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唐诗宋词之最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9:34:17

关于唐诗宋词之最论文范文

1. 关于诗句的议论文 关于诗句的议论文 1. 有关一句诗句的议论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每天做农活缺吃不饱,穿不暖,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来的。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种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农民在骄阳底下干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也不珍惜粮食。 诗的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是写诗人李绅在田野里看见农民扛着锄头,在太阳底下干活,种粮食。由于非常炎热,汗水从农民的脸颊一直不停地流到庄家地里,不禁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之心。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这个反问句,诗人强烈地表达了痛恨不珍惜粮食的人,同时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 有关一句诗句的议论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每天做农活缺吃不饱,穿不暖,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来的。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种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农民在骄阳底下干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也不珍惜粮食。 诗的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是写诗人李绅在田野里看见农民扛着锄头,在太阳底下干活,种粮食。由于非常炎热,汗水从农民的脸颊一直不停地流到庄家地里,不禁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之心。 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这个反问句,诗人强烈地表达了痛恨不珍惜粮食的人,同时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3. 关于古诗的作文 古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 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诗词,我喜欢。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唱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我喜欢。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我喜欢。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太过枯燥。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欢。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后,一览成功的喜悦!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创。哦,可爱的古诗词,领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古诗词揽入心中。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灵魂。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就任其消散。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有了??O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风又澜起,我的心扉不散。”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既然这样,那我就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风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会我要坚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 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小草尚此坚强,我自然不该怯步。我们大家,都该如此。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4. 关于诗词的论文 论苏轼“词似诗” 词似诗,便“非本色”。 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王灼《碧鸡漫志》高度评价东坡词,也是从“诗与乐府同出”、诗词不应该有区别的基本观点立论的;胡寅也认为“诗出于《离骚》《楚辞》。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 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酒边集序》)也就是说,王灼和胡寅都承认东坡词“似诗”。 按照胡寅和王灼的逻辑推论,诗的审美内涵是杜绝“香软柔媚”,摒弃“绮罗香泽”,不屑“绸缪婉转”作风的;诗的功能,则主要是在于“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感发人的“逸怀浩气”,使人“自振”。也就是说,胡寅和王灼是从传统诗歌的“言志”功能和“教化”作用,强调东坡词的价值意义的。 我们检点苏轼的词作,可以概括出其“词似诗”的三个特征:一是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传统儒学特别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中国传统诗教是将诗歌纳入制度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所谓“观风俗,知得失,厚人伦,美教化”,即是中国古代诗歌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正式宣言。胡寅、王灼对东坡词的评价,实际上主要也是就这个层面立论的。 在内容方面,它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家国怀抱及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就连《水调歌头·中秋词》、《卜算子·孤雁》等事实上也流露出词人眷恋社稷的政治怀抱。 二是在审美意义层面,强调作品的阳刚之气。中国古代诗歌,体现出阳刚与阴柔两大审美系统的对立与调和,主流文化往往强调阳刚之气和豪杰之风。 苏轼一向反对词中的阴柔和艳冶之词,尽管他自己也有大量的婉约词作,但主要作风,表现出对于阳刚之美的偏爱与执著。 三是在表现方式上,苏词以直抒怀抱为主,既少用比兴,又不像柳永那样铺叙形容,而是议论的成分较多,没有词的曲尽其意的婉转韵味。 因为词作为一种新文体,它的文化属性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庶族文化特性,也即平民文化属性,士大夫情感,与这种属性是有距离的。再加上作为“新声”的词更多在对于个体私人生活和个体内宇宙细腻情肠的表现与再现,在气质与风调上,苏轼一部分词不具备有别于诗的这种词之特性,也即是说,其词线条粗放,境界疏阔,并且士大夫情结十分典型和强固,从本质上更接近于诗。 苏轼词的“士大夫化”,是其词似诗的重要因素。苏轼的士大夫人格,决定了他“词似诗”的文学创作态度和文学价值取向。 所以王灼在批评李清照所说苏轼词乃“句读不葺之诗”的观点时说,这种观点是中了“柳永野狐涎之毒”,这实际上从另一角度证明东坡词与柳永词疆界分明,是典型的士大夫词,因而得到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似诗的士大夫词的最突出特征,是他的主观抒情性。 即是说,这类词像传统的诗一样,是以作者主观抒情的方式进行情感传输和意志表达,不像一般文人词常常是对一种场景或情事及人物活动情境的创造性表现。举例来说,苏轼的大多数作品,都像日记或自传一样,全部是作者自己的情感抒发和情绪展示。 《全宋词》存东坡词三百多首,出现“我”字竟然有69次之多。而且苏轼词中“我”的情绪大都与“遇”与“不遇”的感怀或牢骚有关。 其他像柳永、周邦彦词中就更多那种客观言情写实的意境和场景描述,在他们的作品中,主人公可以不是作者自己,而是别的男性或女性。这样,他们的作品就像戏剧或小说一样是被词人创造出来的艺术人物和艺术境界,而不仅仅是词人独自真情实感的抒发,更具有一种客观性,反而能够供广大读者或观众从中发现作品中的“我”。 李清照认为:词,就应该写传统诗歌所没有表现过的人情的隐秘世界;如果像苏轼一样,用词来表现那些诗歌常用题材,甚至表现手法和方式仍旧和传统诗歌的粗豪抒情一样,那便是以长短句的形式写出来的诗了。所以说东坡词的主观抒情性,是其词最突出的个性,也是其词士大夫品格的标志。 人们说他的词似诗,在很大程度也是从这个认识上立论的。 苏轼词的似诗倾向,尤其在他的创调之作《醉翁操》和其隐括《归去来兮辞》的《哨遍》得到印证。 其《哨遍》不仅似诗,简直像文赋。它是“檃括”陶渊明《归去来辞》而成,所以带有很重的文辞风貌。 按照词的严格律度和音乐审美的标准衡量,确乎不太像词。从序中可以看出,东坡写作此词与当时谪居黄州的生活及心境有关,隐括陶渊明辞意,也是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之意。 虽已“就声律”,而且可歌,却与当时时尚的流行曲子词相去甚远。但这种即兴之作,并且即时而歌的热闹场面和气氛,又确有流行曲的味道。 正是此类词的流传,更让人们觉得东坡词粗疏直率,如是得出东坡“词似诗”的判断。其《醉翁操》则是由琴曲翻改而成,味其词语,亦诗文之间。 不过此词则不在于主观抒情而有一种客观述事和议论的韵味。从中可知这首词是东坡根据琴曲倚声新创的词调。 问题在于,苏轼也有像“花褪残红青杏小”、“一颗樱桃樊素口”这类纯客观言情的艳词;。 5. 关于诗词的话题作文 诗歌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6. 求一篇关于古诗的作文 中国文化的原始记录就是以诗歌的方式开始的,诗歌始终贯穿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五千多年。从西周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开始,诗歌就伴随历史朝我们一路走来。 翻开诗歌发展史,不难发现,诗歌从兴盛到变化发展至今,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时期。诗歌的地位从“文学中的文学”一落千丈,跌入低谷。 高考拒绝,其他的各种有关语文考试排斥,媒体副刊冷眼对待,诗歌刊物的迷茫不知如何选择方向,受到冷淡,依然坚持的诗歌刊物所剩无几。诗歌到了该拯救还是消亡的关键时刻,诗歌兴旺,匹夫有责。 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 诗歌的命运何去何从,如何发展,这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关注的。尤其是一年又一年参加高考的学子,应该给他们一个探索发展的一个机会。 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排斥诗歌还是我们的阅读视野真的不需要诗歌?回答是我们的生活太需要诗歌,否则从我们的小学一年级中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开始——到高中课本,从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精选了那么多范文,学生们学习了那么多格律诗和现代诗,既然无用武之地,这些诗还有必要存在吗?没有运用又何必学习它呢?我们不能忽略诗歌写作。中国是一个有古老传统的诗歌的国度,诗歌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有想像力和表情性,有优美深远的意境和韵律感,为什么不让那些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学生,在考场上创作诗歌呢?拒绝诗歌,这不仅违背了中国重视诗教的文化传统,还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着实令人遗憾。 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古老且最负盛名的是荷马史诗,也是诗歌。中西方的诗都讲究一个韵,而韵,就是一种和谐的节奏或音乐感。 中西方文化虽不同,但发展脉络是一致的,如同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一样,都有个大致相似的阶段。诗歌以外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都是后来衍生出来又逐渐发展壮大的。 人类诗歌精神走过古代的纯洁,和代变革的发展,从束缚走向更加舒服的空间,一直到步入现代的虚无和迷失。在西方很多国家的选拔考试中,诗歌都有着重要的位置,并没有像我国的高考那样,全面拒绝诗歌。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的文学”,诗歌是文学最基础的叙述方式,也是最纯洁的叙述方式。高考是改变中国人命运的考试,第一大考排斥诗歌,诗歌又怎能再登大雅之堂。 作诗歌出众的考生,他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绝对不亚于写其他文体的学生,写诗歌同样可以检验一名考生的语文水平,既然如此,为何不让考生写诗呢?诗歌写作是学生流露他们真情实感、舒展他们才华的一个可行途径,不应该简单拒绝。 就考生而言,写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真情实感是其本意,恰好诗歌也不例外。 缘何要把诗歌除外呢?不同的考生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时,他选择表达作文主题的方式不尽相同。某些作文题目在考生看来,诗歌更能表达这个作文主题呢?例如今年的有个高考题目叫《提篮春光看妈妈》,如果允许写诗歌,应该有不少学生写出令人同样感动的作文出来。 优秀的高考作文,应该是考生心灵迸发出的自由火花,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的任由驰骋。是考生创造和创新精神的自由表达。 高考作文简单地拒绝诗歌,等于拒绝了一些考生在诗歌方面的特长,让他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无疑是一种损失。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诗歌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空间,利于考核和选拔人才。 有很多人认为诗歌的评判自由度很大,给高考作文评分带来困难。允许学生写诗会给高考作文评分带来困难,显然如此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令人感到滑稽和可笑的。 评分的标准和方法,是人研究与制定出来的。语文阅卷队伍不能评判,难道社会各界就无鉴赏诗歌的高手?而高考作文评分所带来的困难,也应在摸索实践中解决克服。 有人说诗歌的自由度很宽泛,那你可以适当画一个圈,比如写14行诗,要有意境等等的硬性指标。况且,这些阅卷老师多数都是来自语文教学中的精英,自己也学过,而且还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授过诗歌,也有如何评分的标准。 如此简单地拒绝诗歌,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教学也是一个潜在的影响,既然高考拒绝写诗,势必对平常诗歌的教学就有些轻视,也就草草地带着学生“欣赏”一番走过场,把诗歌教学当成形式。如此恶性循环,对于我国诗歌的再度繁荣发展是很不利的。 但愿今后的高考作文能够取消体裁的限制,给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7. 关于古诗词的作文 改写《清明》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纷纷扬扬的,轻如牛毛,细如丝线,如尘似雾,从天空飘落下来。那雨轻轻地落在树枝上,树枝上的嫩芽钻出了可爱的小脑袋,睁开美丽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儿顽强地掀开了压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钻了出来。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开始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小草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裳。草丛中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黄的油菜花、红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郁金香,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几只燕子从空中叽叽喳喳地飞过,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啊!” 可这样的雨中美景,却吸引不了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们来去匆匆,个个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扫祖墓,想起去世的亲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前途未卜,心情压抑;有的正走在投靠亲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烦意乱。他们头上顶着阴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润中显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肤白净,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艰难。杜牧脸色憔悴,眉头紧锁着,形成了“川”字,一边走,一边还摇头叹息着什么。他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了,加上这“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到处迷迷蒙蒙,更使他情绪低落。此时此刻,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咙像要冒烟。他多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填饱肚子,再喝上几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该有多爽啊。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儿找酒家啊。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杜牧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他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只黄牛,黄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大约十一二岁,黑里透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机灵、几分可爱、几分淘气。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酒家,对了,我何不向他打听一下?他想到这里,走向前去,很有礼貌地问:“小兄弟,请问这儿有酒家吗?”牧童看见了他,点了点头,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个鬼脸,拿着笛子往身后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连忙谢过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那儿道路两旁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随风飘舞着,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兴奋极了,灵感也随之而来,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8. 写一篇关于古诗的作文 参考首古诗就写个很简单的。你可以参考带翻译的。很简单写的。 给你推荐个这个网站随便找个写。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受到后人谴责。许浑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秦始皇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东约五公里的下河村附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它建成于公元前二一○年,坟丘为土筑,经二千年的风雨剥蚀,现存高四十三米,周长二千米。陵墓落成之初,坟上“树草木以象山”。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在空旷的平地上托起的这座山一样的巨大坟茔,这就正如首句形容的那样,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眼前的高坟,不正好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吗?“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七个字里。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崩”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塌。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是强烈的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作出自己的评判。末句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把笔墨荡开,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可以把这个写出来的。 9. 关于古诗的文章八百字 我喜欢古诗。小时侯,经常浸泡在古诗的韵律里。每天晚上,听着录音机里播放的古诗,伴随着窗外蝉鸣声,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伴随着古诗,我诗意的生命开垦出丰美的田园。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是《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问爸爸“绿丝绦”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绿丝绦”是柳条垂下来像一条条丝带,就像妹妹头上扎的绿色蝴碟结,这就是“绿丝绦”了,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背了下来,读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拂面,春风送来了花草香气,春回大地,泥土松软,燕子来飞飞去衔泥做巢,鸳鸯在暖和的沙地上睡着了,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图啊!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这首诗仿若把我们带到了黄师塔前,望着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心中的烦忧也随之而去,春风吹来,顿觉又懒又困,我明白了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 宋朝诗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和南宋诗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同样是写春风,诗人一个喜,一个忧,两相对照,反映出两位诗人当时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社会环境,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领悟了不同的写作手法。 古诗不仅给我的生命田园抹上了绿色,而且让我的心灵腾飞,融入那千年唐风宋词中,遥望天外云卷云舒,聆听海天相接处渔歌唱晚,更让我这个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烟壮阔。 古诗,让我的生命丰富多彩!我爱古诗! 10. 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作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意思是:有位卖炭的老翁,在中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两位得得意洋洋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手下的随从。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长沙码子遵命文学:浅 谈 杜 诗说起古典诗词,人们自然会想到唐诗;而说起唐诗,大家又会自然想到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襄阳),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艺精湛,忧国忧民;诗称“诗史”,人称“诗圣”。通过学习,我发现杜诗有如下特点:一、诗品卓越和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不同,杜诗跳出了吟花弄月和个人得失的小圈子。他大胆地针砭黑暗的时弊,积极地关怀无辜的百姓,敢为广大穷苦百姓“鼓与呼”。例如:“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中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区区十个字,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当权恶吏仗势欺人的憎恶和谴责;对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深受压迫的同情和呼号。又如:公元759年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简直和1046年北宋名相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杜诗却比范文几乎要早上300年!二、格律圣手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例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整篇四联,三联工对。不仅句间对仗,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如临仙乐。经过精心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难怪胡应麟《诗薮》将该诗推崇为“古今七律之冠”!三、体裁丰富杜甫不仅格律诗堪称圣手,而且乐府诗也写得出神入化。例如:《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诗的开头,用不太多见的三字句,连用两个象声词,“辚辚”和“萧萧”,以蒙太奇的手法,迅速把读者带进一个悲惨的故事情节。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 “新乐府”诗的典范,前呼后应也是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之一。该诗的成功固然决定于立意谋篇,但是和格律诗相比,更为活泼的形式,更为丰富的节奏,也是该诗的重要亮点。有理由相信,杜甫的新乐府中的长短句式,肯定对后世包括宋词在内的新兴文体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以上浅谈,纯属管见,失雅之处,深望斧正。学生XXX敬上另附五绝拙作两篇,拙联两幅:※◇※◇※◇※《五绝·叹孔明》祭风烧赤壁,妙计赚荆州。可叹隆中对,祁山恨未休。《五绝·咏范蠡》略施韬晦计,助越胜强吴。名利皆抛却,翩跹泛太湖。※◇※◇※◇※杜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拙对:不尽扬沙漫漫飞杜句:丛菊两开他日泪拙对:岭梅独放故人心

杜甫的诗歌同他的生活道路密切相关,希望下面材料能够帮你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京兆杜陵人,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 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的特权。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1)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期。杜甫从小就“好学”, 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育”地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岁起,他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壮游”,先南游吴越, 后北游齐赵。诗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扩大了视野,开阔了心胸,丰富了生活,结交了许多朋友,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望岳》可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从35岁到44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二个时期。人生已进入中 年,可是科举失意,功名未遂。十年困守长安,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关注自身,关注民生,忧国忧民,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3)从45岁至48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这是安史之乱 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长安城破,诗人陷落贼手,后又只身逃脱,投奔肃宗,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言事触怒肃宗而遭贬 斥。这一时期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等诗,记录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杜 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4)48岁以后是杜甫生活的第四期。这一时期,杜甫弃官到成都,躲避战乱,漂泊西南,居无定所,直到去世。这期间, 他曾被严武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曾度过6个月的幕府生活。这一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繁盛期,现存杜甫的大多数诗歌都写于这一时期,杜甫对各种 诗体都进行了尝试和创新,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戏为六绝句》等,都写于这一时期。 杜甫的诗歌同他的生活道路密切相关。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转衰,目睹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他用诗歌艺术地记录了他的感受,再现了唐代社会的历史。研究杜甫 的生平和创作道路,可以更确深入地认识杜甫各个埋藏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和各个时期不同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

一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篇如林,向来拥有广大的读者和爱好者。读诗、赏诗,也一直被看作是"雅事",因为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精神素养,而更直接的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培植人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德、智、美的殿堂。而中国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绚丽多彩,特别是一些优秀诗人的创作,往往体现着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例如两千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崇高"美政"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九死不悔"的节操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满腔报国热忱,至死不渝的爱国情结,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一曲"怒发冲冠",至今还使每个中华儿女为之感奋。不仅如此, 历代诗歌中的那些讴歌壮丽山河的诗篇,对艰危时事忧心感怀的诗篇,歌咏亲情和真挚友谊的诗篇,抒写纯真爱情和争取婚姻自主的诗篇,以及生动描写四季景物、赏心乐事的诗篇等等, 读起来都会涤荡心灵,陶冶性情,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古代一些优秀作家不仅以他们卓越优美的篇章,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多样的生活层面,开阔我们的心胸和眼界,还往往以他们对生活特有的敏感睿智,传递着他们的人生体验,体现着他们的人生智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等等,这些出于复杂人生阅历而产生的深刻思考,内中所表达的顽强、旷达、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都饱含哲理,可以启迪我们的生活智慧,开阔我们的心胸,从而极大地增益和提高我们的人生经验和修养。 当然,古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品,它的主要功用还在于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满足我们在生活中审美的需求。我们知道,每个人,无不爱美,无不要求心灵的充实和感情的满足,而优秀的诗词等文艺作品,正以它特有的品格、特性,满足着我们这方面的需要。例如我们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和体验爱情的温馨,友情的温暖,置身于名山胜水、自然美景中的惬意,胜利的喜悦,乃至离别后的孤独,挫折、不幸时的忧伤愤懑。每当这时,我们就会极其自然地寻找某些共鸣和宣泄,而由作家诗人特有的敏感所创作出来的文词隽句,就会以它特有的普遍性、典型性、鲜明性,与我们的心灵相通,使我们的情感得以表达和寄托。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写笃诚的友谊;"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写相思之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写离人之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写田园躬耕之乐;"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写对离别友人的抚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写历史人世的沧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写战事结束回归故乡时的喜悦;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写雪景,"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写春意盎然,诸如这样的一些喜怒哀乐的境遇和各种景观,也许曾是我们亲逢实历过的,但远不能感觉得如此的敏锐,表达得如此深刻鲜明,而经过古人的灵心妙手的描绘,准确生动的表达,就会在我们心中取得"共鸣",从而既强化、美化了我们的感觉,也增益了我们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性,提高了我们对生活中美的认识和感受。 我们知道,人们的某些感觉能力,虽是生而具有的,但人的各种丰富的感受能力,包括人的审美感觉能力,则是靠着后天的实践,靠着整个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而敏锐、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美,从而创造了诸如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品;反过来,艺术晶品也创造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艺术美的观众。因此,人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是靠着不断地接触、学习和欣赏艺术品而逐渐培育、丰富和敏锐起来的。马克思曾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那么"音乐的耳朵"又从何而来呢?是靠听"最美的音乐"而培养、创造出来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趣味的形成,有时是不自觉的,往往靠长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萌生和逐渐发展。在襁褓时代,母亲的一首摇篮曲、催眠曲,幼儿园教唱的一首儿歌,讲的一个童话故事,都是对美的一种感发和培育。而对于文艺作品主动的学习、阅读、鉴赏,则是对审美能力、欣赏水平的一种自觉的培养和有意识的追求。它将会强化我们对美的感觉,启迪我们对美的认识,从而陶冶我们的性情,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了解到艺术品具有影响我们精神世界的巨大功能,并了解到艺术品本身创造观众,即什么样的艺术品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欣赏者的道理,那么我们对于欣赏对象,即观赏、阅读什么样的作品,就要有所选择了。历史上的名家名作,都是精神产品中的精品,有的更是经过长期历史的考验留下的珍品瑰宝,这些作品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代表性和典范性。选择这些具有代表性、典范性的优秀作品作为欣赏对象,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我们的鉴赏力,树立高层次的美学标准,提高美学判断力的最好途径。 二 生活的内容是极丰富的、多种多样的;艺术更是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的,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捕捉到美,在艺术中感受到美。因此,就产生了如何学习和鉴赏艺术作品,并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之美的问题了。 具体到古诗词来说,这是一种语言艺术。一般是诗人在生活中受到客观事物、情景的激发,产生某种独特的感受,于是通过艺术构思,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即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这是就创作来说的;而作为读者、欣赏者,却要走一条相反的路,那就是通过对"言"的知解,体会出诗人所经历的生活情景,领会诗人的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感情。这正如古文论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心雕龙· 知音》)前者是说创作,后者就是说鉴赏。 一般说来,对诗歌的鉴赏总要经过一个知解、体验、品鉴的过程。也就是说首先要读懂;其次是领会、体味作品所表现的情和景,取得某种共鸣;再次是通过反复品味获得美的领悟和心神的愉悦。 我们知道,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他们总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并透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文艺欣赏也就必须从作品中的形象出发,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感受,来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品的艺术性。中国古典诗词又有它创造艺术形象的特点。 一般说来,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是语句精炼,形式比较短小的抒情诗,它不同于小说、戏剧等大型叙事性作品,不具有什么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之类,而主要是借助于对客观物象的捕捉和外在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这种主、客观相融的物象和景物,在中国文论中被称为"意象",例如《诗经》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的盛开,并渲染新婚喜庆的气氛;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写嫩桑,并象征青春美好的年华;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写柳丝,兼状惜别不舍之情;诗人屈原用香花美草,春兰秋菊,象征自己高洁的人格和美德。唐诗宋词中所惯用的"落花"、 "流水",表示岁月的流逝和无情; "秋雁"表示离人的愁思和萧索之感等等,不一而足。而意象的排比和联缀又构成全诗的形象即"意境"。因此,我们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领略其中所包涵的意义和旨趣,才能真正地鉴赏诗歌。这里我们不妨举盛唐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为例: 月落鸟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诗人于天宝末年,流寓江南,途经苏州,泊船于枫桥过夜时所写的一首小诗。诗人选取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寺院钟声和客船等一系列带有凄凉气氛的景象入诗,并由这些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意境--一副清冷、孤寂的画图。而读者正是通过这幅画图,感同身受地领略到了当时诗人的处境和他的无限凄楚的羁旅情怀。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我们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首先要从作品的形象出发,把握它的意象和意境而对意象和意境的把握,又是与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分不开的。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让诗文中所描写的情景、事物在头脑中重新浮现,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只有这样,才会对所欣赏的艺术品心神摇荡,从而获得它所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当我们读到诗中的一些出色的描写时,往往形容为"宛若目睹"。这并非是说它的文字描写对人有直接的可视性,而是指由于诗人生动逼真的描写,唤起了我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在头脑里产生了栩栩如生的视觉形象,杜甫写大江秋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具有很强的画面性,而诗中"宛若目睹"的情景, 主要靠读者心领神会的想象。人们的鉴赏活动离不开想象,可以说人们的鉴赏活动是在读者设身处地的想象基础上完成的。 还值得提到的是,鉴赏者的鉴赏活动不只是通过想象再现和复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且还需要鉴赏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所鉴赏的意象和意境进行联想和补充。从这点来说,鉴赏又不只是被动的感受,也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主要是靠鉴赏者的联想。 鉴赏活动之所以还需要联想,是因为文艺作品不可能,也无需把一切都详尽无遗地写进去,它需要选择,也需要含蓄和蕴藉,特别是诗歌,语句凝炼,篇幅短小,必然有言有不言,这就需要鉴赏者用联想来加以补充,来意会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用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表现了对北方大漠的旷远荒凉、广野静寂的印象。朱自清先生曾这样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惟有落日才得'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文艺作品的鉴赏》)这就是既通过想象,又通过联想来理解诗、鉴赏诗的一个例子。这说明,只有通过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靠鉴赏者的生活经验的补充,才能够对诗歌的主旨有所领会,并感受到和体验出它的感人之处。 三 艺术鉴赏,是审美活动,是一种审美能力的表现。而审美能力是从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例如我们鉴赏古典诗词。首先就需要有某些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作家的时代、生平),文学知识(古诗词体裁的类别)等等,这可以说是鉴赏作品的准备。在了解、读懂作品基础上,通过反复阅读和品味,就会使我们领略到作品的佳美,获得一种愉悦心神的精神享受。 古人论到对文学的欣赏,特别是对诗歌的欣赏,往往十分强调熟读。我们知道,欣赏一首诗歌作品往往需要经过熟读默记,以至于背诵,才能充分体会出诗中的主旨、意趣、情味,以及其节奏、声韵之美。对于读诗、赏诗来说,只是停留在粗读泛览上是不够的。特别 是古诗词中的一些优秀之作,字句篇章虽短,但皆系诗人几经推敲,苦心经营,锤炼而成,其佳处往往在一字一句之上见功夫。王国维曾在其《人间词话》中举例云:"'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里所引的前句出自宋子京的《玉楼春》词,写诗人对春来红杏满枝头的感受。红杏盛开,本无所谓"闹",但诗人看到春来繁花似锦,勃勃生机,心头为之骚动,其情其感全赖这一"闹"字而托出;而作为外在景物的杏花,红红火火,熙熙攘攘,缀满枝头,又全靠这一"闹"字,而活脱脱地表现出来。王氏所举的后句,出自张子野《天仙子》词,此句写月照花枝,花枝生影,本无所谓"弄",但由于诗人看到月下花枝在微风中婆娑舞动,似有自赏自怜之意,故出现了"弄影"的形容。这种缘情观物,以情注物,借景托情,浑然一体的境界,恐怕只有反复揣摩,反复咀嚼,多遍体会,才能充分领会。在古典诗词中,像这类琢句炼字的地方很多,古人称为"警句"、"诗眼",不经反复熟读精研是很难体会其好处的。而对于较长的诗篇,诗人在诗中更讲求驰骋情思,脉络贯通,起伏有致。中国古典诗词还十分讲究配合思想感情,而选择声调低昂、吐字清浊等不同的声韵,这就更需要通过吟咏诵读才能深人领会其神韵了,所谓"声人心通","反复吟哦,则真意自见也"。可以说反复吟诵的过程,也就是心领神会的鉴赏过程,由此而自会使人进入到一种无尚愉悦的心境,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唐诗宋词研究相关论文

究性论文只写一首诗,有点不够吧?而且这样很容易就变成抄袭了,很难有一家之言,所以后者显然更上档次。这个要求相对高些,需要你先粗读大部分的唐诗宋词,然后求同存异,找出部分供研究的细细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独特见解。用心+创新=出彩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原因如下: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一、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外,与此前的民间歌谣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主要是采用那种简单、质朴、直率的表现方法。到中晚唐文人开始实验填词以后,就像一切民间文学向文人的文学的转变一样,词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渐渐地带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艺术化的色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少了质朴和直率,但这比竟是次要的)。最早实验词的创作的白居易、刘禹锡,尤其是后来大量进行词的创作的温庭筠、韦庄等,他们本就是唐的重要诗人,他们的加入,必然地会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种种技巧,带到词的创作中来。另外,五代、宋的词作者,也几乎都是诗人,他们一面作诗、一面填词,唐诗的各种技巧自然就会融汇、渗入到词的创作中去,使词的创作更加精美。实际上,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稍稍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倒如下面秦观的名词《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细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相对于诗,这是一首地道的词,它的情韵、它的色泽、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词味儿的。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在很多方面,与唐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诗人的独创,但实际上,登高抒怀、寄愁正是唐诗人常用的写法,此类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牧的“楼倚霜树外,镜天玩一毫”(《长安望秋》)、李商隐的“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安定城楼》)、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诗的渊源,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李商隐的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赠刘司户贲》)至于接下来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写法;甚到 “铲尽还生”一语,也并非完全没有借鉴,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下面的“柳外”、“青骢”也一样,单纯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说了,就是以“柳外青骢”来暗示恋情、离别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无所本的,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储光羲的《钓鱼弯》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虽然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但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联系。至于“青骢”代车马、“红袂”代女性的写法,也是唐诗中庞大的借代体系中所有的。至于下片中“夜月、春风、飞花、细雨、黄鹂”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类似意象来渲染愁绪的写法,以及它所创造的迷朦的意境,与唐诗都有着直接的借鉴关系。例如下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着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也运用了大量的这类意象来渲染愁绪,其意境也有些相似。就是“娉婷、一帘、十里柔情”这些词语及其组合,应该说与唐诗也是有关系的,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中,几乎就包含了所有这些意象和句式,其诗如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笔者选择秦观这片词来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并不是它与唐诗有特别多的雷同处、借鉴得特别多,这实在是宋词创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并不足怪,下如唐诗是在前代巨大遗产的基础上创新、 发展一样,宋词亦是在唐诗丰富的遗产的基地上进行创造的。 论到这种继承性,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宋诗与宋词都继承了唐诗这一遗产,那么,为什么宋诗的成就远在唐诗之下,亦不及宋词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诗与词不同的体式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说是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打一个也许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唐诗的创作艺术好比是一种专利,宋诗人把这种专利拿来制作同一种东西,尽管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创造、没有革新、没有增补,但是他们制作的毕竟是诗,是同一种东西,因此,这些东西一上市,就会被人窥见雷同处、摹仿处、剽窃处,被人控告侵犯了唐人的专利。正国为此(当然还会有别的原因),宋诗就希望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例如诗的议论化和散文化等,但不幸的是,这些东西新则新矣,但却或多或少地违背了诗的艺术规律。但宋代的词人则不同,虽然他们也继承了唐诗的创作艺术,但是,他们制作的却是另一种东西,是长短句的词,尽管明眼人也能窥见它们之间的某种继承关系,但这却不会被人视为侵犯了专利。有一种也许较为极端的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宋词中也有很多摹仿、点化、甚至照搬唐人的诗句的,这种情总如果出现在宋诗中,是万万逃不掉蠹鱼之讥的。但它出现在宋词里,情况却大不一样,由于词的长短句式的不同框架、不同的韵味,却仿佛给唐人原句注入了新的生命。例如晏几道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在这首精彩的词中,不要说意象、写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运用上继承了唐诗的艺术技巧,就是在字面上也有几处与唐人的诗句有些关系的,最末两句,几乎就是杜牧的成句。杜牧《赠别》诗:“多情却总似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若单以个别的句子来对照,晏几道是万万逃脱不掉书袋之名的。但若从词的整体来衡量,杜牧的这两句诗被稍加变化,放在一首结构、韵味全新的词中,却并不给人以多少摹仿、陈旧之感。如果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现象,就一点也不奇怪:词对于诗而言,是一个不同的系统,即使同样的诗句进入词中,它也会获得新的系统质。对于这种现象,前人实际也有所认识,例如明王世贞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阳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又如清胡薇元也说:“晏元献《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为什么“语虽蹈袭”的句子,“然入词家尤是当家”呢?为什么“在诗中即不为工”,“一入词即成妙句”呢?这便是因为词是一不同于诗的新的系统,同样的诗句一进入词,就获得了新的系统质。至于更巧妙无痕迹的化用,那更可以视为一种全新的创造。如此词中的“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可以说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但晏词化用后,不仅更凝炼,更由于句式的变化,使它比原诗获得了更深长的韵味。这种现象在宋词中很多,可以说举不胜举。 当然,我们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前面我们说宋词继承唐诗的创作艺术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它最大的新,就是它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也打破中国古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的“言长”的艺术特性,就主要是由其句式、韵律及其所带来的其他艺术技巧所造成的。其次,它之“新”还表现在它的“诗余”功能上、它的“诗余”题材的选择上。这种新的功能与新的题材选择,与它特定的体式、句式相结合,又带来了宋词一系列新的东西,例如它委婉、倾诉式的抒情韵味、细腻而多层折的描写、对内心生活更细腻而深入的把握、装饰设色的艺术、轻丽婉约的风格等。这种种之新,就造成了宋词与唐诗很不相同的面目。对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王国维有一段虽然简约而不失精当的论述,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段评述,可以说包含了笔者以上所言宋词之“新”,包括了它的体制、它的功能、它的题材特点等。在本书中我们探讨宋词的艺术,主要就抓住这些新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当然,对于它对唐诗艺术的继承,我们也会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宋词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使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其次,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感情,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再次,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一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入化。像《春望》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一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唐诗宋词”塑造民族精神 中国文学中博大深厚、富于文化底蕴,其中既有高度成就又易于大众接受的,是代表中国韵文最高成就的唐诗宋词。“唐诗宋词”由于其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和民族文化底蕴,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我们在此无意夸大“唐诗宋词”的内涵外延,但它对培养民族的文化素质,确实是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唐诗宋词的情感意蕴,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使人们在接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首先,要了解唐诗宋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平仄、押韵、对仗、词牌等。这些内容大致了解即可,不必深究。同时要知道所读唐诗或宋词的字面意思。 其次,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该诗或词的写作背景。这一点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因为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以及该诗的创作背景,才能深入地理解其思想情感内函,从而进入较深层次的理解。 如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你不了解杜甫的经历思想,不知道他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热爱的情感,不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时刻牵挂着他心魂的话,就很容易把这首诗理解成一般性喜爱春雨的作品。在本诗中,杜甫对春雨的喜爱,是出于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因为好的春雨能滋润禾苗生长,能带来好的收成,让百姓吃饱饭,过好日子。因此诗人一开篇就以喜爱的口吻赞之为“好雨”,说其“知时节”而下。他的心、他的情、他对事物的喜怒哀乐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了解了杜甫的生平思想,不但能透过字面意思,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而且能在感受其对祖国和人民热血情怀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渐渐地萌生爱国爱民的情感,并融化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 又如李白的诗歌,在充分表现自己“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积极进取精神的同时,洋溢着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热爱的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等。每当我们读起这些诗句,无不热血沸腾,深受感染。如果能再了解一些李白的生平思想,那就更好了。再如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只有了解了北南宋时期国家破败、家园沦丧、爱国志士满怀爱国情怀壮志,却报国无门的特定历史状况,以及岳飞的生平思想后,才能真正理解一位爱国将领内心深处那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民族情怀,进而受到感染和启迪,并转化为自己的民族情操和民族文化素养。 再次,感悟诗词情感意蕴,吟诵使之融为素质。在完成了上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后,还要“感其然,悟其所以然”,深入到对作品“情”的感受和“蕴”的感悟中,由学习知识进化到培养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其“情”、感悟其“蕴”呢?方法只有一个:读→ 朗读 → 朗诵 → 吟诵。一定要出声地读,而且由一般的“读”逐渐进入到“吟诵”。这样才能感受到作品中那犹如人体内流淌着的血液一样的“情”,感悟到如人的灵魂般的“蕴”。在经常地、多篇目地、反复吟诵“唐诗宋词”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素质。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雅”了点,“和”了点,“儒”了些。 随着“唐诗宋词”的感受、感染、感悟及民族情感蕴蓄的加深,特别是更高层次的民族情感素质就渐渐地培养出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所培养出来的文化素质将释放为我们前面所提及的能量,获得意想不到的人文效应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更会在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享受着身为华夏子孙为国献力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愉悦和幸福,那是生命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写论文时可以先稍微提一下李清照词的风格婉约中又有几种,然后找到你想论述的观点进行展开,然后找一首李清照经典的词(如《声声慢》)进行赏析,并对个别词句进行鉴赏,同时也可以找一些婉约词派的词与之进行对比,比如柳永,晏殊,秦观,李煜等。通过对比论证的方式,让李清照的词更别有一番风味。

唐诗宋词学术论文

原创论文:流行乐坛中男歌手的古韵情结——唐诗宋词在近年流行歌曲中的化用前言:“唐诗宋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化用”不是什么新的学术话题,已经有很多的细心人结合唐诗宋词的化用做了专业的研究了,所以再重复什么理论难免赴了陈词滥调的陷阱,想来研究今年乐坛的流行歌曲应该还不至于落后多少,于是这篇论文的范围缩小了,首先,研究主要对象是近两年流行乐坛的歌曲,其次,研究附加对象是港台和大陆的男歌手。歌手和歌曲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如同诗人和诗歌是分不开的一样。另外,提到“复古歌”,此文中的复古概念与眼下的复古装,复古妆的“复古”概念不一样。我很纳闷为什么眼下时尚元素中将欧洲宫廷的风格元素称为我们民族的“复古”艺术,且不论它对错,我提到的“复古歌”就是有古感的歌曲。当今乐坛出现的一批较有才华的年轻男歌手,会写的,能写的总会写上几首古典的歌曲,秀一秀自己的古典文学底蕴 ,事实恰是如此,写再美的再麻的白话词,真不如来几句古典的歌词奏效,毕竟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经典所在。与前几十年较有名声的一批随着古装剧一起窜红的歌曲——如《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相比之下,这些夹杂着新时代特点,新感情内容,新感情表达方式的新歌,又表现出了新的生命力。因为那个时代创作词的大家几乎是中年以上的对诗词古韵熟知的能手,而现代的一批新歌手往往借古典来增加感情效果,“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因此,现代的歌手大概是发现了这一“捷径”,开始泼一泼古典墨了。于是就有了“歌手要有多种创作风格才叫才子歌手”的舆论导向。但他们更加讲究词的美,即歌词的艺术效果。港台的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的化用与大陆的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拿上个世纪90年代的来说,“香港的流行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却明显超出大陆和台湾两个地方,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的盛行是扯不断干系的。另一方面很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广东方言用词造句方式为基础,广东话本身就叫白话,其语言方式与文言有很多类似,所以很多香港词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本,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一个主要素材。”因此,由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差异,港台和大陆的歌曲定要分开研究。但,文章此处我暂不将两地作品分开,因为无论是大陆歌曲还是港台歌曲对唐诗宋词的化用,即是化用,便离不开几个基本化用方式。于是我先将一些炙手可热的作品揪出来凉凉。首先,有些流行歌曲是对唐诗宋词的直接化用。我定义为“化诗”。当今歌手直接引用诗句的流行歌曲并不多,老一辈的作词家会直接将整首诗歌拿来配曲,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古装剧的主题曲。但是时下,拿整首诗歌出来配曲便不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因为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时代性色彩和传统色彩,全盘拿诗歌作曲的行为便体现不出作词人的天赋,再好听也不过是曲子旋律好罢了。因此歌手往往选择化用一句或者几句与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呼应的诗句来增添韵味。拿花儿乐队的《鹊桥仙》来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体/只盼做鸳鸯不羡仙境/愿得一心白头不离/如春蚕到死丝方而尽/春烟柳绿不如望你/叹这天下谁人不识君/流水无情佳人有意/不与你合最难为天理/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我在想着谁/路边的野花不理会/只盼双双鹊桥会/花儿乐队是大陆较能“搞”的一个年轻乐队。说他们能搞是公认的。这首歌的词也是他们所创,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东拼西凑的结合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同来自于李商隐的还有《无题》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另外还有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古代情感名句被他们拿来拼拼竟也成了压韵的一曲。其实这不难,古代诗歌表达感情的诗句大都写的很美,很隐约,很委婉,拿来后加个字减个字就容易把意思疏通了,而这一加字一减字后诗句本身的浓浓爱意似乎也减少了,毕竟没有了原诗中的感情的承接和呼应后,诗的韵味便少了个背景环境或者说氛围,于是在这首歌里诗句剩下的只有它们的含义和些许的古典气息了。因此,这首歌的词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文采艺术感可言,到是曲配的不错。同样是用诗词,去年的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的高传唱度得益于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洲冷。”,但到了周传雄的手里,“寂寞沙洲”的冷不再是苏轼的不得志,而改为缘起红尘。听来并不怪异,反到是用的满合恰。周把“寂寞沙洲冷”作为歌曲的名更是显出了此句“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有些流行歌曲是对唐诗宋词的间接化用,我定义为“化意”。所谓“化意”,便是歌曲本身没有太多甚至没有一句诗句,但是它的氛围和环境是在一个古典的环境下,充满古典的韵味。这么说来,化意的歌曲就很多了,最近我本人深爱的一曲便是周杰伦的新歌《青花瓷》,听这名字便知道是古典曲风了。先来看看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这首歌,其实周杰伦的歌大多是由方文山先生作词的,方文山的才华单用这首歌的词便清晰可见。他作词往往非常美,美在哪里呢?首先是运用大量的带有美的色彩的事物融入歌词。这些色彩或艳或雅,但决不会产生什么“色觉冲突”的问题。拿这首歌来说,你脑海里的色彩不外于“青色”“灰色”“铀色”“铜绿色”“墨黑色”,这些色彩在国画里其实是很和谐的,因此美感自来。其次,歌词的思维往往跳跃性很强,单看句子你可能看不明白意思,不明所以。一会说这景,一会又说到那人。“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美就美在人和景自然的结合。另外,大量的修辞,比喻和夸张,使他的词勾勒出了一幅画,音乐的旋律本身有着让人潜意识想象的作用,因此丰富的事物充满了听者的脑海画面。很多听了这歌的人初听便能勾勒出这样的画面:“江南水乡小镇一次巷口的邂逅”,古典美人和书生的爱情故事油然而来。还有一部分的流行歌曲是对唐诗宋词的背景历史化用,我定义为“化史”。所谓“化史”,化的什么史?历史上能用来引用的事多了:争霸夺权尔虞我诈的事;家喻户晓民风民俗的事,数不胜数。而历史上可歌可颂的人更多了,帝王的孤,帝王的智,帝王的辛;臣子的忠,臣子的志,臣子的情,都是掘了几百年的文化宝藏了。因此,“化史”又具体地分为“化人”和“化事”两方面了。羽泉的歌里很早就有一曲叫《辛弃疾》的歌,但明显不如他们的其他作品出名。原因且不说,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坜惊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怎见气吞万里如虎/一笑人间万事/春风不染白发/怎忘寒冬冰秋/醉里且贪欢笑/廉颇未老乐悠悠/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多少事/金戈铁马战不休/天下谁英雄/赢得功名在身后/蓦然回首数风流/非皇非帝非君非诸候/。随处可见“青玉案”“破阵子”“永遇乐”之句,其实就是一首“辛弃疾词集”,与前面的花儿乐队的凑词相比,这词凑的更好些。即是叫“辛弃疾”,便是为了体现辛弃疾的人物性格特征。大体看来这些词选的还不错,意思衔接的也还可以,豪放不羁,一如辛弃疾的性格。最后的一句“非皇非帝非君非诸候”既是苍凉的人生结局却也显得淡定豪迈。但是单纯的靠诗句来凑歌便缺少了乐趣,因为太直白,没有了音乐给人的韵味和思维空间,所以听上一遍,感觉不错,再听几变便不觉得有什么意蕴可寻了。再看陶喆的《望春风》:独夜无伴首灯下/清风对面吹/十七八岁未出嫁/想着少年家/果然标致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未问候惊坏势/心内弹琵琶/谁说女人心难猜/欠个人来爱/花开当折直需摘/青春最可爱/自己卖花自己戴/爱恨多自在/只为人生不重来/何不放开怀/不难看出词描写的是花季姑娘纯洁羞涩的心悸。最妙的是一句“想未问候惊坏势,心内弹琵琶”,大有“郎骑竹马来,饶床弄青梅”之情,亦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之韵。而一句“花开当折直需摘”,本是出自于唐无名氏(又称杜秋娘)诗《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是要劝学子发奋惜时的,现到了陶才子的歌中,明显可见,他以花时寓女子的青春,希望这些羞涩被动的少女能在感情上变地主动,大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心理色彩。“自己卖花自己戴,爱恨多自在,只为人生不重来,何不放开怀。”便是大胆续写了这些少女的命运。在这一批新兴的流行乐坛的红人手中,诗词给了他们灵感,他们也赋予了诗词新的活力和内涵。比较港台歌手的作品,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港台自上个世纪末就显现出了一批文学功底甚厚的词作家。《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的词人黄沾、《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的词人邓伟雄都是红极一时的词作家。随着说唱音乐、“周式”音乐的流行面的不断拓宽,这批老一辈的词便入不了流行排行榜的顶端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到了新一辈的歌手年代,这批港台的音乐才子在流行的同时也不忘了国学的精粹。与老一辈的词作家不同,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学功底自是不能与老一辈相提并论,同时流行元素的更变影响下,流行歌曲中的唐诗宋词的影子不再是那么的明显,更多的,词人注重意蕴的塑造。周杰伦的《发如雪》就创造了一个隐晦而美的意境: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其次,近年港台的流行歌曲化用唐诗宋词显得更灵活,不再写的像诗,而是更口语化,飘渺化。一方面口语化让歌词本身更通俗大众化,而另一方面,歌词又不是显露地肤浅,而是增强了内容的跳跃性,就像是给欲要表达的情感设了一面薄纱,因此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而时尚。老歌《铁血丹心》: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抛开世事断愁怨/相伴到天边/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应知爱意似流水/,看上去就是诗;而现代的歌,举个例子,林俊杰的《曹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除了压韵,不再像诗了。另外,港台的大量流行歌曲化用唐诗宋词多用于爱情歌曲中,与老一辈的词作家不同,那一代的人大多像《我的中国心》的词人一样,热血爱国,思国念家之情浓厚,而眼下的歌手不再赤裸裸的表达对民族文学的热爱,如同他们爱情歌曲的词的风格,也多像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委婉。台湾歌手游鸿明的《倦鸟余花》就是委婉的表达了他的感情:沿路的雪花似雨/心里却感伤无语/冷天气可以穿衣/心病却难以就医/错肩时烟草低迷/再坚强都有泪滴/昨日的街道搬离/今天只留下痕迹/为何你就那么悄悄/敲醒旧梦天天/甜香枕着依恋/缠在无心的睡眠/我们好像倦鸟余花/无奈心结千千/牵动心事圈圈/圈住我的思念/还有扰人的哀怨/倦鸟就此散/余花怎不乱/余花怎不乱/。年轻的一派自有他们的歌,男歌手的青春气息光抒发爱情是不够的,在一些表达音乐志向、表达积极生活态度的歌中,他们也会借古人自寓一下。像胡彦斌的《红颜》一样,似是将自己化身为一名潇洒的侠士,期盼红颜一笑,不要江山只要美人。而大陆作为国学的根基所在,近年来大陆的复古歌往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较多的融入国粹——戏曲。高进刚出的新歌《荷花亭》就走了这条路:三月在花前月下的湖边/是谁弄情吟诗声声的琵琶间/古道庭院倒影在山水里面/落花的漂浮你的一笑醉红颜/月落乌啼已走远/赏一轮明月让你太留恋/是花太香还是让我挂牵/时间仿佛停留在这一年/(京剧)把酒当歌留下相思泪/遥望窗外纷飞雨/不去问那是与非/江南雨我的泪滴滴洒落我心扉/断桥上那一夜独自寒暄无人陪/迎岸柳花舞动青天/一点一点缭乱了我的心碎/…与君梦一场千百回/愿能一生相伴比翼双飞/另外,魏晨的《少年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待字闺中谁家小姐/琴声幽幽拨我心弦/盼相见/日日在她门前放纸鸢/不过人海茫茫偶然的遇见/踏破所有铁鞋/只在一瞬间/注定沦陷你眉间/(京剧)佳人少年/前世种下的纠结/姻缘红线/邀你人世共并肩/听了不觉想起“踏破铁鞋无觅处”和“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这两曲的相似处又显现出了大陆流行复古歌曲的另一新特点:歌境大多是江南的佳人才子的故事,毕竟那才是歌手要的美的效果,山,水,美人 。曲中加入的琵琶、萧、古筝声成了加强古典气息的催化剂。与港台歌手不同,大陆歌手更像是饱读诗书的内秀书生,而港台的歌手就大多是多情的风流才子。内秀有内秀的优点,不浮不夸的含蓄。最近有一个新的原创歌手写的词就挺有新意的。估计也就20几岁吧,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尤其是想象的丰富和创新,写了一批称为“宫廷”词的歌。于是,“后弦”这个名字便入了我的脑海。他写了一首叫《昆明湖》的歌:放春周游忘三千里/昆明送湖见面雨/错当苏堤/轻影瘦湖边投张绿/新撕小翠绸缎衣/将错就错乘春美意/岸离昆明十七句/诗兴拥挤/云茶素眉等水来请/两毫春意透湖心/别了低不语/平仄心牢记/春来怒放春归爱不提/湖拥山水厅/心却住昆明/化装茶马送你离去/昆明转身湖水换成泪/我欲把心寄给春/再暖一回/去年藏的柳絮己珍贵/趁思念不备把冰融成泪/ 看的出他文字风格还是较清秀婉约的。但这词写的有点“飘”,抓不住核心,到底词人想表达什么感情?似乎听歌之前要费一番眼力去洞察了。所以过于晦涩的词难免与当下一批无病呻吟的文章一般了。其实,音乐和诗歌原先是很亲密的,但是在它们的独立发展成熟下,“音”和“义”的冲突逐步加剧。“诗人觉得,乐谱的音律可能束缚语言的自由表达。一首完美的诗时常抵制音乐的约束,那些二流的诗更易于归属音乐。真正的诗选择语言。尤其是在社会历史日益复杂、表述人类意识的语言系统随之日益丰富之后,摆脱音律的束缚成为诗的发展历程之中日益强烈的渴求。”( 《技术、机械与抒情形式》——南帆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由此看来,流行歌曲的古典词写作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词人要保留着诗原本的美之外还要考虑它适合音律,最重要的是曲不能束缚了诗歌带给人感情的宣泄。否则就诗不像诗,曲不像曲了。因此,综观歌坛,我个人感觉港台的古学化用更胜一筹。同样是写对家人的思念,拿周杰伦的《娘子》和大陆一个新歌手的作品《九月》比较:《娘子》:一壶好酒再来一碗热粥配上几斤的牛肉/我说店玄三两银够不够/景色入秋漫天黄沙凉过/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世事看透江湖上潮起潮落什么恩怨过错/在多年以后还是让人难过心伤透/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泪不休语沉默/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的在等著我/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娘子我欠你太多/《九月》:天远气转凉/满地落叶黄/多少惆怅吹不散/秋风又何妨/九月菊花香/南往雁成行/多少思念带不走/孑影饮花香/九月九日登高望/兄弟在何方/他乡月冷双也寒/谁人在身旁/两者且不分孰优孰劣,但周的词更能打动人,因为他描绘了一个丰富的景,《娘子》的优点就像是宋词的特点一样,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现,而不再是单纯地借景抒发情感的古典方式。《娘子》虽取材小,但是感情很细腻,细节反而让词更加真实,词越真越能让听者听到心里去。而《九月》只是以秋景抒发相思之情,显得略入俗套了。港台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明显超出大陆,其中的原因网上有一种说法:“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的盛行是扯不断干系的。另一方面很注重粤语言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广东方言用词造句方式为基础,广东话本身就又叫白话,其语言方式很文言有很多尖类似,所以很多香港词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但也必须承认的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他们的作品中即可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唐诗宋词的写作方式,规范来进行创作。” 总之背景和氛围给了港台乐坛最活力的发展空间。而眼下的流行乐坛,大陆依旧没有很快赶上港台,原因就复杂了。就古诗词的渗透方面,在我看来,简单的几点:首先,大陆词作家大多是年轻歌手本人,虽然他们本身能写至少说明了他们的文笔的不赖,但谈到古学,是驴子是马得拿出来遛遛,但不是所有人都遛的好的。很多人想遛,但是写不来,怎么办呢?只能“搞”,便有了白话的“古诗大连串”。这本身就减少了艺术的价值。而港台有一批能写的人,很多歌手不是自己写,大有一些诗人后援团在,而诗人他们的娱乐精神也很高,他们喜欢把自己写的词赋予流行音乐。放在大陆,估计会写诗的人都不屑为之,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只专心搞创作。另外,港台的歌手浪漫气息很浓。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氛围有关。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所以很多词不光是古典,也会透露着现代的浪漫。拿周杰伦的名曲《东风破》的词来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黱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虽是古香古色的氛围,但“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这样的句子,难道没有现代的浪漫气息吗?但,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有一批优秀的作品被歪曲的舆论扼杀在流行的起跑线上了。我们今天广为传唱的流行复古歌毕竟有它们的发光处,所以撇开个人的观点,这批年轻的男歌手,以流行的方式将老国学传承下去,玩的好不好暂不论,至少产生了就是有价值的。咱们老祖宗在上,总不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拔苗助长”或者“无人问津”吧。原汁的蔬菜咱吃不到,靠科技搞点“绿色蔬菜”同样有着新的营养。

落花之下的独立人 ——从宋词中的落花意象浅析宋代文人的命运观 【关键词】 落花 命运偶然性 文人的个人际遇 家国忧患意识 【内容摘要】宋词中的意象浩如烟海,本文将选取“落花”这一意象,从士大夫阶层、失意文人以及女性词人,三个层面,结合具体作品,和词人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试分析“落花”意象在宋词中的特殊意蕴和内涵,及其中所表达的宋代文人的命运观和家国意识。 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落花凋零,飘摇随流水,太多的人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会觉得一种不可自制的悲伤。这是因为,花之迅速凋落,乃是“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的缩写。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诗从稿》中也曾这样写道:“枝头上憔悴暗淡的花朵,较之被狂风吹落的满地繁红更加使人觉得难堪。后者虽使人对其夭亡深怀惋惜,而前者则使人清清楚楚地认识到生命由盛而衰,由衰而灭的残酷的事实。后者属可避免之偶然的意外,前者则是不可逃避的一切生物之终结的定命。” 看落花的人,由落花生命的逝去,而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就如同飘忽不定的落花一样偶然,毫无定则。从而,产生了一种,命运无常的悲戚心理。落花便由一种单纯的自然事物,转变成为了一种富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的意象。 其实,最早提出这种落花意象中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偶然观的是南朝的范缜。在《南史范缜传》中,这样写道:“竟陵王子良精言佛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开藩篱落于粪溷之中。” 这段话是他与竟陵王萧子良就关于因果报应说所作的辩论。范缜说,“人生好象落在地上的花朵,有些花朵被风吹落到厅堂里,飘落到席子上,坐垫上,正如你一样出身高门,享受富贵;而有些花瓣被吹到粪坑里,就像我,一生不幸。”这即是说,人的富贵、贫贱,只不过是偶然的遭遇不同罢了。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富贵贫贱完全是自然的偶然现象。它包含了一种不可知论的前提,即人们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只能听其自然安排,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综观宋词史,在宋代诗人的词作中,落花意象比比皆是,有约六百多首。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因为宋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纤巧细致的特点,更容易表现优美、悠闲或忧愁的情绪。故而,落花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宋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在词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个人境化、女性化的色彩。同时,又由于作者的地位、身份、所处情境的不同,落花意象中所包含的思想内蕴也不尽相同。但是,我认为,采用落花意象中的词人,通常是借落花来感时伤物的,表达那种生命易逝、命运难料的情怀。在描写落花的时候,大多处于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状态。对“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个由外在意象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述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首先,宋代是一个重文抑武,优渥文人的时代。为了适应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科举成为了入仕的主要途径,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从而形成了读书办学和研究学术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明朝徐有贞在《重建文正书院记》中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盛过之。”宋代统治者,鉴于前朝之教训,对文化没有实行专制,使学术思想得以活跃。宋代知识分子吸取了佛、道理论,与儒学相结合,形成了与“汉学”相对立的“理学”,以及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境遇的探寻。但是,他们可以论政,却仍然是统治者手中的筹码。 其次,在经济方面,宋代基本做到了长治久安,商业繁荣。这也使宋代文学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宋朝的发展是一个从北方向南方的迁移过程。北宋前期境内比较安定,但是,在逐渐迁移的过程中,国势渐微,尤其是到了南宋,国力已大不如前。这也造成了南渡之前后词人词作的不同。 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才有助于宋代词人心态和价值取向的孕育和形成。而价值取向和处世心态一旦确立和稳固,宋代词人才会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随心而动,去实现冶游、饮酒、隐逸、谪居、参禅等多彩的人生体验。 我大体上将宋代的知识分子分为三类,将从三个类别分述之。 第一类是士大夫阶层。他们多沉浮于宦海,有报国之心,却难以为统治阶级所真正接纳,从而产生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这一类型,在宋代词人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以晏殊、欧阳修为例。 提起落花词,不得不提晏殊。晏殊以一寒门士子而至于位极人臣,但是,检索晏殊长达五十年的仕宦生涯,其于政治历史却无足以彪炳史册的突出建树。晏殊的性格,中庸之气稍重,不是那种不避风险,敢于斗争的人。经多年宦海风波的历练,他养成了处事圆通的习惯。这种性格,以及他的家世背景,必然导致了他虽身居高位,但却无法很好的施展抱负的状况。落花的意象,可以自然为他表达对个人际遇的无奈和悲哀。 在耳熟能详的《浣溪沙》中,他这样写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其中,“ 怜取眼前人”一句,语出自元稹《会真记》中的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定义此首为伤别之作。起句,叹浮生有限;次句,伤离别可哀;第三句,说出借酒自遣,及时行乐之意。换头,承别离说,嘹亮入云。意亦从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落花”句就眼前景物,说明怀念之深。末句,用唐诗意,忽作转语,亦极沉痛。通过“落花”这两个富有生命流逝色彩 的意象,明确地集中和体现了 “伤逝”之情。而因为春和美好生命的明显关联,对 “伤春”主题的揭示就等于展示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年华的留恋,而时间性作为规定此在之 “在世”的基本性质,就在这种特殊的、在本质上是对生存本身的 “留恋”中被揭示出来。可以设想,假若没有这两个负载着主人公万千情思的生命化意象,此在又如何能从 “生命”自身中直观地感受到生命流逝的痕迹呢? 晏殊需要以“落花”中所蕴涵的这种哲学人生观作为化解痛苦的灵药,其中包含着的无理性,不公平,可以,使他聊以平息底里矛盾的声音,得到短暂的心灵超脱。 而欧阳修与晏殊又有着很大同。虽欧阳修词作不多,但仍多次出现了“落花”的意象。如《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所谓“乱红”即是落花。此词写暮春闺怨,

读《宋词》 思念疯长的杨柳岸边,暮色蔼蔼的烟波中,晓风残月浅斟的醉意里,柳永乘一叶扁舟自烟水迷离中驶来,浅诉着万种风情。执手相凝的泪眼,满心渴望的相逢,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传颂千古的爱情盟誓。 盛满苦楚的黄滕酒,泪眼浸湿的鲛绡,一阕《钗头凤》暴露了全部的心思。“瞒、瞒、瞒”,却再也瞒不住,泪眼涟涟的眸子,错综交织的心绪,早已化作沈园墙上的墨迹,凝固成永远抹不去的印痕。 听那龙吟般的剑鸣声,不能横戈跃马,只能深夜里醉意中挑灯看剑。任那剑气再利,亦无法疆场饮血,可怜一位原拥万军的将军,只能鬓如白霜之际在梦里“沙场点秋兵”。 那欲乘风归去的明月间,纵是琼楼玉宇灿然,怎比得上月下跳舞,清影随人的人间生活,只是舞动长袖的潇洒比不过被离愁别绪束缚的落寞。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缓缓合上书卷,脑海依然被宋词里的风景充满。这自词人们指尖流出的光影流往了天幕,化作了烁烁的星,不知疲倦地照耀着大地万载千年。 ——山东省沾化县二中 于佳婧 小编点评1:四段文字串联四段经典,最后点睛,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比较强。 小编点评2:品味唐诗宋词,探寻作者内心,可以陶冶情操啊! 累死人了!不过很高兴帮助了你!我是“儿文”粉丝!

1. 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袁行霈已经明确提出,“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1](162)即已经认识到辛弃疾词的军事意象的存在,并且明确提到弃词中含有“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军事意象”。[1](162)但是书中并没有深入探究这些军事意象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是说到“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那究竟这些意象体现了词人什么个性特色呢?词人大量运用这些意象词语究竟是要表现他一种怎样的思想呢?鉴于这些疑问,本文就对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词语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了解到其中的含义。2 军事意象的内涵 刘宗朝在《试论辛弃疾词中意象的运用》[2]中也有对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做了分析研究,其文章中提到“辛词中仅‘剑’这一意象就有十八处”,然后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句子,最后得出“这里的‘剑’是作者壮志难酬的象征”的结论。这种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是科学的,但是但是通过列举了统计出来的句子就直接下结论,未免过于牵强。因此,笔者把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具体词作内容分析法结合起来,最后才给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下一个总体的结论。 数据分析 笔者以“唐诗宋词网”下载的《辛弃疾词全集》电子版[3] 作为蓝本,运用计算机统计工具,对一些宋词中描写战争普遍出现的词语做了统计。具体数据是:“剑”字在辛词中出现过4处,“醉里挑灯看剑”,“剑气已横秋”,“想剑指三秦”,“倚天万里须长剑”;

唐诗宋词论文主题

1. 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袁行霈已经明确提出,“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1](162)即已经认识到辛弃疾词的军事意象的存在,并且明确提到弃词中含有“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军事意象”。[1](162)但是书中并没有深入探究这些军事意象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是说到“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那究竟这些意象体现了词人什么个性特色呢?词人大量运用这些意象词语究竟是要表现他一种怎样的思想呢?鉴于这些疑问,本文就对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词语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了解到其中的含义。2 军事意象的内涵 刘宗朝在《试论辛弃疾词中意象的运用》[2]中也有对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做了分析研究,其文章中提到“辛词中仅‘剑’这一意象就有十八处”,然后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句子,最后得出“这里的‘剑’是作者壮志难酬的象征”的结论。这种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是科学的,但是但是通过列举了统计出来的句子就直接下结论,未免过于牵强。因此,笔者把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具体词作内容分析法结合起来,最后才给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下一个总体的结论。 数据分析 笔者以“唐诗宋词网”下载的《辛弃疾词全集》电子版[3] 作为蓝本,运用计算机统计工具,对一些宋词中描写战争普遍出现的词语做了统计。具体数据是:“剑”字在辛词中出现过4处,“醉里挑灯看剑”,“剑气已横秋”,“想剑指三秦”,“倚天万里须长剑”;

我读唐诗宋词不知怎么了一向不喜欢文学的我,被同学们刮起的文学风感染了。从此,我逐渐的迷上了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有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它代表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唐诗宋词是中国“皇帝世袭制''的光辉侧面体现,唐诗宋词是我们的骄傲,是中国文化的“特产”是世界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比起唐诗,我更喜欢的是宋词。宋代的诗词分为两派,一个是豪放派,一个是婉约派。豪放派的作品大多是气势豪放,雄伟壮观,意境雄浑,充满诗人的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婉约的词汇更是情感交替,词语清晰含蓄,让人眼帘湿润不可忘怀。婉转的情绪在词调中深深表达了当时时期的无力抗争的一种有力武器!如范成大写的宋词《西江月》十月谁云春小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百媚朝天淡粉,六锐步月生销。人间双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多么美妙的词句,我好喜欢!我好爱读!唐代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世称诗圣,世界文化诗人,杜甫生活在由胜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被誉为“史诗”在政治黑暗人们饱受疾苦的当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意精湛的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独自去投靠肃宗中途被安史叛军俘获,他面对凌乱的长安面对国难当头的残酷事变不顾全家个人利益的得失,在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扔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家事国事事事忧心苦闷彷徨,在这种窖迫的形势下,奋笔疾书写下了:《蜀相》一首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街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落满襟!此诗写下了杜甫当时的心情,写下了在长安所见到的荒凉悲景,悲愤爱国之情贯穿全诗。向古代诗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为一名中国的中学生应该有的就是爱国精神,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我们要力争上游,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学好科学,为国家!

首先,想要从花这点扣住江南,那么写的花特异必然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至少能让人马上想到江南(如,与花相随的景);其次,既然是写江南的花,那么一定要有江南的特点,可以从自然(如,雨水)与人文(如,人情)两个方面切入。那么,在写以上两点的时候,要注意分别引用唐诗宋词进行比较。至于,最后一点,其目的应当是,花之于两朝人,因为景的最终目的或者最终反映还是人;应当考虑所选之人是否能够大体体现唐诗与宋词气象,出于写作结构的目的,可以把这点放到第二处,这时,李清照与白居易的“花”只是作为一个例子,以作为拔高。

研究唐诗宋词论文题目

以下题目作为参考:

1、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 (或其他形象)

2、 试析《诗经》中的婚恋诗(或选“战争诗”、“农事诗”)

3、 建安文学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4、 论宫体诗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心理

5、 唐代宫廷诗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6、 浅谈唐代边塞诗的演变

7、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

8、 唐传奇中的侠客形象

9、 唐五代曲子词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10、 宋词的跨文化传播(需选定一个角度)

汉语言文学呢,我一向建议从三个方向去写,一个是文学,一个是语言学,一个是民俗学。

对于文学呢,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明清小说居多。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明清小说其实研究得很多很多了,再难翻出新意了。真的。如果老师没有特别的要求,而你也没有什么好的方向呢,我建议几个题目,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比如明代宦官专权对文人文风的影响,比如正德文坛的大佬,李梦阳啊,王阳明啊。

比如你可以写才子佳人小说,将其中的媒介,媒约的叙事功能做一个演变对比。

比如你可以写诗歌,如果选唐诗我建议你写李贺和白居易,一个诗歌辞赋化,一个诗歌通俗化。

如果你写人,那么有很多比如袁枚,他的翻案诗值得研究研究。

如果你写当代文学,我建议写金庸或者网络玄幻,金庸呢其实有一个点,关于对传统侠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引申出一个点,如何处理情和义的关系。至于网络玄幻小说呢,我建议和先秦神话联系起来,比如山海经里面神话形象的重构。

至于选择语言学呢,这个一般不建议写,很麻烦的。比如你要写语言暴力现象,可以从语义—语用角度分析,可以集中在动画动漫上。还有的写网络新兴词缀,要是从模因理论还行。至于民俗学呢,写的一般偏少,但是真心好写。

落花之下的独立人 ——从宋词中的落花意象浅析宋代文人的命运观 【关键词】 落花 命运偶然性 文人的个人际遇 家国忧患意识 【内容摘要】宋词中的意象浩如烟海,本文将选取“落花”这一意象,从士大夫阶层、失意文人以及女性词人,三个层面,结合具体作品,和词人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试分析“落花”意象在宋词中的特殊意蕴和内涵,及其中所表达的宋代文人的命运观和家国意识。 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落花凋零,飘摇随流水,太多的人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会觉得一种不可自制的悲伤。这是因为,花之迅速凋落,乃是“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的缩写。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诗从稿》中也曾这样写道:“枝头上憔悴暗淡的花朵,较之被狂风吹落的满地繁红更加使人觉得难堪。后者虽使人对其夭亡深怀惋惜,而前者则使人清清楚楚地认识到生命由盛而衰,由衰而灭的残酷的事实。后者属可避免之偶然的意外,前者则是不可逃避的一切生物之终结的定命。” 看落花的人,由落花生命的逝去,而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就如同飘忽不定的落花一样偶然,毫无定则。从而,产生了一种,命运无常的悲戚心理。落花便由一种单纯的自然事物,转变成为了一种富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的意象。 其实,最早提出这种落花意象中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偶然观的是南朝的范缜。在《南史范缜传》中,这样写道:“竟陵王子良精言佛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开藩篱落于粪溷之中。” 这段话是他与竟陵王萧子良就关于因果报应说所作的辩论。范缜说,“人生好象落在地上的花朵,有些花朵被风吹落到厅堂里,飘落到席子上,坐垫上,正如你一样出身高门,享受富贵;而有些花瓣被吹到粪坑里,就像我,一生不幸。”这即是说,人的富贵、贫贱,只不过是偶然的遭遇不同罢了。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富贵贫贱完全是自然的偶然现象。它包含了一种不可知论的前提,即人们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只能听其自然安排,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综观宋词史,在宋代诗人的词作中,落花意象比比皆是,有约六百多首。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因为宋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纤巧细致的特点,更容易表现优美、悠闲或忧愁的情绪。故而,落花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宋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在词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个人境化、女性化的色彩。同时,又由于作者的地位、身份、所处情境的不同,落花意象中所包含的思想内蕴也不尽相同。但是,我认为,采用落花意象中的词人,通常是借落花来感时伤物的,表达那种生命易逝、命运难料的情怀。在描写落花的时候,大多处于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状态。对“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个由外在意象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述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首先,宋代是一个重文抑武,优渥文人的时代。为了适应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科举成为了入仕的主要途径,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从而形成了读书办学和研究学术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明朝徐有贞在《重建文正书院记》中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盛过之。”宋代统治者,鉴于前朝之教训,对文化没有实行专制,使学术思想得以活跃。宋代知识分子吸取了佛、道理论,与儒学相结合,形成了与“汉学”相对立的“理学”,以及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境遇的探寻。但是,他们可以论政,却仍然是统治者手中的筹码。 其次,在经济方面,宋代基本做到了长治久安,商业繁荣。这也使宋代文学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宋朝的发展是一个从北方向南方的迁移过程。北宋前期境内比较安定,但是,在逐渐迁移的过程中,国势渐微,尤其是到了南宋,国力已大不如前。这也造成了南渡之前后词人词作的不同。 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才有助于宋代词人心态和价值取向的孕育和形成。而价值取向和处世心态一旦确立和稳固,宋代词人才会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随心而动,去实现冶游、饮酒、隐逸、谪居、参禅等多彩的人生体验。 我大体上将宋代的知识分子分为三类,将从三个类别分述之。 第一类是士大夫阶层。他们多沉浮于宦海,有报国之心,却难以为统治阶级所真正接纳,从而产生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这一类型,在宋代词人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以晏殊、欧阳修为例。 提起落花词,不得不提晏殊。晏殊以一寒门士子而至于位极人臣,但是,检索晏殊长达五十年的仕宦生涯,其于政治历史却无足以彪炳史册的突出建树。晏殊的性格,中庸之气稍重,不是那种不避风险,敢于斗争的人。经多年宦海风波的历练,他养成了处事圆通的习惯。这种性格,以及他的家世背景,必然导致了他虽身居高位,但却无法很好的施展抱负的状况。落花的意象,可以自然为他表达对个人际遇的无奈和悲哀。 在耳熟能详的《浣溪沙》中,他这样写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其中,“ 怜取眼前人”一句,语出自元稹《会真记》中的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定义此首为伤别之作。起句,叹浮生有限;次句,伤离别可哀;第三句,说出借酒自遣,及时行乐之意。换头,承别离说,嘹亮入云。意亦从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落花”句就眼前景物,说明怀念之深。末句,用唐诗意,忽作转语,亦极沉痛。通过“落花”这两个富有生命流逝色彩 的意象,明确地集中和体现了 “伤逝”之情。而因为春和美好生命的明显关联,对 “伤春”主题的揭示就等于展示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年华的留恋,而时间性作为规定此在之 “在世”的基本性质,就在这种特殊的、在本质上是对生存本身的 “留恋”中被揭示出来。可以设想,假若没有这两个负载着主人公万千情思的生命化意象,此在又如何能从 “生命”自身中直观地感受到生命流逝的痕迹呢? 晏殊需要以“落花”中所蕴涵的这种哲学人生观作为化解痛苦的灵药,其中包含着的无理性,不公平,可以,使他聊以平息底里矛盾的声音,得到短暂的心灵超脱。 而欧阳修与晏殊又有着很大同。虽欧阳修词作不多,但仍多次出现了“落花”的意象。如《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所谓“乱红”即是落花。此词写暮春闺怨,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技巧

(一)写作流程:

1) 学生根据下面分设的专业选择一个,作为毕业论文的专业方向

2) 在所选择的专业方向里面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拟论文题目,开始论文写作流程。参考论文选题附后(学生论文选题不宜相同):

(二)专业类别:

1.文艺学

文学概论 文化诗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语文教学法 美学概论

2.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明清小说研究 唐诗宋词研究 红楼梦专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元杂剧研究 《史记》研究

古典文献学

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儿童文学 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

青少年儿童文学概论 影视文学

4.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民俗学 民间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外国文学史(欧美) 外国文学史(东方)

(三)参考选题:

1. 文艺学:

1.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

2.“自我表现”与“ 摹 仿现实”

3.说“ 艨 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

4.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5.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

6.“性文学’是文学表现人性的必然趋向吗?

7.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

8.艺术典型化的要求过时了吗?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试论文艺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10.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

11.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

12.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13.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

14.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15.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之我见

16.“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17.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8.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19.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

20.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2.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1.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2.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3.论《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4.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

5.论司马迁《史记》人物传记的进步倾向

6.被压迫者的心声——汉乐府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7.《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叙事诗传统

8.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9.论汉乐府民歌与

1. 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袁行霈已经明确提出,“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1](162)即已经认识到辛弃疾词的军事意象的存在,并且明确提到弃词中含有“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军事意象”。[1](162)但是书中并没有深入探究这些军事意象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是说到“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那究竟这些意象体现了词人什么个性特色呢?词人大量运用这些意象词语究竟是要表现他一种怎样的思想呢?鉴于这些疑问,本文就对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词语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了解到其中的含义。2 军事意象的内涵 刘宗朝在《试论辛弃疾词中意象的运用》[2]中也有对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做了分析研究,其文章中提到“辛词中仅‘剑’这一意象就有十八处”,然后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句子,最后得出“这里的‘剑’是作者壮志难酬的象征”的结论。这种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是科学的,但是但是通过列举了统计出来的句子就直接下结论,未免过于牵强。因此,笔者把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具体词作内容分析法结合起来,最后才给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下一个总体的结论。 数据分析 笔者以“唐诗宋词网”下载的《辛弃疾词全集》电子版[3] 作为蓝本,运用计算机统计工具,对一些宋词中描写战争普遍出现的词语做了统计。具体数据是:“剑”字在辛词中出现过4处,“醉里挑灯看剑”,“剑气已横秋”,“想剑指三秦”,“倚天万里须长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