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北京档案期刊投稿经历

发布时间:2024-07-03 14:13:20

北京档案期刊投稿经历

中级的话一般的省级刊物就行了,如档案管理》杂志

靠谱,能解决问题,不用担心,办理经营丰富,很专业。给赞档之友,百度能查到相关资料的。

1 档案学通讯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2 档案学研究 北京 中国档案学会 3 中国档案 北京 国家档案局 4 浙江档案 杭州 浙江省档案局等 5 档案与建设 南京 江苏省档案局等 6 兰台世界 沈阳 辽宁档案局等 7 山西档案 太原 山西省档案局等 8 北京档案 北京 北京市档案局等 9 档案管理 郑州 河南省档案局等 10 档案 兰州 甘肃省档案局等 11 上海档案 上海 上海市档案局 12 湖南档案 长沙 湖南省档案局等 13 四川档案 成都 四川省档案局等

档案专门的刊物一般都会核心或双月刊,价格比较高,推荐发到科技类刊物上,如:信息化建设 求知导刊 信息系统工程 探索科学 等都可以收档案类的文章,均上知网如果您在学校工作,可以还可以发到教育类的期刊上

档案期刊投稿

中级的话一般的省级刊物就行了,如档案管理》杂志

我们是同行,我也关心这个。在检索后发现有这些杂志: 中国档案 浙江档案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四川档案 档案时空 档 案 档案天地 档案与建设 档案管理 湖北档案 机电兵船档案 广东档案 贵州档案 兰台世界 北京档案 城建档案 山西档案 兰台内外 云南档案 山东档案 黑龙江档案 推荐:兰台世界 半月刊速度较快!版面费在500-800,版面要求较低。祝一切顺利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没听懂什么意思...

档案学期刊投稿

没听懂什么意思...

核心期刊的话,审稿周期都不会太短。如果有合作投稿,整个投稿流程过程中,可能会节省一段时间。文章质量度越高,受到录用的几率也就越高的。

我们是同行,我也关心这个。在检索后发现有这些杂志: 中国档案 浙江档案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四川档案 档案时空 档 案 档案天地 档案与建设 档案管理 湖北档案 机电兵船档案 广东档案 贵州档案 兰台世界 北京档案 城建档案 山西档案 兰台内外 云南档案 山东档案 黑龙江档案 推荐:兰台世界 半月刊速度较快!版面费在500-800,版面要求较低。祝一切顺利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第二编 经 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 医药、卫生第六编 农业科学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心理科学 3.心理学报 4.哲学动态 5.自然辨证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9.中国哲学史 10.道德与文明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现代哲学 13. 心理发展与教育 14.心理学探新 15.周易研究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国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国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C8 统计学 l. 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C93 管理学 1.中国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领导科学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学学报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 中国民族 10.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云南社会科学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 1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内蒙古社会科学 17.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D1,3,5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5. 国际问题研究 6. 当代亚太 7.国外理论动态 8. 美国研究 9.当代世界 10. 西亚非洲 11.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2.国际展望 13.国际论坛 14.国际观察 1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6.和平与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学刊 19.东南亚研究 20.国外社会科学D2,4,6 中国政治 1.政治学研究 2. 求是 3. 中国行政管理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了望 6.社会主义研究 7. 教学与研究(北京) 8.毛泽东思想研究 9.党的文献 10.马克思主义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国青年研究 13.探索 14.党建研究(北京) 15.中共党史研究 16.学习与探索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社会科学研究 19.理论前沿 20.理论探讨 21. 新视野 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3.求是 24.理论与改革 25.科学社会主义 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2.理论学刊 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4.妇女研究论丛 35.党政论坛 36.理论导刊 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8.理论探索 39. 半月谈 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1. 中国青年 42.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D9 法律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E 军事 1.中国军事科学 2.军事经济研究 3.国防大学学报 4.政工导刊 5.军事史林 6.军事历史研究 7.世界军事 8.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9.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二编 经 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峰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F4/6工业经济(含F27)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F81 财政.国家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20 信息与传播 1.现代传播 2.当代传播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中国出版 4.编辑之友 5.出版发行研究 6.编辑学刊 7.出版广角 8.读书 9.中国图书评论 10.科技与出版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情报科学 7.图书馆建设 8.图书馆 9.情报杂志 10.图书馆论坛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知识 17.现代情报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中国档案 3.档案学研究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档案管理 7.兰台世界 8.山西档案 9.档案 10.北京档案 11.上海档案 12.四川档案 13.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G3 科学,科学研究 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G4 综合性教育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 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与经济 12.教育科学 13.江西教育科研 14.辽宁教育研究 15.教育导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18.教育研究与实验 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2.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 4.早期教育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学管理 3.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4.学科教育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历史教学 7.上海教育 8.中小学教师培训 9.小学语文教学 10.小学教学研究 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天津教育 1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5.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17.中小学外语教学 18.数学通报 19.中学物理.高中版 20.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中国高教研究 6.江苏高教 7.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现代大学教育 12.高校理论战线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G71/79 各类教育 1.中国成人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远程教育 6.电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体育与科学 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学刊 7.中国体育科技 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语言教学与研究 3.民族语文 4.语言文字应用 5.汉语学习 6.语言研究 7.中国翻译 8.世界汉语教学 9.古汉语研究 10.方言 11.当代语言学 12.语文研究 13.语文建设 14.修辞学习 15.语言与翻译 16.上海科技翻译 17.中国科技翻译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外语界 5.现代外语 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7.外语学刊 8.外语教学 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自然科学进展 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高技术通讯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应用科学学报 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8.桂林工学院学报N 自然科学总论 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系统工程学报 5.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自然辩证法研究 7.科学 8.管理科学学报 9.自然科学史研究 10.自然杂志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中国科学基金 13.中国科技史料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北京档案期刊是什么级别

刊名: 中国档案 China Archives主办: 《中国档案》杂志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7-5054CN: 11-3357/G2邮发代号: 2-28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档案曾用刊名:档案工作;材料工作通讯.档案工作创刊时间:195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是核心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 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 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档案天地是省级期刊论文发表咨询我头像

是核心的。不是国家级的,如果作者准备发表论文,尤其是用作评审职称只用,请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期刊的要求规定。

中国档案 属于地市级的,是国家档案局主管的档案行业报,是全国档案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另外附一段专门的介绍给你,希望能提供参考:《中国档案报》是中国档案界的行业报,是中国和世界唯一的档案专业报。《中国档案报》坚持政治性与专业性、行业性与社会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严肃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指导档案业务,沟通社会信息,揭示历史真相,记载当代要事,为档案事业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读者服务。

北京档案编辑部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请点↑↑↑ 北京卫视 ↑↑↑关注↑↑↑ 欢迎关注《北京卫视》官方账号 每日更新精彩内容 2015年11月21日,中国台湾第52届电影金马奖的颁奖典礼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举行,这届金马奖的影帝争夺十分激烈,入围者中,有像郭富城这样的老牌影帝,也有邓超这样的实力演员。但最终,这个影帝的桂冠却落在了冯小刚手中。这让许多人颇为惊诧,一个蜚声国际的大导演,偶尔做了一回演员,就能斩获影帝的殊荣,他在表演上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冯小刚出演的电影叫《老炮儿》,“老炮儿”,就是北京城的老混混,电影中冯小刚饰演的六爷因为儿子的事卷入了一场跟富二代的冲突。 他偏执的用自己的“规矩”来解决矛盾,却不料越陷越深。 现实中的冯小刚确实和电影中的六爷有许多相似之处。语气上京味儿的口音,生活上守旧的态度,而且都带着那么一股劲儿,不肯与他们认为“不合规矩”的事妥协。不同的是,六爷年轻时候辉煌过,所以那股劲儿是往外放的;而冯小刚则在事业巅峰,那股劲是往里收的,除此之外冯小刚几乎就是另外一个六爷。 真实的冯小刚是什么样子?他的那股劲儿又是怎么来的?这还要从一家公司说起。 公司名:北京好梦影视策划服务公司;注册号:1101081435912;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四道口路皂君庙甲2号;法定代表人:王朔;主管单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企业状态:吊销。经营范围里写着:电影、电视剧及文艺节目的策划、咨询,经济信息咨询,零售家用电器、家用电子产品、装饰材料、工艺美术品(除烟花爆竹)、建筑材料。 多年之后冯小刚在自传里回忆起这家早已不存在公司,印象最深的几个字——烟花爆竹除外。这家看起来从事业务繁多,横跨领域多样的公司,事实上只有三个人——董事长王朔,总经理冯小刚,还有一个财务总监。 旗下没有员工可供领导,用冯小刚的话说,董事长自己每天也得扫地擦桌子。 1993年底,这家名叫好梦的公司,在三个人的张罗下组建了起来。由于是第一次开公司,三人多少有些底虚,在办公室进行装修的时候,未雨绸缪地将董事长办公室里改造了一间密室,如果遇到不待见的人来访,就可以谎称老总不在。 开业当天,前来庆贺的各方来宾发现公司门口有一个抽奖箱,与一般公司开业要给来宾们礼品不一样,这个抽奖箱是让来宾们出血的。抽奖箱里摆着的是一堆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让前来祝贺的来宾们抽取,摸到哪张发票,就按照票面上的数额买单。 也就是说,前来祝贺的来宾仅说两声“开业大吉”是不够的,要有实质性的表现。最倒霉的一位来宾摸到一张四千块大班台的发票,也不得不照着数额全付了。这家名字在做梦,做事像做梦,开业当天还鸡贼来宾的公司就这么开张了,当天,来宾们给报销的发票也成了这家公司第一笔收入。之所以这家公司能有这么大面子,还要提到这两个人,冯小刚和王朔。 冯小刚出生于北京,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他和姐姐一路长大,上中学的时候迷上了油画,要知道在他成长的那个60年代,学艺术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母亲为了攒钱为他买各种颜料也是饱受辛苦。 几年后,正是这门能画画的手艺,让他能够自食其力,为母亲分忧,那是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冯小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继续进修。如果他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历史可能会进入另一条有趣的岔道,和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同届的他或许会以另一种姿态进入电影界。 第二个选项是参军,加入战友文工团做一名文艺兵。冯小刚毫不犹豫的选择的后者,一来是因为参军了有工资拿,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他一早就羡慕军人,特别是文艺兵,能够穿干部服,拿六块钱工资,还能穿掐腰大衣,想想都神气。他领到军装之后,还专门请假回家,让母亲看看。冯小刚就这样成为了一名文艺兵,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的文艺兵比现在的海龟还牛,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演出,都拿着一样的皮箱,特别威风。 正是他对这段时光的怀念,促使他后来拍摄了一部专门讲述文工团的电影《芳华》。 七年从军,到1984年,冯小刚退伍转业来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美术,也是从这里,冯小刚结识了王朔,并和他一起担任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1991年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红遍全国,随后冯小刚又和郑晓龙一起执导了《北京人在纽约》,也是万人空巷。在好梦公司开张前的那段时间里,冯小刚已经成为影视圈里不可忽视的一支潜力股。而当时王朔的名气则要比冯小刚大的多,80年代后期,他是无数年轻人心目中的精神导师。他躲避崇高、调侃精英文学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在影视界,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众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不乏《顽主》、《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经典。很多电影人都以能拍摄一部王朔的作品为荣。因为王朔、冯小刚两人名声在外,好梦公司成立不久,就有金主找上门来,那是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好梦献给你》。当时还只是一个意向,连剧本都没有完成,投资人就把承制方的利润打给了他们。 王朔的意思是别着急分钱,这点钱也养不了老,不如用在公司的公共关系上。冯小刚所理解的公共关系,就是一堆人吃吃喝喝不谈正事,不计较一时得失,为日后相互合作埋下伏笔。 有钱之后的好梦公司开始了他们的公关:几乎每天都在请客,从亲朋好友到同行前辈或是企业家,囊括极广。在这些饭局上,冯小刚和王朔总是不分男女贵贱,逮着人就猛夸一通。开始时,还有些词不达意,让被吹捧的对象心生疑窦,但反复实践之后,竟然都练就了一身说好话的绝活儿,总是能将对方夸得十分受用。 比如在夸一个老板的时候,就说他名下产业多,多到数不过来,只能晚上站在景山上让手下给他的产业熄灯,不大会儿的功夫大半个北京城就熄灯了。被夸的那位老板心花怒放,直言晚上还有接着请客。 事实上,他们这么夸人,和当时运作的项目《好梦献给你》还有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初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少有些拘谨,他们想通过《好梦献给你》能改变这种社会风气,希望人们能多说好话,让互相吹捧能成为人们交流的润滑剂。 这段生活的积累,在多年之后,被二人搬上了大银幕。 然而,《好梦献给你》作为好梦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并没有能够如期完成,项目卡在了剧本上。之前写过《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大撒把》等剧本的冯小刚坐在打字机前毫无状态,用王朔的话说,这是遇到坎儿了。 当时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剧组也建了,剧本就是出不来,眼看着“好梦”就要变“噩梦”了,冯小刚越是着急,就越是写不出来。看着冯小刚心急如焚的样子,王朔最终决定,写不出来就放下,大不了慢慢还人家钱,总不能因此而丧失了创作能力。 之后好梦公司用《一地鸡毛》、《永失我爱》、《情殇》三部戏里抠出来的钱才把勉强这个窟窿堵上。 《永失我爱》是冯小刚第一个独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这是一部描写当代人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的作品,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九十年代中期,一部电影要想出头,有两条道路:要么像第五代导演那样,做符号化和本土影像化叙事的电影;要么像第六代导演一样,自费拍地下艺术电影,拿到国外去参评奖项。而《永失我爱》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更接近于第四代导演的风格,也没有得到理论界的关注。 另一个方面,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自八十年的开始国产电影就一直不景气,1993年国产影片就减产了一半,观众不足也就是从前的1/3。受到大环境影响,电影的票房成绩也不理想。这让当初踌躇满志的王朔和冯小刚不由得有些沮丧,但他们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危机正在向他们逼近。 多年之后冯小刚依然准确记得这一天,1996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这一天,正在执导拍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的冯小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股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 当他和王朔走进时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的办公室的时候,一份电影局的通知递到了他们手里,上面赫然写着“建议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停拍。” 当天,冯小刚解散了剧组,和朋友喝的酩酊大醉,在马路上睡了一宿,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徐帆看着自己,默默地流泪,而自己脑袋右侧露出了一块拇指大小的头皮。 这一天永远地留在了冯小刚的记忆里,他觉得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好梦公司一共投资拍摄的六部作品,或者停拍,或者遭禁,或者惨淡收场。这次事情之后,当初雄心勃勃的好梦公司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公司解散后,王朔跑到美国韬光养晦,冯小刚则一度躲到荒郊野外的别墅,破罐子破摔。他的事业也走入了最低谷。 这是电影《甲方乙方》中葛优的一段自述,既反应了当时电影行业的不景气,也反应了冯小刚当时的状态。现实中,他与王朔的好梦公司已经不在,然而他电影事业的“好梦”,也恰在这个时候来临了。 1997年春节刚过,冯小刚接到了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的电话,约他过来谈谈。针对当时国内不景气的电影市场,韩三平和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想要救市。他们希望制作一部贺岁影片,想要寻找一个活跃、手里有素材、符合观众口味的成熟导演。 业已成名的大牌电影导演显然不是他们的考虑对象——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把市场理念强加给那些拍艺术电影出身的导演。不得已,韩三平与张和平把目光投向了更有观众缘、创作风格更接地气的电视剧圈,冯小刚就这样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这一次,冯小刚拿出的创意,正是原来好梦公司没能拍成的项目《好梦献给你》,他把剧本的中心情节“好梦一日游”的创意讲给韩三平听,韩三平在听完之后,很快就敲定了这个项目。 或许是经历了好梦公司起伏变迁的冯小刚有了更多的感悟,在时隔三年之后,冯小刚完成了那个当初心急如焚却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剧本,并定名为《比火还热的心》。当初王朔说他在创作上遇到的那个坎儿,就这么过去了。 这部电影是冯小刚的背水一战,他大胆地接受了制片方紫禁城影业提出的一个条件:不收钱,零片酬,只拿票房收入分账。不成功,便成仁。 可以理解当时冯小刚的心境,在经历了好梦公司的挫折之后,他必须要赢得民意,民意是惟一能让他继续当导演的因素,而民意的直接体现,就是票房。为此,冯小刚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市场化。 为了贴近观众,剧本研讨会请来影院经理和观众代表,前前后后讨论了11次,修改了十来稿。有一个影院女经理姓陈,给他提出一个意见:“张富贵被地主婆虐待的那场戏不到位。张富贵始终没有跪下,不像黄世仁虐待喜儿,出不来喜剧效果。一定要让他跪下。” 这条意见并不专业,冯小刚一听就急了,破口而出:“你懂剧本吗?” 女经理面红耳赤:“冯导我告诉你,我虽然不懂剧本,但我懂观众、我懂市场!” 最终,冯小刚还是让傅彪饰演的张富贵跪下了。影片在北京地质礼堂影院举行观众见面会时,冯小刚给那位女经理深深鞠躬,说:“陈经理我得谢谢你,我看了电影,觉得你的意见特别好,虽然不符合编剧规程,但特别符合观众的口味,有效果、有笑声。” 这部精雕细琢的电影最终命名为《甲方乙方》,并于1997年的12月20日推出市场,上映不久,便引起了轰动。电影成功地将许多人的目光从电视转移回到了电影上,为了一睹影片,人们再次回到了影院。这部投资370万的电影最终收获了3000万的票房,仅北京就有1150万的票房收入,这给当时低迷的电影市场带来了一支强心针。 然而,这部创下当时票房纪录的电影,却无法得到理论界的认可。一些评论家甚至说:《甲方乙方》只是不入流的“小品串烧”。这些刺耳的声音可能和冯小刚当时在电影界尴尬的地位有关。 从年龄上来说,他比陈凯歌小6岁,年纪上正好处在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中间。而创作风格上,他又不属于这两者间任何一个群体。在很长一段时间理论界的认知里,冯小刚的名字和王朔绑在了一起,他的作品也被看做是王朔电影的一部分。 外在的声音并没有干扰到冯小刚的创作,在之后的两年里,他连拍两部卖座贺岁片《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一片空白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贺岁档”概念,而冯小刚也成为了“贺岁档之父”。凭借贺岁片声名鹊起后,他又试图回头拍那些符合自己口味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而在拍完反映社会生活问题的《一声叹息》后,主流评论仍然没有好转。2000年,《一声叹息》的票房成绩仅次于主旋律影片《生死抉择》,囊括了除最佳导演奖之外的全部五个主要奖项,但依然未能入选当年金鸡奖提名。在那段时间里,冯小刚的作品根本没法获得主流评论界认可。 《一声叹息》带给冯小刚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和华谊公司合作的加深。事实上,从《没完没了》开始,华谊公司就成为了冯小刚电影的制片方之一。 但当时的冯小刚还不是华谊公司唯一的选择。 几乎同一时间,华谊公司还投资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以及主旋律电影《我的1919》。在投资众多的导演中,华谊公司的老板王中军似乎更中意姜文,连续投资了《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不少影片。然而,既霸气、又独断强硬的姜文让华谊公司的王氏兄弟有些“HOLD不住”。相较而言,华谊公司在和冯小刚接触磨合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认同。冯小刚对电影的许多考虑方式和出发点都跟制片人颇为接近,也曾多次表示愿意和制片方共同承担电影运作的商业风险,相似的理念和票房号召力带来的商业保障,让华谊公司下定了决心,不久就以一年400万的高价签下了冯小刚。 多年之后,从演员阵容上也能看得出两家公司的勃勃雄心,不单有冯小刚的老搭档、老牌影帝葛优,还有香港巨星关之琳、好莱坞老戏骨唐纳德·萨瑟兰。这部电影也是冯小刚的转型之作,相较于之前大圆满式的结局,这部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除了一如既往地保留京味儿的调侃风格之外,他还敏锐地注意到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争议话题,比如互联网公司、房地产热等话题。 【《大腕》最后一段: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花园,楼里边有游泳池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sir?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倍儿有面子。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再建一所美国诊所,二十四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两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有趣的是,电影中看似荒诞诸多情节,竟在若干年后的现实中逐一应验了。然而,就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冯小刚差点丢了性命。 事实上,在录制这期节目之前,冯小刚的心脏已经不止一次的给过他警告,在拍摄电影《大腕》的片场,他就曾遭遇突发性心脏病,一度送到医院抢救。待病情平稳后,他又从医院赶回片场接着拍摄。 在外人面前恍若无事的他,内心的不安只有自己知道,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冯小刚对自己当时的心境有过这样的描述: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夸张的惊恐中度过。稍有不适,即刻吞下几颗速效救心丸,吸上氧气躺倒放平,眼神无助地望着周围的大千世界。 在完成《大腕》拍摄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冯小刚没在接拍新作,而是在妻子徐帆的陪伴下休养身体。 也就是在冯小刚养病期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生了一场巨变。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获得亿国内票房、11亿海外总票房的佳绩,第二年,广电总局颁布《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大量风险投资开始进入电影领域。越来越多的观众认为,进电影院看电影就应该看“大片”;投资方也认为,拍大片,才能挣大钱,中国电影正式进入“大片时代”。 2003年,身体逐渐好转的冯小刚也感知到了时代的变化,既然无力扭转社会趋势,索性和华谊公司一起投身进了这个大片时代,他要给那些人看看,我也拍一个你们认为难的电影,这一拍,就在商业大片的市场上迅速搅起了一片风云。凭借着冯小刚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华谊公司王氏兄弟的娴熟的商业运作,《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等作品相继推出,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被冯小刚和华谊公司的组合接连打破。2008年《非诚勿扰》上映19天,就突破了3亿票房,而冯小刚也成为了中国首个个人作品票房过10亿元的电影导演。那段时间里,冯小刚得意的说:自己的电影投资回报率是200%,利润仅次于贩毒。 2009年,华谊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在他们公司的上市招股书上,也毫不遮掩地强调了冯小刚对公司作出的贡献和意义。 另外,由于公司目前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及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 献占比相对较高。如电影业务,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2 部影片,这 2 部影片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账收入 18, 万元, 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 40%和总营业收入的 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电影的黄金时代,走进影院的人越来越多,票房总数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制作商业类型片,也成为了大多数电影公司的共识。然而一手开创贺岁档市场的商业片教父冯小刚,却有一个不同的想法——拍摄一部关于民族苦难的影片《一九四二》。 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了整整十八年,而在商业类型片占据主流的时代,要想把这个想法变为现实,何其困难。冯小刚巧妙地用合作和周旋来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他把自己拍摄的电影分为两种:满足自己的和满足别人的。 1999年,他“捏着鼻子”拍完了自己相对不喜欢的《没完没了》,获得了拍摄《一声叹息》的机会。从此往后,他每拍一部电影,都会跟投资方达成某种默契:我满足你一部,你也满足我一部。《一声叹息》之后,冯小刚拍了一个满足投资方的《手机》;大片《夜宴》拍完,则是他喜欢的《集结号》,然后又迅速拍了个满足投资方的《非诚勿扰》。 到了2011年,他终于等来了拍摄《一九四二》的机会。 《一九四二》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这是一篇调查体的小说,没有贯穿人物,没有故事情节,只是一个1942年的史实资料拼图,在这个基础上拍摄电影,难度可想而知。 早在90年代初期,冯小刚看完刘震云的小说之后,就有了将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的想法。1994年,冯小刚在和刘震云一同参加北京青联的会议的时候,就曾向刘震云提出想要改编《温故一九四二》,但刘震云拒绝了,告诉他时机不成熟。事后冯小刚笑谈,他可能是怕我拍不好。时隔六年之后,到了2000年春节,冯小刚接到刘震云拜年的电话,同时也得到一份大礼,刘震云在电话里说,《温故一九四二》可以上路了。 项目是可以启动了,但那个问题还在,没有人物,没有故事,怎么撑得起一部电影。冯小刚和刘震云想到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在宾馆房间里仔细构思人物和故事,还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灾民逃荒的路线再走一遍。两人对视一眼,“都没那么聪明,只好按笨办法来。”于是他们从北京出发,走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用了将近两个月。整个过程走下来,灾民人物就一个个在脑海里出现了。电影中的人物,有的是1942年幸存下来的,有的是遇到了他们的灵魂。 剧本第一稿出来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特别鲜活,人物的语言也非常准确。 2011年1月,这部电影再次启动,经过10个月的筹备,5个月的拍摄,以及7个月的后期制作,到2012年底,《一九四二》终于面世。在电影上映之前,冯小刚在微博上放下狠话:我为此赌上之前十二部影片积累的人气,我相信我对观众的判断。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输得精光也无憾。拍《一九四二》就得把脑袋上的天线全拔了,聋子不怕雷。 这是他第二次背水一战,当年所有人都在拍摄艺术电影的时候,他逆流而上拍摄了《甲方乙方》并大获成功。 多年之后,当所有人都在拍摄商业大片的时候,他再一次逆流而上,拍摄这段民族苦难,并为此赌上之前十二部影片积累的人气。这一次,他押对宝了吗? 2012年底,他耗尽心力、酝酿19年拍出来的《一九四二》终于上映了,然而第一天的票房只有2600万元,口碑也很差,一些电影网站甚至一开始就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数。糟糕的票房开局使得华谊公司的市值在2天里蒸发13亿。 随后,同档期的对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泰囧》都表现得十分强势。前者的国内票房出人意料地突破5亿元,后者则获得了亿的总票房,成为当时的中国电影票房史上收入最高的华语电影。 票房失利,让冯小刚猛然发现,自己现在摸不清观众的喜好了。2008年《非诚勿扰》出来时,他还很自信地对媒体说,“这么多年,没有一回大家会看好我的电影,可每一回,观众都给我撑了腰。中国导演里,我不觉得还有谁像我一样,票房上没有败过一回。”但到了《一九四二》,规律第一次被打破了。 电影下档后,事情还没有结束。为了回报华谊兄弟,冯小刚得拍一个常规冯氏喜剧片,即后来的《私人定制》。随后他又担任了2013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忙活了大半年,最终又收获了一片骂声。在那段时间里,他过得并不顺心。 2015年7月,冯小刚发了一条微博:如果我三十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来日方长;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借社会新闻里经常使用的一句形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就不愿意妥协了,因为时间无多。这一年,他出演了电影《老炮儿》,在电影里,六爷是一个社会和时代变迁中的底层小人物,生活处境并不太好。而冯小刚对角色的理解是:“这个人物心里头堵着一口气,要把这口气释放出来,正好赶上儿子被绑架,就豁出去了。”巧的是,当时的冯小刚因为《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及之后的一系列事,整个人的状态跟六爷很相似,《私人订制》之后,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再去拍电影,那股闷气需要有个出口宣泄、爆发,电影《老炮儿》正好赶上了。 《老炮儿》的片尾,六爷举着武士刀在冰面上狂奔,不顾脚下随时可能化掉的冰面,迎着对面百倍于的敌人而去,那股轴劲,又何尝不是如今年过六旬冯小刚的写照。 经常自感时间不多的他,在艺术创作上也更加的坚持,拒绝妥协,在他2016年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中,他就坚持用圆形的画幅拍摄。这种偏向于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构图手法不仅形式新颖,而且能使影片有一定的间离感,避免人们对号入座。但冯小刚的这个想法,只得到了摄影师一个人的支持,从制片方,到剧组的其他主创都反对他这么拍摄。有些反对他的人还是他多年的好友。为了这份坚持,冯小刚一度放下狠话:所有投资这部电影的人,要么拿着钱躲开,要么和我一起往河里跳,没有中间路可走。 也是这份坚持,让他站在了2016年中国台湾第53届金马奖的颁奖舞台上,这一次,他要领取的是最佳导演奖。六十岁之后,冯小刚的心态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方面他在艺术上更加坚持,而另一方面,他的许多想法也随着时代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也体现在了他的电影中。 二十多年前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最后一段,梦游公司的人上街向所有人说好话,他们告诉那个拘谨的年代,要放开。二十多年后的《私人订制》的最后一段里,主人公们向人道歉,向大自然道歉,他告诉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要收着。 《档案》 播出时间:日常节目 周一,周二23:16 特别节目 周三21:20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 北京卫视官方微信 北京卫视官方微博 编辑拉菲克

养生堂,主持人刘静我有照片和录音当时节目是柴式养生护肝法,我回答问题后给个破壁机后要回说过些日子给,当时太相信北京电视台了,现在一直拖,我非常气氛失望,北京电视台传播思想文化的地方都这样,社会好的了吗

《历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专一点看《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