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2024-07-04 23:32:07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

陈飞(1968 .7-)男,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浙江大学双学士,中山大学硕士,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 。曾担任年级副主任、年级主任、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副书记,2003 年 7 月从学工处调到学校人文社科部德育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担任思想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教学任务,开设中国书法选修课。曾参与广西医科学生人文素质的调查课题研究,医科大学生医德诚信课题研究,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体需要和“两课”教育功能的研究,自任现职以来,先后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教育、医学与社会、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教育探索等杂志发表题为“隐性德育课程中的校园文化与德育”、“学校精神与校训”、“浅谈学生党建的规范化建设”、“诚信与诚信价值”、“注重权利意识,转变教育导向”、“试论权利意识视野中知情同意的伦理意义”、“医学生情感教育探析”、“医药德性的扭曲与回归“、”如何应对知情不同意带来的伦理困惑“、“儒家‘慎独'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等论文。其中核心期刊十多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论点摘编一篇。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2009)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一项,负责和参与课题研究八项。其中获广西新世纪“十一五”教改课题一项,广西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一项。

1972年1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27师服役,1978年6月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辅导员,1992年2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团委书记,1998年11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2001年7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12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2011年4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卫生厅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南市历下区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党委委员。新疆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欧洲医学哲学与卫生保健学会(ESPMHC)会员,美国生命伦理与人文学会(ASBH)会员。受聘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委员、中国卫生思想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思想促进会医学科研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生命伦理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医学与社会》杂志编委、《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曾赴日本和歌山医科大学学术交流。2002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2006年作为高访学者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修访学 ,2008年赴埃及开罗大学学术交流。2009年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学院学术交流。2003——2008年间四次赴台湾中央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大学,两次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主办并主持海峡两岸医院管理高级论坛,2005年主办并主持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10年12月被 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编著教材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医学伦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版。(该书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医学伦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陈晓阳、沈秀芹、曹永福主编:《医学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参编《医学伦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月版。参编《医药消费者行为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陈晓阳总主编:《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陈晓阳总主编:《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

选A好吗,误人子弟

是孙思邈的《千金方》这是绝对的~!肯定~!!!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庞军涛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几年如一日,以患者为中心,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积极参加院内外重大抢救和会诊,主动请缨抗击疫情。全身心投入重症医学事业,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广大患者和业界同道的尊敬和赞誉,曾获“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潍坊市疫情防控先进榜样”“潍坊好人”“潍坊市金牌医生”“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医院‘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2020年4月18日庞军涛作为潍坊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的骨干做客潍坊电视台《青春榜样》栏目,动情讲述他和他的团队与新冠病毒争夺生命的那四十五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曾经拯救过无数重症患者的庞医生却无法留住自己年轻的生命,曾经白衣执甲与全国四万同道一起战胜新冠疫情的抗疫英雄却倒在了无情的疾病之下。

1972年1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27师服役,1978年6月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辅导员,1992年2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团委书记,1998年11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2001年7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12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2011年4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卫生厅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南市历下区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党委委员。新疆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欧洲医学哲学与卫生保健学会(ESPMHC)会员,美国生命伦理与人文学会(ASBH)会员。受聘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委员、中国卫生思想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思想促进会医学科研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生命伦理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医学与社会》杂志编委、《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曾赴日本和歌山医科大学学术交流。2002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2006年作为高访学者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修访学 ,2008年赴埃及开罗大学学术交流。2009年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学院学术交流。2003——2008年间四次赴台湾中央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大学,两次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主办并主持海峡两岸医院管理高级论坛,2005年主办并主持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10年12月被 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编著教材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医学伦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版。(该书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医学伦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陈晓阳、沈秀芹、曹永福主编:《医学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参编《医学伦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月版。参编《医药消费者行为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陈晓阳总主编:《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陈晓阳总主编:《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

据相关消息报道,潍坊抗疫英雄,庞军涛,不幸辞世,年仅41岁,对于这个消息,让我们非常的悲愤,他的一生,所产生的壮举无数,多次将病人从病魔手里抢救过来,5岁的小孩,双重病人同时抢救等等壮举,并且因此,他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包括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潍坊市疫情防控先进榜样等。它是人民的战士,它的离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希望他一路走好。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他去世的原因,目前官方并没有透露,不过个人觉得可能与工作压力有关。毕竟对于他来说,它的生活只有工作,所以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自然让他,更是劳累不已。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那么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首先是,注意休息,工作是很重要,但是我们的身体也是有一定的极限的,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我们的身体也是无法承受的,所以要注意定期休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精蓄锐,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并且为未来更好的工作。

其次,学会放松,我们知道,一个人持续的工作,它的精神压力会非常的大的,而这样是会很容易出现问题点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松,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压力得到释放,才能让我们的精神状态保持最佳状态。

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毕竟这些东西,与我们都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我们自己重视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的保持健康和安全,我们身体是我们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没了身体,就什么都没了。

医学统计源期刊也称科技核心期刊,有595本。先例一部分给你。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基础医学与临床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草药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医杂志癌症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医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病毒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广东医学广东药学院学报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广州医学院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贵阳医学院学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

1杨仁杰等,可回收支架的实验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1995,3(3):157。2杨仁杰等.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4, 28(12): 8143杨仁杰等,5例食管覆膜支架的分析。中华肿瘤学杂志。1995(3):94。4杨仁杰等. 胆道内支架留置术. 介入放射学杂志, 1995, 4(4): 1875杨仁杰等,食管癌覆膜支架的姑息治疗。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7):461。6 尹化斌,杨仁杰等. 骨骼疾患的经皮穿刺活检及治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6, 4(2): 577杨仁杰等. 被覆支架成形术—食道癌姑息治疗新疗法. 外科理论与实践,四川科技出版社,ISBN 7-53640-9, 1996,10: 162-1688杨仁杰等,TIPSS治疗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普通外科杂志,1997,3(12):162。9杨仁杰等,自张式内支架治疗十二指肠梗阻。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4):284。10朱旭,杨仁杰等,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 放射学实践, 1997(3):10211杨仁杰等,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内支架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5):340。12 马大海,杨仁杰等. 镍钛合金支架对肿瘤放射治疗可能产生的影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8,30(4):33013杨仁杰,输尿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21(5):257。14 茅爱武,杨仁杰等. 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内化疗治疗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32(10):65515杨仁杰等,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9):621。16 程英升,杨仁杰, 茅爱武, 等。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术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856-85817 程英升,杨仁杰,尚克中,等。暂时性内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疗效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1999;8:31-3318 钱晓军,杨仁杰等. 放射性支架可行性的基础研究.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5)19,陈维雄,程英升,杨仁杰,等。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介入治疗贲门失弛缓及其中远期疗效分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896-89920 程英升,杨仁杰,李明华,等。贲门失弛缓症三种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中远期疗效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9:220-22421 程英升,杨仁杰,李明华, 等。上胃肠道良恶性狭窄或梗阻的介入治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354-136022 程英升,杨仁杰,尚克中,等。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成形术后狭窄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43-4623杨仁杰等. 超近距离辐射效应实验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2000,27(7):54024 陈维雄,程英升,杨仁杰,等。 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随访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333-33625 程英升,杨仁杰,李明华, 等。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的介入治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111126 茅爱武,杨仁杰等. 经肛门放置金属内支架姑息治疗横结肠恶性梗阻. 2000,中国肿瘤临床,2000,27(8)27 茅爱武,杨仁杰等. 动脉内灌药内支架安置治疗消化道恶性梗阻. 中国肿瘤,2000,9(9):41328杨仁杰等. 内支架姑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 中国肿瘤,2000,9(9):41629沈琳,杨仁杰等. 内支架结合胃镜下局部治疗上消化道癌性狭窄. 中国肿瘤,2000,9(9):42030 程英升,杨仁杰。胃肠道狭窄或梗阻介入治疗的规范化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12:234-23731王晓东,杨仁杰,等。经动脉灌注P-32玻璃微球治疗肝癌吸收计量估算。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3):181。32 顾玉明,杨仁杰。第三肝门成形术在BUDD-CHIARA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4033,王晓东,任军,杨仁杰。树突状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及骨髓干细胞横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现代肿瘤医学. 2005;4:56-7034王晓东,任军,杨仁杰。VX2活细胞数与兔肝癌模型成功率及成瘤时间的关系. 现代肿瘤医学. 2005;4:25-2835 姚连昌,杨仁杰。原发性肝癌化疗用药的现状与展望。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12(1):7236 于东升,杨仁杰。充气固定肺标本新制作方法的影像学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7):1112。37 陈在中,杨仁杰,刘鹏程。肝纤维化模型两步法门静脉栓塞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59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编为戴建平教授、姜玉新教授。

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

教育状况: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研修加拿大多伦多美容外科中心培训美国Norfolk颅面外科研究中心培训社会兼职:中国美容整形医师协会常委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北京分会委员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杂志副主编欧洲整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兴趣爱好:绘画、摄影、滑冰、烹饪专业特长:美容外科:眼部,鼻部整形美容,面部轮廓综合整形整形外科:唇腭裂,眼部创伤及眼肿瘤术后、胸廓畸形等整形修复手术历经20余年潜心研究和工作成功地完成眼部,鼻部,面部轮廓,唇腭裂等整形美容手术数千例。崇尚自然和谐是李东教授的一贯风格。具有绘画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得李东教授头面部和躯体外形有高尚的审美观和雕塑家般的设计技巧。手术技巧之娴熟被同行们赞誉为:看李教授的手术是一种享受。李教授在眼部、鼻部美容术、面部轮廓、唇腭裂整形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整形美容外科界的艺术家。近年来李东教授在眼部创伤、唇腭裂、胸廓等整形手术方面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因而使面部和躯体的整形实现了由表及里和谐统一的深层次艺术创作。李教授热心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国际微笑行动近10年,每年利用自己公休时间在国内外免费为唇腭裂患儿进行手术。除此之外李教授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在国内、国外发表相关论文几十篇。并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整形美容学术交流。由于他出色的成就,在国内的学术界拥有多个资深任职,并担任欧洲整形外科杂志编委。

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1991-1994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2年 晋升副主任医师;1994-1997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1996年 晋升主任医师;1997-至今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1997年-至今 第三、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1999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修冠心病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一年;2000-至今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该所2000年经解放军总后勤部评审通过成为全军首批重中之重研究所)。2013年12月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起搏专业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介入心脏病学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市分会常务理事;世界高血压联盟盟员及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辽宁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军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美国心脏学院(FACC)高级会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FSCAI)高级会员;亚太介入心脏病协会(FAPSIC)高级会员;第九、十届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委;《中国临床康复医学》常务编委;《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辽宁药物与临床》编委;《辽宁医学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编委;《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世界医疗器械》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教材编委会心血管病学专业》编委;《老年心脏病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编委;《心脏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杂志》第25届编委;《中国循环杂志》第四届编委;等等。

1990在澳大利亚Modbury医院完成住院医训练;1997年获北欧最著名的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外科博士学位,师从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主席Stig Bengmark和欧洲外科研究协会主席Bengt Jeppsson。199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师从哈佛著名科学家Robert J. Smith;同时在美国麻省总医院(MGH)肿瘤外科完成临床培训。2001年获美国“Li-foundation Heritage Prize”杰出成就奖,成为该年度生物医学界唯一获奖者;曾连续三次(第五、第六、第七届)获全国普外科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成为该奖项唯一一个连续三次获一等奖者;从2000年至今多次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2010年和2011年又分别荣获得卫生部第十届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一等奖、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研究论文一等奖,201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主持美国CMB基金、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国际、国内著名杂志发表100余篇论文,任国内11家核心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有国家专利两项。目前主持的“GP73肝癌早期诊断”和“GSA肝脏三维立体肝功能评估”的项目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国内期刊编委:中华医学杂志,HBPD INT(SCI),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Gastroenterology Report,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编委北京哈佛校友会(二、三、四届)理事国际编委: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蒋学华教授作为负责人组织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糖蛋白在口服中药制剂吸收中的作用与调控研究”、“中药口服给药系统设计与评价中的生物药剂学方法研究”和“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细胞模型筛选方法研究”。研究中将Caco-2细胞模型首先应用于中药药效物质的筛选,提出了以细胞模型筛选药效物质基础成分为指导,调控药物释放速度和改变药物膜透过性为手段,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动力学相关性研究为中心,设计与优化口服中药速效与缓释制剂处方工艺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思路,对中药生物药剂学学科的创建与中药制剂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蒋学华教授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癌药物器官靶向毫微粒给药系统质量评价研究”和国家医药技术创新博士项目“肝靶向阿克拉霉素A毫微粒冻干针剂的研究”,制备出具肝靶向特征的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和阿克拉霉素A聚乳酸纳米粒,进行了器官靶向纳米粒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研究工作,提出了系统的器官靶向纳米粒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为器官靶向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蒋学华教授负责完成了近百项新药临床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评价研究,为我国新药Ⅰ期临床研究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是四川省知名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专家,在国内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评价研究领域有较高声望。在研究开发领域,蒋学华教授负责完成了数十项新药药剂学开发研究。包括萘哌地尔片、格列美脲胶囊、阿莫西林/双氯青霉素胶囊、注射用他唑吧坦钠/哌拉西林钠、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等。蒋学华教授大力倡导临床药学教育和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参与了我国首次临床药学本科教学计划的拟定与实施,作为负责人针对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主持并实施了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四川省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和多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组织全国临床药学的继续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我国早期的临床药学人才,为我国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发表了与之相关的论文10余篇。是我国知名的临床药学教育家与临床药学学科创建者之一。蒋学华教授为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动学”、“药物现代评价方法”、“高等药动学”“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是四川省精品课程“药事管理学”的课程负责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其渊博的知识为我国药学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药研制:“萘哌地尔片”,2001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 20010137(发证日期:.)“格列美脲及其胶囊”,2000年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20000529与x20000530(发证日期:.)“注射用奥沙利铂(冻干针剂)”,2001年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20010568(发证日期:.)“阿莫西林/双氯青霉素胶囊”,1999年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19990109(发证日期:.)“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1999年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19990143(发证日期:.)“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2004年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项目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H20040651(发证日期:.)专利申请:.申请的发明专利:“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和包合物及其用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开号:CN1686104A(第一发明人);. 申请的发明专利:“对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有协同作用的抗菌素组合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开号:CN1404834(第四发明人);获奖:“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及汉藏135例乙酰化代谢测定”获1988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主研);“药品溶液颜色检查法标准化研究”获1992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主研);“以诺氟沙星为模型药物考察毫微粒眼用新剂型的基础研究”,获1999年度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主研);“诺氟沙星毫微粒眼用新剂型的基础研究”,获2000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主研);2000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评为 “作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21世纪初药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4年获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负责人);“21世纪初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药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5年在四川省第十一次社科成果评奖中获社科优秀成果奖并被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评定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项目负责人);作为负责人承担的纵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癌药物器官靶向毫微粒给药系统质量评价研究”。批准号39570842;经费8万;起止年月:.代表性论著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1. 利福平和异烟肼联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16;2. HPLC测定人血浆中的酮洛芬,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50;3. 新时期医院药学与药学教育,药学教育,2003,19(1):1;4. 关于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试验的讨论,中国医药导刊,2003,5(2):150;5. 制剂工艺条件下的胸腺五肽稳定性评价,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2):292;6. RP-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浓度,华西药学杂志,2003,18(2):110;7. 灯盏花素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学学报,2003,38(5):371;8. 空腹与饱服大剂量烟酸缓释片的药动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3):129;9. Pharmacokinetics of scutellarin in dogs,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03,12(3):127;10. 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 2003,38(3):207;11. Determination of Sulphonylurea Glimepiride in Dog Serum by RP-HPLC with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3,12(2):101;12. 阿芬咖片中阿司匹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20(4):661;13. 灯盏花素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20(4):692;14. 异福片中利福平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中国药房,2003,14(7):416;15. 异福酰胺片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8):475;16. 人参皂甙Re提取方法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4):667;17. 献血者服用中药后延期献血期限设定的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389;18. 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 13(6):43;19. 3种放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药房,2003,14(10):601;20. 萘哌地尔生物黏附性缓释胶囊处方及体外黏附力测定,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9):448;21. 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2003,18(4):246;22. 醋柳黄酮缓释胶囊中总黄酮及槲皮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华西药学杂志,2004,19(1):41;23. 群体药动学理论及其应用,中国药房,2004,15(1):50;24. 加替沙星制剂中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3):146;25. RP-HPLC测定血浆中乌拉地尔的浓度,华西药学杂志,2004,19(2):119;26. RP-HPLC测定犬血浆中3种丹参酮的浓度,华西药学杂志,2004,19(2):121;27. 萘哌地尔缓释胶囊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中国药房.2004. 15(5):269;28. 异福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 21(2):132;29. 格列美脲大鼠小肠吸收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0):886;30. 胸腺肽胶囊的研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8):483;31. 头孢哌酮及其与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中国药房,2004,15(8):469;32. 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针剂体外释药规律研究,中国药房,2004,15(9):533;33. 乌拉地尔缓释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23;34. 国产塞克硝唑片剂与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20):114;35. 黄藤素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及其释药特性,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13;36.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规律,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33;37. Labrasol对肠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39;38. 临床药师任职技术(准入)条件的探讨,中国药房,2005,16(7)484;39. 药动学模型的辨识问题研究,中国药房,2005,16(7)525;40. 谷胱甘肽制剂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3):297;41. P-糖蛋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05,16(10):787;42. HPLC测定人血浆中茴三硫浓度,药物分析杂志,2005,25(8):970;43. 大鼠在体吸收连翘苷的机理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387;44. 注射用奥曲肽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414;45. 关于医疗机构药师优良工作规范(GPP)的探讨,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466;46. 丹参醇提物在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中草药,2005,36(10):1480 ;47. 细胞间渗透促进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南药学,2005,3(6):36348. Absorption profiles of sanchinoside R1 and ginsenoside Rg1 in the rat intestine. European Journal of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2005,30(4):261;49. 阿糖胞苷纳米粒冻干针剂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7(1):145;5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G-scutellarin Conjugates. A Potential PEG Ester Prodrug for the Oral Delivery of Scutellari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6,17(1):85代表性论著1. 主编:《药物评价方法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 2005年;2. 参加编写:《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 参加编写:《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4. 参加编写:《靶向给药制剂》,四川科技出版社,成都,1997年;5. 参加编写:《实用临床药物动力学》,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1997年;6. 副主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使用手册》,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北京,2001年;

梅丹1999年10月~2000年4月在美国阿拉巴马州Samford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学习临床药学; 2003年11月~2005年3月在清华大学国际创新管理(医院药事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84-1992年在北京卫生学校任教,讲授药剂学和药事管理学;1992年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工作,先后任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和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药剂科主任,国际药学联合会(FIP)药学实践专业委员会(BPP)专家(亚洲唯一),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药学信息利用与评价学组组长,北京药学会常务理事、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药学组秘书,中国药学、中国医院药学、中国临床营养、药物不良反应等杂志编委,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等。专业工作一是配合临床和科研需要试制新制剂,并将疗效好的制剂进一步开发成上市新药,已获得碳酸钙片(协达利)和戊酸雌二醇片(协坤)2个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二是对上市药品进行药剂学评价,为医院药品遴选提供科学依据,完成了十余个相关课题,分获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学术交流、北京药学会和协和医院科研成果奖等。三是努力尝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研究。参编书籍24部,发表文章70余篇。承担管理工作以来,组织开发完成的药房信息系统,实现了药品的数量、批次和效期管理,通过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参加门诊咨询、临床会诊和门诊药房或病房药房的一线值班。组织整理医院高危药品名录、音似/形似药品的识别,在医务处和信息中心的协助下,首次在院HIS上实现用药安全警示。加强科室继续教育,跟进学科发展。在医院的支持下首次实现带教美国药学院学生来院实习-我科年轻药师赴美国学习临床药学的交换生项目。曾被评为北京协和医院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等。

宋洪涛,人名。有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主任药师、教授宋洪涛,博士,现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主任,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中药制剂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草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房》、《解放军药学学报》、《药学实践杂志》杂志编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