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芜湖电大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24-07-09 01:34:40

芜湖电大论文答辩

电大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和注意的问题

一、电大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在论文答辩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答辩开始,一般先让学员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一般5分钟左右)。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出三个问题,学员一般在15分钟内,当场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4.或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二、电大学员答辩要注意的问题

学员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艺术。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答辩时,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员准备时间,要求当场作答。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记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非所问。答到点子上。

(四)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

(七)要讲文明礼貌

答辩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一般都能过的,但根本还是取决于你的态度。态度好的、积极的,自然能够把论文做好(自己解决不了的自会主动请教导师、同学解决),同时也会做好答辩准备,自然能通过。另外,跟你所选的课题难度、导师和学校的要求也有一定关系的。祝你成功!

电大论文答辩比较简单,形式主义比较重,也不用论文查重。

都能过。老师也不会难为人的。

芜湖电大毕业论文致谢

毕业论文结尾致谢词(通用11篇)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结尾致谢词(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次论文我主要是通过利用工作的闲余时间完成。

首先,感谢xxx导师对我确定论题、建立框架以及论文写作方面的种种指导,我才可以更顺利地完成论文,而且,使我体会到论文写作对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周老师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令人崇敬,令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魅力所在,而且,在指导的过程中,令我明白尊重和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使我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其次,感谢xx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悉心教学的全体老师们,只有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我才能迅速有效地吸收更广泛的营销理论知识,并运用于论文中。

再次,感谢xxxx大学良好的教育,培养了我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学校创造了十分优越的学习环境,我才可以借阅到很多丰富的参考资料,充实我的论文。

最后,感谢中外所有在相关领域做出宝贵研究的学者们,是我学习和提升的不竭源泉,还有所有为我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人们:实践经验的丰富公司领导们和直言不讳的同学们。

在此文中,我可能使用了一些过于直接犀利的表达,或者是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什么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指正!我致以深深的谢意!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x老师在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从开始选题到中期修正,再到最终定稿,x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其次要感谢经管学院所有曾经授予我知识的老师,他们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对待学习、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亲,你们是我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你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害怕。

感谢大学四年给我的所有,感谢这段时光让我成熟,让我长大,

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本文是在xxx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的选题、文献的查找到论文的修改x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本文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渗透着x老师付出的时间和心血。xxx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对品牌领域相关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深深地影响了我,而他对营销的热爱也感染着我,让我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在此,向xxx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此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xxx老师不顾自己工作繁忙挤出时间阅读本文并给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毕业在即,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多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学习,我要感谢昌航经管学院站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陪着我们成长成熟的老师们,你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我,进而为本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谢谢你们

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xx老师的悉心指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南京晓庄学院xx院长、科学教育系xx主任、xx老师、xx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感谢我的同学xx、xx、xx、xx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交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xx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王保民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管理学院能源课题组为本论文提供的数据和建议,还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们,在科研过程中给我以许多鼓励和帮助。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还要感谢父母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同时,还要感谢a同学、b同学、c同学、d同学三年来对我的爱护、包容和帮助,愿友谊长存!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告一段落。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在此对帮助我、支持我的老师以及专家、学者、同学表示感激。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到最终的定稿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xx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平和的为人风范使我受益匪浅。

在论文写作工程中,我参阅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此向这些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们在这一领域中所作的大量前期工作和研究结晶给予我许多启发,增加了我的学识,开拓了我的思路。

其次,我还要感谢给予找帮助的同学们!他们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另外,更要提前向评审我论文的专家们表示感谢!由于本人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对本文涉及的领域还留下了许多遗憾,您们的批评和建议将成为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一转眼在燕大已经生活和学习了7年之久,回想7年来经历的一切,一切仿如昨日。我会记得在燕大的7年美好时光,我会记得在这里伴我生活和学习的.伙伴、老师们,在这里衷心的感谢你们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研究生期间,在导师赵铁石教授的细心指导下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从方案论证,系统软硬件选型到控制策略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在每一个细节的问题上,都从全局的眼光为我解答疑惑,论文的每一项成果都包含着导师的心血。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学识,以及执着的敬业精神令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特别感谢导师赵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心关怀。

同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赵延治、边辉、唐启敬、刘晓、苑飞虎、耿明超、陈伟伟、陈宇航、崔潇、陈冠宇师兄以及潘秋月师姐的热心帮助,感谢他们让我学到了更广更细的专业知识和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感谢同窗好友黄志影、王唱、邵新光、李二伟、李龙智、赵飞、鲁超、李贵涛、白学刚和室友黄汉辉、户鹏飞、王少强三年来与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给予我帮助;感谢何勇、杨建涛、高佳伟、王晓倩等师弟、师妹们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家人多年来无私的付出和教导,感谢女友多年的陪伴和支持,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奋力前行。感谢多年来一直陪伴我的朋友,是你们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感谢在百忙中评阅本论文的专家学者和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

最后衷心的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盛小明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她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盛小明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

盛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更重要的是盛老师在指导我的论文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她常教导我要志存高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盛小明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衷心感谢我的老师吴雪副教授,在做毕业论文斯间对我的学习、生活给予关怀指导,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见解让我深受启发,每一次龄听老师的教诲都给我带来新的动力。从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完成每件事情要有清晰的思路,并要善于发现归纳总结,要抓住机会和别人进行交流与探讨,在分享与接受批判的过程中提高与成长。

同样由衷的感谢校外导师尚志红高级工程师对我工作上的悉心指导,在我从事科研工作中为我指明方向,答疑解惑。老师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敏锐的思维,渊博的学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目标和典范。同时感谢杜文婧同学、赵亮同事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给予我的巨大支持和帮助,感谢与我一起学习、工作的各位同学、同事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中给予我很多的帮助与勉励。还有,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工作学业上的鼓励和关爱。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评审本论文的专家、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论文的致谢如下:

论文致谢是学术论文或者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论文作者提供了一个表达谢意的机会,快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论文致谢吧。我们该怎么写论文致谢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论文的致谢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的致谢怎么写 篇1

毕业论文的结束意味着我在邮科院校区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感慨良多,但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在此,要特别感谢求学过程给予我无限支持和帮助的老师、朋友和亲人们。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日常的学习,

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程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给我鼓励和动力,也正是在她的指导和督促下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

感谢我们一起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我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和帮助,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与先前研究工作者的宝贵资料,论文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你们的

协作和帮助,在此对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希望可以以本文向你们汇报,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你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们,尽管与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相比,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仍要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

论文的致谢怎么写 篇2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点击运行,也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虚荣的成就感在没人的时候也总会冒上心头。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

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功能不全、外观粗糙、底层代码的不合理……数不胜数。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四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

导老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但她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她道声谢谢。

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

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的岗位了,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

论文的致谢怎么写 篇3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

论文的致谢怎么写 篇4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

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

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论文的致谢怎么写 篇5

20xx年9月,我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转眼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两年半的学习生活中,聆听到了各位教师的谆谆教诲,也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我在思想、学问、做人等各方面都获益匪浅,谨在此向各位教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露萍老师!本论文的选定、框架的确定、观点的陈述、文字的运用,无不包含刘老师的心血。刘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人师的人格风范、渊博的知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导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刘老师总是在百忙之中,牺牲休息时间为我指导毕业论文,对此我十分的感激。

同时还要感谢社科部的其他老师,赵鸣歧老师、于新娟老师、胡正豪老师、王祥兴老师、黄大路老师、刘蓉蓉老师、文星星老师、孙宇伟老师、沈幼华老师、曾德华老师、严泽群老师等等,感谢他们两年多来的辛勤培养。他们的为人和学识都将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感谢我的师长和我的同窗,是他们使我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乐趣。

最后,非常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和参加论文答辩的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

2020年芜湖市共青团论文答辩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二)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参考资料:《99位名人故事》

回答问题是要条理清晰,还有要看你是做的哪一类的,学术类的、社会调研类还是科技发明类,就要做相关课题的充分准备,比如是科技发明类的,最好有实物展示,展示时要说清原理及相关说明等。一定要非常非常熟悉论文。回答时要切题,不要答非所问,半天找不到重点。如果再加上精彩的视频和PPT会更棒。

张海迪(zhang hai di),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得奖状况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坚持不屈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荣誉称号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请向她学习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关于快乐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了。作为政协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二)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参考资料:《99位名人故事》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得奖状况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坚持不屈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荣誉称号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请向她学习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关于快乐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了。作为政协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

芜湖大江晚报投稿

接受。《大江晚报》是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报刊,该报纸是面向社会进行征文的,对于投稿人群是没有要求规定的,所以是接受中学生投稿的,该报刊是于1996年创办的,是安徽发行量、广告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安徽《新安晚报》,芜湖《大江晚报》这两个投稿成功率蛮高的,我有很多同学都在这上面发表过的

芜湖日报在线投稿:邮寄投稿:芜湖市华兴街4号 芜湖日报或大江晚报 某某编辑(邮编:241000)

芜湖大江晚报总编辑

芜湖市首届“百优小记者”和“十佳小记者”评选活动由芜湖日报报业集团、芜湖市教育局、芜湖市关工委主办,大江晚报、芜湖小记者工作室承办,活动旨在深化我市青少年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芜湖小记者工作,扩大小记者活动影响力。本次评选活动自正式启动以来,经过组织推荐、网络评比、采访写作等多个环节,层层选拔,最终20名的小记者脱颖而出,进入到了今天的决赛。比赛过程激烈异常,现场的气氛高潮迭起,喝彩之声此起彼伏,并出现了一幕有爱的插曲:听闻今天芜湖市的小记者们都来到柏庄时代广场大秀才艺,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芜湖柏庄商管公司,旗下的所属们员工也按捺不住了,也为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舞蹈节目《天使》。芜湖柏庄商管公司的工作员工们以其灵动的舞姿,同样博得了在场观众们阵阵喝彩。经过一整天紧张而精彩的比赛,本次芜湖市首届“十佳小记者”评选决赛也顺利落下帷幕。赛后我们对柏庄地产相关领导进行了采访。柏庄地产领导表示,柏庄儿童王国对本次青少年主题的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是具有深层次意义的:首先,本次活动的初衷就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广大青少良好的实践意识,这与柏庄儿童王国的教育以实践先行,寓教于乐并施的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其次,本次活动也体现了柏庄儿童王国对广大青少年的关爱之情。柏庄儿童王国始终心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兼怀沉重的使命感及责任感,为中国新生代的崛起而助力。在此要感谢本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与平台,使我们柏庄儿童王国心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拳拳之心能得以更直观、圆满的呈现。在本次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样一则的好消息:柏庄时代广场内的柏庄儿童王国今年7月份即将开业。柏庄儿童王国作为安徽双语儿童职业体验城,是安徽省拥有真实歼六战斗机,F1赛车的儿童职业体验馆,拥有50个室内场馆,近60种职业体验,总投资近3000万元人民币,设计、硬件、设施配套均达到国内同类体验场所一流水准,是青少年学习实践成长的基地。在柏庄儿童职业体验城,您的孩子不仅能得到我们全方位、最专业、最贴心、让你最省心的服务、而且能使您的宝贝获得以下四种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动手能力:动手是孩子的头脑体操。儿童职业城为孩子自己动手,自主操作的各项工作,对智力的发展、自理能力、解决问题和独立人格培养均大有裨益。协调统筹能力: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是感觉综合失调症作祟。柏庄儿童职业体验城多种项目定期进行角色内容转换,让孩子当家做主,自己规划在这里的体验路线,选择打工赚钱,学会理财,安排生活。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相处能力:在柏庄儿童职业体验城,孩子被赋予大人的角色,要与陌生的环境和朋友打交道。工作中不少任务,都需要孩子们共同完成。孩子们在一次次体验过程中,通过辅导老师的正确引导,从自己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答案,懂得严于职守,关爱他人,为他人服务等等。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战胜挫折能力:在柏庄儿童职业体验城中,孩子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没有在招聘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工作,面包、点心没有做好,不会使用ATM自动提款机,缺乏生活经验,不会待人接物等等。孩子在职业体验城中遇到的困难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挫败教育会让孩子心理更健康,变得更勇敢。柏庄儿童王国本着着眼于孩子,就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必然要着眼于教育的主旨,创造一个能让孩子通过各种游戏体验,可以看到无限的可能,可以看到广袤的自由,可以看到快乐的科学,可以看到向阳的内心,在娱乐中能得到学习,在学习中快速成长的新世界。柏庄儿童王国将同广大家长一道,携手开启关爱儿童成长新篇章,欢迎广大家长携宝贝前来,让您的宝贝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

代表作品: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 张恨水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因缘》(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北雁南飞》、《欢喜冤家》、《满江红》(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已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秦淮世家》等。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5年,创作小说<<虎贲万岁>>.该书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回忆》。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根据你要投稿的稿件性质:如果是新闻就投新闻版,言论就投言论版,散文就投副刊,以此类推,每个版面报眉上就有该版面编辑的电子邮箱地址,不建议采取手写寄信的方式【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红花山路20号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大江晚报》编辑部(具体版面)】,毕竟现在是快捷奏的社会,早就电子排版了,很少有编辑自己录入再编稿子的,俺在报社工作有什么可以继续问我!

张恨水故居在我眼里是一部书故居全景张恨水故居坐标张恨水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余井镇黄岭村;G105线原岭头乡西北方向分支公路直达故居、长春湖。张恨水故居背依秀美的长春湖绿毯似的大坝,巨大的展示牌立在停车坪旁。一弯明塘后面的步道旁立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恨水故居。”铭碑。拾阶而上,大理石铺成宽阔的广场。故居石头墙脚,墙壁青砖白泥勾缝,屋面黛色小瓦如一页页展开叠摊的书页。大门右侧是用河卵石砌成的一米高的围坝,坝院一株百年以上的古桂高过屋脊,尤其显眼,两边数株梅花相伴。皖西南特色条石门框及石礅。看风景听故事的人当我走进张恨水故居,漫步其间,欣赏墙上陈旧斑驳的字画;看着上个世纪祖辈们生产生活器俱;抚摸着大文豪张恨水曾伏案的桌椅;看着“张家大才子”曾拔亮过的竹制灯盏支架和挂笔架,107年以前的发奋少年,夏夜为避蚊虫叮咬,一双脚浸在水桶里的形象晃动在我眼前。家传“百忍堂”“和平养无限天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昭示出故居丰厚的文化遗存。先生的故居地处黄土岭,先生以及后人多称故居为老屋或更为文雅的名号:“黄土书屋”。在我看来,先生故居“黄土书屋”就是一部书,并且是一部生了根而移不走的书。迎宾室字画书之前言张恨水(1895—1967),谱名芳松 、原名心远,现代著名报人、作家。从事新闻工作30年,爱国爱民、追求进步,从事文学创作50年。创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120余部和大量散文、诗词、言论,计3千余万字。张恨水坚守民族文化本位,融汇古今,吸纳中西,作品新旧交融,雅俗共赏。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恨水出生于江西广信,但在故乡,“黄土书屋”的苦读为他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样的苦读时光主要分为两个时段。其一,为1905年秋,祖母去世张恨水随父回潜,直到1907年初,因其父调江西新淦任职,张恨水离潜随往。其二,为1912年秋,张恨水父亲急病在南昌去世后,张恨水全家迁回潜山,直到1918年春到芜湖任《皖江日报》总编辑。其间,除外出游历而外,均在“黄土书屋”苦读,并开始尝试写作。先生从“黄土书屋”出发,辗转大半个中国。先生于1937年、1945年、1955年3次再回故乡。1967年恨水先生在北京因脑溢血病逝。先生的骨灰于45年后的2012年,迁葬于具有1700余年历史的“太平塔”旁的皖光苑,这里有先生全身雕塑以及《张恨水陈列馆》。百忍堂黄土书屋“百忍堂”走进先生故居堂屋,一副中堂字画上方悬有“百忍堂”金字匾额。“百忍堂”与张氏家族以及张恨水本人都颇有历史关联。所谓百忍乃张公艺书写的百余忍字,文曰: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唐高宗为之感动,赐书“百忍义门”。又,元末,张恨水祖先由江西迁居潜山,便将堂屋自号为“百忍堂“,家训中亦有“毋以小隙而构大怨,毋以小忿而结大仇”之言。张恨水祖先因拾到安庆一下乡收帐先生的马裢包(钱袷子)原封不动予以奉还而闻名乡里。为表达对家族传统美德的尊崇,张恨水曾以“百忍”“百忍后人”为笔名,他在小品文《忍也忍也》中提及:“昔吾族公艺,书百忍于其家,千古美之。”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前后,当时,张恨水漂零重庆,文中说:“老母将七旬矣,每接家书,辄言其多病,别两大儿时,均在幼稚嬉跳中,今亦各入中学矣,而来书亦苦思其父,将归呼?携在川眷同行,将数万金,不归呼?此间殊不见乐趣,故每得家书,且勿开封,先暗自呼忍也忍也”。家国情怀,流于笔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真是“忍”也“忍”不了啊。展开《张氏宗谱》每页顶格皆标“百忍堂”,张氏宗祠亦有鎏金大字“百忍堂”。百忍成就了张氏,百忍成就恨水先生,以致于有人直呼他为:百忍先生。全家福生花妙笔解“天机”先生故居大门楹联: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请看先生破“天机”:“朋友告诉我,他由学校毕业,离家走入社会的时候,父老们对他未来临别赠言,说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凡在社会上做事,只要这样就够了。本来这是旧年人家贴的春联,朋友的父老,特别提出来,也许是在社会上吃力不讨好的太多了的缘故。“这就引起我儿时的回忆来。我的老家,祖传三代的老屋,有三幅门联,也是永远保留下来的,保留下来的缘故,是说我大伯祖父字写得好,子孙不忍把来损害了,其实,联句本身也有关系。其一是:‘有恒产需有恒心,无旷民斯无旷政。’其二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其三是:‘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且看花。’我半夜醒来,常是把这三幅对联,想上一想,觉得其中颇有至理。“第二联,‘和平养无限天机’这句话,在今日看来,有点费解,人家也容易认为涉于迷信。其实中国的理学派,把天常当大自然解为天机,就是天然的性灵,也可以说是良能。《庄子.大宗师篇》说:‘其噌欲深者天机浅。’也可作国家政治解。《三国志.孙权传》:‘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无论作哪一项看法,和平总是有益于身心人我的一种道德。”先生以上的教益,极具地方传统文化特点。反映先人改造自然的同时更敬重自然,这是皖西南“古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她产生有土壤,传承有渊源。湖心“心远亭”黄土书屋故乡情按恨水先生文学创作时间算,16岁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开始创作,1912年少年恨水丧父,1913年18岁的他已写完《旧新娘》《梅花劫》《青衫泪》等中长篇小说。所以,黄土书屋与先生的感情是一生牵挂。外人称他为文豪,家乡人称他为“张家大才子”或直接称“大才子”,也许“大才子”更为亲切,也许喊“大才子”的人也感到自豪。1918年,恨水先生从黄土书屋出发,到芜湖、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自此他的作品仿佛也跟着他一路走来,构筑了一座“文学和文化的金字塔”。先生身在异乡,心系故乡。这一点也可从等身著作发表时使用的笔名,来发现这一论证的正确。诸如:潜山人、我亦潜山人、一世不发达的潜山人、天柱山樵、天柱、天柱山人、天柱山旧客、天柱峰旧客、梅城笑翁、百忍、百忍后人、大老板同乡(大老板:“京剧鼻祖”程长庚)这些笔各无不寄托了天涯游子沉郁的赤子深情。先生不但笔名寄怀,还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潜山本土,吸纳深厚的古皖文化,并借先生之手发扬光大。如:《孔雀东南飞》。先生写潜山的文字还有诗词《潜山春节(十首)》《悼亡吟(二十六首)》。散文《潜山人说潜山》《潜山人出头了》《故乡的年》《桂窗之忆》《潜岳引见录》。小说《冲锋》《潜山血》《秘密谷》等作品。以上是故乡在先生心中的投影。故乡黄岭也因先生黄土书屋而扬名。为纪念先生,与故居只有200米距离的长春湖(长春水库),湖中鸳鸯岛上古色古香六角亭名为“心远亭”,这也足见故乡人怀念先生的一片真情。桂窗黄土书屋桂窗恋游人到了故居附近,很远就看到坝院那一株有年头的桂花树。这是一株金桂。栽植在当年黄土老屋的窗前,先生少时在桂花树下发奋读书,先生嗅着香飘十里的花香,在室内案头挑灯写作,在这里不仅写出了《旧新娘》《梅花劫》《青衫泪》等作品,而且在树影窗下构思《未婚妻》《紫玉成烟》《未婚夫》《真假宝玉》等早期作品。先生在桂窗屋内,遵从戴母之命,与源潭徐家高楼徐文淑完婚。先生后来写的《桂窗零草》文稿已遗失,在《桂窗之忆》里再次畅叙那梦牵魂绕的岁月。先生于1949年在《写作生涯回忆》里讲:“我为什么形容这个黄土屋子如此详细呢?这在我家庭是有点教育性的。直到现在,我的子侄们,对于这书房还有点圣地的感想。提起老书房,他们就不好意思不念书,也就由于我在这里自修自写,奠定了我毕生的职业。”先生毕生的职业就是著书立说,8年雾都立历史潮流之说,烽火800万字鼓舞了人心,坚强了人们的斗志。8年的两头是又一次从书屋桂窗出发,历尽难辛又重回书屋桂窗,先生桂窗恋由此可见一斑。由此,我也得四句怀念:桂影窗前长,夜里入梦乡;岭上生零草,①书屋溢墨香。老器俱故居文物录张恨水故居呈长方形四合院,进大门前排左一为接待室,沿右边走廊是先生书屋桂窗写作间,有方桌、大太师椅、书柜。右侧靠边是厨房,青砖搭砌的锅台,灶庙②放有当地烧制的放锅铲竹筷双口插筒(土名筷子箩),锅盖上一把铜质水瓢,一张吃饭方桌四条长板凳,灶门靠墙壁处,有一摞捆扎的柴禾,3只木制水桶,西边墙角一副雕花洗脸木架,架上一只铜质脸盆。前排连接后排天井横头,最能引人注意的是一架有年头木制水车,水车下面木桩上挂有斗笠,棕制簑衣(披背、围腰),一双纯糯米稻草打制的草鞋,一副磨粉石磨。镂花彩漆苏州床后排自左边起,依次是百忍堂堂屋,戴母卧室,啸天卧室,恨水卧室。三间卧室三副镂花彩漆苏州床,床上挂的是夏布蚊帐,铜质镂花帐钩挽着帐门,帐门角处坠有铜钱,床上铺的被面为青花寿字图案的土老布缝制,室内有衣柜,有微型梳妆台,有枣木杏木雕有花卉人物故事的围椅。这完全是上世纪较为富裕人家所备有的,我的记忆里1975年以前见识过,想不到,在这老屋里再次相逢。有人会问:一代文豪,著作等身,老屋就没有先生的著作?我可告诉朋友们:这里是先生生活起居之地,反映恨水先生更多生平事迹,光辉旅程及图书,均在离故居20公里的市内《张恨水陈列馆》③。故居文物椅、台我对故居初步认识观看先生故居的游人,百分之百的还会上长春湖大坝去观光。上得大坝,坝下良田千顷,沟渠路面纵横,先生故居近在咫尺。往里看:湖面波光映照青山白云,鱼游在白云,船行于山巅。环湖公路旁桂子飘香,茶树绿到山坡,柑橘挂满枝头,溪长水清谷幽。沿曲径回廊人工桥,可上湖心小岛,坐在岛顶“心远亭”石凳休息,环顾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身在图画中,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先生故居与长春湖风光相辅相成。已经形成为旅游观光、民间文化保护创新基地。当我立于“心远亭”下,大脑里再过一遍恨水先生故居印象,我初步认识是:它是老屋,是黄土书屋,留有桂窗树影;它是民俗文化、是古皖文化、是历史文化展览馆;它是一部厚重的书,是一部移不动的书。注释:①零草:源自张恨水写于1912年《桂窗零草》书稿名。洗脸架②灶庙:砖砌两口锅台锅台,锅之间安装有瓦制或生铁井罐,供烧热水使用。烟囱牌坊在两锅之间位置留有上下两层空格,称为灶庙,可供腊月请灶神。灶庙上方可挂竹制灯盏架,空格上层可放置厨余小件,如鸡胗皮等,下层可放置油罐盐罐等。竹筷插筒③《张恨水陈列馆》:位于梅城彰法山皖光苑内,苑内有晋咸和间(326一334年)始建的太平塔,有《潜山市历史博物馆》《程长庚陈列馆》等4A旅游景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