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9:28:37

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研究论文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论文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幼儿园节日的研究论文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执笔:李新风)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发布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现状对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国人应该要用一种衡量的态度去对待。所谓传统文化,无疑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但是并非传承久了的东西就适合发展如此迅速的现代,作为现代人既要传承它也要发扬它,却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到近代却陷入了深深的文化危机,在寻求解决民族危机的同时,人们也从文化上寻找和选择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精神。中国虽然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着辉煌的历法制度与科学著作,但是我们没有传统而且系统的科学精神,这一些发明都是在生产生活中为了适应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带有被动性和宗教性。究其原因,中国传统中关心的是人伦和社会,而不是自然界,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也只是局限在为了更好地维护帝王的统治,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平稳取精华:强烈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中和”思想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确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现状,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春节中秋端午,元宵清明等等,目前已经纳入全国的法定节假日。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现状; 社会日新月异,生产力飞速提高,物质基础的变革必定会引起文化上的改变。新形势下,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着一些困境。客观准确的分析认识这些困境,是制定切实有效的传承途径的必要前提。一、传统节日文化日趋淡化从最近几年各地的过节形式来看,传统节日的许多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习俗和仪式活动等都逐渐被人们淡忘,有的已经趋于失传了,而且根据不同地方的节日特色,这种淡化趋势地域之间程度有所不同,过节的氛围的淡化是个不争的事实。追求其原因,这与外部西方节日的冲击和内部国家自身社会结构的转型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1)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性的民族意识迅速觉醒,人们开始以自觉的或自发的态度来寻找迷失的民族文化自我,于是,民族文化受到空前的重视,开始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寻求对内求得团结和统一、对外则要求独立和差异的这样一种适合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1]随着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且相互渗透,尤其是伴随西方国家经济霸权而来的文化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挑战。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世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2]如何在这股世界大浪潮中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坚持中国节日文化的独立性,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西洋节日的渗透,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正如美国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文化外交》一书中指出的:“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3]目前,我国也采取了许多相关措施来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使人们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民俗传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例如传统节日假日的法定化,一些传统节日中具有深厚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由于受到法定节假的支撑,民俗活动的开展有了时间保障,这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深刻的意义,但是这也不抵西方节日在中国火速发展的势头。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普遍流行,迅速在中国占领一席之地,这与商家和媒体的为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不遗余力地对洋节推波助澜是密不可分的。每年一到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宣传活动就会铺天盖地,圣诞树、圣诞晚会、苹果、圣诞帽、玫瑰花和巧克力等西方节日有关的商品成为大街上的主角。另外中国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更加宽容的态度,对西方节日的争相追捧,一定程度上给西方节日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个更具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社会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奔放性、浪漫性、娱乐性等的确独具魅力,值得学习和借鉴,然而我们在发扬人类文化的时候不可本末倒置,作为一个中国人,保护和传承本国优秀节日文化传统的责任义不容辞。(2)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转变。传统节日文化源于中国农业社会的。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步入一个现代的工业社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高科技飞速发展、公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农业文明中维系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生存的解决温饱性、交往的血缘关系性、祭祀的家族国家性等日趋发生变化,这些引发传统节日文化的淡化是在情理之中。以春节为例,过去春节前一两月大家都会纷纷忙着办年货,置办新衣服,制作各种干菜和精美的糕点,包饺子等等,在忙碌中体会新年的乐趣。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方式日益便捷化、现代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日益发生变化。可口的食物和漂亮的新衣服在平日就能够得到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过年情节,节日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大大的减弱。当代生活节奏日益变快,社会竞争力日益激烈,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工作,不会再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过节上,甚至有的人为简单省事,把所有亲戚聚在餐馆,一起吃顿“年饭”的功夫,节就算过了,春节原本的守岁、拜年等活动逐渐的被简单化或省略,过节意义就此大打折扣。在目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时期,传统节日的很多礼俗和风俗被“现代风尚”所削弱。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良演变现象引发的传统节日变味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出现各种不良演变现象,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的传承带来巨大挑战。导致这种异化的主要因素是,巨大利益驱使下的商业化浪潮和腐败现象。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商业味越来越浓。对于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各行各业纷纷从攫取利润的角度,充分利用假日黄金周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旅游部门争取充分调动人们的旅游热情;商业部门争取充分调动人们的购物热情;餐饮部门争取充分调动人们的吃喝热情。正常合理的的商业活动能够推动节日形式的多元化,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这种商业活动不合理的话会危害百出:宾馆饭店的“年夜饭大PK”花样百出,传统节日应有的饮食文化元素缺失;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成了商家月饼大比拼的关键时机,一些商家卖过期月饼,使人们对节日食品的信任度降低;清明节的祭奠仪式在商品化的社会里也变了味道,令人眼花缭乱的祭品浸天飞舞,从传统的纸 钱、香烛演变到“别墅”、“小姐”、“宝马”等。传统节日价值观念在异化,传统佳节原有的意义被商业泡沫歪曲抹杀了。腐败现象助长传统节日的不良演变。近年来,国家虽然大力提倡反腐倡廉,但由于巨大利益的驱使,政府官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中华传统节日中的礼尚往来的形式成为一些人送礼拉关系的有利借口,许多人把我国的传统节日当作是巴结领导的黄金时机,节日也因此成了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以压岁钱为例:给孩子压岁钱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分赠钱币,借以祝福,这是用来表达亲情的温暖,体现了浓郁的民风民情。在过去,压岁钱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主要是图个热闹、吉祥。而现在许多人把孩子当成交际应酬的工具,压岁钱收得最多的,几乎都是那些父母身居要职的孩子。以月饼为例:2007年中秋节前,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某食品厂生产了一系列的“黄金月饼”.其售价从2180元到26160元不等。而这些月饼则是普通百姓所无法“垂青”的,“黄金月饼”的背后掩盖的是一种“另类腐败”—对那些有所求又不好明示、想送礼又怕惹人眼的人来说,给领导送盒“月饼”实在是“曲径通幽”。[4]由此可见,传统节日被部分人以非法目的利用,破坏了节日本该有的浓厚节日文化氛围,诋毁了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文化形象。三、过节趋于表面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被遗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为了解首都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情况,从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底,对首都3778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对于那些影响力比较大、流传性比较广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的起源、传说及习俗等,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回答,其比例占85%以上。但对于端午节和七夕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小学生对其相关的传说则了解不多。[5]这些小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还需要他们的传承。但是事实证明这些孩子对传统节日日期、传说、起源等知之甚少,这与目前过节表面化的现状是密不可分的。传统节日的部分形式内容被保留下来,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丰富,节日的娱乐功效被人们扩大,但其中包含的文化精髓往往被人们忽视,这不免增加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在这些发展困境面前,一些人开始否定传统节日文化,认为这些传统的东西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的巨大“诱惑”下,认为中国的这些传统因素已经“过时”了。其实这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这些困境,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否定传统节日文化,丢弃历史给我们的“财富”,而是要一如既往的秉承这些优良传统,并且紧随时代步伐,为传统节日文化开拓一条能够体现时代性的崭新道路。参考文献:[1]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8页.[2]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3]张骥,韩晓彬.论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26页.[4]肖琴.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船山学刊,2009年.[5]王颖.首都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识现状及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