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热门陶行知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7 18:50:23

热门陶行知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 教育 家,他的教育思想杯广泛的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 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首先,教法要以学法为基础而展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法要根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之后的教,才是真教。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对此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其次,教学要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做”的涵义,按照他的解释,“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即“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他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事实上也是如此,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琰之问中说,就他所知,古今中外所发现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不是从做中得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是“做”出来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并且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最后,教育者要更新传统教育体制,建立人才创新环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该是创造性的教,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教或教中做;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学,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学或学中做。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虽然它本身也包含着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于它。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相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针对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从这个新的层次出发,我们必须更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 ,与“应试教育”相联系的那套考试形式也必须扬弃,即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制,要从当前的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重新设计教育体制,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塑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思想,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二:《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 摘要:解读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文章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 文化 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 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三:《试谈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中给出的"六大解放"的具体分析,举例论证如何才能培养 儿童 的创造力。开始结合目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借助对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和 反思 ,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创造性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幼儿教育 在我看来,对幼儿的创造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卡卢夫德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 想象力 ,具有无穷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的确,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期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但还只是一种潜能,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下,这种潜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应当解放和培养而不是压制甚至摧残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 第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 第三,注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学会对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发现细微的差别,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鼓励孩子自由的,真实的去看呈现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世界。 2. 解放儿童的大脑 有一位美国母亲拿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而就是这个圆圈,在女儿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 乒乓球 ……”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后来,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院判决学校败诉。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可以使无边无际的。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成功,取决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同样的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表象,逃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有些人却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发会丰富的想象,从而找到突破点,最终通过努力实践而成功。而这种超乎一般的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在儿童时代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的。 3.解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人全部围着孩子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却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同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 出国 留学 生中也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优异,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孩子如何认识长方体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这样的认识效果可能会更深刻。 4.解放儿童的嘴巴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发问而感到厌倦,在应付孩子的提问时,有时我们委婉点的回答“你现在还小,以后就明白了”,而大多时候,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拒绝孩子的提问,“小小年纪,问那么多干什么,教你怎样就怎样,要听话”。现在看来,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多么的无情地扼杀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创造性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鼓励孩子开动嘴巴,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他们的疑问。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5.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孩子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以上“六个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发掘。 结束语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讨,我真正感受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其推行和实施的复杂性。但我坚信: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4. 关于陶行知教育研究论文 5.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论文

幼儿园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体现论文

【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意义,我们提出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材料的生活化、数学学习过程的应用与表现。

【 关键词 】幼儿园活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一、前言

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将生活作为教育的来源、手段和核心。“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作为幼儿学习美术的主要来源,幼儿每天生活中的人、事、物,每天见到的景色,每日经历的故事,每天看到的生活状态,都是幼儿美术的来源,是幼儿发散美术思维的基础,也是幼儿将生活融入美术,将美术高于生活的有效方式。将幼儿每天亲身感受的现实生活作为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是开发幼儿美术天赋的方式,同时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开展幼儿生活教育,将生活教育的思想贯彻到幼儿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特点作为生活教育选择和开展的标准。幼儿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发展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幼儿发展的社会需求等方面。开展幼儿生活教育,应当尽可能的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案例】中班科学《我的影子朋友》活动一开始,先由老师以谜题的方式,将“影子朋友”的主题引入,从而有效的勾起幼儿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带领幼儿开始寻找“影子朋友”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影子朋友”的兴趣。接下来,幼儿会在找影子的过程中,回忆起踩影子的游戏,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参与到踩影子的游戏当中,并且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影子的秘密,例如影子会一直跟着自己,自己怎么动影子就怎么动等。然后,老师开始引导幼儿,想办法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这个时候要留给幼儿一点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想象,想各种办法藏起自己的影子。在这个过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在阳光下无法隐藏自己的影子,然后再引导幼儿到没有阳光的地方尝试隐藏自己的影子。最后,引导幼儿观察阳光下和阴影下影子的不同,进而引导幼儿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示范手影和提供素材的情况下,幼儿尝试做各种形状的手影。此活动中,教师以玩猜谜、找影子、踩影子、藏影子、做手影等多种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探索影子奥秘的过程中,获得与影子相关的丰富、深刻、具体的经验。

2.幼儿活动中注重材料的生活化

幼儿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本身就能够成为幼儿获取生活知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因此,选择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才是最合适,哪些材料能够有效的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是材料选择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才能真正发挥出材料的教育作用,才能引发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细心观察材料,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儿童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材料。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像干净的瓶子、盒子、月饼盒、易拉罐、不跳、彩条等等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没有用的物品,在幼儿的眼中却是宝贝,面对这些材料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改造,将瓶子做成瓶娃娃,月饼盒可以做成电脑的样子等等。通过师幼、家园问的互动合作。这些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现成材料均可再利用,促进活动的趣味开展。

3.在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幼儿的可塑性强,生活学习过程当中的任何人、事、物都能够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都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幼儿学习的环境更是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幼儿的'学习环境,尤其是数学学习的环境,只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在我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我们把每个班级内幼儿使用的学习用品,例如记号笔、蜡笔、画册等,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架子上,但是我们发现,每次学习完之后,幼儿都无法将其正确归类归放。经过和其他老师商量之后,我们在原来的架子上设置了点数,然后让幼儿按照点数归放学习用品,幼儿在引导下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归放物品,而且还营造了有序的学习环境。此外,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还要格外注意不同幼儿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差异性。幼儿的智力发展和理解力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幼儿领悟力高,理解快,有的则理解慢。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学会因材施教,差别教育,这样能力差的宝宝完成正面内容,能力强的宝宝则可以继续完成反面的内容。

三、结语

生活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指导理念,生活教育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互相联系,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实践生活教育思想的时候,不能只单独地从某个活动去实施,也不能在实施某个活动时只考虑生活教育思想的某个理念,而应将其融入到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幼儿园整个的生活中去,同时从选材、方法、创设、主题、常规等各方面考虑,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全面、始终的贯彻和落实生活教育思想。另外,在实践当中还应当注意,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核心都是幼儿自身,只有以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而不能单纯的为了教育而教育,导致教育重于形式却输了内涵。

参考文献:

[1]葛霞.生态式区域,定格多彩生活——陶行知思想对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J].新课程小学,2015,(8):85,87.

[2]范珍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0):135.

[3]周倩.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小班幼儿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4):76-76.

热门中学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统筹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滥开乱采等系列人类不合理生存行为方式,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生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必备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对生物教学来讲,教师言传身教传播环境教育必然对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本文就此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是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 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钻研并充分挖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 经验 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对应的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内容渗透进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知识的参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份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与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时要注意 方法 的灵活运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 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姐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 饲养 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往池塘里随意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生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对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是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日或各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 世界地球日 、 世界环境日 、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 植树节 、中国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这些节日与相关的法规,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 黑板报 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览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德意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是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势的需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1).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12).

[4]颜开华.浅谈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N].宁德师专学报,2002,(3).

[5]何玮.浅谈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1).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 报告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问题。同时, 文章 还指出了农村中学环境教育应该走的方向,即建立自己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46-01

从2007年9月份,笔者就开始对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再加上笔者的平时观察,了解到静宁县仁大中学在地理教育中实施环境的有关基本情况。

一、 教师方面

通过对高喜燕、赵安国、郑建明三位地理教师的访谈了解,加上笔者本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笔者也是静宁县仁大中学的地理教师)得知:

(一)教师在环境方面的专业水平不高

在本校,高中地理教师有四位,四人无一人是地理专业 毕业 。其中,高喜燕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文秘专业,赵安国老师的专业背景是中文专业,郑建明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政治专业,只有笔者是环境科学专业。在对教师访谈之后了解到他们对环境知识很缺乏,他们都是文科背景,对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太明白,对有些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不能够很准确地进行回答,在环境教育方面也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概括和综合,其实自己对许多问题还是很困惑的。

(二)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静宁县是甘肃省有名的教育大县,近几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在教育上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在这里,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于学生的升学非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也正是这个缘故,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转移到学生的升学上面,所以教学工作的重点就转移到应试上了,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环境教育本来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素质的提高,而认识上的这种不到位或者说是偏离,使得环境教育在这里不被重视。在访谈中不难发现,本来教师在环境专业知识上很缺乏,然而,他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他们的教学重点在地理课程上,对环境教育很少涉及,只是对课本中出现的,非讲授不可的内容进行了讲授,但在这些课程上对学生很少留作业。他们感觉环境教育不太重要,涉及较少,即使遇上环境教育的课题,也就只是做了简单教授。

二、学生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上都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 环境知识掌握不够完整系统

学生的环境知识不全面不系统,表现在:1、概念掌握模糊。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方面的名词,没有一个是全部学生都了解的。2、知识不全面。如环境教育中常提到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占有水资源的量、我国的森林面积都不知道(不过多数学生还是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人口数的),表现出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漏洞。

(二) 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全面具体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全国和全球环境问题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忽视自己家乡的具体环境问题及 措施 ,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周围环境问题。如同样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学生对水体污染的认识比土地荒漠化的认识差,对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形势和水土流失的认识相对更差。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但不知道是那方面严重,更不知道运行在自己身边的环保措施。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校园或社区这些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什么环境问题。

(三)环保态度不够积极明朗

面对自己也认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找借口,或听之任之,或浅尝辄止。面对有悖环保的行为,不是坚决制止,则是自认为“清白”而满足,或者只是管好自己的事,或者也是听之任之。比如,面对白色污染时,70%的人有借口仍使用塑料袋;面对废旧电池的危害,有76%的置之不理;面对成山堆积的垃圾,除了“无所谓”和“不支持,太麻烦”的人外,还有22%的人“垃圾没分类过,但废旧物尝试过利用”;面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满仓的垃圾,有15%和47%的人只不过“难以忍受”和“我不会在那儿留下任何垃圾”罢了,只有7%的人“自己不这样做也要制止别人”;在集体活动期间15%的人只愿带走自己的垃圾,不管别人留下的;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地面上的废纸,51%的人只表示自己不会在那儿留下任何垃圾。

(四)环保责任感缺乏

学生环保的责任感只停留在口头程度。有82%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人均有份的同时,只有8%和13%的人“非常愿意”和“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零花钱用于环保。更不用说还有人是自己的钱和家长的钱都不愿多一分用于环境保护。

(五) 环保行为上欠自律

很少有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环保行为。调查为避免造纸对环境的巨大压力而节约用纸的行动时,除了“不了解”和“不想了解”的人外,还有75%的人要人提醒才会节约用纸。为环保而减少电池的使用情况,也有44%的人需要老师要求。47%的人维护校园、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的卫生要纪律约束。不管是调查结果还是平时对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证明学生环保自律行为缺乏,这说明学生与环境和平相处的能力还有待开发与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在农村中学还没有真正开展开来,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教育目标的扭曲,导致教师教学目标的扭曲,最终结果就是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环境意识差,其原因是教师的教育做的不够,还有就是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学生对环境问题不够敏感。从而环境教育不能积极开展开来。

另外,农村不像城市,各地又有其特殊的环境问题,对于当地特殊的环境问题,教科书里没有,学生就没有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农村环境教育的又一大缺陷。所以各地区和各农村中学建构自己的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振强主编.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黄天美.浅谈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贵州教育,2006,(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化学 渗透方法

一、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版教材中很多章节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污染的成因、危害,特别指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写进教材,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环境意识,使之了解环境状况,自觉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保护环境,从教室、实验室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好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近年来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次数增多,药品用量加大,化学实验要力求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人及环境的污染。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 变废为宝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物可以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做钾的颜色反应或作为花草树木的优质肥料,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优良品质。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其操作技术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在微型实验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即减少药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实验仪器的制作、环保实验、实验的无害化研究等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改进有污染的实验,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演示有污染物排放实验的规范性。

2.通过多媒体和形象化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画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布满死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污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今天,人们疯狂地砍伐森林,肆意采掘地下矿藏,滥施化肥和农药,倾倒有害的工业废水,地球表面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乱开、乱采、森林消失,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施威……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再播放一组画面:政府投入资金,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治理后的五岛公园,河水清澈,景色怡人。这时学生们又会在感受美好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

3.用研究性课题,激发自觉参与意识。

将环保知识渗与课内,寓于课外,从学科课堂教学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这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更为理想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布置研究性课题,可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综合分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如探究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学生写出了《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情况》,其中收集了大量资料,调查了许多数据,而且走访了环保部门,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研究性课题已不再是一种负担,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每一步的进展都使学生感到兴奋,从而激发了他们在保护环境中的自觉参与意识。

4.举办环保专题,丰富环保知识。

环保专题讲座不仅能增长学生环保知识,而且是进行环保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定期举办“环境与化学”的知识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课本,如结合空气的成分,向学生介绍有关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所起的作用及破坏臭氧层后的危害,从大气质量、饮水质量、工厂排污情况等进行介绍,对本地的一些工厂造成环境污染而进行处罚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出环境化学科普常识。对于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都会乐意去听,容易接受。

5.加强化学课外活动。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的提高,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和环保知识竞赛、制作化学与环境的知识板报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中学化学中的环境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实际接受能力和当地环境问题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 ,使学生初步具备判断和处理污染的能力,对环境保护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主要的环境要素有所了解,具备初步认识和评价环境的能力,为我国的环保教育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夏适怡.从学科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J].环境教育,2003,36(1):11-12.

[3]张玲.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J].环境教育,2003,36(1)41.

[4]张智峰.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235(3):20-21.

[5]吴星.化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化学,.

有关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推荐:

1. 环境教育论文

2. 初中环保教育论文

3. 中学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4.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论文

5. 有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6. 浅谈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7. 有关中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都需要写论文,在写论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为参考文献而烦恼,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育类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李明:《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英]佩恩:《叙事疗法》,曾立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5]包涵、郑田伟:《国内叙事心理治疗研究小议》,《社会发展》2012年第24期.

[6]吴熙娟:《熙娟叙语一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版.

[7]邓红:《甘肃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调查与分析(以榆中县为例)》,《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8]平正、欧阳文珍:《儿童创造力发展支持性因素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第92-94页.

[9]李秀婷:《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厌学分析--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三中学学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刘亮、赵旭东、缪绍疆:《后现代主义下的叙事治疗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第4期.

[11]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施铁如:《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13]史云云、靳钰炜:《论社会建构主义形成的理论根源》,《科学之友》2008年第4期.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陈设立:《长宁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美]罗伯特·D 帕特南着:《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陈设立:《长宁终身学习实践与思考2012》,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4]何传启:《公民意识现代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季国强:《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上海髙等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版.

[6]王林兴:《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实验报告选集(三)》,浦东新区社区指导中心2009年版.

[7]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韩子荣、连玉明:《中国社区发展模式--学习型社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9]张恒山:《卢梭与〈社会契约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美]彼德·圣吉、阿特·克雷纳、夏洛特·罗伯茨等着:《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张兴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如下: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的参考文献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热门小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幼儿 教育 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辉煌成就,那幼儿教育的 毕业 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 [1] 张石伟. 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2] 牛银平. 兰州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家长教育需求的比较[J]. 当代学前教育. 2010(03) [3] 陈思帆.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幼儿园[D]. 华中师范大学 2005 [4] 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6]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 [7] 张文钧. 幼儿园全女性组织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8] 刘芳.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 林小敏. 幼儿园科研活动中园长的道德领导[D].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 薛建男.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1] 夏晨伶.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2] 冷雪姣. 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13] 冯宝安.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14] 周爱保,马小凤,青柳肇.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中、日、韩三国之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04) [15] 曾晓东. 供需现状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经济学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01 关于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 [1] 梁龙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张婉莹.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杨晓红.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邢羽佳. 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钟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贾玉新着.跨 文化 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 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12]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13] 朱智贤 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4] (美)库利(Coodley,.)着,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 1989 [15]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关于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三) [1] 李佳.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陈红. “我”喜欢的幼儿园[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程丽英. 大众传播媒介中的 儿童 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4] 亢云洁. 牵着你的手,一起长大[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 徐霞. 基于专业引领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6] 庞敏. 改革开放后西北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严燕华. 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8] 赵丽.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1-2013年)[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高莉. 家庭旅游对儿童的教育价值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王月嘉. 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韩婉姝. 兰州市学前儿童父亲父性意识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2] 王丽萍. 山西省太原市城区“独一代” 家庭教育 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3] 郭猛. 兰州城区大班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14] 孙娓娓. 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5] 葛莺芳.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1.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3. 关于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4.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5. 2017学前教育参考文献 6. 幼儿教育类论文最新范文 7. 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

[2]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

[3]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4]伊文婷.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5]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4).

[6]林正范,徐丽华.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6,(02).

[7]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03).

[8]任淑萍.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9]史献平.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0]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0).

[11]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01).

[12]肖川.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辽宁教育,2007,(Z1).

[13]刘莉,杨艳芳.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14]黄乾玉.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15]吕国光,王嘉毅.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

[16]姜美玲.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20).

[17]王永跃.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

[18]康武.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数学教育学报,2003,(02).

[19]林智中,张爽.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8,(08).

[20]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现代教育论丛,2010,(04).

[1]梁龙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张婉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贾玉新着.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12]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13]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14]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15]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16]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7]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8]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19](美)桑德拉·黑贝尔斯(SaundraHybels),(美)里查德·威沃尔着,李业昆译.有效沟通[M].华夏出版社,2002

[20]刘云艳主编.幼儿园教学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沈龙明着.课堂教学艺术断想录[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22]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23]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张石伟.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牛银平.兰州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家长教育需求的比较[J].当代学前教育.2010(03)

[3]陈思帆.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幼儿园[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5]胡彩云,李志宇.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

[6]刘晓晔.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04)

[7]张文钧.幼儿园全女性组织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刘芳.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9]林小敏.幼儿园科研活动中园长的道德领导[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薛建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1]夏晨伶.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12]冷雪姣.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3]冯宝安.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4]周爱保,马小凤,青柳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中、日、韩三国之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6(04)

[15]曾晓东.供需现状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经济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

[2] 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

[3] 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

[4] 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6] 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

[7] 王晓芬.从幼儿教师自制玩具的演变看其教育观的变化[D].学前教育,2005,(12)

[8] 肖岚. 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 江苏政协. 2011(06)

[9] 戴莉.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7(03)

[10] 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 才智. 2012(34)

[11] 卢云舒.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Y县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赵著.幼儿园混龄课程园本化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 (10)

[3]何影仪.混龄分班一一一种特别适合我国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J].教育导刊.1999(55)

[4]王晓芬.国外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3)

[5]玛丽亚·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94-208.

[6]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7]Elks, S, Rogoff, B and Cromer.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Developmeng Psychology,1981(7).

[8]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1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1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1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1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1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16-117(5).230.

[1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2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2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22] [2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 (4)

[2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5(Z6)

[25]Evelyn , Mental Hygiene in the Kindergarten, NEA Journa1,44(February 1955),.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陶行知教育论文题目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 教育 家,他的教育思想杯广泛的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 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首先,教法要以学法为基础而展开,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法要根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之后的教,才是真教。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对此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其次,教学要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做”的涵义,按照他的解释,“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即“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他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事实上也是如此,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琰之问中说,就他所知,古今中外所发现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不是从做中得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是“做”出来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并且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最后,教育者要更新传统教育体制,建立人才创新环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该是创造性的教,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教或教中做;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学,或者说在创造性的做中学或学中做。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虽然它本身也包含着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同时又超越于它。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相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针对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从这个新的层次出发,我们必须更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 ,与“应试教育”相联系的那套考试形式也必须扬弃,即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制,要从当前的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重新设计教育体制,从而为创造性人才的塑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思想,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二:《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 摘要:解读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文章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 文化 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 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三:《试谈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中给出的"六大解放"的具体分析,举例论证如何才能培养 儿童 的创造力。开始结合目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借助对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和 反思 ,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创造性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幼儿教育 在我看来,对幼儿的创造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卡卢夫德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实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 想象力 ,具有无穷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的确,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期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但还只是一种潜能,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下,这种潜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应当解放和培养而不是压制甚至摧残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 第二,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 第三,注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学会对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发现细微的差别,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鼓励孩子自由的,真实的去看呈现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世界。 2. 解放儿童的大脑 有一位美国母亲拿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而就是这个圆圈,在女儿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象 乒乓球 ……”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后来,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院判决学校败诉。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可以使无边无际的。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成功,取决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同样的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表象,逃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有些人却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发会丰富的想象,从而找到突破点,最终通过努力实践而成功。而这种超乎一般的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在儿童时代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的。 3.解放儿童的双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人全部围着孩子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却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同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 出国 留学 生中也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优异,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孩子如何认识长方体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寓教育于动手之中,以动手促进动脑,这样的认识效果可能会更深刻。 4.解放儿童的嘴巴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发问而感到厌倦,在应付孩子的提问时,有时我们委婉点的回答“你现在还小,以后就明白了”,而大多时候,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拒绝孩子的提问,“小小年纪,问那么多干什么,教你怎样就怎样,要听话”。现在看来,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多么的无情地扼杀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创造性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鼓励孩子开动嘴巴,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他们的疑问。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5.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到社会中去磨炼是一条极好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途径。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我想这样的感受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不说,枯躁乏味的讲解还会使学生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兴趣。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不要用功课填满孩子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 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 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 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 71%的高三学生近视, 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 综上所述,只有对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以上“六个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发掘。 结束语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讨,我真正感受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其推行和实施的复杂性。但我坚信: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4. 关于陶行知教育研究论文 5.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论文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