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3 07:54:56

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3000字

关于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论文如下:

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正是这种“未特定化”,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发展敞开了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人的“未特定化”,使他能适应环境,使用权他不受特定的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他为了生存也无须改变自己的生物本性、生物结构,而只需变化自己的外在生活方式、生存环境。

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现代科学研究对人类潜能的揭示,为人的可教育性展示了广阔前景。当然,人的可教育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的可教育性,既区别于遗传决定论(或生物预成论),也区别于教育万能论。

人对教育的需要性: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这是因为人是“合群的动物”,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更需要教育。人具有十分丰富的潜能,开发人的潜能也离不开教育。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对教育的需要性。不仅人类个体需要教育,人类社会亦需要教育,以维系它的延续与发展。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是人类心身能力的延伸。教育使得文化的保存、延续、发展和丰富成为可能。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教育 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研究、人的发展内涵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各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试谈教育与人的发展》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外铄论、内发论。 (一)外铄论。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都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 经验 论哲学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是从行动的经验而来”。 (二)内发论。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是人类进行自身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而困惑人类研究自身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多数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接受教育之后,有的人发展得很好,其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很高;而有的人却发展的很差。于是,人们便从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上查找原因,并构建了多种促进人发展的理论与 方法 。以下介绍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生物特征,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阶段。人的生理成熟是指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例如:许多超常 儿童 表现出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 (二)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社会物质环境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和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范围直接被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的心理内容和思想面貌。人所处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人的心灵世界层次和精神生活面貌。社会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艺术、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受到不同精神环境影响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组织性,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位居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学校教育。难怪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年轻一代,他们获取知识和 文化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 但是,尽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的发挥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要注意与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保持一致。 四、结语 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发展论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海外把汉语作为汉语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训练,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助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彼此间友谊。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留学 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都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推广汉语的工作力度,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将面临一片光明。 教育发展论文:《试论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 热点 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 措施 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 反思 ,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猜你喜欢: 1.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 3.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4.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5.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而学校教育则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智力、体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里的“人”指学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个体”,更确切地说是指“学生”(已取得入学资格的人)。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说:“人是依靠教育而成的”, 瑞士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可见,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之重大。作为具有特性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学校教育的特性 确立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与其它教育相比,主要区别之一: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区别之二: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同时又具有最强的可控性,不仅各级学校内部是这样,各级学校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这一特征。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有关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各自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对个体发展不具决定性意义,因为没有环境的作用,遗传提供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人也不可能成为“人”。世界“狼孩”的存在就是实证。因此,使人发展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其中,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分类标准和分析角度,学校教育不再作为与环境、遗传并列的一个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来看待,也不只作为包含在环境中的特殊环境来看待,而是被当作一种包含着特殊个体与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因素,即三因素的一种特殊综合。学校教育之所以作为特殊活动因素,是因为:㈠ 学校中进行的大量活动,尤其是普通中、小学的学校活动,其主体是由处在人生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的青少年与承担着教育者责任的成年人共同组成的。他们之间处于多重的、独特的关系系统中,并在其活动中发生着交互影响。㈡ 学校活动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环境中有意识提供的条件与活动对象,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完成教育任务服务的。它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是滋养人精神力量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㈢ 学校中进行的大量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是为影响受教育者成长而精心设计的,只要这类设计符合一系列基本要求,就有可能对参与活动的受教育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人生阶段的独特 决定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每个人从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和对周围人的观察中,都能感受到人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小孩”、“大人”、“老人”,就是对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群的概称。由于人的年龄差异和天赋差异,导致了人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目标的阶段差异。而人的年龄特征并不是每一年龄阶段各方面特征的相加之和,应是各方面的变化特征及其他们的相互作用的特定内容与方式。 人,从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日起开始计算年龄。然而,作为人生起点的零岁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零”。人从母体受孕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胎教”。胎教为胎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婴儿期为个体的发展准备了先决条件,婴儿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养育。处于人生启蒙时期的幼儿,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是对外部可感知世界的生动、具体的探究与认识,此时被公认为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们正式进入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人从此时始,将连续二十来年接受学校教育,将在学校里渡过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幼儿期——人生启蒙期、童年期——心理发展时期、少年期——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起始阶段、青年期——形成自我意识,身体、心理发展趋于成熟。 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生阶段的独特决定了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独特,人生阶段的连续决定了学校教育不同阶段间的连续。个体的发展虽然遵循一定的路线,但由于影响发展因素的多层、多样、多变和多组合性,使得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存在着不同方向的发展可能,甚至每前进一段,都可能会遇上许多叉道。作为有助于个体发展的学校教育,虽不能安排每个个体的发展路线,但能帮助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矫正个体发展的偏差,弥补个体发展中的严重缺失,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是社会物质生产,二是人类自身再生产。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不单指人类的繁衍,还包括使个体社会化,形成社会的新生一代。显然,社会新生一代的形成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因此,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架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教育的目的是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况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实现。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具有影响人发展的功能。三、终身教育的理念 构建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主导意义,主要应表现在帮助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上。所谓“合适”,即指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个体特质发展的一致。教育者应帮助、创设条件,使受教育者个体特质,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展现和发展,在个体的发展方向上加以引导,帮助个体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做出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应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水平以及所在国家的现有发展水平,使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能取得正向一致。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其他教育在对受教育者要求上取得和谐,以最有效地利用学校周围及其相关的其它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尤其利用能对学校教育起补充作用的因素。既使当社会条件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时,学校也应保持自身小环境的教育独特性,增强学校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以有效抵御其它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能只满足于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达到当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上,应为离开学校后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即增强终身教育意识,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既包括成人教育,也包括学前、小学、中学和大学各阶段的教育;既指的组织的学习,又指偶发性的学习。它的特征是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技术、学习时间都具有机动性和多样性。其目的是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学校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情况,了解其特质和现有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以成熟的程序为依据,安排教育的目标和顺序。精心设计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各种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活动来实现发展,教育者则通过活动的指导,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此外,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应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任务,并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做出切实的努力。学校教育只有立足于每个人一生的发展,才可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人的形成是最终的“产品”,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直接目的。只有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定向、形成、诱发、矫正、改造等多种功能,使人发展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使个体特质及其潜在优势,在社会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得到充分的真实发展,教育的功能才有可能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得以真正体现。

教育与人的发展3000字论文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教育 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研究、人的发展内涵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各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试谈教育与人的发展》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外铄论、内发论。 (一)外铄论。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都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 经验 论哲学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是从行动的经验而来”。 (二)内发论。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是人类进行自身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而困惑人类研究自身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多数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接受教育之后,有的人发展得很好,其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很高;而有的人却发展的很差。于是,人们便从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上查找原因,并构建了多种促进人发展的理论与 方法 。以下介绍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生物特征,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阶段。人的生理成熟是指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例如:许多超常 儿童 表现出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 (二)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社会物质环境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和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范围直接被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的心理内容和思想面貌。人所处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人的心灵世界层次和精神生活面貌。社会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艺术、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受到不同精神环境影响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组织性,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位居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学校教育。难怪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年轻一代,他们获取知识和 文化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 但是,尽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的发挥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要注意与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保持一致。 四、结语 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发展论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海外把汉语作为汉语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训练,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助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彼此间友谊。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留学 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都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推广汉语的工作力度,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将面临一片光明。 教育发展论文:《试论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 热点 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 措施 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 反思 ,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猜你喜欢: 1.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 3.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4.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5.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论文本文来自: 中科软件园() 详细出处参考: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论文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主与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论文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教育欢迎您投稿)一、 乡村学校负债累累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二、 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四、 资源分配不公平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分析目前国内高校教育与就业问题在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走访,普遍可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是大学生人才饱和,市场消化不良吗? 不是,而是当前的高校教育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在动态环境下,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高校教育结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技能材料一: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2001年增加了万人,增幅达%。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比2001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比2002年又增长67万人,增幅达%,到6月20日为止,大学生毕业生中签约率只有50%,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 ,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况且,和他们一起求职的还有70万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材料二: 深圳市“05年院校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暨专业人才交流大会”,用人单位提供6000职位,共吸引了超过8万人次的大学毕业生进场角逐。80000∶6000的比例,出现人才饱和吗?与此截然相反,深圳技能人才3年后缺口将高达38万。两相对比,耐人寻味。从上述两材料可反映:一方面,毕业群体大幅度增加,但近五年学生就业率基本上低于70%,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人才消费市场技能人才紧缺,市场供应不足,那么为何会出现市场供需不对称,人才假饱和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产业结构快速转变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整体发生快速转变,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加速而日益发展和不断完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加速,第一产业发展在持续减弱,第二产业依然增强,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增长,产业的升级与教育体制及结构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需要针对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动态环境变化中,进行持续的教育改革,培养切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其次高校教育市场观念,体制及结构有待改善一方面,市场意识薄弱.目前的高校教育依然是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公办教育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出资,高校依然是传统教育方式,它只管生产,只管计划式大量招生, 对学生的教育是填鸭式的理论培养,理论脱离实践,至于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符合市场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则是置身其外.比如:学计算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方面对计算机硬件结构非常清楚,倒背如流,可是到毕业时,尚不知道内存条的实际模样.这样的产品能得到客户的满意吗?另一方面,教育结构需与市场同步. 在学生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同的科目,相同的老师讲的还是以前的东西,甚至讲义一字不变,只是听的学生不同罢了,这样的静态教育,学校如果卖个录音机岂不是更省成本吗?市场在不断变化, 产业在持续升级,相应的学生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甚至超越发展!还有:人才市场消费环境日趋理性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模式发生改变,由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才的消费由市场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企业的用人方式讲成本,求实效,讲投资与回报,人才的需求是希望帮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拿来主义”,不仅仅是期望人才的综合素质,还需具备实践技能,拿来就可上岗实用.比如:人才交流市场的应届毕业生常听到的词语是”有工作经验吗” ,其实质内涵是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操作技能.通过上述分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具体调整呢?首先:高校定位要清晰高校也是企业方式的一种,不同的是其生产的产品特殊.是企业就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市场为中心,选择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其一:产品策略.根据行业的需求,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二:品牌策略:打造市场知名品牌,拥有高技术,高素质,高质量的产品;其三:差异化策略:比如同中求异,避免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打造局部优势,建立区域性强势品牌院校,突出个性化塑造,建立专长突出院校,树立成本优势,为市场提供低成本,又实用人才等。其次:建立市场调研,跟踪,反馈机制一方面,把握市场消费需求.与用人单位互动,了解消费需求,培养适合市场消费的人才;一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从素质,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入手培养;还要以市场为中心引导教育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就业营销中心,营造消费需求综上所述,高校教育需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以有利于改善学生就业问题.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一、 乡村学校负债累累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二、 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四、 资源分配不公平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分析目前国内高校教育与就业问题在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走访,普遍可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是大学生人才饱和,市场消化不良吗? 不是,而是当前的高校教育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在动态环境下,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高校教育结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技能材料一: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2001年增加了万人,增幅达%。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比2001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比2002年又增长67万人,增幅达%,到6月20日为止,大学生毕业生中签约率只有50%,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 ,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况且,和他们一起求职的还有70万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材料二: 深圳市“05年院校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暨专业人才交流大会”,用人单位提供6000职位,共吸引了超过8万人次的大学毕业生进场角逐。80000∶6000的比例,出现人才饱和吗?与此截然相反,深圳技能人才3年后缺口将高达38万。两相对比,耐人寻味。从上述两材料可反映:一方面,毕业群体大幅度增加,但近五年学生就业率基本上低于70%,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人才消费市场技能人才紧缺,市场供应不足,那么为何会出现市场供需不对称,人才假饱和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产业结构快速转变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整体发生快速转变,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加速而日益发展和不断完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加速,第一产业发展在持续减弱,第二产业依然增强,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增长,产业的升级与教育体制及结构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需要针对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动态环境变化中,进行持续的教育改革,培养切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其次高校教育市场观念,体制及结构有待改善一方面,市场意识薄弱.目前的高校教育依然是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公办教育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出资,高校依然是传统教育方式,它只管生产,只管计划式大量招生, 对学生的教育是填鸭式的理论培养,理论脱离实践,至于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符合市场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则是置身其外.比如:学计算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方面对计算机硬件结构非常清楚,倒背如流,可是到毕业时,尚不知道内存条的实际模样.这样的产品能得到客户的满意吗?另一方面,教育结构需与市场同步. 在学生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同的科目,相同的老师讲的还是以前的东西,甚至讲义一字不变,只是听的学生不同罢了,这样的静态教育,学校如果卖个录音机岂不是更省成本吗?市场在不断变化, 产业在持续升级,相应的学生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甚至超越发展!还有:人才市场消费环境日趋理性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模式发生改变,由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才的消费由市场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企业的用人方式讲成本,求实效,讲投资与回报,人才的需求是希望帮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拿来主义”,不仅仅是期望人才的综合素质,还需具备实践技能,拿来就可上岗实用.比如:人才交流市场的应届毕业生常听到的词语是”有工作经验吗” ,其实质内涵是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操作技能.通过上述分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具体调整呢?首先:高校定位要清晰高校也是企业方式的一种,不同的是其生产的产品特殊.是企业就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市场为中心,选择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其一:产品策略.根据行业的需求,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二:品牌策略:打造市场知名品牌,拥有高技术,高素质,高质量的产品;其三:差异化策略:比如同中求异,避免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打造局部优势,建立区域性强势品牌院校,突出个性化塑造,建立专长突出院校,树立成本优势,为市场提供低成本,又实用人才等。(教育欢迎您投稿)其次:建立市场调研,跟踪,反馈机制一方面,把握市场消费需求.与用人单位互动,了解消费需求,培养适合市场消费的人才;一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从素质,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入手培养;还要以市场为中心引导教育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就业营销中心,营造消费需求综上所述,高校教育需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以有利于改善学生就业问题.本文来自: 中科软件园() 详细出处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 发展 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在如何发挥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特色方面, 中国 当代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潘懋元先生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 ,其基本观点便是明确各高校的定位,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不同作用和功能。他特别指出:如何引导全国高校分类发展 ,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 ,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类型划分是高校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而从高等教育的发展 规律 看,特色正是任何高校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基本要求。特色化有利于构成各高校独特的人才市场体系;特色化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特色”的自觉追求。而特色化的前提必然是高等教育的分层和各高校在分层基础上的合理定位。��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 学习 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这种“赶超”现象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赶超情结”和“赶超思维定势”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在国内一流高校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的浪潮中,国内许多二流、三流高校也忽视了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办学水平,同样地追赶国内一流高校,形成了一股蔚为大观的追赶潮,因而出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依赖”偏差,概括起来便是追求“高、大、全”。� 所谓“高”,就是不论什么类型的高校,都仰头望高,以北大、清华为追赶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实已经存在事实上的分层:首先是处于顶尖水平的,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985工程”大学;其次是“211工程”大学;第三是各省、市、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大学;第四是省市共建、以地级市为主的地方性院校。这种分层是办学水平、投资方向、学校特色和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特色体现,都能够在符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办成名校,成为一流,相互不可替代。� 然而,在求“高”的 影响 下,许多高校放弃了自身之长。例如,一些刚刚升本的学校明确提出要抓住重点,加大投入,在若干年内争取拿下硕士学位点,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建设拿下博士点,导致最重要的本、专科教育质量急剧下滑。当这些目标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时,许多高校便期望通过开展大规模的考研活动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层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考研基地”。� 所谓“大”,也是近年来许多高校片面追求的目标。这种“大”,一是体现在校园面积大。许多高校想方设法多征地,多盖楼,建造具有标致性意义的国际会议中心和超大型广场,建设豪华型校园等。为此,他们不惜大规模举债,美其名“超常规发展”。二是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规模。由于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师资力量匮乏,许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都是若干个班级合在一起上课,甚至连专业课也是如此。这种“外延式”而非“内涵式”发展思路以外在数量的增加掩盖了内在质量的下降,数量越多,质量下降越快。 所谓“全”,就是不论哪个层次的高校,都以学科门类齐全为荣为乐。第一、二层次的高校以其特有的 影响 力和国家的行政干预,形成“名校+名校”的“强强联合”,迅速地将学科门类整合齐全,而第三、四层次的高校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这一方式,短期内变成了综合性高校,反正学科门类越多越好,越全越显得气派。一些过去颇具专业和学科特色的高校因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即综合性,变得面目全非。 “全”的结果是面面俱到,但却是样样不精。 由于处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往“一流高校”这条“单行道”上行驶,并未各归其道、各安其位,从而造成严重“阻塞”,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的混乱,出现了同质化趋向,导致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失调,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目前,这种层次不明、同质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培养了越来越多“雷同”的“产品”。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步从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并逐渐形成“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格局。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我国毛入学率为19%,处于世界上第60多位。扩招的结果也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趋同、趋高,特色不明显。 以我国现有的较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中低端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量很大。而趋高、趋同教育所培养的“产品”,面对市场多样化需求时无法找到匹配的工作岗位,只得被迫挤占更低职位的岗位,使求职者的满意度降低,进而出现广泛的不正常流动,频繁“跳槽”,导致用人单位不满,进而导致整个市场“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同时,他们的薪金期望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涨,使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上个世纪60年代许多发展 中国 家高等教育出现的挫折和失败就是明证。� 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人才。研制“神五”、“神六”的是人才,生产锅碗瓢盆的也是人才;设计汽车的是人才,在汽车工厂第一线进行操作的同样是人才,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也都不可或缺。只有前者而缺乏后者,人才的“链条”就会断裂。当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时,社会便会“持币观望”,高校的作用和影响就会逐步下降,无法彰显其足够的张力。�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 “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那些能够把科学知识同整个社会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有作为的人。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据现有专业,建立起新型的高等教育制度,增开那些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随第三产业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和行业所需的课程,增开那些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综合性课程,使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综合化。同时高等教育还要面向世界,按照国际化标准培养所需人才,采取加强高等教育协作的国际化战略,积极倡导各国联合创办高技术的大学和研究生院,交流高校管理经验,交流信息资料,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合作项目,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等,奠定向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基础。只有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才能利用社会和国际力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合格人才。新时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德、才、识、学兼备的综合性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科学文化、有求实态度、有创新精神、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应该是促进社会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所需的人才。 所以,在社会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同样要走向多样化的道路。作为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处的层次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当不同层次的高校特色得以充分体现时,其办学效益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发展才能具有可持续性。也只有当高校自身准确定位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才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即具有“人无我有”的专业特长;各高校的毕业生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取向,进行错位就业,最终,人尽其才的局面才可能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应何厚铧邀请在澳门出席“2009两岸四地大学校长高峰会”。这次高峰会是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澳门大学承办的,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近30位大学校长到会,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展开研讨。 袁贵仁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讲演,分析了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态势,回顾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成就,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路。他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更加重视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结构体系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及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袁贵仁强调,当前内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在三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鼓励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权责,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推广成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要健全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事业政绩观和人才质量观,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运行方式进行宏观调控。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建立多角度评价人才发展潜质的测评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个体发展相协调。三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终身学习机制。加大“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中西部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从有条件的地区做起,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工学交替,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相互兼职等制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袁贵仁高度赞扬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高等教育的可喜成就,对加强两岸四地大学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高等学校师生的交流,促进人才联合培养,取长补短,为造就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而努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优势和四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合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形成更多原创性、先进性的科研成果;三是进一步凝聚共识,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使两岸四地大学交流与合作常态化和规范化,构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大学群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会后,袁贵仁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双方畅谈了对胡锦涛主席为澳门大学题词“爱国爱澳、博学笃行”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同内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表达了遵循“一国两制”方针、深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愿。(实习编辑:刘艳艳)

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育发展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1 浅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 教育的社会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尚未将“全面 发展”真正到位,教育教学模式依旧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方式。尽管有一些教改实验,但对整体的教学方式的冲击和震荡仍然微乎其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陈旧的传统教育的种种表现: 1.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有相当多的学校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看成了唯一的形式。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转,围着课本转、围着教室转、围着作业转。 2.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本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只管自己的教,不问学生的学。教师几乎把所有的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考虑如何备课、写教案、讲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 考试和阅卷等。至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则很少顾及。 3.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有的老师把传授知识当作唯一的任务,由此而产生僵硬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口袋,硬灌硬塞。诸如“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都属于此。 4.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由于人的秉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的不同,有些人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缺陷,对这些人,有些教师只用一个腔调,一个尺码去要求学生,如有悖老师观点、要求的则斥之为“庸才”、“歪才”,甚至被打入“冷宫”,视为“废才”,这样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埋没了“才干”。 凡此种种,都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违背,对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转变和落实. 一、首先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化,并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观念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认识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为了适应 现代教育的要求,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新时期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要求教育观念的优化。因为教育行为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当教育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很难真正产生效果。 二、转变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须废除,只须转变改进。如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 因为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对待每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上,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优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说就不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而是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和了解,要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状况,注重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更要坚持这一原则。如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批改作业时,对部分同学可放手让其互批,对部分同学还可以面批,这样,可以鼓励每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三、由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转变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有些知识的 发展快更新也快,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自学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只管如何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能协调统一,课堂效率始终不高。现在的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读书,更主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觉地学、科学地学、高效率地学,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四、从强调记忆的学习向注重思维的学习转变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 现代生产已进入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生产力水平,劳动者必须具有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劳动和研究,这就要求 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能力,因此现代教育不应以传授传统文化为唯一功能,而应将学生引向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引向未来,使学生具有吸取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和把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融为一体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条件。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已有的结论,还要学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扬弃,要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要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五、改进质量评估细则 教育质量评估在素质教育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搞好教育评估细则,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难以突破,而且可能会导致以高分论英雄的危险。因此,我认为要从“多元化、全方位”的角度,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估细则,对教师的工作,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要求,根据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优生率、学困生转化率等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包含音、体、美、劳、心理健康等科目)。不能仅看看教师的教案写得怎样,学生的作业做得怎样,而要着眼于这个教师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方法,才能使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希望的轨道。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2 浅析教师教育的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向开放化体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各自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相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办教师教育,在正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同时,社会应通过继续提高教师地位、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等相关策略保证和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地位教师资格制度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 教师教育模式应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尤其与经济、教育的地位和教师待遇等特定国情相适应。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当时“朝野人士,深感国事陵夷,民智落后,群议变法兴学,以雪耻图强”①,于是,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论师范》。文章对新、旧学堂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最基本常识”,而新式学堂中聘请的外国教习,又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不能依靠上述两类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②主张自办师范学堂,“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以小学生徒之成就,验师范学堂之成绩。”③1897年盛宣怀在创办南洋公学时,设师范院,开始了我国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在创建之初,主要参照日本的做法,在学校设置、课程安排、经费来源、招生对象及毕业生分配等方面都由国家统一规定。当时的学校是独立设置的,这种独立设置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对教师的专门培养,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在师资数量的需求上有所缓和,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日益突出,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教育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教师的地位。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成为教师的人至少要获得七种被承认的资格证书中的一种。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自此,综合大学开始尝试办师范教育,师范院校也纷纷开设高职专业,向综合大学靠拢。这样,中国的教师教育由独立体系走向了开放、综合化体系。 二、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与问题(一)综合院校教师培养的优势与问题 1.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 一是学科门类多,教育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有利于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四是具有较强的内部调节功能,举办教师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五是大学的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④综合院校在学科基础和知识背景及学术氛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复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及某些特殊专业教师的培养。 2.综合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综合院校不具备教师培养的经验。教师的职业特色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制约着教师培养。教师的劳动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大写的“T”型,即在专业知识上要精、深,在其他文化知识上要广、博。教育的艺术性要求教师的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教育是解放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激励的艺术,教师需要解放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目前,综合院校还欠缺实践经验和教育技能娴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 二是综合院校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合并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⑤。由师专合校升格而建的地方综合院校,有些因定位不准或急功近利,盲目发展高职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高职专业的数量超过了师范专业,而且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不仅没有保留或更加突出原有的师范特色,反而对教师教育必备的课程进行了压缩,这样一来,这些院校不但没有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会因为失去原有的办学优势使教师教育专业在多元竞争格局中丧失竞争力。三是综合大学在招生和毕业生去向上处于两难境地。 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生源都比较好,能达到综合大学录取分数的考生一般不会报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在综合大学的地位不会像其他专业那样高,这样,一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范生会因地位不高抬不起头,另一方面仍以综合大学生自居,不甘愿当老师。⑥因此,虽然综合院校开始办师范专业,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⑦。 (二)师范院校在当今多元竞争中格局中教师教育优势与问题 1.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一是多年承办师范教育积淀的深厚底蕴,是师范院校在多元竞争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与基础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三是具有专业的教师教育师资,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有力保障。 2.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虽然大部分师范院校是在继续保持或发展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社会需求开办相应的高职专业,但也有部分师范院校在改革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牺牲原有的优势为代价盲目发展高职专业,结果导致目标定位混乱、特色丧失、优势不再、师范生的竞争力下降、高职生的竞争力更弱等现状。这集中表现在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薄弱,除了各类相关知识体系陈旧、课程压缩外,各级领导还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高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忽视了教师素质专业课,造成自上而下的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懈怠。“检验师范大学综合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应该是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地位是否更加巩固,教育研究水平和政策服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科人才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学术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否得到提升,对国家和地方教师教育和高师院校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否得到发挥。”⑧因此,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己原有的优势为代价,而应在巩固原有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整合和理念创新使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从而提高自己在多元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 师范院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远远跟不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师范院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南针和风向标。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真正进入中小学后“在教育理念方面并无明显优势”⑨。这主要是因为师范院校“关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课程,关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关于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⑩设置不足,以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在面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以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优势。三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教育实习是教师的必经之路,是从学生过渡为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力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根本不能真正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站讲台的机会,更不可能通过实习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更谈不上通过实习使教育技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 列宁认为,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是建设教师大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他曾经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因此,他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造就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存和生活条件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使民族兴旺发达,使国家繁荣富强。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最近几年,我国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及教师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教育会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而得到相应提高,当教师的待遇真正高于公务员时,教师专业会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 (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自1993年之后相继颁发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保证教师质量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教师资格考试分两步走:一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教师必备知识的考试,上述三科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认定如说课、试讲、体检等。教师资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条件要求,是教师质量的最低标准。教师的工作关乎国家的兴衰、全民的整体素质,甚至是人类未来的发展,保证教师质量,就是保证人类的未来。因此,应严格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确保教师质量。 (三)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应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教育专业 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设置,强化能力培养。 在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各类教师培养机构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与整合课程设置,丰富与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与提高能力培养。知识与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古时候,只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胜任教师,现代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知识激增,信息爆炸,创新不断,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认为教学是把自己储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现在,这一说法已经不恰当了,教师的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启发,知识不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把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源源流动的活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得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各类教师教育的学校和机构需要更新理念,在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知识是胜任教师的前提,能力则是胜任教师的保障。教师需要多种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专业化的教师需要拥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能力,因此,教师教育学校或机构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2.落实与加强教育实习环节。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修养,解放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的教育信念,激励学生的教育热情,端正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为未来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③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53,453.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 ④⑤严燕.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4):76,76. ⑥石欧.契机还是危机:当前高师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10. ⑦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⑧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⑨⑩耿文侠,冯春明.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毕业生从教状况比较[J].教育评论,2004(21):21,2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77,678. 猜你喜欢: 1. 浅谈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2.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3. 关于教育创新的论文 4.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教育 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研究、人的发展内涵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各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试谈教育与人的发展》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外铄论、内发论。 (一)外铄论。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都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 经验 论哲学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是从行动的经验而来”。 (二)内发论。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是人类进行自身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而困惑人类研究自身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多数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接受教育之后,有的人发展得很好,其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很高;而有的人却发展的很差。于是,人们便从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上查找原因,并构建了多种促进人发展的理论与 方法 。以下介绍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生物特征,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阶段。人的生理成熟是指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例如:许多超常 儿童 表现出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 (二)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社会物质环境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和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范围直接被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的心理内容和思想面貌。人所处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人的心灵世界层次和精神生活面貌。社会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艺术、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受到不同精神环境影响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组织性,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位居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学校教育。难怪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年轻一代,他们获取知识和 文化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 但是,尽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的发挥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要注意与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保持一致。 四、结语 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发展论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海外把汉语作为汉语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训练,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助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彼此间友谊。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留学 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都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推广汉语的工作力度,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将面临一片光明。 教育发展论文:《试论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 热点 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 措施 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 反思 ,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猜你喜欢: 1.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 3.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4.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5.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教育(Education),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学校教育则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智力、体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里的“人”指学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个体”,更确切地说是指“学生”(已取得入学资格的人)。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说:“人是依靠教育而成的”, 瑞士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可见,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之重大。作为具有特性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学校教育的特性 确立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与其它教育相比,主要区别之一: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区别之二: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同时又具有最强的可控性,不仅各级学校内部是这样,各级学校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这一特征。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有关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各自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对个体发展不具决定性意义,因为没有环境的作用,遗传提供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人也不可能成为“人”。世界“狼孩”的存在就是实证。因此,使人发展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其中,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分类标准和分析角度,学校教育不再作为与环境、遗传并列的一个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来看待,也不只作为包含在环境中的特殊环境来看待,而是被当作一种包含着特殊个体与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因素,即三因素的一种特殊综合。学校教育之所以作为特殊活动因素,是因为:一 学校中进行的大量活动,尤其是普通中、小学的学校活动,其主体是由处在人生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的青少年与承担着教育者责任的成年人共同组成的。他们之间处于多重的、独特的关系系统中,并在其活动中发生着交互影响。二 学校活动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环境中有意识提供的条件与活动对象,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完成教育任务服务的。它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是滋养人精神力量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三 学校中进行的大量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是为影响受教育者成长而精心设计的,只要这类设计符合一系列基本要求,就有可能对参与活动的受教育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人生阶段的独特 决定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每个人从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和对周围人的观察中,都能感受到人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小孩”、“大人”、“老人”,就是对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群的概称。由于人的年龄差异和天赋差异,导致了人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目标的阶段差异。而人的年龄特征并不是每一年龄阶段各方面特征的相加之和,应是各方面的变化特征及其他们的相互作用的特定内容与方式。 人,从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日起开始计算年龄。然而,作为人生起点的零岁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零”。人从母体受孕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胎教”。胎教为胎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婴儿期为个体的发展准备了先决条件,婴儿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养育。处于人生启蒙时期的幼儿,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是对外部可感知世界的生动、具体的探究与认识,此时被公认为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们正式进入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人从此时始,将连续二十来年接受学校教育,将在学校里渡过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幼儿期——人生启蒙期、童年期——心理发展时期、少年期——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起始阶段、青年期——形成自我意识,身体、心理发展趋于成熟。 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生阶段的独特决定了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独特,人生阶段的连续决定了学校教育不同阶段间的连续。个体的发展虽然遵循一定的路线,但由于影响发展因素的多层、多样、多变和多组合性,使得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存在着不同方向的发展可能,甚至每前进一段,都可能会遇上许多叉道。作为有助于个体发展的学校教育,虽不能安排每个个体的发展路线,但能帮助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矫正个体发展的偏差,弥补个体发展中的严重缺失,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是社会物质生产,二是人类自身再生产。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不单指人类的繁衍,还包括使个体社会化,形成社会的新生一代。显然,社会新生一代的形成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因此,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架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教育的目的是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况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实现。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具有影响人发展的功能。 三、终身教育的理念 构建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主导意义,主要应表现在帮助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上。所谓“合适”,即指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个体特质发展的一致。教育者应帮助、创设条件,使受教育者个体特质,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展现和发展,在个体的发展方向上加以引导,帮助个体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做出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应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水平以及所在国家的现有发展水平,使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能取得正向一致。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其他教育在对受教育者要求上取得和谐,以最有效地利用学校周围及其相关的其它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尤其利用能对学校教育起补充作用的因素。既使当社会条件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时,学校也应保持自身小环境的教育独特性,增强学校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以有效抵御其它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能只满足于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达到当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上,应为离开学校后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即增强终身教育意识,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既包括成人教育,也包括学前、小学、中学和大学各阶段的教育;既指的组织的学习,又指偶发性的学习。它的特征是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技术、学习时间都具有机动性和多样性。其目的是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学校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情况,了解其特质和现有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以成熟的程序为依据,安排教育的目标和顺序。精心设计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各种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活动来实现发展,教育者则通过活动的指导,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此外,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应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任务,并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做出切实的努力。学校教育只有立足于每个人一生的发展,才可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人的形成是最终的“产品”,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直接目的。只有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定向、形成、诱发、矫正、改造等多种功能,使人发展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使个体特质及其潜在优势,在社会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得到充分的真实发展,教育的功能才有可能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得以真正体现。

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3000字

浅论水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否能傲立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大自然的循环方面认识水问题,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问题,并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识入手,才能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水 可持续发展 如何处理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类尤其是贫水国或准贫水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入手,剖析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解决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几个主要水问题及其原因浅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降雨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加之受历史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及原因浅析如下: (一)旱涝灾害频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七大江河都曾发生过大洪水。进入90年代,我国又连续发生几次大水。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大水;1994年,珠江、长江、辽河和黄河流域均发生大洪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又发生大洪水。 不仅是水灾,进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积竟达亿hm2,比50年代增加一倍半以上,成灾面积增加3倍。华北平原每年有1/4的耕地遭受干旱之害,1/6耕地沙化严重。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有亿hm2,其中可灌溉的草原仅万hm2。目前全国农村有7000多万人、6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城市有300多座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约有108座。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为我国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变化较大,从而导致降雨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枯雨期又出现旱灾。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江河湖堤及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低,有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有些工程在设计、施工中由于人为原因,甚至出现“豆腐碴”工程。其次,由于资金限制,我国许多地方水利工程不健全,建设维护资金匮乏。再者由于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到气候,从而加大了恶劣气候发生的几率。历史上由于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修堤防洪,从而导致洪水渲泻和调蓄的空间减小,另外一个方面,加高堤防等于抬高了洪水位,从而使防洪负担和防汛风险进一步增加,万一出事,将造成更大的灾害。 (二)沙漠化触目惊心 1994年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沙漠面积已达万km2,而且每年正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荒漠化不仅威胁着北京城,而且影响到全国近1/3的国土,受影响人口近4亿。去年连续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引起许多耕地被损,许多城市甚至包括我们首都北京都将成为“楼兰古城”。沙漠化严重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最重要的原因是森林植被覆盖率极低,而根本原因就是水资源的溃乏。其实上述现象是相互影响的,植被及森林覆盖率少必将影响区域气候,减少土壤含水率,而缺水也必将减少植物存活的机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水环境继续恶化 到了90年代中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67万km2,占国内面积的38%,每年流失水土50亿t,相当于全球水土流失总量的12%。据测定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有400万t,相当于我国全年生产化肥的总量,一到暴雨期,多少条大小“黄河”令人触目惊心。有人担心:如不注意,长江也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水土流失不但造成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减少水灾害带来困难,如河床抬高、大坝(堤)防洪能力减少、增加防洪难度;水库淤积,降低防洪标准和兴利效益等。 据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为584亿t。在10万km的评价河段中,水在Ⅳ类以上的污染河长占47%。北方辽、黄、海、淮等流域,污水与地表径流的比例高达1∶14~1∶6,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的水域、近岸海域约有53%以上受到显著污染。根据全国118座大城市浅层地下水的调查,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 水污染严重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同时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所至。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明显地要高于其它国家。再者水污染和大气及环境污染是密不可分的,空气中的诸如硫的氧化物经溶解在水中或经降雨形成酸雨污染水体,环境中的金属、磷等化合物经氧化、分解作用最终也会成为水体的污染源。另外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不能对大气、水进行充分的净化也是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用水效率不高和水浪费现象并存 虽然我国面临较大的水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而先进国家为甚至。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NextPage]二、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资源不断得到改善或保护,人类的生产关系、文明程度不断地进步、提高。 由于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构成地球物质循环的基本载体,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水的角度,研究水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三、水与可持续发展 要想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必须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水与人类、水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解决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问题。众所周知,水的三态变化是在太阳能作用下的循环,人类生存过程是生物循环的组成部分和特例。地球资源也是在一个大的循环系统之中,在这个循环中水作为载体、太阳作为动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的生产、生活只有在不破坏这个循环的环节和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将水作为生态及资源循环的一个环节加以研究,了解水循环、人类生存发展及生态系统的关系,将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加大科研力度,掌握水、生态及物质循环规律 据研究,世界上所有与水有关的问题,如旱灾、洪灾、污染和水土流失,不外乎是因为打破了大自然的循环。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掌握自然规律和先进科技,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要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使自然和人类发展融为一体,互为促进。 水资源研究要将地理、地质、气象、水文、农业、林业、水利、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等学科结合起来。加大科技力度,首先要充分研究导致水资源、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减少污水排放量和生产使用环境污染物,加大封山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力度。同时加强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建立相关机构。 (1)建立全国的水资源调度及监测中心,负责全国水资源规划利用和水质监测,同时负责与气象、环境及大气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2)加强洪水及灾害(包括海啸、台风等)中长期预报、沙漠化治理、堤坝隐患发现和加固技术研究和应用。 (3)加速污水处理及水循环体系研究,合理优化工农业生产(包括采用节水高效农业)及生活用水(包括水质和水量),加大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倡导建立农村及城市生态保护圈。 (4)加强国际合作做好地球资源保护工作,提高科技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水资源 由于水资源是按水系划分的,没有行政上的区域划分,水存在于地面也可存在于地下,水有固态、液态、也有气态。于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调度。全面规划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液态水与气态水、咸水与淡水的合理规划。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近年来实现的引大入秦、引黄济津和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地理上全面规划。许多海滨城市采用海水冲厕是咸淡水的合理利用。广西地区许多为岩溶地质,地下水资源丰富,于是地下地上联合调度就是必须的。当然采取地下水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的副作用,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沉降等问题。 (三)加快依法治水步伐 完善水法制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杆杠,加速水的商品化和治水法制化。 四、结语 水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否能傲立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大自然的循环方面认识水问题,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问题,并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识入手,才能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浅论水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否能傲立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大自然的循环方面认识水问题,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问题,并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识入手,才能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水 可持续发展 如何处理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类尤其是贫水国或准贫水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入手,剖析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解决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几个主要水问题及其原因浅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降雨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加之受历史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及原因浅析如下: (一)旱涝灾害频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七大江河都曾发生过大洪水。进入90年代,我国又连续发生几次大水。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大水;1994年,珠江、长江、辽河和黄河流域均发生大洪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又发生大洪水。 不仅是水灾,进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积竟达亿hm2,比50年代增加一倍半以上,成灾面积增加3倍。华北平原每年有1/4的耕地遭受干旱之害,1/6耕地沙化严重。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有亿hm2,其中可灌溉的草原仅万hm2。目前全国农村有7000多万人、6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城市有300多座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约有108座。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为我国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变化较大,从而导致降雨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枯雨期又出现旱灾。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江河湖堤及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低,有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有些工程在设计、施工中由于人为原因,甚至出现“豆腐碴”工程。其次,由于资金限制,我国许多地方水利工程不健全,建设维护资金匮乏。再者由于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到气候,从而加大了恶劣气候发生的几率。历史上由于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修堤防洪,从而导致洪水渲泻和调蓄的空间减小,另外一个方面,加高堤防等于抬高了洪水位,从而使防洪负担和防汛风险进一步增加,万一出事,将造成更大的灾害。 (二)沙漠化触目惊心 1994年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沙漠面积已达万km2,而且每年正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荒漠化不仅威胁着北京城,而且影响到全国近1/3的国土,受影响人口近4亿。去年连续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引起许多耕地被损,许多城市甚至包括我们首都北京都将成为“楼兰古城”。沙漠化严重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最重要的原因是森林植被覆盖率极低,而根本原因就是水资源的溃乏。其实上述现象是相互影响的,植被及森林覆盖率少必将影响区域气候,减少土壤含水率,而缺水也必将减少植物存活的机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水环境继续恶化 到了90年代中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67万km2,占国内面积的38%,每年流失水土50亿t,相当于全球水土流失总量的12%。据测定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有400万t,相当于我国全年生产化肥的总量,一到暴雨期,多少条大小“黄河”令人触目惊心。有人担心:如不注意,长江也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水土流失不但造成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减少水灾害带来困难,如河床抬高、大坝(堤)防洪能力减少、增加防洪难度;水库淤积,降低防洪标准和兴利效益等。 据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为584亿t。在10万km的评价河段中,水在Ⅳ类以上的污染河长占47%。北方辽、黄、海、淮等流域,污水与地表径流的比例高达1∶14~1∶6,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的水域、近岸海域约有53%以上受到显著污染。根据全国118座大城市浅层地下水的调查,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 水污染严重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同时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所至。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明显地要高于其它国家。再者水污染和大气及环境污染是密不可分的,空气中的诸如硫的氧化物经溶解在水中或经降雨形成酸雨污染水体,环境中的金属、磷等化合物经氧化、分解作用最终也会成为水体的污染源。另外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不能对大气、水进行充分的净化也是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用水效率不高和水浪费现象并存 虽然我国面临较大的水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而先进国家为甚至。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NextPage]二、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资源不断得到改善或保护,人类的生产关系、文明程度不断地进步、提高。 由于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构成地球物质循环的基本载体,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水的角度,研究水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三、水与可持续发展 要想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必须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水与人类、水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解决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问题。众所周知,水的三态变化是在太阳能作用下的循环,人类生存过程是生物循环的组成部分和特例。地球资源也是在一个大的循环系统之中,在这个循环中水作为载体、太阳作为动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的生产、生活只有在不破坏这个循环的环节和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将水作为生态及资源循环的一个环节加以研究,了解水循环、人类生存发展及生态系统的关系,将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加大科研力度,掌握水、生态及物质循环规律 据研究,世界上所有与水有关的问题,如旱灾、洪灾、污染和水土流失,不外乎是因为打破了大自然的循环。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掌握自然规律和先进科技,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要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使自然和人类发展融为一体,互为促进。 水资源研究要将地理、地质、气象、水文、农业、林业、水利、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等学科结合起来。加大科技力度,首先要充分研究导致水资源、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减少污水排放量和生产使用环境污染物,加大封山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力度。同时加强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建立相关机构。 (1)建立全国的水资源调度及监测中心,负责全国水资源规划利用和水质监测,同时负责与气象、环境及大气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2)加强洪水及灾害(包括海啸、台风等)中长期预报、沙漠化治理、堤坝隐患发现和加固技术研究和应用。 (3)加速污水处理及水循环体系研究,合理优化工农业生产(包括采用节水高效农业)及生活用水(包括水质和水量),加大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倡导建立农村及城市生态保护圈。 (4)加强国际合作做好地球资源保护工作,提高科技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水资源 由于水资源是按水系划分的,没有行政上的区域划分,水存在于地面也可存在于地下,水有固态、液态、也有气态。于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调度。全面规划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液态水与气态水、咸水与淡水的合理规划。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近年来实现的引大入秦、引黄济津和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地理上全面规划。许多海滨城市采用海水冲厕是咸淡水的合理利用。广西地区许多为岩溶地质,地下水资源丰富,于是地下地上联合调度就是必须的。当然采取地下水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的副作用,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沉降等问题。 (三)加快依法治水步伐 完善水法制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杆杠,加速水的商品化和治水法制化。 四、结语 水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否能傲立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大自然的循环方面认识水问题,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问题,并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识入手,才能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近年来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我经常在网上看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期刊,你也可以去看下吧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初探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 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 “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 ,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 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 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 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 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 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 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 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 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 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 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 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 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 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1](P43)。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 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 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 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 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 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 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 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 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 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 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 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 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 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

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题目

具体要求说一下吧,帮你搞定。

选题方向如下:

1、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2、试论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

3、试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4、试论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5、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研究

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研究

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论幼儿感官教育的重要价值及途径

9、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10、试论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11、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研究

12、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可以从专业性原则 、价值性原则 、热门性话题 、可实现原则 、创新性原则去参考选题,再结合自身兴趣,从自己的强势科目入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提供动力,也可以减少很多阻碍。

一、专业性原则

选定论文题目时一定要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题目进行研究,避免跨专业进行选题。比如你是学计算机的,如果选题的时候选择“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进展”,这明显就不太合适。

二、价值性原则

无论是做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选定论文题目时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XX公司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这个研究可以解决公司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能够提高公司配送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热门话题

热门话题的优势:一是信息容易收集,一段时间内各媒体会有更多的相关信息。第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你对这些问题有一种个人的感觉。第三,一旦你写得好,你就有机会被相关报刊杂志所采用。

缺点是选择题目的学生很多,他们收集的数据来源相似,写的文章拼凑,从内容到结构几乎一样,很难有新的思路。

四、可实现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有时间限制的(半年左右),所以在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所有题目是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题目,否则将会影响正常毕业。

五、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以及灵魂,社会的进步也都源于创新。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创新性,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研究。

在学前 教育 论文中,题目占据着重要地位,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论文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学前教育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 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3.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4.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5.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6. 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7. 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8. 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9. 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10.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11. 某地区 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12.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13.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14. 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15.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研究 16. 论幼儿园的研究性教学 17.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 18.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的实践运用 19. 关于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 20. 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二) 1. 特色幼儿园研究(园级特色、班级特色、教师特色研究) 2. 幼儿园男性教师特色塑造研究 3. 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名师、入门教师、跨行教师等) 4. 震后灾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 震后灾区幼儿心理抚慰教育研究 6. 灾区幼教机构环境创设研究 7. 幼儿歌谣创编研究 8. 幼儿早操研制的理论与实践 9. 幼儿舞蹈编制研究 10.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毕业学生的调查) 1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2.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13.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4. 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5.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6.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7.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8.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9.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20.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2.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 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5. 幼儿园 安全教育 实施现状研究 6.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7.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9.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10.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12.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 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14.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15. 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的调查 16. 班级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调查 17.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18. 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四) 1.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2.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3.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4.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5.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6.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7.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8.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0.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1.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3.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 14.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15.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16.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17. 35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1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1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0.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猜你喜欢: 1. 学前教育类论文题目 2.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3. 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例 4.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 5.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3、 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4、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5、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6、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7、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8、 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9、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11、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12、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15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16、 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17、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20、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2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23、 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24、 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37、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38、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39、 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40、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41、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建议:1、 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2、 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3、 论文写作逻辑清晰,内容充实。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型论文也要有一定理论分析。以上课题可以代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