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青年工作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1 17:48:51

青年工作论文文献

例如:毛泽东在《论党的青年工作》中指出:“党的青年工作要从现实出发,以实际行动把青年工作落实到位”(Mao,1931)。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分析与个人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寄予厚望,使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感到超出其承受范围的压力。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是外因和内因决定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论文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对策

压力是我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塞利博士(HansSelye)认为,压力是种认知,认为某种情况超出个人能力所能应付的范围。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使教师个体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教师而使教师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教师中感受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的共占%[1]。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学校各部门工作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行政性任务,在教学中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片刻不得松懈,不能有差错。所以,许多教师感觉压力很大,以至于身心疲惫,大大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不乏有英年早逝的先例,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巨大损失。高校青年教师更是职业压力的高发人群。就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进一步就如何适应教师职业压力、获得快乐,从教师个人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因

1.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

高校教师一直被认为是工作在象牙塔中的精英,是为人师表的楷模,是学识渊博、有教养的人,是人格完美、无所不能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社会各界对教师寄予过高的期望,尤其是高校教师,使得高校教师深感压力巨大,但忽略了他们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且社会总希望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迟滞性,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凸显出来。于是在此之前,人们会高频率地看到各种社会舆论、报刊对教师能力的质疑,对教师责任感的指责,对教师德性的拷问,这一切使得高校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

2.高校把社会压力转嫁给教师

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趋势十分严重,社会要求学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一旦未能如愿,就可能抱怨、指责,高校深感压力,只能将压力分解消化,转嫁到教师身上。而且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平民化,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不断加重。然而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不断变化和深入,一方面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大量搞科研,申请课题、发表论文。

这种超常的工作负荷使高校教师不堪重负,产生极度疲劳和心力交瘁,长期处于过高压力的状态。据有研究者对613名高校教师的压力调查显示,%的高校教师工作一天之后感到疲劳[2]。另外,高校教师由于工作负荷量过重,竞争日趋激烈,人际交往时间较短,使得人际交往障碍增多,有效沟通减少,人际关系紧张。剑桥大学的基里亚科等人指出“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恶劣态度”和“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导致教师与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3]。在这种人际交往紧张状态中,缺少家人关心、学校支持、社会理解,极易产生过大的职业压力。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内因

1.教师的能力素质过低

考克斯等人研究调查指出“事业没有发展”、“常常感到压力”等与教师的能力素质差有关。教师备课、授课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等,极易导致工作不顺心,难以承担教学任务。

2.教师自身过高的期望

教师能力素质过低也是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只是造成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而个人因素正是这个内因,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感受力强度。

3.教师抗压能力过低

教师个人感受力的强度不同,所感知到的职业压力也不同。高校教师作为一名独立的个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对压力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在同等的压力状态下,对有些人来说是适度压力,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过度压力。感受性过强的教师容易感到职业压力过大,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我要求过高,容易产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至于信心不足,进而悲观失望产生压力感。

三、教师职业压力的个人对策

1.教师职业的三个境界

孔子说,学习有三个境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仿效这种说法,教学也有三个境界,即知“为人师”;好“为人师”;乐“为人师”,知“教(为人师)”者不如好教(为人师)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

何谓知“教”,其基本条件是在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了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何谓好“教”,其基本条件是了解教书育人中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及教师职业的高尚性,甘守清贫,苦中寻乐。何谓乐“教”,不仅知“教”,而且好“教”,并能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获快乐。这太难了,如何才能做到?

2.怎样做到三个境界

知“为人师”是把教育教学当做一种职业,是平常说的职业境界,是从业的基本条件,从业者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除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学习教育学,了解传授知识的基本规律,因为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所以还要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以完成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除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之外,教师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如“三笔字”。目前的大学教学中,由于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新进的老师普遍学历很高,大多是博士,他们制作PPT课件的能力不错,而传统的教师技能则有较大的欠缺,有的老师不要说粉笔字,就是钢笔字都比较差,更不要说毛笔字了,其实这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当前老师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放弃传统的教学技能。

知“为人师”更多是掌握做教师知识与技能,是把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在其工作中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因此,教师个人的知识、情感、人格等可能会在学生中有放大的效应,桃李满天下是最好的褒奖,误人子弟则是高悬的警钟。 做教师仅有知识理论是不够的,更是一个实践活动,而且面对的永远是个性多样、充满活力的学生,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比掌握知识更具体,更丰富多彩,也更有挑战性。如果照搬书本知识,就会在实践中碰壁。所以,即使知为人师是第一境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掌握知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直接、间接途径获得,而理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知”易“为”难。如果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可能比较勉强,甚至不喜欢,也可能不太适合从事这种职业,因此,感到学生难教,教学太累。

好“为人师”是把教育教学当做一种事业,就是平常说的把职业当做事业来经营,这是一种颇受推崇的境界。即所谓做一行,爱一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凡的业绩,职业变成事业。在教学活动中,觉得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感到光荣自豪,是感到教育教学的意义而产生的快乐,未必能体会到教学中的乐趣。

“好”首先是一种态度,爱好或热爱,虽然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无论什么事情,在行动中保持热爱,就不单单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往往在初为人师时,满腔热情,继而热情逐步平淡,最终不感兴趣,甚至厌烦,也就是爱好容易坚持难,“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所以贵在坚持。教师的日常是很平凡的、周而复始,没有什么新鲜刺激的'事,很容易使人提不起精神,产生职业倦怠感。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好为人师。而真正作到好为人师,必须做到或者向乐为人师努力。乐“为人师”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并享受快乐。

首先,享受学习之乐。教学中获得快乐,包括教的快乐,学的快乐,二者相互影响,教学相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学生有学习的快乐,教师自己要善于学习,并获得学习的乐趣。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所以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而终生学习也不容易坚持,必须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成为一个“乐知者”。“朝闻道,夕死可也”,孔子学音乐,“三月不识肉味”。作为教师,学高为师,学习是应用之义,是必须的,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然后把这种方法和乐趣传授给学生,是获得乐为人师的第一步。

其次,教学过程之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怎样把看似重复的课堂教学,变得时时更新,生机盎然;教学本身非苦非乐,关键在于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智慧。

第三,从教学的成就中获得快乐,这是从结果体会快乐,教学的成就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进步、成长。如果学生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进步,他们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将会反馈、传染给老师,从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可能更多的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最后,应用积极心理学培养乐观心态。尽管教师职业是高尚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教学活动不可能都是让人满意的,都会给人直接带来快乐的,所以要培养乐观的心态。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据此将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前者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后者与之相反,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自身的原因,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永久的,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的事情,因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更容易形成压抑。培养乐观心态的意义在于如何面对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不尽人意之处,如甘守清贫,甘于寂寞,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知足长乐。

参考文献:

[1]米术斌,王芳,张雷.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

[2]陈丽.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J].新校园:理论版,2011,(2).

[3]汪泳,魏玉璞.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

一般通过半月谈或者是宏碁这一类的杂志,可以查找中国大学生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在 毕业 论文 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作者的层次和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工作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12)

[2] 刘敏。转型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28.

[3] 彭红艳,胡昌平。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工会改革[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2.

[4] 周建军。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72.

[5] 王强。构建和谐社会时期上海郊区"三失"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以奉贤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19.

[6] 周敏。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7] 郗英杰。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8]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 政治 与 公共政策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4.

[9] [美]奈杰尔·托马斯着。 儿童 青少年社会工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1.

[10]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6.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32-38.

[2] 俞进。政府委托人民团体购买公共服务---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青年探索,2006(4):83-85.

[3] 李海、王军芳。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为例[J].青年探索,2009(4):3-9.

[4]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39-72.

[5] 陈福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专论)[EB/OL].

[6] 李迎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4(1):96.

[7] 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106.

[8] 柳拯。关于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工作,2009:5-8.

[9] 鄢勇兵。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初探[J].社会福利,2007(3):39.

[10] 许晓环。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EB/OL].

[11] 山东共青团办公室。关于共青团组织如何应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考。[EB/OL].

[12] 李迪,周朝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47.

[13] 王铖。天津市和平区共青团参与管理青少年事务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8.

[14] 陶希东。跨部门协作:青少年服务跨界整合及政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3(2):56.

[15] 柳拯,黄胜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美] Paula Allen-Meares.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60-261.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 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200-201.

[3]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4.

[4] 郗杰英,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5]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

[6]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八大新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1(8):32-38.

[7] 郑洸。团中央对共青团体制改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23-25.

[8]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39-72.

[9] 沈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10]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上海:"政社合作"创新实践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5-02-06.

[11] 张华。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

[12] 沈黎。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社会工作青少年工作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关于城市低保的调查分析,单亲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大一新生适应性与社工介入,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就业意愿调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求关系研究,香港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对内地的启示。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职辅导员工作,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特点与作用,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城市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四川省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需求分析,小组工作在大一新生中的应用,当代大学生求职心理分析,自考过关率的调查与分析— 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例。

现阶段我国自考课程的助学模式——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例,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老年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养老中的介入,社工机构的运作机制研究,临终关怀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研究,中国养老模式探讨,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及借鉴,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预防,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社区矫治方法研究,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介入,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几个显著心理特征,家庭社会工作的现状调查。

独生子女研究,残疾群体研究,离异家庭研究,农村风俗研究,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

在写作社会工作的 论文 过程中,论文的选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 了一篇社会工作论文的质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 毕业 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一)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 法律 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 管理体制 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 儿童 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 娱乐 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 传统 文化 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19、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念调查 20、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二) 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 民族社会工作发展刍议 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司法社工职业化 4. 社会工作协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 5. 信任与双重关系: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中的专业界限 6. 社会工作视角下“空巢”老人的个案对策探究 7. 越轨与规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行 8. 中部地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 9. 协同治理视角下中国社工机构服务评估的困境与化解 10. 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伦理的 反思 --关于善 11. 针对性侵犯被害人的司法社工介入:域外 经验 及启示 12. 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以烟台救助站为例 13. 民办社工机构社工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4.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15. 儿童家暴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基于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 16.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专业伦理建构 17. 老年人亲情关怀的社工介入 18.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 浅析新媒体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运用 21. 发展社会工作:“十三五”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器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三) 1. 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 教育 探析 2.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3. 论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社会工作 4. 以需求为本的社区矫正工作研究 5. 济南市青年社工生存与发展现状研究 6.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实推进路径研究 7. 项目社工的优势及人才培养途径 8.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9. 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10. 海南省农村青年社会情绪问题研究 11. 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2. 法律社会工作论纲 13. 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 14. 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暴力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15. 任务型小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16. 社会工作教学与实践中的互联网思维--基于世界大学城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17.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概述 18. 政社互动与社会工作机构行为策略 19. 仪式与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探讨 20. 生化灾害危机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议题 猜你喜欢: 1.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2. 社会工作硕士论文题目 3.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 4.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a("conten");

在 毕业 论文 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作者的层次和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工作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12)

[2] 刘敏。转型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28.

[3] 彭红艳,胡昌平。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工会改革[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2.

[4] 周建军。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72.

[5] 王强。构建和谐社会时期上海郊区"三失"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以奉贤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19.

[6] 周敏。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7] 郗英杰。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8]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 政治 与 公共政策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4.

[9] [美]奈杰尔·托马斯着。 儿童 青少年社会工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1.

[10]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6.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32-38.

[2] 俞进。政府委托人民团体购买公共服务---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青年探索,2006(4):83-85.

[3] 李海、王军芳。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为例[J].青年探索,2009(4):3-9.

[4]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39-72.

[5] 陈福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专论)[EB/OL].

[6] 李迎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4(1):96.

[7] 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106.

[8] 柳拯。关于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工作,2009:5-8.

[9] 鄢勇兵。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初探[J].社会福利,2007(3):39.

[10] 许晓环。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EB/OL].

[11] 山东共青团办公室。关于共青团组织如何应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考。[EB/OL].

[12] 李迪,周朝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47.

[13] 王铖。天津市和平区共青团参与管理青少年事务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8.

[14] 陶希东。跨部门协作:青少年服务跨界整合及政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3(2):56.

[15] 柳拯,黄胜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美] Paula Allen-Meares.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60-261.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 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200-201.

[3]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4.

[4] 郗杰英,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5]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

[6]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八大新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1(8):32-38.

[7] 郑洸。团中央对共青团体制改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23-25.

[8]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39-72.

[9] 沈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10]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上海:"政社合作"创新实践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5-02-06.

[11] 张华。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

[12] 沈黎。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社会工作青少年论文题目

社会工作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关于城市低保的调查分析,单亲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大一新生适应性与社工介入,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就业意愿调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求关系研究,香港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对内地的启示。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职辅导员工作,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特点与作用,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城市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四川省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需求分析,小组工作在大一新生中的应用,当代大学生求职心理分析,自考过关率的调查与分析— 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例。

现阶段我国自考课程的助学模式——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例,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老年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养老中的介入,社工机构的运作机制研究,临终关怀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研究,中国养老模式探讨,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及借鉴,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预防,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社区矫治方法研究,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介入,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几个显著心理特征,家庭社会工作的现状调查。

独生子女研究,残疾群体研究,离异家庭研究,农村风俗研究,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

社会工作论文参考题目1、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2、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3、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 4、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困境及其出路 5、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 6、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 7、当前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途径 8、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9、浅析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对监狱管理教育工作的启示或者:1 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2 社区矫正中的政府角色与社会力量3 “街角”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问题研究4 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功能的适应性配置5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问题研究6 我国民间组织的特点与作用7 居民参与对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8 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及其社会支持网络

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论文

在 毕业 论文 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作者的层次和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工作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12)

[2] 刘敏。转型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28.

[3] 彭红艳,胡昌平。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工会改革[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2.

[4] 周建军。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72.

[5] 王强。构建和谐社会时期上海郊区"三失"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以奉贤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19.

[6] 周敏。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7] 郗英杰。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8]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 政治 与 公共政策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4.

[9] [美]奈杰尔·托马斯着。 儿童 青少年社会工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1.

[10]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6.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32-38.

[2] 俞进。政府委托人民团体购买公共服务---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青年探索,2006(4):83-85.

[3] 李海、王军芳。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为例[J].青年探索,2009(4):3-9.

[4]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39-72.

[5] 陈福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专论)[EB/OL].

[6] 李迎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4(1):96.

[7] 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106.

[8] 柳拯。关于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工作,2009:5-8.

[9] 鄢勇兵。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初探[J].社会福利,2007(3):39.

[10] 许晓环。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EB/OL].

[11] 山东共青团办公室。关于共青团组织如何应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考。[EB/OL].

[12] 李迪,周朝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47.

[13] 王铖。天津市和平区共青团参与管理青少年事务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8.

[14] 陶希东。跨部门协作:青少年服务跨界整合及政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3(2):56.

[15] 柳拯,黄胜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美] Paula Allen-Meares.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60-261.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 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200-201.

[3]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4.

[4] 郗杰英,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5]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

[6]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八大新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1(8):32-38.

[7] 郑洸。团中央对共青团体制改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23-25.

[8]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39-72.

[9] 沈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10]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上海:"政社合作"创新实践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5-02-06.

[11] 张华。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

[12] 沈黎。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青少年作文投稿

当地报社,教育专刊,作文网站,自媒体平台,都是可以投稿的。不过要考虑这几点:成功率,影响和回报。不同的平台区别很大的。比如说某些网站,只要投稿就可以收录。某些期刊,投稿如石沉大海,几个月都没人理你。

作文投稿方法如下:

1、可以通过QQ邮箱进行投稿。打开微信app,搜索投稿。

2、进入约稿平台后,选择自己可以投稿的平台。

3、接下来,找到投稿联系方式,点击箭头所指地方进行复制。

4、随后,打开手机桌面上的QQ邮箱,写邮件。

5、填写相关信息,点击发送邮件即可进行投稿。

1、《智慧少年》

投稿邮箱:

2、《小学生同步作文》

投稿邮箱:

(收小学各年级单元优秀作文)

3、《百科探秘》

投稿邮箱:

4、《作文指导报》(小学中年级版)

投稿邮箱:

5、《语文报》

投稿邮箱:

6、《作文》(中高年级)

投稿邮箱:

7、《快乐文学·故事与笑话》

投稿邮箱:

8、《小升初名师指导作文》

投稿邮箱:

9、《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投稿邮箱:

现在一般都是网络投稿,你关注几个正规的文学杂志官网,里面有投稿要求相关信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