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与寂静火石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2 08:29:25

与寂静火石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陈应明.《计算机网络与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4]林全新,周围.《计算机网络工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张恒杰,曹隽.计算机网络工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美)弗鲁姆,(美)西瓦萨布拉玛尼安,(美)弗拉姆.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7]王达.网络组建(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陆魁军.基于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蔡建新.网络工程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美)韦斯特耐特技术培训公司.网络分析与设计(ComputerNetworkAnalysisandDesign)[M].O'Reilly,2000

1)请找出以下这段话的注释和参考文献 “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 (2)请找出以下几段话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尤其是注释) 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 2。“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源自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复活时穿着白色的衣服。因此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 3。“the yellow press(贬)/低级报刊(故作耸人听闻的必报道以哗众取宠的报纸)等等。” 4。“在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示同意,红色表示不同意。” 5。“我们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则以cream/奶油色及butter-yellow/黄油色来表示。” 6。“在西方,特别是英美文化里,黑色(black)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unlucky color),常常表示邪恶、死亡、哀悼和地下冥间等,例如魔王撒旦(satan,the devil)被称为“黑暗王子”(the prince of darkness)” 7。“ 再如汉语中的“灰色收入”也不宜说成gray income.“灰色收入”指某人隐性的收入,跟英语中的颜色词gray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可以考虑用英语中的semi-overt 或off-the book income来表达,即“半公开的收入”或“正常工资账册记载以外的收入.”

在写论文时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众所周知,旅游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旅游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见闻,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随之也带动了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效益,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国内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我国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所以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专家学者了解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很多的周刊杂志也发表了关于该选题的文章,现在这是一个热点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诸多可借鉴的成果,实际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国内现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的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策选择,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要跟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日趋合理化。

近年来研究成果呈明显增势,各种学术论文、著作不断涌现,从公开发表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旅游、地理、历史和其他相关报刊、杂志(以学报为主)上刊登的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论文,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最多。

与静夜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简介】[编辑本段]作者:李白年代:唐朝体裁:五言绝句【作者小传】[编辑本段]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诗仙。 【格律】[编辑本段]○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编辑本段]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3.举头:抬头。 【译文】[编辑本段]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井台 参考资料:《新课堂作文》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退休教师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静夜思>诗意图》 ■本报记者董婷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李白著名的诗句妇孺皆知,但是你能说出这里的“床”指的是什么吗?想必十人中有八九位会解释成“睡床”。我市有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程实,却对此解释产生了怀疑,经过一番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床乃井床,即井台上的围栏”。这一考证结果不但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一幅《<静夜思>诗意图》。昨日,退休教师程实向记者讲述了他考证的过程。 女孩读诗促使程实考证诗意 “这首再简单不过的诗流传了这么多年,大家早已对它非常熟悉,而且,诗意基本也被理解为诗人躺在床上,看见床前的月光,以为是秋霜。要不是一次无意中听到一位小女孩讲诗意给我听,我还不会对它在意。”1946年出生,现任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的程实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小女儿正在念这首诗,程实就让女孩讲一讲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她用稚嫩的声音说,‘诗人睡觉醒来,发现月光照在地上,像落下一层霜……’”当程实提出,“这么解释一定正确吗”时,小女孩坚定地告诉他,这是我们老师讲的,他就让我们这么说。 程实原本就喜欢刨根问底,一听女孩这么说,马上想到思考了很久的问题,月光即使能洒在床前,但霜是不能落到室内的,所以,不能写出“疑是地上霜”。这样比喻完全不恰当。程实马上询问了几位小学语文教师,发现大家都将“床”解释成睡床。 李白所言的“床”应为井床 “至于考证的结果,说起来十分简单,就是将‘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理解为井床,而井床是井台上的围栏。”程实笑着告诉记者。如果李白写这首诗时真的是从床上醒来,他不会将室内的月光疑为秋霜。 昨日,程实拿出《辞海》给记者翻看“床”一词的注释。其中,就有一项释义为“井上围栏”。“诗人背井离乡,在冷落的深秋时分,一个人站在井台上,望着天上明月,看到围栏处洒落的月光,勾起思乡之情。显然,这样的解释更为妥当。” 程实的论文《新议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字》发表后,揭开了文坛多年的错解,即《静夜思》中的“床”不是“睡床”而是“井床”。论文不但取得了版权,而且被广泛转载,并被译成日、英文在国外流传。 希望建造诗意图雕塑 程实说,他能在古诗文方面取得不俗的成就,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已经离世的父亲。“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亲就将我抱在怀里,教我背诵古诗。”在为程实讲解《静夜思》时,父亲就告诉他后来的文人在理解这首诗时一直存在争议。这为他以后的对此深入研究给予启迪。 论文发表后,“创作一幅诗意画”的想法一直在程实脑海中萦绕。当和好友年画画家齐世坤提及时,两位大连老人一拍即合,《<静夜思>诗意图》应运而生:云淡风轻,月光清朗,远山朦胧。诗人一身文人打扮,昂首于井台之上、围栏之旁,吟诵诗作 “床前明月光”疑似李白坐在马扎上[编辑本段]“床前明月光”,疑是“李白坐在马扎上”?青莲居士作古千年,诗作名句如今却引来争议无数,收藏家马未都的一席惊人话语,让学界纷纷祭出各自观点,“床”这个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意象顿成风暴眼。 1、李白诗中的“床”引发一片争议。 “床”,李白的原意到底是指什么呢?想必十人中有八九位会解释成“睡床”。小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诗人躺在床上,看见床前的月光,以为是秋霜。几年前,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发表论文认为,李白所言的“床”应为井床。《辞海》对“床”一词的注释,其中就有一项释义为“井上围栏”。但马未都又提出了新观点: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现在的人们坐的马扎被称为胡床,因此,李白诗中的床就是马扎。 2、热心读者来信探讨“床”之新解。 我们一篇报道登出之后,也引来无数读者争议,上师大的曾维华老师更是殷殷寄来学术大作,使我们深感被信任之情。 “绳床是由东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胡床’演变而来的,胡床(即绳床、交床)的形制,最初为类似现今还在使用的‘马扎儿’,大约到唐明皇时期对胡床进行了改进,成为类似现今使用的折叠式躺椅。如李白诗云:‘吾师醉后倚绳床’。李白生活在唐代社会环境中,使用当时颇为流行的绳床是很自然的。因此,将《静夜思》中的‘床’释作‘ 绳床’之‘床’,当更符合实际……” 而与此同时,首开这股学术讨论风的马未都,以“胡床马扎”为名注册了博客,对于外界的众说纷纭,他在博客上表示:“外围争议比圈内大,始料不及。采访咄咄逼人,有备而来。虚心使人进步,我几岁时就知这句名言,好久不说了,关键时刻还是这个管用。另外,有刺自己不好挑,得别人帮着挑。” 无论如何,让文艺话题围转在“床”之为何物,大约总比每每纠结于聚光灯下俊男美女情事分合要显得高一点,再者,马未都也借此让大家知道了他家的“观复博物馆”,这会儿,连“博物馆”的地图和交通路线都摆上网了。 【创作背景赏析】[编辑本段]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 【赏析】[编辑本段]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静夜思 唐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静夜思的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静夜思 李白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床:指井台。(对于床的解释有争议,见下)

②疑:怀疑,以为。

③举头:抬头。

④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赏析】: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关于“床”的释义:

1)指井台。参考资料:《新课堂作文》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退休教师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

2)魏明伦表示,《静夜思》家喻户晓,但研究者对这首诗却一直争论不休,焦点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认为“床”应作坐具解释,有的认为“床”应作睡眠之床,学者认为“床”应作井栏解。其实,《静夜思》中的“床”确为井栏,而且“井 ”这一民俗意象是全诗的核心意象。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 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驳以上观点床之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5)马未都先生提出观点: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 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 ”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睡觉的床(寝具)。澄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的诗文。如果解释为我们睡的床,那么就很难看见月光。所以,用胡床更确切。

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韵义】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赏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邃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与火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Nature Geoscience:早期火星的多期变暖、氧化和地球化学转变的耦合模式

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和演化主要分原始大气和次生大气。原始大气来自行星形成过程中吸积的宇宙物质,以氢气(H 2 )和氦气(He)为主。早期太阳的太阳风和太阳超紫外辐射都很强,类地行星的原始大气很快就被太阳风剥蚀逃逸掉了。原始大气逃逸掉后,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火山等排气活动产生了次生大气。次生大气的成分主要由行星的排气过程和逃逸过程决定。不同的类地行星有不同的地质化学和生物等过程,造成了不同的排气过程,行星不同的质量、离日距离和磁场等因素造成了的不同逃逸过程。最终导致类地行星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大气演化,并拥有了现在各自不同的大气层(胡永云等,2014)。

水星离太阳最近且质量最小,其次生大气已被太阳风剥蚀殆尽。金星离太阳稍远,质量较大,其液态水已被蒸发并光解,较轻的H 2 从太空逃逸,较重的一O 2 部分由于金星没有全球性磁场保护也从太空逃逸,剩下一部分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缺少液态水的环境使金星火山排出的CO 2 无法固化到岩石圈,而是永久积累到大气层,形成了金星以CO 2 为主(96%)的极其浓密的大气层(约90倍地球大气压)。CO 2 的温室效应使金星地表气温达到了467 。最终造成了金星现在高温高压、无法宜居的极端恶劣气候。地球质量和金星相近,离太阳的距离比金星稍远,恰当的日地距离和质量,使其地表能存在液态水,并孕育出生命。液态水的存在使地球火山喷出的CO 2 能以碳酸岩的形式固化到岩石圈,火山喷发的氨气(NH 3 )分解成N 2 和H 2 。生命的存在吸收CO 2 并产出了大量O 2 。最终造成了地球以O 2 和N 2 为主、且宜居的大气层。火星是离太阳最远的类地行星(日火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质量也只有地球的10%,其吸附住的大气稀薄、温度较低。现在的火星大气压不到地球的1%,大气成分主要是CO 2 (95%)。不过火星地貌中发现了大量冲积扇、河流和湖泊的痕迹(图1),这显示火星大气过去曾有过温暖且湿润的气候,这种湿润气候持续时间可达几百万年。火星大气早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变成现在干冷的气候,一直是研究热点,也是难点。

图1 火星表面观测到的冲积扇、河谷网和湖泊(Fassett and Head, 2008)的地貌特征

在认识火星早期大气前,先介绍一些地球早期大气的情况。地球大气演化是行星中研究最多、最仔细的,其中有两个研究热点。一是弱太阳悖论(Faint Young Sun Paradox):按恒星演化理论,早期太阳辐照度较弱(只有现在的70%左右),那么那时的地球气候应该比现在冷很多。但大量地质记录显示早期地球比现在还温暖。对弱太阳悖论的主流解释是早期地球大气中存在大量温室气体。一般认为地球温室气体的成分主要有CO 2 、CH 4 和水蒸气。其中温室效应比CO 2 强20多倍的CH 4 对支撑起0 以的上气温至关重要(Pavlov et al., 2000)。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地球大气的两次大氧化事件:地质记录显示早期地球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由于生命大量光合作用产生O 2 ,使大气氧含量在约20亿年前增长到现在的1%,同时甲烷耗尽,使地球气温下降形成了大雪球事件。后来在约6亿年前,O 2 含量进一步增加到现在的60%左右,同时大陆风化作用消耗了大量CO 2 ,使地球气温再次变冷。

火星大气演化与地球的有什么异同吗?首先,火星大气也有弱太阳悖论。火星现在的大气又干又冷,平均气温只有-60 ,按弱太阳理论早期火星大气应比现在还冷。但火星地质地貌显示火星在38亿年前有大量地表液态水存在(图1),说明当时火星气候温暖湿润。火星的弱太阳悖论比地球的更难解释,火星早期的气温为什么可以热到存在液态水,一直是火星研究的一大谜题(Haberle, 1998)。因为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很多,能吸附住的大气比地球稀薄;而且火星离太阳很远,气温应比地球低很多。火星大气模型计算出即使火星有更浓密CO 2 和水蒸气也很难达到液态水所需的0 以上气温。因此,有人认为火星大气过去不仅有CO 2 和水蒸气,还有一些火山喷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释放的H 2 、SO 2 、H 2 S、CH、N 4 2 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才能维持一个长久的温湿气候(Ramirez et al., 2014; Ramirez et al., 2018;Halevy et al., 2007);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有这些温室气体,火星早期气温也不可能长久保持0 以上,他们指出火星早期主要还是干冷气候,只是多次发生了间歇性升温的短暂温湿气候,长久的积雪被火山、撞击等活动临时融化冲击出河谷等地貌(Cassanelli et al., 2015; Wordsworth et al.,2013; 2017)。关于火星早期温湿气候,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行星撞击、火山喷发、火星轨道变化等相关(Melosh et al., 1989; Halevy et al., 2014; Perronet al., 2007)。由于这个问题太难解决,甚至有人提出火星早期气温本来就在0 以下,而一些河谷等地貌可能是冰川移动造成的(Galofre, et al., 2020),也可能是地下水侵蚀或地下地质活动形成的(Ehlmann et al., 2011)。关于火星过去气温在0 以上是间歇性的还是长期的,河谷网是降雨还是融雪形成的,这些争论还在进行中(Wordsworth, et al., 2016; Kamadaa et al., 2020;Ramirez et al., 2020)。其次,火星大气是否发生过大氧化事件。火星陨石观测显示火星地幔还原性可能比地球强,因此过去火星大气可能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在诺亚纪和西方纪交接时,出现了氧化性环境,特别是氧化锰矿物的出现显示当时有液态水和强氧化剂(如O 2 )。现在的火星地表以氧化性为主,火星又称红色星球,就是因为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氧化的赤铁矿尘埃。最近也有地层研究显示火星早期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在几十亿年前经历了一次火星自己的大氧化事件(Liu et al., 2021)。

图2 火星观测与火星大气演化模型结果(Wordsworth et al., 2021)。火星的地质和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 a );火星大气演化模型计算得出的火星大气氧化还原性( b )和火星气温( c );在不同CO2大气压下火星地表液态水(气温保持在273K以上)的持续时间 (d)

Wordsworthet al.(2021)为了能够同时解释火星大气的温度、氧化还原性和地质地球化学等观测,建立了一个描述火星大气演化的耦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由于陨石撞击、火山和地质活动带来的还原性温室气体的释放、由于太空逃逸造成的H 2 和O 2 的逃逸,以及CO 2 、水蒸气和还原性气体的温室效应。作者假设还原性气体的释放率为幂律分布。由于分布函数的平均值和变化率这两个参数不确定,他们采用了大量随机性参数的模拟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结果后,再排除掉那些不现实的结果。图2为该模式中一个较符合观测的模拟结果,由图可以看出该模式模拟出的结果为:火星大气总体为还原性、干冷气候,在火星早期(诺亚纪和西方纪)发生了多次间歇性的氧化性、温湿气候(图2b、图2c)。从图2c可以看出火星气温总体上是远远低于水溶点0 (273K)的,但气温达到0 以上单个事件多次发生,每次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暂。图2d估算出在不同CO 2 大气压下,气温达到0 以上的具体持续时间可达到几个百万年,这与地貌化学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即:用河谷网等地貌规模推测出的河流持续时间在几万到几千万年,用火星地表碳酸盐较少等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地表液态水持续时间少于几百万年。另外该模式模拟出的气温和氧化还原过程(H 2 的逃逸等)也能较好的解释火星快车的观测:即火星早期诺亚纪(36亿年前)主要为在湿润还原性环境下产生的黏土矿物,到西方纪(36-32亿年)则以硫酸盐为主。同时该模式的结果也指出由于火星长期干冷、短期间接性温湿气候,对生命长期在火星生存提出了挑战。

Wordsworthet al.(2021)总体认为火星气候在干冷和温湿之间的多次转换,与陨石撞击和火星内部演化有关。这种变换与地球上的冰期、间冰期的转换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地球上这种转换主要由地球的轨道变化控制。他们的模式在解释火星地质地貌和大气观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挑战,如大范围撞击事件发生的时间比火星温湿气候要早一些,而且从地质地貌上很难判断湿润的诺亚纪是长久温湿,还是间歇性温湿(Mangold, 2021)。

主要参考文献

Cassanelli J P, Head J W, Fastook J L. Sources of water for the outflow channels on Mars: Implications of the Late Noachian “icy highlands” model for melting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 on the Tharsis rise[J].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15, 108: 54-65.

Ehlmann B L, Mustard J F, Murchie S L, et al. Subsurface water and clay mineral formation dur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Mars[J]. Nature, 2011, 479(7371): 53-60.

Fassett C I, Head III J W. Valley network-fed, open-basin lakes on Mars: Distrib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Noachia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hydrology[J]. Icarus, 2008, 198(1): 37-56.

Galofre A G, Jellinek A M, Osinski G R. Valley formation on early Mars by subglacial and fluvial erosion[J]. Nature Geoscience, 2020, 13(10): 663-668.

Haberle R M. Early Mars climate model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1998, 103(E12): 28467-28479.

Halevy I, Head III J W. Episodic warming of early Mars by punctuated volcanism[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12): 865-868.

Halevy I, Zuber M T, Schrag D P. A sulfur dioxide climate feedback on early Mars[J]. Science, 2007, 318(5858): 1903-1907.

Kamada A, Kuroda T, Kasaba Y, et al. A coupled atmosphere–hydrosphere global climate model of early Mars: A ‘cool and wet’scenario for the formation of water channels[J]. Icarus, 2020, 338: 113567.

Liu J, Michalski J R, Tan W, et al. Anoxic chemical weathering under a reducing greenhouse on early Mars[J]. Nature Astronomy, 2021, 5(5): 503-509.

Mangold N. Intermittent warmth on young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3): 112-113.

Melosh H J, Vickery A M. Impact erosion of the primordial atmosphere of Mars[J]. Nature, 1989, 338(6215): 487-489.

Pavlov A A, Kasting J F, Brown L L, et al. Greenhouse warming by CH4 in the atmosphere of early Earth[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00, 105(E5): 11981-11990.

Perron J T, Mitrovica J X, Manga M, et al. Evidence for an ancient martian ocean in the topography of deformed shorelines[J]. Nature, 2007, 447(7146): 840-843.

Ramirez R M, Craddock R A. The ge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case for a warmer and wetter early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18, 11(4): 230-237.

Ramirez R M, Craddock R A, Usui T. Climate simulations of early Mars with estimated precipitation, runoff, and erosion rat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20, 125(3): e2019JE006160.

Ramirez R M, Kopparapu R, Zugger M E, et al. Warming early Mars with CO2 and H2[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1): 59-63.

Wordsworth R, Forget F, Millour E, et al. Global modelling of the early martian climate under a denser CO2 atmosphere: Water cycle and ice evolution[J]. Icarus, 2013, 222(1): 1-19.

Wordsworth R D, Kerber L, Pierrehumbert R T, et al. Comparison of “warm and wet” and “cold and icy” scenarios for early Mars in a 3-D climate model[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15, 120(6): 1201-1219.

Wordsworth R D. The climate of early Mars[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16, 44: 381-408.

Wordsworth R, Kalugina Y, Lokshtanov S, et al. Transient reducing greenhouse warming on early Mar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7, 44(2): 665-671.

Wordsworth R, Knoll A H, Hurowitz J, et al. A coupled model of episodic warming, oxidation and geochemical transitions on early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3): 127-132.

胡永云, 田丰, 刘钧钧, 2014. 行星大气研究进展综述//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前沿.北京:科学出版社.

(撰稿:柴立晖/地星室)

校对:覃华清、江淑敏

时间旅行 我们回到过去有可能改变历史吗

这个问题离我们还太远,现在先要解开火星上有没有水,有没有液态水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水生命无从谈起,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是从水中开始的,火星上有大量的CO2气体,如果再有水就可能有生命,生物就是碳水化合物组成的.

当我们问“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外星生命”时,许多科学家会首先转向火星,因为它与地球相似的地方很多。火星的过去或许像地球一样适宜生命的存在。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迹象,但科学家们从未放弃对它的寻找,因为他们知道在极端环境中生命的潜力是很强大的,一切都有可能。

火星上生命的可能性是天体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与地球的相似之处非常多而且又是我们的近邻。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火星上过去或现在有任何生命存在过的直接证据。累积的证据表明,在远古的挪亚时期,火星的地表环境具有液态水,可能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不过可居住条件的存在并不一定表明生命的存在。

对生命证据的科学搜索始于十九世纪,他们今天则通过望远镜和探测器的调查来继续进行着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虽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象学上,并且与幻想接壤,但现代科学研究强调的是对水、行星表面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生物标记以及大气中生物标记气体的研究。

艺术家的想像图,展示了火星被地球化后表面和大气的样子,图:Ittiz

我们对火星生命起源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与早期的地球非常相似。火星气候寒冷,缺乏板块构造论(Plate tectonics)或大陆漂移学说(Continental drift),所以自赫斯伯利亚纪(Hesperian period)末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火星表面至少有三分之二地区的历史都已经超过了35亿年,因此,即使火星重来没有生命存在过,最佳的记录也可能保存了导致非生物发生的原生生物的条件。

在确认了火星过去存在地表液态水之后,好奇号和机遇号探测器便开始寻找过去是否存在生命的证据,这里包括基于自养型、化学营养型(化能)、或化学自养微生物过去的生物圈,以及远古时代的水,包括河流 - 湖泊等可能适合居住的环境(古代河流或湖泊相关的平原)。在火星上寻找行星适居性、埋藏学(与化石有关的)和有机化合物的证据是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空局的主要目标。

沉积岩石中的有机化合物和火星上硼的发现使得我们对火星生命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们是生物体形成(前生命化学)的前身。这些发现和先前在古代火星上明显存在液态水的发现,进一步的支持了盖尔撞击坑(Gale Crater)在早期的火星上具有可居住性这一观点。目前,火星的表面被太阳辐射所侵蚀,当太阳辐射与地表上的高氯酸盐反应时,它对微生物的毒性可能比之前想象的要大。因此,人们一致认为,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那么必须存在于地表之下,这样才可以防止太阳辐射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毒性物质。

电子显微镜下的ALH84001火星陨石显现类似细菌的结构,图:NASA

2018年6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将探测火星上甲烷含量的季节变化。甲烷可以通过微生物或地质手段产生。欧洲外火星痕量气体轨道飞行器在2018年4月开始绘制火星大气甲烷的分布图,2020年外火星探测器将钻探并分析地下样品,而NASA火星2020探测器将储存数十个钻探样品。到21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它们可能被运送到地球实验室。

2018年6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将探测火星上随其季节变化的甲烷含量。甲烷的产生机制可以通过微生物或地质来实现。在2018年4月欧洲的火星微量气体任务卫星(ExoMars Trace Gas Orbiter)开始绘制甲烷在火星大气中的分布图,2020年ExoMars探测器将钻探到火星地下并分析其物质成分,NASA的火星2020探测车任务将储存数十个钻探的火星地下样品。并可能会在2020年后期或2030年将样品送回到地球实验室。

适居性

化学、物理、地质和地理属性塑造了火星上的环境。这些孤立测量的因素可能还不足以满足适合居住的环境条件,但是累积的测量数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到或多或少可能适宜居住的地点。目前用于预测火星表面具有潜在可居住性的两种生态方法分别使用了19种和20种环境因素,其中重点的是水的可用性、温度、营养物质必须的存在、能量来源的存在以及具有防止太阳紫外线辐射和银河宇宙辐射到达火星表面的保护措施。

好奇号在火星表面发现含硫有机物,图:NASA/GSFC

与火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演讲的题目是: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勇敢、智慧和勤劳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有的成为了历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续下来,有的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文明。今天,人类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进步和经济文化交往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无论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在北京的长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装、不同肤色、不同母语的人们接踵而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对外交流就非常活跃。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只要人们和睦相处,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穷与落后,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是依附于自然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谋生存、求发展,而不能破坏自然。有的古文明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酿成了文明的悲剧。因此,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一个失衡的地球是支撑不起现代文明大厦的。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100年中,科技上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艺术上的创新,都是人类智慧空前的展现,是以往几千年都难以做到的。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20世纪同样见证了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和大量的贫困、饥荒、疾病。21世纪人类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空前的挑战。只有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于它的刚健自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变革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

在惯老板遍地的蛮荒鬼岛,有一群勇士守护着科技业劳工的权益,在劳工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更在 *** 荒谬的政策面前奋力抵抗,他们就是台湾电子电机资讯产业工会(简称电资工会)。

与一般以公司为单位的企业工会不同,电资工会属于产业工会,也就是所有科技业的劳工都可以加入电资工会,不限定于特定公司或地区。电资工会提供科技业劳工咨询和协助,以及辅导组织企业工会。目前电资工会已经拥有将近 150 名会员,以及 12 位工会干部。工会干部们各个身怀绝技而各司其职,软体技术的强者负责网站,电话行销的高手则催缴会员费,共同支撑工会的运作。

劳资争议的劳方守护神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电资工会在业界累积了不少口碑,因此会收到不少人询问劳资相关的问题。电资工会作为科技业劳工最坚实的战友,会视需求建议申请劳资争议调解,并协助当事人调解。

秘书长林名哲本身更有调解人证照,可以担任调解委员帮忙调解,或以朋友身份陪同参与。这位笑起来相当腼腆的电资工会秘书长是站在第一线的劳工守护神,可以在各大媒体和公听会看到他奋力为劳工发声的身影。他表示除了调解之外还会帮劳工匿名检举,由工会作检举人发文给科管区检举公司的违法行为。

「有案例是公司要求加班到凌晨两点,总经理还发信说公司怎么才几个人留着。」谈起这么夸张的案例,林名哲却已见怪不怪,虽然这个案例最后被惩处,但还有太多的违法过劳每天上演。

在劳资关系不对等的台湾,许多员工即使知道公司违法也不敢出面检举。他们不是无所谓就是忍气吞声,直到快离职才会检举或申请调解。

林名哲指出现行法律只会处罚个案,无法真正吓阻企业违法。以劳保高薪低报为例,即使员工检举成功,劳保局也只会针对公司积欠个别员工的保费处罚。实际上绝对不会只有高薪低报一个员工的劳保费用,而是所有员工都会被低报,可是检举了却只会罚一个人份的罚款。有资方就坦言光劳保高薪低报一年就能帮公司省下 700 万人事成本,有员工想讨回保费再给就好,不来就可以省下开支。

惯老板「落跑」怎么办?团结劳工夺回权益

名哲咨询过的案例超过上百件,其中 9 成以上都是个人案件,只有少数是集体案件。集体案件几乎都是因为工厂搬迁或老板「落跑」,一群员工只好慌慌张张地求助工会。电资工会会视情况将员工组织为企业工会或自救会,集体向资方施压。

2015 年为了抗议工厂搬迁,昕琦科技工会就发起了台湾科技业有史以来第一次罢工,只用了短短半天就让公司接受诉求。但有些恶劣的公司就让员工放假两天,结果员工休完假回来发现设备早已全部搬空,这时候想罢工也没工可罢,只能成立自救会。自救会会在公司外或 *** 机关等地拉白布条抗议,透过媒体曝光表达诉求,争取被积欠的薪水和资遣费。「有一次公司老板避不见面,后来找到他住的豪宅,就带大家去豪宅底下抗议,结果还被住户泼水。」林名哲笑着说道。

这些案例都是因为短时间劳动条件大幅恶化产生相对剥夺感,才会导致集体劳动意识的抬头,进而组织企业工会发动抗争。林名哲坦言这样并不健康,却是台湾劳动现场的常态。电资工会如同救火队,哪里失火了就赶去临时筹组工会,接着罢工或抗争。这样组织起来的企业工会容易产生许多后遗症,以昕琦工会为例,风光的罢工成功后仅仅过了一年,工会事务就没人想做,干部也没人想接。即使工会可以进一步争取劳动权益,许多人还是兴趣缺缺,现在几乎连凑齐开会人数都成了问题。

因为厂房搬迁而临时成立的 3 个企业工会当中,另外两个在达成诉求后就解散,剩下的昕琦工会也名存实亡。因为这些工会的成立只是为了因应危机,而非对劳动权益有充分认知与热情,一旦危机解除,工会的动力也就烟消云散。如果欠缺劳动意识和想争取劳动权益的人,工会也只是空壳,因为没人愿意运作工会。相对的,要是让劳工有动力和想法改善劳动环境,要成立工会就是水到渠成。

工会资方大斗法

只有少数企业工会不是为了危机处理才成立的,新竹有家光电厂的企业工会是因为管理问题而成立。这个例外的工会由一位产线经理一手催生,他令人翻尽白眼的政策彻底激怒员工,其中最经典的是规定上厕所时间只有 5 分钟,如果超过时间就要拍照。拍什么照?拍摄自己的排泄物,证明自己真的在上厕所。员工愤而组织起来成立工会,这位经理也就此成为工会之父。

工会成立之后资方都不会太开心,差别只在于想以铁腕消灭工会,还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暗中捣鬼。法律规定企业不能妨碍工会活动,也不能针对工会干部惩处或开除,实际上还是有各种干预手段。新竹这家光电厂的资方守法意愿较高,不会粗暴的开除工会干部,而是从小细节干涉工会。例如公司会延迟薪资中交给工会的会费拨款,或刻意把工会干部请假处理工会事务的流程搞得很复杂。

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工会就要团结劳工与资方斗智斗力,挑战资方的管理权。例如光电厂资方拒绝发放端午节奖金,工会就自制了龙舟和粽子等道具在公司股东会外抗议。年末工会再接再厉,希望公司发放 1 个月的年终奖金,加上补发 个月的端午节奖金共 个月。不过资方态度强硬,以公司亏损为由拒绝。工会认为可以理解公司状况不好,但其他亏损更多的同业也发放了同额的年终奖金,要求资方比照办理并不过分。资方一昧的只想拒绝工会,谈判中缺乏诚意,最后嚣张的脱口说出觉得公司不好可以去别家。

管理模式的革命—企业内民主

林名哲认为与资方谈判的背后,其实是管理观念的冲突。台湾许多资方还是以家父长的心态管理公司,认为我出钱所以我最大,宛若公司的独裁者,反抗者动辄痛骂、惩处或是炒鱿鱼。比较好的顶多坐下来好好说服员工,还是不会采纳员工的意见,本质上和前者没有不同。资方有时并非刻意打压,而是根本不懂劳基法和劳动权力的观念,认为员工就该遵守公司规定,不能接受就不要做。

工会的存在就是为了表达不同的意见,透过各种手段去挑战资方,告诉他们不是什么都该由资方来决定。工会不只是让资方知道有劳动权益这么一回事,更要打破资方垄断权力的独裁模式,重新塑造劳资合作并共同决定的管理文化。劳工不是任资方摆布的资产,而是公司的重要利害关系人,应该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力。当然这样的观念会给资方很大的冲击,他们会认为「公司是我开的」,自然非常抗拒这种改变。

但改变是未来的趋势,有欧洲国家已经制定相关法律,确保劳工作为公司的利害关系人参与公司决策的机制。例如荷兰除了工会外还有员工委员会,员工委员会对影响员工权益的公司政策有否决权,与员工权益较无关的决策也享有咨询权,能表达劳方的意见。目前台湾相关的制度乏善可陈,只有半调子的劳资会议和工会法,因此只能依靠工会影响公司决策。即使这会带给台湾专横的管理阶层不小的震撼,但年轻一代越来越关心劳动权益,管理模式的改变会是时代的趋势。

旧时代权威式的管理会与年轻世代发生更多的冲突,取而代之的可能会是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决策的模式,一种企业内的民主体制。但管理机制要和平过渡很难,老板怎么会双手奉上管理权和员工一起商议?唯有以工会的力量作后盾,以罢工等行动作为最后手段,才可能让管理层坐下来和员工平等的沟通,共同塑造劳动环境。企业内民主的观念反过来也是组织工会的推手,提供除了经济诱因以外的动力。工会往往只能以待遇改善或薪水增加吸引会员,但只要钱到手劳工就不想经营工会了。对电资工会来说更是如此,科技业工程师如果想加薪,跳槽比组织工会有用的多,因此企业内民主的理念更为重要。

点燃劳动意识的火把

启发科技业劳工的劳动意识以及推动科技业管理模式的革命,是电资工会长远的目标。秘书长林名哲坦言管理革命的部分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需要成立更多的企业工会,才有机会挑战资方的管理模式。因此要从培养有劳动意识的劳工做起,透过倡导劳工议题和工会组织,培养出更多能够与资方谈判的工会。

为了催生更多良好运作的企业工会,甚至掀起管理模式的革命,带来企业内民主的新模式,电资工会除了被动因应劳资争议外,也主动出击对外倡议。一方面对 *** 建言或反对 *** 的政策,像劳基法修恶电资工会就出席了公听会并投书媒体。另一方面教育科技业劳工,推广劳动议题和工会的重要性。

虽然现阶段电资工会的会员不够多,无法直接向个别的资方施压或谈判。不过靠著这几年重大劳工议题时的声援,电资工会在科技业界已有可观的知名度,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会员,并让更多科技业劳工认识劳动议题。

电资工会能够成立并发展,除了台积电大裁员和 HTC 工程师过劳死两起事件的催生之外,更有着结构面的因素。首先是科技业的投资报酬率不如以往,对劳工而言更是如此。直到 2000 年左右科技业劳工都能获得巨额的股票和分红,因此愿意忍受爆肝的工作环境,以换取财富提早退休。如今科技新贵已经成为传说,换不到钱劳工自然不再那么愿意忍耐。再加上年轻一辈比较不愿意接受权威式的管理,而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许现在资方还是习惯军事化管理,但随着时代演进,有的资方也会发现这一套越来越不可行了。科技业荣景不再与新世代看重劳动意识,让电资工会有适合发展的土壤,才能在 2011 年破土而出。

林名哲乐观看待电资工会未来的发展,毕竟对劳动意识的重视是新世代的趋势,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这股力量导向集体行动,成为工会的生力军。他表示接下来电资工会会继续进行个案协助、倡议与辅导成立工会,并想办法扩大影响力。林名哲希望未来能够辅导成立一家运作良好的企业工会作为标竿,向还在观望的人证明工会的力量和成效,说服更多人参与工会。

即使台湾科技业还处在漫长的过劳黑夜里,但电资工会的火把已经照亮了眼前的路,与科技产业的每个人共同走向崭新劳动环境的黎明。

(摘自:过劳,压力, 环境监测 资讯网)

参考文献:

1交通部所 2012 交通部所属事业101 年度工作考成实施要点(核定版)

2行政院研究发展委员会 2012 工程采购契约范本

3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2009 资讯改造专业服务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火把节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彝族的独特民俗节日火把节的。但其实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的节日,白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也有火把节,不过彝族的火把节最为出名。火把节那天,全村人欢坐一堂,无分老幼,一起围在篝火旁唱跳rap,在狂欢中,左脚舞是最传统的舞蹈之一,也称“跳脚舞”,配合舞蹈的乐曲调子有很多,多为抒情歌曲、山歌。这就是为什么火把节也被称为“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但火把节对彝族来说,不仅仅是娱乐狂欢,而是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彝族火把节

最早记录彝族火把节的是元代的《云南志略》: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们会整晚用竹竿举着火把、火炬照明,各家小孩也持小火把满地乱跑,“ 相烧为戏,谓之驱禳 ”,直到天明。

火把节

清代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很多今天的习俗在清代都已经定型;清代同样是地方文化兴盛的一个朝代,各地县志、府志被广泛编撰起来。《开化(在云南)府志》说:六月二十四日,夷人“村寨田宅,悉燃火炬”,故曰火把节,火把节当天还会吃生肉,以此为“献岁”。今天云南仍有吃生肉的少数民族,谁呢?大理的白族,如前所述,白族也有火把节,在节日之前,白族女孩会染红指甲,节日当天吃生猪肉拌蔬菜。

美丽的彝族女子

虽然火把节是彝族的共同节日,但不同地区的彝族有关火把节的传说却不相同。昆明彝族的火把节,根据《昆明县志》的官方记载,是为了纪念一个美丽的妇人。说在汉代有夷人妇女名叫阿南,长得漂亮,她的丈夫被仇人杀害,仇人要占有她,她死不从贼,在六月二十四日自焚而死,族人为了哀悼她,就以火把节纪念。这就是清代昆明彝族的说法。

火把节

今天生活在石林的彝族说:过去石林彝族山寨里有一个土司,为非作歹、欺压乡里,彝族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候一个叫扎卡的牧羊人见到寨民的悲惨境遇,十分痛心,就借放羊之名联络了周围几个山寨,打算攻击土司。土司的府邸是高楼大院,为了攻破府邸,扎卡就只给羊喝水,不给羊吃草,如此七天,彝族人开始进攻土司府,扎卡将火把绑在羊角上,用锣鼓催促羊群先冲上去,饿了七天的羊一解封马上乱窜冲向前方,角上的火把也就四处点火,最终土司府化成了一片火海,土司仓皇逃窜,就这样他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纪念推翻土司暴政,彝族就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天举办火把节。

说到玩火,还是田单的火牛阵出名

红河的彝族说:过去蝗虫肆虐,民不聊生,为了驱逐虫害,彝族人就用火烧稻草来烟熏害虫,如此果然保护了粮食,为村寨繁衍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消灭虫害,就把农历五月五到五月十五这10天定为火把节。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相同的感觉:一是纪念,纪念死者或胜利;二是反抗,反抗暴政、反抗权势;三是驱害,驱逐害虫或坏人。上述三种故事是流传在彝族中的主流说法,其他地方还有别的故事,只是人物名称或主角不同,但故事内容大体相似。通过罗列上述故事我们发现,其实各地彝族火把节的时间是不大一样的。

火把节

不同地区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不同、时间不同,连仪式过程也不尽相同。石林的彝族以火把为主,重火把的形式,包括树火把、点火把,最后烧火把,全场火把是主角,烧尽火把后会进行喊魂仪式。而红河彝族以鞭打畜生(一般是打老牛)开场,主题是祭祖,人们手持火把,绕着祠堂、住宅、田间跑,最后举行篝火晚会。

鞭打牛

在2006年国家确立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四川凉山的彝族火把节和云南楚雄的火把节明确位列其中,所以今天一般以这两地的火把节为标准。这两地的火把节过程大致是,首先穿好本民族服饰;然后迎火;接着狂欢,包括火把大会、聚餐、摔跤、跳舞;继而正式祷祝,包括长老祝福、祭祀和驱邪;接着娱乐,包括传统游戏赛马、斗鸡、斗牛、选美;最后送火,送火仪式最为庄重,由三个代表大神的人领队,后面跟着彩旗、持刀、鼓乐诸队。所有仪式结束后,参与者都要在回村之前的池塘、水塘里洗浴净身。全套仪式下来一般得3天,祭祀的时间短,主要是娱乐。

火把节看似只是少数民族的普通民俗,但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彝族文化。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笔者这种北方人来说,他们有些神秘。所以通过火把节的习俗,也能让我们了解一下彝族的古老文化。

彝族

彝族推崇原生和自然,认为万物有灵,万物出自天赐,所以彝族敬畏自然。虽然各地火把节的过程不同,但大多有祭祀祖先、崇敬神灵的主题。而祭祖祭神的过程又充分体现着对生命的尊崇。火把节中,人们会选定祭台,献上三牲,但最隆重的祭礼是鸡,这鸡必须用子母鸡,将挑选的活鸡洗净,然后用荞麦粉塞满鸡嘴,最后将其放入冷水中溺死,之后才可将其蒸煮,鸡熟之后献到台上,由巫师诵读祷告词,祈求先祖神灵保佑。这一过程极为庄重,除了巫师之外不能有其他声音。

火把节祭祀

可以肯定火把节就是远古火崇拜的一种,火把节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就是迎接火种,这个火种可不是火柴划出来的,而是火塘之火。所谓火塘,就是家族里取暖议事的大火炉。火把节仪式中有火塘禁忌,如石林彝族的火塘禁忌就是火塘之火种必须常年不熄,族人不得向火塘里洒水,不得用火塘之火烘烤衣服、做饭,不得跨过火塘。火把节当天点燃第一个火把的火源就是火塘之火。

火塘

彝族以火把节著称,所以也称“火族”,今天火把节已经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虽然在现代化的浪潮下,年青一代向外发展,但火把节这种极富民族感情的仪式节日并没有被忘记,因为火把节寄托了彝族驱邪祈愿的共同情感。作为构成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保护他们的文化是加强民族认同、保护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

陈海:《彝族火把节的民族意义及文化内涵》,《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0期。

丁亚楠:《云南彝族火把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与独享静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作者:辛秀玲一个转身,夏便挥手道别,清秋自岁月静好处翩然而来,而时光任凭清秋的风在季节的眉眼里摇曳,信手拈来便是一首首惊艳时光的诗笺,在秋阳下信笔而书。走进秋天,走进了一个调色板一样的世界,无论是浅秋的浓绿,深秋的斑斓,都是极美的,此时正值仲秋,夏的热闹尚未褪尽,那片海一样的葱绿染着几分苍翠,天空依然变得更加辽阔而深邃,流云悠然自得的变换着各式各样的形状,但是呼吸间却已是浓郁的秋韵了。而我是很喜欢一个人走在路上,看着远天那些云慢慢游动着,有时如山峰峭立、有时又如烟气缥缈、又或如雄狮挺立、长鲸游移……那形色迥异的云在清透的蓝天里信笔涂鸦便是一帧帧精彩绝伦山水画。走进浅秋,就走进了诗画里。无论是清风摇曳还是细雨绵绵,亦或秋阳夕照霞映苍穹,还是风起风落一叶蝶舞,又或者雨滴庭前枝叶凝翠……都自带着一份诗意在秋的眉眼里。或淡雅或繁华,或清丽或热切,或缠绵或高冷……真真地是风起是诗雨来如画呢。一入秋天,便是喜欢上了秋天独有的桀骜沉稳。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闲云悠悠的走过长天,风,也没有了春的轻浮,夏的狂放,只是怡然大方的划过庭前。置身在秋天的风景里,感受着秋的清爽剔透,总觉得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写的极好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想必诗人也是爱极了这个时节吧。而太多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却是寂寥萧瑟惆怅的,如果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是孤苦伶仃;那么“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则是深深的思念了。其实秋本只是一个季节,这诸多的情绪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 情感 表达,心情舒朗的时候,捻手拾秋便无处不是诗意盎然。阳光温暖的时候“秋阳敛烈饱含情,射透轩窗暖花屏”依窗恣意享受着秋阳的暖意想来就是极其舒适;“梧桐淅沥芭蕉滴,剪烛吟诗。把酒填词。偏爱清秋夜雨时。”这诗画秋雨又是何其清雅,再无一点伤秋悯人的滋味;“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读着这样的诗句,置身于秋高气爽的清秋,心情也瞬间舒爽开朗起来。但是当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易安居士,看着“满地黄叶堆积”的秋,在黄昏院落,东篱把酒黄昏后,便只能写出“怎一个愁字了得。”走进秋天,这秋风秋雨皆如诗,片叶白霜都是画,秋天真的是极美的,只是它的美多了几分沧桑,但是却也更多了厚重。走进秋天,尽可以拈风为歌而舞,拾叶填词为赋。当一个人安静的窗前闲坐,数着庭前的花叶一片片落下,任凭茶气在手中淡去,用心聆听着秋天的脚步一点点捱近,心便格外的宁静,总觉得凉爽的空气流动着的都是满满的诗意——那是一种剔除了尘垢而独有的纯静,没有丝毫夏季的油腻,秋,只犹如一个沐着季节的风尘,却不染俗尘的女子,一直优雅的走在路上,走在时光里,也走进了心坎上。走进秋天,无意间总会觉得有一份浅浅的无奈在心头。那是对时光的留而不得,是对往事的念念不忘。忽有故人心上过,不觉山河已是秋。而回忆是落入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致,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风吹来是秋季的清冷,阳光也没有了热络的暖,一切都在悄然变换着。于是秋天总不免多了一些悲廖之词,不觉碧山暮,秋山暗几重;碧云天,黄叶地……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其实这个季节本身就带着浓浓的萧瑟,无论是风还是雨,甚至空气里,每每黎明打开窗子,扑面而来的是沁入心脾的清冷,入眼的虽然是夏季一般无二的绿,但更多的还是多了秋的感觉。其实秋的寂寥更多的是来自于人的心境,人生如季,从年少轻狂到中年沉稳,从不甘平庸当看透人生,因为成长而遗失,因为看透而看淡,人生也不过是花开花落,在得失中沉淀和积累,世间所有的繁华终会成为烟云,而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手里能握着一份静好,这样人生就足够好了!这样想来,便摒弃秋天的悲廖也就剩下那份如诗如画的静好了!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愿岁月静好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门前的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拥挤的城市布满了虚伪,当我老了,头发白了,苍老的脸上夹杂着皱纹时,会让一切回归最朴实的自己,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早晨,当白日咬破了夜的薄唇,清风徐徐吹来,我听到了房前风铃声清脆的呼唤,惬意地翻了个身。我眯着朦胧的眼睛,伸出右手,在桌上摸索着手机,想看一下此时的时间。嗯!6:30了。若是从前,我定在家中忙碌着,做做饭、送孙子孙女儿去上学,但现在不同,我不知为何有点想偷懒了。

风还在继续挑弄着风铃,清脆的叮叮声并没有让我感觉烦躁,更似一种享受,一种脱离城市的愉悦……

7:00,悠闲地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带着家中的宠物狗狗,便出门散步。走在幽静的林间小路,风一吹,到处都是流动的绿色,还有淡淡的花香和青草气息。树叶的沙沙声,伴着青蛙的歌唱,谱奏了乡下最常见的歌……“汪!”小狗穿梭于路旁的树林里,我慢慢跟在它身后,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8:00左右,一人一狗又回到了乡间小屋,准备开始愉悦的早餐时间。一杯牛奶,一盘丰盛的水果沙拉,狗就卧在身旁,独享着自己美味的食物。早餐之后,我准备去收拾一下雨后的菜园,但愿那块小小的天地,不会被杂草占为己有。

站起身,我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把剪刀,在除掉杂草时,顺便修建枝丫。“吱—”推开门,走进菜园,不出我所料,几块田地已被杂草侵略,我慢慢蹲下身子,出去一根根的杂草。我慢慢抚摸着蔬菜的枝叶,拿起剪刀轻轻剪去枝丫,看似没用的枝丫会在落到泥土之后,转化成肥料,哺育下一代。

下午,午睡两三个小时后,在书柜中翻出一本书,坐到窗边,在清风吹拂下,屡屡发丝被轻轻吹起……

生如夏花一样璀璨,但在年老之时,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之时,独自远离喧嚣,只以小舟,在生命最后一段河道里慢摇。

四月总是莫名的梦见雪。厚厚的雪。仿佛回到了在承德的日子。赶忙去百度了梦见下雪怎么样。解意还不错,才算安心。

每每换季时候我便会感冒一次伴有低烧是抵抗力越来越差还是正常?总是宽慰自己每年感冒几次是好的。杀杀病毒啥的。

年纪大了,也越来越懒散,这样像流水账一样的文字都不愿意写了。也是沾了这次感冒发烧卧床休息好几天的光,实在是闲得慌。

前几日感冒严重眼泪是不停的流啊连双眼皮都肿的比原来的大很多。每天闭目养神之余也听听广播有了很多时间来休息来思考来回忆来整理。忽然明白原来的时间都是被电脑浪费了。我想大家都试过一天啥也不干就守一台电脑就过去了。

前些天去应情应景的去看了赵县梨花节为了避开人群我和默默决定去有梨花的田间地头看看,梨花节现场就免了。谁知像我们一样聪明的人也不少啊。结果还是堵车了。从庄子9点半出发原计划一小时多就到。结果堵车到12点半才到。赏花的兴致全无还是找地方吃饭吧。我是不喜欢热闹的人一般不会在大的节假日出门的,so我决定五一我就不出门了。

前天陈璐说:这一辈子要有一次发自内心的说一句绵绵情话。我想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的青葱岁月吧。有一晚和巧说起了年轻时代,我们一起回忆了我们的18岁。她愤愤的说原来我最美的岁月浪费在学校。没有找到好男友没有拿到优异的`成绩没有学会任何一样才艺。。。。。唯一的安慰奖就是:认识了你。成为好朋友。

我呢?又好到哪去?那段回忆里:只有一树杏花绚烂盛大。只有厚厚的积雪咯吱吱的响。只有空旷的操场还有周围的冷空气。还有那少年笑起来如星光一样灿烂。仅此而已。

一度回忆曾几何时。几番梦里留恋忘返。春花谢了再开,我走了却不会再来。我没有恨你,我恨自己,辜负了那青葱岁月。

唏嘘间已过数年那绵绵情话恐怕你说我也未必会信了。

岁月蹦跳着过去,结了一树沉甸的光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终究成为回忆了。

很抱歉只能写到这里了我已经泪眼婆娑。先去擦擦眼泪。

——————风儿。

数风尘,翻日月,回首旧年无数,来去匆匆。

20xx年了。朋友说时间过得好快,20xx年我还没过够呢。

我想,内心会比时间强大,所谓过往,都不会再来。你来或不来,见或不见,不悲不喜。

节日,总将那些温暖欢喜的话赠与。过去的一年,那样烟火人间的日子,时时都有记录,生活一直如此。平淡,有时会带有倦怠,有时充满美好。或许是因为还有一颗年轻的心,肆无忌惮的跳动,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情绪。

我站在20xx年的时光里,手机上的日期变了,电脑桌面的日期也变了。原来,20xx年真的来了。元旦的那天,我搬家了。头天的晚上,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让我新年吃点好的。我直说好。

路旁,小草,树上,屋顶都落满了雪。雪像是要把它的踪迹遍布到每个角落,只要是它能到达的地方。在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提着笨重的行李袋子,挪到了公交站。哪怕是鼻子通红,眼泪直泛,手麻木。等着公交的时候,回首望了望住了三年的地方,内心还是滋生了不舍。从来都是把它当做栖身的站点,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不舍,更多的怕是因为人吧。有了留恋的人,才会对一个地方不舍。

元旦,又是谁说,陪我在某个角落倒数烟花落尽。可,烟花,没有,人也没有。余下的,还是自己。总想着,路还要自己走,生活再怎么多姿多彩,孤独也是在所难免。

搬到新家。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饭。就在一条巷子里,两旁都是卖小食的摊位。两眼所到之处,望不到头。和朋友找了半天,最后决定吃煲。坐在桌子旁,玩笑道:新年伊始,我们俩沦落到吃路边摊的地步。其实也还好,吃着热气腾腾的煲,在寒冷的白昼,身体也随着发热起来。要是能来两听啤酒,似乎更惬意。像极了两个落魄的人,同病相怜,在路边看路人,吃着冒热气的煲。经历的点滴,从来都不是过错,总会在某一个瞬间,让你感受到原来曾经我也经历过。

自己的磁场里,自己就是主角,随心所欲的,率性而为。可放到人群了,这些变的异常的艰辛。

那天,朋友说:我们过得好悲惨啊。

悲惨,比想象中的好。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有碗热气腾腾的煲,有个栖身之所,这里,除了有小食,还有摆地摊的,即使没钱买,走回去,一路“扫大街”——逛街。一切都还好。

惟愿我们岁月静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