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中国地质学术期刊

发布时间:2024-06-01 05:38:54

中国地质学术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指专业核心期刊,即属于某专业或行业的核心性刊物。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为了避免马太效应,还要看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中国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土资源情报 工程勘查 等等

1. 岩石学报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 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5. 地质学报6. 地球化学7. 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9. 沉积学报10. 地质科学11. 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 现代地质14. 高校地质学报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 第四纪研究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 地质与勘探20. 矿物学报21. 地层学杂志22. 地质科技情报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6. 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 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图书馆)期刊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知识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期刊的出版品种迅速增加。从本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发达国家出版的期刊品种几乎是每10年以倍增速度上...【分类号】:P5-5【DOI】:cnki:ISSN:【正文快照】: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图书馆)期刊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知识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期刊的出版品种迅速增加。从本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发达国家出版的期刊品种几乎是每10年以倍增速度上升。70年代起,增长速度虽然趋缓,但每年新创刊数量多于停刊数量。80年代以来,新刊增长速度尚在进一步加快。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涌来的期刊,给阅读、馆藏和经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世界上任何情报所、图书馆、文献馆都不可能对所有期刊进行全面收藏,即使国际…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中国区域地质》首次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J];地质通报; 1992年04期; 89

中国地质调查局期刊

分别是胡老师,和罗老师跟张老师。中国人研究中国地质杂志创刊于195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据2018年11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编辑委员会有45名特邀委员、57名委员、3名编辑。据2018年11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地质》共出版文献7857篇、总被下载987493次、总被引50876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11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地质》共载文2709篇,基金论文2069篇,被引量为30440、下载量为86784,2015年影响因子为。

现在的部“不管”有关期刊吧。传统地质学会、地科院的几份期刊,地质大学的学报等,是核心期刊。中国土地,我一下不确定,可能是。

1.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获得最年轻火山活动年龄刷新月球演化认知 我国在2020年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敦一研究员牵头2. 多学科交叉揭示地幔柱驱动岩石圈地幔的克拉通再生 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是地球上古老大陆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金刚石成矿的主要场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金高教授,联合3. 地球物质铅同位素组成与铅原子量的修订获国际专业机构采纳

是李四光、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中国地质学会期刊处处长

附录 APPENDIX

附录 APPENDIX

第三十九届理事会

理事长:徐绍史

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

副理事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京彬 马永生 邓 军 刘玉辰 朱伟林 李丕龙 李金发 杜金虎 邱建刚 范蔚茗 徐水师 琚宜太

秘书长: 朱立新

常务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 晴 朱立新 李建伦 李耀刚 杨文采 沈建忠 姜建军 胡清波 柴育成 阎凤增 彭土标 彭齐鸣 董树文 韩豫川

潘 懋

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俊 丁孝忠 万 力 马申达 马永生 王 平 王 达 王小烈 王云龙 王立峰 王训练 王汝成 王志红 王果胜

王京彬 王建青 王瑞江 毛景文 方先知 邓 军 邓运华 邓志奇 石建省 龙长兴 田凤鸣 田震远 史长义 冯安生

冯志强 曲亚军 朱 晴 朱 敏 朱文A 朱立新 朱伟林 朱祥坤 任小华 任雨来 庄育勋 刘山青 刘 卉 刘玉辰

刘亚川 刘传正 刘庆成 刘建朝 刘俊来 刘鸿飞 关凤峻 江新华 汤 毅 孙柏年 严光生 杜海燕 杜金虎 李 俊

李大华 李子颖 李文渊 李文鹏 李丕龙 李在文 李连举 李金发 李建功 李建伦 李洪喜 李高生 李海兵 李海忠

李超岭 李献华 李德连 李耀刚 杨艺华 杨文采 杨志刚 杨金湖 杨经绥 杨树峰 杨振宇 吴玉龙 吴永平 吴湘滨

邱建刚 邱增果 何先涛 何远信 何南飞 沙金庚 沈建忠 宋永祺 宋光齐 宋胜武 张 陟 张 群 张训华 张永波

张亚钧 张金昌 张顺金 张晓东 张培震 张维亮 张新兴 陈 汉 陈正国 陈宁璋 陈伟海 陈华文 陈军峰 陈建平

武 强 苗丰民 范蔚茗 林畅松 欧阳志鸿 罗立强 金之钧 金若时 周海民 周新源 单昌昊 单海平 孟宪来 项尝培

赵 越 赵文智 赵先良 赵保胜 赵宪敏 郝 芳 郝梓国 郝静野 胡 平 胡时友 胡建卫 胡清波 胡瑞忠 柏贵生

段子清 侯金武 侯春堂 侯增谦 姜玉池 姜建军 姜树叶 姚华舟 姚秉忠 姚建新 贾跃明 夏 鸣 柴育成 倪师军

徐义刚 徐水师 徐绍史 徐振坤 郭文秀 郭正堂 唐京春 黄润秋 崔 滨 阎凤增 琚宜太 彭土标 彭齐鸣 董书宁

董树文 蒋忠诚 韩子夜 韩晋芳 韩晓峰 韩豫川 程 新 程利伟 舒良树 舒德干 谢富仁 楼小东 蔡剑辉 谭克龙

熊先孝 熊盛青 潘 懋 霍全明 霍雅勤 魏连伟 魏国齐 魏雄斌

副秘书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 力 尹功明 付水兴 叶建良 白星碧 陈正国 陈国胜 周少平 周尚国 姚 超 郝梓国 姚超美 郭齐军 崔炯成

程爱国 雷时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理事长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 部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副理事长

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 原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王京彬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楼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邓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邮政编码:10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刘玉辰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邮政编码:10003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杜金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副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石油大厦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丕龙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总裁助理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

邮政编码:10003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金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邱建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一号

邮政编码:10008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范蔚茗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徐水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晴 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矿产勘查协会 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建伦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耀刚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7号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杨文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院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沈建忠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处长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邮政编码:10086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胡清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姜建军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柴育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常务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政编码:10008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阎凤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原总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土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副总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12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齐鸣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韩豫川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董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潘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院长

地址:北京大学东门逸夫贰楼(新地学楼)2442室

邮政编码:1008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秘书长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万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副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尹功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处长

地址:朝阳区亚运村华严里1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付水兴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5号院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叶建良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白星碧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副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正国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北顺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国胜 中国核工业集团地质矿产事业部 副处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十四号楼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少平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科学技术局地球科学处 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尚国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邮政编码:1007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专职副秘书长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 专职副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美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勘查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郭齐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崔炯成 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管理部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2009室

邮政编码:10002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程爱国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 副会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雷时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地质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廷栋 秘书长:耿树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学哲学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朱训 秘书长:毕孔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影小区23-4-202

邮政编码:10008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翟裕生 秘书长:陈宝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地质学史研究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文A 秘书长:胡远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物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汝成 秘书长:蔡剑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孟宪来 秘书长:余际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苏民 秘书长:赵志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龙长兴 秘书长:雷伟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马申达 秘书长:周华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邮政编码:51007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石建省 秘书长:张发旺

地址:河北省正定县中山东路92号水环所

邮政编码:0508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亚川 秘书长:陈炳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成都综合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处

邮政编码:61004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耿树方 秘书长:范本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洞穴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陈伟海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地质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汪贻水 秘书长:王静纯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118房间

邮政编码:10081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洪涛 秘书长:施俊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达 秘书长:张林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勘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灾害研究分会

秘书长:刘传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罗立强 秘书长:吴晓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测试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立新 秘书长:史长义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谢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中国地质博物馆宣传联络部

邮政编码:10003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裴建国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志红 秘书长:徐金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项礼文 秘书长:姚建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古地磁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日祥 秘书长:杨振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侯春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培震 秘书长:刘俊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前寒武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于海峰 秘书长:王惠初

地址:天津市大直沽8号路4号天津地质所

邮政编码:30017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建伦 秘书长:李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鞠建华 秘书长:李志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航空遥感中心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21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陆春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烈荣 秘书长:郑桂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北京地矿局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宝珺 秘书长:林畅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郝梓国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王艳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石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杨经绥 秘书长:吴才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祥坤 秘书长:李延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毓川 秘书长:毛景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委会

主任委员:陈建平 秘书长:陈建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润秋 秘书长:伍法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侯金武 秘书长:郝爱兵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金之钧 秘书长:孙冬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群 秘书长:靳秀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王弭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徐霞客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张宏仁 秘书长:曲兴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桩基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竹占 秘书长:胡平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胡平 秘书长:米宏泽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化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许志琴 秘书长:杨经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丰成友 秘书长:王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省级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北京地质学会

理事长:魏连伟 秘书长:刘学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地质大厦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天津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任雨来 秘书长:李学美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长实道8号

邮政编码:30019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维亮 秘书长:刘胜民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24号

邮政编码:05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岳盛林 秘书长:李凤德

地址:太原市并州北路27号

邮政编码:0300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赵保胜 秘书长:乌恩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80号社会主义学院B座4楼

邮政编码:01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辽宁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汤毅 秘书长:王宏亮

地址:沈阳市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黑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振新 秘书长:崔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263号307室

邮政编码:15009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上海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阿根 秘书长:朱火根

地址:上海市灵石路930号

邮政编码:20007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苏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陶培荣 秘书长:朱士鹏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政编码:21001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楼小东 秘书长:王功逸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545号

邮政编码:3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安徽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学文 秘书长:柏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邮政编码:23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福建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何南飞 秘书长:丘文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49号

邮政编码:35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吕细保 秘书长:黄越

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号

邮政编码:33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柏贵生 秘书长:王来明

地址:济南市建筑新村南路35号

邮政编码:25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段子清 秘书长:张天义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光北街9号王鼎国贸大厦3号楼811室

邮政编码:45001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孙亚 秘书长:沈贵文

地址:武汉市武昌公正路27号国土资源厅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方先知 秘书长:胡秋君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23号

邮政编码:4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欧阳志鸿 秘书长:李鉴伦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1808室

邮政编码:51008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杨政中 秘书长:张如放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心路2号广西国土资源厅大楼5楼

邮政编码:53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

理事长:廖正伟 秘书长:符和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号

邮政编码:57020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

理事长:李英儒 秘书长:董世琳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四川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宋光齐 秘书长:秦钢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人北综合楼

邮政编码:3500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贵州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在文 秘书长:廖莉萍

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164号

邮政编码:550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云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连举 秘书长:张家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地质大厦附楼201室

邮政编码:65005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西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多吉 秘书长:刘鸿飞

地址: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西藏地勘局地勘处

邮政编码:85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陕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德新 秘书长:周明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甘肃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郭玉虎 秘书长:黄万堂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红星巷168号

邮政编码:7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海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山青 秘书长:李怀毅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青海地质调查院

邮政编码:81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卉 秘书长:韩伟

地址:宁夏银川市黄河东路915号

邮政编码:75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胡建卫 秘书长:张冀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金银路52号国土资源厅办证大厅5楼

邮政编码:8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吉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晓峰 秘书长:张兴洲

地址:长春市建设街2199号鸽子楼323室(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邮政编码:130061

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工作职责

秘书处工作职责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之一,是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批示精神和学会理事会决议的执行部门,是指导和协调分支机构及省级地质学会开展工作的部门,其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如下:

◇负责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秘书长会及年度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等会议的筹备及学会学术年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申报、推荐,组织开展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评审工作。

◇负责学会相关文件、制度、计划、总结、报告等的起草,负责日常文件的收发、分类、立卷、归档。

◇负责学会宣传工作,包括内部刊物《中国地质学会会讯》、《情况通报》等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学会网站的内容更新、发布、维护等。

◇负责分支机构申报、年检等工作。

◇负责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地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申报、培训、档案管理等日常业务工作。

◇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禹启仁处长

华丽娟副处长

孟庆伟工程师

金耀仙

李彬飔

孙莉莉

期刊处工作职责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3种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对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级地质学会主办或协办的刊物,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网站的日常维护。

郝梓国处长

章雨旭副处长

周健研究员

张玉华工程师

费红彩高级工程师

刘恋

黄敏

王晓娟

李捷

孙立卿

张洪涛,男,1949年7月生,汉族,江苏无锡人。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69年7月黑龙江长水河农场插队,1974年9月长春地质学院地勘系矿产地质及勘探专业学习,1977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干部(期间:1979年9月-1982年12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12月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科技处副处长(期间:1988年8月-1992年1月中国地质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992年1月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科技处处长,1993年12月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1994年4月任地矿部地调局副局长,1999年7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01年11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局级),2006年12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工程师。

1916年秋,李捷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他在该所工作了12年,历任实习员、调查员、技师、技正。1927年,他作为该所的代表,与瑞典古生物学家B.步林(Bohlin)合作,负责周口店考古遗址的系统发掘工作,任周口店野外工作事务主任。1928年,他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抗战前在秦岭、湖北、南岭、广西、宁镇山脉等地从事地质研究工作。1937年底任湖北省矿产调查队队长。抗战期间,长期在鄂西、鄂西北一带从事矿产地质工作。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任河北省建设厅厅长,1947年5月一度去职,1948年2月复任该厅厅长,直至1949年1月北平解放。1949年8月李捷任北京市企业局工程师。1950年10月,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该委矿产勘探局工程处处长。1951年,他应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之邀,考察该省地质矿产,并于同年受聘为该省人民政府工业顾问。同年,他还应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和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之聘,任大冶钢铁厂资源勘探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地质部成立,他任该部探矿司二级工程师。1954年,任该部地质矿产司工程管理处二级工程师。1957年,他调水利部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室任地质总工程师。1958年水利部与电力工业部合并成立水利电力部,李捷任该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之职,直至逝世。其间,他在1959年还一度担任过地质部地质图编审委员会委员,出席过全国地质编图工作会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随机关到宁夏“五七干校”。1977年病逝于银川市。 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上的开创性成果。李捷刚到地质调查所时,所长丁文江交给他们这批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调查北京西山地质,测绘1:5万地质图。李捷与卢祖荫担当清水尖、髫髻山、王平村等处的调查与测绘、填图工作。他们不畏山高路险,努力完成了任务。他们13个人分区填绘的北京西山地质图被缩制成1:10万,于1919年出版,这是中国学者自测的第一幅详细区域地质图件。他们的野外工作所取得的宝贵地质资料交由叶良辅汇总执笔,写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1920年以《地质专报》甲种第一号的形式出版。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区域地质专著。1919年4月初,李捷奉派首次调查了冀西太行山北段的地质和矿产,途经涞水、易县、蔚县、涞源、阜平、曲阳、唐县、完县、满城诸县,工作范围南北长300余里,东西宽160余里,历时2月余,考察了本区地形、地层、构造、矿产,测绘了1:50万的《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图》,重点检查了涞源、易县的石棉矿、曲阳县灵山镇煤田、阜平县炭灰铺煤田。最后,发表了长篇地质报告《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这是该区域由我国学者完成的最早的地质调查报告。1920年3月8日至6月28日,李捷调查了河北井陉县地质矿产,在这大约110天中,他完成了500平方公里面积的1:10万地形地质图、160平方公里面积的1:5万地形地质图和煤矿区图之测绘任务,最后,还发表了《调查直隶井陉县地质矿产报告》一文。从20年代初起,李捷就参加了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测绘与编制《1:100万中国地质图》的工作。他与谭锡畴、王竹泉、E.T.新常富(Nystr?m)、J.G.安特生(Andersson)一起负责《北京济南幅》,1924年出版。他与王竹泉、F.A.赫拉德(Herald)、丁文江、新常富、F.G.克拉普(Clapp)、M.L.富勒(Fuller)、E.L.埃斯塔布鲁克(Estabrook)、B.维理士(Willis)一起负责《太原榆林幅》,1926年出版。他与谭锡畴、刘季辰、赵汝钧、新常富一起负责《南京开封幅》,1928年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编制的大区域小比例尺地质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早期限于力量和条件,只完成了这3幅。李捷自始至终参加这3幅图的编制任务。 1923年至1925年,李捷与叶良辅一道调查了安徽全省地质。这项工作历时2年多,断断续续分3期进行。第1期自1923年9月30日至年底,主要工作范围在皖南秋浦、祁门、黟县、太平、歙县、绩溪、宁国等县,其中包括考察黄山。第2期自1924年4月13日至6月底,主要工作范围是皖南铜陵、南陵、泾县、宣城等县。第3期自1925年4月26日至11月底,工作范围跨了长江两岸,包括江南的繁昌、芜湖、广德、当涂、贵池等县及江北的含山、巢县、无为等县。作为他们考察的正式成果之一,是发表的《安徽泾县宣城煤田地质》一文。1928年春,李捷刚到上海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不久,湖北省建设厅厅长石瑛就来商请该所派人调查鄂东南矿产事宜。于是,李捷与叶良辅、赵国宾、俞建章、舒文博等组成鄂东矿产调查队,于4月6日出发,6月23日返沪,将近百日的工作,有很大收获。李捷发表了《湖北蒲圻、嘉鱼、咸宁、崇阳、武昌等县地质》一文,李捷又与舒文博、俞建章联名发表了《湖北蒲圻、嘉鱼、咸宁、崇阳、武昌等县煤田地质》一文。在后一文中,他们指出当地煤层主要有石炭二叠纪、二叠纪、侏罗纪3个时代,以后2个时代为最好,这对当地煤炭开采很有指导意义。1928年下半年,李捷与朱森一起调查了秦岭中段地质。次年,李捷发表了《秦岭山脉中段地质调查略记》一文,李捷又与朱森联名发表了《秦岭中段南部地质》一文。他们的工作成果与以后赵亚曾、黄汲清在秦岭中西部的工作成果是遥相呼应的。30年代初,李捷成为以李四光为首的宁镇山脉地质这一大课题的主要参加者。他与李毓尧、朱森于1935年联名发表了长篇专著《宁镇山脉地质》,其中提出了“茅山运动”、“南象运动”、“金子运动”等地壳运动名称,也为李四光的“宁镇山字型构造”提供了佐证。同年,他们3人又联名出版了《1:5万宁镇山脉地质图》(英文版)。 这一时期,李捷又考察了广西地质,于1934年与朱森联名发表了《广西马平附近地质》一文;1936年,他与张文佑联名发表了《广西南部之茅口石灰岩》一文。1936年1月6日,丁文江在湖南长沙逝世。《地质论评》第1卷第3期作为《丁文江先生纪念号》出版,李捷在该期发表了《广西罗城黄金寺门附近地质》一文,以表示对自己业师的深切怀念。1936年,李捷与张文佑考察了安徽盱眙县女山的火山地质。该山呈锥形,中央保存了很好的漏斗状火山口。他们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该火山之喷发岩与江苏南京、六合一带的火山岩基本可以对比,可推测其喷发时代为第三纪末、第四纪初。1937年,李捷与张文佑联名发表了《安徽盱眙县女山火山口》一文。1937年发表的另一重要成果是李四光、朱森、孟宪民、李捷、张更合编的英文版《南岭中西部地质图集》,包括19幅彩色地质图,是该所多年研究南岭地质的成果之结晶。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位于南京鸡鸣寺的中央研究院准备向大后方撤退。李捷与地质研究所全体人员一起收拾图书、仪器、标本等,从容地疏散。李四光率大部分人员迁到广西桂林良丰镇。李捷是最后一批离所的,他们一行先去了江西庐山该所的基地。后来,他参加了该所的湖北矿产调查队,同年12月,他接替李毓尧任该队队长。大约2年中,他走遍了鄂西的恩施、宣恩、建始、长阳、巴东、秭归、兴山、房县、谷城、郧县、郧西等县,调查了区域地质及铁、铜、铅、砂金等金属矿及煤、石膏、陶土、盐、黄铁矿等非金属矿。1940年,他们把调查成果汇总,编成《湖北矿产调查》一书,由湖北省建设厅铅印出版。李捷为此书写了前言,其中还就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公营、民营办法等问题陈述了意见。 李捷在地质调查所的12年,和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17年,是他集中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研究工作的时期,成就也最突出。以后,他虽工作性质有较大变化,但仍未放弃任何机会从事这方面工作。 最早负责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系统发掘工作 。北京西南50多公里有个小镇叫周口店,当地老乡自古以来就在周口店镇西一座小小的石灰岩山上挖“龙骨”,卖到中药铺里作药材。1920年前后,在北洋政府农商部担任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中药店里发现,所谓“龙骨”,其实是脊椎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的化石。安特生在当地人指引下找到了被称为“龙骨山”的小山。后来,安特生聘请了奥地利古生物学家O.师丹斯基(Zdansky)来中国发掘化石。师丹斯基到周口店零星采集、小规模发掘也有不少收获。他把发掘到的大批材料带到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去研究。到1926年,他发现在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到的化石中,有两颗牙齿很像人牙。师丹斯基的简单报导引起了广泛重视。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与前任所长丁文江后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与该基金会所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从事大规模系统的发掘工作。当时双方达成协议,采得的化石不带出中国,留在中国境内供中外地质古生物学家共同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的地质古生物期刊上发表。中国方面的现场总指挥,就是工作10多年,野外经验极丰富的年轻地质学家——李捷。经过他们辛勤工作,半年之后,发现一颗人牙化石,经协和医学院的人类学家D.步达生(Black)研究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gensis),俗称“北京人”(Peking Man),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北京猿人”。李捷当年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了《周口店化石层》一文,次年又在中文版《科学》月刊上发表了《周口店采集研究之经过》一文,对此作了全面详细介绍。正是他,为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系统发掘和“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立下了头功,也为两年后“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划时代发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捷是第一个参加周口店发掘工作的中国地质学家。我们不难看出,从安特生、师丹斯基的零星采集、小规模发掘到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划时代的重大发现,这当中,李捷、步林开始的大规模系统的发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学说的研究成果。20年代,李四光在华北,30年代在江西庐山、安徽黄山等地做研究工作,于1933年11月在北平的中国地质学会第10次年会上,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理事长演说。在1937年,正式写成专著《冰期之庐山》,创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学说。李捷是李四光这一学说的积极支持者。抗战期间,他在鄂西调查矿产过程中,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他与吴燕生在巴东县的火烽、店子坪发现U形谷,又在皮家沟—栗子坪—土桥镇一线又发现U形谷、终碛、冰碛平原的成套冰川地貌。另外,他们在建始县的茅田也发现冰川遗迹。后来,他与吴燕生联名发表了《湖北西部第四纪冰川简报》一文(1940年)。事后,李四光和孙殿卿还根据他们文章的线索去巴东、建始考察过第四纪冰川遗迹。1954年,李捷在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工程管理处工作时,在北京西郊模式口勘察引水隧洞工程中,发现了第四纪早期冰川擦痕,这在长江以北基岩面上尚属首次。后来,孙殿卿曾陪同李四光前往鉴定。这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此,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主持修建了模式口“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1958年11月,李捷由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夏其发、孙翠玉陪同考察了三门系地层。他发现在原称的“三门系”第四、五两层之间有泥砾层,其特点是泥砾不显层次,砾石分选不好,砾石多带擦痕,砾石成份复杂,来源极远,泥砾下之砂质粘土层中有揉皱与错动现象,影响深度1米多,揉皱错动处还可见到磨光面。他得出结论认为第五层不属于三门系,此泥砾层是冰碛物。事后他发表了《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及《三门峡地区三门系地层及冰碛物研究的意见》二文,出版在《三门峡第四纪地质会议论文集》上(1959年)。在后一文中,他着重讨论了三门系的上限与下限问题,以及“三门系”第五层的层位问题,特别强调指出研究中国第四纪地质必须正视第四纪冰碛层层位问题。1962年12月18—25日,李捷在北京出席中国地质学会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2届学术年会,他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专业组作了题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学术报告,进一步总结了当时的研究成果,支持李四光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学说。

地质学报和中国地质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2厂 定额补助 四川省西昌市长安北路 机械加工、选矿设备的制造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 定额补助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西段6号 地质矿产、固体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勘探、探矿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地质灾害治理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 定额补助 崇州市金带街199号 为国家建设提供地矿勘查服务.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以反映地质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地质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兼顾地质学方法和技术等,涉及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探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刊号:CN11-1951/P,ISSN0001-5717,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百种杰出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无需注册,直接下载论文全文(OA刊物)。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奖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北大这些学校出的相关报刊质量高些。当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能源公司的出版刊物也有相当高的份量。给你一份2011年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2.43地理学报 2.31矿床地质 2.09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86地质学报 1.783石油学报 1.701中国沙漠 1.691岩石学报 1.561地球物理学报 1.56地理研究 1.48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434地球学报 1.374中国科学D 1.354第四纪研究 1.323岩矿测试 1.319地质力学学报 1.30地理科学 1.2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52干旱区地理 1.239石油实验地质 1.18自然资源学报 1.165煤炭学报 1.119古地理学报 1.086沉积学报 1.077天然气工业 1.006

中国地质期刊官方网站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季刊,创办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 该刊创办时,原名Bullel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会志》),以英文为主,德、法等文次之,每年一卷,刊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地质调查研究之所得及在学术年会中宣读的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志》共出版31卷,至1952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与《地质论评》合并,更为现名《地质学报》,由外文版改为中文版,但连续卷号并附英文目次及英文摘要(1967-1971年曾停刊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8年3月,为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地质学报(英文版)》复刊,发表《地质学报》(中文版)已刊论文的英译本。从1997年起,《地质学报(英文版)》与中文版相同编号,但所载论文内容不同。 《地质学报(英文版)》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稿源自世界各地,该刊稿源丰足,稿件年刊用率20%—30%,可以从大量来稿中择优遴选稿件。《地质学报(英文版)》近数年来,一直连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多次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现为双月刊;刊号:CN11-2001/P,ISSN0001-9515,多次荣获《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建国60年有影响力科技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SCI》、《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常年位居上下,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直接下载全文(OA刊物)。自2012年开始,与Wiley-Blackwell公司合作出版电子版,现有5500多家电子版国际订户。主办: 中国地质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英文;开本: 16开ISSN: 1000-9515CN: 11-2001/P历史沿革:现用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曾用刊名:地质学报(英文版)创刊时间:192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期刊荣誉:中科双百期刊

《中国地质》是中文核心期刊。 同时被以下核心引文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该刊影响因子如下: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GEOSCIENCE FRONTIERS》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季刊,公开发行,2010年10月开始出版。主编莫宣学院士,美国Southern California 大学的Gregory A. Davis教授担任特约副主编。

《GEOSCIENCE FRONTIERS》瞄准国际地学领域学科前沿,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探索地学前缘发展态势,为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和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服务,是一份重要的地学领域学术期刊。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不是一个杂志名字,而是一系列的杂志总称,和 NPG 里面的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和 Nature Review Journals 一个意思。

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的影响因子(因为Nature Research Journals是Nature Medicine, Nature Neuroscience等的总称,而不是一本杂志).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的影响因子。

扩展资料:

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

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重点征集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宇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的应用课题论文。

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重点征集环境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灾害地质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找矿勘探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地层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各期基本上开辟有“非主题来稿选登”栏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中心

地质类期刊排名介绍如下:

中国地质期刊排名

1. 岩石学报

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 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

6. 地球化学

7. 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

10. 地质科学

11. 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 现代地质

14. 高校地质学报

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 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

19. 地质与勘探

20. 矿物学报

21. 地层学杂志

22. 地质科技情报

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 矿物岩石

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年度发表论著及出版期刊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

《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