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教育行动研究要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2:36:45

教育行动研究要论文

一、研究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二、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扩展资料:

研究途径:

1、问题研究

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

2、合作研究

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

3、叙事研究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

4、反思研究

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行动研究

谈教师与教育行动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行动研究是当今国际上一种炽热的研究范式,反思实践是其本质。新课程改革使专业化成长成为当前每位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而行动研究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如何理解和开展行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界的各种文献中。教师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凭借个人的狭隘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处于日益复杂的中,参与着同样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基础。因此,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这个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研究者的新形象。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教师作为研究者又有了它全新的现实背景。 首先,日益频繁而且日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这些不熟悉的实践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情感与技能上的适应,而且,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对这些新生事物做出评价与讨论,这种压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动力。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代教师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意指教师的自我发展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增长,而且也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研究意识。 二、解读行动研究 一般认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和著名社会学家勒温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最早提出来的.。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 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 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1]。 到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但是对于行动研究的概念却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袁振国老师对行动研究下的定义: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2]。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 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第一,行动研究是一种现场研究;第二,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第三,行动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第四,行动研究是一种循环研究;第五,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第六,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过程。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没有必要过分留意别人对行动研究的定义,重要的是把握其本质,绝不能把行动研究简单理解为“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样容易把行动研究与琐碎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人们对行动研究产生误解乃至不屑一顾。 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1.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行动研究自产生以来,所有的倡导者都试图出一套可以普遍推广的操作程序,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并没有在这方面达成共识。综合、归纳各家之言,以下六个步骤或许可以作为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时的参考: 第一步:发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分析和评判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变革的最初设想。 第二步:初步研究。成立由专业研究者、教师和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以作为拟定总体行动计划时的参考。进行初步研究时,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到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包括所有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并且将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的相互启发反馈给全体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作好诊断性评价。 第三步: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也是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虽说是总体计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具体行动中反馈出的信息与总体计划相偏离,则需要对总体计划进行修订更改,因为行动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第四步: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施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的先后顺序安排将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第五步:实施具体计划。这是落实具体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每一步行动结束后都需要对行动结果作出评价。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所有的设想、计划都是可行的,则根据具体计划实施下一步行动;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前面的设想和计划整体不可行或部分不可行,则对前面的设想和计划作整体或部分修改,整个研究进程将在修改后新的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第六步: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所作的总结,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并非以解释的完美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为依据。 2.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其中有些方法在一般的教育科研类书目中都有介绍,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经常被人提及但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却是开展行动研究必备的两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研究工具:专业日志和袋。 (1)专业日志。简单地讲,专业日志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小型数据库,保存着与我们所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有关的所有资源。既然是数据库,也就意味着是共享的;它是一个私人文件夹,记录着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点滴,描述着我们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既然是私人的,也就意味着是独特的;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工作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日志是和批判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日志绝大多数是书面文字,也包括图表、录像(录音)带、光盘等其他资料。常见的书面文字包括日常记录、日记和自由。 第一,日常记录是一种描述性的、客观的写作类型,因为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可以阅读。例如,可以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一次讨论时学生们问的问题,谁在发言,他们在问什么类型的问题,谁没有发言。你会发现做一个研究者的日常记录,从事件发生的时候进行记录,并保持连续性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专业日志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意识流的记录。作者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客观性的。正如很多拥有日志的人所发现,写日记是一种“把所有的东西都列出来”的好方法。这些列出的东西可能会充满情感,因为作者通常不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进行编辑。因此,写日记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也是一个回顾和自我定位的好资源。第三,自由写作指随意地、快速地写下最近你发现的有意义的东西。“自由写作”,也就是自由、随意、不停笔地去写。它和日常记录、日记等其他一起,构成了行动研究过程中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这些材料,甚至在收集、整理、撰写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才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本质特点。

(2)袋。档案袋包含于专业日志中,是一个内涵比专业日志小得多的概念,专业日志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档案袋。一般来说,档案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一个主题鲜明的文件袋,需要研究者围绕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选择和编辑材料,而不能盲目地、随意地把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材料罗列进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档案袋。例如,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围绕课程开发,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课程档案袋”。课程与教学密不可分,从课程档案袋中,我们又可以创建一个“教学档案袋”,从教学档案袋中又可以引申出“教师发展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等。 3.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研究始于问题。教师浸润于职业越久,便越可能丧失对问题的敏感,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质疑,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敏感性,敏于所看、所听并思考其意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力,进而围绕研究开展行动。 (2)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看似不怎么规范,但毕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介绍的专业日志、档案袋以外,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访谈、问卷等,也都是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有关书刊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随时搜集资料。行动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想、所看、所感都是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要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包括日记、杂记、自传、随笔、心得、报告、考卷、作业、录音(影)带、照片等。 (4)亲自参与研究。教师必须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可以结合工作独立开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可以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开展研究等等。 (5)不断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发展到今天,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的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批判性的行动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而是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新的教师(不久前)被赋予身体力行批判性反思和研究的特征,他们把实践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7-458.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出版社,2005:206-210. [3]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熊媛媛.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6]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2006,(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行动研究法主要价值: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行性强。对比一下行动研究法与实验法的区别。实验法是指在我们可以控制的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某些教育因素,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些教育因素的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我们改变的因素与被观察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探求教育规律的过程。实验法是最重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要求比较多,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教师只有按照教育实验的规律和要求去做,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弊端:你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准确观测,尤其对无关变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效度。例如“关于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这一课题就是对学生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与实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目的。这里的自变量就是新的学习方式,因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无关变量就多了,比如课外补课了,教师调换了,这些无关变量控制不住,最后都会影响实验效果。比如,实验班用新的学习方式,又有课外补课,对比班没有新的学习方式又没有课外补课,二者就没有可比性了,二者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任何无关变量的干扰,要保证这一点难度很大。而行动研究方法不一定需要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它是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完善的过程,便于掌握与应用。这种研究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欢迎。这种方法所倡导的“教师即研究者”的运动,改变了教育研究为专业研究者所把持的局面,促使中小学教育研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解决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科学认识一下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及其特征二、行动研究法的含义及其特征1、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关于行动研究法的定义,许多研究者均有一定的阐述,但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这一研究方法的本质内涵的还是其创始人勒温1944年的定义:“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教育的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实践者日常遇到和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不囿于某一种理论知识,而主动容纳和利用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践者对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教育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教育行动研究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为基本手段。2、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教育行动研究虽然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但在它的操作规范和具体做法背后,隐含着一定的理论假设或基本理念。(1)教师成为研究者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工作与研究是可以而且应当融为一体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研究与教学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好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使研究与行动合二为一。即“以行促思”。也是新课改中常说的“做中学”,在教学中反思和研究,在反思和探究中教学,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从经验中学习经验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杜威说,经验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连续的不断的相互作用。教师的经验来自两个场景,一个是学校教育场景,另一个是日常生活场景。在学校教育场景中,教师的经验来源又有三个:一是教师自身亲历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观摩别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三是习得学校文化中蕴含的规范和行为。教师的经验学习有自发的和自觉的两种形式,其中自觉的学习是教师的经验反思和经验重建。教育行动研究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改组教师经验的活动。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就是“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言说的更多”)。在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和直接经验中,隐藏着许多默会的知识。教育行动研究倡导的就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默会知识的显性化,成为自我的发现者,知识的探索者,潜能的开发者,实践理性的总结者。(3)追求实践合理性实践合理性也称为“实践理性”。教育实践合理性是教育主体的行动和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就是教育主体在把握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确立教育目的,并受教育目的的引导,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同时在教育目的所指示的范围内,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和驾驭规律,以求教育实践合理地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才是行动研究呢?下面我们看四位教师的科研论作:第一位教师在中学工作,积十年之功,撰写了一部《素质教育原理》。这位教师认为自己的这部著作有着十大理论突破,如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认识,素质教育含义的分析,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等,可以说在这部近20万字的著述中探讨了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第二位教师撰写的是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论文。他首先详尽论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介绍加涅的学习理论是如何博采众家之长,从各流派中汲取所需要的成分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中去的,以及加涅的基本学习主张,然后再叙述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洋洋洒洒,不下万言。第三位教师写的是一篇名为“把握时代精神,开展主体教育”的文章。文章谈到自己有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第四位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中、领悟。在实践中,她始终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更接近新课程的要求。对上面四位教师的研究,可作以下的分析:第一位教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说明新关系。虽然中小学教师也可介入这种研究之中, 但常常会因为占有查阅资料、研究时间、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而事倍功半,并且这种研究是外在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作这种研究需要“另起炉灶”,与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不见得有什么必然性的联系。从这位教师提供的这本著作来看,他自认为是理论突破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在学术界已经耳熟能详了;他自认为新颖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在学术界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了。第二位教师的研究大体上属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旨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其实这预先隐藏着一个假设,即基础研究的成果都是有效的,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这样来,就有意无意地赋予了基础研究以绝对的权威。同时,在应用研究中,专业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是相互分离的。第三位教师的研究似乎看上去是经验总结与概括,但又不具备经验总结那种针对性强、经验介绍详尽、问题具体明确等特点,所以只能说是一种“抽象的”经验总结,从总体上讲仍旧是“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语言。”相比之下,第四位教师的研究更为可取,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应该采用的研究类型。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种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这种研究研究的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凸现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针对情境问题即时找到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第四位教师所作的研究,也就是中小学需要大力推进和开展的行动研究了。3、行动研究法的特征(一)行动研究法的“行动”特征对行动研究法,还可以围绕其以下“行动”特征进一步理解。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传统上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普遍规律,是“为理论而研究”。这种研究目的一方面使教育第一线中对教育最有发言权的广大教师望而怯步,另一方面又使美好的教育理论仅仅停留于文字记载。尽管有人试图让教师成为使教育理论变成教育实践的中转站,但这种观点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估计得过于简单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要求行动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但这并不是说它轻视理论,而是它重在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行动和实践的改进。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这既是第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当然,行动研究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行动研究仅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对已取得的成功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行动研究既然是一种研究,必然要对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效果进行理性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达到求真。从哲学的意义上讲,行动研究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80年代后期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老师开展的“成功教育”实验研究,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该校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了自己的成功目标,学生素质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在成功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成功教育的内涵、特点、实质和实施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成功教育理论。这是行动研究中的一个成功范例。(举成功教育的例子)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是抓住行动中值得关注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问题的。其它研究也会对行动进行研究,但它们没有行动研究这么专一。行动研究关注学生行动的改进,但它是通过关注教师或其它学校教育人员行动的改进来实现学生行动的改进。它要分析问题之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最后达到解决问题。但是其它种类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某一方面。有的只调查分析现状;有的可能还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但谁去解决问题,能否解决问题则不管。而行动研究是一条龙服务,它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它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问题必须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如北京朝阳区某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张肇基所开展的“代数扑克游戏活动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的实验研究”,其研究对象便是他所教的初一班学生存在的数学运算技能差和厌学数学问题。为此,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2)特殊性。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仅限于本校或本校的某个教学班,属于某个学校的校情问题或班情问题,表现出较多的某地区的某所学校或教学班的特征。如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所研究的问题,只是该校超常少儿实验班的几十名超常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特殊。行动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评价其研究成果时,在适用范围上要慎重,应多加分析,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克服主观判断。(3)微观性。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比较具体的微观问题。问题的范围较小,结构较简单,相关因素较少。此外,像前面提到的“代数扑克游戏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的实验研究”等课题便是学校教学中的微观研究。也许有人对这类微观问题不屑一顾,不认为是教育科研。似乎那些大而空的课题才有价值。其实,这是对教育科研的一种误解。宏观研究固然重要,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必须落到微观的操作层次上。离开了微观研究,宏观的思辩层次的研究成果也只是一种假说,其真理性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微观问题虽小,但小中见大。“营养+锻炼复合处方实验”虽然研究和解决的是该校小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锻炼问题,但它关系到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增进小学生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这样的大问题。行动研究注重做,追求一点一滴的实在进步,体现了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3、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 行动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更不是在图书馆里开展。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身工作。这就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如北京丰台实验学校于1994年开展的“营养+锻炼复合处方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该校小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其问题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主题词:小学生、饮食习惯。问题的结构可以表述为:认知(缺乏营养知识)态度(喜欢吃好吃的)行为(挑食、偏食、厌食、吃零食等)。问题的相关因素是:学校支持(教育、管理、食品加工设备、人员培训),社会支持(市区政府、科研单位、食品科技公司技术指导),家长支持(认知、态度、对子女的教育)。4、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的人就是学校的教育行动者——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结果又运用于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把探索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研究结果的产出者和应用者同集于一身,这比起其它种类的研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研究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专业研究者亦须深入教育和课堂教学实际,与教师一起共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并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行动研究的结合策略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使研究能收到立杆见影之实效。5、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所涉及的行动领域 研究者不是去研究工作范围之外的对象,他研究的是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人、事、物。其研究结果一—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限于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有效,不一定能普遍应用。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系统性表现为行动研究的开展有一般的操作程序。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运作系统。6、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行动研究要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对象的改变。行动干预的进程和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也无法预先完整地设定。它具有弹性或动态性,由研究者根据情况边实践边修改。因此它要求教师要有对实践问题的敏感能力、适时调节研究方法或侧重点的应变能力。这类似于中医治病,通过病人吃药后的反应和变化,多次调整处方,最后达到治愈的目的。7、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与发展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学生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社会性行为;二是教师行动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由于这样,所以近年来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与其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研究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比较。我们可以从研究主体、研究场域、研究手段和研究目的四个维度来比较。如下表所示:传统教育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比较 传统教育研究 行动研究谁来作研究 大学教授、专家学者 一线教师和校长在哪里作研究 变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环境 学校和课堂情境如何作研究 运用量化的方法提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运用质的方法来描述和理解教育事件为什么作研究 提出可以推广的理论,出版论著 理解情境,改进实践,带动革新我们现在提倡进行校本研究,而校本研究基本上都是以经验提升的方式展开,如观课、说课与评课,集体叙事与案例开发,专题经验的总结等等,这些研究的方法同教育行动研究相比较,主要是“规范性”的程度有所不同。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具体问题作专业概念和因果关系的定位,从而形成比较清晰合理的研究框架,研究成果的行文也有一定的规范。而教学经验总结在这方面则有所欠缺。教师写的文章有时给人以“理论性”不强的感觉,原因可能主要在这些方面。教育行动与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 研究过程 教育行动研究 教学经验总结问题的提出 重视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参照作用,研究的问题感较强,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 问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缺乏理论的支持,问题的焦点比较模糊问题的归因 重视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作用,以实证的调查为最终的依据 主要依靠主观推断和臆测,有时甚至未经适当归因,就提出措施并行动措施与行动 措施建立在调查归因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早日常资料 传统的教研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如措施要结合到备课和教案中去,日常资料的收集包括课堂实录、课后记、教学日记等。措施与行动的展示与交流还会涉及上示范课、评课与说课等活动评估与反思 重视在实证观察的基础上对措施和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反思 比较缺乏,如果有,也是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而且往往正面的评价居多,反思的成分较少(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类型 根据实践归纳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案例研究即教师把重心转向对自身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回顾与反思上,围绕大量鲜活的教育实例展开研究。教师的“案例研究”类似医生的“病例研究”、律师的“案例研究”和军事学上的“战例研究”。教师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一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面从事教育研究,把“行动”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案例研究,教师首先需要把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进而围绕案例展开研讨和分析,并通过对同类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一定的教育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案例研究能够充分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唤起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兴趣。 2、问题研究教师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疑难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教育的研究对象或课题。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这种旨在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行动研究被称为“问题研究”。教师发现可研究的问题之后,首先需要对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界定,寻找问题研究的各种视角;接下来通过观察、调查或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问题的成因或症结所在;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并实施研究方案,收集系统的证据以说明研究方案中提出的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最后是行动研究者的自我反思和与同事进行讨论,使研究结果得以升华。问题研究是一种使“教育”与“研究”一体化的行动研究类型。 3、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在行动研究领域一般指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当然也不排除教师相互间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理论工作者立项,教师配合实验或提供数据;教师立项,理论工作者来指导;教师与理论工作者联合立项,理论工作者进行规划,主要由教师操作实施——不同的方式,操作得当,都会有所收效。合作研究中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补互惠。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素材、理论工作者则有着较多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所以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可以分享到教师的教育经验、从这些鲜活的教育经验中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教师也能够分享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规范。因而,合作研究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同时又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我们充分认识教育科研之后,我们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走入科研的误区。要严格按照程序去操作,才能走上一条光明大道。三、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以上四环节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循环都有所改进提高。1、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包括了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设想。(1)问题计划始于对问题的意识和分析。研究者首先要明晰学校现状,意识到所存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产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然后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分析制约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以及学校教师是否具有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我们怎样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首先,要以积极、探究的态度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包括教育教学中正在发生的现象(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学习方面的表现以及身心发展方面的表现等)与实施某项行动后的状态变化。在科学研究中,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中的观察是对教育现象的有目的特殊观察。一个研究者能不能敏锐地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但取决于他的态度,而且还取决于他的观念、知识及理论背景。同一种现象,不同观念和理论背景的人,他们的认识可能完全不同。科学史上有关“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便是一个有利的例证。同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同一种教育现象出现种种不同看法也是常有的事情。如在数学运算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计算题明明可以利用运算定律简算,但大多数学生都按常规方法计算,方法麻烦。怎样看待这一数学运算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观察到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认识和分析这一现象,认为它反映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可见,观念,知识和理论背景对一个人的观察来说,起着某种定向和筛选的作用。正如歌德所指出:“一个人所看到的,只是他所知道的”。因此,为了提高研究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其次,还需对现象进行思考,作初步的分析,想一想,他是什么问题?如有一位小学自然老师讲了地球是圆的之后,问学生:“懂了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懂了”。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表示地球,然后问学生,你住在哪儿?画一画。结果许多学生都把自己住的地方画在圆的上方,而不画在圆的中间。老师奇怪地问:“为什么这么画?”学生回答:“画别的地方人会掉下来的。”透过这个教学现象,老师认识到,讲过的知识,学生自认为懂了,其实没有真懂。没有经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过的知识不能认为已经真懂。将这一思考的结果进一步深化,就有可能提出一个改进自然课教学,提高学生自然课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方案。其次要注意界定问题研究者从所发现的问题中,选定研究的主题,了解待解决问题的本质和范围,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采取适当的行动,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果采取团体研究的方式,则问题的界定最好经集体讨论决定,以发挥集体智慧,取得共识,共同决定优先研究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 选题的意义/

电大教育行动研究论文

近年来,学前 教育 专业被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备受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 方法 ,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

关键词:水彩画教学;学前教育;教学方式

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色彩的主要科目;水彩画工具简便,利于普及,适合作为美术学科的色彩基础课,是一门技法技巧性较强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然而,近几年受“高中热”的影响,我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厌学情绪十分严重。美术在学生心里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加之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正规上过水彩画课,导致学生对水彩画缺乏认识,美术基本功很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水彩画很难很刻苦,不愿上水彩画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妥,不能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内容过难,要求过高,不易理解,甚至受到教师过分的指责、批评、挖苦,导致学生对水彩画学习失去信心,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使水彩画教学无法进行,甚至搁浅。针对学生这种现状,如何做好水彩画教学呢?经过实践探索,我将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结 如下:

一、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

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水彩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控制难度,调整节奏;先从了解色彩基础知识,掌握水彩颜料的特性入手。通过练习把颜色涂平、加水逐渐变淡、重叠产生混合色,颜料多加水会自然渗化等内容,学生在轻松状态下了解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和加水渗化的特性,同时初步掌握水彩画的关键是时间和水分的把握;然后练习 素描 淡彩,就是利用铅笔或钢笔在画好素描稿的基础上根据色彩变化规律略施淡彩;最后过渡到水彩画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练习,先临摹再写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水彩画不好学,那么难,不会画了,学生能在自觉不自觉中独立完成较好的作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增强了自信心,感觉到学画容易了。

二、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

课堂练习中,设计几套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之后再适当增加习题难度,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到画起来顺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途径,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材,参考幼儿读物或 儿童 连环画等材料,进行色彩临摹,经过大量临摹练习,学生收获很大,不但提高了水彩画表现技法,还提高了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和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三、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

根据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启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把作画当成一种快乐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如色彩渗化这一节课中,由于不同颜色在纸面上在水的作用下会自然融合在一起,产生绝妙的变化,色彩鲜艳,趣味无穷;教师只演示基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及绘制要点,通过语言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时并能积极投入到练习中,在练中学生会有成功感,同时遇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实验、练习,每个学生都不厌其烦地画了好多张、好多遍,最后选取几张自己满意的并裁好粘贴在画面上,在剪贴中,学生又进行画面形式美术探究,有的剪成圆形、有的剪成花朵形、有的剪成棱形的等,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能体现出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愉悦心情。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愉悦环境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免在学习中出现挫折,特别是后进生,总认为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天赋,怎么学也不会画,画不好就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增强信心,经常以“再画一张试试”、“下一张一定能成功”、“你一定行”、“一定能成功”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水彩画技法“撒盐法”一课中,崔凯同学美术基础较差,做了两张均没有撒盐的特殊效果,这时他有些灰心,于是我鼓励他“再画一张试试”,结果第三张画果然成功了,并得了95分,他心里非常高兴,获得了成功感;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作业不够理想,也纷纷重画,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有了成功感,对学习美术增加了动力,增强了信心。“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方法,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天祥,赵友萍,著.写生色彩学浅谈[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罗猛省.中韩师范美术教育比较谈[J].中国美术教育,.

[3]青柳三郎,著.白晓彦,申彦奎,译.儿童绘画指导[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摘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语文的应用能力,能为他们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能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拓展学生视野,结合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语文能力训练,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语文能力的考核。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语文应用能力

一、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选用的大学 语文教材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选文内容的接近来进行归类,“以精美 文章 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 文化 素质的主要目的”[1];另一类是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或体裁不同来编排,力图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提高学生对文学发生发展及各类文体的认识。这两种编排方式各有优势,但都有过多关注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而忽略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缺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原有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利用有限课时,灵活处理教材,淡化学科本位,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促进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徐中玉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在讲解唐诗宋词等韵文体文学时,除了以经典篇目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外,可以适当介绍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适当让学生参照古代诗词用韵规律和节奏来学习创作儿歌等幼儿文学作品;在讲授《垓下之围》这样的历史 散文 时,在让学生在感受司马迁、项羽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古代叙事文体人物描写重在细节而不在心理等文学规律上,让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在讲解《谏逐客书》等古代散文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公文也可以写得如此有美感,让他们在借鉴李斯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用白话文创作一篇公文作品。总之,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在不牺牲审美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职业需求。有研究者感慨:“基本上还没有‘适岗’‘适合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用的大学语文教材。”[2]但教材不是万能的,即使有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材,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外资源,多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添一些有专业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古代文学可增加古代神话、 传说 ,现代文学部分可增加叶圣陶、郑渊洁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可增加安徒生、拉格洛夫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同时,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文化资源,以作者所在的四川地区为例,可以将学生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三国文化以及李白、杜甫、扬雄、苏轼、郭沫若等文学名家留下的遗迹、传说等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既能让学生感受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通过布置实地调查 报告 、小论文等作业的方式,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二、开展语文大课堂,拓展学生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依靠几十个学时就能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应从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也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大课堂,构建一个融文学、交际口语及实用文写作于一体的较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便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使大学语文走向更为广阔的大课堂。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大学语文教研网”,设置“教研新闻”“网络课程”“优秀影视作品”“学生自作”“经典篇目研读论坛”“人文讲坛”“视频资料”等栏目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使之成为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以弥补大学语文课时少、针对性不足等缺陷。如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儿童影视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儿童文学写作”;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 演讲与口才 ”“实用口才”等。三是开展“人文讲坛”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名家文学讲座视频,邀请校内外专家组织文学专题讲座,用贴近现实、观点新颖的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将语文大课堂与学校艺术节、读书月及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等相结合,为学生拟定阅读篇目,加强对学生写作、演讲、 辩论 、墙报、朗诵、讲 故事 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办好校报文学栏目,指导学生办文学社团刊物,推荐优秀学生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习作。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断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同时,把大学 语文知识 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合实践环节,加强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是与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技能实训、幼儿园教育见习、幼儿园专项教育实习、幼儿园顶岗实习等四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和环节[4]。在这四个环节中,教师口语、歌曲弹唱、讲幼儿故事、教案写作、说课、幼儿园语言教学等内容都与语文应用能力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学生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断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听的训练中,除了基本的听辨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针对不同群体(如幼儿园同事、家长、幼儿)时的聆听技巧和相关礼仪。在说的训练中,除 自我介绍 、讲幼儿故事等常规训练外,还要把学生放在模拟或真实的幼儿教育活动情境中,通过应聘 面试 、与家长或幼儿沟通、说课等形式,深刻理解不同的说的方式以及声音的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读的训练中,除了要多读儿歌、幼儿诗、童话、科学文艺等幼儿文学作品,加强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外,还要学会通过具体作品挖掘幼儿文学独具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学会恰当使用朗读、讲解、表演等方式指导幼儿进行文学阅读。在写的训练中,除了要学会说课稿、教学计划、见习 实习总结 、听课笔记、教案的写作之外,还要全面掌握幼儿文学作为“人之初”文学的基本特点,学会各类幼儿文学体裁的创作和改编。当然,在加强学生训练的同时,也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习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幼儿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幼儿文学作品、歌曲,要指导他们正确理解意境,分析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师口语方面,要指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形成富含人文情感、富有幼儿情趣、能彰显师表风范的优雅的职业口语;在学生见习过程中,可指导他们如何听幼儿语言教学课,如何作听课笔记;在教育实习中,要加强对教案写作、说课、上课的指导。可以说,语文应用能力贯穿在整个实践环节中,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结合实践教学,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将来更好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更新评价模式,注重过程和能力考核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一套相应的评价机制。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主要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试卷内容主要由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语文基础知识或再加上某一方面的写作题目组成,评价方式单一、可信度低,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以及语文应用能力难以有效评价。梅健对重庆21所高校的调查表明:“考试分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只要选修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最终会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分数,而这个简单的分数并未能真实反映出大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实际状况。”[5]同时,这种评价模式也难以有效的促进师生和大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模式,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一是化整为零,采用多次测试的方式代替目前单一的试题考试方式,例如可以采取月考的方式,每月对所学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这样既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又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二是把考试重点由基础知识变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职业口语能力、幼儿文学解读能力、幼儿文学作品创编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并分次考查。三是教师评价、 学生 自我评价 与学生间评价相结合,在每一个评价环节科学制定三种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养成,弥补单一教师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卓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2):152-153.

[3]王建华,唐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5):29-32.

[4]蒋荣辉.学前专业“一体两面四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64-166.

[5]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4-128.

摘 要: 儿童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早期潜力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养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品格与行为。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社会其他群体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很好,对幼儿早期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良好的第一教育,则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树立“德智并举”的学前儿童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习惯,在日常养成教育中教给幼儿对待人生的基本准则,培养幼儿对人生的良好心态和积极态度,这些最为重要,家长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必须与儿童独特的 学习方法 相适应,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只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懂礼貌、讲文明、尊敬长辈、有爱同辈的好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

二、坚持理智施爱、严而有格的学前儿童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孩子时除关心和热爱孩子外,需要理智地严格要求孩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发展。首先,家长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理性施爱。家长通过无私的爱感化孩子,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又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溺爱,又不过分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其次,家长要做到要求适度。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再次,家长要做到严爱结合。严要出于爱,严要合理,爱要适当。

三、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为大多数家长所忽视,幼儿不仅参加劳动的机会少、劳动技能差、自理能力不足,而且劳动观念淡漠,表现为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粮食、怕吃苦、不能勇敢面对困难等。应从小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在教给孩子 安全知识 的情况下,先让幼儿做自己的事,然后教育孩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优良的劳动品德,从小教育幼儿形成自尊、自重、自强的性格。这样幼儿成人后才能正确对待挫折,适应能力强。

四、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学前儿童。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家长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锻炼。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家长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炼,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如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角色游戏中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

五、为学前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六、家长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表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大量需求高尖端人才的时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尤其加强幼儿教育,因为它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那么幼儿教育中最初的教育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最先的教育者是老师还是父母?一些专家认为幼儿最基本的教育是在家庭,显而易见,最先的教育者应该是家长而非老师。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现代幼儿教育不仅包括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共识。父母要做好幼儿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到很大的作用。

儿童的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的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从而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华.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

[2]李红.走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3]龚小河.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4]李连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偏差及修正策略.

1.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 有关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3. 电大学前教育论文

4. 大学生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5. 关于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谈教师与教育行动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行动研究是当今国际上一种炽热的研究范式,反思实践是其本质。新课程改革使专业化成长成为当前每位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而行动研究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如何理解和开展行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界的各种文献中。教师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凭借个人的狭隘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处于日益复杂的中,参与着同样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基础。因此,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这个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研究者的新形象。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教师作为研究者又有了它全新的现实背景。 首先,日益频繁而且日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这些不熟悉的实践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情感与技能上的适应,而且,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对这些新生事物做出评价与讨论,这种压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动力。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代教师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意指教师的自我发展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增长,而且也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研究意识。 二、解读行动研究 一般认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和著名社会学家勒温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最早提出来的.。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 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 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1]。 到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但是对于行动研究的概念却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袁振国老师对行动研究下的定义: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2]。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 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第一,行动研究是一种现场研究;第二,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第三,行动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第四,行动研究是一种循环研究;第五,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第六,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过程。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没有必要过分留意别人对行动研究的定义,重要的是把握其本质,绝不能把行动研究简单理解为“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样容易把行动研究与琐碎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人们对行动研究产生误解乃至不屑一顾。 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1.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行动研究自产生以来,所有的倡导者都试图出一套可以普遍推广的操作程序,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并没有在这方面达成共识。综合、归纳各家之言,以下六个步骤或许可以作为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时的参考: 第一步:发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分析和评判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变革的最初设想。 第二步:初步研究。成立由专业研究者、教师和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以作为拟定总体行动计划时的参考。进行初步研究时,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到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包括所有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并且将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的相互启发反馈给全体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作好诊断性评价。 第三步: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也是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虽说是总体计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具体行动中反馈出的信息与总体计划相偏离,则需要对总体计划进行修订更改,因为行动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第四步: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施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的先后顺序安排将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第五步:实施具体计划。这是落实具体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每一步行动结束后都需要对行动结果作出评价。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所有的设想、计划都是可行的,则根据具体计划实施下一步行动;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前面的设想和计划整体不可行或部分不可行,则对前面的设想和计划作整体或部分修改,整个研究进程将在修改后新的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第六步: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所作的总结,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并非以解释的完美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为依据。 2.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其中有些方法在一般的教育科研类书目中都有介绍,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经常被人提及但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却是开展行动研究必备的两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研究工具:专业日志和袋。 (1)专业日志。简单地讲,专业日志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小型数据库,保存着与我们所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有关的所有资源。既然是数据库,也就意味着是共享的;它是一个私人文件夹,记录着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点滴,描述着我们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既然是私人的,也就意味着是独特的;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工作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日志是和批判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日志绝大多数是书面文字,也包括图表、录像(录音)带、光盘等其他资料。常见的书面文字包括日常记录、日记和自由。 第一,日常记录是一种描述性的、客观的写作类型,因为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可以阅读。例如,可以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一次讨论时学生们问的问题,谁在发言,他们在问什么类型的问题,谁没有发言。你会发现做一个研究者的日常记录,从事件发生的时候进行记录,并保持连续性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专业日志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意识流的记录。作者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客观性的。正如很多拥有日志的人所发现,写日记是一种“把所有的东西都列出来”的好方法。这些列出的东西可能会充满情感,因为作者通常不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进行编辑。因此,写日记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也是一个回顾和自我定位的好资源。第三,自由写作指随意地、快速地写下最近你发现的有意义的东西。“自由写作”,也就是自由、随意、不停笔地去写。它和日常记录、日记等其他一起,构成了行动研究过程中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这些材料,甚至在收集、整理、撰写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才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本质特点。

(2)袋。档案袋包含于专业日志中,是一个内涵比专业日志小得多的概念,专业日志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档案袋。一般来说,档案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一个主题鲜明的文件袋,需要研究者围绕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选择和编辑材料,而不能盲目地、随意地把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材料罗列进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档案袋。例如,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围绕课程开发,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课程档案袋”。课程与教学密不可分,从课程档案袋中,我们又可以创建一个“教学档案袋”,从教学档案袋中又可以引申出“教师发展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等。 3.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研究始于问题。教师浸润于职业越久,便越可能丧失对问题的敏感,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质疑,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敏感性,敏于所看、所听并思考其意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力,进而围绕研究开展行动。 (2)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看似不怎么规范,但毕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介绍的专业日志、档案袋以外,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访谈、问卷等,也都是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有关书刊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随时搜集资料。行动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想、所看、所感都是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要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包括日记、杂记、自传、随笔、心得、报告、考卷、作业、录音(影)带、照片等。 (4)亲自参与研究。教师必须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可以结合工作独立开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可以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开展研究等等。 (5)不断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发展到今天,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的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批判性的行动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而是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新的教师(不久前)被赋予身体力行批判性反思和研究的特征,他们把实践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7-458.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出版社,2005:206-210. [3]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熊媛媛.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6]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2006,(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电大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开放教育是实现一校多区资源共享、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理想途径;是教师教育学历与非学历一体化、职前职后相衔接和沟通的有益探索,下面给大家分享了电大开放教育的毕业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近年来,“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涉及到的理论等方面的探索。然而,要想真正发挥“翻转课堂”的自身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教师带领下应用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所真正带来的积极改变,需要进行有关“翻转课堂”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本文探究“翻转课堂”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有效实施的相关策略,以期为“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更好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开放教育;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在校生,他们多为在职想要提升自身学历的学员,由于他们受到工作事物和家庭等方面的多重制约,导致他们无法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拥有可以投入学习的大量时间。电大系统采用面网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为学员提供大量自学资源的基础上为学员安排适量的面授课,用于重点讲解学员难以掌握的知识内容。由于很多学员缺乏主动学习的毅力和兴趣,导致他们在面授课上很难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翻转课堂”的出现,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转变为整个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通过前期调研与实践研究,开放教育中的多数学员和教师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持积极态度,认为应用得当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就“翻转课堂”如何在开放教育中有效实施进行相关探究,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转课堂”的自身特点,让其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出路。

二、“翻转课堂”核心理念与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可以总结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是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在家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和相关材料进行学习;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问题,概念深化,参与合作性学习。此模式将最宝贵的学习资源———时间最大化。“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掌握学习:该理论强调目标定位,反馈矫正。“翻转课堂”的重中之重在于课堂活动中的协作、探究。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5)人本主义: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主张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及学生个性的培养。

(6)教学设计理论: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制定解决方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7)自主学习理论:该理论不同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合作交流能力。(8)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该理论体现着集体行动的思想,通过合作互助同伴间共同完成对问题的探索,在互动互助中增长知识,得出结论。(9)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该理论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基于不一定有正确答案的真实性问题的学习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

(10)混合式学习:该理论将传统学习和基于网络的现代化学习方式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开放教育中“翻转课堂”实施的策略分析

通过上述对“翻转课堂”理论基础的探究,本节将着重研究如何利用上述理论指导“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中实施的有效策略。

1、“翻转课堂”教学环境要保证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翻转课堂”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课上主要用于学生间问题的讨论与解答。因此,构建一个积极有序的课堂氛围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十分重要。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教师需要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在学生互动减少或者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给予帮助,为了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帮助,教师需要准备大量教学素材并对知识内容充分掌握。

2、利用奖惩机制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对于在“翻转课堂”上主动提问或积极回答其他学员问题的学生,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并探究其他奖励机制来促进学生持续维持这种学习态度。本研究认为,适用于开放教育学员的奖惩机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对于参与教学活动的学员,根据其参与次数为其准备级别不等的电子资源作为奖励,如电子书、各类考试的参考资料等;其二是对于长期不参与课题互动的学员,主讲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学员的心理状态和想法,尽可能鼓励其参与进来,对那些仍不参与互动的学员,其平时成绩适当降低;其三是对于偶尔参与互动的学员,每次参与互动后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并对其回答进行补充,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内容,以此来鼓励这部分学员积极地参与互动。

3、对“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良好设计。很多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环节的翻转,即课堂用来解惑答疑而课外用于知识学习,既然课堂时间转变为解惑答疑,教师只需回答学生的提问或引导学生之间互动讨论即可,对这一环节教师并不需要特殊设计。本研究通过调研发现持有上述观点的教师不占少数。本课题认为,上述观点并不正确。“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并不仅限于课堂内外的翻转,而是整个教学模式和思路的翻转。“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并不是学生间无序的就知识内容的问题而进行的自由讨论,教师需要对学生讨论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和提示,需要精心设计好整节课的讨论主题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看似主动灵活的自由讨论过程中得到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针对“翻转课堂”的设计主要集中在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之上,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互动多讨论。

4、教师在每节“翻转课堂”上至少要为学生提出1-2个有难度的问题。如果只是提出容易解决的问题,将使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觉得枯燥无聊,丧失学习的动力。难题的提出也有助于学员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开拓思路,对自己认知策略的提升有所裨益。在学员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在第一时间给以提示,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自主探究,以至于最终解决难题。

5、“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虽然开放教育的学员都是成人学习者,但是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也应多加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像儿童一样在快乐中学习。不论儿童还是成年人,能够在一个和谐有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为了体现这一思想,教师需要具有平易近人的态度,遇事多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面对学员回答不上问题、迟到等事件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给学生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回答问题,乐于在工作之余参加面授课的学习。

6、“翻转课堂”中应至少同时包括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两个部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为学员提供充分的交流合作机会,教师应主动探究促进学员自主交流的多种形式。

四、结论与展望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变带来了一种新的尝试与可能,目前为止,多数教师对待这一教学形式持有肯定的态度。“翻转课堂”运用得当,可能会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可能,否则可能只是一种形式独特的噱头,与传统教学相比并无大的提升,反而浪费了教师的宝贵时间用于制作或寻找合适的素材与资料。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践反馈,本研究认为一般来说,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部分适合学生课外自学,而涉及到技术、情感等的部分则更适合回归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每一种新型教学形式的出现都会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的出现也不例外,然而,要想真正发挥“翻转”的功效,还需学者和专家、教师们的共同探索与研究,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方能解决。相信在未来,“翻转课堂”这一形式的运用能够为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可能,本文仅对“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中实施的相关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日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真正提升提出一点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宋艳玲,孟昭鹏等.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2]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

[3]姜艳玲,徐彤.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4]周平.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翻转课堂及其理论基础溯源[J].外语电化教学,2015,(3).

一、研究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二、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扩展资料:

研究途径:

1、问题研究

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

2、合作研究

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

3、叙事研究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

4、反思研究

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的举例论文

一、研究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二、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扩展资料:

研究途径:

1、问题研究

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

2、合作研究

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

3、叙事研究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

4、反思研究

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行动研究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 选题的意义/

综合定义一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综合定义二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综合定义三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的一种研究活动。

我粗浅的理解行动研究,就是你作为教师,或者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你的教育实践中,有目的的,有意识地根据某一个项目或者说方向去开展工作。这个过程中,你要做好专业的、科学的、细致的记录和反思,并做细致的调整。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开展。打个比方说,你要看看每天朗读15分钟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你需要每天去朗读15分钟。那这15分钟放在什么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朗读的内容有限制吗?朗读的形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你要思考和体验的。第一天你做好之后,还要做好记录、评价、反思。记录是记录客观事实,比如说我在上午10点开始不间断朗读《唐诗三百首》15分钟。反思是对这个过程的思考。这是个过于简单的例子,希望能给你帮助。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和专业的解释,建议你看一下陈向明老师关于行动研究的书,会给你很大帮助。

英语教育论文的行动研究法

教育教学方向:一般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种1、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以XX学校为例2、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4、针对“00后”学生特点的初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5、母语负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以大同市实验中学为例6、学习者个体差异对初中生英语听力的影响——以壶关南洋中学为例7、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以定阳小学为例8、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结合运用9、情感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10、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口语教学,网络教学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行动研究法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扩展资料: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研究目的: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主体:教师。强调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研究性质:属于应用研究。强调自我反思。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集各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典型就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

4、研究问题:直接性(师生同步学习);特殊性(冷中求热、热中求冷 : 记忆、背诵、技能训练);微观性(开口要小、挖掘要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动研究法

我也是这个专业的,去年写的论文,记得当时还是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忙的,很不错,从开题报告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帮我省了好多事,老师一会让我改任务书,一会让我给他看修改的稿件,品学论文的王老师都不厌其烦的帮我弄好,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如果想咨询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参考下哦。~嘻嘻

用行动研究方法的教育论文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进步,要有教育成效,就必须边教边学,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时常研究学问,时常找到新理,才能教诲丰富,才能学生得益。做研究型教师是我们教学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发展的目标。

1、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把握教育界的动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勇于参与诸如微格教学、学案导学研究等适合教师操作的教学研究。

2、坚持自我学习与进修。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参加集体学习、听课、评课,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活动,以促进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4、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优化课堂。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研究教育对象,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力求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有效课堂。

谈教师与教育行动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行动研究是当今国际上一种炽热的研究范式,反思实践是其本质。新课程改革使专业化成长成为当前每位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而行动研究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如何理解和开展行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界的各种文献中。教师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凭借个人的狭隘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处于日益复杂的中,参与着同样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基础。因此,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这个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研究者的新形象。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教师作为研究者又有了它全新的现实背景。 首先,日益频繁而且日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这些不熟悉的实践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情感与技能上的适应,而且,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对这些新生事物做出评价与讨论,这种压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动力。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代教师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意指教师的自我发展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增长,而且也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研究意识。 二、解读行动研究 一般认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和著名社会学家勒温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最早提出来的.。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 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 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1]。 到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但是对于行动研究的概念却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袁振国老师对行动研究下的定义: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2]。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 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第一,行动研究是一种现场研究;第二,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第三,行动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第四,行动研究是一种循环研究;第五,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第六,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过程。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没有必要过分留意别人对行动研究的定义,重要的是把握其本质,绝不能把行动研究简单理解为“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样容易把行动研究与琐碎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人们对行动研究产生误解乃至不屑一顾。 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1.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行动研究自产生以来,所有的倡导者都试图出一套可以普遍推广的操作程序,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并没有在这方面达成共识。综合、归纳各家之言,以下六个步骤或许可以作为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时的参考: 第一步:发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分析和评判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变革的最初设想。 第二步:初步研究。成立由专业研究者、教师和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以作为拟定总体行动计划时的参考。进行初步研究时,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到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包括所有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并且将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的相互启发反馈给全体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作好诊断性评价。 第三步: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也是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虽说是总体计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具体行动中反馈出的信息与总体计划相偏离,则需要对总体计划进行修订更改,因为行动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第四步: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施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的先后顺序安排将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第五步:实施具体计划。这是落实具体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每一步行动结束后都需要对行动结果作出评价。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所有的设想、计划都是可行的,则根据具体计划实施下一步行动;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前面的设想和计划整体不可行或部分不可行,则对前面的设想和计划作整体或部分修改,整个研究进程将在修改后新的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第六步: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所作的总结,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并非以解释的完美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为依据。 2.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其中有些方法在一般的教育科研类书目中都有介绍,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经常被人提及但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却是开展行动研究必备的两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研究工具:专业日志和袋。 (1)专业日志。简单地讲,专业日志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小型数据库,保存着与我们所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有关的所有资源。既然是数据库,也就意味着是共享的;它是一个私人文件夹,记录着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点滴,描述着我们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既然是私人的,也就意味着是独特的;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工作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日志是和批判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日志绝大多数是书面文字,也包括图表、录像(录音)带、光盘等其他资料。常见的书面文字包括日常记录、日记和自由。 第一,日常记录是一种描述性的、客观的写作类型,因为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可以阅读。例如,可以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一次讨论时学生们问的问题,谁在发言,他们在问什么类型的问题,谁没有发言。你会发现做一个研究者的日常记录,从事件发生的时候进行记录,并保持连续性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专业日志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意识流的记录。作者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客观性的。正如很多拥有日志的人所发现,写日记是一种“把所有的东西都列出来”的好方法。这些列出的东西可能会充满情感,因为作者通常不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进行编辑。因此,写日记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也是一个回顾和自我定位的好资源。第三,自由写作指随意地、快速地写下最近你发现的有意义的东西。“自由写作”,也就是自由、随意、不停笔地去写。它和日常记录、日记等其他一起,构成了行动研究过程中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这些材料,甚至在收集、整理、撰写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才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本质特点。

(2)袋。档案袋包含于专业日志中,是一个内涵比专业日志小得多的概念,专业日志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档案袋。一般来说,档案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一个主题鲜明的文件袋,需要研究者围绕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选择和编辑材料,而不能盲目地、随意地把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材料罗列进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档案袋。例如,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围绕课程开发,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课程档案袋”。课程与教学密不可分,从课程档案袋中,我们又可以创建一个“教学档案袋”,从教学档案袋中又可以引申出“教师发展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等。 3.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研究始于问题。教师浸润于职业越久,便越可能丧失对问题的敏感,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质疑,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敏感性,敏于所看、所听并思考其意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力,进而围绕研究开展行动。 (2)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看似不怎么规范,但毕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介绍的专业日志、档案袋以外,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访谈、问卷等,也都是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有关书刊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随时搜集资料。行动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想、所看、所感都是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要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包括日记、杂记、自传、随笔、心得、报告、考卷、作业、录音(影)带、照片等。 (4)亲自参与研究。教师必须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可以结合工作独立开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可以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开展研究等等。 (5)不断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发展到今天,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的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批判性的行动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而是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新的教师(不久前)被赋予身体力行批判性反思和研究的特征,他们把实践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7-458.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出版社,2005:206-210. [3]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熊媛媛.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6]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2006,(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行动研究法主要价值: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行性强。对比一下行动研究法与实验法的区别。实验法是指在我们可以控制的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某些教育因素,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些教育因素的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我们改变的因素与被观察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探求教育规律的过程。实验法是最重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要求比较多,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教师只有按照教育实验的规律和要求去做,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弊端:你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准确观测,尤其对无关变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效度。例如“关于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这一课题就是对学生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与实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目的。这里的自变量就是新的学习方式,因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无关变量就多了,比如课外补课了,教师调换了,这些无关变量控制不住,最后都会影响实验效果。比如,实验班用新的学习方式,又有课外补课,对比班没有新的学习方式又没有课外补课,二者就没有可比性了,二者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任何无关变量的干扰,要保证这一点难度很大。而行动研究方法不一定需要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它是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完善的过程,便于掌握与应用。这种研究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欢迎。这种方法所倡导的“教师即研究者”的运动,改变了教育研究为专业研究者所把持的局面,促使中小学教育研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解决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科学认识一下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及其特征二、行动研究法的含义及其特征1、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关于行动研究法的定义,许多研究者均有一定的阐述,但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这一研究方法的本质内涵的还是其创始人勒温1944年的定义:“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教育的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实践者日常遇到和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不囿于某一种理论知识,而主动容纳和利用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践者对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教育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教育行动研究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为基本手段。2、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教育行动研究虽然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但在它的操作规范和具体做法背后,隐含着一定的理论假设或基本理念。(1)教师成为研究者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工作与研究是可以而且应当融为一体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研究与教学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好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使研究与行动合二为一。即“以行促思”。也是新课改中常说的“做中学”,在教学中反思和研究,在反思和探究中教学,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从经验中学习经验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杜威说,经验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连续的不断的相互作用。教师的经验来自两个场景,一个是学校教育场景,另一个是日常生活场景。在学校教育场景中,教师的经验来源又有三个:一是教师自身亲历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观摩别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三是习得学校文化中蕴含的规范和行为。教师的经验学习有自发的和自觉的两种形式,其中自觉的学习是教师的经验反思和经验重建。教育行动研究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改组教师经验的活动。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就是“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言说的更多”)。在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和直接经验中,隐藏着许多默会的知识。教育行动研究倡导的就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默会知识的显性化,成为自我的发现者,知识的探索者,潜能的开发者,实践理性的总结者。(3)追求实践合理性实践合理性也称为“实践理性”。教育实践合理性是教育主体的行动和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就是教育主体在把握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确立教育目的,并受教育目的的引导,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同时在教育目的所指示的范围内,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和驾驭规律,以求教育实践合理地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才是行动研究呢?下面我们看四位教师的科研论作:第一位教师在中学工作,积十年之功,撰写了一部《素质教育原理》。这位教师认为自己的这部著作有着十大理论突破,如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认识,素质教育含义的分析,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等,可以说在这部近20万字的著述中探讨了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第二位教师撰写的是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论文。他首先详尽论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介绍加涅的学习理论是如何博采众家之长,从各流派中汲取所需要的成分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中去的,以及加涅的基本学习主张,然后再叙述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洋洋洒洒,不下万言。第三位教师写的是一篇名为“把握时代精神,开展主体教育”的文章。文章谈到自己有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第四位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中、领悟。在实践中,她始终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更接近新课程的要求。对上面四位教师的研究,可作以下的分析:第一位教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说明新关系。虽然中小学教师也可介入这种研究之中, 但常常会因为占有查阅资料、研究时间、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而事倍功半,并且这种研究是外在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作这种研究需要“另起炉灶”,与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不见得有什么必然性的联系。从这位教师提供的这本著作来看,他自认为是理论突破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在学术界已经耳熟能详了;他自认为新颖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在学术界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了。第二位教师的研究大体上属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旨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其实这预先隐藏着一个假设,即基础研究的成果都是有效的,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这样来,就有意无意地赋予了基础研究以绝对的权威。同时,在应用研究中,专业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是相互分离的。第三位教师的研究似乎看上去是经验总结与概括,但又不具备经验总结那种针对性强、经验介绍详尽、问题具体明确等特点,所以只能说是一种“抽象的”经验总结,从总体上讲仍旧是“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语言。”相比之下,第四位教师的研究更为可取,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应该采用的研究类型。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种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这种研究研究的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凸现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针对情境问题即时找到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第四位教师所作的研究,也就是中小学需要大力推进和开展的行动研究了。3、行动研究法的特征(一)行动研究法的“行动”特征对行动研究法,还可以围绕其以下“行动”特征进一步理解。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传统上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普遍规律,是“为理论而研究”。这种研究目的一方面使教育第一线中对教育最有发言权的广大教师望而怯步,另一方面又使美好的教育理论仅仅停留于文字记载。尽管有人试图让教师成为使教育理论变成教育实践的中转站,但这种观点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估计得过于简单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要求行动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但这并不是说它轻视理论,而是它重在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行动和实践的改进。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这既是第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当然,行动研究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行动研究仅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对已取得的成功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行动研究既然是一种研究,必然要对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效果进行理性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达到求真。从哲学的意义上讲,行动研究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80年代后期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老师开展的“成功教育”实验研究,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该校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了自己的成功目标,学生素质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在成功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成功教育的内涵、特点、实质和实施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成功教育理论。这是行动研究中的一个成功范例。(举成功教育的例子)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是抓住行动中值得关注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问题的。其它研究也会对行动进行研究,但它们没有行动研究这么专一。行动研究关注学生行动的改进,但它是通过关注教师或其它学校教育人员行动的改进来实现学生行动的改进。它要分析问题之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最后达到解决问题。但是其它种类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某一方面。有的只调查分析现状;有的可能还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但谁去解决问题,能否解决问题则不管。而行动研究是一条龙服务,它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它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问题必须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如北京朝阳区某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张肇基所开展的“代数扑克游戏活动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的实验研究”,其研究对象便是他所教的初一班学生存在的数学运算技能差和厌学数学问题。为此,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2)特殊性。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仅限于本校或本校的某个教学班,属于某个学校的校情问题或班情问题,表现出较多的某地区的某所学校或教学班的特征。如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所研究的问题,只是该校超常少儿实验班的几十名超常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特殊。行动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评价其研究成果时,在适用范围上要慎重,应多加分析,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克服主观判断。(3)微观性。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比较具体的微观问题。问题的范围较小,结构较简单,相关因素较少。此外,像前面提到的“代数扑克游戏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的实验研究”等课题便是学校教学中的微观研究。也许有人对这类微观问题不屑一顾,不认为是教育科研。似乎那些大而空的课题才有价值。其实,这是对教育科研的一种误解。宏观研究固然重要,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必须落到微观的操作层次上。离开了微观研究,宏观的思辩层次的研究成果也只是一种假说,其真理性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微观问题虽小,但小中见大。“营养+锻炼复合处方实验”虽然研究和解决的是该校小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锻炼问题,但它关系到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增进小学生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这样的大问题。行动研究注重做,追求一点一滴的实在进步,体现了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3、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 行动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更不是在图书馆里开展。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身工作。这就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如北京丰台实验学校于1994年开展的“营养+锻炼复合处方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该校小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其问题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主题词:小学生、饮食习惯。问题的结构可以表述为:认知(缺乏营养知识)态度(喜欢吃好吃的)行为(挑食、偏食、厌食、吃零食等)。问题的相关因素是:学校支持(教育、管理、食品加工设备、人员培训),社会支持(市区政府、科研单位、食品科技公司技术指导),家长支持(认知、态度、对子女的教育)。4、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的人就是学校的教育行动者——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结果又运用于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把探索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研究结果的产出者和应用者同集于一身,这比起其它种类的研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研究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专业研究者亦须深入教育和课堂教学实际,与教师一起共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并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行动研究的结合策略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使研究能收到立杆见影之实效。5、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所涉及的行动领域 研究者不是去研究工作范围之外的对象,他研究的是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人、事、物。其研究结果一—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限于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有效,不一定能普遍应用。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系统性表现为行动研究的开展有一般的操作程序。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运作系统。6、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行动研究要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对象的改变。行动干预的进程和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也无法预先完整地设定。它具有弹性或动态性,由研究者根据情况边实践边修改。因此它要求教师要有对实践问题的敏感能力、适时调节研究方法或侧重点的应变能力。这类似于中医治病,通过病人吃药后的反应和变化,多次调整处方,最后达到治愈的目的。7、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与发展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学生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社会性行为;二是教师行动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由于这样,所以近年来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与其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研究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比较。我们可以从研究主体、研究场域、研究手段和研究目的四个维度来比较。如下表所示:传统教育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比较 传统教育研究 行动研究谁来作研究 大学教授、专家学者 一线教师和校长在哪里作研究 变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环境 学校和课堂情境如何作研究 运用量化的方法提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运用质的方法来描述和理解教育事件为什么作研究 提出可以推广的理论,出版论著 理解情境,改进实践,带动革新我们现在提倡进行校本研究,而校本研究基本上都是以经验提升的方式展开,如观课、说课与评课,集体叙事与案例开发,专题经验的总结等等,这些研究的方法同教育行动研究相比较,主要是“规范性”的程度有所不同。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具体问题作专业概念和因果关系的定位,从而形成比较清晰合理的研究框架,研究成果的行文也有一定的规范。而教学经验总结在这方面则有所欠缺。教师写的文章有时给人以“理论性”不强的感觉,原因可能主要在这些方面。教育行动与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 研究过程 教育行动研究 教学经验总结问题的提出 重视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参照作用,研究的问题感较强,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 问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缺乏理论的支持,问题的焦点比较模糊问题的归因 重视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作用,以实证的调查为最终的依据 主要依靠主观推断和臆测,有时甚至未经适当归因,就提出措施并行动措施与行动 措施建立在调查归因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早日常资料 传统的教研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如措施要结合到备课和教案中去,日常资料的收集包括课堂实录、课后记、教学日记等。措施与行动的展示与交流还会涉及上示范课、评课与说课等活动评估与反思 重视在实证观察的基础上对措施和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反思 比较缺乏,如果有,也是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而且往往正面的评价居多,反思的成分较少(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类型 根据实践归纳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案例研究即教师把重心转向对自身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回顾与反思上,围绕大量鲜活的教育实例展开研究。教师的“案例研究”类似医生的“病例研究”、律师的“案例研究”和军事学上的“战例研究”。教师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一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面从事教育研究,把“行动”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案例研究,教师首先需要把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进而围绕案例展开研讨和分析,并通过对同类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一定的教育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案例研究能够充分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唤起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兴趣。 2、问题研究教师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疑难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教育的研究对象或课题。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这种旨在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行动研究被称为“问题研究”。教师发现可研究的问题之后,首先需要对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界定,寻找问题研究的各种视角;接下来通过观察、调查或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问题的成因或症结所在;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并实施研究方案,收集系统的证据以说明研究方案中提出的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最后是行动研究者的自我反思和与同事进行讨论,使研究结果得以升华。问题研究是一种使“教育”与“研究”一体化的行动研究类型。 3、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在行动研究领域一般指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当然也不排除教师相互间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理论工作者立项,教师配合实验或提供数据;教师立项,理论工作者来指导;教师与理论工作者联合立项,理论工作者进行规划,主要由教师操作实施——不同的方式,操作得当,都会有所收效。合作研究中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补互惠。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素材、理论工作者则有着较多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所以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可以分享到教师的教育经验、从这些鲜活的教育经验中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教师也能够分享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规范。因而,合作研究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同时又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我们充分认识教育科研之后,我们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走入科研的误区。要严格按照程序去操作,才能走上一条光明大道。三、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以上四环节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循环都有所改进提高。1、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包括了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设想。(1)问题计划始于对问题的意识和分析。研究者首先要明晰学校现状,意识到所存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产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然后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分析制约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以及学校教师是否具有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我们怎样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首先,要以积极、探究的态度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包括教育教学中正在发生的现象(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学习方面的表现以及身心发展方面的表现等)与实施某项行动后的状态变化。在科学研究中,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中的观察是对教育现象的有目的特殊观察。一个研究者能不能敏锐地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但取决于他的态度,而且还取决于他的观念、知识及理论背景。同一种现象,不同观念和理论背景的人,他们的认识可能完全不同。科学史上有关“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便是一个有利的例证。同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同一种教育现象出现种种不同看法也是常有的事情。如在数学运算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计算题明明可以利用运算定律简算,但大多数学生都按常规方法计算,方法麻烦。怎样看待这一数学运算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观察到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认识和分析这一现象,认为它反映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可见,观念,知识和理论背景对一个人的观察来说,起着某种定向和筛选的作用。正如歌德所指出:“一个人所看到的,只是他所知道的”。因此,为了提高研究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其次,还需对现象进行思考,作初步的分析,想一想,他是什么问题?如有一位小学自然老师讲了地球是圆的之后,问学生:“懂了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懂了”。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表示地球,然后问学生,你住在哪儿?画一画。结果许多学生都把自己住的地方画在圆的上方,而不画在圆的中间。老师奇怪地问:“为什么这么画?”学生回答:“画别的地方人会掉下来的。”透过这个教学现象,老师认识到,讲过的知识,学生自认为懂了,其实没有真懂。没有经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过的知识不能认为已经真懂。将这一思考的结果进一步深化,就有可能提出一个改进自然课教学,提高学生自然课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方案。其次要注意界定问题研究者从所发现的问题中,选定研究的主题,了解待解决问题的本质和范围,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采取适当的行动,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果采取团体研究的方式,则问题的界定最好经集体讨论决定,以发挥集体智慧,取得共识,共同决定优先研究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 选题的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