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7:31:35

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研究论文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论文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幼儿园节日的研究论文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幼儿园传承经典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对幼儿的礼仪 教育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 方法 ,作为教师要言行合一,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抓好对幼儿的培养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 文明礼仪 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 (一)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教师和家长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帮助幼儿改掉“小王子、小公主”的蛮横脾气,引导他们学习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与人的交往中,谦恭有礼、落落大方。如有客人到家,幼儿应礼貌问好,主动让座;在幼儿园,有同伴过生日,幼儿应表示祝贺,并送给同伴一件温馨的小礼物,等等。 (二)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服饰仪表礼仪、语言谈吐礼仪、行为举止礼仪。服饰仪表礼仪要求幼儿衣服要整洁平整,不穿奇装异服,头发、脸、手要干净,不要给人脏兮兮、邋里邋遢的感觉。语言谈吐礼仪要求幼儿说话要态度诚恳,不造作不浮夸;见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并注意措辞,多用敬语、礼貌用语。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人的语言谈吐对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行为举止礼仪要求幼儿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手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要一会儿碰碰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会儿抠鼻子,一会儿掏耳朵;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在公交车上要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三)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课堂礼仪和讲座演出礼仪等。课堂礼仪要求幼儿在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遵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与同伴协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讲座演出礼仪要求幼儿在听讲座、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窃窃私语,不乱扔垃圾,要精神饱满,积极与场上演讲者、演员交流互动,要尊重他人的劳动,适时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等。 二、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每天活动最多的地方是家和幼儿园,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和家长应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到哪些是规范的行为,哪些是不规范的行为,对他们规范的行为加以鼓励、强化,而对于不规范的行为,帮助他们摒弃、改正。幼儿在幼儿园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对此,幼儿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应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幼儿进餐时,要依次入座,不大声喧哗,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能挑食、偏食,桌面要保持整洁,吃完后要擦嘴、漱口,并自觉收拾餐具等。 (二)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 儿童 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在游戏中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融入礼仪规范的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使他们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让幼儿玩:A洗手,B也洗手;A玩玩具,B也玩同样的玩具。A对B说:“你为什么学我?”B对A说:“你为什么学我?”A恼怒,B也恼怒。此时教师出场,对A和B进行调解。教师对A说:“你试着对B微笑看看。”A对B微笑,B对A也微笑。A装出哭的样子,B也装出哭的样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初步理解到: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我对别人不好,别人就会对我不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谦让,有礼貌,这样对方才会对他们做出谦让、有礼貌的反馈。 (三)在集体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每天下午组织开展“国学堂”活动,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等 国学经典 ,并结合相关的视频节目,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为人处世等。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争做文明礼仪使者”活动,在教授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举止的基础上,在整个幼儿园中开展竞赛,评选文明礼仪使者。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幼儿讲礼貌话、做文明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强化中,达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 (四)在特殊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喜欢过节,而近些年中国兴起了 父亲节 、 母亲节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气氛浓郁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幼儿讲述爸爸妈妈生育、抚养他们的辛苦,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并引导幼儿要懂得感恩,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动手为父母制造一张新奇的 贺卡 、画一幅漂亮的画作为节日的礼物,并写下对父母爱的话语。在 教师节 ,家长要提醒幼儿为教师准备节日礼物,并说出自己对教师节日的祝福。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不要“高大上”,不要“贵奢华”,要的是幼儿自己的小创意,可以是一件精致的小手工,也可以是一盆充满生机的小绿植等等。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幼儿懂得了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 作者:王睿屹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钢一幼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一、养成良好的礼仪教育习惯 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幼儿园里的晨间活动就给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晨间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给幼儿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微笑,加强对幼儿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对于幼儿可以在晨检的过程中,体会和学习到懂礼貌等文明的礼仪,由此可见,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贯穿到幼儿身边的。长此以往,家长和小朋友之间就能够主动的问候,创造出和谐的礼仪氛围。 二、积极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早操是幼儿园每天最基础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时间,安排统一的早操学习,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教会幼儿们一些有关礼仪的儿歌,并将这些儿歌精心的编排到早操中去。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来学如何让幼儿把礼仪教育运用到活动中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顾虹习礼仪行为,如可以采用共同分享的活动,即为让幼儿学习一则有关礼仪的经 典故 事,与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通过直观的观看短片的形式,学习经典的 故事 ,如“程门立雪和孔融让梨”等礼仪典故,为幼儿打下良好的榜样。 三、创新礼仪教育活动理念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思想教育中,传统的言传身教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是十分的困难的,因此,教师就应多组织游戏环节,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游戏中教会孩子们礼仪的知识。如:在玩户外滑梯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有秩序的玩耍,学会礼貌用语的应用,如:“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等。使得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礼仪言语,更深刻的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环境是对幼儿礼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幼儿园里,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开展礼仪的教育工作。可以在幼儿园走廊的墙壁上贴上警示 标语 ,如:禁止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需损坏公共设施等等,还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礼仪教育的有关知识点贴到走廊中。还可以在班级的板报中,张贴出每周的礼仪小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礼仪带来的快乐。 五、培养幼儿礼仪教育的原则 对于礼仪教育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幼儿的习性,教师要缜密的安排学习课程和内容,同时作为幼儿的家长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小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树立起典范的作用,做到相互谦让和尊敬。父母要敬老爱幼,关心他人,这样晚辈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起到礼仪的教育意义。 六、结语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作为教师要言行合一,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抓好对幼儿的培养时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周知,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就通过一个案例对幼儿园整个教育的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让幼儿把礼仪教育运用到活动中去,进而推进我国的幼儿礼仪教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式方法,并打下夯实的教育基础。 作者:顾虹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一、积极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 环境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洮南市实验幼儿园以培训为切入口,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教师去哈尔滨、白城等地进行培训,倾听专家讲座,明确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师对实施礼仪品格教育的紧迫感,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内修尊重之心,外展礼仪之美,养成了站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自然、见面问好、着装得体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还在教师中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礼仪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以高雅的气质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实现家园共育,他们还聘请北京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专业讲师来园为全体幼儿家长进行了题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启孩子幸福一生”的专题讲座,使家长对孩子的礼仪品格教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了。教师和家长的变化,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氛围,为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品格教育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礼仪品格教育开展的沃土。为了长期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他们首先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引进课堂,利用挂图、画册和情景表演等形式,教孩子学习礼仪、理解和使用礼仪,并把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晨间接待时,开展了“礼仪小天使”活动: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们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行礼问好;喝水时,孩子们一边背礼仪三字经,一边排好队;还有进餐礼仪、午睡礼仪、升国旗礼仪……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规范了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为了激励孩子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各班还开展了“礼仪品格之星”评选活动,孩子们个个争当星级宝宝。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茶道、插花、扎染、吹画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 传统 文化 的熏陶中感受艺术之美,感受中国文化的灿烂。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礼仪的良好氛围。 三、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感恩是爱的回报,关爱他人是爱的行动。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他们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三八”节教育孩子为妈妈洗脚;教师节教育孩子说“老师节日快乐”,并问候“老师辛苦了”; 国庆节 组织孩子们进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教育孩子们无论走得多远,无论飞得多高,祖国都永远在心中;玉树地震时,号召小朋友们把少买一个玩具、少吃一块雪糕的钱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用行动去关爱他人。“六一” 儿童节 前夕,他们把礼仪品格教育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向幼儿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了汇报。当孩子们朗诵“我也懂得爱”时,在场的观众都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懂事了、进步了,他们看到了人生的魅力品格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灵绽放了。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 礼仪知识 ,播下了礼仪行为,而且还使孩子们学会了勇敢、合作、坚持,知道了遵守规则,懂得了感恩,形成了良好的品格,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实施了养成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把家长和幼儿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明天搭起美丽的桥梁。今后,洮南市实验幼儿园会在幼儿养成教育上有更多的探索和收获,一定会为幼儿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邢蕊 单位:洮南市教育局

小论文:如何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

摘 要: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正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中去。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一是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三是结合德育教育,通过全园、班级、小组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教育;幼儿教育一、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古代有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等,这些故事成为历代幼儿教育的生动教材。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些小故事变化成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的卡通画,绘在校园文化墙上或张贴于橱窗甚至楼梯过道等地方,让幼儿不断通过这些非常直观的画面图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讲解,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慢慢理解其内容。

体会故事的内涵,明白要做一个好孩子的道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们不仅要培养幼儿诚实、礼让的美德,还要使他们懂得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勤动手动脑、富有同情心、学会与身边的小朋友友好相处等道理。

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摘 要: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4-02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实际上,乡土教育资源和素材是随手拈来的。比如幼儿园内种植的洋紫荆(又名羊蹄甲)叶形如心、花色鲜艳,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写生画画。三月底四月初,收拾樟树的叶子,让孩子们观察落叶、新叶、老叶的丰富多样的颜色,樟树的花及树枝纹路,师法樟树叶子,画水彩画、手指画,用樟树枝叶制作时钟表盘。给孩子们讲解瓯越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百缬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以江心屿、瓯江、东海海鲜、蒲扇等主题的图片展、文化知识卡片等教具。可以用香螺壳、辣螺壳、花蛤壳、钉螺壳等食材做计数、串线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竹编篮子等)、绿化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不一定要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已经很不实用的民俗物件: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但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每年植树节前后,安排亲子活动,种植乡土树种参与幼儿园改造。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如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中下旬播种蒲瓜、豇豆、茄子,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由各幼儿园提出申请、落实种植地及日常保护责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乡土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及栽培指导。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它影响着他们所铸造的关系、所做的关于职业和个人的判断,以及所处理的社会事务,因而对文化的差异感到舒畅。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乡土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不能一味排外,更不能表现为一种地方观念、狭隘和内向性,甚至大民族主义占优势的倾向。班级中有父母在法国、西班牙的孩子,可以请家长协助,择时来园介绍欧洲文明,跳一跳西班牙舞蹈。同理如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可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特有的家长资源。不能让留守子女、异乡子女对于他们接触到另一种乡土文化产生陌生恐惧、或鄙视、或自卑的心理。可以结合六一节汇演、每月一次的世界之旅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乡土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