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中国电子报副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29 14:29:57

中国电子报副总编辑

陈永和,于1981年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4年12月至1991年6月,任中国电子报驻湖北记者、中国电子报武汉记者站站长。1991年6月至2006年,先后担任湖北日报评论部编辑、《市场指南报》副总编辑等。1996年评聘为主任记者。曾担任过湖北省广告协会副秘书长。从事新闻业近30年,共撰写消息、通讯、评论、散文、报告文学、新闻论文等,约500万字;另策划约100万字的各类报刊营销方案,有较丰富的报刊发行、广告运作经验。2007年10月调《特别关注》杂志社任高级编辑,负责《特别关注》与《爱你》全部文稿的审改工作,并参与了《特别关注》的发行与广告工作,并有成功的运作案例,在全国报刊发行中尚属首创。其成果,相当于一个中型省份报刊发行局的订阅量。

目前嫌疑犯被收监在北京市第二监狱、一审二审两次判决的时间相隔了3205天、二审时辩护词显示现有证据证实不了常林锋有犯罪动机、证据后发现大都与供述无法吻合、案件时间久远开庭后需要重新了解案情等。

郗昌林,中国银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MBA。

中文名:郗昌林

性别:男

国籍:中国

职业:企业家

擅长:项目评估、资本运作、资产重组

拓展资料

担任职务

1991年以来,先后担任《国际金融家》杂志社编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经济信息部部长,中国西部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商务杂志》副总编,中国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老子研究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等职。

从事行业

十多年来,从事国际金融交易与经营管理、项目评估、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境外企业上市等业务,均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互动百科-郗昌林

常某杀妻焚尸案,涉及的是“刑讯逼供”+“直接证据不足”导致的疑罪从无:事件当中常某已经认罪但马上上诉有“刑讯逼供”行为,同时认为直接证明其杀人的证据不足,所以才出现了无罪判定。后续改判是找到其他证据。辛普森杀妻案,非常复杂,“不在场证明”+“警方证据漏洞百出”+“警方可能有作伪证情况”甚至还有种族歧视等等,最终疑罪从无被判无罪:辛普森杀妻案,疑云重重,各方博弈,非常复杂完全不是常某杀妻焚尸案这种相对直接的案子,想要了解的可以去查查,总之非常精彩各方势力针锋相对。常某杀妻焚尸案最终改判有罪,辛普森杀妻案是无罪,结果也不一样。所以说常某杀妻焚尸案复杂程度,配不上中国版“辛普森杀妻案”的说法。但是不管配不配得上,只要能够将坏人绳之以法就够了,这才是法律的目的!

中国电力报总编辑

中国电力报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在京直属正局级新闻单位,是电力行业重要的部门,负责全行业的舆论导向。《中国电力报》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管、中国电力报社主办的行业报。从创办至今的25年中,中国电力报社在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对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中国电力报社按照国家电监会党组的要求,肩负历史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服务于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服务于电力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坚持服务于广大电力职工,努力创造新气象,打开新局面。《中国电力报》是1981年在当时任电力部部长的李鹏同志亲自倡导下于1982年1月1日正式创办的,并一直受到李鹏同志的关怀。李鹏同志说《中国电力报》他经常看。电力部领导对《中国电力报》十分重视,史大桢同志在1986年就向报社提出了创办一流行业报刊的要求。1993年又作出批示,希望制定出长期的规划、安排和确定随着时代发展的目标,多出高水平的文章,多从下面的反映中看到报刊所起的引导和鼓动作用,不断向一流目标踏踏实实地前进。1993年7月,史大桢部长又亲自到报社与编辑进行座谈。随后分管报社工作的赵希正副部长到报社检查指导工作,他要求报社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把报纸办成既有权威性,又有群众性,旗帜鲜明的报纸。《中国电力报》坚持“权威、全面、诠释”的办报方针,通过对行业新闻的权威发布和全面报道、对经济走势的准确解读和专业诠释,不断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增强报纸的生命力,从而在服务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电力企业经营发展和服务广大读者的需求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10多年来,中国电力报社经过艰苦创业正在走向成熟。报刊正确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电力工业部的工作部署;及时传播了电力经济技术信息,广泛交流了电力工业改革、发展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在电力工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报刊的发行量也年年稳中有升,已名列首都产业报刊前茅。近几年,中国电力报社针对电力工业的实际和产业报的特点,提出了“以正面报道为主,以深度报道取胜,以抓问题见长”业务指导思路,把着力点放在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上。同时注重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读者,增大了报刊的信息量,增强了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在向创办一流行业报刊的方向上扎实地迈进。1993年,《中国电力报》在改为每周出四期后,组织和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宣传和鼓舞了广大电力职工,特别是打好了几个深度报道战役,形成了宣传的声势。如《集资办电呼唤股份制》的超前报道,反映山东电力基本建设经验的《成功之路》,反映文明施工的《今日东北虎》和电力改革与发展典型的《腾飞吧,什邡》等,宣传了典型,推广了经验,振奋了精神,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参加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报道的《老字号缘何不如新字号》,反映了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被多家报纸刊登,促进了改革的深化。这些重点报道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肯定和赞扬。全年有20篇新闻作品和其它作品分别在中国产业报协会、中国电力报刊协会、全国报纸副刊协会评选中获奖。报社2个单位和3名个人受到电力部、中电联、水电工会的表彰。《中国电力报》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闻被中央各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转载和转播,扩大了电力工业的社会宣传,树立了电力行业的整体形象,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欢迎。1993年6月25日,电力工业部副部长赵希正代表部党组,在中国电力报社宣布报社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沈凤仪任中国电力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敬元、王渭林、赵文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93年,中国电力报社在册人数89人,其中编辑岗位46人,占总人数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66人,占总人数的74%,党员39人,占总人数的44%,全社平均年龄岁。中国电力报社设一室七部,即:办公室、新闻部、理论部、农电部、专刊专题部、记者部、经理部、中国电业编辑部。报社除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电力报》外,还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电业》杂志和供各级领导参阅的《内部参考》以及《电力快讯》等。《中国电力报》1982年创刊时为四开四版小报,每周出一期;1983年改为每周出二期;1984年改为每周出三期。1986年根据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党组的决定,报纸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并改名为《中国水利电力报》。1989年恢复《中国电力报》报名,并由每周出二期改为每周出三期;1993年改为每周出四期。《中国电业》前身为《人民电业》,创刊于1950年,1958年与《中国水利》、《水利电力工人报》合并为《水利与电力》,1966年停刊。1983年《人民电业》复刊,1987年更名为《中国电业》。中国电力报社在全国共建有40个记者站,有记者62名。2007年1月1日,是《中国电力报》创刊25周年纪念日。25年来,《中国电力报》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中国电力企业成长与壮大的创业历程。25年来,《中国电力报》与全国电力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为电力行业提供强大的舆论宣传的同时,也得到了全国各级电力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康兵

省部级领导干部认为,破解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要处理好5个“辩证关系”,即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表现承载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元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政府引导发展与市场培育成长的辩证关系,以及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今日刊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调研报告之七:《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省部级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认识,对文化改革发展主要工作的把握,直接关系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影响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联合调查表明,省部级领导干部高度认同《决定》精神和各项部署,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面临的主要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不断推进各领域改革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上高度的自觉和更加的自信。会议一结束,中组部、中宣部和国家行政学院就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国家机关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学员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联合调查组梳理研讨班的成果,对部分学员进行深度访谈,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个报告。 《决定》的重要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对各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全会《决定》得到了研讨班学员的高度评价: 1、《决定》绘制了文化强国的战略蓝图 学员们认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一样,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会《决定》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它从时代要求和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文化承载使命的深刻把握。这个战略蓝图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本质性力量的深刻洞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2、《决定》确立了文化发展的行动纲领 学员们认为,《决定》提出了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文化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决定》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对我国未来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决定》部署了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学员们认为,《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几个方面作出了工作部署、提出了重大举措。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决定》提出从战略和全局的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以及文化建设所面对的突出重点问题进行了正确部署,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当前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工作 学员们普遍认为,破解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重点难点问题,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1、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魂”与文化表现承载之“体”的辩证关系 当代中国文化之“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中国文化之“体”主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它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功能。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更好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说:“要切实解决好‘魂’与‘体’的关系问题,做到‘魂’要附体、‘魂’‘体’统一,防止‘魂’不附‘体’、‘魂’‘体’分离。”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还要融入到精神文化产品,如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网络文化等。” 2、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辩证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这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客观趋势。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说:“如今社会主义文化日趋多样、多变,如何以一元化思想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多变的文化需求,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来引领多样、多变的思想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这需要处理好文化和政治的关系。”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康兵说。“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有政治。”他认为:“红线要明确,其余应宽容。对思想意识形态强的领域,要继续加强管理;对不涉及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对于‘中间地带’则重在引导和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格局。 3、处理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王寿祥说:“我们的税收政策要区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但有的也不好区分,有些公益性也有经营性,经营性也有公益性。” 如何把握好二者关系?中国大剧院院长陈平认为:“事业和产业之间相互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理好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就要把握好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机制上区分好。”他还指出:“公益事业中怎么把民间的资金盘活,调动民间社会力量做公益文化;公益性事业中如何利用经营性手段,是我们下一步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4、处理好政府引导发展与市场培育成长的辩证关系 政府引导与市场培育都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手段。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谭力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体制机制问题,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为主,也有市场为辅的问题。经营性文化产业以市场为主,但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策的培育和推动,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一刀切。”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魏文彬认为:“政府、市场两股力量要互动。在推进公益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因素与政府因素不可或缺。具体地说,就是公益文化就要由政府来主导,但离不开市场的推动。经营性的文化要由市场来主导,但离不开政府的规划、监督和指导。政府在这里的作用不能缺位,在这两股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要遵循两个规律,即文化规律和市场规律。” 5、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 《决定》提出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参加研讨的学员认为,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的程度正在加深,文化不仅为其他方面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润滑作用,而且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因此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自觉的程度、文化建设的水平,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能把文化局限在自己的领域,要处理好渗透、连结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文化的“本质力量”作用,为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和持续的动力。

国家电网报总编辑

周安春-黑龙江电力男,汉族,1965年10月生人,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 1987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入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读研; 1990年3月分配至唐山供电公司修试所任干部; 1993年11月任唐山供电公司修试所副主任; 1997年5月任唐山供电公司修试所主任; 1998年12月任唐山供电公司(供电局)副经理(副局长); 2000年11月任唐山供电公司经理兼党委副书记; 2005年12月任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08年11月任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任哈尔滨电业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现任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编辑本段周安春于《国家电网报》的文章——深入贯彻 狠抓落实 推进企业文化落地今后一段时期,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将把宣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工作重点,以《规划》为开展统一优秀企业文化落地实践的行动准则和工作主线,进一步推进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落实、求实效。 周安春要求以强化“三种意识”为根本,高起点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 要贯彻落实好《规划》,必须在思想认识上下工夫,具体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公转”意识。深入学习《规划》中阐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刻领会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决策部署,正确认识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强化到位意识。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创新企业文化落地方式方法,大力加强执行力建设,增强《规划》贯彻落实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合力意识。要强化分工合作,实现齐抓共管,真正形成推进《规划》贯彻落实的合力,使企业文化在促进管理、提升软实力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周安春要求以健全“三项机制”为保障,高标准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 周安春要求要贯彻落实好《规划》,必须在机制建设上下工夫,具体要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工作体系,充实调整两级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统筹领导,分解落实《规划》中的各项中长期任务,形成省公司组织落实、地市公司组织实施、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我们根据《规划》的部署安排,实施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月例会、季通报制度,针对统一优秀企业文化落地实践活动的亮点,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针对统一优秀企业文化落地实践活动的难点,认真分析原因、攻坚克难;针对统一优秀企业文化落地实践活动的重点,有效做出反应、部署落实。三是建立宣传发动机制。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广泛宣传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价值理念体系,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周安春要求以实施“三大工程”为抓手,高水平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 要贯彻落实好《规划》,必须在载体设计上下工夫,具体要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抓亮点特色,实施企业文化精品工程。认真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企业文化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内训师培养计划,力争在“十二五”末各县级供电企业至少拥有2名以上内训师;充分发挥企业各类培训中心(党校)企业文化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纳入干部员工培训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和新进员工的必修课,教育引导全体干部员工认知、认同、共享并遵循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基本价值理念。周安春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干部员工“一个国家电网”观念和“我是国家电网人”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发展企业的文明成果,形成崭新的企业风貌。有效开展企业文化重点产品和重大项目建设,按照能复制、可推广、有影响的原则,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积极申报并组织企业文化重点产品、重大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各单位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产品在陶冶情操、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力争有更多的产品和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被认可、推广。周安春要求广泛征集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筛选出精品上报国家电网公司,并结集出版,以点带面地推进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步伐。 二是抓融入结合,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在黑龙江公司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落地”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为,推进企业文化全面落地,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发展质量、运营效率、管理水平、队伍素质和品牌价值。周安春要求要重点推进执行力建设,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打造“四好”领导班子团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全面提升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周安春要求要重点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为纽带,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电网精神家园,积极为广大员工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积极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周安春要求要重点加强和改进激励体系建设,遴选一批在各条战线、各个层面、各个岗位自觉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的模范人物,通过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主题征文和演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强化典型激励作用,引导干部员工把自觉恪守和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要重点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把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融入制度制定、执行、清理和整合的全过程,使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地有制度、有措施、可规范、可考核。 三是抓持续改进,实施企业文化评价工程。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年度综合业绩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业绩考核工作科学化。周安春要求要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动态评估指标体系,抓好企业文化动态评估工作,用省公司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企业文化建设成效,促进企业文化工作持续改进。要建立督导检查组,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明察暗访等多种调研手段和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违反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的问题。 总之,黑龙江公司将把贯彻《规划》作为学习全国两会和国家电网公司“两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推进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全面落地,为加速实施“两个转变”,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中国电力报》是全国电力系统唯一的行业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主管,中国电力报社主办。其主要任务:报道世界各国电力动态,交流电力行业的管理经验和改革措施,研究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传播技术经济信息,普及电力科技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钱、政策,对电力行业的重大事件进行及时深入地报道,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喉舌作用。中国电力报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在京直属正局级新闻单位,是电力行业重要的部门,负责全行业的舆论导向。总编辑白俭成党委书记张敬元是正局级参考:参考:中国电力报百度百科

王树民同志热爱新闻事业,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从中国电力报社到国家电网报社,一直在电力新闻战线默默耕耘。在中国电力报社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多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多次参与了报刊的改扩版工作。2005年调任国家电网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参与创办《国家电网报》、《国家电网》杂志、《亮报》等报刊。他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始终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行业发展进程。坚持“三贴近”原则,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职工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宣传效果,推动电力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注重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廉洁自律。工作作风严谨细致,勤奋敬业。中国产业报协编校质量评比活动中,在他担任《中国电力报》总编室主任兼编校质量组组长期间,《中国电力报》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国家电网报》在2007年的评比中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他作为值班总编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北京人。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前苏联硕士学位。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并曾进入台湾采访。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著有《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

扩展资料

1978年10月—1982年0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本科。

1982年07月—1986年0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7153部队教员。

1986年09月—1989年1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硕士。

1989年11月—1993年03月,人民日报国际部助理编辑、编辑。

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其间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

1996年06月—1997年10月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主任编辑。

1997年10月—2005年09月,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2005年09月—2010年06月,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2009年4月,《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胡锡进兼任英文版总编辑。

段静涛的面相是个真实相,比胡锡进强。胡锡进是小人奸诈相,说的话不着调,一个小报社长尽说国家元首的话。

胡锡进发表的文章和视频代表个人。

他虽然是《环球时报》总编辑,但写的文章和视频都是以个人名义进行,写文章署名也是他个人的名字,因此他代表的肯定是个人立场,他的表态不能说是官方立场。他的身份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而《环球时报》又是《人民日报》的下属单位,是正规的官方媒体。

作为一家官方媒介的总编辑,作为体制内的一个媒体官员,任何发声不能不受到官方立场的制约必须与官方的立场保持一致。很多别人不好说的话,不好表的态,可以通过他的笔和嘴说出来,在国际上社会发声,表达本组织立场,对某些组织和国家起到震慑作用。

胡锡进的个人经历

1986年09月-1989年1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硕士。1989年进入《人民日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89年11月-1993年03月,人民日报国际部助理编辑、编辑。1996年06月-1997年10月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主任编辑。

1997年10月-2005年09月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2005年09月-2021年06月任《环球时报》总编辑。2009年04月《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胡锡进兼任英文版总编辑。2020年01月16日胡锡进任期届满,不再担任人民网董事。2021年12月卸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环球时报》在官方媒体中以言论激进而著称,自2005年在总编辑胡锡进的领导下,更是从《人民日报》旗下关注国际新闻的报纸,转型成为了围绕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激进意识表达平台,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影响力。因为经常发表时政评论,总编辑胡锡进的一举一动常常在媒体圈和网友口中成为谈资。然而今天,一封实名举报信的广泛流传,又再一次将胡锡进推向了风口浪尖。根据网络中流传的截图,疑似《环球时报》副总编辑段静涛,实名向中纪委举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称胡锡进存在生活作风问题,与该报社员工高颖及原员工张楠伊长期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并育有两名私生子。资料显示,张楠伊此前担任《环球时报》英文版执行副总编。正当媒体圈和众多网友围绕举报内容真实性展开讨论时,胡锡进本人对这一事件做出了紧急说明。他首先表示,段静涛的“相关指控完全是诬陷”。同时称自己正在广州上课,已经与两位无辜受牵连的同事和前同事致电表示歉意。胡锡进称,段静涛先是自称将接任总编辑职务,后又要求他辞去相关职务。同时提到,段事实上已长期不参与报社的工作,处于赋闲状态。值得注意的,根据胡锡进的回应来看,段静涛可能存在“精神”问题。而根据他提到的事件经过,可以认为,段静涛是在党校学习后变得“不正常”的,而且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胡锡进还提到,他在一个月前曾与段静涛谈话,说她这样既违反了组织原则,也违反了道德原则。他提供的一张与段的聊天记录截屏显示,段曾表示自己“像中了邪一样”。今年60岁的胡锡进,4月份刚刚卸任人民网董事。在几年前接受悉尼先锋晨报的一次采访中,胡锡进称《环球时报》“代表了普通中国老百姓真正的心声”。在他的著作《胡锡进论复杂中国》中,他提出了“复杂中国”的概念,称“中国很复杂,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中国很不容易”。这一概念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胡锡进也曾犯过错误。2013年6月,环球时报社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合作举办第四届“中德媒体论坛”,论坛活动结束后,胡锡进在未经报批情况下,擅自变更路线组织参会嘉宾到波兰活动3天,并利用公款报销相关经费。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央和报社因公临时出国的规定,被警告处分。近年来,胡锡进在网络中越发受到网友关注,而关于其家庭的传言也不断在网络上传播。今年5月有网友爆料,称胡锡进的孩子是加拿大籍。但这一说法遭到了胡锡进否认,他称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中国籍,在北京上班胡锡进是大家眼中公平正义的化身,他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有客观正确的看法,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他的名气也开始与日俱增。然而,近日,他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如果处理不好,人生可能就此翻车。他的下属,环球时报的副总编辑段静涛实名举报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和同事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且还有私生子。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消息像重磅炸弹一样,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举报信中还说胡锡进私下生活作风腐化堕落,这样的言辞真的很难和大家眼中的胡总编联系在一起。胡锡进对这个举报作出了紧急回应,表示完全是诬陷,自己正在广州上课,同时对两位无辜受牵连的同事表示歉意。胡锡进声明中说道,段静涛之前想取代自己,但事后又后悔不已,向胡锡进连忙道歉。老胡还上传了对话截图为证。关于老胡的江湖传闻,其实由来已久,之前有人称老胡的孩子是加拿大籍,被老胡坚决否认,表示自己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但这次的信息来的有些迅猛,且是实名举报。依照理性推测,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不太可能实名。但也可能是内部问题,毕竟谁都想升职加薪,所以来个故意陷害。目前来看,事情的结果无外乎以下两种:第一, 段静涛诬陷老胡,是妒忌老胡,想拉老胡下水。最后,老胡得到了清白,重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二, 有了石锤,老胡也无法撇清干系,那出于公平正义,老胡在网友心中的地位估计要轰然崩塌。现在最终的结果没出来,据老胡自己表示,结果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出来。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如果老胡是清白的,没人能诬陷他,也会给他一个清白。这段时间,就让子弹飞一会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