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实现双碳目标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5 21:13:20

实现双碳目标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本文基于GB/T 7714-2015,结合看过的几十所学校、期刊的格式要求文件,来详细说明参考文献格式的注意事项。

GB/T 7714-2015是最新版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大多数学校的本硕博学位论文均采用此规范,部分学校仍使用2005版甚至1987版规范,但是标注思路都是一致的,后面会详细的说明。

序号对应你上面的问题:

1.论文的结论是不可以引用其他文章中的结论的。

2.不一定要直接引用别人文章中的句子,可以换个形式写出原句,以免重复率过高。

3.可以的,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是别人文章中的参考文献,这种文献叫做析出文献,这种引用是允许的,但是要在自己的文献列表中写出这篇文献的出处。

4.参考文献的格式每个学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百度上的格式未必是你们学校要求的样子,必须按照本校的论文规范中给出的参考文献的例子进行修改。

在Word软件中,可以通过在引用界面,在脚注那里,插入自定义标记,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实现。

电脑:联想L1710D

系统:Win10

软件:Word2019

1、点击引用,点击上面的【引用】。

2、点击脚注,点击上面的【脚注】。

3、输入自定义标记,弹出窗口框,输入自定义标记。

4、点击插入,点击左下角的【插入】。

5、输入内容,输入下面的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双碳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的论文参考文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态文明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河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92-93.

[2]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4):6-12.

[3]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卢风,肖葳.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6.

[6]林红梅.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角[J].行政与法,2007(1):97-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9]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15.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究:

我市生态禀赋优越,当以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一方面筑牢沿黄控导工程连接线、黄河大堤、幸福渠及幸福路“三条防线”,大力实施黄河河道与滩区综合修复提升治理工程,实现黄河岁岁安澜,并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域内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国家公园,打造黄河文化标志性旅游目的地,以达到确保黄河安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共赢目标。

二要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示范城市。深入践行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加强系统谋划,强化生态保护,聚焦大气、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精准防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统筹推进造林绿化、空气质量、水土环境等全域提升,美化城市环境,将新乡建设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之城。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绿色发展,通过构建高端平台,引进尖端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加强清洁绿色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推进静脉产业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新乡建设为国内重要的绿色低碳能源基地。

三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渐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各地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无污染、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的特色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等,持续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切实提高农村人民群众收入,让村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要做精、振兴文旅产业,实现文旅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有机发展。依托我市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牧野文化、比干文化、书院文化、宰相文化等文化资源,利用我市当地的共工、姜尚、毛遂、张苍、邵雍、孙奇逢等历史名人资源以及史来贺、郑永和、吴金印、裴春亮等先进群体资源,构建新乡文化体系,并将其融入黄河故道、湿地以及南太行山水风光等自然生态资源之中,讲好新乡大地上的“黄河故事”“太行故事”,进行综合深度系统开发,树立我市文旅、生态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论文参考文献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经验分解与达峰路径——广义迪石指数分解和动态情景分析

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研究进展

辽宁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达峰情景预测

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转型研究

碳中和增长目标下解决航空碳排放的路径选择

“碳中和”目标下的电能替代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减排路径研究

辽宁省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的实证

种树,开发新能源,水太阳能、风、天然气……大力开发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基地>加快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新疆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光伏发电基地。>加快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新疆、内蒙等陆上风能资源丰富及广东等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基地。>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重点加快开发金沙江等水电基地。

实现碳中和,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专家指出,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说,减缓措施产生效果需要很长时间,但眼下气候变化的很多影响已经发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必不可少。她举例说,现在光热水等条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中的种植调整、品种选择等提出要求,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也有专家建议,未来10年,中国应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平均每年增长1亿千瓦,10年内要增加10亿千瓦以上。从行业看,在“十四五”期间,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要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引领社会投资向低碳绿色产业倾斜。此外,还要在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碳汇。

双碳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意义:“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图1

背景: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从图1可以看出,201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0亿吨,美国约为53亿吨,欧盟29亿吨,印度25亿吨。我国一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后面几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在国际上也因此承受了较大政治压力。

内容:“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双碳”目标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创新驱动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形势与政策参考文献如下:

1、王日庠:《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第119页、16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2、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第286页~2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2009形势与政策论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09中国周边形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6、《论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建设的慕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于2016春夏在智慧树网首次开课,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为王海军、钟国兴、燕继荣、冯玉军、刘长军、周良书、洪向华。

据2022年8月智慧树网官网显示,该课程已开课15学期,累计学校811所。形势与政策课程共八章,包括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践行“双碳”战略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抗疫中的中国贡献等内容。

“双碳”下的焦炭产业链系列研究之一——焦炭产业链概述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是煤焦钢黑色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在当前双碳政策下,焦炭行业正在加速进行供给侧改革,压缩产能淘汰落后、升级工艺成为了行业的主旋律。但经历此次全球性能源短缺危机和电力荒后,我们都发现能源的清洁化需要循序渐进、先立后破,运动式的减碳将动摇能源体系安全和经济发展根基。在这种情况下,以煤炭、焦炭、煤电等为重点的传统能源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实施清洁化改造和先进产能置换仍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优胜劣汰也将持续推进,优选优质龙头企业作业跟踪投资对象方为上策。 一、焦炭产业基本概述 焦炭是炼焦煤经过高温干馏获得的可燃固体产物,是一种质地坚硬、多孔、呈银灰色、有不同粗细裂纹的碳质固体块状材料。炼焦煤在焦炭化室中隔绝空气加热至950-1050 ,经过热解、熔融、黏结、固化和收缩等一系列过程而制得。一般来说,1吨焦炭需要吨炼焦煤制备而成。同时,在生产焦炭时,还会产生煤焦油、粗笨、甲醇等副产品。 焦炭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钢铁冶炼的燃料和还原剂,主要用在高炉冶炼,起着热源、还原剂和支撑物三大作用,堪称钢铁的“基本粮食”。目前,钢铁企业高炉冶炼焦用量占焦炭总用量的90%以上,冶炼一顿钢大约需要吨焦炭。此外,焦炭还用于铸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等领域。 可以看出,焦炭与焦煤、钢铁是息息相关的黑色产业链三兄弟。焦煤作为最上游,是煤炭的重要一类品种,占据煤炭储存量的27%左右,(另外的煤炭主要为动力煤,占据70%左右),属于煤化度较高、结焦性好的烟煤。焦炭作为中间环节,是以焦煤为核心原材料制备而来,同时本身有作为炼钢的重要工业原料。钢铁也是这条产业链的下游,也是整条产业链的核心,其供需情况决定了了钢铁的价格,同时又向上牵引带动焦炭和焦煤的价格。 正是由于焦煤、焦炭、钢铁之间具有的紧密上下游关系,很多企业往往会介入其中两个甚至三个环节,成为一体化企业。以焦炭和钢铁的结合为例,目前我国焦炭产能三分之一来自于焦炭钢铁联合企业,三分之二来至于独立焦炭企业,可见钢铁与焦炭的联合是行业的一个重要形式。当然,焦煤和焦炭之间的一体化也很普遍,比如焦炭龙头之一山西焦化,就通过控股方式进入了焦煤产业,成为了煤焦一体化企业。 二、焦炭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焦炭行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和碳排放大户,在近年来我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去年以来大力推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焦炭行业受到了产能置换压降、落后产能淘汰、双控、以钢定产等政策的深刻影响。 一是总体产能压降政策。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驱动下,叠加焦炭产业前几年产能长期过剩、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内在要求,焦炭行业去产能是大势所趋。目前根据区域不同,焦炭行业去产能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以山西为代表的主产省份,所进行的是淘汰 米焦炉和热回收焦炉,同时进行减量置换,如《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0 年决战计划》要求 2020 年全省关停淘汰压减焦化产能 2000 万吨以上;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确 保“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要求,从 2021 年 起严格控制焦炭新增产能,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在不突破现有产能(含 2020 年底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的基础上。按照“上大压小”的原则,实施产能等量置换,其他地区除 2020 年底前已开工建设利用外焦煤就地加工转化的,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焦炭产能项目,整体实现全省的焦炭产能下降;《河南省 2020 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要求,河南省 2020 年将依法退出焦化产能 1150 万吨。 第二类是以江苏、山东为代表的东部省份,地域经济发达,对焦化行业依赖度低,同时面临排污指标、用煤指标不足的问题,关停当地焦炭企业、腾挪出排污和能耗指标给其他高附加值产业是更优选择。如江苏、山东等地区明确不批复新建产能,其辖内部分焦化企业需要将产能扩张转移至内蒙等地(如美锦能源、陕西黑猫等公司)。 综上可以看出,焦炭产业整体去产能是主旋律,如2020 年我国焦炭行业产能实现净退出。据 Mysteel 统计,2020 年全国净淘汰焦化产能 万吨,占 亿吨总产能的 。 二是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需要“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对于焦炭等传统能源产业,将维持产能升级、 落后产能压减的总基调。对于焦炭行业来说,落后产能主要指 米及以下的焦炉,淘汰 米及以下焦炉是焦化行业去产能的主线之一,部分省市更是在淘汰6米及以下焦炉,如内蒙古《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炭化室高度小于米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小于米捣固焦炉、100万吨/年以下焦化项目,原则上2022年底前全部退出”。在 2013 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版中,发改委将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

以实现双碳为主题论文1500字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8篇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与贡献,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践行绿色环保主义理念,形成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等习惯,努力共建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2022美丽中国双碳有我作文1000字

手拉手共建美好家园

莱西是我们的家园,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爱我的家,更爱莱西这座小城。

此时“共建文明城”的喇叭已吹响。假期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家庭卫生、清除楼道小广告、到公园捡烟头……乐此不疲!早晨九点钟,家庭大扫除就上演了,我们每个人精神焕发,各司其职,开启了大扫除活动,我清理卧室,爸爸打扫客厅,妈妈收拾厨房。刚开始,我还不知道先从哪里整理比较好,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个简易的打扫计划。计划如下:1、打扫书桌;2、打扫床头柜、床凳;3、打扫阳台;4、最后扫地。

定完了计划,说干就干。我先把床上的故事书、阅读书等放进书橱里,再把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本子、废纸进行了分类,分成有用的和没用的,有用的放在专用区,没用的扔掉。接下来擦桌子,开始我根本不把擦桌子当回事,可是我开始擦时才知道,擦桌子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的地方需要使劲地擦,有的地方需要轻轻地擦。我正是没有掌握这两点,该使劲擦的地方还有脏东西,不该使劲擦的地方由于用力过猛,还把油漆给擦掉了。最后我又打扫了阳台、床头柜并扫了地。打扫完后,我跑出房间对正在擦油烟机的妈妈大喊:“妈妈,您快来看看我收拾的卧室呀!”妈妈擦了擦额头的汗,来到卧室一看,此时的阳光正照在玻璃上,金光灿灿,“啊!现在就像在梦境中一样,我的小妙涵也太能干了吧!”听了妈妈这么说,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都要碰到天花板了呐!此时爸爸也打扫完客厅来到了干干净净的卧室,说:“我们的妙涵长大了呀!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我们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后又每个人拿起了小铲子,爸爸说:“今天该去五号楼清除小广告了,出发!”……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今的我、我们不仅可以打扫家里的卫生,还能清除小区的小广告,也能随手捡起莱西这座小城地上的烟头、塑料瓶!共建美好家园人人有责,从不乱扔垃圾做起,从不随地吐痰做起,从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做起……愿我的家越来越美,愿我们的“家”越来越美好!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2

“碳”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从我们的每一次呼吸,到马路上飞驰汽车,再到冲上九天的宇宙飞船,在方方面面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化石燃料了,它作为数百年来的主要能源,仿佛人类社会的血液一般,维持着它不断茁壮生长。然而,在新的时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剧,这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我上中学时,那时候正是处于国家经济腾飞的时期,很多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建筑如火电厂、钢厂等不断拔地而起或加大产量来迎接这难得一遇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和“碳”相关的问题。在我居住的城市中,随处可见烟囱将废气排放到天空中,天空的颜色也不断变得暗沉,失去了充满活力的蓝色,进而导致的雾霾问题,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一旦被人从呼吸道吸入,就会沉积于人的肺泡,沉积肺泡的烟尘被溶解后进入血液,容易造成血液中毒。本该在操场上奔跑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快乐时光,他们只能看着眼前的迷雾,来祈求下一个晴天。近年来,环境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关于碳排放的问题却始终缺乏一个指导方向。

“双碳”战略的提出明确了我国下一步关于“碳”问题的发展方向,在不同层面上都会有积极影响。在国家层面,它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碳”问题上的责任担当,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在我国社会层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能源建设等诸多益处;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该指导政策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低碳观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国家也提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感到非常振奋。对我个人而言,除了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福利,我也意识到这也是我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学习“双碳”知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电气工程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供能端,企业可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例如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代替原本的火力发电;在用能端,电气企业则可以借助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智能化,进而拉动更多行业绿色转型。我作为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也作为新时代的具有科学文化的青年,我认为我应该把握好“双碳”战略这一发展大潮,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国家的“双碳”目标的达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应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夯实基础,将成为优秀的科技人员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其次,在学习科研的过程中,要紧跟政策导向,时刻把握“双碳”战略下的专业相关政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最后在生活方面,在自己养成低碳生活观念的同时,也要及时向他人普及国家的“双碳”战略,用自己的力量来影响更多的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样一个时代大潮下,我和“双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3

今天中午,我从《新闻30分》中了解到,在江苏省科协主办的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的报告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用这番畅想,分享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交通碳减排的远景。

当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首当其冲的是要控制煤炭消费。中国煤炭约一半用于燃烧发电,减少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使得电力行业很难离开煤炭。

面向碳中和的能源变革,要循序渐进,先立后破,先把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立起来,再逐渐减少化石能源比例。作为保障型能源,化石能源还会继续为国民经济作贡献,当然也要达到零碳的排放。

碳中和是一场绿色革命,如果没有颠覆性、变革性的技术突破,不可能实现碳中和,而想要“围剿”碳,那就必须聚焦城市。有数据显示,全球三分之二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全球碳排放的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来自城市,而中国三线以上城市总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6。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碳排放,应对之策是碳减排与碳汇。

同时,我从新闻中还得知,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国家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预计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20-2030年的“达峰期”,节能降耗,碳总量减缓上升;第二阶段:2031-2045年为“加速减排期”,年碳总量由波动下行到稳中有降;第三阶段:2046-2060年将进入深度减排期,碳总量加速下降,最终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确立了“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方针,重点即突破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以推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

可以预见,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科技的根本性突破是重中之重。目前,中国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未来,可再生能源、储能、综合能源服务、充电桩的规模化拥有巨大的机遇;此外,氢能源、合成生物学、负碳等技术的突破也将成为未来20年(2045年之前)能源产业主流发展方向。在中国顺利完成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的能源产业将实现里程碑式的转折。

同学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承载了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知识,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低碳、环保的生活永远相随我们。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4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出春天的美丽,一颗螺丝钉可以带动机器的运转。如果太阳没有水的折射,它的光辉还会那么夺目吗?如果春天没有花的点缀,她的美丽还会那么引人吗?如果机器没有螺丝钉的带动,他的运转还会那么流畅吗?

如果地球没有了大自然的锦上添花,那么,这个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题记

当你看到大城市里雾霾满天,当你看到家乡垃圾遍地,当你看到河水不再流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难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不会心痛吗?

西雅图酋长的演讲里说过:“是清风给了我们祖先第一口呼吸,也是清风送走了我们祖先的最后一口叹息。”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地球一切资源,一切绿色,同时,它也在接受着我们给予它的痛苦。看着被我们伤害的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难道我们的心中没有一丝忏悔吗?没有一丝廉耻吗?

在全国各地张贴的各式各样的环保的标语,绝不是拿来做欣赏作用的,而是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的。在生活中,随手捡起一张纸;随手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随手拧紧水龙头,……这些数不胜数的小事,全是都在为环保作出努力,让我们一起跨出这保护环境的一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每年的2月2日“世界湿地日”——是为了让全球人民都有保护湿地的共识;每年的3月22日“世界水日”——是为了让全球人民都有保护水资源的共识;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是为了让全球人民都有保护空气的共识;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为了让全球人民都有保护地球的共识;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是为了让全球人民都有保护环境的共识。环保就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里,一件小事里,只要你认真的去做,我相信人们团结起来,环境一定会得到改善!

古往今来,地球母亲用它那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人类。对于这份恩情,我们应该永生难忘,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地球母亲。让我们共同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5

前几天上班坐电梯,等电梯的并不多,三四人而已。两部电梯同时到达,明明可以大家同乘,偏偏就有一个人要独占一部电梯。既让后面来的人多了等候时间,又浪费了能源。

当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对生命系统已经形成威胁。而这恰恰是由于人类过度消耗能源、过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严重后果。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从现在到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时间不满1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有60-70年的时间,而中国只有30年时间,可谓“压力山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变革,这一变革既覆盖国家发展方式,又覆盖社会生活观念,可谓“广泛而深刻”。而目标的达成,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需要的是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

对个人来说,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低碳生活”具体到生活中,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小事。节约一度电,节省一升油,节流一滴水,节用一张纸……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都是在为碳减排做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如果每个人都能建立绿色的生活方式,积极提倡并践行“低碳生活”,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就能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6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国之大者”。《意见》的印发,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通过倒逼机制来推进制造业变革,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扛起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和韧劲,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倾心谋划绿色“生态篇”,构建绿色低碳生态体系。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所向,也是民意所在。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持续做好添绿、治污、修复三门功课。一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突出“增绿”固底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巩固提升造林绿化成果,还原花、草、水、鸟共适的自然状态,发挥绿色植被固碳作用,让自然美景常驻。二是全力攻坚环境污染。持续开展污染清理整治,科学规划布局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空间布局,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领域工业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改造,促进生产过程清洁、制造工艺绿色,加快产业迈向高端化。三是着力推动生态修复。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全面管控垃圾排放处置,全面清理废弃物碳排放源,助推生态品质提升,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朋友圈的“最高点赞”。

尽力推动绿色“生产篇”,打造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一方面,打造绿色供应体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提升新兴产业比重,严格执行能源“双控”政策,降低整体碳排放强度;不断优化项目结构,坚决限制“两高”项目上马,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整体价值层次,强化质量、功能、品牌提升,降低价值链低端产品比重。另一方面,重点开展科技赋能。加大重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组织资源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专业技术装备科技含量。

用情描绘绿色“生活篇”,装点绿色低碳美好生活。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加强节能低碳全民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出行”。培养“绿色习惯”,实现垃圾分类社会宣传、群众知晓“全覆盖”。引导“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简约包装等低碳行为;倡导“光盘行动”,开展反食品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行为;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党政机关开展建筑节能改造,新建民用建筑推行执行绿色标准,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群众追求的“新风尚”。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是一次广泛而又深刻地绿色工业革命。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统筹做好生态、生产、生活“三篇文章”,共筑绿色发展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双碳”美好目标定能如期实现!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7

文明是城市的名片,环境是文明的基础,百姓是文明的灵魂。

4月19日,很荣幸和我们的赵老师一起去函谷关镇梨湾源村参加了“灵宝市我的家乡(村庄、家庭)变化大”主题征文启动仪式。在这里,我看到了整齐划一、窗明几净的房子;宽阔平坦、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寓意深刻、图文并茂的宣传画……顿时,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环境是文明的基础。

随后,我们跟随村支部书记参观了美丽的梨湾源村,听了村支书的讲解,知道了电影《一方水土一方情》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更激起了我对梨湾源村的好奇心。据说,以前的梨湾源村村民吃水都很困难,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所以之前的“塬”是提土旁的“塬”。后来,在村干部和村民的不懈努力下,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管,吃上了清凉的自来水。因此,梨湾塬的“塬”又变成了三点水的“源”。更令人震惊的是村里还以三大文化而出名:猫文化、《道德经》文化和“源”文化。具有“东方猫王”之称的张亚丽女士的名声享誉全球,她画的百猫图共有108只,千姿百态、色彩各异。墙壁上的宣传画琳琅满目,康熙时期的“六尺巷”的故事也以最醒目的字画刻在墙壁上,教育村民能忍能让、相互体谅。村里现在正以“源文化”为主题,筹备开发老窑洞,修建黄河观景台,建造猫王网红桥……此时此刻,我想说:干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引路人,百姓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

看到梨湾源村的新面貌,我不禁想到:我们村的变化也不小呀!以前狭窄的巷道里的违建厕所屡见不鲜;大路旁的垃圾五颜六色;垃圾池里经常被焚烧,发出令人刺鼻的气味,让人窒息;河道里的死猪更是随处可见……自从我们灵宝市开展“环境和违法乱建”整治以来,我居住的村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巷道里的厕所被一一拆除,站在家门口一眼就能瞧见路边疾驰而过的车辆;垃圾池被统一的铁皮垃圾箱代替,而且垃圾每天都有专人运送,人们再也不会为垃圾堵塞道路而烦恼了;违搭乱建拆除后,巷道里房屋整齐划一,美观漂亮;清澈的河水里居然偶尔还会发现大鲤鱼在嬉戏,岸上的大人和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永远在路上!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个家庭做起,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我们的美丽城市增光添彩!

2022年双碳行动主题中考征文8

一、为什么要实现“双碳”

作为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说过:“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自然给予了我们壮丽的山川大河,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资源财富,更是教会了我们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逐渐将改造自然变得简单化,发明了更多、更便利的工具,心态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敬畏自然变成了贪得无厌,仿佛自然本该默默地接受不断被索取的事实。但真正的事实却并非如此,自然以其强大的张力,向世人表达它的不满。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极端气候不断出现,新闻中也会经常出现“百年一遇”这样的字眼。人们也从这一次次的地质灾害中得到警醒,或许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双碳”的目标也开始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理念中。

二、什么是“双碳”

所谓“双碳”,是指碳达峰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在2030年以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湿度增加,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加以控制的情况下为满足生产需求可以适当增加其消耗量,但在2030年达到峰值,即2030年是一个重要拐点,是碳排放量由增转减的关键战略节点;从2030年开始到2060年,中国就要开始逐步减少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这里净排放量指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温室气体吸收量的差值,在2060年实现中国碳排放绝对值为0的目标。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为了将地球上升温度控制在1。5度以内的重要政治任务。

三、供给侧的改变

“扬扬止沸,不如去薪”。实现“双碳”目标的最根本的举措就是从源头抓起,让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从能源供给端进行改变,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绿色能源的供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中煤炭仍然占据着巨大份额,每年消耗的煤炭量约40亿吨,其中用于发电的煤炭量超过一半,这也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据统计,我国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超过了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一半。因此,从能源供给侧进行改革刻不容缓,中国地大物博,其中清洁能源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风能、水能、光伏能等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用什么能源,而是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这些可再生能源并非近期才被发现的,他是伴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但人们之所以使用煤炭进行电能转换,是因为它的成本更低,它的利用率更高,而风光水能都存在共同的缺点:不稳定性,它们并不像化石能源那样方便存储,需要及时的加以处理利用,而且就现阶段的技术,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转换率也较低,除此以外,我国能源分布极不均衡,大量的风光资源在西部地区,而用电需求端则集中在我国东部。这就对可再生能源的存储、转换和传输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其转换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在输电线路上实现更低损耗,实现高效传输。

四、需求侧的提升

在“以碳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能源供给结构可能还是依赖于煤炭等化石能源,这就需要我们在需求侧做出改变。当人们对新能源产品的诉求慢慢提升时,自然碳排放量便会逐渐减少。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该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早,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发展速度仍然有待提高。首先,可能最让用户或者设计者为难得到问题便是电池续航的问题,这使得电动汽车不能应用于远距离的使用;其次是电动车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备,针对燃油汽车而言,各种品牌的加油站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很少有人会因为没有加油而苦恼,而充电桩的分布却极为有限,这也让本就存在续航问题的电动车雪上加霜。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坚持纯电动驱动战略取向,纯电动车相较于插电式混合电动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而言,市场占有量更多,这也给需求侧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从需求侧削弱碳排放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在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唐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建设园林生态住房以及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油料能源林两大建议。这两点建议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国城市面积较小,却在碳排放的过程中负主要责任,建设园林生态住房,让参天大树和绿植成为居民住房的固定配套设施,将碳中和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居民住所,这种理念异于大规模整治,他是从细节出发,缓解法规模碳吸收的压力。关于油料能源林,则是合理利用荒废地区,形成碳汇林,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提高柴油供给,柴油虽然是一种重污染的能源,但它对于农民日常农耕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双碳”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纸上谈兵,而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做环保的倡导者,碳循环的践行者。

当代大学生助力双碳的方式:

1、要争做健全低碳减排法律体系的推动者

一方面,要全面了解现有节能环保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困难、矛盾、漏洞所在,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掌握现行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力争在节能环保立法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行动等方式,积极参与节能环保的监督、执法,踊跃投身于民间环保团体等有益实践活动,力争在节能环保执法监督方面力尽个人最大的力量。

2、改变消费方式

大学生应当记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成本、低代价的消费方式,与以实物消费为主,把数量作为消费水平的标准,以能源与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支持,追求一时的满足而忽视以后消费需要的传统消费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双碳人才具备的素质:

1、双碳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素养。双碳转型是基于科技革命的推动,必须立足于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双碳过程中,也需要去伪存真,不断甄别可行的技术和模式,这需要扎实的基础科学素养。

2、双碳人才需要有创新意识。双碳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有别于以往的技术革命,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需要打破以往的思路框限,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