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06 03:32:18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我觉得还是会有他的客户群体的,都有存在的价值。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我们拭目以待吧。

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村镇银行发展,逐步降低村镇银行设立门槛。**年**月,银监会发布4号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将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支行的年限要求由开业后**年调整为半年。**年**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组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渠道,稳步提高民间资本持股比例。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村镇银行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显示,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和金融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投资农村这个巨大金融市场的回报是十分可观的。

村镇银行在国家政策的规范和市场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其发展势头必然如雨后春笋。同时,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自己就是农村的,现在虽然已经不生活在农村了,不过还是会经常回去看爷爷奶奶。对于村镇银行未来发展上,我个人持“总体看好,分化对待”的态度。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小的主体节点,从07年第一家村镇银行建立开始,到2016年5月底,全国共成立村镇银行1356家,而没有一家倒闭,这种发展规模和速度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村镇银行模式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村镇银行成立的初衷,是国家要利用网点下沉优势,打通农村金融市场“最后一站地”,真正盘活农村金融业务及市场,通过金融刺激给予农村、农民经济新的活力,从必要性和适用性两个角度,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存在毋庸置疑。

就当今社会的现状来说,我们国家的渗透率一年一年在提升,社会投资渠道逐步丰富,房地产行业过热,导致在城镇市场,大量的传统银行零售业务被强势分流,获取高粘性的零售存款成本越来越高,银行业务逐步陷入瓶颈;

这些相关的业务其实还没有完完全全走进一些非常落后的农村,部分中西部农村居民甚至连理财产品都没听说过,所以村镇银行在县域、乡域开展业务目前所处的竞争环境压力较小,在新型业态逐步渗透以及大中型商业银行网点进一步下沉的过渡期,预计村镇银行仍将会有10-15年的甜蜜发展期;

最后,我希望每一个村镇银行从业者,尤其是所谓的行领导们,能“勿忘初心”,多去乡里、村里看看跑跑,看看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农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支持

其实现在看来,很多人对于村镇银行是否还应该继续存在开始持保留态度了,毕竟时代在发展,很多以前适用的东西放到现在并不一定合适,甚至有可能拖后腿。在说村镇银行之前,我觉得大姐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目前的现状。

首先,中国是一个金融很不发达的市场,尤其是偏远地区。金融对于整合当地的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从大的宏观方面、经济方面说,单从我个人感觉说一下:1:村镇银行主要的扶持对象是小的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以及对部分条管部门、公务员,其中一些小微贷款的起贷额度是5000开始,5000都可以去银行贷款哟~亲;2:我们行的注册资金只有5000万,所以贷款最高发放额只有500万,对于我接触到的一些略大点的企业来说,甚至会产生一种懒得来贷款的感觉,太少;

3:市场竞争,中农工建放贷款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我们的担保类贷款是三天发放,房产抵押类是不超过五天。就我个人发放的部分针对公职人员的贷款,基本早上签字,中午调查,下午就能完成放款了。快,非常的快,所以对本地的农商行,农合行及中农工建的服务质量提升其实我觉得是有相当积极正面的意义的。据我部分客户反映,现在的四大行等已经不如以前一样像大爷了;包括柜台部分的员工完成每笔业务的时间都是有限制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是看不到多远了。但是总的来说,对于不想流浪在大都市的孩子来说,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一个回家的机会、理由、借口或者其他什么的吧,对县域及小城市来说,靠自己的能力考进四大行,其实还是不靠谱的。这里就不黑了,有兴趣的自己下去了解一下,而村镇银行只针对县域经济,县一级,乡一级网点的开设。还是给了他们一定的发展机遇和机会吧。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金融学专业二学位论文选题 题号 论 文 题 目J1 我国融资租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2 我国融资租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3 “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分析J4 “中部崛起”的资本市场支持J5 ETF国外经验借鉴及中国制度建设J6 QFII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7 按揭贷款的风险及防范J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9 保险基金投资研究J10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的影响J11 表决权信托研究J12 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13 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障碍及对策J14 财务管理视角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问题研究J1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J16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际比较J17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学分析J18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现状评述J19 盯住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J20 短期资本流动与金融脆弱性J21 对冲基金与金融风险J22 对完善银行同业拆借运作管理机制的探讨J23 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J24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突破路径J25 反洗钱的成本与收益研究J26 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政策J27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J28 公共债务管理问题J29 公司并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30 公司型基金与中国基金业发展的政策选择J31 公益信托问题J32 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几点设想J33 股权分置改革问题J34 股市规范化与政府行为的规范化J35 关于融资租赁创新的探索J36 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考J37 关于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问题J38 关于托宾税的讨论J39 关于我国财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J40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上市问题的思考J41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评析J42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分析J43 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研究J44 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研究J45 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J46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J47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研究J48 国外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4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资本充足率角度的理解 J5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累积的阶段性与体制成因J51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分析J52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探讨——一个历史演进和制度变迁的视角J53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J54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J55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56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研究J57 国有商业银行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研究J58 国债柜台交易与证券市场的发展J59 国债市场的发展研究J60 货币替代的影响及对策J61 货币危机理论述评J6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63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64 货币政策与资本资产价格J65 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J66 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浅析J67 加强和完善在华外资银行监管J68 加强内部控制 防范银行经营风险J69 建立我国有问题银行的处理机制J70 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J71 结汇资金来源构成及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7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73 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的影响J74 金融创新与银行核心竞争力J75 金融电子化进程中的安全建设J76 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效率比较J77 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J78 金融风险的市场化补偿机制J79 金融机构反洗钱分析J80 金融机构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J81 金融监管体制创新:从分业到混业J82 金融监管效率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判断J83 金融企业上市:背景、效应和策略J84 金融企业上市问题浅析J85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探讨J86 金融全球化与货币政策J87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主权J88 金融体系的国际差异与成因分析J89 金融体制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J90 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分析J91 金融危机的预警体系研究J92 金融需求变化与县域金融机构市场定位J9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续发展之路分析J94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J95 经济转轨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J96 境外资本流入的途径、规模与影响的实证研究J97 利率风险的实证研究J98 利率市场化的体制效应与经济效应J99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100 论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J101 论发展我国公司(企业)债券J102 论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J103 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银行运作体系J104 论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与我国对策J105 论金融工程在公司并购中的运用J106 论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设想J107 论民营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J108 论年金信托在我国的发展J109 论票据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措施J110 论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运用J111 论商业银行基层行防范票据风险的有效途径J112 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思考J113 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与金融监管J114 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J115 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J116 论投资银行在公司并购中的作用J117 论投资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J118 论网络银行的发展J119 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J120 论我国发展直接融资的必要性J121 论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J122 论我国股市的“晴雨表”与“政策市”J123 论我国交易所基金(ETF)的发展J124 论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J125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控制J126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构建J127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J128 论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市场风险的策略——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及风险管理J129 论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对策J130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J131 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的创新 J132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J133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J134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J135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J136 论县域金融市场发展J137 论新形势下信托公司盈利模式的构建J138 论信托模式的资产证券化J139 论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功能J140 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J141 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142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可持续性问题探析J143 美国现代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144 美元化的成本和收益J145 民间借贷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出路J146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与组织结构研究J147 农村信用社的道德风险研究J148 农村信用社的股权机构与治理结构J149 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J150 农村信用社的预算软约束问题研究J151 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控制和市场控制J152 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J153 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问题J154 欧洲货币一体化及其对亚洲货币合作的启示J155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方向J156 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评估及管理J157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J158 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环境及其改善J159 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抑制与金融市场发展J160 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规模与结构的实证研究J161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制度与结构的创新研究J162 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163 欠发达地区乡村债务的规模、结构、风险与效应J164 区域货币合作浅析J165 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J166 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J167 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变迁J168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政策支持J169 区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协调研究J170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J171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J172 人民币汇率机制与货币政策J173 人民币自由兑换研究J174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J175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对策研究J176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及防范J177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J178 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与内控制度建设J179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管理研究J180 商业银行分销渠道发展初探J181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J182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问题研究J183 商业银行上市前后财务管理比较J184 商业银行特殊性的历史考察J185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J186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187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的探讨J188 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实证研究J189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J190 上市公司业绩的动态分析J191 市场经济中政策金融的发展J192 试论我国金融企业上市的特殊性J193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194 试析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及抒解对策J195 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分析J196 通货膨胀与我国寿险业的发展J197 投资银行与资产证券化J198 投资者保护基金设立的思考J199 托宾Q值理论在我国的背反J200 拓展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思考J201 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J20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研究J203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利弊分析J204 完善与发展基金市场研究J205 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方式比较J206 我国MBO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J207 我国保险公司上市问题J208 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研究J209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研究J210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J211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212 我国公司融资模式研究J213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21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J215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研究J216 我国国债规模研究J217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设计J218 我国绩差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动分析J219 我国金融创新的制度分析J220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J22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因素分析J22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223 我国民营银行设立路径选择与发展探讨J224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J225 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改革J226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27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探讨J228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模式J22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230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J231 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J232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的若干问题及政策选择J233 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关系研究J234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问题研究J235 我国上市公司质量问题研究J236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研究J237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238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改革J239 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240 我国网络银行体系的完善J241 我国银行客户经理制完善与发展J242 我国银行业改革中的银企关系探讨J243 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研究J244 我国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245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J246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路径及风险防范J24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完善与发展J24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环境与对策J24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规范化发展的思考J250 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研究J251 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及评价J252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风险成因及防范J253 西方汇率理论的最新进展J254 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方法借鉴J255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及对借鉴J256 现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拓展策略分析J257 现金需求的规模与波动性研究J258 小额农贷的风险及其分担、补偿机制研究J259 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选择J260 信托——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新途径J261 信用评级与银行业监管J26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263 亚洲货币合作有关问题的探讨J264 亚洲货币合作中人民币的作用J265 银企双赢最大化的发展策略探讨J266 银行改制上市与治理结构改善J267 银行结算操作难点与对策分析J268 银行卡业务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J269 银行危机解决方案评析J270 银行危机理论述评J271 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272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设计J273 银行信托合作初探J274 引进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作用J275 预算软约束与资本配置效率J276 债务危机解决方案评析J277 正式金融制度安排与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J278 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研究J279 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重塑J280 证券市场与现代企业制度关系研究J281 证券投资机构超常发展与国有商业银行对策J282 证券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协同发展的思考J283 政府干预下、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与治理机制改革J284 指令驱动制度与报价驱动制度比较研究J285 中国《反洗钱法》的基本框架研究J286 中国贷款利率风险定价实证研究J287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研究J288 中国地方政府债权市场发展研究J289 中国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现状评价与政策建议J290 中国风险投资业的现状、问题与改善对策J291 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研究J292 中国股票期权的实践、难点与政策选择J293 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防范与化解J294 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产生的原因及治理J295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创新研究J296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与修正J297 中国股市走势与经济走势的异动机制J298 中国国债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299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J300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301 中国金融风险现状及化解对策研究J302 中国金融市场培育与拓展J303 中国金融职能的嬗变与反思J304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可持续性探析J305 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问题和治理对策J306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函数研究J307 中国企业并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308 中国契约型基金的制度缺陷J309 中国区域性金融政策的比较J310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J311 中国网络银行发展与金融监管J312 中国小额信贷组织体系研究J313 中国信托业:契机与发展空间J314 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究J315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J316 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史考察J317 中国证券市场风险存在的客观基础J318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重构J319 中国证券市场诸多二难困境的历史透视J320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J321 中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制的变迁与反思J322 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323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思考J324 中国资金外逃的规模及影响J325 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问题研究J326 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研究J327 中小企业板市场的风险探析J328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329 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差异及选择策略J330 中小企业信贷约束问题的实证分析J331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成本问题研究J332 中央银行再贷款法律问题研究J333 中央银行资金安全制度研究J334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J335 重债务国(HIPC)的债务问题研究J336 主权债务违约的理论分析J337 主权债务重组机制分析J338 主权债务重组中的法律问题J33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J340 专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与效应J341 资本管制的效果分析J342 资本市场的差异与公司融资J343 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理论及政策分析J344 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中的若干政策问题J345 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J346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进展J347 论我国信托机构在理财市场中的行业定位J348 银信合作途径探讨J349 信托业与证券业,合作还是竞争?J350 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中的信托思路J351 论信托在房地产融资中的作为J352 论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国际化取向与实现路径J353 信托业产品创新思路研究J354 年金信托与年金保险的比较研究J355 论信托模式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运用J356 抵押公司债信托——推动企业债市场发展的新思路J357 对我国租赁业发展中引入信托融资机制的思考J358 我国信托业监管的有效性分析J359 对建立我国信托业风险缓冲机制的思考J360 对我国建立信托受益人保护基金的思考J361 对构建信托机构评级指标体系的思考J362 我国信托机构的产品组合与风险状况考察J363 产业转型中的融资租赁功能考察J364 国际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365 对我国租赁机构业务定位的思考J366 租赁公司融资新思路——租赁债权证券化J367 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创新发展思路J368 商业银行关系借贷问题研究J369 贫困群体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370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371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J372 社会酱与小额信贷J373 金融机构战略联盟管理研究J374 结构金融产品的设计与风险防范J375 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J376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研究J377 外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378 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研究J379 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问题研究

1 《兰州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项目类 陈芳平、孟钊兰、包锐 甘肃金巨龙投资公司 2009年1月 横向课题(3万)2 中国皮鞋(鞣制)行业发展报告 项目类 白东辉 孟钊兰 马润平 潘 秀 宏良集团横向课题 2008年11月3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项目类 白东辉 孟钊兰 马润平 潘 秀 宏良集团横向课题 2008年12月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金融运行的影响 项目类 孟钊兰 白东辉 付海龙 王雷 徐朝娟 张晓丽 甘肃宏良集团横向课题 2009年9月5 天水市财源结构与财源培植问题研究 项目类 孟钊兰 富永年 王雷 徐朝娟 张晓丽 天水市财政局横向课题 2009年8月6 《金融危机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项目类 付德印、孟钊兰、王必达、陈芳平 甘肃省委宣传部 2009年6月 省级重大课题7 适合甘肃省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建设研究 项目类 赵明宵 孟钊兰 贠继社 周复之 张璞 黄萍 陈珍 程贵 甘肃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 2009年7月已结项 省级8 甘肃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项目类 任洁 王庆 许岩 高树棠 邵继萍 李冰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2009年7月 省级9 甘肃省自主创新中的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对策研究 项目类 周复之、张璐、苏强、郭冬梅、张利军、赵明霄、赵彦凯 甘肃省社科规划办 2008年11月结项 省级10 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发展研究 项目类 马润平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2009年10月 省级11 甘肃金融结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项目类 郭冬梅 周复之 孟钊兰 高树棠 赵明宵 陈珍 省教育厅 2009年5月 地级12 对甘肃省教育投资收益的研究 项目类 杨盛菁、张静、唐智强、沈萍、王永瑜、兰水清 甘肃省科技厅立项 2009年11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 地级13 网上评教对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分析 项目类 姬新龙 李长兵 康军 兰州商学院教改课题 2009年1月 校级1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精品课建设 项目类 孟钊兰 马润平 王霞 马雪峰 兰州商学院教改项目 2009年5月 校级15 多变金融环境下的固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类 黄萍 王霞 赵明霄 潘秀 王艺静 徐立新 兰州商学院课题 2009年7月已结项 校级16 《金融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项目类 黄萍 孟钊兰 马润平 兰州商学院教改课题 2009年11月已结项 校级17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类 张宗军 马润平 高树棠 陈珍 史亚荣 兰州商学院 2009年8月 校级18 兰州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项目类 陈芳平、包锐、孟钊兰、孟令余、史安玲、于佳鹏、张小丽 甘肃金巨龙投资有限公司 2009年1月 校级19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处理差异比较研究 项目类 苏强、周复之、沈萍、李明、张小燕 兰州商学院(重点项目) 2009年7月结项 校级20 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论文类 姬新龙 陈芳平 邢台学院学报 2009年3月21 我国钢铁行业在经济危机下的发展前景探讨 论文类 陈芳平 田 佳 《时代金融》 2009年3月22 落实国家产业振兴方案,引导优势产业强势崛起 论文类 陈芳平 《兰州日报》 2009年4月.23 构建新模式 培育新优势 论文类 陈芳平 《人民日报》 2009年6月11日24 信用互助——“三农”融资的有效途径 论文类 孟令余 山西农经 2009年1月 省级25 兰州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 论文类 潘秀 孟令余 甘肃金融 2009年2月 省级26 浅析“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论文类 张小丽 孟令余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月 省级27 完善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论文类 孟令余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省级28 从美国金融产品创新中吸取教训 论文类 孟钊兰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9年1月29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影响分析 论文类 孟钊兰 时代金融 2009年4月30 关于规范第三方存管业务的思考 论文类 孟钊兰 甘肃金融 2009年1月31 论我国设立社区银行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论文类 王艺静 时代经贸 2009年7月32 我国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论文类 王艺静 金融经济 2009年7月33 (1)金融结构理论的演进与启示 论文类 郭冬梅 《发展》 2009年4月 省级34 (2)甘肃金融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论文类 郭冬梅 《发展》 2009年5月 省级35 财经类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实践思考 论文类 黄萍 《黑龙江教育》 2009年10月 省级独立36 保险纠纷中仲裁的优势及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类 裘红霞 现代商业第15期 2009年5月 省级37 金融危机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探析 论文类 裘红霞 决策与信息 2009年7月 省级38 小额保险业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发展 论文类 张宗军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3月 省级39 我国地震保险商业化困境与选择 论文类 张宗军 广西金融研究 2008年10月 省级40 论我国小额信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论文类 徐立新 《社科纵横》 2009年第7期 省级及以

村镇银行是国家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填充”,旨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在我国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几年间,村镇银行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不可小觑的一支金融力量,同时不断充实和完善着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 但其仍存在着风险管理薄弱、金融服务水平低、营销产品匮乏等诸多的问题,近年来,村镇银行的股权频繁被出售,盈利难仍是行业的一个问题,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风险隐患的逐步加大将直接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也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众多研究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严格内控管理、培育优秀人才、建立信用风险预案等方面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防范信用风险。文章_究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困境,从创新日常经营方式防范机构信用风险方面着眼思考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之路。“服务”:银行的竞争,将逐步体现到服务的比拼。当今社会处于客户体验时代,通过客户的反馈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让客户感受尊重与理解,抓住客户的注意力,了解客户需求,设立产品体验服务,引导客户的潜在消费行为。依靠人际关系和社区居民的互动服务所得到的“信息资产”,将有利于解_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用风险。拓展资料:村镇银行发展现状2018年底,全国金融机构数共4588家,村镇银行就有1616家。村镇银行的建立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丰富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具有竟争力。国家发展也要求村镇银行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开展农村金融工作,金融系统要敢于啃硬骨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主力军。村镇银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成员。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村镇银行将会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产生的弱小的农村金融组织,运营时间短业务单一,信货业务是其核心业务,发展得不够充分。经过几年的发展,风险逐步暴露,尤其为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防控重点。

浅析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 摘要:我国金融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金融体制与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与调整。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资主体多元化;率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及金融体制对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发挥其财政供给、资金筹措功能上,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育却日显滞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我国经济步入国际经济轨道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所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制,并对当前金融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金融体制概述 金融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通过立法确立或认可的金融形态所形成的体系或系统。它包括一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地位、职责分工、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对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金融体制模式。目前,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在法制基础上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为监管调控中心,以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题,与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并存,以货币、资本、保险等金融市场为枢纽的金融体制。而我国现在采取的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制。 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而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因此,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发展新的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针对非国有产业融资的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放宽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那些效益良好的经济实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让那些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甚至是违规经营的经济实体从金融市场上有序地退出。 (二) 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有效导入,所有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而惟独作为金融产品价格之源的利率没有放开,没有市场化,还是由国家指令性调整。利率制定的非市场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调整,使得判断宏观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货币政策效果好坏缺少了最准确的标准,还影响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所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宏观经济改革都要求建立一个在市场条件下比较有效的利率调整机制。 (三) 分业与混业经营的问题 我国是在 1995年通过《商业银行法》后才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然而,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势必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挑战。同样,引起国内银行的业内竞争加剧,造成银行利润率下降、业务风险增大,迫使许多银行不得不考虑从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寻求自身的业务发展,于是各种取向混业经营的金融创新已经悄然涌现。这几年,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开始扩张,包括代收水电费、电话费、财务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混业经营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法律体系尚不十分健全、金融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能力较弱的状况下,要稳妥地做好混业经营的各项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还存在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较高,资本充足率依然较低;内控机制和经营业绩依然不甚理想,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较严重的缺陷,竞争力依然较差;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问题。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规划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和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围绕这些目标,在此就对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看法。(一)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 为了加强央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中央政府已提出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人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保留或适当合并现有地、市分行,加强分行或支行的金融监管,二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央行的金融监管制度,制定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并改善管理办法,(2)健全金融监管责任制,(3)对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深化股份制改造改革。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依然存在着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端,如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最终的现实选择是实行股份制,同时还要加强公司治理。第二,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比如国有商业银行要有法定的资本金,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事会和董事会监督下的行长负责制;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第三,加强业务流程监管。在促进银行各项业务流程不断规范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监督与管理,使各项业务依法进行。 (三)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金融改革方针下,必须从体制外新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注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如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一批外资银行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这一切都为体制内的不足做了必要的补充。在对外开放前,必须对内开放。重点是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地方商业银行,使地方性商业银行彻底摆脱政银不分、银企不分的局面。这不仅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除此之外,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多种金融工具,改革和完善外汇问题等,尽快实现建立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完备科学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等目标和任务,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少军著:《金融法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 刘定华著:《金融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 王晓芳著:《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4] 强力著:《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 朱大旗著:《金融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的标题下首先应该写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变化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深远意义。而且可以从最近炒的比较热的“民生”概念入手,着力分析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或者说对于我们物价、房价等关系到衣食住行的一些东西的影响。在研究现状评述中要从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我国现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自己再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或者几点小建议就可以了。我在这里只是进行逻辑上的分析,至于如何对于你这个论文题目的内容加以丰富就应该查找相应的专业书籍和文献了。

理论意义对你所写的问题的理论上的贡献,属于高屋建瓴的贡献,是你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会给社会和他人所带来更深层次的深远的影响或者好处;而实际意义则是你的研究结果的实际产出,现实意义,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你本人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效果。

你的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先说下开题报告的内容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研究生对其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所选课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阐明所选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3、课题研究过程,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5、估算论文工作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再谈下开题报告的要求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至迟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凡未按时开题着,可酌情在论文成绩中减1至5分。2、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进行现场考察和初步的试验研究,然后写出5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研究生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3、开题报告必须在学院或教研室(研究室)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和科学论证。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取消研究生学籍,终止培养。4、开题通过后,应将开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教研室主任和学院院长签字后交校学位办公室。研究生、导师、学院各存一份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的复印件,以便定期检查论文工作。5、开题通过后,一般不得改变研究课题。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课题者,由导师写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经教研室主任、学院院长、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批准后,方可另做开题报告,改换研究课题,更改研究课题后仍不能进行下去的,则对研究生取消学籍,并取消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的资格。

理论意义就是更宏观层次的,是你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会给社会和他人所带来更深层次的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或者说益处;而实际意义则是你的研究结果的实际产出,直接效果,是你本人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效果。

山东省村镇银行发展研究论文

村镇银行是一级法人银行,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以区域内农村中低端客户为目标客户群,致力于建设一个为“三农”服务的农村社群性银行。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就是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投向有创业意愿、有发展前景和还款能力、信用良好的农村客户,包括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以及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具体经营中,应当始终抓好四大战略: 一是大爱战略。大爱是一种文化。因为面向低端客户群的业务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业务,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村镇银行来说,弘扬大爱文化就是首要的战略问题。要坚持不懈地用大爱文化教育员工,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做服务,为三农发展殚精竭虑。 二是创新战略。要立足于做特色,靠有生命力的产品求生存。在存款业务的发展和贷款业务的管控上,都要不断有所创新。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打实发展基础。在贷款产品上,要不断深度研究三农需求,不断地锁定目标客户群,不断地量身定做特色产品,不断地丛集化营销业务。要通过创新,不断满足三农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要让客户想来存款、能贷上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大力拓展存贷款业务之外的各项新业务,创造全新的盈利模式。3 d2 H 三是联动战略。村镇银行和作为母行的商业银行要联动。在科技、大额贷款等方面加强与“母行”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日常业务拓展上加强与地方合作,在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和一些关键性瓶颈问题上积极争取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的支援。抓银团贷款,抓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把村镇银行的牌子用好用足。只有联动,才能克服小的劣势;只有联动,才能始终吸收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联动,才能做到商业、可持续。晋城商行作为太行村镇银行的主要投资者,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树立了比较知名的品牌,这对于办好村镇银行是一个重要优势。正是由于各个先进银行都去办村镇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等等,才能把各种先进的理念辐射到农村,才能够最终形成“汤水效应”。{ 四是本土化战略。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发展氛围,依托本土化来防范风险和拓展业务。在日常业务拓展上加强与地方合作,在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和一些关键性瓶颈问题上积极争取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的支援。`" N( K/ M) \ 大爱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联动和本土化是重要保障。坚持这四大战略,村镇银行就可能成功。如果背离,必然会以失败告终,新型的优势体现不出来,服务三农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 深化村镇银行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一,感情问题。一定要带着感情办村镇银行。破解金融支农难题,一个重要前提是解决感情问题。对三农没有感情,对当地没有感情,事情肯定做不好。必须有一种精神,一种创业精神、服务人民的精神。在村镇银行探索期,这种精神因素至关重要。 第二,政策问题。作为村镇银行,一定要积极争取各种优惠政策。近期国家在陆续出台一些扶持三农的政策,有的涉及到村镇银行。这就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不能消极等待,坐等天上掉馅饼。 第三,辐射问题。村镇银行必须眼睛向下,应当考虑适度扩张机构。在目前金融形势下,倾斜三农仍将持续,抢占村镇银行阵地已经成为一些外资银行的重要战略性行动。在做好单点机构的基础上,应加快向县城内、乡镇和一些大村延伸。

不会啊。。3G来临,通讯业就要开始革命了

1.目前的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GPS 导航发展态势越来越值得期待,其中又以GPS 晶片核心技术发展最值得我们关心。在GPS 晶片发展的过程中,“小型化”一直是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GPS 晶片组在降低耗电量、缩小体积等方面的技术更跨前一步,不论是车载或手持式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皆能提供详尽而准确的定位资讯及交通讯息,可轻松实现CPS 卫星导航功能。 近几年,由于晶片厂商增加,并提供完整性的解决方案,模组厂商更容易开发出整合型产品,因此大量厂商投入接收器产品生产,所以在接收器与模组产品方面供应不虞匮乏,这不仅对GPS热潮起了推波助澜效果,也使GPS 整机成本最高的GPS 晶片组成本价格下滑,而提供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GPS 晶片,也已开始在市场上显露身影,加上晶片厂商逐渐改良效能,因此,晶片定位能力也已逐渐拉近。在此趋势下,GPS 晶片产品如何争取到买家的肯定,便成为各家GPS 晶片在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关键因素。 谈到GPS 晶片主要关键技术,这包括负责讯号处理-基频(Baseband)及接收讯号-射频(RF)。由于GPS 讯号频率()来自于距离地面2 万公里的高空,讯号十分不稳定,因此当天线接收讯号后经过一连串讯号放大、过滤噪声、降频、取样等过程(RFfront end),再经过RF 后,讯号进入基频处理部分,将前段取样的数字讯号经过运算、输出以便于使用者介面使用,其中GPS Baseband DSP 晶片就是核心元件,负责地址讯号的处理。 综合以上来看,射频与基频2 个部分,包含微处理器Microprocessar)、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数字部分(Digital ection)、射频部分(RF Section)、天线(Antenna Ele-ment)、输出入驱动器(GPIO andDrivers),以及微处理器周边电路(Pro-cessor peripherals)几个重要元件。市场上各式GPS 晶片解决方案的整合,使得GPS 晶片市场正面临极大的变数。首先是“小型化”,回顾GPS 晶片近年来的发展历史,随着GPS 与其它产品相继结合,且强调终端产品体积讲求轻薄短小,GPS 晶片走向系统单晶片化已是必然趋势。目前厂商针对GPS 单晶片化的作法,可分射频或基频单一晶片,并整合了更多功能性。在射频晶片部分,已有多家厂商将放大器、滤波器、降频器、频率合成器及振荡器等整合在一块晶片上;在基频部分,则是整合了CPU、记忆体(DRAM、SRAM、Flash)、电源管理及时钟等。 因此,我们看到GPS 的晶片尺寸逐渐缩小,加上GPS 晶片已从双模组发展为单一模组(Single chip),未来GPS 装置产品将会越来越蓬勃发展,晶片需求量越来越大。另外,GPS 晶片也将面临到客制化需求,过去GPS 晶片大多在车用市场上。目前,GPS 晶片应用则开始用在手机与PDA,或是特殊的个人携带装置,例如老人、儿童用的追踪器上。而GPS 晶片也可能与其它功能,例如蓝芽、USB 等整合。因此,针对特殊应用而设计的客制化模组,也将越来越多。目前全球投入GPS 晶片开发的还是以国外厂商居多,如SiRF、TI、Xemics、Freescalc、STM等大厂均推出GPS 晶片,其中SiRF 为全球最大GPS 晶片厂商,产品线相当完整,并能提供全系列的解决方案产品。 2.将来的方向——整合 随着GPS市场逐渐热络,众多大厂已按捺不住,纷纷通过购并快速取得GPS实力,将其整合入既有的通讯晶片中,发挥1加1大于2的综效,为顾客提供更多差异化的设计。 SiRF的独立GPS晶片曾经在手持装置大获全胜,独立导航装置市场3大龙头Garmin、TomTom、Magellan都使用SiRF产品,市占率超过60%。但是当新战场来到移动通讯领域,GPS不再身为主体,而是通讯的附加功能之一,虽独立GPS晶片可提供较高灵敏度,但对手机而言更注重整合,良好的整合不但可提升效能,节省耗电,更进一步在锱铢必较的手机体积缩小风潮中,达到最好的空间配置。 通讯晶片大厂高通(Qualm)是其中代表性的厂商之一,它与子公司SnapTrack共同开发的gpsOne晶片将GPS功能以演算软体方式,整合入手机基频(Baseband)晶片中,减少元件的利用以降低重复成本,利用共享的处理器进行复杂运算以提高整合度,并减少讯号传递的损失,其它技术层次较高元件如射频(RF)晶片、被动元件仍保持独立。 高通整合式的GPS CDMA晶片由于价格相对便宜、节省电路板空间,增添了更多设计的机动性,受到ODM厂商的欢迎。现今超过70%使用Qualm晶片的 CDMA手机已内建GPS功能,然而同时,只有10%左右的GSM手机拥有GPS。 直至目前,SiRF依然是最大的独立GPS晶片和相关软体供货商,然而,PND装置1年仅1,000万~2,000万的市场规模,相较于全球手机1年已逾10亿支的需求,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众多晶片供货商放眼的是,在装置汇流趋势中,手机加入GPS功能后所带来的爆发性增长。 SiRF自然也不愿错过此等巨大商机,它所采取的移动通讯解决方案,为利用自身的强大晶片加上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权,交给ODM厂商自行设计接线,正如手机整合蓝芽(Bluetooth)、无线网路(Wi-Fi)的作法一般。并和其它晶片大厂如恩智浦(NXP)、飞思卡尔(Freescale)、英特尔(Intel)等,通过互动授权和共同产品开发,巩固合作关系。 然而,随着GPS市场逐渐热络,众多大厂已按捺不住,纷纷通过购并快速取得GPS实力,将其整合入既有的通讯晶片中,发挥1加1大于2的综效,为顾客提供更多差异化的设计。 2007年从年头到年尾GPS购并案不断。博通(Broad)以1,500万美元收购其长期GPS和A-GPS供货商Global Locate,恩智浦以8,500万美元购并GloNav,并视情况再追加2,500万美元现金溢价,恩智浦将借此取得GloNav的单晶片技术,并进一步加强整合移动解决方案能力。 蓝芽晶片领导厂商CSR也购并了NordNav和CPS,将结合GPS和蓝芽技术,设计较双晶片架构更具价格竞争力的整合式手机用晶片。经过1年的整合,CSR购并的成果已逐渐展现,在2008年的Mobile World Congress上发表eGPS技术,并和摩托罗拉(Motorola)共同宣布将成立eGPS论坛,以评估和促进技术进展,展现其旺盛企图心。 SiRF向来被竞争者形容为只有GPS一个强项,也无法置身事外必须奋力一搏,在2008年以亿美元收购Centrality Communications,发展SoC方式的多媒体导航晶片。SiRF prima平台进一步显露SiRF对多媒体和GPS结合的展望,预期在未来的手机和可携装置中,3D地图资讯的多媒体运用将成必备。

这两个发展都不错的:java开放、开始难度大一些,现在android什么的都需要;在Windows平台是老大,IDE相当好

喜欢设计就做设计,喜欢研究就去考研 喜欢画画就做效果图,喜欢结构就去做施工图 喜欢政治靠公务员,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建筑学现在是很好找工作的,只要你有能力, 在学校的期间要多多的努力,将来社会上就更有竞争力 可以看我以前的回答很多的关于建筑学的,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当前,万源旅游业正按照“ *** 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原则,坚持“构建一个中心(太平镇)、突出两大主题(白沙、旧院片区,官渡、大竹片区)、建设三条精品线路”(太平镇至八台山—龙潭河—李家俊烈士故居自然观光、休闲与红色旅游线;太平镇至鱼泉山—玄祖殿战斗遗址—大竹河观光、漂流、红色旅游线;太平镇至花萼山“穿越巴山丛林、追寻革命先烈”旅游线)的思路。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市场开拓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争把八台山建立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台山-龙潭河建立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大竹河、鱼泉山、烟霞山建立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万源大酒店、怡和紫金大酒店建立为四星级宾馆,穗丰大酒店建立为三星级宾馆;努力打造万源市成为川陕渝结合部文化旅游中心和环秦巴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实现旅游业成为万源经济的主要支柱。

简单的说,网路营销就是以网际网路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网路营销(On-line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网际网路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资讯和网路媒体的互动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 网路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至今。网路营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网路资讯科技发展、消费者价值观改变、激烈的商业竞争。网路营销是以网际网路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创造飒沓价值、沟通价值和传递价值,以实现组织和相关利益的职能。 发展方向 一、网民数量增加 经过资料统计,中国网民数量突破亿人,如此庞大的受众群是网路营销市场发展的根基。另外,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年龄结构多元化,农村网民快速增长。艾瑞咨询认为,随着网民结构变迁,更多的行业适合网路营销,这无疑成为中国网路营销市场长远的增长动力。监测结果显示,2001-2006年,IT产品类行业一直占据网路广告投放费用第一,但2007-2008两年,交通类行业一跃成为网路广告投放的翘首。房地产行业投放费用从2005年开始发力,开始更多尝试网路广告,2008年,服装类行业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网际网路广告投放行业已经由IT产品类行业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多行业并驾齐驱。 二、搜寻引擎发展迅速 随着网路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多广告会通过网际网路来实现广告效果,广告主初步尝到了广告效果最大化的甜头,于是效果营销成为广告主的新宠儿,很多广告主对此蠢蠢欲动并做了更多尝试。而搜寻引擎也因为其广告的效果较好成为企业投放网路广告的首选。 三、网路营销创意是其竞争的核心驱动力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研究发现,网民的媒体选择多样,行为轨迹复杂,为了更好的将企业资讯到达受众,企业的品牌营销必须做到多元化,除此之外,网路营销的创意也应做到醒目、容易记忆、引人入胜,因为创意是网民选择点选网路广告的首要原因,视讯互动的展示形式值得借鉴。 四、多媒体整合营销是网路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艾瑞长期的监测资料来看,由于网民的媒体接触习惯日趋多元化,广告主的媒体选择也日趋复杂,整合营销是网路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拿可口可乐举例,2005年可口可乐的投放媒体数量为10家媒体,而到了2008年,媒体数量急剧升温,高达50家之多。媒体多样化发展,使得营销变得更为复杂,但使用者达到也更为精准,所以整合营销才能达到更为广泛的营销目的。 五、网路视讯价值逐步显现 2009年Q3中国网路视讯的广告投放量费用环比增长,在整个经济萎靡的环境下,这一增速无疑成为闪光点,而中国视讯网站网民数量以及粘性基础逐步夯实,艾瑞咨询认为,网路电视媒体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接受,预计视讯网站媒体价值将成为中国网路营销市场下一个主力增长点。

其实空警2000的总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已经说过了,未来两个方向: 1、解决大飞机的问题,为了空警2000,毛子在伊尔76的问题上已经和我们翻过脸了。载机是基础,不能把握在别人手里; 2、共形天线,简单说就是未来的预警机不再有大盘子了,而是将雷达天线做到机身蒙皮里去,飞机啥样子,雷达就是啥样子,整个飞机就是雷达;这样飞机的操控特性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主要看毕业后,社会情况于招人情况,这学校没前途啊, 学校因为这个事往厅里跑了多少次了, 你赶紧好好学习准备几年后的考公吧。

发展得好就在世界各地开分店。成为商业巨头!

在金融 毕业 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其实就是 文章 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引用过的文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刘晓法.外汇风险管理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巴曙松.2009: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J].经济,2009(6). [3]曹垂龙.论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兼析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J] 财经 问题研究,2006, (7). [4]陈慧莲.我国行业外汇风险暴露[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3. [5]弗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21. [6]付甜杰.我国涉外企业的汇率风险及运作性对冲研究[D].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0. [7]何晓.对我国涉外企业外汇风险暴露的实证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7. [8]郑振龙、陈蓉、邓戈威.外汇衍生品市场:国际 经验 与借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胡大江.面向双重风险的我国涉外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11]高扬.构建人民币汇率的避风港: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研究[M].北京冲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刘欣.外汇经济风险暴露的测量和管理[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3. [13]宋明哲.风险管理[M].台北:中华 企业管理 发展中心出版社,1984. [14]陈伟、王伟.我国跨国公司汇率风险的计量与实证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6, (3). [15]罗航、江春.人民币新汇率形成机制下的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 78-81. 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l0-18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J].证券时报,2004,(4):23-25 [3]周兆生.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27-32 [4]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罗正英,段佳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选择的内生性约束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8):67-72 [7]__赞.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38-45 [8]杨凤娟.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及借鉴[J].经济题,2004,(3):20-21 [9]徐洪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J].经济管理,2009,(3):14-17 [10]戴淑庚.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1]韩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13]巴曙松.如何促进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J].商业周刊,2003,(11):6-7 [14]邹萍莉,王振宇.二板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J].特区经济,2004,(10):64-65 [15]袁树民,刘文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J].会计之友,2008,(2):83-85 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石磊,王瑞武.合作行为的非对称性演化[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4). [2].李丹.基于博弈论的科学研究知识共享行为分析[J].国书情报知识,2006(5). [3].翁丽君.“市场进入阻挠”的博弈分析[J].内蒙古经济与科技,2008(4). [4].陈德华.寡头垄断市场的进入与阻止进入博弈研究[J].财金研究,2011(23). [5].田银华等.银企信贷重复博弈的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11(11). [6].赵宇等.垄断行业的进入博弈及管制绩效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6(6). [7].商业银行应该给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贷款吗?——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及其仿真过程的分析. [8].郭宁宁.关于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研究——基于金融供给角度[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6). [9].樊晶.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者的战略博弈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 [10].李国宏.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可行性研究——以山东淄博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1].哈尔.R.范里安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2].肖彬.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探讨[J].2009(4) [13].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金融部课题组.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5) [14].张杰.农户、国家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2) [15].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的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1.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2. 企业融资论文参考文献 3.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文献 4.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财务管理论文最新参考文献

河南村镇银行不是农村信用社。河南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性质不同。农村信用社是合作组织,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河南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不同。农村信用社是股东,股东通常是个人,人数多,股权分散。村镇银行需要一家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河南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不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是升级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发展方向是扩大村镇银行的数量。村镇银行的隐患:所有权混乱,主发起人治理能力不足。在所有银行中,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是最低的,对股东的要求也极低,但正因为如此,村镇银行有着不同于其他银行的“发起人”制度。希望那些管理能力强、科技实力强的银行能够把好的经验运用到村镇银行中。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大银行对此兴趣缺缺。相反,许多农村商业银行借此机会突破地域限制,大力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虽然监管提出“大股东要承担责任,完善并表管理制度,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但从河南、安徽等地村镇银行“提现难”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发起行不仅未能有效控制其所控股村镇银行的风险,甚至存在相当多的股权治理问题。

据中国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共有460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651家,在银行法人机构数量上占比约。随着机构数量有序增加、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村镇银行逐步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和小微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新生力量。从各项指标来看,村镇银行整体经营稳健,支农支小作用持续发挥。图片但是,自2020年以来,村镇银行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发展模式、业务拓展、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补充等方面面临着较为明显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高质量发展村镇银行已经成为了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根据2021年底对部分村镇银行进行的一次调研,特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交流。坚守市场定位不动摇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自身实力相对应的,切忌“傍大款、垒大户”。目前,村镇银行面临当地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比较优势有限,“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是主要发力点。小微金融风险并不是天然就高,只要有正确的业务观、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合适的产品,小微贷款的风险就完全可控。而超越自身能力和脱离所在地资源的战略定位不清、战略投向具有投机性恰恰是村镇银行风险高发的源头。村镇银行应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支农支小的定位在实际操作中不偏离,将做小做散作为全行上下的统一认识。一是完善差别化监管政策。“两增两控”考核机制的改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贷款余额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在如此高基数的前提下,再继续保持连年较高增速的压力极大。建议对现行“两增两控”考核机制进行调整,对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采用差异化考核方案,并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将包括农户消费贷款在内的所有农户贷款纳入“两增”的计算范围。针对村镇银行存款成本高、渠道单一的劣势,需要得到主发起银行及其他同业资金支持,以提升村镇银行资金流通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建议灵活考虑村镇银行同业融入占总负债比重(不高于1/3)关注类指标考核。当下,农村老百姓的理财意识日益提高。建议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村镇银行购买标准化资产以及理财产品。建议村镇银行能够代销包括主发起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银行类理财产品。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建议将村镇银行这类机构列入财政专户准入的商业银行名单之中。针对涉农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村镇银行可适当延长财政补贴政策期限、增加财政补贴比例、降低涉农贷款补贴的增量比例要求。区域高质量统筹发展试验区当前,有一部分发展优秀的村镇银行已经积累了风险控制、营销拓展、内部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为促进在一定区域内数家村镇银行高质量统筹发展,推广先进风控、管理经验,“先进”带动“后进”,实现“共同进步”,我们建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立“村镇银行区域高质量统筹发展试验区”,其职能主要包括如下几点:统筹风控技术。在相似的经营环境里,客户规模、行业特征相差不大,其风控技术具备一定的统一基础。此时由该区域内某头部村镇银行牵头,组织其他村镇银行共同研究区域内风控技术,有助于节约成本、扩大样本,形成规模效益。统筹科技系统。一方面,对区域内的村镇银行进行科技联盟;另一方面,可以搭建区域村镇银行的银银互通平台,使得区域内中小微客户的业务办理更加畅通便捷。统筹区域内网点设置和银行柜面服务功能。区域内村镇银行的银银互通,可以集约化网点建设,避免不经济的密集网点布局。此外,将村镇银行的辖区拓展为试验区范围,试验区范围内,村镇银行的网点设置统筹规划,避免区域内银行网点的不均衡发展。统筹人才共享机制。加强村镇银行人才的共享机制、相互交流,有利于区域村镇银行之间取长补短,将区域内头部村镇银行的风控、营销、内部管理体系、人才和技术共享输出,有利于带动区域内其他村镇银行共同高质量发展。统筹公司治理和交叉持股。目前,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相对单一,大多为主发起银行控股。在推动村镇银行股权多元化时,可以考虑试验区内村镇银行交叉持股,并统筹一部分公司治理中的专业委员会以及能实现共享发展的业务。“村镇银行区域高质量统筹发展试验区”其本质就是以村镇银行自身意愿为基础的高质量统筹发展模式,自下而上,自主选择,既体现了村镇银行法人地位的独立性,又能实现区域内村镇银行共同高质量发展。这种模式对领头的村镇银行要求较高。至于区域内村镇银行统筹发展试点范围,既可以是一个地市范围内的村镇银行,也可以是相邻地市范围内的村镇银行,还可以是一个省内有共同意愿的村镇银行。这种模式与“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相辅相成、异曲同工。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民宿发展前景论文的开题报告

现在新开的民宿因为成本的关系回报率很漫长的,因为低投入价格高住客看不中,投入高又容易资金链断了!光赚房费已经不行了,现在流行卖房权和副产品赚钱了,另外有名气的都不自己掏钱了,玩别人的钱了!

疫情期间在线民宿市场有所下滑,疫情后时代将迎来增长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亿和万亿,分别同比增长9%和11%。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业受到重创,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下滑到亿和万亿。

得益于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在线民宿市场也发展迅猛。2019年我国在线短租用户和在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分别达到亿人和亿元,同比增长55 %和64%。同样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在线短租用户和在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下滑至亿人和亿元。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乡村民宿的大力发展,2021年我国在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有望上升至亿元,回到疫情前水平。

疫情期间在线民宿供给逆势增长

在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疫情期间民宿供给端却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民宿房源总量达到300万套,同比增长88%;其中乡村民宿房源总量为38万套,同比增长90%。

同时我国在线民宿房东数量和房源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在线民宿房东数量为万人,房源数量约为156万套,为在线民宿市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台湾是我国较早发展民宿的地区,近年来,大陆的民宿开始迅猛发展,目前民宿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南方著名景点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杭州、丽江、大理、阳朔等地,具有天然的“地利”,民宿数量增长较快,品质也很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住宿的一大趋势。现有农家乐逐步淘汰,加速提档升级国内农家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地区,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而闻名。这是依托乡村资源,提供一系列餐饮、休闲、住宿的旅游服务产品。农家乐更强调功能的实用性,在设计风格、装修格调、主人文化等方面考虑较少或没有考虑。关于民宿与农家乐的区别也一直是行业内被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民宿和农家乐的区别,尚停留在“是否有独立的卫生间”。从早期的发展来看,农家乐不仅能提供当地特有的体验活动,还结合了地方资源,并能凝聚地方向心力。但随着后期“遍地开花,一拥而起”的急剧发展,个体经营的局限性让农家乐逐渐出现了一些诸如缺少规划、缺乏乡村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同质化、发展后劲不足、经营者素质不高、服务市场意识不强等问题。而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住宿方式,它有别于传统酒店、饭店、宾馆,也有别于简单体验乡土风情的农家乐。它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餐饮住宿、文化休闲需求,还能让游客与民宿主人有更深入的交流,获得新的体验与认知,形成新的人际关系。并且,通过意境的营造和建筑品质的提升,给游客带来比传统农家乐更高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更潮的硬件设施与服务、更好的精神享受与住宿体验。当下的旅游消费市场,70、80、90 后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力军。这类人群受教育程度高,平日工作压力较大,对于“健康”和“幸福”的概念,有着与上一辈人完全不同的理解。他们消费更加理性,更追求内涵、品质和服务,更懂得生活。民宿模式恰好符合了他们追求自我解放的需要,同时满足人们追求情怀的需求。因此,随着个人度假旅游市场逐渐发展,居民旅游深度和频次的不断增加,中等水平以上的民宿数量会不断上升,而传统的农家乐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欠缺、文化缺失将慢慢失去竞争优势,逐步被市场淘汰或转型向更高层级的民宿靠拢。民宿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回归理性目前,民宿的市场价格普遍较高。人均单价在500元以上,几乎接近国内普通五星级酒店的均价,精品民宿更是接近2000元左右。造成如此高价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市场的稀缺性与消费者的尝鲜心理,使民宿市场火爆;第二、民宿打造过程中,很多精细化的设施会提高运营成本;第三、民宿的住宿容量小,又带有非标准性特征,因此,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将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第四、一般的酒店开发者都具备较多的产业链相关资源,而个体民宿投资者往往需要自行设计、自主经营等,这无形中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外,还存在一部分民宿定价过分文艺化、噱头化。动辄每晚几千的房价,功夫全花在装修上,文化内涵却单调雷同,缺少了民宿本身情怀涌动的核心本质,远离了大众,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乡村酒店、会所”。随着社会资本的涌入,民宿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由于民宿可简可繁,可小可大,投资方式简单,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大量民宿产生。根据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发布的《民宿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民宿客栈达到20万家,同比增长超过300%,民宿总量急剧增加,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比如云南楚雄的黑井古镇因为饱和度太高,为了争取游客资源不得不保持低价经营。因此,随着民宿供给市场的日益见顶,民宿产品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在未出现新的消费升级点的情况下,民宿客房的均价可能会受制于行业竞争而逐渐回归理性,处于下行,然后维持在一个合理稳定的价格区间。民宿+传统观光类景区协同发展国内传统的4A、5A级景区大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在带动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在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较大。比如:几乎各个知名旅游景点都有便利的旅游交通线路直达景区,源源不断的传送大量的游客。但依托于品级较高的自然风光、人文遗迹的传统景区,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方式,在深度体验及旅居生活的理念、基础设施的容量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充分。随着景区知名度的逐渐提升、旅游消费的升级,体验式旅游渐渐取代观光型旅游,一些景区或受制于自然资源保护限制,或因当初未充分考虑景区远期的增长容量,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升级和补充。最明显的就是,住宿服务设施逐渐饱和甚至达到极限,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而在传统景区周边,分布着大量村庄,这些村庄内部大多道路狭窄、崎岖不平,网络也未完全覆盖,缺乏停车场、指示牌、消防设施等,零星的住宿也仅仅是以自主经营:类似招待所性质的快捷旅馆、农家院为主,卫生条件差、住宿餐饮标准不达标,仅能提供简单的餐饮、小吃或旅行装备的简单贩卖服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宿。因此,无法充分享受景区的溢出效益,取得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未来民宿可以根据传统景区边缘的村庄,利用闲置民房,开发建设民宿。这样,一方面可以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传统景区从单一观光向多角度观光、从一日游向多日游、从忙碌游玩到放松身心、从低层次消费到高层次满足、从来一次到来多次的转变。民宿产品特色化,产业集聚化从整体来看,我国民宿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硬件设施上高度雷同,相互抄袭,缺乏特色;休闲体验上,主要以观光、采摘等简单的农事活动为主,缺乏对民宿核心价值“闲适”、“分享”、“体验”的挖掘;旅游情怀上,入住游客与民宿主人的交流欠缺,背离了民宿“主人文化”情怀的内涵。这种现状无法满足旅游者们日益增高的旅游需求,制约着整个民宿行业的发展。因此,在下一阶段,民宿产品的特色化和集聚化将成为阶段发展的重点。特色化方面,民宿经营服务将回归“民”的本质内涵,在主题风格、文化体验、特色服务上更加体现民宿主人的个性化,将民宿主人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融入到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中。如台湾民宿的个性化服务:民宿主人根据当地食材亲手做早餐,把客人当朋友,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私房景点,带客人旅行,亲自解说当地人文生态等。民宿主人具备艺匠精神,不断追求极致美感,真正做到“卖生活”而不是“卖房间”。文化产品体验上,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乡村艺术文化、风俗习惯等都会引起游客的极大兴趣,这也是民宿可以包装凸显的特色。未来民宿可结合当地特色资源,针对不同主题,开发深度娱乐休闲体验。产品类型可涉及养生保健、乡村休闲、民俗娱乐、艺术课堂、文化沙龙、野外扩展、水上项目等。针对高层次旅游者需求,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如滑雪、登山、滑翔、野外生存等也会相应出现,并逐步向产品专业化、品牌化的成熟阶段发展。集聚化方面,民宿的集聚化并不是产品标准化的复制集合,而是产品特色各异的互相补充聚集。

我的学生写的小文章(节选)………综合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摸索出民宿特色化经营的实现途径:首先,应细分市场,找准自我定位,使定位能体现个性,将推销情怀向个性营销转变。“恰到好处的市场细分,是定位乃至整个营销成功的关键”。恰当的定位,不仅可以避免与实力强大的同类民宿正面对抗,还可以集中资源精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模式,获得客户好感,提升客户忠诚度。如上文案例中,无尔客栈就定位于打造舒适型住宿,使住客感到温馨、悠闲,阿若康巴庄园则致力于提供高端精品住宿,宣扬马帮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其次,利用互联网宣传民宿,突破口碑营销。民宿作为区别于传统酒店的一种新兴住宿形式,住客往往在入住前先在各类网站和手机APP上了解民宿。这时,民宿是否有专门的网站,网站质量如何,是否体现出民宿的特点与优势,或者民宿是否与各类应用软件形成合作并提供订房服务等等,就成了民宿营销的一大关键。同时,民宿主也起着关键性作用,民宿主与住客往往会建立个人的交情,使住客理解民宿主追求的价值观念,是住客帮助民宿宣传的第一步。在服务方面,应完善使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体系,完善员工的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评估要有奖励机制,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服务应作为产品的附加利益,成为民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力求为住客打造独一无二的住宿体验。“顾客是上帝”,只有使住客满意,才能使住客印象深刻,之后主动成为“回头客”。在经营手段方面,应建立民宿自身的专业网络,实现技术创新,打造民宿里的智慧型服务。如收集和分析相关住宿数据并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民宿一体化管理。这应该是现代民宿发展的趋势,也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一个良好发展机遇。在经营能力方面,我们要争取把民宿发展成经营连锁化,经营集团化,经营成本化。向上整合,可使民宿结合生态农庄等一体化发展;向下整合,民宿与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结合,推出延伸业务;向外拓展,引进国外品牌,投资合并与现有民宿业务相关的品牌或服务......对于生活悠闲的丽江,民宿主不妨将住宿与酒吧餐饮等业务结合,将民宿与具体旅游项目结合,实现多元化发展。对于民宿的企业文化,我们要建对于民宿的企业文化,我们要建立双重文化,顾客满意的文化,员工发展创新的文化,并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这就要求民宿主在考察现有民宿市场的同时关注当地文化民情,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民宿文化。需要注意的是,民宿文化最终落实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等,而不应仅仅是一句空谈。总之,无论从“生产”源头,还是到“销售”环节,经营者应始终牢记自我定位和“特色化经营”。“营造住客独特体验”,是民宿实现与众不同的最终秘诀。结 论太多的民宿,兴于情怀,也败于情怀。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经营策略,情怀也只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谈资;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情怀也是苍白无趣的一个噱头。因此,如何把情怀转化为特色化经营,是我们每一个与民宿息息相关的人,更是民宿主应该去思考和探索的。总有一天,那些盲目跟风,追求没有区别的“情怀”的民宿主,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恍然大悟,悔不当初。而那些一开始就找准定位,能够特色化经营的民宿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参考文献:《“互联网+”背景下客栈民宿营销策略研究》——刘洋《全域旅游下的云南民宿品牌文化建设》——李备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青年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