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种植香水石斛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3:33:05

关于种植香水石斛毕业论文

澳洲香水石斛的养殖方法:

一、基质要求。

澳洲香水石斛也是属于石斛的一种,对基质的要求较高,应该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物料用作基质来养殖。可以选择兰石、颗粒泥炭、树皮混合配制,作为基质来种植养护。

二、合理见光。

澳洲香水石斛耐不住强光照射,喜欢生长在阴凉的散光处,所以光线照射不能太强,也不能完全不见光。平时可养在半阴处,保证有充足的散光照射,夏季光线过强时,应该注意加以遮蔽,避开直射的光。

三、适宜温度。

澳洲香水石斛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耐不住低温,温度过低的环境中不利于生长,所以应该保持好温度,冬季最好将温度提高到15摄氏度以上。

四、及时浇水。

澳洲香水石斛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特别是在生长旺盛的时期,应该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好水分供给,保持土壤湿润,可以促进生长。当秋季温度下降后,可以将浇水减少,避免在土壤中积水导致冻伤。

五、合理施肥。

养护时适当追肥,可选择稀薄的肥料,经过稀释后浇灌给澳洲石斛,促进植株吸收养分维持生长。

澳洲香水石斛的注意事项:

1、养殖澳洲石斛要注意,澳洲石斛在生长期间,不能缺少光照,否则澳洲石斛将无法正常生长。

2、澳洲石斛喜湿,不耐水涝,养护期间需要适量的浇水。

3、若是澳洲石斛淋了雨,需要及时给其排水或更换土壤,避免盆底积水后,水分伤及根系。

养殖方法:适当光照,澳洲香水石斛喜欢生长在光照不强的阴凉处,应养护光线明亮的室内环境中;控制温度,它适合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冬季需保持室内温度在15℃以上;保持湿润,澳洲香水石斛喜欢湿润的环境,冬季养护在空调房需进行保湿。注意事项:它不耐水涝,种植时需确保土壤的排水性好。

1、适当光照

澳洲香水石斛是喜阴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照较少的阴凉处。因此需避免放在光照过于强烈的环境中养护,特别是夏季温度较高、光照较强,应及时进行遮荫处理。但也需适当接受光照,最好养护在室内光线较为明亮的环境中。

2、控制温度

澳洲香水石斛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进行养护时需控制环境温度。冬季温度较低,不可养护在室外环境中,最好养护在室内有暖气或者空调的位置。确保室内温度高于15℃,植株就可继续生长。

3、保持湿润

澳洲香水石斛适合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在浇水时需确保土壤足够湿润,还需控制生长环境的湿度。特别是冬季养护在有空调的室内,空气就会比较干燥,应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可使用加湿器也可对叶片喷水。

虽然澳洲香水石斛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但不耐水涝。它通常生长在岩石较多的环境中,水分排出的速度很快,所以进行盆栽种植时需要保证土壤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否则植株就很难存活。

土壤配制:香水石斛对土壤要求较高,可用泥炭土、腐叶土以及树皮混合配制。 光照要求:日常养殖将其放室内散光较好的位置。 控制温度:环境温度在15度以上最佳。 注意事项:土壤中水分过多,需要及时排水或直接更换土壤。

1、土壤调配

香水石斛属石斛,对土壤的要求较高,种植需要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强、肥沃、疏松的土壤,可用泥炭土、腐叶土以及树皮混合配制,然后施加适量的肥料作为基肥,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2、光照要求

香水石斛不耐强光照射,喜好阴凉的环境,日常养殖可将其放在室内,散光较好的位置进行养护,充足的光照能够让香水石斛积蓄足够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夏季的时候需要采取一定的遮光措施,避免叶片被灼伤。

3、控制温度

香水石斛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不耐低温,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上,冬季的时候,则需要提前将香水石斛移入室内养护,避免低温冻伤植株。

4、注意事项

香水石斛若是在室外养护的时候淋了大雨,需要及时为其排水或者直接更换土壤,避免积水导致烂根,日常浇水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冬季的时候则要减少浇水频率,保持土壤微干。

林下种植石斛苗床栽培的论文研究

石斛的繁殖可以采用胚培养、茎尖培养及分株等方法。栽培石斛可选用四壁多孔的瓦盆或塑料盆,所用基质与其他附生兰差不多,通常用蕨根、树蕨块、泥炭藓、树皮块、碎砖块和木炭等材料。在栽种前应先将栽培基质清洗干净,并在水中浸泡1天以上备用。栽培2年以上的植株,根系已布满盆内,须及时换盆。换盆通常在春季开花后,新芽尚未生长出来之前进行。石斛属植物喜高温、高湿,落叶种类越冬的温度夜间可低至10℃左右或更低。绿种类不可低于15℃。此外、石斛类对昼夜温差比较敏感,最好应保持10~15℃的温差。石斛在新芽开始萌动至新根形成的一段时期比较娇气,它既需要充足的水分,又怕过于潮湿。由于此时气温才开始回升,温度不太高,过于潮湿会引起腐烂。石斛的旺盛生长季节正是雨季,要注意盆中不宜积水,如遇晴干热天气,应及时在植株的四周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生长季节应保持70%~80%的空气温度。落叶种类冬季休眠期可适当干燥,少浇水,但仍须保持栽培基质不过分干燥。常绿种类冬季只要温室温度高,则仍需保持充分水分,温度低时可适当少浇水,但栽培基质需保持湿润。虽然原生种的石斛类植物是附生在森林中的树干或岩石上,但也喜欢一定的阳光。栽培中若能在上午10时前有直射阳光,其余时间遮去阳光的70%~80%则比较好。春夏旺盛生长期喜光照弱些,冬季休眠期喜光照强些。北方温室栽培时冬季不遮光或只遮去阳光的20%~30%。

1、分株繁殖:选择生长健壮、丛大、茎多的石斛丛株,剪去3年以上的老茎株,留下1~2年生色泽嫩绿的植株作种繁殖。分株时3~5株分割成一小丛,将老根剪留2cm,以促进种后新根的长出,分割后宜马上种植。2、种植:以春分至清明时种植较适宜,种后容易成活。种植方法有贴树种植和岩石缝中种植。(1)贴树种植:为石斛类常用的种植方法。在高山阔叶林中,选择树干粗大、树冠茂盛、树皮疏松、有纵裂沟的常绿树,在树干或凹枝处或每隔30~50厘米用刀砍去一些树皮,把石斛株蔸部紧贴在树干凹处或刀破处,用竹钉钉牢,或用竹篾捆好,使根部与树皮紧密结合。再用牛粪泥浆(用牛粪与泥浆拌匀)涂抹在根部及周围树皮沟中。在树上栽种时,以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已枯朽的树皮不宜栽种。(2)岩石缝栽种:选择阴湿林下的石缝、石槽有腐殖质处,将分成小丛的石斛种植的根部,用牛粪泥浆包住、塞入岩石缝或槽内,塞时应力求稳固,以免掉落。无腐殖质、干燥的岩石上不宜栽种。

关于种植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论***地区月季的栽培

完全可以找找个领域的(植物学研究)等书籍啊,

关于种植论文

辣椒是我国居民喜爱的蔬菜和调味品,有些地区特别喜欢吃辣椒。下面是我整理的辣椒种植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辣椒的种植技术

[摘 要] 辣椒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对辣椒需求量不断提升,辣椒种植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辽宁辣椒种植历史十分悠久,其辣椒产量和品质十分优异,本文主要结合辽宁地区辣椒种植的实际情况,就辣椒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辣椒 种植技术 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63-01

辣椒是我国居民喜爱的蔬菜和调味品,有些地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4-7倍之多。辣椒作为一种调味品,少量使用具有开胃健脾、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的功效,而且还具备驱寒祛湿,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辣椒种植面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种植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民群众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并且也极大的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1 做好育苗工作

育苗营养土的配置

育苗营养土的配置应该做到营养供给全面,科学合理。一般需要一方人畜粪,公斤过磷酸钙,公斤硫酸钾,公斤二铵,然后向其中添加1袋生物土壤接种剂,将上述的营养土混合均匀之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封闭发酵,发酵结束后将其与过筛好的细土与肥料混合,等待使用。

整地播种

将棚内地面整理平整,然后在育苗地上敷设一个厚2-3公分的塑料苯板,将两侧用土切高3-5cm,然后在板上铺上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均匀的铺上一层厚2-3公分的小石子,然后在其上方铺上一层稻草,最后将配置好的营养土均匀的铺在稻草上,灌溉从小石子层进行,不能直接将水浇到畦面上,防止营养土出现板结。这项工作做好之后,在畦面上直接点播,每穴播种2-3粒种子,出苗后如果是1-2株苗全部留下,如果超过2株,将弱小的幼苗拔出,每平方米保证有500株幼苗。播种完毕后,在种子上覆盖上一层1公分厚的土壤,主要覆盖要轻柔,不要压实。控制苗床的温度,夜间温度不应该低于12度,白天温度不应该超过30度。

做好苗期的管理工作

辣椒苗期应该做好营养供给工作。在整个苗期需要进行三次药物防治。首先,幼苗生长到两叶一心左右,幼苗就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该选择使用1000倍天达2116壮苗灵+3800倍99%天达恶霉灵+3000倍天达有机硅+150倍红糖混合液,补充育苗营养,激发幼苗生命力,促进幼苗根系发达,秧苗健壮成长,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以后间隔半个月喷施800倍天达2116壮苗灵+1000倍天达裕丰+3000倍天达有机硅+150倍红糖混合液。在移栽之前喷施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800倍75%百菌清+3000倍天达有机硅+150倍红糖混合液。

2 做好移栽工作

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移栽前一定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在上一年土地未解冻之前,深耕土地20-25cm左右,让土地冬季收集雨雪,保证明年移栽的墒情。春季土壤解冻后,先在土壤表面均匀的撒播人畜粪,然后使用旋耕机旋耕起垄。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完全腐蚀鸡粪1方,牛马粪1-3方,硫酸镁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土壤接种剂8-1袋,然后起垄,间隔一米打一个大垄,高度在15cm左右,宽70cm,深30cm,起垄完毕后随即覆盖上白色的农用地膜,保墒提温。

做好移栽工作

五月初就可以移栽了,到五月上旬结束。在移栽前,不管是大棚还是露地在移栽前3-5天不得灌溉浇水,避免导致地温下降,无法促进根系生长。在移栽前如果土地墒情比较差,可以提前一周灌溉,然后覆盖地膜提高地温,起苗要干土进行,这样幼苗移栽到露地之后会迅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缓苗期较短。在移栽过程中一定要将幼苗根部沾上抗旱发根剂。主要操作方法是幼苗拔出后迅速蘸根,这样能够促进秧苗根系生长,扎根迅速,缓苗快。抗旱能力强,就能够抵御外界的冻害。

合理密植

辣椒栽培一定要密植,一垄起两行,行距维持在30cm左右,株距维持在25cm,每亩定植5000株左右。在移栽过程中,将幼苗移栽到事先挖好的定植穴内,然后浇水覆土即可。浇水时,水温应该控制在15度左右,每株灌溉200ml左右,这样辣椒能够当天缓苗,成活率较高。

科学用药

移栽后为了提高幼苗的抵抗能力,要及时喷施一遍1000倍天达裕丰(15克)+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1包)+150倍红糖(100克)+6000倍有机硅(1包)+500倍硫酸镁(30克)+400倍硝酸钾(40克)+400倍氯化钙(40克)。此后,在不下雨的情况下,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天达2116瓜茄果专用+天达有机硅+500倍硫酸镁(30克)+400倍硝酸钾(40克)+400倍氯化钙(40克)+150倍发酵牛奶。如果连续阴雨天气超过一周,应该抓住雨水间歇期,及时喷施99%恶霉灵1袋、或75%百菌清20克、或60%百泰10-15克、或64%杜邦克露20克+天达2116瓜茄果专用1袋+硫酸镁40克+硝酸钾50克+氯化钙40克(或葡萄糖酸钙40片)+土霉素15片(克)+有机硅1袋+发酵牛奶150克,叶面喷雾。如果连续出现虫害,则需要增加2%阿维菌素7克+25%灭幼脲15克。

3 做好辣椒后期的管理工作

后期做好补肥工作。后期可采用根外追肥,可使用的尿素、的磷酸二氢钾及其它微肥。当每株红辣椒达到60%-75%时收获,收获时将整株拔起,每3-6株扎成小捆置于阴凉处凉干,待辣椒全部干后采摘、贮藏、分级、出售。

参考文献

[1]金波,陈月珍,何光进,蒋海龙,顾春山,韩丽,杜亚斌,杨洪辉. 淮安红椒大棚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6)

[2]付文婷,张爱民,廖芳芳,韩世玉,何建文,杨红. 辣椒根尖预处理及植株倍性鉴定[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8)

[3]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文廷刚,杨文飞,郭小山,汪国莲,谢忠谊,王伟中. 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2)

[4]马艳青,张竹青,陈文超,戴雄泽,李雪峰,邹学校,周书栋,唐学冬. 雪峰山高山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辣椒种植技术论文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葡萄栽培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葡萄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葡萄的生产特点、发展前景和生物学特性,从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葡萄栽培技术,以为葡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生产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94-01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随着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不断推进,阜阳市葡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产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总结葡萄的生产特点和前景、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葡萄生产的特点和前景

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

葡萄是适应性很强的果树,其抗旱性、抗盐碱性都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栽范围广。

易栽培,结果早,易丰产

葡萄栽培形式灵活多样,苗木繁殖容易,栽培成活率高,露地、庭院、设施条件下均可栽培,一般栽后第2年即开花结果,第3年产量就可达到15 t/hm2以上,早果性和丰产性好,见效快,能及时收回投资,种植者经济压力较小。

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葡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发现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等物质具有抗癌作用,使葡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以葡萄为原料制成的葡萄酒是历史悠久的保健饮料,葡萄酒产业是世界著名的优势产业。葡萄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汁或制干,其皮渣中还能提取出很多有价值的物质[2]。

种植经济效益高

近年来,葡萄由于结果早、产量高、价格好、需求旺盛等特点,使其成为综合效益较高的果树。未来我国葡萄的需求量仍会持续扩大,葡萄种植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葡萄生物学特性

葡萄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20~60 cm土层中,其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储藏大量的营养。葡萄芽是混合芽,分夏芽、冬芽和隐芽,其在春季萌发,大量生出新梢,然后在新梢第3~5节的叶腋处出现花序,只要条件适宜,冬芽、夏芽都能形成花序。葡萄花序为圆锥状花序,花分为两性花、雌能花和雄能花,生产上种植的大都是两性花品种,开花期常通过风和昆虫传播授粉结实。

葡萄适应性较强,喜光和疏松的土壤,最忌光照不足和潮湿黏重的土壤,对光的反应很敏感,葡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全光照60%以上的光照强度。葡萄是喜温植物,温度不仅决定葡萄各物候期的长短,并在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综合因子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极早熟、中熟、晚熟品种要求积温分别为2 500、3 300、3 600 ℃。葡萄比较耐旱,年降水量在600~800 mm较为适合葡萄生长发育,雨量过多,对开花、授粉和果实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霜冻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要求无霜期在130 d以上。

3 栽培技术

育苗

扦插育苗是目前生产中主要的育苗方法,它是利用葡萄枝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不定根的特性,把带有芽眼的一年生葡萄枝条扦插在地中,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枝条培养成新植株[3-4]。

种条采集和贮藏。种条一般结合冬季修剪时采集,选取植株健壮、节间长度适中、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将种条剪成6~8个节长,每50~100根打成1捆,标明品种和来源。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挖深50 cm、宽~ m的沟,在沟底铺10 cm左右的湿沙,将种条平放在沟内,每放1层插条,填入1层湿沙,最后盖上5 cm厚的湿沙后覆土。注意,种条贮藏前,要用5 °Bé石硫合剂浸泡数秒,进行杀菌消毒,插条的沙土应保持70%~80%的湿度,每隔15 d检查1次。

插条剪截与催根。春季,取出插条,选择芽壮、没有霉烂和损伤的种条,每2~3个芽眼剪截成1根插条。剪截时,上端剪口距芽眼2 cm左右,下端剪口在距基部芽眼 cm以下按45°角斜剪。插条每30根捆1把,将插条下端在1 000~1 500 mg/kg萘乙酸溶液中蘸一下,取出便可扦插。

扦插。当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在整理好的地块进行扦插。株行距20 cm×30 cm,每畦2~3行。扦插时先用比插条细的筷子或木棍,通过地膜呈75°角戳一个洞,然后把插条插入洞内,插条基部朝南剪口芽在上侧或南面,深度以剪口芽与地面相平为宜。插后立即灌透水。

苗期管理。扦插苗的田间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5]。总的原则是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幼苗的生长,后期摘心并控制肥水,加速枝条的成熟。

定植

以11月下旬或次年4月上旬定植为宜。栽植时,将苗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离,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并轻提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保持原根茎与地面平,栽后立即浇透水,覆地膜。

定植后管理

栽后15 d左右苗木即可生根和萌动,对少数未萌动的可扒开覆土检查,对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栽。栽后若遇大风、干旱可用细水沿栽植穴少量浇水,切勿大水漫灌。

葡萄的树形要与架式相适应,所以葡萄的树形培养方式要根据已准备好的架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树形。其主要有独龙干树形、多主蔓扇形树形和单干水平树形等。

幼树期管理。幼树期是指从葡萄苗木定植到初结果这一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将葡萄引绑上架,快速成形,为结果打好基础。苗木长到20 cm时,选一靠上直立的生长健壮的枝蔓留作主蔓,其余枝蔓均抹除。苗木长到50 cm时,及时设立架杆,将苗木绑到杆上,促进苗木直立生长,随着苗木的生长,每隔30 cm绑1道。对主蔓上距地面30 cm以内的副梢,留1片叶连续摘心;对30 cm以上部位的副梢,则采用一次副梢留3片叶,二次副梢留2片叶,三次副梢留1片叶进行摘心。从7月上旬开始,树体全面喷布半量式波尔多液240倍液1次,以预防霜霉病的发生。进入8月后,树体枝蔓开始老化成熟,及时喷布磷酸二氢钾,加速树体成熟和花芽分化。8月中旬开始主蔓摘心,促使枝蔓成熟。进入10月后,施农家肥60 t/hm2及钙镁磷肥750 kg/hm2,立即浇水沉实。 栽后第2年管理。第2年萌芽后,抹除主蔓上位置不当和过密的营养枝,主蔓上带有花序的萌芽分花穗时,每隔20~25 cm选留一个结果枝,其余抹除。一般原则是弱枝不留或少留花穗,壮枝一般留2穗,中庸枝留1穗。控制产量在15 t/hm2,产量过高品质会下降。所留结果枝在开花前3~4 d于花序上6片叶摘心,一次副梢除先端留1~2个延长枝外,其余花穗以下均抹除,对以上副梢留2~3个节摘心。对于果穗,可于初花期进行去副穗,掐除过长的穗尖,有利于穗形美观,增大果粒。

盛果期管理。盛果期是指果树已开始大量结果,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已开始达到最佳水平的时期。盛果期树的结果量逐年增加,营养生长逐渐减弱,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大小年。因此,树体管理要点是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条件,维持树势健壮,获得高产、稳产[6]。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和树龄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和更新方式,一般结果母枝的剪留量为:篱架架面8个/m2,棚架架面6个/m2。在枝条已出现花絮时进行定梢,定梢时根据品种、树势等来确定,一般在8~15个,遵循强树多留、弱树少留、架面上部多留、架面下部少留的原则。盛果期的抹芽分2~3次进行,其原则是留稀不留密、留花芽不留叶芽。

及时进行新梢的摘心和副梢处理。芽期、浆果膨大期和入冬前需要良好的水分供应,成熟期应控制灌水。盛果期的葡萄一年需多次施肥,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萌芽前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微量元素缺乏地区,应根据症状增加追肥,最后一次叶面施肥应距采收期20 d以上。

冬季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维持已养成的树形、调节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使架面枝蔓分布均匀,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保持连年丰产、稳产,时间多在冬季进行。一年生枝条的修剪包括疏枝、树梢修剪。截枝时要截在节间的中间或中间以上,不可离芽太近,以免剪口芽失水干枯。在老枝的上基部枝条留3~5个芽进行结果,下部枝条留2~3个芽短截,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留量的多少应根据品种特性、架式和产量等因素确定。

病虫害防治

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目的,要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防治重点,针对不同病虫,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休眠期至萌芽露绿期,以防治越冬病菌、虫卵为主[7]。在冬季修剪后对树木喷1∶1∶200石硫合剂1次;在葡萄芽萌动露绿时,喷1∶∶200石硫合剂1次,减少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菌的菌源。展叶期至花期,以防治黑痘病为主;幼果速生期至硬核期,是多种病害和透翅蛾的重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重点包括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透翅蛾;浆果着色至完熟期,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用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白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用20%螨死净乳油2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喷雾。葡萄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在施药时,交替使用农药品种,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4 参考文献

[1] 赵常青,蔡之博,吕冬梅.现代设施葡萄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孙瑞珊.试论滨海盐碱地的葡萄栽培[J].华北农学报,1963(4):49-54.

[3]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4):119,121.

[4] 栗学平,包月侠.设施葡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118-119.

[5] 刘思鸿.奈曼沙地葡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6):20-22.

[6] 王景宏,王健.江苏沿海地区葡萄栽培设施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83-86.

[7] 常绪正,张慧,康永义.酿酒葡萄冻害原因的初步分析及防御对策[J].新疆气象,2004(4):27-3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葡萄栽培技术论文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单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作用。水稻栽培技术与产量、品质关系甚密,本文培肥地力,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品质提高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我国有大约2/3的人口是以稻米作为主食。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了和。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和一些大城市城郊的稻田被占用,导致水稻总产量减少。

1 新世纪水稻栽培发展的目标

进入21世纪,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已经由单一的追求高产,发展成为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一综合目标。面对新目标,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必须要有新发展[1]。控制人口、节约用地,只能暂时缓解稻米现阶段的供需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还得不断提高稻米的单产。提高稻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稻米总产量才是解决我国稻米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探求水稻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势必成为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就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论证。

2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培肥地力

土壤地力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高地力的稻田通常能获得高产。培肥地力的主流方法是通过采用稻麦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通常的做法是在秋冬季用秸秆还田、春季施用有机肥、插秧前施用化肥的三段连续培肥法[2]。

对于育秧的秧田通常需要施用厩肥、饼肥、绿肥和人粪尿等作为底肥。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肥必须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无害化后方可施用,否则会对秧田带来较大的危害。为了加快秧苗的早期生长,施用适量的硫酸铵、尿素和磷胺、过磷酸钙等肥料,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科学浸种、催芽

通常,在浸种催芽前需要将种子置于太阳下晒1~2d。为了能去掉瘪种、黑粉病的种子,应将晾晒后的种子置于盐水中。然后,用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2d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在催芽前10d左右应将种子捞起、晾干,避免消毒液对种子正常发芽造成影响。

水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在27~38℃。值得注意的是,早稻催芽通常在气温很低的春季,因此采用必要的保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种子破胸阶段的温度以不超过35℃为宜,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较好。在催芽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的准则。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合理调节播期,将水稻灌浆期调节和光、温、水、肥等条件吻合,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对于增加水稻产量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水稻种植的株行距控制在13cm×26cm,每穴3~5基本苗,每667m2的基本苗以6万~8万株为宜。此外,插秧的深浅应基本一致,栽插深度以2~较为合适,应做到穴正而行直、不丢穴、不漂秧[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应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因施肥过多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避免因施肥不足导致减产的情况。调整肥料的结构和施用量,应遵循稳定前期用肥量,适当控减后期用肥量的总则。穗肥应以抽穗开花期追肥为主,施肥一定要准施、不可迟施,以防止出现贪青晚熟的不良现象[5]。通常来讲,优质稻品种的双季稻施肥量每667m2每季施用纯氮量应在10kg左右。基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为5:5或6:4,基肥的肥料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了保证充足的氮素供应外,还需要配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对于提高稻米品质作用甚佳。

合理灌溉

灌溉对稻米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合理灌溉是保证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管水应遵循“薄水插秧、大水活苗、浅水分蘖、够苗晾田”的总原则。如果稻田水分不足,对稻草的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从而造成减产的局面。此外,稻田水分不足还能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从而严重影响稻米品质[8]。

病虫害防治

为了确保大米的优质无公害化,在病虫防治上应特别注意农药带来的污染。首先,应做好病虫害的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早治”。防治手段应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如9月中旬防治稻飞虱、卷叶螟等,应避免使用有机磷类的高毒高残留类农药,并且应保证最后一次用药时间距离收获期至少要大于35d[6]。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对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收获过早,籽粒充实不足、产量下降;收获过迟,稻米的透明度下降、垩白增加,稻米品质下降。收获期的确定有的以稻谷含水量来定,有的以穗后天数来定。对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稻谷含水量在22%~25%时收获为宜,早稻以齐穗后25~30d,中稻为30~35d,晚稻为45d左右收获的产量和品质较好。

3 发展展望

科学的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优质稻米的必要保证。在2013年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栽培技术的更新;应注重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推广,而不是仅仅的停留在文章中、技术规程文件上。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和推广,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2] 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7-117.

[3] 雷武逵.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42-945.

[4] 张宏.江淮中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71-272.

[5] 周日明.浅析施肥对水稻优质栽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2(1):68-70.

[6]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作者简介:祝平(1977-),男,浙江海宁人,助理农艺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

关于种植水稻论文参考文献

应从农民意见建议和种植情况入手。

1、可以写水稻怎么种植,种植的注意事项,种植的季节。

2、写水稻种植的重要性,科研性以及群众对种植水稻的看法观点。

论文定义: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

中国粮食参考文献有:《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不同时期南北食作物都是互动的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大国,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但受到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技术的影响,每种粮食的生产期却不同。有的作物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就可以在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内生长,如小麦、水稻、粟、黍等。而有的作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繁衍,如一些热带作物等,这种作物就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南北粮食作物都是互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外来作物,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马铃薯、花生、甘薯等,就是洋货。

一、史前至秦汉中国粮食结构的形成与改变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的。目前通过对各种文化的考古发现可以了解到,中国南北作物的分布各有差异,北方的作物多以粟与黍为主,南方的作物多以水稻为主。

“五谷”的定义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北方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现了粟。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如西藏的卡若文化、东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发现。

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经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定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在史前社会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现。黄河流域虽然也有稻的出现,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仅仅在渭河与伊洛盆地发现稻的痕迹。而到了商周时期,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开始传入中国。

摘 要:在粮食作物当中,水稻是所占比例比较大的其中之一,在水稻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都要有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这样不仅能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还能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我国的水稻在种植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好的管理技术,但是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管理上的创新,使水稻的质量更好。本文主要分析了寒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寒地水稻;管理技术;田间管理 水稻是所有地区都不能缺少的粮食,在水稻的种植和培育过程中,要不断增加其产量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的东北地区是水稻种植的最大区域,东北地区的气温和其他地区相比要低一些,降水量也不少很多,这种不利的环境下进行水稻种植,对水稻的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制约性;并且在水稻田间的管理技术上也有很多缺陷,这就需要人们在管理技术上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促进寒地水稻的生长情况,为人们提供更多粮食上的保障。 1 寒地地区水稻的长势情况 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寒地水稻,其生长质量一直都比较高,但是在近些年,受到自然气候和管理技术的影响,水稻的产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在早春的时候,气温还比较低,多数的水稻田还没有彻底解冻,不能进行水稻的种植;但是进入春天之后,所有的水稻田就得到了解冻,还没有多少病虫害,天气的温度也逐渐提升,在这个时候进行水稻种植和插秧正合适,如果在五月或者六月份再种植,气候就不是特别利于水稻的种植。但是在寒地地区,即便是五六月份,也没有其他地区的温度高,光照也不充足,水稻也就不能受到较多的光照,严重影响了水稻苗的发育生长,多数都会出现分蘖延迟以及长势不均匀的情况。在这个种植时期,对水稻田间做好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全年水稻田的总体生产量。如果这个期间,没有实施相应的管理技术,或者管理技术存在缺陷,就会导致水稻苗的生长延迟,或者培育不良的情况,更会出现较多的病虫害现象,降低水稻的产量。 2 寒地水稻田间的管理技术现存问题 田间施肥存在误区 以前种植水稻的时候并没有施肥和上农药一说,所以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成熟。现在的水稻种植,有各种各样的农药和化肥出现,还有相关的营养液、补充药物等;这些化肥的出现弥补了以往水稻化肥产品单一,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但是众多的化肥产品一起出现,这也严重搅乱了种植者的视线。多数的种植者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或者只了解一些表面的知识,但是为了使水稻的产值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就会对化肥产品进行盲目的选择,肆意地添加营养液,这不但不会提高水稻的产值,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田间的土质也发生了改变,对水稻的生产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还有对水稻田间的管理也不到位,经常出现乱投医的现象,完全根据自己的种植经验去随意投放化肥,有很多化肥的物质其实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相反的,也就导致了水稻产量下降,并且对田间的管理技术带来影响。 病虫害的防治误区 在寒地地区种植水稻的管理中,除了存在投放化肥的误区之外,还存在防治病虫害的误区,很多种植者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没有足够的了解,出现了防治的错误做法。在寒地地区,气温常年都没有其他的地区温度高,特别是在冬天,气温都会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下,农民总会错误地认为病虫害并没有地域极低气温的能力,在春天种植水稻的时候,也就疏忽了对病虫害进行处理的环节,这是主要的病虫害管理误区。还有就是很多农民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的种植经验都是上一辈流传下来的,对很多新出现的病虫害并不了解,这也延误了对病虫害的防御和处理,不能正确处理病虫害,影响了水稻的生长。 3 合理改进寒地水稻田间管理的技术 适当开展田间管理技术的指导 寒地地区的水稻种植缺失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技术误区,多数的种植者也没有专业的水稻种植技术,或者种植技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要想解决这种情况,就要适当开展培训指导课程,对种植者讲述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寒地地区水稻种植的扶持力度,下派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到基层的水稻田间,系统地为种植者讲述更加专业的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让其清楚水稻田间的管理措施。还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一套适合寒地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以提高水稻的整体生产质量。 进行科学施肥 在农药化肥以及营养物质的使用中,要科学合理。针对水稻的生长周期以及所处的月份和生长期,进行合理的施肥。比如在抽穗后的叶色较孕穗期淡时,即可施用粒肥,确保上三叶的叶色渐深,维持15-20天后转淡.在之后的退黄阶段中,出现过早的现象,就要考虑是水稻有缺氮或者是早衰的病症,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氮肥的追加,量要合理,不可以过多,谨防过犹不及。在水稻抽穗前五天时,考虑其总体的气候因素,就能够得出粒肥施加的量。科学合理使用化才能够促进水稻光合作用,加快其抽最终促进产量的增加肥穗。 合理的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针对东北地区的水稻田的管理技术中,还要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对于东北地区来讲,稻瘟病是东北水稻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要做到防治统一,利于合理的药物来进行防治,比如春雷霉素液剂以及三环吐悬浮剂等。应用以上药剂防治稻瘟病时,加入芸苔素内醋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天丰素150m1或硕丰481可溶粉60g或爱增美75m1。同时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m1,可提高药效并节省用药量。水稻病虫害的多发期为早春期,三江平原感病品种叶瘟发病程度达到7级,容易升级为穗颈瘟。因此就需要尽早的预防,并且做出相应的准备。 而对于混合型的病虫害防治,如稻瘟病、褐变穗、鞘腐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等病害在田间混合发生可在孕穗初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三次施药。采用化学药剂与生物药剂协同防治,如75%月亏菌・戊吟醇水分散粒剂15-20m1/667m2+3%多抗霉素水剂80-100m1/667m2。 结束语 寒地水稻的种植是解决人们生计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人们温饱的重要食物,但是在寒地地区种植水稻的过程中,田间的管理技术还有很多缺陷,施肥、防虫害等方面的管理技术都是要有所提高的。政府部门要对其提出有利性的支援,为种植者带来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技术,只有完善了水稻田的管理技术,才可以实现水稻高产,为人们提供更为充足的食物,也为寒地水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赵光明.寒地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5). [2]顾春梅,赵黎明.寒地水稻减叶成因及后期田间栽培管理对策[D].哈尔滨: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5). [3]胡海瑛.寒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2). [4]崔满成.寒地水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1(8).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单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作用。水稻栽培技术与产量、品质关系甚密,本文培肥地力,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品质提高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我国有大约2/3的人口是以稻米作为主食。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了和。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和一些大城市城郊的稻田被占用,导致水稻总产量减少。

1 新世纪水稻栽培发展的目标

进入21世纪,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已经由单一的追求高产,发展成为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一综合目标。面对新目标,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必须要有新发展[1]。控制人口、节约用地,只能暂时缓解稻米现阶段的供需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还得不断提高稻米的单产。提高稻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稻米总产量才是解决我国稻米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探求水稻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势必成为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就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论证。

2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培肥地力

土壤地力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高地力的稻田通常能获得高产。培肥地力的主流方法是通过采用稻麦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通常的做法是在秋冬季用秸秆还田、春季施用有机肥、插秧前施用化肥的三段连续培肥法[2]。

对于育秧的秧田通常需要施用厩肥、饼肥、绿肥和人粪尿等作为底肥。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肥必须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无害化后方可施用,否则会对秧田带来较大的危害。为了加快秧苗的早期生长,施用适量的硫酸铵、尿素和磷胺、过磷酸钙等肥料,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科学浸种、催芽

通常,在浸种催芽前需要将种子置于太阳下晒1~2d。为了能去掉瘪种、黑粉病的种子,应将晾晒后的种子置于盐水中。然后,用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2d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在催芽前10d左右应将种子捞起、晾干,避免消毒液对种子正常发芽造成影响。

水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在27~38℃。值得注意的是,早稻催芽通常在气温很低的春季,因此采用必要的保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种子破胸阶段的温度以不超过35℃为宜,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较好。在催芽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的准则。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合理调节播期,将水稻灌浆期调节和光、温、水、肥等条件吻合,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对于增加水稻产量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水稻种植的株行距控制在13cm×26cm,每穴3~5基本苗,每667m2的基本苗以6万~8万株为宜。此外,插秧的深浅应基本一致,栽插深度以2~较为合适,应做到穴正而行直、不丢穴、不漂秧[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应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因施肥过多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避免因施肥不足导致减产的情况。调整肥料的结构和施用量,应遵循稳定前期用肥量,适当控减后期用肥量的总则。穗肥应以抽穗开花期追肥为主,施肥一定要准施、不可迟施,以防止出现贪青晚熟的不良现象[5]。通常来讲,优质稻品种的双季稻施肥量每667m2每季施用纯氮量应在10kg左右。基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为5:5或6:4,基肥的肥料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了保证充足的氮素供应外,还需要配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对于提高稻米品质作用甚佳。

合理灌溉

灌溉对稻米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合理灌溉是保证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管水应遵循“薄水插秧、大水活苗、浅水分蘖、够苗晾田”的总原则。如果稻田水分不足,对稻草的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从而造成减产的局面。此外,稻田水分不足还能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从而严重影响稻米品质[8]。

病虫害防治

为了确保大米的优质无公害化,在病虫防治上应特别注意农药带来的污染。首先,应做好病虫害的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早治”。防治手段应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如9月中旬防治稻飞虱、卷叶螟等,应避免使用有机磷类的高毒高残留类农药,并且应保证最后一次用药时间距离收获期至少要大于35d[6]。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对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收获过早,籽粒充实不足、产量下降;收获过迟,稻米的透明度下降、垩白增加,稻米品质下降。收获期的确定有的以稻谷含水量来定,有的以穗后天数来定。对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稻谷含水量在22%~25%时收获为宜,早稻以齐穗后25~30d,中稻为30~35d,晚稻为45d左右收获的产量和品质较好。

3 发展展望

科学的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优质稻米的必要保证。在2013年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栽培技术的更新;应注重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推广,而不是仅仅的停留在文章中、技术规程文件上。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和推广,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2] 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7-117.

[3] 雷武逵.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42-945.

[4] 张宏.江淮中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71-272.

[5] 周日明.浅析施肥对水稻优质栽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2(1):68-70.

[6]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作者简介:祝平(1977-),男,浙江海宁人,助理农艺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