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吉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3:18:04

吉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分析

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是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关键,是城市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不足的表现

(一)居住空间的隔离。

居住隔离是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关系,特征相类似的集居于一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集团间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有的甚至产生歧视或敌对的态度 (黄怡,2001)。流动人口居住隔离表现在居住社区的类型方面:首先是局部式特殊社区,如北京“新疆村”和“浙江村”。此类流动人口聚集区带有鲜明的地缘关系色彩,普遍存在着居住条件恶劣、布局拥挤混乱的状况。其次是演替式边缘社区即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成片状或簇状(许多流动人口共同合租),此类社区居住生活成本较低,是大多数职业层次和收入水平较低外来人口的居住选择。最后是市区内混合居住社区,是流动人口中较高收入阶层的选择社区,他们分散居住于城市当地居民中,居住和生活成本都相对较高。前两种居住类型是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居住形式,而后一种流动人口的居住形式占少数。

(二)社会交往的隔离。

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是衡量其是否融入城市社区的指标之一。

大多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存在内卷化和封闭性,即交往对象仍然是以血缘和地缘为主体的初级社会群体。齐心研究证明进城打工的农民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初级关系构成了社会网络中的心理社区和强纽带关系(齐心,2008)。张展新等通过对北京等 6 城市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动人口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以同乡为主,朋友圈子也是以打工同伴和同乡为主,是一种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初级社会关系结构。是一种传统乡土观念在现代城市的延伸(张展新等,2009)。这些居住在城市社区的流动人口基本不与或很少与城市居民交往,是一种较为封闭的“泛家庭”化的社会交往方式

(三)社区支持的隔离。

通常情况下个体可以通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事、团体和组织等社会联系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但流动人口离开家乡,原来的邻里、熟人社会提供的社会支持不在,自身消极地社会评价以及城市居民的难以接纳致使流动人口难以建立由弱关系所建立的支持网络,只能靠有限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强关系所提供部分支持。并且,流动人口离开户口所在地,原有地域社区组织系统所提供的`制度性支持缺失,出现组织缺位或“无组织”状态。同时,新的社区支持系统因流动人口的居住隔离、交往隔离、流动的不确定以及制度性障碍问题而难以建立。

(四)社会参与的隔离。

流动人口社会参与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政治参与。熊光清等通过对北京、广东、湖北、浙江和重庆等5省市的若干城市调研发现:在政党、工会以及民间组织成员方面,参加城市选举活动和居住社区的政治活动以及单位或社区的民主管理方面,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程度远远低于城市户籍人口的政治参与程度(熊光清,2009)。其次是文化参与。农民工参与社区文体活动少、使用社区文化设施少、社区文化参与的自主性低(姚华平等,2006)。

二、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二元结构的城市镶嵌。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出的各种不同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长期依据地域为载体形成的城市和乡村二元文化等将中国切成径渭分明的两大板块,构成特有的中国式社会状态。流动人口地域空间的城市化,并没有改变二元结构的状况,而是将二元社会结构进行了急速整体搬迁,镶嵌到了城市社会生活中去,未及消化和适应的城市社区出现排斥和隔离。

(二)流动人口的自身原因。

虽然流动人口从年龄、文化程度方面看是流出地的精英群体,但常期的城乡文化差异和教育资源占有差异又致使流动人口群体素质低于城市群体低人一等以及自卑心理是大多数流动人口群体镜像。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主动将自己排除于城市群体之外,在城市群体生活中缺乏主动交往能力和主体参与意识。

(三)城市居民的认知偏差。

城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市民形成一种贵族化倾向,养成一种惰性心态。对自身评价较高,而对流动人口出现不认同、偏见甚至是歧视,认为流动人口“不讲卫生”“不注意教育小孩”“爱吵闹、打架”,更认为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具有“不利于社会治安、恶化居住环境和减少本地人就业机会”等负面效应(张展新等,2009)。流动人口群体被动地排除于城市群体之外。

(四)城市社区的功能缺失。

传统社区具有守望相助、情感支持以及社区整合的功能然而城市社区高楼大厦的居住模式,以及单独个体“侵入”社区的入住方式,以往被称为“熟人社会”的居住社区变成了大多由“陌生人”组成的居住社区,传统的街坊邻里关系遭到淡化和破坏。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互动关系减少,社区信任感缺失,社区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未能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未能完成社区的社会整合功能

当代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制度路径难以解决,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阶段需要新的工作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介入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王思斌,2004)。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围绕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以社区成员需求和社会问题为导向,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和谐社区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路径

(一)促进社区政策改变和实施。

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问题的制度焦点在于:流动人口因身份距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社会福利差异,使其未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社区,也未能得到城市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认同和接纳。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流动人口进驻城市的步伐越来越大,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努力的同时也希望获取各种公平的社会待遇,否则这种落差和心理失衡积聚到一定程度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但是,作为城市生活弱势群体的流动人口很难靠自身的力量改变现状,同时,社区自身也难以满足变迁中的社区需要,需要国家干预。社区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政策目标是回应社区问题,有效满足变迁的社区需要,实现社会整合(徐永祥,2004)。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倾听流动人口的愿望表述评估其社会利益需求,了解流动人口目前所需要的社区福利保障,同时,进行在开展社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分析,掌握流动人口聚集区存在的社区管理问题,进一步发现流动人口生活社区的需要,协助并促使相关社区政策的构建和实施,建立适用于所有社区居民的社区制度安排,增加社区生活各类群体的社区情感归属和对彼此身份的认同。

(二)促进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建设。

首先是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的能力:农村流动人口处于社会利益分化的结构底层,又是制度安排的边缘群体,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表达、不善于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和协助流动人口个体、家庭、所归属的群体与所生活的社区争取参与决策深取一系列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去获取,从而使社会的各个阶层最终接受并承认自己的权利与地位(杨云峰,zoo7>。提高流动人口群体获得自身权利的能力。其次是提升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是一个以城市社区为载体的再社会化过程,需要学习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交往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新生活技能。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通过辅导、宣传和新生活技能的培训,培养流动人口面临各种生活困时的心理调试能力,学习接受并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同时,纠正其因社会地位的差距而形成的消极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培养自我效能,促使其缩小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进而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

(三)创设互动空间增加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地交往实践。

流动人口群体与城市居民群体因各自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长期二元结构的种种不公平社会现实所造成的城乡差距,使两大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与误解,致使虽然改变了空间位移的流动人口难以从自身和他人的社会接纳和心理认同方面融入城市社区。同一城市社区生活中出现明显的社会隔离,如居住隔离、交往隔离等,而改变认知偏差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两大群体的交往和互动。马克思认为交往实践是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建立的桥梁和中介,组织行为理论也认为身体距离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关键变量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社区各类群体的交往需求以及和谐社区构建的需要进行各种评估,分析社区内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回应生活于社区群体的社区融入问题而策划各类社区互动和交往活动,为社区群体搭建增加社会互动的平台。如运用社区开阔场地动员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成员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建立社会民间组织团体满足各类群体的多种参与和实现福利的需求,或者运用网络资源,创建各种板块,宣传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中的贡献,以及通过网络交流促进社区内两个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增加互相了解的机会,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建构两大群体共同的社会认同。

(四)创建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入住到城市的各个生活社区,对城市居民群体来说这些陌生群体的生活介入给他们带来了种种不适应和不安全感,无疑打破了原来的社会生活秩序,并且,流动人口作为一批特殊群体,其分散性、频繁的流动性、较强的隐蔽性以及两大群体的相互隔离、互不认同以及不能和谐共处等均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行政化和单位化的自上而下社区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现代较为复杂的混居社区类型以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的新型社会管理目标。而流动人口的心理归属和社区认同是社区管理的关键。因此社区管理应该从对流动人口防范式、规制式的管理向引导式、教育式、参与式以及提供完善社区服务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社会工作可以介入和创设各类社区流动人口服务机构,动员社会资源为其提供职业介绍、法律援助以及再社会化、自助和自立等方面的专业辅导,也可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发现和培育流动人口中的精英,带动和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为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构建途径通过公共参与培养流动人口的社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多元化的、互构共建的社区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l张展新等著.城市社区中的流动人口:北京等6城市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

[2l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3]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新视野,2005(4).

[4]黄怡.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以上海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1,(4).

[5]姚华平等.城市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及其相关性因素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6,(3).

[6]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杨云峰.论民工精神塑造与社会工作的回应性介入[J].甘肃社会科学,2007 ,(5).

[9]齐心.走向有限功能社区:对一个城市居住小区的社会网络分析[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

随着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给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加速的左右,同时,大量的流动人口又需要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他们还面临着如何融入这个新社会的困境

农业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业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本身就是传统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目标的过程。其不仅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要求,而且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中的农业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在大中城市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工作或从事非(低)技术工作、已经获得相当稳定的工作和比较固定的住所、但目前户口不在居住城市的属于低端职业领域的人群。所谓我国农业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适应,就是指农业流动人口进城后,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适,从而顺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一般学者认为这种适应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经济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和心理层面。 通过我们对北京市朝阳区农业流动人口的调查来看,农业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的适应力比较强,在社会环境的适应层面有逐渐分化的趋势,而在城市心理适应方面整体上都处于比较差的状态。从农村的农民到城市的农业流动人口,在有相对固定的住所比较稳定的职业之后,最基本的生存适应也随之完成。但是他们在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区别或者说差距还很大,其中的适应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只有农业流动人口完成了心理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 影响他们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因素是多样的: 首先是文化和心理的隔阂。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社会体制,市民往往会享有一种特权思想,对农业流动人口存在心理排斥和认识偏见,并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出歧视 。在媒体的和大众化的用语中,农业流动人口往往都被认为是“低素质”的群体。对大多数农业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市场渠道的不畅通和转轨时期产生的求职正式制度的缺位,加上经济上援助的缺乏,情感上、心理上与城市居民的隔阂,通过亲友或者老乡的关系介绍工作或者向他们寻求帮助,大概是成本最低的求职方式和最简便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所以他们选择与自己身份比较相同的人员交往并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和文化圈, 这种社会网络和文化圈的形成又进一步保护了农业流动人口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减少了他们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往和情感沟通。这必然阻碍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也降低了城市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进一步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其次是社会结构的隔离。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城市政府、社会单位、居民委员会等对农业流动人口的就业都是持一种有意忽视或者漠视的态度。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单位组织还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建立的非政府组织,都几乎不涵盖农业流动人口,农业流动人口都很难进入;而社会资源,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和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源却主要是通过这些组织进行分配的。待遇上的不平等,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成为他们在城市里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社会制度导致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阻碍了农业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使他们成为城市的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边缘人口群。 再次是基本文化素质的影响。在这里提到人口的基本素质,是因为几乎人的所有的生存和生活都与人口的基本素质有关。只有当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才会逐步带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而国际经验证明,现代意义的贫困和弱势不仅在于收入水平低下,更重要的是人的能力不足。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的,贫困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的被排斥。这样的能力和机会是与人的基本素质直接相关联的。 由于农业流动人口本身文化水平的低下,就业基本处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端职业领域,发展起点就低,职业升迁受限;而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又使他们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实现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不能形成自身的良性循环,也难以造就城市公民的责任感和素质,与社会协调发展。最后是原有的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观念是人们对生活的认识、观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指导行为的思想规范,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们的行为。从农业流动人口自身的角度看,他们生长在农村,亲缘和地缘关系是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农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他们有着持续性的影响。进城后,短期内他们还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农业流动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生活领域和交往圈子,仍然沿袭旧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比如小农意识、行为上的散漫、不具有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 缺乏具有竞争意识和多变化的心理状态以及农村传统的交往方式等等,都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不和谐因素,让他们只停留在经济适应阶段。 当前中国城市中农业流动人口的适应问题,涉及到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大量农民进城,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将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从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农民进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要真正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快城乡融合的步伐。所以在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决策层参考。 一、建立平安和谐的聚居环境 首先是加强区域大环境的建设。建设和谐平安的大环境,将对区域发展有用的流动人才吸引到本区来。但更主要的是要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建设和管理。农业流动人口从外地农村进入到大城市,逐渐形成了与城市居民隔阂的外地人的聚居小区。这些小区往往因为人口的流动性大,问题复杂,成为城市治安和刑事案件的高发区。这样的小区北京市现有97个。而据调查,朝阳区治安、刑事案件的80发生在流动人口中,而其中70的受害者也是流动人口。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是加大对流动人口聚居地社会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强治安管理安全保障,为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其次是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加大与农业流动人口输出地的对接工作。根据本区域对农业流动人口的需求情况,与农业流动人口输出省市、地区建立稳定的培训和接受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流动人口的培训和接受工作,这样既使进入到本区域的劳动力人口提高了技能和素质,还加大了安全系数和稳定性。再次是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城市的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系统应对流动人口开放,政府要把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之中。 二、提升农业流动人口的政治适应能力 首先给予部分流动人口政治上的居民待遇。朝阳区总共有20个乡,其中流动人口已经多于当地户籍人口的乡有13个,流动人口总量已普遍超过本地务工劳力。他们在为栖息地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当给予他们参与当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权利。比如参选乡人大代表,担任当地政协委员,入选劳模,担任地方党代会代表、参加企业职工大会、在社区参与选举和被选举等等。其次协助流动人口建立自己的组织。可以在流动人口中提倡并协助他们建立工会、行业协会、治安管理委员会等自己的组织,实行外来农业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形成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网络。第三是可以利用流动人口中的民间组织—老乡会。流动人口的交往范围和信息来源绝大部分依赖于老乡和亲戚。所以对老乡和亲戚有极高的信任度。可利用流动人口人际交往依赖于亲戚和老乡的特点,发展和利用非政府组织--老乡会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第四是利用传媒,消除城市居民对农业流动人口的误解与歧视。 三 、全面开展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 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城市新的工人阶层。这个新工人阶层正在成为城市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建设者。 政府应当领导并提倡开展更多的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首先是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朝阳区带未成年孩子来京的流动人口人数约占流动人口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现在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生三万八千多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率,说明了流动人口群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今后的期望。而从根本上讲,要认识到流动儿童将成为城市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将关系到城市长远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是要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和培训重点针对相对年轻、稳定的流动人口。 这些人员尽管在户籍上还是归属于农民,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实际上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不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城市生活、工作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在逐渐加强,也更加倾向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要求。政府可以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从政策上给予他们优惠和补贴,大力鼓励他们在业余参加自学考试或到各类成人学校进修学习。也可以在流动人口聚居地成立“农业流动人口职业学校”、“农业流动人口进修学校”、“农业流动人口之家”等,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为区域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固定的流动人口群,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家落户。第三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城市生活适应性教育。从某种意义讲,社区是实施城市适应性教育最好的场所。可以由社区居委牵头成立流动人口组织并开展相应的活动, 通过活动在农业流动人口与市民的沟通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消除城市市民对农业流动人口的误解与歧视,加强农业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 四、探索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模式 管理服务化: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可以尝试在所有流动人口聚居地重点建设为流动人口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全方位的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性化:在加强农业流动人口聚集地的警力投入的同时,同时加大宣传,让农业流动人口像居民一样发挥主人翁的意识,自己维护当地治安;多关心他们的社会福利和文化生活,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生活的受益者,从而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管理信息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攀升,客观上对城市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出挑战,对就业、治安、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也造成了很大压力。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推行信息化管理网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的优势,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动态,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准确可靠的务工信息,开展各类综合服务,搭建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流动人口务工信息服务和管理体系。(作者:杨清英 北京朝阳区社区学院副教授)

毕业 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 总结 ,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 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分析

4.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5.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

6.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

8. 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视角

9.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11. 人口转变背景下风险家庭表现形式. 成因及公共政策再建构

12.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13.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14.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

15. 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清真拉面馆从业人员为例

16.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17.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18. 城市新移民中的“老啃族”现象探析

19. 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

20.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21. 单靠人口数量就能博得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

22.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23.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24. 珠海市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5. 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对心理融合影响的研究

26. 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

27. 生物医学研究中因检测范围所限致数据缺失时简单

28. 人口构成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9. 特大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中的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对北京的调查

30.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

31.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研究--以上海为例

32. 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老年人口安全保障制度探索

33. 流动人口与新疆嵌入式民族社会结构构建

34. 社会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倍增效应与观念变革

35.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市女性务工人员活动空间探究--以J市为例

36. 我国在业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及幸福工作寿命研究

37. 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38.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

39. 身份认同对农村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

40. 中国单身人口已近两亿

41. 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42. 山东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43. 中外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对比

44.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

45. 社会质量. 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

46. 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47. 剪子湾:一个北方村庄的人口迁移与身份认同

48.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

49. 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5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 除夕 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 留学 生 文化 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 教育 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 儿童 ”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 方法 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39.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40. 标准化的存在感觉与影响

41. 略论政治机制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42.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社区依赖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

43. 后消费时代城市文化资本空间生产状况解析

44. 论苏州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城市文化自觉”

45. 英美城市邻避危机管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启示

46. 农村养老资源供给的评价与优化

47. 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48. 城市空间弹性:文化自觉与制度转换

49. 在中国研究:全球史. 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50. 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 措施

51. 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初探

52. 跨国务工青年的返乡文化适应研究--以吉林省延边州L市为例

53. 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教育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54. 家庭策略研究与社会转型

55.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56.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日本为例

57. 西部城市民政领域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广西G市未成年人保护试点项目为例

58.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

59. 居住条件. 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

60. 对西方法律与社会运动理论谱系的解读与 反思

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

[1]社会神经科学的起源与发展——脑电图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探索

[2]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学术传统:由文化“复建”到文化“复兴”

[3]心理测量视角中的科技风险研究述评

[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5]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

[6]经济心理学影响力增强

[7]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析

[8]三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和创新设计方法

[9]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述评与展望

[10]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1]《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简介

[12] 财经 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13]中国特色心理学问题的思考

[14]基于网络心理经济视角的农产品网售研究

[15]宽容与信任之社会心态的双向建构:“认同-渲染”模型构想

[16]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7]对潘菽心理学思想演变及其理论的研究

[18]舞动治疗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9]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启示

[20]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福州大学成功举办

[21]物质主义与冲动性网络购物的关系:妒忌和个人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

[22]自恋与发布自拍照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3]发布自拍照与女大学生自尊的关系:积极反馈与身体满意度的序列中介作用

[24]社会心理学在农民工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25]日本产业组织心理学会长细田聪一行访问西安科技大学并做客胡杨林大讲堂

[26]少年司法与心理学的整合:一个初步的探讨

[27]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

[28]基于家庭心理学的长子的心理状态比较研究

[29]不同类型网络昵称的印象评价研究

[30]从航空驾驶到工业设计:情境意识研究的拓展

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热门题目有哪些

★ 社会学毕业论文

★ 社会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2)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

★ 社会学毕业论文(2)

★ 社会学本科毕业论文(2)

★ 社会学学术论文范文(2)

吉林省杂志社

长春市长春大街1165号主要出版<吉林教育>月刊,是教育工作刊物。发表对全省普教工作进行指导的文章,交流实际工作经验。期刊栏目包括教育时评,实践与探索,查与思考,一线传真,治教方略,专家论衡,新视野,名师传艺,课改前沿,课堂经纬,教学平台,边教边悟 。

都很好。吉林教育期刊和辽宁教育期刊都很好,具体如下:1、《辽宁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72年,1992年被评为“北大核心期刊”。是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的普通教育刊物。旨在加强基础教育,贯彻教育方针,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服务。2、《吉林教育》(旬刊)创刊1956年,由吉林教育厅主管,吉林教育杂志社主办,是吉林省教育厅机关刊物,是省教育厅的平面媒体门户期刊,已有50年的办刊历史。

吉林省华章杂志社

你好,分别回答如下,希望你能满意: 1.《华章》杂志属于省级期刊,是吉林省的; 2.《华章》杂志主要栏目有:科教视野、经济管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教育研究、教学改革、学术动态、学校管理、应用技术、金融之窗等 3.华章杂志属于正规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记者网、中国知网都能查到,应该能用的; 4.华章杂志社的投稿邮箱是: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计算机、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图书出版。华章分社以其富有前瞻性的出版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令人瞩目的市场业绩,使“华章”成为出版界最负盛名的领导品牌。1995年,华章分社从计算机图书业务起步,1998年奠定了国内计算机图书出版的四强格局;1998年进入经管领域,已使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国内经管图书领域稳居零售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00年,华章分社创办互动出版网是,如今互动出版网已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图书销售的电子商务网站。

《华章》杂志是一本学术性教育研究刊物,国际大16开本,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华章》杂志社主办,全国发行。杂志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媒体。为省级刊物,全国发行。

吉林金融研究期刊

经济管理文摘 半月刊

A类、B类期刊等的划分是各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自身研究特点,从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筛选,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结合相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期刊,再次为C类期刊,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这类刊物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科研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同单位制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A类期刊也并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在有些单位,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报刊也会被划为本单位的A类期刊,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获取刊物级别很简单,一般权威数据库中,以及期刊的官网中,对刊物的级别都有所体现,一般知网、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等平台都是非常权威的数据库,通过这些平台都是可以检索到期刊的详细信息的,期刊的官网需要作者稍加辨别,期刊真正的官网信息才可信,需要特别警惕仿制的假官网。

常见的国内刊物级别

有部级、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几类。发表难度是逐渐上升的,选择刊物不必刻意追求高级别,高级别刊物固然比低级别刊物要好,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发表的,比如核心期刊,对作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普通作者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很难发表的。

刊物级别的选择首先要参考具体文件,职称文件或者学校的具体要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文件,了解清楚自己需要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再去做选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1、《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1991年11月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著是中国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现代西方市场经济运作与借鉴》1993年11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是在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与同学李晓博士合著的成果。3、《东欧经济改革理论研究与评论》项目负责人,该著是中国国家教委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是与同学耿刚博士合著的成果,学术研究成果于1992年6月上报中国国家教委.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1993年5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著是中国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与导师张维达教授及两位同学共同合著的成果. in 1993; wrote 23,000 words ,published in 1992; in 1993.; in 1993; in 1993. 主编教材:《市场经济宏观管理概论》(1995年6月吉林大学出版社),该书为吉林大学<七五>规划经济管理重点系列教材;副主编教材《财政与金融》(1990年5月吉林大学出版社),该教材获吉林省财政学会1992年“优秀财政理论成果”二等奖。in 1995;in 1990. 曾在<<经济学动态>>(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刘诗白、肖灼基主编,西南财大学术刊物)、<<教学与研究>>(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大主办学术刊物)、<<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学术刊物)、<<经济学周报>>(中国社科院)、<<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科院)、<<中国证券年鉴>>(新华社主编1995中文版与1996英文版)、<<经济纵横>>(吉林省,全国经济理论核心期刊)、<<理论探索>>、<<计划经济研究>>(国家计委)、<<社会科学辑刊>>(辽宁省社科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信息时报>>、<<粤港信息日报>>、<<广州日报>>、<<东北亚论坛>>、<<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长白学刊>>、<<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等国家及地方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1、 <关于制定和建立我国预算法的几点看法>,刊于《财政研究资料》1989年1月第10页。该刊于是财政部主办的内部学术刊物。2、 <中西方宏观调控比较—评经济运行“趋同论”>,刊于《经济学家》1989年月第58页。该刊物是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刊物,主编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刘诗白教授,北京大学肖灼基教授出任。3、 <中西方宏观调控比较>,刊于《经济学动态》1990年1月第26页。该刊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4、 <过渡时期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类型选择>,刊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6月第44页。该刊是吉林大学主办全国高等院校重点社会科学刊物。5、 <信用资金运动总公式重探>,刊于《教学与研究》1991年1月第76页。该刊是中国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6、 <中国指导性计划实践考察与理论思考>,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2月第8页。该刊是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重点社科刊物。该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1991年第10期。7、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深化物资流通体制改革>,刊于《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3月第54页。该刊是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科刊物。8、 <马克思经济运行理论概观与本质分析>,刊于《理论探讨》1991年6月11页。该刊是黑龙江省委党校主办的全国重点理论研究刊物。该文全文转载于1991年12月第17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政治经济学》.9、 <中国与西方国家指导性计划比较—兼论我国指导性计划选择>,刊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3月第39页10、 <指导性计划运行模式重构及其宏观调控>,刊于《计划经济研究》1992年3月第29页。该刊是中国国家计委主办的学术刊物。11、 <指导性计划运行模式重构>,刊于《经济学家》1992年4月第38页12、 <西方发达国家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类型及共同特征>,刊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增刊第14页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刊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1月第19页。该文全文转载于《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993年3月第35页14、 <中西方“信用创造”理论比较及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刊于1993年2月《社会科学战线》第75页.15、 <日本官厅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运作及启示>,刊于《东北亚论坛》1993年2月第25页。该刊是中国唯一东北亚经济研究的重点学术刊物。16、 <西德“社会市场经济”运作及启示>,刊于《资本论与当代经济》1993年3月第37页。该刊是吉林财务大学,中国税务总局主办的重点学术刊物。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17、 <美国“自由企业制度”运作与借鉴>,刊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4月第43页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财政金融调控>,刊于《理论探讨》1993年5月第57页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计划指导新论>,刊于《中国经济问题》1994年1期。该刊是中国厦门大学主办全国重点学术刊物。20、1987年8月22日《经济学周报》第五版—<注意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形成过程中的新变化>。该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报纸。21、1986年7月6日《经济学周报》第六版—<如何理解财政赤字>22、1990年6月2日《光明日报》第三版—<浅谈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该刊是中国政府主办的唯一中国知识份子报刊。23、1993年3月16日《光明日报》第四版—<简议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对接>24、1993年10月25日《信息时报》第三版。该刊由广州主办国内外发行的报刊。—<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5、1993年10月6日《信息时报》第三版—<美国纽约股市和SP500走势>。26、1992年12月6日《粤港信息时报》第七版。该刊由广东省主办,国内发行的报刊。—<粤、泸,京三种模式并驾齐驱—中国期货市场俯瞰及宏观调整对策>(上)27、1993年12月13日《粤港信息时报》第七版--<控制规模健全法规—中国期货市场俯瞰及宏观调整对策>(下)28、1993年3月16日《光明日报》第四版—<简议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对接>29、中国高等大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四次会议入选论文,中国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全民所有制的活力与发展》1992年8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四部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之八〈指导性计划运行模式重构〉第288页30、中国高等大学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6次会议入选论文,中国国家教“七五”重点科研项目:《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1991年10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四部分“计划与市场”之八<对指导性计划的考察>第286页31、中国高等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七次会议入选论文计划与市场中国国家教“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回顾、探索、选择》(1994—1989)1991年2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八部分〈借鉴、比较与挑战〉“中西方宏观调控比较” 第493页32、中国高校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讨论会观点综述刊于《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33、中国高校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讨会第六次会议观点要点、刊于《经济学动态》1991年第12期。34、<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刊于《经济纵横》1990年3月第26页。35、<正确认识指导性计划的科学内涵和有效实施指导性计划>,刊于《经济纵横》1990年11月第41页。36、<科尔内IIB模式透视>,刊于《经济纵横》1991年1月第22页。37、<股份制未必是最佳选择>,刊于《经济纵横》1991年10月第55页38、<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六次会议综述,刊于《经济纵横》1991年12月第12页39、<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有益探索>以“江犁”笔名刊于《经济纵横》1991年度第一期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比较>,刊于《经济纵横》1992年12月第1页41、<中国期货:发展中的市场模式及宏观调控>, 刊于《经济纵横》1994年第4期第25页42、<期货市场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的思考>—— 刊于《中国证券年鉴》1995年中文版第37页 ,此年鉴由新华社主编,对国外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43、——刊于《China Securities Year Book》1996年英文版第56页 此英文版中国证券年鉴由新华社主编44、<工资、物价、国家财力关系浅谈>,刊于《长白学刊》1987年4月第34页。该刊是吉林省委党校主办理论性刊物,发行全国。。45、<试论“八五”期间改革规划的基本思路> ,刊于《新长征》1990年7月第25页。该刊是吉林省委宣传部主办,发行全国。46、<指导性计划的科学内涵及基础特征>,刊于《长白学刊》1991年4第31页。47、<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的机制思考>,刊于《学理论》1991年12月第20页48、<计划与市场:几组逻辑关系的深层思考>,刊于《长白学刊》1992年3月第29页全文转载于《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2年7月第45页49、<六种具体结合方式论—关于计划与市场结合关系的初步探讨>,刊于《学理论》1992年4月第38页。该刊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发行全国。50、<社会化生产中的计划与市场>,以江犁笔名刊于《学理论》92年6月第24页51、<论“信用中介与信用创造”的辩证关系>,刊于《长白学刊》1992年第3期53、<法国指导性计划的市场经济运作及其启示>,刊于《长白学刊》1998年2月第84页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5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点与思路>,刊于《新长征》1993年3月 第19页55、1990年2月26日 《广州日报》第七版——<中西方宏观调控之比较>56、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运作与启示”, 刊于《学理论》1993年5月第3页57、<基本建设投资要重视宏观经济可行性研究>,刊于《吉林投资研究》1982年6月第36页58、<有效的运用考试杠杆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刊于《高教研究与实践》1987年1月第34页59、<匈牙利金融领域的改革>(日)森田 ( 译文),刊于《吉林金融研究》1990年2月第72页60、<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增量调节与节量调节的利与弊>,刊于《吉林金融研究》1990年5月第51页61、<深化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刊于《吉林物资流通》1990年5月第9页62、<正确认识商品经济中的“税收转嫁”的现象>,刊于《吉林财经研究》1991年4月第40页63、<稳定通货与稳定物价浅议>,刊于《银行理论与实践》1991年6月第13页64、<西德“社会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运作及其启示>,刊于《吉林金融研究》1993年5月第53页65、1991年7月17日 《长春日报》第三版——<近年居民储蓄为何持续增长?>66、1992年12月20日 《吉林日报》第三版——<要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67、1993年7月8日 《吉林日报》第六版——<市场经济有效运作呼唤法制经济>68、1990年4月18日 《吉林日报》第三版——<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兼谈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69、1993年2月11日 《长春日报》第六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难点与改革思路>70、1993年11月16日 《广东求职报》第五版——经济学博士一席谈(专访)71、〈中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刊于《经济学动态》2007年11月期,第46页。72、《重在特色,切忌打造“金融超市”》—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访谈,发表在《南方日报》2008年.4月.9日C2版。Published over 70 academic articles on the (1995, 1996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over10 of these articles transferred and published on the Copy Centre of Academic Data of China People’s University.

《当代经济研究》是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属省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以及CSSCI(2014-2015)收录源期刊。投稿要注意,直接投吉林财经大学的编辑部,不要在网上乱投,以免上当。

吉林省社科核心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不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还多次获得各种期刊奖项。1995年在首届全国社会科学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多年来连续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的荣誉称号;2004年在'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期刊。尤其是在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建设工程中,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于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

你到图书馆查查就知道了。

一般的是不是核心就是省级了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社科院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它不是核心期刊。

该刊常设栏目有语言、文学、史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教育教学等10个。特色本刊精品专栏暨全国文科学报特色栏目有两个:“语文现代化”和“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

拓展资料

投稿要求

该刊实行开放式办刊,该刊对来稿有以下要求,来稿《投稿指南》如下:

1、来稿格式规范,项目齐全,按顺序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和电子信箱。

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

作者单位:单位全称(到二级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

摘要:概括陈述论文主要内容或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150-300字。

关键词:选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基金项目:若是课题或项目成果,请标注项目种类、名称和编号。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成果,本刊将优先发表。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和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不同单位的作者或同一作者的不同单位(如工作单位和学习单位),要分别注明,用序号和分好隔开。

正文:层次结构分明,论述严谨,用语精当。正文层次标题序号采用:一、(一)、1.、(1),不宜用①。字数8500以上。

参考文献:位于正文之后。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排列序号与正文中的引文序号一致。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8项。

关于引文页码:若一个文献只引用一次,页码标注在文末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正文中引文序号后面不不标注页码;若同一文献引用两次及两次以上,则正文中的引文序号相同,在每个引文序号后面分别标注引文的起止页码。电子出版物和报纸等文献无须标注页码。注录格式详见下文的“排版格式说明”,或下载本刊提供的论文模板: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用圈码标引。采用脚注形式,不要尾注。

英文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工作单位和中文摘要、关键词等的英文;作者姓名,姓和名分开写。复姓连写。双姓中间加连接号。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双姓两个首字母都大写。如Huang Xiaoshan、Dongfang Shuo、Gheng-Yang Guoshen。

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表的序号和表题写在表的正上方,表格用三线制;图的序号与图题居中写在图下方,图中文字用印刷字。

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图表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千位以上数字小数点左右每隔3位空1/4格,5位以上数字以“万”、“亿”作单位。

2、稿件采用word文档形式,并在我刊投稿系统(网址)上注册投稿。

3、稿件应为未公开发表过的,经学术不端软件检测引用率不能高于20%。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4、勿一稿多投, 否则后果自负。投稿在1个月之内未收到刊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电子来稿一律不退。

5、该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有关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于作者。如作者不同意论文入编数据库,请另投它刊。

来稿注明:联系人详细地址,邮编,电话和电子信箱。

本刊地址: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滨江东路3999号,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132013

本刊电子邮箱:       电话:

参考资料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作家杂志社/杂志简介《作家》(WriterMagazine),主办:吉林省作家协会,周期:半月,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国际刊号ISSN1006-4044国内刊号CN22-1028/I,邮发代号:12-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作家曾用刊名-长春,创刊时间:1956。《作家》是中国唯一的彩版文学杂志。作家已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览》连续四次将《作家》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作家》首发的重要作品包括宗璞的《我是谁》、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苏童的《已婚男人杨泊》、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述平的《某》、迟子建的《亲亲土豆》、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鬼子的《伤心的黑羊》、余华的《黄昏的男孩》、池莉的《一夜盛开如玫瑰》、徐坤的《厨房》、赵本夫的《天下无贼》等。《作家》曾以发表的作品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三届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作家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作家栏目设置栏目设置: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艺术空间、思考与言说 、古典文学新探 、借鉴与比较等。作家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1、论点新颖,论证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数据准确,文字精练。2、您的稿件除正文外还应包含如下内容:邮编;详细地址;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籍贯、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投稿日期;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参考文献类型等。如有缺项请补充完整。3、本刊对所有稿件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投稿时注明,切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4、稿件以word文档(电子文档)格式上交。每版字数2800字-3000字,不包括图、表。5、来稿三日内回复,一经刊用,赠当期杂志一册。6、本刊已入期刊网,凡在本刊登载的作品,即视为同意上网 史编辑: 办公室 投稿信箱: QQ210992844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