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教师成为研究者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6-29 18:00:57

教师成为研究者论文怎么写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进步,要有教育成效,就必须边教边学,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时常研究学问,时常找到新理,才能教诲丰富,才能学生得益。做研究型教师是我们教学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发展的目标。

1、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把握教育界的动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勇于参与诸如微格教学、学案导学研究等适合教师操作的教学研究。

2、坚持自我学习与进修。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参加集体学习、听课、评课,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活动,以促进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4、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优化课堂。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研究教育对象,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力求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有效课堂。

一、要有写论文的动机动机很重要,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时,经常用一句话来指导学生:心态>方法>苦干。心态在这句话中列居首位,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首先要想做这件事,只有想了,才可能有行动;有了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写论文也如此,首先要想写,才可能去写;去写了,才可能写好。而现在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内心也想拥有论文,但是又缺少写论文的动机,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不求骨干、不求当官,不求上进,只想混混,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写。2、缺少自信,认为自已没有写论文的能力,不是这块料,不会写,因此根本不去考虑这件事。3、不屑写,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写论文、搞教科研是花架子,对教科研有一种抵制心理。4、怕吃苦,不愿写,认为写论文很艰苦,费时费力,写了又不一定能发表,付出的艰辛与收获不成正比,因为不值得去写。5、不愿牺牲业余时间去写。因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劳累,不想再挤出业余时间去写。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想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不管如何,如果你想写拥有自已写的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动手写的动机。二、要有一定的兴趣我这里为什么不说要有浓缩的兴趣,因为 平时老师的工作很劳累,要能再有浓厚的兴趣去写论文,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写论文又是如此的必需,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兴趣能引领你去积极主动地钻研,兴趣能使你写论文的动机不衰退,兴趣能使你对写论文不厌烦,能比较快乐地去做,而不感到累上加累。三、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论文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第一篇文章就能发表的可能性一般没有,这时候如果你不泄气,能继续写。我想你的第二篇肯定比第一篇好,因为你肯定会不自觉地总结第一篇失败的原因,那么我相信你的第二篇会比第一篇更出色,那么往后的文章也就会越写越好。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四、要注重积累。光有动机和兴趣还不行啊。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材料。没有“米”,再巧的人也难以表现出她的“巧”;如果没有素材,再高明的大师也无法施展才能。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也想写,就是不会写啊。原因就在于缺少积累,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积累是教师写好论文的基础,写论文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那么应当如何去积累呢?1、订阅教育书籍一个老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研型教师,要想写一些论文,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丰富的阅读量,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记得刚毕业的我也曾试图写些文章,但总是无法下笔,觉得无话可说,脑中什么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每年订了很多教学方面的杂志,杂志拿到后,总要翻一翻,看一看有没有自已需要东西,看看别人围绕一个点,一个课题是如何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进行积累下次自已写作的素材。2、写读书笔记这一点我做得也不够,因为我看了好的材料后,往往只记在脑子里,或者直接在书把这段内容划出来,时间久了,可能就忘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头脑不抵烂笔头。因此,我建议大家准备一本摘抄本,在阅读书籍时,把其中的一些好句、好段或感觉自已以后要用的材料可以摘录下来,或许今后这将成为自已的一个人生财富。3、常写教学后记、听课反思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上课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在老师们眼中,上课是最平常的,但也是最珍贵的经验来源。(例举自已实际,发表和获奖了几篇的公开课案例和听课案例)因此,积累是很重要的,只有平时常做有心人,费一点时间多积累,把自己充实了,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结出硕果。五、要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有了前面的动机、兴趣、、恒心、积累,该写了,不过写论文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某一教育领域、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专题研究后撰写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文章。教育论文的特点是研究教育普遍现象,探寻教育基本规律,分析教育一般问题并提出对策;教学论文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多是研究教与学的一些带有浓厚经验性的论文。教学论文一般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经验总结型的。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浓缩与提炼。二是研究型的。它是教师对教育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自已鲜明的观点。三是研究报告型。学科教学论文是指专门研究学科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学科专题性。六、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程序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者:张建萍 内容提要: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校本培训——行动研究的探索实践,建立起学校自己的培训方式。本文从研究背景着手,确定了学校行动研究目标在于建设一支具有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具有奉献精神、合作精神、充满凝聚力和生机活力的新型教师队伍,即促使教师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科研)得到可持续发展。在研究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学校开展行动研究的途径、方法和新的思路,并对研究的结果作了客观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关键词:行动研究 专业发展 有效途径一、研究背景 综观当前教育热点,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成了迫切要求改善的问题。一方面,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风起云涌,出版了大量的中小学教育理论专著,大有压倒高校专家研究成果的气势。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培训机构出台的有关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脱产进修、在职培训、学历提高、教学技能培训、课堂教学比武、自学考试等,但这些培训,都侧重于教师学科知识、教学实践技能规范方面的培养,能促进教师创新素质提高的内容和方法的培训不多,从现代社会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问题的症结何在?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寻找教育科研、教学水平、自己职业成长发展的结合点,这似乎成为一个困惑。 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的培训方式是校本培训,而校本培训中最有成效的方法是行动研究。何为行动研究,它是由教育工作者通过批判性思考并采取相应行动所进行的研究。由于行动研究与专业研究者所进行的应用研究有着实质性的差别,它既是教师的研究方式,同时也是教师的工作方式,因此,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具有深刻、内在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业务水平协同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是新形势下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当然,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严格的因果关系,而是注重此时此刻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时空性和时效性,其理论是针对具体教育情境中独特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究的结果。因此,行动研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目前,能较系统科学地开展行动研究的学校还不多见。 2000年,我校参加了 “建立行动研究机制,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项目研究,该项目由教科文组织APEID(联合国亚太地区教育为发展服务)计划浙江大学联系中心副主任汪利兵博士总协调,由浙大教育学院周谷平副院长、盛群力教授等知名专家组成课题实施小组。该项研究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实验学校建立起基于行动研究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使学校教师在高校项目导师的指导下形成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实验过程中,通过专家对实验教师的行动研究理论知识培训,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专题报告,定期的学校访问,项目导师与实验教师的现场研讨,实验学校校际间研究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业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二、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通过行动研究,使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发挥所学理论知识的支柱作用,而且能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的不断创新。 1、学校层面:初步形成学校校本培训的新模式。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如何发挥管理优势,在制度建设和措施保障层面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建立起新的学校科研机制。 2、教师层面:培养一支能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在不断反思研究教学实践各种问题的过程中, 形成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反思性教学,掌握新的教学科研工作方式——行动研究。 3、综合层面:通过行动研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工作态度,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及其教学的对象。三、研究过程 (一)制订规划 我们根据行动研究总课题组的要求, 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我们制定了学校的行动研究计划和设想, 提出了分阶段、科学系统开展学校行动研究的方案。 在培训保障机制上,我们通过建立研究制度、 研究汇报会、 研究座谈会、研究讨论会、专家会诊、信息通报等研究方式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二)理论培训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抓教师的理论培训,是因为它是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在行动研究中主要抓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训,其一,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现状深入了解可以使教师把发现的问题置于教育理论的大背景中予以考虑。其二,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在形成行动研究成果时,更科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手册 为帮助实验教师掌握系统的行动研究方法、程序,我们学习并研究了总课题组编写的《行动研究手册》,使全体教师明确行动研究的目的意义,对行动研究的关键部分——行动研究操作流程,进行了重点的学习,使实验教师明确行动研究的操作, 了解行动研究与经验总结、科学实验的区别,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掌握理论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行动研究常用的方法——归因法,及观察法、调查法。探讨当前教育教学的最新教改前沿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相关理论掌握教学情境变化的可能性,理解各种教学现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使教师能将专家的教学理论与个人的专业经验进行转换、修正与反省,以获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整合。 分析案例 案例,可以说,它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范例,是行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校本培训内容。案例的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帮助教师掌握如何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用理论提升和改善自己的实践。当然,案例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也可以是同事和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

行动研究者论文、需要我 来搞定的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论文摘要写什么

论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

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

简要列出主要结果(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

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中、英文摘要前需标明中、英文文题,作者姓名(至多3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英文摘要应隔行打字,以便修改。

写作要求: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论文摘要的定义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根据内容的不同,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扩展资料: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按综合情况分: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摘要

主要介绍你的论文内容,性质,实际意义什么的,

这要是概括全文的意思

教师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论文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离不开研究儿童,没有儿童的园本教研是没有实效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虚构的成长。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研究儿童。尤其是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换言之,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看懂”儿童,找到有效支持儿童发展的策略。一、研究儿童应该指向儿童的发展需要有些教师研究儿童通常指向儿童“现在”的兴趣、需要,而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儿童。儿童的今天与昨天相比,发展在哪里?儿童未来有何发展需要?只有清楚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什么,教师的指导才是有依据、有实效的,才不至于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意义的纷争中。才不至于盲目跟风。在一次研究儿童的现场,一名“执着”拼图的幼儿引发了大家讨论。有的教师认为,这名幼儿做事投入、积极、坚持,教师应支持这种行为,不应干扰、打断幼儿。而有的教师认为,拼了这么久都没拼成功,是否意味着幼儿的拼图思维和技巧需要改进、优化,说不定幼儿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帮助。如果我们能清楚地了解这名幼儿的发展需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对这名幼儿而言,是支持其继续、专注地拼(但或许仍然不成功)有价值,还是帮助其改进拼图的思维和技巧更有价值?对一个坚持了很久、思维受阻的幼儿来说。也许“改进”更有价值;对一个不太专注于活动的幼儿来说,专注本身已经很有价值了。事实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让教师两难的情境是常见的。一方面,儿童长期发展的全面性与儿童某一时刻发展的局部性并不平衡。从长远看,儿童必然是全面发展的,但在某一具体时刻,儿童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各个领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比如,相比之下,有的儿童更需要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有的儿童更需要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同一活动对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价值。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得立足于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二、如何做儿童研究者(一)有研究精神我们曾经从不同角度探讨过如何研究儿童,比如。直接研究儿童,从学科入手研究儿童,从家长人手研究儿童;通过谈话研究儿童,通过活动研究儿童。通过作品分析研究儿童等。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具体的研究疗法并不一定要统一,因为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方法,但有一点大家要形成共识:幼儿园教师应该拥有研究儿童的精神。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精神首先表现在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儿童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发现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使掌握了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也难以真正地研究儿童。研究精神还表现在发现问题之后,能深入地分析问题,寻找令人信服的、有证据的答案。比如,我园一位年轻教师发现,一直以来幼儿能否复述故事是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常采用的一个评价指标。但能够复述故事的幼儿,并不一定理解故事;而不能复述故事的幼儿,也未必就不理解故事。“复述一理解”问题困扰着该教师。后来,该教师发现能否复述故事和是否理解故事是幼儿学习故事的两个维度,她自己的困惑源于一直从一个维度来理解幼儿的故事学习。如果从两个维度来理解,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最终该教师绘制了一张“故事学习中的儿童”图(图1),能够清楚地看到四类儿童的发展状况:有的儿童不能复述也没有理解故事(A),有的儿童能复述故事却没有理解故事(B),有的儿童不能复述却理解了故事(C),有的儿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故事(D)。随后,这位年轻教师发现图例虽然很容易为大家所理解。却只涉及四类比较“极端”的儿童,更多的儿童处于中间状态,那么,如何去解读A、B、C、D之外的儿童呢?此外,故事学习(教学)中的评价指标也并非仅有“复述”和“理解”,比如,儿童在故事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创造性、是否能够“表现”(表演)作品等,是否可能有一个三维的“故事学习中的儿童”的示意图呢?于是,该教师准备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我们看来,这位年轻教师是有研究精神的,她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探寻问题的答案。虽然儿童学习故事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也习惯了用能否复述来评价儿童的故事学习,尽管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不能单凭这一点来评价儿童的学习水平,但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研究精神不在于教师掌握的研究方法有多少,不在于研究话题的新旧,不在于最终结果有多大的轰动效应,而在于教师在研究儿童过程中是否有探索、寻找问题答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二)有儿童视角有儿童视角,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每一项工作(不管是不是直接指向儿童的T作),都应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从儿童的角度来想一想、试一试,并充分保障儿童的权益。不管什么工作,都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正如《儿童权利公约》里所指出的一样,儿童也是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幼儿园教师应该拥有儿童视角,不仅仅是因为儿童需要保护,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他们的权利。儿童视角要求幼儿园教师在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活动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考虑到儿童的声音、儿童的立场。比如,在规划活动区角时,有儿童视角的教师会去倾听儿童的声音,甚至让儿童设计,或者在规划前注意观察儿童兴趣、需要。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规划。活动区的数量、内容、形式都尽量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需要,对儿童是适宜的。而没有儿童视角的教师。则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等来规划、设计。(三)能“看懂”儿童对于如何“看懂”儿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下面是我园的一些探索。有研究者(Shulman,1986)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关于儿童的知识”和“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在认真地学习了这个理论,并分析当前幼儿园教师观察、了解儿童的误区之后,我们发现这三者相交的部分就是研究儿童发展需要、“看懂”儿童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单纯地增加某一方面的知识(如“关于儿童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看懂”儿童,而应该是增加三者的交集部分(图2)。比如,对于研究儿童的坚持性这一问题,不仅要观察、了解儿童关于坚持性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以及坚持性不够的表现、原因等内容(即“关于儿童的知识”),还应同时结合不同的学科、领域,如身体运动中的坚持、美术活动中的坚持,以及身体运动、美术活动中的关键要素、幼儿发展过程与坚持的关系等(即“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还应考虑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培养儿童的坚持性,什么样的方法会破坏儿童的坚持性(即“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当然,在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儿童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同伴关系,甚至儿童未来将入什么样的小学、会与持什么理念的小学教师接触等。

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肯定有一些老师在你的印象中是很优秀的,那么这些老师为什么就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这是源于他们不仅是在做教师,而且在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也许有人认为,教师只要会教书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做研究呢? 一、教学工作的特点决定教师要做研究者 (1).复杂性 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它的对象都是有思想的鲜活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学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以教师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2).灵活性 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不仅决定了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也决定了教育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同时,除了教育对象,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和复杂性的过程。 (3).创新性 时代的变革,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不再是唯一的从教师那里获得,而是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同时,信息化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变化,这些都决定了新时代教师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教师工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变化的学生、变化的教材、变化的时代需求,而摒弃过去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 二、自身成长的需要决定教师要研究者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研究都只能简单的重复,而无法创新与创造,教育工作更是如此。 没有研究的教学工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使工作10年,20年也永远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无法获得自身的发展。随意撷取一个名师的成长历程,都会发现他们不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研究者。因为,唯有研究才能在工作上有所创新,也才能让自己的职业发展更高更远。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个概念提出来已有好多年了,刚开始觉得研究者和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身份,它们是分开的,如今却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夸张。教师是要教书育人的,哪有时间去搞研究呢?搞研究那都是专家们干的事。其实不然,可能是一开始我们把研究者定义的狭隘了点。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仅是表现在发表多少论文,开展多少课题,做了多少实验,更多是体现在教师是否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倾向。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新《纲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实现的必然途径。成为研究者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也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我们必须学习,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不行,光靠死记硬背那些前人的'学术理论也不行,这些理论都需要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脱离我们的教育实践。成为研究者的学习还应该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不能只接收外部的灌输,要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研究、论证和分享吸收各种新信息。 教师教育的对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孩子们总是在不停成长、变化,无法预设的东西太多了。作为教师,也是一名研究者,只有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下,不断地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教育实践更有教育意义。研究的内容始于问题但不等于问题,他是透过问题的表现去探索出一些对教育教学活动有意义有实用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措施,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 作为新教师,我们还不具备研究课题写论文的能力时,不能误把写文章当作搞科研,但是写文章正是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个好的开始。成为研究者前,我们先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评价,在教育实践笔记中记录点点滴滴,慢慢积累经验、研究技能,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研究者。 我们年轻,即使不是很自信能够成功,也不要给自己妄加无谓的压力。不要把研究看得太过神圣、神秘,只要坚持做到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实践,就会逐渐成长。作为教师,我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对教育实践的改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变化、教育活动方式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的变化等等,在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思考和行动。相信经过几年的磨练,大家都会有所进步,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谨记这些话,在教育中寻找乐趣,在研究中获得幸福。

教师成为研究者辨析论文

师之传道授业解惑者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离不开研究儿童,没有儿童的园本教研是没有实效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虚构的成长。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研究儿童。尤其是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换言之,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看懂”儿童,找到有效支持儿童发展的策略。一、研究儿童应该指向儿童的发展需要有些教师研究儿童通常指向儿童“现在”的兴趣、需要,而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儿童。儿童的今天与昨天相比,发展在哪里?儿童未来有何发展需要?只有清楚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什么,教师的指导才是有依据、有实效的,才不至于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意义的纷争中。才不至于盲目跟风。在一次研究儿童的现场,一名“执着”拼图的幼儿引发了大家讨论。有的教师认为,这名幼儿做事投入、积极、坚持,教师应支持这种行为,不应干扰、打断幼儿。而有的教师认为,拼了这么久都没拼成功,是否意味着幼儿的拼图思维和技巧需要改进、优化,说不定幼儿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帮助。如果我们能清楚地了解这名幼儿的发展需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对这名幼儿而言,是支持其继续、专注地拼(但或许仍然不成功)有价值,还是帮助其改进拼图的思维和技巧更有价值?对一个坚持了很久、思维受阻的幼儿来说。也许“改进”更有价值;对一个不太专注于活动的幼儿来说,专注本身已经很有价值了。事实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让教师两难的情境是常见的。一方面,儿童长期发展的全面性与儿童某一时刻发展的局部性并不平衡。从长远看,儿童必然是全面发展的,但在某一具体时刻,儿童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各个领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比如,相比之下,有的儿童更需要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有的儿童更需要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同一活动对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价值。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得立足于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二、如何做儿童研究者(一)有研究精神我们曾经从不同角度探讨过如何研究儿童,比如。直接研究儿童,从学科入手研究儿童,从家长人手研究儿童;通过谈话研究儿童,通过活动研究儿童。通过作品分析研究儿童等。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具体的研究疗法并不一定要统一,因为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方法,但有一点大家要形成共识:幼儿园教师应该拥有研究儿童的精神。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精神首先表现在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儿童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发现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使掌握了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也难以真正地研究儿童。研究精神还表现在发现问题之后,能深入地分析问题,寻找令人信服的、有证据的答案。比如,我园一位年轻教师发现,一直以来幼儿能否复述故事是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常采用的一个评价指标。但能够复述故事的幼儿,并不一定理解故事;而不能复述故事的幼儿,也未必就不理解故事。“复述一理解”问题困扰着该教师。后来,该教师发现能否复述故事和是否理解故事是幼儿学习故事的两个维度,她自己的困惑源于一直从一个维度来理解幼儿的故事学习。如果从两个维度来理解,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最终该教师绘制了一张“故事学习中的儿童”图(图1),能够清楚地看到四类儿童的发展状况:有的儿童不能复述也没有理解故事(A),有的儿童能复述故事却没有理解故事(B),有的儿童不能复述却理解了故事(C),有的儿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故事(D)。随后,这位年轻教师发现图例虽然很容易为大家所理解。却只涉及四类比较“极端”的儿童,更多的儿童处于中间状态,那么,如何去解读A、B、C、D之外的儿童呢?此外,故事学习(教学)中的评价指标也并非仅有“复述”和“理解”,比如,儿童在故事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创造性、是否能够“表现”(表演)作品等,是否可能有一个三维的“故事学习中的儿童”的示意图呢?于是,该教师准备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我们看来,这位年轻教师是有研究精神的,她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探寻问题的答案。虽然儿童学习故事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也习惯了用能否复述来评价儿童的故事学习,尽管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不能单凭这一点来评价儿童的学习水平,但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研究精神不在于教师掌握的研究方法有多少,不在于研究话题的新旧,不在于最终结果有多大的轰动效应,而在于教师在研究儿童过程中是否有探索、寻找问题答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二)有儿童视角有儿童视角,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每一项工作(不管是不是直接指向儿童的T作),都应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从儿童的角度来想一想、试一试,并充分保障儿童的权益。不管什么工作,都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正如《儿童权利公约》里所指出的一样,儿童也是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幼儿园教师应该拥有儿童视角,不仅仅是因为儿童需要保护,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他们的权利。儿童视角要求幼儿园教师在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活动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考虑到儿童的声音、儿童的立场。比如,在规划活动区角时,有儿童视角的教师会去倾听儿童的声音,甚至让儿童设计,或者在规划前注意观察儿童兴趣、需要。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规划。活动区的数量、内容、形式都尽量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需要,对儿童是适宜的。而没有儿童视角的教师。则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等来规划、设计。(三)能“看懂”儿童对于如何“看懂”儿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下面是我园的一些探索。有研究者(Shulman,1986)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关于儿童的知识”和“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在认真地学习了这个理论,并分析当前幼儿园教师观察、了解儿童的误区之后,我们发现这三者相交的部分就是研究儿童发展需要、“看懂”儿童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单纯地增加某一方面的知识(如“关于儿童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看懂”儿童,而应该是增加三者的交集部分(图2)。比如,对于研究儿童的坚持性这一问题,不仅要观察、了解儿童关于坚持性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以及坚持性不够的表现、原因等内容(即“关于儿童的知识”),还应同时结合不同的学科、领域,如身体运动中的坚持、美术活动中的坚持,以及身体运动、美术活动中的关键要素、幼儿发展过程与坚持的关系等(即“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还应考虑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培养儿童的坚持性,什么样的方法会破坏儿童的坚持性(即“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当然,在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儿童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同伴关系,甚至儿童未来将入什么样的小学、会与持什么理念的小学教师接触等。

谈教师与教育行动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行动研究是当今国际上一种炽热的研究范式,反思实践是其本质。新课程改革使专业化成长成为当前每位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而行动研究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如何理解和开展行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界的各种文献中。教师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凭借个人的狭隘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处于日益复杂的中,参与着同样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基础。因此,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这个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研究者的新形象。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教师作为研究者又有了它全新的现实背景。 首先,日益频繁而且日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这些不熟悉的实践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情感与技能上的适应,而且,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对这些新生事物做出评价与讨论,这种压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动力。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代教师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意指教师的自我发展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增长,而且也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研究意识。 二、解读行动研究 一般认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和著名社会学家勒温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最早提出来的.。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 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 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1]。 到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但是对于行动研究的概念却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袁振国老师对行动研究下的定义: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2]。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 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第一,行动研究是一种现场研究;第二,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第三,行动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第四,行动研究是一种循环研究;第五,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第六,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过程。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没有必要过分留意别人对行动研究的定义,重要的是把握其本质,绝不能把行动研究简单理解为“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样容易把行动研究与琐碎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人们对行动研究产生误解乃至不屑一顾。 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1.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行动研究自产生以来,所有的倡导者都试图出一套可以普遍推广的操作程序,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并没有在这方面达成共识。综合、归纳各家之言,以下六个步骤或许可以作为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时的参考: 第一步:发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分析和评判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变革的最初设想。 第二步:初步研究。成立由专业研究者、教师和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以作为拟定总体行动计划时的参考。进行初步研究时,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到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包括所有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并且将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的相互启发反馈给全体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作好诊断性评价。 第三步: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也是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虽说是总体计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具体行动中反馈出的信息与总体计划相偏离,则需要对总体计划进行修订更改,因为行动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第四步: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施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的先后顺序安排将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第五步:实施具体计划。这是落实具体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每一步行动结束后都需要对行动结果作出评价。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所有的设想、计划都是可行的,则根据具体计划实施下一步行动;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前面的设想和计划整体不可行或部分不可行,则对前面的设想和计划作整体或部分修改,整个研究进程将在修改后新的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第六步: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所作的总结,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并非以解释的完美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为依据。 2.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其中有些方法在一般的教育科研类书目中都有介绍,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经常被人提及但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却是开展行动研究必备的两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研究工具:专业日志和袋。 (1)专业日志。简单地讲,专业日志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小型数据库,保存着与我们所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有关的所有资源。既然是数据库,也就意味着是共享的;它是一个私人文件夹,记录着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点滴,描述着我们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既然是私人的,也就意味着是独特的;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工作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日志是和批判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日志绝大多数是书面文字,也包括图表、录像(录音)带、光盘等其他资料。常见的书面文字包括日常记录、日记和自由。 第一,日常记录是一种描述性的、客观的写作类型,因为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可以阅读。例如,可以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一次讨论时学生们问的问题,谁在发言,他们在问什么类型的问题,谁没有发言。你会发现做一个研究者的日常记录,从事件发生的时候进行记录,并保持连续性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专业日志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意识流的记录。作者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客观性的。正如很多拥有日志的人所发现,写日记是一种“把所有的东西都列出来”的好方法。这些列出的东西可能会充满情感,因为作者通常不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进行编辑。因此,写日记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也是一个回顾和自我定位的好资源。第三,自由写作指随意地、快速地写下最近你发现的有意义的东西。“自由写作”,也就是自由、随意、不停笔地去写。它和日常记录、日记等其他一起,构成了行动研究过程中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这些材料,甚至在收集、整理、撰写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才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本质特点。

(2)袋。档案袋包含于专业日志中,是一个内涵比专业日志小得多的概念,专业日志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档案袋。一般来说,档案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一个主题鲜明的文件袋,需要研究者围绕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选择和编辑材料,而不能盲目地、随意地把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材料罗列进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档案袋。例如,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围绕课程开发,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课程档案袋”。课程与教学密不可分,从课程档案袋中,我们又可以创建一个“教学档案袋”,从教学档案袋中又可以引申出“教师发展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等。 3.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研究始于问题。教师浸润于职业越久,便越可能丧失对问题的敏感,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质疑,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敏感性,敏于所看、所听并思考其意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力,进而围绕研究开展行动。 (2)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看似不怎么规范,但毕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介绍的专业日志、档案袋以外,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访谈、问卷等,也都是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有关书刊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随时搜集资料。行动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想、所看、所感都是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要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包括日记、杂记、自传、随笔、心得、报告、考卷、作业、录音(影)带、照片等。 (4)亲自参与研究。教师必须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可以结合工作独立开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可以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开展研究等等。 (5)不断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发展到今天,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的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批判性的行动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而是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新的教师(不久前)被赋予身体力行批判性反思和研究的特征,他们把实践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7-458.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出版社,2005:206-210. [3]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熊媛媛.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6]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2006,(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这是因为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做研究。

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性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读书写作是一种融合性研究。

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上,用科研的思想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逐步建立起富有教学魅力和个性风格的课堂文化。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1、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怎样成为研究型学者型老师论文

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更优化的教学行为谋求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这种修正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它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即时修正

教学实践的常规之外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教学情境是预设的,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规定的课程去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的对象是学生群体,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要遇到出乎意料的事件,还要通过不间断地感知、分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表情等课堂反馈信息来判断当前教学行为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迅速思考并即时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活动可能发生在突发事件之前、之间或之后。事件发生之前教师所进行的思考活动,体现的是教师思维的预测性品质;之中发生的思考活动,体现的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之后的思考活动,可称之为“教学的反思”,体现的是教师思维的批判性。本文所探讨的是课堂上教师通过当下学生的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不研究事件发生之前的预知和事后进行的反思。

一、对教师即时修正能力的理解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身教学行为本身作为思考对象,在对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基础上,即时调整、修正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这是教师提高自我省察水平,优化行为体系,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致使教师必须即时修正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设计上存在缺欠、教学环节把握失当等;也可能是学生个人或集体的主客观原因,如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认知错误、心理迷茫、故意给老师出难题等;更多情况是突发性的或未可预知的情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如雷电、身体的突然不适等。上述三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运行轨迹偏离预设的教学方案,教师就必须做出恰当且及时的反应,调整和修正教学行为。因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修正,应该是即时的,也是经常性的、必然性的。它是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只有身临其境,直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情境,正确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和情境因素,才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谋求教学实践与情境的动态平衡。

主导、指导教师即时修正课堂教学行为的,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由公共理论、原理提供的,而是基于教学实践情境对原来理论、原理的重新解读,是个体对教学实践过程的认识、省察和对实践结果的反思、批判中形成的隐性知识。例如,当一位数学教师听着一个孩子的问题时,他发觉自己思维混乱,同时有了点直觉的理解,却又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这一问题“在书本中”无法找到,如果他想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一种即兴的办法,在情境中发现并检验自己的设计策略。

“实践性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和简约性,它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既不同于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属性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知识,也不同于某种技艺,有时甚至是一种不可学、不可复制的知识,因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对待同一个问题的行为表现及实践结果都是不同的。不过,实践性知识最终要通过某种知识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可以抓住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指导教师对教学实践中某一特定行为的一切可能性逐一列举出来,并进行适宜的选择,从而引导教师通过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省察、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修正与优化,例如,运用微格教学提供教学情境进行“片断化”行为训练,就是很有效的手段。

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修正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三个阶段。起点是自我实践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其中间环节是自我实践中自我省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判,其终结是个体实践中的自我更新,其表征是教师对自己行为方式的修正与优化。如此循环往复,伴随老师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二、即时修正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反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而产生困惑,通过把困惑作为问题来研究,进而产生相应的对策,据此不断调整、修正、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助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这符合当下“课堂研究”理论与实践视阈下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是实践视角下的课堂研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预先设计教学方案,还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更新自我,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具体化。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就是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职业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与矫正。

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本身就是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整体把握自身的思维和行为,以更优化的行为催生更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即时修正,能够强化教师的职业角色认知。一般认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上述能力的关系上看,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核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就要不间断地、自觉地对自身教学行为、教学理念进行积极主动的省察、反馈、评价、控制、调节与修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行为与效果的更优化。为此,教师要具备下列角色特征:

1、学习者。教师要学习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以及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

2、省察者。教师要善于对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经历和内心体验、对课堂任何突发事件的处理,予以解释、分析和研究,并使之成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

3、协作者。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协作者、促进者而不是控制者,是课程教学计划的积极实施者而不是被动执行者。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专家、学者之间进行沟通,成为平等合作者和交流者。

4、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本身就是自我行为研究。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科研活动使教师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使自身的人性更加完善,教学活动更富于个性化。

三、即时修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社会生活及科学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经济一体化导致的文化趋同,加之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正在弱化并走向消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传承,是教师群体共同的紧迫任务。传承人类祖先探索“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所积淀的教学艺术瑰宝,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本路径就是广泛地学习,学习教育领域内先贤的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其他领域内的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因而,要大胆地学习、消化、吸收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教学艺术,这样一来,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失败的风险就会降低,教师专业化程度就会迅速提高,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即时修正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就更自信了。学习积淀之外,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社会、学校要积极营造一个创新型、学习型的教师工作环境。外部环境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即时修正能力发展的平台,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即时修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但这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私事,它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和引领。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构建一种重学习、重交流、重反思的校园文化氛围。

2、教师要学会省察自己的教学行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志。教师要善于省察自己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能力倾向、教学方法特征、教学技巧水平以及个人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摸索并形成与自己人格特征相吻合的教学行为体系,最终浓缩成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相长。

3、教师要善于在教研活动中实现协同发展。不同的教育理念、思维特点、工作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决定了教师群体教学风格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这正是开展教研活动、协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宝贵资源。教师间互相听、评课,共同探讨教学实际问题,互相提供参照物,从而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相观而善”,扬长补短,为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心态。教师必须打破自我封闭,要以平等、开放、积极、坦诚的心态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才可能使集体教研活动富有成效,使教师群体在建设性的发展共同体中共同成长。

4、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对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修正今后课堂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更要注意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经验积累,必然要形成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系,由于职业倦怠等原因,更容易导致教师凭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简单化行为模式,将富于创新挑战的教学行为禁锢于思维定式之中,影响教学的质量效果。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就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具有批判意识、修正与优化意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引导教师对教学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善于运用各种机会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反对故步自封,通过不断反问、追问来激发反思意识,创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瑶,王艳玲,李玲.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美)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M].郝彩虹,张玉荣,雷月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王鉴,宋生涛.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3(11).

[5]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6]朱晓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如何上好语文课】对于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是我一直深思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我不断探索追求着的目标。曾经听过一位教师上的公开课,她不经意流露出的洒脱与豁达、渊博与灵秀、从容与大度,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语一字、一动一静无不深深吸引着每位学生和台下听课的老师。我想:这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样的老师才是使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那么究竟呢? 一、 注重平时自身知识修养。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精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所以,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中外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创作知识、文学批评知识等。教师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语文课就会上得生动活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薄,学生就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一节上得好的课不是因为处理教学的技巧,而是由任教老师的学识、思想、境界决定的。你对课文的理解有多深,你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就有多深。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直接取决于老师的文学修养。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人的理解能力,没有博览群书的“厚积薄发”,是教不出精美绝伦的语文课的。因此,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到各个领域,读文学大家的文学作品,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古代的文学经典,读教育经典。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实自我、教好语文。其次要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即语言应用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的规律、语言学的理论、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知识、逻辑学知识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必须随着时代的需要,随着教材的更新,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惟有这样,才能具备比语文教材更精深和更为广阔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地处理教材,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二、 课前深钻教材,认真备课,确定学习目标。 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领悟全然不同,对教材的驾驭、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别。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我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认识新教材,读懂新教材,钻研新教材,才能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我们现有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根本、最主要的资源,也是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桥梁”。充分地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点来编排的,承载量大,包含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钻研。钻研教材要掌握“四点”,即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剖析“疑点”。“特点”是指每篇文章本身的特色、风格,包括文体、结构、语言上的特点等;“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点”即为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疑点”指学生阅读后,仅从表面理解,深究下去可能产生的疑问和歧义。这样才能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有了教学思路,就要确定正确的学习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新课标倡导对教与学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因此,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感情交流的教学,就像人只用一条腿走路,这样的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是很难的。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在备课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进入学生角色,揣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应该思考:学生读了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可能是哪几点?学生会以什么方式来理解课文的难点?学生是否喜欢我的这种设计?这种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较合适?哪里开展比赛,哪里进行游戏,哪里适合表演?哪里运用分组讨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提前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当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时,出现没有学生发言或学生乱回答、瞎搅和,给老师难堪时,老师是否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学生还是在自己?我国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当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学生知识层次,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备课时又确定好了由那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即备了学生,就不但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而且通过问题的回答,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发他的学习激情,使他学习更努力。 三、把握课堂这个重要环节。 无论是平时的积累,还是课前的准备,一切都将服务于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活动。首先,找准一堂课的切入点。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要讲求艺术,根据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在深入把握其思想内涵,艺术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开课的形式新颖,做到在开课的过程中创设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望,启点给学生思维求异的方法,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住学生,缓缓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如我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开课时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积极,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感悟。课文中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只有在教师层次清晰、条理明了的引导下,反复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作者情感地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地内涵,才能真正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朗读,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在读中既培养了读书能力,也为语言表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德到自己的心胸和筋骨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的这段精辟段描述,便是朗读感悟的实质。 最后,围绕课文进行拓展延伸。语文课如果只是进行研读、品位,还是不够的,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又能够带领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如我在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经过本课的语言感悟、朗读训练后,学生的想像力无疑插上了翅膀。有的学生说:“我要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小鸟,让小鸟生活的家园永远茂密”。 总之,上好一堂语文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好语文也不是一日之功。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说:语文老师应该以一个学者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学中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的文学知识,充实自己地的专业知识。做一名学者型教师、研究型地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语文教学的政策更宽松,标准更科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那是教师专业成就和职业幸福感的需要,那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愉悦感的需要,更是课程自身完善并取得学科尊严感的需要!

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来说就是: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对待学生。3团结协作: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的进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良好的道德影响。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正朴素大方。 (2)、教师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并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备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4自己控制和自我反思能力。5教师的人际关系学处理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其构成是指一个优秀的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和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适应条件,包括: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感情。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