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王阳明心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8 17:31:37

王阳明心学论文参考文献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字面上理解,阳明心学似乎是唯心主义,实际上阳明心学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 ,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跟西方的黑格尔哲学如出一辙,更精妙绝伦的是阳明心学不仅适用于哲学范畴,在心理学方面也是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大部分理论。由于王阳明是以儒家为核心,同时精通释,道,兵等等。可以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式的思维跟方法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至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从知行合一上来讲:可以身体力行,教孩子从实践中学习,并且理解事物的逻辑,掌握解读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致良知来讲:要教育孩子要善良,遵循自己的内心。

孔孟朱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前教育影响,我认为要注重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一、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去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身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二、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与春雨谒王阳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上一期回忆到高中,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基友,然后就是我们共同喜欢的大儒王阳明。在我们心中他是可以称子的,古代凡是能称子的都是人杰,都有过人之处。一、三不朽 为什么喜欢他?他又为什么可以称子?称子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这些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给出了标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我来解释一下,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品德;立功,就是为百姓建功立业;立言,就是立下真知灼见的言论。能够禁受住时间的考验的,就是三不朽。 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归余姚,船过广信,王阳明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阳明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可见他对于道德的追求的严格,明朝的文人对于道德的要求本就是很高,更何况是心学的发起者呢。 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正德十一年平定江西,正德十三年,巡抚王守仁上任江西巡抚,迅速镇压了信丰等地的民变,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朝廷允许招安。十一月叛乱结束。次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守仁举兵勤王,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兵,先是用计迷惑朱宸濠,使朱宸濠以为朝廷早有防备,叛军在南昌不敢行动,为集结兵力争取了时间,朱宸濠发现中计后率兵攻打安庆,王守仁趁宁王后方空虚攻占了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43天后宣告结束。 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守仁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答应。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商议,并命湖广佥事汪溱、广西副使翁素、佥事吴天挺及参将张经、都指挥谢佩监湖广土兵,袭剿断藤峡叛军。此后仍然总督分永顺兵进剿牛肠等寨,保靖兵进剿六寺等寨,约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达地点。当时,叛军听闻明军檄湖广土兵抵达,均逃匿深险之中;又听闻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进驻南宁,故以为王守仁以散遣诸兵布阵,于是防备弛缓。至此,湖广兵皆偃旗卧鼓驰马抵达,与明军一同突进,四面夹击。叛军大败,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据险结寨。官军攀木缘崖仰攻,并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随后王守仁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约定在五月十三日抵达巢穴。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一生的战绩可以说是光芒万丈,掩盖了他好多其他方面的才华。 王阳明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但往往被其事功、哲学所掩盖。《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阳明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四库全书》中有评论曰:“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王阳明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王世贞《书王文成集后》评:“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 《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载于《王文成公全书》,为一至三卷,亦有单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内容包括他早期讲学时主要讨论的“格物论”、“心即理”,以及有关经学本质与心性问题;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写给时人及门生的七封信,实际上是七封论学书,此外还有《社会教条》等。在卷中最有影响的是《答顾东桥书》(又名《答人论学书》)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着重阐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卷下一部分是讲学语录,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论》。《朱子晚年定论》包括王守仁写的序和由他辑录的朱熹遗文中三十四条“大悟旧说之非”的自责文字,旨在让朱熹作自我批评与自我否定,证明朱熹晚年确有“返本求真”的“心学”倾向。卷下收录的王守仁讲学语录主要是讨论“良知”与“致良知”的。《传习录》是由王门弟子徐爱和钱德洪等编辑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学说的主要观点,历来被视作阳明学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的语录是王门弟子分别记录的,编辑者只作了汇编工作,注明哪些条是由谁记录的,未作进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条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7封书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笔,是王守仁论学书的代表作,但阅读这些书信时,如果与其他有关论学书信联系起来看,它们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于编者的取舍,如《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大学问》等重要著作未予收录其中,它对于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显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评介《传习录》一书时,有必要联系《全书》中的其他篇章。 他的言论更是影响了好多大家,比如说:黄宗羲、李贽、刘宗周等等 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真三不朽。

知行录 静心录 悟真录 顺生录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 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传习录中 知行录之三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公移一 知行录之五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公移三 知行录之七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征藩公移 卷二静心录 静心录之一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文录二 静心录之三文录三 静心录之四外集三 静心录之五续编二 静心录之六续编二 静心录之七外集一 静心录之八外集二 静心录之九诰命·祭文 增补·传记·增补 静心录之十序说·序跋增补 卷三悟真录 悟真录之一文录四 悟真录之二文录五 悟真录之三外集四 悟真录之四外集五 悟真录之五外集六 悟真录之六外集七 悟真录之七续编一 悟真录之八续编三 悟真录之九续编四 悟真录之十补录 悟真录之十一世德纪 悟真录之十二世德纪附录 卷四顺生录 顺生录之一别录一 顺生录之二别录二 顺生录之三别录三 顺生录之四别录四 顺生录之五别录五 顺生录之六别录六 顺生录之七别录七 顺生录之八年谱一 顺生录之九年谱二 顺生录之十年谱三 顺生录之十一年谱附录一 顺生录之十二年谱附录二诗化城寺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 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忆龙泉山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忆诸弟 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 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 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 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 因雨和杜韵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谁怜菊尚存。 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移居胜果寺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 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 富春只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宿萍乡武云观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阻杖藜。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夜宿宣风馆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罗旧驿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沅水驿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兴隆卫书壁 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 尺素屡题还屡掷,衡阳那有雁飞回。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 古洞瑀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喜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薰塞,阿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目舌。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 上古处巢窟,杯饮皆污樽。 沍极阳内伏,石穴多冬暄。 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 岂无数尺榱,轻裘吾不温。 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 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 山荒聊可田,钱矰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放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鸟雀,贫寡发余羡。 持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龙冈新构 谪居聊假息,荒秽亦须治。 凿惸杂林条,小构自成趣。 开窗入远峰,架扉出深树。 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 畦蔬稍溉锄,花药颇剃莳。 宴适岂专予,来者得同憩。 轮奂匪致美,毋令易倾敝。 营茅乘田隙,洽旬称苟完。 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 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 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 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 莫撷林间萝,蒙茏覆云轩。 素昧农圃学,因兹得深论。 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 西园 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芜草稍焚剃,清雨夜来歇。 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间设。 酣时藉草眠,忘与邻翁别。 水滨洞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山石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 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 高梁始归燕,鹈晙已先悲。 有生岂不苦,逝者长如斯。 已矣复何事,商山行采芝。 秋夜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 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 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 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陆广晓发 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 书庭蕉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龙潭夜坐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别希颜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登凭虚阁和石少宰韵 山阁新春负一登,酒边孤兴晚堪乘。 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 望远每来成久坐,伤时有涕恨无能。 峰头见说连阊阖,几欲排云尚未曾。 题王实夫画 随处山泉着草庐,底须松竹偃柴扉。 天涯游子何曾出,画里孤帆未是归。 小酉诸峰开夕照,虎溪春寺入烟霏。 他年还向辰阳望,却忆题诗在翠微。 赠潘给事 五月沧浪濯足归,正堪荷叶制初衣。 甲非乙是君休问,酉水辰山志未违。 沙鸟不须疑雀舫,江云先为扫鱼矶。 武陵溪壑犹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 登阅江楼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用实夫韵 诗从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转佳。 岩瀑随风杂钟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喜雨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贺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欣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 见说相携霅上耕,连蓑应已出乌程。 荒畲初垦功须倍,秋熟虽微税亦轻。 雨后湖舠兼学钓,饷余堤树合闲行。 山人久有归农兴,犹向千峰夜度兵。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时何限故园心。 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生。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 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 书草萍驿 (九月献俘北上,驻草萍,时已暮,忽传王师已及徐淮,遂乘夜速发,次壁间韵纪之。) 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 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 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 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 千里风尘一剑当,万山秋色送归航。 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 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 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 三山晚眺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宿净寺 十月至杭,王师遣人追宁濠,复还江西。是日遂谢病,退居西湖。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 棋声竹里消闲昼,药裹窗前对病僧。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 而今更是多牵系,欲似当时又不能。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 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九华山下夜泊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匡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舟夜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江上孤臣一片心,几经漂没水痕深。 极怜撑住即从古,正恐崩颓或自今。 藓蚀秋螺残老翠,蟂鸣春雨落空音。 好携双鹤矶头坐,明月中宵一朗吟。 元日雾 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 人多失足投坑堑,我亦停车泣路穷。 欲斩蚩尤开白日,还排阊阖拜重瞳。 小臣漫有澄清志,安得扶摇万里风。 二日雨 昨朝阴雾埋元日,向晓寒云迸雨声。 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 安危他日须周勃,痛哭当年笑贾生。 坐对残灯愁彻夜,静听晨鼓报新晴。 丰城阻风 (前岁遇难于此,得北风幸免。)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句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 倦鸟投枝已乱飞,林间暝色渐霏微。 春山日暮成孤坐,游子天涯正忆归。 古洞湿云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晖。 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重游开元寺戏题壁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谒伏波庙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

心学在当时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最早受其影响的是日本心学的创立者近江人中江藤树(公元1608-1648年),也被称为“近江圣人”。

日本心学在中江藤树开创之后,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具有强烈内省性格的德教派(一说存养派),另一派则注重实践,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事功派。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统治的二百多年中,始终处于官学统治地位的是朱子学,心学则作为下级武士和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而处于被压抑、受排挤的地位。

然而,在幕府末年心学成了维新志士所普遍信奉的一种哲学,并因此为维新运动造就了一批叱咤风云、雄飞庙堂的思想家和领导人。

他们以心学作为解放思想的武器,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精粗不遗,表里兼该”等主张,打破了朱子学固守儒学的孤陋习气,开启了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新风,为瓦解日本封建体制的倒幕运动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由此日本社会开启了通向近代化的大门,而受心学影响的明治开国元勋伊藤博文、西乡隆盛则直接提倡民权、民主、废藩置县,为日本实现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这在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确实是值得一书并须进一步加以研究的一章。

扩展资料: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学

明代帝王论文参考文献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成祖,朱 棣,1403年-1424年,永乐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洪熙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隆庆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万历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启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崇祯明末安宗简皇帝,朱由崧,年号,弘光(1644—1645)。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崇祯皇帝之堂弟。潞王,朱常淓,监国(—)。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弟。绍宗襄皇帝,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1646)。唐王朱桱八世孙,崇祯皇帝族叔祖。鲁王,朱以海,监国(1645—1653)。鲁王朱檀九世孙,崇祯皇帝族叔。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朱聿键之弟。永历皇帝,朱由榔,年号,永历(1646—1661)。桂王之子,崇祯皇帝堂兄。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明惠帝朱允炆明惠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明成祖朱棣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宣宗朱瞻基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镇,宣宗皇帝的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贵妃,姓孙,这位孙贵妃深的宣宗皇帝的喜爱,唯一遗憾是没有得到皇后的宝座,于是孙贵妃绞尽脑汁总想挤掉胡皇后而自立。机会终于来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没能为宣宗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虽然也没能生子,但他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栋的计策,他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了身孕,于是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钰,宣宗皇帝的次子。谈起景泰帝,大家不免想起任用于谦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等一些传奇经历明宪宗朱见深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两岁的朱见浚就被孙太后立为太子,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皇帝之子,生母纪氏。孝宗皇帝有着多难的童年,她的母亲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偷偷生下了他,而且直到六岁才敢站出来与宪宗相会。当时的宪宗皇帝正苦于没有子嗣,突然一个皇子从天而降非常高兴,并马上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生母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年轻的孩子明世宗朱厚骢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孝宗的孙子。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又他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明穆宗朱载后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明神宗朱翊钧,穆宗皇帝长子,6岁立为太子,10岁即皇帝位,年号万历。明光宗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朱由校,明代第十五位皇帝,在位七年,年号天启明思宗朱由检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

众妙之门[学长]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皇帝自古都是世袭制,一般都是在皇帝在位的时候册立太子,这样也会稳定臣心,而万历皇帝就是不立太子,还对大臣态度很不好。

因为万历皇帝想要废除自己的嫡长子,让自己的幼子做皇帝,所以才会发生国本之争。因为自己本身不占理,违背了多年以来皇室的传统,所以就斗不过大臣。

王阳明教育论文题目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以下题目作为参考:

1、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 (或其他形象)

2、 试析《诗经》中的婚恋诗(或选“战争诗”、“农事诗”)

3、 建安文学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4、 论宫体诗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心理

5、 唐代宫廷诗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6、 浅谈唐代边塞诗的演变

7、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

8、 唐传奇中的侠客形象

9、 唐五代曲子词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10、 宋词的跨文化传播(需选定一个角度)

汉语言文学呢,我一向建议从三个方向去写,一个是文学,一个是语言学,一个是民俗学。

对于文学呢,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明清小说居多。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明清小说其实研究得很多很多了,再难翻出新意了。真的。如果老师没有特别的要求,而你也没有什么好的方向呢,我建议几个题目,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比如明代宦官专权对文人文风的影响,比如正德文坛的大佬,李梦阳啊,王阳明啊。

比如你可以写才子佳人小说,将其中的媒介,媒约的叙事功能做一个演变对比。

比如你可以写诗歌,如果选唐诗我建议你写李贺和白居易,一个诗歌辞赋化,一个诗歌通俗化。

如果你写人,那么有很多比如袁枚,他的翻案诗值得研究研究。

如果你写当代文学,我建议写金庸或者网络玄幻,金庸呢其实有一个点,关于对传统侠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引申出一个点,如何处理情和义的关系。至于网络玄幻小说呢,我建议和先秦神话联系起来,比如山海经里面神话形象的重构。

至于选择语言学呢,这个一般不建议写,很麻烦的。比如你要写语言暴力现象,可以从语义—语用角度分析,可以集中在动画动漫上。还有的写网络新兴词缀,要是从模因理论还行。至于民俗学呢,写的一般偏少,但是真心好写。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00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00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00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00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00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00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00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00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00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00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00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阳明心学毕业论文

认真反思了最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似乎有一种不同的感觉。看过了《传习录》之后,自己也发现很多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倒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是心境的变化。 记得很久之前,在一个语文暑假作业中看到一篇对于中国当代的批判,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阳明心学对于日本的影响,写到了东乡平八郎的“一生俯首拜阳明”。从那以后,心里头种下了一颗关于阳明心学的种子。少年时代面对学业的繁复,也没有心思去看看真正的关于阳明心学的著作,只会看一些武侠玄幻类的作品来放松心情。在大学毕业后,作为一个农民之子,在走入社会后,见多了灯红酒绿的浮华世界。会天然的有种不自信,会很自卑,说话也不敢大声。虽说工作中做得认真负责,还很出色,但是那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如影随形。而在这时候,闲来无事,看过了《王阳明.一切心法》后,觉得这本书并非自己想得那么好,只是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对于一些心学的问题,用一些近现代西方哲学观点去解读,一味地以唯心主义来嘲讽。让人大感失望,要真如此,怕是阳明学就不会墙内开花墙外香了。三十岁的男人,真的是差别特别大的一群人。有人浑浑噩噩地做职场人;有人结婚生子打拼事业;有人朝不保夕食不果腹;还有人为找对象疲于奔命。而我自己的三十岁,处在了更深的迷茫中,一种深深的绝望,对于从事的工作,对于自己的行业。而这个时候,认真从《传习录》开始读起,在学习《传习录》的时候,也会看看视频网站上一些讲解。夹杂着看着市面上其他一些书,更多的时候是边看边思考。只读书不思考,会变成写书人的传话筒;而只思考不读书,会构筑一个偏执的小岛;边读书边思考,想不通的从各种平台寻找答案。终于,我看完了完整的《传习录》。怎么说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总有人用鸡汤来理解心学,必须承认,心学里有鸡汤的成分,但是和鸡汤文以及成功学不同的是。心学以行为主,以边走边用边看为辅,两者不可缺少,既要以理施行,又要以行证理,同时要沉淀心境。而鸡汤文是什么,是不负责任地喊口号,不具备实际操作性,这帮人既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人性。等到韭菜们都觉悟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一套玩不下去的时候。让你积极勇敢,相信自己内心原有的力量,这肯定不是鸡汤。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心态得积极主动,用一种更宏大的价值观去看人生中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小事。你就会发现,一下子就变得好开阔。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尽力去做,不问结果,只顾前行。当然其实现在的人更多的是权衡利弊,但只要自己觉得没问题,不要犹豫不决,决定好就去做。王阳明先生能够在五百年之前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到现在的人类,必然是有他的独到之处,而最精辟的就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作为一个俗人,其实真说阳明心学或者传习录带给自己什么,我只能说带给自己真正的自信。这种从内心生出来的自信,会让你不必在乎外界怎么说。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工作中,来自外人的干扰太多了,做自己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而阳明心学正好提供了这个心理基础,让你不必慌张。一切看淡,不服就干。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