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体育对高中生影响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8 06:46:22

体育对高中生影响的论文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对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 :各高校为国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主要着手点放在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 体育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

体育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帮助学生形成多种身体技能;增进体育文化知识,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体力学习。学习体育的这一宗旨,与学校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开拓型人才的目的不无一致,反映了学生的身心特征,体现了体育的目标功能和国家社会对人才的期望。

1、通过体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所谓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人体在运动、技巧、劳动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肌肉工作时的供能情况、内脏器官及神经系统的调节。

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会使肌肉代谢的增强,产生的热量也随着增加。虽然神经系统的调节增强了散热过程,但仍然慢于产热过程,因此体温升高。运动时体温适度升高对机体是有利的:首先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代谢过程的进行;其次加强了呼吸、血液循环机能;另外还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有助于肌肉收缩的力量及密度的发挥,并可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体育锻炼能够增加骨质疏松脱钙等老化;增强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可预防关节炎和关节强直。改善心脏本身的循环,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呼吸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消化系统功能,增加食欲易于消化吸收。动作灵活,不易疲劳,反应敏捷,防御机能较好。对肝、肾、胰、内分泌功能及皮肤等均有好处。

体育锻练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时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骨小染的排列更加整齐而有规律,骨骼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这些变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的能力。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时要消耗能量。体力活动愈剧烈,氧的消耗就愈多,于是呼吸活动就会通过各种调节方式明显得到加强。运动对呼吸机能的作用是复杂的,除能最大程度地改善人体的吸氧能力,降低呼吸中枢对乳酸与二氧化碳的兴奋性,并增强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2、通过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或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之下五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人格统一,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认为,人在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体育教学可以造就和改善一个人的这些差异

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感知。

在各种运动项目教学实践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在体育教学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

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的交往,反应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善于与他人相处,建立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等各种项目都能增进学生中的友谊,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在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

相对体育而言,意志坚韧顽强是十分重要的,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锲而不舍,勇于拼搏,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由此可见,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必须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意志,坚固学生毅力,增强学生斗志的重要手段之一。

3、通过体育教育能够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智力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作为学生,学习成绩是学生的智力衡量标准之一,学习效率,是学习成绩的直接影响因素。学习效率高低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进而使记忆力增强。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4、总结

随着社会的变革,对人才已经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已经在教育中占据了不能替代的地位,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体育教育的作用不断凸显,学校体育教育在教育人、培养人的同时,更是丰富学生文化与精神生活和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高校做为教育的高层部分更是如此。我们应当全面地、深刻地认识这项工作,从身体、心理、智力三个环节人手,使体育教育这项朴实的工作在高校得到健康的、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庆社会科学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341国内统一刊号:CN23-1020/C.

[2]《浅谈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1:昆明、丽江市海拔数据资料.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3:张冰主编.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模拟不同时程高原训练对大鼠心肌影响的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3—138 4: 杨生岳,等高原移居汉族和世居藏族低高氧通气反应性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11(2):87-189 5: 马小明\任中海. 海拔差异影响大学生达标成绩的研究[J].中国体育报.20xx,03(1):1—6 6:安彦. 久居或世居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J】.体育科学报,20xx,01(1):25—30 7:陈文聪. 高原训练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报,(5):24—28 8:山本正嘉.高原对人体运动的影响【J】.体育科学(日本),1990, 40(6): 431~436更多相关阅读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数学对生活中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有呀,汉斯的应用数学进展这本刊上的文献就是呀,你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呐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引用是对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 ,《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2][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3][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4]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5]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6]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7]魏群,等,《中国中学数学教学课程教材演变史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6年。 [8]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9]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李求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方企勤等译,《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 [15]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孙艳蕊,张祥德.利用极小割计算随机流网络可靠度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2),284-288. [2]孔繁甲,王光兴.基于容斥原理与不交和公式的一个计算网络可靠性方法,电子学报,1998,26(11),117-119. [3]王芳,侯朝侦.一种计算随机流网络可靠性的新算法[J],通信学报,2004,25(1),70-77. [4][J],Networks,1987,17(2):227-240. [5]],(1):46-49. [6][J],(4):325-334. [7](3):389-395. [8]. [9]封国林,鸿兴,魏凤英.区域气候自忆预测模式的计算方案及其结果m.应ni气象学报,1999,10:470. [10]达朝究.一个可能提高GRAPES模式业务预报能力的方案[D].兰州:兰州人学,2011 [11]符综斌,干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16(4):482-492. [12]顾震潮.天数值预报屮过去资料的使用问题[J].气象学报,1958,29:176. [13]顾震潮.作为初但问题的天气形势数值预报由地而天气历史演变作预报的等值性[J].气象学报,1958,29:93. [14]黄建平,H纪范.海气锅合系统相似韵现象的研究[J].中NI科学(B),1989,9:1001. [15]黄建平,王绍武.相似-动力模式的季节预报试验[J].国科学(B)1991,21:216. 猜你喜欢: 1. 统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2.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免费参考 3.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优秀范文 4. 13年到15年参考文献论文格式 5. 浅谈大学数学论文范文

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就凸显了出来,高等数学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构建。针对高等数学的特点,分析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

高等数学;经济社会;应用;

引言:

数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在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经济科学实践中去,作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我们更应该对数学有更深的认识。

一、高等数学在学术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在众多的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物理学科中,高等数学与其关系极为紧密,高等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微积分,众所周知,微积分是其创始人,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先生在解决经典力学问题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力学作为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几乎贯穿于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而微积分就是解决物理知识的关键工具,构建了地球和天体主要运动现象的完整力学体系。

在生物学中,高等数学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世纪时,就有生物学家试图通过数学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而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就有生物学家利用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来解决著名的地中海鳖鱼问题,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生物数学已经成为了生物学中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心脏的跳动还是血液的循环、脉搏的周期,都可以用高等数学的知识通过方程组的形式进行表示,并且通过求解的方法来掌握一定的规律,描述生物界的一些现象。

二、高等数学在经济社会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利用数学问题对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存取款问题以及利率问题。高等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不止如此,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还可以为经营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以高等数学作为工具来得到最佳的决策。在经济学当中,许多的量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都需要用导数来进行计算。而通过这些量可以计算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数据,来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效果。每个经营者都希望用最少的钱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资金的浪费,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能够使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应用,使成本降低,创造更加大的利润,这种问题,其实就是高等数学中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能够更好地配置相关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实现最大利润。

三、高等数学在军事中的应用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无论哪一次都少不了高等数学的身影。射击火力表一直都是数学家需要计算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及投产,都离不开高等数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还是弹道学,等等,其中都包含着高等数学的知识,这充分说明了高等数学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还在原子弹、声呐等新型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能直接影响战争的格局和走向。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技术也一定会作用于各种新的高科技,而一切高科技领域都少不了高等数学的"加持"。

四、高等数学中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应用

高等数学中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概率作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在多种领域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例子来说,几年前,我国全面开放了二孩政策,在这项政策开放的背后,是相关专家针对我国人口发展的问题,根据众多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后做出的决定。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高等数学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迅速地辐射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移动支付以及购物到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办公的自动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高等数学知识以及素养。

五、高等数学在学生思维构建方面的应用

高等数学通过建立模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等数学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以此来对现实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有规律的描述。而高等数学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需要人类的思维活动,也就是说,高等数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理论以及思维方法应用的意识,使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六、结语

当代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要想在21世纪的社会有一个立足之地就需要全面地发展自己,而我们学习的高等数学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认清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地学习高等数学,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苏丽论高等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6,(06)

[2]卢明宇浅析微积分在金融领域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05)

[3]马源谈谈数学学习在经济金融学中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15)

拓展:

专业论文格式模板

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毕业时间等内容。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中、外文摘要(包括关键词)。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

(三)正文。

(四)注释。

(五)附录。

(六)参考文献。

(七)致谢。

二、毕业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除要检验学生书写规范的专业外,毕业论文(设计)须用计算机打印,一律采用A4纸。

(一)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

下(B):

左(L):2cm

右(R):2cm

装订线(T):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字。

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五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页。

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封面

1、封面。

纸质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不编排页码。

2、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四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300字。

关键词:接中文摘要打印,“关键词”三字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

3、封二(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英文单词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接外文摘要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二)正文

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重点文句加粗。

1、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三、四等级标题序数顶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末尾不加标点。

标题序数采用1.、2.……、……、…………的层次。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一、二、……(一)、(二)……1、2……(1)、(2)……①②……的层次,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 ”。

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8、表格和插图。

(1)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2)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

(三)注释

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以下为引用各类文献注释格式:

专著:注释编号.作者.专著.书名[m].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注释编号.作者.期刊.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注释编号.作者.论文名称: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注释编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写作年度.

专利文献:注释编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光盘:注释编号.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年(光盘序号)

互联网:注释编号.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四)附录

“附录”两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附录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放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空两格放置。具体结构格式与标注方法同注释中交代引文出处的注文格式。

对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高速铁路选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于城市之间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日行千里已经成为现实。但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于各项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其路线的选择经常会经过一些生态环境保护区,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高速铁路选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针对选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影响进行详细说明,希望能够降低高速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建设我国绿色、科技、环保高铁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 :高速铁路;选线;生态环境;影响

1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对植被生态的影响

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因为其对路基、桥梁工程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穿越森林、草地等一下敏感区,所以高铁路线的选择将会对现有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高铁工程非常庞大,施工过程中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严重的破坏,不仅加速了水土流失,还对自然界的动植物生态平衡进行破坏,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对植被环境的影响在进行高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线路选定路线上的植被将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一些地方甚至还会长期丧失原有保护水土流失的能力,并且临时施工用地,也会因为施工导致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渣土对地表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阻碍。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高速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除了选定的铁路线路占地,还需要为施工提供大量的临时占地,这些地方用于建设混凝土搅拌站、施工便道等,这些建设施工临时占地对于生态土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严重的影响当地的农耕系统。此外,高铁施工周期较长,因此也会在施工期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长期堆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水资源的影响

对于高速铁路线路选择中通过一些河流溪谷设计,施工过程中不仅会影响当地水渠灌溉,还会对河道生态平和进行破坏,一些隧道的施工对当地地下水造成断流,使周围用户的地下水出现枯竭,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废水的随意排放也将会对周围水资源产生一定的污染,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控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安全事件。

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因为涉及了大量的路基工程及车站工程施工,这对于路线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当地原有水土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在高速铁路的桥梁墩台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地表植被产生破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在雨季讲解造成雨水冲刷土壤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一些取土施工的场地,也会因为没有植被保护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会产生严重的泥石流、滑坡现象,甚至冲刷的泥土会影响周围的农业生产及河道航运正常工作。

对声环境的影响

对于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机械来说,其都是一些噪声较大的大型机械设备,并且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应用爆破施工,产生较大的振动。当高铁线路建设完成后,运行的高速列车与铁轨之间的噪声等也将会对周围居民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其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振动,一部分将会传播到大地中,以振动的形式体现出来,对周围居民建筑产生一定的损坏。

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高速铁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及在石方运输过程中的粉尘,对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并且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大型燃油设备也将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空气,这些都将会对空气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可能引发崩塌高速铁路选线过程中,因为会遇到一些山谷或盆地等地形,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对路线上的地形进行开挖,严重的将会引起周围石体的崩塌,而一些隧道施工中也可能会因为地质环境复杂出现塌方现象。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高速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地质环境较差的路段,在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仅研究的影响了高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2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分析

河谷定线

高速铁路沿河而行的路线,我们一般将其称为河谷线。这种路线在整个高速铁路路网中的比重较大。而沿河谷进行高速铁路路线的选定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因为河谷的纵坡为一种单向坡,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高铁线路中出现逆破,并且还能够利用支流测谷展线。其次,因为大部分城镇的位置都位于河谷阶地,所以选择河谷定线能够有利于我们进行车站的设置,从而可更好的人们进行运输服务。最后,因为河谷大多数都是具有开阔地段,高速铁路通过这些地方,能够更好的为这些地方进行服务,从而提高了铁路的经济效益,还方便铁路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但是,我们在进行河谷选线时,也会因为河谷两岸的条件差别而进行不断改变,首先在进行选线时必须要保证河谷地形、地质情况的稳定,在河谷线定线时,很多情况下线路的位置会出现上下几米或几十米的落差,这样会对整个工程产生一定的安全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线路位置的选择上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对于河谷地段较为开阔,并且横坡较缓、地质环境良好的位置,还需要保证其不容易受到洪水的冲刷。而当遇到河谷狭窄,横坡较陡,地质环境复杂的地段时,高速铁路的线路应避开这些山坡,需要将路线选定为外建桥梁的方式。最后对于一些弯曲的河谷进行选线时,还需要根据山咀、河谷的实际情况进行线路方案的选定。

越岭地段

高速铁路的越岭线路,一般都是沿着通向分水岭垭口的河谷足坡进行定线,并且以隧道或路堑的方式越过垭口,然后再沿分水岭的另一侧河谷向下游进行定线。对于越岭线路在进行定线时,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保证越岭垭口、越岭高程、越岭引线的选择正确。因此,在越岭线路的'选择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进行选择合理。当越岭地区的高差较大时,需要避免大量人工展线施工。并且,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线路的合理展线长度,需要我们从垭口往两侧进行定线,避免展线不足或过长现象发生。最后,对于垭口附近,以下地形复杂环境进行定线时,在有充分依据时,引线可以选用符合全线标准的最小曲线半径进行设置。

平原、丘陵地区

在平原、丘陵地区进行高速铁路选线,主要应对的问题都是占地拆迁问题,并且地质条件非常简单,而相对的水文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必须要重视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选定的线路尽量顺直,因为平原、丘陵地区不受高程障碍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将线路尽量的设置的顺直,这样能够降低工程量,并使得线路的长度得到有效缩短。其次,必须要正确的处理高速铁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方便城市的货物运输,还要发挥高速铁路的效率,所以在车站的设计上要科学合理。此外,为了能够保证铁路的运输安全,需要尽量对沿线的道口、立交桥进行质量控制,并且加大对各桥涵孔径的设置。最后,对于一些水文环境复杂的地区,高铁线路的高程必须要高出相应的标准规定,并且需要做好相应的建筑物与路基的防护工作。

在隧道设计方面体现生态环保

在高速铁路隧道方面的设计,需要我们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并且其隧道洞口避免高边坡、高仰坡,加强对隧道洞口的绿化工作,并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山体原有植被的破坏,尽量的将隧道施工中的废弃渣土进行路基填料,避免堆放而产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加强高速铁路线路的施工环境监测,加强对一些水资源环境的预测,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在施工自身方面注重生态

首先,在高速铁路的河流沿线两侧及当地的水资源保护区等周围,不能够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及不能够随意的进行取土、倒渣,从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水质环境监控,避免出现对水资源的影响。当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储蓄水层,需要我们采取“以堵为主、控制排放”的措施,有效的降低对地下水的浪费。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监测,从而能够及时发送一些破坏环境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整改。其次,在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施工营地尽量的选择在一些城镇内的房屋,并且建立一个混凝土加工点,防止随意建立施工加工站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设备与车辆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保养,尽量的防止车辆自身出现漏油、排放不标准的现象,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选线必须要符合生态环境发展要求,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要节约用地,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高铁工程建设施工中也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为原则,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荣.高速铁路经活动断裂带地质选线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7(12):32-36.

[2]杨彤,宋昕.关于高速铁路环保选线研究[J].门窗,2017(09):42.

[3]武学仕.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越岭隧道选线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7,61(09):16-20.

[4]沈玉娇.山区高速铁路选线的关键技术问题浅析[J].四川建材,2017,43(02):123-126.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有哪些你清楚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在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规定参考文献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和“着者-出版年制”.学术期刊往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编辑习惯选择参考文献标注方法,较少从学术研究过程的角度、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考量如何选择适宜的标注方法。在当下的学术期刊与作者的关系中,期刊居于强势地位,对于参考文献标注方法,作者通常只能无条件地服从期刊的要求; 但若放在知识创造、学术传播的大视野下,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选择就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参考文献在以下2个环节产生直接作用: 一是文献阅读---学习、吸收知识; 二是论文撰写---传播新知识。因此,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选择必然会影响到这2个环节的效率。

1、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

1. 1不同文本形态中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阅读效率的影响不同。

文献阅读是学习、吸收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客观层面,知识体系的复杂程度是决定文献阅读效率即知识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知识的附载形式( 本文指学术论文) 的文本形态也会影响阅读效率。

目前,文献的文本形态可基本分为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2类。

纸质文本强调所蕴含信息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即尽可能在当前阅读页面获得更多、更完整的信息。所谓连贯性,是指前后文信息衔接紧密、层层递进,没有大的跳跃和断裂; 整体性则是指文本信息逻辑完整、自成一体,不需要频繁跳出文本之外补充新信息。

电子文本突出了信息的发散性和延展性,除了文本自身的信息外,还通过超链接甚至是超文本链接提供相关联的延伸和扩展的信息。

这种文本形态的差异导致了信息获取方式即阅读方式不同。阅读纸质文本时,越是顺畅连贯,越是有利于理解、掌握文本信息。如果阅读频繁中断( 这里指离开阅读页面) ,则会大大降低阅读效率; 所以,纸质文本阅读是整体性阅读。与之不同,电子文本通过超链接在文本和外部之间实现快速切换,在不需要中断阅读的情况下,完整地理解文本信息甚至获得新信息;因此,电子文本阅读不再强调整体性阅读,可以通过交叉阅读掌握相同甚至更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不同文本形态文献的阅读过程产生影响,从而使阅读效率不同。在纸质文本形态下,为求阅读的整体性,参考文献最好采用文下标注。由于国标的规定,参考文献必须文后标注,那么,不同标注方法对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就表现为程度的不同。

“着者-出版年制”虽不能提供参考文献的全部信息,但由于提供了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能使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了解相关研究人员及其工作进展,对参考文献的可靠性有一个快速的判断。“顺序编码制”除了标注一个表示对应关系的数字外,没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读者必须中断阅读翻到文末才能了解相关文献的内容; 如果是篇幅较长、参考文献较多的文献,其阅读的便利性和完整性更会大受影响。

在电子文本形态下,由于可以实现交叉阅读,这2种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影响没有差别。不过,所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很多文献是以PDF等阅读文件格式提供的,它不支持超链接,阅读方式与纸质文本没有本质区别,阅读体验甚至更差,只是方便储存和携带; 部分文献有网络页面,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文本,阅读方便,不过在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中,即时网络阅读受到极大限制,电子文本阅读的优越性无法体现。

此外,人们的阅读习惯是基于数千年来人类的纸质文本阅读产生的,电子文本阅读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取代纸质文本阅读,基于电子文本阅读的新的阅读习惯不会很快建立,也无法代替现在的'阅读习惯; 而越是习惯的,其效率越高,文献阅读也是如此。在纸质文本的阅读中,“着者-出版年制”更符合阅读习惯,因而阅读效率越高。

1. 2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影响记忆效率进而影响阅读效率。

在阅读中,记忆是影响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越容易记忆的内容,也越容易理解和掌握; 而影响记忆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本信息的密集程度: 信息密度越高,所涉及的知识越复杂,记忆的难度越大。但在另一端,过于简单的信息同样不利于记忆,就如圆周率由极为简单的数字组成,其记忆难度却远远大于一首长诗或一篇散文。

人们往往运用联想等方法为过于简单的信息附加新信息以帮助记忆; 所以,适当的信息密度有利于记忆,也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在文献阅读中,对参考文献的记忆必不可少。在通常的记忆模式中,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发表年份是最优先的信息点,不够精确但最容易记住; 文献的题名和发表的期刊是次级信息点,更精确但也不容易准确记忆。

人们搜寻记忆中的文献时,往往也是从作者、发表年份和关键词查起,搜寻效率较高,从而佐证了对文献的记忆方式。不同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包含的信息密度不同,导致记忆的难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效率。“着者-出版年制”包含了记忆涉及的2个关键信息点,即作者和发表年份,与文中和关键词相关的内容一起构成参考文献的基本要素,很容易与原始参考文献建立映射关系,帮助实现记忆。

“顺序编码制”只提供一个没有实际含义的数字序号,信息密度过低,无法与原始文献建立映射关系,不利于记忆。为获取更多有助于记忆的信息,必须时时翻到文末与参考文献核对,文献的阅读过程就被迫经常中断,降低了文献阅读的效率。在纸质文本阅读的情形下,这种负面影响尤甚。在电子文本阅读的情形下,这种状况会得到改善,因为不需要翻到文末也能看到参考文献,这2种文献标注方法对记忆的影响没有差别。

2、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撰写的影响。

学术论文是对学术研究过程的梳理和总结,是对新知识的归纳,也是新知识传播的起点。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研究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论文撰写既是知识创造螺旋的一个环节,也是研究过程的延伸。

参考文献标注是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注方法的选择会对论文撰写效率产生影响。“着者-出版年制”和“顺序编码制”在论文撰写中各有优劣。

“着者-出版年制”的优点: 其一,标注方便,只需在行文处依据引文需要标注作者及发表年份即可,不用顾及参考文献的先后顺序。其二,修改便捷。论文成文,常需数易其稿,参考文献的增删也就无可避免。采用“着者-出版年制”,仅需局部微调,而不需要对全文的参考文献大加改动。其三,错漏较少,且易于判别。文中标注与文末文献对应清楚,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着者-出版年制”的缺点: 对缺作者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标注存在困难。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 其一,参考文献组织简单,无须考虑作者姓氏、出版年份和语种的差别。其二,文中只有数字编码,行文简洁,节约版面。其三,能够有效应对缺作者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标注。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 其一,当参考文献较多或同一文献多处出现时,顺序编码困难。在此情形下,作者须付出很多额外的谨慎和精力,以确保编码顺序不出错,且一旦出现错误,很不易被作者、审稿人、编辑和读者识别,犯错容易纠错难。其二,增加论文修改难度。若需增删参考文献,则必须对文中的序号和文末的文献做整体调整和修改,而且修改过程中很容易再出错。其三,在编排过程中出错的概率更高。由于采用上角标的格式,序号经过排版软件转换时更易出错,因此对编辑和校对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四,行文简洁的同时减少了有效信息含量。序号除了表示对应关系外,本身并不提供与论文有关的有效信息,对理解论文内容并无帮助。从这个角度看,即便只有1个字符也是浪费,少反而不及多。

综上分析,“着者-出版年制”总体上更符合学术论文撰写规律,更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和参考文献引用的准确性。

疫情对高考的影响论文文献

新冠的相关文献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发表了非常多,可以通过像维普这样的专业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查询,涉及疫情的角度,方向也是非常的多元化,所以你需要花点功夫来进行筛选,准确的定位所需的文献,再来仔细阅读学习。而且维普首页上面还有新冠专栏,更为集中,推荐看看。

关于疫情防控的参考文献:

面对新型肺炎凶猛来袭,中国人再次表现出强大的团结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速度,有一种精神叫众志成城。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遇到过不止一次的自然灾害。中国人没有退缩,没有向灾难低头,没有被灾难吓倒,而是用团结就是力量的豪气,用坚韧创造历史的骨气,用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勇气,战胜了巨大困难,取得了战胜洪水、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同样,面对此次重大疫情和灾难,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将困难变成无声的号角,让每个人迅速行动起来,大力支持和帮助疫情地区共同面对危难,最终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洪流。

在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最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就是团结的力量。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军人百姓、不分干部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哪里有疫情,他们就赶往哪里,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在这突入其来的疫情面前,全国上下的齐心协力,紧密团结和鼎力支持,使抗击疫情拥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救援物资就像一条条溪流,从四面八方汇集,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胜利的力量。

高考临近,多年的寒窗苦读,一朝见分晓,又恰逢疫情反复,考生的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学校属于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每所学校都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考试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这个请各位考生,及家长不必担心。

但是有些考生可能还是会有担心、焦虑的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让考生轻松的应对考试,由于长期居家隔离,导致部分学生颠倒了自己的生物钟,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家长应该及时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的教学进度很更加紧凑,有些学生会很难适应,同时本身由于临近高考,考试日益频繁考生的心理变化会很大,每年在这个时间段都是考生心理出问题最多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在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帮助考生做好考前心理适应准备工作,以便考生顺利的完成考试。

今年由于各地疫情的加重,各个省市的学校都实行了线上教学,我认为线上教学对考生的影响很大。

不同省份的考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每个大学都有在每个省份的招生计划,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但对于同一省份的考生是影响很大的。如果是同一省份所有的城市都进行线上教学,那么对于考生就会有一定的影响,那些自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加上自主学习,与线下教学效果基本上相差不是很大。但对于那些不懂得自律的,学习落后的学生来说,由于通过线上学习,加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差,效果可能要差一些。就影响很大了。自律性差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真正用在复习备考上。如果同一省份存在有的进行线上教学,有的城市进行线下教学,那么,对考生的影响就会更大了。如果受疫情影响考试难度降低的话,那么,对成绩好的学生,会有一定的影响。希望考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复习,做好高考前的冲刺。

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其实到最后几个月时间里,很多人的心态都是,非常希望高考快点到来,有点希望快点解脱的感觉。因为该掌握的知识都基本掌握了,后阶段无非就是刷题,不断重复,在重复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更改证。对许多学生来说,长期反复考试还是出错的题,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原本成绩就很好的学生,也要保持正常心态去准备考试,这样才不至于被疫情扰乱情绪而高考时发挥失常。

当然最后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来说,不管是延期一个月,或者一年。人如果不努力,再多的时间也没用。所以要调整心态,积极地面对,努力的争取每一分。同学们要学会克服现有的困难,希望每个考生都能够考上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我觉得疫情给考试的学生带来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的话也会耽搁他们的学习时间

数学对教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引用是对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 ,《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2][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3][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4]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5]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6]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7]魏群,等,《中国中学数学教学课程教材演变史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6年。 [8]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9]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李求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方企勤等译,《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 [15]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孙艳蕊,张祥德.利用极小割计算随机流网络可靠度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2),284-288. [2]孔繁甲,王光兴.基于容斥原理与不交和公式的一个计算网络可靠性方法,电子学报,1998,26(11),117-119. [3]王芳,侯朝侦.一种计算随机流网络可靠性的新算法[J],通信学报,2004,25(1),70-77. [4][J],Networks,1987,17(2):227-240. [5]],(1):46-49. [6][J],(4):325-334. [7](3):389-395. [8]. [9]封国林,鸿兴,魏凤英.区域气候自忆预测模式的计算方案及其结果m.应ni气象学报,1999,10:470. [10]达朝究.一个可能提高GRAPES模式业务预报能力的方案[D].兰州:兰州人学,2011 [11]符综斌,干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16(4):482-492. [12]顾震潮.天数值预报屮过去资料的使用问题[J].气象学报,1958,29:176. [13]顾震潮.作为初但问题的天气形势数值预报由地而天气历史演变作预报的等值性[J].气象学报,1958,29:93. [14]黄建平,H纪范.海气锅合系统相似韵现象的研究[J].中NI科学(B),1989,9:1001. [15]黄建平,王绍武.相似-动力模式的季节预报试验[J].国科学(B)1991,21:216. 猜你喜欢: 1. 统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2.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免费参考 3.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优秀范文 4. 13年到15年参考文献论文格式 5. 浅谈大学数学论文范文

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入21世纪,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和数学发展异常迅速,甚至超出想象,这势必会影响教育,影响基础教育,影响数学教育。20世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一致吗?哪些不一致?这是跨世纪的挑战,也是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的背景。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核心素养21世纪,我国确定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强调以课程为载体落实指导思想,进而以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为突破,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以素养立意课程体系”主要是将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基本目标,根据每一个学科的特点,把三维目标通过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加以落实,把课程总目标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数学教育应留给学生什么?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不严格地说,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数学课标修订组提出了六个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它是五大基本能力的延续和深化。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四个方面表现出来,这四个方面也是描述核心素养水平的四个维度。每一个数学核心素养有自身的独立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在发现与提出、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各自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我们更需要强调整体性,六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不是两两“不交”的独立素养,而是相互“交着”相互“渗透”的,在直观想象中,蕴含着抽象、推理、模型;在抽象概括中,也离不开直观、推理、模型;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更需要直观、推理、模型交互发挥作用……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独立于知识、技能、思想、经验之外的“神秘”概念,综合体现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技能方法的掌握、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及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体系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要突出三件事,一是符合数学规律并结构清晰;二是突出数学本质;三是便于转化,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1.体现选择性的高中数学课程结构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特长,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需要有不同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课程标准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考试的内容要求。选修I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修Ⅱ课程分为ABCDE五类。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大学专业的要求选择学习其中的某些课程。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特别包括大学先修课程(CAP)。2.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内容结构数学有丰富的研究领域、问题和方法,形成了很多特点鲜明、作用不同的数学分支,但数学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拥有清晰的结构,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根据高中学习特点和需要,高中数学内容将突出三条贯穿始终的内容主线: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是另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另外,还应将数学文化渗透在高中课程内容中。抓住这些贯穿始终的主线,才能反复感受到抽象、推理(运算)、模型、直观所起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3.体现数学本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在整体认识高中数学内容结构和主线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支撑主线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等。以函数主线为例,首先,抓住以下关键问题:整体、全面认识函数概念;深入理解函数性质——整体性质与局部性质;掌握一批基本函数类;把握函数应用;感悟研究函数思想方法;深入理解主要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等,步步深入,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数学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1.整体把握数学课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高中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运算、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改进思维品质,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2.主题(单元)教学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如将“三角函数”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如“距离”或“几何度量关系:距离、角度”等;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如“模型与待定系数”等。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也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实践),这是数学骨干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数学。3.抓住数学本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反复强调: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4.问题引领——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在关于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大讨论中,问及在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什么最重要时,著名数学家P. Harmous 在一篇总结文章中强调“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这也是关注的重点。5.创设合适情境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另一关注点。首先要对“情境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情境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便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进而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6.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应关注以下问题。1.视野—见识学习数学需要有开阔视野,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的发展,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在美国科学委员会写给美国总统的咨询报告中特别强调:“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英国研究理事会的评估报告认为,数学研究对英国经济的贡献约占英国所有工作岗位的10%和GDP增加值总额的16%。对优秀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不满足学到数学知识,得到好成绩,还需要好的见识。见识比知识更重要。2.做题=数学学习?会学—自主以做题取代数学学习,这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做题巩固学习内容,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但仅靠做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数学也需要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应用,需要理解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做题与做数学是有区别的。做数学,首先要选择问题,进而猜想结论,确定条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题,完全不同,条件和结论是确定的,方法也是学习过的,在锻炼数学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3.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是围绕某个具体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它们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主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4.会交流在数学学习为主的阶段,交流很重要。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写一遍,很有道理。大学研究生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报告,导师很容易从报告的过程中判断是否真懂,希望中学教师和学生也能借鉴这种方法——交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是落实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高考评价。如果高考试题、考试等形式不进行改变,这次改革就很难落实。当然,也应循序渐进。数学课标修订组下专门成立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考试命题研究组”,研究需要改进的命题要素和形式。因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命题,要关注以下要素:(1)命题者要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围绕内容主线—主题(单元)和关键概念、结论、模型、思想方法、应用展开;(2)突出数学本质;(3)创设合适情境,强调发现、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背景,情境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4)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一线数学教师是落实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关键,希望广大教师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直面问题,不断探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教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