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剪纸动画片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1:30:57

剪纸动画片毕业论文

相关题目:1.技术与艺术:动画的现实问题2.动画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思考3.让中国动画艺术映照在传统艺术的辉光下4.动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能力指标研究 5.谈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思维方法 6.中国动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之我见 7.给国产动画剧本的一点建议 8.有感于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审美趋向9.国内动画的CG技术与艺术观 10.中国动画与中国美术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个主题很好,很有启发性!关注~~

大多数学生选择动画专业一般是基于对于动画的热爱,无论是设计手法运用更或者是动画情感,一直是他们研究的主题,现在学术堂整理了部分动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 中国动画创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研究2、 幼儿动画人物的性别角色研究3、 具有真实感的人脸口型动画研究4、 中国民间剪纸动画的造型与色彩探究5、 建筑动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6、 目的论视角下动画影片的字幕翻译研究7、 动画作品中反派角色塑造8、 猫动画与动画里的猫9、 东映动画中的配角塑造10、 国内大学生原创动画短片现状及其发展价值研究11、 中国当代实验型独立动画的价值研究12、 动画短片的情感表达方式研究13、 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的品牌传播研究14、 劳尔·瑟瓦斯动画作品研究15、 加拿大动画艺术研究

国内动画市场前景分析

剪纸动画论文参考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论文

摘 要:传统文化积厚流光,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结晶,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更是民族精神的精髓,现代文化的基石。但是,纵观如今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崇高品德的形成、鉴赏能力的提高、培养小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再止步于课本上古诗词的学习,更不能局限在以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介绍一些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思路,发掘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视角,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根植于学生的心间,传统文化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播;新视角

我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仰望星空,众所周知的传统文化依然闪烁着耀人的光彩。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广博,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杰出文化的营养,是语文如今的总目标之一。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精髓注入孩子们的心里,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话题。把传统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学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敏感。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塑造民族精神,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目前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相对忽略了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以至于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特别是讲授方法的选择和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产生的一个名词。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展现了华夏民族的性格,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灵魂也蕴含其中,同时也反映出整体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丧失了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会成为弱小的、任人宰割的民族。在我国,传统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日趋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成两大板块:一是物质文化,二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大体包含以下内容:古文、古玩、古建筑、民族戏剧、民族音乐、书法字画等等。精神文化又细分为两个方面:各类民俗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种思想。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古代先贤著名的思想,包括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朱子的哲学思想、阳明的“格物致知”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藏,我们不仅要把它们继承下来,更要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视角

目前,快餐文化、日韩文化、网络文化等现代文化越来越流行,中国的孩子们品尝着洋快餐,欣赏着日韩动漫,聊天的话语中充斥着让人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自然也距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日行渐远。鉴于这种现状,批判这类新生文化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传统文化与此类新生文化并非完全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新媒介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动力,这一点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古时候的中国,也经常运用新媒介进行文化的传播,例如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和门神,戏台上唱的大戏,流行的通俗小说等等。现如今,我们在推广传统文化时也有必要对新媒介加以利用。怎样将传统文化通过高效的、符合青少年兴趣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大家乐于学习,这是相当重要的。倘若传播媒介利用得当,网络等新媒介将会成为推行传统文化非常有力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学生畅游于传统文化的海洋,怎样才能将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变得时尚活泼,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呢?

(1)把传统文化装扮得很童真

从《舌尖上的中国》带动中国传统小吃行业的发展,到大观园旅游文化节推动《红楼梦》的继承与发展;从《花木兰》的创意动画,到《百家讲坛》的荧幕巨献;这些都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新的思路,要想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发展,就需要利用各种新的表达方式。

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传统的,是厚重的,然而它的教育传播方式却不能局限于传统框架之中,传统文化依然可以展现得很童真。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绘本、漫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孩子们觉得有趣了,自然就很容易融入其中。

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故宫》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除了解决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故宫所传递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我们上边谈到的书籍来进行补充,《我的家在紫禁城》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套书共有七本,它专门面向儿童设计出版,采用别具风格的形式展现了故宫。风趣幽默的语言,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可爱的绘本赋予了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工艺、人物乃至大自然别样的活力,也给予了孩子们在纸上游览紫禁城的机会,孩子们自然乐在其中。

(2)让传统文化“动起来”

历史传统文化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且富有哲理,然而当今的学生却不能静下心来细细体味其中的精髓与真谛。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更直观地去了解这些故事的内涵,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呢?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系列动画片就巧妙地将中国节庆、习俗由来融入动画片中,由名作《弟子规》为题材创作的动画片《孝孝龙奇幻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动画片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历史文化故事,以传统文化中的角色为原型,运用动画片的方式展现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故事,使剧情生动活泼且耐人寻味,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除此之外,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剪纸动画《草人》也相继进入荧幕,这样的作品不仅巧妙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把传统绘画、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这样精妙的设计,让学生心目中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知识真正“动”了起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带进教室、搬到课堂上来,这样不但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激情。

(3)将网络变成传统文化的大讲堂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这个平台,并深受其影响。那么,为何不能将传统文化学习的场所从教室里、课堂中搬到网络平台上,让网络变成传统文化的大讲堂呢?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古诗词的讲解与评析,在课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并且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对《论语十则》一课进行讲授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中国少年国学院》来搜集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在学校的机房内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并进行专题汇报。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品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了手脑并用的效果。

“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学生作为祖国文化的继承者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就必须要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也必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应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更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持续感受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精神的平台,达到陶冶情操及提升素养的目的,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传承与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不仅停留在书本上,也存在于荧频与网络之间,更好地体味文化内涵,就要更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小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起点,教师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接受新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践,从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使传统文化之花能够绽放在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XX。

[2]郑文玉。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J]。才智,20XX(94)。

[3]张泽静。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策略探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XX。

[4]汪瑞林。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学生血液[N]。中国教育报,20XX—03—03。

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剪纸片则不然。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正如万古蟾所述,中国剪纸动画的独特性表现在剪纸技术的特定构图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着对中华文化的映射和传播。剪纸动画是剪纸技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对剪纸动画进行革新,既是对动画创作类型的扩展,也是对民间剪纸技术的保护。发展中国剪纸动画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2、剪纸动画的发展状况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产生及进步,继《猪八戒吃西瓜》之后,中国相继推出多部优秀剪纸动画,如1959年的《渔童》、1961年的《人参娃娃》、1963年的《金色的海螺》、1981年的《猴子捞月》、1983年的《鹬蚌相争》等,均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其中, 1959年万古蟾导演的《渔童》中,较其上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在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中都有很大的突破。导演将渔童的动作设计成具有平面化的舞蹈性动作,使其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突出了剪纸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场景设计中,通过各种景别的交替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动画影视视觉效果;在拍摄技巧上,使用多层景的移动,突破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全景为主的单一局面。因此,《渔童》被称作中国剪纸动画走向成功的标志。另外,1963年由万古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获得在1964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导演在片中大胆引用剪纸、皮影技术,借助丰富的人物性格,呈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被后人称为剪纸动画的代表作。剪纸动画取得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外动画的创作纷纷引用中国文化,如美国迪斯尼于1998年拍摄的《花木兰》,取材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中国故事;2008年美国梦工厂拍摄的《功夫熊猫》,从人物到故事背景都展现出中国色彩。值得反思的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动画一味模仿国外动画,而中国人尚需要欣赏国外的“中国故事”,国产动画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另外,早期的剪纸动画具有传统性、民族性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剪纸人物表情单一,动作的转换远远不如传统的二维动画的灵活自如;另一方面,制作一部剪纸动画的过程耗时费力,需要先在纸上绘好角色、关节、背景,再按照顺序拍摄。特别是90年代之后,加之动画市场商业化的推动,中国剪纸动画面临内忧外。3、立足剪纸动画进行动画创作的未来发展条件剪纸动画是动画片本土化的重要流派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剪纸动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一定时期内步入低谷,但这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不会被历史磨灭。剪纸动画是及技术与文化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当今剪纸动画的发展存在技术上和文化上的有利条件。 技术条件技术的改进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剪纸动画也应顺应这一发展规律。剪纸动画最大缺点是人物表情单一和动作转换呆板,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AE、flash软件和3D剪纸动画系统的出现,早期剪纸动画存在的局限性都可以弥补。flash软件是目前最流行的二维动画软件。利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时,需要先设置元件库,包括将设计好的角色绘制成单个元件,设定角色的正面、侧面、3/4侧面和活动关节;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在背景中摆出角色动作,就可以直接生成效果,并可以及时进行效果检查和修改。与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相比,二者过程基本相似,但flash软件省去了剪纸和拍摄两道工序,节省了制作时间和成本。另外,flash软件利用关键帧的设置将人物表情细腻的表现出来,可以弥补剪纸动画画面不流畅的缺点,创造全新的视觉效果。AE软件相比较flash软件则更进一步。AE软件中,只要保持中心点的不变就可以使元件不产生颤动,并且在调制关键帧时,可以自动生成中间帧,既方便又快捷,相比较flash软件形成的动画作品动作显得更加流畅,并且具有艺术感。此外,浙江大学于金辉教授研发出了高效制作剪纸动画的工具――三维剪纸动画系统。该系统是在三维模型上绘制剪纸图案,并直接进行切割,然后将三维模型绑定骨骼,运用动力学驱动模型形成动画,最后渲染成二维或三维剪纸效果。该系统首次采用电脑软件进行剪纸,大大提高了剪纸动画制作的效率, 文化条件早期的剪纸动画曾经创造了民族动画的历史,然而对国外动画的一味模仿导致中国本土化动画的发展出现瓶颈。受国外动画片的影响,中国一些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趋于国外化,缺少本土特色,很多人以为外国文化就是先进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而言,以民族文化作为动画题材是我们的优势。在我国,已经被制作成动画片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各民族民间传说、古代寓言故事、小说、神话、传奇、谚语、童话、戏剧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给我们的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力 (下转141页)(上接第136页)广阔的想象空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里产生了大量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物形象。但是,如果不把角色的个性特征塑造好,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就会使人物形象显得陈旧、无趣。符合动画角色的性格是创作动画造型设计的第一原则。因此,当要设计一个动画角色的时候,首先就要了解所要设计的这个角色的身份及性格,甚至跟它相关的环境与剧情等等。《猪八戒吃西瓜》中的猪八戒形象,之所以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我国的民族传统中对猪八戒憨态可掬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将多种图形结合在一起,产生美好的理想结果,人们祈祷丰衣足食、身体健康等夙愿都可以借助剪纸表达出来。如“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有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寓意与象征的手法,表达民间百姓对吉祥如意与生命崇拜的观念。如龟、鹤、鹿、象、龙、凤等动物代表吉祥如意。动画片利用民间美术的原始野性思维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发挥想象。这种思维方式更符合动画片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国内观众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对于国外观众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是如何将这些本土的艺术造型语言转化为动画造型形象,将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创造为备受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的动画语言,是现代动画创作者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环境条件中国政府的人力与财力支持也为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世界动漫游戏业产值最大的3个国家美国、日本、韩国,都在强调将大力发展动漫事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第一大动漫游戏生产国――美国的动画游戏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出口值超过传统工业出口值的23%,成为重要出口产品之一。目前,游戏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动漫游戏生产国,其动漫游戏产品出口额已超过钢铁产业的出口额。韩国是第三大开发经营动漫游戏的国家,动漫游产业成为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政治意识的变化反应的是经济发展的变化。我国政府在看准动漫这种创意产业所创造的巨大产值后,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宏观调控,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动漫产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自2002年起到2005年底在上海、北京、大连、深圳、长沙,广州等地先后建立了20个动漫产业基地:此外还有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等众多国家动漫教育基地。这些都将促进我国动漫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出品的几部系列动画片的成功也证实了剪纸动画能够适应观众需求和市场运作,如《达达和妮妮》、《兔侠传奇》等。由此可见,中国剪纸动画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先进的制作技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剪纸动画会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4、总结中国剪纸动画是一种艺术性与技术性相融合的艺术形式,有着辉煌的过去,在其50余年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资源,也为中国剪纸动画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与丰富的参考价值。随着剪纸动画技术的改进、动画制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剪纸将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先进的制作工艺再次屹立干世界艺术之林。【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文档资料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第 1 页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剪纸片则不然。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动画发展百年历史,作为一个依托于技术而产生的艺术门类,动画艺术从一开始便与动画技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动画艺术风格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动画艺术之生命 》

[摘 要] 本文深度分析孩童的思维特点,由于信息量少甚至空白,形成好奇与想象,富于浪漫特征。接着讲述动画题材,大都以童话、 民间 故事 以及神话为主,都具浓郁的浪漫性。最后分析动画制作方式与过程、制作的无限的随意性也具备无限浪漫的趋向。三者的根本在于无限性,因无限性而超越现实逻辑,而实现无限的浪漫表现,对现实逻辑的突破,超越甚至相悖,极大激发孩童的 想象力 ,进而论证了动画艺术之生命即为浪漫。

[关键词] 浪漫;信息;无限;逻辑

浪漫,乃相对于现实而言。现实之内涵为合理,因为现实合理基于现实逻辑之上。浪漫是对现实合理之超越,即以浪漫之不合理取代现实之合理,即超越现实之逻辑或甚至与现实之逻辑相悖。

合理与逻辑,意味着可能、可控与必然;不合理与超逻辑,意味着随机、变化与悬念。蕴涵随机、变化与悬念之浪漫,是以想象、憧憬与预言之形式而表现。其本身是脱离现实或超越现实的,是将现实之不合理升华为艺术之合理,是将现实逻辑之不可能升华为艺术逻辑之可能。因此,浪漫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之合理与可能,是未来之合理与可能,是现实之希望。

童话、神话与寓言是浪漫的,因为三者都是将想象、憧憬与预言称为现实。童话对应的是孩童之想象、憧憬与预言,神话对应的是人类童年期的想象、憧憬与预言,寓言是将某些貌似合理之逻辑,揭示与批判其不合理。

动画艺术是浪漫的,很多动画艺术是童话、神话及 寓言故事 的直接转换。这种将文学艺术转换成影视艺术之所以可能与默契,是因为两者本质均为浪漫的,是异质同构的。这种转换的经典之作,举不胜举,如格林童话之《白雪公主》,中国古典神话之《大闹天宫》及《哪吒闹海》,等。

孩童的思维是浪漫的,其浪漫源于其无知,源于其神经系统在与发展过程中,组织思维的信息太少。成人是现实的,其现实源于其思维信息量之丰富。

无知意味着无限,孩童的思维预示着无限之拓展空间。丰富本身意味着有限与限制,成人思维蕴涵更多的是回忆、借鉴与重复。

孩童思维信息量缺乏,意味着没有过去而直面未来,概念少而好奇多、逻辑少而想象多、结果少而悬疑多,孩童之思维有着无限的未来拓展。成人思维信息量之丰富,是过去的积累,是 经验 的组合,由此而形成思维之惯性与固执的方向,是现实之轨迹、顺承现实之逻辑、受现实之控制、沉湎于过去与现实,岁月无情地消磨了他们的浪漫。

童话、神话及寓言等文学形式,虽然其浪漫之本质与孩童之浪漫思维契合,但文学毕竟是文字形式,非直观的,因此,这种契合不可能畅通无阻。文字的辨识、理解是双方契合的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之障碍,更何况尚有学龄前孩童无法对应契合。

稍进一步的 方法 就是为文学形式配上插图,甚至发展为连环画,绘画与文学之结合,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虽然由抽象而具象,由理解而直观,改善了对应契合,但其依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静止。

孩童虽然生活于现实之中,但生活是运动的。现实可能瞬间静止,但浪漫必须是运动的。唯有运动,才能使孩童之浪漫,与童话与神话之浪漫完美契合而畅通无阻。新的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费时费力的人工动画获得空前发展与无限开拓之契机。此契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数字技术能将动画艺术之浪漫内涵与特征发挥到极致,并且无限拓展与延伸。

学龄前 儿童 可以越过文字障碍,直接与动画艺术互动,前阶段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使无数的学龄前儿童痴迷,就是这种互动的耀眼闪光。成人虽然是现实的,但也需要浪漫之调节,因为童年之温馨与天真,童年之好奇与任性,能使他们在现实的清规戒律中挣脱,在岁月之磨难与忧患中,点燃其想象与希望之光,在磨难中感受甜蜜,在忧患中获得愉悦,忘却银丝与皱纹,重温少儿与青春之浪漫。

人类在现实中进步,在浪漫中升华;现实孕育着浪漫,浪漫美丽着现实。动画艺术不仅是人类浪漫之创造,更是人类创造之浪漫。

许多动画都是直接由童话、神话、寓言、 传说 等文学形式转换而来,其内容本身就是浪漫的,是人们熟知的,能回味再三而难以忘怀之浪漫。浪漫对动画而言,是无处不在,是浪漫之浸润、浪漫之散发、浪漫之融合、全方位之浪漫展示。

以早期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为例,展示着孙悟空顽皮幽默、异想天开之性格浪漫;从水帘洞到南天门、从龙宫到云间的环境转换之空间浪漫;一根金箍棒威力无穷又变化莫测之道具浪漫;猴王从好奇到恶作剧、从到大闹的曲折之情节浪漫;从石猴迸出到被压五指山之命运浪漫,等等。整部动画艺术的时间推移、画面变幻、开头结尾,全由形形色色之浪漫组合而成。浪漫不仅是其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更是其艺术感染力与美之效应。

古典的、传统的童话神话,乃至现代的科幻,如《阿童木》《机器猫》等,其内容与情节即以浪漫取胜。层出不穷之异想天开、接连不断之梦幻想象、出人意料之悬念,形成这类动画艺术之主要,在想象与理想之浪漫中,表现正义、果断、勇气、坚韧、善良、热情、真诚等人类之推动社会进步之性格与品质。浪漫正是这种优秀的性格与品质,在思维与思想、心灵与精神之反映。动画艺术之浪漫,对孩童而言,是快乐之引导而又极其深刻之教化,浪漫式的 教育 是最有效的教育。因为浪漫在此获得对应与默契。

实质上,动画艺术之浪漫不仅是故事情节之浪漫,更主要地表现在形式上。准确地说,形式浪漫才是动画艺术之本质,才是动画艺术之所以受孩童们痴迷的根本原因。唯有形式之浪漫,动画艺术在表现内容并不浪漫的故事,在表现历史与现代题材的故事时,其浪漫之风格依旧不变,其浪漫之内涵依旧动人。

所谓形式浪漫,即来用对比、夸张以及一些不符合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之艺术手段,来表现动画艺术之造型、结构与色彩等,从而产生新奇、强烈、紧张、兴奋等艺术效果。

60年代我国表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动画故事《红军桥》,即以对比之手法,塑造极端的瘦长与矮胖两个造型相反的富绅形象,从而从形式上反映了其愚蠢与可笑,并由此对其进行无情地鞭挞与讽刺。 夸张是动画艺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之浪漫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全球都产生广泛影响的美国动画艺术《米老鼠和唐老鸭》,将夸张手法表现极致,夸张成为其最鲜明的特色,其之所以吸引人,或者说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充满智慧与想象之夸张。

在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造型上,制作者夸张地设计了米老鼠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大鞋以及唐老鸭又宽又扁的大嘴,这两个独创而又夸张的设计,成为该动画艺术的象征与标志。该动画艺术没有什么感人之内容与惊险之情节,然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之夸张,使其新颖而处处悬念,其引人入胜和无尽的艺术感染力,就在夸张。夸张不仅是其形式,也同时是其内容。以无数夸张组合而成的浪漫,使该动画艺术既给人愉悦,又使人兴奋,更给人以启迪。

在动画《人猿泰山》中,有一极简单又极重要的镜头。当老猿妈妈初见婴孩时,以匪夷所思之艺术表现,使猿与婴在脸部表情上,反映出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沟通。原本不可能之联系与沟通,有违生活与自然逻辑之联系与沟通,是如此之浪漫与感人,由此奠定了以后整个故事的发展变化与内在逻辑,正是这艺术浪漫,使荒谬升华为合理与感人。这种超乎寻常之浪漫,唯有动画艺术才能做到,也是动画艺术之特色,更是动画艺术之本质。

就影视艺术而言,情感浪漫之表现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影视形式均可表现。但极度的形式夸张、对比以及超越逻辑,则是动画艺术之表现特征,乃动画艺术之本质,非动画艺术莫属。形式浪漫是比之于情感浪漫之更深刻的浪漫,是哲学与本质的。形式浪漫才是真正的动画艺术之浪漫。

动画艺术之制作本身也是浪漫的,其浪漫表现在无限性,即无限之可能。

《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出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画艺术可以超越童话、神话之类的传统题材,可以直接形而上。动画艺术在舍弃故事、情节等传统概念,以造型、色彩、想象等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制作更为引人入胜之动画艺术。

虽然文字艺术可以无限想象,具备浪漫因素,然而,其想象是建立在现实逻辑之上,其本质乃现实的。动画艺术虽说是直观的,直观对想象是限制与界定,但是,动画艺术之夸张则超现实与超逻辑,其本质则是浪漫的。以形式夸张与超逻辑之《米老鼠和唐老鸭》,以纯粹的形而上,从传统的故事情节中解脱出来,将形式强化为主导,从现实中抽象出形式,使形式之浪漫获得无限之拓展与展示,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之崭新的艺术思维与艺术浪漫。

如果将传统之动画艺术与音乐相比较,则故事与情节可视为音乐歌曲之歌词,其形式可视为歌曲之旋律。那么,以纯动画形式展示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是纯粹的动画节奏与旋律。纯音乐是浪漫的,其浪漫在于抽象与无限,纯形而上的动画艺术也是浪漫的,也是抽象与无限的。规模宏大的多部集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是一曲规模宏大的充满夸张、想象、奇妙、巧合、悬念等浪漫内涵的动画交响乐。

美国动画界有人断言:《汽车总动员》的出现,标志着3D技术在动画艺术之成熟。这是动画制作的一个飞跃,动画艺术由二维图像发展至三维空间,是动画艺术形式拓展的根本性革命,标志着动画制作在形式之无限自由与无限浪漫。

美国数字技术之领先,使其在动画艺术于近年来获得迅猛之发展。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动画片接连问世,如《狮子王》《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我国在动画艺术也有新的探索,例如最近热播的运用3D技术之动画《三国演义》,也作了可行的尝试并获得成功。这一切说明,数字技术与3D技术使动画艺术获得制作之自由,自由恰恰即为浪漫之内涵。

制作自由意味着制作之任意与无限,这是其他任何影视艺术无法达到之境界。只要想得到,没有做不到。这就意味着在制作过程中,思维在动画制作中上升为首要之地位,思维无限与制作无限达到了统一、对应与默契。思维无限恰恰为浪漫之特征,数字技术与3D之实现,使动画制作获得浪漫无限。

动画是想象之艺术,夸张之艺术,是天真与新奇的,是形式的也是任意的,是超现实和超逻辑的,这一切,就是动画艺术之浪漫。浪漫不仅是动画艺术之特征,更是动画艺术之生命。

现实是逻辑的,艺术也是逻辑的。动画艺术之超现实、超逻辑,其本质是合逻辑的。其超越,有时甚至有悖于逻辑,乃现实之逻辑;其符合的,其转化的是艺术逻辑。

艺术逻辑升华与抽象现实逻辑,集中以连贯、开合、疏密、呼应、交错等形式出现,这些基本形式与关系,可以任意组合与夸张。当我们欣赏经典动画艺术时,最鲜明、最强烈的感受,也正在于此。当思维与艺术逻辑契合,夸张也就合理,任意组合也就顺理成章,悬念也就引人入胜,荒诞也就习以为常。这就是动画艺术的浪漫。

故事情节之浪漫、形式之浪漫、制作之浪漫,归根结底至关重要的是形式之浪漫,因为其不仅对应表达人类普遍之思维浪漫,而且,也同时对应和表达出自然关系与运动之本质浪漫,也就是说,形式之浪漫,乃一切存在与运动之希望。

[参考文献]

[1] 路盛章.关于动画创作中民族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思考[J].装饰,2007(04).

[2] 李涛.动画 文化 :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

[3] 陈奇佳.梦想与欢笑――动画艺术特征阐释[J].文艺研究,2005(06).

《 中西动画艺术风格探讨 》

摘 要: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不论是建筑、绘画、人文风格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一样,这些的差异及别样风格在中西方的动画中最能够全面的体现出来。西方动画色彩鲜明,人物形象幽默,场景唯美,犹如是在欣赏一幅美景,中国多在动画中采用中国所独有的水墨颜色,中国红的鲜艳色彩来表达动画角色的可爱与鲜明。在选题材反面也是各有各的重点,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有不同的形象特点,最后给受众呈现出来的就是别样,各具特色的鲜明艺术特色,给我们呈现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动画王国。

关键词:动画艺术,风格,比较,形象,色彩

中西方艺术风格的比较最能全面体现的就是在中西方的动画制作之上,二者有相似的地方,但值得研究的是差异性,各具特色,各自呈现各自的艺术世界,给人不同的感官感受与心灵的触动。

一、动画中人物形象刻画比较

动画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中西方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着自身的艺术风格。例如西方动画中“唐老鸭”的声音给人留下了深刻影响;米老鼠的善良与智慧夺得了观众的心;白雪公主的美丽成为了无数孩子心中的偶像;芭比娃娃深邃的蓝眼睛,既可爱又美丽大方,也是获得了无数孩子的亲睐。

中国动画的人物形象刻画都比较的传统化,不论是在线条的勾勒上还是在形象的设计上,都是以人的视角去出发,采用了中国的许多元素,例如动画版的《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就是以一张年谱的形象出现的,代表了机智与勇猛。还有家喻户晓的“南郭先生”,他是由古代 成语 “滥竽充数”演变而来的,都是一些很具中国特色 传统文化 的形象设计。

西方的形象设计上,卡通人物都是大胆的创新,他们可以肆意的去夸张造型,可以不用遵循传统的鸭子和老鼠的形象,在其原型的基础上夸张其特点。中国在形象设计上比较注重的人物所要传达的教育意义,在人物线条的勾勒上,对于人物的完整性,人性很注重,也很强调,给人一种刻板印象,方脸肥耳,有胳膊有腿,都是人的一些缩影。

二、动画中色彩的比较

色彩是最能传达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天气的好坏要用蓝色和灰色,人物的刻画也需要颜色,凡是动画中色彩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门素材。在中西方的动画风格中,色彩在它们中也是发挥着其所能展现的五彩斑斓和无限美好的童话世界。

但是,中西方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自身的特色。西方的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是五彩斑斓的,尽可能的去夸张人物,运用夸张的、醒目的、鲜艳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童话世界的场景。他们是想用颜色的无线延展性来夸张动画形象,使之鲜明,活现。给人以深刻的动画视觉冲击,西方的动画作品中,《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都是运用了鲜艳的颜色来展现一幅完整的动画作品,里面的人物,场景都是采用亮丽的蓝色,红色,黄色三大主元素去进一步的延展,这些挑眼的颜色,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去过分夸张自己的穿着颜色,但是在动画中这样去做之后,非但没有人反对,反倒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爱上了影片中用颜色刻画出来的一整个故事。

在中国,无数的动画中,大多数都会用到“中国红”,这一传统的颜色素材,例如神仙身上的披肩,仙女身上的绸巾,哪吒身上的大红色,这一特色的传统颜色成为了中国动画的典型代表。因为中国人比较的含蓄和内敛,所以在颜色的采用上不会很夸张,很随意,它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所在,例如水墨画动画,都是一些黑色,灰色,白色,少许的红色和绿色作为陪衬,这是约定俗成的,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化的结果。

三、动画题材的比较

西方在艺术题材的表现上,很多元化,尤其是美国,它引进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勾画自己的形象,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动画,然后享誉全世界。特别是对于古希腊故事的动画制作,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英雄的形象也在孩子心中萌芽。《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也被美国制作成一部部精彩绝伦的动画作品。许多的动画明星随之出现,例如白雪公主,米老鼠和唐老鸭,灰姑娘,《美女与野兽》中的“睡美人”等等,他们都是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明星,深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的喜爱。

中国在题材的选择上,多遵循的是传统的路线,由于中国是一个历代悠久的大国,所以许多的民间故事被流传下来,例如“海螺姑娘”,那位善良美丽的女孩也是深受观众的喜爱;“神笔马良”的故事,他的那支笔曾经是多少中国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一些民间的艺术也被流传下来,例如木偶剧,剪纸艺术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也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小叮当”,它可以变大变小,是一个类似于神仙的小木偶,完成小主人所有的心愿;再有之前的“人参娃”,那个可爱的,白白嫩嫩的小人参娃就是用剪纸做出来的,非常的漂亮,讨人喜欢。还有一些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例如“东郭先生”,《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狼来了”的故事,都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为孩子睡前的故事。

四、动画意义的比较

中西方在对于动画制作的意义上,各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总之都是为了教育孩子们。这一观点尤其是在中国,十分的鲜明,例如“狼来了”的故事,那个孩子因为总是大人狼来了,最后真的狼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也没人去帮助他了,这就是教育孩子们要诚实,不能撒谎。“差不多先生”每次做事都是马马虎虎,别人一批评他,他就会说“差不多”,最后去山上打老虎的时候,因为箭射偏了,他还安慰自己到“差不多”,可是就是因为这样,最后被受了轻伤了老虎给吃掉了,这也是在教育孩子们做事不能马虎,要端正态度,认真完成。

西方在这一点上是十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意愿的,他们制作许多画面优美,人物可爱,幽默的动画影片来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生长,不是刻意的去制作一些教育意义的故事来教导孩子们。对于动画的制作上,他们也是由幼年孩子为对象渐渐的转为大孩子的伙伴,例如《睡美人》,《美人鱼》,《灰姑娘》,这些人物的刻画都是一些善良的,英勇的,所以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从小就会让自己做一个善良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

在教育这个方面,中西方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在以上的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发现,中方是非常明显的在做教育这个观点,他们觉得孩子的教育是在从小的培养中,所以动画的制作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的遵循传统的。而西方的动画影片中,我们很少看到硬性的教育观点,只是一种质朴的,单纯的动画片供孩子们观赏,从而健康成长。

结语

在中西方的动画艺术风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底蕴下生产出来的艺术是各具特色的,不论是题材,色彩,风格,人物形象都是各自代表着各自的特点。然而他们当中最具特色的作品都是一些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汲取当地本土成分的动画作品。希望在今后的不断发展中,中国的艺术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来。

参考文献

[1] 万书荣.美国动画影片故事设计的特色[J].艺苑,2010,(01).

[2] 代钰洪,罗斌.从动画发展历程看中国动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 尉迟姝毅.《动画视觉语言》[D].大连工业大学,2008.

[4] 徐超,张虹.让中国动画尽现春光――浅谈中国特色的动画发展之路[J].作家,2009,(20)

有关动画艺术风格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 浅谈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2. 影视动画美术论文 影视美术设计论文

3.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的重要性

4. 浅谈建筑动画毕业论文范文

5. 有关电影创作专业毕业论文

6. 建筑动画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技术与剪纸动画论文研究方法

论国外大型动画制作公司的流水线应用 3.重拾东方帝国的星辉——论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 动作表现性格——浅谈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方向 14.美国与日本的恐怖漫画分析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不是简单意义上客观事物的重复和真实再现,而是民间艺人根据诸多方面对事物原形进行大胆想象,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再创造的结果。中国民间剪纸这种意象造型的理念是现代平面设计所推崇的,平面构成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方式,它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民间传统艺术的传达方式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平面构成元素。把剪纸与平面构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艺术的价值认识,有助于弘扬传统艺术;同时,平面构成也可以借鉴剪纸艺术,丰富扩展自己的传达方式。中国民间剪纸造型,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地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剪纸图形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效果。透过传统图形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图形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到延伸发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我们对民间剪纸造型重新认识后的再创造,是深化和提升,是从民间剪纸造型再现式图形表现发展到对民间剪纸造型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是现代平面设计所必不可少的。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概括,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即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美的法则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传统的民间剪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折射,曾有过光辉的昨天与漫长的历程,民间剪纸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相当的稳定性、可变性、适应性。随着历史的变革,民间风俗的随移,各个朝代都要表现一些新剪纸纹样,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有许多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刺绣等)都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传达的,与平面构成有相类似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虽然是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所构成要素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在视觉效果中并不是二维效果,而是立体效果,这是平面构成表现方式的本质所在。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为普及、最为广泛流传的品类之一,而且风格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剪纸就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现实生活中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剪纸艺术,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其传达方式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平面结构,也就是以纯粹的平面点、线、面的方式,构成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是完全意义上的二维空间艺术。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展、流变,其传达方式已经非常丰富,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发射构成是平面构成的一种常用的传达方式,它的基本含义是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发射的形式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喷泉、伞骨等,就是发射的形态。发射构成给人以特定含义的美感,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传达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具有很强的聚焦,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心点;其二,具有极强的空间感和动感,使所有的图形都向中心集中或者扩散。重复的本义是同一东西再次出现。在平面构成中,重复的基本含义是构成形式的重复。换句话说,就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在排列时可允许方向、位置变化。重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在平面构成中是一种很重要的传达方式,被称为重复构成。重复构成就是骨骼(指图形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骼的部分必须切除。连续剪纸艺术实际上是重复方式的运用。连续剪纸也是以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按照一定的秩序重复排列。在排列时,根据实际需要,方向、位置可以变化。这与现代平面构成的重复方式的基本构成规则是一致的。剪纸的连续传达方式可分为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两种形式。二方连续是指由左右或上下两方,用一个单位纹样连接起来,可以无限延伸。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带有连续性的单位纹样向左右或向上下作有条理的重复排列,向左的是横式连续,向下反复排列的是纵式连续。四方连续是指由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方循环连续而成,它包括重复等构成形式。重复方式的构图,在创意上强调来源于生活,内容贴近生活,因此给人以亲切感;在表现方式上强调和谐统一,因此富有整体美感。通过对称、均衡、重复、发射几种传达方式的分析,我们再次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母体艺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本源。中国的民间剪纸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正由于它的独立文化内涵有异于其他的现代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审美观。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中国设计家艺术信念的支点,也是中国设计艺术走向世界的起点。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借鉴,不是对历史的复归,而是发自对现代文明生生不息的追求。剪纸艺术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传达手段,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中国民间剪纸造型在原型基础上产生了质的变化,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美学上赋予它新的生命。独特的视觉形象,传递着设计者知识层面、文化修养、思维理念和审美意识。放眼全球,把我国特有的剪纸艺术推向全世界,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肯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更加璀璨。

矩框里的艺术 潘多拉的魔盒—从《红辣椒》看女性题材动画 关于当今日本人民精神状态和社会矛盾对动漫产业的影响与中国的比较以及我们文化救赎的责任—宅男VS流氓无产者 滴水成渊 积土成山—逐格摆拍动画探索 凡 中 见 奇—谈FLASH动画的特点与价值 动画的介质—论动画是否属于电影的一种类型片 论动画中的虚拟世界 友情、正义、热血、爱、歌声、奇迹!!燃烧吧!!沸腾的灵魂!!!!—热血动画的选材和制作 直觉的“保鲜”—谈直觉在动画创作里的实现 运用电脑技术制作剪纸动画—短片《童年的城堡》制作过程 当幻想成就现实—论真人与动画结合电影的魅力 触动心灵的沟通—论动画片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中国现代动画中的“民族化”泛滥与缺失 用Flash制作具有游戏性的动画 商业动画的策划与执行 —我的动画学习与制作之路 影视创作后期的艺术性 民族文化传统与动画表现形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动画片中超现实成分之现实依据的思考 三维电脑数字技术在电影动画领域的应用 论动画影片和游戏中的概念设计 角色动画的视觉传达-论pose的设计 用歌声舞蹈去传情叙事—浅谈歌舞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动漫的价值---关于动漫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价值研究 关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问题的思考 动画片中成人题材和感情的表现 牛顿背后的苹果树---浅析场景对故事剧情的推动力量 舞台的搭建——关于动画场景的构图对动画的影响力探索研究 由笑到思,由视听必备到神形兼备—探寻动画电影架构 论三维特殊材质的具体表现—铜铁等 声音与感情—论动画片中角色配音的重要性 美国与日本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特征的变化 反反动画—如何用“烂动画”做一部好作品 浅谈《变形金刚—人文关怀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 探求适合中国市场的动画制作手段—透过日本动画史探索适合我国的动画技术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与数字动画的结合—皮影形式的FLASH动画 中国动画片的美术风格 角色塑造与角色真相的反差——角色刻画在商业动画中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中国动漫的困惑与生机 烘焙动画——论动画短片《烘焙时光》的创作 童真世界——浅谈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动画中的应用 粘土时光——论粘土动画特有的表现方式 神话传说——中国动画的源泉 动画电影时空交错的探索与方法 ——银幕分割叙事手法的表现形式 动画产业与电视媒介 论动画中艺术与商业的交集空间 动画造型设计——动画造型中的重要元素 创作有生命力的魅力动画——论动画片中细节的重要性 网络动画新形式促进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疯影>动画电影研究——探讨动画电影导演如何寻找一条充分表达个性的道路 为动画剧本注入商机 艺术动画短片中的听觉艺术——论听觉艺术在艺术动画短片中重要地位 论动画的后期制作与技术应用—后期在影片艺术创作与制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非主流动画电影艺术形态魅力与其现实意义 当代动画电影的类型化 定格动画中角色的材质和骨架研究 论动画电影中光的设计——解析动画电影场景中的布光 动画片中的音乐及其情感表现 试论场景设计与动画片剧情发展的关系 浅谈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艺术动画在学习研究中的优势

论国外大型动画制作公司的流水线应用 3.重拾东方帝国的星辉——论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 动作表现性格——浅谈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方向

现代技术与剪纸动画论文研究报告

艺术设计是一种通过物质表达精神的创作手段,是一个能衍生和追溯到多方面的专业集群,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行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设计博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突出代表,具有象征性、平面化、装饰性、符号化等特征。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有效融进传统剪纸艺术,既可以保持艺术设计的历史特性,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又使得艺术设计在表现形式与构成手法上避免了简单、肤浅和粗糙,实现了功能需求满足和精神价值的有效统一,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欣赏价值。本文,笔者综合分析剪纸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并为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进剪纸艺术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剪纸艺术 现代设计 艺术特征

中国剪纸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作的过程,是人们长期实践积累而成的艺术精粹。剪纸艺术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背后包含着民族的情感气质、群体意识及习俗心理,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生存的智慧与纯粹的情感。

一、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传统剪纸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中,通过对传统图形或一些极具民族色彩的元素进行提炼、改造,使视觉语言得到不断的拓展和丰富。可以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独特表现力不可复制。如,一些动画片造型、影视节目布景、 广告 招贴、插图漫画、印刷包装、书籍装帧等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就活跃着剪纸艺术的影子。其次,一些雕塑设计之中也不难窥见传统的剪纸艺术元素,增加了雕塑的艺术感染力。由于剪纸艺术自身具备着地方历史文化、时代特色、民俗特色等层面内容,可以有效拓展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并丰富了艺术设计者的艺术表现形式。再者,剪纸艺术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形式及内涵。现代人在进行服饰设计过程中。不忘加进一些传统元素,以保证设计既与传统一脉相承,又能做到与时俱进。如,剪纸艺术的传统气质就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因而市场上很多的衣服、鞋包、被单等图案、花色等满目琳琅,应有尽有,这些图案及花色上均不难窥见剪纸艺术的踪影。因此,剪纸艺术在服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或借鉴。

二、现代设计对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应用

1.有机结合剪纸功能与特征。

现代设计形式繁多、内容丰富,涉及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简单的、视觉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基于此,辅以现代设计历史内涵和精神灵魂意义重大。因此,现代人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传承剪纸艺术的特征,保证其功能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变换剪纸艺术的构成手法及表现形式,有机结合剪纸功能与特征。

2.实现“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效统一。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开拓、创新是摆在现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剪纸艺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为现代人欣赏与接纳,并有效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是值得思考的一道难题。纵观世界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都曾经尝试着将中国的这种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渗透到艺术创作过程中。因此,剪纸艺术的魅力及价值是无可替代的。现代设计师要保全这一份艺术精髓,必须发挥丰富的 想象力 、培养创新精神、捕捉创作灵感,使得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以一种更为恰当的姿态存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3.运用和发扬剪纸艺术语言。

无论在哪种设计中融进剪纸元素,都应该对剪纸艺术语言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通过刀工长短、大小、曲直、粗细、疏密、顿挫、刚柔及参差变化等,将剪纸的生态美、朴素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相反,粗细均匀、整齐划一的现代数字化有时则表现得不伦不类。此外,现代设计在融合剪纸艺术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将剪纸艺术语言有趣地展现出来,保证文化内涵的象征性、符号化。在设计过程中,剪纸元素的文化意境只有通过语义学、符号学角度去表现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好设计。避免单纯运用形似元素,有效展现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深究。

4.创新与发展传统剪纸艺术。

现代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应该积极进行剪纸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发展方式应该尽量多样化。设计师在选择材质和颜色的时候,应该选择色彩鲜明的彩色剪纸制作现代剪纸画,在设计过程中,避免受传统剪纸模式的局限,坚持选用质地坚硬、寿命较长、厚度较大的艺术纸。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保证制作出来的剪纸画具有独特磁性,可进行重复粘贴,这样就跟现代人生活需求较为接近。剪纸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可以辅助设计出多维、立体、灵活的作品。以艺术家夏阳品为例,夏阳进行长期的海外创作,而其本身偏爱中国文化传统,因而他巧妙借助西方媒介,将中国民间艺术和艺术精神生动、全面地演绎出来,两者的有效协调,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富含现代感。他将剪纸元素穿插拼贴到文人的画作构图之中,绚丽多彩的形式之下却保持着质朴天真的本性。

三、结束语

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应该相辅相成,剪纸技术的渗透可以保全现代设计艺术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而现代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又促使剪纸艺术的发扬与传承。因此,加强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俊,丁倩倩.剪纸艺术在礼服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03.

[2]胡梅芳.民族服饰要素与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62.

[3]易心,林曦.民间剪纸艺术图形的象征意义及其造型规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内容摘要]本文对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措施 。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更能适应不同的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描体系,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与提高设计专业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素描;教学模式; 教学 方法 ;改革;创新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专业发展太快而导致师资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致使大量既无学校教学 经验 又无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校应届 毕业 的研究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一线教学工作,他们以书本知识直接去面对新进入高校的专科学生或本科学生,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改革滞后

在相当长一个阶段,设计素描教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平面构成和图形创意联系非常密切的构成性和创意性的设计素描形式,但这种单一的设计素描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每一个设计类的设计基础教学。众所周知,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对绘画艺术的素描形式进行了改革,创造了针对 国画 、油画、版画等不同绘画形式的不同素描方法,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在设计类专业出现的初期,无一例外的沿用了绘画素描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设计基础,来解决设计中的基本造型、基本结构和空间等在设计中要运用的基本要领和元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学模式无可厚非地对当时的设计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整个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日新月异,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么多的设计门类和设计专业还是采用以往的单一的设计素描教学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忽视了设计学科不同专业的指向性的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每一个设计专业。正如在 体育运动 中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只是所有的体育项目的通识基础,每个门类的运动还有自己这个项目的特色基础训练,如 篮球 需要练习运球投篮, 足球 需要练习颠球、射门等。由此笔者提出,当今每一个不同的设计门类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在这里我们权且称之为专业素描,也就是逐步与每个专业密切相连的专业设计素描。例如我们已经建立起的影视动画卡通艺术的卡通素描等。

3.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 创新思维 能力差

我国素描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袭俄罗斯体系与欧洲传统学院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技法,强化造型能力,却缺少创造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素描较传统素描而言,其主要任务不再是再现客观对象,而是发现和表现对象。对于设计师来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远比娴熟的技艺更重要。目前国内一些设计类院校已做了一系列调整,提出设计素描的命题,但大多数设计素描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没有和设计类专业的专业特点相结合来开发学生设计思维。

二、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措施

笔者就艺术设计的设计基础 教育 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早在2007年就提出来必须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 ,笔者今天再次提出:现在大多数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只具有一种通识性,而缺乏与每个设计类专业相匹配的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因此必须建立适用于不同设计专业门类的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体系。那么怎么通过专业特点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计素描呢?这是我们从事设计基础教学的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1.建立一门通识性的基础素描课程支撑后续的专业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教学应从自然到素描,然后再进入设计的连续的整体,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对自然与素描的型及设计因素做专门系统的研究,着重培养学生准确的造型能力与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基础与专业接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递进式地进行教学。

2.创建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多元化专业素描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

各个不同类型的艺术设计专业还必须建立一套与自己这个设计学科相适应的专业设计素描,着重训练学生与自己所修专业的基础性的内容。虽然这类专业素描的训练有可能与某些课程相交叉或重合,但是建立一套与各个门类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专业素描体系已刻不容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教学多元化,更须注重艺术实践教学环节。例如产品造型设计的专业设计素描可以多采取以结构造型为主的素描训练形式;视觉传达和广告设计专业可用以创意素描为主题的训练形式;室内空间设计则应以大量的研究透视和装饰性的设计素描为教学方向;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大量地进行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素描为设计素描教学主题。这类教学不一定非要在室内完成,可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加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家具设计专业除了研究传统的装饰素描外,还要让学生更多地研究物体的构成结构、结构的隼接等方面。

3.着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设计素描教学应以“为设计服务,为人服务”为出发点,结合不同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思维、观察能力与表现方法,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创造能力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思维将设计意识与创新能力融入训练过程中。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形体、结构、空间、材料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究素描本体形式语言、审美表现,以及从视觉特征、效果、传达的感受认知中探寻自我个性的追求和探索的能力;同时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开发学生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校设计基础课教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坚持以设计观念为指导,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建立更能适应不同的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与提高设计专业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林家阳,冯俊熙.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源.从设计的角度学习素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李富莉.设计素描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探索.大众文艺,

5.刘树龙.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刍议.新西部:下旬•理论,

6.罗琴.优化设计素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若干思考.文艺生活:中旬刊,

艺术设计博士论文相关 文章 :

1.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论文

2.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3. 论艺术设计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4. 提升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研究论文

5. 论艺术设计与仿生学论文

动画发展百年历史,作为一个依托于技术而产生的艺术门类,动画艺术从一开始便与动画技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动画艺术风格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动画艺术之生命 》

[摘 要] 本文深度分析孩童的思维特点,由于信息量少甚至空白,形成好奇与想象,富于浪漫特征。接着讲述动画题材,大都以童话、 民间 故事 以及神话为主,都具浓郁的浪漫性。最后分析动画制作方式与过程、制作的无限的随意性也具备无限浪漫的趋向。三者的根本在于无限性,因无限性而超越现实逻辑,而实现无限的浪漫表现,对现实逻辑的突破,超越甚至相悖,极大激发孩童的 想象力 ,进而论证了动画艺术之生命即为浪漫。

[关键词] 浪漫;信息;无限;逻辑

浪漫,乃相对于现实而言。现实之内涵为合理,因为现实合理基于现实逻辑之上。浪漫是对现实合理之超越,即以浪漫之不合理取代现实之合理,即超越现实之逻辑或甚至与现实之逻辑相悖。

合理与逻辑,意味着可能、可控与必然;不合理与超逻辑,意味着随机、变化与悬念。蕴涵随机、变化与悬念之浪漫,是以想象、憧憬与预言之形式而表现。其本身是脱离现实或超越现实的,是将现实之不合理升华为艺术之合理,是将现实逻辑之不可能升华为艺术逻辑之可能。因此,浪漫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之合理与可能,是未来之合理与可能,是现实之希望。

童话、神话与寓言是浪漫的,因为三者都是将想象、憧憬与预言称为现实。童话对应的是孩童之想象、憧憬与预言,神话对应的是人类童年期的想象、憧憬与预言,寓言是将某些貌似合理之逻辑,揭示与批判其不合理。

动画艺术是浪漫的,很多动画艺术是童话、神话及 寓言故事 的直接转换。这种将文学艺术转换成影视艺术之所以可能与默契,是因为两者本质均为浪漫的,是异质同构的。这种转换的经典之作,举不胜举,如格林童话之《白雪公主》,中国古典神话之《大闹天宫》及《哪吒闹海》,等。

孩童的思维是浪漫的,其浪漫源于其无知,源于其神经系统在与发展过程中,组织思维的信息太少。成人是现实的,其现实源于其思维信息量之丰富。

无知意味着无限,孩童的思维预示着无限之拓展空间。丰富本身意味着有限与限制,成人思维蕴涵更多的是回忆、借鉴与重复。

孩童思维信息量缺乏,意味着没有过去而直面未来,概念少而好奇多、逻辑少而想象多、结果少而悬疑多,孩童之思维有着无限的未来拓展。成人思维信息量之丰富,是过去的积累,是 经验 的组合,由此而形成思维之惯性与固执的方向,是现实之轨迹、顺承现实之逻辑、受现实之控制、沉湎于过去与现实,岁月无情地消磨了他们的浪漫。

童话、神话及寓言等文学形式,虽然其浪漫之本质与孩童之浪漫思维契合,但文学毕竟是文字形式,非直观的,因此,这种契合不可能畅通无阻。文字的辨识、理解是双方契合的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之障碍,更何况尚有学龄前孩童无法对应契合。

稍进一步的 方法 就是为文学形式配上插图,甚至发展为连环画,绘画与文学之结合,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虽然由抽象而具象,由理解而直观,改善了对应契合,但其依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静止。

孩童虽然生活于现实之中,但生活是运动的。现实可能瞬间静止,但浪漫必须是运动的。唯有运动,才能使孩童之浪漫,与童话与神话之浪漫完美契合而畅通无阻。新的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费时费力的人工动画获得空前发展与无限开拓之契机。此契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数字技术能将动画艺术之浪漫内涵与特征发挥到极致,并且无限拓展与延伸。

学龄前 儿童 可以越过文字障碍,直接与动画艺术互动,前阶段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使无数的学龄前儿童痴迷,就是这种互动的耀眼闪光。成人虽然是现实的,但也需要浪漫之调节,因为童年之温馨与天真,童年之好奇与任性,能使他们在现实的清规戒律中挣脱,在岁月之磨难与忧患中,点燃其想象与希望之光,在磨难中感受甜蜜,在忧患中获得愉悦,忘却银丝与皱纹,重温少儿与青春之浪漫。

人类在现实中进步,在浪漫中升华;现实孕育着浪漫,浪漫美丽着现实。动画艺术不仅是人类浪漫之创造,更是人类创造之浪漫。

许多动画都是直接由童话、神话、寓言、 传说 等文学形式转换而来,其内容本身就是浪漫的,是人们熟知的,能回味再三而难以忘怀之浪漫。浪漫对动画而言,是无处不在,是浪漫之浸润、浪漫之散发、浪漫之融合、全方位之浪漫展示。

以早期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为例,展示着孙悟空顽皮幽默、异想天开之性格浪漫;从水帘洞到南天门、从龙宫到云间的环境转换之空间浪漫;一根金箍棒威力无穷又变化莫测之道具浪漫;猴王从好奇到恶作剧、从到大闹的曲折之情节浪漫;从石猴迸出到被压五指山之命运浪漫,等等。整部动画艺术的时间推移、画面变幻、开头结尾,全由形形色色之浪漫组合而成。浪漫不仅是其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更是其艺术感染力与美之效应。

古典的、传统的童话神话,乃至现代的科幻,如《阿童木》《机器猫》等,其内容与情节即以浪漫取胜。层出不穷之异想天开、接连不断之梦幻想象、出人意料之悬念,形成这类动画艺术之主要,在想象与理想之浪漫中,表现正义、果断、勇气、坚韧、善良、热情、真诚等人类之推动社会进步之性格与品质。浪漫正是这种优秀的性格与品质,在思维与思想、心灵与精神之反映。动画艺术之浪漫,对孩童而言,是快乐之引导而又极其深刻之教化,浪漫式的 教育 是最有效的教育。因为浪漫在此获得对应与默契。

实质上,动画艺术之浪漫不仅是故事情节之浪漫,更主要地表现在形式上。准确地说,形式浪漫才是动画艺术之本质,才是动画艺术之所以受孩童们痴迷的根本原因。唯有形式之浪漫,动画艺术在表现内容并不浪漫的故事,在表现历史与现代题材的故事时,其浪漫之风格依旧不变,其浪漫之内涵依旧动人。

所谓形式浪漫,即来用对比、夸张以及一些不符合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之艺术手段,来表现动画艺术之造型、结构与色彩等,从而产生新奇、强烈、紧张、兴奋等艺术效果。

60年代我国表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动画故事《红军桥》,即以对比之手法,塑造极端的瘦长与矮胖两个造型相反的富绅形象,从而从形式上反映了其愚蠢与可笑,并由此对其进行无情地鞭挞与讽刺。 夸张是动画艺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之浪漫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全球都产生广泛影响的美国动画艺术《米老鼠和唐老鸭》,将夸张手法表现极致,夸张成为其最鲜明的特色,其之所以吸引人,或者说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充满智慧与想象之夸张。

在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造型上,制作者夸张地设计了米老鼠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大鞋以及唐老鸭又宽又扁的大嘴,这两个独创而又夸张的设计,成为该动画艺术的象征与标志。该动画艺术没有什么感人之内容与惊险之情节,然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之夸张,使其新颖而处处悬念,其引人入胜和无尽的艺术感染力,就在夸张。夸张不仅是其形式,也同时是其内容。以无数夸张组合而成的浪漫,使该动画艺术既给人愉悦,又使人兴奋,更给人以启迪。

在动画《人猿泰山》中,有一极简单又极重要的镜头。当老猿妈妈初见婴孩时,以匪夷所思之艺术表现,使猿与婴在脸部表情上,反映出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沟通。原本不可能之联系与沟通,有违生活与自然逻辑之联系与沟通,是如此之浪漫与感人,由此奠定了以后整个故事的发展变化与内在逻辑,正是这艺术浪漫,使荒谬升华为合理与感人。这种超乎寻常之浪漫,唯有动画艺术才能做到,也是动画艺术之特色,更是动画艺术之本质。

就影视艺术而言,情感浪漫之表现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影视形式均可表现。但极度的形式夸张、对比以及超越逻辑,则是动画艺术之表现特征,乃动画艺术之本质,非动画艺术莫属。形式浪漫是比之于情感浪漫之更深刻的浪漫,是哲学与本质的。形式浪漫才是真正的动画艺术之浪漫。

动画艺术之制作本身也是浪漫的,其浪漫表现在无限性,即无限之可能。

《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出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画艺术可以超越童话、神话之类的传统题材,可以直接形而上。动画艺术在舍弃故事、情节等传统概念,以造型、色彩、想象等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制作更为引人入胜之动画艺术。

虽然文字艺术可以无限想象,具备浪漫因素,然而,其想象是建立在现实逻辑之上,其本质乃现实的。动画艺术虽说是直观的,直观对想象是限制与界定,但是,动画艺术之夸张则超现实与超逻辑,其本质则是浪漫的。以形式夸张与超逻辑之《米老鼠和唐老鸭》,以纯粹的形而上,从传统的故事情节中解脱出来,将形式强化为主导,从现实中抽象出形式,使形式之浪漫获得无限之拓展与展示,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之崭新的艺术思维与艺术浪漫。

如果将传统之动画艺术与音乐相比较,则故事与情节可视为音乐歌曲之歌词,其形式可视为歌曲之旋律。那么,以纯动画形式展示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是纯粹的动画节奏与旋律。纯音乐是浪漫的,其浪漫在于抽象与无限,纯形而上的动画艺术也是浪漫的,也是抽象与无限的。规模宏大的多部集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是一曲规模宏大的充满夸张、想象、奇妙、巧合、悬念等浪漫内涵的动画交响乐。

美国动画界有人断言:《汽车总动员》的出现,标志着3D技术在动画艺术之成熟。这是动画制作的一个飞跃,动画艺术由二维图像发展至三维空间,是动画艺术形式拓展的根本性革命,标志着动画制作在形式之无限自由与无限浪漫。

美国数字技术之领先,使其在动画艺术于近年来获得迅猛之发展。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动画片接连问世,如《狮子王》《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我国在动画艺术也有新的探索,例如最近热播的运用3D技术之动画《三国演义》,也作了可行的尝试并获得成功。这一切说明,数字技术与3D技术使动画艺术获得制作之自由,自由恰恰即为浪漫之内涵。

制作自由意味着制作之任意与无限,这是其他任何影视艺术无法达到之境界。只要想得到,没有做不到。这就意味着在制作过程中,思维在动画制作中上升为首要之地位,思维无限与制作无限达到了统一、对应与默契。思维无限恰恰为浪漫之特征,数字技术与3D之实现,使动画制作获得浪漫无限。

动画是想象之艺术,夸张之艺术,是天真与新奇的,是形式的也是任意的,是超现实和超逻辑的,这一切,就是动画艺术之浪漫。浪漫不仅是动画艺术之特征,更是动画艺术之生命。

现实是逻辑的,艺术也是逻辑的。动画艺术之超现实、超逻辑,其本质是合逻辑的。其超越,有时甚至有悖于逻辑,乃现实之逻辑;其符合的,其转化的是艺术逻辑。

艺术逻辑升华与抽象现实逻辑,集中以连贯、开合、疏密、呼应、交错等形式出现,这些基本形式与关系,可以任意组合与夸张。当我们欣赏经典动画艺术时,最鲜明、最强烈的感受,也正在于此。当思维与艺术逻辑契合,夸张也就合理,任意组合也就顺理成章,悬念也就引人入胜,荒诞也就习以为常。这就是动画艺术的浪漫。

故事情节之浪漫、形式之浪漫、制作之浪漫,归根结底至关重要的是形式之浪漫,因为其不仅对应表达人类普遍之思维浪漫,而且,也同时对应和表达出自然关系与运动之本质浪漫,也就是说,形式之浪漫,乃一切存在与运动之希望。

[参考文献]

[1] 路盛章.关于动画创作中民族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思考[J].装饰,2007(04).

[2] 李涛.动画 文化 :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

[3] 陈奇佳.梦想与欢笑――动画艺术特征阐释[J].文艺研究,2005(06).

《 中西动画艺术风格探讨 》

摘 要: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不论是建筑、绘画、人文风格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一样,这些的差异及别样风格在中西方的动画中最能够全面的体现出来。西方动画色彩鲜明,人物形象幽默,场景唯美,犹如是在欣赏一幅美景,中国多在动画中采用中国所独有的水墨颜色,中国红的鲜艳色彩来表达动画角色的可爱与鲜明。在选题材反面也是各有各的重点,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有不同的形象特点,最后给受众呈现出来的就是别样,各具特色的鲜明艺术特色,给我们呈现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动画王国。

关键词:动画艺术,风格,比较,形象,色彩

中西方艺术风格的比较最能全面体现的就是在中西方的动画制作之上,二者有相似的地方,但值得研究的是差异性,各具特色,各自呈现各自的艺术世界,给人不同的感官感受与心灵的触动。

一、动画中人物形象刻画比较

动画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中西方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着自身的艺术风格。例如西方动画中“唐老鸭”的声音给人留下了深刻影响;米老鼠的善良与智慧夺得了观众的心;白雪公主的美丽成为了无数孩子心中的偶像;芭比娃娃深邃的蓝眼睛,既可爱又美丽大方,也是获得了无数孩子的亲睐。

中国动画的人物形象刻画都比较的传统化,不论是在线条的勾勒上还是在形象的设计上,都是以人的视角去出发,采用了中国的许多元素,例如动画版的《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就是以一张年谱的形象出现的,代表了机智与勇猛。还有家喻户晓的“南郭先生”,他是由古代 成语 “滥竽充数”演变而来的,都是一些很具中国特色 传统文化 的形象设计。

西方的形象设计上,卡通人物都是大胆的创新,他们可以肆意的去夸张造型,可以不用遵循传统的鸭子和老鼠的形象,在其原型的基础上夸张其特点。中国在形象设计上比较注重的人物所要传达的教育意义,在人物线条的勾勒上,对于人物的完整性,人性很注重,也很强调,给人一种刻板印象,方脸肥耳,有胳膊有腿,都是人的一些缩影。

二、动画中色彩的比较

色彩是最能传达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天气的好坏要用蓝色和灰色,人物的刻画也需要颜色,凡是动画中色彩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门素材。在中西方的动画风格中,色彩在它们中也是发挥着其所能展现的五彩斑斓和无限美好的童话世界。

但是,中西方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自身的特色。西方的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是五彩斑斓的,尽可能的去夸张人物,运用夸张的、醒目的、鲜艳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童话世界的场景。他们是想用颜色的无线延展性来夸张动画形象,使之鲜明,活现。给人以深刻的动画视觉冲击,西方的动画作品中,《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都是运用了鲜艳的颜色来展现一幅完整的动画作品,里面的人物,场景都是采用亮丽的蓝色,红色,黄色三大主元素去进一步的延展,这些挑眼的颜色,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去过分夸张自己的穿着颜色,但是在动画中这样去做之后,非但没有人反对,反倒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爱上了影片中用颜色刻画出来的一整个故事。

在中国,无数的动画中,大多数都会用到“中国红”,这一传统的颜色素材,例如神仙身上的披肩,仙女身上的绸巾,哪吒身上的大红色,这一特色的传统颜色成为了中国动画的典型代表。因为中国人比较的含蓄和内敛,所以在颜色的采用上不会很夸张,很随意,它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所在,例如水墨画动画,都是一些黑色,灰色,白色,少许的红色和绿色作为陪衬,这是约定俗成的,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化的结果。

三、动画题材的比较

西方在艺术题材的表现上,很多元化,尤其是美国,它引进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勾画自己的形象,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动画,然后享誉全世界。特别是对于古希腊故事的动画制作,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英雄的形象也在孩子心中萌芽。《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也被美国制作成一部部精彩绝伦的动画作品。许多的动画明星随之出现,例如白雪公主,米老鼠和唐老鸭,灰姑娘,《美女与野兽》中的“睡美人”等等,他们都是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明星,深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的喜爱。

中国在题材的选择上,多遵循的是传统的路线,由于中国是一个历代悠久的大国,所以许多的民间故事被流传下来,例如“海螺姑娘”,那位善良美丽的女孩也是深受观众的喜爱;“神笔马良”的故事,他的那支笔曾经是多少中国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一些民间的艺术也被流传下来,例如木偶剧,剪纸艺术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也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小叮当”,它可以变大变小,是一个类似于神仙的小木偶,完成小主人所有的心愿;再有之前的“人参娃”,那个可爱的,白白嫩嫩的小人参娃就是用剪纸做出来的,非常的漂亮,讨人喜欢。还有一些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例如“东郭先生”,《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狼来了”的故事,都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为孩子睡前的故事。

四、动画意义的比较

中西方在对于动画制作的意义上,各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总之都是为了教育孩子们。这一观点尤其是在中国,十分的鲜明,例如“狼来了”的故事,那个孩子因为总是大人狼来了,最后真的狼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也没人去帮助他了,这就是教育孩子们要诚实,不能撒谎。“差不多先生”每次做事都是马马虎虎,别人一批评他,他就会说“差不多”,最后去山上打老虎的时候,因为箭射偏了,他还安慰自己到“差不多”,可是就是因为这样,最后被受了轻伤了老虎给吃掉了,这也是在教育孩子们做事不能马虎,要端正态度,认真完成。

西方在这一点上是十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意愿的,他们制作许多画面优美,人物可爱,幽默的动画影片来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生长,不是刻意的去制作一些教育意义的故事来教导孩子们。对于动画的制作上,他们也是由幼年孩子为对象渐渐的转为大孩子的伙伴,例如《睡美人》,《美人鱼》,《灰姑娘》,这些人物的刻画都是一些善良的,英勇的,所以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从小就会让自己做一个善良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

在教育这个方面,中西方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在以上的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发现,中方是非常明显的在做教育这个观点,他们觉得孩子的教育是在从小的培养中,所以动画的制作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的遵循传统的。而西方的动画影片中,我们很少看到硬性的教育观点,只是一种质朴的,单纯的动画片供孩子们观赏,从而健康成长。

结语

在中西方的动画艺术风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底蕴下生产出来的艺术是各具特色的,不论是题材,色彩,风格,人物形象都是各自代表着各自的特点。然而他们当中最具特色的作品都是一些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汲取当地本土成分的动画作品。希望在今后的不断发展中,中国的艺术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来。

参考文献

[1] 万书荣.美国动画影片故事设计的特色[J].艺苑,2010,(01).

[2] 代钰洪,罗斌.从动画发展历程看中国动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 尉迟姝毅.《动画视觉语言》[D].大连工业大学,2008.

[4] 徐超,张虹.让中国动画尽现春光――浅谈中国特色的动画发展之路[J].作家,2009,(20)

有关动画艺术风格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 浅谈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2. 影视动画美术论文 影视美术设计论文

3.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的重要性

4. 浅谈建筑动画毕业论文范文

5. 有关电影创作专业毕业论文

6. 建筑动画毕业论文范文

论国外大型动画制作公司的流水线应用 3.重拾东方帝国的星辉——论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 动作表现性格——浅谈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方向

角色造型的风格 性格特征 可以么?

现代技术与剪纸动画论文研究方向

论国外大型动画制作公司的流水线应用 3.重拾东方帝国的星辉——论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 动作表现性格——浅谈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方向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又以蔚县剪纸最为著名。蔚县剪纸,有悠久的历史。蔚县剪纸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分刀工七分染”上。它的工艺流程别具一格,第一步是“熏样”,即把原纸样或设计的草图,帖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点燃蜡烛进行烟熏,使其在白纸上留下一个清晰“黑样”。现在这道工艺人们已采用晒图的方法。第二步是“闷”,就是将刻窗花用的宣纸剪成将要刻制的画幅大小,因为剪纸层数一般是三十到五十为宜,所以要用水淋湿,用手压实,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以待刻制。第三步是刻制。蔚县由剪纸剪刀换成刻刀,其优点不仅在于生产的数量多,更主要的是,刻刀能更好的发挥艺人的艺术思想,刻起来随心所欲,花样翻新。在艺人的手上,刻刀灵活得象笔一样。刻刀有单刀、三角刀、圆口刀之分。刻制时以阴刻为主,兼有阳刻或阴阳结合的方法,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第四步是着色,艺人们的行话叫点染。点染所用的颜色要事先用酒调合,因为剪纸的原料是宣纸,用酒调色可以使色彩浸润而不渗透,色彩效果极佳。 ~~~~~~~~~~我这个不多,废话也少点。楼主选 我吧?

角色造型的风格 性格特征 可以么?

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剪纸片则不然。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正如万古蟾所述,中国剪纸动画的独特性表现在剪纸技术的特定构图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着对中华文化的映射和传播。剪纸动画是剪纸技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对剪纸动画进行革新,既是对动画创作类型的扩展,也是对民间剪纸技术的保护。发展中国剪纸动画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2、剪纸动画的发展状况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产生及进步,继《猪八戒吃西瓜》之后,中国相继推出多部优秀剪纸动画,如1959年的《渔童》、1961年的《人参娃娃》、1963年的《金色的海螺》、1981年的《猴子捞月》、1983年的《鹬蚌相争》等,均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其中, 1959年万古蟾导演的《渔童》中,较其上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在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中都有很大的突破。导演将渔童的动作设计成具有平面化的舞蹈性动作,使其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突出了剪纸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场景设计中,通过各种景别的交替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动画影视视觉效果;在拍摄技巧上,使用多层景的移动,突破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全景为主的单一局面。因此,《渔童》被称作中国剪纸动画走向成功的标志。另外,1963年由万古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获得在1964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导演在片中大胆引用剪纸、皮影技术,借助丰富的人物性格,呈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被后人称为剪纸动画的代表作。剪纸动画取得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外动画的创作纷纷引用中国文化,如美国迪斯尼于1998年拍摄的《花木兰》,取材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中国故事;2008年美国梦工厂拍摄的《功夫熊猫》,从人物到故事背景都展现出中国色彩。值得反思的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动画一味模仿国外动画,而中国人尚需要欣赏国外的“中国故事”,国产动画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另外,早期的剪纸动画具有传统性、民族性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剪纸人物表情单一,动作的转换远远不如传统的二维动画的灵活自如;另一方面,制作一部剪纸动画的过程耗时费力,需要先在纸上绘好角色、关节、背景,再按照顺序拍摄。特别是90年代之后,加之动画市场商业化的推动,中国剪纸动画面临内忧外。3、立足剪纸动画进行动画创作的未来发展条件剪纸动画是动画片本土化的重要流派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剪纸动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一定时期内步入低谷,但这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不会被历史磨灭。剪纸动画是及技术与文化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当今剪纸动画的发展存在技术上和文化上的有利条件。 技术条件技术的改进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剪纸动画也应顺应这一发展规律。剪纸动画最大缺点是人物表情单一和动作转换呆板,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AE、flash软件和3D剪纸动画系统的出现,早期剪纸动画存在的局限性都可以弥补。flash软件是目前最流行的二维动画软件。利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时,需要先设置元件库,包括将设计好的角色绘制成单个元件,设定角色的正面、侧面、3/4侧面和活动关节;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在背景中摆出角色动作,就可以直接生成效果,并可以及时进行效果检查和修改。与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相比,二者过程基本相似,但flash软件省去了剪纸和拍摄两道工序,节省了制作时间和成本。另外,flash软件利用关键帧的设置将人物表情细腻的表现出来,可以弥补剪纸动画画面不流畅的缺点,创造全新的视觉效果。AE软件相比较flash软件则更进一步。AE软件中,只要保持中心点的不变就可以使元件不产生颤动,并且在调制关键帧时,可以自动生成中间帧,既方便又快捷,相比较flash软件形成的动画作品动作显得更加流畅,并且具有艺术感。此外,浙江大学于金辉教授研发出了高效制作剪纸动画的工具――三维剪纸动画系统。该系统是在三维模型上绘制剪纸图案,并直接进行切割,然后将三维模型绑定骨骼,运用动力学驱动模型形成动画,最后渲染成二维或三维剪纸效果。该系统首次采用电脑软件进行剪纸,大大提高了剪纸动画制作的效率, 文化条件早期的剪纸动画曾经创造了民族动画的历史,然而对国外动画的一味模仿导致中国本土化动画的发展出现瓶颈。受国外动画片的影响,中国一些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趋于国外化,缺少本土特色,很多人以为外国文化就是先进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而言,以民族文化作为动画题材是我们的优势。在我国,已经被制作成动画片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各民族民间传说、古代寓言故事、小说、神话、传奇、谚语、童话、戏剧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给我们的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力 (下转141页)(上接第136页)广阔的想象空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里产生了大量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物形象。但是,如果不把角色的个性特征塑造好,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就会使人物形象显得陈旧、无趣。符合动画角色的性格是创作动画造型设计的第一原则。因此,当要设计一个动画角色的时候,首先就要了解所要设计的这个角色的身份及性格,甚至跟它相关的环境与剧情等等。《猪八戒吃西瓜》中的猪八戒形象,之所以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我国的民族传统中对猪八戒憨态可掬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将多种图形结合在一起,产生美好的理想结果,人们祈祷丰衣足食、身体健康等夙愿都可以借助剪纸表达出来。如“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有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寓意与象征的手法,表达民间百姓对吉祥如意与生命崇拜的观念。如龟、鹤、鹿、象、龙、凤等动物代表吉祥如意。动画片利用民间美术的原始野性思维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发挥想象。这种思维方式更符合动画片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国内观众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对于国外观众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是如何将这些本土的艺术造型语言转化为动画造型形象,将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创造为备受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的动画语言,是现代动画创作者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环境条件中国政府的人力与财力支持也为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世界动漫游戏业产值最大的3个国家美国、日本、韩国,都在强调将大力发展动漫事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第一大动漫游戏生产国――美国的动画游戏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出口值超过传统工业出口值的23%,成为重要出口产品之一。目前,游戏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动漫游戏生产国,其动漫游戏产品出口额已超过钢铁产业的出口额。韩国是第三大开发经营动漫游戏的国家,动漫游产业成为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政治意识的变化反应的是经济发展的变化。我国政府在看准动漫这种创意产业所创造的巨大产值后,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宏观调控,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动漫产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自2002年起到2005年底在上海、北京、大连、深圳、长沙,广州等地先后建立了20个动漫产业基地:此外还有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等众多国家动漫教育基地。这些都将促进我国动漫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出品的几部系列动画片的成功也证实了剪纸动画能够适应观众需求和市场运作,如《达达和妮妮》、《兔侠传奇》等。由此可见,中国剪纸动画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先进的制作技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剪纸动画会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4、总结中国剪纸动画是一种艺术性与技术性相融合的艺术形式,有着辉煌的过去,在其50余年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资源,也为中国剪纸动画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与丰富的参考价值。随着剪纸动画技术的改进、动画制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剪纸将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先进的制作工艺再次屹立干世界艺术之林。【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文档资料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第 1 页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剪纸片则不然。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