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预分解窑结皮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8:41:23

预分解窑结皮的毕业论文

水泥生产,锻烧熟料多采用悬浮预热器(SP)窑系统和带分解炉的悬浮预热器的预分解(NSP)窑系统。NSP窑系统比SP窑系统更进一步实现了节约燃料,成为窑型发展的主流。悬浮预热器主要有旋风预热器及立筒预热器两种。现在立筒预热器已趋于淘汰。预分解窑采用旋风预热器作为预热单元装备。构成旋风预热器的热交换单元设备主要是旋风筒及各级旋风筒之间的连接管道(亦称换热管道)。悬浮预热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回转窑及分解炉内排出的炽热气流中所具有的热焓(或热)加热生料,使之进行预热及部分碳酸盐分解,然后进入分解炉或回转窑内继续加热分解,完成熟料烧成任务。因此它必须具备使气、固两相能充分分散均布、迅速换热、高效分离等三个功能。只有兼备这三个功能,并且尽力使之高效化,方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换热效率(或效率),为全窑系统优质、高效、低耗和稳定生产创造条件。预分解窑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煅烧工艺设备。它是在悬浮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或利用窑尾烟室管道,在其中加入30~60%的燃料,使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与生料的吸热分解过程同时在悬浮态或流化态下极其迅速地进行,使生料在入回转窑之前基本上完成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因而窑系统的煅烧效率大幅度提高。这种将碳酸盐分解过程从窑内移到窑外的煅烧技术称窑外分解技术,这种窑外分解系统简称预分解窑。

原因: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的结皮堵塞预分解系统温度过高而导致结皮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料量忽大忽小、煤粉在窑内和分解炉内燃烧不完全跑到预热器内二次燃烧、系统操作不稳定等造成预分解系统局部温度过高,构成粘聚性物质,粘附在预热器系统的内壁上而形成结皮。在点火初期,由于煤粉在窑和分解炉内燃烧不完全,一部分跑到预热器内附在锥体和下料管壁上,当温度升高时,煤粉着火形成局部高温。导致煤粉进入预热器内的渠道有三:其一是由分解炉至末级旋风筒,再由上升管道上移;其次是由分解炉经次末级旋风筒下料管失灵的翻板阀上窜;其三是因窑内煤粉燃烧不完全,被带至窑尾和窑尾废气一起进入预热器内。这种不完全燃烧煤粉煤灰的掺入,能降低粘附温度,再加上局部高温很容易形成高温结皮堵塞。片面强调提高入窑分解率以降低窑的热负荷,可导致分解炉用煤量过大,造成炉内温度过高,甚至物料出现液相,特别对于旋流式炉例如RSP的旋流室可因炉内物料切线运动速度较快,离心力较大,很容易造成熔融物粘附在炉壁上,形成炉内结皮;过量的煤粉在炉内来不及完全燃烧时,可被带至末级旋风筒内形成二次燃烧,导致末级旋风筒锥体及下料管局部温度过高,易结皮堵塞。喂料量忽大忽小时,很容易打乱预热器、分解炉和窑的正常工作。加以操作控制滞后,有时加减煤不及时,跟不上喂料量的变化,甚至出现短期断料时也不能及时减煤。因此很容易因料小出现系统温度过高而造成结皮堵塞。②有害元素及回灰造成的结皮堵塞当原、燃料中的钾、钠、氯、硫含量高肘,大量的碱便会从烧成带挥发出来进入气相。碱在气相中与氯和二氧化硫等发生反应,随气流至预分解系统,温度降低后,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的形态冷凝在原料上。在K2SO4+Na2SO4+CaSO4混合物中,在较低温度下(800℃左右)即可出现熔融相,造成固体颗粒的固结。它们通过多次挥发,循环富集,加剧了在高温时挥发、在低温时凝聚的过程。这些凝下来的物料粘附在预热器、分解炉及联接管道内形成结皮,若处理不及时,继续循环粘附,将导致预分解系统结皮堵塞。 电收尘器(或袋收尘)、增湿塔收集下来的物料含有较多已高温物化反应的料粉,有害杂质较多,处理不当,也易导致结皮。 解决办法:由于结皮影响系统的通风,使阻力增大,这不仅使能耗上升,而且结皮严重造成堵塞时,有时被迫停窑处理,不利于水泥产质量的提高。预防结皮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防止结皮的措施简介如下:1)减少或避免使用高硫和高氯的原料,这是减少结皮的前提2)如过量的硫和氯难以避免,建议丢弃一部分窑灰,以减少有害组分的循环。3)采用旁路放风系统,即将回转窑窑尾高温烟气在预热器前从“旁路”中分离出一部分,与冷风混合,使以气相形态存在的“挥发物”冷凝在飞灰上,由收尘器将此飞灰收捕下来排出窑系统,以减少有害组分的循环。通过“旁路”排出的窑灰,不应再回到窑内。由于“旁路”系统投资大及“旁路”系统对窑的能耗、料耗的消极影响,通常应该控制“旁路”废气量,一般放风量为3%~10%〔1〕。4)避免使用高灰分及灰分熔点低的煤。5)采用新型耐火材料,即在容易结皮的部位使用抗结皮的耐火材料。这些新型耐火材料有〔18〕:含ZrO2的耐火材料。消除结皮堵塞的新发展是采用含ZrO2的耐火材料。当含ZrO2的耐火材料遇碱时,在其表面形成玻璃层,此玻璃层通过吸收窑衬材料变得越来越粘,最后凝固,覆盖窑衬表面,这样就防止了碱的进一步渗入及结皮的粘附力减小,而且通常由于自身重量,结皮自行脱落。含石墨的耐火材料。日本最新公布的一项专利报道了含石墨的耐火材料应用于防止结皮堵塞的技术。石墨是一种惰性材料,不与碱等发生反应,而且不被熔融液相所润湿,几乎不能在含碳耐火材料表面形成结皮。

那玩意不叫系统和分解窑,通俗点讲叫:预热器和回转窑。也可以讲预分解系统吧,顾名思义就是把生料通过预热器(旋风筒,分解炉,风管)循环加热分解后进入回转窑烧制。结皮原因及解决;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解系统包括预分解炉、缩口、窑尾烟

结皮是窑气中有害成分与生料粉粘附在器壁上形成的。

预分解窑毕业论文

预分解窑对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有很好的帮助,一是燃烧,二是各种气、固、液的化学反应,三是传热过程,四是物料的运输过程,五是冷却过程等。每个过程及其相关的因素皆对窑系统的政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操作上要求保持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平衡与稳定,以保持煅烧能力与预热预分解能力的平衡和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操作时必须做到前后兼顾,窑炉协调,需要风、煤、料及窑速的合理配合与稳定,需要热工制度的合理稳定。分解炉内燃烧与物料时以悬浮状态会合在一起的,煤粉燃烧放出的热量立即被物料所吸收,分解炉内的燃烧速度直接影响着分解炉的发热能力和炉内的温度,从而影响物料的分解率,燃烧速度快,放热快,分解速度将加快,反之,分解率降低。

【水泥生产方法】水泥的生产工艺简单讲便是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由于生料制备有干湿之别,所以将生产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或半湿法,干法3种。1、湿法生产:将生料制成含水32%一36%的料浆,在回转窑内将生料浆烘干并烧成熟料。湿法制备料浆,粉磨能耗较低,约低30%,料浆容易混匀,生料成分稳定,有利于烧出高质量的熟料。但球磨机易磨件的钢材消耗大,回转窑的熟料单位热耗比干法窑高2093~2931KT/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窑温度较低,不宜烧高硅酸率和高铝氧率的熟料。2、半干法生产:将干生料粉加10%~15%水制成料球入窑煅烧称半干法,带炉篦子加热机的回转窑又称立波尔窑和立窑都是用半干法生产。国外还有一种将湿法制备的料浆用机械方法压滤脱水,制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尔窑煅烧,称为半湿法生产。半干法入窑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窑的熟料单位热耗也可比湿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于用炉篦子加热机代替部分回转窑烘干料球,效率较高,回转窑可以缩短,如按窑的单位容积产量计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干法要求生料应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热机机械故障多,在我国一般煅烧温度较低,不宜烧高质量的熟料。立窑属半干法生产,它是水泥工业应用最早的煅烧窑,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石灰立窑演变而来,到1910年发展成为机械化立窑。立窑生产规模小,设备简单,投资相对较低,对水泥市场需求比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最为适用。3、干法生产:干法是将生料粉直接送入窑内煅烧,入窑生料的含水率一般仅1%~2%,省去了烘干生料所需的大量热量。以前的干法生产使用的是中空回转窑,窑内传热效率较低,尤其在耗热量大的分解带内,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干法中空窑的热效率并没有多少改善。干法制备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匀,影响熟料质量,因此40—50年代湿法生产曾占主导地位。50年代出现了生料粉空气搅拌技术和悬浮预热技术,?0年代初诞生了预分解技术,原料预均化及生料质量控制技术。现在干法生产完全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生料,新型的预分解窑已将生料粉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都移到窑外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效率高,减轻了回转窑的负荷,不仅热耗低使回转窑的热效率由湿法窑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窑的生产能力得以扩大,目前的标准窑型为3000t/d,最大的10000t/d。我国现在有700t/d、1000t/d、2000t/d、4000t/d的几种规格,逐步向大型方向发展。预分解窑生料预烧得好,窑内温度较高,熟料冷却速度快,可以烧高硅酸率、高饱和比以及高铝氧率的熟料,熟料强度高,因此现在将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统称为新型干法窑,或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型干法生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干法窑规模大,投资相对较高,对技术水平和工业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如条件不具备则难以正常发展。

预分解窑与其他类型水泥窑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在结构方面,它是在悬浮预热窑的悬浮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了一个分解炉,承担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二是热工方面,分解炉是预分解窑系统的“第二热源”,将传统上全部由窑头加入燃料的做法,改变为少部分从窑头加入,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从而改善了窑系统内的热力分布格局。三是工艺方面,熟料煅烧工艺过程中耗热最多的碳酸盐分解过程,移至分解炉内进行之后,由于燃料与生料粉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化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都得到优化,使熟料煅烧工艺更臻合理。由上可知,分解炉是预分解系统中的十分重要的设备,它承担预分解系统中繁重的燃烧、换热和碳酸盐分解任务。这些任务能否在高效状态下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生料与燃料能否在炉内很好地分散、混合和分布;燃料能否在炉内迅速地完全燃烧,并把燃烧热及时地传递给物料;生料中碳酸盐组分能否迅速地吸热、分解逸出的二氧化碳能否及时排除。以上这些要求能否达到,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炉内气、固流动方式,即炉内流场的合理组织,因此,近年来各种新型分解炉的研制,分解炉结构上的各种变化,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

水泥生产方面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方向)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硅酸盐工程专业;我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论文就是做新型干法预分解水泥窑尾设计的

预热空气退火窑毕业论文

原理不同,位置不同。1、原理不同。退火窑内循环是让车内的空气在封闭的环境中循环流动,而外循环是把车外的空气循环到车内。2、位置不同。退火窑内循环的取风口在车内,外面的空气进不来,而退火窑外循环的取风口在前风挡雨刷下方,是把车外的空气吸进来。

浮法玻璃生产线主要耗能设备为三大热工设备(熔窑、锡槽和退火窑),三大热工设备的能耗约占生产线总能耗的97%,以下介绍浮法玻璃生产线已实施或将实施的主要节能措施。 1熔窑 玻璃熔窑为浮法玻璃生产线最大能耗设施,玻璃熔窑的能耗约占生产线总能耗的93%。发达国家玻璃熔窑的热效率一般在35%一40%,我国玻璃熔窑的热效率平均只有25%~35%。熔窑结构设计和保温措施不合理,使用的耐火材料质量档次低是存在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玻璃生产工艺操作技术落后、管理不够完善等也是造成能耗高、熔化质量差、熔窑寿命短的原因。 近年来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科研攻关和消化吸收的国外玻璃熔窑的先进节能技术,采用全保温节能型窑炉,玻璃熔窑的热效率可接近40%。节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熔窑热平衡技术 对熔窑采用保温技术,全方位提高熔窑的热效率。 (1)全密封、强保温设计,窑体外侧采用整体保温材料结构,保温材料选择高温绝热性能的保温材料。 (2)采用45o投料口,复合结构L型前脸吊墙,并在投料口设置全密封装置,不仅改善投料口的操作环境,而且可减少大量冷空气因熔窑换向期间窑压的波动而进入窑内,减少前部热气流的外溢。 (3)窑体结构设计注重受热后的膨胀性能与窑体密封性能的关系,达到减少热流外溢和冷风的吸入。 1.2全氧燃烧技术 全氧燃烧技术是利用氧气代替空气,在玻璃熔窑内作为助燃介质的新工艺,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用空气作玻璃熔窑助燃介质时,有效助燃的仅是空气中20%左右的氧气,其余80%左右绝大部分是氮气,氮气不仅不能助燃,反而带走大量的热量,降低熔窑的热效率,而且在高温下N2O会生成污染环境的NOx用纯氧代替空气,不仅可提高熔窑的生产能力、改善玻璃质量、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降低成本和减少熔窑投资,更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环保。 1.3熔窑参数的实时数据采集及控制技术 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国外浮法玻璃熔窑的生产管理中,生产中通过该技术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控熔窑的总体状况。采用通过局部测试掌握全窑的状况,以此大大提高了熔窑热工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1.4采用高效节能熔窑设计技术 采用效率更高、更合理的结构设计。包括: (1)加大蓄热室的换热面积,格子体采用筒形砖,提高预热温度和余热回收率。 (2)加长l#小炉中心线至前脸墙的距离,提高l#小炉的热效率。 (3)加大小炉口的宽度,扩大火焰覆盖面积,提高熔化率,降低热耗。 (4)采用与熔池全等宽熔化池结构形式,不仅改善熔窑的熔化质量,而且可延长高温火焰在炉窑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熔窑的热效率。 (5)熔窑池底采用台阶式结构形式,既可保证提供优质玻璃液,又可限制玻璃液的回流,减少了玻璃液的重复加热,节约了燃料。 1.5采用先进的熔窑工艺 改进熔窑的温度制度,采用双高峰热负荷操作工艺中大配合料区热负荷,减少泡沫区热负荷,提高热效率。通过控制助热风与燃料量的比值,同时测定废气中氧与可燃物的含量来调节风与燃料的比例。 2锡槽 2.1采用高效节能锡槽设计技术 锡槽是浮法玻璃生产的关键热工设备,其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生产线的质量和能耗。锡槽在设计上充分吸收以往设计和生产实践经验,采用国内外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的先进装备和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本着节能降耗、节约投资、优质高效的原则,设计满足节能降耗要求的锡槽。 锡槽采用近年来研制与开发及国内外厂家普遍采用的先进成熟的技术和措施:如先进合理的锡槽结构和材料匹配,有效的密封结构和措施,排气净化装置,锡液净化技术,直线马达,板宽流量自控系统,电视观察装置及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管理技术等。 结构与材料 锡槽槽底设计成不同池深和不同厚度,在锡槽收缩段附近使用锡液深池和挡坎,以控制冷锡液回流,降低能源消耗。 锡槽槽底选用专用保温结构与锡槽槽底砖。 胸墙采用复合保温结构与材料。 顶盖采用大块组合砖平顶吊挂顶盖结构,尽量减少接缝;锡槽前后挡墙采用先进成熟的拼装结构,以解决其他结构存在的挡墙砖掉落问题。 锡槽出口处的密封对锡槽温度和玻璃质量影响很大,过渡辊台壳体是锡槽出口的密封装置,与锡槽钢壳密封联接。过渡辊台上部设有若干道可调节可更换的软挡帘密封装置,下部使用专用擦锡装置,既可满足密封要求,又可对辊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2.3温度控制锡槽采用电加热分区控制锡槽内玻璃带温度,通过合理的电加热分布,满足生产不同厚度玻璃的温控需要;使用锡液对流控制器对锡液进行纵向分区温度控制和横向温度调节,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3退火窑 3.1退火窑结构设计和密封 生产线退火窑节能主要设计特点有:加强退火窑保温区壳体保温,合理布置窑内的加热和冷却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和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分布。 科学制定玻璃带的退火曲线,降低退火窑的运行费用。A区冷却系统采用顺流工艺,降低A区末端玻璃板的冷却速度,使之与B区前端玻璃板的冷却速度接近,改善退火曲线的形状及玻璃板的退火质量。B区板上冷却系统采用热风循环,间接辐射冷却T艺。同时将热风直接冷却区设置成两个不同温度梯度的热风循环区,由于减少了玻璃板与风温之间的温差,可以获得平滑的玻璃温降曲线,降低玻璃的破损率。为适应不同厚度、不同板宽玻璃的退火,退火窑的加热装置采用位置可以调节的活动电加热装置,改善退火的质量。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退火技术和合理的退火温度制度,节约了能源,保证了玻璃板的退火质量。 3.2退火窑风冷却系统中使用变频调速技术 通过在不同工艺区应用变频调速技术的具体方法,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浮法玻璃经退火后,进行切割时要求温度≤70℃。这一温度决定于退火温度制度及控制水平。实际生产中,由于风机功率在设计选型时考虑较大的余量,以及季节和昼夜环境温度导致风温的变化,有时只需要很少的用风量就可以满足工艺要求。而目前玻璃生产厂家退火窑风机所使用的都是定额输出功率的电机,需要减少风量时,一般采用调节阀门和挡板开度来控制风量大小。在调节过程中,由于风机的风量大小无法调节,常常出现关小控制板上的风阀时,板下的冷却风量加大。关小这一组风阀,另一组的风量加大的不合理现象,就造成同一退火区内相邻风阀之间相互干扰,影响了退火温度制度。风机功率时定额输出,电耗没有减少,风机的运行阻力增加,反而加剧了阀体等冷却系统的损坏。 出于节能的迫切需要和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加之采用变频调速器易操作、免维护、控制精度高,并可以实现高功能化等特点,因而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方法开始逐步取代风门、挡板、阀门的控制方案,这就可以达到明显的节约电能,降低消耗的目的。目前在变频调速中使用最多的变频调速器时电压型变频调速器,由整流器、滤波系统和逆变器三部分组成。在其工作时首先将三组交流电经桥式整流为直流电,脉动的直流电压经平滑滤波后在微处理器的调控下,用逆变器将直流电再逆变为电压和频率可调的三组交流电源,输出到需要调速的电动机上。由电工原理可知电机的转速与电源频率成正比,通过变频器可任意改变电源输出频率从而任意调节电机转速,实现平稳的无级调速。 在退火冷却系统中合理的利用变频技术,通过调整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退火冷却用风量的大小。避免了过量的冷却风对退火的温度制度的影响,退火的温度曲线更趋向理想。产品的残余应力消除更加彻底,极大地提高了浮法玻璃的退火质量,减少玻璃的退火缺陷和切损。变频节能由流体力学可知,P(功率)=Q(流量)×H(压力)。流量Q与转速N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H与转速N的平方成正比,功率P与转速N的立方成正比,如果风机的效率一定,当要求调节风量下降时,转速N可成比例的下降,而此时轴输出功率P成立方关系下降。即风机电机的耗电功率与转速近似成立方比的关系。例如:一台风机电机功率为22KW,当转速下降到原转速的4/5时,其耗电量为 KW,省电%;当转速下降到原转速的l/2时,其耗电量为,省电%。另外,由于冷却系统中风压的降低风机运行阻力将减小,这样就延长了设备和阀门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设备的维护费用。 4其它节能技术 (1)三大热工设备的自动控制 目前在浮法玻璃生产线应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来生产优质玻璃,减少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对于降低玻璃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能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极其长远的意义。 玻璃生产线的关键技术包括:玻璃熔窑系统技术、锡槽系统技术、退火窑系统技术。三大热工设备的计算机自动控制节能技术采用可以提高玻璃质量,降低成本。 在锡槽和退火窑采用智能电加热系统和模糊温度控制可节约电15%~30%。 (2)混合料的配比进入玻璃熔窑的混合料的配比对燃料消耗影响较大,如水分补正使熔窑配料易熔化,减少燃料消耗;空气燃料比例寻优,可减少燃料消耗5%~10%。 (3)玻璃熔窑余热利用利用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熔窑烟气余热产生蒸汽,可用于生产及采暖,也可用于发电及制冷,从而减少外购能源数量,达到节能目的。

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分解结构

毕业论文基本结构如下:1、标题:文章的大纲。每一种文章的标题、风格都是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应始终体现作者写作的意图

毕业论文写作结构

导语:毕业论文的写作结构是什么呢?了解论文写作结构,是撰写论文的前提。而论文写作结构包括题目、摘要、正文等方面。下面是我分享的论文写作结构,欢迎阅读!

1、题目: 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文献综述: 一般不少于1000字。

3、摘要: 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400汉字;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实词。

4、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5、目录: 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6、正文:

(1)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2)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

①设计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②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要列出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根据此计算应选用什么原器件或零部件;对应采用计算机的设计还应包括各种软件设计。

③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功能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装置设计等,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

④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⑤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验算(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结论: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7、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末尾要列出在论文(设计)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9、注释: 在论文(设计说明书)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1.页眉:宋体5号,居中;奇数页按照“第1章 绪论”的形式书写章号和章题目,章号和章题目间需空一格;偶数页毕业设计的学生书写“XXX大学X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的学生书写“XXX大学XXX学院课程设计”、项目制开发的学生书写“XXX大学XXX学院项目制开发”

2.大标题:黑体小3号,居中;段前30磅、段后30磅、行距固定值20磅,章号和章题目间需空一格

3.一级节标题:黑体4号;段前18磅、段后18磅、行距固定值20磅

4.二级节标题:黑体小4号;段前12磅、段后12磅、行距固定值20磅

5.三级节标题:黑体小4号;行距固定值23磅

6.正文部分:中文采用宋体小4号、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段前6磅,行距固定值20磅,首行缩进2字符;一章结束后必须换页重新写下一章

7.页脚:阿拉伯数字

8.图:

1)图的标码须在图的正下方居中;宋体5号;段前6磅、段后6磅、行距固定值20磅

2)数据来源需写在图的左下方,宋体5号

9.表:

1)表的标码须在图的正上方居中;宋体5号;段前6磅、段后6磅、行距固定值20磅

2)数据来源需写在图的左下方,宋体5号

10.公式:

公式内容居中,公式标码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公式与括号间不加虚线

毕业论文写作的内容结构

一、毕业论文的内容组成和撰写内容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内容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内容顺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封面

2、目录(列出各项内容所在页码)

3、 中文部分的题目(标题)、摘要、关键词

3、 英文部分的题目(标题)、摘要、关键词

4、 正文

5、 参考文献

7、 致谢

8、附录

(二) 毕业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1、目录。目录是论文目次说明,要求独立成页。将论文的章、节、目名按前后顺序写上(论文如没按章节设置,就将三级标题题名按顺序写上,即1、、、这三级标题的题名),并在每一章节目名或三级标题名的右面注上所在页码。

2、论文题目。题目要简短明了,一目了然,体现论文的专业范畴和论文的内容,好的题目是论文成功的`一半。题目的字数一般要求控制在20个字以内。

3、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摘要应当简明扼要表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文字要精炼简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4、关键词。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6个。

5、正文。正文是全篇论文的核心和主干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写作毕业论文中所参考的主要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应附于文末。

7、附录。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注释,如:读书笔记、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等,放入论文资料袋。

8、致谢(要求独立成页)。致谢通常是用于表达自己对完成论文的感想,表达对在完成论文过程中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指导老师、答辩老师等)的谢意。现在它已是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作者的惯例,它体现出一种对自己劳动的总结,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治学者的风范。

二、毕业论文写作步骤要求

毕业论文的撰写大致分为四个步骤:拟定提纲,写成初稿,修改再稿,定稿打印。

1、拟定提纲。毕业论文的篇幅一般较长,内容较多,动笔写作时应先拟定一个写作提纲。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论文的轮廓,规划写作范围和思路。论文提纲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并注意多收集资料,开拓思路,多加修改。

2、写成初稿。论文初稿的写作是全篇论文写作过程中最艰苦的工作。初稿的写作首先应当注意思路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准确充实、论证要合乎逻辑性;其次要注意使内容尽量丰富些,以便于后面的修改;再次应注意广泛征求教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吸收更多的东西;最后还应注意在稿纸上留有充分的修改空间,便于修改。

3、修改再稿。初稿写成后,一定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完成一篇成功的论文。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都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发表的,专科生的毕业论文只是刚刚开始步入专业写作的门坎,更要培养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修改的范围是广泛的,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运用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等。修改次数可能是多次,不仅仅是再稿,而是三稿四稿。

4、定稿并打印。论文多次修改后,送指导教师最后审核把关,然后就可以定稿并打印。打印规范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律用A4纸打印,上边距为3cm,左边距为3cm,右边距为3cm,下边距3cm,倍行间距;正文页码居中。打印格式为:

(1)、封面。 一律按规定的范例编排。填写时应注意:学号填写完整,例如“971103”,不能填写“3号”或“03“等,专业名称填写 专业的全称,例如“市场营销”,不能填写“营销”等。题目用二号黑体字,其它项目用四号宋体字。

(2)、“目录”二字(四号黑体),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采用小四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3)、作者、指导老师均填写在封面上,指导教师一栏应填写教师姓名。

(4)、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论文(设计)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论文(设计)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四号黑体),[摘要]二字后空一格打印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采用小四号字体,内容采用五号字体。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之后为正文。

(5)、小标题:小标题以四号黑体字居中打印;换行打印论文(设计)正文。

(6)、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页尾注释采用五号宋体字。

(7)、图:图题若采用中英文对照时,其英文字体为五号正体,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

引用图应在图题的左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按章顺序编写。如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左上角,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图题放在图下方,用小四号宋体字。

(8)、表格:表格按章顺序编号,如表3-1为第三章第一表。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表中文字可根据需要采用小于小四号字体,表题放在表上方,用小四号宋体字。

(9)、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用四号黑体字,内容用五号宋体字,按论文格式要求打印。

(11)、致谢语三字用四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

(12)、附录打印格式同毕业论文,即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毕业论文写作的工作分解结构

毕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摘要、前言、文献综述、理论综述、对策建议及改进措施、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以及附录等等。当然,根据写作要求的不同,正文里面还包括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等。嘉木1011,专注论文写发。第一部分—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和浓缩,论文的水平,研究的层次基本上通过摘要都能看出来。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不能忽视。本科论文摘要基本上五百字左右就够用了。根据背景引出问题,然后阐述解决措施,最后给出的建议以及结论,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二部分—前言也是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通常是以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为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不要混淆,不能重复,干万不能把背景当现状,把目的当意义。第三部分—综述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文献综述也有自己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主要阐述一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局限性,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主要是为了引出自己论文研究的的方向,关于这部分内容,嘉木在这里不再赘述。第四部分—理论综述每一个论文选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没有理论依据做支撑,研究的学术性就大打折扣,这部分主要写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内容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正文重点这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研究成果的地方,在这个部分,你要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对策建议、改进措施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进行强有力的证明。要尽可能的体现出论文的研究价值,这部分要占用大量篇幅和时间精力。第六部分—全文总结这里就是相当于摘要,但是要更详细一点,要和摘要有所区别。第七部分—致谢致谢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天马行空,花里胡哨,更不能晔众取宠。第八部分—参考文献将引用的文献进行归类并按照引用顺序进行标准,参考文献数量要符合要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引用的种类要齐全,外文文献引用等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需要认真对待。

今天和自己的毕业生见面了,一聊就是两个半小时。在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的同时也理清了自己的指导思路,顺便形成了以下写毕业论文的所需的思维 都在说万事皆项目,写毕业论文也不例外。那么写论文需要哪些项目思维呢? 1)结果导向 写毕业论文当然要搞清最后的结果,论文写出来是要进行答辩的,那么,我们就要明白在论文答辩中会遇到什么,有什么要求,以此才可以策划整个论文的过程。 2)分解分解再分解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管理中一个工具,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一个项目时要做的事就是做分解,将总目标(合格论文)分解成大目标(论文的组块内容)再分解成小目标(论文的各个章节)再分解成微目标(论文的每一个句子或图表),当我们把写毕业论文的总体目标分解到一个个句子和一张张图表的任务时,我们就会觉得轻松很多,所以写论文的关键诀窍就是分解。 3)系统整合各种 写论文过程中我们要用到各种的素材,接触到各种人员,碰到各种困难,如果我们能够像做项目一样,主动充分地整合各种资源,扬长避短,就能够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 4)兼具计划性和灵活性 写论文当然要做计划,准备素材要做写作素材制备计划,撰写内容要做内容计划(内容大纲),写作过程要做写作计划,各种计划就是我们的思路体现,也就是把自己的的思考呈现出来,这点非常关键。而在写作论文是我们一定也会遇到各种突发的变化,所谓“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当我们面对意外时我们永远要做到的是积极面对,做及时合理的变更。 写毕业论文当然是写作的一种,但你发现吗?我们写的不仅是我们看到的,更是我们想到的,而我们想到的就是在利用发散思维。 1)思考从问问题开始 今天当我在问“你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时”,大家的回答多数是这样说的“没有什么。”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这可能是大家的确还没有准备好,也更可能是自己的知识还不足以问出问题。而我的建议是大家要勇敢地多问问题,比如当我们觉得起升设备溜钩的问题现象没东西可写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溜钩发生在什么时候?提升多重的货物会溜钩?在起升的什么位置会溜钩?不同的人操作溜钩的发生情况相同吗?等等问题,当问题被我们自己问出后我们就会发现,能写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2)带逻辑的联想 在写论文时,我们会发现论文中某一个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好像只有一个答案或只有唯一的一个对策,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没有打开!若想打开思维,就要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使用联想的方式,想到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概念,在获得大量想法后,整理一下,满足于逻辑性的要求,具体就是看看分类是不是合理,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重复;另外,对应因果关系的逻辑一定要理清谁是根本,谁是表象。 3)关联性思考 写论文时我们也会遇到论文某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好像已经全部写出了,的确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了。而这时我建议:用关联性思考去重新思考问题,看看问题在相反、相似或相关的的方面或领域的变化是什么?这里的关联性思考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 关联性思考技巧 )写论文的背后往往是对某一主题的研究,而研究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证明和证伪。 1)先假设再验证 一个研究首先就要对主题进行各种可能性的思考,也就是先进行假设,以假设作为一个前提,再用各种科学的方法证明这个假设,以此得到研究的结论。 2)没有最好,只有合理 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纠结于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解决方案好像都有道理,有解决问题最彻底的,有成本花费最少的,也有解决问题最快的,如何选择?我的答案是:将解决方案放在论文中的背景中去,去实际的验证一下。 3)实验为了验证 “为什么要进行实验或仿真?”今天在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们的反馈:实验就是验证前面的假设或分析设计是对的或错的。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学生不多。在我看来,在论文的后段出现的实验和仿真也是辩证思维的一部分,我们设计的系统到底对不对?有没有一些bug?在不同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实验中解答,当然,做实验或仿真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契机。 以上,就是我们在写论文时应该有的写作思维。今天的最后,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我的工龄和学生的年龄是相同的,所以又当了一回一个“爱说教的长辈”,真的有时感觉自己有些讨厌,我想改,你愿意帮我吗?下面的这个红色按钮就有这个作用。

毕业论文基本结构如下:

1、标题:

文章的大纲。每一种文章的标题、风格都是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应始终体现作者写作的意图,文章的主旨与整体或不同侧面。毕业论文的题目一般分为一般题目、副标题、副标题。

2、目录:

一般来说,论文篇幅较长,带有副标题。论文的题名设置,由于其内容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也较大且较为复杂,所以通常设置目录。

3、内容提要:

全文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作者用极其经济的笔墨,勾勒出全文的整体面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简要描述了全文的框架。

4、关键词:

那些表明文献主要主题内容但不规范的词语。它是从一篇论文中选择的一个词或术语,用于文档索引,用来表示全文的主要信息项。一篇论文可以选择3 ~ 8个单词作为关键词。

5、正文:

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例证或现象

提出的事实根据应当客观真实,必要时应当注明来源。以前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在理论分析中,应该清楚地把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作品,都应注明出处。

本人的分析,讨论和结论。使事实、前人的成果与本人的分析和讨论有机结合,注意逻辑关系。

6、结论:

结论应是本文的最终结论和总结性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该是整篇文章的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目的,而不是局部问题或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对文章每一段摘要的简单重复。

结论是,本文的结论应体现作者更深层次的理解,是通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从本文的全部材料中得出的一种新的学术总论和总论观点。

结论可以采用“结论”等词,要求精练,准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观点及其意义和作用,也可以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准确、完整、清晰、简洁。

7、致谢:

感谢声明可以放在正文的最后,表达对以下方面的感谢:国家科学基金、科研奖学基金、合同单位、企业、组织或个人的资助和支持;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并提供便利的组织或者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供意见和协助的;复制、引用的材料、图片、文件、研究思路和思路的所有权;其他需要感谢的组织和人员。在毕业论文中,要感谢导师以及对论文工作做出直接贡献的人和单位。

8、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问卷调查原件、数据、图表及其说明等。

毕业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本专业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文体上,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实践或理论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意义的评注。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分为选题和研究选题两个步骤。

选题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选题进行研究。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收集资料,研究资料,澄清论点,选材,最后撰写修改定稿。

考生可以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和观察等三个方面的资料收集。收集的数据越具体、越详细越好。最好列出要收集数据的书目和详细计划。

首先,在查阅资料时,要熟悉和掌握图书的分类,善于使用书目和索引,熟练使用其他参考书,如年鉴、摘要、目录、编号等。其次,实地调查研究可以获得最真实、可靠、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的目的、对象和内容应当明确。

调查方法包括:一般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方法包括会议、访谈和问卷调查。最后,关于实验和观察。

实验和观察是收集科学数据、获取感性知识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理论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的实践基础。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医学等专业研究中,使用时应仔细、全面地记录。

在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根据选题,建立基本论点和子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突出新思想,创新是灵魂,不只是重复前人或复制。

与此同时,也应该避免追求越来越多的倾向,担心如果把现有的知识用一段长而不完整的篇幅复述出来,就不能反映出自己研究的特点和成果。

修改最终版本。通过这个链接,可以看到写作意图非常明确,基本论点和论据准确、清晰、正确的材料,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如果有一个逻辑参数的影响,完成段落结构的大小,连接自然,句子的单词是正确的,这篇文章是否符合标准。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