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人体经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23:48:16

人体经络研究论文

复旦团队首次公布人体经络影像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表符合人体经络传统描述的系统图像,让人得以“看见经络”。研究小组对数百种药物和食物进行测试后,发现茶的归经感最强。此后,通过不断的研究,团队得出结论:不同茶叶对应的归经规律极其明显。相关论文《茶叶激发的人体红外影像显现经络系统》发表在3月份的《定量生物学》杂志上。 经络理论是古代中医的一部分,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根据这一理论,人体经络分为经络,也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筋和十二皮区。经络分为正经(十二经脉,称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经脉,称为‘奇经八脉’)。络脉分为浮络(体表静脉);络脉15条(共有15条,其中“十二经脉”和任、督各有一条络脉,共有15条络脉,合称为“十五络脉”);孙络(络脉的最小分支)。

经络的医疗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对经络穴位的针灸,和根据经络对应的属性配备药剂。在中药学里,归经是指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种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如黄芪归肝经,黄精归肾经。用现代科学的各种实验和分析证实,这两方面的各种实践都有显著效果。对各种穴位的针灸方案有显著治疗相关疾病的功效。而草本药物所含化合物成分对应的经络归属,也符合特定的数学模型,因此归经属性是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预测。

多年以来西方医学界都对我国的传统中医学持怀疑态度,认为只有打针吃药才能治好病,对我国中医的针灸、经络穴位推拿等很不理解,但却不得不承认中医带来的治疗效果。如今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中医学所说的经络应该是存在的,并且他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有力佐证,这些都是真的。

我国的传统医学也就是中医,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历经波折,许多真正的好东西已经在历史中失传了。特别是近代历史上,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大,被许多人认为是不现实的,特别是西方医学界,他们以“无法证实经络存在”为理由,一直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别的不说,就说近一年多流行病肆虐全球期间,我国中医制作的药物就起到了很好疗效,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所以传统医学并非某些人能够抗拒得了的。而最近,国际权威的《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就发表论文称,科研人员通过专业技术,首次清晰看到了沿人体经络和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有力佐证了中医经络和穴位存在的真实性。

发表论文的杂志期刊是国际权威的,参加实验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也是权威的,足见这是国际医学界首次用实验证明了中医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也说明中医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并非都是玄而又玄的理论。参加此次科学研究验证的,是以新奥集团生命科技研究院为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众多科学家参与协作验证的,有足够权威性和说服能力,这也说明随着科学的进步,我国传统医学正在逐渐得到世界医学界的承认。

国人基本都知道,中医学上有一种人体经络穴位的概念,虽然它在人体解剖学上是无法用肉眼看见的,但是根据古人传下来的经络穴位图谱和相关理论,中医却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能说看不见就不存在,甚至在如今流行的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中,这种经络和穴位理论仍然大行其道,西方科学家看不到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够不着我们的传统医学,当然并不是说现在中医就比西医厉害,现在的中医是比不了古时候的。实际经络和穴位,应该就是人体能量运行的线路轨道,用肉眼当然看不到,如今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能够看到部分经络能量迁移线,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进步了。

我认为是真的,因为中医是植根于祖国肥沃的文化土壤里面,而且经过实验证明,确实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可以调整脏腑的机能,预测人体的健康状况,有了相关的科学依据,会更加将中医发扬光大。

人体经络检测论文

我认为是真的,因为中医是植根于祖国肥沃的文化土壤里面,而且经过实验证明,确实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可以调整脏腑的机能,预测人体的健康状况,有了相关的科学依据,会更加将中医发扬光大。

中医家刘渡舟1985年讲:中医的整体观是大整体观,人体的、体外,都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完全是一体的。这个科学性很强。科学越发达,中医越能被人所崇拜,这就是中医的科学。

这一发现对于中医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避免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打着幌子人的想法了。

1、不是中医赶不上科学,而是科学赶不上中医;

2、经络的意义;

3、中意的千年传承中,许多没有被证实东西,早晚会浮出水面。

2021年三月份,以新奥集团生命科技研究学院为主的研究人们员首次清晰观察到了沿着人体经络和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这项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为中医之中提到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的疑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解答,同时参与研究的还有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工作人员和科学家。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内存在大量的血管和淋巴组织,科学家们采用了造影剂也就是光素钠的行进路线对人体进行追踪拍照,在避免其沿着血管和淋巴组织行进的可能后,科学家们发现光轨迹总体上是沿着心包经的相邻穴位行进,自间使穴至内关再到曲池穴完全与心包经穴位相吻合,最终形成了非常稳定的经络行进路线。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次在人体手臂上发现的这条长达20厘米的经络线,是首次在人体内发现经络的运行轨迹。

经络是中医学说中最核心的存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连通人体血液与各个器官以及皮肤表层组织的存在,简而言之可以认定为其是一条路,一条连接着人体各个部位的路。只有这条路无比畅通无阻的运行,才会让生命体健康的发展和存活。这与我国许多偏远地区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是一样的。只有这条路高速且畅通,才会使身体健康。经络外部联系,整个自然界内部联系人体五脏六腑和血液,也是中医区别于西医最大的存在。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瑰宝。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期间,面对疫情中医大放异彩,也让人们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个曾经不被人看好的存在。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在许多地方的偏僻胡同里面,一位老中医禁用盒银针,一个药柜就能治愈许多被大医院下达死亡通知书的病人。

科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才几百年,面对中医传承数千年的这个庞然大物,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医越来越多的谜底会以科学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

研究人员还尝试拍摄“子午流注”的效应,曾在一周内重复试验3次,发现每个时辰的身体红外辐射基本符合“子午流注”规则。每进入下一个时辰,身体的影像会迅速转变,误差不会超过8分钟。

经络研究论文

就学了这么点东西,写什么论文。连中医皮毛的皮毛都没摸着呢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新奥团队在心包经手臂部分获取超过20cm长的清晰经络荧光影像,最初采用造影剂荧光素钠,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内,使用激光对荧光素钠进行激发拍照,首次在人体采用全新的示踪方法获取到经络轨迹。

从来都没有发现也不可能发现,不要把功能性概念和具体物质形态一一对应,中西医结合的下场不了了之就是结局。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不要强扭在一起!你有自己的特色有明显看见的效果还有必要用所谓证据证明吗?疗效牛逼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网络体系研究论文

随着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日趋庞大,功能完善且独立。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 范文 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在办公以及管理方面已经大范围实行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路可以进行信息共享,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关于单位的机密信息都会录入到电脑中,而在计算机网络面临安全问题时,就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由此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利。所以对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安全维护 措施 ,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事业单位;管理

计算机网络由于办公自动化程度高,运行速度快,所以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现阶段,在事业单位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通过单位的内部网络,可以详细的获取单位所有信息。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并且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方式,所以对事业单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网络信息泄漏,不仅会导致客户信息的泄露,同时企业内部的各种机密信息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会严重损害到个人以及单位的切身利益。所以应该加强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从制度建设到实际操作执行,都需要有健全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单位内部信息资料的安全性。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主要特征,在资源共享下才能够加深各部门之间的联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资源共享性才为攻击者提供了破坏安全的技术,因为在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准许外部服务请求时,攻击者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获取单位内部信息。

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网络中来。并且随着网络信息网的功能逐步扩大,在网络上要想获取单位以及个人的信息将更加容易。比如网络中使用的人肉搜索,可以通过全体网民的参与,或者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已经和现实社会直接关联。

网络 操作系统 的漏洞

网络操作系统是进行网络信息运行的主要形式,通过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够实现各种网络行为。但是由于网络协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漏洞,这是目前还无法彻底解决的安全问题。

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

网络设计是指拓扑结构的设计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选择等。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都会直接带来安全隐患。合理的网络设计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不合理的网络设计则会成为网络的安全威胁。

恶意攻击

恶意攻击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重要的安全问题,黑客通过高超的技术手段,利用木马病毒等手段入侵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从而恶意篡改或者窃取单位内部信息,为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这种黑客恶意攻击的行为,随着黑客水平的提高,其入侵的成功率就越高,对于一般性的事业单位其防范能力较弱。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或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单位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当一个网络接上Internet之后,系统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墙技术完成。

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配置在防火墙上。其次,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再次,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降低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相对于防火墙技术而言,数据加密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则显得比较灵活,尤其是对于单位内部的信息安全防范具有较好的效果。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在面对外部攻击时,能够及时的检测出攻击行为,并且给予相应的保护,而对于被动攻击,则能够有效的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密钥”的方式来完成,密钥只能是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掌握,可有效的保护信息安全。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是根据单位内部的信息机密程度而对访问者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单位根据信息的机密程度将其分为若干个安全等级,然后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可以访问相应等级的信息,一般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的双重防护方式来实现。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是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这此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IDS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策略集中,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同类型的入侵。此外,还有防病毒技术,主要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提升网络主机的操作 系统安全 和物理安全,为防火墙技术的发挥提供有利的基础保障。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功能异常强大,但是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网络信息被篡改或者窃取,那么将会对单位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在单位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为了确保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需要加强全体人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且使用先进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做好全面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为单位的高效运行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翔.加强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1.

[2]谭人玮.浅谈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4,8.

[3]周伟.试论当前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6,15.

试论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 方法

摘要:本文就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注重把握涉密系统的安全保密工程建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密建议。

关键词:涉密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策略

涉密系统的安全保密工程较为复杂,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涉密系统的保密方案,通过保密方案的有效设计,满足涉密计算机实际需要。本文在对该问题分析过程中,从保密方案设计、安全保密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分析内容如下。

一、安全保密方案设计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包括了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无线移动平台三个部分,涵盖的内容较多,并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使用人员的权限进行认证,通过身份识别后,才能够登录系统,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网络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了授权、控制USB、网络接口以及授信涉密终端的访问,通过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控制和监测,避免系统内部重要信息遭到泄露,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一般来说,在进行保密方案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以下几点:

(一)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安全问题涉及到了服务器与通信端口的链接和加密操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身份认证。同时,服务器安全保密方案设计还应该涉及到管理权限的控制,并利用USB令牌密码,实现控制目的。

(二)客户端安全:客户端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了文件的传输保护,包括了传输进程、注册表、远程接入监控等相关内容。客户端安全需要避免客户端代理出现被破坏的情况,并且需要采取双向的保护措施,从USB接口、I/O端口、本地硬盘等进行加密操作,保证客户端安全。

(三)管理安全:管理安全主要在于对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通过USB令牌,可以使管理人员获得管理权限,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

二、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的解决方法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问题的解决,要考虑到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的区分,在涉密系统内部对安全域进行划分,并能够针对于重要文件信息进行重点管理,从而提升涉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所示:

(一)划分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方案的应用,要对涉密系统和非涉密系统进行区分,能够使二者之间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这样一来,可以对涉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涉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国际联网,应该采取物理层的区分方式。同时,结合安全保密技术,对涉密系统进行重点管理,对非涉密系统采取基本的管理方式即可,对保密费用进行合理划分,降低保密成本。涉密系统保密过程中,还需要对涉密系统的规模和范围予以明确,从而保证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一般来说,涉密系统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定密太严和定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安全保密成本增加,也使得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遭到忽略,不利于涉密系统的安全工作。针对于这一情况,明确定密工作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在具 体操 作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保密措施,提升系统安全性。

(二)加强安全域的划分。

涉密系统内部设置了相应的安全域,安全域包括了安全策略域和保护主客体两个部分。系统内部在进行安全域划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局域网、逻辑子网等网络结构,从而对涉密系统内部安全域划分问题予以有效考虑。安全域结构组成,需要针对于信息密级和重要性进行划分,并且融入VLAN、域等理念,保证安全域划分与实际需要保持一致性。

(三)注重加强管理。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保密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系统安全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这样一来,针对于技术缺陷,可以通过管理对问题予以弥补。一般来说,涉密计算机系统安全系统保密的管理与技术比例为7:3,管理对于涉密计算机安全性重要程度更高。在保密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管理工作,实现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的紧密结合,从而提升保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关键点在于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系统遭受非法入侵几率。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安全问题影响到了涉密计算机系统,针对于这一情况,要注重对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进行分离,并对涉密系统内部的安全域进行有效划分,加强管理,以保证重要信息不被泄露,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俞迪.基于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03:35.

[2]刘勇.基于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信息通信,2014,02:92.

您可以来拿一份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现代化管理及计算机网络建设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信息化系统的出现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对于我国现有的企业而言,信息化技术的进入能够提升现有的工作效率和人们的工作节奏,很多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要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就应该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这样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1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方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正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与传统的关系体系相比,现如今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优势。计算机在企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实现人们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建设奠定着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现代化的企业在发展当中还常常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体系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内容,无论是在 企业管理 方面还是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都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这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具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别。所以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的发展将会更好的实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企业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关系

现代化网络建设将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现代化的网络建设将会促进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在互联网技术十分发达的21世纪而言,如何运用现代化 网络技术 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只有更好的实现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我国传统的企业发展中,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 方法 却并不在乎,但是现如今我国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管理方式已经有所认识和改变,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互联网迅猛,只有学会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企业管理和规划才会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现代化网络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运用现代化网络建设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这些都是传统的企业管理中所不具备的条件,在现代化的21世纪中,人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在网络建设中注入自身的管理方法,一旦需要使用就可以将其查阅出来。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中会涉及多个部门,为了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应该定期的让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现代化的21世纪中,只有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才会更好的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而互联网技术恰好可以让企业内部之间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为人们的工作和发展给予了更多的保障。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享,有了这一优点就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侧重网络的使用,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比现代化的技术具有十分巨大的优势,无论是在反应速度还是在出错率上都超越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这也是为我国未来的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了解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好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的核心,而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内容。现代化的企业中很多管理者对于计算机网络化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人们认为计算机管理是一门较为科学的技术,只有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才会更好的掌控计算机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企业发展中,一定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于计算机网络化的认识,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实现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企业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企业现代化管理对于计算机操作性的要求较高,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是不合格的,所以加强对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将会更好的实现企业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茂林.企业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网络建设[J].知识图,2012(09):135~154.

[2]李媛,李高平.现代化企业管理需要计算机网络[J].社审经纬,2014(06):108~129.

[3]王玉华,范宝德.企业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网络建设[J].中国物资再生,2010(04):167~180.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防备网络攻击

0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比较严峻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黑客攻击,病毒侵入和间谍软件恶意进入攻击。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为解决目前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安全问题提供思路。

1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内涵

计算机信息安全是指综合应用密码、信息安全、数据恢复、局域网组网与维护、数据灾难、 操作系统 维护以及数据库应用技术,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不受到侵害。计算机网络安全则是指应用相应的网络管理技术,从而保证网络环境数据完整、保密以及可使用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逻辑以及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指的是保证信息完整、保密以及可用,物理安全指的是保证。物理安全主要是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安全等。

2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现状

尽管近些年来,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加强了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现状的重视,但是仍然还是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缺陷。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缺陷问题是一种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它是由于相关企业对系统以及安全的不重视、管理不善、管理不到位和管理缺陷,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遭到安全的威胁, 措施 部署不到位、内部信息窃取、系统反腐被攻击等屡屡发生。

第二,检测以及设计系统能力欠缺。主要包括代码设计以及安全架构的设计,很多进行系统设计的人员信息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自然导致了此时设计出来的系统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这样的设计必然也是经不起一些恶意攻击的,很多黑客可以利用一些漏洞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对相关信息以及篡改,入侵相应的检测系统,严重影响信息的真实性。

第三,病毒。病毒专门编制的对计算机进行插入破坏或者数据破坏的程序以及代码,它们具有自我复制、传染、寄生以及破坏等多种性质,能够通过数据传输、程序运行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的移动硬盘是其很好的传播途径,对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性。

第四,计算机电磁辐射泄漏网络信息。电磁辐射泄漏主要包括传导泄漏以及辐射发射,对信息安全泄露一般多为传导发射产生,由于计算机设备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其外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传导辐射以及电磁辐射,产生辐射的部位包括 显示器 、键盘上、主机、打印机等。除此以外,还存在系统漏洞攻击、木马以及特洛伊攻击、网络软件缺陷等问题。

3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某些漏洞。这些系统无意中的漏洞缺陷,却成为黑客攻击的通道。当运行在客户机或服务器的系统程序包含着漏洞代码时,黑客就能利用这些问题来实施攻击。拒绝服务攻击。这是黑客最常用的攻击方式之一,通常是使服务器出现如下结果:服务器的缓存区存满而无法收到新的请求或者利用IP欺的方式影响服务器与合法用户的连接。攻击者通常通过某种方式使目标主机来停止提供服务从而达到攻击网络的目的。拒绝服务攻击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对网络的可用带宽或连通性的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对网络来说一直是一个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网络协议的本身安全缺陷所造成的,因此拒绝服务也就成了入侵者终极的攻击手段。

第一,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安全保障技术,它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主要针对计算机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或者是单独节点进行的保护。简单实用、透明度高的防火墙,它安全保护装置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安全要求,即使在不对原有网络应用系统做出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这种安全保障技术在运行保护时对从内部流出的IP报进行检查、分析和过滤,最大程度的做到对被保护的网络节点的信息与结构和外部网络进行屏蔽。另一方面屏蔽一些外部危险地址从而实现保护内部网络环境。防火墙安全保障技术原理是由一对开关组成,一个阻拦信号传输而另一个放行信号传输。它在计算机网络中代表一个网络访问原则,从而实现一个网络不受其他网络攻击的最终目标。在对自己网络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设定防火墙的安全保障参数,即对于自己以外的外部网络数据通过防火墙规则进行设定,设定好自己网络的安全策略来过滤检测网络信息,安全放行,存在安全问题则进行阻拦。

第二,数字加密技术就是对网络中重要的信息用特殊数字进行编码,使非法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识别。这样即使非法用户盗取了网络内的信息,也无法识别信息的内容。一般在大型的商业领域以及金融领域中经常使用这种技术,例如国际之间进行的贸易订单等。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拥有局域网的分公司。分公司在和总公司进行联络时,必须对重要信息加密,防止信息外露,在局域网与互联网相接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安全。

第三,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用来解决网络用户验证以及解决用户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的。这是一种策略和机制结合的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在最大限度内可以授权访问限定资源,保护资源是它最大的特点,对恶意和偶然访问的无权客户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访问控制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所在。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这也是计算机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安全机制。

第四,防病毒软件是一种能全面保护网络的安全软件。例如瑞星杀毒、百度卫士、腾讯电脑管家等软件都可以帮助网络用户更好的保护数据而不受侵害。网络防病毒软件主要是通过检测病毒、联网查杀、预防新病毒、病毒查杀、及时更新等方面体现出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高级,对计算机网络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用户一旦发现系统感染了病毒,应立即使用防病毒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及时删除非法用户,了解系统的感染程度,扫描出病毒所在的具体位置,彻底的将病毒清除干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第五,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改革和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修订管理的制度,提高相应监督人员的安全和管理意识,备份信息,开发相应的监督管理的应用系统,加大有关部门监督以及控制的力度等。首先是修订管理的制度。只有加大对管理制度修订的重视,修订出合格适用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动。其次是提高相应监督人员的安全和管理意识,通过对相关人员做出安全培训,提升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以及信心。

接着是备份信息,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定时对一些数据和材料做出网络的备份,防止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应的数据和材料无预兆消失。然后是开发相应的监督管理的应用系统,只有好的监督管理的应用系统才能实现有效的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防护,因此要加大相关方面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最后是加大有关部门监督以及控制的力度,实行责任制,落实好各方任务和责任,使得管理方式更加先进、科学。第六,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建设。要关注优良的服务器的选择,众所周知,服务器是否优良决定了整个网络运行的好坏程度,它是网络的核心以及关键点,因此要加强服务器热插拔技术、只能输入输出技术以及容错能力方面的建设,提升服务器优良程度,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缺陷、检测以及设计系统能力欠缺、病毒以及电磁辐射泄漏网络信息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只有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大力发展安全体系、加强对技术方面的研究、防止黑客入侵、改革和创新管理、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建设以及提高对加密技术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哲,左继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现状与防护策略研究.福建电脑,2010.

[2]马丹.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12.

[3]焦新胜.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的探讨.科技传播,2011.

中医经络研究论文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 “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 “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编写要点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详细提纲举例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