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医生多点执业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7:03:59

医生多点执业问题研究论文

医师多点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医师多点执业可能会对医院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一方面具备多点执业资格的医师大多是医院骨干,如果外出执业行为多了,势必会对医院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部分医务人员有可能将医院患者约到其他执业点进行就诊,这也会为医院带来一定影响。二是多点执业后医疗风险由谁承担。多点执业大部分为外出手术,外科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到外执业,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环境都是陌生的,不可能细致了解病人病情,到达后匆忙上台,如果术前术后再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到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医生本人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医师手术完毕后就会离开执业点,治疗连续性也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如何加强管理和监管。多点执业后,医生是否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影响本职工作?人才流动意义上的多点执业会不会变成医疗人才的无序商品化?多点执业会不会因医生精力和时间有限导致医疗行医质量下降?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医疗卫生行业毕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多点执业行医不能是“无限度”的,在多点执业时也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要纳入规范化管理,为此建议:一、完善各项配套法律法规。《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已出台,但是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第一,进一步规范医生多点执业,明确执业时间安排,执业期限,执业范围、执业地点、诊疗科目、工作任务、薪酬、签订劳动保险等内容。尤其对医生多点执业的责任、权利、风险、医疗责任分担等关键点要作出规定,如多点执业医生出了医疗纠纷如何处理,怎么样加强在外地执业医生的管理等。第二,在吸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并对《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修改。结合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工作,配套完善医师的执业环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还有养老制度、医疗保险等。第三,对医师多点执业进行有效监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医生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合理转介患者,扰乱医疗秩序,损害患者权益,损害原单位利益。一旦发现违规或违法行为,终止协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取消其多点职业资格。第四,普及医疗事故责任险,减少医生心理压力。同时,医师如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事件时,由发生事故或事件的医疗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原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二、用人单位在管理上要加强对注册医生的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第一,把医生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单位行为,这样既可以约束医生,又能为他们承担一定风险;第二,规定医师必须服从医院安排,保证本单位的工作完成数量质量等不受影响,才能外出行医;第三,对执业地点“区域化”,可根据医师的不同级别规定不同的执业地点范围;第四,建议依据医生级别限制其出去的次数等。三、加强医生个人的自律性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让他们真正回归“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轨道。医生兼职时还要遵守所从业医疗机构有关规定,确保完成本职工作,要对患者负责,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理论上不能。以为新版的执业证,执业地点就是省内。省内可以多点执业。

一:医师多点执业有利于均衡各地医疗资源。“看病难”,首要原因就是医疗资源不均衡,患者都涌到城市中心医院、大品牌医院就医。高水平医生就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如果允许中心医院医生到下一级或者落后地区执业,将大大缓解看病难问题。二:有利于提升医生收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长期不足,使得医疗机构必须“以药养医”,除去药品收入,医生的合法收入将不足以使其在当今社会体面的生活。给医生松绑,让医生用自己高水平的医疗技艺通过多点执业获得合理报酬,符合新医改精神,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有利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欠发达地区医生水平的提升。高水平医生的到来,可以解决基层不能诊治或者不敢诊治的病例,也可以吸引更多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使得基层医生诊治视野开阔,平日问题也方便请教,对其提升大有好处。医生在社区兼职开诊所,也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就不需要一定要到大医院才能看到专家,“看病难”将得到彻底缓解。四:缓解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明确的公益性,它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五:有利于公立医院改善管理机制。当人才流动起来,甚至自由之后,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或者留住现有专家,可能将成为摆在院长面前的一个课题。六,从医生角度来看,新医改的最大突破在于“多点执业”的合法化,将来,医生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成为自由职业者,回归其本来属性,这有利于极大调动绝大部分医生对医改的大力支持,没有医生的积极性和支持,新医改将异常艰难。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由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通知。

一:医师多点执业有利于均衡各地医疗资源。“看病难”,首要原因就是医疗资源不均衡,患者都涌到城市中心医院、大品牌医院就医。高水平医生就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如果允许中心医院医生到下一级或者落后地区执业,将大大缓解"看病难"问题。

二:有利于提升医生收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长期不足,使得医疗机构必须“以药养医”,除去药品收入,医生的合法收入将不足以使其在当今社会体面的生活。给医生松绑,让医生用自己高水平的医疗技艺通过"多点执业"获得合理报酬,符合新医改精神,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有利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欠发达地区医生水平的提升。高水平医生的到来,可以解决基层不能诊治或者不敢诊治的病例,也可以吸引更多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使得基层医生诊治视野开阔,平日问题也方便请教,对其提升大有好处。医生在社区兼职开诊所,也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就不需要一定要到大医院才能看到专家,“看病难”将得到彻底缓解。

四:缓解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明确的公益性,它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五:有利于公立医院改善管理机制。当人才流动起来,甚至自由之后,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或者留住现有专家,可能将成为摆在院长面前的一个课题。

六,从医生角度来看,新医改的最大突破在于“多点执业”的合法化,将来,医生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成为自由职业者,回归其本来属性,这有利于极大调动绝大部分

医生对医改的大力支持,没有医生的积极性和支持,新医改将异常艰难。

医师多点执业研究论文

政策见下面:国家鼓励医师定期定点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主执业机构应当支持并提供便利。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注册。

近期成绩公布之后,许多考生都在问:执业医师怎么申请多点执业,助理执业医师也能申请多点执业吗?1、什么是执业医师多执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由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通知。2、关于多点执业关于多点执业: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医师只有一个执业机构的,视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医师跨执业地点增加执业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3、如何申请多点执业?申请人应提供下列资料:(提交资料均用A4纸打印)1.《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2.申请人的《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申请人的《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4.申请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5.申请人的《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需具有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6.第一执业地点出具的同意其到第二、第三执业地点执业的证明;7.第一执业地点出具的不担任该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证明;8.第二、第三执业地点出具的聘用证明;9.第二、第三执业地点出具的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或关于发生医疗责任事故或民事纠纷时与执业医师责任分担约定的声明书原件及复印件;10.第二、第三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11.申请人近2年有效的医师定期考核合格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温馨提示: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一般不存在多点执业相关政策。由于各地政策有差异,具体的变更详情请以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通知为准。

2010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精神和《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86号)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原市卫生局经请示原卫生部,成为试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试点城市,制定了《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即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允许医师在第一执业地点以外的医疗机构,按照所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医师执业的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机构间人员和技术交流,有利于更好地统筹调配本市医疗卫生资源,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水平,促进其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本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尽均衡、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试行办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5月,本市共计有1993名医师办理了多点执业注册,执业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多个专业。办理多点执业的医师第一执业地点以公立三级和二级医院为主,第二执业地点以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为主。

乡村医生执业问题研究论文带文献

摘要: 在WHO倡导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卫生人力的研究,为卫生决策提供帮助。卫生院作为三级预防网络的枢纽,在医疗、预防、初保方面起着其他层次医疗单位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三级预防网络在农村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农村卫生队伍已具规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卫生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低素质卫技人员偏多、中高级卫技人员短缺、卫技人员结构失衡、管理水平低下和工作效率不高等人力问题。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相应对策,以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问题;策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四大卫生工作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队伍已具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使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技水平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面对的问题是十分严峻和突出的:低素质卫技人员偏多;大批中年知识分子需要更新知识;20%~30%的非卫技人员急需培训提高;预防医学专业缺口很大;高级卫技人才十分缺乏等。本文从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人力问题和策略研究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为农村的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1 乡镇卫生院的人力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合作医疗、三级预防医疗保健网和乡村医生队伍三大支柱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农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作为承担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总的情况是:数量上是有多有缺、有闲有忙;质量上缺乏具有中、高等学历的卫生专业人才,大批非专业人员挤进卫生队伍,造成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不是主要矛盾。在人才结构上预防保健人员、特色专科卫技人员和管理人才更缺。具体而言,乡镇卫生院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人力问题。 低素质卫技人员偏多 据全国1999年资料,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人,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占8%,中专占,无专业学历占。具体而言,主要有低学历、低职称、低能力、非专业卫技人员过剩;职称与学历脱节,具有医师职称者并不都具有岗位职称的规范要求,使得乡镇卫生院医技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阻碍了乡镇卫生院有序发展。 一些卫生主管部门编制观念淡薄 由于卫生系统毕业生分配、调动工作归口主管部门,而一些卫生主管部门的编制观念淡薄,错误地认为编制管理是编制部门的事,所以尽管人事编制部门对超编不许进入做了再三强调,但为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往往采取编制在甲地而人实际在乙地工作;再则,即使是在人事编制部门的要求下,张三真的在甲地,但卫生系统人事内部调动,除象征性地征求地方政府的意见外,人事部门管不着,很快他们便可以将张三调往要去的地方,而编制观念则在他们调来调去中调没了。 “近亲繁殖”[2]现象突出 有一些父母的思想观念陈旧,怕子女吃亏,总想把子女留在身边,不愿把子女放到环境比较艰苦、事业又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乡镇卫生院职工子女就业除报考学校、参军、外出就业外,余下的职工子女有很大一部分先针对性地到自费成人医药中专两、三年混个文凭,有的高中毕业经短期培训后就进入父母所在的卫生院工作,造成低学历、低能力、低职称、非卫技人员偏多。因为“近亲繁殖”,职工缺乏压力,产生不了动力,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者大有人在。而且单位内部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增加组织协调矛盾难度。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然卫生部门和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非卫技人员进入卫生系统,但有些地方却为进入的这些人积极寻找出路。如有些地方在职称评定中,一再突破国家有关规定,为这些人乱开口子、大开绿灯,使其得到好处。为提高非卫技人员素质,一些单位不惜花重金派他们出去学习以得到文凭获取“绿卡”,这无形之中也为非专业卫技人员进入卫生系统起到了鼓励和诱导作用。 中、高级卫技人员缺乏 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工资福利差、设备简陋,高学历人才不愿进乡镇卫生院工作。人才市场开放后,人才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有能力、有学历的卫技人才利用各种方法向上级医疗机构流动,而新毕业的大学生又分配不到农村去,只能从中级职称和未经正规培训的人员中晋升一批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这样就降低了卫技队伍的素质。 毕业生下不去 较之城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很多毕业生工作后无住房、生活待遇差,且有不少医学类本科毕业生5年医学课程读完毕业后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农村找对象难,加上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只有留城才是真正地甩掉“泥腿子”,城区虽不缺大中专毕业生,但吸引力不减,毕业生下不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毕业生留不住 开放人才市场以后,具有大学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纷纷流向上级医疗机构,使得本就缺乏中高级卫技人才的乡镇卫生院雪上加霜。全院没有一位大专毕业生的乡镇卫生院也不少见。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乡镇卫生院医技水平的提高,毕业生留不住这一现象值得引起业务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卫技人员专业结构失衡 从专业结构看,药剂、口腔、儿科、营养、检验、麻醉、放射、卫生等比重偏小,而护士、管理人员、预防保健人员更为缺少,社区医生偏多,乡镇卫生院中医护比和医防比例偏低[3]。 大中专层次医学教育混乱 迄今为止,以前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主要靠中专层次的医药学校培养,目前很多中专医学院校为适应形势需要已升级为专科层次医学院校,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未相应提高,专业设置相对狭窄,导致不少单位因人设庙、因人设岗、虚位增多。 预防保健工作地位日益提高 “以预防为主”是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随着疾病谱转变和人民对预防保健需求的增加,建国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功能重复、力量分散的防保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甚至出现防保空白点。如慢性病防治、心理保健等,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乡镇卫生院管理干部的知识亟待更新 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过程中,卫生人力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现今乡镇卫生院院长一般是由本院的业务骨干提拔上来的,医技水平高、管理知识几近空白,以经验为主,还有一部分是家长或家族式管理,这些管理模式滞后于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管理是一门科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对大家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效率低下 近5年资料表明,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年门诊量、出入院病人数、床位数变化不大,有的指标还在下降。这种人员编制上升、工作量下降的现象导致职工积极性受挫,乡镇卫生院生存步履艰难。2 解决策略 因需设岗,定岗定编 定编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和基石。为改变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的现象,各乡镇卫生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运行程序和各科室的职责、任务、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定编、定岗,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把一些职能重复、工作量不足、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内设机构和中层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和精简,做到不养一个“闲人”。 采取换种法[2] 业务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限制本系统职工子女除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外,不得在同一系统内以照顾性质安置就职,至少不允许与父母同一单位工作,消除“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弊端。已经安置的职工子女,要想方设法在本系统内统筹安置,至少在本镇范围内异地安排,减少“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 加强在职教育 加强在职教育是不断提高卫生劳动者的技能,开发人力,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我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原有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1998年6月26日由全国人大党委会通过,1999年5月1日开始实施,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往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有针对性地对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旮旯里也能创风流”的奉献意识,鼓励他们扎根农村医疗事业。 毕业生要下得去 卫生主管部门要制定有效措施,确保毕业生下得去。笔者认为,乡镇卫生院是大中专毕业生发挥才干的良好场所,可以试行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先在农村医疗单位服务5年后再回上级医院或先在上级医院工作1年后必须去农村服务5年,将服务农村作为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 毕业生要留得住 人才引进去后,单位要创造惜才、护才的良好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尊重人才,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只有创造出一个宽松、自由、处处为他们着想的外部环境,才能留得住人才。稳定大中专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在职称、工资待遇方面有倾斜政策;(2)有定期去上级医院进修和学习的机会;(3)在住房补贴、子女就学方面有优惠政策;(4)制定制约措施,可规定凡在乡镇卫生院服务未满5年的毕业生不准调离。 理顺不同类型医学教育关系,培养合理专业人才 因地制宜,平稳过渡 现今中专层次医药学校已经在逐步进行调整,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中等层次卫生学校设置,对不符合要求、功能相近、设置重复、效率低下的医药学校积极实施关、停、并、转。如各地进修学校可以尝试与当地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合作,筹建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顺利实现与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双卫”网的试播。 宏观调控,合理设置专业 乡镇卫生院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要在大量社会调查基础上,逐步调整。宏观调控学校专业设置,有的放矢地培养各种紧凑人才,优化人才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实现能量发挥最大化。 推进防保体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体系 结合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进行,推行防保体制改革,对原有防保线条机构进行归并、调整,重新科学划分职责,合理确定各级防保机构工作范围。建立上级防保机构对下级防保机构制约机制,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综合性疾病防保保健体系。同时新的防保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激励、有约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调动起广大防保人员的积极性,走出一条高绩效的综合防保之路。 加强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抓好现职和后备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乡镇卫生院院长应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同时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也要重视中青年后备干部的管理知识培训。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学习管理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知识,才能跟得上世界医学发展的潮流。 提高认识,提倡自学和终身教育 乡镇卫生院院长应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学习管理知识的紧要性和迫切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许多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新的领域不断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工作者,应提倡自觉实行终身教育。随着医学发展,医学本身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外涵在不断扩大,只有自觉实行终身教育,才能跟得上世界医学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乡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识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基本用人制度 实行聘用制,首先要合理设置岗位,在岗位设置中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岗位对应、重点导向、结构合理和适时调整的原则,努力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获得自身健康发展。 进一步拓宽卫生投入渠道,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我们都要认识到,超越初级阶段经济基础发展卫生事业是不可能的。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十分注重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成本核算,调整卫生经济政策,借鉴和运用企业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卫生经济管理。进一步拓宽卫生事业投入渠道,鼓励、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参考文献1 Hall manpower WHO, 赵家峥,王在清.基层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宏观供求矛盾初探.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1(1): 戴迪,钱友迪.卫生经济与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71.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始于2003年,截至200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2007年试点范围推进到80%以上的县(市、区),已提前一年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宜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自2003年开展以来,总体进展顺利,运行健康有序,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的特点明显,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的创新;二是保障力度不断加强,有效的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三是受益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四是卫生投入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市、乡(镇)两级医疗事业的发展。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宣传不够深入。不少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疑虑、偏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民参合意愿不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农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薄;同时,存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者不信任和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客观上,卫生院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住院增长的卫生需求;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各方面都对参合意愿有一定影响。在经济条件还不富裕的边远村,农民希望有新农合,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此外,由于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着在制度设计上缺乏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的思考,制度投入上,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执行上级政府的命令和指示,没有较好地为明确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远期发展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工作措施和政策保障。使农民感受不到“参保究竟给我能带来多大好处”,从而削弱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二)医疗补偿水平偏低。农民不愿看病、不敢看病现象仍然存在。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农民普遍反映报销的比例偏低,一般只能达到医疗总费用的20%左右,不能根本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造成报销比例偏低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湖北省卫生厅制定的《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规定的可报销目录品种太单调、范围太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导致很大一部分用药不在报销范围,影响农民受益。二是县级以上医院实际使用的药品不在上述药品目录中的很多,致使不可报销的费用增加,从而降低报销比例。三是受医疗技术水平的局限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转诊率较高,区外治疗起付线高,报销比例低,加之区外定点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过多、超标准收费等等原因,区外转诊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较低。(三)医疗行为不够规范。从调查情况看,具体表现为“降低标准收入院、扩大范围做检查、不按梯次乱用药、诱导需求乱用药”。参合农民发生的药品费用在获得合作医疗报销后,有的药品还是高于药店零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农民抱怨“药费太贵”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农民认为参加新农合后住院报销那点钱就被医院赚去了。(四)乡村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 乡村卫生院条件差,难以承担起在新型合作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是农村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乡镇卫生院是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一级医院。参保农民必须首先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然后才能逐级转诊到上级医院。但近年来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主要用于大城市医院的建设和医疗设备投资,对农村卫生院的投资很少。多数县乡两级财政较困难,乡镇的卫生款往往不能足额到位。乡镇卫生院资金不足,设施、设备条件极其简陋,人员素质不高,医技人员严重缺乏,诊疗技术严重落后。80%的乡镇医院没有检验、急救和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就是听诊器、血压计和温度计,连一些基本的工作都无法开展。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削弱了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农民对现有医疗条件不满意,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在医疗服务体系上,医疗队伍、医疗服务方式和医疗水平有待改进,需要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思考(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要通过宣传,提高广大农民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加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增强“互助共济”的协作精神。使农民认识到,参加合作医疗是他们所必需的一种预期卫生消费,能够为自身疾病风险提供保障,从而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对这一制度的支持。(二)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补偿水平和受益面。一是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将政府资助资金实行制度化,对个人或家庭的缴费采取一定的强制。二是提高筹资水平。目前的新农合医疗补偿水平低,而补偿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筹资水平低。为提高水平,必须相应提高筹资水平。三是合理补偿医疗费用。医疗补偿应本着“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确定住院费用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既要防止因报销标准收的过紧造成资金沉淀,妨碍农民受益,又要防止因放得太松发生透支现象。(三)加大农村卫生资源投入,提高对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一是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金的投入;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起承上启下纽带作用的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加大对乡镇医院的投入,应该建立公共卫生经费分级承担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到农村医疗事业的比例。其二,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的教育投入,提高卫生质量。政府应建立农村医务人员的医疗准人制度,加强对农村医疗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的质量。可以在医学院校设置专门针对农村医务人员的专业,培养适应农村的专业人才;对贫困地区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政府应该进行财政支持;采取措施鼓励医学院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制度,注重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四)规范卫生行为,加强对定点卫生机构的管理。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的原因众多,但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当属首要因素。为此,要认真贯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针对“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和合理收费”问题,建立并推行切实有效的费用控制制度、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制度、专家考核评议制度和定期医疗卫生信息发布等制度,致力源头治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五)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建设。当前,国家应尽快出台农村合作医疗保健方面的法规,以指导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以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保健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农村合作医疗法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适合本地特点的实施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互助共济的前提下,为广大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一定的医疗补偿,防止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对于保护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的性质。因此,要把它纳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面向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使之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从而保障和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摘要] 黑龙江省自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必须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完善; 对策[中图分类号] R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7)06-0036-02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l0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黑龙江省,为使中央决定落到实处,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继续执行并完善“大数法则”等五大方针。要依据大数法则、保大兼小、预防为主、质量效益和以民为本五个方针,不断改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大数法则”方针,积极引导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实行“保大兼小”方针,在坚持大病统筹的前提下,兼顾小病。既要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大病住院医疗费进行补贴,还要补助农民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时的门诊费;实行“预防为主”方针,让广大农民了解、掌握健康知识,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实行“质量效益”方针,规范医疗机构行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在本县范围内就医,有充分选择医院的权利,在同级医疗机构就医,补贴比例要相同;实行“以民为本”的方针,处处为农民着想。(二)坚持实行“两公开”与实施“一证通”制度。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实行“两公开”,即:常用药品价格、诊疗项目及价格、报销范围及补偿比例公开;住院期间费用公开,告知每天发生的医药费。县(市、区)域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垫付制,即由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实施初步审核,按照补偿方案直接支付农民应得的补偿费用,县(市、区)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的情况进行统一审核和报销。同时,全省县域内要取消县和乡镇之间参合患者看病的界限,实施“一证通”,让参合农民自主选择服务好、价格低、距离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对应转诊而不予转诊或拖延转诊造成严重后果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三)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合率。一是科学制定补偿方案,按照新农合用药目录和资金筹集额度,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既要控制基金风险,又要防止基金沉淀过多,切实让参合农民得到实惠。二是全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制,形成相应制约机制,确保定点医院对新农合经费的保障。强调合理用药,限制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特别要控制过度医疗,要简化补偿手续,方便参合农民。开通试点县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患者就医转诊的绿色通道,对参合农民实现医药费用部分减免政策,特别是对试点县的特困群体实行大幅度的减免政策,使农民真正感到参合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三是制定保障合作医疗基金的相关政策,将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纳入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强与红十字会、民政、残联、慈善会等机构和组织的关系,利用好相关部门的医疗救助资金,作为新农合基金的补充,提高参合农民特别是贫困人群的受益水平。(四)逐步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体制。黑龙江省要从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市和县按照国家确定财政补助标准,自筹资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合理、多样、简便的个人缴费方式,切实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为使合作医疗资金筹集科学化、合理化,应根据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量,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集体经济的承受能力,通过确定适宜的补偿比例,测算人均基金筹资标准;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要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支持、集体扶持、个人投入为主”的筹资体制。在政府引导支持方面,黑龙江省要建立初级卫生保健专项资金,确立一定的额度,其中拿出大部分作为引导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年度下拨。在集体扶持方面,要在村提留公益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合作医疗;在乡镇集体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鼓励增加对合作医疗经费的支持水平,有条件的地方争取将乡村医生的报酬纳入集体经济分配范畴。个人对健康投入的经费,黑龙江省一些地方在动员群众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纯农户采取上门收费的办法或与农业部门协调采取在签订合作医疗合同的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统一由乡经管站代办;乡村企业职工由地税部门在职工工资福利中扣除,个体工商业者由工商部门协助收缴。(五)要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对未经患者同意违规使用《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本药物目录》以外药品,以及诱导参合农民过度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一经查实,给予通报批评,受到3次通报批评将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定点医疗机构发生严重套取或变相套取合作医疗基金,以及为患者提供过度医疗且情节严重的,将被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3年内不能再次申请成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六)加强和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系。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城市医生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在县或乡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满1年。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新录用的大学毕业生,在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分期分批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1年,服务期限可以计算为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前必须到农村服务的时间。二是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三是要把合作医疗工作与农村卫生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区、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的建设。四是完善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制度和诊疗规范,实行县乡双向转诊制度,严格控制医疗收费标准,医疗机构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立足于为民、便民、利民、端正医德医风,深入到农民家庭开展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千方百计为农民节约合作医疗经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五是加强对医疗机构药价、仪器检查价格的统一管理,不应发生同一药品、同样的仪器检查在不同的医院差价太大,尽量达到农民接受程度。严格管理制药企业的药品生产,相同的配方、药理性质,不同的药品名称和生产厂家药价相差不能太悬殊,切实保护农民寻医问药的利益。(七)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方面,要逐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合作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能力。2004年,一种专门用于合作医疗信息化的联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已在林口县进行试点,该县30万农民信息都已录入系统。通过两年多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电子化运行。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能力,为全省33个试点县、乡两级机构装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协调省级财政落实软件资金,力争全省33个试点县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运行,有效解决大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同时,继续探索全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大平台的可行性,促进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乡村医生执业医师研究论文

我们工作是需要认真严肃,医生更是应该如此,他们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下面的我给大家整理了“2022乡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希望有所帮助。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自从_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在卫生局及镇医院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全面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

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本人还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慢慢的有所提高,现在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的处理每一位病人,从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还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和书刊,网上查阅等手段,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涉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

每次到卫生院开会,我都认真听取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积极的向广大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走家串户送儿童防疫针的通知单,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对于儿童家长的询问总是耐心的给予解释,直至满意为止。尤其是自_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更是在我和村民之间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我不厌其烦的向村民解释,宣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并且认真执行上级政策。

自从踏入乡村医生的工作中,这6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与其他同道相比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掌握更多更好的医疗知识,争取创造更好的工作成绩,为广大村民朋友排忧解难。

工作6年来,我逐渐认识到乡村医生是一个光荣而且神圣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乡村医生增光添彩,为党和政府赢得民心,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乡村医生。

本人自从事乡村医生工作XX年以来,在县卫生局、黑山镇防保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自从负责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无一例因技术操作等因素出现过不良反应。曾先后参加了县疾控中心举办的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及扩大免疫规划知识等培训。并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方针,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到实处。

__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接待本村患者和村外患者。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XX年毕业于XX卫生学校(中医士)专业,于XX年考取XX医学院内儿专业,结合农村实际工作特点着重学习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疼痛科皮肤科的诊断及治疗;XX年和XX年先后在《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上发表个人优秀论文两篇,其中《针刺法治疗蛇盘疮》被评优秀论文;在XX的XX月,我被XX省卫生工作者协会评为“省级优秀乡村医生”XX年XX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所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几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都热情周到,尽自己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一转眼,20XX的脚步声便离我们而远。当日历撕下了这最后的一页,回首20XX,历经琐事,历历再现。

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在县卫生局、县卫生执法大队、镇卫生院的领导下,20XX年全面、高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了一个忠职于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与应当做的工作。深入践行党的卫生方针与路线,切实彰显一个基层乡村医生务实、勤恳、踏实的优良作风。禀承“敬人乐业,拼搏奉献”的工作精神,遵守“用心服务,感动顾客”的服务理念,立足于超前的服务意识,用专业的技术,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信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一、预防工作方面

全年共为200余人次适龄人群接种过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免疫抗体水平检测、麻疹强免、流脑疫苗等预防接种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交与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做到医疗废物归类管理,上交和销毁。

二、日常门诊工作方面

严格按照县卫生局、镇卫生院的工作要求,抓好“预防为主”这条重要主线,坚持开展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再辅以门诊治疗工作,严格、准确不漏的记录门诊逐日登记册。准确及时上报和登计发现的传染病,把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门诊工作之中,使广大的老百姓易于接受这种言传身教的模式,让更广泛的老百姓掌握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办理健康宣传专栏六幅,并及时滚动适时更新内容。认真开展门诊工作,举止庄重,态度和蔼,工作服、胸牌穿戴整洁。严格按照执业许可证上的执业范围、执业地点规范执业。全年实现逐级转诊50余人次,全年门诊总量2000余人次。

积极参与各级各届会议,会议学习记录条理清晰,认真务实完善填写各种表、卡、册,做到工作有记录,门诊有信息,大事有报告。为镇乡一体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三、新农合工作方面

积极宣传,正确引导村民踊跃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村民更众多、更深入、更深刻、更延续的参与这一惠民、益民、济民、宏民的良好政策当中。

不平凡的一年,我的20XX,再见了,而作为基层的乡村医生,却任重道远,我将继续秉承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完成下一年的`融入了我人生,倾注了感情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把党的卫生事业贯彻执行的更彻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的更全面而不懈奋斗!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能用一颗认真的心来听我的述职报告,期望各位会因为我的报告而有一个好情绪。

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忙下,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履行了一名乡村医生的岗位职责要求。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取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好处上来说,就是选取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明白实际工作中的艰辛。个性是乡村的医务工作,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个性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政策的出台,要求我们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应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不解,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深切的体会到一个合格的乡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透过阅读超多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了超多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卫生局及卫生所行业举办的学习活动,并经常阅读医学杂志、报刊和网络信息,学习了超多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乡村卫生所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几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齐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齐纠纷。总之,尽我之最大潜力完成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回望过去,我能够说,我对于我目前的岗位和职位,我是十分胜任的,并且我也是十分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的。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自己已经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试想哪一天,让我脱下洁白的白大褂,我还真是难以割舍下这位情感。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已比较常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所以,我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

四、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坚持以服务医务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救死扶伤的原则,做到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回首过去的工作,总的感觉是忙与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应对患者的赞许、夸奖和认可,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记得雷锋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颗最小得螺丝钉,你是否永久守在你生活得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秀丽得理想。是阿,只有奋斗者得脊梁才能托起生活永久得晴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锲而不舍得追求和永久向上得执着脚踏实地得去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钻研业务,尽职尽责,为乡村医务工作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XX年,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为此,我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受到了村民的好评。重点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美德,职业纪律教育,以一切为病人,一切方便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改善就医环境,树立卫生室良好形象。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校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使医疗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检验核对制度,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

4、认真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处方各种表册按规定填写。

5、身兼数职,由于条件所限,在护理与药事方面的工作也由我一人担任,在这两方面我仍需不断地努力学习,做到规范护理的合理安全用药。

6、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做为一名中医师的特长,用中医四诊辩症的理论和针灸理疗特色为广大农村医患服务。

7、除了正常的上下班外,按时参加值班制度。

8、配合本院下乡送健康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并做好基本的服务工作。

9、坚持为村民进行健康咨询及宣传工作,努力惯彻预防医学在基层的优势。

10、按时参加本院的例会及业务学习培训,并记录完整。

11、于今年取得了中医全科医师主治资格。.

在这一年里,我所有的工作与生活都与各位领导及同事的帮助这密不可分,我怀着真诚的心情感谢大家,新的一年里,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学习习惯,拥有自己良好的处事原则,本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真理过好每一天。

我是一位乡村卫生院普通医生,自从全市普及实行医疗改革以来,在卫生局及镇医院领导下,认真展开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全面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

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份。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为此,我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得到了村民的好评。

本人还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渐渐的有所进步,现在把握了农村常见病。多病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平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纵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的处理每位病人,从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国家、市县有关医疗新政策,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

随着20xx年X月以来随着重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二批次试点工作启动,我镇的公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由重庆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统一招标采购,并统一配送,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药品进价、原零售价格、现执行价格等进行公示。同时,这项惠民新举措还与新农合正式接轨,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在原来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再提高10%。

每次到卫生院开会,我都认真听取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积极向广大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为卫生院实施基药零差价奠定基础。从去年X月份与院部同步,先后召开3次全体乡村医生会议,对实施基药零差价的好处及政治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从思想上加以统一,得到全体村民支持。

使用基药零差价,患者能够获得四个方面的实惠:一是省钱,基本药物不但本身价格低廉,而且报销比例高;二是安全有效,政府在招标过程已经进行了必要的遴选,药品质量有保障;三是可以避免药物滥用;四是方便可及,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让广大群众用上了放心药、便宜药,看病贵这一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基本药物零差价的实施,不仅仅要让患者从零差价中获益,更重要的是引导患者的就医方向,让病人向小医院回归,做到小病不出乡镇,使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这也是破解看病难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也是让小病、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能在基层医疗就近治疗,让大医院有限的医院能为一些疑难杂症患者服务。

药物的零差价销售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但基本药物涉及数量大,医院如果分文不赚,靠什么来生存和发展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县政府也随即落实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政府全额拨款,所需费用全部由财政拨款,由政府支出。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破解看病贵,首先要解决要价高,而破解药价高,又要先解决以药养医这一现实问题。全额拨款把医院和医生养起来的同时也遏制了医疗系统的趋利行为,这也是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制度从根本上切断了医务人员与经济创收、医药购销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系,医务人员也不用处心积虑地去开大处方,在患者身上想办法捞钱。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表面上看是医院在常用药上让出了利,但其背后是整个医药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作为我们乡镇卫生院来说,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开展特色诊疗,强技术、强服务,在群众的监督中寻求发展之路。

在农村,医疗设备、医院环境都较落后,那么在乡村工作的医生们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体会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年,本人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做了能上能下几点工作:

1、兼顾新厦、主楼,全院一盘棋,尤其在新厦抓操作规范,实现输液反应“零”突破;抓查对制度,全年查堵药品质量漏洞12例、一次性物品质量漏洞29例,

2、配合股份制管理模式,抓护理质量和优秀服务,合理使用护工,保证患者基础护理到位率;强调病区环境管理,彻底杜绝了针灸科环境脏、乱、差,尿垫至处晾晒的问题。

3、从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等方面强化新厦年轻护士长的培训,使她们尽快成熟,成为管理骨干。今年通过考核评议,5名副护士长转正、3名被提升为病区副护士长。

4、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今年主持策划了“护士节“大型庆典活动,得到市级领导及护理界专家同行的赞誉;积极开拓xx等多种媒体的宣传空间,通过健康教育、事迹报告会、作品展示会等形式表现护士的辛勤工作和爱心奉献。

5、注重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举办院级讲座普及面达90以上;开办新分配职工、新调入职工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完成护理人员年度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达,抓护士素质教育方面开展“尊重生命、关爱患者“教育,倡导多项捐赠活动,向血液科、心外科等患者献爱心。

6、迎接市卫生局组织的年度质控大检查,我院护理各项工作成绩达标,总分,名列全市榜首。

7、个人在自我建设方面:今年荣获“__市市级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通过__考察学习,带回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本年度完成成论文3篇、会议论文2篇及综述1篇。

8、为了改善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反复奔走,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卫生院支持一点、村委会支持一点、自己拿一点的办法,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卫生所,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

9、发挥了乡村医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农民家中,反复解释,并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促进了合作医疗的发展。

作为护理部主任、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我特别注重自己的廉洁自律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病坚持工作,亲自带领科护士长、护士长巡查各岗;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与护理支部建设,发展更多的年轻党员梯队,现在新厦的赏员队伍已经扩大到20余名,其中以年轻的临床骨干为主,使护理支部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疗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在自已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位乡村卫生院普通医生,自从全市普及实行医疗改革以来,在卫生局及镇医院领导下,认真展开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全面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

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份。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为此,我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得到了村民的好评。

本人还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渐渐的有所进步,现在把握了农村常见病.多病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平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纵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的处理每位病人,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国家、市县有关医疗新政策,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

随着x月以来随着重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二批次试点工作启动,我镇的公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由重庆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统一招标采购,并统一配送,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药品进价、原零售价格、现执行价格等进行公示。同时,这项惠民新举措还与新农合正式接轨,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在原来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再提高10%。

每次到卫生院开会,我都认真听取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积极向广大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为卫生院实施基药零差价奠定基础。从去年x月份与院部同步,先后召开3次全体乡村医生会议,对实施基药零差价的好处及政治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从思想上加以统一,得到全体村民支持。

使用基药零差价,患者能够获得四个方面的实惠:一是省钱,基本药物不但本身价格低廉,而且creditsailing报销比例高;二是安全有效,政府在招标过程已经进行了必要的遴选,药品质量有保障;三是可以避免药物滥用;四是方便可及,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让广大群众用上了放心药、便宜药,看病贵这一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基本药物零差价的实施,不仅仅要让患者从零差价中获益,更重要的是引导患者的就医方向,让病人向小医院回归,做到小病不出乡镇,使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这也是破解看病难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也是让小病、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能在基层医疗就近治疗,让大医院有限的医院能为一些疑难杂症患者服务。

药物的零差价销售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但基本药物涉及数量大,医院如果分文不赚,靠什么来生存和发展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县政府也随即落实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政府全额拨款,所需费用全部由财政拨款,由政府支出。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破解看病贵,首先要解决要价高,而破解药价高,又要先解决以药养医这一现实问题。全额拨款把医院和医生养起来的同时也遏制了医疗系统的趋利行为,这也是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制度从根本上切断了医务人员与经济创收、医药购销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系,医务人员也不用处心积虑地去开大处方,在患者身上想办法捞钱。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表面上看是医院在常用药上让出了利,但其背后是整个医药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作为我们乡镇卫生院来说,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开展特色诊疗,强技术、强服务,在群众的监督中寻求发展之路。

2021年来,本人在各级领导及卫生所所长的领导下,坚持以会议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做好各项业务性工作及事务性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全面履行了一名基层卫生所医师的岗位职责要求。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自己积极要求靠拢党组织的过程中,虽然碰到一些让人不愉快的事件,但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善待他人的心,始终坚持组织利益、组织安排为第一位;自己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自己理当服从组织的安排,理当服从组织的每一项决定。

本人一贯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卫生局及卫生所行业协会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经常阅读杂志、报刊和网络信息,学习了大量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扩大了知识面。

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所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两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总之,尽我之最大能力完成作为一个基层卫生所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两年来,回望过去,我可以说,我对于我目前的岗位和职位,我是十分胜任的,并且我也是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的。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自己已经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试想哪一天,让我脱下洁白的白大褂,我还真是难以割舍下这位情感。

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受到了师生员工的一致好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前辈充分尊重,对年轻同道真诚地对待,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认真参加卫生所的各期学习,认真参加市内的每次学习。

我在通过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同时,积极主动去参加并通过了全国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外语统考和学科综合统考,并有幸拜访了x教授,并在黄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些文献调研工作。在后来准备实验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二位院长的大力支持和生科院各位老师的无私帮助。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因素,实验未能正常开展就中断了,并使自己经济上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失,从而使自己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道路上受到了较大的挫折。

但是我不气馁,我还是能够正确面对现实,继续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并坚持学习各种医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技术和方法。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做好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这一大项工作。我决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理论上的不足和实际能力的不足,以期能够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身为基层一线医生,基本诊疗是工作重点,在基层村卫生室医疗设施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多年的的诊疗经验接诊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患病的村民们解决苦痛;24小时在岗,365天无休,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急患者之所急,解病人之所需”;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技水平,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杜绝医疗事故、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卫十四项,项项都重要。身为公卫人,学会了电脑操作并熟练使用拼音打字、表格制作;慢性病人随访、老年人随访、重精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各项工作,面面俱到;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对村民进行健康宣教,积极做好群众健康咨询;档案填写,加班加点,下得了乡,拍得了照,熬得了夜,积极迎检……工作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切切实实完成每一项公卫任务,不断提升居民的健康获得感,努力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1、身份尴尬,工伤认定难。如村中签约被狗咬伤,上报下求却无人相问。

2、待遇、养老落实难,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如公卫经费考核发放没有具体标准,干了活,国家拨的40%的公卫经费到手却只剩下一点点。

3、遭遇医闹自己扛,行医风险大,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惧怕医疗纠纷。进修机会少,业务能力提升难。

4、建议能给予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村医去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

本人自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以来,在县卫生局、x镇防保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自从负责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无一例因技术操作等因素出现过不良反应。曾先后参加了县疾控中心举办的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及扩大免疫规划知识等培训。并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方针,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到实处。

今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接待本村患者和村外患者。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我20xx年毕业于xx学校(中医士)专业,于xx年考取xx医学院内儿专业,结合农村实际工作特点着重学习心脑血管疾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消化系统疾病及疼痛科皮肤科的诊断及治疗;XX年和XX年先后在《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上发表个人优秀论文两篇,其中《针刺法治疗蛇盘疮》被评国家级优秀论文;在XX的9月,我被x省卫生工作者协会评为“省级优秀乡村医生”,XX年6月光荣的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所的常见并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并多发玻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几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都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工资很低,而且补贴也低,有的地方一个月的基本工资1000块钱都不到,然后再加上500块钱左右的补贴,还有写地方补贴更低甚至是没有补贴。还有一些偏远的地方,医生有多少收入是根据看病的人来算的。大概看一个病人就给10块钱的收入,如果在城里,那一天可能就有几百块的收入的。但是这些偏远的地方看病的人本来就少,这样算下来可能一个月也就千把来块钱。在城里,我们看病都是病人到医院去找医生,但是在乡村,有很多地方看病还是需要“上门服务”的。也就是一个电话过来,你可能需要走好几公里的路,到人家家里去给人家看病。而这个路费还是不报销的,医生只能骑自行车或者是走路去。所以中国目前乡村医生的状况真的不乐观,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最后辞职了。因为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不要说养活家人了。虽然很多人刚开始是为了梦想,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才选择了这条路,但是最后屈从于现实,还是放弃了。

行政执法法律问题研究论文

行政法的核心与理论模式作者:罗豪才行政法的核心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式。一、传统行政法学以行政权为核心够建理论体系传统的行政法学都是以行政权为核心来构建理论体系。战前的大陆法系国家如德、日以及旧中国等,他们的行政法学的核心概念,就是行政权。这集中表现在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架构上结构方面。传统行政法学的结构主要由有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行政组织法。行政组织、行政机关、行政主体,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存在差别,运行机能也不尽相同,不是同等概念,但都与行政权有关,都是作为行政权的载体存在的。二是行政作用法或行政行为法,都是有关行政权运作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的法律。三是行政救济法。行政机关要为其权力的行使承担责任,给受损害的公民提供赔偿。总的说来,在历史上大陆行政法系国家强调以行政法为工具来保障行政权有效地行使,强调行政效率、公共利益等。英美传统行政法理论体系,主要也是三个部分,即由委任立法、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三部分内容构成。这三个部分内容体现的中心原则,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委任立法是通过立法权对行政权进行制约,行政程序是事中控制行政权,司法审查是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制约。可以看出,这种理论体系还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来构建,强调控权,不重视相对方应有的地位位置。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行政法学界也有过关于行政法性质、功能的争论,提出了控权、保权以及既要控权又要保权的三种理论观点。由于当时行政法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又急于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便大量地从日本和我国台湾教材中“移植”其概念、原则甚至理论框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为制定行政诉讼法作理论准备,我国行政法学阶曾围绕行政法与行政权的关系、行政法的性质和功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展开一场关于行政法要“控权”、“保权”还是“既要保权又要控权”的争论。我国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场学术争论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争论并不深入的立法宗旨,与这一阶段理论争论有密切的关联。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与实施,我国行政法学界对实践的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总结。人们逐步认识到,虽然以行政权为核心构建行政诉讼制度,、强调维护和监督行政权,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整个行政法制、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来看,其视角比较狭窄,思路比较短浅,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比较突出,认识到以行政权为核心来构建理论体系具有很多缺陷很多,难以揭示行政法内在质的规定性和发展的预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事实上,二战后,特别是自80年代以来,无论是日本、美国还是欧洲,其行政法理论也不完全拘泥于传统的理论,也在不断探讨2。这些都促使我们重新考虑行政法的核心问题。二、以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为核心重构行政法的理论体系当前,理论界已就行政法的核心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我们认为,应以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为核心来重构行政法的理论体系。以行政权和公民权的关系作为行政法的核心,应该说在当前的理论界争议并不大,共识程度比较高。行政权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只有同相关的概念结成一定关系,才有其实质意义。在行政法上,行政权与公民权是一对相互关联的范畴。行政法学归根到底也是权利义务之学。但是即便承认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是行政法的核心,也不等于只有一种理论模式。对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相互关系的认知和定位的不同,以及价值取向、目标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理论模式。第一种理论认为行政主体和公民的关系是一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把公民置于被管理、被支配的地位,主张二者法律地位不平等,强调维护行政特权。以这样的原则来构建的行政法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管理理论”。第二种理论强调控制行政权、保护公民权利,主张通过立法、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来控制行政权,认为只有行政权受到严格控制,公民权利才有保障。其最大特点是突出监督行政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控权理论”。第一种理论曾主要流行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如苏联等,第二种理论主要流行于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应该说,近几十年来德、日以及普通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学已有长足的进步,无论在体系、方法、原则、规范,还是行政法的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借鉴,但也应当看到,他们的行政法理论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第三种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我们认为,行政法关系的各方主体都是能动的,扩张的,又有两重性。双方既对立又合作,是行政法制发展的根本原因。行政法对双方主体既要加以制约,又要加以激励。当然在中国现有的法治条件下,我们应该重点强调制约行政权。行政主体应维护和增进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行政相对方要理解和支持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特别要通过互动的参与机制,形成和谐、合作的行政关系格局。我们的理论框架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因此,以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为核心来构建行政法理论体系,至少有三种模式。这些模式在价值取向、目标、规范体系、制度体系的设定,以及行政法治原则的适用范围和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别3。三、行政法平衡理论的创见与价值在行政法学的研究中,是否还存在别的研究视角?是否还有别的研究范式,或者别的理论模式?回答是肯定的。行政法现象纷繁复杂,并在发展之中,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行政法的研究方案也呈现多样化,理论模式决不会是单一的。何种理论模式更具合理性,有待时间的考验。但是,我们认为,行政法的平衡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模式,主要有自己的有如下独特的创见和价值特点:(一)平衡理论为建立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良性互动构筑重要平台提供理论支持。要构筑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行政领域十分广泛,具体关系多种多样,非常复杂。但随着现代行政的发展,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强制性行政行为的范围将日益缩小,而以协商、引导等方式实施的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为将大量增加。激励性规则的引进,将极大地改善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平衡理论认为,要构筑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良性互动的平台,必须保证行政法关系主体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从我国宪法上看,这个问题早已明确。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行政法是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公法”,“主体地位不平等是行政法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主体地位平等是现代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就我国当前转型的社会形态而言,首先要逐步提升相对方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独立的主体;其次,要调整行政主体的职能,改革行政权力的运作方式;第三,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其公共治理能力;第四,要尽量发挥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作用,保证行政机关和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处于动态平衡平等。(二)平衡理论为调整行政法权利(权力)结构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在行政法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主体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作为最优化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不平衡状态则是绝对的。平衡理论不仅在行政法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同时非常注重对行政法制度的研究。主张构建调整权利结构的机制,明确评价权利结构平衡与失衡状态的标准,并通过相应的手段对影响权利结构平衡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以维护和实现相对平衡的状态。平衡理论认为,有效的机制是发展和维持一种良好行政法制度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调整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结构,一个完美的制度设计是无法在运作中发挥现实作用。因此,行政法学不但要对制度本身进行研究,还要研究相应的机制,通过机制的有效运作,实现公民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在行政法机制的构建上,应当特别注重对激励机制的研究。建立激励机制是现代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现代行政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而这些机制的构建与权力的配置、行政程序的设置以及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平衡理论揭示了行政法特有的不对等关系。平衡理论首次揭示行政法关系的本质特征,认为行政法关系中的每一个具体关系都是不对等的。一般情况下,在实体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相对方形成行政机关为优势主体、相对方为弱势主体的不对等关系;在程序法律关系和司法审查关系中,则形成另一种反向的不对等关系。4不对等关系是行政法关系不同于私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关系的最重要特征。在行政法关系中,一定的不对等关系的存在是必要的,但不等于所有的不对等关系都是必要的和合理的,也不等于不同性质的不对等关系必然形成平衡的行政法关系。平衡理论对行政法中不对等关系的揭示,有助于行政法在权利义务配置的合理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我们在研究特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不对等关系的形成过程的同时,要研究正向不对等关系的必要性、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等非强制行政行为过程中形成的不等关系的特征和行政程序、司法审查中的反向不对等关系等等相关问题。另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对等程度的区别,具体法律关系的不对等与行政法关系平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制度构建之间关系。把不对等关系问题的研究与行政管理、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的具体制度安排相结合,改善公民权利和行政权力的结构。(四)平衡理论揭示了行政程序的性质。行政程序制度的建构对于建立和维持公民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对行政程序性质的研究和探索至关重要。传统行政法理论认为,行政程序规范对于行政机关而言既可以是权利性规范也可以是义务性规范。不同的学派持不同的主张,集中体现了不同的程序性价值取向。这种观念阻碍了行政程序理论的发展和行政程序制度的建设。平平衡理论第一次把行政程序界定为行政行为的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形式,并根据双方的情势,认为把行政程序法应重点制约行政主体的行为,应为其设定更多的规范界定为义务性规范。,但不同的行政行为其适用的程序的性质应有所不同,行政相对方亦应遵守必要的义务性规范。是对行政程序理论的重要变革。平衡理论认为,义务性的行政程序规范,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义务性规范,行政程序其制度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行政行为对相对方权利的影响程度。但行政程序不应是越复杂越好,越严格越好,而是要根据行政行为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安排。对于严重影响相对方权利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等,应当设置严格的行政程序,以规范行政行为,防止行政权力滥用;对于不会严重影响或者不会直接影响相对方权利的行政行为,如行政指导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政建议行为等,应当设置相对宽松的行政程序,要给行政机关积极行政、充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留有余地。(五)平衡理论有利于行政法方法的创新和引进。促使行政主体和相对方进行良性互动、进而调整权利结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平衡理论主张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实现权利义务的均衡化。这有利于方法论的创新和引进。除了传统的历史、比较、逻辑等方法外,平衡理论更多地运用博奕和利益衡量的方法研究行政法的制度、机制和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讲,行政立法是一个通过博奕的方法使行政主体和相对各方达成共识或达成一定的共识,并通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法律和政策的过程;行政管理是行政机关和相对方在既有的规则(法律规范和行政政策)的框架内的博奕过程。平衡理论为引进博奕方法研究行政法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可能,而博奕方法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行政机关和相向对方的动态矛盾,为制度的设计和机制的构建提供实证依据。博奕方法的引进,有利于促进作为博奕规则的法律规范和行政政策公平、公开,并有利于优质的行政对策的产生和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对于揭示行政法的价值取向也有重要意义。由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在司法审查案件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利益平衡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司法方法。平衡范畴不仅体现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状态,同时也体现一种方法。在司法过程中,利益衡量是法官审视行政法主体之间博弈是否符合原则和规则的重要方法,同时,利益衡量也是在司法解释和司法裁判的过程中促使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正在司法审查的各个领域受到重视并得到不断运用。(六)平衡理论揭示了行政法的功能。关于行政法的功能问题,理论界历来争议很大。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从平面思维转换到立体思维,可以认识到行政法应当为行政主体和相对方良性互动的构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首先,行政法为行政机关和相对方提供一定的程序和机制,使各方有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5这种利益主张表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一个政治过程,但更多的应当体现为一个行政过程,这就要求行政程序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其次,行政法还应当为行政机关和相对方合理的利益主张的实现提供渠道和保障。其三就是这是一个权利补救的问题,即当相对方的合理利益主张无法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获得实现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候,提供应当有一个后续的制度和机制作为权利补救的保证。此外第三,行政法不但应当具有为行政法主体利益主张得到代表并得以实现的功能,还应当具有保护行政法主体利益以外的权利的主张和实现协调发展的功能。行政法的功能不应当简单的界定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保护公民权利,我们需要通过对行政过程的研究,揭示现代行政法的最高真正功能,并为行政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尽管平衡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创见,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发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今后,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行政相对方行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平衡理论是一种开放式的理论,自身也正在不断的完善。理论模式的变化,会引起行政法概念、原则、制度等方面的变化,也会引起行政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整体把握。行政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例如:注意行政法权利(力)结构的研究,主张现阶段要强调提升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合理定位行政职能,调整行政权力,综合利用相关因素,逐步实现权利(力)结构动态平衡、实现利益均衡、实现行政法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主张整合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调整规范体系,形成统一、有机、协调的行政法律制度;强调制约与激励并重、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行政法机制;主张行政程序重点制约“硬性行政行为”,对“软性行政行为”,则重绩效,只要求其符合一般程序原则;主张保障行政相对方权利的行使,促进其与行政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种合而不同、和谐的行政法制环境;注意研究行政法制方法,提倡在某些决策过程中,通过各方反复博弈,形成广泛共识,并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行政法治原则支配整个行政过程,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现行政法权利(力)结构的均衡化;等等。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行政法平衡理论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群体,并已历时十余年。本书作者是参与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一员,为行政法平衡理论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书以两个对立的理论模式为切入点,对行政法的基础理论作了系统的、历史的、比较的研究,对行政与法律的基本理论作了深入的阐释,对中国的行政法理论状态提出不少建设性批评观点,反映了一部分平衡理论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见。本书作者作为一名法官,对基础理论的实践运用价值问题有较为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本书对于推动司法改革,完善司法机制,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注释: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理事长。2 可参见:(英)CarolHarlow, RichardRawlings,在《Law andAdministration》(《法律与行政》)一书中关于行政法的“红灯理论”和“绿灯理论”的论述;[日]和田英夫在《现代行政法》一书中关于“对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行政法体系一直在传统的行政法中占主导地位,现在人们对此提出了疑问和批评,不断主张建立新的方法”(第12页)的论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3 关于行政法的三种理论模式,即“管理理论”、“控权理论”和平衡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异之处,我曾在一些论著中论及,也有其他同志的相关论著可以参考。可参见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 参见罗豪才、袁曙宏:《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石》,《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 罗豪才、甘雯:《行政法的“平衡”和“平衡理论”范畴》,《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5 美国学者理查德·B·斯图尔特认为,“历史上,行政法的根本前提始终是限制政府权利以保护私人自治权”,然而,由于积极行政的出现,公民的参与,“私人行为和政府活动截然两分的领域已经融合在一起”。这个设想就不再是一个适当的模式了,外部对政府控制的原则已“无济于事了”。他更认为,“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是,行政法的功能不再是保障私人自主权,而是代之以提供一个政治过程,从而确保在行政程序中广大受影响的利益得到公平的代表”。见(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沈岿译:《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6-197页。

就用下边论文的格式[摘要][关键词]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分析三、我国行政主体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四、我国行政主体的改革设想。[参考文献][1] 江永清.《行政处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35-51页[2] 江永清.《行政处罚法适用手册》.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63-82页[3] 徐继敏.《行政处罚法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1996年:109-133页[4] 马怀德.《中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26-48页[5] 皮纯协.《行政处罚法原理与运作》.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94-107页[6] 应松年、马怀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1996年:94-106页[7]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92-117页[8] 雷新华.《论依法行政与行政监督》载《行政法研究》.2001年,第7期:29页[9] 庞京城.《论行政监督》载《海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32-34页[10] 石东坡 《论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完善》载《云南行政学院报》.2001年,第1期:45-46页[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春萍老师的精心指导,刘老师从开题的论证直到最后论文的撰写都给予了特别细致、耐心的指导,使本人得以顺利的完成此论文。在次,我对刘老师在次论文撰写期间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圳基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困境与优化方案论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深圳基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困境与优化方案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管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新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高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面临的城市管理问题更加严峻。深圳市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职能统一由街道执法队履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的情况,然而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执法依据、职责划分以及城管形象等四个方面,影响了深圳市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效能提升,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不断推进精细化立法同时明确职责边界,建立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以便增强协同合作效能,加强市容巡查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另外借助深圳互联网的优势地位,打造“智慧城管”,不断提升城管执法水平。

关键词: 深圳市;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1、深圳市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及问题

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存在双重管理、执法工作不够专一的特点

目前深圳市的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分为市、区、街道三级,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全市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监督考核等宏观层面的工作;区城管局将执法权委托给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即街道执法队,由街道执法队代为行使城市管理执法权力,区城管局主要负责全区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街道执法队因隶属于街道办,其人财物的资源配置权归街道党工委,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街道执法队归属双重管理的特点。这种双重管理的体制造成诸多弊端:一方面,具备人事管理权的街道办缺乏执法工作的专业素养,而指导业务的区城管局又不具备人事管理权,执法人员晋升研判的科学性有待商榷,这种双重领导的体制也促使街道执法队被边缘化,执法人员归属感不强,心理落差大,缺乏工作热情;另一方面,执法工作的专一性难以得到保障,街道办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事事都要属地管理,这就造成基层业务繁忙,而城市管理的范畴较广,街道执法队承担了很多与执法工作不相干的工作,事实上,街道执法队往往成为“脏活累活”的兜底部门。

城市管理缺乏国家层面的宏观立法,存在立法滞后的问题

在城市管理领域,国家尚未出台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法规,街道执法队缺乏统一规范指导,深圳虽然作为经济特区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执法依据种目繁杂、不够明确,据统计,城管综合执法范围涵盖14类城市管理领域,有的城市涉及几百项具体事由,深圳市街道执法队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60余部,但部分法律法规包含的城管执法依据仅有几条,这往往造成基层执法人员心力交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城市管理问题也将越来越驳杂,但立法的滞后也给城管执法方面带来诸多尴尬,例如,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楼顶种菜及居民区饲养信鸽问题,没有执法依据的街道执法队在处理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通过劝导、调解等方式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不仅造成群众困扰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邻里矛盾不断加深,也容易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协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

正是由于街道执法队缺少专业统一的执法依据,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来源分散,在职能划分时,往往将一些城市管理难题划分给街道执法队,例如深圳把黑煤气及非法办学机构的查处等工作划转给街道执法队,执法队员在接到一些工作时,有时都处于懵圈、力不从心的状态,不少执法队员都戏称城管执法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政策制定、技能培训、统筹协调等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一方面,由于一些事项在事前审批时缺乏实地调研,取得营业执照的单位存在较大的涉诉隐患,而街道执法队往往处在事后处理阶段,在处理相应纠纷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深圳市某街区营业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为例,其注册经营地址在几个餐饮店之间,街道执法队经常接到臭味扰民等投诉,现场查看并无相关违法事项,但在餐饮店之间许可经营再生资源回收站必定会影响群众的观感,容易造成恶意投诉;另一方面,由于街道执法队处于基层一线,地位较为弱势,在需要向各职能部门请求帮助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经常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协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

外包市容巡查员素质参差不齐,文明意识不强,造成城管形象比较负面

我国城管形象一直比较负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编外人员。深圳市市容巡查的业务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外包给保安公司,由保安公司负责派遣市容巡查员到街道开展市容工作,但因为保安公司需要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市容巡查员的待遇整体不高,因此招聘到的市容巡查员文化水平多为小学、初中学历,素质也参差不齐。整体来看,市容巡查员对于政策及工作的理解不够,工作中缺乏逻辑条理,给人工作不够专业的观感。同时,部分市容巡查员文明意识较差,在工作中不注意自身形象,存在开车横冲直撞、说话粗鲁、吃拿卡要等情形,给城管执法队伍形象抹黑,导致城管形象一直比较负面。此外,对于市容巡查员的腐败等问题,一直没有比较严格的惩戒措施,遇到此类情况往往是将其开除,但并不影响其后续的求职,因此无法对他们产生有效约束。

2、优化深圳市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主要对策

进一步理顺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制

在街道层面设置街道执法队是执法重心下移的具体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管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基层力量薄弱以及执法效能不足的问题,但随之产生的弊端也不容小觑,如果这些弊端不能得以及时处理,将会影响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成效。要理清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的关系,城市管理是前置性的,而城管执法为城市管理提供执法保障,不能因城管执法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绕开城市管理,将所有事项统统通过城管执法来解决,这样不仅造成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也容易造成执法队伍的.执法效能降低。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考核方案,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激励作用,同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责任主体,倒逼执法队员负起责任、认真履职。

完善法律法规,不断推进精细化立法,明确职责边界

一是在全国层面制定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明确城管执法的依据和具体职责,各地方据此制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各地各自为政的情况。二是在国家层面建立城管执法机构,形成从上到下体制鲜明的城管执法体系,明确城管的法律地位,加强全国统筹,可以参考生态环境部、文化旅游部的做法,这样在人员安排、职责分工、资金使用上就可以进行全面考虑,逐渐形成有序成熟的工作模式,从而摆脱“全国一盘沙”的城管执法现状。三是充分发挥深圳市经济特区立法权限的作用,不断推进精细化立法,深圳市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地人口多,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较高,容易产生很多新问题,但目前的法律法规存在滞后的情况,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立法机关要加强调研,通过主动发现、信访、座谈会等多种渠道了解当前城市管理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掌握群众诉求及执法人员的困扰,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让执法人员有法可依,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建立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增强协同合作效能

要建立起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机制,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推动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效。第一,加强街道执法队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司法机关具有终局性的特点,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建立协作配合的联动机制,共同营造不敢违法的强力震慑氛围,例如街道执法队没有控制人身自由的权利,但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暴力抗法的当事人,这就需要公安机关的协助配合,在两者的联合行动下,才能有效让当事人配合执法。第二,加强街道执法队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街道执法队城管执法事项繁多,无法做到事事都专业,职能部门业务专一,在专业事项上更具有发言权,职能部门要主动下沉到基层了解一线执法情况,及时向街道执法队提供指导意见,对于街道执法队的协助请求也要及时响应。第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细化考核制度约束街道执法队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同配合,例如深圳市某区正在试行街道“平台统筹+协同监管”综合监督考核,街道对于一些常见的城市管理事项可以通过该平台启动协同监管,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办理,办理完成后双方可以互相评分,评定结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这就大力推动了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方便解决城市管理的顽瘴痼疾。

加强市容巡查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市容巡查员虽然是编外人员,但履行的是政府管理职能,同时也是最直接最频繁面对群众的群体,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政府形象,要持续加强市容巡查员的管理,不断扭转城管的负面形象。首先,根据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市容巡查员的待遇,拓宽选人渠道,不断提高市容巡查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市容巡查员要向在编人员看齐,参照在编人员管理模式对市容巡查员进行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断培养专业的工作思路。最后,要完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市容巡查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树立工作典范,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对于腐败等违反原则底线的市容巡查员,加入社会信用体系黑名单,进而起到一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依托深圳互联网优势资源,打造“智慧城管”

深圳处于互联网的最前沿,互联网意识十分普遍,具有浓厚的互联网氛围,要借助深圳互联网的优势地位,不断探索互联网在城管执法中的应用,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智慧城管”,不断提升基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水平,既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又能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例如,户外广告是城市管理中最常见的事项,但因不同的户外广告审批备案的主体不同,加上没有统一平台查询审批备案情况,造成街道执法队信息不对称,在管理执法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同时开展经常的上门检查也容易造成当事人的反感,如果搭建起全市户外广告管理平台,开设小程序、APP等查询登记入口,对户外广告进行精准核查登记,那么就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准,基层执法人员也可以从核查表格中解脱出来,大大减少工作负担,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步峰,熊文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4(07).

[2]鲍魁.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究-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D].深圳大学,201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