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互动教学法的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4 07:36:45

互动教学法的论文研究

对交互式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摘要: 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已盛行了很多年。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翻译法。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解释语言的含义和用法来支配整个课堂,而学习者的参与却微乎其微。结果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分析句子结构﹑翻译文章等方面是能手,但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却是差强人意,这种英语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和教师就课堂上出现的这种问题给以反思,并积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语言学家已经意识到交互式教学法是一种克服语言教学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并且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互动;学习态度

以大连市某中学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以高中英语选修五的第五单元TheGreatSportPersonality为例。课堂以合作的小组教学为主,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以探究谈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本节英语阅读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快速阅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主要的学习的任务是快速浏览课文,并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浏览课文不是盲目的浏览,而是带着问题去浏览,教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将每段讲述的主要内容与问题中所对应的选项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答案,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学习效率。第二部分是仔细阅读,这一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每一段讲的内容,还要与前后文衔接,做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并通过小组研究谈论来回答相关问题。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不再各自机械的阅读课文和翻译课文,而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含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具备了团队合作精神,还学会了承担责任,不再是随便的回答问题,而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对自己及同组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第三部分为读后活动,在仔细阅读和分析课文后,教师要对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以一个总结来进行,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谈论,并对本篇课文进行总结,将本小组内谈论出来的最佳的总结由一名成员表达出来,总结的内容不必过长,只需要把重点内容描述出来即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还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实现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交互式教学法无处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问答互动、引导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行互动,每个小组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又带动了整个班级的互动学习,使整个班级环境形成了一种互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由此形成了一种互动循环,个人影响集体,反过来,集体也影响个人,通过不断的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也在不断的刷新。通过对交互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了解到了它与传统翻译法的不同。

交互式教学法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客体,主要起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运用交互式教学法的课堂更加的有活力,整个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与和谐,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是能够各抒己见的,学生不再害怕由于回答错误而被老师责怪,被同学嘲笑,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感受的到,他们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他们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学上,这样教师也就实现了“授之以渔”的目标。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再担心犯错,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广阔,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体,他们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兴趣去研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渐渐地,学生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知识框架结构,会主动的将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的壮大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框架,从而实现知识的习得。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的能力,英语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者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将交互式教学法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倡导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主的探索问题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理念与以输入和输出技能为基础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核心思想相吻合。从本质上说,交际起源于交互。言语交互的内涵是接受和表达信息。在外语教学中,想要促进双向交流,就应激发与保持学生积极参与交互活动的兴趣,这样言语交互就会水到渠成。因此双向交流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王欢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布朗.教学原则.交互式语言教学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黄淑梅.交互式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模式—以《伦敦》教学设计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季云.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7(11),12-13.

[4]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简析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兴趣教学效率 【论文摘 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拓展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哑巴英语”及传统的灌输式单向讲解练习方式等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互动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传统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瓶颈,让初中英语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互动教学模式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然 英语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单向教学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成了课堂的被动接收者,这样的教育状况除了让学生“写”的能力有所提高外,其他的英语学习能力变得非常薄弱,“哑巴英语”也就应运而生。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能让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和谐、快乐,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互动教学模式是要求师生双方在课堂中融入情境、密切配合让学生从传统英语教学的被动听讲走向主动练习,让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了参与者,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在初中英语中实现互动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和教师在英语课堂的“互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快乐,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双丰收。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互动的体现,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采取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及师生和对教材理解表达的一些互动。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感到轻松、自然,从而让教师达到最佳教学状态,学生课堂学习取得最大效率。因“互动教学”的特点,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不同,采用灵活的互动模式。 1.巧设问题,提速互动课堂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是课堂“互动”最为常见的课堂活动方式。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不同,在问题预设中引入和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问题的交流互动中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面,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这样就能充分利用“问题”这把钥匙去开启精彩“互动”课堂。 2.把握角色转换,演示精彩课堂 语言学家们指出: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母语外的其他语言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学习方法。课堂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又是那么多有限,因此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状况无法满足初中生学习英语对环境的需求。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角色的定位和转换恰好弥补了这一学习环境的不足,在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中创造出理想的学习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相关要求通过对所学内容中不同角色的扮演,进行相关的角色配合练习实现相应的角色定位来实现教学中的互动。在定位和转换角色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把自己定位一个角色并切实深入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装扮,在进行角色装扮和演示中完成教学各项目标和任务。背诵或复述课文及演讲时并不是简单的把学过的内容和已知的知识进行单调的背诵和复述,而是让学生定位自己于教师或者主人翁的角色进行表达,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角色的定位和演示中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充分利用角色语言进行表演,其目的就是把所学的英语内容通过表达和角色演变融入到创造的逼真环境中去,从而让英语的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富有激情。 3.加强群体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年龄段的影响,英语教师常常会通过各种活动途径帮助和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群体的活动是互动教学模式中常见的课堂活动,对于英语课堂学习效果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组建英语活动兴趣小组,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小组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参加到团体中来,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学困生能在第一时间内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找回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在课时互动结束的时候进行适时的总结和点拨,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体会到互动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激情。这样不仅能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还能让他们的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生活化,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其次,针对初中英语的课堂特点和要求,还能扩大群体活动范围,组织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活动;在特定的课时内容、社会环境、节假日等组织全班学生参加英语晚会、以某一主题性质的英语辩论会等,这样既有利于锻炼初中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等,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因素。要使初中英语互动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推进的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转换思想,在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互动教学就成了主导的地位;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就是课堂中的导演,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的作用,是对互动课堂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由于互动的双向性和受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外,学生的角色意识、学习方法及兴趣都对互动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初中生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推行能够提高学习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还能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方学文.聚焦互动性教学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J].科学教育前沿.2008.(11). [2]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雪飞.交互式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漯 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究论文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的"课堂冷漠"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论文对课堂互动性进行研究,采用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课堂里普遍存在着一种“课堂冷漠”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讲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患上了这种“冷漠症”?据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制存在着问题[1]。大多数高校课堂上仍然沿袭了过去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受教主体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性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灌输,就会出现消极被动的听课现象,影响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法[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仅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从厌学变成乐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的教学。

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担负着组织教学活动的重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教学互动就是要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主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顺畅交流。它需要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活跃课堂氛围,而学生的参与和关注又会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给授课教师更多的压力,推动其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认真的态度去备课和授课,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3]。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求式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讲到某个理论的时候,引入当下发生的某个公共事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讨论中来,让他们在质疑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个理论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这个理论的多面性,形成更丰富的认知。

(一)课堂互动

互动式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善教”和“乐学”的有机结合,“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因此,在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要开放、自由,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欲望,进而鼓励、诱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利用课外教学环节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是实施师生互动的极好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这个过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建立qq群,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的发表观点和见解。有的学生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但在群里却能和老师无拘无束地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不仅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动机。师生间诚挚的、健康的情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也是师生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动力。

二、实施互动教学的条件

(一)互动教学给教师提出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要想驾驭好课堂,就必须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前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并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写设计教案。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设计好如何既能使学生掌握所讲知识,又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首先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地通读与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寻找适应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次教师要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开阔视野,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讲起课来游刃有余,有张有弛,轻松愉快。另外,教师还要查阅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引用的实例,使课堂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因此,教生的课前备课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备课,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3、研究教学方法

同样一堂课,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专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堂课如用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课前备课应尽可能将各种教法互相配合,以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互动教学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参与,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目的,学生在课下需要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讨论的需要。

1、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教学的成功起到促进作用。

2、课堂发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发言交流。学生的发言和汇报,为学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情境中,体验到学习实践的`乐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3、教师引导,质疑解惑。当学生将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的学习信息,向同学汇报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时,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习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的辨析、研究、探索,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不断求知、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互动教学实现过程

互动式教学要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互相呼应,产生活跃的气氛,才能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

1、采用合适的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采用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案例的穿插必须恰当。恰当、合适的案例来源于教师平时的收集和积累以及不断的更新。所以,成功地上好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智慧。

2、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应在上课时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讲授的内容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剩余的课堂时间应安排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点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更多地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实践证明对于以上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效果极好。

3、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上台进行讲解

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演讲能力以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要实现以上三种方式的互动,需要学生的配合。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更深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驾御课堂交流、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将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

三、结论

通过采用互动教学可以改变“课堂冷漠”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既要驾驭好课堂,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互动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121—124。

[2]刘建德。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2,(11):43—43。

[3]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0):15—16。

浅谈如何加强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摘要;如何加强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已成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所在。关键词;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实践新课程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教育课题。笔者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加强物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呢?一、注意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课堂互动。一个教师对知识、对学习的看法,必然会影响他对教学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行为来获取。另外,知识扎根于

互动教学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论文

互动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上的重要构成元素, 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互动教学不仅包含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包含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互动性学习。 此种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低效乏味,提高了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团结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 下面笔者分析一下当前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上喜欢强调教师的权威

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的互动教学应该是在平等民主的情况下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可是很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喜欢强调自己的权威,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保持一种敬畏感, 可是这必然会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让互动效果下降。 比如,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后许多学生没有勇气举手回答,又比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心中所想的问题。 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多年臣服于英语教师标准答案的权威之下, 不敢鼓起勇气进行反抗,使得英语整节课都显得沉闷无味,这就很难进行所谓的互动教学。

(二)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英语是初中学生必学的语言学科, 而只要是语言学科, 就必须多说多练才能够学会学好,才能够有所收获,英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使用英语实施沟通与交流,才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实施互动教学非常必要。 可是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英语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重点, 以英语教师的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基本上没有顾及学生个性的需求和年龄特点, 没有对英语课堂上互动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 深深地压抑和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这种情况会促使英语教学课堂没有活跃的气氛。

(三) 英语课堂上学生没有互动学习的态度

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的英语基础、理解能力、学习兴趣、记忆能力、教师授课方式、学生的性格特点等等,让很多学生不能够在喜爱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建立和养成良好的互动学习习惯和态度。 究其原因是初中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动机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此时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英语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学习,因此,假如,一位学生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了自信,或者特别讨厌本班英语教师的授课方法,这就使得这位学生不能够主动进入到英语互动教学过程中。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课堂互动的时候表现得特别谦逊,因此,不能够主动回答英语教师的提问,心里担心被其他同学看成是有意表现和炫耀卖弄,此种情况也是导致互动环节冷场的主要原因。

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上互动教学水平的对策

初中英语教师要想真正进行互动教学,遵循当前课改的要求, 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就一定要在英语课前制定好完美合理的互动教学策略, 给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一个愉快、轻松、兴奋的互动氛围,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英语互动教学方式, 真正实现高效英语课堂,让学生能够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

(一)英语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互动兴趣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师生互动活动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互动环节是否精彩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是否高直接决定于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吸引力,假如教师经常提出一些无效问题,或者是比较乏味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回答英语问题的兴趣,在互动环节参与度就会逐渐降低。 反之如果英语教师在课前能够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可以环环相扣,并且问题具有趣味性、吸引性、提高性和思维性,就能够在英语互动环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另一方面,英语问答互动这一办法不用仅仅局限于英语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可以将之延伸。 比如,可以进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提的问题也可以不限于课内,也可以扩充到课外,使学生逐渐养成问答和提问的习惯,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让问答环节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教师与学生要重视角色上的转变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是最理想和合理的学习方法,可是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将大把的时间花在自然氛围和英语学习环境的塑造上,如果英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长时间处于主导地位,那么一定会缩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和交流英语的时间,使学生丧失作为英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注意师生之间角色的转变,英语教师要尽量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不要做课堂的主体,要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互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三)丰富互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 活跃课堂互动氛围

初中学生正是心理和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其年龄特征,极易被外界环境干扰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科学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式,不断满足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渴望, 来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也可以增添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教学方法, 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 使互动环节愉悦轻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

(四)教师要重视对互动教学的管理

初中英语课堂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课堂上不仅需要一个传播知识的教师,更需要一个睿智的教师,来引导课堂掌控节奏,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的管理。 例如,在互动环节如果课堂的纪律非常涣散和混乱的话,英语教师就必须立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维持好班级的学习秩序,要能够冷静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处于高效学习状态。互动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够很好地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能够符合课改精神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营造互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思维,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的"课堂冷漠"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论文对课堂互动性进行研究,采用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课堂里普遍存在着一种“课堂冷漠”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讲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患上了这种“冷漠症”?据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制存在着问题[1]。大多数高校课堂上仍然沿袭了过去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受教主体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性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灌输,就会出现消极被动的听课现象,影响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法[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仅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从厌学变成乐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的教学。

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担负着组织教学活动的重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教学互动就是要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主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顺畅交流。它需要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活跃课堂氛围,而学生的参与和关注又会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给授课教师更多的压力,推动其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认真的态度去备课和授课,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3]。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求式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讲到某个理论的时候,引入当下发生的某个公共事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讨论中来,让他们在质疑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个理论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这个理论的多面性,形成更丰富的认知。

(一)课堂互动

互动式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善教”和“乐学”的有机结合,“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因此,在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要开放、自由,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欲望,进而鼓励、诱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利用课外教学环节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是实施师生互动的极好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这个过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建立qq群,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的发表观点和见解。有的学生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但在群里却能和老师无拘无束地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不仅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动机。师生间诚挚的、健康的情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也是师生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动力。

二、实施互动教学的条件

(一)互动教学给教师提出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要想驾驭好课堂,就必须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前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并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写设计教案。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设计好如何既能使学生掌握所讲知识,又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首先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地通读与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寻找适应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次教师要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开阔视野,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讲起课来游刃有余,有张有弛,轻松愉快。另外,教师还要查阅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引用的实例,使课堂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因此,教生的课前备课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备课,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3、研究教学方法

同样一堂课,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专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堂课如用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课前备课应尽可能将各种教法互相配合,以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互动教学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参与,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目的,学生在课下需要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讨论的需要。

1、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教学的成功起到促进作用。

2、课堂发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发言交流。学生的发言和汇报,为学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情境中,体验到学习实践的`乐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3、教师引导,质疑解惑。当学生将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的学习信息,向同学汇报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时,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习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的辨析、研究、探索,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不断求知、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互动教学实现过程

互动式教学要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互相呼应,产生活跃的气氛,才能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

1、采用合适的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采用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案例的穿插必须恰当。恰当、合适的案例来源于教师平时的收集和积累以及不断的更新。所以,成功地上好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智慧。

2、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应在上课时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讲授的内容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剩余的课堂时间应安排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点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更多地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实践证明对于以上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效果极好。

3、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上台进行讲解

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演讲能力以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要实现以上三种方式的互动,需要学生的配合。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更深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驾御课堂交流、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将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

三、结论

通过采用互动教学可以改变“课堂冷漠”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既要驾驭好课堂,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互动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121—124。

[2]刘建德。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2,(11):43—43。

[3]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0):15—16。

课堂教学互动特征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互动式课堂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 课堂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因而,如何在较为有限的课堂上让初中生获取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与能力便成为物理教学工作者亟待讨论与完善的问题。尤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传输式教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当下,构建一个科学而有效的互动式物理课堂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构建物理教学的互动式课堂进行简单论述,旨在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

初中作为物理学科的起始阶段,其教学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认知并理解基础物理知识,而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物理学习能力。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所谓的“灌输式”、“传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都仅仅只是奠基在理论传输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而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起到助推作用。那么如何打造合理的互动式教学课堂呢,本文以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谈谈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加以思考:

一、培养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他们对待某一课程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学生喜爱上某一学科时,他们就会从内心对其向往,产生兴趣。相反,如果没有这种愉悦的心情,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学习积极性。因此,物理教师在打造物理课堂教学时应该要抓住这一心理学特征,深入到学生中去,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同欢乐,共忧患,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物理教师在正式展开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利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进行导入,比如“一辆处在上班高峰期的公交车正在平稳运行,突然前方横向跑出来一只猫咪,司机紧急制动。就在此时一位男子故意扑倒他前边的一位女士,女士非常气愤地说:你看看你什么德性!而男士却不知羞愧地回答:这才不是德性,这是惯性!”一个小故事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教师在此趁热打铁问一问学生,男士的行为到底是德性,还是惯性呢?继而引领学生走进惯性知识的学习。一个小小的故事便能打造一节轻松愉悦的物理课堂,学生带着笑意进入物理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强调学生参与,培养自主能力

互动式教学课堂的构建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及他们课堂的民主自由,如此学生的学习情感才不会受到外界的约束与管制。而且,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学科,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结论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是不会从中体会到探究与发现的成就感,更不能感受到物理现象形成的生动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为此,在物理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强调他们的课堂参与感。例如在学习“压力”这一知识点时,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求知欲,继而全身心参与到知识点的学习中去。首先可以利用动画展示:在满是白雪的山坡上,一些游客一步一个脚印的徒步下山,异常艰辛,而另外一批游客穿戴整齐滑雪装备,轻松滑下山坡,雪地都没有陷下去的痕迹。这是为什么呢?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既可以抓取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直观地展现物理现象。在直观有趣的动画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其次,物理结论的获取离不开实验,增强学生参与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做实验。实验可大可小,像研究“压力”这一知识点时,物理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拿出一只笔并用两只手指头相互顶住这支笔,第一次轻轻挤压这支笔,第二次用力挤压,分别感受两次挤压后手指头的凹痕以及疼痛程度。小小实验,不需要耗费过多材料和时间,其效果却卓然显著。学生通过亲自感知,便能领悟到“压力”这一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三、开展探究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标强调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观察、实验、探究与运用,因此合理科学的互动式教学课堂应是物理教师为学生设置条件,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过程。而这里物理教师所创设的条件,并不需要拘泥于现行的物理教材,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外实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信息收集等等。

四、探究“互动”,强调“导学”

1.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确保互动真实落地。初中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其自制力较差,如果想要避免互动式课堂流于形式,那么在整个构建的过程中都不应离开教师的导学、组织与帮助。2.教师要驾驭住互动的“度”。课堂时间有限,物理教师必须尽量把握住课堂的每一分钟,讲究互动的时间恰当好处。如果师生互动时间过少,那么就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如果师生交流时间过长,又极易拉偏课堂方向,难于完成教学任务。3.强调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互动式课堂的前提,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次进行分组,给予难度不等的研究课题。并且全方位打造小组内、小组间、班级内、班级间互动的平台,保障全生参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也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引导者。而想要打造合理的互动式课堂,物理教师应该将“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将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转变成师生信息的互通性,充分发挥“师”与“生”双主体互动作用,实现最佳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荣.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互动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7).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的"课堂冷漠"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论文对课堂互动性进行研究,采用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课堂里普遍存在着一种“课堂冷漠”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讲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患上了这种“冷漠症”?据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制存在着问题[1]。大多数高校课堂上仍然沿袭了过去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受教主体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性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灌输,就会出现消极被动的听课现象,影响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法[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仅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从厌学变成乐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的教学。

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担负着组织教学活动的重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教学互动就是要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主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顺畅交流。它需要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活跃课堂氛围,而学生的参与和关注又会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给授课教师更多的压力,推动其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认真的态度去备课和授课,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3]。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求式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讲到某个理论的时候,引入当下发生的某个公共事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讨论中来,让他们在质疑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个理论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这个理论的多面性,形成更丰富的认知。

(一)课堂互动

互动式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善教”和“乐学”的有机结合,“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因此,在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要开放、自由,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欲望,进而鼓励、诱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利用课外教学环节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是实施师生互动的极好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这个过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建立qq群,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的发表观点和见解。有的学生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但在群里却能和老师无拘无束地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不仅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动机。师生间诚挚的、健康的情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也是师生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动力。

二、实施互动教学的条件

(一)互动教学给教师提出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要想驾驭好课堂,就必须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前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并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写设计教案。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设计好如何既能使学生掌握所讲知识,又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首先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地通读与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寻找适应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次教师要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开阔视野,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讲起课来游刃有余,有张有弛,轻松愉快。另外,教师还要查阅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引用的实例,使课堂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因此,教生的课前备课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备课,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3、研究教学方法

同样一堂课,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专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堂课如用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课前备课应尽可能将各种教法互相配合,以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互动教学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参与,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目的,学生在课下需要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讨论的需要。

1、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教学的成功起到促进作用。

2、课堂发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发言交流。学生的发言和汇报,为学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情境中,体验到学习实践的`乐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3、教师引导,质疑解惑。当学生将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的学习信息,向同学汇报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时,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习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的辨析、研究、探索,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不断求知、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互动教学实现过程

互动式教学要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互相呼应,产生活跃的气氛,才能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

1、采用合适的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采用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案例的穿插必须恰当。恰当、合适的案例来源于教师平时的收集和积累以及不断的更新。所以,成功地上好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智慧。

2、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应在上课时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讲授的内容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剩余的课堂时间应安排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点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更多地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实践证明对于以上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效果极好。

3、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上台进行讲解

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演讲能力以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要实现以上三种方式的互动,需要学生的配合。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更深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驾御课堂交流、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将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

三、结论

通过采用互动教学可以改变“课堂冷漠”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既要驾驭好课堂,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互动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121—124。

[2]刘建德。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2,(11):43—43。

[3]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0):15—16。

国外对于互动教学的研究进展论文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的"课堂冷漠"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论文对课堂互动性进行研究,采用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课堂里普遍存在着一种“课堂冷漠”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讲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患上了这种“冷漠症”?据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制存在着问题[1]。大多数高校课堂上仍然沿袭了过去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受教主体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性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灌输,就会出现消极被动的听课现象,影响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法[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仅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从厌学变成乐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的教学。

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担负着组织教学活动的重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教学互动就是要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主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顺畅交流。它需要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活跃课堂氛围,而学生的参与和关注又会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给授课教师更多的压力,推动其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认真的态度去备课和授课,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3]。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求式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讲到某个理论的时候,引入当下发生的某个公共事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讨论中来,让他们在质疑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个理论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这个理论的多面性,形成更丰富的认知。

(一)课堂互动

互动式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善教”和“乐学”的有机结合,“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因此,在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要开放、自由,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欲望,进而鼓励、诱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利用课外教学环节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是实施师生互动的极好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这个过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建立qq群,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的发表观点和见解。有的学生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但在群里却能和老师无拘无束地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不仅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动机。师生间诚挚的、健康的情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也是师生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动力。

二、实施互动教学的条件

(一)互动教学给教师提出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要想驾驭好课堂,就必须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前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并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写设计教案。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设计好如何既能使学生掌握所讲知识,又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首先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地通读与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寻找适应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次教师要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开阔视野,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讲起课来游刃有余,有张有弛,轻松愉快。另外,教师还要查阅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引用的实例,使课堂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因此,教生的课前备课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备课,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3、研究教学方法

同样一堂课,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专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堂课如用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课前备课应尽可能将各种教法互相配合,以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互动教学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参与,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目的,学生在课下需要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讨论的需要。

1、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教学的成功起到促进作用。

2、课堂发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发言交流。学生的发言和汇报,为学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情境中,体验到学习实践的`乐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3、教师引导,质疑解惑。当学生将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的学习信息,向同学汇报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时,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习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的辨析、研究、探索,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不断求知、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互动教学实现过程

互动式教学要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互相呼应,产生活跃的气氛,才能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

1、采用合适的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采用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案例的穿插必须恰当。恰当、合适的案例来源于教师平时的收集和积累以及不断的更新。所以,成功地上好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智慧。

2、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应在上课时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讲授的内容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剩余的课堂时间应安排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点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更多地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实践证明对于以上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效果极好。

3、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上台进行讲解

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演讲能力以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要实现以上三种方式的互动,需要学生的配合。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更深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驾御课堂交流、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将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

三、结论

通过采用互动教学可以改变“课堂冷漠”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既要驾驭好课堂,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互动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121—124。

[2]刘建德。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2,(11):43—43。

[3]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0):15—16。

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 高校教学效率低下效果差和效益不高,原因并不在于学习主体。关键在于教学主体所采用的“填鸭式”、“你听我说式”、“单向交流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OBE教学理念,即以结果为导向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课堂任务”为导向,进行“教与学”“双向”参与式互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能够为高校有效教学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依据。

关键词: “学生为中心” OBE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 参与互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内涵

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教到学意识转变。新的“三中心思想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当下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即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即以学习效果为目的,改进绩效评价标准。教师角色充当的是脚手架。以学生为中心,作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为学生搭起发展的脚手架,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OBE教学理念(Outcome-Based Evaluation)即: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理念,或强调学习产出为基础。

二、参与式互动教学的意义

通常,学习方式有听别人讲课、阅读看书、视听结合、看别人演示;还会通过与他人讨论,自己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进行学习,通过讲授给他人而有所收获。早在1946年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ngar Dale),在他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学习金字塔”(The Cone 0f Learning)。学习者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有巨大差异:用眼睛看,两周后我们只能保留所学内容的10%;用耳朵听保留20%;看图片保留30%;把看和听结合起来,像看电影、看展览、看示范、看现场展示,保留50%;而如果参与讨论,或者发表演说,所说内容保留高达70%;进行一次正式的演讲,或者模拟体验,真实体验,90%说过和做过的事会被学习者记住。其中,阅读和听讲是最不效率的`学习方式,参与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毫无疑问,是参与式互动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以公共政策学为例

1.应用目标

《公共政策学》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认识政策现象,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发现政策问题,采用先进信息手段与技术搜集相关政策信息,处理分析数据资料,利用已有分析结果,评价或预测政策绩效。增强学生政策敏感度;培养学生专业认识和发现能力;提高学生政策信息搜集、处理、分析及预测与评价能力。

2.应用内容

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坚持做“减法”和做“加法”的原则,包括两大内容:第一,做“减法”就是可是大幅度减少讲授内容,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如什么是公共政策和什么是公共政策学,等等这些简单易学、易懂、易会的纯理论内容。这一部分内容通过任务导向,布置课前学生自我学习完成。第二,做“加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设计性;增加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研讨和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逻辑性、连续性和启发性。例如,课程前序章节,讲授公共政策学学科产生背景、理论沿革、及三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八大概念模型工具,后续章节每一章节都会用到这三种方法和八大模型中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而设计内容,不仅吸引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而且学生在思考和研究讨论过程中,可以利用以往掌握的通识和专业知识,可以自己来构建问题并进行创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

3.应用模式

以《公共政策学》课程为实践基础,探索试验“参与式互动+讲授”的现代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承担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职责,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为学生搭起发展平台,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能够有效建构自身知识体系。该模式,参与不仅仅包括学生行为参与(被动听讲与主动课内外互动)、认知参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更为重要还包括情感参与;也包括学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参与:课上参与、课下参与、线上参与、线下参与。

4.应用方法与手段

采用“参与式互动+讲授”现代教学模式,需要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教学手段。采用任务导向来设计《公共政策学》课程内容,结合必要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开展参与式互动教学活动。课前,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与手段,以问卷或知识建构工作纸形式,引入基本的公共政策学概念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间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进一步思考;课上,采用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协作学习、质疑思辨等参与式学习方式,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以拓展学生思维,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和空间;课下,利用数字化媒体工具,跟踪学生反馈和课后答疑。总结学生反馈,在下一轮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合理而必要的补救式教学活动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任务。最后,形成“参与式互动+讲授”教学模式的良性循环。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高低,学习效果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如李政道所言:“最重要是学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未来真正的大学,应建成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