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世界大战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3 12:50:47

世界大战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1)战争带来了人类生命的损失,包括己方和地方,军人和平民。(2)战争还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仇恨。3: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4破坏人类文明。5破坏经济。6战后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7性别失衡等等还有个 1.战争会毁坏灿烂的文明。清朝末年,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无数珍宝被洗劫一空。2.战争会让无数平民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00多万军民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让9000多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每一次战争都有大量无辜平民丧生。 3.战争会毁坏美好的家园。伊拉克因为连年战争,美丽的家园已经不在。 4.战争毁坏了幸福的家庭和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因为战争,许多人背井离乡,他们的孩子就这样在恐惧下度过童年。 数千年来,人类有记载的战争1.5万余次,直接或间接地杀戮了35亿人。仅在近100年间,全世界因战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5万亿美元。战争不仅使无辜平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零伤亡”不是零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有2278人,间接死于战争的有10多万人,更不用说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伊拉克整体经济水平倒退30年了。 科索沃战争造成了南联盟2000多名平民死亡、6000多名平民受伤,还造成了近百万名难民。阿富汗战争中,共有3767名平民丧生,还出现了30万名难民。 今年上半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战机投掷了2.8万多枚炸弹。据美国防部称,共造成1000多名伊拉克平民死亡。而美联社说至少有3240名平民丧生,大约8000人受伤。有关学者则表示,在整个战争期间死亡的平民可能超过万人。死者中有不少妇女和儿童。例如,在卡尔巴拉附近的一个公路关卡,美军向一辆逃难的卡车开火,造成2名妇女和5个小孩死亡。待士兵们上前检查时,一个幸存的妇女仍紧紧抱着她已被炸死的两个孩子。 “精确打击”不精确 战争发起者一再吹捧自己的武器能够实施“精确打击”。然而,大量平民的伤亡有力地回击了这种欺世谎言。 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除此之外,在西方,由于宗教信仰而发生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圣战等,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战争的定义,战争是有超过一个的团体或组织,由于共同关心的权利或利益,在正常的非暴力手段不能够达成和解或平衡的状况下,而展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初期暴力活动为开端,以一方或几方的主动或被动丧失暴力能力为结束标志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精神活动以及物质的消耗或生产共同存在。战争与和平就像运动与静态养生。战争,是全人类的体育运动,只有战争,人类的文明才会继续前进,虽然会损伤一些细胞甚至机体。爱好和平的人们,其实和主张静止养生的人们一样,虽然无伤,可是也不会壮大。那么,能否两者中和一下呢?中国古代就有了这方面的理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具体事例:科学技术上,战争带来了运输技术的提高,战争带来了电脑,带来了互联网、带来了仰望天空的宇宙航天技术……政治体制上,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带来了世界新格局,推翻了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奴役,打倒了法西斯主义……同时在文化艺术上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爱与死是永恒的主题……

大富翁通过iuewiuew越晚覅uyewyf

一、影响:1、成立联合国。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2、民族独立。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3、两极阵营。(1)、华约阵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大陆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北约阵营。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二、意义:1、政治意义:一是战争彻底的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二战使各国人民深刻反思,追求和平进步的思想成为深入人心。二是二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三是二战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平进步力量壮大。2、科技意义:二战客观上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一反面,最显著的是革新了武器,整个二战从开始到结束,军事科技超高速发展,从普通栓式步枪,到最后的自动步枪;从简陋的双翼木结构战斗机,到最后的全金属喷气式飞机;从不重视坦克(德国除外),到最后成为陆战之王等。还因此衍生出了火箭炮、导弹、火箭筒等以火箭原理为主的常规武器,到战争最后诞生了新的无敌炸弹——原子弹。另一方面,武器的革新必然导致战争理念革新,德国闪电战让欧洲颤粟,坦克装甲车辆第一次作为主角冲在了战争第一线。苏联大兵团阻击和大纵深穿插作战留下了战争重彩。美国空降部队大规模使用,使得三维空间作战翻开了战争新篇章;多门火炮集中射击一个目标;飞机不再仅是地面部队辅助工具,而是直接参与地面作战,出现了强击机等新型战机,让装甲部队难以对付。这些大大提升了战争致胜效果。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深深的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3、民族融合意义:二战使世界61个国家卷入战争,但二战却彻底打开了工业革命以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走向融合的大门,促进了联合国的建立,推动了科技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世界一体化,形成了地球村。三、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 ,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中国北洋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世界带了变化,他同样也给了人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对于战争我们要抱有怎么样的观念与态度,战争是苦难的开始但它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它推动着历史在前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们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止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全球人类的噩梦,他告诉了人们和平的重要性。希望能帮助到你!!!!!!!!

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网址有错吧 把邮箱地址给我 具体题目作者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交织着其他民族的影响。本文通过英文影片及其英语习语的发展和特性来探讨英美文化。[关键词]英语;英语习语;英文影片[作者简介]杨柳,南京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作为全球性的语言,英语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使用着。英语原是日尔曼语族的一个小语种,“出身”并不那么显得高贵,在它的历史过程中,曾经有两次差点儿被消灭,但是今天它却成了一种人们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的全球性的语言。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的交际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于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并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3]。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携手共进的。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是有规律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言是后天习得而来的,而不是靠基因遗传的。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种族国家,世界各地的人由于不同的原因移民到这个国家,组成了美利坚民族。在这个民族“大熔炉”里只通用一种语言,那就是美国英语。新移民虽然带着自己民族的语言来到美国,最终都得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讲英语,否则就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移民的后裔只会讲英语,不会讲自己祖先的语言。他们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生理特征遗传给他们的子女,却无法把自己祖先的语言遗传给子女。这说明了语言不是依靠基因遗传给后代的,而是靠后天习得的。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通工具。语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的社会成员共同认可为前提,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各种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加上各种组合规则和表现形式,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以及社会习俗。因此语言在反映社会文化的同时,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人类生活中,语言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人的活动形影不离。因此社会文化中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中来,这种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从语言中学习文化,又从文化中习得语言的过程。二、语言与习语的关系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是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缩影;语言是一个任意的符号系统,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习语则反映出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语言是人的智慧的表现,习语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正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三、看英文影片学习英语语言英文电影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它融入了诸如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精华,又涉及文化、宗教、爱情等人类永恒的主题。英文电影中有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体态,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形象化、生动化。看英文影片我们能学到许多的知识,有些句子都是地道的表达法。影片《我最好朋友的婚礼》(My Best Friend’s Wedding)里,牧师问:“Do-you-take-this-man part?”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customs,才能知道这句话指的是婚礼上牧师或法官问新娘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即全句应该是“Do you take this man as your lawful husband?”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饮食习惯和风俗是必须的,学语言也要学习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的影片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从中悟出些人生哲理。电影《情归巴黎》(Sabrina)里有一句“The girl (Sabrina) grew up, and went beyond the walls of the grounds and found the world.”就表达了一种朴素的人生真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行万里路”对人生的作用。的确,当今世界,“眼光和眼界决定人的命运”。影片中该句话就表达了应先“see the world”,再 “find the world”,进而才能“find yourself”。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观英文电影不能只局限于语音、词汇、句型的归纳和总结,还要上升到用英语来思维的层面。影片《阿甘正传》(Forest Gump)里,无论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如:阿甘在影片的最后说:“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 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这是阿甘对命运的思索。人的命运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还是像羽毛那样漂浮不但不定,或许两者兼有,或许两者同时发生。其实命运本身就包含着必然和偶然,必然之中又蕴涵着偶然,反过来偶然的因素又促成了命运的必然。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以英文影片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特点。英文影片里大量的习语更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将影片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言用在口语交际中,通俗易懂,口语质量自然就提高了。四、英语习语的特点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没有习语,语言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交际中,恰当、纯熟、流利的习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好比锦上添花。由于习语是人民大众口头上广为习用、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所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就有着与一般语言形式不同的特点:(一)习语的民族性——习语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同在一个地球上的人们虽居住在世界各地,有些经验和意识却是相似的。习语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比喻意义相同或相似,比喻的物体不同”。习语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现之二是“比喻形象相同,比喻意义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二)习语的民间性——世界上各种语言的习语大都来自民间。英语中多数习语是海上的水手、森林中的猎人、田间的农民、军队里的士兵、家庭里的主妇以及作坊里的伙计创作的。英国是个四周环海的岛国,因此习语大多与航海、捕鱼有关。内地山区的人靠狩猎为生,有许多习语包括习语的延伸都与他们有关。主妇们说:“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三)习语的比喻性——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而比喻则是主要的修辞手段。在修辞学上,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换喻、提喻。明喻(Simile)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在结构中,喻体和比喻意义全部表现出来,意思清楚、一目了然。如我们常用的: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as cool as cucumber (泰然自若);as silent as the grave (守口如瓶)明喻的另一种结构是用like引出喻体,比喻意义由读者自己去联想。如:like a red rag to a bull (像一块红布对牛那样)。[ 此习语来自西班牙之斗牛比赛:斗牛士用一块红布挑恤牛以引起牛的愤怒,比喻“令某人很生气或大发雷霆”]。暗喻(Metaphor)是一种含蓄的比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前者与后者是相和的关系,没有比喻词like 或as,但比明喻更简洁、幽默。如:irons in the fire (火中的铁)[ 说的是铁匠打铁时,火炉上有好几块铁都烧红了等着要打,比喻“手头要做的事很多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换喻(Metonymy)是用与本体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另一类事物来指代本体事物。提喻(Synecdoche)是用与本体事物同类的一件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四)习语的整体性——习语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部分,以短语或短句出现在句中,但又只当作一个成分使用,有时甚至就等于一个词,即使有的习语可以从词义上或语法上加以分析,也仍然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习语在意义上往往是独立的,具有整体性。(五)习语的和谐性——习语常利用声音的和谐(Euphony)来达到易懂易记、顺口入耳、生动有力的目的。一般是利用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来增加语音美感和修辞效果。有的习语则体现在对仗工整(Antithesis)。五、英语习语与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则不断产生。英语习语的发展也曾经受到过多种影响,历史上,罗马人的征服、条顿人的征服、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入侵、诺曼底人的征服、北美殖民地的独立、以及两次世界大战都对英语习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率领军队和舰队渡海,入侵英国,大败英军开始了历史上的诺曼底王朝时代(House of Normandy)。诺曼底人的征服对英语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法语成为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同时向英国社会施加法国文化的影响。如今英语里take the French leave或French Farewell(法国式告别),就是因为法国18世纪有参加宴会的客人不向主人告辞而自行离去的习俗,是英国人蔑视法国人的习语,指“不告而别”。从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起到1763年一个半世纪里,英国控制了北美洲的大片土地,建立了发达的工商、渔、造船、农、畜牧业,经济上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各殖民地都以英语为共同语言,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和思想,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出现了,并于1776年宣告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虽说美国英语是在英国英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其独立的民族、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使得其与英国英语必然不同。如今不可否认的是,美国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英语大家族的一大成员。英语习语来自美国英语的例子也有很多。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OK为例,OK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英语习语。起源有几个说法:一说来自美国第26任总统威尔逊,他在批示公文喜欢用印第安语Okeh的缩写,意思是“行,就这么办!”;另一说法是OK来自无线电通信,电报员接到电文后,必须用一种信号表示收到。这个信号最先用all correct ,后来all逐渐演变成O,correct 则变成了K。不管起源怎样,OK最初是美国俚语,而现在已风行全球,即使英国人也常常挂在嘴边。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的战争发生频率也很高,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对英美这两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争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大量新武器、新设施、新产品词汇的增长,尤以军事新词汇为多。最点型的例子是jeep(吉普车)一词,现在称作四轮军用小车的jeep原来的正式名称叫“通用车”(Genral Purpose, G. P.)。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大部分都热衷于看漫画家西格的连环漫画《凸眼兽》(Popeye)。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怪诞、调皮的野兽叫做尤金· 吉普(Eugene the Jeep)。成千上万的美国大兵觉得这个叫jeep的怪兽很有趣,加上这个词又与.的发音相近,于是就用jeep来称呼这种四轮通用军车了。如今这个家喻户晓的词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很普及,已进入了世界其他民族的语言了。亚洲最受欢迎动作片巨星成龙在《尖峰时刻》(his made-in-America blockbuster Rush Hour)里所扮演的角色就征服了整个好来坞。六、结束语文化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社会成员长期从事某些活动而形成的有规律的处世方式,其形成需要时间和人群。习语是俗语、俚语包括行话经过长期、广泛的使用形成的,同样需要时间的检验和大众的认可。习语是有生命的,它像人一样有出生、长大、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只有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有所了解,才能学好语言,用好语言,使语言真正成为能传神达意的交际工具。〔参考文献〕[1] 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2]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4] 陈治刚等.《英美概况》[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 杨柳.《文化差异与翻译的求同存异》[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卷一切来源于网络,本人只是帮助人,不负责版权问题

建议楼主把问题放到历史那去问会更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2。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扩军备战;3。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战火。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三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影响: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济经危机的影响;3。法西斯势力的扩张;4。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战争结束。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影响: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帝国主义力量削弱,第三世界兴起。

一、相同点:1.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一战人员伤亡3000多万人,财产损失3400多亿美元,二战,人员伤亡1亿多人,财产损失更多。2.都削弱了英法德等欧洲强国,都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3.都促进了军事工业的迅猛发展,在一战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等,二战使用了原子弹等,从而促使了军事革命。4.都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二、不同点一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还有影响也不同,二战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医对世界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是你要吧!哥们要诚实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 “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 “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中药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们在采摘野果、采集种子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开始对接触到的植物药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一些中药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可能已经在先民中广为流传和使用。《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多达365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药物达1892种。这些中药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对世界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超过六成的欧洲人在用中医药治病,瑞士早在1999年将中医、中药、针灸纳入国民医疗保险;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截至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中医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中医史上有趣的冷知识孙思邈80多岁的时候回顾自己的生涯感慨万千,想到自己看了一辈子病周围同龄人死的都差不多了,得留点东西给后人,写了《千金要方》。又过了三十多年,他没料到自己能活这么久,觉得《千金要方》写的有点早,并且有一些不足,就又写了《千金翼方》……史上第一个解剖尸体的中医《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同解剖尸体:“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王莽的确命令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的唯一一次人体解剖,现在的很多医学名词比如十二指肠之类的就是那次的命名。最早记录被皇上赐死的医生不是华佗在我们的印象中,华佗可能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个被皇上赐死的医生。但其实,文献中最早记录被皇上赐死的医生,应该是文挚。文挚,战国时期名医,宋国商丘人,洞明医术,他治好齐闵王的病却被其所杀。奇葩的中药名“没药”是一种药,这名字起得也太有个性了,真不知道是哪位古代的中医大佬起的名字。实际上,它是多音字,应该读[mò yào],是一种进口的中药材,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夜明砂,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你是否在脑海中勾勒出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呢?不过,它的真身可就不那么小清新了,而且称得上是非常重口味,它就是蝙蝠的···粪便。辛、寒。消积,活血,明目。主治目生翳障、夜盲、小儿疳积、惊风等症。“世界中医药日”是中医人的节日更是世界上热爱中医的人的节日中医还有许多未发现的宝藏需要每一个中医人去挖掘中医文化亟待我们去传播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两次世界大战论文参考文献

我个人极力推荐 英国 李德哈特 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本人看过的唯一能没有政治倾向,全面,能客观看待二战各方的书,这本书李德哈特花了23年,这本书大体的思路是按时间的顺序将整个二战分为前奏1939~1940—爆发1939-狂澜1940-蔓延1941-转向1942-退潮1943-低潮1944-终结1945 这几个部分,每个时间段内分别讲述在这期间发生在各个战场的重大战争和战役,地理跨度从挪威到非洲,大西洋到苏联,从中国到西南太平洋诸岛发生的所有战役都有宏观的描述,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细节,数据都是作者经过多方比对,在根据当时情况的综合得出的,作者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你可以在书中介绍中看到,这本书的汉译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钮先钟先生翻译的定价75元,本人也是第一次花75块买本书,感觉很值,比我以前看的所有书写得的都好,他的其他著作我没有看过所以就不推荐了,希望有机会你可以读一读,简单的就是这些了,欢迎采纳 李德哈特的简介:(1895-1970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 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 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 富勒 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联接: 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

从利比亚事件看当代国际关系摘要:联合国授权的联军对利比亚的轰炸,被全球关注。围绕利比亚事件,我们起码可以看到三个史无前例现象,这不仅令人瞩目,也对今后世界走向更广范围的民主、和平具有启迪作用。利比亚事件中的第一个史无前例,是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动武。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虽然五十年代联合国曾经授权美国等多国军队进入朝鲜半岛,保住了南韩,但南北韩是两个政府,而不是像利比亚只有一个政府。而且,对比利亚,是从人道立场制止卡扎菲镇压本国人民,是“干预内政”。这等于是开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国际社会有权对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从人道立场进行军事干预,包括轰炸那个政府的军事力量和设 施等等。正因为此,有的国家对利比亚事件十分敏感,对多国部队的行动大加挞伐。第二个史无前例,是美国自二战以来首次没有领衔正义的军事行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国际上重大的西方军事干预等正义行动,都是美国领衔,所以美国被誉 为“自由世界的旗手”。从二战,到韩战,到越战,到科索沃战争,再到伊拉克、阿富汗之战,更不要说用军事手段捉拿巴拿马独裁者诺利加等等,都是美国主导的。但这次,美国首次没有主导。为什么?因为美国史无前例地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无能又怯懦的奥巴马在主掌白宫。所谓“奥巴马主义”就是不痛不痒、左右摇摆、模糊不清,面对邪恶不果断采取行动。奥巴马上台之后,就从上任总统布什的向全球传播民主价值的外交政策后退,强调什么美国尊重其他国家的选择。所以,在前年伊朗人/民抗议的时候,奥巴马政府沉默不语、纹丝不动。在突尼斯革命、埃及人民怒吼的时候,奥巴马政府也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奥巴马为什么是这种表现?因为他根本不清楚什么是邪恶。早年的奥巴马在夏威夷成长时,他的导师是一位黑人共/产/党/员;后来奥巴马在芝加哥的教会牧师(也是他两个孩子的教 父)是赖特,更是以“反美”著称。奥巴马一路得到的是反美教育。直到他当上总统,他妻子才说,他们第一次感觉为美国而骄傲。这说明这对夫妇以前是不懂得美国的价值,甚至是反对美国的主体价值。以那种左倾和反美薰陶的背景,对正义和邪恶都弄不清楚,奥巴马又怎么会懂得去对付邪恶?这次,西方领袖在法国商讨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关键时刻,唯一缺席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哪里去了?在利比亚平民每天都被杀害的、人命关天的时刻,奥巴马却带着穿着鲜艳的老婆孩子到温暖舒适的巴西访问旅游去了。目前美国和巴西之间没有任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且巴西对利比亚设禁飞区跟中国一样是投弃权票 的。奥巴马这个时候去巴西,不等于是奖赏跟美国不一致的“弃权”行为吗?奥巴马为什么对巴西那么锺情?因为巴西那个刚当选不久的女总统是一个出名的左派,跟奥巴马一样,也是迷恋社会主义。他们俩等于是精神伴侣。难怪在西方联军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关键时刻,奥巴马都不放弃那趟以国事为名的潇洒旅游。这在美国也史无前例。也许有人会说,这次美国没有领衔,但提供支援,也发射战斧飞弹了。但是,这是在美国左右两派舆论批评和压力下的结果。保守派媒体对奥巴马的批评当然是每天 的发射量比扔在利比亚的战斧飞弹还多。但对奥巴马形成更大压力的是来自他所属的左翼阵营的批评。而且这次左派的批评更加强烈。美国知名的自由派 历史学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新闻周刊》和MSNBC上,都毫无留情地痛斥奥巴马的外交战略无能。由弗格森等自由派知识份子对奥巴马发难,再加上CNN和左翼旗 舰《纽约时报》等跟进,这个舆论压力,是奥巴马的不可承受之重,会直接影响他明年的总统连任竞选。所以奥巴马最后不得不支持英法提案,但拒绝美国领衔。在这个事件中,最坚定果敢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法国最早对利比亚的反抗军政府给予外交承认,而美国至今都没有。另外是英国首相卡梅伦,还有加拿大总理哈珀,都非常坚定地支持建立禁飞区,誓言对利比亚军事干预。为什么这三位对利比亚的立场清晰、坚定、行动果断?就因为他们是懂得邪恶的保守派。第三个史无前例,是埃及,尤其是利比亚人民面对政府武装力量时的坚持。卡扎菲是全球出名的疯子,他不仅动用军队,甚至花钱买雇佣军来杀害自己的人民。但即 使面对如此的残暴和血腥,利比亚人也没有后退和屈服,他们仍然顽强反抗。在奥巴马犹豫不决,迟迟不赞成英法提案设禁飞区时,卡扎菲的政府军队节节胜利,因 为毕竟反抗军没有正规武装和训练,许多人临时学习使用武器。卡扎菲曾扬言要秋后算帐,在全国大清洗。但在如此这般的威胁下,利比亚人仍是选择继续抗争,这份勇气和决心,感动了全世界!联合国的授权,英法加拿大保守派领袖的坚定,更加上利比亚人民的坚定反抗,这场战局,现在就可以预测,卡扎菲的末日指日可待!利比亚会像突尼斯和埃及一样,结束独裁者,开始一个新时代!在突尼斯、埃及,尤其是利比亚发生的一切都说明,哪块土地的未来,都是靠那里的人民自己打拼出来的!正如当代知名的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逊(Paul Johnson)最近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所说的,“如果没有勇气,其他美德都算不上美德。”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考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这些参考文献大多不全面,这并不奇怪,因为到1980年单单苏联就出版了万种书籍。尽管如此,从大部分好的二战通史书中可以找到重要的参考书目,诸如卡沃科雷西(P. Calvocoressi)、文特(G. Wint)和普里查德(J. Pritchard)编撰的《全面战争》(Total War)的修订版(伦敦,1989年)。我想与其提供这样的参考书目,不如展示五十本英文书籍,这些书籍合起来可以勾画出一幅由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事件和主题组成的综合画面,使这场大战变得易读,根据这些书籍,最普通的读者都可以获得他自己对战争的想象,以此作为深入阅读的向导。文 | [英]约翰·基根这一书单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我本人的兴趣和偏见,当然并不全面;例如,它不包含关于1939年波兰战役、斯堪的纳维亚战役或意大利战役的书籍;它没什么关于西方水域内发生的海战和空战的内容;它偏向于欧洲而非太平洋的激战。然而,这些侧重主要是由于著作的空白。依然没有任何书籍满足我本人为波兰战役或意大利战役所设定的标准。如果这种判断似乎轻视了美国、英国和英联邦史官们的卓越著作,那么请注意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涵盖本书出现的若干书籍,却不得不省略另一些。我没能囊括用英语以外的语言撰写的书籍,尽管我特别期待包括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战争日志,即希特勒作战参谋的日常记录。其全称是:施拉姆(P. Schramm)主编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战场日记》(Kriegstagebuch des OKW der Wehrmacht),第1册至第8册,1963年在慕尼黑出版。这五十本书籍的出版地大多是伦敦,除非另外说明,版本都是最近的,包括那些英译本。有关战役的必要指南是文森特·艾斯波西多(Vincent J. Esposito)上校的《西点军校版美国战争地图集》(The West Point Atlas of American Wars),两卷,1959年在纽约出版;其中包括主要战场的细致入微的地图,无论美军是否参战,对开页辅以清晰的叙述。

德军的凶残是政策性的,对犹太人的屠杀迫害。具体到军人个人,凶残的还是少数。而日军是整体的凶残,从军官到士兵,从有组织的到个人自发的!

养生大世界杂志影响因子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 当有糖尿病症状或怀疑自己患糖尿病时,应化验血糖。 (1) 随机血糖 即任何时间测得的血糖值,如>200mg/dl ( mmol/L) ,证实有糖尿病。 (2) 空腹血糖 即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吃任何东西)测得的血糖值。 ① 如>140mg/dl ( mmol/L) ,且有糖尿病症状,证实有糖尿病;② 如在115~140mg/dl之间,应进一步检查;③ 如<115mg/dl,只表示空腹血糖正常。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①如没有症状,但空腹血糖>140mg/dl,服葡萄糖2小时后血糖>200mg/dl,证实有糖尿病②没有症状,而空腹白糖<140mg/dl,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00mg/dl,如餐后1小时或3小时血糖>200mg/dl,可诊断。③有症状,只要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中一个异常,可以诊断。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典型症状,即出现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和体重减轻等表现,但许多糖友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多是因为体检或者其他疾病就诊才发现自己患上了2型糖尿病的。当得知自己患上2型糖尿病的时候,仍然不解:明明自己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也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怎么会得糖尿病呢?这个问题也是很多糖友经常问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这些症状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所以就会很多人会以“三多一少”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其实,这是一个对糖尿病认识的典型误区[1]。一般说来,血糖水平超过10 mmol/L以上,尿中才会出现糖,进而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这个血糖水平叫肾糖阈,就是超过这个阈值,通常肾脏就不能把血液里的血糖完全重吸收回来了。而正常人的血糖空腹通常在,餐后2小时≤,所以,有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早期是不会出现这些症状的,而是表现为其他不典型的症状,如头昏、疲劳、乏力、视物模糊、伤口不易愈合等[2]。老年人肾糖阈值高,虽然血糖已经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仍然可能没有尿糖,所以“三多一少”症状可能在患病多年后才出现[3]。所以糖尿病的诊断并不单靠症状来判断,如果靠症状来诊断,可能就已经很晚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就否认或忽视糖尿病的存在,一定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进而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以往的认知中,被糖尿病这类慢性病缠上就意味着要进行漫长且艰难的治疗,而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最令糖友感到反感和无奈的,就是大多数患者甚至需要终身用药,才能守住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无论对糖友们生活还是心理都是不小的负担。为了帮助糖尿病人摆脱现状,现代医学研究者也在努力发掘能彻底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代谢手术”的出现为我们治愈糖尿病提供了信心。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代谢外科减重手术能够长期稳定的减轻体重,并且能有效地缓解甚至治愈肥胖患者相关的并发疾病[4]。目前减重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包括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和腹腔镜胃转流术等,主要是通过“把胃切掉”或是“重建消化路径”的方式,缩小胃部空间,减少食物在胃部的停留,降低吸收,从而达到减肥效果[5]。但是代谢手术的适应症相对严苛,对患者的BMI(体质指数)、腰围、年龄等都有严格要求,且还会给身体造成不可逆损伤,多数糖友仍对代谢手术存有诸多顾虑。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随着现代内镜医学、内镜器械材料、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不断发展,通过内镜介入手段进行治疗的新型微创技术应运而生,给了2型糖尿病患者一个新的选择。以“胃转流支架系统”为例,它是通过无痛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个套管隔离食糜,使得胆汁胰液和食物“分流”。由于食物被“分流”,该部位消化管黏膜在食物刺激时分泌一系列的胰岛素抵抗(IR)因子即不再释放或减少释放,随之机体的IR减轻或消失,使得肥胖和2型糖尿病得以控制治愈[6];因其具备的更小创伤性、更高安全性和可逆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未来值得期望,等待“胃转流支架系统”正式上市,或能够改变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形式。但在等待的过程中,糖尿病的治疗却不能懈怠,仍然需要积极服药,并且辅以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积极把控血糖,才是真正将健康握在了自己手中。参考资料:[1] 谈谈糖尿病的三多一少[Z].养生大世界.2015-11-01.[2] 李春林,谢振恒,高秀珍,史永静,郭富顺,鲁启良,陈彩云.中老年人肾糖阈异常对测尿糖筛选糖尿病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1995:215-216.[3] 中老年人和无症状性糖尿病[J].世纪行.1997,(10)[4] World Health and overweight[EB/OL].(2017-10)[2017-12-10].[5] 王存川,胡嵩浩,姜舒文.减重手术平台选择的策略及思考[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9):826-829.[6] OBES SURG,1995,5:314;张新国, 杨学军, 徐红,等.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改变的临床研究[J]. 武警医学, 2007, 18(4):2.

养生大世界。养生大世界和健康大视野相比养生大世界好用,刊观点新、实践性强、信息量大。《养生大世界》属于国家级杂志,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管主办,是面向全国发行的养生与健康科普综合性刊物。

这些健康方式要坚持生活作息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饮食规律饮食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早餐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这是最好的饮食习惯;但现实中很多白领、上班一族却恰恰是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死撑。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囊炎、胆结石,午饭不按时吃容易得肠胃病,晚餐吃得多容易发胖、三高。民以食为天,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合理膳食平时要少吃肉,肉吃多了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要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改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预防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坚决少抽烟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抽烟的人,易患气管炎、肺气肿或者肺心病,最后走向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坚决少喝酒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而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健康的指挥棒,至关重要。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家庭不和睦,人就易生病有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要知道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的癌症50%来自家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