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与砍柴归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18:40:10

与砍柴归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1、大纲必须清楚 因为论文的内容非常复杂,所以在写作前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知道要写什么,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引言、文献研究、国内外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案、方案效果等,您需要的大概有一些。 2、从“原则”看“大纲”与“章”的关系 写论文时,第一个是“框架”“大纲”是一般论点;“项目”是次论点。大的和小的“论点”都被打开,形成了“框架”;然后,按照“原则”(论点)进行的论证(分析和论证)自然就成了“章”(段落或部分)。刘勰说:“讲到工资,就可以打破理性”,说工资就是砍柴,打破“理性”就是沿着事物的内在肌理砍。 3、新与独特有关 所谓“人无我”;“人有我”;人转向我;人转向我弃——重新开拓新视野;在“论题”上,有许多新的:对“说”的否定;对“前说”的补充;“差异论”的辩证法;“成成”的质疑;新“材料”的发现引入新的“观点”;填补研究空白;讨论新的“观点”;研究新的“观点”。“方法”等等。这正是:山不高,有仙,则名;水不深,有龙神;文学不长,有“新”则“行”! 4、使用参考书 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论文的“参考文献”要全面标注,既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又尊重了前人的劳动成果。“注意事项”应准确、完整、规范。 5、纸张格式 主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可以有副标题);作者;摘要(中文内容摘要约200字,避免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一般需要翻译成英文);关键词(一般3-7个,以“;”分隔);正文(包括章节等);参考文献;注释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很多想要申请研究生的同学,对学校要求的Research Proposal 都是一知半解,也很苦恼该如何写好它。今天我就谈一谈这个Research Proposal。其实,有了topic或者研究方向, 就应该恭喜你了! 最艰难的一关你已经过了,既然已经有了topic或者大致了方向了, 那就等于有了最终的目标, 你已经不是无头苍蝇了。搞学术嘛,归根结底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接下来要做的:把你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如果可能的话拆分为几个小的问题。譬如:需要确定什么参数?需要测定什么数据?需要了解什么情况?等等。 着重关注方法学(Methodology)--- 也就是“idea”。即在现有的条件或环境下, 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解决这个(这些)问题。我以为一篇成功的proposal的Methodology是最重要的部份。 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比较基础的。譬如:需要什么手段?需要什么技术?需要什么仪器?需要什么模型?采用什么算法?等等 另一个层面则更为抽象和核心 简言之就是:你拿到这些原始数据或者初步结果之后你要如何处理或者分析这些初步的结果并解决你的问题? 前面已经强调了 Methodology是一篇Research Proposal最为核心的部份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Methodology部份如果没什么新意或者没什么价值, sorry,没人会继续读你的下文了。形式上 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思路要清楚 逻辑要清晰 要全面要严谨要能够自圆其说。关注国内外同行的进展最主要的渠道就是查文献了。譬如:看看大家做到什么程度了看看别人都采用了什么手段?看看别人的结果如何?等等。这部份是比较痛苦的,三五十篇文献一点都不算多。 先列一个outline出来我之前自己的Research Proposal大致分为如下基本部份: 背景介绍 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预期结果 展望 参考文献列表 「文献综述」基本上就是“我们目前对这个问题瞭解到什么程度了”。「研究目的」基本上就是“我想解决什么问题”, 显然这个是核心所在。「研究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想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整体的逻辑大该是:基于我们目前的知识,我们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就照著outline动手写吧,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构清晰思路清楚切忌罗嗦 而且要有可操作性。 比如,你的研究需要太过昂贵的或者过分尖端的仪器或者技术,你就需要思考一下可行性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说话不能空口无凭要有凭有据!譬如,某个观点是别人的研究里得出来的,那麽一定要列出来出处;或者某个观点是你总结归纳出来的,那麽论据要充分;或者某个观点是基于未发表的结果,那麽也要标注来源或出处。坦言我个人并不擅长写作,经验有但也不是太多。理工类科技类的写作(譬如受众多为专业人士的论文、专著等)并不刻意追求表达方面的艺术性,但是在文字或表述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和规范。强调一点:逻辑清晰表述严谨。这一点非常重要,譬如"因为我肚子饿了 所以我要喝水" 显然这个论点和论据并无直接的联系,或者说 从论据无法推理得到该结论。这个例子很夸张很荒谬 但是这类问题发生的概率非常之高。 归结一下 常见的容易被直接枪毙的错误有:(1) 混淆了“回归(regression)”与“相关(correlation)”之间的区别;(2) 由表观上的“相关关系”仓促给出“因果关系”。 先举一个虚幻一点的例子我们来探究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倘若我们能够直接推理得到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若有) 那么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这种推导是极端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的或者 x与y之间可能压根儿就没有本质上的函数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通过改变x的值并观察y是否发生了变化籍此来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假设实验发现改变x的值但并未观测到y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于是你就给出结论说y是独立于x的,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草率的结论… 因为倘若在你做实验的x区间内y对自变量x并不敏感,你自然不会观测到因变量y的显著变化了。 再举两个实际一点的例子北京气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进几十年来北京的全年气温呈现升高的态势,所以你给出了结论:全球气候确实变暖了… 虽然这个结论目前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但是从该论据是无法推出这个结论的,首先,空间上,北京的情况也许可以反映但绝对不能代表全球的情况;第二,时间上,只有近几十年的数据实在是没有说服力。 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趋势基本是毋庸置疑的了,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一种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个也是人尽皆知,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自工业革命起就开始持续大幅度地增长,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全球平均气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或全球浓度,化石燃料使用等)确实存在正相关性。所以你的结论是:气候变暖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这话基本ok,但是你若是在学术刊物中使用这类文字那基本是一定会遭到质疑的,气候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类问题发生的频率那是相当之高,甚至不少大牛有时也会偶尔出现这种疏漏,所以无论在动笔写的时候还是完稿之后检查的时候都应该著重注意,尽量避免这类问题。最后一点:参考文献科技类写作区别于其他体裁最显著的特徵之一就是引文系统。所谓言出有据如果你的文章中引用或参考了别人的数据、方法、结论等,必须在参考文献中进行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格式、引用方式等我不多说,有兴趣请自己去查,强烈建议使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譬如EndNote,RefWork等,有了这些软件你就再也不必为格式等等细枝末节的问题烦心了。这些软件上手都不难但是第一次整理你的文献库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你只有几十篇一两百篇文献,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时间),一旦创建好,日后只要形成习惯讲新的文献放进你的文献库即可,不要嫌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几个小时的时间会让你日后的工作事半功倍。另外除了常规的已发表的论文、书籍、报告等,其他一些通常会接受的引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已接收但尚未发表的文章(accepted基本上与published无异)。- 其他未接收或未发表的文章(如in review,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等)。- 或者未经或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后两类类可统称“灰色文献”对于灰色文献的引用要谨慎。请注意,未被SCI、EI等知名索引系统所录用的学术期刊(如一些国内核心期刊、xx大学学报等)所发表的文章是以作为参考文献的,只不过这类期刊影响力有限所以“参考”意义也就非常有限罢了。不用问我格式怎么搞 ?research proposal如果有给定的模板或者引文格式要求 那就严格按照要求来;如果没有通常情况下随便遵从一个标准即可,通行的引文格式标准很多 有兴趣自己去查 (如果你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格式问题就是小菜一碟)。不要觉得参考文献不重要 如果你的引文格式乱七八糟,引用内容牛头不对马嘴,会给人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相反参考文献也切忌滥,有关系没关系的文章都一股脑地放上来,也会给人滥竽充数之感。 题外话引用文献请注意实效性,有些领域发展很快。以环境类学科为例一些十多年前大牛提出的经典理论或共识已经被大幅修改甚至完全推翻。所以无论在研读文献、确定研究方向还是引用参考的时候都应该留心方向是否有最新进展。

与归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望采纳肖楠.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中国元素[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36-137.朱璞.浅谈电影中的埃及文化——以《木乃伊1,2》,《神鬼传奇之法老王的咒语》为例[J].电影评介,2010(004):16-16.郭静.“商业噱头”下的“文化说教”——电影《木乃伊3:龙帝之墓》所隐含的帝国主义文化策略[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4).陈谦信.唤醒兵马佣——《木乃伊3:龙帝之墓》导演罗伯·科恩拍摄手记[J].2008.孙立,梁爱萍.从“庄生晓梦”到“木乃伊归来”[J].大自然,2007(2).土星.神秘木乃伊古埃及法老[J].图形科普,2003(6):3-3.孙立,梁爱萍.从“庄生晓梦”到“木乃伊归来”[J].大自然,2007(2).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1] 周乐峰. 互联网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 张祺. 财富管理市场中公募基金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3] 关文.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 刘利.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及其模式研究[D]. 外交学院 2011

[5] 管晨.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6] 罗小鸥. M证券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向妍. 工行湖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

[8] 刘小明. 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J]. 财政研究. 2005(12)

[9] 周斐. 江西省A路桥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0] 王胜男.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1]黄国良. 安信证券河源地区轻型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2] 江利芳. ZDICP园区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控制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3] 张鸿哲. 货币经纪业X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4] 刘颖. 沈阳恒信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

[15] 张凌云.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刘燕. 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7] 刘鹏. DB证券公司沈阳营业部客户服务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18] 江晓东.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体系问题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01)

[1] 潘新民.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08)

[2] 徐文婷. 欧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 时代金融. 2010(11)

[3] 吴玫. 金融海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警示-台湾经验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林波. 成都工行财富管理业务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朱军.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6] 陈璇淼. 卖空制作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7] 杨传华. 财富管理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8] 蒋明康. 财富管理与消费者保护国际经验研究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9] 朱丽.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媒体关系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0] 许诺. 融资融券净余额与标的证券价格相关性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1] 鲁轶. 财富管理在美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04)

[12] 裘莹. 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3] 张玮.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4] 刘方生.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J]. 银行家. 2009(06)

[15] 史琰. 投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康志榕.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17] 祝舒.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高管及公司业绩[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8] 虞超. 行业组合表现是否领先市场表现[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9] 赵爱玲. 银行、信托和券商 谁将称雄财富管理市场[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1)

[20] 徐宜阳. 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1] 林励盛.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2] 韩少平.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6.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1]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王光玲.CRM—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1]殷泰晖,李帅.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02):193-196.

[2]孙钟安.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44-4645.

[3]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4]肖飞,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JAVA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3):18.

[5]魏亚楠,宋义秋.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8):204-206、222.

[6]曹新志,沈君姝,郭辉,等.Oracle数据库在PACS/RIS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35-37.

[7]彭小斌,张文峰,林根深.ORACLE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机制及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1):44-45、14.

[8]付强,王春平.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开发平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08):69-70、80.

[9]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等.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03):190-192.

[10]梁树杰,黄旭彬.Oracle数据库维护中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科技,2014,27(10):61-63.

[11]刘哲.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调整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283-284+287.

[12]胡铁峰.浅议如何调整优化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86.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60.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曹雪芹,高鹗著,李全华.标点《红楼梦》通行本[M].岳麓书社,198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3]徐定宝.《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造成贾母性格逻择混乱的主要原因[J].明清小说研究,2000.

[4]曾扬华.贾母的烦恼[J].红楼梦学刊,1995.

[5]周汝昌.周汝昌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4.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2]邸瑞平:红楼撷英[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6]李希凡.:传神文笔足千秋[CD2]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李论:《红楼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8]宋淇:红楼梦识要[M],北京中国书店,2000.

[9]吴调公:从晴雯之死一节看曹雪芹的美学观[M]∥红楼梦研究辑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六卷[M],花山文艺出版社,1977.

[1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下册,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程乙本),作家出版社,2003.

[2]周昌汝《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9.

[3]周昌汝《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

[4]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梁归智《红楼梦探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寇秀兰《微观红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爱玲《红楼梦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1]王刚编著:《把握好用人的技巧与管人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03年2月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人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9月

[3]李诚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

[4]吴志明著:《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7]罗布.戈菲:《人员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1月

与火柴棒前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火柴,发明于十八世纪的下半叶。当时主要是利用黄磷为发火剂。由于黄磷有毒,后来又逐渐为硫化磷火柴取代。后者虽然没有毒,但随时都有自燃的可能,相当危险。1833年,世界上第一个火柴厂在瑞典卑而加城正式建立,直到1855年才研制成功安全火柴,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国人在公元577年发明的(一种引火的材料,不是火柴),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中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在马可波罗时期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洋火”能借着摩擦生火。而发明这种火柴的人是英国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

及时清理牙间隙,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可以帮助你摆脱经常塞牙的尴尬。 老年人牙齿的4个变化 1. 牙齿磨损多 牙齿经过数十年的使用,表面的釉质(珐琅质)已基本被磨耗殆尽,牙本质外露、牙面变平、牙齿变短,从而导致吃饭时咬不烂东西,吃东西时间变长而咬肌疲累,出现凉的不能吃、热的也不能吃等咀嚼效率低下、颞颌关节病变、牙本质过敏的症状,有的还可能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牙周病而出现持续性的疼痛。 2. 楔状缺损多老年人的牙齿颈部经常能看到有1道横行的沟状缺损,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为牙齿局部的酸性环境腐蚀、咬合压力、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等。楔状缺损可以引起牙齿的过敏、疼痛等感觉,可以继发龋病、牙齿横折等并发症。 3. 牙缝大 人到老年,牙龈和牙周组织的萎缩使牙齿之间的缝隙逐渐增大,这容易造成食物嵌塞,从而导致根面龋的发生和发展及牙周组织的病理性吸收,使牙齿出现缺损和松动等病变。 4. 残根、残冠牙多 这是由于长期的牙齿磨耗、龋齿、楔状缺损等原因,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或由于病人恐惧补牙和拔牙而延误治疗所致。 吃东西爱塞牙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周病使牙齿松动,造成牙间隙增大;牙齿磨耗严重,且不均匀,咀嚼食物时咬合的压力很容易将食物挤入两牙之间;牙齿的楔状缺损,患龋齿后未及时修补,拔牙后未及时镶牙以及牙齿排列不整齐等都是老年人塞牙的原因。 食物塞牙令人不适且烦恼,剔牙又给人增添了许多麻烦,如果残留在牙缝间的食物残屑、纤维长时间不清除,易引起牙龈萎缩、牙龈出血、牙周感染溢脓、牙齿松动,从而缩短牙齿寿命。 清洁牙间隙的方法 „牙签 使用牙签剔除嵌塞在牙间隙内的食物碎屑,这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清洁口腔的方法。不过, 用时切忌垂直刺入牙缝,以免损伤牙龈,使龈 *** 萎缩,牙间隙增大,加重食物的嵌塞。有人习惯用手指甲或金属发夹、大头针、火柴棒等坚硬未消毒的物件剔牙,这样随意剔牙可损伤牙龈,时间久了可造成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加重食物嵌塞的发生;并且会由于剔牙工具不卫生而造成牙龈炎、牙周病等多种疾病的产生,建议谨慎使用。 „牙线 用尼龙线、丝线或聚酯纤维线制成,用它清洁牙齿的邻面,特别是清洁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合适。双手将牙线两头拉直压入牙间隙中, 作上下内外拉动, 清除嵌塞物。牙线比牙签的弊病少,但比较麻烦,使用不方便。 „牙线棒 牙线棒结合了牙线与牙签的优点,使用方便。牙线棒的尖端进入牙间隙,剔除较大、较紧的食物嵌塞物,一次性使用,不仅卫生且对牙龈有保健作用,特别适用于由牙列不齐、邻牙接触点不好而引起的食物嵌塞。 牙齿保健从细节做起 „正确的刷牙方法 顺刷法:就是顺着牙齿的生长方向刷牙,牙刷运动方向和牙缝方向一致。 作用:老年人的牙间隙大,容易藏入食物,如有假牙更容易嵌塞食物。而顺刷法可以伸入牙缝中清除污垢,并且对牙龈组织有一定的 *** 作用。 „选用含氟化物的牙膏 根据自己个人的口腔情况,选择加氟牙膏可预防龋齿;含洗必泰、芦荟的牙膏可以防止牙周病;含两面针的牙膏可以防治牙齿酸痛。 „定期做口腔检查半年检查1次。 „ 坚持做牙龈 *** 用拇指和食指从牙根方向向龈缘方向慢慢移动 *** ,早晚各1 次。 „经常叩齿 善养生者都强调「齿宜常叩」,在清晨或饭前,牙和牙龈的经脉未充,可以轻轻叩击牙齿,能促使其血脉通畅,保护牙齿。 „常饮茶水 茶叶中含有氟,具有预防龋齿的作用。所以常喝茶水或用茶漱口,能起到保护和清洁牙齿的作用。 „慎服某些药物 一些药物如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使牙齿发黄或牙釉质发育不良,容易导致龋齿,所以不要大量服用这些药物。 防治牙齿过敏 对牙齿敏感症的治疗,除针对病因处理外,主要采用脱敏治疗,脱敏无效者,可视情况用充填术或冠修复来隔绝外界 *** ,消除敏感症状。 牙齿过敏及其形成原因 牙齿在遇到冷、热、甜、酸或机械 *** (摩擦、咬硬物)后,所产生的一种酸软疼痛的感觉,被称为牙齿过敏症。它是多种牙体病以及部分牙周病所共有的一种症状。 老年人牙齿过敏的原因包括: 1. 牙齿严重磨损或有楔状缺损。2. 牙龈出现萎缩使得牙根暴露。3. 一些能使牙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导致牙本质(牙齿的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暴露的疾病,如龋病、牙隐裂、牙折、酸蚀症等。 缓解牙齿过敏症状的6个妙法 1. 使用软毛牙刷刷牙。2. 使用治疗牙齿过敏的特效牙膏。能阻断 *** 向神经的传导,或使牙神经对这些 *** 的敏感度下降。如果要消除牙痛,需要坚持使用。3. 使用氟化物。使用牙医推荐的含有氟化物的防治牙过敏的漱口液或凝胶洁齿剂。4. 用大蒜擦牙。用新鲜大蒜的横切面反复涂擦牙齿酸疼的过敏部位。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治疗牙本质过敏有一定的效果。5. 吃生核桃。生核桃仁里含有大量的鞣酸,能使牙本质小管中的蛋白质凝固,可以起到脱敏的作用。6. 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含适量清水在口中,鼓动双颊多次,然后吐出,反复3 ∼ 4 次。注意漱口水温度要适宜,不要用热水或者冰水漱口。老年人牙齿过敏的治疗除针对病因处理外,主要采用脱敏治疗,脱敏无效者,可视情况用充填术或冠修复以隔绝外界 *** ,消除敏感症状。 老年人牙齿过敏的治疗 除针对病因处理外,主要采用脱敏治疗,脱敏无效者,可视情况用充填术或冠修复以隔绝外界 *** ,消除敏感症状。 参考文献: 1. 张浩升 2005 认识人工植牙 2. 郑伟立 2005 牙科新知~谈人工植牙 3. 陈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观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与归根反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作为一门基础和必修课程,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和欲取得教师资格的其他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公共课,还是各级各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学原理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学原理的论文篇一

《关于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原理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学生普遍缺乏对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分析了教育学原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改革的对策为建议。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章琼(1973-),女,贵州湄潭人,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8-0034-02

在我国教育学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一�学科中重要的二�学科之一。另一方面,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各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和想要取得教师资格的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开课,在不同的高校,教育学原理有不同的称谓。(教育概论,教育通论,教育学)这门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系统扎实的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然而,目前在我国,教育学原理这么基础课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明确教育学原理的目标任务,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不感兴趣,深感教育学原理内容枯燥,乏味,与教学实践想脱离。本文着从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本文所讲的教育学原理的基础课程主要是针对本科生而言。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问题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教育学原理这门基础课程的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存在对教育学原理的认识误区。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教育学原理当做入门课,不能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尽管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经验和实践是必要的。然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和无效的。因此大部分高校学生不但要重视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学习,更要在实习之前加强对理论的重视,避免盲目的实践。

(二)教材问题

事实上,当前教育学原理的教材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既有高校内部的自编教材,也有延续多年的老教材。例如,数量上严重超支,然而质量有待提升,精品、经典教材严重匮乏。各高校普遍面临教材内容陈旧、空洞、缺失个性的问题。教材的质量问题反映了我国出版界的浮躁作风。为了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相当一部分教材仍旧延续老教材的框架,只是在少许章节略加修改。还有一部分教材是不同教材的拼凑的结果,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当前教育学原理的教材缺乏现实性。虽然教育学原理的任务旨在让学生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教育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课程。当前的教育实践瞬息万变,因此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也应紧随实践步伐,体现出时代性和实践性。

(三)教学方法问题

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学原理的开展仍旧属于理论教学。因此从教学形式上来看仍旧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教师主导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高校教师普遍采用教授法。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仍是主调。采用教授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的高效率。由于高等院校不同于中小学,教材内容量大,冗杂,而教学时间却极为有限。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繁多的教学任务,教授法仍旧是最普遍的选择。此外,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实现了多媒体、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然而,速度的提升导致了学生的被动聆听,被动思考。例如,许多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只能照幻灯片读,教学严重缺乏趣味,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导致教学质量的低劣。

(四)教学评价问题

教学的评价形式单一是影响我国高校教育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旧沿袭考试的评价方式。闭卷考试仍旧是最为重要、最为方便的评价方法。试卷中的大部分试题学生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据笔者调查,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存教师在考前圈定考试范围的潜规则。学生为了能通过考试,在考前进行突击。平时的课堂教学成为走过场。大部分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对教育学原理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临阵磨枪,并不能真正理解教育学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教育家的基本思想。考试结束,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成为过眼云烟。

二、改革探讨

(一)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调动学生对教育学原理学习的积极性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生自身要做到思想重视。尽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高校学生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对教学理论的应用和理解较为理想化。因此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避免盲目的实践。更重要的是,理论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育,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家的思想,教育的历史等,能够正确认识教育现象,客观认识教育问题。教育实践是极其复杂的,有着不确定性。新手教师如何在遇到棘手的教学问题时,如何能够机智应对,拥有实践智慧?先前的理论学习对于培养教师的教学机智、实践智慧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来自于教学实践,是实践问题的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虽然在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中,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但是教育学原理的理论学习至少提供了一种参考的视角,为高校学生在走向将来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借鉴的范例。

(二)重视教材的精选与内容提炼

教材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为了提升教育学原理的教学质量,我国高校首先要做到精选教材。当前市场上同一学科专业的教材琳琅满目。因此,高校教师首先自己应该通晓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做比较,然后斟酌,根据自身学校定位与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此外,精选教材并不意味着教材的唯一。因为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因此课堂上以一本教材为主,课下可参考其他教材。学生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阅读与学习,可以加深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形成批判意识。另一方面,教材不应该局限于教科书。网络资源和期刊文献也是有效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教科书的内容是落后于当前研究的,因此,高校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资源。例如,在对教学本质的讲授时,大部分教材只是罗列了几种观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当前学者的最新颖的观点和视角。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意识到教材的局限性,学会批判教材,提升自学能力。

再者,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应超越书本,加入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引人自己的观点。高等学校的教学不同于中小学,许多问题并无标准答案,教育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教材或者论文只是提供了一种视角。教师在讲解自己观点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观点,进而做到超越书本与教材。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学原理的教学仍旧属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主要采用教授的教学方法和班�授课的理论教学形式。教师采用讲授法可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种教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育学原理的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是来源于教学实践的。然而,大部分高校学生缺乏教学实践,因此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普遍存在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方法。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学内容是存在争议的,并不存在唯一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育学原理对教育的定义的争论。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成员分别进行讨论,探讨不同的定义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维,建构自己的思想。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讲解和学生聆听为重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教育学原理可以突破单一的讲授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教育学原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重理论性、原理性。好的案例既包含着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也内含着丰富的知识与学术信息。教师不但要筛选案例,而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案例,将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与理论结合起来。

2.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各抒己见,互相评价。一方面,学生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与学习、训练的过程。

3.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不同的课题,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文献,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总之,高校的教学不同于中小学,应突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固定思维模式。高校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理论的记忆与背诵。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考试的评价方式既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也可以造成学生的功利心态。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学分、评优相挂钩。学生为了能够争取学分,拿到学位,在备考的过程中,被迫消化、理解所学内容。因此,考试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然而,考试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主题,围绕相关主题,鼓励学生形成学术论文或者报告,根据学生论文或者报告的质量评价学生。

总之,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对教育学原理的学习,对教育基本理论与问题的学习。正如汉森所讲:“观察渗透着理论,任何观察都具有理论负荷。”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对我国教育学的反思―教育学不是指令,而是具有更高的力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2).

[2]沈有禄,石连海.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教育学原理的论文篇二

《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基于教育学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培养新时期综合全面人才,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57-01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基础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巩固综合能力水平。目前,教育学原理在我国开展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较多学生没有充分了解该学科目标任务,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感到教育学原理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性,无法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教育学原理教学如何科学改革探索,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提升教育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教育学原理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育学原理实践教学中,较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该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层面的一定误区。虽然教育学属于一类实践性学科,然而其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有效引导,因此,学生不仅应注重教育实习,更应注重实习前期强化理论重视,方能避免盲目教学实践。当前有关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教材种类丰富,呈现出数量达标、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缺乏经典优质教材的不良问题。一些学校则普遍存在选用教材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无法突出个性的弊端。为快速紧跟教学改革实践步伐,一些教材仍然持续应用老教材体系框架,仅仅对少量章节内容进行略微修改。而一些教材则借鉴多本教材进行内容的单一拼凑,欠缺科学逻辑性及丰富层次性。再者,较多教育学原理编制教材欠缺现实性,基于教育学是一类实践教学课程,且教育实践丰富变换,为此,教育学理论相关研究应跟上实践发展步伐,方能体现良好的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特征。当前,我国较多学校开展教育学原理仍停留于理论教学层面,教学形式则多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虽然提升了教学效率,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之信息化时代,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没有注重同学生的良好互动,令教学质量无法实现良好提升。从教学评价层面来讲,则存在形式单一的不良问题。一些学校仍旧采用闭卷考试单一评价模式,令学生过分注重应试技能锻炼,形成了考前突击学习、考后快速忘记的不良问题。

2教育学原理教学实践改革策略

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教育学原理实践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强的现状,应由思想层面提升学生重视性,虽然真理的检验需要依靠实践来完成,然而,由于在校学生通常欠缺实践教学丰富经验,对教学存在认识理解误区,应用教学理论往往过于理想化。为此,加强理论学习可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优质的理论引导,杜绝盲从实践弊端问题。理论学习还可令学生正确理解教育内涵,树立科学教育目标,掌握教育家精髓思想意识,明晰教育历史并通过教育现象客观明确教育问题。实践教学较为复杂,包含较多不确定性。青年教师在应对棘手教学问题阶段中,如何做到机智、灵活,形成实践智慧,理论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学原理教学阶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晰该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一类科学的实践参考依据,扩充其教育视野,进而全面提升学习积极性,基于教育学原理指引学生前进方向,为其教育实践提供优质的借鉴范例。

注重教材的优选以及核心内容的良好提炼

优质教材可确保高效良好的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应科学做好教材精选。针对当前丰富多样的教育学原理教材,教师应就不同版本学科教材进行全面对比,科学通晓。通过仔细斟酌,依据学校发展定位、专业学生综合特征做好优质选择。同时教材精选并不代表唯一性,各个教材均有其重点研究内容与闪光之处,为此课堂教学可将一本教材作为主导,课后则可令学生多参考基本学科教材。令其通过丰富的教材阅读、实践学习,深化问题认识,提升批判精神。另外,教材选择不应仅仅限定在教科书范围内,网络资源以及期刊文献也可作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中,针对较多教材进行观点罗列的状况,教师可进一步丰富学生视野,为其提供最前沿的学科理论,最独特的学习视角,令学生接触针对同一问题的各类不同视角观点。还可锻炼学生评判教材局限性的实践能力,促进其自学能力的优化提升。再者,教师实践教学阶段中,应有效跨越书本内容,引入自己对教育学原理内容的独到见解,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效果。

多元化应用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1)基于案例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教育学原理教学应科学应用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令学生掌握教育学相关理论与原理知识。案例应涉及当前教育阶段中包含的问题,并涵盖多元化学科知识与先进性学术知识。教师则应做好案例选择,并引导学生实施案例分析,掌握研究技能,促进案例分析、研讨同理论学习的有效结合。(2)积极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随机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组内成员则可就教育学理论知识抒发自身理解,展开互相评价。学生则可在听取同伴观点的基础上丰富视野,扩充理论知识,并畅所欲言,抒发观点,进而优化学习、再创造以及全面训练的学习提升过程。(3)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育学原理教学阶段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编制不同课题,令其在课后利用网络信息工具自主查阅文献,并通过报告模式进行课堂展示。该类教学方式可全面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综合能力,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丰富开展教学评价,优化教学效果

考试并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学评价模式,否则,将会令学生形成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僵化学习模式。为此,应创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评价模式。例如,教师可设计编制一个教学主题,并令学生围绕相关内容主题,形成报告、编写学术论文,依据其完成综合质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还可将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实习能力等作为教学评价手段,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变通、总结、自我创新能力,进而真正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水平。

3结语

总之,针对教育学原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材优选、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开展教学评价,方能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水平,并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学科人才。

参考文献

[1]詹小红.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初探――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245-247.

[2]何芳.高师《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1(4):92-94.

[3]茹宗志.教育名言警句教学――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文教资料,2007(17):37-39.

[4]陈双虎.“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J].大观周刊,2011(43):79.

我们写论文,都需要寻找或者引用相关领域的参考文献,那么如何查找与论文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呢?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吧。

参考文献有固定格式,建议使用专业的软件,可以直接引用和写参考文献表,可以用endnote或zotero

与归隐王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这一形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魏晋时代思想背景的影响,陶渊明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以及后世接受者在其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所显现的选择性特点,对陶氏偶像形成发生了一定的作用。从这三个方面阐述陶渊明偶像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陶渊明;偶像;选择性接受 �� Abstract:Tao Yuanming is regarded as an ido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mage include the influence of thought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y, Tao’s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his works, as well as features of the selective acceptance of later people. This papergives a primary discussion from three main aspects. � Key words: Tao Yuanming; idol; selective acceptance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其特征大多表现为孤傲、高洁、刚直。许多意象与之相连,比如菊花、饮酒、“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让后世文人对其心驰神往。笔者认为生活在一个思想多样且活跃的时代,对陶渊明形成复杂而易变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是这种性格使其文风也比较多样,进而为后人对其选择性接受提供了基础。这些原因使得陶渊明形象日益变成概念化的偶像,因此需要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更为全面地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一、纷杂而互动的思潮 ��自东汉末年以降,知识分子对依靠人多势众取得话语权力的做法逐渐失去了兴趣,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再去认同某一个团体,而是更集中在自身。“个人的理想主义在古代中国常常被归属于老、庄一流的思想,事实也确实如此,公元一世纪初,一个叫樊准的文人在一份上书中曾经猛烈地批评当时的文化和学术,似乎对于儒学以及经学颇为失望,他在追忆西汉历史时突然发现,‘昔孝文窦后性好黄老,而清净之化流景武之间’……他把理想人格与道德追求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从群体的现世的楷模转向了个体的超越精神”〔1〕,在儒士阶层内部出现了新的思想倾向,一旦外部时机成熟即可掀起新的思潮。曹氏建魏之后,曹操对汉代文人保持一定距离。“孟德求贤三令,大致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有才者或负不仁不孝贪诈之污名,则是明白宣示士大夫自来所遵奉之金科玉律,五经完全破产也……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旨意,实标明其政策所在,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之大变革。”〔2〕曹魏极大地削弱了儒家的地位,为儒家思想之外的思想存在兴起提供了外部条件。于是在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儒家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这并不意味着其对世人的影响式微。比如即使在司马氏篡位之后,传统礼教观念再次被重创的时候,士人也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的思想,“玄学固为汉代繁琐经学之反动,且多祖述老庄以成玄学家之形上学,但是由于三国晋初玄学家所受教育所在于家庭,而且家庭之礼教未堕,因而这一时期的名士都精研儒经,且仍推孔子为圣人。”〔3〕此外,也有人希望调和“自然”和“名教”,向秀和郭象在注解《庄子》的时候认为孔子贵名教,老庄崇尚自然。名教所以治天下,自然是用来养性命的,认为两者可以相结合并且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以上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拥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游走在不同派别的思想之间,也有调和各种流派的愿望。在此风气下,对陶渊明形成多样而易变的个性产生极大影响。 ��二、多样而易变的个性 ��陶渊明从小的时候就研读经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因此是希望积极进取,建立功名的。他对自己的身世极为看重,陶氏家族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陶侃,曾经被封为长沙公,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在魏晋礼法逐渐孱弱的背景下也一度觊觎王祚。陶渊明对这样一位先辈是十分敬仰的,作《赠长沙公诗》。“於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字里行间可以读出陶渊明也希望建立和陶侃一样的功业。外祖孟嘉也是陶渊明倾慕的一位长辈,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一文来纪念。于是多次出仕,参加了当时几路枭雄的幕府。但是他不久就因为身心受到役使而觉得不悦,而且当时的世家大族大多都怀有狼子野心,因而陶渊明不愿苟同。《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就说明了一个长时间隐居山林的人走入新的环境之后产生的矛盾心情,祖先的功业,少时的学养,还有自幼家贫,母老子幼的生活现实需要通过出仕以养家糊口,这些现实的因素都和隐居逐步养成的闲适自然,崇尚自由的性格产生了冲突。陶渊明在这种紧张关系中左右摇摆。陶渊明也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依照当时司马氏希望通过招隐来笼络各方名士,巩固朝政的用心来看,历任江州官员都希望陶渊明出仕,但是他与官员结交也是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的,比如经常被提及的陶渊明对王弘之和檀道济截然不同的对待。因此对陶渊明的辞官动机,不排除受到了道家玄风的影响,追求自然而希望归隐,但是他自身的性格应该更值得重视。本来就在矛盾中左右摇摆的他,随时都会因为自己的耿直而离开当时的官场,所以辞官只是性格使然。离开官场之后,内心的建功立业的追求又会驱使他对自己尚未取得的功绩有几许感慨,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想法而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佛罗伊德认为意识是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是人的心理因素世界中的首脑,它统治着整个精神世界,使动作协调。前意识就是储存的记忆库,人通过召唤回忆以前的事物就是前意识范畴。在意识和前意识之外,即精神分析理论中最重要的潜意识是人类精神中占据最大量,最原始的部分。潜意识被压在最深处,最底层但又是最活跃,总是设法浮现到意识表层上来”〔4〕。陶渊明早年受儒家进取精神的熏陶所形成的人生观,在现实中受到了种种压制,进而进入了他的意识底层,然而潜意识是架构本能的基础,只要他的潜意识中的这些内容不能完全去除,对之前的追忆就会一直存在,只是受到存在于意识层面的归隐思想的辖制表现得不是十分明显或者没有表现而已。朱熹曾说陶渊明“说尽千言万语,说不要富贵,能忘贫贱,其实是不大能忘,他只能将这念头抵拒将去”(《朱子语类》卷三四,《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P74-75),这就是说陶渊明固然有追求飘逸自由的隐居生活,不愿意和当权者同流合污,他在某些时候还是会有一定的反复,只不过在更为强大的意识控制之下,这些潜意识有所表现之后再一次被压制了,这是陶渊明个性多样而易变的表现,可是恰恰这一点没有被后来人完全接受,他们的接受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点。 ��三、选择性的接受 ��陶渊明之所以成为一个偶像,主要还是在于后世文人的选择性接受。这个过程有以下几个较为典型的特点: ��第一,对陶渊明的接受过程中首先是对其人格品质的推崇,而后才是对其文艺风格的赞许,但这种赞许往往出于呼应或者是依附其人格品质。 ��从效陶诗、和陶诗一类作品的主要作者来看他们都是在陶渊明是一位高洁隐士形象之后开始对其诗文产生兴趣的。这说明在接受的开端,引人注目的是隐士形象。特别是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作《陶征士诔》是最早对他进行评价的作品,而且还被收入了《文选》。依照当时颜延之作为文坛喉舌的影响已经可以说是对陶氏声名传播有了极大的帮助,更加需要指出的是这篇悼文大部分篇章都是在讲述陶渊明的品质,而较少地提及他的文章。偶像价值形成过程中,第一笔就是如此的有所定向。作品的传播稍微滞后的原因是当时的文坛主要的创作风格受到谈玄的浸染,因此在内容上大多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让陶渊明并没有在被认为是名家,因而不容易获得广泛认同。钟嵘的《诗品》只是将陶诗列为中品而已,因为在这之前,陶渊明没有被人们以文人形象接受,到了《诗品》的出现,才出现了文人形象的陶渊明,将之评为“质直” ,“田家语”。直到萧统的《文选》将其收录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萧统著《文选》中对陶渊明的《闲情赋》评价不是很高。认为这篇文章是“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萧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论,除了其自身正统观念比较深厚,主张文章体现“温柔敦厚”之外,主要是对颜延之最早塑造的陶氏隐士形象的认同,否则他也不会讲《陶征士诔》收入《文选》当中。尽管萧统对这篇《闲情赋》有所非议,但是他的选择也反过来说明了陶渊明首先是作为隐者被人所接受的。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萧统在文艺批评上还坚持言行一致的观念。“在萧统的人生观中存在着言行一致的观念,己任的心灵和外在的一切行为(包括创作)应该在真善美上统一起来。他主张‘立身行道,始终如一’(《梁书•到洽传》评到洽语),推崇‘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的文章。而且他本人也是这样做的,‘持性严谨,不畜声乐’(《南史》本传),而非其弟萧纲所云‘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需谨重,文章且需放荡’。”〔5〕91言行一致的要求就使萧统在选择标准上将目光自觉地集中在陶渊明那些符合归隐心理,表现田园生活的恬适自然的作品。这无疑就使得陶渊明的“大贤”的高洁形象固化。借助《文选》这样一本可以说是后来读书人必读的书,无疑是把这种固化的形象传播得更深更广。但是陶渊明许多作品中还流露了对生命的忧虑,对追求功名壮志未酬的慨叹。在《杂诗八首》中这种思绪有比较集中的流露:“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这些都是他归隐以后的作品,说明在为人刚直,不愿心为物役的形象之外,陶渊明还有更为丰富的思想,另外还可以从《闲情赋》、《祭程氏妹文》等作品看到他深情的一面,这些和隐士形象共同构成了陶渊明有血有肉有情的人生。��一个被部分接受的陶渊明形象光环掩盖了所有作品所表现的完整形象。当然这不是在造神,但是一代一代的流传,会让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的是一个过着简单甚至是窘迫的生活,依然安贫乐道的隐士陶渊明。人品先于作品的传播让很多人忽视了陶渊明作为一个平凡人的真情,作为一个读书人的矛盾心理。偶像无形之中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第二,认为陶渊明不事二主是对他的拔高。前文就陶渊明的性格已作叙述,他性格刚直,又受到魏晋玄风的影响,更加注重自身的独立性。虽然也曾经是桓玄和刘裕的幕僚,但当他们造反的时候,陶渊明只是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作出选择,不存在什么“耻事二姓”的事情。梁启超说过:“其实,渊明只是看不过当日仕途的混浊,不屑与那些热官为伍,倒不在乎刘裕的王业隆与不隆,若说专对刘裕吗?渊明辞官那年,正是刘裕拨乱反正的第二年,何以见得他不能学陶侃之功遂辞归,便料定他20年后会篡位呢?本集《感士不遇赋》的序写道‘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近之心。’当时士大夫浮华奔竟,廉耻扫地,是渊明痛心的事,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这是渊明弃官最主要的动机,从他的诗文中到处都可以看出来,若说所争在什么姓司马姓刘的,未免把他看小了。”〔5〕91出现认为陶渊明不事二主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萧统以及后来的接受者将自己的价值评判转移到了陶渊明身上,忽视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陶氏的性格。另外,萧统的地位需要被提及,作为皇储,他不能做出统治阶层以外的意识评价,所以他对陶渊明的接受明显表现出了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强调君臣之纲。但是这种做法,让陶渊明隐士形象之外又多了一环光晕。 东晋是中国封建专制最为独特的一个时期,《晋书》卷九八《王敦传》中提到“王与马,共天下”说的是琅玡王氏诸兄弟和晋琅玡王司马睿共同拥有天下的现象。中央皇权由于是南渡至江左,北方又是多年战乱,民不聊生。所以在统治根基上需要借助世族的力量,而南方的世族和南迁而来的大家也都希望依靠国家机器来保障自身的利益,所以两者相互依靠,各取所需。“西晋琅玡王司马睿,本来不具备在江左运转皇权的条件。司马睿在晋室诸王中既无威望,又无实力,更无功劳,如果不借助门阀世族的扶持,根本没有在江左立足的余地……两晋之际,胡羯交侵,民族危机骤现。南渡士族既是晋室臣民,以避胡羯侵凌晋室而南渡,自然不会也不可能舍弃晋室而另立新朝。他们只有奉晋室正塑,用晋室名号,才是保全自己家族利益的最好办法。”〔6〕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世家大族各自经营不同,特别是几个实力雄厚的大族的任何兴衰变化都会造成政局动荡。这种情况下,先后出现了如王敦、苏峻几次反叛,使得司马氏不得不依靠其他的世族来平叛,皇室的权威日益衰落。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与之共生的玄风蔚然,使得人们对待君臣之纲,礼之大伦的观点没有其他王朝那么重视。这是皇权政治的变态,但正是这种偶然使得陶渊明这样的文人在刚直个性的作用下对刘裕取代司马氏的行为,仅从自身的喜好来接受。至于“耻事二姓”是对其一种拔高,这种选择仅仅出于接受者自身的需要。 ��第三,仕与隐的母题统摄着整个接受过程,两种思想的关系发生矛盾时陶渊明就成为了暂时的“避风港”,那些徘徊在仕与隐之间的人只是希望通过效陶、拟陶、和陶等方式分享隐者的自由,或以明志,或以解忧。在神韵上是无法达到陶诗的境界。可是客观上也深化了陶渊明的偶像地位。比如韦应物在罢官以后就会写一些田园诗歌,韦应物的《种瓜》诗看来纯在学陶,写躬耕生活体验。同样是地荒苗稀,同样自嘲苦笑。对陶渊明而言,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找到了应有的心境和情趣,不成功的劳动也乐在其中;对韦应物而言,要表现的是一种随运顺化的态度,根本不以瓜的得失为意,也不以自己的失败为意,一切顺其自然。诗人所追求的是闲远飘逸的情致。这种不同的心境和归趣就是两个人的异质之处。韦应物不一定是淡泊之人,“韦诗五百十余篇,多安分语,无一诗干进?”(乔亿《剑溪说诗又编》)像韦应物这样的名家还有很多。陶渊明在接受过程中不断被人加以模仿,抬升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而且仕与隐是一个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学史的话题,陶渊明的名先被大力传播,而后才是他的文,所以陶渊明逐渐成为士人心中的一种向往的时候,是一个隐士形象的先入为主造成了对其文本缺乏全面把握,或者一定程度上的有选择性的解读,恰恰又进一步抬高了他作为隐士的一面,照此循环,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众人都敬仰的文人偶像。 ��第四,在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趋向和文艺理论不尽相同,所以接受的角度也相异。造成对陶渊明形象的某些曲解,甚至是过度提升。最为突出的就是在宋代。唐人对陶渊明的人品十分推崇,但是没有推到典范的地位,且从王维、李白、杜甫到白居易皆对陶渊明颇有微词,其根本原因在于唐人认为“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尚未充分融会吸收佛、道两家学说(特别是其中的心性学说)的唐代儒士,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上停留在比较机械的教条层面,抓住陶潜言行上与儒家道德规范相冲突的地方来否定陶。但是到了宋代,陶渊明闻道之说始于苏轼而定论于南宋末期理学家,所闻之道也由庄禅之道完全滑入了儒家之道,陶渊明既为闻道之士,“闻道”又是宋代人毕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人生境界,宋人把陶渊明的人品推上理想地位、典范地位便可以理解了。宋代可以说是陶渊明接受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期,当时的文人重视知识的积累,因此在儒家的大旗下对各种思想都有研究,因此对陶渊明的主要特点是有清楚地把握的。但是理性的,趋淡内敛的审美使他们对渊明的理解趋于理趣化,划归到儒家的范围内,这种做法不同于以往的截取部分形象的做法,而是完全使他变为儒家范围内的一个人物,忽视了道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文艺理论上儒家追求的是知人论世,笃信一个人要言行一致。所以一些自况的文章都被划入了自传性质的范围。这种观点固然有其理论支撑,但是面对陶渊明这样一个性格复杂,客观生活不断变化的而又游走在各种思想之间人来说可以说是不适合的。 ��总而言之,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让他的思想世界呈现了多样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自身的性格也是多面性的,这就为选择性接受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让陶渊明的形象逐步被提升,甚至拔高。因此通过这些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去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而不是盲从。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2. �〔2〕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46-147. �〔3〕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2. �〔4〕 苏 隆.佛罗伊德十讲〔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80. �〔5〕 李剑峰.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6〕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1-282.

2002 年 1. 稼轩词与屈骚:辛词探源之一/李松扬//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2. 英雄失路的悲歌:论稼轩的英雄主义和稼轩词的个人主体意识/杨新民//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3. 试论苏辛的“以词还词”/叶帮义//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4. “摧刚为柔”与“健笔柔情” :稼轩词、白石词异同论/李冬红//江淮论坛, 5. 忍把豪气化归思:辛弃疾归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廷杰(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15-19 6. 刚柔相济诉衷情:稼轩词《水龙吟》、《摸鱼儿》之比较/张书萍//淮南师范学院学 报,2002, 7. 词人本色是将军:读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李俊//集宁师专学 报 , 8. 浅论辛词之“豪”/李颖//继续教育研究,-106 9.辛派词人词学思想初探/陈鑫;刘尊明//阴山学刊:社科版, 10.辛弃疾赋词说财富/向洋//党风通讯, 11.壮士报国恨无门,徒留泪痕满襟裳--辛弃疾悲剧人生轨迹探幽/刘畅//焦作工学院学报: 社 科版, 12.辛词接受史导论/程继红//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3.辛弃疾诗词创作的不同心态及表现/曾子炳//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4.辛弃疾师承序考/程继红//南昌大学学报: 社科版, 15.论清代三大词派对辛词的接受与评价/程继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16.论晚清陈廷焯的辛词批评/程继红//江西社会科学, 17.辛弃疾《摸鱼儿》词“君莫舞”新解/邓新跃//中国韵文学刊, 18.试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贡献/覃问秋//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19.辛词以文为词的语篇分析:[辛弃疾]/易匠翘//社会科学战线,. 年 1. 稼轩归隐心迹新论/李青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 辛弃疾与博山寺/苏家琪//贵州文史丛刊(贵州), 3. 辛弃疾词的艺术技巧/张景艳,鞠振永//语文学刊(呼和浩特), 4. 稼轩词暗示手法的运用及其美学效应/熊黎明//楚雄师专学报, 5. 稼轩词中“见底道”的结构和意义献疑/袁毓林//语文研究(太原), 6. 稼轩词用典艺术赏析/朱玉//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7. 稼轩词俗语语词辨析/辛更儒//中国典籍与文化(京), 8. 美的“替代物”和乐的“消愁物”:试析辛弃疾农村词的局限性/叶志衡//湖州师范学院学 报, 9.辛弃疾、姜夔咏花词比较/滕春红//唐都学刊(西安), 10.夏夜的图景,丰收的欢乐:辛弃疾《西江月》赏析/郭杰//古典文学知识(南京), 11.情绪 外物 幻境:辛弃疾《祝英台近 晚春》赏析/梅子满//名作欣赏(太 原), 12.深广的内涵与炽烈的情感--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区别/杨小青//重庆工学院学 报. (1).99-101 13.“莫望中州叹黍离” :辛弃疾词的“故土情结”/朱丽霞//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4.略论稼轩谐谑词/范学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5.“别夜”新释:[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刘德禄;俞继红//高等函授学报: 哲社版, 够了吗?不够看这个—— 绝对够了。

可以根据他的性格阿、生活条件阿,还有就是思想阿,志趣。都可以的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