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彝族民俗论文研究的选题依据

发布时间:2024-07-02 13:03:56

彝族民俗论文研究的选题依据

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详细的你自己添加吧!~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其呈现的价值。

选题的依据:

1.通过大量文献和数据分析得到的选题。罗列清楚其具体数据和理论等资源。

1.该选题是至今国内外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选题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目前本领域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具备研究价值。

5.清晰地陈述这个选题具备哪些吸引点。

二、选题的意义

关于论文选题的意义这一模块。我们来明确“意义”的释义。“意义”的基本解释为:1.谓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 2.内容。 3.美名,声誉。 4.作用,价值。总的来说就是陈述写该选题具备一定的意义所在。所以在意义这一块我们必须要体现选择这篇选题的价值所在。

我们可以从三点入手。第一,该选题具备一定的需求性。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科学需求两方面入手。第二,该选题具备一定的学术性。课题具备本身的学术和理论价值。第三,该论文选题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明确体现具备一定的写作空间。按以上三点进行阐述,让导师清楚了解这篇论文选题的价值,那论文选题报告就没大问题了。

选题意义要突出什么?

选题意义要着重突出这几点:

1、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最好有具体数据或者文章来说明这一点,这样比较有可信度。2、你的选题前人研究过,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研究到位,或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不尽如人意。以上两点都需要你有具体的例子或者数据来证明,提高可信度。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

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

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

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

3、本领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领域先进的方法可引入等;

4、请教身边的同学朋友。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就能掌握选题依据的内容:

现状: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的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解决的、半解决的、未解决的);

问题:你要为你所在领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方案:你所有的研究方向、思路,是找到了新方法,还是对旧的方法进行改进,又或者是从其他领域引入本领域未用过的方法,将有什么创新的地方;

意义:写这个题目的意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你所要突破的难题,对本领域研究发现有什么积极作用?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

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

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

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

3、本领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领域先进的方法可引入等;

4、请教身边的同学朋友。

选题建议:

一、联系工作实际

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

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

二、选题适当

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

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

彝族民俗文化的论文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彝族就是这个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成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 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凉山彝族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由它向外衍射,涉及所有社会活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个人的言行都 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相对的稳定性。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调整社会关 系,规范人们行为,维护内部团结的重要力量,并在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得到完全体现。 凉山彝族习惯法是在凉山彝族社会中,人们经过长期生活约定而成又口头传承的一套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彝族常常依靠传统道德价值观 和习惯法来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国家法很少有互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冲突与断裂。由于民间纠纷发生的普遍性、经常性,其正确解决不仅对 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凉山彝族地区的现实社会生活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凉山彝族地区法治建设的推进及凉山和谐社会的 构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在广泛收集、深入调研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资料的基础上,在参加四川省社科联十一五规划课题、四川省教育厅彝族习惯法相关课题的过程中,对凉山彝族传统 道德价值观和凉山彝族习惯法两者之间的逻辑必然性,对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家法与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和彝族习 惯法的整合进行专门研究。希望在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更新和发展,推陈出新,存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深 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的教育,积极引导,既继承和发扬彝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又使凉山彝族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经过更新得到健康地发展。为更好地总结有利于 我国各族人民的法治经验和理论开辟更多的路子,为尽快地解决凉山地区法治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凉山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帮助。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首先,从彝族、族群概念和地域概念介绍了凉山彝族的起源与发展;从生产工具、衣、食、住等方面介绍了凉山彝族的物质文 化特征;从家支政权组织、土司制度、森严的等级制度、奴隶制的经济关系介绍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制度文化特征;从宗教信仰、哲学、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 惯及其他介绍了凉山彝族精神文化特征。其次,阐述了凉山彝族希望战胜自然、克服自然灾害,祈求平安、幻想永生,追求自由平等和人生价值,追求德行合一的理 想人格的传统人生理想。最后,阐述了凉山彝族尊君敬长、以孝为重、重义轻利、集体意识、吃苦耐劳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第二部分:凉山彝族习惯法。首先,从习惯、习惯法与法律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民族性、群体性、具体性、类比性的特征;介绍了少数民族习惯法观 念、规范、行为、实物形态等基本结构;分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道德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其次,从宗教、禁忌、风俗礼仪等方面分析了凉山彝族习惯法的起 源;从凉山彝族的血缘等级制度、家支制度、婚姻制度三个主要因素阐述了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发展、演变;从表现形态、基本框架和内容、纠纷的解决程序剖析了凉 山彝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凉山彝族习惯法的调解人——德古。 第三部分: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及现实意义。首先,论述了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对凉山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其次,从依照传统 习惯法私理案件、家支复仇事件时有发生、赔命价习惯法、不同等级男女禁止通婚、转房制、继承制、神判剖析了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对凉山彝族现 实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三,分析了地域因素、案件性质、当事人综合力量、当事人族别等影响凉山彝族社会国家法与习惯法适用的四个变量。最后,阐述了凉山彝族 习惯法中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积极功能、消极作用。更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彝族的风俗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歌声飞扬的壮族三月三歌会、载歌载舞的傣族泼水节、有花香弥漫的藏族采花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快乐无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而走进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会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的十月,是庄稼收割完的日子,是丰收的季节。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杀过年猪十分讲究,过年猪一般要喂养一年,喂得越肥越好。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劳,是富裕的象征。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好一坛荞麦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玛(外婆)家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每家每户都在杀年猪庆贺这一年的丰收。阿玛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年猪,将它摁在地上,猪侧躺着,四脚朝左,拼命地挣扎。爸爸赶紧双腿跪在猪的身上,手脚并用让猪动弹不已,舅舅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刺进猪的喉咙,顿时,猪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刺破青天。渐渐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身体也停止了挣扎。

彝族年砍猪肉也非常讲究。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后腿整块的砍下来给老人拜年,有的地方也将猪头肉整个拿去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祝愿老人们幸福健康、长命百岁。剩下的就砍成小块小块的放到火盆里烧烤,等考好后放在碗里。撒上盐,供奉给死去的`先灵,烧肉敬仙灵之后全家人方能坐在后盆边,吃着烧烤,喝着美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拜年是彝族过年的一大内容。彝族年猪宰杀后的第三天,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家门拜年,哪怕路程再远、路途再艰辛,也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拜年。一到彝族年,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见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拜年、亲朋好友们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有彝家谚语为证:“每到彝族年,天有大雁过,地有拜年人。”拜年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福词、送拜年礼物,主人家热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来客,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彝族年就是嘴巴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全家团聚,丰衣足食,共享天伦之乐。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彝家山寨,您一定会被彝家美酒的香甜所陶醉、被彝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被彝族人民美满的生活所感动……

我从入职至今已快三个月了,这几个月里,在领导和同事的匡助下,我对工作流程了解很多,后来又经由培训,又使我了解了以“以情服务、专心做事、务实高效、开拓进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及各项规章轨制。

一、以情服务、专心做事。

工作中我对来访的客人以礼相待,保持着热情,耐心地匡助他们,对他们提出的题目自己不能回答时,我向领班、老队员请教后,给予解答;工作中时刻想着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对处理违规违纪的事情都是做到“礼先到”,不摆架子,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于他们谈心,避免和他们矛盾,影响公司形象。

二、遵守轨制、敢抓敢管。

奥特莱斯、四楼影院施工期间,我按轨制、按程序对工人进行治理,天天对进出的职员、货物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免可疑职员进入、公司财物被盗;对于那些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就好比进入施工区域没戴安全帽;高空功课没系安全带;动火时没有灭火举措措施”等之类的现象,我都按照公司的轨制、程序进行整改处罚,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以确保施工期间零事故。

三、任劳任怨、孜孜不倦。

对领导的铺排是完全的听从,并不折不扣的执行;以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心态去工作,一如既往地做好天天的职责;糊口中我也经常关心同事,常常于他们谈心、交流,他们不开心时,我就会去开导他们,给他们讲笑话,逗他们开心。我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经验。

工作中我也有良多不足处,但我时刻以“合格金源人”的尺度来要求自己,以同事为榜样去提醒自己,争取能做一名合格的金源人,能在世纪金源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能为世纪金源的灿烂奉献自己的一份气力。

导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彝族的民风民俗作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普格是凉山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是火把节的故乡。

火把节是祈祷幸福、祝福吉祥的节日。火把节原旨是驱虫灭害、保佑庄稼获得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普格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日子。

火把节的第一天,各家各户清洗炊具,杀鸡宰羊,筹办丰盛的节日晚餐。吃晚饭前,大人们把饭盛进簸箕里,把菜放进盘子里,筷子与勺子放在菜上,然后一起摆放在门前。希望已过世的老人们回来吃顿饭,来看看儿孙,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长寿,并把家中的不吉利带走。祭完过世的老人,全家才开始吃饭。晚饭后,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来到寨口,用火把烧几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围绕火堆念起火把祝词。人们迎着金灿灿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词一声高过一声,欢乐一浪压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火把节的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个固定的场地。火把节的场地是一块圆而平坦的草坪,外围是浓浓密密的树林,过节的人们坐满了草坪四周。这天要进行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普格彝民的摔跤与人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日本相扑运动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赢,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输,而要看谁的双脚先离地,谁的双肩先触地。能参加火把节摔跤比赛的小伙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们时而被这个抱起,时而被那个摔倒。战败者不气馁,战胜者也不骄傲。他们都冷静地迎接新的挑战,直至无敌手才算胜利。

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选美活动。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金银首饰,每人撑一把黄油布伞,相互牵着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围成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跳起了优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转的彝族歌。五彩艳丽的裙子摆动着,旋转着,如彩蝶展翅,似孔雀开屏,煞是迷人。姑娘们努力展示出自己的美。记者们可忙坏了,又是拍照,又是录像。评委们也在精心挑选着百花丛中的“牡丹花”。瞧,他们满头大汗,看来还真难选出来呢!傍晚,各家各户点燃火把,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屋内、院坎中转绕,口中念道:“烧死瘟疫,牛羊发展。”祈求六畜兴旺,庄稼获得丰收。接着,全寨各家各户把剩下的火把集中堆放于村头牛羊出入的路口,燃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的上面放一块石板,每家朝石板上投小石9粒、草9根,象征着数不清的牛羊来吃草,收不完的庄稼堆成山。

家乡的火把节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成为集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和民风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盛大节日。近年来,每逢火把节都有大批的外国朋友和港台同胞来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节。

朋友,请来普格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将会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又一幕……

这是一个风俗众多的民族,那风光秀丽、山清水秀。

彝族,源于汉史记载的“西南夷”,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登记了800多万人,越、老、缅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那儿服饰多彩缤纷。有细腻的梁山服饰,古朴的折叠凉山服饰,粗糙的折叠乌蒙山服饰,多彩的折叠红河服饰。

那儿食品多彩多样,素有玉米,荞麦,大米、土豆,荤有牛、羊、猪、鸡肉,好喝酒,有甜、辣两种。

那儿节儿日盛大,火把节在农历6月24日,家家杀鸡宰羊,煮荞麦饭。晚上点燃火把,唱歌庆祝。

那儿建筑富有特色,先用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成土墙,多为三间或五间。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去玩呢?希望你提供更多的旅游宝典哦!

我盼了好久的,终于盼来了火把节。今年的火把节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在彝海公园里,天刚黑就已经准备要开始祭祀活动了,人们用最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来点燃今年的圣火,太阳女举着火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她们举高火把点燃了七星灯同时也点燃了火堆。七星灯被点燃后礼花也绽放了。渐渐的礼花形成了一个火堆的形状,仿佛在为彝族火把节的一切欢呼。在夜晚,人们围着大大小小的火堆,跳起了左脚舞。大大小小的炎堆挨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左右移动着跳舞,它好像在呼唤着人们,让人们一起来跳舞。听,音乐响起了,三弦弹起了,人们唱起来了,大伙欢快极了,小朋友们跳起来了。在这里人们围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这里管你认识不认识都拉着手并着肩,在一起舞蹈。这么隆重的场面当然也少下了我了,我左边拉着大姐姐右边拉着小弟弟,虽然下怎么会跳,但还是跟着节奏跳着、唱着。

在桃源湖,音乐喷泉开始了。在喷泉里露虹灯亮着,把水花照得五彩缤纷。水花时快时慢、时粗时细。有时像小松鼠左蹦右跳,有时像小鹿在跑步,有时像兔子在和乌龟赛跑,还有时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火把节很快就结束了。我还没有玩够呢!我真希望一年有很多个火把节,这样我就看更多的精彩节目表演 。

我是一个彝族女孩。我给大家介绍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

中国有大约有776万彝族,有4500年的历史,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彝族的风俗习惯——食俗,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宰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杀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杀猪过年的食俗,大部分给自己吃,少部分请客人来家中吃。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晒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成为一年的主要肉食来源。过年过节时还要吃糍粑、饵块、喝坛子酒。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无灾无病,平安大吉。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毒蛇和害虫。彝族喜欢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时必须一饮而尽,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现得淋一漓尽致。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席”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男一女老少喜欢跳左脚舞,每当夕阳西下,男一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跳着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一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一盈健美。特别在过年时和立秋时节,大家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斗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一团一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一女互撒,然后对歌。

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地不同,这只是我家乡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做客!

大家好,我最近收集了一些关于彝族有趣的风俗和生活特点,所以我把这些有趣的特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彝族的服装都是一样的,男人通常会穿黑色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脚长裤。女人多数会保留自己民族服装特点,一般头上会围上包头,还会系上腰带和围裙,有些妇女会穿长裙,确实非常有特点。

有衣服穿了,还要有东西吃,彝族的主要食物是玉米,而不是米饭和面食,这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除了玉米,彝族有时还吃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彝族人虽然也吃面和大米,但不像我们吃的次数多,他们只是偶尔吃一次而已。彝族人吃肉的方式也很独特,他们把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去炖,汉族人称这种肉叫“坨坨肉”,光听这名字就能想象这肉好大。彝族吃饭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那就是酒,酒对于彝族人是一个重要的物品,酒可以解除纠纷,而且还是交结朋友等各种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一般有了酒,不管什么事都很容易解决。

吃的穿的都有了,还差一个住的地方,彝族的房屋和汉族很相似,他们夯起几面墙,再用长长的“板顶”盖上去,加固一下就可以了。

那彝族有没有一些有趣的节日呢?当然有,比如火把节就是一个,节日历时三天,第一天叫迎火,村子里的人宰猪打牛,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在外的人都赶回来吃团圆饭,还会有人在村子里建造祭坛,接着点燃圣火,再由全村人手持火把,照亮全村,希望火光可以驱赶病魔和灾难。第二天叫赞火,也是火把节的高潮,人们会举行赛马、唱歌等热闹的活动,我也非常想参加,这些表演一定非常精彩,第三天叫送火,是彝族火把节的尾声,夜幕降临时,全村人手持火把,竞相奔走,山上山下的`村子里的人会聚集在一起那场面一定非常壮观,一条条火把组成的火龙向着一个地方前进,等人差不多到了,点起一个大篝火,人们挥舞着火把,载歌载舞,迎风引吭,希望日后可以团结有爱,为期三天的火把节就结束了。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彝族的风俗特别有趣呢!

作为彝家孩子的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山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家乡的众多山中,我最爱的是紫溪山。如果我是画家,我要把紫溪山的美景描绘出来!可惜我不是。但我不气馁,因为作为学生的我一样可以用手中的笔,描绘出紫溪山的美。

紫溪山风景优美。走进紫溪山,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邀我做朋友;茶花儿与我交换眼神,向我展现它的婀娜姿态;老树摇摆着身躯,为我的到来翩翩起舞……让我感受着大自然的热情、和谐与美丽。

紫溪摩崖多么神奇呀!岩石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骆驼运货”,有的像“猴子观海”……这样的奇峰,再加上云雾的衬托,简直就是《西游记》里的仙境。微风拂过,带走了云雾,又一个奇景展现在我的眼前:八仙在云海里若隐若现,好像是要去参加王母的蟠桃盛会。

紫溪的山多险呀!紫溪摩崖的路直上直下,游人连走带爬,在经历磨难的洗礼后,才能站在胜利的舞台上。游人都喜欢欣赏山崖上的文字,因为那是彝族文化历史的见证。站在山顶,微风吹来,带走了爬山的倦意,让人神清气爽!往下看,只看见层层云雾;侧耳倾听,“神仙”们参加蟠桃盛会的欢声笑语在耳际飘荡……

紫溪山,你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增光添彩,成千上万的游客在你的怀抱中放松心情,消除烦恼。我爱你,紫溪山!

彝族民俗文化的论文参考文献

彝族的饮食文化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彝族的节日文化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此外,黔西、滇东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云南楚雄的彝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要举行插花节,以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的彝族在农历四月要举办跳弓节,农历三月三为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巫师“苏尼”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在滇、黔、桂彝区,除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信仰外,部分地区还流行着道教、佛教。近代以来,基督教与天主教也传入少数彝族地区。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平时跣足,冬天穿麻鞋。

男子头缠中髻,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左耳戴蜜腊珠、银耳环等饰物。男裤在北部方言区根据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之别。

妇女着百褶裙、戴头帕,生育后,可戴帽或缠帕,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传统色彩为黑、红、黄三色。图案纹饰多为鸡冠、羊角、火镰、蕨草、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

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

按彝族习俗,儿子结婚后需另外建房居住,父母随最小的儿子居住。“瓦板房”的建筑材料很简陋,大部分是山草、竹、木、砂土、块石等,用砖瓦甚少。

一、民族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样式主要有龙川江、大姚、武定三种。

1、龙川江式:主要流行于楚雄州境内龙川江两岸的牟定、楚雄、南华及双柏等县、市。女装上衣较短,多为浅色,外套黑色坎肩,下着长裤,穿绣花鞋,佩胸围腰,围腰绣饰是全身的主要饰点。

2、大姚式:主要流行于楚雄州西北部的大姚、姚安、永仁等县。女装款式不一,既有大襟衣、长裤,又有对襟衣加长裙。大姚昙华、三台等地的女装色彩艳丽,上衣多用红、蓝色绸缎,喜镶黑、黄、红等色花边,同时系三层花围腰,头罩彩穗绣花帕,姑娘戴银耳坠。

3、武定式:主要流行于楚雄州东部的武定、禄丰、元谋、双柏等县。女装基本款式为右大襟式、长裤,系围腰。女青年盛装绣花颇多,上衣环肩多装饰一排彩须或银穗,裤脚有近60厘米宽的花饰段,其中以精致的挑花人形纹图案最富特色。

二、饮食习俗

楚雄彝族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田少地多,传统种植旱地作物,以包谷、小麦、荞子、洋芋、燕麦为主食。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多数彝族农户将包谷等农作物运到市场换取大米食用。彝族喜食糯食,这是彝族的最佳食品之一。

三、民居建筑

彝族的民居形式较多,多为土木结构,因地区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而分为土掌房、垛木房、闪片房、茅草房和瓦房等多种。

1、土掌房被称为楚雄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是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它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

2、垛木房墙体是用圆木卯榫垒垛而成,屋顶为人字形。一间普通的垛木房民居需耗材450根直径为15至20厘米笔直的圆木,外观稳健扎实,房内无需装饰,使用年限长达数十年。

3、闪片房也是彝族的一种民居,房屋墙壁是用土石垒成,房顶搭五至七根横梁,梁上覆盖条形木板,并用牛筋、棕绳等固定成顶,此种房屋一般是一楼一底,楼上为一通间,楼下分为三个开间,楼下三开间正中是堂屋,堂屋中央设火塘,左右房为寝室。

四、节庆民俗

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在所有节日活动中,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是楚雄州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征的节日。火把节古时又称星回节,有关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法的一个年节。

五、婚姻礼俗

楚雄彝族男女青年在婚前享有社交和恋爱的自由,但婚姻不能自己做主。男女青年订婚较早,完婚一般要遵循相亲、说媒、订婚、迎娶、回门的礼仪程序。实行一夫一妻制。

浅谈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含义摘 要:民间节日是多种文化活动的集合体,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彝族火把节影响广泛,历久不衰,家喻户晓。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彝族火把节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多重文化含义的民族节日。本文试图结合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及演变,探究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含义。关键词:彝族火把节;文化含义引言:一般而言,民间各种有形习俗及无形习俗,如生养婚娶、饮食起居、服饰冠履、岁时节令、年中行事、耕牧稼穑、占卜禁忌、信仰崇拜、游艺竞技、民间工艺等等,都体现出践行这些习俗的人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而也就折射出丰富、复杂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俗的文化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成为具有复合文化特质的存在。彝族火把节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同样在不断丰富与发展。一、彝族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随着民族融合的深化,白族、纳西族、拉祜族也逐渐开始庆祝火把节。火把节一般被定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三天,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青年男女也会利用集会欢聚之机寻找良伴,商人也会在节日开展各种商贸活动。关于火把节的由来,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诸葛亮火攻瘴气”说,有彝族人民“火焚魔哈宫殿”说等,尽管说法不一,但追根究底,都反映了远古时期普通民众对火的自然崇拜。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都则即为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是彝族人民所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流传着多种关于火的祭祀活动,如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会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开展"火神会"等。随着时代的推进,彝族火把节也逐渐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彝族火把节传统文化内涵逐渐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火把节的活动形式、活动内涵也逐渐有了新的变化。二、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含义分析时代赋予了火把节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火把节已不仅仅是祭祀火神、宴饮唱歌的节日,也成为进行文化思想交流,商贸流通的重要平台。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火把节是展示彝族丰富习俗文化的节日在火把节节日期间,彝族人民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这为展示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提供了平台。在火把节期间,每年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每家每户杀鸡宰羊来祭拜“土主”、“家神”,祭拜“五谷神”,叫“五谷魂”来祈求五谷丰登;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相聚在一起点起大火把,跳起彝族的三弦舞、葫芦笙舞,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斗羊、斗鸡等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彝区火把节的规模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吸引人们慕名前来,彝族火把节也成为向世人展示彝族丰富习俗文化的重要节日。2、火把节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节日火把节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开展火把节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彝族人民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过程。彝族火把节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具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特色。彝族火把节期间,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如飞石索、顶头、绵羊拉绳、武术,斗牛、跳乐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充分展示表演者和竞技者的体魄、体力、气质、胆量与智慧等,人们在欣赏和参与各项歌舞、竞技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快乐,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民族之魂与民族文化之美,这些民族文化具有深厚稳定性、延续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彝族人民不断开展火把节的过程中,火把节也逐渐成为一种面向全体参与者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的民族思想得到洗礼。3、火把节是促进彝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节日随着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交融,彝族火把节已经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逐渐成为彝族地区宝贵的民族文化中资源,对发展彝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彝族火把节”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规模越办越大,名声越传越远,彝族火把节的旅游资源属性也日益凸显,成为彝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和开发商慕名前来,促进了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彝族火把节已经成为开展火把节商品交易会的重要平台,使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民族发展资本,使得火把节成为集政治、经济、娱乐、旅游元素为一体的节日。三、结论彝族火把节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的传统大节日,它不仅反映出彝族及白族等人民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融合成为大趋势,彝族火把节为发展旅游业,进行招商引资创造条件,逐渐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功能节日。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民俗学论文理论依据

过去的就放下不去想在感情里错过的从来都不属于自己努力向前看。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钟敬文先生是我国民俗界的泰斗,他在《民俗文化学发展》一文中,提出民俗文化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集体性;类型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相对稳定性与变异性;轨范性与服务性。另外,在其他民俗学研究大家,如乌丙安、萧放等也都把稳定性与变异性列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目前稳定性与变异性作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民俗界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同世界上的其他客观事物一样,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事项都有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种民族文化事项产生之后到底能够存在多长时间, 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民族文化事项传承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保护活动, 如果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 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者自身的愿望, 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关键词] 民族文化; 发展规律; 保护; 问题[作者简介] 谢国先(1963~ ) , 男,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昆明 650031早在2000 年, 云南省就开始在全国首先实施地方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国际国内保护文化遗产的热闹气氛中, 我国有关部门公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主要是民族民间文化。要保护的既然是民族民间文化, 那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各族群众(当然包括各族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如故事讲述家、歌手、工匠、宗教人物等) 就应该在文化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文化部的有关文件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则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注1)从事文化工作的一位官员兼学者认为, 民间文化保护的主体是这样一些人: “他们是学者、官员、教员、普通国民、传媒工作者、法官、文艺工作者、实业家构成的联合体。”(注2) 在这些规定和理解中, 民族民间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的作用似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幸好有学者明确指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 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而政府与学术界至多只能说是个宏观的指导者。”(注3) 本文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从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出发, 谈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论问题。一、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有多种定义, 常见的有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两种说法。狭义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和教养。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会听到乡下的老农说: “我没有文化。”广义文化是一定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土壤、交通、水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等) 与社会环境(人口规模、技术水平、群体历史、对外联系等) 中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事物。在进行文化研究时, 人们一般采用广义文化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民族文化的任何一个项目同样也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要研究民族文化, 就必须尊重这个客观规律。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互相认同的社会成员所构成的人口群体。语言、宗教、历史、经济、心理等都可能成为社会成员互相认同的标志。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别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联系又有区别。有联系, 所以不同民族之间能够沟通; 有区别, 所以不同民族会形成自己的认同感与身份感。民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人们对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生活进行总体认识和总体概括的结果。这个抽象概念的含义总是需要由具体的文化事项体现出来。文化事项本身是纷繁复杂的, 但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中总有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显得比较突出, 既让群体内部成员自认为可以用来代表自己群体的形象, 也给外来的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或可借用作家与学者的代表作概念, 把一个民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事项称为这个民族的标志性文化。(注4)然而, 不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方性群体的标志性文化究竟是什么, 有一点是确定不疑的: 这种或这些标志性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这个民族或地方性群体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全世界不同群体的文化既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又有共同的总体特征。对全世界不同群体的文化的具体表现的认识, 是我们认识文化的初步工作。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产生出来的以生活描述为主要任务的文化志和民族志, 是我们认识文化现象的素材。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维兰认为文化的总体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 文化是由一定群体的社会成员共享的; 文化是后天学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文化是用象征符号传达出来的; 文化是整合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注5)二、民族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认识这种规律的可能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别说明了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研究能够在一个合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同样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而不可以用人定胜天的信念取代科学发展的逻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任何一个文化项目从它产生时起, 就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学者们的研究已经表明, 在我国很有影响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其现存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已经增添了很多内容。(注6)著名的孟姜女故事在先秦时期只有数十字的记载, 到南宋时已经演变为万千言的传奇, 再到近现代时期形成了传说、故事、歌谣、戏曲、祭祀等在同一文化项目之下多种体裁和形式汇聚成的庞大的孟姜女民俗事项群。(注7)变化既是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有创新,也有淘汰。作为表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的民族语言, 同样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说: “也许大家并不都知道, 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随着这一语言的消失,与之相关的传统、创造、思想、历史和文化也都不复存在。”(注8)我们在对民族语言的消亡深感惋惜的同时, 也要理性地分析民族语言消亡这一现象的历史必然性。我们也知道, 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 民族语言是他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 是他们世世代代的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内部交际的媒介, 而且还是同一民族的人们互相认同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思维工具, 语言中已经积淀了一个民族长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只有口头语言的民族中, 他们的文化主要依靠口头语言来保存和传播, 因而口头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仓库, 也是民族文化的桥梁。民族语言的丧失就会造成文化空虚, 而别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同时, 民族语言的功能不是可以简单地用交际手段来概括的。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历史表明,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 语言同化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的必然补充, 甚至可以说, 语言同化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深入人心、大获全胜的象征。印加帝国在它所统治的众多部落和民族中推广克丘亚语。西班牙征服这个地区之后, 宗主国的语言成了官方语言, 而克丘亚语在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各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又被当做了印第安人团结奋斗的象征。欧洲人征服北美印第安人之后, 也在当地各印第安民族中强行推广欧洲的语言。在欧洲本土的历史上, 有都德的《最后一课》。20 世纪前半期日本占领我国东北地区的时候, 也在当地中国人中强行推广日语。民族语言的作用如此重要, 但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民族语言的功能在逐渐降低。以我国的情况而言, 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把汉语当做族际交流的共同语, 国家的有关政策也有利于这种趋势的发展。以云南为例, 少数民族已经普遍接受汉语和汉文教育。云南省在2000 年底已经“全面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 71. 6 %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105 个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注9)云南少数民族的人口越来越多地走出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参与到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 因此, 学习并掌握汉语、汉文既是他们的主观愿望, 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学校教育也以汉语汉文的普遍使用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为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人口为了经济生活的富足, 就必须学习汉语汉文甚至外语外文。汉语作为共同语, 是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谋求生存的基本条件。尽管民族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 是民族特点的重要标志, 但是即使是在大学从事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教授们也不能迫使他们在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后代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 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分为两种: 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记录手段把仍然存留而面临消亡危险的民族文化事项记录下来, 动态保护是让文化事项继续存活。在我们看来,静态保护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但普遍来说, 如果客观事物的发展已经使得某种文化事项的保护显得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 如果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没有感受到保护某种文化事项的必要性, 那么动态保护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高估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的游说能力, 既因为大众自有其价值判断原则, 更因为事物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三、文化保护与文化整合性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发挥功能。整合性是文化的特性之一。新几内亚西部中央高原的卡保库人是山地农业民族, 其主要经济活动是种庄稼、养猪。(注10)卡保库人文化以财富为中心, 一个人的威望和地位不是通过继承、勇敢或宗教知识来取得, 而是通过财富积累来取得的。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养猪。因为农业为养猪提供饲料, 所以它不仅创造了财富, 也创造了追求社会地位的基础。在卡保库人中, 养猪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饲料多, 才可能多养猪。猪饲料是甜薯。种植甜薯的主要劳动由妇女来完成。而且, 养猪也是妇女的工作。于是, 对于一个卡保库男子来说, 为了提高社会地位, 就必须多养猪; 为了多养猪,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娶妻子。但娶妻要用猪充当聘金, 猪多又成为妻多的前提。卡保库人的一夫多妻不仅为社会所允许, 而且为社会所赞赏。卡保库人文化中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还有更复杂的表现。实行多妻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成年男女性比例的失调(女多男少) , 但是就出生率而言, 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当。在卡保库人中, 战争改变了成年男女性别比例, 从而为一夫多妻制创造了条件。另外, 卡保库人结婚后妻从夫居, 且以男性计算世系。这也有利于多妻制的实行。因此, 养猪、多妻、战争、从夫居、父系继嗣、男女劳动分工等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卡保库人文化的整体,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必然导致其他方面发生变化。而要人为地保护卡保库人文化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就必须对其整个文化进行全面的保护。但我们知道, 这是做不到的。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清单上, 口头文学是一个重要项目。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 口头文学的发达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第一, 学校教育缺乏或不完善。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因为不必或不能进学校读书, 老人往往就成了他们的陪伴者和监护人。为了把他们吸引在身边, 老人就得带着他们游戏, 给他们念儿歌、讲故事。童话之所以叫童话, 正是因为愿意听故事的儿童们和能够讲故事的老人们的存在。第二, 娱乐方式相对较少。今天的儿童在电视节目的哺育下长大, 电视中色彩、声音、画面的交互作用比成年人的口头叙述更迷人。虽然传统民间故事也被改编为电视节目, 但与口述的民间文学相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而且, 除了看电视之外, 儿童和少年还有电子游戏、网上聊天等等, 更不用说学校和家长强加给他们的学习任务了。与传统社会的情况相比, 成人的娱乐方式同样也增多了。现在讲故事、唱民歌之类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仅在偏僻的乡村才比较常见。城市社区或大学校园中的故事讲述以及文化部门为了其他目的而举办的民歌表演之类, 与传统社会中口头文学存在的状态相比, 只算是偶尔的点缀。第三, 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在交通不发达、物资交流受到较大限制的乡村社会, 人们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之外, 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在比较贫穷的人们中间, 口头文学是最方便的娱乐工具, 是不必花费经济代价的消磨时光的好方法。夏衍笔下那些工业社会的包身工之类劳动者恐怕就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口头文学。第四, 宗教信仰普遍存在。在各民族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口头文学作品与神圣世界和神圣教训有关,如神话、史诗、圣徒和英雄的传说、因果报应的故事和歌谣等。这些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再现或表演既是生活本身的完整性所需要的, 如丧葬仪式上的哭丧歌、送魂词, 也是对宗教信仰进行宣传和普及的过程。正是上述多方面的条件培育成口头文学生存和繁盛的土壤。而随着这些条件的丧失, 口头文学的传统也就不可能保持了。四、民族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人们提出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之类的口号, 出于多种动机,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第一, 高喊这类口号的人似乎更重视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 忽略事物绝对运动的一面。运动就是变化。包括文化事项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体, 运动是事物生命的存在形式。第二, 倡导文化保护的人有时把文化形式的存在视为文化本质的直接存在, 认为保护了某种文化的形式和躯壳就是保护了文化本质, 这在保护民族节日的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节日展示群体传统文化、增强群体凝聚力、调节生活节奏、刺激消费等价值都需要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才能实现。而社会成员之所以愿意参与节日活动, 是因为参与本身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重视天象、气象和物象, 节气是人们安排农事活动的依据, 而且因为没有礼拜天的说法, 所以节日就成为人们盼望的休息日。参与节日活动不是政府对大众的要求, 而是大众自己的愿望。在已经颁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文化事项, 都是在尚未找到合适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殊情况下暂以政府的名义申报的。”(注11)如果没有具体实在的节日活动, 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官员的讲话和礼仪小姐的招徕) , 那么尽管有节日的名称, 却不具备节日的本质, 这是算不得节日的。第三, 我们还要指出倡导保护民族文化的人们的怀旧意识。怀旧意识跟人的生理年龄有关, 但主要还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对未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看重既得成就的价值, 担心未来的人类不能过更好的生活, 所以希望把人类创造出来的产品都留下来, 传之永久。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承认有继承才有创新, 但我们更相信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规律使然。如果谁不承认互相联系而非与世隔绝不可, 继续生活在祖先教他们用篱笆、茅草搭成的窝棚里, 那么我们跟他就很难理性地讨论文化保护问题了。第四, 我们也不得不指出民族文化保护主义者的救世主心理。这些人以为各民族的大众没有眼光,缺乏判断力, 需要别人去告诉他们该怎样生活。但不可忘记, 无产阶级早就在《国际歌》里唱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民族文化保护的提法如果成立, 就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先回答: 究竟应该保护什么? 谁来决定应该保护什么? 谁来实施保护活动?首先, 究竟应该保护什么。一个民族的文化涉及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事项。以佤族为例, 对坡地的粗放耕种, 春种秋收之前的献祭献牲, 简易草顶小屋形成的散乱村落, 以及木鼓舞、小米酒、鸡肉烂饭等, 都是传统的文化事项。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 这些事项都在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曾经流行的猎头祭祀习俗被视为陋俗且违背国家法律, 在20世纪50 年代末期彻底革除。与猎头习俗相关的其他习俗, 如供奉神林、人头桩等, 也相应地消失了。粗放耕种是适应人少地多的热带环境的生产方式, 在人口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已不可能长期保持。布局散乱的草屋村落不利于交通、水电、学校、医疗点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所以, 应该保护什么, 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民族服装来说明这个问题。民族服装是具有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事项。民族服装如果要继续存在, 要被本民族社会成员甚至其他民族的人穿在身上, 同样在于它满足人们的需要: 认同的需要, 实用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以及民族服装生产者在经济学上的效益最大化追求等。“据调查,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族服装厂2000 年内销售民族服装仅为50 套, 西双版纳哈尼族支系亻爱尼人认为民族服装‘制作耗时费工(经过纺棉、车线、织布、制作、刺绣等) , 不易洗涤,洗后容易缩水, 生产劳动时穿着不方便, 还不利于个人卫生。’以西盟县中课乡窝笼村为例, 全村佤族占总人口的89 % , 却找不到一套完整的佤族服装。”(注12) 无论什么民族的什么服装, 如果本民族成员不愿意穿着, 而且本身又缺乏生产的经济价值, 保护之说如何成立? 如果一定要保护, 为谁保护?其次, 谁来决定应该保护什么。文化的载体是人, 是具体的人口群体。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各个民族的社会成员。民族文化保护这个口号如果成立, 那么保护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受到这个民族的欢迎, 保护的决定权也应该由他们来行使。但实际情形往往是, 政府官员、非政府官员、掌握书本知识的本族或异族学者是当代社会中控制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以及宣传工具的人, 他们一般并不生活(更不用说永久生活) 在这个群体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因此, 这些“外来者”所提出来的文化保护的项目与这个民族的意愿是否符合也是一个未知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由政府出面禁止很多民族的多项民俗活动, 现在的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对当时的禁令似乎深恶痛绝, 但谁又能够预见100 年或者200 年之后的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会如何评价21 世纪初的文化保护运动呢? 我们或许应该知道, 近些年庙会、年节、乐舞之类传统文化的复兴, 从根本上说是基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非官员和学者的倡导。以民族服装而言, 各民族的社会成员与文化官员、文化专家相比较, 谁更有权利来决定是否应该保护它呢?再次, 谁来实施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的决定者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实践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是民族文化保护这一堂皇口号之下暗藏的危险悖论。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保护是强势群体通过经济和政治等手段支配弱势群体的生活。云南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六个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遵循村民主导、政府领导、专家指导的原则, 正确处理了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政府、专家三者的关系, 但这种理性认识远未成为高喊保护民族文化口号的人们的共识。一个民族的普通群众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实施者, 但他们往往缺乏强大的话语权。尽管如此, 每个民族仍然可以勇敢地面对别人的指挥棒, 针对别人提出的民族文化保护的口号, 大胆宣称自己的主张: 我的文化, 我做主。然而, 果真如此, 本文的作者是否也成了一个企图行使话语强权的外来者呢? 好在我只是说出了我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事项中究竟应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 最终取决于文化发展的规律。注释:注1:转引自段宝林.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保护[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350. 未出版.注2:白庚胜. 民间文化保护诸问题[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4) : 81注3: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59. 未出版.注4:刘铁梁. 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和地方性[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561. 未出版.注5:William A. Haviland . Cultural Anthropology[M]. pp27~37.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7.注6:陈连山. 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 ] . ; 黄涛. 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 ] . 高丙中.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 ] . 萧放. 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J ] . 以上四篇文章均见.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5) .注7:顾颉刚. 孟姜女故事研究[A]. 顾颉刚编.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注8:加利. 多语化与文化的多样性[A] . 转引自罗杨. 民族民间文化的处境和决策[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4) . 56.注9: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编. 云南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R]. 之《关于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2001 年2 月9 日在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153.注10:Leopold Pospisil The Kapauku Papuans of West New Guinea. Holt , Rinehart and Winston.注11: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60. 未出版.注12:谢沫华、木基元. 论西部大开发中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 ] . 民族艺术研究.2003 , (6) : 331原文出处:《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在其它网站转载,敬请注明出处: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彝族火把节风俗的毕业论文

彝族的火把节一般要连续过三天。第一天打牛杀猪宰羊准备丰盛食物,晚上耍火把游山绕地,这时青年们聚集一起玩火把,唱“都格啦”(即火把节到了,快来玩耍。)的火把节歌。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热闹而隆重,活动内容众多。届时,举行传统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年轻女子则跳起欢乐的节日舞“都荷舞”。第三天,继续过节,不过活动不如头两天热烈、隆重。火把节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充满着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娱体育活动妙趣横生、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使整个节日似乎成了人人参加的大型彝族服装展示会,使节日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火把节的习俗,彝族各地区各支系过节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因不同的习惯而不同。有些地方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习俗,有些地方则其内容和形式都有所演变发展。例如:凉山彝族圣乍地区和所地地区过火把节时有些细节就不一样。所地地区的妇女火把节时在野外过节的场所必须举行“都荷舞”,圣乍地区就没有这种边歌边走的活动形式。凉山地区和云南、贵州地区差别就更大。例如:云南双柏县者柯盲村彝族火把节习俗是,先由毕摩唱彝族先民迁徙词,唱完后由一草人(即身披草衣的人)高举象征男性生殖器的模型来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唱《哭母调》。唱词内容包括母亲生儿育女的功德及对母亲的怀念等,全部《哭母调)要唱一整天,草人边唱边做性交、怀孕、生产的模拟动作,表演小孩向母亲要食物及得到食物后表示感谢的动作。屋子外面,长老也唱《哭母调》,长老领唱,群众合唱,一边挥舞火把一边唱,唱一句,舞一下火把。唱完《哭母调》就举行驱鬼仪式,将蒸熟的鬼头馒头丢给大家。然后持火把上山,到半山腰烧一堆火,大家围着火跳舞,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到达山顶,举行烧草人仪式,草人代表始祖,彝语叫“一博”,“一”意为天,“博”意为地。毕摩说“一”代表“天父”,“博”代表“地母”。所以“一博”就是祖先。烧草人的用意是“火化归天”,“火化返祖”,意即草人火化之后,便又重新回到祖先那里。烧草人必须在太阳未落时烧,过去是烧真人,草衣未必就烧死,现在是假托,扮草人的人烧掉草衣,在草堆点燃前从草堆中钻出,人们看不出人已经跑掉,现在的烧草人实际只是一种象征行为。烧掉草人之后,人们即从火堆上跳来跳去,表示驱邪。彝族火把节中的“焚人”与丧葬习俗中的“火化”虽然焚烧的对象一个是活着的祖先,一个是死者的遗体,但其目的相同,都是“火化归祖”。凉山彝谚说:“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彝族年是嘴巴的节日。”所以,要了解凉山彝族年,不能不了解彝族的饮食文化,而彝族年的饮食文化又包含着彝族浓厚的传统宗教习俗、朴素的道德观念、待客礼仪和饮食禁忌。

汉族的春节: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就演变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hh gygghtyghiojku8hy545562ooyrertgg

彝族的火把节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特色、习惯。比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女儿节”、苗族的“开年节”等等。那我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吧!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