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数字化资源展示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2:59:50

数字化资源展示毕业论文

论文撰写步骤: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数字化技术对民间艺术保护的风险问题论文

摘要 :在规范性保护、系统性保护、原生态保护、整体性保护以及创新型保护原则的指导下,民间艺术可以采用如数字地图、数字摄影、数字视频、数字音频、数字全景、数字动画以及触觉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加以保护,通过这些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在民间艺术保护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文化、知识产权以及成本等风险。通过数字化技术,民间艺术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程度的得到展示、利用和共享,也就是说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应用平台在公众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民间艺术保护;风险问题

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保护是一个全新话题,也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涵盖面宽的综合性工程。数字化技术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改变了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方式,但是应该看到,数字化技术虽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却也可能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的技术和传播层面弱化、扭曲甚至抹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如何预防民间艺术数字化进中的风险,是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的新问题。

一、数字化保护过程中的技术风险

1.信息采集、处理和储存过程中隐含的风险

民间艺术的数字化涉及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储存,这其中包含采集设备的选择、数据处理方式、储存格式和数据库技术。但是截止到目前,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数据加工规范或标准,无论在民间艺术普查阶段还是在名录项目申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数据资料保存很好,但标示和描述很差,以至于使潜在的用户无法了解发现它们;由于没有将与民间艺术相关的信息进行很好的链接绑定,导致人们存取资源时而资源本身却不能被人们理解,或者不可靠;往往由于数据确认和数据处理软件的独立性,造成数据的实用性降低的结果;数据库中数据集可以被保留,但由于各自采用不同的数据库技术,使得他人无法理解其结和规则,数据不能够被存取;也有一些采用了口令保护、加密、安全设备等措施的数据但在不适用时也会导致资料的不可使用。民间艺术分布在各地,如果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规格和技术进行数据加工,就很难达到民间艺术的最终目的——保护、传承以及资源的整合、共享。

2.数据库技术采用不当隐含的风险

中央管理系统是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保护的核心,通常都离不开后据库台数的支持。我国的目前常用的管理系统后台软件都是一些商业软件。而这些商业软件除了价格高,还会随着新版本的升级重新造成使用者被动学习的负担,用户对软件的内部结构是不了解的。况且,生产软件及公司都有其生命周期,这对于我们民间艺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延续,可以不值一提。一旦我们依赖的软件和技术停止开发或公司倒闭,那么我们前期开发的系统只能停止使用,造成浪费。并且可能导致对数字技术分离。

二、数字化保护过程中的文化风险

1.人文把握不当隐含的.风险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也一一凸显。数字技术虽然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但其技术弊端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文化传承。它容易形成一种新的话语霸权,在记录保护文化的同时,可能会抹杀某些历史文化传承,将过多的现代化的东西植入其中,让本来应该尽量原生态的保护,掺杂了太多的技术人为因素,使得文化保护不再纯粹,而成为一种带有所谓“创造性”的保护,这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引进别国技术隐含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上成果显著,但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民间传统艺术数字化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欠缺和不足。目前由于我们信息资源的发展方面仍然很弱,导致技术信息的输入多于技术信息的流出。而由于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让我们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中往往受制于人,引进的软件技术同时也存在泄露文化核心内容的风险,所以在民间艺术使用数字技术保护方面所隐含的风险也要严加防范。

三、数字化保护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民间艺术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过程和精神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民间艺术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而其蕴含的文化、商业价值却慢慢显现出来,而民间艺术的权属纠纷等问题也逐渐凸显。而我国在民间艺术保护的司法领域却相对滞后,从而造成民间艺术的法律保护和怎样能促其繁荣发展等问题日渐重要。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其过程面临最多的就是信息的采集和集中,这需要通过相关的文化管理等部门或着是传承人的允许后才能对民间艺术等工艺信息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分类、收集。而采集后所形成的数字化信息艺术,根据我国的《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合理使用”的,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公共机构在对传统艺术作品的选用、陈列、保存等方面使用有著作权的作品是不必征得许可的。民间艺术数字化资料的检索问题。民间艺术文化的数字化保护目的之一是建立馆藏资源数据库,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如博物馆或其他公共社会机构的形式,其保护目的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民间艺术资源,能让更多的人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进行了解和观赏以及应用。为了更好的方便检索馆藏资源数据库,必须对庞大的数据库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与归档,建立数子化检索系统,这样才便于人们对所需资源的检索与查找,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对数据库资源的开发与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后期的维护,应该享有著作权,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我们在对民间艺术原数据信息进行检索,查阅和复制时就应征得权利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的报酬。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的成本风险

随着对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保护的过程中,投入的财力成本也会随着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换代,以及对图像的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加大。为了有更好的直观效果而使用视频模式扩大存储容量也会造成成本越来越高,资源消耗加大,费用提高等情况。而这些都是在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保护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同时数字化数据库的后期资源维护也需要投入人物和财力,为了更好的对数据库信息的使用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对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保护的投入产出进行有效的规划与论证。控制不必要的浪费和投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民间艺术数字化信息的对象和传播方式进行选择,避免造成成本过高或垃圾数据堆积等情况。

参考文献:

[1]周全明,耿国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试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那么,作为大学生的你们又该如何探究相关内容呢?就跟随我来看看吧!

摘要: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建设途径及其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资源共享

陈至立同志曾在1998年撰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的开放、共享。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追求。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义及类型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等。二是网络课程,即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供人们直接在网上学习的一门完整的课程。三是教学网站,主要指为教师或教学小组开设的网络空间,供他们存放自已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讲义、论文等。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

教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该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牢牢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必须保证内容的准确无误,其次资源的组织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不但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系统性原则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还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保证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层次性原则

人们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千差万别,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体现人们的不同层次需求,建立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资源体系,形成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

共享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悟守共享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3.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途径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广大教师及有关单位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投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事业。

精品课程建设

陈至立在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上说:“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要高质量完成1 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体系平台。要建设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等,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进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继续加大经费投人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在许多学校都陆续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开设了网络课程,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拥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使其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就能获取。

文摘或全文数据库建设

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文摘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馆藏资源,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由于作品全文数字化会涉及到版权问题,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已经超过版权保护期进人公有领域的作品,可以直接进行数字化;对于仍在保护期的作品则需要经过版权人许可。

特色数据库建设

(I)馆藏特色资源建设。各个图书馆都有其特色资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可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向全国读者免费开放8 000余万页的电子文献,主要为无版权的数字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中最具特色的金石拓片万幅、馆藏西夏书籍5000多拍、墩煌文献10万余拍、民国期刊600万拍,以及2000多种、125万个双页面的地方文献等。图书馆对这些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处理使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就能够享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更为便捷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然而,图书馆不仅可以直接提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可以提供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所形成的关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主题的系统化的知识信息,此类信息资源更加便于人们查询与利用。

(2)教师的科研成果数据库建设。教师除了教学,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科研成果。如何把这些科研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数据库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非常重要。科研成果数据库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对科研情况的查询与利用,同时还可以方便同学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增强对教师的了解,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如南开大学知名学者电子文库(暂定名,正在建设中)优先收录南开大学各学科领域有突出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如院士、长江学者、获奖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等,以此展示南开大学的学术成果,提高南开大学学术声誉,促进本校教学科研发展;方便校内外及国内外同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知识共享。

(3)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建设。要搞好教学工作,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参考书目资料。图书馆可以整合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教学参考的书目信息,有的也可以提供参考书的电子版全文,供校内师生浏览,这样既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图书馆可以提供上传教参资料平台,谁有好的参考书目信息都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上传。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图书馆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便是很好的证明。

(4)学生毕业论文数据库建设。学校每年都会有大批学生面临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如何了解某学科以往写作的方向、确定文章的题目,怎样把握论文的结构,掌握写作的思路,成为每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探索非常关心的问题。图书馆可以把原来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整合在一起形成毕业论文数据库以供临近毕业的学生参考。根据不同层次可分为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硕博毕业论文数据库等。这可以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指导,方便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现在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建有毕业论文数据库,一方面可以了解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力军。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要鼓励他们不断开发网络精品课程;还要鼓励教师共享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应该大力开发网络课件并将其放到网上,使人们可以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教育信息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为此,应给教师一定的权限,为他们提供特定的网络空间,使他们能及时把自已的优秀课件、教案、讲义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之用。如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教师不仅可以将自己的优秀课件、教案等上传,还可以对自己所需资源进行下载。学校网站或图书馆主页也可以为教师提供这样的网络平台,使其可以把完整的一门课程放到网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鼓励专业人员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一些教育资源类软件产品是由专业人员开发设计的。一些教学软件开发公司就是专门从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这些网站涵盖了各学科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应该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投身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事业,使高质量的教学产品源源不断地充实教学资源库。

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资源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们开发的数字化资源就有可能不能共享,也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所以,笔者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问题非常关键。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种现象,即人们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各自为政,没有遵循统一的规范,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如数据库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目前我国各系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些间题给资源共享带来了很大阻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此,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这为资源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7]。所以,在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信息资源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版权问题。大量教学资源中凝结着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理应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时要对资源作具体分析,看其作品是已进人公有领域还是仍在保护期内。对已进人公有领域的作品进行数字化转换时,不要侵犯作者的人身权(即版权人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对仍在保护期内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时,要经过作者同意并且要向作者付酬,以免出现侵权行为。

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要经常进行管理与维护,防止资源的损坏和流失。其中数字化资源的长期保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随着知识的海量增长、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还应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这样才能使资源建设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使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以国家为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要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专业人员开发研究,建立起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将其充分利用和不断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前进步伐。

【拓展阅读】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介绍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它具有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工具性等特点。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资源库、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教师教学网站群、专业课程资源库等多方面。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特点

1.获取的便捷性

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的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2.形式的多样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信息内容,其主要的媒体呈现形式有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除此之外,其友好的交互界面、超文本结构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虚拟仿真的应用也更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3.资源的共享性

利用电子读物或网络课程实现的资源共享传播面要比普通信息资源共享的传播面大。

4.平台的互动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以往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互动性,无论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习方式,还是通过光盘等进行的学习方式,其双向交流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喜爱,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实现与老师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另一方面学习者还可以从学习软件的数据库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可将软件数据库自行更新。

5.内容的扩展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可操作性和可再生性。

(1)可操作性:数字化学习过程,既把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又利用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数字化学习内容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和再生产,它允许学生和教师用多种先进的数字信息处理方式对它进行运用和再创造。

(2)可再生性:经数字化处理的课程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能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可能。

万方数据数字化资源期刊系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是依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主体创办的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信息服务资源,是一个以互联网为网络平台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专业领域的大型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全新改版的万方系统被整合为科技信息,商务信息和数字化期刊三大子系统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法律法规,外文文献,英汉-汉英辞典等数据资源,包括文摘,全文两种文献类型,共68个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 ChinaInfo 或 Wanfang Data所以:digital journal of Wanfang Data/ChinaInfo

学位论文数字资源

论文网站如下:1、中科知库(科研论文)2、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论文)3、万方数字资源系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文献)4、读秀学术搜索5、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讲座、读秀学术搜索)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1] 。

国内有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外有PQDT全文数据库。

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1、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国内内容最全、质量最高、出版周期最短、数据最规范、最实用的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内容覆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目前,收录1984年以来全国426家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290565篇。

2、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该数据库重点收录985、211高校、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高校的优秀硕士论文、重要特色学科如通信、军事学、中医药等专业的优秀硕士论文。出版内容覆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目前,收录来自699家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671056篇。

3、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始于1980年,年增30万篇,并逐年回溯,与国内9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占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85%以上,涵盖理、工、农、医、人文社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各学科。

4、华艺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

华艺为台湾最大的学术数据库公司,华艺-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包含《台湾科学期刊数据库》及《台湾科学学位论文数据库》。《台湾科学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全台最大科学学位论文库,收录31所重点大学约50000篇全文(台湾大学为独家收录)。支持简繁体中文检索,PDF直接下载。是了解台湾学术研究资源最重要的电子全文数据库。

5、CADAL数字图书馆

收录内容:CADAL数字图书馆是全文型数据库,收录了CADAL共建单位的学位论文全文16万余篇,包括1900多篇民国学位论文和16万5千多篇当代学位论文。当代论文全文更新至2006年。检索功能:提供名称检索、作者检索、馆藏单位检索。提供学位论文按出版时间浏览。

6、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收录内容: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外学位论文中国集团全文检索平台。收录了1743年至今的来自欧美、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4000多所高校的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涵盖文、理、工、农、医等高质量的学术研究领域。

该数据库的论文是由国内高校或机构图书馆经合作购买而形成的论文全文数据库。目前,中国集团全文检索平台可以共享访问的全文论文已超过80万篇。

检索功能:提供标题检索、摘要检索、作者检索、导师检索、学校检索、学科检索等检索功能。提供主题分类浏览和学校分类浏览导航功能。

7、ProQuest博硕士论文文摘索引数据库PQDT

收录内容:ProQuest博硕士论文文摘索引数据库是文摘型数据库。它收录主要来自欧美国家4000多所高校的500多万篇学位论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使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每周更新,平均每年新增约20万篇条目,多数论文可以预览前24页原文。如只需检索学位论文,请选择数据库首页上方“学位论文”栏目。

论文网站如下:

1、中国知网(期刊、学位论文)

2、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论文)

3、万方数字资源系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文献)

4、读秀学术搜索

5、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讲座、读秀学术搜索)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参考资料:论文 百度百科

数字资源学位论文数量

1、知网即中国知网,或常被称为“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没有其它数据库能出其右。 2、知网汇聚了数量庞大的学术期刊、专利、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资源,是目前中国文献数据最全面的网上数字资源库,拥有超过2亿篇的文献总量,对任何论文写作者来说,是无法回避的信息检索和查重工具,被称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序言部分要概括,总结和分析他人的工作,还要论述个人的观点。

2、硕士论文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形,表格,公式,数据表达意思,说明原理,方案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

3、论文在评论别人的研究工作时,一定要客观避免引起纠纷。特别是谈论其不足和缺点时,一定要慎重,没有把握时不可凭感觉或印象随意发表评论。

4、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尽可能地标注在论文中。一方面尊重别人成果,另一方面可反映作者阅读的文献丰富,理论有根据。有的参考文献可能是间接引用,就不一定标注出来。注意参考文献尽量选用最新发表的文章和最新出版的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藏书370+ (有教育部综合类科技查新资格:复旦大学(Z02)) 复旦大学现馆藏图书超过370万册,工作人员近200名,馆舍2万平方米,分文科、理科两馆,设文科、理科、外文图书等书库,及文科图书、理科图书、中外文报刊、视听等10多个阅览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即原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27年,是我国藏书丰富的医学图书馆之一。馆舍建筑面积8113平方米,馆藏书刊万册。2、华东师范大学:藏书392万册 (有教育部综合类科技查新资格:复旦大学(Z02))图书馆现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2006年9月正式启用的闵行新校区图书馆为万平方米。图书馆拥有印刷型文献总量392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33万册,线装古籍约万册。此外,网络数据库90个(含219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万种,电子图书113万种,学位论文197万余篇。3、上海大学:藏书360万册 目前上海大学图书馆由校本部馆、延长校区文荟图书馆及嘉定校区联合图书馆三部分组成,馆舍建筑总面积达53900平方米。图书馆下设资源建设中心、读者服务中心、情报中心、技术中心及办公室。校本部馆位于宝山校区,总面积约34900平方米。图书馆共有馆藏图书资料360余万册(件),定购中外文现刊30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500余种。4、上海交通大学:藏书308+ (有教育部综合类科技查新资格 上海交大(Z14))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总面积约为万平米,阅览座位约6324席。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308万册,期刊3000余种,电子文献338万册,电子数据库298个。位于闵行校区中心位置的新馆于2006年3月11日奠基,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情报中心藏书量为万册,其中,中文图书为万册,外文图书万册,古籍1974册,音像2400件,中文期刊合订本万册,外文期刊合订本万册,在口腔、消化、儿科医学方面的原版核心期刊收藏齐全。5、同济大学:藏书317万 同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量。印刷型资源有图书317万多册、中文现刊2495种、外文现刊840种、期刊合订本17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多册。电子资源包括数据库54种,其中电子中文期刊12649种,电子外文期刊17463种,6、上海师范大学:藏书280万册 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全馆总面积达平方米,对上海地方史资料较为完备,图书馆各类数据库已达73个,开放资源有59个,纸质文献数量近280万册,视听文献万件。7、华东理工大学:藏书250万册 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以化学化工为特色,图书馆拥有印刷型图书文献250余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约 24万多册,各类文献数据库 68个,包含电子期刊22000 多种,电子图书达百万余种。 馆舍面积 23932 平方米8、上海海事大学:207万册 (有教育部科技查新资格 上海海事大学(工学)(G12))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6425平方米。内设17个主阅览室,3 500席阅览座位,520余台电子阅览和检索用电脑。本馆现有馆藏图书207万册,订阅中外文报刊2300种,拥有数字资源平台42个,数据库152个,包括3个自建特色数据库。馆藏以海事、物流文献为特色。9、上海财经大学 万册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 万册,生均 册。其中,纸质文献总量 万册,电子文献总量 万册。拥有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11 种,电子图书 3 种,学位论文数据库 4 种,统计分析数据库 15 种,并自建特色数据库 4 个,各类镜像数据 18T ,在校内形成相当数量的用户群,在上海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图书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初步构建起一个具有财经特色的数字资源及服务体系。 10、华东政法大学:170万册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建筑主要由长宁校区和松江校区两部分组成。 长宁校区图书馆由主楼、红楼及附楼组成,面积约为5614平方米。松江校区图书馆使用其中的16477平方米。我校现有印刷型图书 170 余万册(图书馆藏书 150 余万册,二级学院及各研究中心藏书 20 余万册),中外文报刊 1564 种(外文 90 余种),电子书 46 余万册。馆内收藏的中外法学类图书品种、数量较为齐全,是华东地区法学类图书收藏最多的图书馆。配置了总共 51 种 196 个数据库。上海中医药大学藏书24万多册。藏书重点为中西医药类,兼顾其它各类。 现设有座位 335 个。 订有现刊单行本约 960 种。 医学类现刊约 680 种,非医学类现刊约 280 种;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类现刊约 130 种。品种齐全,为我馆特色。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研究论文

试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那么,作为大学生的你们又该如何探究相关内容呢?就跟随我来看看吧!

摘要: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建设途径及其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资源共享

陈至立同志曾在1998年撰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的开放、共享。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追求。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义及类型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等。二是网络课程,即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供人们直接在网上学习的一门完整的课程。三是教学网站,主要指为教师或教学小组开设的网络空间,供他们存放自已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讲义、论文等。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

教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该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牢牢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必须保证内容的准确无误,其次资源的组织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不但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系统性原则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还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保证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层次性原则

人们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千差万别,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体现人们的不同层次需求,建立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资源体系,形成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

共享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悟守共享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3.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途径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广大教师及有关单位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投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事业。

精品课程建设

陈至立在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上说:“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要高质量完成1 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体系平台。要建设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等,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进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继续加大经费投人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在许多学校都陆续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开设了网络课程,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拥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使其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就能获取。

文摘或全文数据库建设

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文摘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馆藏资源,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由于作品全文数字化会涉及到版权问题,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已经超过版权保护期进人公有领域的作品,可以直接进行数字化;对于仍在保护期的作品则需要经过版权人许可。

特色数据库建设

(I)馆藏特色资源建设。各个图书馆都有其特色资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可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向全国读者免费开放8 000余万页的电子文献,主要为无版权的数字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中最具特色的金石拓片万幅、馆藏西夏书籍5000多拍、墩煌文献10万余拍、民国期刊600万拍,以及2000多种、125万个双页面的地方文献等。图书馆对这些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处理使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就能够享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更为便捷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然而,图书馆不仅可以直接提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可以提供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所形成的关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主题的系统化的知识信息,此类信息资源更加便于人们查询与利用。

(2)教师的科研成果数据库建设。教师除了教学,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科研成果。如何把这些科研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数据库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非常重要。科研成果数据库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对科研情况的查询与利用,同时还可以方便同学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增强对教师的了解,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如南开大学知名学者电子文库(暂定名,正在建设中)优先收录南开大学各学科领域有突出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如院士、长江学者、获奖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等,以此展示南开大学的学术成果,提高南开大学学术声誉,促进本校教学科研发展;方便校内外及国内外同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知识共享。

(3)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建设。要搞好教学工作,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参考书目资料。图书馆可以整合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教学参考的书目信息,有的也可以提供参考书的电子版全文,供校内师生浏览,这样既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图书馆可以提供上传教参资料平台,谁有好的参考书目信息都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上传。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图书馆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便是很好的证明。

(4)学生毕业论文数据库建设。学校每年都会有大批学生面临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如何了解某学科以往写作的方向、确定文章的题目,怎样把握论文的结构,掌握写作的思路,成为每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探索非常关心的问题。图书馆可以把原来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整合在一起形成毕业论文数据库以供临近毕业的学生参考。根据不同层次可分为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硕博毕业论文数据库等。这可以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指导,方便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现在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建有毕业论文数据库,一方面可以了解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力军。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要鼓励他们不断开发网络精品课程;还要鼓励教师共享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应该大力开发网络课件并将其放到网上,使人们可以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教育信息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为此,应给教师一定的权限,为他们提供特定的网络空间,使他们能及时把自已的优秀课件、教案、讲义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之用。如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教师不仅可以将自己的优秀课件、教案等上传,还可以对自己所需资源进行下载。学校网站或图书馆主页也可以为教师提供这样的网络平台,使其可以把完整的一门课程放到网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鼓励专业人员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一些教育资源类软件产品是由专业人员开发设计的。一些教学软件开发公司就是专门从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这些网站涵盖了各学科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应该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投身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事业,使高质量的教学产品源源不断地充实教学资源库。

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资源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们开发的数字化资源就有可能不能共享,也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所以,笔者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问题非常关键。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种现象,即人们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各自为政,没有遵循统一的规范,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如数据库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目前我国各系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些间题给资源共享带来了很大阻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此,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这为资源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7]。所以,在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信息资源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版权问题。大量教学资源中凝结着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理应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时要对资源作具体分析,看其作品是已进人公有领域还是仍在保护期内。对已进人公有领域的作品进行数字化转换时,不要侵犯作者的人身权(即版权人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对仍在保护期内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时,要经过作者同意并且要向作者付酬,以免出现侵权行为。

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要经常进行管理与维护,防止资源的损坏和流失。其中数字化资源的长期保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随着知识的海量增长、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还应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这样才能使资源建设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使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以国家为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要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专业人员开发研究,建立起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将其充分利用和不断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前进步伐。

【拓展阅读】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介绍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它具有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工具性等特点。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资源库、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教师教学网站群、专业课程资源库等多方面。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特点

1.获取的便捷性

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的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2.形式的多样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信息内容,其主要的媒体呈现形式有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除此之外,其友好的交互界面、超文本结构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虚拟仿真的应用也更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3.资源的共享性

利用电子读物或网络课程实现的资源共享传播面要比普通信息资源共享的传播面大。

4.平台的互动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以往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互动性,无论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习方式,还是通过光盘等进行的学习方式,其双向交流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喜爱,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实现与老师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另一方面学习者还可以从学习软件的数据库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可将软件数据库自行更新。

5.内容的扩展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可操作性和可再生性。

(1)可操作性:数字化学习过程,既把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又利用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数字化学习内容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和再生产,它允许学生和教师用多种先进的数字信息处理方式对它进行运用和再创造。

(2)可再生性:经数字化处理的课程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能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可能。

浅谈数字校园与教学时空变革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数字校园与教学时空变革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络无线校园网数字校园教学资源

论文摘要:数字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在数字时代的必然目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资源紧张,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超时空虚拟大学。

1引言

人类全面进人信息化社会,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但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教学资源紧张日趋严重,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营造数字化校园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超时空虚拟大学。

2数字校园

数字化校园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2. 2数字化校园是传统校园的时空拓展

(1)空间拓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不复存在,将校园的功能突破围墙的限制,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疆域的大学。

(2)时间拓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突破了传统上定时定点集中上课的束缚,在网络覆盖区任何角落,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便可以随意上网接受教育。这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不受电缆和网络线、布线限制的网络访问模式,就是无线上网。现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在全球各地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已悄然兴起,成为教育网络发展的主要潮流。

3无线局域网

移动设备的发展催生了无线数据传输的应用。在此以前桌面机和服务器以及各种连接的电缆线还统治着市场,网络线,电话线们构筑起整个有线世界。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还是被推上了日程。作为无线网络之一的W LAN,满足了人们实现移动办公的梦想。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人。WLAN可应用于办公、医院、校园、社区、厂房、监控、会议等,是当今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基于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构建教育资源库的重要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对资源的需求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象征。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网络应用;教学管理;资源共享

学校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的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内部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为了提高校内现有资源的组织性和利用率,实现分散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方便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特色资源的积累,需要构建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育资源中心和管理机制。学校内部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更大范围资源共享的基础。另一个是行业、地区或国家范围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通过建立行业、地区或国家级资源网,推行统一的教育资源标准,引领资源建设的方向,规范、整合和共享分散在各地教育机构和个人中间的.教育资源,鼓励多个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效益的提升可通过以下以下途径来进行。

一、搭建办公平台,实现学校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

实行联体办学后,学校规模扩大,教育教学管理任务比以前更重,更加纷繁复杂。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在认真分析和研究联体办学特点、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等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学校办公管理平台,以适应学校运作的新形势,实现学校公文网上流转、各项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自动化以及无纸化,从而拓展与完善了教育教学服务,提高了办学效益。

二、拓展资源利用,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如果说开发学校办公平台提高办学效益具有显性特点的话,那么建立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则更具有其隐性特点。为了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发动学校教师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依托资源平台的上传、下载的功能,构建起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努力,一方面减少了教师机械性重复动动,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为新课标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学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的同时,还着重完善资源库建设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提供及使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三、创新培训模式,实现教师发展的持续性、自主性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在教师培训上进行创新。联体办学后,学校教师规模较大,教师之间专业水平的发展更加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在分析学校教师的特点及课堂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与组织,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培训的内容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主。 按培训内容进行分类,教师培训可分成基本素养及专业素养培训。其中基本素质培训可包括WORD、POWERPOINT、EXCEL、网络浏览与电子邮件、电教平台的使用。专业素养培训可包括:语文教师脚本编写能力、数学教师使用《几何画板》能力、美术教师使用PHOTOSHOP图形处理能力等。另外,专业素养培训还包括骨干教师的FLASH动画制作、课题实验主持人和骨干教师的网页设计等。

按培训方式进行分类,教师培训可分为面授培训与网上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两种方式互相结合。同时,也可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紧扣活动主题的实践性培训,如在我们以学校网站为平台,开展了组建专题站、班级网页网站等专业化培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加强课题研究,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联体办学给学校课题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强课题研究是整合三个校区人力资源、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题研究方法是联体办学给课题研究带来的全新问题。联体办学、辐射管理的指导思想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联体办学模式下,我们对如何开展课题研究重点探讨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五、数字化校园与家庭、社区互联互动的思考与实践

实行联体办学后,学生规模迅速增加,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业务量也大幅上升。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快速联系与信息沟通,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社区座谈会和学校开放日等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实现学校、家庭、社区快速互联互动,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因此,在充分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以学校网站、家校互动平台为基础的大教育模式。

以上是我们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我们认为只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充分发挥联体办学的规模及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朱军基层电大数字化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2、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会议材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