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题目参考

发布时间:2024-07-03 20:47:22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题目参考

你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题目:集合与函数概念1.2函数及其表示目的: 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3 掌握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的方法;4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活动。主要认知: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过程:我们学习函数,函数一词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首先采用的,后经维布伦,林纳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揭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我国请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时,首先把“function”译成函数且给出定义“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函数,要感谢这些为数学奉献的数学家们。初中时我们已学过函数的概念:在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也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定义域,y的取值范围叫值域。实例(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² A={t|0≤t≤26},B={h|0≤h≤845}我们发现,对于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时间t,按照对应关系h=130t-5t²,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高度h和它对应,满足函数定义,应为函数。发现解析式可以用来刻画函数。不同点:实例(1)用解析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例(2)同图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例(2)同表格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共同点:①都有两个非空数集 ②两个数集间都有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即按照这种对应关系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之对应。因此,究其函数的本质,我们用集合和对应的观点给出函数全新的定义。⒈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定义的要点和所满足的条件强调:①函数首先是两个数集之间建立的对应②对于x的每一个值,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都有唯一的y值与它对应,这种对应应为数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或多一对应③认真理解y=f(x)的含义:y=f(x)是一个整体,f(x)并不表示f与x的乘积,它是一种符号,它可以是解析式,如实例(1);也可以是图像,如实例(2);也可以是表格,如实例(3);y=f(x)如同一个加工厂,把把输入的数x,按照某种加工过程如解析式,图像,表格,加工称另外一个数值y。④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y叫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C={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且C≤B强调定义域,值域都是一个集合且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这两种定义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它们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意义完全相同,对应关系本质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初中给出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其中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x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y对应起来;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A集合中的任一元素与B集合中的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这样定义逃脱了物理运动的束缚,更加完美。函数1.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三要素3.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获奖题目

按照实用文写作的要求:可以写成 “关于…的报告”“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 最简单的写法就是这样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你看看这题目怎么样《脚踏实地与振翅飞翔》

小学教育学年论文题目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学年论文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朗读教学研究综评

2、朗读与朗读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4、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5、阅读教学对话研究

6、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7、作文教学研究

8、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9、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研究

10、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新

11、家庭文化氛围与小学生个性

12、小学学科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3、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14、小学学科课程软资源开发研究

15、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

16、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7、小学课堂的时间管理策略

18、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19、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研究

20、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1、试论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22、试比较儒墨两家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问题的异同

23、孔子关于师德的论述及现实意义

24、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探析

25、歌曲与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6、游戏教学,适应天性

27、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8、激励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29、现代教育条件下的小学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

30、独身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优良个性养成的影响

32、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

33、小学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

34、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35、班主任素质与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相关研究

36、学生厌学、辍学、出走、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及其教育对策

37、小学生理想、学习目的、兴趣、自主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调查与教育研究

38、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现状调查研究

39、"品行弱势学生"的教育策略

40、网络不良文化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41、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浅论

42、洛克教育思想与当今新课程改革之异同

43、洛克教育思想浅析

44、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浅论

45、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浅论

46、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论

47、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浅论

48、小学语文教学的训与练

49、Solo理论与实践

50、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51、拼音教学与创新思维启蒙

52、识字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53、词语教学与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

54、句子教学与“阅读链接”

55、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

56、教学设计与以学定教

57、阅读教学中的“悟”与“解”

58、如何使语文教学走向自主学习

59、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机制

60、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61、课程资源问题探究

62、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是与非

63、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64、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数学素养对实习效果的影响调查

65、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基本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66、小学“三角形三边间关系”的教学研究

67、刍议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68、小学估算教学研究

69、帮助学困生获取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

70、数学教学应体现自然的过程

71、高度决定视野——论小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72、角度改变观念——也谈数学教学的效率

73、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74、小学数学程序性知识教学初探

75、小学数学陈述性知识教学初探

76、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初探

77、低年级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7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79、当代小学名师专业成长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

80、重庆地区重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81、重庆市重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82、重庆地区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83、顶岗实习对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的利弊分析

84、小学教师专业化对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冲突与思考

85、重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86、重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87、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分析

88、论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89、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课的现状及分析

90、小学数学“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研究

9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92、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教学误区与对策

93、在“数学广角”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94、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化思想的培养

95、从多角度挖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思考

96、构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97、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

98、重庆市小学科技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

99、重庆市小学生科技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

100、重庆市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

101、长寿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102、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

10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

104、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

105、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

106、理想与现实之间

107、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养模式研究

10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研究

109、西部地区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标准的研制

110、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估量化标准研究

111、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研究

112、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13、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114、重庆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研究

115、重庆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素质研究

116、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素质

117、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118、渝东南地区小学教师普通话现状的对策研究

119、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120、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

121、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122、重庆市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23、重庆市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24、小学阶段师生冲突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125、儿童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126、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误区

127、用科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128、小学低段与高段教育的区别

129、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130、小学各学科教育的共性及个性特点

131、关于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手段和方法研究

132、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

13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34、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

135、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6、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37、网上小学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138、小学课程教学网站在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39、面向少儿的教育网站设计

140、如何培养小学生探究式科学学习能力

141、农村小学科学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42、农村教育资源优势与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143、开放型小学科学课堂的建构

144、论科学课的“趣”

145、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

146、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情境教学

147、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48、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探讨

149、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150、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评价的探究

151、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152、关于小学科学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研究

153、教师素质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影响研究

154、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或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155、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及措施研究

156、小学生品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157、小学阶段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58、小学师德师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59、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0、小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161、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162、小学德育教育环境的研究(或小学德育评价模式研究)

163、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164、健康和谐的课堂管理的探究

165、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问题追因与发展思考

166、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研究

167、从中国传统饮食谈小学生膳食状况

168、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看小学素质教育

169、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谈农村寄宿教育

170、小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171、从传统文化的危机谈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172、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突出活动特性

173、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怎样进行方案设计

17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研究

17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

17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师?

177、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探析

178、小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研究

179、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课教学范式转型的思考

180、小学德育的评价研究

181、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182、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18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184、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

185、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

186、某类特定范围语言的研究

187、某地社会用字(用语)规范情况调查报告

188、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比较研究

189、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190、《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女性系列

191、《水浒传》女性形象论

192、小议教育评价语

193、口语与口语教学

194、顶岗实习对我国当前职前教师教育的影响

195、重庆市重点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196、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197、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研究

198、重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199、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200.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让地方资源之花在特殊教学的论文

我们学校的教师对地方特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了调动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特色资源应用的积极性,我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了科研兴校的良好局面,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促进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一个学校无论历史长短,规模大小,从属如何,要想全面、持续地发展,关键在于教育的决策者、领导者、实施者要把握教育规律,以战略性的眼光找到教育发展的“内驱动力”。就教师而言,要当教育家,就必须具有科研能力,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就学校而言,要迅速形成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教学体系,唯有不断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我们应该坚持地方特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减少成本,拓宽教育科研领域,使教育科研由浅人深、由点及面地发展,发挥“先行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二、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研组,全面实施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研组简介:老君台中学教科组成立于20XX年,共有8名教师为成员,主要以八年级、九年级物理学科的学生科技创作活动为主进行教学。

老君台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从20XX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在20XX年举办的物理小制作展览,展出的作品较少,学生不知如何制作,参与度不高。其中李卓航的作品《马到成功》在我的指导下完成,并参加了河南省中小学小制作比赛,获初中组二等奖,受到教体局领导的`表扬。

在20XX年举办的物理小制作活动,采取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教师制作等形式,提高了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展出作品较多,质量有所提高,受到了县教体局领导和到校检查工作领导的好评。

20XX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第三届物理小制作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高、制作水平高,学校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XX年我校举办了老君台中学第四届物理小制作活动,我们教师先讨论方案,然后分组辅导学生,讲解小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制作了水平较高的作品,内容涉及力学、光学、电学、声学、热学等。并于20XX年11月15日在教学楼大厅展出,鹿邑县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举办这样的活动?在20XX年以前,学牛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尤其是在学到光学、电学时有许多学生掉队了。他们普遍认为物理学习难度较大。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物理组的教师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最后提出了“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习物理兴趣”的想法。并在20XX年开展了活动。通过小制作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了、物理成绩提高了,尤其是制作电学作品的学生,他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遥控机器人。

三、开展地方特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动手能力

第一,我校办学条件与省城学校相比,实验仪器等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综合利用乡土资源、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实用的教具,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个制作活动中我校涌现出了很多优秀教师,教具制作情况如下表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1)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2)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3)能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4)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刨造性。

第三,设立多种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深人生活。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积累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让地方特色资源之花在教学应用中得到绽放。

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此背景下承担着重要使命。语文课程在职业学校中属于基础课程,职业学校语文新课标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获取和应用相关知识,但短期的改革并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学的许多方面依然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后期修正和弥补。本文首先介绍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特征与意义,然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

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服务,帮助并指导学生顺利就业,而语文综合实践课作为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将对学生专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背景下,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也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虽然在理念、课程安排、评价等方面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但与以往相比已经能够取得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概述

(一)特征。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综合性,该教学课程涉及范围十分广阔,包含听、说、读、写四大要素,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实践性,该课程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自然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新与探究,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三是合作性,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集聚全体学生的力量,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发挥光与热,进而形成合力,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通过开展语文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新教学理念背景下,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意义重大。首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负责讲授课程内容,还要负责管理班级纪律,而综合实践课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转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动脑思考,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识内化。其次,综合实践课凭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与实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化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二、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指导思想存在误区。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很容易忽视语文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部分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语文学习对学生日后就业影响不大。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占用综合实践课去讲解专业课内容,严重压缩了实践课教学时间,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单纯学习文化课内容,在语文综合实践方面始终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势必会对其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课程安排较为盲目。在大部分职业学校中,管理人员都本着求稳的原则,不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依然故步自封,坚信长期总结的办学经验适用于任何时代,殊不知这样做对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由于实践课教学内容与新课改要求相背离,课程安排也较为盲目,许多教师未能透彻理解开展该课程的意义,只是将其简化处理,难以充分发挥该课程中“综合”与“实践”的作用,甚至有些职业学校并没有安排此门课程。同时,在课程开发程度上也存在缺陷,部分教师受传统课程体制影响,开发实践课程的意识较为薄弱,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对课本与教案依赖度较强,只是单纯从某个角度、方面进行课程设计,未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极大地影响了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深入,但在语文综合实践课方面却没有获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保守教学法,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将知识点生硬地传授给学生,学生通常死记硬背,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影响了该课程整体价值的实现。另外,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更倾向于互动性较强的授课模式,但由于教学受到课本、课堂的限制,加上活动场所有限,即便教师自身给予综合实践课高度重视,也只能将活动地点设定在校园中,难以满足开展实践活动课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课程实施效果[2]。

(四)缺乏有效管理与客观评价体系。在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中,管理与评价体系均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并未针对语文综合实践课设置健全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导致“重技能、轻素质”的问题出现。同时,由于对学生的表现未能建立客观评价体系,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便因为缺乏有效反馈而阻滞,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职业学校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措施

(一)提升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综合实践课在整个职业学校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其他专业课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导致社会对高质量、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学生紧紧把握机遇,学好母语,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此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课,认真深入地研究该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目标,有效突破目前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瓶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综合实践课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语文实践课程活动,充分认识到语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质,为以后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二)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自由性与多样化特征,在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式。

1、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属于综合实践课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通常由学生自行分成几个小组,教师从中观察,避免小组间在人数、实力等方面差异过大。分组完成以后,学生便开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交叉组合在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若遇到跨地域交流,还可以将不同地域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展开分组活动,以此扩大综合实践的范围,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主要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活动,这种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能够自己思考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即将面对毕业就业问题,综合实践课程能够在某些情景下让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每个学期末学校会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习,这便是开展个人活动的大好机会,当学生完成个人任务后,通过书写活动报告等方式与他人进行经验交流,从而学习他人所长,弥补自身不足。

3、全班活动。通常情况下,对于知识面较广、分工要求严格、深度较深的活动来说,应采用全班活动的方式开展。例如,在对“奏响蓝色畅想曲——保护水资源”这一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发挥全班同学的力量来完成任务,这就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监控,运筹帷幄,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兴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逐渐与教学相结合,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更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一些文本与情景,使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进而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课堂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习兴趣自然比较浓郁,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显著增强。

(四)完善综合实践评价体系。以往的语文课程教学,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综合实践课程常被忽视,相应的评价体系也不健全。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学校对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给予了高度关注,综合实践评价体系也得以完善。例如,在教学评价主体上,不单有教师评价,还将学生互评、个人评价等引入其中,甚至请学生家长、校领导等参与教学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考核成绩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形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

四、结论

在社会发展与新课改的共同作用下,教育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此,职业学校与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力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中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印波.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研究[J].大科技,2016,(26):56-57.

[2]郭小敏.浅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J].小作家选刊,2016,(25):67-68.

[3]罗艳.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5):106.

1.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对待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色,而且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自尊心,从小学生的心里角度出发,其实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心和注意,再加上现阶段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没有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注那么很容易就会造成心里的落差,从而形成一定的心里的阴影。所以学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个作为小学班主任老师的一个必修的课程,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具有基础的职业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平等的观念去面对每一个人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相等的关心和照顾。2.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专人专职,有效的引导学习进行自我的管理想要做好小学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该设置专人去承担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而且需要班主任老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交际学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其次,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一个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自我管理工作。这一方面非常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规范的良好的习惯,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于学生整个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3.与学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要做好有效的保密工作作为一个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去倾听学生心中的想法,做一个友好的倾听者,从学生的言谈中找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不足的地方,并且加以改正,与学生交谈的时候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一个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会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倾听和了解到学生的心声之后需要为学生做好的一个良好的保密工作,确保学生的隐私不受到侵犯,合理的尊重一个小学生的人权。这样一来,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继续的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否则只会是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题目

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一份精彩的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题目,因此我为你们精心挑选了论文的选题,仅供参考!

扬州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反映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和新机制,有理论,有实践,力求文字精炼、通畅,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字数5000字以上。

打印格式与完成时间

一律采用A4纸打印。

标题用三号黑体字居中

标题下用四号楷体字注明单位和学员姓名

正文一律用五号宋体字。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关于教育体制与发展研究

1、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及与小学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2、 国际小学教育阶段母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3、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完善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建议

2、新课改下小学教科研现状及思考

3、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4、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小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6、当代小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7、小学生学习类型及分类指导研究

8、小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预防及矫治研究

9、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研究

10、小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研究

12、小学数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13、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

1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

15、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

16、创造性使用小学新教材的策略研究

17、自主学习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18、小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19、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0、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1、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24、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25、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6、小学数学中概念的教学

24、小学数学中计算的教学

25、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26、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28、小学数学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29、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教学

30、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3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33、小学生数学语言教学的研究

34、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35、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36、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37、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8、现代教育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三、关于教师成长研究

1、在新课改中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2、新课改呼唤教师间的合作

3、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方式、方法研究

4、构建富有特色的小学教师文化研究

5、名优小学教师品质特征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6、关注小学教师个人需要,促进其自主发展对策研究

7、科研型小学教师的心理品质及“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研究

8、培养小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研究

1、新形势下小学班集体建设研究

2、现代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方法及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3、优秀小学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4、小学班级活动创新思考

五、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浅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3、浅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心育功能

六、关于德育与心育研究

1、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3、小学教师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4、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测评研究

5、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

7、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研究

8、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七、关于其他各类教育研究

1、科技教育与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小学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研究

3、小学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4、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八、关于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

1、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2、如何开发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的研究

3、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因素的研究

4、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九、关于教育信息化研究

1、小学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十、关于教育评价研究

1、关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2、小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研究

3、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应用研究

4、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评价研究

5、创新教育评价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序号 论文题目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

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

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

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小学教育学年论文题目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学年论文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朗读教学研究综评

2、朗读与朗读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4、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5、阅读教学对话研究

6、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7、作文教学研究

8、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9、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研究

10、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新

11、家庭文化氛围与小学生个性

12、小学学科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3、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14、小学学科课程软资源开发研究

15、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

16、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7、小学课堂的时间管理策略

18、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19、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研究

20、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1、试论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22、试比较儒墨两家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问题的异同

23、孔子关于师德的论述及现实意义

24、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探析

25、歌曲与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6、游戏教学,适应天性

27、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8、激励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29、现代教育条件下的小学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

30、独身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优良个性养成的影响

32、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

33、小学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

34、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35、班主任素质与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相关研究

36、学生厌学、辍学、出走、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及其教育对策

37、小学生理想、学习目的、兴趣、自主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调查与教育研究

38、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现状调查研究

39、"品行弱势学生"的教育策略

40、网络不良文化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41、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浅论

42、洛克教育思想与当今新课程改革之异同

43、洛克教育思想浅析

44、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浅论

45、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浅论

46、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论

47、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浅论

48、小学语文教学的训与练

49、Solo理论与实践

50、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51、拼音教学与创新思维启蒙

52、识字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53、词语教学与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

54、句子教学与“阅读链接”

55、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

56、教学设计与以学定教

57、阅读教学中的“悟”与“解”

58、如何使语文教学走向自主学习

59、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机制

60、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61、课程资源问题探究

62、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是与非

63、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64、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数学素养对实习效果的影响调查

65、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基本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66、小学“三角形三边间关系”的教学研究

67、刍议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68、小学估算教学研究

69、帮助学困生获取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

70、数学教学应体现自然的过程

71、高度决定视野——论小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72、角度改变观念——也谈数学教学的效率

73、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74、小学数学程序性知识教学初探

75、小学数学陈述性知识教学初探

76、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初探

77、低年级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7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79、当代小学名师专业成长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

80、重庆地区重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81、重庆市重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82、重庆地区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83、顶岗实习对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的利弊分析

84、小学教师专业化对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冲突与思考

85、重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86、重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87、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分析

88、论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89、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课的现状及分析

90、小学数学“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研究

9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92、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教学误区与对策

93、在“数学广角”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94、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化思想的培养

95、从多角度挖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思考

96、构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97、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

98、重庆市小学科技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

99、重庆市小学生科技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

100、重庆市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

101、长寿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102、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

10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

104、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

105、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

106、理想与现实之间

107、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养模式研究

10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研究

109、西部地区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标准的研制

110、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估量化标准研究

111、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研究

112、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13、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114、重庆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研究

115、重庆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素质研究

116、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素质

117、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118、渝东南地区小学教师普通话现状的对策研究

119、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120、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

121、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122、重庆市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23、重庆市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24、小学阶段师生冲突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125、儿童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126、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误区

127、用科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128、小学低段与高段教育的区别

129、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130、小学各学科教育的共性及个性特点

131、关于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手段和方法研究

132、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

13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34、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

135、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6、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37、网上小学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138、小学课程教学网站在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39、面向少儿的教育网站设计

140、如何培养小学生探究式科学学习能力

141、农村小学科学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42、农村教育资源优势与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143、开放型小学科学课堂的建构

144、论科学课的“趣”

145、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

146、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情境教学

147、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48、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探讨

149、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150、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评价的探究

151、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152、关于小学科学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研究

153、教师素质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影响研究

154、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或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155、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及措施研究

156、小学生品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157、小学阶段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58、小学师德师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59、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0、小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161、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162、小学德育教育环境的研究(或小学德育评价模式研究)

163、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164、健康和谐的课堂管理的探究

165、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问题追因与发展思考

166、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研究

167、从中国传统饮食谈小学生膳食状况

168、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看小学素质教育

169、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谈农村寄宿教育

170、小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171、从传统文化的危机谈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172、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突出活动特性

173、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怎样进行方案设计

17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研究

17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

17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师?

177、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探析

178、小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研究

179、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课教学范式转型的思考

180、小学德育的评价研究

181、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182、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18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184、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

185、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

186、某类特定范围语言的研究

187、某地社会用字(用语)规范情况调查报告

188、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比较研究

189、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190、《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女性系列

191、《水浒传》女性形象论

192、小议教育评价语

193、口语与口语教学

194、顶岗实习对我国当前职前教师教育的影响

195、重庆市重点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196、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197、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研究

198、重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199、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200.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此背景下承担着重要使命。语文课程在职业学校中属于基础课程,职业学校语文新课标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获取和应用相关知识,但短期的改革并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学的许多方面依然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后期修正和弥补。本文首先介绍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特征与意义,然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

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服务,帮助并指导学生顺利就业,而语文综合实践课作为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将对学生专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背景下,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也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虽然在理念、课程安排、评价等方面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但与以往相比已经能够取得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概述

(一)特征。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综合性,该教学课程涉及范围十分广阔,包含听、说、读、写四大要素,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实践性,该课程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自然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新与探究,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三是合作性,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集聚全体学生的力量,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发挥光与热,进而形成合力,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通过开展语文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新教学理念背景下,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意义重大。首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负责讲授课程内容,还要负责管理班级纪律,而综合实践课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转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动脑思考,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识内化。其次,综合实践课凭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与实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化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二、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指导思想存在误区。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很容易忽视语文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部分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语文学习对学生日后就业影响不大。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占用综合实践课去讲解专业课内容,严重压缩了实践课教学时间,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单纯学习文化课内容,在语文综合实践方面始终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势必会对其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课程安排较为盲目。在大部分职业学校中,管理人员都本着求稳的原则,不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依然故步自封,坚信长期总结的办学经验适用于任何时代,殊不知这样做对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由于实践课教学内容与新课改要求相背离,课程安排也较为盲目,许多教师未能透彻理解开展该课程的意义,只是将其简化处理,难以充分发挥该课程中“综合”与“实践”的作用,甚至有些职业学校并没有安排此门课程。同时,在课程开发程度上也存在缺陷,部分教师受传统课程体制影响,开发实践课程的意识较为薄弱,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对课本与教案依赖度较强,只是单纯从某个角度、方面进行课程设计,未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极大地影响了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深入,但在语文综合实践课方面却没有获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保守教学法,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将知识点生硬地传授给学生,学生通常死记硬背,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影响了该课程整体价值的实现。另外,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更倾向于互动性较强的授课模式,但由于教学受到课本、课堂的限制,加上活动场所有限,即便教师自身给予综合实践课高度重视,也只能将活动地点设定在校园中,难以满足开展实践活动课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课程实施效果[2]。

(四)缺乏有效管理与客观评价体系。在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中,管理与评价体系均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并未针对语文综合实践课设置健全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导致“重技能、轻素质”的问题出现。同时,由于对学生的表现未能建立客观评价体系,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便因为缺乏有效反馈而阻滞,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职业学校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措施

(一)提升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综合实践课在整个职业学校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其他专业课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导致社会对高质量、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学生紧紧把握机遇,学好母语,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此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课,认真深入地研究该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目标,有效突破目前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瓶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综合实践课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语文实践课程活动,充分认识到语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质,为以后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二)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自由性与多样化特征,在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式。

1、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属于综合实践课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通常由学生自行分成几个小组,教师从中观察,避免小组间在人数、实力等方面差异过大。分组完成以后,学生便开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交叉组合在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若遇到跨地域交流,还可以将不同地域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展开分组活动,以此扩大综合实践的范围,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主要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活动,这种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能够自己思考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即将面对毕业就业问题,综合实践课程能够在某些情景下让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每个学期末学校会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习,这便是开展个人活动的大好机会,当学生完成个人任务后,通过书写活动报告等方式与他人进行经验交流,从而学习他人所长,弥补自身不足。

3、全班活动。通常情况下,对于知识面较广、分工要求严格、深度较深的活动来说,应采用全班活动的方式开展。例如,在对“奏响蓝色畅想曲——保护水资源”这一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发挥全班同学的力量来完成任务,这就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监控,运筹帷幄,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兴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逐渐与教学相结合,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更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一些文本与情景,使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进而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课堂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习兴趣自然比较浓郁,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显著增强。

(四)完善综合实践评价体系。以往的语文课程教学,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综合实践课程常被忽视,相应的评价体系也不健全。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学校对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给予了高度关注,综合实践评价体系也得以完善。例如,在教学评价主体上,不单有教师评价,还将学生互评、个人评价等引入其中,甚至请学生家长、校领导等参与教学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考核成绩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形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

四、结论

在社会发展与新课改的共同作用下,教育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此,职业学校与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力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中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印波.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研究[J].大科技,2016,(26):56-57.

[2]郭小敏.浅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J].小作家选刊,2016,(25):67-68.

[3]罗艳.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5):10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呢?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让儿童的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一、明确探究主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欲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首要步骤。以三年级学生为例,由于他们问题意识淡薄,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问题的思考,以利探究主题的形成。

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却熟视无睹的问题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或引导观察、实验,使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主题,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也可以即时捕捉一些突发性问题进行研究……如《植物种类知多少》的探究活动前,一教师特别准备了不同种类的两种花(一种草本,一种木本)请学生闻其味辨其形,并谈谈“更喜欢那一种,为什么?”因其味道、形状迥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弄个究竟,这样营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示了问题的导向。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切入口要小些、具体些,这样更受学生欢迎且易实施。

问题的提出是成功的一半,探究主题确定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充分发表看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确定好解决问题的行动步骤,即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可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引导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进而引导学生从研究学生的具体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及所需要的大致时间,进行全盘考虑,制定出可行的研究计划。这样做既是尊重个性、优势互补,又让学生等得做事要有计划性,因而有利于研究实效的提高。

二、重视自主探究

这以阶段的活动大多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自主展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例如《研究温度计》的第二阶段(探究阶段):温度计里的液柱为什么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医生用的体温计不能测量温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定的研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多方调查,并统计学生自己使用温度计情况;请教师和家长关于“温度计的发展史”等相关问题,利用双休日到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地方,查找温度计的种类、由来、用途等,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从而懂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同时也了解古文化、现代科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再如,我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这次活动中,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到赣榆县金山镇龙王河中游地带,全市有名的臭水河,在接近龙王河还不到一里的地方,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鼻而来,来到河边,一条黑水河由南而去,再观察河两岸的植被的成活、生长状态……旋即,许多有价值的治污设想油然而生,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出击获取大量信息,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后,我有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解读、筛选、整理、辩驳、释疑,促进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指点或协调,这也是课程自主性的需要。

由于活动的开放学生在探究中常会萌发出许多以外的新问题。如《保护环境,爱我家园》活动中,有学生提出:大气也有毒,为什么有些地方的人要“抽铅”?其中的“铅”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毒?《植物与动物》活动中,学生提出:为什么施过肥的小麦可以吃?而人却不能直接食用肥料?为什么动物能冬眠?而人却不能冬眠?……学会求知,不断创新、不断建构——这正是自主探索学习的价值所在。

三、体验探究价值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价值追求,从这一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亲历体验、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亲身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如《运用多种材料进行的小制作》这一主题活动,学生经历了:

(一)确定主题,制定计划(1—2课时);

(二)自主探究并解决制作过程中疑难而新鲜的问题(5—7天);

(三)自行设计各种各样“佳作”,畅谈“进行小制作”的奇思妙想(2—3天);完成主题活动的自主评价(1—2课时),这样一个“长时历练”。

在上述各种特定的“履历情境”中学生积极进取,实实在在的收集,处理各种信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分享,在活动过程中获取了宝贵的情感体验。有位学生通过制作的探究在自己的过程记录表中写下如此心得: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生,每年到秋忙假,都要帮助家中摔花生。这种又脏又累的手工劳动,我多想尽快摆脱,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人们进行稻谷脱粒,激发了我的创作制作,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研究,大胆创设并完成了花生脱粒机小制作,我将我的研究成果交给爸爸看,爸爸夸我是小爱迪生,并将我的小创制真的制成了小型花生脱粒机,今年我再也不用摔花生。显然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学生自己亲历所得,这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效果。为了保证学生“长周期、慢节奏”得自主探究实效我们特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让学生及时探究所得,进行记载整理,突出了重过程、显实效得探究价值。

四、构建自主评价体系,引导自主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得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得功能,根据这一指导意见,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评价研究。

首先,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设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认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得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教师或家长根据观察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档案袋中得活动成果等,用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学生活动另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例如,巧用电磁的实践活动中,有位学生是这样书写自我成长记录的:这次,我实实在在的学会了正确使用电烙铁,我先把电烙铁接通电源,过了一阵子,电烙铁前段似乎在冒烟了,我操起它触到小锡盒了。咦!触点周围的锡立刻变软了,并通过松香的化合作用自动粘在了电烙铁上了,我又马上拉拢了导线与事先绕上数匝红铜的铁钉,在它们之间点了几下,又给吹了几口气,哈!导线与铁钉牢固的接在了一起,成了一支太公钓鱼的无钩钓竿了!我欣喜万分,我也可以象老师那样,用它来给同学们表演无钩钓鱼的神秘幻术了……还要定期开展“协商研讨式”评定,将个人盒小组的经验盒成果展示出来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盒评论,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有利机会,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行为有助培养学生敢于盒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个性品质。

其次,采用量化参照标准进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引导行为采用模糊评价、感觉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说尤其科学性,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量化评价仍不可少,从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素,我们设计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表,来规范和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表的项目有四块,即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每块评价项目设置了评价要点、评价标准和观察记录。如,活动效果这块的评价要点是学生自主性、学生能动性、学生创造性。学生自主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的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动性的评价标准是主动活动面与主动活动量如何。

学生创造性的评价标准有三:

(1)思路设计是否新颖。

(2)方式方法是否多样。

(3)是否有一定的活动效果。并在没项内容后面附有观察到的典型案例记录,以完善评价的向导、激励功能。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以门新的课程,有着新的理念和新的操作,为了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和探求。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和综合性问题、现象、事件等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说明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上,还应体现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

1、打破课堂的界限,实现语文与综合实践的整合。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应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把世界作为学生的教科书,特别重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所涉及的不仅是文本内容,更强调非文本内容的习得与感悟。自然风光、风土习俗、新闻热点等均可以作为活动内容。

学科整合会带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如果在教学中敢于把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放到开放的综合实践天地中,鼓励学生自主地探讨,自由的交流总结,那么学生的收获会远远超乎课堂所获,远远超乎老师的想象。

2、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实现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其实就有很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产生了很多问题,但有的问题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由此所产生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也就诞生了。

3、巧选实践形式,实现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在当前还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占一席之地。教师利用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挖掘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形式的选择应依据活动的内容,尊重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趣味性、体现实践性。

①课本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深得学生喜欢,也适合学生表演。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②故事会。故事永远是学生的最爱。让学生讲哲理故事,悟人生哲理;让学生讲智慧故事,做睿智之人;让学生讲历史故事,晓民族之事。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内容,拓宽了视野。

③辩论会。辩论是一种锻炼口才的好形式。学生往往能在激烈的思辨中飞扬个性;在“唇枪舌战”中锤炼语言,如《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④“五小活动”。即小记者、小发明、小设计、小导游、小考察活动。可让学生当小记者,学习采访;可叫学生搞小发明,写小论文;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家乡巨变;可指导学生当小设计师,设计小报;可组织学生作小调查,调查周围环境……

总之,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发挥着系统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在课程整合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努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发展的一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今后将尽可能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机会。采用的形式有时候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今后要尽可能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大胆参与。

总之,以上活动的开展,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将继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高雅情趣的陶冶。

本学期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了以“环保”为话题故事会,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举行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丰富知识,学会感恩,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以上活动的开展,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将继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高雅情趣的陶冶。

五、存在的问题: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今后将尽可能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机会。采用的形式有时候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今后要尽可能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大胆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特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另外还组织了以“环保”为话题的辩论会,把语言和具体情景结合起来,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丰富知识,学会感恩,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以上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又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采用的形式有时候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今后我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多搞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学期,初一级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名著,品人生”大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眼光,深入阅读中国四大名著,并结合四大名著谈自己对这个社会和自己的人生的认识,几个月来,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增强了中国文学的底蕴。下面,仅就初一的活动情况作一番总结工作。

一、有序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人生品味

开学初,我们初一级部便安排学生充分利用阅读课和课余时间进行四大名著的阅读活动。我们的组织方法是:

1、各班学生自愿报名挑选小说,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我们初一级部的阅读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他们对四大名著的爱好,具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阅读能力强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弱者阅读《水浒传》,次之《西游记》。这样保证了学生阅读的全员参与,他们的兴趣很高。

2、学生阅读研究,制作阅读材料锦囊。学生刚一接触这些历史名著,其阅读的难度相当大。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深入研究。一般的步骤是:先利用名著导读对小说进行大致了解,然后走进图书馆开始对小说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这些资料学生收集到一个小本子中,我们把这个小本子叫:资料锦囊,学生把资料进行共同研究,在讨论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进行名著观点大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名著的主题观点都是多元的,学生对名著的观点不可能是相同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有效地组织他们对名著的主题观点进行大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证明着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这种提高对学生的阅读来讲是最可宝贵的。

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表现自己对名著的理解

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初一级部就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名著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表达学生的综合文学素质和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以下四种:

1、自编书。四大名著自编书是我们初一级部的一大特色,学生们在自编书上设计自己对名著人物的理解,并摘抄了一部分的名著的精彩片断写出自己对这一片断的赏析,这其中的优秀作品令我们刮目相看。

2、各班级内进行生动的四大名著故事比赛。我们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讲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品味四大名著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回味四大名著中的情节,这样一来,他们对四大名著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3、个别班级还举行了别有情趣的四大名著新编故事赛。初一年级三、四班进行的“新三国,新演义”故事大赛。

三、积极参与学校语文组组织的四大名著有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味名著、品味人生。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充分重视学校教研组布置的关于四大名著的故事大赛,动员学生全员参加,在他们之中挑选优胜者参加学校的比赛。另外,我们还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英雄”演讲比赛,初一级部的于翔宇同学对《三国演义》的理解相当透彻,他在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中勇夺冠军,成为初一级部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楷模。

另外,为了检验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效果,我们初一级部还利用抢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测试,事实证明学生了阅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在彼此的比较中,鉴证了自己的阅读水平。教师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下一步的阅读进行了安排。这种有益的活动我们要继续坚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面向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把实践观念引进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而且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以依赖教师的学习心理,同时,实践活动的无法包办替代可以促使教师发挥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现将本学期的语文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举行的主要活动:

1、传统文化系列(传统工艺、传统文艺、节日风情、名山大川)

2、赞美秋天诗朗诵会

3、有趣的形声字

4、秋天的水果

5、“冬之韵”咏冬活动6、欢庆元旦、新年

二、所运用的活动方式:

1、收集生活中小朋友们身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主题活动类、专题探索类、问题讨论类、社会实践类和游艺类。

2、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儿童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如: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编一编等,让课堂走向开放,让教学充满不朽的活力。

三、本学期所达到的目标:

1、设计了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5、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锻炼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

6、加强口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规范语言。

总之,在下学期我们将更加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