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苏格拉底论文常用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4 14:31:15

苏格拉底论文常用参考文献

引言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二 柏拉图的《申辩》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四 《申辩》从古典到中世纪五 《申辩》在现代欧洲的复兴六 现代《申辩》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七 《申辩》与现代哲学八 西方当代《申辩》研究的版本情况九 中国学界对《申辩》的翻译与研究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十一 缩写对照表苏格拉底的申辩(译注)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苏格拉底的申辩》义疏一 真理与修辞(17a1-18a6)二 案情真相(18a7-19a7)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9a8-24b2)1.智者之知(19a8-20e3)2.无知之知(20c4-23c1)3.诬蔑的形成(23c2-24b2)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24b3-28a1)1.诉状(24b3-c9)2.败坏青年(24c9-26a7)3.不敬之罪(25a8-28a1)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28a2-31c3)1.苏格拉底与阿基琉斯(28a2-29b9)2.美好生活与死亡(29b9-31c3)3.哲学作为政治(31c4-34b5)4.爱智者的荣耀(34b6-35e8)六 惩罚与荣耀(35e1-38b9)七 临别告白(38c1-42a5)主要参考文献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思考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智慧的苏格拉底被这个城邦的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在此之前,苏格拉底拒绝向法庭屈服和逃亡外邦。当前往提洛岛的圣船返航后,他饮下鸩酒从容赴死。在西方文明史上,苏格拉底无疑成为为理想信念而殉道的先驱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是民主扼杀自由的悲剧,是法律习俗与知识理性相冲突而产生的悲剧。但他视死如归、毫不妥协的气概却彰显了理性的不朽光辉。

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 经验 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 辩论 ,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30,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死之必然性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____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2]。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3],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 方法 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哲学家与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 反思 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 名言 :“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平反,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最权威最有价值的当属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其中对柏拉图的专门评价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 方法 ,也不能单凭 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 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

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 社会品格和 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 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 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____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 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 文化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苏格拉底论文2000字

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苏格拉底是将古希腊哲学推向高峰的开拓者,由他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影响着整个西方文明;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高足柏拉图对老师的极力推崇和对老师临死前的天才的描述,使苏格拉底的形象增添了一层伦理典范的“圣光”,成为后人仰慕的英雄人物。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是值得研究的,然而研究苏格拉底有具有相当的难度。一方面因为终生忙于与人辩论对话以至于“述而不作”,没有留下自己的任何著作,我们了解、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只能依靠其弟子们记录他的言行的思想资料,而作为主要资料的提供者的柏拉图由于自己的巨大名声反而不经意地淡化了老师的形象,使得部分研究者将苏格拉底思想统归于其弟子柏拉图的名下;其二,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疑古成风,对传统的苏格拉底形象给予种种怀疑,认为苏格拉底只不过是一个道德学家或仅是一位作为道德典范的“好公民”而已,这给本来依据第二手资料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难度。值得庆幸的是,20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从多方面对苏格拉底作了细致的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日益丰富,探讨也不断深入,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苏格拉底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叶秀山先生的《苏格拉底极其哲学思想》、汪子蒿等先生的《希腊哲学史》相继问世以及新近出版的《西方哲学史》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鉴。本文在汲取学术界有益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点、以“理性”和“善”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认为苏格拉底是在雅典由盛而衰、古希腊奴隶制面临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体现时代精神,倡导哲学变革并忠实实践自己哲学,力图挽救雅典于濒危、重振雅典雄风的伟大哲人。苏格拉底首次将哲学的主题由“自然”转向“自我”,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为实现“认识你自己”的任务,苏格拉底诉诸于理性的方式,第一次在哲学上对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发展了对话的辩证法,这些都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伟大意义所在。但是,苏格拉底肯定先验的“理念”,以最高的理念“善”作为本体、作为认识的最高对象,这充分地体现了其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苏格拉底无限夸大理性的作用,贬低以至忽视感官欲望、情绪和人的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功能,这也是其片面性所在。当然,苏格拉底哲学具有伟大的哲学变革意义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使古希腊哲学、科学和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深刻地影响着以后整个西方哲学和文明,而且在今天、在全世界范围还将继续着它的影响,我们也能够从中得到解决现代面临的精神危机、道德滑坡等诸多问题的有益的启示。

认清自我 雄鹰注定要与蓝天为伴,不能与大地相挨。它虽为猛兽,有着锋利的爪牙,但不能与狮子对抗,它属于天空,只有在天空才找到它生存的位置,才找到它的价值。雄鹰与地面会有偶尔的交点,在俯首捕捉的那一刻有了短暂的交点,但偶尔的相交换不来永恒的相守。猎物在爪下那刻,一只雄鹰奔向天穹,蓝天白云任纵游,它是天空的宠儿,不属于大地。 李白,是一个人才。但决不是一个治国的能臣,至少也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官员。他是文人,但只能用他的才学为他的生活增添几分生趣。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首《峨嵋山月歌》的确显示了他卓尔不群的文学造诣,让所有人都从诗歌中看到他的豪迈与狂放,让他名扬四海。他一生自认怀才不遇,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富五车之识,却潦倒半生,不得重用。 于是,写诗纵酒,留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千古诗篇以慰藉他半生的失意。但殊不知他的的官职也只是他卓越的文学造诣换来的,而并非他有什么非一般地领导才能。他本不属于官场,官场本不为高傲不群的人开放,而你偏偏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你没有官场中人特有的圆滑与心计,你不会尊重上司,不会巴结他人,你一身正气,本无所畏惧。 但你身在官场,就要官场的规矩,你既不能容忍官场的尔虞我诈,官场有何能容忍一个傲而不群的人呢?你不顾一切冲向不能相容你的官场,最后也只能留下你一生的遗憾。 与李白一样,不为世俗的官场所容的陶渊明却明智得多了。一样的高傲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的才情横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两人的却遭遇了不同的人生,陶渊明深知官场不是他那种高傲文人所能胜任的。他与李白一样,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眼睛里揉不进一颗沙子,更没有应付万千变化与蓄势待发的心计与谋略他们的位置都不属于官场,而陶渊明则明智地选择了适合他的乡村生活。“户庭无尘杂,居室有余闲。”是他的追求,也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他在自耕自足之中得到解脱,得到身心的愉悦,他的晚年虽是穷困潦倒的,但至少是幸福而安详的。 人应该认清自我,我们很难像达;芬奇那样精通各个领域,但至少总有一个领域,一个位置属于你自己的。 认清自我,你会看到最美的夕阳; 认清自我,你会活得如阳光般灿烂; 认清自我,你会感叹生命的美好。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 方法 ,也不能单凭 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 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

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 社会品格和 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 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 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____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 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 文化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论文文献引用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 方法 ,也不能单凭 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 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

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 社会品格和 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 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 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____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 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 文化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 西方哲学 唯心主义发展的奠基人,那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一种心灵的转向。在以前,古希腊的很多智者对于伦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感性的阶段,但是苏格拉底通过把哲学的研究转向自我,即所谓的把哲学引到人间,苏格拉底认为 自然 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自然学到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是不确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希望把人与自然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苏格拉底创造了“灵魂不灭说”。在这之前就有了如此的说法,但是之前的人对灵魂的了解较为模糊,并没有具体化或细化。但苏格拉底把灵魂看成一种与物质拥有一种本质不同的实体,人的死亡,不过是这种实体的分散罢了,并没有消失。 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他认为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事物的 意见 确实随着实践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苏格拉底还认为“善”是一切事物最终的原因,这些想法的确立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还发明助产术,他对于知识的传授不是靠灌输,而是采用一种反问的方式,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循序渐进的反问,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无知。 苏格拉底的 政治 思想是什么 苏格拉底说过:如果我从政,我早就会因此死定了。所以虽然苏格拉底并没有走上政治道路,但是并不表示苏格拉底政治思想消极,相反苏格拉底有他独特的政治见解,有人称他为“民主社会里的 政治哲学 家”。 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出现的原因也与苏格拉底所处在的那个时代有关,在伯利克里离去后的那几十年里,古希腊变成了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混乱不堪, 军事 政权今日在这个人的手上,明日那个人已经成为阶下之囚。“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表明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相似,他们都是在把道德水平看的相当重要,尤其是作为执政者。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应该要掌握治理国家的知识,应该要注重 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国人们有了非常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就肯定会有非常好的政治,那么国家也会因此而安定有序。 说到底,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就是希望建立一种英才治国或专家治国的模式,让有能力的人来掌握国家。苏格拉底反对把国家的权力分散给那些没有知识的、被人操纵的公民手中,也反对那些拥有权利和势力却什么都不干的人成为当权者,认为他们不能把古希腊的国家安定下来,也认为古希腊当时的民主社会制度并不好,他倡导的是专主制,让一个有智慧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与权力结合这样才是最好的。 苏格拉底的 法律 思想是什么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发展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法律思想是伟大的。在当时古希腊的法律只算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小分支,古希腊法律并没有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当时苏格拉底从哲学的方面去了解和研究法律上的问题,他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正义的,公民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也必须要服从当地的法律,这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雅典的公民就要遵守雅典的法律。 公元前399年,已经七十岁的苏格拉底以腐蚀青少年思想和侮辱雅典神的双重罪名被关押起来,之后由许多没有的知识的游民组成的审判团判处了他死刑。他的弟子买通了看守人员并安排他逃亡,但是他拒绝了弟子们的方案,他虽然觉得法律对自己的判决是不公平的,但是他作为雅典公民也要遵守法律,逃避法律的判决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在死亡面前他依旧坚持身为一个公民就必须遵守当地法律的原则,在监狱中服毒身亡,更用自己的死强调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法律思想中公民与法律是一种有契约主义关系的思想,苏格拉底强调社会有其公共规则,公民都要去遵守。苏格拉底法律思想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去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这样可以让公民拥有一个有秩序、有规则的社会。苏格拉底想让每个公民对法治有着深深的敬意并且对其要必须服从。苏格拉底法律思想推动了西方的法律思想发展,并使其在法治的路线上稳稳发展。猜你喜欢: 1. 关于苏格拉底哲学的大学论文 2. 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 3. 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 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 5. 阿伯拉尔是哪个国家的 6. 苏格拉底的简介 7. 苏格拉底的性格特点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人物生平和他的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对象,是人无法认识的。如果人坚持要去认识自然,这乃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僭越,其结果不仅不能认识自然,而且也不能认识自己。苏格拉底引用镌刻在德尔菲神庙门前的名言来号召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敬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人们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但是普罗泰戈拉把人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特殊主体,因此“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导致了相对主义;苏格拉底则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认识你自己”正是要求人们去发现人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质。智者派通过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抛弃了本质,苏格拉底则通过强调“认识你自己”而重建起本质,只不过这本质作为普遍的逻各斯(定义),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所以智者派教人说话只是为了卖钱,苏格拉底与人论辩时则有一种道德使命感,认为自己是神派到雅典来的一只大牛虻,为的是刺激雅典这只行动迟缓的笨牛快步前进。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议论文素材

认清自我 雄鹰注定要与蓝天为伴,不能与大地相挨。它虽为猛兽,有着锋利的爪牙,但不能与狮子对抗,它属于天空,只有在天空才找到它生存的位置,才找到它的价值。雄鹰与地面会有偶尔的交点,在俯首捕捉的那一刻有了短暂的交点,但偶尔的相交换不来永恒的相守。猎物在爪下那刻,一只雄鹰奔向天穹,蓝天白云任纵游,它是天空的宠儿,不属于大地。 李白,是一个人才。但决不是一个治国的能臣,至少也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官员。他是文人,但只能用他的才学为他的生活增添几分生趣。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首《峨嵋山月歌》的确显示了他卓尔不群的文学造诣,让所有人都从诗歌中看到他的豪迈与狂放,让他名扬四海。他一生自认怀才不遇,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富五车之识,却潦倒半生,不得重用。 于是,写诗纵酒,留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千古诗篇以慰藉他半生的失意。但殊不知他的的官职也只是他卓越的文学造诣换来的,而并非他有什么非一般地领导才能。他本不属于官场,官场本不为高傲不群的人开放,而你偏偏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你没有官场中人特有的圆滑与心计,你不会尊重上司,不会巴结他人,你一身正气,本无所畏惧。 但你身在官场,就要官场的规矩,你既不能容忍官场的尔虞我诈,官场有何能容忍一个傲而不群的人呢?你不顾一切冲向不能相容你的官场,最后也只能留下你一生的遗憾。 与李白一样,不为世俗的官场所容的陶渊明却明智得多了。一样的高傲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的才情横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两人的却遭遇了不同的人生,陶渊明深知官场不是他那种高傲文人所能胜任的。他与李白一样,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眼睛里揉不进一颗沙子,更没有应付万千变化与蓄势待发的心计与谋略他们的位置都不属于官场,而陶渊明则明智地选择了适合他的乡村生活。“户庭无尘杂,居室有余闲。”是他的追求,也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他在自耕自足之中得到解脱,得到身心的愉悦,他的晚年虽是穷困潦倒的,但至少是幸福而安详的。 人应该认清自我,我们很难像达;芬奇那样精通各个领域,但至少总有一个领域,一个位置属于你自己的。 认清自我,你会看到最美的夕阳; 认清自我,你会活得如阳光般灿烂; 认清自我,你会感叹生命的美好。

理想

2008年7月,美国游泳奥运会选拔赛上,24岁的艾力克终于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但是,能否参赛却成了问题。原来,6月份他在一项检查中被确诊患了睾丸癌。在得到医生关于癌细胞暂时不会扩散的意见后,艾力克决定参赛。“奥运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忘记我走上奥运会游泳赛场的那天,不管我还剩多少天可活。奥运梦想高于生命。”

学会运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梦想高于生命。奥林匹克梦想,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

★家住重庆市大渡口区东风村特2栋的八旬老人陶志明,从58岁起开始参加自学考试。作为一名高龄考生,自学各门课程的难度不言而喻。据陶志明老人回忆说,刚开始他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4年内考完17门课程。3年过去了,他报考的科目居然一门都没过,但老人从未想过放弃。从第4年起,陶志明老人开始总结学习经验,当年就有两门及格,所有课程中最难的一门是《自然科学概论》,他一连考了7次才取得成功。2002年4月,已经77岁的陶志明老人终于拿到了自己苦学18年的大专毕业文凭。

学会运用:没有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再好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理由是70高龄已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

学会运用:梦想虽好,圆梦之路却十分艰辛坎坷。欲使梦想成真,就必须具有圆梦的顽强意志和决心。

★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年少时,曾梦想成为剧作家,为了这个梦想,年轻的他离家只身去了哥本哈根。无依无靠的他,颠沛流离,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放弃。1835年,他试写了几篇童话,很受儿童喜欢,此后他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童话大师成了他的新梦想。后来,他写出了《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许多著名童话,成为人们公认的世界童话大师。

学会运用:梦想,有时需要转弯。一直坚持,或许是死胡同;可转个弯坚持,说不定会峰回路转。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学会运用:面对孩子的梦想,父母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梦想在孩子心里生根。明确实现梦想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

奋斗

霍英东的历程

(奋斗让他走向成功)

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

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勤奋的门捷列夫

(通过奋斗达到目标)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门捷列夫就是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

轮椅上的霍金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北师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涛在80年代初期曾参加霍金的学术报告会,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与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十年写就《三都赋》

(奋斗成全自我)

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让奋斗成为生活的习惯

(奋斗需要坚持)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但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得力的亲戚可攀。他向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投稿,得到的却是743条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他曾对朋友说:“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难以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一张退稿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

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他潜在的创作才能如大江奔涌,不可遏止。到他1973年75岁逝世时,43年间他一共写了564本书,总计4000多万字。他本人身高米,而他写的书堆叠起来超过了两米。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真理需要坚持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崔琦的“捷径”

崔琦是因为“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一个工程系的教授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见的事情。

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999年12月,崔琦在香港中文大学就成才问题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语重心长地说,自己教书30年来接触的许多人都是在中国长大的理科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往往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才去做。相反,欧洲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只要认为很有意思、很好、很有挑战性,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在演讲后与学生交谈中,大学生们最想从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口中得到一条成功的“捷径”,然而,崔琦教授从始到终的回答都是“坚持”两个字。

爱迪生的恒心

爱迪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加“恒心”。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第一盏竹丝灯虽然亮了1200个小时。但他继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钨丝灯,前后花了20年时间。

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00年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10年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

与理想、奋斗、坚持不懈相关的名言警句:

我发现,正是在生活使我遭到最大的屈辱和痛苦的那些岁月里,正是我经受了那么多苦难的艰辛岁月,我渴望达到目 的的勇气和顽强精神格外高涨。——高尔基《我怎样读书》

在奔赴危险的使命中, 请予我以坚强, 以苦痛来荣耀我, 并助我攀登那每日为你而贡献的艰难的心怀。 ——泰戈尔 《游 思集》

凭着一往无前的锐气,和张牙舞爪的雄狮为敌。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上篇》 )

有德有勇的人,正直的人决不胆怯。——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感发人心的忠勇,可以使一根纺线竿变成一柄长枪。——莎士比亚《辛白林》

横戈跃马的男儿,岂能作柔情的奴仆,要具有真正的品格,才算得真正的勇武。——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受辱记》 固执的人是崇高的。只有勇敢坚强的人,才只有一种激动,一种气质,一种道德。——雨果《海上劳工》

勇敢地走你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道路。——罗曼•罗兰《母与子》

只怕应该怕的,不怕不应该怕的,才时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

升平富足的盛世徒然养成一批懦夫,困苦永远是坚强之母。 (莎士比亚《辛白林》 )

一棵质地坚硬的橡树,即使用一柄小斧去砍,那斧子虽小,但如砍个不停,终必把树砍倒。——莎士比亚《亨利六世 下篇》

怒海不及我们顽强,雄狮不及我们自信,山岩不及我们坚定,不,残暴的死神也不及我们果决。——莎士比亚《约翰 王》

充沛的精力加上顽强的决心,曾经创造出许多奇迹。——狄更斯《荒凉山庄》

当今世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而真相到底距离我们有多远?苏格拉底的苹果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也引发了对诚信的思考。深深映在脑海中的是那个赢弱的孩子,抱着空空的花盆,一副受了欺负的样子站在国王的面前。但这个孩子却是最勇敢最诚实的,因而他成为下一代的国王。可见,一个人的诚实对于国家是多么重要。或许人类社会中那不诚实的一面一直就伴随着诚实而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像诚实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不诚实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想对于那位哲学家,我不知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对那些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但是那确实不是真正的苹果,哲学家说了谎话。实际上,这也映射出当今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教育者有些时候会因为教育的缘故,故意设定某种不真实的问题,这种暗示可以让某些学生说“假话”。有时,冠冕堂皇的“假话”,在某种情况下也反映了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久而久之,作为学生,也就很难分辨是非真假,从而出现那种闻也不闻就说苹果有香味的学生。另三位沉默的学生在心中都存在着疑问,但是他们对于疑问的处理方法却不相同。那个说没有闻到的学生,是最真诚的,他实话实说,没有迷信老师的权威,善于尊重事实。可是,有些善于说真话的人,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而说假话的人,却如鱼得水。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超越人的本性认识。人在某些虚荣心的驱使之下,想要听真话的欲望被渐渐磨灭。敢于挑战“所谓的真理”,这个世界不缺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在科学的某个领域作出一番成就,就像打破牛顿直流电的世界开创交流电先河的尼古拉特拉斯一样,成为科学领域的巨人。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断实践检验真理。他们的思维没有真理的束缚,终究会给我们开创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那个“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的学生,他敢于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但是他也还是有顾虑的,不敢明白地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闻到,既没有迷信权威,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而那个“老师,今天我感冒了”的学生,好像是最聪明的。其实,他也是有疑问的,但疑问好像都归结到“感冒”上了。这样,他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而且也不会因说错话而惹恼老师。这些学生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社会环境好像总是可以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型,要想适应社会,人们都在努力地寻找适应这个社会的方法。但是,“诚实”永远是主流,人们更喜欢“真相”。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待人,用诚信铸就自己纯洁的人生;我们还要学会诚实接物,用诚信打造社会向上的环境。要想成为下一代“国王”,“诚实”必不可少。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一见到作文题,一铺开稿纸,不知从哪里下笔,抓耳挠腮觉得没有啥素材可写。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古代人物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历史名人:苏格拉底

有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以后,苏格拉底不幸被雅典奴隶主民主派政府逮捕入狱,判了死刑。临刑前,狱禁问苏格拉底,还有什么话要交代,苏格拉底想了想,说; "我还欠邻居一只鸡,那是几年前借人家的。当时由于手头拮据,没有付人家钱,后来就一直拖了下来。请求您转告我家里的人,让他们务必代我偿还。"

狱禁没有想到这个人临死前要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于是又问他: "还有别的大事吗·" "没有了,就这一件大事,它关系到我的为人。"听了苏格拉底的话,狱禁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热泪,这件事也因此而流传开来了。

素材运用角度:品德高尚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陈平忍辱苦读书

西汉名相陈平,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作文素材:李白

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素材运用角度:自信、乐观、豪迈洒脱

人物素材:鲁迅

1933年6月,特务公然杀害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并将鲁迅列上了恐怖暗杀的黑名单。但鲁迅先生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参加了杨杏佛葬礼。慑于先生的威望,特务没敢加害先生。面对黑名单,鲁迅没有退缩;面对敌人,鲁迅的气势压住了他们的凶悍。勇气来自正义,来自无畏,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体现出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

素材运用角度:人格力量、勇敢、退缩与前进

巴金背书

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

素材运用角度:“读书与作文”“积累的重要”

西方哲学史论文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苏格拉底是将古希腊哲学推向高峰的开拓者,由他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影响着整个西方文明;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高足柏拉图对老师的极力推崇和对老师临死前的天才的描述,使苏格拉底的形象增添了一层伦理典范的“圣光”,成为后人仰慕的英雄人物。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是值得研究的,然而研究苏格拉底有具有相当的难度。一方面因为终生忙于与人辩论对话以至于“述而不作”,没有留下自己的任何著作,我们了解、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只能依靠其弟子们记录他的言行的思想资料,而作为主要资料的提供者的柏拉图由于自己的巨大名声反而不经意地淡化了老师的形象,使得部分研究者将苏格拉底思想统归于其弟子柏拉图的名下;其二,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疑古成风,对传统的苏格拉底形象给予种种怀疑,认为苏格拉底只不过是一个道德学家或仅是一位作为道德典范的“好公民”而已,这给本来依据第二手资料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难度。值得庆幸的是,20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从多方面对苏格拉底作了细致的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日益丰富,探讨也不断深入,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苏格拉底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叶秀山先生的《苏格拉底极其哲学思想》、汪子蒿等先生的《希腊哲学史》相继问世以及新近出版的《西方哲学史》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鉴。本文在汲取学术界有益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点、以“理性”和“善”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认为苏格拉底是在雅典由盛而衰、古希腊奴隶制面临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体现时代精神,倡导哲学变革并忠实实践自己哲学,力图挽救雅典于濒危、重振雅典雄风的伟大哲人。苏格拉底首次将哲学的主题由“自然”转向“自我”,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为实现“认识你自己”的任务,苏格拉底诉诸于理性的方式,第一次在哲学上对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发展了对话的辩证法,这些都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伟大意义所在。但是,苏格拉底肯定先验的“理念”,以最高的理念“善”作为本体、作为认识的最高对象,这充分地体现了其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苏格拉底无限夸大理性的作用,贬低以至忽视感官欲望、情绪和人的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功能,这也是其片面性所在。当然,苏格拉底哲学具有伟大的哲学变革意义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使古希腊哲学、科学和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深刻地影响着以后整个西方哲学和文明,而且在今天、在全世界范围还将继续着它的影响,我们也能够从中得到解决现代面临的精神危机、道德滑坡等诸多问题的有益的启示。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乃至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案。数千年来,无数人叹惋、沉思、钻研、争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本文将从思想进路考察三个主要的认为苏格拉底应委曲求全、明哲保身的观点,并逐一进行辩驳。然后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的角度,内在地支持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的选择。最终说明苏格拉底通过这一生死抉择,达到了其哲学思想的顶点,成为将哲学思想与生命经历深度融合的光辉典范。 1. 生命可贵与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之死当然令人叹惋和痛惜,有人认为他应该委曲求全、明哲保身。确实,苏格拉底如果愿意,是可以活下来的。美国学者斯东经过研究,认为“要是苏格拉底想争取到无罪开释,我认为他有个很容易的办法可以得到”,他在分析了雅典的民主原则、起诉书的内容和起诉过程之后,认为这个办法就是做如下辩白: “雅典的公民同胞们,这不是审判苏格拉底,而是审判思想,审判雅典 …… 思想并不像人那样脆弱。没有办法强迫它们饮鸩自杀。我的思想和我的榜样会在我死后长存。但是如果你们违背雅典的传统而判我有罪,它的名声将永远留下了污点。羞耻是你们的,不是我的。” 许多人建议他这么做来保全生命,这些人中既有当时苏格拉底的学生、门徒、追慕者,也有后世乃至今天苏格拉底的追慕者和其死亡的痛惜者。 在种种反对苏格拉底赴死的理由中,最容易想到的大抵如下: 生命是可贵的; 只有活着才有价值和意义; 存在本身就是最高的意义,不存在(也就是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特别是对于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大思想家来说,他应该活下去,继续自己的思考、研究、教学和政治活动,为雅典乃至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 这样的观点初看起来很有道理,因为它们都基于“活着是最重要的”这一信条,而此信条非常符合我们的常识。但如果细细剖析,就会发现比起笼统地说“人”,不如将人细分成肉体和灵魂,下面我们将分别考察。 对于肉体,苏格拉底认为它是有生灭的、速朽的,人不应醉心于肉体生命的延长,反而在和肉体需求相关的种种欲望上,“苏格拉底劝诫他的门徒在贪食、贪饮、性欲、睡眠、冷热和疲劳等方面都要实践自制”。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肉体生命的存续不是贪恋生存的理由,相反,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节制。 一个紧随而来的反对理由就是——好的,就算承认肉体的短暂速朽,就算要克制肉体欲望,但是肉体毕竟是灵魂的居所,它承载着灵魂,如果肉体死亡了,那么,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灵魂部分也会随之一起死亡。   苏格拉底会承认灵魂是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也会承认灵魂居住在身体中,但他鲜明地反对“灵魂会 死亡”这个观点。在他著名的和门徒最后的谈话《斐多》篇中,他这样谈到:“当一个人接近死亡的时候,他的有生灭的那部分死了,可是永生的部分在死亡接近的时候撤退了,逃避了,没有受伤,同时不可毁灭……灵魂是永生的、不灭的,同时我们的灵魂真正会在下一个世界里存在……”(《斐多》106e)。 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是苏格拉底的重要信条,这一思想后来也被柏拉图所继承。如果灵魂不死,那么审判、死刑直到最后苏格拉底喝下毒药,都只能杀死肉体的苏格拉底,而其灵魂是不死的,经过一段旅程,像他这样“被哲学充分净化的人们”,就可以“没有躯壳,从此住在一起,并且可以到更美丽的聚居地去”(《斐多》114c)。 对于今天接受了无神论和科学思想洗礼的我们来说,绝对地相信其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是几乎不可能的。然而我认为,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出发,其灵魂在某种意义上依然是不朽的,这需要对他的思想进行一番更深入和内在的考察。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追问“是什么”,即寻求普遍定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概念。 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虽然苏格拉底寻求普遍概念的目的是探究“美、正义、节制、勇敢、慷慨”等诸德性,但他的哲学活动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所开辟的“是什么”这条道路,以及为了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所采用的“dialectic”,即对话意义上的辩证法。“是什么”的这条道路,无疑是后世西方哲学两千年所走过的道路,甚至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它是一切人类科学和知识都无法逃避的道路,因为如果弄不清“是什么”,无法界定各种定义,便无法进行随后的推演和探究,建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大厦。 时至今日,当我们在日常对话中极其频繁地使用“是”,当我们在教科书和学术活动中下定义,当我们力图抛却特殊的、多变的经验条件而寻求纯粹的理念和形式,哪怕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其实也早已身处苏格拉底所开辟的道路上。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一直在场,他永生不朽。这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刑罚中消灭的只是个人,而不是这个原则” 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为“灵魂不朽”这个观点做了辩护后,我们还需要处理一个特殊的看法,那就是“对于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大思想家来说,他应该活下去,继续自己的思考、研究、教学和政治活动,为雅典乃至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对这一理由的分析与苏格拉底哲学的特点密切相关,纵观柏拉图的记述,苏格拉底并没有一次在对话中明确地、正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不存在中断他的生命从而打断他的建设性工作的情况。苏格拉底对哲学的贡献,主要是“是什么”和对话法,而要做出这些贡献,他生命中青年、中年这些思考和言说的黄金时段已经足够,并不需要强行延长老年寿命。 苏格拉底自己也说:“如果我活得更长,我可能不得不忍受年老的痛苦,失去视觉和听觉,智力衰退,学得慢,忘得快,我曾经超越别人的天赋也变得不如人家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情况,生活就会是毫无价值的了;如果我意识到了,我该怎样继续越来越没有价值和愉悦的生活呢?” 至此已经可以说明,苏格拉底在当时选择死,不但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还更有利于灵魂的愉悦,而这样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不会死去,它是不朽的。 2. 屈从“恶法”与坚持正义 “雅典起诉苏格拉底,本身就是违反自己的原则的。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有人可能会据此声称,陪审团自诩根据法律原则作出的判决,本身就是不正义甚至是“违法”的,因而是一种“恶法”,不应当遵循。如果苏格拉底遵循了,哪怕是因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看起来情有可原,那也仍然是“恶法”的帮凶,因为是他自己助长和促进了这一“恶法”的实施。 然而,苏格拉底一直是将正义和法律联系在一起的。在和希庇亚斯的对话中,他说“我认为,只要是符合法律的事情就是正义的”,在接下来他还说敬拜神明是首要的、普遍的法律,是一切人类首先要遵循的。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神明的旨意是检验人类律法的标准。而很明显,他在申辩篇中说到:“以往,我习惯听到的预言声音一直是我经常地伴侣,即使是非常细小的事情,如果我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它会反对我。现在,正如你们看到的,一个可以被想成而通常被认为是极端灾难的事情已经在我身上发生了;然而无论是我今天早晨离家的时候,或是当我在法庭里就位的时候,或是在我发表演讲的任何时刻里,神的信号都没有反对我。”(《申辩篇》40b) 神明的旨意一直是苏格拉底的最高信仰,而根据他的感知,神并没有反对他这种从容赴死的选择。正是在这里,苏格拉底真正做到了始终如一,以生命捍卫了自己心中的信条。试想,一个毕生以行动践行正义、规劝教导别人追求美德的人,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不但违背法律,还违背神的旨意,而这两样东西都是他关于正义的核心信条,这能算是真正坚持正义的人吗?这种情况下他声称的“正义”还有什么说服力呢? 因此,法律的规定以及更重要的神明的旨意,足以说明苏格拉底从容赴死不是“纵容恶法”,反而是正义的。 3. 民主降格与揭露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处死苏格拉底无疑是雅典民主政治史上不可抹去的污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了民主制度的某种缺陷,从而意味着政治思想上民主的某种降格,给任何试图支持民主的人都带来了一个难以解决的挑战。 这种观点空谈“民主”思想,把种种民主混为一谈。难道比存在问题更糟糕的,不就是存在问题还要矢口否认并掩饰问题吗? 此时的雅典,“已经逐渐失去爱斯库勒斯和索福克勒斯悲剧的那种勇敢和气魄……欧里庇底斯的悲剧是雅典公民本身开始腐败的一面镜子……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已经在艺术上宣告了雅典公民进入了喜剧阶段,由可敬可悲的对象变为可笑而可怜的对象了。”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并揭露问题,苏格拉底正是这样做的,他自称一个“牛虻”,通过叮咬的方式唤醒这个沉睡的牛。 苏格拉底之死,更是他直面问题的勇气与直率达到顶点的见证。 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公民就开始追悔:“他们处死了美勒托,放逐了其他几个控诉者;他们让吕西普雕了一座铜像纪念苏格拉底,还把它放在游行队伍的礼堂中。就在那一天,阿尼图斯去赫拉克利亚访问,结果让那座城市的人给赶了出去。” 可以这么说,苏格拉底之死能够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长久地被人们思考、讨论,首先就在于雅典人自己很快开始反思,然后才能在哲学正统上奠定基调,传续下来,促使一代代人不断思考,尤其是自我反思,揭露问题。 4. 顶点:哲学巨匠的生命面向 以上就是从苏格拉底哲学出发,内在地支持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的三条思想进路:灵魂不朽、坚持正义、揭露问题,而这三条思想进路不断推进,有一个共同的、具有无限光辉的顶点,那就是苏格拉底之死所显示出的一种哲学巨匠的生命面向。 根据色诺芬的记载,“当苏格拉底是一名议会成员的时候,他曾经宣誓就职,在誓词里,他声明他会‘依法进行表决’。在他担任人民大会主席期间,当民众要求他违法表决,处死十位将军时,尽管群众向他发泄怒火,许多有权势的人甚至威胁他,要他付诸表决,他还是拒绝了。” 除此之外,他还在德立昂战役、波提狄亚战争中立功;他规劝克里提亚斯,让他不要向欧西德莫斯献殷勤;他拒绝了三十僭主中的克里提亚斯和卡里克勒斯让他放弃传授修辞术的要求;他规劝自己的大儿子兰普洛克勒斯要尊敬父母;他指引克利托布洛怎样选择朋友;他建议阿里斯塔克斯带领投靠他的人从事生产;他劝阻格劳孔,不要进行演说并借此成为国家领导;他启发从事艺术的人表达人物内心的状态;他鼓励年轻的伊壁琴尼锻炼身体 …… 苏格拉底是如此始终如一的一个人,他是真正用行动践行、用生命融贯自己的哲学思想的人。这种哲学巨匠的生命面向,真正值得我们敬佩,他言说着自己的生命,也用生命在言说。 最后,在狱中,在那个黄昏,苏格拉底“很镇定而且没有一点厌恶的表情,一口气把杯里的东西喝掉”(《斐多》117c)。 苏格拉底,这个“有史以来所有人中最智慧的人”,一生热爱智慧、追求智慧,在从容赴死的这一刻,达到了他思想进路最光辉的顶点,他的思想和他的生命在这一刻实现了最完美的融合。 就用其学生色诺芬书中最后的评价作结,来表达对苏格拉底的敬仰: “对我来说,他就像我描述过的那样,是如此的虔诚,无论做什么都要征询神明;他是如此公正,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就算是很轻的伤害也没有,反而对那些交往的人提供最大的帮助;他是如此自制,从没有偏好愉悦而放弃德行;他是如此明智,从未错误地分辨好坏,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就能很好地区别;他是如此擅长判断别人的特点,说服那些有错误的人,让他们追求德行和崇高、善良的事。他看起来就是最善良和最快乐的人了。”参考文献 【1】 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M】.董乐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郑伟威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年. 【3】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二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4】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5】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M】.马永翔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柏拉图.《斐多》《申辩篇》.自《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M】.谢善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苏格拉底 的名字如雷贯耳,在我看来他的成名就在于 辩论,也就是辩证法的应用和发展。 这里的辩证法,就是用问答求知识的方法。 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看作是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 到这,就必须先说一下“ 智者 ”这个群体啦。智者,差不多就是我们说的“教授”,但他只教人怎么辩论,并以此为生。 他们这帮人就是为了挑战之前那些体系而生的(我们就叫他们前苏格拉底体系吧),领袖人物是 普罗泰戈拉 。 他本质上是 怀疑主义 的,在他的理论里,没有客观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在实际的目的方面,成为了自己究竟该相信什么的裁判者(这算局限吧)。 但另一方面, 他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全心全意的,并没有道德方面的考虑 (也就是说不会被道德绑架,不会被舆论导向)。这应该是智慧的,但却遭到了柏拉图等后续哲学家的厌恶。 从而,我们是不是可以知道柏拉图之后哲学的恶习从何而来了呢。 尤其是柏拉图,他只是热心宣传某些见解,那些他认为“有用”的见解。他总是以社会的标准来判断某些假说,不牺歪曲讨论,使之达到一种道德的结论。 罗素说,柏拉图除了是哲学家,还是一个天才的、富于想象的作家。 柏拉图以后,哲学家对于伦理学的研究都是从他们已经知道要达到什么结论的那种假设上出发的。 听出罗素对柏拉图的痛恶了吧,后面专门会讲到柏拉图,先回到正题,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对苏格拉底的了解都来自于他的两个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我们不去纠结哪位笔下的苏格拉底是真实的。 只说说那些似乎应该归于苏格拉底的成就: 开篇说了,我觉得苏格拉底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引领了潮流,发展了一个新的思维方法( 辩证法,或者说是无拘无束辩论的习惯 ),虽然这个方法不是始于他,但应用和发展始于他,和他的继承人。 而他也将辩论在对自己的审判过程中用到了极致,哪怕判死,他做的都是说服法官,而不是博得同情。 虽然某些东西,比如经验科学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试图发现新事实的时候,这个方法就完全行不通。 但如果我们对一些事情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而通过讨论可以找到正确结论,那辩证法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助于增进逻辑的一贯性,就是有价值的。 也就是说, 如果争论的是逻辑的事情,而不是事实的事情,那辩论就是发现真理的一种好方法。 当然,如果完全用这种方式来思考,也定会带来局限和束缚,比如柏拉图及之后的哲学家们。(这部分后面一定会详细再说) 从智者们,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辩证法一步步地发展;最终有了自己的体系,有了思辨、实证、思辨和实证的统一;也就是认识论、本体论、对称辩证法。 是不是可以说,只此一点,苏格拉底他们团队就很伟大呢。 另外, 苏格拉底认为他之所以比别人聪明,就在于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而知识是可以学到的,追求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 德行和知识是密切联系的 。 而这一点也广泛地存在于希腊思想之中,引领着整个民族对于知识的不断追求,这与基督教的思想对立(应该和很多宗教思想都对立吧,愚钝更好被拉拢),基督教认为内心纯洁才是本质。 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自信、聪明,不介意世俗的成败,相信自己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并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确生活最重要的条件;这也预示了 斯多葛派和犬儒学派 。(斯多葛派主张最高的善行是德行;犬儒学派鄙视世上的财物) 苏格拉底相信 灵魂不朽 ...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灵魂的确未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