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贵州林业科技投稿后没消息

发布时间:2024-07-04 20:33:03

贵州林业科技投稿后没消息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林业科技》于1973年创刊,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主管单位,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学会主办。本刊以报道贵州省林业科研的最新成果、学术动态及学科研究热点为主,为林业生产提供具有本省特色的实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面向省内外林业、农业科研人员,大、中专林业,农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设计单位的科研、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及广大热心于林业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贵州林业科技》是综合性学术季刊,主要刊登林业与林业相关的研究论文、试验报告、专题调查、综述、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林业科普知识及国外林业等,适合广大林业及相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及各林业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贵州省的省级刊物当代贵州 Guizhou Today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贵州画报 GUIZHOU Pictorial贵州医药 Guizhou Medical Journal贵州年鉴 Guizhou Yearbook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贵州地质 Guizhou Geology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贵州环保科技 Gui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dnce and Technology贵州科学 Guizhou Science贵州民族研究 Guizhou Ethnic Studies贵州农业科学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贵州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贵州水力发电 Guizhou Water Power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贵州文史丛刊 Guizhou Historical Studies农技服务 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毕节学院学报 初中生辅导大众科学 当代贵州 党的生活(贵州)党建交流 地球与环境 电影评介耕作与栽培 贵阳年鉴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阳医学院学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贵州财政会计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党风廉政 贵州档案 贵州地质贵州电力技术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化工 贵州画报 贵州环保科技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贵州科学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年鉴 贵州农业科学贵州气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文史丛刊 贵州畜牧兽医贵州医药 护士进修杂志 花溪机械与电子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风酿酒科技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技服务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青年时代 人事世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花 商品评介少年人生 少年与法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文史天地 现代机械校园歌声 音乐时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种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

中国软科学投稿后没有消息

如果通过了审稿录用了,会有邮件或者电话形式通知,如果没有录用,多数的杂志社没有通知。该刊是属于核心级别的,如过四个月到半年了,还没有消息,那就别等了。另选其他的期刊吧。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

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

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公开发表过的全文

。根据查询《中国软科学》投稿经验分享,论文在修改完成后上编委会,一般有的通过率,在加上1%的运气。如果编委会通不过也不会退稿的,责任编辑会告诉你编委会的具体修改意见,让你再次修改完善,再次修改后,等一个月再次上编委会审核,一般最多2次的修改就会通过,发表会非常之快,一般下期或下下期安排发表,而不像其他期刊要等半年和一年以上的,这是《中国软科学》最有特色和最好的一方面。

安徽农业科学投稿后没有消息吗

安徽农业科学已经被核心除名了,貌似是去年,我们学校已经不承认。但很多中文期刊质量确实不敢恭维,靠的是人情,是关系。

推荐人是傻帽么虽然这两个都很烂,但安徽农业科学是中文核心,现代农业科技不是

安徽农业科学现在不是核心期刊了,发表出来没有用的啊!而且版面费又贵!

贵州林业科技杂志

《贵州林业科技》于1973年创刊,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主管单位,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学会主办。本刊以报道贵州省林业科研的最新成果、学术动态及学科研究热点为主,为林业生产提供具有本省特色的实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面向省内外林业、农业科研人员,大、中专林业,农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设计单位的科研、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及广大热心于林业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贵州林业科技》是综合性学术季刊,主要刊登林业与林业相关的研究论文、试验报告、专题调查、综述、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林业科普知识及国外林业等,适合广大林业及相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及各林业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飞秒检测发现主要有国内农药较好的有: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这两个都是一级核心期刊了,国内首选这两个。做农药环境和残留方面的文章是比较容易发,做制剂加工的文章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发到以上两个学报,不是太容易,不过有创新点还是可以发的。还有就是《农药》期刊,这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出版的,也是核心期刊,这个期刊在农药学中影响也是不错的,应用性的文章可以发表。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毕节学院学报 初中生辅导 大众科学 当代贵州 党的生活(贵州) 党建交流 地球与环境 电影评介 耕作与栽培 贵阳年鉴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阳医学院学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贵州财政会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党风廉政 贵州档案 贵州地质 贵州电力技术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化工 贵州画报 贵州环保科技 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贵州科学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年鉴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气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文史丛刊 贵州畜牧兽医 贵州医药 护士进修杂志 花溪 机械与电子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风 酿酒科技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技服务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青年时代 人事世界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花 商品评介 少年人生 少年与法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文史天地 现代机械 校园歌声 音乐时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种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

贵州林业科技期刊是一份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录用到见刊的时间跨度与稿件的类型、撰写质量、审稿速度等因素有关,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该期刊官网的相关介绍,一般来说,从提交文章到初审、复审、录用、修改、最终定稿、排版、印刷、出版、发行等环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和审核,时间会相对较长,通常需要数月至一年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会受到各个环节的变化幅度影响。因此,如果稿件比较紧急,建议在投稿前咨询贵州林业科技期刊编辑部,了解期刊的审稿速度和出刊周期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稿件的投稿和准备时间。

贵州社会科学投稿经验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省级报刊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法制生活报等。

省级的报纸和报刊一般指的是省级别的单位以及相关省级别的行业或者相关的省级部门主管发行的报纸

贵州省级报刊登报公示可以在手机上办理了,办理流程以‘登天下’为例,流程如下:

登天下是一个线上办理报纸公告声明公示的登报平台,可以直接在线上办理登报业务。

登报声明的费用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登报声明的字数有一定关系,刊登的遗失声明字数越多费用越高。

二、和选择刊登的报纸有关系,每个地区都有比较便宜的登报报刊

报纸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媒体,有着广泛的传播和覆盖区域大,读者稳定的特性,报纸公告声明登报是指通过传统的报纸作为载体,在报纸的上刊登需要向公众进行公示或者告知的一直方法。

1.《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2.《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4.《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与文本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5.《文学的现代传统》,重庆出版社,2003年5月。6.《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下),(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7.《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8.《大地上的事情——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人文情怀》(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4年9月。9.《中国语文》(艺术版),主编,重庆出版社,2007年8月。10.《大学语文》,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11.《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教程》(副主编),国家“十一五”普通教育规划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12.《老舍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13.《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与知识谱系》,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1.哲学是文学的精神翅膀,《百家》(安徽)1988年6期。2.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的梁实秋,《学习与探索》198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1989年7期全文转载。3.五四文学精神:变异、复归与超越,《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9年7期全文转载。4.落日的黄昏——悲剧与荒诞审美内涵比较,《湖北大学学报》1990 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12期全文转载。5.诗化哲学:鲁迅《野草》与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之比较,《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1期。6.何处是孤独者的巢穴——重读《孤独者》,《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2期。7.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5期8.论中国20世纪文学悲剧意识的价值内涵,《人文杂志》1991年2期。9.克莱奥、缪斯与人:对历史文学理论及创作的思考,《文艺争鸣》1991年3期。10.论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学术研究》1992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年4期全文转载,《1993年中国文学年鉴》“论文选摘”,《新华文摘》1992年5期“论点摘引”。11.郭沫若与易文化,《河北学刊》1992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1992年2期全文转载。12.郭沫若与侠义精神,《文史杂志》1992年6期。13.论悲剧意识里的宗教内涵,《社会科学家》1993年1期。被《戏剧艺术》1993年第3期“动态之窗”摘引860字。14.郭沫若与侠文化,《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3期。15.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郭沫若学刊》1993年2期。16.原典意义:郭沫若与传统文化精神,《学习与探索》1993年4期。17.隐逸与郭沫若文化心态阐释,《社会科学家》1993年5期。18.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特征,《中州学刊》1993年5期。19.论近现代尚力美学思潮,《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美学》1993年9期全文转载。20.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美学特征,《学术研究》1993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6期全文转载。21.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文化内涵,《江海学刊》1993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4期全文转载。22.“吃人”的寓言与象征,《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1期。23.赎罪的都市——《子夜》的象征结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1期。24.游戏、梦幻与仪式——通俗文学的文化理想及功能,《通俗文学评论》1993年1期。25.论古代白话小说的叙述语态,《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3期。26.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河北学刊》1994 年3期。27.基督教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28.《孔雀胆》悲剧主题阐释,《郭沫若学刊》1994年3期。29.救赎与复仇—《复仇(二)》与鲁迅对宗教终极价值的消解,《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10期。30.梦绕家园,心系雨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31.论郭沫若历史剧与侠文化的现代改造,《求索》1995 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戏剧戏曲研究》1995年12期全文转载。32.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潮,《中州学刊》1995年4期。33.基督教与鲁迅文化心态阐释,《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3期。34.中西现代诗学的选择与重建——《凤凰涅槃》与《荒原》的比较性解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2期。35.论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10辑,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36.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2期全文转载。37.大后方文学研究的深化与体系建构,《红岩》1995年5期。38.在返回语言之根的途中,《星星诗刊》1995年5期。39.周作人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1期。40.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宗教背景,《文艺研究》1996年3期。41.尚力思潮与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42.欲望的叙述与叙述欲望——《骆驼祥子》的叙述学阐释,《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3期。43.萧乾:现代宗教性小说的反殖民话语,《延安大学学报》1996 年3期。44.历史的心迹——伤痕文学的意义,《短篇小说》1996年2期。45.沉思的精魂——反思文学的美学追求,《短篇小说》1996 年3期。46.应时而生的改革文学,《短篇小说》1996年4期。47.改革文学的叙事视角,《短篇小说》1996年5期。48.军旅小说创作轨迹描述,《短篇小说》1996年6期。49.理想是面不倒的旗——重读知青小说,《短篇小说》1996 年7期。50.文化与文学的“根”——寻根文学的意义世界,《短篇小说》1996 年8期。51.走向个性写作的小说,《短篇小说》1996年9期。52.市井风俗小说,《短篇小说》1996 年10期。53.文化转型与先锋小说,《短篇小说》1996年11期。54.意义的迷失与碎片——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短篇小说》1996年12期。55.中国当代文学辞典(参编),王庆生主编,武汉出版社,1996年2月。56.生存边界性的话语意义——《生死场》叙述策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2期。57.“新状态”文学的自我表述,《短篇小说》1997年6期。58.新体验与新体验小说,《短篇小说》1997年8期。59.新写实小说的叙事风格,《短篇小说》1997年4期。60.文本游戏的边界与精神的救赎—先锋小说的形式终结与转向,《短篇小说》1997年2期。61.新笔记小说论,《短篇小说》1997年5 期。62.文化转型与先锋小说,《短篇小说》1997年11期。63.语言游戏与叙事革命——先锋小说的文体实验,《短篇小说》1997年1期。64.回到生活深处——新写实小说的写实精神,《短篇小说》1997年3期。65.新状态文学创作描述,《短篇小说》1997年7期。66.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12期全文转载。67.宗教作为一种可能的现代价值资源——吴宓的宗教观,《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6期。68.吴宓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红岩》1998年1期。69.老舍小说文体形式的自觉与创造,《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1期。70.端木蕻良小说文体的文化意味 《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4期。71.语言感觉与想象的无限可能性,《红岩》1999年1期。72.走向大众性、仪式性与地域性的贺岁晚会,《当代电视》1999年3期。73.鲁迅小说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22期。74.文学知识、文学组织和审美信念——晚清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福建论坛》2001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10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5.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和文体资源,《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2期。《新华文摘》2001年7期“论点摘编”。76.《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建构,《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1期。77.论李金发诗歌中的“上帝话语”,《诗画双馨——林凤眠、李金发诞生100周年纪念文集》,花城出版社2001年8月。78.北村与基督教文化,《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1年3期摘录。79.沈从文与基督教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期。80.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年3期。81.走向多元化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2期以“现代文学的合理性意义”为题作“论点摘编”。82.从思想启蒙到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的意义限度及可能,《文艺争鸣》2002年5期。83.论张晓风散文的神性情怀,《河北学刊》2002年6期。84.曹禺与基督教文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85.文学制度: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方式,《文艺研究》2003年4期。86.重写文学史:一段问题史,《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5期。87.中国现代文学的《圣经》资源——以语言文体为例,《江海学刊》2003年5期。88.文学制度与文学的现代性,《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期全文转载。89.论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生成背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1期作“论点摘编”。90.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区域文化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91.重写文学史:意图与效果,《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3期。92.历史性与审美性:现代中国文学的圣经传释,《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93.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西部文学,《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6期。94.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体制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6期全文转载。95.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3期“论点摘编”。《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2期以题为“对一种文学论争机制的反思”作“论点摘编”。96.文学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3期全文转载。97.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到“战国策派”,《河北学刊》2004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5期全文转载。98.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3期。99.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江汉论坛》2004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4年9期全文转载。100.整理国故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2期全文转载。101.从现代性到全球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问题,《福建论坛》2005年10期,收入《置身于全球化的惊涛骇浪,共创现当代文学的新纪元——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02.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话语——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例,《山花》2005年12期。103.文学审查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辑,巴蜀书社,2005年12月。104.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相遇与交战——林语堂与基督教关系的文化阐释,《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文摘《哲学》)2005年02期论点摘录。105.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上帝意象,《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106.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107.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转型的制度阐释,《福建论坛》2006年第6期。108.《西方美学史》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知识建构,《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109.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与新文学秩序的重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110.文学体制与当代作家的思想改造,《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11.文化空间的形成与知识分子的形成——以战时北碚的文化生态为考察中心,《红岩》2006年第1期。112.没有诗意的生活——强雯小说的荒诞感,《红岩》2006年第1期。113.散文作为智者的游戏——张于散文的精神气质,《红岩》2006年2期。《2006重庆评论》,重庆出版社,2007年11月。114.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115.人民需要与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想象,《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7年第2期摘录。116.《文化批判》与中国新文学的话语革命,《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117.超越外部与内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转换与互动,《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118.文学政策与当代文学的制度阐释,《福建论坛》200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文摘卡》2007年第4期摘录。119.中国当代群众写作的文学大众化想象,《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120.基督教为何能够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121.文体与政治:革命样板戏的发生,《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22.文学生产资料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123.文学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124.《文化批判》与左翼文学的话语生产方式,《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125.“自我”形象的改写与重构—关于郭沫若《创造十年》的删改,《郭沫若学刊》200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126.基督教文化:新时期小说的叙述与想象,《神学美学》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127.小说的轻与重:关于莫怀戚的《和平时代》,《红岩》2007年第4期。128.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世纪之初读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129.文学制度取决于社会制度,《南方周末》2007年11月8日。130.文学史观与现代文学史的重构,《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学术界》2008年第4期“论点摘编”。131.中国当代文学体制建构的苏联资源,《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132.第一次文代会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33.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34.当代文学运动的意识形态特征,《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8年第3卷第1期。135.汉语新文学史的意义,《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36.码头文化:《白沙码头》里的重庆形象,《红岩》2008年第6期。137.从灵的文学到灵性文学——中国文学的神性资源问题,《东京文学》2008年第11期;收入《灵魂拯救与灵性文学》,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年2月。138.《有你就有戏》与互动电视剧的意义,《当代电视》2008年第11期。《西部电视》2008年第5期,《长江传播》2008年第4期。139.驳杂的现代:郭沫若与中国现代批评话语体系,《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140.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验,《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141.论老舍小说的叙事伦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142.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学科还是意义?《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143.闲适与尚力:中国现代审美价值的裂变,《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144.鲁迅作品中“狗”的话语谱系与国民性隐喻,《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145.边缘即中心:《甘肃社会科学》的学术追求,《学林华章——<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纪念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146.学会与时代对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7日,第11版。147.重庆姿势:关于红岩文学奖,《红岩·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148.文化遗址与都市文化建设:以重庆抗战遗址保护为中心,《文化中国》(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2009年第4期。149.“文以载道”观的批判与新文学观念的确立,《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150.中国现代文论的重估与民族话语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151.“主义”话语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152.诗学的政治:京派文学的审美主义,《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153.日本经验与中国文学的激进主义,《晋阳学刊》2010年第3期。154.新史料的发掘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诉求,《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Issue 2 / 2010 ,Pages: 232-252156.社会正义与个人德性:老舍文学创作的伦理诉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老舍与民族文化——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157.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与转向,《艺术百家》2010年第5期。158.诗人气质与史家风范:陆耀东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159.鲁迅纪念中的胡风声音(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60.文学制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8日。161.以美育代宗教与中国现代美学的身份认同,《艺术百家》2011年第5期。162.评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7期。163.传统的潜伏:苏雪林的文笔论和道德观,《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164.论“美”作为新文学的尺度及其限度,《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165.抒情作为“主义”与新文学的自我认同,《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166.作为“无物之阵”的流言与鲁迅的精神世界,《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67.谁有话语权?——《离婚》的反讽意味,《文艺争鸣》2011年第9期。168.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意义,《前进论坛》2011年第9期。169.多维视野下“十七年”文学的丰富图景,《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70.修辞还是判断?——文学批评的身份重建,《山花》2011年第10期。171.历史化与经典化: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求是学刊》2011年第6期。172.生存体验与知识趣味: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的批评,《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173.“然而”与《野草》的话语方式,《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74.渎神的诗性:《受戒》作为1980年代的文化寓言,《当代文坛》201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175.在时代的风陵渡口:郭沫若与现代中国的权势转移,《福建论坛》2012年第2期。176.歉疚与嗟悔:在父子情深的背后——《背影》的心理分析,《名作欣赏》2012年第10期。177.悲悯的诗性:吴佳骏散文的精神气质,《红岩··重庆评论》2012年第4期。178. 《<呐喊>自序》与鲁迅的“五四”,《文艺争鸣》2013年第1期。179.身份对身体的压抑与认同:《夜》的政治意味与哲理内涵,《名作欣赏》2013年第4期。180. 冰心散文风格的传统资源,《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81.题材中心论:重庆小说的得与失,《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82. 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观 (合作)专著 成都出版社 1990年2月出版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6万字专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30万字专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和2002的10月重印 2001年获安徽省政府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2年获武汉大学第九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12月获湖北省文学奖提名奖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25万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合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合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05年12月出版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第一辑(副主编)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合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第二辑(合作主编) 中华书局2007年4月出版博士原创学术论丛(7本)(唐金海 陈国恩 周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权绘锦:《转型与嬗变——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研究》龚金平:《开放视野下多维对话关系的构建——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罗显勇:《梦中的国土——后现代语境中的乡土小说的文化母题及现代性特质》刘海波:《20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刘俐莉:《战争苦难与女性成长——20世纪中国女性的战争书写》杨蓉蓉:《学府内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现代大学与中国新文学关系研究》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鬼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 1、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现代浪漫抒情小说发展的一个侧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88年第3期《中外郁达夫研究文选》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2、屠格涅夫对郁达夫小说的影响 《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1990年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3、《柔石小传》补正两则 《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4、论五四文学的自我表现特征 《学术论坛》1993年第5期5、论现代浙江作家群的崛起 《宁波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94年第5期转载 1995年宁波师院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6、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传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1995年第12期转载1996年获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获宁波市第五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获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7、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研究的反思· 对人性的探索 《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96年第6期8、论婉约词对“新月”诗人的影响 《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11期摘录1997年获宁波市文联优秀评论奖二等奖9、论中国“自由”派文学 《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10期转载《传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1998年获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社会革命与浪漫主义的调适 《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11、30年代的“最后一个浪漫派”──历史与现实交汇点中的沈从文小说 《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摘录12、浪漫的传奇──论抗战时期的新浪漫派小说 《江汉论坛》1999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99年第11期转载13、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回顾与反思 《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14、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论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15、人生边缘的牧歌──论30年代的浪漫主义思潮 《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6期16、五四浪漫主义的局限与衰落 《宁波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7、“感伤的行旅”──论五四浪漫抒情小说 《宁波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8、闪光的浪漫主义流星──论新时期的知青小说 《文学评论》1999年青年学者专号19、世纪初的启蒙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观的萌芽 《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2期20、《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小说”吗? (易竹贤)──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中的观念与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21、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潜在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2期22、民族精神的延续与新生──论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人文论丛》2000年卷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3、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宗教 《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24、回归、新变与泛化──论四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 《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1 期25、废名小说与禅佛精神 《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26、周作人思想蜕变问题的再检讨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7、“历史反思”应该具有历史感 《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28、论浪漫主义的自由本质——兼及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 《长江学术》第2辑(2002年)29、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 《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传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2年12期转载30、《堂·吉诃德》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31、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道家色彩 《文学评论》2002年专号32、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 (朱华阳) 《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 2003年3期转载33、文学思潮变迁与闻一多的新诗创作 《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34、中国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左敏) 《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35、小说稿费制与清末民初的文学变革(左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6期36、再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易竹贤)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7、知青小说: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与泛化 《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4年第2期转载38、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39、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0、论池莉的小说创作(王艳) 《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41、周作人与“江户情趣”——兼与永井荷风比较(孙德高)《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42、俄苏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影响综论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43、论冯至叙事诗中的现代意识(刘悠扬) 《长江学术第》6辑(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4年第7期转载44、龙泉明教授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45、还原历史的真相——关于舒芜和七月派的几个问题(朱华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5年第12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2007年获重庆市第六届期刊优秀作品一等奖46、香港电影的后现代性流变(魏家文) 《中国电影年鉴》(2005年)47、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论巴金的《寒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48、《故事新编》的“油滑”与现代历史小说的文体自觉(权绘锦)《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49、略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庄桂成) 《光明日报》2006年4月4日第11版理论周刊50、文学的审美泛化(庄桂成) 《人民日报》2006年4月20日第九版51、“拉普”文学观的传播与中国左翼文学批评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52、《堂·吉诃德》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53、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与巴赫金形象(雍青)《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54、市民世态 历史文化 欲望叙事——九十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种表述(吴矛)《福建论坛》2006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6年第8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1期 论点摘编55、张承志小说中的男权意识(王淼怡) 《江汉论坛》2006年第6期56、书信中所呈现的闻一多人格 《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论点摘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复印报刊资料J3 2007年第4期转载57、《萧萧》、《丈夫》、《三三》、《贵生》的版本问题(孙霞) 《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7年第1期58、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59、论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 《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论点摘编《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60、中国现代浪漫小说的怀乡意识(张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61、文学革命:新文学历史的原点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论点摘录62、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联想 《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63、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外来影响及其经验 《福建论坛》2007年第5期64、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 《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65、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66、商品拜物教与作家的创作心态 《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67、“两个口号”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孙霞)《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8、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7年8月24日 用300字的篇幅重点介绍了本文的主要观点69、沈从文小说《静》的空间形式(吴翔宇) 《名作欣赏》2007年第11期70、“革命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孙霞)《西南师范大学学报》71、论应修人诗的牧歌风味 《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72、巴人乡土小说探析 《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73、郁达夫小说抒情风格的演变 《宁波师院学报》1988年第5期74、“五四”文学的文化品格 《宁波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75、关于鸦片战争以后文学史分期问题──与近现代文学合并说商榷《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76、巴人作品中的宁波方言 全国第三届巴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1年11月77、鲁迅《狂人日记》新论 《宁波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78、鲁迅《狂人日记》的结构艺术 《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79、关于《沈光文与晚明易学》一文史料失实及沈光文祖籍问题《宁波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80、论“自我表现”的多重涵义 《广西民院学报》1994年第1期81、巴人作品使用宁波方言得失略论 《宁波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82、方方池莉谈创作 《阅读与写作》1995年第1期83、新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问题 《广西民院学报》1995年增刊84、文学的民族化方向与外国文学的影响 《宁波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85、自由主义文学与启蒙思潮 《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第4期86、整体世界史观与文学的民族化 《宁波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87、巴人作品宁波方言词语释义 《宁波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88、中国现代文学为何较少深刻性 《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2期89、“男性的音调”:论郭沫若的《女神》 《中国新诗研究》1998年第2期90、禅意与佛性──论废名小说 《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91、新诗源头的一座丰碑──郭沫若《女神》综论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92、文学思潮变迁与闻一多的新诗创作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93、现代派文学背景中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思潮 《洛阳师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4、世俗认同与身份焦虑——池莉创作简论(王艳) [香港]《新亚论丛》2003年第3期95、新月派诗与婉约派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96、论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孙德高)《闻一多研究集刊》第9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出版97、情感的矛盾与艺术的超越——论闻一多的爱情诗(魏家文)《闻一多研究集刊》第9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出版98、萧红的小说与“五四”文学传统(任秀霞) 《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99、“拉普”与中国左翼文学批评的历史反思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5期100、游走于多重文学思潮之间——论林徽因的诗歌道路(王一珂)《创作评谭》2004年第4期101、中国乡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浮躁》《废都》《高老庄》的精神症候分析(王俊)《文艺评论》2004年第5期102、透射理性之光的浪漫情怀——论萧红小说创作风格(万娟)《创作评谭》2005年第2期103、经典作品与文学审美教育——陈国恩教授访谈录 《文学教育》2005—07(下)104、易竹贤先生的“鲁迅研究”与“胡适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105、爱情的想象与恋爱的告白——“湖畔”与“新月”情诗比较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6、心中有良知 彩笔写春秋——评龙志毅的长篇小说《政界》 《贵州作家》第1辑107、鲁迅和茅盾的小说创作与时代精神 《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湖北省作家协会2005年文学讲习班纪念特刊》108、《世界美文精选》序 《写作》2006年第2期109、浪漫主义的田园牧歌——论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 《珞珈讲坛》第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110、新的开拓 新的挑战——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词《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11、受虐倾向与权力欲望——余华早期小说人物心理分析及其他 (王钟屏)《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112、意识到的启蒙主义的历史限度——论《祝福》中的“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中国现代话剧名作导读(36万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经典作品与文学审美教育 《文学教育》2005—07(下)3、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4、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 (参编)教材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5、当代中国文学 (参编)教材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6、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精品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出版ISBN 978-7-900725-12-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