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职业倦怠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1:30:06

职业倦怠的毕业论文

当前幼儿园内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占多数,生理心理上都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担心、焦虑、发呆等症状。而且,这种倦怠情结反应到教师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是疲惫不堪、其次是过度担心,最后是焦虑情结。什么因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由于以下方面:1.教师自身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通过资料及自身经验了解到,幼儿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从事教师服务这一工作岗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加之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不能达到园所的要求,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厌倦、反感情结。2.教师的性格差异。教师自身的性格差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中,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教师,应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会没有耐心,长时间从事幼儿园工作后会让自己变的很烦躁。3.自身期望价值。很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有很好的成绩。可是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身的价值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现,因此会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紧接着工作的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结。4.幼儿园的整体社会环境。幼儿园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引起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幼儿园自身的体制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硬性的束缚。在性质上,公办园与私立园之间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园里对教师考核制度在给教师教学带来督促作用的基础上,也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时间长了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5.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重视,这一职业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而已,当然幼儿教师的地位也被忽略在内,教师的被关注程度大大降低。6.幼儿园的责任心大,保育工作重。在某些地区,90%的幼儿教师会反映幼儿教师责任心大,工作杂。每天,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关注周围的一切,生怕有一点没注意到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听同事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长把小孩送到幼儿园后,由于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的个人情况,没及时发现幼儿是带着伤来的,最后导致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争吵。这样一种情况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让教师压力过大。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幼儿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那么工作的热情就会降低,随之倦怠情结越来越严重。7.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大。家长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变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感增强。他们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旦教学质量下降便会对他们自身大打折扣,影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就会让教师工作起来带有压力,如果有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不到位,会让教师压力感倍增,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工作自信,教学效能感降低。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有失误,各种责怪就会铺面而来,从而让教师感到巨大的压力。8.特殊幼儿的影响.如果班里有特殊的幼儿(比如多动儿)也会让教师很无奈。在实习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可是由于小班孩子小,再加上几个多动儿的存在(占班级的23%左右),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对自身的工作感到一定得吃力。如果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会让教师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的情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这一职业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全身心的扑到这一工作领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耐性足够强大,那么他是不会轻易感到倦怠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们会用自己对工作百分百的热爱去面对。2.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和认知调节能力。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大部分的人往往能看清一些客观现象,但是却很难看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教师只有清楚的认知自我,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自省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职业倦怠的敏感人群,若是就改变自己的缺陷,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承受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做好防御措施。3.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了解职业倦怠这一正常现象,并正确看待。不论何种工作,何种地位的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结。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要学会适应并慢慢调节这一现象,逐渐减小其症状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处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正确审视这一症状并学会处理。4.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回家后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也带回家,这样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经常会把幼儿园没做完的事情带回家接着做,这样就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淡化了与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5.学会释放压力。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向他人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家都知道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行为,适当的倾诉既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定得缓解,也更好的促进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和睦相处,这一做法既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能安心工作。6.组织各种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工作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月,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可以多鼓励幼儿教师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健康的教学心理。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让幼儿园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促进幼儿园的不断发展。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对工作更富有激情,具有成就感。很多在幼儿园内觉得自己比较自豪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8.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尽可能的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工作的质量。长期给予教师过多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幼儿园应认真看待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为幼儿教师分配适量的工作,让幼儿教师能轻松工作。9.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动力去干好这份工作。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对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没有放到台面上,觉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多,没必要给太多。也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的幼儿教师不断地流失,正如现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立园,在某方面可能比私立园要轻松很多,可是43%的教师都因工资问题不满意纷纷开始跳槽。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应重视多加重视,努力在园所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能更好的教学,现身幼儿教育事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处于高职位的人们往往能有很高的热情去对待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上升,工作积极性大涨。政府各部门从上到下都应达成一致,努力倡导为幼儿教师提供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让教师身心愉快,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身的工作更加出色。同时,幼儿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教师强身健体,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 护理心理学研究,既遵循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又兼有医学研究的特征;既与所有学科研究具有相同原则,又独具自身学科研究的专门特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一: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应用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创新 教学方法 ,体现护理教学的积极方面,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心理素质。基于此,首先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护理心理学教学;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心理学领域上的革命,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是利用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人类道德和力量的积极心理学思潮[1—2]。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相关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可从积极的心理角度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产生以2000年一篇题为《积极心理学导论》的论文为标志[3—4],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以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吸取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融入人本主义中的 经验 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这使积极心理学在产生初期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外,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实证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积极心理学排斥非实证的研究方法。综合来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经验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多方面,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社会环境研究。首先,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在于改善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使个体在各时期的态度趋向积极的发展方向。针对过去,主要研究对过去生活或过往的积极体验;针对现在,主要研究对现在生活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的积极体验;针对未来,主要研究对未来生活乐观、希冀的积极体验。其次,积极的人格特质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基础,究其根本原因,积极心理学的前提理论假设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性、导向性和适应性。此种人格特质是通过个体对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化,当激化的能力演变成为一种特定的工作方式后,随之则形成了积极的人格特质。最后,良好的、积极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可帮助个体实现健康成长和自我目标。而周围环境充满消极因素,将会导致个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成长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个体心理的长期发展。积极心理学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对心理学上不足和缺陷的弥补。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提供信息,更多的是对信息进行转变,覆盖的信息少一些,揭示你的内心就多一些。传统心理学研究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向人类展示了人类个体的缺点、病症以及个体存在的内在缺陷,但却很少对人类的潜能和优点进行解释。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人类似乎将自身限定在合理活动范围中的黑暗、卑劣区域。而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人性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强调对人性的价值和优点进行研究,兼顾社会个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特定护理情境下社会个体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分支,不仅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护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工作内容也逐渐从单纯的生活护理逐渐发展成重视专科护理和心理咨询的护理体系。 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临床护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部分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易出现职业倦怠,甚至会在心理上出现 离职 的倾向,使其自身处于不利的职业处境。而从另一层面来看,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从职业自身所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可让护理人员更加珍惜护士这份职业,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有研究显示,引导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了解职业更多的益处,得到职业获益感,则可逐渐增强护理人员与职业间的情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护理人员的留职意向更为明确。积极心理学家还发现,乐观的心态也同样可以习得,通过学习并掌握乐观的心态,可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在繁重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抑郁、悲观情绪,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和职业幸福感。由此可见,对护理人员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暗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及职业素养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护理人员若能在工作中注重对职业心理健康和心理状况的评价,则可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随着人们对心理因素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广泛关注,心理护理也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单一地修补问题已难以满足人类个体对幸福的获得和谋取。在积极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学指出,缓解痛苦和建立幸福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两者充分结合、相辅相成则视为完整的心理学,即,既可缓解痛苦,又可增进幸福感。在临床心理护理评估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的消极体验进行收集,更要对积极的、充满幸福感的体验进行搜集并用于评估。护理人员需以真诚的态度、真实的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进行评价和探讨。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评价后,可从患者主观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从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的缺失部分来认知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和心理护理计划。通过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干预,可起到缓解患者痛苦、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品质 对于护生而言,护理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均会影响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和专业想法,更是对护生日后从事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榜样性作用和示范性作用。因此,护理教师需要拥有良好的、科学的、积极的工作价值观,以稳定护生或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价值导向。对于护理这一职业而言,职业态度与年资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而护生的职业态度将会影响护理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作为护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采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生队伍不仅仅包括女性护生[5—6],同时,也扩充了大量的男性护生。相对于女性护生而言,男性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 思维方式 及行为方式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要加强与男性护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男性护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欣赏的目光看待男性护生。同时,护理教师还可将自身的护理工作经验介绍给护生,让护生真切地感受到身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养。通过多样化教学,护理教师要让护生明确: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准确掌握专业知识和护理常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将精湛医术与积极的心理素养充分结合,方可延长护理职业生涯。此外,护理教师还可用社会上的积极典型为教学案例,通过教学,让护生更加了解心理护理的重要价值,增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牢固、积极的职业心理和职业态度。 体现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对于护生而言,护生对护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但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观点和理论相对较为抽象、枯燥、乏味,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单方面灌输的状态,忽略了将护理心理学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护理心理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培养护生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在日常交往中更加注重保持乐观心态、主观幸福感等,避免护生对周围事件和环境的被动体验,极大改善了护生的应激反应,加强护生的健康心理管理,更加注重体现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应综合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点,对护生进行生命 安全 教育 ,鼓励护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积极探索。同时,也指导护生如何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切实保障自身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强调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中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服务功能愈发重视。积极心理学在护理心理学中的应用目标之一就是寻求人类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但目前护理教学中仍然忽略了对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教学,单纯重视医学技术的教育。在此种情况下,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则成为重视对疾病的护理和治疗,忽略对患者的护理以及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7—8]。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缺乏人文知识,增加了护患矛盾发生率。针对此种情况,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对护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和人文关怀理念,并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护理估计、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具体的护理实施及评价过程中,体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实现了护理学和心理学理论的相互对应,同时也符合培养护理人员的各项目标和人文关怀精神。总之,在护理心理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提升护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主观积极性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促进护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嵩,李英.积极心理学在现代护理及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1):46—47. [2]高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11—112. [3]刘振兴,潘书波.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108—109. [4]齐越,秦杰,方伟,等.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提高消化道溃疡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1(12):32—35. [5]吕薇,孟丽娟,王慧捷.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护理专业为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10(1):22—25,39. [6]雷美英,李红政,王创,等.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4):287—289. [7]吴静,刘薇群,沙莎,等.心理学积极力量测评工具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34—37. [8]张芳,陈剑苹,何林丽.积极心理沟通模式教育对中专护理实习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92—594. 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二:循证护理心理健康论文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就诊的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3~75岁,平均(±)岁;眼压~,平均(±)kPa; 文化 程度:小学4例,初中13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2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平均(±)岁;眼压~,平均(±)kPa;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2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眼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 措施 如下: 循证问题 在以护士长为组长的EBN小组集体讨论下,确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作为本研究的循证问题。 循证支持 在万方数据资源、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输入上述循证问题,查阅近5年内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PubMed、HighWirePress查阅外文资料,寻找文献支持。 循证评价 小组成员仔细研读文献资料,外文资料请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帮助审阅,指导小组成员评价国外研究实证, 总结 国内外最佳研究资料,并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客观评价实证的可靠性、真实性、科学性,优选最佳护理实证。 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和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①病情护理:术前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眼滤过泡和前房形成、瞳孔大小和位置、房水等情况,每天测量眼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高渗液脱水,促使前房形成。术后第4天起行眼球按摩(手指沿下睑表面向眼球间断施压,或在上睑交替按压眼球),加速房水排出。②心理护理:真诚、微笑、热情地接待入科患者,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等,告知手术、麻醉的简要过程,缓解围术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组织康复病友现身说法,打消患者心理顾虑,鼓励家属给予家庭情感和生活支持。③睡眠护理:强化基础护理,给患者睡眠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术前不喝咖啡、浓茶,保持心情平静、放松,听舒缓音乐,温热水泡脚,睡前饮杯热牛奶。夜晚护理巡视或治疗,避免声响过大,灯光尽量柔和等。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入科后1天)、后(出院前1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记录2组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总分10~50分,≥23分表示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评分成反比。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心理健康 SAS、SDS评分护理前2组均较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2组明显降低(P<),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 睡眠质量 SRSS评分观察组护理前为(±)分,护理后(±)分;对照组护理前为(±)分,护理后为(±)分。SRSS评分2组护理后均明显降低(P<),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3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小梁网被虹膜堵塞,发生粘连导致房水循环受阻,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致盲。文献表明,患者神经质倾向的性格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需求,不仅恢复精力,而且亦能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循证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延伸,其通过批判性思维探寻最佳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们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循证问题查阅文献资料,EBN小组集体讨论、总结最佳护理实证,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病情等综合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表现为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客观上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同时采取个性化的睡眠指导,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 4结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三: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让学生无意识地融入到护理心理学教学情境中,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情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条例,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右脑用来分析形象事物,左脑用于分析抽象事物,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感受展开想象,增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会和学生的情感交融,进而提高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 故事 化是最主要的情境教学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情境导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护理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好的开端十分重要,在一节课程开始时,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护理心理学教师可以设置新颖的标题,激起学生想要探索的兴趣。 案例:教师在讲解“现场急救”知识之前,首先为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14年某国家举办动物表演活动,一头狮子在表演中被驯兽师激怒,随后咬伤驯兽师并冲出表演栅栏,咬伤了几位观众,最后逃走。如果你们当时正在观看表演,在120未到现场之前,你们能为伤者做些什么呢?”这个小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引入了教学内容,教师随后又提出问题:“在急救护理中应该先保护伤者哪个部位,为什么?”通过再次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心中存在疑问,希望能在课堂中找到答案。在情境教学法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教材内基础性的知识,还可以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创设情境 护理心理学教师要在课程开展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地进行情境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情境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 学习方法 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二是教师要合理地插入案例,创造情境。在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临床病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临床病例均来源于实际生活,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象,这就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举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表演,并在表演过程中分析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 调动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先听讲,然后练习,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被动的学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护理心理学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搜集教学所需要的材料,设计情境台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眼界。情境教学法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相关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无法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举例子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总结 在护理心理学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思维模式将教学内容绘制成完整的思路图,如果学生 学习态度 认真就可以记住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教师总结的过程中跟着教师的思路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比如:在教师讲解完“微循环病理”知识以后,可以绘制以下思路图,持续缺氧-乳酸增多-血管扩张,血管依旧保持收缩状态。通过以上改变患者的表现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活血量在逐渐减少。二是器官内部供血量逐渐减少。三是器官功能降低。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个人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要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分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护理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加强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教师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另一种是邀请专业人士来院举办座谈会,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高职院校还必须在教师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师进行适当地惩罚。 3 结语

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

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了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角度,从他们的健康与工作现状出发,分析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1 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现状 关于“职业倦怠”,大家比较认同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等人(1981)提出的定义,即“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大专院校公外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其职业倦怠的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对工作失去兴趣,焦虑烦 躁 ,躲避困难;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体能透支明显;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工作能力,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效能感低,失去工作动力。 2 形成职业倦怠心里的原因 非英语专业(俗称公共)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及热情相对较低。笔者在学校从事工作已经五年了,主要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在教学中有许多体会和感受,也常和同事交流工作感悟。大家都有体会,公共英语教师在整个外语系似乎被看作是“二等公民”,甚至学生也会认为,有才能的老师是教专业的,专业不好的老师才来教公共外语。长此以往,许多公外英语教师会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很多老师觉得长期的公外教学,专业没有增进反而退化,在教学科研、业务发展及专业深入研究方面都不如英语专业教师。因而公外教师无法缓解教学中的压力和困惑,在教学中停滞不前,最后放弃努力的也不在少数。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认识其危害并进行相应的调节。 学生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根据我国大学教学大纲要求,英语是每个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公外教师承担了整个学校英语公共课的教学,人数之多可想而知。所以公共英语教学很难像专业英语那样实行小班制,通常都是50人以上,甚至上百人的大课堂,教学的工作强度要比专业小班教学大得多。以我校为例,一个公共外语教师即使只有三、四个班的普通教学任务,而面对的学生最多可能会达到近200人。此外,教师课前备课及课后作业批改量也非常大,学生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公外教师常常要按不同班级的水平备好不同进度的课。例如,同样的教材,中文系和体育系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差距很大,因而备课内容,上课方式都需要随学生调整,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 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大专院校,英语教学在强调教学创新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在公外教学中尤其要面对的是四六级的过级压力。大多数时候,教师不得不顺应应试考试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身心疲劳,长此以往,不少教师提前出现了衰退的心理迹象。 评职称和科职方面的困惑 职称问题是任何一个大专院校的教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下对职称评定的体系越来越严格和苛刻。职称评定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或有课题成果,论文发表的刊物细分为学科、核心、一般等;课题也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等。高校高学历教师人数不断增加,晋升压力越来越大,在现行的体系中生存,面临着极大的科研压力。很多公外教师疲于教学,科研成果不够,因而职称评聘也就一拖再拖。 和专业英语老师相比,外出学习的机会少 和专业英语老师相比,公外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为各专业学生进行大学阶段的英语,是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掌握英语交际的基本技能,他们所教的学生能在英语大赛中拿到大奖的不多,教学成果常常也没有专业英语老师突出。如果学校有外出学习的好机会,自然更倾向于让专业老师去深造,公外教师想得到机会非常难。反过来,这也影响了公外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探索教学的热情,如果在工作中缺乏鼓励和肯定,长此以往,必将产生倦怠心理。 要处理好与学生,教师和领导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 学校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的整体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学校环境包(下转第105页)(上接第94页)括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也包括教师与教师,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圈子比其他职业要小,工作环境中是比较固定的学生和同事,因而只有和学生、同事、领导形成良好的关系,才能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应对工作。如果各种关系协调不当,就很容易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归属感,导致工作压力扩大化,甚至出现职业倦怠。一般来说,尊师重教,同事间关系融洽,上下级沟通良好,学校整体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就会有自信心和安全感,才能积极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发生。 3 解决职业倦怠的对应策略 职业倦怠起源于个人、学校与的各个环节,公外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已是客观事实,基于上述倦怠成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教师角度 要真正克服这种职业倦怠,教师本身是关键。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可以多运用暗示的策略,积极的暗示可以稳定情绪,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情绪低落,挫败感强时,绝不要抱怨退缩,否则很容易松懈倦怠,无法自拔。可以选择积极的反复暗示自己。自己要肯定自己的进步,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工作很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更要学会如何适应。在教学中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调整自身的心态和教学法,积极应对,迅速调整,也许要付出很多艰辛和代价,但也正是这种历练,让我们在教学领域变得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运用心理策略来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才是告别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之路。 学校角度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各项政策都由层制定, 普通教师的话语权十分有限。学校的管理层应树立”以师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优化教学,建设良好的校园,在学校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支持鼓励以英语为主题的学校社团建设,积极组织能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比赛,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比赛区分开来,让非英语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促进大家学习热情的提高。 作为管理层,可以淡化自己的“权威”角色,强化管理中的“朋友”角色,尽量减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行为,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在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给公外教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 同时,可以由学校组织学习,共同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公外教师现状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成为他们的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看清未来的发展之路,可以减少或防止倦怠感的产生。 社会角度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现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各界要肯定公外教师工作的成果和意义,使之产生安全感和成就感。要缓解或消除公外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教师,建立一个由社会、学校、个人构成的完善支撑网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媒体要积极引导,使公众形成对教师的合理期望值。 参考文献 [1]范利.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芮小兰,宋晓.论职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育科学,. [3]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1. [4]职业倦怠症困扰教师近五成教师曾考虑转行[M].广州日报,2006-09-11.

查阅更多相关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毕业致谢信范文 、 调研报告毕业论文范文 、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6、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均要有“同意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学学生学号:系 别: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学前教育届 别:指导教师: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2012年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居然满脸微笑着,两手拎着五岁孩子的耳朵并提起离地!这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思考这个教师为什么会这么做,而我认为,职业倦怠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具体而言,“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长期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事件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而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师的概念有各种阐释,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幼儿教师是指“在幼教机构中,对 3~6 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而幼儿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极大的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本课题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分析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提纲前言职业倦怠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定三课题研究计划三、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际意义四、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七、结论1、论题选定()2、搜集整理资料()3、拟定提纲,撰写开题报告()4、进行观察和征询意见调查()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分析()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修改()8、毕业论文定稿()本课题研究现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Willard )曾经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临床心理医生Farbe2000估计, 美国有30%一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一20%的教师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而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梁慧娟、冯晓霞(2004)对北京447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丁海东,李春芳2006对山东省499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明显倦怠和严重倦怠倾向的教师占68%:曲铁华、梁清(2002),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的教师会离开讲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且现状越来越严峻,这一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8月1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年龄最小的教育对象,他们要在幼儿园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继父母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这一时刻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既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妨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由此导致工作中的不良表现而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影响着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幼儿园管理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幼儿教师自身因素、职业因素、组织伊苏等方面。而如果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社会的支持、幼儿园进行民主管理、以及幼师自身的努力等。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和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 梁慧娟,冯晓霞.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2] Farber B A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5:675-689.[3] 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9-23.[4] 许燕,余华,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中国教师,2004,5:4-5.[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 丁海东,李春芳.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7]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8]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10] 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1] //.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 Handbook of Researlb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12] 庞丽娟.教育与儿童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管幸福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 谢 蓉, 曾向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16] 郑晓边. 现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5-7.[17] 邢少颖, 张亚宁. 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及其养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5:49-51.[18] 蔡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 陕西教育,20116:90-92[19] 连桂菊.北京高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 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9:2-3,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

职业倦怠论文答辩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6、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均要有“同意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学学生学号:系 别: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学前教育届 别:指导教师: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2012年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居然满脸微笑着,两手拎着五岁孩子的耳朵并提起离地!这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思考这个教师为什么会这么做,而我认为,职业倦怠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具体而言,“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长期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事件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而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师的概念有各种阐释,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幼儿教师是指“在幼教机构中,对 3~6 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而幼儿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极大的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本课题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分析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提纲前言职业倦怠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定三课题研究计划三、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际意义四、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七、结论1、论题选定()2、搜集整理资料()3、拟定提纲,撰写开题报告()4、进行观察和征询意见调查()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分析()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修改()8、毕业论文定稿()本课题研究现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Willard )曾经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临床心理医生Farbe2000估计, 美国有30%一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一20%的教师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而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梁慧娟、冯晓霞(2004)对北京447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丁海东,李春芳2006对山东省499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明显倦怠和严重倦怠倾向的教师占68%:曲铁华、梁清(2002),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的教师会离开讲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且现状越来越严峻,这一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8月1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年龄最小的教育对象,他们要在幼儿园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继父母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这一时刻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既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妨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由此导致工作中的不良表现而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影响着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幼儿园管理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幼儿教师自身因素、职业因素、组织伊苏等方面。而如果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社会的支持、幼儿园进行民主管理、以及幼师自身的努力等。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和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 梁慧娟,冯晓霞.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2] Farber B A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5:675-689.[3] 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9-23.[4] 许燕,余华,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中国教师,2004,5:4-5.[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 丁海东,李春芳.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7]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8]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10] 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1] //.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 Handbook of Researlb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12] 庞丽娟.教育与儿童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管幸福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 谢 蓉, 曾向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16] 郑晓边. 现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5-7.[17] 邢少颖, 张亚宁. 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及其养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5:49-51.[18] 蔡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 陕西教育,20116:90-92[19] 连桂菊.北京高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 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9:2-3,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

浅谈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论文关键词:职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论文摘要: 职业中学的教师很难像普通中学的教师那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家长们的信任与推崇。同样是天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受到的待遇却是低人一等,同样是辛辛苦苦地耕耘在教坛,感觉自己不像“正规军”。这令职业中学的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难以接受,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长此以往,则易出现职业倦怠。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他指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40年以后,很多学者对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旗帜鲜明的理论。现在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指由于持续的工作压力引起个体的严重紧张反应,从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工作动机与激情,对工作敷衍了事,消极避世,回避与他人交流,对事物多持否定态度,自我贬损,感情冷漠,焦虑抱怨,责备等。 2 导致职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职业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作为教师虽然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尊重,但具体到职业中学的教师,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现在“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所以职业中学的教师很难像普通中学的教师那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家长们的信任与推崇。同样是天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因为学生的底子较差,学生将来是就业而不是考大学,你甚至比普通中学的教师付出的更多,受到的待遇却是低人一等,这令职业中学的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难以接受,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长此以往,则易出现职业倦怠。  职业中学的学生管理难 目前的教育现状普遍是成绩好的学生上普通中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上职业中学,职业中学所招的学生基本上就是普通中学分数线以下的差生,这些学生不但成绩差,遵守纪律的观念也差,生性好动,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课安静不下来,有的教师上课时光维持课堂纪律就得花不少时间,更何况有些学生根本不把心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了故意和老师捣蛋、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上,他们比普通中中学的学生更难管理,所以教师不得不每天花很大的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弄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职业中学教师缺少成就感 普通中学的教师说起自己所教过好学生,常常会眉飞色舞,骄傲写满整张脸,哪届的某某考上了清华,哪届的某某考上了北大,那种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让人深切体会到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样是大学毕业,同样是辛辛苦苦地耕耘在教坛,而职业中学的教师在此场景下就显得格外落寞与失败,有种灰头土脸的感觉,感觉自己不像“正规军”。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时间长,负荷过重 职业中学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普通中学和其他一般职业,职业中学的教师平均每天要把85%~90%花在教学与教学有关的事务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因为升学的缘故,老师只要把课上好,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学习的,但在职业中学就不同,认真学习的占不到30%,教师除了要上好正常的课以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思想工作,有时还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大精力来“断案”,老师在没有课的情况下,也时时担心学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3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仅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对教师的心理、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极端的职业倦怠可能会引起教师自伤或自杀。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贾瑞感叹,“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觉正打击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严重的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残酷的情绪和方式去对待学生,有的甚至把学生视为宣泄的对象,动辄责怪、迁怒、甚至体罚学生,教师的这种心情及对生活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倦怠的老师容易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4 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护措施 (1)积极参加教育和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会议以及其他形式的学习,增加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内外专业情况的了解,以带来工作变革的方向和动力,拓展专业领域的视野,提高职业竞争力,避免职业风险,增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2)提高教育工作价值感。职业学校教师应当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育信念,社会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评价也需相应得到改善,正是由于职业学校教师的不懈努力,才使那么多的差生变成了优生,使他们成为很多行业的优秀技工或管理者,并做出了优秀成绩。这些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工作价值感,增强应对职业倦怠的动力。 (3)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积极乐观的精神,愉快的情绪是战胜倦怠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困难和挫折调整心态,以开朗豁达的态度对待,可以缓解压力引起的身心反应,并可将压力转换成积极动力,重新燃起激情之火,职业教育需要激情。 (4)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影响,学会放松自己。职业中学的教师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过大,所以应合理运用应对压力的技巧,积极疏导负面的身体和心理反应,这样可以降低紧张感,同时可以尝试轻松的业余爱好,如读书、游泳、跳舞、听音乐、爬山等,这样既可以使自己放松,又可以陶冶情操。遇到压力与挫折时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尽快使自己从倦怠的迷宫中走出来。 (5)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会包容。在面对来自学生的压力时,不要一味地抱怨,要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缺点在所难免,教师应爱护学生,多看其优点,有时不免可采用幽默的语气或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而且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6)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中学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正视挑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克服职业倦怠,对于已经出现的职业倦怠,可以先去医院做一下病理上的排查,排查没有问题的话,可以积极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尽早防范、尽早治疗,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教师!

当前幼儿园内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占多数,生理心理上都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担心、焦虑、发呆等症状。而且,这种倦怠情结反应到教师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是疲惫不堪、其次是过度担心,最后是焦虑情结。什么因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由于以下方面:1.教师自身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通过资料及自身经验了解到,幼儿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从事教师服务这一工作岗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加之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不能达到园所的要求,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厌倦、反感情结。2.教师的性格差异。教师自身的性格差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中,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教师,应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会没有耐心,长时间从事幼儿园工作后会让自己变的很烦躁。3.自身期望价值。很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有很好的成绩。可是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身的价值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现,因此会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紧接着工作的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结。4.幼儿园的整体社会环境。幼儿园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引起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幼儿园自身的体制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硬性的束缚。在性质上,公办园与私立园之间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园里对教师考核制度在给教师教学带来督促作用的基础上,也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时间长了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5.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重视,这一职业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而已,当然幼儿教师的地位也被忽略在内,教师的被关注程度大大降低。6.幼儿园的责任心大,保育工作重。在某些地区,90%的幼儿教师会反映幼儿教师责任心大,工作杂。每天,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关注周围的一切,生怕有一点没注意到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听同事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长把小孩送到幼儿园后,由于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的个人情况,没及时发现幼儿是带着伤来的,最后导致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争吵。这样一种情况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让教师压力过大。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幼儿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那么工作的热情就会降低,随之倦怠情结越来越严重。7.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大。家长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变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感增强。他们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旦教学质量下降便会对他们自身大打折扣,影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就会让教师工作起来带有压力,如果有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不到位,会让教师压力感倍增,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工作自信,教学效能感降低。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有失误,各种责怪就会铺面而来,从而让教师感到巨大的压力。8.特殊幼儿的影响.如果班里有特殊的幼儿(比如多动儿)也会让教师很无奈。在实习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可是由于小班孩子小,再加上几个多动儿的存在(占班级的23%左右),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对自身的工作感到一定得吃力。如果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会让教师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的情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这一职业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全身心的扑到这一工作领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耐性足够强大,那么他是不会轻易感到倦怠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们会用自己对工作百分百的热爱去面对。2.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和认知调节能力。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大部分的人往往能看清一些客观现象,但是却很难看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教师只有清楚的认知自我,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自省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职业倦怠的敏感人群,若是就改变自己的缺陷,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承受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做好防御措施。3.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了解职业倦怠这一正常现象,并正确看待。不论何种工作,何种地位的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结。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要学会适应并慢慢调节这一现象,逐渐减小其症状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处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正确审视这一症状并学会处理。4.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回家后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也带回家,这样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经常会把幼儿园没做完的事情带回家接着做,这样就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淡化了与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5.学会释放压力。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向他人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家都知道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行为,适当的倾诉既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定得缓解,也更好的促进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和睦相处,这一做法既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能安心工作。6.组织各种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工作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月,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可以多鼓励幼儿教师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健康的教学心理。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让幼儿园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促进幼儿园的不断发展。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对工作更富有激情,具有成就感。很多在幼儿园内觉得自己比较自豪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8.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尽可能的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工作的质量。长期给予教师过多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幼儿园应认真看待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为幼儿教师分配适量的工作,让幼儿教师能轻松工作。9.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动力去干好这份工作。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对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没有放到台面上,觉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多,没必要给太多。也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的幼儿教师不断地流失,正如现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立园,在某方面可能比私立园要轻松很多,可是43%的教师都因工资问题不满意纷纷开始跳槽。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应重视多加重视,努力在园所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能更好的教学,现身幼儿教育事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处于高职位的人们往往能有很高的热情去对待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上升,工作积极性大涨。政府各部门从上到下都应达成一致,努力倡导为幼儿教师提供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让教师身心愉快,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身的工作更加出色。同时,幼儿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教师强身健体,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对不同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与深入。文章通过对温州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严重程度的测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缓解倦怠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论文关键词]温州市 高职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一、引言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有、有纪律的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属高等院校,发展不过十年,但在校生数已超50%,辅导员队伍建设时间很短。高职学生又是高校录取中的最后一批,学生素质在高校中相对较差,辅导员工作难度大,在温州这个民营最发达的地区,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如何值得探讨。 职业倦怠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学家弗登伯格所提出的,用以描述专业助人工作者因工作情境所引起的生理及情绪耗竭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以深度了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程度,从中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四所高职院的辅导员(温州职业技术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本次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2份,回收率为。有效问卷为48份,有效率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玛勒诗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中国学者依据中国的习惯作了相应修订。已有研究表明,MBI的信度与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MBI问卷有三个纬度共22个题目,分别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纬度。各纬度得分为本纬度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数。职业倦怠严重程度以平均值为中数,以下为低,为中(含),3以上为高。所得数据经软件处理。 2.访谈法。通过访谈对问卷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善,以更具体了解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 (三)结果与分析 1.职业倦怠总体结果分析。经计算,辅导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处于中等状态(M±SD=±)。从三个纬度看,情绪衰竭最严重,低成就感为最轻;从人员分布看,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从各纬度看,情绪衰竭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去人性化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25%,轻者达;低成就感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处于中等以上倦怠比例最高的是去人性化,处于严重程度比例最高的是情绪衰竭。 2.不同性别、婚姻、学历和编制情况分析。从性别来看,男、女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方面指数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方面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从分纬度看,情绪衰竭方面男性比女性严重,去人性化方面女性比男性严重,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婚姻情况看,已婚与未婚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方面指数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三个纬度都是已婚的比未婚的严重程度要高,但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学历来看,所有辅导员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硕士占。总体上看,本科与硕士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但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分纬度看,硕士比本科辅导员倦怠程度高,究其原因,硕士的辅导员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与岗位落差较大,倦怠的程度当然也就高了。 从编制情况来看,正式与临时人员在情绪衰竭(±,±)纬度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正式辅导员情绪衰竭高于临时辅导员,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纬度则相反。三个纬度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3.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工资和学生数情况分析。由数据分析可见,不同年龄来看,情绪衰竭(23~25岁:±, 26~28岁:±,29~31岁:±;P=>)、去人性化(±,±,±;P=>)、低成就感(±,±,±;P=>)三个纬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倦怠程度越来越高,但三者之间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工作年限看,随着工作时间增长,倦怠程度越来越高,到5~6年时,达到一个最高值。从职称来看,大部分辅导员都处于初级职称或其他(由访谈中发现,填其他的都是没有职称)占到了,中级职称才5人,而中级职称的倦怠程度为最高;从不同纬度来看,情绪衰竭(初级:±,中级:±,其他:±;P=<)、去人性化(±,±,±;P=>)和低成就感(±,±,±;P=<)因职称不同,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去人性化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说,职称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是显著的。从月收入看,收入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3000元以上的工资大都是正式辅导员,2000元以下的都是临时辅导员。临时辅导员工资收入与正式辅导员工资收入差别大,但在临时人员中还是处于不错的地位,所以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从情绪衰竭来看,一个系学生人数在601~1200人,倦怠程度为最高;随着人数的增加,去人性化程度越来越低;低成就感与人数的影响不大。

三、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因素 1.社会对辅导员工作认同度不高。学生不出事,就平安无事,如果学生一出事,前功尽弃,所有成绩因学生一次出事,就全部被否定。辅导员在教师及队伍中是最年轻的群体,本次测试对象平均年龄为岁,最大为31岁。他们在承受力方面相对欠缺。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辅导员是什么事都得管,如果孩子有何问题,家长来学校也是先找辅导员,有些家长素质不高,有时因有些事会骂辅导员,造成辅导员在接触家长时,有畏惧感。 2.温州特有对辅导员的影响。温州是个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民间资本雄厚,生活富裕,个体消费水平高。而辅导员工资收入相对温州整个经济收入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其又是一个年轻群体,这种收入较低与支出较高的落差给辅导员造成较大的压力。 3.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影响辅导员的所思所想。我国的传统是尊师重教,社会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对辅导员也是如此,迫使辅导员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纸、广播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就会感觉自己辛苦地工作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严重的倦怠。 (二)组织因素 1.工作量大,学生数多是造成倦怠的一个因素。因扩招带来各系的人数增多,管生数在1200人以上的辅导员占,每位辅导员至少要管理300位学生。同时,辅导员不但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而且要从事招生、就业、心理、安全教育、党建工作等工作。再则,学校对学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要不断创新。辅导员不仅要应付日常管理工作,而且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创新能力,量大、时间缺乏压得辅导员喘不过气来。 2.现有职称评定办法限制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从数据分析看,职称对辅导员倦怠影响是明显的。当前,各校的辅导员近一半的是临时的,他们没法评职称,而正式辅导员除了个别能从事自己相关专业教学外,其他的辅导员只能评思政系列职称。若要评思政系的职称,则必须要上思政课,可以想象,如果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去上思政课,是何等难度,现好多学校虽提供上思政课的方便,但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看,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上课,从而影响了日常工作。职称影响着辅导员的发展前途,而难度极大又造成了他们身心疲惫,临时辅导员更是无望。 (三)职业因素 1.辅导员工作自身特点与认同度之间的矛盾。辅导员工作杂,怎么才能算完成工作,很难界定,无法量化。工作自身特点与认同度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辅导员,相关部门往往对其工作的认同度较低,使其情绪低落,缺乏成就感。 2.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长期性和隐形性与效果表现性的矛盾。辅导员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好多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具有很强的'隐形性;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是短时可见的,所以其工作得到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况且工作量又很大,很细致,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 3.学生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着辅导员的心理。高职院校是属于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批,随着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90后”学生进入,学生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一点点小事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而辅导员是处理事件的第一人。由于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生怕学生出事,倒致其身心疲惫,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四)个人因素 1.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辅导员的工作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辅导员不知道何时才算“完成了工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 2.辅导员自身专业与学生专业差别过大。由得知,辅导员所学的专业,只有3位是思政专业的,相对比较对口,多数辅导员所从事的专业与思政工作及所在系的专业不对口。专业知识缺乏和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在高职院校中,主要表现在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提高,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大,而辅导员学过心理学的仅占,学生的心理问题没办法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来解决,而一个高职院校所配备的专职心理老师只有一位,不能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跟不上。这种矛盾的存在,长期压着辅导员,使其身心疲惫。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等构成了辅导员的社会系统。社会要大力支持辅导员工作,充分考虑其工作的特殊性,也要充分考虑其年轻性,工作经验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已婚的比未婚的倦怠程度要高,对于已婚的辅导员,由于受到家庭事务的牵制,又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如加班值班、学生随时来电话等,有时很难照顾到家庭,家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朋友也要充分理解其工作的特殊性,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第二,从组织层面看,要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职称评定标准作相应调整,如降低课时数标准,辅导员就不会因职称评定去上思政课而影响正常工作,以利其成长,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每200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以降低工作强度。 第三,从职业层面来看,相关部门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度,要看到其工作的效果是长期性和隐形性的,在不同的场合应给予工作的肯定,要用长远的眼光对其工作进行评价,促其工作成就感提高。 第四,从个人层面来看,辅导员自身要做到定位准确,对自身职业有一个规划,明确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充分考虑工作随意很大的因素,尽可能按预计安排好工作,并根据经常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应急预案,做到工作有计划,事事有流程,应急有预案。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宣泄,如找朋友倾诉、听听、写写博客,或者打场篮球等方法。也可借鉴斯巴克斯与印格拉姆设计的《压力调查法》来检视压力源,以做出正确自我评估,并采取对策。也可采用降低压力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系统减敏感法、松弛训练、生理回馈等。在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衡,营养的均衡是健康身体和较强抗压能力的基础。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职业倦怠论文答辩稿

亲爱的老师们: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竞争产生的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育工作,影响到人才培养,影响到国家的四化建设。本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以引起社会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1. 背景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现代人造成了压力。教师这个职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 ,职业倦怠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普遍存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有超过五成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很大或极大的压力。近年来,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教师有体罚、辱骂学生的情况,各种新闻媒体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只是讨论了教师的素质问题,而对于案例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却没有涉及 ,这些现象反映出目前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职业倦怠对于教师自己,对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对于教师来说,它会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冷漠、消极、紧张等状态;对于学生来说,会被体罚、心理虐待,从而影响到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对于学校来说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人心浮动,师德的丧失;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国家的四化建设。因此,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解决职业倦怠的策略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与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 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专门用来说明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于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症。随后,各国的学者开始重视了对于它的研究。 1981年,心理学家马勒斯等人通过深入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的三个核心的成分:( 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者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到访者;( 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1974年,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将“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 helping professional)的人们由于每日工作时间太长、工作量过于大、工作强度过于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国内外的各种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发生,这是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但是又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美好,从而产生疲劳与情感衰竭。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大,教师本人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很高,这就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处理工作中的许多压力,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

因此,简单的说来,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

3.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日益更新的专业知识,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还需要满足国家及社会、家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适应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释放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产生职业倦怠。具体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教师一出现职业倦怠后,就会产生厌教心理,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于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写教案,不带教案上课,不仔细钻研业务,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常用讽刺、挖苦、讥笑的语言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更有甚者用打耳光、拧耳朵或者踢等方式体罚学生。这不但破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变得内向、孤僻、敏感、自卑,对学生的心灵造成终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职业兴趣转移。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比如搞第二职业,做生意,交朋友,玩牌,打麻将,吃吃喝喝等,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职业自豪感。

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经常觉得空虚、郁闷、挫折、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紧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疲惫不堪等症状,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严重者会产生自卑、绝望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4.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件事情造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映过程。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社会的、学校的、工作任务、教学对象的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教师本身性格与工作态度、动机方面的原因

教师本人的性格方面有缺陷,内向、孤僻、暴躁、不和群、缺乏自信心的教师在工作中容易感到有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教书只是为了挣大钱,图社会地位,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压力的影响

全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的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各级教师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学校环境对于教师的影响

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学校的制度规定、学校的领导风格、学校的学术气氛、学校教师的角色规定等都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威尔逊认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学校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评价,学校领导是民主型、放任型还是专制型的,干群关系的和谐程度等都将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再就是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使用是否恰当,能否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材。保证调级、评优、晋升的客观公正性。教师在这种学校环境中,由于要适应这些要求,就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教师、下属、良师、益友、父母、心理咨询师等等,角色太多就会使人感到力不从心。如果领导、朋友、同事、配偶没有恰当地给予安慰、帮助的话,就会渐渐地产生职业倦怠。

工作任务方面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教师工作清闲,收入稳定,假期多,每天就只上几节课,而没有看到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而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比如;找资料、写教案等。而且,许多教师长年累月站在讲台上,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单调的教学环境,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教师的工作还具有长期性、连续性与周期性。教师将学生一批又一批送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就像一个船夫一样回到起点,会感到单调寂寞,没有鲜花与掌声,学生留下的只有成绩。所以教师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理准备与心理承受能力。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们还面临提升学历、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如果这些硬件指标你没有达到的话,即使你上课上得再好也不会被提级评职称,相应的经济福利待遇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感,引起职业倦怠。

教学对象的原因

现在许多教师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就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种不良的局面。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学校大量扩招,学生的质量明显下降,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耐不住长期的寂寞进行学习的付出,反而对立竿见影的东西趋之若鹜,因此我们对于许多学生为什么如此追捧“超级女声”之类的选秀节目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对于其教育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体现在教师的经济回报上,而是体现在其精神上的`回报,教师需要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要符合教师的期望值。也许教师可以容忍没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待遇,但是决不能容忍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学生没有一点进步,没有一点反应。

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

人际关系是指师生在学校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间的关系、领导与学生的关系、领导与教师的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教学的人际环境,它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而影响教与学活动的效果。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曾告诉我们,“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尤其以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间的关系对于教与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也构成了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有调查显示,有 42%的被采访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人际关系复杂。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到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朋友以至家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学校中存在请客、送礼、吃吃喝喝,拉帮结派的不正之风,提拔重用、评优晋级都与之有关,而刚正不阿、脚踏实地、勤奋进取的人却不受重视。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就会造成教师内心压抑、郁闷。研究表明,人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常常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做出消极的反应。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得教师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对于领导、同事产生不信任感;对于学生表现出厌倦、不耐烦,常进行批评、指责以至于讥笑;与朋友交流时沉浸于倾诉自己的不满、郁闷,唠唠叨叨,不耐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拒绝换位思考,缺少双向交流;对于家人与家庭事务缺少关心、热情,有的性格变得暴躁,常对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有的更加内向自我封闭,极易发展成抑郁症。

5. 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获得社会支持,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

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制订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从“八五”规划以来,对于教育的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从 1995年至 2005年这十年间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为 。但是,要真正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使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使人羡慕的职业,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完成,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倾向与心理氛围。社会在对于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政府在制定有关教育政策时 ,应该注意政策倾斜,切实保障教师的经济地位与职业声誉,因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由它的经济地位与职业声誉所决定,会对教师的工作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政府不仅要制订政策与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而且还要抓落实,使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重教师的气氛。例如,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使教师的工资在社会各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并且要按时发放,从不拖欠;建立健全新的人事制度,为教师的晋级、晋职提供便利;在住房、子女读书就业、配偶工作等生活方面要多关心照顾教师等等。这样教师才更加安心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

、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学校的领导人应具有一种民主的领导风格,关心尊重教师,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参与管理学校的机会,增强责任感。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努力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民主管理制度,适当使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感情投资、榜样作用等手段,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产生团队意识,形成集体归属感。当教师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取得成绩时,应该按照奖励制度不打折扣地给予经济奖励,并且授予荣誉,肯定成绩,产生激励与示范作用。当教师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使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工作。经常性地举行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参观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等,都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归属感,并且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

、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教师也不例外。教师遭受挫折时不要失去信心,应该理性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困境中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对于身心与工作都有益处。

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信心与勇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压力,保持开朗愉快的心境。

增强社交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卡耐基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 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相当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受人欢迎。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品味生活。一个人工作压力越大就更应该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比如听音乐、收集邮票、郊游、游泳、看电影等等,通过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使自己的抑郁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总之,职业倦怠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为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都应该关注、研究这个现象,找出解决的策略,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各位老师,大家好!

优秀教师,之所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希望,感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美德和思想境界。他们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己主要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乐而忘忧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做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感,获得幸福感,就要学会关爱自己的学生,使自己在关爱学生中,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然而,大部分教师在两年或三年后,开始感觉不再“新”的时候,自觉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了,该学会的东西也都学会了, 便出现了教书的倦怠。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有新鲜感,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当一个人感觉在机械重复做事时,倦怠就不可避免.这时,继续工作惟一的支撑点就是为了生活。

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且不同的因素具有不同影响力,因此缓解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可分别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提如下对策。

1、对社会的建议:

(1)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均衡、政府投入有法律保证。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物质手段来调节,保障教师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应落到实处,只有使其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位,才能真正使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2)建立合理的期望,全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全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2、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挫折面前有顽强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2)应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法给予激励,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

(3)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地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4)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取消无意义的检查、各种材料编写,加大教育投入、感情投入,使事业发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温暖人。

(5)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带薪培训疗养制度,建立教师活动俱乐部,组织教工业余文体活动。与高校联姻,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养心理素质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信方面的训练,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合作的一代新型教师。

(6)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提高能力,增进修养。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的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情趣。

(8)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对组织、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对教师的建议

(1)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负荷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身心上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情绪体验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不切实际,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个体的教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境遇,及时调节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生活、内心中困境。

(2)丰富生活,学会放松自己。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当感到压力不断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要好。除了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或给肌肤补充一些水份等松弛方法外(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技术来应付压力),在一旦出现焦虑性的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休假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新鲜的空气,悦目的景色、鸟虫的鸣叫,将把心头的阴翌一扫而光。

(3)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底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的,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的。教师们要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4)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提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应付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减少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某些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也能提供难得的“空闲”机会,可以对问题加以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育锻炼要有规律和持之以恒,以适量和娱乐性为原则。

(6)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涉及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更维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维系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不仅仅是教师个体人格因素,更大层面涉及到社会问题和职业问题等深层次领域,因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以务实的态度来关心教育,关心教师。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对不同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与深入。文章通过对温州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严重程度的测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缓解倦怠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论文关键词]温州市 高职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一、引言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有、有纪律的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属高等院校,发展不过十年,但在校生数已超50%,辅导员队伍建设时间很短。高职学生又是高校录取中的最后一批,学生素质在高校中相对较差,辅导员工作难度大,在温州这个民营最发达的地区,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如何值得探讨。 职业倦怠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学家弗登伯格所提出的,用以描述专业助人工作者因工作情境所引起的生理及情绪耗竭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以深度了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程度,从中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四所高职院的辅导员(温州职业技术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本次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2份,回收率为。有效问卷为48份,有效率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玛勒诗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中国学者依据中国的习惯作了相应修订。已有研究表明,MBI的信度与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MBI问卷有三个纬度共22个题目,分别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纬度。各纬度得分为本纬度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数。职业倦怠严重程度以平均值为中数,以下为低,为中(含),3以上为高。所得数据经软件处理。 2.访谈法。通过访谈对问卷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善,以更具体了解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 (三)结果与分析 1.职业倦怠总体结果分析。经计算,辅导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处于中等状态(M±SD=±)。从三个纬度看,情绪衰竭最严重,低成就感为最轻;从人员分布看,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从各纬度看,情绪衰竭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去人性化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25%,轻者达;低成就感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处于中等以上倦怠比例最高的是去人性化,处于严重程度比例最高的是情绪衰竭。 2.不同性别、婚姻、学历和编制情况分析。从性别来看,男、女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方面指数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方面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从分纬度看,情绪衰竭方面男性比女性严重,去人性化方面女性比男性严重,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婚姻情况看,已婚与未婚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方面指数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三个纬度都是已婚的比未婚的严重程度要高,但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学历来看,所有辅导员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硕士占。总体上看,本科与硕士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但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分纬度看,硕士比本科辅导员倦怠程度高,究其原因,硕士的辅导员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与岗位落差较大,倦怠的程度当然也就高了。 从编制情况来看,正式与临时人员在情绪衰竭(±,±)纬度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正式辅导员情绪衰竭高于临时辅导员,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纬度则相反。三个纬度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3.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工资和学生数情况分析。由数据分析可见,不同年龄来看,情绪衰竭(23~25岁:±, 26~28岁:±,29~31岁:±;P=>)、去人性化(±,±,±;P=>)、低成就感(±,±,±;P=>)三个纬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倦怠程度越来越高,但三者之间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工作年限看,随着工作时间增长,倦怠程度越来越高,到5~6年时,达到一个最高值。从职称来看,大部分辅导员都处于初级职称或其他(由访谈中发现,填其他的都是没有职称)占到了,中级职称才5人,而中级职称的倦怠程度为最高;从不同纬度来看,情绪衰竭(初级:±,中级:±,其他:±;P=<)、去人性化(±,±,±;P=>)和低成就感(±,±,±;P=<)因职称不同,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去人性化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说,职称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是显著的。从月收入看,收入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3000元以上的工资大都是正式辅导员,2000元以下的都是临时辅导员。临时辅导员工资收入与正式辅导员工资收入差别大,但在临时人员中还是处于不错的地位,所以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从情绪衰竭来看,一个系学生人数在601~1200人,倦怠程度为最高;随着人数的增加,去人性化程度越来越低;低成就感与人数的影响不大。

三、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因素 1.社会对辅导员工作认同度不高。学生不出事,就平安无事,如果学生一出事,前功尽弃,所有成绩因学生一次出事,就全部被否定。辅导员在教师及队伍中是最年轻的群体,本次测试对象平均年龄为岁,最大为31岁。他们在承受力方面相对欠缺。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辅导员是什么事都得管,如果孩子有何问题,家长来学校也是先找辅导员,有些家长素质不高,有时因有些事会骂辅导员,造成辅导员在接触家长时,有畏惧感。 2.温州特有对辅导员的影响。温州是个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民间资本雄厚,生活富裕,个体消费水平高。而辅导员工资收入相对温州整个经济收入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其又是一个年轻群体,这种收入较低与支出较高的落差给辅导员造成较大的压力。 3.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影响辅导员的所思所想。我国的传统是尊师重教,社会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对辅导员也是如此,迫使辅导员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纸、广播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就会感觉自己辛苦地工作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严重的倦怠。 (二)组织因素 1.工作量大,学生数多是造成倦怠的一个因素。因扩招带来各系的人数增多,管生数在1200人以上的辅导员占,每位辅导员至少要管理300位学生。同时,辅导员不但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而且要从事招生、就业、心理、安全教育、党建工作等工作。再则,学校对学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要不断创新。辅导员不仅要应付日常管理工作,而且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创新能力,量大、时间缺乏压得辅导员喘不过气来。 2.现有职称评定办法限制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从数据分析看,职称对辅导员倦怠影响是明显的。当前,各校的辅导员近一半的是临时的,他们没法评职称,而正式辅导员除了个别能从事自己相关专业教学外,其他的辅导员只能评思政系列职称。若要评思政系的职称,则必须要上思政课,可以想象,如果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去上思政课,是何等难度,现好多学校虽提供上思政课的方便,但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看,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上课,从而影响了日常工作。职称影响着辅导员的发展前途,而难度极大又造成了他们身心疲惫,临时辅导员更是无望。 (三)职业因素 1.辅导员工作自身特点与认同度之间的矛盾。辅导员工作杂,怎么才能算完成工作,很难界定,无法量化。工作自身特点与认同度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辅导员,相关部门往往对其工作的认同度较低,使其情绪低落,缺乏成就感。 2.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长期性和隐形性与效果表现性的矛盾。辅导员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好多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具有很强的'隐形性;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是短时可见的,所以其工作得到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况且工作量又很大,很细致,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 3.学生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着辅导员的心理。高职院校是属于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批,随着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90后”学生进入,学生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一点点小事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而辅导员是处理事件的第一人。由于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生怕学生出事,倒致其身心疲惫,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四)个人因素 1.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辅导员的工作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辅导员不知道何时才算“完成了工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 2.辅导员自身专业与学生专业差别过大。由得知,辅导员所学的专业,只有3位是思政专业的,相对比较对口,多数辅导员所从事的专业与思政工作及所在系的专业不对口。专业知识缺乏和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在高职院校中,主要表现在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提高,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大,而辅导员学过心理学的仅占,学生的心理问题没办法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来解决,而一个高职院校所配备的专职心理老师只有一位,不能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跟不上。这种矛盾的存在,长期压着辅导员,使其身心疲惫。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等构成了辅导员的社会系统。社会要大力支持辅导员工作,充分考虑其工作的特殊性,也要充分考虑其年轻性,工作经验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已婚的比未婚的倦怠程度要高,对于已婚的辅导员,由于受到家庭事务的牵制,又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如加班值班、学生随时来电话等,有时很难照顾到家庭,家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朋友也要充分理解其工作的特殊性,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第二,从组织层面看,要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职称评定标准作相应调整,如降低课时数标准,辅导员就不会因职称评定去上思政课而影响正常工作,以利其成长,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每200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以降低工作强度。 第三,从职业层面来看,相关部门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度,要看到其工作的效果是长期性和隐形性的,在不同的场合应给予工作的肯定,要用长远的眼光对其工作进行评价,促其工作成就感提高。 第四,从个人层面来看,辅导员自身要做到定位准确,对自身职业有一个规划,明确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充分考虑工作随意很大的因素,尽可能按预计安排好工作,并根据经常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应急预案,做到工作有计划,事事有流程,应急有预案。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宣泄,如找朋友倾诉、听听、写写博客,或者打场篮球等方法。也可借鉴斯巴克斯与印格拉姆设计的《压力调查法》来检视压力源,以做出正确自我评估,并采取对策。也可采用降低压力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系统减敏感法、松弛训练、生理回馈等。在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衡,营养的均衡是健康身体和较强抗压能力的基础。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教师职业倦怠类似的毕业论文

当前幼儿园内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占多数,生理心理上都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担心、焦虑、发呆等症状。而且,这种倦怠情结反应到教师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是疲惫不堪、其次是过度担心,最后是焦虑情结。什么因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由于以下方面:1.教师自身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通过资料及自身经验了解到,幼儿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从事教师服务这一工作岗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加之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不能达到园所的要求,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厌倦、反感情结。2.教师的性格差异。教师自身的性格差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中,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教师,应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会没有耐心,长时间从事幼儿园工作后会让自己变的很烦躁。3.自身期望价值。很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有很好的成绩。可是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身的价值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现,因此会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紧接着工作的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结。4.幼儿园的整体社会环境。幼儿园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引起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幼儿园自身的体制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硬性的束缚。在性质上,公办园与私立园之间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园里对教师考核制度在给教师教学带来督促作用的基础上,也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时间长了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5.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重视,这一职业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而已,当然幼儿教师的地位也被忽略在内,教师的被关注程度大大降低。6.幼儿园的责任心大,保育工作重。在某些地区,90%的幼儿教师会反映幼儿教师责任心大,工作杂。每天,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关注周围的一切,生怕有一点没注意到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听同事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长把小孩送到幼儿园后,由于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的个人情况,没及时发现幼儿是带着伤来的,最后导致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争吵。这样一种情况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让教师压力过大。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幼儿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那么工作的热情就会降低,随之倦怠情结越来越严重。7.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大。家长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变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感增强。他们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旦教学质量下降便会对他们自身大打折扣,影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就会让教师工作起来带有压力,如果有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不到位,会让教师压力感倍增,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工作自信,教学效能感降低。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有失误,各种责怪就会铺面而来,从而让教师感到巨大的压力。8.特殊幼儿的影响.如果班里有特殊的幼儿(比如多动儿)也会让教师很无奈。在实习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可是由于小班孩子小,再加上几个多动儿的存在(占班级的23%左右),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对自身的工作感到一定得吃力。如果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会让教师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的情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这一职业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全身心的扑到这一工作领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耐性足够强大,那么他是不会轻易感到倦怠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们会用自己对工作百分百的热爱去面对。2.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和认知调节能力。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大部分的人往往能看清一些客观现象,但是却很难看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教师只有清楚的认知自我,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自省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职业倦怠的敏感人群,若是就改变自己的缺陷,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承受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做好防御措施。3.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了解职业倦怠这一正常现象,并正确看待。不论何种工作,何种地位的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结。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要学会适应并慢慢调节这一现象,逐渐减小其症状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处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正确审视这一症状并学会处理。4.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回家后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也带回家,这样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经常会把幼儿园没做完的事情带回家接着做,这样就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淡化了与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5.学会释放压力。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向他人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家都知道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行为,适当的倾诉既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定得缓解,也更好的促进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和睦相处,这一做法既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能安心工作。6.组织各种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工作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月,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可以多鼓励幼儿教师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健康的教学心理。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让幼儿园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促进幼儿园的不断发展。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对工作更富有激情,具有成就感。很多在幼儿园内觉得自己比较自豪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8.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尽可能的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工作的质量。长期给予教师过多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幼儿园应认真看待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为幼儿教师分配适量的工作,让幼儿教师能轻松工作。9.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动力去干好这份工作。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对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没有放到台面上,觉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多,没必要给太多。也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的幼儿教师不断地流失,正如现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立园,在某方面可能比私立园要轻松很多,可是43%的教师都因工资问题不满意纷纷开始跳槽。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应重视多加重视,努力在园所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能更好的教学,现身幼儿教育事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处于高职位的人们往往能有很高的热情去对待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上升,工作积极性大涨。政府各部门从上到下都应达成一致,努力倡导为幼儿教师提供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让教师身心愉快,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身的工作更加出色。同时,幼儿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教师强身健体,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6、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均要有“同意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学学生学号:系 别: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学前教育届 别:指导教师: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2012年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居然满脸微笑着,两手拎着五岁孩子的耳朵并提起离地!这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思考这个教师为什么会这么做,而我认为,职业倦怠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具体而言,“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长期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事件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而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师的概念有各种阐释,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幼儿教师是指“在幼教机构中,对 3~6 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而幼儿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极大的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本课题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分析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提纲前言职业倦怠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定三课题研究计划三、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际意义四、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七、结论1、论题选定()2、搜集整理资料()3、拟定提纲,撰写开题报告()4、进行观察和征询意见调查()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分析()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修改()8、毕业论文定稿()本课题研究现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Willard )曾经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临床心理医生Farbe2000估计, 美国有30%一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一20%的教师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而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梁慧娟、冯晓霞(2004)对北京447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丁海东,李春芳2006对山东省499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明显倦怠和严重倦怠倾向的教师占68%:曲铁华、梁清(2002),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的教师会离开讲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且现状越来越严峻,这一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8月1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年龄最小的教育对象,他们要在幼儿园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继父母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这一时刻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既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妨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由此导致工作中的不良表现而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影响着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幼儿园管理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幼儿教师自身因素、职业因素、组织伊苏等方面。而如果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社会的支持、幼儿园进行民主管理、以及幼师自身的努力等。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和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 梁慧娟,冯晓霞.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2] Farber B A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5:675-689.[3] 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9-23.[4] 许燕,余华,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中国教师,2004,5:4-5.[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 丁海东,李春芳.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7]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8]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10] 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1] //.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 Handbook of Researlb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12] 庞丽娟.教育与儿童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管幸福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 谢 蓉, 曾向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16] 郑晓边. 现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5-7.[17] 邢少颖, 张亚宁. 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及其养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5:49-51.[18] 蔡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 陕西教育,20116:90-92[19] 连桂菊.北京高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 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9:2-3,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

具体看你的方向而定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2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7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 、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 、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 、关于某市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 、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 、 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 、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 、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 、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 、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选题定了么,若随便什么研究方向都可以在范文网可以参考。

职业倦怠论文文献综述

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

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了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角度,从他们的健康与工作现状出发,分析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1 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现状 关于“职业倦怠”,大家比较认同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等人(1981)提出的定义,即“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大专院校公外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其职业倦怠的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对工作失去兴趣,焦虑烦 躁 ,躲避困难;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体能透支明显;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工作能力,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效能感低,失去工作动力。 2 形成职业倦怠心里的原因 非英语专业(俗称公共)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及热情相对较低。笔者在学校从事工作已经五年了,主要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在教学中有许多体会和感受,也常和同事交流工作感悟。大家都有体会,公共英语教师在整个外语系似乎被看作是“二等公民”,甚至学生也会认为,有才能的老师是教专业的,专业不好的老师才来教公共外语。长此以往,许多公外英语教师会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很多老师觉得长期的公外教学,专业没有增进反而退化,在教学科研、业务发展及专业深入研究方面都不如英语专业教师。因而公外教师无法缓解教学中的压力和困惑,在教学中停滞不前,最后放弃努力的也不在少数。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认识其危害并进行相应的调节。 学生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根据我国大学教学大纲要求,英语是每个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公外教师承担了整个学校英语公共课的教学,人数之多可想而知。所以公共英语教学很难像专业英语那样实行小班制,通常都是50人以上,甚至上百人的大课堂,教学的工作强度要比专业小班教学大得多。以我校为例,一个公共外语教师即使只有三、四个班的普通教学任务,而面对的学生最多可能会达到近200人。此外,教师课前备课及课后作业批改量也非常大,学生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公外教师常常要按不同班级的水平备好不同进度的课。例如,同样的教材,中文系和体育系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差距很大,因而备课内容,上课方式都需要随学生调整,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 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大专院校,英语教学在强调教学创新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在公外教学中尤其要面对的是四六级的过级压力。大多数时候,教师不得不顺应应试考试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身心疲劳,长此以往,不少教师提前出现了衰退的心理迹象。 评职称和科职方面的困惑 职称问题是任何一个大专院校的教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下对职称评定的体系越来越严格和苛刻。职称评定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或有课题成果,论文发表的刊物细分为学科、核心、一般等;课题也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等。高校高学历教师人数不断增加,晋升压力越来越大,在现行的体系中生存,面临着极大的科研压力。很多公外教师疲于教学,科研成果不够,因而职称评聘也就一拖再拖。 和专业英语老师相比,外出学习的机会少 和专业英语老师相比,公外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为各专业学生进行大学阶段的英语,是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掌握英语交际的基本技能,他们所教的学生能在英语大赛中拿到大奖的不多,教学成果常常也没有专业英语老师突出。如果学校有外出学习的好机会,自然更倾向于让专业老师去深造,公外教师想得到机会非常难。反过来,这也影响了公外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探索教学的热情,如果在工作中缺乏鼓励和肯定,长此以往,必将产生倦怠心理。 要处理好与学生,教师和领导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 学校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的整体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学校环境包(下转第105页)(上接第94页)括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也包括教师与教师,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圈子比其他职业要小,工作环境中是比较固定的学生和同事,因而只有和学生、同事、领导形成良好的关系,才能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应对工作。如果各种关系协调不当,就很容易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归属感,导致工作压力扩大化,甚至出现职业倦怠。一般来说,尊师重教,同事间关系融洽,上下级沟通良好,学校整体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就会有自信心和安全感,才能积极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发生。 3 解决职业倦怠的对应策略 职业倦怠起源于个人、学校与的各个环节,公外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已是客观事实,基于上述倦怠成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教师角度 要真正克服这种职业倦怠,教师本身是关键。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可以多运用暗示的策略,积极的暗示可以稳定情绪,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情绪低落,挫败感强时,绝不要抱怨退缩,否则很容易松懈倦怠,无法自拔。可以选择积极的反复暗示自己。自己要肯定自己的进步,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工作很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更要学会如何适应。在教学中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调整自身的心态和教学法,积极应对,迅速调整,也许要付出很多艰辛和代价,但也正是这种历练,让我们在教学领域变得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运用心理策略来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才是告别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之路。 学校角度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各项政策都由层制定, 普通教师的话语权十分有限。学校的管理层应树立”以师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优化教学,建设良好的校园,在学校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支持鼓励以英语为主题的学校社团建设,积极组织能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比赛,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比赛区分开来,让非英语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促进大家学习热情的提高。 作为管理层,可以淡化自己的“权威”角色,强化管理中的“朋友”角色,尽量减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行为,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在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给公外教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 同时,可以由学校组织学习,共同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公外教师现状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成为他们的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看清未来的发展之路,可以减少或防止倦怠感的产生。 社会角度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现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各界要肯定公外教师工作的成果和意义,使之产生安全感和成就感。要缓解或消除公外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教师,建立一个由社会、学校、个人构成的完善支撑网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媒体要积极引导,使公众形成对教师的合理期望值。 参考文献 [1]范利.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芮小兰,宋晓.论职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育科学,. [3]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1. [4]职业倦怠症困扰教师近五成教师曾考虑转行[M].广州日报,2006-09-11.

查阅更多相关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毕业致谢信范文 、 调研报告毕业论文范文 、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对不同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与深入。文章通过对温州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严重程度的测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缓解倦怠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论文关键词]温州市 高职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一、引言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有、有纪律的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属高等院校,发展不过十年,但在校生数已超50%,辅导员队伍建设时间很短。高职学生又是高校录取中的最后一批,学生素质在高校中相对较差,辅导员工作难度大,在温州这个民营最发达的地区,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如何值得探讨。 职业倦怠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学家弗登伯格所提出的,用以描述专业助人工作者因工作情境所引起的生理及情绪耗竭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以深度了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程度,从中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四所高职院的辅导员(温州职业技术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本次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2份,回收率为。有效问卷为48份,有效率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玛勒诗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中国学者依据中国的习惯作了相应修订。已有研究表明,MBI的信度与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MBI问卷有三个纬度共22个题目,分别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纬度。各纬度得分为本纬度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数。职业倦怠严重程度以平均值为中数,以下为低,为中(含),3以上为高。所得数据经软件处理。 2.访谈法。通过访谈对问卷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善,以更具体了解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 (三)结果与分析 1.职业倦怠总体结果分析。经计算,辅导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处于中等状态(M±SD=±)。从三个纬度看,情绪衰竭最严重,低成就感为最轻;从人员分布看,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从各纬度看,情绪衰竭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去人性化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25%,轻者达;低成就感中等倦怠程度的人达,严重的达,轻者达;处于中等以上倦怠比例最高的是去人性化,处于严重程度比例最高的是情绪衰竭。 2.不同性别、婚姻、学历和编制情况分析。从性别来看,男、女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方面指数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方面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从分纬度看,情绪衰竭方面男性比女性严重,去人性化方面女性比男性严重,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婚姻情况看,已婚与未婚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方面指数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三个纬度都是已婚的比未婚的严重程度要高,但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学历来看,所有辅导员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硕士占。总体上看,本科与硕士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纬度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低成就感(±,±)纬度低于,处于较轻程度。但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分纬度看,硕士比本科辅导员倦怠程度高,究其原因,硕士的辅导员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与岗位落差较大,倦怠的程度当然也就高了。 从编制情况来看,正式与临时人员在情绪衰竭(±,±)纬度都超过,处于较为严重程度,正式辅导员情绪衰竭高于临时辅导员,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纬度则相反。三个纬度两者都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 3.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工资和学生数情况分析。由数据分析可见,不同年龄来看,情绪衰竭(23~25岁:±, 26~28岁:±,29~31岁:±;P=>)、去人性化(±,±,±;P=>)、低成就感(±,±,±;P=>)三个纬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倦怠程度越来越高,但三者之间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工作年限看,随着工作时间增长,倦怠程度越来越高,到5~6年时,达到一个最高值。从职称来看,大部分辅导员都处于初级职称或其他(由访谈中发现,填其他的都是没有职称)占到了,中级职称才5人,而中级职称的倦怠程度为最高;从不同纬度来看,情绪衰竭(初级:±,中级:±,其他:±;P=<)、去人性化(±,±,±;P=>)和低成就感(±,±,±;P=<)因职称不同,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去人性化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说,职称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是显著的。从月收入看,收入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3000元以上的工资大都是正式辅导员,2000元以下的都是临时辅导员。临时辅导员工资收入与正式辅导员工资收入差别大,但在临时人员中还是处于不错的地位,所以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从情绪衰竭来看,一个系学生人数在601~1200人,倦怠程度为最高;随着人数的增加,去人性化程度越来越低;低成就感与人数的影响不大。

三、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因素 1.社会对辅导员工作认同度不高。学生不出事,就平安无事,如果学生一出事,前功尽弃,所有成绩因学生一次出事,就全部被否定。辅导员在教师及队伍中是最年轻的群体,本次测试对象平均年龄为岁,最大为31岁。他们在承受力方面相对欠缺。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辅导员是什么事都得管,如果孩子有何问题,家长来学校也是先找辅导员,有些家长素质不高,有时因有些事会骂辅导员,造成辅导员在接触家长时,有畏惧感。 2.温州特有对辅导员的影响。温州是个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民间资本雄厚,生活富裕,个体消费水平高。而辅导员工资收入相对温州整个经济收入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其又是一个年轻群体,这种收入较低与支出较高的落差给辅导员造成较大的压力。 3.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影响辅导员的所思所想。我国的传统是尊师重教,社会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对辅导员也是如此,迫使辅导员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纸、广播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就会感觉自己辛苦地工作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严重的倦怠。 (二)组织因素 1.工作量大,学生数多是造成倦怠的一个因素。因扩招带来各系的人数增多,管生数在1200人以上的辅导员占,每位辅导员至少要管理300位学生。同时,辅导员不但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而且要从事招生、就业、心理、安全教育、党建工作等工作。再则,学校对学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要不断创新。辅导员不仅要应付日常管理工作,而且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创新能力,量大、时间缺乏压得辅导员喘不过气来。 2.现有职称评定办法限制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从数据分析看,职称对辅导员倦怠影响是明显的。当前,各校的辅导员近一半的是临时的,他们没法评职称,而正式辅导员除了个别能从事自己相关专业教学外,其他的辅导员只能评思政系列职称。若要评思政系的职称,则必须要上思政课,可以想象,如果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去上思政课,是何等难度,现好多学校虽提供上思政课的方便,但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看,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上课,从而影响了日常工作。职称影响着辅导员的发展前途,而难度极大又造成了他们身心疲惫,临时辅导员更是无望。 (三)职业因素 1.辅导员工作自身特点与认同度之间的矛盾。辅导员工作杂,怎么才能算完成工作,很难界定,无法量化。工作自身特点与认同度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辅导员,相关部门往往对其工作的认同度较低,使其情绪低落,缺乏成就感。 2.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长期性和隐形性与效果表现性的矛盾。辅导员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好多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具有很强的'隐形性;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是短时可见的,所以其工作得到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况且工作量又很大,很细致,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 3.学生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着辅导员的心理。高职院校是属于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批,随着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90后”学生进入,学生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一点点小事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而辅导员是处理事件的第一人。由于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生怕学生出事,倒致其身心疲惫,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四)个人因素 1.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辅导员的工作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辅导员不知道何时才算“完成了工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 2.辅导员自身专业与学生专业差别过大。由得知,辅导员所学的专业,只有3位是思政专业的,相对比较对口,多数辅导员所从事的专业与思政工作及所在系的专业不对口。专业知识缺乏和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在高职院校中,主要表现在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提高,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大,而辅导员学过心理学的仅占,学生的心理问题没办法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来解决,而一个高职院校所配备的专职心理老师只有一位,不能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跟不上。这种矛盾的存在,长期压着辅导员,使其身心疲惫。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等构成了辅导员的社会系统。社会要大力支持辅导员工作,充分考虑其工作的特殊性,也要充分考虑其年轻性,工作经验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已婚的比未婚的倦怠程度要高,对于已婚的辅导员,由于受到家庭事务的牵制,又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如加班值班、学生随时来电话等,有时很难照顾到家庭,家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朋友也要充分理解其工作的特殊性,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第二,从组织层面看,要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职称评定标准作相应调整,如降低课时数标准,辅导员就不会因职称评定去上思政课而影响正常工作,以利其成长,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每200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以降低工作强度。 第三,从职业层面来看,相关部门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度,要看到其工作的效果是长期性和隐形性的,在不同的场合应给予工作的肯定,要用长远的眼光对其工作进行评价,促其工作成就感提高。 第四,从个人层面来看,辅导员自身要做到定位准确,对自身职业有一个规划,明确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充分考虑工作随意很大的因素,尽可能按预计安排好工作,并根据经常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应急预案,做到工作有计划,事事有流程,应急有预案。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宣泄,如找朋友倾诉、听听、写写博客,或者打场篮球等方法。也可借鉴斯巴克斯与印格拉姆设计的《压力调查法》来检视压力源,以做出正确自我评估,并采取对策。也可采用降低压力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系统减敏感法、松弛训练、生理回馈等。在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衡,营养的均衡是健康身体和较强抗压能力的基础。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接入互联网。26年后,互联网带给整个经济模式的改变已经影响到了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经历了野蛮生长的行业利益增长点在消减。据去年8月发布的CNNIC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亿,普及率达到,除去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的老年人以及不具备上网能力的儿童,中国互联网的增长空间已日渐狭小。此外,中国的经济增速在经济长时间的高速,中高速增长后逐步放缓,稳定在左右。 宏观经济、行业市场的放缓,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相对于传统企业的经营压力,互联网企业的压力也非常大,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格局两三年就可能变,“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企业的经营压力对员工带了较多负面影响。在互联网、IT从业者中,超过70%的人有睡眠质量差、心理压力大等健康问题。超过55%的程序员、工程师表示,经常有强烈的危机感,怕被后辈超越,被行业、公司淘汰;而对于加班导致的重病甚至猝死事件,超过62%的人有明显担心,但也深深感到无奈。 IM 和工作条件评估应用 Blind 在 2018年调查了科技行业的从业者,调研企业包含了facebook、Snapchat、Amazon、eBay等头部美国各大著名的互联网企业。超过 万知名科技公司的员工参与了这项调查,发现超过的 57% 的回复者遭遇工作倦怠。美国金融领域最大的导流平台Credit Karma,承认工作倦怠的员工高达。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问题已经日渐突出,而工作倦怠不仅削弱员工的工作能力,而且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导致或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综合征等疾病的产生,从而明显增加缺勤率和降低劳动效率,甚至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从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角度对工作倦怠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急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压力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压力较多地被用于工作场所,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中称为“工作压力”( work stress),而在心理学等领域则称为“职业紧张”或“工作应激”等。Caplan等人(1972)认为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特性对个人造成胁迫所产生的现象,认为某些工作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如工作负荷、工作复杂性、角色冲突、角色模糊等。 Lazarus和 Laurier(1978)认为“压力是需要或超出正常适应反应的任何状况”,认为一个人承受压力与否和他对压力的看法是紧密相连的,它是由人的认知系统所反映出来的,而这种反应的结果就是人对工作压力的认知评价,也就是说,同一个环境事件对某一个人来讲可能具有压力性,而对其他人来说则不具有压力性。Fred和Luthans(1982)将工作压力定义为“对外部情况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生理上、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偏离”等。Quck等人(1990)对工作压力的定义则强调压力的后果,他们把压力反应定义为在面对压力源时对机体自然能力资源的普遍的、有规律的、无意识的调动。Summers和 Decotiis(1995)认为工作压力是当个体被迫偏离正常的或希望的生活方式时,体验并表现出的不舒适的感觉。 3、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模型 职业倦怠与压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把倦怠看作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一种更严重的应激状态。工作压力与倦怠并不是一回事,简单来说,特定的压力源(如角色冲突、模糊、工作负荷)在短时期内会导致压力,而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累积效应,导致倦怠。也就是说,慢性而严重的工作压力可以导致倦怠,但不是所有承受压力的人都会成为倦怠的受害者,但若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无法解决且没有缓冲资源,没有支持系统的话,这些不可调解的压力就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关于工作压力如何导致职业倦怠,研究者们提出了下列理论加以解释。 (1)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Job Demand2 Resource,JD2R) 该模型将工作条件分为两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其中工作要求高与职业倦怠有关,缺乏工作资源与辞职有关。工作要求高就需要职业人士持续付出生理或心理努力,因此容易导致生理和心理倦怠。工作资源指有益于达成工作目标的各种条件。工作资源又可以分为两类:外部资源(组织的和社会的)和内部资源(认知特点和行为模式),当缺乏工作资源时,个体更易采取辞职的行为。简单来讲,工作要求高,工作资源少的环境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2)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Job Demand2 Control,JD2C):该 模型突出强调工作资源中的工作控制这一因素,认为高要求、低控制性(如自主性差)的工作最易使个体产生职业倦怠。 (3)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 Demand2 Control2 SupportDCS):该模型是工作要求-控制(JD2C)模型的扩展。 Johnson认为工作控制并非是应对工作要求的唯一资源,并提出将社会支持也作为工作要求和压力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Johnson&Hall加入了社会支持这一因素,发展了DCS模型。高心理要求、低工作控制、少社会支持,会直接导致职业倦怠,这三个因素联合起来的效应比它们单个的和更大。 (4)资源守恒模型(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 Hobo指出,人们拥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人们希望得到保护和保存的。这些资源可以是客观资源,如汽车、住房,可以是条件资源,如朋友、婚姻、权力,也可以是个人性格,如自我效能和自尊,还可以是能源,如时间、金钱与知识。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总是试图保存已有的资源并渴望获得更多的资源,当资源受到威胁或不足以应付要求、资源失去或个体感到失去以及进行了投入却没有收获时,就会出现心理应激。资源守恒模型是从个体角度而非工作角度提出的压力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都有着要留存、保护和建立资源的本能愿望,因此有价值资源的丧失对人们来讲就是一种威胁。工作会对员工提出一些要求,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投入资源,当个体投入的资源超出了补给的资源时,个体就会倾向于逃避、倦怠、不投入,也就产生了职业倦怠。 4、理论模型的选择 根据文献综述发现,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 Demand2 Control2 SupportDCS)在工作压力研究领域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组织压力模型, 根据对于JDCS 模型近30年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合和分析, 并从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状况、模型的相关研究变量的探索、模型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发现目前的JDCS 模型的相关实证反映出其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因此本文分析的理论模型选择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 Demand2 Control2 SupportDCS)。模型中各要素经过发展存在不同定义,本文整理出应用较广的定义如下: (1)工作需求: Beehr和Glaser等(2001)认为工作需求应该划分为时间需求、问题解决需求和调节需求(所需要的对于消极事件的调节的要求), 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问题解决需求与心理健康正相关, 而时间需求与调节需求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与离职倾向负相关。Probst (2005)在工作需求中加入“工作安全感”要素, 它不仅指保有工作的可能性, 还包括保有工作中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是对工作稳定性的一个主观评估。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 高水平的工作不安全感会减少工作满意度、同事满意度和上级满意度, 并增加离职倾向水平。 (2)工作控制:Breaugh (1985)发展了一份“工作自主权”量表, 包括:工作方法自主权(指员工对于完成任务所需使用之工作方法的选择程度)、工作安排自主权(指员工对于工作活动的时程、顺序与时间安排的支配权限)和工作标准自主权(指员工对于任务目标的绩效评估具有自行决定或修订的程度)。Probst (2005)在工作控制中加入了参与决策(PDM)一要素, 认为参与决策是员工控制的一种形式, 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参与决策与员工的工作满度正相关, 与离职倾向负相关。 (3)社会支持:Greenglass (1993)认为社会支持应该包括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感情性支持三个方面。在对社会支持进行测量的时候, 将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上级、同事)和社会支持的类型(工具、信息、感情)区分开是很重要的。 5、分析方向 本文试图针对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凸显的问题,验证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关系理论中,JDCS模型的三个变量(工作需求、工作控制、社会支持)对于职业倦怠的三要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职业成就感降低)的影响。进而分析互联网企业如何发挥组织支持的作用,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息进行管理和干预,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高组织的绩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