近了,陈姨太便“血光之灾”的说法,怂恿高家长一辈的人让高觉新为了“祖父的利益”劝妻子搬出高公馆到城外分娩,尽管他舍不得,但还是怕背负不孝的骂名将妻子送出城外,最后导致妻子在外难缠而死。

从这三次妥协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面对专制势力的压迫时,觉新尽管心中是不满或不愿意,最终还是妥协顺从了。他总是被束缚于长辈的淫威下,他有时侯甚至不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是意味地遵循着别人给他所决定的一切。这是他人性中懦弱和无知的一面。

(二)人格中积极、健康的一面

尽管高觉新是一个懦弱者,是封建大家庭的卫道者,但是他毕竟与高老太爷这辈人是不同的。先进的是新思潮以及他的经历使他逐渐觉醒,虽观望、犹豫,但也在转变。他认识到了这个封建大家族中的不和谐,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弊端,他也时时在挣扎,想摆脱这个牢笼般的“家”,正如小说中写到的:“他突然明白了……是整个制度,是整个礼教,是整个迷信。”

《家》中表现高觉新积极、健康的人格最明显的一处就是他对觉慧离家出走去上海的帮助。在经历了诸多血淋淋的事件之后,他的心境比以前明朗了很多,也更加“理性”。可以说,觉慧能够很快地离开这个罪恶的地方,是与觉新的暗中相助离不开的。尽管帮助觉慧的所有行动都只是在暗地里进行,但是,这件事却是高觉新所做的唯一能够称得上是他自己决定的事情,他也付出了实际行动,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了,这是值得庆幸的。这同时也是他身上积极,健康的一面。

二、高觉新两重人格形成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1、封建式的教育

一种教育的内容往往植根于一定的教育制度。觉新所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封建末期,那时,民主势力虽已萌芽,但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它的势力和影响已根深蒂固,整个社会的教育仍是封建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必然为其制度服务。这些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其影响可谓渗入其骨髓,尤其是“孝”的毒害使他一次次违心地顺从了家长的意志,白白地做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家庭中所处地位

高觉新既是高家的长房,又是高家的长孙,这种特殊的地位使他不仅承担着维护封建家族长治久安的责任,而且担负着教养失去父母的弟弟妹妹的担子。他身上有着特殊的使命,因此他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因为要他力的维护着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切。

(二)内在因素

觉新悲剧人格的形成虽然主要是由于腐朽的、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迫害、摧残造成的,但他本身懦弱的个性也是形成他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在面对封建家庭的种种压力与禁锢下,他已丧失了做人的本质。觉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关键几步,每一次都是因为自身的软弱而毫不反抗的让别人任意摆布而造成的。他也是受到五四新思想熏陶的,也是带有新青年所具有的思想的,但他仅仅是在心里表现出不愿意。

三、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透过高觉新的这种复杂的两重人格,我们看到的高觉新是一个在封建家族制压迫下备受精神折磨的悲剧人物,他是一个受传统礼教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精神却也同时具有自己思想的青年人,是中国封建末世社会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一个典型缩影,他身上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这种典型意义就在于,暴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和传统观念对健康人性的戕害,揭示了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危害性。

可以说,时代造就了人,有什么样的时代和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高觉新虽处在新旧时代的交替时期,但是比较而言,他所受到的文化熏陶主要还是旧思想为主,譬如“百善孝为先”云云的伦理纲常,以及他长房长孙的独特身份。这种环境和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养成了现在的性格。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来讲,他当时所处的大背景也给他的思想转变起了很大转变。这就是由于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像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的控诉”。

【参考文献】

【1】巴金.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贾植芳,唐金海.巴金作品评论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巴金.巴金经典作品选[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4】王嘉良,金汉.中国现当代文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扩展阅读

《家》中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我觉得《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比觉民、觉慧都要复杂的人。他的性格具有两面性,而这种性格的形成、特点、影响等等方面都是觉民和觉慧所不曾有的,而且从这个两面性上,如何评价高觉新这个人物,也远比觉民觉慧复杂。

第六章可以看作是高觉新的一个正传了。对他性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揭露的比较彻底。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在这一屋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

他按照祖父、父亲的意愿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也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于是一切都按计划在轨道上行驶着,他也安然接受这样的宿命,直到父亲的去世,让他看到这个家庭的本来面目。

高觉新自己说:“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也不会有幸福。”他的处境与觉民、觉慧的不同,所以三个兄弟的性格才会有极大的差异。觉新是“自愿的把但在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他用母亲的死、五妹的死、父亲的死、大姐的死,使他下定决心“好好使弟妹们长大,好好的做人,替爹妈争口气”,这样他一生的愿望也就实现了。觉新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心甘情愿的”用这种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家庭。

高觉新的那个年代,使他的思想局限性在“反抗”之外,因此即使在他认清了这个家庭的丑陋之后,他也不可能选择反抗。他的不抵抗已经使他有了一种“惯性”。在另一方面,他的愤怒与奋斗之可能给他招来更多的烦恼和敌人,因为他的势力太弱小,太单薄,只有“无抵抗”,只有“作揖”来保全自己的家。“他疲倦了”,“只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

所以说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

那么五四之后呢?他显然也受到了影响,但这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与其说他具有“双重性格”,不如说他没有放弃自由的希望。也正是由于这希望,他开始逐渐的先进了起来。这个转变的过程十分的漫长,贯穿《家》《春》《秋》始终,在《家》中体现得尤其不明显,但也可以找到踪迹。例如,在妻子瑞珏的悲剧产生之后,觉新决定帮觉慧出走,这可以看成是他的一个转折。在自己绝望的时候,给觉慧、也给自己,同时也给自己的家一个希望。他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他自言自语道:“你们看着罢,家里头并不全是像我这样服从的人!”在他说出这样的话时,他的内心已经明显的“反叛”、“不服从”起来,而且这时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有些强硬了。例如,在谈到续弦的时候,他说“别的事情他们可以强迫我做,这件事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不过,他当时只是“苦恼的分辨”,并未义正词严的彻底坚决,但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他来说。)

她在结尾的态度已然和从前不同了,例如他从前在对待觉民的婚事问题上,一味的劝觉慧把觉民叫回来,连觉慧都骂他“真是个懦夫!”

类似的事情,作者描述了很多,关于觉新的大部分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在写他的懦弱。例如他的妻子瑞珏的悲剧的形成。由于陈姨太所谓的“血光之灾说”,他答应长辈让瑞珏迁出公馆,而且要迁到城外,加上过一座桥。觉新在长辈们面前没有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妻子,而且在瑞珏难产的时候,还坚持着“不能进月房”的教训,任其妻子痛苦的哀号,他只是“用手蒙住耳朵”,“疯狂的走进窗前伸长了脖项去望”。显然他是深爱着瑞珏的,可他的爱不敢冲破封建的牢笼,他用他惯常的懦弱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来应对。对于瑞珏,“他只有一个思想”,“我害了她”。

作者在写觉新的痛苦之余,还写了他的“健忘”。觉新是这样理解觉新的健忘的:大概是因为这样健忘,所以才能够在痛苦中生活下去罢。其实这种“健忘”也是无奈,情有可原,可以把它当作觉新在惨苦的生活中的一种挣扎,只是这种“健忘”不要成为阻碍他前进的绊脚石,而结尾他说不会淡忘瑞珏,也许是一种回答了。

高决心在《家》中有很多的悲剧,例如梅的悲剧和瑞珏的悲剧,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也有表现着他的悲惨,他成为大方的替罪的羔羊。但他本身不是一个悲剧人物,还充满了希望。

以下谈高觉新成为大房的替罪的羔羊的“好处”,也就是说他性格的主要方面——妥协和懦弱引导下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的作用。

在觉新看来,他的“两大主义”是他暂且过上了安静的生活,但他没有看到,他的两个弟弟也没有看到,他所作的牺牲,真正的换来了觉民和觉慧的幸福。如果觉民和决慧从一开始就没有大哥的庇护(尽管庇护的羽翼不丰满),那么他们也不可能正常的成长,不可能在封建势力强大的家庭中成为先进的青年。高觉新起了促进的作用。

当然,不是说这“两大主义”教育了觉民和决慧,而是觉新用这“两大主义”擎起了一张伞,让他的家庭安康的成长,而觉民和决慧也在认识到这两个主义后朝相反方向的更加先进起来,并且这其中,我觉得高觉新性格中的先进的一面也起了作用。

在巴金先生《呈现给一个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高觉新的原型是巴金先生的大哥,他们的经历很相似,而巴金先生对他的态度是:因为你做过这一切,因为你是一个懦弱的人,我就憎恨你吗?不,决不。

巴金先生的大哥留恋生活,但还是选择了自杀,“做了一个完全不必要的牺牲品而死了”,也许从这里我们可以端正一下对觉新的态度。

巴金先生在多篇文章中提到:“我写《家》,就像在挖开回忆的坟墓。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迫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得到悲惨的结局,我写小说的时候,仿佛在同这些年轻人一起受苦,一起在魔鬼下面挣扎。”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觉新的人物形象的意义。巴金先生在他大哥自杀后,写道:“然而我是不会死的,我要活下去,我要写,我要用我的这管笔写尽我所要写的。这管笔……会使我时时刻刻都说着你,而且它会使你复活起来,复活起来看我怎样踏过那一切骸骨前进。”

作者就是通过高觉新这类人物来“像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从而让千千万万的读者知道,在那个年代,有多少美丽的青春这样的绽放与凋谢。

写作思路:首先阐明自己的论点,然后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可以根据巴金《家》这篇小说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想,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文:

在悠久的年月里“家”是中国人大的安乐窝,是休憩的港湾,可巴金笔下的“家”在新时代的风景里成了牢笼。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离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在这个门墙上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对联的大家庭里封建的理论规范和儒家的教义,像无形的绳索-样禁锢着年轻一代的手脚,虐杀着他们的生命

它外表庄严优雅,内里却荒淫腐败充满了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那是“四世同堂”之家崇尚“和乐”之分,表面上肃穆庄严,幕后到处都是邪恶和隐私。

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威严的象征,然而他自己却又在涑渎着家庭的尊严。他在子孙面前道貌岸然进行着“万恶淫为首”之类的家庭教训,自己却在玩小旦,娶姨太太,过着荒淫的生活。

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以“避血光”让临产的瑞钰到城外生产最后死于难产;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乱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在这个家庭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关资料:有关巴金的小说《家》的论述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包括《家》(1931年在《时报》连载,1933年5月开明书店初版)、《春》(1938年3月开明书店初版)、《秋》(1940年4月开明书店初版)。作品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及其罪恶;也描写了革命思潮激荡下的年青一代,歌颂了他门的觉醒和抗争。 作品以“五四”新思潮冲击下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写了豪门高氏的腐败和溃烂。表面上它是诗书传家,历代为官,实则家内各房之间明争暗斗。家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维护封建礼法,压制一切新生事物,不惜牺牲青年的幸福和前途。作者歌颂了青年的反抗精神,鞭挞和批判了封建家族的罪恶。 《激流三部曲》以《家》为代表,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和批判精神,曾教育和激励过无数青年走上革命之路。在《家》里,作者描写了众多的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压抑、反抗和斗争。高家三兄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 大哥觉新,是《家》中第一个重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在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毒害下,觉新失掉了反抗精神。他善良、待人诚恳,受过新式教育,在他心中善恶和是非的界限是清楚的。但他不敢反抗,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待一切。觉新与表妹钱梅芬恋爱,就因为两位母亲在牌桌上斗气,钱母用拒婚来做报复手段,便扼杀了这段恋情。对此,觉新并不反抗,父亲为他订了李家的亲事,他只能点头表示顺从,然后回房蒙头大哭。他不反击,也不想反抗,只悲悼自己的命运。然后结了婚,忘掉了另一个少女。在这个大家庭里,谁都可以在觉新身上出气。两个弟弟做了祖父、叔伯父不高兴的事,便责骂觉新,命令他去管教弟弟,他便按长辈的话去做。如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祖父训斥,觉慧分辩了两句,祖父便叫来觉新,加以训斥,并叫他看管弟弟。觉慧对此不眼,依然要出门去,觉新也没有办法,只是说:“结果不过是我多挨几次骂就是了。”在哥哥的感比下,觉慧同意暂不出门。觉新是旧礼教下的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同时他又扮演了一个旧制度维护者的角色。他的不抵抗,再典型不过的是瑞珏的死。祖父死后,陈姨太为了“复仇”,造出了“血光之灾”的迷信说法,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小孩。虽然觉新觉得是“一个晴天霹雳”,但还是和平地接受了,没有一句反抗的话。尽管两个弟弟极力反对,多方劝阻,觉新还是把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去,不敢承担“不孝”的罪名。瑞珏就是这样死了,被封建迷信断送了生命。对于两个弟弟,觉新是爱之甚深的。他的性格也是复杂的。诸如觉民的逃婚,觉慧的离家出走,他都曾暗中支持。觉新是以巴金的大哥为原型塑造的形象,作者对他充满了爱和同情。 觉民和觉慧,则是家庭的两个叛逆者,两个人道主义者,是高家两个出门不肯坐轿子的人。他们接受“五四”民主精神,敢于反抗家庭,反抗封建的束缚,有正义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在婚姻问题上,觉民不像大哥那样逆来顺受、任人摆布,敢干自己决定恋爱和结婚。与琴相爱,这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用逃婚抗拒包办婚姻,使祖父屈服,为他解除婚约。最后,得到个人的幸福,不像觉新和梅那样成为悲剧,表现了觉民的反抗精神。觉慧更为勇敢,他参加学生运动,办刊物,宣传“五四”精神。反对大哥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在这高家的封建堡垒里,他“不顾忌,不害伯,不妥协”,是民主力量的代表,最后离开家庭,表示与腐朽、反动的大家庭决裂。 如果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觉民与觉慧的性格上,有很大差异。觉民更为成熟,办事也更为冷静、沉着。例如,在逃婚的前前后后,周密安排,取得成功。觉慧则更为激烈,更为热情,虽然不乏幼稚的表现,他毕竟是高家最富斗争性和反抗精神的人物。他是作品中第二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笔下新思想的代表。比起觉慧来,觉民的心胸不够宽阔,对剑云的冷淡,带有妒忌的味道。沉浸在和琴的爱恋中,对周围有些冷淡,连民主运动也很少参加。而觉慧则更热情坦诚,勇于斗争,有时不免急躁,但那年青人的激情,最为可贵。他最富正义感,全力帮助觉民的逃婚,对于祖父的恼怒、三叔的教训、继母的央求、大哥的劝说,都不动摇,终于使觉民取得斗争的胜利。表现了觉慧性格中可贵的方面。觉慧与鸣凤的恋爱这件事,反映了觉慧性格的一个方面。写觉慧与鸣凤的感情,小说中极为细腻真实。开始,觉慧头脑中出现了两个少女的面影,认为“这简直不是爱,不过好玩罢了”。他也明白丫头和少爷不可能恋爱,幻想呜凤变成琴那样的地位。觉慧心中,这仅仅是爱的萌芽,或者说,他还不完全懂得爱情。后来,鸣凤对他倾诉了自己的感情,这深深感动了他,使觉慧感到鸣凤的纯洁和伟大,从而产生了爱情。但这毕竟是少爷与丫头恋爱,觉慧只深深埋藏在心中,很怕别人知道。或者说,由于地位的差别,觉慧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这时,由于鸣凤的被逼投水,爱情突然间失去了。这对党慧影响很大,他几乎要自杀,他的离家出走,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描写了觉慧的矛盾和痛苦,也有着阶级的烙印,表现了他那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在小说里,作者还描写了几个遭遇不幸的少女;梅的悒郁而死,瑞珏虽贤慧却命运悲惨,鸣凤以投湖表示反抗,婉儿被逼出嫁。这些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作者还写了琴和许倩如,这是时代觉醒女性的代表,尽管在《家》中,琴的觉醒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毕竟显示了进步的力量。 在艺术上,《家》是非常成功的,而且表现了作家的风格。首先,《家》在情节结构上,有自己的特色。从全书看,并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故事,除了描写学运和兵变作为背景外,作者主要讲了高家三个青年的恋爱故事。把三个故事编织起来,加以巧妙穿插,使它们似断似续地发展,构成了全篇。高家三兄弟的爱情故事,涉及到四个女性,而三个故事是交叉进行的。从情节线索说,开头十节,主要是介绍人物,然后才慢慢展开故事,推向高潮。拿觉新的故事说,第6节介绍了觉新,提到他与瑞珏结婚,有了儿子,只说这不是他爱的“她”。第7节,从琴的口中,讲出了他和梅的爱情,他们的被拆散,以及梅的回到城里,又放下了。到20节,兵变围城的时候,梅才在高家出现,与觉新邂逅相遇,发展了他们的爱情纠葛。梅离开高家公馆后,就又放下了,到书中再说到梅,已是亡故后觉新去办丧事了。觉民和琴的恋爱故事,也是如此,琴在书中出现比较早,他们的相爱却在后边,而且是缓慢地发展。到觉民被祖父逼婚,才急转直下,正面描写他们的爱情,而逃婚则构成了《家》的高潮。觉慧和鸣凤的故事,也是如此的。在他们的恋爱故事断断续续推进中,往往还插入些其他的人和事,丰富了人物和故事,作品并不是单线发展的。 如果从全书着眼,第9节以前,是故事的开始,介绍几个主人公的同时,故事也开了头。从第10节起,是故事的发展,缓慢地讲青年人的恋爱故事,逐步推向高潮。到27节后,小说进入高潮,几件事连续发生:鸣凤投湖,觉民的被逼婚和逃婚,梅的死,瑞珏的死。全书的矛盾达到顶点。最后几节是结尾,觉民抗婚的胜利,觉慧的离家出走,收束了《家》。有些没完的故事。留待《春》里去发展情节了。《家》不大讲究严谨的结构,巴金说:“我只有一个王题,没有计划,也没有故事情节。”又说:“我每隔几天奋笔写作的时候,我只知道我过去写了多少,写了些什么,却没有打算以后要写些什么。脑子里只有成堆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我的创作方法只有一样:让人物自己生活,作者也通过人物生活。有时我想到了写一件事,但是写到那里,人物不同意,‘他’或‘她’做了另外的事情。”(《关于〈激流〉》)作者使一个个人物活起来,随着他们的行动发展故事,人物是生动的、真实的。而全书却没有完整的故事,仅由一些主人公的片断故事构成了全篇,表现了主题。《家》的结构,情节安排,是受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的。虽然巴金自己说,他受左拉、屠格涅夫的影响很大,但实际上他受中国小说的影响也是极明显的。《家》的情节结沟,就是受了《红楼梦》的影响,甚至带有模仿的痕迹。当然,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不同,巴金的写法也是大异于前人的,他是有才能的作家,对于古人仅仅是学习,而不是生吞活剥。 其次,人物刻画上,巴金的主要方式是叙述。作者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展开人物,描写人物。在《家》里,作者也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像第3节,描写觉慧朦胧的爱,第28节,呜凤自杀后,觉慧心情的刻画,都使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但从全书看,比较多的人物形象,是在讲述故事中表现的,由于故事的深切动人,人物依然很成功。例如第6节,原来的标题是《做大哥的人》(初版各节均有标题,后来删掉了),作品讲了觉新的故事,都是作者叙述的。这里没有大段的人物、景物描写,也缺少心理刻画,更多的笔墨是叙述。像觉新结婚的一段,他父亲用拈阄的方式为他选中了李家姑娘,为他订婚,叫他准备。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不到半年,新的配偶果然来了。祖父和父亲为了他的婚礼特别在家里搭了戏台演戏庆祝。结婚仪式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自己也在演戏,他一连演三天的戏,才得到了他的配偶。这几天他又像傀儡似地被人玩弄着,像宝贝似地被人珍爱着。他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他只有疲倦,但是多少还有点兴奋。可是这一次把戏做完贺客散去以后,他却不能够忘掉一切地熟睡了,因为在他的旁边还睡着一个不相识的姑娘。在这个时候他还要做戏。 觉新懦弱的性格,他的苦闷,都在平淡的叙述中表现出来。在《家》里,作者有时用人物对话讲故事,实则也是叙述,不过是换了一种叙述的方式。在第7节,梅的故事就是在觉民、觉慧、琴、剑云几个人谈话时,琴讲出来的。通过琴的口,讲了当初梅的母亲拒婚的真正原因:“原来有一天她在牌桌子上跟现在的大舅母有了意见,自以为受了委屈,才拿拒婚的事来报复。……大舅母对拒婚的事情很不满意。后来大表哥同李家小姐订婚的消息传出去,你大姨妈也很不高兴。她们两个人就闹翻了,甚至于断绝了来往。”老一辈人的斗气,就断送了下一代人的幸福。事情是通过第三者的口追叙的,但却从一个侧面衬托了觉新的性格,揭示了他们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 擅长叙述,在讲故事中展示人物性格,这是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巴金在学习欧美艺术手法的同时,也很好把握了叙述的本领。在《家》中,故事讲得生动、深挚,通过一个故事,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巴金还擅长叙述场面,例如,第15节写除夕,第18节写耍龙灯,第19节的月夜荡舟,都有极大的场面,作者讲述得有条理,有章法,叙述场面的本领是很高明的。就拿对高家除夕的记写说,场面那么大,人物那么多,在作者笔下,却井井有条。先是高家的大小主人拜神祭祖,老老少少,肃穆安静,叩头放爆竹,而后长辈退去,少主人们放花炮,嘻笑玩耍。然后写高家三兄弟去给姑妈拜年,在琴的家里,遇到了梅。在封建大家庭中,除夕之夜是极热闹的,作者叙述这大场面,能够那样头绪清楚,生动逼真,是不容易的。仅从这一节,也见出了作者的功力。 最后,小说的语言也很成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巴金说:“我不是一个冷静的作者。我在生活里有过爱和恨,悲哀和渴望;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有我的爱和恨,悲哀和渴望的。倘使没有这些我就不会写小说。”(《关于〈家〉》)这些话是很真实的,他的小说,尤其是《家》,显得冷静不足,热情有余,语言往往少含蓄,读后觉得一泻无余。我们读《家》,能感到作者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有共同的爱和憎,作者仿佛就生活在他们之中。因此,要说的话,总是尽情倾诉出来,不说完就不痛快,语言满带着感情,带着一股力量。我们就拿第40节,觉慧临走前的晚上,觉新与三弟的对话为例,如果是别的作家,恐怕觉新就不说那么多了。而在《家》中,觉新一再叮嘱弟弟,叫他出门当心,问他行李收拾好了没有,问他衣服够不够,问他路上的菜够不够,问他钱够不够,告诉他读书的钱没问题。依依不舍,手足之情溢于言表。在小说中,巴金很少评论自己的人物,而是热情地讲人物的身世和遭遇,讲他们的不幸和欢乐,而作者的爱憎,都在讲述中尽情诉说,尽量倾泻。作者跟书中人是朋友,也和读者是朋友,他的语言,总带着一股激情,这正是青年读者所欢迎的。所以,巴金的小说,特别是《家》,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情欢迎,这怕与他语言上的成功有很大关系吧! “三部曲”的《春》和《秋》,继续豪门高家的故事。《春》在进一步暴露封建家族制度罪恶的基础上,着力描写了年轻女性所受的压制和摧残,也写了年轻人的觉醒。觉民和琴的成熟,淑英的成长,成为作品的主线。《秋》不仅写了高家的败落和崩溃,也写了年轻生命在秋日风霜后的生机勃发,在迎接新的春天。《激流三部曲》集中控诉了封建宗法社会的罪恶,通过高家这一个缩影,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而新人的觉醒和斗争,也正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作者为他们的呼喊,替他们唱出了赞歌。 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他在梅林里的憧憬,他在洞房外月下的独叹,他在面对梅前来避难时借酒抒怀,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懂风情,有学养,会思考有灵气的觉新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这选择恰恰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悲剧的意味更加耐人寻味,其实, 觉新的思索结果常常是源于长房长孙的所谓“责任”,处在那样一个时代里,“责任”往往是封建制度的一种无形的工具,其不合理的部分让觉新倍尝心酸,屡受沧桑。而也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当弟弟要离开这个“家”,奔向光明时,他又掏出了与死去的瑞珏共同为三弟准备的盘缠。不要小看这一笔的处理,他使整个高觉新的思想轨迹清楚明白的呈现出来,使人物的层次变得丰富而,统一。难怪当三弟怒斥大哥无能的时候,瑞珏挺身而出说:“他不是这样的”。理解他的人知他是顾全大局,顶天立地的男儿绝不是无能无用之辈,看过全剧,观者当与瑞珏一样理解了觉新吧?赵志刚在这部戏中的表演稳中推进,真实朴素,层次分明。再赞!还有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是鸣凤,鸣凤的纯洁美好,历来是《家》中颇受喜欢的人物。而青年演员陈是的表演没有之前一些演员的轻浮和过分的卑微,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她的清纯,不着点染的神情以及舒展自然的形体处理,也成为了该剧的一个亮点。 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同时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她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被克明选为接替他挽救高家命运的人。同时,他又是封建制度最大的受害者,双方父母的小小意见,毁灭了他和梅的婚姻,愚昧的封建迷信,又夺去了他爱妻的生命,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他本来跟梅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有一天梅的母亲在牌桌子上跟现在的觉新的母亲有了意见,自以为受了委屈,才拿拒婚的事来报复,他们也没有反抗,痛苦的接受了,觉新娶了瑞珏,梅后来郁郁而死;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这件事情引起了陈姨太、四太太、五太太、和几个女佣的焦虑,起初她们还背着人暗暗地议论。后来有一天陈姨太就带着严肃的表情对克明几弟兄正式讲起“血光之灾”来: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那么产妇的血光就会冲犯到死者身上,死者的身上会冒出很多的血。唯一的免灾方法就是把产妇迁出公馆去。迁出公馆还不行,产妇的血光还可以回到公馆来,所以应该迁到城外。出了城还不行,城门也关不住产妇的血光,必须使产妇过桥。而且这样办也不见得就安全,同时还应该在家里用砖筑一个假坟来保护棺木,这样才可以避免 “血光之灾”。五太太沈氏第一个赞成这个办法,四太太王氏和克定在旁边附和。克安起初似乎不以为然,但是听了王氏几句解释的话也就完全同意了。克明和大太太周氏也终于同意了。长一辈的人中间只有三太太张氏一句话也不说。总之大家决定照着陈姨太的意见去做。他们要觉新马上照办,他们说祖父的利益超过一切。这些话对觉新虽然是一个晴天霹雳,但是他和平地接受了。觉新回到房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瑞珏,瑞珏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她只是哭。后来瑞珏难产,她叫着觉新,要他进来,可是封建思想和两扇大门却把他关在了外面,瑞珏终于死了。) 他终于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 高觉新形象是巴金的独特创造和发现。这一形象有极其深刻的典型意义。高觉新是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的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表现出新旧社会交替嬗变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揭穿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文化的极端腐朽、残酷和虚伪。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反封建斗争中,妥协、调和、屈从是绝无出路的,从而宣告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彻底破产。2002年全国文艺界为了在今年祝贺巴金老人100岁华诞,筹措拍摄20集电视剧《家•春•秋》,曾征询巴老的意见,巴老说:“坏人别太坏,觉新要活着。”巴金理想中的高觉新是慈善的、性情的,他理想中的家庭是温馨的、互爱的。我国古语云:人之将老,其言也善。其他资料: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