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中法酒文化差异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8:31:34

中法酒文化差异研究论文

我不是研究这方面的,写个大概。你自己琢磨。这是按万字以上的论文提纲写的。。一、中西酒文化差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二、中西酒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相通之处三、中西酒文化差异表现。这应是重点章。一般来说,应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物质方面,你比如说对中西方对酒的偏好不同;酒器的使用也不同。精神方面,比如喝酒礼仪、酒的精神内涵都是有差异性的。四、中西酒文化差异的原因。历史啊、民族啊、地理环境啊等等五、结论部分。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性有啥积极作用或影响。最明显的影响肯定是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好了,大概就这么多,根据你的落脚点可以多方面发挥。。。。

太难了,哪里有那么容易搞定啊...帮不了了,要不,去南校区图书馆里面查查。估计你就是葡萄酒学院的。

中西方酒文化论文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那么,中西方酒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一、宗教信仰的影响

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酒的关系密切:一方面,宗教的教义影响着人们的饮酒行为;另一方面,人们的许多宗教活动又都离不开酒。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较为广泛。

佛教的五条戒律中就有“不饮酒”这一条。

很多中国人信奉佛教的教戒,尽可能地不饮酒或控制饮酒;再加上中国的酒大多是用粮食酿造的。

所以,人们对于饮酒持的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喝酒只要达到一种微醺之境即可,当一个飘飘然的“酒仙”,而不愿当一个喝酒喝到失去常态的“酒鬼”。

可以这么说,佛教戒律对人们的饮酒行为影响很大,甚至起支配作用。

然而,西方人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葡萄酒在《圣经》里多次被提到。

耶稣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其目的在于要人们记住他是为人类赎罪而死的。

因此,基督教徒视葡萄酒为圣血———耶稣的血液。

他们在做弥撒的时侯喝圣血、吃圣体,视酒为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认为人喝了酒就能与上帝的心灵相通,从而得到仁慈上帝的佑护。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葡萄酒怀着一种喜爱、敬仰的心情,教会人员把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看作是他们的份内事。

在宗教活动中,人们分食象征着基督血与肉的葡萄酒和面包,旨在继承基督精神。

在举行酒神祭祀的时侯,人们结队游荡,组成合唱表演队唱酒神颂歌,载歌载舞,在树林里或者在荒野里喝酒纵情狂欢,人的本性得到了完全地释放。

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酒文化典型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倾向于依靠、合作,也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

中国人喝酒讲究气氛,三五成群,呼朋引伴。

在喝酒时,中国人常常敬酒、劝酒,遇上喜庆节日的时侯还会有一些活动,比如划拳、行酒令、做游戏等来活跃饮酒气氛。

劝酒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更与他们的集体主义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一群中国人喝酒要比一群西方人喝酒更热闹、更有趣。

除非是借酒消愁的或者是嗜酒如命的,否则很少看得到独自饮酒作乐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使得他们视酒为交际工具,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大都是出于联络感情的需要。

在中国酒被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酒是联系中国人感情的纽带、润滑剂。

人们喝的是酒,饮的是感情,重视的是饮酒人,劝对方多喝是为了表示友好、诚意。

夸张点讲,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喝出来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交往中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酒不成席”、“无酒情不厚,无酒礼不真”,以酒寄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国人还注重“以人为本”,认为酒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不管是繁多的酒器、敬酒的次序还是在饮酒者座位的安排上,无不体现出了中国酒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然而,西方的酒文化则是个人主义的体现,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

尽管他们也会有群聚而饮,但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对酒的浅尝独酌。

西方人强调个人民主自由,从不干涉、强迫别人,所以他们在喝酒的时候全凭个人自由自主,不想喝就不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无需客套。

西方人的这种个人主义也使得他们不愿意依赖别人,也不希望别人依赖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亲属。

他们之间这种关系决定了酒只能扮演艺术品的角色,是聚会的附属品。

西方这种个人主义的松散社会结构使得他们把酒看作是艺术品,他们是为欣赏美酒而饮酒。

西方人也讲究尊重个人隐私,互不干涉彼此,所以他们在酒桌上互相不敬酒、不劝酒,也不兴做游戏如划拳、猜数等。

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他们才会一同举杯。

西方人还注重“以物为本”,无论是酒礼、选择酒器时、还是在品饮的顺序上,他们都会认真考虑每一种酒的性质、味道,力求将不同酒的不同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心理因素的影响

酒文化也常常伴有心理因素的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饮酒行为。

饮酒,作为一种社会的有规律的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的,反映了人们一定的精神意志,人们的情趣和精神的寄托等,也常会反映出人们心理上的一些积淀。

它们在酒的作用下,就会在一定适宜的时间、场合、气氛中迸发出来。

这些也就构成了饮酒心理,它是酒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其中的核心。

中国人常常赋予酒很多感情色彩,他们的饮酒心理更多地趋向于精神层面。

①表现人格和个性的心理,通过饮酒就表现得更加充分具体了。

比如唐代的李白,对酒的爱好以及他独特的饮酒神态反映了他酷爱自由、不受拘束的个性。

②反映动机和需要的心理。

中国人饮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比如通过喝白酒来抵御寒冷,喝药酒来强身健体或治病。

③显示观念和理想的心理。

人们对某些观念的崇尚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也常会蕴含在酒文化活动中。

比如在中国有不少民族都有“三杯酒”的习俗。

敬三杯酒,罚三杯酒,其中“三”这一数字就包含追求圆满的意思。

④激发思维和灵感的心理。

适量饮酒能刺激人们的思维能力,激发灵感,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为了激发诗兴而饮酒,像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他们在酒后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此意。

⑤升华情绪和情感的心理。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

所以,人一般在饮酒的时侯更容易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即人们常说的“酒后吐真言”。

而西方人更多地视酒为个人愉悦感官、舒缓精神的一种物质。

正如他们选择酒器是为了更好地来品酒一样,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赋予酒很多东西,利用酒来传情达意。

西方人以生命的欢畅为主题。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饮酒就是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整天忙忙碌碌,面对生活的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无常,只有在酒酣耳热后,沉重的心灵才能得以片刻的慰藉,脆弱的人性才能得以片刻的解脱。

总之,酒作为一种饮品得到了很多中外人士的喜爱,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西方人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因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

随着当今中西方交流的扩大,了解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理解酒背后所隐藏的风格迥异的文化、民族意义,能够更好地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英饮酒文化差异研究论文

中国喝白酒,西方喝红酒。

是法国红酒和二锅头的区别

China's wine culture has 5000 years of history, has a long history of wine in our wine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process, making many as the "Shen Pin" 'Qiongjiang "wine treasures. I am the principal of Liquor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focus on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 wine in Chin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I think in a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different people, and even different frame of mind which was to understand the extent of different ways. For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wine, the key is to make the best wine culture development, better for our services, which require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of wine. Today, the West's wine culture to a large extent, the impact of China's wine culture, particularly in the tasting the mood in the West tend to be more, can hope to make more Western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fine tradition of wine culture. Talking about China's fine tradition of wine culture, wine and poetry had mention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try of wine is given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urce of origin so that the culture of wine in a long, and is deeply rooted. From ancient times people do not know the number of Jie Jiu literati ink to write a good poem passed down until today, to express his or hi or bad feelings, a lot of people describe the beauty away. Such as: "grape wine Remanbar" scenery, "Doujiu 100 poems," the passion, "Jiejiuxiaochou worry even more unhappy" analogy, "When the wine song, geometry of life?" Free and easy, "Do not make Jinzun Air-to-month "spirit,"酒逢知己千杯少"the joy of" non-intoxicating liquor drunk people from "conception," ulterior motives "of the Miao Yu," live for today "no alternative , "Yao Zhi Heng Fa Chuen shepherd boy" sad, "hand-crisp red, yellow wine tie up" suffering "Yizuifangxiu" happy, as well, "Zhu Jiuge" Bold, "The Divine Comedy wine," the rough ... ... Liquor heroes were also given to the extraordinary feat, given the strong cultural flavor of life, Cao Cao Quiz cooking wine, toast the invitation of Li Bai's moon, burning the midnight oil to see Zuili Xin Jian, Su asked the Liquor blue sky, Li Qingzhao sleep of course, very strong residual liquor, Huang Fei determined to swig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anti-gold star, and Yue Fei was drinking too much at fault, Emperor Zhao Gou and his mother have let him quit drinking, he listened to the advice immediately broken wine However, he has made under the vows: "Huang Zhi Dao House (the capital of the Jin), and those who swig ears!" In which "those who swig and ears" Hero is full of pride.), In fact, no matter Beixi, those who drink In the wine in the pursuit of life is freedom, forget the life and death for whom the honor easily, in the wine itself to be a real, I think this is what most people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wine in it! In Europe, especially in the wine and romance to that of France, drink what kind of wine samples with what the wine glass, is the Yidingzhigui. General with a complete set of wine should include a Jiuzun, a set of glass, a set of red wine, a set of champagne glasses, a white wine cup, a liquor glasses. In the glass on the table are also placed special attention. From left to right, the largest number in the cup on the left side, the smallest number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up. So far the most popular European wine is still visible pure crystal cup. Each of the different cup mouth and body shape of the Cup, Cup of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different designs and different floriation family of Crystal Cup, seemed to represent a beautiful feeling. China in the table, we usually drink the wine of beer, such as Hapi, Qingdao beer, beer and so on snow, or white wine, such as Maotai, Wuliangye, Beijing Wotou II, and so 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lot of people who drink beer. However, I see very few Americans have a direc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fine drinking wine, and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hina. Also, I see very few Americans are on the table in a toast each other, we usually drink all of the. Only in certain occasions, we will toast together. This time is usually in a person after the speech, we cross a toast, a person wishing for a person something to celebrate. Think carefully, can be found: the Chinese people are drinking seriously, and look who drink to drink is the atmosphere; in the Wes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drink wine, depends on what wine to drink, it is necessary to the full enjoyment of wine The delicious. China's ceremonial drinking of alcohol reflects the respect for human beings. Masters of the guests have a fixed seat, have a fixed order of toast. When a toas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master King, owner of disrespect End, is not eligible for other people's respect, if the order of the chaos to deserve to be punished. And a toast from som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guests began to King, a toast to wine full time, that the toast was also a respect for human being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elders, the lower a toast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opose a toast,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King to do. The Hang Jiuling, Hua Quan, such as drinking etiquette, but also to allow people to drink more alcohol and enjoy the came into being. It is clear that the Chinese wine culture by young and old hierarch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thics, in the course of drinking alcohol on the respect for human beings on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The rituals of wine drinking in the West, reflect the respect for alcohol. Kam goods to wine and watch their color, smell their fragrance, flavor of their products, to mobilize all kinds of sensory enjoyment of wine. Goods in order to drink, pay attention to drink white wine after drinking red wine, the first products of light and then liquor products of the rich wine, to drink young wine to drink in the long years of wi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taste changes gradually and in-depth Enjoy the taste of wine. The wine's choice, but also around how to fight the full enjoyment of those who drink win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hoice. Aroma Cup together so that the tulip-mouth goblet, so full of wine-Shu start of the wine decanter, as well as to master the temperature of wine and drink product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thermometer, all in the West reflect on the respect for alcohol, and their Ceremonial drinking, drinking culture is better to appreciate the delicious have been made. In China, wine is often used as a tool, the so-called ulterior motives. Qingmeizhujiu as to demonstrate who is a hero; Cup Mo Jiang Jinjiu stop in order to eliminate forever the same and Seoul worry; bamboo Poets of the Seven Sages, in order to Jiejiu asylum. Wine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more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in China's wine culture of wine for their own lack of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ut also about drinking after he brought a wonderful role . In the West, often drinking purpose is very simple, in order to enjoy the wine and alcohol, in order to enjoy the wine and alcohol. Of course, wine in the Wes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but it's more pursuing is how much of the flavor of wine to enjoy. Comparison of wine culture in the West, can be fou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lture of wine is actually a way of thinking in the West differences. Whether China is the booze or the West tasting, wine culture can all hope that the next time a relatively more and better wine, wine culture can be developed and inheritance, so that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wine, Enjoy the wine culture!中译:中国的酒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酿酒历史使我国酒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酿造出许多被誉为“神品”、‘琼浆”的酒类珍品。我这次主要对中西酒文化进行比较,并侧重理解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历史。 我觉得一种文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们,甚至不同的心情当中被理解的程度,方式也不同。对于中西酒文化的不同理解,关键在于能够使酒文化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更好的为我们服务,这就需要中西酒文化相互融合。如今,西方的酒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酒文化,尤其在品酒的意境方面更趋向于西方,希望也可以使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酒文化的优良传统。 说到中国酒文化的优良传统,就不得不提到酒与诗的密切关系,诗赋予酒的是全新的诠释,使酒文化源源流长,根深叶茂。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士借酒写出流传至今的好诗篇,抒发了自己或喜或忧的感情,描绘了很多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如:“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伤,“红酥手,黄縢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还有《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 酒也赋予英雄豪杰们以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岳飞立志痛饮黄龙(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岳飞曾因饮酒过多而过失,其母及高宗赵构都让他戒酒,他也听从了劝告,立即断了酒,但他却发下誓愿:“直捣黄龙府(金国的都城),与诸君痛饮耳!”其中“与诸君痛饮耳”充满英雄豪情。),其实无论悲喜,醉酒者在酒中所追求的是生活的自由、忘记生死利禄荣辱的轻松,在酒中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酒精神的精髓理解吧! 在欧洲,尤其是在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是有一定之规的。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只酒樽,一套水杯,一套红酒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酒杯在餐桌上的摆放也有特别的讲究。从左到右,最大号杯在最左边,最小号杯在最右边。至今最受欧洲人喜爱的酒杯依然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 在中国的餐桌上,大家喝的酒一般是啤酒,如哈啤,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等,或是白酒,如茅台,五粮液,北京二窝头等等。在美国,喝啤酒的人很多。但是,我很少见到美国人有直接喝酒精浓度很高的白酒,这和中国很不同。还有,我极少见到美国人在餐桌上互相敬酒,大家通常都是各喝各的。只有在某些特定场合,大家才会一同举杯。这样的时刻通常是在某人致辞之后,大家交相举杯,祝福某人,为某人某事庆贺。仔细想想,可以发现: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主人,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如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的豪饮,还是西方的品酒,都希望酒文化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比较出更多更好的酒,也可以是酒文化得到发展和继承,让更多的人了解酒文化,欣赏酒文化!

中西方酒文化论文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那么,中西方酒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一、宗教信仰的影响

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酒的关系密切:一方面,宗教的教义影响着人们的饮酒行为;另一方面,人们的许多宗教活动又都离不开酒。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较为广泛。

佛教的五条戒律中就有“不饮酒”这一条。

很多中国人信奉佛教的教戒,尽可能地不饮酒或控制饮酒;再加上中国的酒大多是用粮食酿造的。

所以,人们对于饮酒持的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喝酒只要达到一种微醺之境即可,当一个飘飘然的“酒仙”,而不愿当一个喝酒喝到失去常态的“酒鬼”。

可以这么说,佛教戒律对人们的饮酒行为影响很大,甚至起支配作用。

然而,西方人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葡萄酒在《圣经》里多次被提到。

耶稣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其目的在于要人们记住他是为人类赎罪而死的。

因此,基督教徒视葡萄酒为圣血———耶稣的血液。

他们在做弥撒的时侯喝圣血、吃圣体,视酒为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认为人喝了酒就能与上帝的心灵相通,从而得到仁慈上帝的佑护。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葡萄酒怀着一种喜爱、敬仰的心情,教会人员把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看作是他们的份内事。

在宗教活动中,人们分食象征着基督血与肉的葡萄酒和面包,旨在继承基督精神。

在举行酒神祭祀的时侯,人们结队游荡,组成合唱表演队唱酒神颂歌,载歌载舞,在树林里或者在荒野里喝酒纵情狂欢,人的本性得到了完全地释放。

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酒文化典型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倾向于依靠、合作,也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

中国人喝酒讲究气氛,三五成群,呼朋引伴。

在喝酒时,中国人常常敬酒、劝酒,遇上喜庆节日的时侯还会有一些活动,比如划拳、行酒令、做游戏等来活跃饮酒气氛。

劝酒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更与他们的集体主义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一群中国人喝酒要比一群西方人喝酒更热闹、更有趣。

除非是借酒消愁的或者是嗜酒如命的,否则很少看得到独自饮酒作乐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使得他们视酒为交际工具,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大都是出于联络感情的需要。

在中国酒被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酒是联系中国人感情的纽带、润滑剂。

人们喝的是酒,饮的是感情,重视的是饮酒人,劝对方多喝是为了表示友好、诚意。

夸张点讲,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喝出来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交往中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酒不成席”、“无酒情不厚,无酒礼不真”,以酒寄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国人还注重“以人为本”,认为酒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不管是繁多的酒器、敬酒的次序还是在饮酒者座位的安排上,无不体现出了中国酒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然而,西方的酒文化则是个人主义的体现,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

尽管他们也会有群聚而饮,但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对酒的浅尝独酌。

西方人强调个人民主自由,从不干涉、强迫别人,所以他们在喝酒的时候全凭个人自由自主,不想喝就不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无需客套。

西方人的这种个人主义也使得他们不愿意依赖别人,也不希望别人依赖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亲属。

他们之间这种关系决定了酒只能扮演艺术品的角色,是聚会的附属品。

西方这种个人主义的松散社会结构使得他们把酒看作是艺术品,他们是为欣赏美酒而饮酒。

西方人也讲究尊重个人隐私,互不干涉彼此,所以他们在酒桌上互相不敬酒、不劝酒,也不兴做游戏如划拳、猜数等。

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他们才会一同举杯。

西方人还注重“以物为本”,无论是酒礼、选择酒器时、还是在品饮的顺序上,他们都会认真考虑每一种酒的性质、味道,力求将不同酒的不同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心理因素的影响

酒文化也常常伴有心理因素的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饮酒行为。

饮酒,作为一种社会的有规律的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的,反映了人们一定的精神意志,人们的情趣和精神的寄托等,也常会反映出人们心理上的一些积淀。

它们在酒的作用下,就会在一定适宜的时间、场合、气氛中迸发出来。

这些也就构成了饮酒心理,它是酒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其中的核心。

中国人常常赋予酒很多感情色彩,他们的饮酒心理更多地趋向于精神层面。

①表现人格和个性的心理,通过饮酒就表现得更加充分具体了。

比如唐代的李白,对酒的爱好以及他独特的饮酒神态反映了他酷爱自由、不受拘束的个性。

②反映动机和需要的心理。

中国人饮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比如通过喝白酒来抵御寒冷,喝药酒来强身健体或治病。

③显示观念和理想的心理。

人们对某些观念的崇尚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也常会蕴含在酒文化活动中。

比如在中国有不少民族都有“三杯酒”的习俗。

敬三杯酒,罚三杯酒,其中“三”这一数字就包含追求圆满的意思。

④激发思维和灵感的心理。

适量饮酒能刺激人们的思维能力,激发灵感,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为了激发诗兴而饮酒,像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他们在酒后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此意。

⑤升华情绪和情感的心理。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

所以,人一般在饮酒的时侯更容易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即人们常说的“酒后吐真言”。

而西方人更多地视酒为个人愉悦感官、舒缓精神的一种物质。

正如他们选择酒器是为了更好地来品酒一样,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赋予酒很多东西,利用酒来传情达意。

西方人以生命的欢畅为主题。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饮酒就是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整天忙忙碌碌,面对生活的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无常,只有在酒酣耳热后,沉重的心灵才能得以片刻的慰藉,脆弱的人性才能得以片刻的解脱。

总之,酒作为一种饮品得到了很多中外人士的喜爱,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西方人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因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

随着当今中西方交流的扩大,了解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理解酒背后所隐藏的风格迥异的文化、民族意义,能够更好地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英饮酒文化差异研究论文范文

我不是研究这方面的,写个大概。你自己琢磨。这是按万字以上的论文提纲写的。。一、中西酒文化差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二、中西酒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相通之处三、中西酒文化差异表现。这应是重点章。一般来说,应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物质方面,你比如说对中西方对酒的偏好不同;酒器的使用也不同。精神方面,比如喝酒礼仪、酒的精神内涵都是有差异性的。四、中西酒文化差异的原因。历史啊、民族啊、地理环境啊等等五、结论部分。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性有啥积极作用或影响。最明显的影响肯定是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好了,大概就这么多,根据你的落脚点可以多方面发挥。。。。

中英饮食差异中文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ENGLISH Center the western diet way has very greatly differently, thiskind of difference is also influential to the national disposition. InChina, any banquet, no matter is any goal, all only can have one kindof form, is everybody sits in a circle all round, shares. The banquetmust use the round table, this formally has created one kind ofunity, politeness, altogether the interest atmosphere. The delicacydelicacies put on table of people's centers, it not only is the objectwhich table of people appreciates, tastes, also is a table of peoplesentiments exchange intermedium. The people mutually propose a toast,mutually offer food to a guest, urge the vegetable, in front of thehappy thing, has manifested the moral excellence which between thepeople mutually respects, gives precedence out of courtesy. Althoughlooked from the hygienic angle, this diet way has the obviousdeficiency, but it conforms to our nationality "the happy ending" theuniversal point of view, had reflected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philosophy "and" this category to the descendant thought influence, isadvantageous for the collective emotion exchange, thus until now withdifficulty reforms. Western-style banquets, food and liquor although count for much, butin fact that takes the set-off. The banquet core lies in thefriendship, through with the adjacent seat visitor's betweenconversation, achieves the friendship the goal. If and the danceresembles the banquet friendship compared to, then may say, theChinese type banquet is just like is a group dance, but thewestern-style banquet is just like is men's and women's socialdancing. Thus it can be seen, the Chinese type banquet and thewestern-style banquet friendship goal very is all obvious, onlyChinese type banquet more terrains now complete meal friendship, butthe western-style banquet manifests much between the neighboringguest's friendship. Is the western popular buffet is more obviouswhich with the Chinese diet way difference. This law is: Will possessfood 11 to exhibit, everybody 各取所需, will not need to fix onthe seat eats, takes a walk the freedom, this way will be advantageousfor between individual emotion exchange, will not will certainly allspeeches to suspend on the tabletop, also has displayed the westernperson to the individuality, to the self- respect. But respectivelyeats each, mutually did not harass, lacks some Chinese to chat thehappy altogether happy affective tone. Therefore, in the final analysis or between perceptual and rationaldifference. But,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as if in the fuzziness whichchanges along with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many Chineseby no longer only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vegetable the color, thefragrance, the taste, but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its health and thenutrition. In has experienced after in particular the non- , the people because of the more and more busy work, thought theChinese meal starts too troubles, was inferior to Hamburg facilitatesand so on. Then the difference not too was also distinct in the diet. 论文

东西方宴客习俗比较 世界各国,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宴客的习俗。宴客,顾名思义,就是请客吃饭。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情况需要,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举行宴请活动。由此可见,宴客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内容。1、 宴客的社会功能宴客的重要性是由其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人们之所以要请客吃饭就是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疏通人际关系的作用。当人们坐在一起,把酒痛饮,品尝者美味佳肴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距离缩小了,感情接近了,关系密切了,事情也就好办了。对于这一点,中国人的感受尤其深刻。钱钟书先生在《吃饭》一问中说:“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能,比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把饭给自己有饭的人吃,那就事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如此。”胡平在《美食家的自白》一文中也说:“不吃行吗?官场上诸多人际关系都在酒桌上获得了和谐的体现:再吝啬的人都会变得豪爽,在世故的人都会成为君子。热气和香气,忙碌的在人们脸上织出红润之色。人似乎年轻了几岁,这是心理效应;网又伸展了几络,这是可观效果。”近来更有人用打油诗的形式来讥笑某些不正当的宴请活动。所谓“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杯一端,好办好办”的话是俗了一点但也的确说到了点子赏上。当我们批评某些不正当的宴请活动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它的联络感情、疏通人际关系的功能是不应该被轻视的。这一点在世界各国的宴请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得体现。比如,美国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家。经商自然不能没有商业关系。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商店的业务关系的稳定是否是他成败的关键。如果该部的主管不屈这里建立和稳定这种关系,他就会遇到极大的麻烦。无怪乎现在的各种商业部门都是有公关部,一些商学院还设有公关课程。正是由于这一点,美国或其他任何商业社会的宴请或款待活动是很多的。他们不必大吃大喝,但这类活动是不可少的。美国礼仪事典Emily Post is Ettiquette 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介绍这类礼仪活动。书种子阿见到这类宴请活动的目的时是这样说的: 向提供服务这表示感谢; 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 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 探讨共同遇到的问题; 更好的结交某人;请人帮忙; 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引见他人;离开办公室去休息放松一下。中国人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各类应酬是不可避免的,而应酬的主要形式仍然是饮食活动。用公款吃喝是不对的,但必要的应酬又不能少。所以,对这类活动一定要加以规范,使其有序适度的进行。为了联络感情,疏通人际关系,不但官方有宴请活动,如设宴款待来访的外宾或内宾;上冒火其他行业部门油烟庆活动,如前面提到的设宴款待商业客户,以维持良好的业务关系;名间的普通老百姓也油烟庆活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自己的知己、朋友或熟人,好久不见了,会找个时间聚在一起小酌一番,互叙旧事或别情。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宴请具有一种亲和作用,通过这种形式,已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有进一步加强了。老百姓之间互由提携、帮助、照顾之类的事情,为了表达协议,人们会举行宴请活动。家家户户都会有访客。对于远道而来的重要客人,中国人一般都要置酒宴客,为客人“接风洗尘”。客人要走了,或者亲朋好友远行,人们又要为他们“饯行”。其实这类宴客活动,其他国家也都是有的,只是大同小异罢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大的事情或活动,诸如婚丧嫁娶、孩子生日、婴儿满月、晋职或乔迁,宴请活动也是少不了的。为这类活动举行的宴请都带有明显的庆祝的意思。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英语国家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婚宴、生日宴、乔迁宴等,东西方都有,也许在做法有较大的差异。至于为丧事举行的宴请活动,主要是指中国老百姓中的老年人,他们去世时,被认为是喜丧。汉语中所说的“红白喜事”就是这个意思。老年人去世,子孙后代为了表示孝敬,也常常在举行丧事时,宴请参加丧礼的宾客。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做法,在中国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这样做的人家很少举行丧宴的了。中年人或年轻人因病、伤、天灾人祸而突然去世这都没有宴请活动举行。 2、英语国家的宴请形势和规范虽然宴请就是请人吃饭,但也有不同的形式。这一点在英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大致说来,他们有一下八种宴请形式。 有席位的宴青(seated dinners) 自助餐(buffet dinners) 正式午餐(luncheons) 招待会(receptions) 鸡尾酒会(cocktail parties); 聚餐会(BYOB and BYOF=Bring your own bottles and bring your own food); 野餐 (picnics) 茶会 (tea parties)(朱梅萍,1995)。虽然以上把中宴请形式在中国都可以找得到,但我们国家更流行的是有席位的宴请、招待会和聚餐,也不是西方人那种自带饮料和食品,放在一起大家共享的方式,而更多的是单位的食堂在节假日做一些好吃的食物,廉价卖给大家,个人在买些酒水,同事们聚在一起,共同享受一番。人们在宴客时究竟采取那种形式一般取决于客人的身份、主人想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他的方便程度。在官方的国际交往中,款待来访的国家元首要举行国宴,(state banquet);款待商业客户或各种业务关系的人,款待亲朋好友或同事,款待任何其他需要款待的人,有的则按宴请规范行事,有的则视具体情况而定,该正式的要正式,该随便一些的要随便,重要的是要达到宴客的目的。在美国的商业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是午餐形式。一些经理人员几乎天天有午餐约会。这种宴请一般安排在对主客来说都比较方便的一家餐馆里,预先订好比教安静的桌位。如果你要与客人谈商务,那就更需要安静一点的地方了。这种工作午餐一般继续一个小时左右。尽管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但最多也不要超过一个半和两个小时。如果人们在饭前有喝鸡尾酒的习惯,喝一杯比较恰当。当然,不想喝也没有关系。如果客人要再来一倍,你不必更折腰,但可以要些橘子汁或矿泉水之类的饮料来代替。如果你的客人还想继续喝,你可以客气的说:“也许我们该点菜了,时间不早了。”午餐会比较随便,即便你款待的客人比较多,也很少安排座次。在美国的商务活动中,另一种宴客方式是商务晚餐(business dinner)。他不如午餐那么经常和方便,但也不时被采用。当一些经理人员忙忙碌碌,无法安排午餐约会时,就会采用晚餐的形式。参加种宴请活动的经常是若干人,大家致力于共同的事业。宴请一定要事先通知应邀的客人。这件是一般由经理的秘书来做,她可以电话通知客人,也可以写一封短信。如果没有秘书,就只好自己动手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宴请一般不包括家属。还要在一家方便的餐馆预定比较安静的桌位,或者包一个单间。做东者一定要提前到达迎接客人,介绍彼此不认识的人,并为他们安排座次。把地位最高的客人或者宾主安排坐在主人的右边,次一等的坐在左边。其余的人则随便坐。如果没有级别的差异,主人可以说:“诸位,请随便坐吧。”客人到齐后,主人开始点酒。饭前喝酒一般限定为一两杯。有人再要第三杯,也不能阻止。但这时不要再为每位客人统统再要一杯。如果要了一瓶酒而又没让客人喝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如果主人要的葡萄酒,最好是一瓶红葡萄酒和一瓶白葡萄酒由客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口味自由选择。酒后紧接着是吃饭。正式晚餐一般为六道:汤、鱼、主菜(肉类和蔬菜)、色拉、甜食(布丁、蛋糕、冰激凌等)和咖啡或茶。有时,人们也把鱼归入主菜之内。当然具体吃什么,一般要由客人自己来点。这类商务晚餐还常常和其他一些活动合在一起举行。比如,饭后邀请客人去跳舞、看歌剧、听音乐或者看足球比赛。在纽约,一些客户是戏迷,请他们去百老汇看高水平的戏曲演出当然是最惬意的事了。在南方的新奥尔良市,一些客户喜欢爵士乐,请他们到法国人居住区度过一个优美的夜晚也会令人十分开心。美国商界还有一种传统的宴客方式,那就是邀请自己的商业客户到离城镇不远的乡间俱乐部去打高尔夫球或网球,游泳或组织其他体育活动。通常有两种做法:主人邀请客人早晨到达乡间俱乐部,打高尔夫球或网球,共进午餐,然后打道回府,继续回办公室工作或者回家。另一种做法是,主人和客人上午工作,然后约好一起或分别开车到乡间俱乐部共进午餐,饭后再打高尔夫球或网球。以上讲的美国商界的一些宴请活动只限于和商业活动由关系的人员,家属被排除在外。但实际上有些商务宴也邀请家属参加。比如外埠的商业客户及其家属到主人居住的城镇来旅游观光;主人想和某一客户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主人举办的是正式的宴会或舞会,需要夫妻双方参加;主人和自己的商业关系人已经成为要好的朋友,想和自己及朋友的亲属一起分享这份友情;主人是公司老板,他想加深与雇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在以上种种情况下,宴客时邀请家属参加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一般有家属参加的商业宴请多安排在晚上,在外面的餐馆里进行,但有时也在家中宴客。家中宴请常使客人感到轻松自如,宾至而归。有时也邀请公司同仁到家里吃早饭或午饭的情况,这样做一般是为了方便个人之间的交往。中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务方面的应酬也是很多的。不过,多数情况下,中国人更习惯在晚餐馆里宴客。由于中国的烹调艺术享誉国内外,各类菜系的中式餐馆林立,一般人们都挑选那些有特色的餐馆让客人去美食一番,使内宾大快朵颐,使外宾领略一番中国饮食文化的风采。有的餐馆或饭店还设有卡拉OK,感兴趣者还可以一试歌喉。当然,饭后带客人去看戏、听音乐或打保龄球,或组织其他类似的娱乐活动的也有。不管是官方宴请,还是商务宴请,主管部门都有特定的规范可循,只要人们按照范例行事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不致于失礼。一般不好掌握的是民间的家庭宴请。在家中宴客,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都涉及到宴客的目的。如果在那一个环节上考虑不周,就可能在成不快,甚至误解。不但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无补,而且还会进一步损坏它,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在英语国家宴客,不管是在餐馆、俱乐部还是在家中进行,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使宴会成功。首先,邀请的客人一般要志趣相投,,气质相近。中国又句老话,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想用在这里是恰当的。如果赴宴客人讲话不投机就很容易破坏餐桌上的欢乐气氛。其次,菜单要经过认真的准备,使菜式适合客人的口味。另外,餐桌要华美:餐巾要烫平,银制餐具要擦拭干净,玻璃器皿要闪闪发亮。饭菜要烧的好。如果有仆人,或者临时雇用了服务员,这些服务员要态度和蔼可亲,胜任本职工作。最后还要说到男女主人本身,他们要举止优雅大方,态度谦和热情;他们几热情欢迎自己的客人,又为客人的光临感到无比的欢快。在英语国家宴客,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就西餐而言,只要宴请时,客人环桌而坐,有专人为他们斟酒上菜,均被视为正式的宴请。当然,这种正式的宴请活动也有程度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主人和客人的着装方式、餐具的质地规格、菜式的类别和服务的级别。据说,本世纪初期,没有仆人服务的宴会不能被认为是正式的。带了今天,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只要在宴请时,女主人能烧一手好菜,餐具漂亮,酒器闪闪发光,餐桌安排的体,也是一种很正式的宴客规格。要请客,首先要决定邀请人的名单。随人应邀人最好是志趣相投,气质相近,但人的个性和兴趣总是有差异的。主人在安排座位时,不妨把志趣相投者安排在一起,而把观点相左的人分开。但是人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某一个问题有小小的争论都是很有益处的,因为他们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引发不同的话题。西方宴客的餐桌一般是长方形的。就餐时,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两头,而客人则坐在桌子的两侧。一般的规范是女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她可以是一位年龄最大的女士,也可能是一个刚刚订婚的年轻女孩子,也可能是刚刚出版了一本小说的女作家,或者是男主宾的夫人。当然男主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如果客人中没有主宾,女主人可以把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士或者把在主人家已住过几天的过夜客人安排坐在自己丈夫的右边。否则,她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办法,使男女客人(包括夫妻)分开坐下。主宾之外的女贵宾客则需坐在男主人的左边,其夫则需坐在女主人的左边。在私人宴会上,客人到达时,主人从不宣布某某客人到了。但在一个官方的宴会上,这样做是必要的。宣布到达客人的名字一般有参与服务的人员来做。在一个很正式的宴会上,客人到达时,现有仆人在门口迎接,并接过他们的外衣。女主人则站在客厅的门口,面带笑容,也客人握手,并致欢迎之意。当然,她要说些:“I am very glad to see you。”(见到你非常高兴),“I am so glad that you could come!”(你能来我非常高兴)之类的热情洋溢的话。男主人则周旋与其他已到的客人之间,一旦发现有新到的客人,则向其他人致歉,立刻走过来欢迎刚到的客人。大多数的宴会并不这般正式。男女主人多站在客厅的近处。当听到门铃响时,夫妇双方一起走上前去迎客。如果男主人正在为客人到鸡尾酒,他便为新到的客人端来他们喜欢的酒类,或者让服务人员照料他们要喝的东西。自然,女主人要把新到的客人介绍给其他不认识的人。如果餐前有鸡尾酒款待客人,正式宴会至少要比请帖上写明的时间晚一个小时进行。如果餐前不让客人喝什么饮料,也要晚20分钟开宴,因为晚到的客人需要一点时间休息一下。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 女主人也许会溜进厨房去查看一下饭食的准备情况,但她离开的时间要尽量的短。对于没有按时到达的客人来说,主人一般按规范可以等15分钟,也就是说,宴会可以晚一刻钟开始。在外边宴客,等待一个晚到的客人超过20分钟,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当晚到的客人终于赶到了餐厅时,它必须走向女主人,向她表示歉意。这时,女主人不必站起来。如果迟到的是一位女宾,女主人只需迅速的和客人握一下手,而其他所有男士不必起立致意。当然,主人不能责备客人,但应该说一些客气的话,比如:“I an so sorry that you had such a bad drive,but I was sure you would not want us to wait dinner。”(车这么难开,是在为你感到遗憾。我知道你不会要我们等你的。)晚到的客人也要和其他客人一起吃正在上的一道菜。如果那正好是甜食,女主人会告诉侍者从厨房为客人端一大盘主菜来。一般说来,女主人都要事先告诉侍者什么时候宣布开宴。在非常正式的宴会上,当时这看到水杯已经到满了水,蜡烛已经点上,他便走进客厅,对女主人轻声说:“Dinner is serced。”(可以开始了。)或者这时,女主人正好向餐厅中服务的侍者看去,她便点头想她示意,女主人便宣布:“Dinner is ready。Shall we go in?”(饭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进去吧。)当客人还在喝鸡尾酒不能立刻离开时,女主人会示意侍者什么时候开始,侍者再告诉厨师。有时候,一些宾客很喜欢喝鸡尾酒的这段时光,不愿意进去就餐。在一个大型宴会上,客人围成肋几堆在相互交谈时,即便宣布了开宴的话,客人仍然不动。这时,女主人会动员客人进入餐厅就座。男主人带领女主宾进入餐厅,让她坐在自己的右边。如果是非正式的宴请活动,女主人总是最后进入餐厅的。但当美国总统或州长是宴会的主宾时,那自当别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女主人要带领男主宾入座,男主人则带领总统或州长的夫人入座。然后才是别的客人入座。客人进入餐厅后可根据写有自己名字的座次卡片入座。如果没有这类指示卡,客人要等待女主人的安排。女宾一找到自己的座位便立刻坐下,但女主人要一直站到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为止。当然,就座前男士要为自己右边的女士扶着椅子。男宾要在女主人坐好后再坐下。男主宾要陪女主人进入餐厅,但他要照顾自己右边的女客坐好;而女主人左边的男宾则要照顾女主人坐好。当一个正式的宴会进行时,上菜的次序时很讲究的。惯常的做法是,每到菜都由女主宾开始,然后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向客人上菜,男主人要等到最后。如果宴请时只有女主人,上菜应由代男主人右边的女士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先给女主人上菜;如果这样做将是非常失礼的。一般讲,西餐席上的水杯最好在客人入座前就应倒满。如果没有这样做,侍者待客人坐好后再为每个水杯倒上水也可以。接着,侍者为每位客人斟酒,仍然按着上面说的上菜的次序进行。一般他要客气的说:“Wine,sir(or Madam)?”(先生或夫人,要酒吗?)侍者要在客人的右边斟酒,不能把杯子拿起来。汤一上桌,装在盘子或篮子里的面包便传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这种宴会上用的面包有几种不同的式样,如羊角卷儿、薄面包、黑麦或全麦做的脆饼。如果面包不够吃,还可以再上。侍者上菜时,应以左手平托盘底。如果是热菜,盘下都垫有一块餐巾,以免烫手。如果是一个大的椭圆形盘子,则需双手端着上桌。每一道菜都有与之相配的餐具。另外,餐桌还有大的汤匙和叉子供客人取菜时用。最后,当女主人看到最后一道甜食已经用完,她便慢慢站起来,客人也随之离座,并回到客厅去。过去,餐毕,男士和女士总是分开到各自不同的房间去喝咖啡或吸烟。今天,一些大家庭举行正式的宴会仍然这样做。但更为流行的做法是,男主人会建议男宾继续坐在桌旁不动,喝一杯清咖啡(demitasse)、白兰地,或抽一只雪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照顾女士,因她们中许多人厌恶雪茄的味道。在这同时,女主人则带着女宾回到客厅,请她们喝咖啡、甜露酒或抽香烟。她也会常常建议女宾到她的房间去梳洗整装,一般两三个人会这样做,多数人会继续留在客厅里用饮料或聊天。一刻钟或20分钟以后,男宾回到客厅与女宾汇合,主人再次献上甜露酒或威士忌供宾客享用。当然,客人告辞回家要由它们自己提出来。旧时的做法是,第一个告辞离开的应该是主宾。其他客人,不管多晚,要在那里不动声色的等着男女主宾的动作。情况常常是,女主宾坐在那里,嘴里嘟嚷:“天呀,这些人不回家了!”忽然,她明白了,她应该首先告辞才是。但是到了今天,规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要天晚了,任何一对夫妇都可以先提出告辞之意。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告辞者从座位上站起来,和与之交谈的客人告别,再与主宾告别,然后再找到女主人。他们与男女主人在聊一会儿,向他们表示感谢,接着辞别离去。上面主要介绍了英语国家,主要是美国正式家庭宴请的一般做法。这里还应该提及的是西餐的主要菜式喝酒类。西餐最多不超过六个菜,上面已经说到。需要注意的是,色拉应该在主菜之后和甜点之前上桌。这和在餐馆宴客的做法不一样。在餐馆里一般作为第一道菜上桌。除非在一个非正式的宴会上,客人乐意色拉先上,还是按照上面说的顺序上菜较好。一个宴会上的菜要尽量做到搭配平衡。比如,一道油腻的菜最好配一道清淡的菜。如果第二道菜上的是奶油扇贝,主菜也许上烧雏鸽或烤小羊肉更合适。还要注意菜式颜色和口味的搭配。单一的一个色调或一种口味都是不可取的。英语国家宴客时,就是很讲究的。他们的酒不仅种类多,而且什么时候和什么酒,怎样喝都有一定的规矩。一般讲,饭前要喝鸡尾酒。主人待客时提供两三个品种的鸡尾酒是适当的。鸡尾酒是调制的,比如,人们餐前常喝的the Old-fashioned是由威士忌加冰、苏打水、苦味酒调制而成的。宴会进行中,客人要用葡萄酒佐餐。一般开始喝雪利酒,但上的第一到汤菜应含有雪利酒,也就是说,喝雪利酒不能配奶油鸡汤或奶油浓汤。如果上黑豆汤或绿甲鱼汤是可以的。雪利酒应先置入一个细颈玻璃瓶内,在倒入V形小酒杯内。当然,这种酒也可以作为鸡尾酒在餐前喝,也可以作为佐餐酒在午餐或餐时饮用。宾客在吃鱼或主菜时应喝干白葡萄酒。干白在饮用前应放在冰箱内至少待几个小时,甚至数天都可以,因为人们喜欢有一种凉爽的口感。宴会上吃红色肉菜,如牛排或猪排之类、鸭肉或野味时,客人应喝红葡萄酒。当然,在一些并不很正式的宴会上,客人可以从头到尾都喝葡萄酒。所有的红葡萄酒饮用时要保持在室内的温度以上,但勃艮第酒(产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的一种红葡萄酒或产与其他地区的类似的酒),应高一二度较好。香槟就是一种特殊宴会的饮用酒,一般是上肉菜时喝香槟酒。如果它是餐桌上唯一的酒种,上第一道菜时就要为客人斟上这种酒。如果香槟酒不是上乘的种类,应该置于冰箱内一天,饮用潜在用葡萄酒冷却器降温。高级香槟酒一般用冰冷却降温。盛香槟酒的杯子应该是宽边,玻璃细薄,高脚式的。葡萄酒杯使用时,应手持颈部,这样做既可以使用酒者欣赏酒的洒色,又可以保持酒的适当温度不变。如果宴客时没有侍者斟酒,主人可以将酒瓶打开,放在客人面前,由他们自斟自用。客人多时,可放两瓶酒,餐桌两端应各放一瓶。旧时,应邀参加宴请,客人拒绝主人准备的某种菜式是不礼貌的。他应该每种菜都要吃,即使不喜欢也要尝一尝。但实际上有些人对某种食品过敏。所以,今天在西餐宴席上,如果他不想吃某种食品,比如螃蟹,他可以不吃,但需要向主人解释,免得主人误认为他拒吃的原因是菜的质量不好。因此,在今天的西方宴会上,如果忌吃某种食品,客人完全可以说:“No,thank you.”(我不要,谢谢。)这样做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范,主人并不认为这是失礼的举动。英美等西方国家越来越崇尚那种自由自在、不受礼仪褥节舒服的聚会形式。所以现在流行一种自助餐或半自助餐式的宴请形式。自助餐,英文叫buffet dinner.主人宴客时,将准备好的食品和各种饮料放在餐桌上,由客人自己随便选用。客人将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放在一个盘里,拿着自己的饮料,找一个地方坐下或站着,一边吃喝,一边与其他人交谈。自助餐之所以流行有几个明显原因,首先是,客人可以自由走动交谈,比较随便。其次,款待的客人也多。由于客人自己动手取食,也不必有其他人服务。自助餐又分纯自助餐或半自助餐。前者是客人自己夹好菜后随意在宴客场所找个地方坐下享用,并与其他客人边吃边谈。而办自助餐是,客人夹好菜后在事先摆好的一张或几张餐桌旁坐下用餐。半自助餐要比纯自助餐更拘谨一些,但用餐时并不将究座次,已经给了客人较大的活动自由。午餐宴客也是英语国家常用的一种社交形式。午餐会(luncheons or lunch parties)有两种,一种是工作午餐(business luncheons),这在前面已经讲到;还有一种叫做社交午餐(social luncheons).人们在口头上很少用luncheon一词,多习惯于用lunch。但栽书写和第三人称的请柬中,大家又正式的用luncheon一词。通常,社交午餐会是一种女士聚会的形式,又女主人发起,邀请女士参加。如果午餐会在周末举行,男士会受到邀请,否则,则是纯粹的女人活动。参加者多为母亲、家庭主妇、妇女俱乐部的成员或者半天工作的妇女等。小型午餐会有时在女主人家中举行。大型的多在俱乐部、饭店或餐馆里举行。如果午餐会有男士参加,才是特别是清淡的,如果午餐会上只有妇女参加,那饭菜的量要少的多,但需要做的精美诱人。餐前的鸡尾酒又雪利酒、含有番茄汁的混合酒或者代基里酒。当然,还应备有番茄之或清单果汁饮料,供那些不饮酒的女士享用。午餐会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客人的座次也都事先安排好了。如果人多,宾客可以分桌而坐。大型正式的午餐会一般有侍者服务,上餐程序和正式宴会差不多。小型的则另当别论。不少人把午餐会办成自助餐式的,由客人自己动手取菜和饮料。这不但可以省掉服务人员,而且女主人也轻松多了。一般的午餐会,有两三道菜即可。如果是一个家庭午餐会,菜式从没有多于4道的。下面5种菜式是人们举办这类宴客活动常用的式样,从中我们看到饭菜是简单多了。A) 水果或汤碗B) 蛋或贝类海鲜C) 禽肉、牛羊肉(非烤制)或鱼D) 色拉E) 甜食当然,午餐会要有面包黄油。热面包是午餐会的一大特点。佐餐酒类主要是葡萄酒,种即可,而且要度数低的,比如干白葡萄酒或红葡萄酒。在夏天举行的午餐会上,白葡萄酒最好冷却降温后在饮用。同时冰茶和冰咖啡也是人们佐餐喜欢的饮料。但在冬天,热茶和热咖啡则比较受宾客的欢迎。上面多次提到,宴客时,餐前客人有喝鸡尾酒的习惯。所谓鸡尾酒,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鲜果汁或果露,以及香料、苦味剂等调制而成。调制鸡尾酒是一种特殊的技艺,一种鸡尾酒需要哪些酒类和佐料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调制方法。大的宾馆、餐馆里都有专职的调酒师。不过常喝鸡尾酒的人自己也会调制。据说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就很善此道。鸡尾酒的种类很多,目前已有两千多种。鸡尾酒已经成为上流社会招待客人时使用的普通饮料了。主要以鸡尾酒招待客人的酒会称为鸡尾酒会(cocktail parties),现在有时泛指各种酒会(drinks parties).这种宴客方

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文献

周景勤. 文化营销——酒文化面面观[J]. 出版参考 , 2006,(32)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万晓艳 甘肃科技纵横 2009/03 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巩玉丽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酒文化的研究论文提纲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本次课题研究中西方酒文化差异,主要研究对象为中、西方的果酒,本论文内容包括酒的历史,酒的构成,酒的品种及喝酒的礼仪等。其目的在于了解中西方酒的文化差异。加深人们对酒的了解,以及饮用的乐趣。 许多人常说,“喝酒伤身”,但这只是他们片面的理解。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所谓的药酒,以治疗疾病与调理身体机能闻名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人对酒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负面想法,而对于葡萄酒更是如此。虽然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很早就认识到葡萄酒的优异和对于疾病防治重要作用,但这并没有替葡萄酒洗清“冤屈”. 本次论文的主角就为葡萄酒,介绍中、西方各个国家从古到今,葡萄酒的发展、变化、文化以及葡萄酒对于人们的益处等等。 三、毕业论文详细提纲: 提 纲 一、 绪论 (一)酒的主要种类: (二)饮酒的益处: (三)酒的传说(葡萄酒) 本文主要介绍葡萄酒。 二、葡萄酒 (一)葡萄酒的分类 (二)葡萄酒质量等级和品牌 (三)葡萄酒的储藏方法 (四)品尝与饮用葡萄酒的酒杯的选择 (五)解酒的方式 三、 中西方比较说明 (一)传说 (二)原料 (三)酿制工艺 (四)分类品牌 (五)鉴赏方式 (六)储藏方法 (七)酒杯的选择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我不是研究这方面的,写个大概。你自己琢磨。这是按万字以上的论文提纲写的。。一、中西酒文化差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二、中西酒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相通之处三、中西酒文化差异表现。这应是重点章。一般来说,应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物质方面,你比如说对中西方对酒的偏好不同;酒器的使用也不同。精神方面,比如喝酒礼仪、酒的精神内涵都是有差异性的。四、中西酒文化差异的原因。历史啊、民族啊、地理环境啊等等五、结论部分。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性有啥积极作用或影响。最明显的影响肯定是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好了,大概就这么多,根据你的落脚点可以多方面发挥。。。。

毕业论文酒店差异化营销研究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1 浅析生态旅游中的导游服务2 浅谈我国的乡村旅游3 社会局势对旅游业的影响4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5 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6 浅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7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8 试述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及其实现途径9 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10 浅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11 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12 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信息化建设方略探悉13 我国饭店员工培训策略14 试论我国导游管理制度的革新对策15 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16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17 酒店差异化营销研究18 试论导游回扣问题及其改革对策19 ****市乡村旅游发展分析20 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及建议21 试论体育赛事旅游--以08年北京奥运旅游为例22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旅游功能研究23 关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初步探讨24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25 旅游景区淡季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26 我国饭店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27 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28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29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0 对我国导游薪酬体制创新的探讨31 关于我国热点景区门票价格的思考32 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类型及其管理对策33 试论品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34 新形势下提升国内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35 饭店员工流动原因及对策分析36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37 论我国旅行社跨国经营的现状与基本战略选择38 浅论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39 浅论休闲旅游的发展40 试论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改革对策41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2 试论酒店内部营销策略43 略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44 论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交流问题45 浅谈中国酒店网络系统建设46 论景区旅游氛围的营造和管理47 古镇古村落遗产旅游与新农村建设48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发展对策研究49 试述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改革对策50 饭店大学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研究51 塑造旅游社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52 基于价值观领导的酒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53 人本管理——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策略54 试析现行导游薪金制度弊端及其改革对策55 论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56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应对策略57 体验经济时代中国饭店业个性化服务策略探讨58 我国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及应对措施探析59 中小旅行社员工流失原因与管理对策研究60 略论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61 试论酒店服务营销62 我国会展旅游市场营销初探63 饭店员工激励研究64 浅析我国平民旅游及其营销策略65 饭店竞争优势的培育66 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探析67 试论我国旅行社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68 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途径69 浅析我国家庭自助旅游70 酒店品牌经营71 恐怖活动给旅游业带来困扰72 旅行社员工的激励研究73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74 中国酒店文化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75 员工对我国饭店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76 论酒店企业CIS形象塑造77 我国旅游执法的特征和发展对策78 对饭店员工流失的思考79 浅论影视旅游的开发80 我国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81 旅行社奖励旅游产品的开发8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3 论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84 试述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问题及其改善对策85 乡村旅游吸引物论略86 试论我国旅行社业集团化对策87 打造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策略探讨88 浅析旅游产品定价策略89 我国饭店管理中的人本策略90 我国饭店业中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91 酒店CRM应用研究楼主可以参考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酒店的无差异营销策略和差异性营销策略各有优缺点,具体如下:1、无差异营销策略的优点:可以简化酒店经营者的营销决策,减少决策成本;可以简化酒店经营者的营销决策,减少决策成本;可以简化酒店经营者的营销决策,减少决策成本;2、无差异营销策略的缺点: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造成浪费或者错失机会;容易被其他差异化营销的竞争者取代;酒店可能难以区分自己和其他酒店,形成品牌认知的差异化。3、差异化营销策略的优点: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形成有利于酒店的口碑效应;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并且在与其他酒店竞争时更具有优势;为酒店赢得一部分特定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4、差异化营销策略的缺点:需要进行细分市场定位、制定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增加了营销成本和难度;如果差异化不够具体或者无法吸引目标客户,可能会导致营销失败;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需要更高的成本和复杂度。

学术堂精心整理了二十个旅行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德清县杨墩休闲农庄旅游者消费行为调查分析2.饭店自助餐厅营业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以杭州友好饭店为例3.非物质遗产旅游商品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嘉兴粽子为例4.高端人群个性化服务研究--以黄龙饭店为例5.高星级酒店自助餐经营方式研究--以杭州友好饭店为例6.公共关系在现代饭店危机处理中的策略研究--以友好饭店为例7.关于古镇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塘栖古镇为例8.杭州海外海纳川酒店顾客满意度研究--以携程网顾客为例9.杭州凯悦酒店能源消耗现状的研究10.杭州经济型酒店经营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11.杭州友好饭店西湖旋转餐厅的经营分析12.黄龙饭店宾客关系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3.黄山景区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14.基于PDCA的杭州黄龙饭店前厅部问题处理15.基于SWOT分析的舟山海洋旅游发展策略研究16.将传统农场改造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的规划与设计17.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汉庭酒店的经验18.酒店宾客关系管理中的危机处理策略:以杭州黄龙饭店为例19.酒店从业学历与经验的博弈--开元名都酒店晋升途径调研20.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杭州黄龙饭店为例

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酒店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高等职业 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 社会实践 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为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酒店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5-913X(2013)02-0140-01

酒店市场营销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酒店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意识,能够具备进行酒店市场调研、市场环境分析、 营销策划 、产品设计、公关销售等岗位技能。从以往的教学过程来看,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模式过于呆板,不能起到培养专业酒店营销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校内实践,考试方式也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教学不能被很好应用于教学当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为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开拓新的思路。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酒店市场营销这一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课堂搬到了校园“学府悠游咖啡厅”,教师在实训地点边教学边作为学生的营销技能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模拟学生将来在酒店市场营销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完成将来的工作任务。而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按真实的营销过程进行咖啡厅产品的营销工作,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进行学习。完成“素养与专业、知识与理念、能力与技术、培训与认证”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二、教学内容与实训合一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组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在酒店的真实营销岗位(营销专员、营销部文员和营销经理)和 岗位职责 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为缩短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岗位群认知要求的距离,还适当补充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体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课程组把酒店市场营销的课程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将酒店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几个过程:商品市场调研→撰写 调研 报告 →找准目标市场→打造酒店产品→制定酒店产品价格→建立销售 渠道 与“学府悠游咖啡厅”的生产任务相结合,做到“做学合一、情境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的项目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设计,笔者将选取项目四中的实践任务——咖啡厅酒店产品设计为例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准备工作:把学生分组,准备纸、笔等。

第一,导入课程、提出任务——设计一个咖啡厅产品。根据上几节课完成的实践任务,我们进行了目标市场的定位——学校的师生及家属区业主。根据以上市场定位设计一款咖啡厅产品。要求:饮品+快餐食品,有可操作性。

第二,计划。根据前几节课收集到的市场调研信息制定产品设计计划,学生可以结合学校中午用餐的高峰期,或一些大型节日,先在充分考虑咖啡厅的具体情况下进行设计。

第三,决策。在以上几种计划中选取最优者,进行下一步的实施。

第四,实施。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每组学生在掌握了所领任务后,在咖啡厅进行实际的操作,完成产品的设计。(学生大一时曾在咖啡厅实践,因此,有着较好的操作基础。)并在咖啡厅进行现场演示,解说产品性质、特征。

第五,控制。在学生现场演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以及教师进行监督和控制,把程序和职业礼仪中不规范的地方记下,在评估时提出。

第六,评价。各小组根据组员的表现进行小组内组员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纠正、示范、再练习,最后进行考核与评分,作为单元测试纳入整个课程的考核体系之中。

三、教学效果评价

首先,教师在咖啡厅进行课内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去动手操作。动脑分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准确定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酒店市场营销是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因此,学生的营销能力不是教出来而是训出来的。通过在咖啡厅的实践教学,提前感知市场营销工作的艰辛和产品设计的复杂,适应将来的酒店工作环境,让他们成为成功的酒店营销人。

第三,考核方式由原来的纸面考核,转化为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同学、教师和消费者共同为学生的工作任务打分。

第四,学生接受的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咖啡厅相应产品的生产推销,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每个教学过程以特定的工作过程为对象,进行市场分析、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进行营销策划等,所有环节均围绕着真实业务开展,业务随市场不断变化而更新。经过学生实践课程设计的咖啡厅产品,成为了校园“学府悠游咖啡厅”的主打产品。

参考文献:

[1] 邓清南.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2] 徐 燕.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

[3] 杨 昉.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2(5).

摘要: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酒店的酒店营销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为使酒店盈利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销售活动,营销的核心是满足客人的合理要求,最终的目的是为酒店盈利,尤其是经济型酒店。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同行管理者以及其他酒店的市场营销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前言

市场营销是酒店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即酒店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手段,把商品和服务整体地销售给消费者。对于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而言,市场营销是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研究宾客的需要来促进酒店客源的增长,开发潜在的市场,进而增进酒店的收益。

本文将以经济型酒店为例,来探讨市场营销在我国酒店业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分析

(一)管理结构:精简高效。

经济型酒店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如四星级、五星级酒店设有副职,管理阶层有6个,而经济型酒店则为1:,这样,既简化了组织结构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个创新:即在这个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缩减人力进行机构精简,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来进行人才招聘。

(二)经营模式:成本节约,性价比高,适用连锁经营。

所谓高质量低成本指:在酒店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经济型酒店只是投资标准和设施配套少而已,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它与高档酒店的水平应是一致的,其基本的管理服务质量不能下降。经济型酒店房价不高,但干净、舒适、安全、实惠,以优惠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为最大卖点。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在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细分不完全。

由于起步晚,很多酒店对目标市场的划分不够细,导致了市场重叠。根据国外的发展 经验 ,经济型酒店有三类档次: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有限服务酒店属于高档次,经济酒店属中档,廉价酒店则属于最低档次。这三种层次的酒店价格相差很大,硬件设施的差距也很大,有限服务酒店的客房硬件设施不亚于四五星级宾馆,而一些廉价酒店的客房设施比较简陋。但是在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非常清晰的产品层次的划分。

(二)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

经验证明,经济型酒店比较适合连锁经营。但是,国内酒店学校的培养体系几乎都是围绕单体酒店的运营和管理来展开的,因此,具有连锁酒店 管理知识 与技能的人才极为缺乏。国有酒店经营者的选拔机制不完善使经济型酒店职业经理人缺乏产生的土壤,很少有既精通连锁经营又掌握酒店管理的人才,此外,中国以往的酒店人才是按照高星级酒店的服务规范和特性培养出来的,无法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

(三)市场营销手段缺乏,销售预定网络不全。

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和手段。很多经济型酒店知名度低,品牌形象构建不成功。由于资金、经营者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更多的酒店处在自我摸索阶段。大多数酒店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依旧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市场。另外,除了锦江之星、毛家快捷等少数几家酒店连锁建设了独立销售预定网络和电话中心,其他很多酒店都主要依靠专业的订房中心和旅行社来销售客房。即使有预定网络,其技术和效率也不高。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模式。

1.内部营销,全员参与。

酒店内部营销就是饭店内部全员促销,这是酒店营销的继续和延伸,是节约营销成本的最好形式。一方面内部促销是面向已经入住的客人或老顾客进行的促销,稳住已有的顾客就是稳住已有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内部促销不需要专职人员,与外部促销活动相比既容易又方便。从总经理到服务员,从前台到后台,人人都可参与,酒店全员都是义务推销员。只要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再适当地掌握一些 方法 和技巧,酒店就会形成强大的内部推销力量。

2.关系营销,感动顾客。

酒店关系营销的目的在于提高常客的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酒店关系营销中常用的手段有:常客优惠、以快速办理登记和结帐、记录常客以往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住店服务。一次个性化服务的经历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酒店定期与选定顾客接触,了解他们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会使他们认为酒店是自己关系网中的一员,有亲近感,在他们需要到酒店消费时会下意识地首选该酒店。

(二) 进行合理的酒店营销策略组合。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教授把市场营销要素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产品(product),二是价格(price ),三是分销(place ),四是促销((promotion ),主要研究如何扩大市场。因为这四个要素英文字第一字母都是P,故简称为4P。

1.产品策略。

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快速扩张,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市场细分是必然趋势。以产品差异化为动力的经济型酒店的专营化发展可以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并且将不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形成细化的专业市场,使得经济型酒店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市场竞争规范有序。虽然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是有限服务,但这并不意味其产品是简单或简陋的,经济型酒店需要对目标市场再进行细化,确定自己酒店的目标顾客是商务客还是旅游观光客等,针对自己的主要目标顾客群,分析其心理,认真研究其消费需求,为其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与服务。

2.定价策略。

经济型酒店既不能单纯强调创利而忽视市场和竞争形势,又不能为追求市场份额而陷入价格战。价格策略是经济型酒店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酒店需要以成本为基础,按照季节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灵活的、层次不同的价格,以最终达到营销目标。

3.营销渠道策略。

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它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酒店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形象,更快捷、清晰、全面、互动,使酒店服务变得有形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酒店设施设备、内部的环境装修,还有各种特色服务,都在互联网上非常动态的表现出来。客人可以更快的了解酒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得到视觉上、形象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永祺. 张传忠.市场营销学[M].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3, 278-283。

[2]黄浏英. 饭店营销新理念:差异化营销. 商业经济与管理[J],2007,(1)。

[3]石通和.试析经济型酒店降低成本的途径[J].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

[4]周莉. 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会和经营模式[J]. 科教文汇,2008(12)。

[5]张卫红.经济型酒店竞争策略―以毛家酒店连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9):12。

[6]张慧. 经济型酒店竞争策略选择[J]. 商业现代化,2005(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