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辽宁教育出版社编辑部赵姝玲

发布时间:2024-07-06 10:40:01

辽宁教育出版社编辑部赵姝玲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献给阿尔杰农的花束》是丹尼尔·凯耶斯的短篇小说,阿尔吉侬是经过人工手术增加智力的一只实验仓鼠,之后一名心智障碍者查理接受了这项脑部改造手术。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丹尼尔·凯斯

这一本让人看了内心充满痛苦和温暖,让人微笑和伤感的书。戏剧性的故事,深刻和细腻的笔调是它无数次被搬上各国舞台和银幕的原因。丹尼尔·凯斯:1929年生于美国纽约。在布鲁克林学院修完心理学之后,曾担任杂志编辑、时装摄影等工作,继而担任高中老师,其间,即开始从事小说创作。

偶然从朋友那借来《遇见未知的自己》和《活出全新的自己》。第一次接触灵修和张德芬,这两本书都以主人公成长故事的形式,从外界高人的指点中获得人生迷途的解救。《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贯彻的观点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按照书籍进度,我分出十个触动点来做一笔记思考。一、我是谁? 我不是我的身体,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荣誉,不是我的……排除不是,就是是。书中用“以上皆非”的方法来得出我们最终追求的是爱、喜悦、和平。这个世界的实相就是能量的自然流动,任何能量都有振动频率。 比如,给一杯水听音乐,读文字,传送磁波,看图片,它都会因好坏不同的意念传达在冷冻结晶后显示莫大的变化。听起来神奇,但这就是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实际做出的实验结果。 我很认同我们的终极追求是爱、喜悦、和平,并且相信喜悦和快乐的不同。 二、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认为,一个房间放满不同频率的音叉,振动其中之一,那么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你是什么样的人,会发出什么样的气息,能量磁场会感应到你的需求,进而将这些同类型的东西都送到你面前。你若痛苦,便更痛苦;你若快乐,便更快乐。想知道自己的振频,只需要看周围吸引来的人、事、物就知道啦。 美国中学做过一个小实验,两名教学成果相当的老师分别教“放牛班”和“资优班”,但告诉他们的却是相反的班级情况。结果一个学期下来,普通班比资优班学生成绩反而更好了。这说明了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我们的话语和意念力量比我们想的要大的多。 所以启发就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振频和磁场,将自己变成想成为的那种人!三、人生模式人生模式的公式是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件、前世业力(如果相信)的集体乘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潜在模式,只有找到才能破除。有一个单词synchronicity,同时性,意指有意义的巧合,即两件看起来毫不相干的独立事件,却又相关意义在里面。注意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同时性事件,可以看到一些潜意识的轨迹,找出各种事件对你人生的某种意义。 梦是潜意识通往意识的桥梁,将睡未睡和将醒未醒之时是最接近潜意识的时刻,可以利用这些时候来观察自己的思想,与自己对话、联结,有助于找出潜意识的轨迹和意义,加速破除人生模式。 我发现有时候我们自己会把自己弄丢,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初心。通过作者这种方式,呼吸、思考和联结身体,通过独处和健康方式找到喜悦和和平,进而可让梦想、爱、温暖的光芒照进。 四、联结与身体联结。身体是所有状态的信号塔,也是真我的依傍。与身体对话,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的饮食、运动,回归最本源的东西。找回与身体的联结,生命的蓬勃和活力才会慢慢回来,真我的和平和喜悦才会真正来临。 任何能让你专心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重新与身体联结,比如跑步、快走、愈加、气功、太极、游泳等。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途径是做这些时,用觉知去感受自己的身体部位变化和呼吸,用意念和他们放松地沟通。而具有竞争性的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等)则是小我对小我的运动,不能让你跟自己好好在一起,不具备与身体联结的功效。 身体是寻找真我的必经之路,所以必须好好呵护身体。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怎么吃包括了以下几点: 1、食物比例:黄金比例是40%谷类、40%果蔬、20%蛋白质食物。 2、吃饭时间:早上吃多,晚饭吃早吃少。两餐之间间隔不过4小时,这样不会耗老本儿。正餐之间可以适当补充点心。 3、食物分量:轻食、少食多餐。每餐食物不要多余一只手掌能抓满的分量的五倍,七八分饱就应适可而止。 4、烹饪方法:生食蔬菜好处多,但要分季节适度;生食肉类现代社会问题多,不建议。少油的烹饪方法——水煮、蒸最营养最好。 5、吃的方法:细嚼慢咽助消化,食物和饮料不宜过烫过冷。我们的身体必须消耗极大能量,才能将体内冰饮料暖至正常体温(°C),整体免疫力会因此下降。所以建议冰饮料解冻半小时再喝或改喝常温白开水。获得一些饮食和运动的小技巧,知道了什么是有用的运动。难怪村上春树会跑步跑出一本书,因为那是独处和联结的运动吧! 五、虚假认同 小我(ego)是在现实冲击下我们产生的幻觉,使我们误以为我们与这个世界分离了。为了寻找自我感,我们发展出小我,在这个世界抓取东西证明自己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天生的无名的恐惧,最后成为存在性焦虑,如同生活的背景音乐一般循环播放。而这种身体的障碍像黑暗一样无法去除,只能用觉知之光照亮它们。 小我不等于身体本身,不等于真我,而真正的我是不会被流言、成败、工作、生活、表现等所影响的。别人的眼光只会影响小我,而不会影响真我。所以,无名只要接受小我的缩减和打击,放下小我的执着心,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即可。 “世界上只有三种事,你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为我们的亲朋担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这让我想到两句话,“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的确,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用这两句话解决。六、胜肽 胜肽(peptide),是一种氨基酸,现状很多化妆品也强调是胜肽产品,可以从细胞最根本处改善皮肤。 情绪是一种力量,不断重复做的事情会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并变成一种情绪模式。因为观察者的影响和能量的振频,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书中有句含有宗教意味的话,“凡抗拒的都会持续”。遇到觉得抵触的、不可控的东西,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欢迎呢?不可以的话,可不可以允许它存在呢?你会看到,不论是否允许,它都存在了。 学会和负面情绪共处,可以尝试每天念一遍“我看见我在寻求……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放下对它的需要”。 我试了一下,心中充满安慰。 七、臣服 事实最大,事实是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只能臣服,不能抵抗。否则就像撞墙一样徒劳无功,碰的头破血流。人生有很多包着丑陋包装的美好礼物,必须勇敢的接受和打开包装,才能收到里面的美好礼物。而受苦有两种,一种是无知无觉的,一种是有觉知的,只有后者能让人成长。 遇到人生不如意的八九事时,运用书中理论去有觉知的面对,而不是盲目逃避。事实发生了只能面对,越早越有效的解决这个面对,我们才能拿到成长的果实,看到丑陋包装后面的美好礼物。 八、定静与观照 切断与思想的认同。我们自身的思想有百分之八十是错误的,但很少人会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思想会我们。因为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在当下。定静,注意力集中于当下,观照自己的身体和思想,看看对于事件(A)产生的观念(B)是什么,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情绪(C)。换句话说,让我们受苦的是我们的想法,不是事件本身。书中认为,静坐冥想是通往真我的不二法门。 所以,在这个点上我们需要时常提醒自己活在当下,不要纠结于过去,也不要总是畅想未来。多定下来思考和体会自身状态,看看想法是不是偏激和偏见了。成年人实在太容易自以为是,有时候思想真的会我们,需警惕! 九、投射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我们自己的态度有时候会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我们认为别人如何,很可能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正如苏轼和佛印打坐的故事,佛印说苏轼像佛,苏轼欺负佛印说他像牛粪。苏小妹说心中有什么,眼中就看到什么。 一念之转中,有这样几句话: 1.我讨厌某人,某人有很多缺点。 2.我不讨厌某人,某人不是有很多缺点。 3.某人讨厌我,我有很多缺点。 换做其他事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第一次读时非常震撼,瞬间觉得自己的抱怨只是障眼法,而事实上原因在己。十、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不是没有可能,而是要破除自己人生模式后,设定具体并且真心想要的目标,并努力言行一致,散发已经事成的振频,再加上感恩,那么全宇宙都会帮你实现。 听起来十分之虚,我所理解的是将心态摆正,设定务实的目标并付诸努力,那么十有八九是要成功的。这简单的几点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读书后抽离出的东西具有一定的个人色彩,这些点对我来说是新观点和触动性的启发。虽然不敢说对作者和其著作都十分了解了,却仍旧不太喜欢成功学和虚无的灵修学。张德芬女士自己本人在追求幸福安宁的途中又一次离婚,表明就算是她本人也无法十分通透的实践其理论。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新增的三章里面,隐约感到作者由积极转为消极。我不认同她对亲密关系分为两类,业力关系和疗愈关系都是灵魂伴侣、都是修行的看法,也不喜欢她推翻之前对于和平、爱、喜悦的最终追求,将一切归于有些宗教神秘色彩的“无”。 因人而异,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想虚无一定程度上只是有钱人的专利,此书对于普通人的价值也许是在于得到一些排解苦恼、摆正心态方面的方法和启示吧。附:资源——书中推荐的相关课程和书籍有: 《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 《圣境预言书》,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也有同名电影,讲述人类能量争夺过程。大陆地区叫《塞莱斯廷预言》,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2010年8月。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11年4月。作者肯恩·威尔伯是个人心理学天才、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著作较多,如《万法简史》比较难读,而《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还比较容易读。 《荣格自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9月。对卡尔·荣格意识和潜意识等学说有介绍。 《我们懂个X》(What Bleep Do We Know),德芬导读。是一部从量子力学角度,探讨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交互作用的电影。 《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111年9月,弗洛伊德。 《当下的力量》,中信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六章叙述了留一部分注意力在自己身上的内容。 《新世界:灵性与觉醒》,南方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第五章叙述了痛苦之身(pain body)的相关内容。 《宽恕就是爱》,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年7月。涉及教育。 《修炼当下的力量》,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4月。书中对有关臣服的概念有精彩描述。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华文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 《活出全新的自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涉及投射,以及“如何走出被抛弃、无价值感的信念”。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涉及心想事成,以及“如何走出被抛弃、无价值感的信念”。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涉及“如何接受自己的阴暗面和不完美”。 “走出观念、还原本来”课程,台湾洪南州老师传授了19年的免费公益课程,致力于帮助迷途的人找到出口,体会到“回家”的感觉。台湾地区资讯: ;大陆地区资讯:

链接: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是2005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译者是周月玲。本书主要讲述了查理·高登通过手术由低智力变成天才的命运,历经种种心情转折,从而体会到人间的爱与恨,喜悦与孤独的故事。

辽宁党校报编辑部

其实论文本身没有分A1 A2什么,关键是核心期刊都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核心期刊本身也有三六九等,比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核心期刊最权威的是中文核心,在社会科学领域,最权威的是CSSCI,当然南大核心也比较可以。质量一般的期刊就是一些普刊

以下是省级刊物,不包括大学校报.少年科普报 辽宁农民报 北方航空报 辽宁日报 辽宁教育工作 足球周报 职工快报 生活导报青年知识报 卫生与生活东北电力报 小学生报 晚晴报 辽宁朝鲜文报 辽宁广播电视报 辽宁法制报 辽宁党校报 华商晨报 友报 辽宁老年报 时代商报 北方出行导报 辽宁朝鲜文报 故事报 现代女报 都市青年报 辽宁电力报 辽沈晚报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核心期刊同时还有很多种分类的,比如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人文社科核心等。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

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 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63医学论文发表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服务,并提供大量全科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编辑部电话

现在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北方小城市都不好就业,还是去南方或沿海城市发展比较好。

一、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联系电话为,该校联系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柏叶306号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邮编为110173。 二、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95年建校的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省教育厅批准实行“3+2”高职专业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单独录取,3年制高职专业与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现代化的校园,完善的教学设备,全国领先的无障碍设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艺术、医学、电子商务、特殊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三年制、五年制高职专科、一年制、三年制中专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以“大爱育人,尊严生活、体面工作”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就业需求的零对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学生先后在全国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聋人大中专学生美术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辽宁省第四届、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辽宁省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中分获大奖。学校曾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辽宁省主要领导张文岳、陈政高、许卫国、陈超英多次到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始建于1986年,原设有聋教育、弱智教育、盲教育三个专业。

经过二十年的教育实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结合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专业设置上,结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将盲、聋、弱三个专业整合为特殊教育专业,并在全省率先将美术、音乐二个专业统一为艺术教育专业。增设了特殊教育(英语方向、计算机科学)专业及儿童康复、人群康复专业。2005年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残疾人 为对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全校共有各类专业11个,在校学生 2700余人。在学校发展建设中,课程建设是充分体现专业特点的支柱。五年制教学计划获得院科研立项优秀成果奖。全校教师独立编写及参编国家、省极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教材 20 余册,各类校本讲义10余份。在师资培养上,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近三年来,有20余名教师先后到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国家培训基地参加了进修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毕业生遍布全省,许多学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和教育科研机构,成为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和特殊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学校特点,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加强。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检查、大型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战果。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相当正局级。按中国的行政级别,人民出版社属于局级单位,社长就是正局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与发行。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获得第一手权威消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People's Education Press,简称PEP)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是教育部直属的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毛泽东同志题写社名。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主要从事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编写出版的国家级出版社,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逐步发展壮大。 50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主持或参与草拟了2000年以前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由国家颁布;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先后 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社名编写、出版了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目前,人教版第十套教材,即按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究、编写的21世纪义务教育全套新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之中,其中一部分已在教育部确定的实验区进行实验。建社至今,累计出版各种出版物万余种,总印数达数百亿册。

李志军。大学学历。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教育部总督学。1970-1972年湖北省电信器材厂工人,1972-1975年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学习,1975-1986年华中理工大学经营学院教师,、党委办公室干部(其间:1980-1981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进修),1986-1993年国家教委教师管理办公室职称处副处长。

去百度百科或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两个网查一下

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编辑

按体裁或思想内容选择单元

《小学语文|试卷|电子教材|苏教版教材》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小学语文|试卷|电子教材|苏教版教材|人教版电子教材|冀教版教材|沪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S版教材|语文S版一上.pdf|语文S版五上.pdf|语文S版四上.pdf|语文S版三上.pdf|语文S版六上.pdf|语文S版二上.pdf

孔乙己》、《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很多人对收录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耳熟能详。 这段时间,关于中学教材调整鲁迅作品篇目的话题正被教育界、文化界热议。 鲁迅作品减成啥样了? 这一切始于前段时间湖北一家媒体的报道:今年秋天,湖北省将正式采用高中新课程,当地高一学生将不会在课本中读到鲁迅的《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时间,“鲁迅作品被剔出中学课本”成为各界议论的焦点。 日前,记者专门找来几个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进行比照,发现初中课本中鲁迅的文章基本没变,高中课本中的作品略有减少,还有一些出版社则增选了新篇目。 据记者了解,在初中教材中,各版本都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故乡》等鲁迅的经典文章,一般有六七篇。在高中教材中,鲁迅的作品确有减少。人教版的高中课本选录的鲁迅文章从过去的5篇减少到3篇,保留了《纪念刘和珍君》、《祝福》和《拿来主义》。 对此,该教材编写方人民教育出版社作出回应:早在2004年,人教社便按照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本篇目进行了调整。此次湖北媒体所谓的“新版教材”,其实并不新,部分实验省市已用过多年。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顾之川告诉本报记者:“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方案发生了变化,选文也不可能不做调整。从鲁迅作品的选文来说,有增有减,即新选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同时也删去一些过去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课文。人教社必修教材课文数量由之前的160余篇减到现在的80篇左右,鲁迅作品选篇数量也相应有所减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的编审,他认为,鲁迅作品减少的大背景是实施课改,整个课程结构改变了,变为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大板块,必修课只占学年,余下学年用作选修与复习。由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同时他表示,无论哪个语文教材版本,至今鲁迅仍然是教材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 我们从鲁迅作品中学什么? 有人认为,鲁迅作品半文半白,许多作品在内容上时代性过强,与现代中学生有隔膜,所以不适合中学生阅读。针对这样的观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资深出版人李人凡一笑了之:“如果这样说,《诗经》、《论语》、唐诗宋词早该清除出语文课本了。” 顾之川也表示,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像初中课文选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等,这次新选入的鲁迅作品《风筝》、《阿长与〈山海经〉》等,都写得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接受,适合教学。这已为教学实践所证明。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性,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刻性等原因,并不是所有鲁迅作品都适合给今天的中学生阅读,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说,现在每一套教材都在挖空心思变换篇目,认为新的篇目可以挽救语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说:“篇目并不那么重要,关键在于语文老师怎么讲。”现在,之所以出现大家对鲁迅作品不理解、不愿亲近,是因为中学语文教育出了问题。孔庆东引用一位专家的观点指出,“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孔庆东说,鲁迅的文章从来都不会跑题,随便翻开鲁迅的杂文集,每篇文章都非常切题,古今中外正反左右,没有他做不了的题目。学生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学生想写好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鲁迅。 温儒敏认为,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他说:“重视不等于选文越多越好,重视也还要考虑语文教学的规律,所以选文要充分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适合不同学段的认知水平”。他说,过去选文过于侧重思想价值,不太考虑时代“隔膜”这一事实,又相对忽略其他要求,包括“语文要素”与可读性等要求,加上教学受制于考试,结果导致鲁迅作品难教难学。鲁迅作品到底选多少、选哪些、以什么教学形式呈现、放在哪个学段,都是要认真研究的。教材选用多少鲁迅作品,前提是对当代中学生的“鲁迅接受”状况与趋势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 对待教材变化应“宽容”一些 在当前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里,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名列其中。“嗅觉敏感”的人很快由此作出了鲁迅被“顶替”的判断。 “希望大家能够"宽容"一些对待变化”,温儒敏认为这次争议暴露了二元对立的浅表性思维。“多年来,围绕中学语文有过很多争论,恐怕都和这种思维习惯有关系。为什么看到教材选收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就马上断言这是"顶替"鲁迅呢?教材中不是同时还新加了其他很多作家的作品吗?这可能是本能地把过去评判鲁迅与梁实秋争论的结论,移用到对这次篇目调整的议论中来了。其实现代文学界关于鲁、梁当年的"公案"已有许多研究,不宜再简单套用过去的结论。何况作为演讲名篇,梁实秋的作品入选是合适的。” 清华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徐海鹰也认为,不同时期教材对文学作品的调整是正常的,比如现今也有版本将韩寒的作品编进了教材。 李人凡曾任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对不同时期教材选编鲁迅作品情况比较清楚。他认为,教材中调整鲁迅的文章是语文学科回归其本身的一种现象。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应用,而不该承担更多文化批判的是是非非。任何文学作品的增减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是一直以来,鲁迅在语文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本意,大家对其作品的赏析也掺进了太多其他的因素,关注度过高,才导致了时下所谓的“教材不再偏爱鲁迅”的说法。作者: 来源:网络资源 上一篇:2009年教师节主题:“祖国的未来与人民教师的使命”下一篇:教育部部长周济访谈录:60载教育 奠基中国

L⒐点⒓分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