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史学文献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22:09:50

史学文献论文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叙述的历史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学定义与目的的思考,探讨史学发展的沿革,并藉此探索史学辉煌与沉寂的内在原因。同时通过思索目前国学热与全民读史热潮的内在动因,探索如何兼顾史学的科学性与扩大学科的群众基础等问题。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创新是其发展不竭的动力。叙述历史无疑是增加史学群众基础的不二选择,史学平民化是一个趋势。如何兼顾叙述的历史和考证的历史,处理历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历史学;叙述史学;史学理论;后现代

一、历史学的定义与叙述史的关系

1、历史学与叙述史学的关系。关于历史的定义不同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或与时代相关或与治史准则相联系。而几乎所有关于历史的定义无不关注到了历史的叙事这一价值。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一书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i而杜维运先生也有过类似的叙述“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ii关于这一问题西方也有类似的认定,影响西方史学界数百年的兰克学派创始人兰克,在《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史》一书中提到,“人们一向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批判过去,为将来利益正时代,我不主张这样,我真正希望记录过去的事情”。中西史学家何以对此有着类似的认识,我认为基于历史以下几个特点。从历史的本身来看历史是有事实的构成,事实的确认,事实的表达,三方面组成。而事实的构成是其基础。而历史的本身,其实就是过去的事。是过去事物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承认历史事件的存在,但由于他们认为这样的事实即使存在,对现在、对今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因而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历史实在或“客体”,而是对“客体”的解释和叙述,认为历史的意义取决于对历史的解释,而历史解释不能不依托于历史叙事。是故叙述清楚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后现代主义从历史的艺术层面强调叙述的重视,这点与我国传统的文史不分家不谋而合。叙述事实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我们理应重视。

二、从史学的文学性谈叙述的史和民间述史

1、从史学的文学性谈叙述的历史。文学从定义上是一种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定义上相比,貌似同史学不甚相及。但两者似确有相互渗透的地方。有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我们中国传统的历史著述总是和文学难分彼此,例如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至今都以期文字优美,叙事丰满,受到文史学界的重视,后世之史书纷纷仿其体例,让一个个冰冷的人物,跃然于纸上,仿佛重现了历史的场景一般,这样类似文学的描述赋予了历史灵与肉。这一点使其成为吸引大众,最受群众欢迎的学科之一。同时,文学作品也具备其史料价值,章学诚说过“五经皆史”陈寅恪先生发明了“以诗证史”的方法,而如今历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更是大大扩展。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西方19世纪上半叶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史学也强调了历史同文学的密切关系。法国浪漫主义史学家巴兰特说:“我一直设法使历史小说从历史中汲取的兴味再回到历史中去,首先,历史必须是准确的,但我想它同时也可以是逼真而有生气的”iii而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许多思想滥觞于浪漫主义史学之中。后现代主义史学强调史学著作对历史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通过叙述,使史实变为故事,史学是叙事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史学应当为史学与艺术之统一。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的有些观点有失偏颇,但我们也应真实的予以思考,从而推动史学的进步。比较激进的说法来自新历史主义史学家海登怀特,他认为将叙事作为历史学思考的重心,认为历史学家不可能在叙述之外把握历史,而叙述中对结构形式的选择有不同的情节效果。

2、从史学的文学性谈民间述史。近几年来,我国大地上掀起了一阵学习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的浪潮。而历史学作为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国民的青睐。史学普及读物高居图书销售的前列,畅销书专栏长期被通俗说史类读物所占据。沉寂多年的历史仿佛一夜之间苏醒过来,并迸发出了惊人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是值得欣喜的一件事。体现了国民素质的增高下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国学如今何以如此之热,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渴望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其次是学界的繁荣和对文化的努力推广。以及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等等。

三、历史通俗写作的前世今生

老辈历史学家其实早已开始了历史通俗写作和叙述历史的尝试。最早的通俗讲史的大家可能算是旅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了,1944年9月黎东方先生在陪都重庆开创收费讲历史的形式,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黎先生讲史生动形象,却又不虚构任何以人物与事件。林语堂先生得知此事后说要将“幽默大师”的名衔转送给黎东方。在先生写完《细说清朝》一书后,胡适先生鼓励他把历朝历代都讲一遍,先生笔耕不掇,陆续写出了《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和《细说民国》。1998年先生逝世后,出版社约请几位著名历史教授补齐了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和宋朝。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也重视历史的通俗解读。先生撰写的《苏秦张仪》、《关岳合传》、《中国地理大势》、《三国史话》。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好评。四部书现在以《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如今,由于多媒体的传播。更是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到普及历史,叙述历史中来。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拳头节目百家讲坛,搭建起专家学者同群众的一个桥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深受观众好评。出版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值得欣喜的尝试。

结 语

史学平民化和全民读史是大势所趋,对历史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从传统叙述史学和史学的文学性看也符合传统述史的传统,老派学者亦有诸多成功的尝试。人民的选择才是应有的改变。如果能抓住这一趋势,相信一定能够迎来史学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希望那一天的尽快到来。让历史学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i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12.

ii杜维运.史学方法论》,21页,台湾,198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iii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商务印书馆,1992:129.

【参考文献】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出版社,1999.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Z].台湾,1981:2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3]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英)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8.

[5]马卫东.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古罗马)塔西陀.罗马帝国编年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法)布罗代尔.论历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商务印书馆,1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

史学,亦称“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历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表述了各种史学思想、观点以及治史 方法 。这些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进步所作的记录,乃是人类 文化 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和史学观点,就其主流而言,基本上是从保护剥削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关于历史学的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全文如下:

求真是史学的学术性的根本原则,经世是史学的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求真是经世的基础,经世是求真的提升。古希腊一位学人卢奇安说过:“历史只有一个任务或目的,那就是实用,而实用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真实”(《论撰史》,见《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第19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这话说得直率而中肯。一位中国学人说得好:“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周谷城学术精华录》,第300页,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如果说,求真乃是史学的生命所在,那末经世则是史学的生命力之社会历史价值的反映。

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是所有正直的史学家所恪守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特别是从史学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来看,人们认清楚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的特点,这不仅标志着史学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标志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前途的关注和热情。

一求真是史学学术性的根本原则

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都把揭示历史的真相作为自己的职责,尽管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意识和努力历来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这种意识和努力,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求真精神。在中国,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司马迁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也可以表明孔子撰写历史的严肃态度。至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受到自刘向、扬雄及以后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所记殷商诸王世系,为新发现之甲骨文证明为确,致使西方学者大为惊叹,认为“中国人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1卷,第88页,袁翰青等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代史学求真原则的发展,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积累以及在历史撰述上的积累,都十分突出。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总结 了“辞宗邱明,直归南、董”的传统,提出了“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的命题。唐人刘知几《史通》有“直书”专篇,论述了直书的传统及其意义。此后,历代史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而以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所论最为深刻。章学诚认为:史德反映了作史者的“心术”,“心术”的最高境界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凡此,表明中国史学之坚守求真原则的一贯传统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发展轨迹。同时,这一传统在历史撰述的积累方面也极为丰富。在刘知几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如杜佑《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马端临《文献通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王圻《续文献通考》、谈迁《国榷》,以及王世贞、钱大昕、赵翼、王鸣盛、崔述的考史之作等,就总体而言,每一部书都是求真之作。

求真是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但对史学家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及其成果,不能作绝对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客观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且已成为过去,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看,求真,就是“求”得反映历史主要趋势的本质的“真”。第二,史学家在反映客观历史过程中,其主观意识总是要发挥作用的;因此,史学家撰写出来的历史乃是客观历史同史学家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第三,一般说来,即使是严肃的和正直的史学家,亦难免有知识上、器局上的局限,这种局限无疑是其通往求真道路上的障碍,只是因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遇到的障碍大小有异罢了。此外,由于史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故史家的求真,有时还会受到政治的无理干扰或无理政治的干扰而陷于艰难的境地。唯其如此,人们对以往的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评价。

历史撰述的求真原则同任何事一样,也有它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史官所“求”的是在当时伦理原则下“书法不隐”的“真”(《左传·宣公二年》),这是当时的“书法”准则。两汉时期,史学有了进步,《史记》突破伦理名分,承认秦、项而作通史,并为项羽立纪以表明项羽在历史中的位置。盛唐刘知几撰《史通》,其中“直书”、“曲笔”两篇专论,是非之分明,言词之严峻,跃然纸上。但他承认维护“名教”是“直道不足”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求真应当突破伦理的障碍而尊重历史事实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宋人吴缜比刘知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事实、褒贬、文采是史书的三个基本要素,主张把对事实的认知和对事实的褒贬区别开来,认为:“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新唐出纠谬》序)。吴缜的这个见解,不仅强调了事实和褒贬的区别、强调了以事实为基础,同时也表明了事实和褒贬的结合乃是历史撰述所必需的。是否可以认为:强调事实为基础,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一步;在事实的基础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二步。这就是说,只有事实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合理的结合,才是近于完全意义上的求真。

二经世是史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

史学的经世之旨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中国史学上,至晚在春秋时期的士大夫中间,已十分明确地论述到史学的社会功能。楚国的申叔时认为:学习史书,可以使人“耸善而抑恶”、“昭明德而废幽昏”、“知兴废而戒惧”(《国语·楚语上》)。这是表明史学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楚国有位左史倚相,他通晓史籍,“能道训典,以叙百物”,经常向国君讲述历史上的得失成败,使国君不忘记先人创业的艰难(《国语·楚语下》)。这是史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春秋末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这是说的史学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作用。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史学(或者说史书)对于个人、政治、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折射出社会对史学的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这种要求和史学家的这种认识都在不断地提高与丰富。从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汉书·司马迁传》),到刘知几说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再到龚自珍说的“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尊史》,见《龚自珍全集》第1辑),反映了约两千年中这一提高与丰富的历程。

史学之所以能够产生社会作用,能够经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史学能够延伸人们思考的时间范围,扩大人们视野的空间世界,这就是刘知几所概括的“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史通·史史建置》)。唐太宗所谓“不出岩廊,而神交千祀以外”,“发挥文字之本,通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晋诏修书》,《唐大诏令集》卷81),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由于历史同现实本有天然的联系,因而在悠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们的活动及其原因与结果,总是会引起今人的关注、回忆和兴趣。如人品的贤佞、国家的安危、朝代的兴亡、政策的得失、社会的治乱、世风的厚薄,以及文化传承及其种种 措施 ,天灾人祸及其应对之方,还有域外诸国的有关情况等等,凡此都对今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史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悠长、恢宏的思考时空和丰富、纷繁的思考对象,而且可以由此陶冶性情、知理明道、增益智慧,进而积极参与创造美好的现实与未来。这是史学具有永久魅力之所在。元代史家胡三省批评一种重经轻史的错误观点,指出:“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无弊,史可少欤?”(《新注资治通鉴》序)那种认为史书只不过是记事、记人而已,这是对史学的一种浮浅认识。反之,通过读史,了解了历史上史事、人物,进而从中认识其始末原委、常理法则,得到启示,有所借鉴,这才是对史学的真正的理解。

史学的经世作用,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的诸多方面。以下数端,是比较突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优秀历史遗产,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借鉴、 经验 、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确乎是史学的社会作用中最根本的方面,即所谓“居今识古,其载籍乎!”(《文心雕龙·史传》)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历史经验、历史上的真善美等等,主要是凭借着史学活动来记载、积累和传承的。

——史学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以政治、文化、 教育 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在政治方面,又以政治决策、历史经验、忧患意识同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政治决策来看,历史知识、历史参照是重要依据之一。如汉初,汉高祖刘邦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后陆贾“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刘邦大为称赞,命名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新语·无为》篇指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认为实行“宽舒”、“中和”之政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阐明了秦朝政策的失误,也是为汉初“与民休息”基本国策的确立提供了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从历史经验来看,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对历史的记载、描述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今人和后人的借鉴。譬如从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深刻的见解、翔实的材料、精彩的史笔总结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开始,以后许多“正史”都有所效法,其中往往亦不乏优秀之作。又如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主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入史,以便于“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以其深邃的历史见解,阐述了历史上的种种经验教训,他所总结的“谀臣”是否得势、得宠与国之存亡的关系,统治阶层是否看重“积聚”、“宝货”与政治得失的关系,“风教之兴废”与朝代兴亡的关系(以上见《读通鉴论》卷1、12,卷2、12,卷17、19)等历史经验,都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论。再如,自贾谊《过秦论》以下历代史学家、思想家所撰史论、政论,其真知灼见,不乏于时。从忧患意识来看,因其理性和深刻而具有特殊意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这个品质在史学上反映得十分突出,清人龚自珍强调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第1辑)这句话从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良史”的优秀品质。“良史之忧”的内在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它以洞察历史为基础,以关注现实为旨趣,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许多事实证明:史学上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

——史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带。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学以其独特的形式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史书对于多民族历史活动的记载成为历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于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史书对于西周、汉、唐这些盛大朝代的记载,既作为史学的形式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反映在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上,反映在对多民族历史渊源的共识上,也反映在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相互吸收、融汇上。第三个方面,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历史记载不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史学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史学还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的教科书,是历史教育的巨大宝藏。史学的全部社会功能,都是史学对于人的作用的结果,都是通过人的认识的提高和人的 社会实践 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0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的经世,史学的社会作用,本质上是历史教育作用。中国史学的优秀史学遗产,有大益于人生修养和历史教育: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使社会公众都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二是具有突出的适应性,使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能从与之相适应的历史著作中得到启示和教益。三是由于历史著作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深刻的感染力。

60多年前,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反法西斯的英勇战士布洛赫,在牺牲前写了一本名为《历史学家的技艺》的书,其主旨是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他在《导论》中这样写道:“‘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越了职业道德之类的枝节问题,事实上,我们整个西方文明都与之有关”(见此书中译文本第7页,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这里,借用布洛赫的话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中华文明以至整个东方文明不也是与之有关吗!史学的经世作用,实在是不可轻视的一件大事。

三求真与经世的辩证统一

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看。刘知几《史通·人物》篇强调史书“诫世”、“示后”的作用,作者在篇末作结论说:“名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所谓“诫世”和“示后”,是指史学的经世作用;所谓“难”,所谓“重”,所谓“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是强调史学的求真。刘知几是把史学的求真视为史学经世的基础。上文说到宋人吴缜论批评史书的三个标准,一是事实,二是褒贬,三是文采。他认为,事实是一部史书的根本,有了这一条,才不失为史之意。他说的褒贬,是著史者的价值判断,其中包含着史学经世的思想,而这些都应以事实为基础。吴缜所论,同刘知几所论相仿佛,都强调了史学的经世以史学的求真为前提。可见,求真和经世就是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凡对史事采取轻浮的、曲解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并用以比符现实,既违背了史学求真的原则,也失去了史学经世的基础及其本来意义。

其次,我们再从实践上看。史学的求真,是史学家在学术追求上的实践。史学的经世,是一切运用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智慧于现实历史运动的人们的实践,其中也包括史学家所作的努力。司马迁著《史记》,被后人誉为“实录”,当之无愧。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记》的经世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力量;秦朝的二世而亡,使多少统治集团引以为戒;汉初的“与民休息”的国策,使多少杰出的政治家受到启示;汉武帝时代的富庶和浮华,使一代又一代后人陷于沉思;还有那些具有“国士”之风的名将贤相,那些“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各阶层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奸佞小人,使多少后来者“思齐”、“自省”。大凡读过《史记》和比较熟悉历史的人都会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史记》的经世作用之大,非笔墨可以形容。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问世的《通典》是制度文明的杰出代表作。作者杜佑撰写此书的宗旨是:“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这里说的“人事”,是指历代制度的演变,“群言”是指历代群士关于制度的制订、实施、得失的议论,无疑都是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之上;这里说的“将施有政”,意在以所著之书用于施政的参考。《通典》在唐代和唐代以后的政治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许多政治家的称赞:“诞章闳议,错综古今,经代(世)立言之旨备焉”(《唐文粹》卷68权德舆《歧国公杜公墓志铭并序》):“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乾隆丁卯《御制重刻通典序》,参见咸丰九年崇仁谢氏重刊本)。作为通晓史学的政治家和精于政治的史学家,杜佑把“经邦”“致用”之旨缜密地、严谨地寓于制度史的阐述之中,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可谓相得益彰。

同样,司马光与《资治通鉴》鲜明的经世之旨,也是人们交口称赞的。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的主旨已如上述。朱熹评论《资治通鉴》说:“(司马)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朱子语类》卷134)。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包含着“君道”、“臣谊”、“国是”、“民情”,为官之本、治学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内容与启示(见《读通鉴论·叙论四》)。南宋以下,《资治通鉴》受到各族统治者的重视和广大士人的敬重,自有其史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实践中的参考价值。世人盛赞史学上的“两司马”,绝非偶然。上举三种体裁的三部通史,大致可以表明中国古代史学之主流在求真与经世上的一致性。类似的或相近的史书历代都有所出,不一一列举。

再次,我们还应从全局上和本质上看。毋庸讳言,中国史学上确有曲笔的存在,对此,刘知几《史通·曲笔》篇不仅有事实的列举,还有理论的分析。刘知几之后,史学上的曲笔现象仍然存在。举例来说,官修史书,时有修改,不论是修改曲笔,还是曲笔修改,都说明了曲笔的存在。而此种曲笔产生的原因,往往是政治因素影响所致,当然也跟史家“心术”相关。但是,在中国史学上有一个基本准则或总的倾向,这就是:直书总是为人们所称道,而曲笔历来受到人们的揭露和批评。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所说的那样:“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对奸邪给予惩戒,正是优秀史家的直笔所为,正如农夫看到田间的莠草就一定要把它锄掉一样。像这种做法,也是万代同一的准则。在中国史学上,曲笔或可得逞于一时,但终究免不了落下骂名,为人们所唾弃。

最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史家的职业角色与史家的社会责任是相联系的,史学的求真要求与史学的经世目的也是相联系的;这两种联系,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本质的沟通,即在史学的信史原则和功能信念上统一起来。可以这样人为:揭示出这种联系,就是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出中国史学的总相和特点。

从历史文献学角度看史记论文

“史记”的诞生,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称赞他的“中国文学”一书的“史记”“汉书”的历史纲要“,”天鹅之歌的历史学家,韵离骚“,卮言。 ,“史记”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建立的优秀历史的曲风。 “史记”是一个中国史学之间的连接过去和现在,EMI经典通史追求。无论是说,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最辉煌的成就,或者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的最辉煌的成就,是不是太多了。这将与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明白了。书写历史记录将通过古老的撰成一本书,打开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风格也相继腾空而起。一般家庭的历史传统,一直影响着现代历史的研究和写作。 第二,建立的独立地位的历史学家。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不包括其独立地位的经典研究的范围内。因此,历史的书刘昕的“七大战略”和班固的“艺术与文学”的连接到后面的“春秋”。由于司马迁修“史记”的,间接的,越来越多的专业历史著作的记录。于是,晋朝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分为四种:和记六艺小学部分A,B部分和记黄埔的哲学家士兵手术,C部分记的历史记录黄一览,D部分和记黄埔诗富图古代典籍的一致好评。因此,历史学家,学术界在中国能够获得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成就应归功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传记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深厚的文学修养,特别是崇高的艺术手段。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非常整齐,平稳,有序的处理器,再加上有远见,洞察力,和热闹的笔力的净化情绪,驰骋,没有敢字气体方面,清晰的图像,从而使“惊呼击节,不知道其所以然。(记录简容量素食文章美)“史记”不仅是文章小说魏和晋,唐,宋古典传记文学大师,甚至宋元戏曲,有一个显着的影响,并成为中国文学自来水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司马迁修撰记录的最高理想是“试图田 - 通过过去到现在,作为一家之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哲学的历史。更深入的了解左侧的“史记”的学习经验记录。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第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它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当然,司马迁修撰《史记》的最高理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更深入的理解,要留待我们对《史记》的具体学习中去体会了。

鲁迅评价“史记”作为历史学家的绝唱,韵离骚:刘翔等。想想书“好序的事务,国防无质量无俗,司马光的”镜报“和”史学双璧西晋华乔也说:“移动连胜文和活动核张傅莹说,“移动辞职的事给3000叙利亚太旧,只有五十万字的著作。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连胜文,被核,虚美,隐恶,这样的记录”,潘基文说,他的文章是公平的,可靠的历史事实,不空谈东西,不隐藏一件坏事。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记事本信息杨雄(公元58至18年),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说”一书中,他写道:“太师感动,说记录“。子长的爱情,爱奇。 “杨雄韩愈(768至824),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的称赞司马迁记录的精神,他的回忆录和爱奇日历认可的,到现在为止的第一人。第一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韩默的男人可以没有文字,独司马相如,司马迁,刘向,扬雄之最。 “他认为,司马迁的工作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韩愈的文章样本刘(773 819),散文家刘,”史记“的文章,写的简单和简明,简洁明快,没有枝蔓的疾病;自然,防渗水,这个词应该不会遣词造句,费尽周折,少字不马不停地拒绝了他的生活喜巡演足迹一天。司马迁壮游不是一个普通的游客,而是为了让世界司马迁大观,以帮助我的气,然后吐书,他的文章是离谱的惊涛,大胆和威猛;洞庭波,深沉含蓄,如浓缩,奢侈的人曼妙春妆;喧嚣,千军万马。司马迁家族龙门,读神宇打大的时候;西巴蜀,鸟道横穿剑阁;急齐鲁看到遗留的皇帝。之间的天地,万物的变化,吓得目瞪口呆,娱乐的心,人们担心人伤心的孩子只要做的文章,因此,孩子长的文章变化无穷郑樵(1103至1162),福建省,南宋史学家郑樵说:哲学家,空洞的承诺书,古代的伟大成就没什么姬。司马迁和他的儿子世界的书籍,生产工作,从黄帝,直到秦汉时期,乐成册,分为五个机构:纪律日历,家族传代表了积极经验,书之类的事情,通过蓍EMI,历史学家不能很容易,不容易预订的学者六艺后,只有这本书。可见郑樵“史记”的评价高金。金圣叹(1608 - 1661年),明,清优秀评论的家,一个敏锐的思维和灵活的知识分子。“史记“为”六才子之一,回顾的记录序列好评92条,他连声称赞司马迁评“水浒传”,“西厢记”,发表了不少见识,他说:“隐忍提醒名望,心脏公共生活的历史回顾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说:”他的生活,我一滴眼泪。“可谓司马迁 - 金圣叹知心朋友。”历史探索独特的关系与小说“水浒传”从“史记”载“,”水浒传“水浒传”一个人出去,显然是一个传记。 “清章诸般更是直言:”金瓶梅“是一个”史记“,”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的写作技巧的广泛影响力。 钱谦益(1582年 - 1664年),明,清江苏常熟。曾任礼部尚书,诗歌是非常著名的“材料借给学校集,”说:“司马氏的生活有才华的世界,光,知识的一代,为金色,创造”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五结构,古代历史学家的史学样品从何处功率的情况下,“日星,炳如矣!章学诚(1738年至1801年),清代史学家和思想家。继唐代刘志几个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史学理论经典“的文学和历史的”通易说:“加的夫的历史秘密,”春秋“只有一个人。 “他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书”的年龄范围,笼100洞察力必须知道,“史记”在一个创造性的榜样的力量。欣赏和了解的实力超越千古,司马迁“史记”几乎经纬天人之际,“一家之言,章学诚喜欢比,梁启超(1873年至1929年) ,广东新会,改革派学者梁文道:“历史太祖侧推司马迁,太社区的神石恭城历史。 “梁启超”史记“评价颇高,”史记“,其实,中国通史,博客谨慎的著作的创始人,他说:”明史·屈原列传,借“史记”的措辞,叙利亚脸来活着“的历史叙述和分析一个连贯的,仔细和明确,所以他倡导的”史记“,”每所学校都必须阅读。“五个现代,当代 BR />建国前的“史记”有价值的名人此起彼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评论惊世骇俗建国后,“史记史记”的研究高潮迭起,人才,选择介绍如下:鲁迅(1881年至1936年),绍兴浙江,一个伟大的作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标准,承载鲁迅一生喜欢“史记”,“历史中国文学的满意,”一书设计论文司马倩鲁迅:“当皇帝的文人,富文本莫罗莫罗·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法律历史中,不局限于字眼出现的情况下,在心脏和文本”,“史记”毕竟“史家之绝唱,无韵”离骚“。 “鲁迅的评价”史记“的评论不朽的词毛泽东(1893年至1976年),该村位于湘潭韶山冲,湖南,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在文本的“人民的伟大领袖”,他说:“人总是要的,但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有一个作家叫司马迁说:“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而,重于泰山,为法西斯和亡备用的剥削者和压迫者,它是轻于鸿毛。 “毛泽东司马迁佩服司马迁浏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一览山脉和河流,它的怀里说:”易广。 “郭(1892年至1978年)在乐山,四川省优秀现代历史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郭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天赋,他说:”司马迁的史学大师,值得我们骄傲的之一,他的“史记”,无非是我们中国古代史诗之一,它是一个历史的小说集也可。 1958年郭司马迁,司马庙题词“文章旷代雄”,“利用追尼父”的赞语。可见,郭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非常高的。 翦伯赞(1898年至1968年),湖南桃源人,近代历史上的科学家。司马迁是中国历史的鼻祖,“史记”是一个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从的西方汉族王朝,这方面的知识的鼻祖是一大史学家司马钱。 “史记”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中国历史的起点。“他补充说:”史记“传记的记录,但它是一个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 “司马迁”几乎注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的动态,每一个阶层的历史,是具体而生动的描述。所以我想,“史记”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的社会历史。 郑振铎(1898至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郑贞丰县:自司马迁视觉历史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的材料,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政治到经济,因为战争,以及学术,全部纳入范围,其在极其广大的网络所谓的“文学史”通常与网络之间的全方位的“时间百科全书。杜鹏程(1924年至1991年),市,陕西省汉苏村当代著名作家,陕西作家协会协会在韩国城市志“序列副主席,他说:”韩城苏说,在文学和历史的小镇,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历来较为发达的文化......历代名人辈出,西汉著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有名的,有事业心的名作“史记”,深远的的影响。师哲(1905年至1998年),陕西省韩城市场逸村著名翻译家,原毛泽东俄语翻译,顾问,中央编译局局长,说:“1940年一个月后的一天,我从苏联回到延安,周恩来带领我去看看毛主席,我亲切握手,他问我在哪里,我回答道尔。司马迁是同乡。 “我很惊讶,我想,毛主席说:”哦,生龙门,耕牧河山的太阳移动。你和司马迁是同乡。 “我很惊讶,我想,毛主席领导人民抗日,带领人民站起来革命,工作日夜操劳,更美好的明天,同时也没忘了读的”历史记录“,但也准确地记得其作者的起源的地方,真的很美妙。“司马迁直言不讳A兵直书,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喜欢他现在是世界各国人民,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们应该以极大的大张旗鼓,历史精神,满怀信心地推进他的书到其原始像他这样的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历史地位应有助于司马迁,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少数国家?我们应该正确地读他的书,学习人民,发扬精神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学习党史论文文献

你好!广州党史办出版的文献可以到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官网查询。拓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是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创刊于1994年,原名为《广东党史》《红广角》,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并主办的中共党史和党的文献学术研究刊物。 据2021年9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共出版文献量为4263篇、总被下载次数为314050次、总被引次数为1764次。据2021年9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共出版文献量为195篇、被引量为23次、下载量为1258次、基金论文量为76篇 。

迷茫中,我也曾不断地思考生命的真谛。在学校这座熔炉里,生活和周围的人告诉我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祖国的事业中,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间逝去,也同样会放射出璀璨绚丽的光彩,我的思想就这样在经历了恐慌和冲击后不断前进着。猛然回头,我才发现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党史始终在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她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壮大的历史。“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人生价值!”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新中国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是共党员真抓实干取得的,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伟大称号,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真正含义,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党的教育为我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年轻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帜和明灯,让我执着于这样的选择和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作为文传学院第一支部的党支部副书记我更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身边的小事中去体现学生党员的指导性和先进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先驱者的脚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革命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这神奇的土地,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将这份红色渲染的更加灿烂。我的血管里奔流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年轻的誓言是我的墓志铭:自我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强党性,同党和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企图诱使我们偏离对理想的追求,但是正如月亮靠借来的光华可以光芒四射,但却无法像太阳那样为迷失的路人指明方向。我们也决不会让诱惑迷住我们的双眼,迷失正确的前进方向,偏离真正符合自己的人生轨道,因为我是党和人民的儿子,总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进。

找篇文章自己改..

历史文献学论文范文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政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与政治学科整合势在必行。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 高一历史 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及正确价值观树立。由于高中历史教学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现代历史发展,教学时在爱国主义情操的影响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教育 不仅是培养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活动。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成为有尊严、有情感的人,帮助学生逐渐成为高情商的素质人才。基于新课程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在给学生传输历史知识,陶冶学生爱国情操方面要有所提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处理事务,应对各种关系的情商能力的发展。

一、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认识目标时产生的认知状态,这种认知状态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个性化的发展特征影响。所谓“情感”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反馈是否符合自身认知,人对不同的客观事物会产生相对应的情感态度。例如:悲伤或喜悦、喜爱或厌烦、激动或压抑,等等。一定的情感认知倾向和情感反馈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是情商的集中体现。“态度”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反馈,是相对持续性较长的内在反应,是哲学中提到的主观意识。“价值观”是情感与态度的内在评价标准,是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准则。明辨是非对错,判断真善美、假恶丑的评价标准,对事物进行合理处理是提高情商的重要部分。人通过自身形成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因此,在学生阶段通过历史人物的 事迹 、历史事件的发展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正面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处理事务的情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发展的学科,历史发展有客观存在性,在高中教学中通过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起因,提升学生的情感尊严、伦理道德、社会素质等人文素养,同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发展。由于历史人物会起到榜样或警示作用,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智商与情商双向发展。

(一)创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历史教学由于历史客观存在性及事物发展完整性,为创建情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创建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历史事实以视频形式或播放相关史实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自身情感反馈和认知体验,达成情感的共鸣,进而形成内化的价值观。学生在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后通过消化理解历史事件,将历史事件中的很多关键要素转化成处事与待人的态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爱国主义情感,在此使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讲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课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模式,如毛泽东答记者问,学生应站在历史角度进行回顾,这将有助于知识巩固。情境创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能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促进学生情感的转变,并让学生学习到历史人物处事的睿智和待人的智慧手段。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及行为进行观察。高中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这种观察需将重点放到观察学生真情实感流露方面,观察时不能带有教师的个人感情及个人色彩。教师要全面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并从中反馈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并将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反馈及态度观察学生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的内在表现,无论反馈的信息是消极或者积极的,教师都应进行观察、记录,以此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客观事实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学习国际关系时,教师常会提起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部分学生会模仿这一观点,因此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思维的纠正,帮助学生真心待人,不以国际关系衡量朋友关系。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视、挖掘教材素材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不可一味进行教材的教授,但是由于教材是承载历史和知识点的主要来源,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教材的挖掘,对学生的情感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学时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不完全依赖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林觉民在革命前留的话:“重新祖国,则吾辈虽死,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教师对辛亥革命背后的材料的挖掘,使学生了解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精神,使其为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树立爱国思想,学生在情感震撼的同时自然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合理选取素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史料繁多及素材多样,教师在选取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筛选,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材用量上要适中,根据课堂进行有选择的素材筛选。同时选取的素材要迎合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及对历史的向往,部分教师在素材选取时过于关注知识点的涵盖而忽略素材的趣味点,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选取素材时注重知识的涵盖同时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另外,素材的呈现一般采取多媒体的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素材呈现转移到 课前预习 阶段给学生播放出来,缩短课堂时间的同时给学生的情感奠定基础。

三、结语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历史知识掌握、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都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并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上有积极推进意义,对学生形成的处事及待人的情商能力产生影响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理念,建立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

作者:刘苏莲 单位:江西省吉水中学

参考文献:

[1]肖瑛.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探索[J].长春出版社,2013.

[2]李云霞.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J].历史教学,2014.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探索 》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既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很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文环境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偶尔出现道德缺失和自私自利的情况,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高素质人才,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1.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文精神的首要内容就是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人文精神中,首先要肯定的是人的价值,而人最重要的当属自己的生命了。所以,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近几年,有些高中学校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高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2.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介绍优秀的 传统 文化 和传统美德的。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感及奉献精神,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培养团队精神

在社会中,任何人都不能单独存在,都与周围的人和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文精神非常注重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树立合作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个体没有发展的优势,只有与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够增强整体的竞争力。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4.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够保证一定的平衡。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应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部分地区过于注重经济利益,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如果不采取有效 措施 ,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教会学生更好地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1.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契合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人文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人文教育,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个性,帮助其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的人文素质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才能够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不断积累人文科学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 总结 经验 ,向优秀教师学习。

2.运用多种教育手段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激发。通过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的史实来更好地感染学生,利用多媒体查找、播放一些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受到更加深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4.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关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从他们讲述中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增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高一历史论文范文推荐:

1. 有关高中历史教育小论文范文

2.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小论文范文

4. 浅谈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5. 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大学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7. 高中生历史教学研究论文范文

史学,亦称“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历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表述了各种史学思想、观点以及治史 方法 。这些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进步所作的记录,乃是人类 文化 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和史学观点,就其主流而言,基本上是从保护剥削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关于历史学的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全文如下:

求真是史学的学术性的根本原则,经世是史学的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求真是经世的基础,经世是求真的提升。古希腊一位学人卢奇安说过:“历史只有一个任务或目的,那就是实用,而实用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真实”(《论撰史》,见《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第19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这话说得直率而中肯。一位中国学人说得好:“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周谷城学术精华录》,第300页,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如果说,求真乃是史学的生命所在,那末经世则是史学的生命力之社会历史价值的反映。

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是所有正直的史学家所恪守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特别是从史学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来看,人们认清楚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的特点,这不仅标志着史学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标志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前途的关注和热情。

一求真是史学学术性的根本原则

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都把揭示历史的真相作为自己的职责,尽管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意识和努力历来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这种意识和努力,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求真精神。在中国,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司马迁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也可以表明孔子撰写历史的严肃态度。至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受到自刘向、扬雄及以后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所记殷商诸王世系,为新发现之甲骨文证明为确,致使西方学者大为惊叹,认为“中国人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1卷,第88页,袁翰青等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代史学求真原则的发展,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积累以及在历史撰述上的积累,都十分突出。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总结 了“辞宗邱明,直归南、董”的传统,提出了“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的命题。唐人刘知几《史通》有“直书”专篇,论述了直书的传统及其意义。此后,历代史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而以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所论最为深刻。章学诚认为:史德反映了作史者的“心术”,“心术”的最高境界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凡此,表明中国史学之坚守求真原则的一贯传统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发展轨迹。同时,这一传统在历史撰述的积累方面也极为丰富。在刘知几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如杜佑《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马端临《文献通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王圻《续文献通考》、谈迁《国榷》,以及王世贞、钱大昕、赵翼、王鸣盛、崔述的考史之作等,就总体而言,每一部书都是求真之作。

求真是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但对史学家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及其成果,不能作绝对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客观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且已成为过去,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看,求真,就是“求”得反映历史主要趋势的本质的“真”。第二,史学家在反映客观历史过程中,其主观意识总是要发挥作用的;因此,史学家撰写出来的历史乃是客观历史同史学家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第三,一般说来,即使是严肃的和正直的史学家,亦难免有知识上、器局上的局限,这种局限无疑是其通往求真道路上的障碍,只是因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遇到的障碍大小有异罢了。此外,由于史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故史家的求真,有时还会受到政治的无理干扰或无理政治的干扰而陷于艰难的境地。唯其如此,人们对以往的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评价。

历史撰述的求真原则同任何事一样,也有它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史官所“求”的是在当时伦理原则下“书法不隐”的“真”(《左传·宣公二年》),这是当时的“书法”准则。两汉时期,史学有了进步,《史记》突破伦理名分,承认秦、项而作通史,并为项羽立纪以表明项羽在历史中的位置。盛唐刘知几撰《史通》,其中“直书”、“曲笔”两篇专论,是非之分明,言词之严峻,跃然纸上。但他承认维护“名教”是“直道不足”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求真应当突破伦理的障碍而尊重历史事实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宋人吴缜比刘知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事实、褒贬、文采是史书的三个基本要素,主张把对事实的认知和对事实的褒贬区别开来,认为:“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新唐出纠谬》序)。吴缜的这个见解,不仅强调了事实和褒贬的区别、强调了以事实为基础,同时也表明了事实和褒贬的结合乃是历史撰述所必需的。是否可以认为:强调事实为基础,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一步;在事实的基础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二步。这就是说,只有事实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合理的结合,才是近于完全意义上的求真。

二经世是史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

史学的经世之旨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中国史学上,至晚在春秋时期的士大夫中间,已十分明确地论述到史学的社会功能。楚国的申叔时认为:学习史书,可以使人“耸善而抑恶”、“昭明德而废幽昏”、“知兴废而戒惧”(《国语·楚语上》)。这是表明史学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楚国有位左史倚相,他通晓史籍,“能道训典,以叙百物”,经常向国君讲述历史上的得失成败,使国君不忘记先人创业的艰难(《国语·楚语下》)。这是史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春秋末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这是说的史学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作用。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史学(或者说史书)对于个人、政治、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折射出社会对史学的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这种要求和史学家的这种认识都在不断地提高与丰富。从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汉书·司马迁传》),到刘知几说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再到龚自珍说的“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尊史》,见《龚自珍全集》第1辑),反映了约两千年中这一提高与丰富的历程。

史学之所以能够产生社会作用,能够经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史学能够延伸人们思考的时间范围,扩大人们视野的空间世界,这就是刘知几所概括的“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史通·史史建置》)。唐太宗所谓“不出岩廊,而神交千祀以外”,“发挥文字之本,通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晋诏修书》,《唐大诏令集》卷81),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由于历史同现实本有天然的联系,因而在悠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们的活动及其原因与结果,总是会引起今人的关注、回忆和兴趣。如人品的贤佞、国家的安危、朝代的兴亡、政策的得失、社会的治乱、世风的厚薄,以及文化传承及其种种 措施 ,天灾人祸及其应对之方,还有域外诸国的有关情况等等,凡此都对今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史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悠长、恢宏的思考时空和丰富、纷繁的思考对象,而且可以由此陶冶性情、知理明道、增益智慧,进而积极参与创造美好的现实与未来。这是史学具有永久魅力之所在。元代史家胡三省批评一种重经轻史的错误观点,指出:“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无弊,史可少欤?”(《新注资治通鉴》序)那种认为史书只不过是记事、记人而已,这是对史学的一种浮浅认识。反之,通过读史,了解了历史上史事、人物,进而从中认识其始末原委、常理法则,得到启示,有所借鉴,这才是对史学的真正的理解。

史学的经世作用,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的诸多方面。以下数端,是比较突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优秀历史遗产,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借鉴、 经验 、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确乎是史学的社会作用中最根本的方面,即所谓“居今识古,其载籍乎!”(《文心雕龙·史传》)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历史经验、历史上的真善美等等,主要是凭借着史学活动来记载、积累和传承的。

——史学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以政治、文化、 教育 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在政治方面,又以政治决策、历史经验、忧患意识同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政治决策来看,历史知识、历史参照是重要依据之一。如汉初,汉高祖刘邦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后陆贾“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刘邦大为称赞,命名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新语·无为》篇指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认为实行“宽舒”、“中和”之政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阐明了秦朝政策的失误,也是为汉初“与民休息”基本国策的确立提供了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从历史经验来看,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对历史的记载、描述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今人和后人的借鉴。譬如从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深刻的见解、翔实的材料、精彩的史笔总结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开始,以后许多“正史”都有所效法,其中往往亦不乏优秀之作。又如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主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入史,以便于“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以其深邃的历史见解,阐述了历史上的种种经验教训,他所总结的“谀臣”是否得势、得宠与国之存亡的关系,统治阶层是否看重“积聚”、“宝货”与政治得失的关系,“风教之兴废”与朝代兴亡的关系(以上见《读通鉴论》卷1、12,卷2、12,卷17、19)等历史经验,都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论。再如,自贾谊《过秦论》以下历代史学家、思想家所撰史论、政论,其真知灼见,不乏于时。从忧患意识来看,因其理性和深刻而具有特殊意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这个品质在史学上反映得十分突出,清人龚自珍强调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第1辑)这句话从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良史”的优秀品质。“良史之忧”的内在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它以洞察历史为基础,以关注现实为旨趣,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许多事实证明:史学上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

——史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带。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学以其独特的形式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史书对于多民族历史活动的记载成为历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于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史书对于西周、汉、唐这些盛大朝代的记载,既作为史学的形式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反映在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上,反映在对多民族历史渊源的共识上,也反映在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相互吸收、融汇上。第三个方面,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历史记载不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史学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史学还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的教科书,是历史教育的巨大宝藏。史学的全部社会功能,都是史学对于人的作用的结果,都是通过人的认识的提高和人的 社会实践 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0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的经世,史学的社会作用,本质上是历史教育作用。中国史学的优秀史学遗产,有大益于人生修养和历史教育: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使社会公众都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二是具有突出的适应性,使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能从与之相适应的历史著作中得到启示和教益。三是由于历史著作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深刻的感染力。

60多年前,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反法西斯的英勇战士布洛赫,在牺牲前写了一本名为《历史学家的技艺》的书,其主旨是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他在《导论》中这样写道:“‘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越了职业道德之类的枝节问题,事实上,我们整个西方文明都与之有关”(见此书中译文本第7页,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这里,借用布洛赫的话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中华文明以至整个东方文明不也是与之有关吗!史学的经世作用,实在是不可轻视的一件大事。

三求真与经世的辩证统一

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看。刘知几《史通·人物》篇强调史书“诫世”、“示后”的作用,作者在篇末作结论说:“名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所谓“诫世”和“示后”,是指史学的经世作用;所谓“难”,所谓“重”,所谓“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是强调史学的求真。刘知几是把史学的求真视为史学经世的基础。上文说到宋人吴缜论批评史书的三个标准,一是事实,二是褒贬,三是文采。他认为,事实是一部史书的根本,有了这一条,才不失为史之意。他说的褒贬,是著史者的价值判断,其中包含着史学经世的思想,而这些都应以事实为基础。吴缜所论,同刘知几所论相仿佛,都强调了史学的经世以史学的求真为前提。可见,求真和经世就是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凡对史事采取轻浮的、曲解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并用以比符现实,既违背了史学求真的原则,也失去了史学经世的基础及其本来意义。

其次,我们再从实践上看。史学的求真,是史学家在学术追求上的实践。史学的经世,是一切运用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智慧于现实历史运动的人们的实践,其中也包括史学家所作的努力。司马迁著《史记》,被后人誉为“实录”,当之无愧。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记》的经世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力量;秦朝的二世而亡,使多少统治集团引以为戒;汉初的“与民休息”的国策,使多少杰出的政治家受到启示;汉武帝时代的富庶和浮华,使一代又一代后人陷于沉思;还有那些具有“国士”之风的名将贤相,那些“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各阶层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奸佞小人,使多少后来者“思齐”、“自省”。大凡读过《史记》和比较熟悉历史的人都会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史记》的经世作用之大,非笔墨可以形容。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问世的《通典》是制度文明的杰出代表作。作者杜佑撰写此书的宗旨是:“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这里说的“人事”,是指历代制度的演变,“群言”是指历代群士关于制度的制订、实施、得失的议论,无疑都是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之上;这里说的“将施有政”,意在以所著之书用于施政的参考。《通典》在唐代和唐代以后的政治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许多政治家的称赞:“诞章闳议,错综古今,经代(世)立言之旨备焉”(《唐文粹》卷68权德舆《歧国公杜公墓志铭并序》):“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乾隆丁卯《御制重刻通典序》,参见咸丰九年崇仁谢氏重刊本)。作为通晓史学的政治家和精于政治的史学家,杜佑把“经邦”“致用”之旨缜密地、严谨地寓于制度史的阐述之中,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可谓相得益彰。

同样,司马光与《资治通鉴》鲜明的经世之旨,也是人们交口称赞的。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的主旨已如上述。朱熹评论《资治通鉴》说:“(司马)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朱子语类》卷134)。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包含着“君道”、“臣谊”、“国是”、“民情”,为官之本、治学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内容与启示(见《读通鉴论·叙论四》)。南宋以下,《资治通鉴》受到各族统治者的重视和广大士人的敬重,自有其史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实践中的参考价值。世人盛赞史学上的“两司马”,绝非偶然。上举三种体裁的三部通史,大致可以表明中国古代史学之主流在求真与经世上的一致性。类似的或相近的史书历代都有所出,不一一列举。

再次,我们还应从全局上和本质上看。毋庸讳言,中国史学上确有曲笔的存在,对此,刘知几《史通·曲笔》篇不仅有事实的列举,还有理论的分析。刘知几之后,史学上的曲笔现象仍然存在。举例来说,官修史书,时有修改,不论是修改曲笔,还是曲笔修改,都说明了曲笔的存在。而此种曲笔产生的原因,往往是政治因素影响所致,当然也跟史家“心术”相关。但是,在中国史学上有一个基本准则或总的倾向,这就是:直书总是为人们所称道,而曲笔历来受到人们的揭露和批评。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所说的那样:“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对奸邪给予惩戒,正是优秀史家的直笔所为,正如农夫看到田间的莠草就一定要把它锄掉一样。像这种做法,也是万代同一的准则。在中国史学上,曲笔或可得逞于一时,但终究免不了落下骂名,为人们所唾弃。

最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史家的职业角色与史家的社会责任是相联系的,史学的求真要求与史学的经世目的也是相联系的;这两种联系,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本质的沟通,即在史学的信史原则和功能信念上统一起来。可以这样人为:揭示出这种联系,就是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出中国史学的总相和特点。

历史文献学论文1000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 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 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 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 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 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 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 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 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 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 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 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 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 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 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 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 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秦始皇2006-12-08 12:01(公元前259—前210)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公元前238—前210),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改革。随后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文化统一,这些改革是一个主要因素。 秦始皇(又称始皇帝)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前210年。为了弄清他的重要作用,有必要了解一下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他生在周朝末年,该朝是在公元前1100年建立的。在他以前的几百年间,周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诸侯割据,各霸一方,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着战争,有些小诸侯国逐步被大诸侯国吞并。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的秦国成为各交战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秦国把中国哲学流派的法家思想作为制定基本国策的指导思想。孔夫子提出英明的统治者主要是靠道德规范来治人,但是按照法家哲学,大多数人不会好到接受这种统治的程度,一对他们只能坚决地推行一套严格的法律来加以治理。法律是由统治者制订的,他们为了推行国策,可以对之随时加以更改。 政(未来的秦始皇)出世时,秦国已经变成各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或许是由于采用了法家思想。或许是由于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或许是由于秦国统治者别具才能。政在名义上是于前246年即在他13岁时继位,实际上国家是由摄政王统治的,直到前238年他已成年为止。新君主任用一些有才干的将领,同其余各诸侯国进行了英勇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他本来可以宣布自己是中国之王(国王)。但是为了强调与过去彻底决裂,他选用了一个新头衔,自称始皇帝,意思是“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称帝后马上开始实行许多重大改革。为了避免使周王朝覆灭的分裂重演,他决心要根除整个旧的封建体系。他把所辖的领土重新划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的郡首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始皇下诏令郡首的官职不再实行世袭制。结果很快就实行了郡首任职几年后在郡与郡之间互相调换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有野心的郡首建立自己的强大的势力范围。 每个郡都有自己的武郡首和一个维系文武郡首两者间平衡的第三者——调停官。武郡首由皇帝任命且可随时免职,调停官由中央任命。在都城与各郡之间修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庞大公路网,确保中央军队能迅速到达叛乱分子所封锁的郡地。秦始皇还下了一道诏令,让旧王朝中残存下来的成员都迁到他已经修建的都城咸阳,以便亲自监视他们。 但是秦始皇并不仅仅满足于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他还要实行商业统一。他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体制,统一了货币,对各种农具实行规范化,使车轴长度标准化,以及监督公路和运河的建设。他还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法律体制,统一了书面语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的那道诏今最为著名(也许是臭名昭著的),要焚毁中国的全部书籍。但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书未遭焚毁,如农业、医学、秦国史录及法家的哲学著作等。而所有其他哲学流派的著作——包括孔子的学说,都均遭毁灭。秦始皇下这道严峻的诏令,是为了消除敌对哲学流派的影响,特别是儒家学派的影响。这也许是整个历史上大规模政治检查的第一个先例。但是他指令都城皇帝图书馆里要收藏禁书的样本。 秦始皇对外也是推行强硬政策。他在中国南方进行了广泛的征服,获得了成功,所吞并的地区最终都划入了中国版图。他的部队在北方和西方也是马到成功。但是他不能永久地征服当地的各个民族。为了防止这些民族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秦始皇把当时中国北疆存在的各个区域的城墙连接起来,筑成一道巨大的城墙,这就是留存至今的中国长城。修建这些宏大建筑工程和连年对外征战,依靠横征暴敛,使得秦始皇不得人心。由于利用叛乱根本无法推翻秦始皇的暴政,人们只好设法暗杀他,但均未成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寿终正寝。 他的二儿子继承帝位,号称二世皇帝。但是他缺乏父亲的才干,各地很快就发生了叛乱,四年之内二世皇帝就被砍了头,宫殿和皇帝图书馆均遭焚毁,秦王朝彻底覆灭了。 但是秦始皇建立的功绩并未随之而烟消云散,中国人为他的暴政结束而感到欢心喜悦,但却谁也不想回到秦王朝前的时代去。下一个王朝(汉朝)继续实行秦始皇所建立的行政体制。实际上中国帝国的组织形式按照他所制订的路线继续了两千一百年之久。虽然汉朝皇帝立即对秦朝残酷的法律体制进行了更改,整个法家哲学失宠,儒家哲学成为正统的国家哲学,但是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局面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关键作用从整体来看就一目了然了。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但是在大部分历史上,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欧洲总被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这种差别似乎是由政治和社会因素而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的障碍如山脉在中国和欧洲完全一样突出。当然不能把中国统一归功于秦始皇一个人,其他许多人如隋文帝都起了重要作用。秦始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似乎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以致很难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我不打算做这种尝试,而是把两者共同的功绩都归于秦始皇(李斯虽然能献计献策,但决策人毕竟还是秦始皇)。 后来,大多数儒家都攻击诽谤秦始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的焚书。他们指责他是暴君,骂他是私生子,说他崇拜迷信,心狠手辣,才能平庸。但是中国*则基本上称赞他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西方作家偶尔把秦始皇与拿破仑相提并论,但是若把他与罗马帝国的创始人奥古斯都相提并论似乎更加适宜。两者所建立的帝国在面积和人口上大体相同。但是罗马帝国历经的时期却短得多,从长远观点来看,奥古斯都所统治的领土也未能保持统一,但是秦始皇所统治的领土却保持了统一。因而他是两人中较为有影响的人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