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矿矿的研究研究论文标点

发布时间:2024-07-03 10:27:18

矿矿的研究研究论文标点

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1

《草叶上的歌》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目标:

1、 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 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 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 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 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 学习诗歌。

1、 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2、 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

(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在一场春雨后,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 布置作业: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2

《矿矿的研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介、订、纠、迈、寿、攻、吨、矿、妻、岩、临”等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矿矿是怎样查阅资料完成他关于“蓝鲸”的研究的,了解矿矿写的论文的大致内容。

3、从阅读“矿矿的研究”中,使自己生发感慨、感悟,甚至研究与创造的冲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阅读“矿矿的研究”中,使自己生发感慨、感悟,甚至研究与创造的冲动。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提前准备黄全愈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首先向孩子介绍黄全愈,而后过渡到他在国外上小学的孩子。

黄全愈,美籍华裔教育的学者。2000年出版《素质教育在美国》,成为当年国内非文艺类的第一畅销书。2003年,黄全愈又推出了“新书”《生存教育在美国》和《“高考”在美国》。其他的请学生介绍。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比如:“纠缠”;另外“迈阿密大学”可以看图片或由教师介绍;

(除了要求认的字、词语外,学生还有可能提出“抱怨”等,教师给予及时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3、我明白了矿矿要写蓝鲸的研究论文,得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爸爸对儿子的能力表示怀疑。

4、矿矿在妈妈的陪同下借阅了许多关于蓝鲸的书籍,在矿矿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爸爸也学到许多知识。

5、讲矿矿完成了他的蓝鲸研究报告,这是爸爸看到的最简短最感兴趣的论文。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体会矿矿的认真和执着,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可以补充矿矿在美国学习的一些常识。(见参考书)

6、讨论:读了课文,你有过矿矿这样类似的研究成果吗?

7、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8、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本课要求认识11个生字,要求掌握“介、订、纠、迈、寿、攻、吨、矿、妻、岩、临”等11个生字。教学中注意比较“介——分”是“人”字头,不是“八”字头。

2、用形声字比较字形的方法记忆“订、攻、吨、矿”等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把孩子领到图书室,或者把孩子引导到丰富的生活,去问父母、大人或者街坊邻居,或者某些专业人士,让孩子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也像矿矿一样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3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懂诗歌内容,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神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领略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

教学难点: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句子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1、课件。

2、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四季美景。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出无限的魅力,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几个画面。出示课件(四季)

2、揭示课题。

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什么?

是呀,大自然多么美丽多么神奇呀!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每一处景物,每一种动物,每一种植物都是属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孩子们,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呢,刚才你们说的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板书:大自然的语言)

3、质疑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并不难懂,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诗配画朗读课文。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大自然的语言,认真听,仔细看,你听懂了什么?(诗配画范读)

2、全班交流。你听懂了什么?

3、自由轻声地读这首小诗,想办法读准字音。

孩子们听懂了这么多东西,很了不起!如果我们再去把这首小首多读几遍,你会读懂更多的东西。

读好的孩子用行动告诉老师。孩子们都会读了,有几个词语宝宝想出来考考大家。我们开火车来读出它们,火车火车哪里开?

火车要进入下一站了,现在进行小组比赛读这首诗,每一组只读一小节。孩子们拿好书,火车火车哪里开?

4、试着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自己读懂的内容。

5、谁愿来说给大家听一听?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适机板书:简笔画(略)

三、精读课文,重点品评

1、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神奇。

孩子们读懂的大自然的语言真多呀,在大自然这么多的语言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语言呢?你最喜欢哪一种语言就去读哪一小节,边读边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全班交流,重点品读

你喜欢大自然的哪一种语言呢?找出来读给我们听听。

以第四小节为例指导学生朗读。

(1)现在我们请出大自然的这种语言。

(2)你来读一读。

(3)你为什么喜欢?

出示课件:反问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点”。”但是在这里却不这么说,而是用反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下反问的语气。

(4)蝌蚪就像我们学过的逗号一样,这多神奇呀!这么活泼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种大自然的语言,春天来到人间,又是多么让人欣喜。自己悄悄练习读一下,能不能把这些神奇,欣喜的感觉找到。谁想来试一试?全班读。

(5)谁愿意再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大自然的语言,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领略大自然的语言,配乐朗读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语言吧!随着美妙的音乐朗读这些神奇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仿写练笔

1、全班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呀!大自然的语言远远不只这些,还有很多。你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呢?

2、欣赏画面,感受大自然语言的神奇。

你们真会观察,真会发现!大自然的语言无处不在,只有会观察、爱学习、勤思考的人才能发现。老师把大自然的好多语言都请到我们的课堂上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语言吧,

3、欣赏老师创作的小诗,指导仿写。

多美呀!多神奇呀!现在老师不禁诗兴大发,想写一首小诗。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写呢?孩子们先一起观察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是不是每一个小节的写法都是一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写出来。

下面老师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了一首小诗,你们想不想欣赏我写的小诗?你们听着。展示诗。

4、拿出纸笔写一写大自然的语言。

你愿不愿意像老师一样也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先用一小节写出一种大自然的语言。大家拿出纸笔来,写一写吧。

5、写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写的小诗。

6、全班交流。

7、现在请下面的孩子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份就请台上的孩子按顺序读自己写的小诗。配乐朗读。你们听听,我们班的孩子共同创作了一首小诗呢,孩子们都成小诗人了。

五、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你们写得多好呀!你们都是会观察、爱学习、勤思考的孩子,才会懂得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

老师希望你们这样坚持下去,和大自然对话,成为大自然的好朋友,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4

《游园不值》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5

《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材分析:

《小萝卜头的故事》通过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体现了小萝卜头固然身陷逆境,但他珍爱生命,渴望自由、对解放后的'生活充满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他短暂人生的超人之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小萝卜头虽身陷困境,但是对自由生活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向往。解析小萝卜头对小虫子“一捉一放”的心理变化。

3、由“骄傲”(例中学)“若有所思”(实践悟)两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由“骄傲”、“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吃着霉米饭长大,不知糖是什么味儿的小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小萝卜头。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关注小萝卜头,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2、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以情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思路。

二、品读文章,例中学

1、找学生读学案第一部分的要求。

2、学生默读,师巡视并提出默读要求。

设计意图;默读是三年级学生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默读习惯。

3、汇报展示:

预设:

(1)小虫子外形的描写读中悟,指导朗读。

(2)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小萝卜头动作的描写,体会小心翼翼。)

(3)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失去了自由的人们看到飞来的小虫很亲切,小虫们似乎也很懂事,知道来陪伴这些禁锢已久的人们。)

(4)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抓“骄傲”“并排在一起”两个词,体会小虫子可能在想什么?

小虫可能在想: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我可以(),你不可以()。

师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支架填补课文空白,降低了难度,多样选择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填补空白,实践悟

1、小萝卜头这么喜欢小虫,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

预设:

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学生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2、“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3、学生练写

4、展现学生作品

5、师小结

设计意图:体验情感,由动嘴说到动笔写,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迁移用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小萝卜头可能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逗号,分号,破折号,引号。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在两个独立的分句之间加逗号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使你的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疲惫。另一方面,一个适当的分号可以为任何一种写作增加微妙之处。破折号(或者更具体地说,“em破折号”)可能是最通用的标点符号。然而,就像分号一样,它在大多数写作中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它的作用类似于逗号、括号或冒号,但在每种情况下都会产生微妙的不同效果。

根据矿矿的研究写一篇论文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

山西省是中国的煤炭产业大省,分析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现状,着重探讨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提出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使煤炭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煤炭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解决对策

引言

山西省煤炭储量很丰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煤炭的开采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山西省地质结构等影响,要更多的注意煤炭安全开采工作,在发展煤炭产业时,做好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煤炭产业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尽管现在引入了一些新技术,但是开采煤矿本来就是一件充满危险的工作,矿底的情况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就更要重视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煤炭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当前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加强煤炭产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增强煤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一、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山西省的很多煤矿都是在地下作业,加上地形的影响,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事故等频发,而且毫无节制的开采导致开采条件更加复杂化,也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山西煤矿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煤矿周围自然环境差,地质结构复杂,这就容易造成灾害;b)矿井数量很多,但各自开采,导致矿井林立,生产能力分散且低下,对于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c)受山西省经济发展限制,机器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且安全设施并不合理;d)参与煤矿开采的工人都是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综合素质差。山西省很多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的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1-2]。

二、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煤炭开采是一项高危作业,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总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设备落后、地质条件影响等都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煤炭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因为煤矿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但是在山西省的很多地方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20世纪的生产总承包制,没有形成多元的企业结构,没有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以生产经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方式,同时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逐层负责的机制,这就在整体上使山西省的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开采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

山西省目前煤炭生产方面缺少专业的人员指导,因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大多煤矿都是私人产业,由于经营者对于煤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工人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他们在工作前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员工培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因为煤矿工人的上班时间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平均时间都在10h~14h,在长时间的黑暗中工作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极易发生意外事故[3]。

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中国对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以下的各省煤炭安全监察局,但是,各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就没有那么详细了。山西省内因为从事煤炭方面的工作者数量很多,并没有全面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这就导致山西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工作不完善。同时,在山西省很多煤矿企业内部并没有达到国家对煤炭安全管理监察的标准,不能做到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监控动态化、系统化,导致监察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

灾害的认识及防范措施不足

近年,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注重对煤矿生产和经营者的安全管理培训,煤矿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由于近年开采煤矿的数量增多,但对地质资料不了解,使得开采难度增大了很多。同时,过分重视生产而忽视安全工作,导致发生地表坍塌、人员伤亡、瓦斯爆炸事故,这些事故都证明了山西省目前煤炭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健全[4]。

三、对策分析

建立煤矿生产过程人员管理电子监控系统

煤矿作业是一个很危险的工作,难免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在一些矿井中,会存在隐瞒不报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煤炭安全管理部门提高现有的技术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监督、监察方法,加强对矿下工作人员的监测,同时重视工作人员的`考勤系统,确保能够及时了解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同时,可以安装RFID射频识别系统,加强对人、车、物等信息数据的采集,更好地监测矿井情况,引进新的技术尽可能做到对于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引进新技术重视管理

不论何种行业,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尤其在煤炭开采工作中,更要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标准等。在矿下工作,要做到人与机器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率。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实施,就需要加强操作人员作业的可靠性及机器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做到安全的物流管理,及时传递生产工序中的安全物品,从而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应用信息技术远程实时监测危险源

为了更好地达到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就需要合理运用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及时收集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送到煤炭安全管理中心,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同时,也要设计好传感器的灵敏度,做到提前预警,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5]。

加快资源整合

山西省煤矿众多,这就吸引了很多投资商去开采煤矿,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众多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清理越层开采的小煤窑,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大力惩治非法开采者。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山西省煤矿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做到安全管理。为了实现更快的资源整合、提高煤炭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关停不合法的小煤矿,同时加强大煤矿的国有化控制,淘汰落后的生产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山西省的煤炭安全生产条件[6]。

四、结语

煤矿生产是一项复杂而有长久的工程,煤矿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山西省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在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尽可能提高山西省煤炭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晓煜,付建华,梁嘉琨,等.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苏曾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4):182-183.

[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4]付飞.煤炭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7(3):11-12.

[5]陈伟伟,梁钊.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3):112-113.

[6]姜兴国,孙磊,刘景波.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技术,2006,25(2):142-143.

摘要 :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煤矿行业因其生产环节以及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安全管理更显的尤为重要,唯有完善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机制,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长久持续健康发展,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立足于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表明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分析总结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煤矿行业更好更快的安全发展。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煤矿安全生产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社会的影响性相对较大,因此,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一旦做不到位,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会损坏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小到煤矿企业,大到社会,都造成一定的威胁。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更是促进煤矿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煤矿行业一般都作业于安全隐患较多、危险系数较高的环境中,因此,进行科学完善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不仅是保护人身安全的需要,更是有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

一、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矿工人的综合素质低下,威胁安全生产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也正在进行各种改革,用人体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这样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好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却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威胁。煤矿企业的合同制临时性工人的增多,不仅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而且由于临时性的煤矿工人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打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存在着较强的临时雇佣观念,缺乏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安全生产的知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煤矿管理人员大多来源于煤矿中吃苦耐劳的生产先进者,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科学性的认知,甚至存在着煤矿出煤免不了违章的错误思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的煤矿事故都源于违章操作,对安全生产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过分重视生产产量,忽视安全生产规程

煤炭行业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导致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过分重视煤炭生产的产量,忽视安全生产规程,没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更没有正确的引导企业的煤矿工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生产流程。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煤矿生产和煤矿安全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能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而是将煤矿生产的产量看的更加重要,认为煤炭生产的产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产量是硬标准,质量是次标准,安全是软标准。尽管很多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了安全风险抵押制度,但是实施的力度还比较小,甚至只停留在表层。在生产作业规程学习的环节,甚至很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象征性的读一读,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生产人员的思想中。

欠缺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力量薄弱

当前,很多煤矿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以往存在的很多安全管理机构当作不必要的部门就行撤销或者合并。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大幅度的减少,这就更加使得安全生产的管理力量更加薄弱。与此同时,煤矿企业中现存的安全管理人员也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不仅是安监人员,又是瓦检人员,致使安全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难以明晰,很难做到监管到位,对煤矿生产造成一定的生产隐患。另一方面,很多政府部门派驻的安全管理人员最终被依附于企业的合并科室里,在职责履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阻碍和束缚,很难最大限度的发挥职责与权力。

安全生产投足力度不足

我国的煤炭企业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就是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大部分的煤炭企业都面临着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具体分析原因:①很多煤炭企业的负责人只是注重煤炭生产的产量,加班加点进行煤炭生产,致使煤炭生产的机器设备老化陈旧,机械安全生产事故频发。②当前煤矿市场并不十分景气,煤炭供大于求,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资金周转不开,使得安全生产的周转资金减少,煤炭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安全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的几率。与此同时,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和管理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甚至招聘人员都更侧重于廉价的劳动力,却忽视了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解决对策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强制安全生产管理

我国针对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出台了多项明确的法律法规,比如《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呈现表明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已经上升到了法律法规的强制层面。煤矿企业应该以此为起点,严格落实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借助法律的力量,强化企业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依法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在企业内部深入宣传法律法规的内容,树立煤矿生产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另一方面,企业的相关部门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不断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整顿。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我国的煤炭企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逐步由单一生产到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不能要依靠生产产量,更要注重安全生产。因此,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更要不断的推进,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由过去的软指标慢慢变成硬性指标考核的一部分,将安全生产考核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去抓,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经济增长力度。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人人有责。将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营造一个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责任制氛围,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完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

煤矿职工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企业应该不断对用工制度进行合理的配置,对煤矿工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加大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宣传,同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在煤矿企业高产高效生产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持续进行。

三、结语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煤矿行业更是国家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领域,国家对煤矿行业更是提出了“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政策方针。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完善更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力完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石新,王文涛,肖石英.中国煤炭企业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张志呈,李春晓.我国煤矿事故多发性和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3]刘文俊,周志强,李石新.煤矿企业员工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安全文化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

[4]吴平德,陈建国.建立长效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实现安全生产[G]//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5]周小燕.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危险源辨识和绩效测量规范运行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首先,对安全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培训;设备;作业人员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对人民的生活、国内的安定团结、我国的国际形象均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国内近年来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从未中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该论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更深刻的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进而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让煤矿安全事故消弭于无形。

一、安全管理的概念界定

何谓安全管理呢?樊亚静(2015)在《某基层储备仓库仓储安全管理研究》中指出:“安全管理是人类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按照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对于这种概念界定作者较为认同。为了对安全管理更好的进行理解,我们可以将安全管理的概念简化为: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手段。

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那么,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下面,作者简要论述如下:

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存在不协调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始终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一直以来并未形成较为系统、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的局面。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体制与机制不协调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一个煤矿,但是这些部门均缺乏足够的权力。很多地方部门只是在一味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却未做出足够努力。

(2)煤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交叉,且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也相对不够,造成了安全管理出现混乱。

煤矿作业设备存在不安全因素

对于一个煤矿来说,安全生产应始终放在第一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很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均是因为相关作业设备存在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例如,煤矿在引进新设备时,新设备的质量存在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一部分煤矿作业设备由于年久失修,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相关人员对这些设备未及时进行检查和修理,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小煤矿,这些小煤矿在安全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较为欠缺。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因此,也很容易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使是一些大型煤矿在安全管理体制方面也并不是那么完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发现,虽然很多煤矿均建立了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却并未有效执行。一旦发生事故才会真正重视起来。这种情况目前也普遍存在。

对煤矿作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有部分煤矿并未对煤矿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下井之后很容易会做出某种不安全行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这种情况在大型煤矿中存在的较少,对于一些小煤矿来说则体现的较为明显。为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质量,尽可能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的相关对策

存在问题必须要及时有效予以解决。为有效解决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

协调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协调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煤矿管理权赋予特定部门,打破多个部门对同一煤矿进行管理的格局。除此之外,还应赋予该管理部门足够的权力,便于该部门对煤矿安全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2)建立监察部门,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定期抽查和长期监督,一旦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必须要对煤矿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追责。这样的做法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的进一步协调。

对煤矿作业设备进行管理

煤矿作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种情况,煤矿在引进新设备时,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一旦发现引进设备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予以更换,并严格禁止这样的设备投入生产。除此之外,煤矿还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作业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作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要予以及时修理或更换,从而更好地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健全煤矿的安全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煤矿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之后,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旦发现相关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欠缺,必须要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尤其是一些小煤矿,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除此之外,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之后,相关部门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检查煤矿是否有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煤矿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进而用体制促进安全,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煤矿作业人员的培训

为有效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方能正式上岗。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还应该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1)指派本煤矿内资深的老员工对大家进行专业培训,传授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安全工作经验。

(2)从外部聘请专家对本煤矿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实上,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赘述。希望文章的写作可以充分引起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有效进行煤矿安全管理,进而有效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它不仅关乎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亚静.某基层储备仓库仓储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2).

[3]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5).

[4]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

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是采矿学发展的主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煤矿开采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浅议煤矿开采技术

[摘 要]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总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种齐全,我国一次性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因此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是采矿学发展的主题。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 采煤工艺 控制技术 开采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30-01

1 简述矿井开采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竖井是一种从地面开掘以提供到达某一煤层或某几个煤层通道的垂直井。从一个煤层下掘到另一个煤层的竖井称盲井。在井下,开采出的煤倒入竖井旁侧位于煤层水平以下的煤仓中,再装入竖井箕斗从井下提升上来;斜井是用来开采非水平煤层或是从地面到达某一煤层或多煤层之间的一种倾斜巷道。斜井中装有用来运煤的带式输送机,人员和材料用轨道车辆运输;平硐是一种水平或接近水平的隧道,开掘于水平或倾斜煤层在地表露出处,常随着煤层开掘,它允许采用任何常规方法将煤从工作面连续运输到地面。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伴随着地壳的运动,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采煤需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开拓的主井和运输巷道等都需要长期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锚索支护,金属拱形支架支护,料石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护或者几种支护形式并存形成联合支护。采掘工作面需要临时支护,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打点柱、液压支柱支护、木支柱支护等。采煤一般都采用后退式采煤,边采边加强支护。

2 采煤方法

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手段,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研究开发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高效、可靠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局;生产过程监控与有效管理等相互适应的成套开采技术,以提高开采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

开发“埋深浅、硬顶板、硬煤层现代开采技术”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处理技术,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利用率,基本顶能按照合理�距垮落,有利于顶煤破碎,保障工作面推进安全、顺利地进行。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撑压力小的硬厚顶煤的迅速处理技术,包含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以提高顶煤回收利用率。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合开采成套设备技术,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同时有利于液压支架的放置,为布置输送机提供便利。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采用合理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减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效高产。

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的使用,从而有效提高工作面产能。

缓倾斜薄煤层的长壁开采

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术。

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采

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强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体系

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掘运设备进行监控。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 “油-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3 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主要任务: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4 “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等关键技术。

5 优化巷道布置,降低矸石排放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佳匹配。

6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

用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来确保开采的安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要通过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来实现。

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控制技术

目前,主要应用的是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技术, 由于这些技术工艺复杂、成本高,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一问题。

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

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提出放顶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路径。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

在总结缓倾斜中厚长壁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方面,需要进一步在坚硬顶板、破碎顶板、急倾斜的放顶煤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同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发展智能化监测系统,改进监测仪表,使监测仪表向直观、轻便、小型化方向发展。

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进一步完善冲击性矿压显现监测系统,发展遥控测量和预报技术。

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

研究硬煤层、硬顶板放顶煤液压支架,完善液压支架性能和快速移架系统。

7 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对小煤矿进行合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和技术水平,开发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

总结,提高煤矿资源开采水平,充分利用资源,选择合理的采煤开拓方法,保障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靖.煤矿开采技术[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 戴绍诚.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与装备[M].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煤矿开采技术论文

《矿矿的研究》本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内容却能给我们和孩子带来巨大的冲击。事情的经过可以分成如下二部分:从开头到“……你们可以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去看看。”是第一部分,讲儿子要写蓝鲸的研究论文,得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我对儿子的能力表示怀疑。从“两个小时以后……”到“这回矿矿告诉了我不少我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讲儿子在妈妈的陪同下借阅了许多关于蓝鲸的书籍,在儿子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从“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到结束。讲矿矿完成了他的蓝鲸研究报告,这“我”看到的最简短最感兴趣的论文。简单的故事,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第一:关于小孩子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的思考:“才二年级,你懂什么研究?”这是儿子向父亲说出要写论文时,作为父亲的第一反应——对孩子能力不信任,已是话到嘴边只是没有说出口。实际上,这正代表着中国传统观念对小孩子的一贯看法:无知,无能,不懂什么,也不该做什么。顽固保守的不信任,蒙住了孩子求知的双眼;“不安全”、“出问题”等各种各样的借口捆住了孩子探索的手脚。所以,矿矿应该感谢他的老师,为他们留了一个这样让孩子感兴趣的阅读研究活动。矿矿也该感谢他的父母,虽然思想上对二年级的儿子搞研究表示怀疑,但在行动上还是给了儿子实在的帮助。从矿矿的研究中,我们不免要产生一些联想,我们可能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学生,自己的教育方式,不禁会问:我们敢于让孩子从事类似“矿矿的研究”这样的活动吗?第二:从矿矿完成的研究论文中,我们体会到,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要认真,要投入,还要有别人的指导与帮助。你看,矿矿对自己蓝鲸的研究课题多么认真,他听清了老师关于写研究论文的要求——“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还有查阅资料的要求——“参考资料要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研究蓝鲸,矿矿和他母亲跑了两个图书馆,借阅了十几本书;和爸爸妈妈讲这件事也是“一本正经的样子”;对十几本书的阅读和研究也是“深入”的;再看他的“论文”,从封面的设计,到四个方面内容的安排,对于一位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已经很完备了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矿矿没有离开爸妈的帮助,尤其是老师的指导。也许从矿矿的研究中,孩子会有更多的感悟。比如对于矿矿的老师和他们的学校,对于矿矿的父母和他们的社会环境等,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是不是会有更独特的感悟。比如,我们的语文是不是局限在课本里的多了一些?让孩子接触真正的语文生活少了一些?这样的语文教学于孩子未来面对生活、社会的挑战是不是会有所欠缺?

矿矿的研究中论文为什么加引号

逗号是中文的,其余都是英文的标点。包括点[1] 、[M]、[J]等。

在文章正文中,参考文献作者的名字作为句子一部分时,如果只有两个作者,将两个人的名字都列出来,用and连接; 如果这篇文献有大于两名作者,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名字,后面接etal,而在etal之前不要接逗号。

当引用一个作者(principal author)的多篇文献时,采用该作者的名字,后面接“and co-workers”或者“ and colleagues”。

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

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标出参考文献的出处。一段的引用就是引用了参考文献。不引用原话的话,概括的写是可以的,如果是原文的话,要加引号。

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标出参考文献的出处。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

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

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表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 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中,我国财务报告改革虽然也取得了进展,但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局限性已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信息,它用于完成报告与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财务报告成为国家实行财政税收与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与重要依据之一,这种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财务报告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财务报告目标应转向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集团,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信息需求。 2 信息披露不完整。具体表现在: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3)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3 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但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4 滞后性十分严重。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手工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肯定不能代表未来,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方法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2 表内优先原则。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和以数据进行反映的优点[2].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3 满足需求原则。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4 有效披露原则。有效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由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在财务信息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当企业自愿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时,也需要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确定哪些属于过量信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不再予以披露。 5 成本效益原则。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主要包括: 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成本、竞争劣势等。其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提高的企业声誉等。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三、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方向 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改革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总的来说,对报告体系的改革应是一种扬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首先应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服务,具体地说,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国家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其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抽样调查等间接方式获得。进一步淡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的界限,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促使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充分实现。 2 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单层报告模式,该模式是以财务报告为内容、资产报告为中心、财务报表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已得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该着眼于用户,为他们提供在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风险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对于非核心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会计信息。 3 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包括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发达国家,表外信息的长度已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长度,表外信息构成财务报告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又称Jenkins报告)为例,福克思公司的表外信息多达16个,其篇幅约占20页,而报表本身则只有4页,从中可以意识到表外信息的地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表外信息的内涵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基层单位及财会人员也不熟悉它的意义和披露方法。我国已经加入WTO,要求会计改革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表外信息的作用,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逐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通过旁注、脚注、附表等形式对基本报表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以便帮助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报表信息;鼓励企业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预测报告、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差别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3]. 4 变革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事项法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方式将被在网上发布信息取代,使用者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地获取并处理有关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将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企业ERP系统的建立、完善及其与Internet的成功与合理的对接,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报告改革的关键。 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姚正海。关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财务与会计2002(4) 标题,提纲,关键词,正文,引用

钾矿成矿模式研究现状论文

(一)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研究方面

通过以侯增谦、王二七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印度-亚洲主碰撞带成矿作用”973项 目的实施,对印-亚碰撞造山过程及其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厘定(侯增谦等,2008)。

侯增谦等(2006a,b,c)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多年的系统研究,提 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是一个相继经历了主碰撞(65~41 Ma)、晚碰撞(40~26 Ma)和后碰撞阶段(25~0 Ma),而目前仍处于活动状态、全球最典型的大陆碰撞带。在这一完整地记录了大陆碰撞过程的造山带中,系统发育并完好保存了各个阶段的成矿作 用的产物,产出不同类型的矿床,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挤压)成矿作用、晚碰撞转换 成矿作用、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型。提出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65 Ma,延 续至41 Ma,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冈底斯主碰撞构造-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逆冲 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体。

在主碰撞期,初步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1)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Sn稀有金属 成矿事件,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Sn稀有金属矿集区;(2)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Au-Mo成矿事件,在冈底斯南缘克鲁-冲木达地区形成长达百余千米的Cu-Au矿化带;(3)与 碰撞造山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形成具有较大成矿潜 力的Au矿化带;(4)与挤压抬升有关的Pb-Zn-Mo成矿事件,形成冈底斯北部以沙让大 型钼矿、亚贵拉大型Pb-Zn矿为代表的Mo-Pb-Zn矿床(秦克章等,2008;赵俊兴等,2011;Zhao et al.,2012)。

晚碰撞造山作用发生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持续汇聚和SN向挤压背景之下,以陆内俯 冲、大规模逆冲推覆、走滑断裂系统的发育为特征,导致了区域尺度的地壳缩短及藏东富 碱斑岩和碳酸岩-正长岩、藏北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大规模产出。晚碰撞期成矿作用强烈 发育,主要集中于高原东缘的构造转换带,成矿高峰期集中于(35±5)Ma。现已识别出 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1)与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有关的斑岩型Cu-Mo(Au)成矿事件,形成著名的玉龙斑岩铜矿带(40~36 Ma);(2)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有关的REE成矿事 件,在二叠纪攀西古裂谷带内发育勉宁碳酸岩-正长岩杂岩有关的REE成矿带(40~27 Ma);(3)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有关的热卤水型Pb-Zn-Cu成矿事件,集中产出于兰坪盆地,形成大型Pb-Zn-Ag矿集区(40~30 Ma);(4)与大规模剪切系统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 矿事件,形成著名的哀牢山大型Au矿带(63~28 Ma)。晚碰撞成矿作用主要发育于陆 内转换造山环境,受大规模走滑-剪切作用控制,受控于统一的深部作用过程,与软流圈 上涌导致的幔源或壳/幔混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在后碰撞早期阶段主要发生下地壳流动与上地壳缩短(>18 Ma):下地壳塑性流动 并向南挤出,在藏南地区形成EW向延伸的藏南拆离系(STDS)和高喜马拉雅上地壳的 强烈逆冲推覆,在拉萨地体发育EW向展布的逆冲断裂系;晚期阶段主要发生地壳伸展与 裂陷(<18 Ma):垂直碰撞带的EW向伸展,形成一系列横切青藏高原的SN向正断层 系统(≤ Ma)及其相应的裂谷系和裂陷盆地。后碰撞岩浆作用以形成钾质-超钾质 火山岩、钾质埃达克岩、钾质钙碱性花岗岩与淡色花岗岩为特征,集中发育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带和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与藏南拆离构造有关,钾质-超钾质岩浆活动 则与EW向地壳伸展在关。青藏高原后碰撞成矿作用强烈而复杂,主要形成斑岩型Cu矿、热液脉型Sb-Au矿、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Ag-Pb-Zn矿,以及现代热泉型Cs-Au矿等重 要矿床类型。斑岩型Cu矿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岩浆起源于加 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热液脉型Sb-Au矿发育于藏南拆离带及变质核杂岩周围,系中 新世地热田浅成低温热液活动产物。热液脉型Ag-Pb-Zn矿主要产于拉萨地体内部的逆冲 构造带内,与地壳流体的迁移汇聚过程有关。青藏高原后碰撞成矿作用在上地壳层次受3 大构造系统控制:(1)东西向伸展形成的近SN向正断层系统及裂谷裂陷带(即碰撞裂谷),(2)南北向地壳缩短形成的EW向展布的逆冲构造带,(3)近EW向展布的拆离构造带;但在 中下地壳/地幔层次上,则受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挤出过程以及俯冲大陆板片断离-拆沉过 程控制。藏南拆离系(STDS)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断层体系,延长2000km以上,已 有年代学研究证实该断层系活动时代为24~12 Ma(张进江,2007)。

余光明等(1989)对西藏特提斯泽当俯冲过程的沉积作用作了全面研究,确认在冈底 斯东段存在一系列侏罗纪-白垩纪的弧内盆地。据1:20万沃卡幅资料,介于卡松拉-米 拉山逆推断裂与温区-沃卡韧性剪切带之间的甲玛-日多弧内局限盆地,经历了三期构造演 化:(1)盆地形成初期与伸展构造有关的“顺层”剪切固态流变作用及变形;(2)主期挤压作 用的褶皱变形(发生于晚白垩世),形成区域上的复式褶皱即墨竹工卡-恩玛日复向斜; (3)晚期挤压环境下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作用的构造变形。

冯孝良等(2001)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容矿构造空间为多底沟组灰岩(J3d)与林 布宗组(J3-K1l)砂板岩之间的一个伸展滑脱构造断裂带;任云生等(2002)认为该断裂 带为多期次活动的同生沉积断裂,控制了燕山晚期层控矿体的空间展布,并在区内铜山附 近形成海底热水喷流中心,由中心(铜山)往外(铅山)喷流沉积成矿元素呈现由Cu(Au)往Zn-Pb(Ag)的分带规律。问题是:(1)俯冲阶段侏罗纪-白垩纪弧内盆地的成矿期同生 沉积断裂表现形式尚不太清楚,研究程度较低,也缺乏同位素年龄佐证;(2)碰撞阶段(65~0 Ma)特别是18~13 Ma在冈底斯中东段形成近南北向碰撞裂谷,冈底斯东段由于受 NE向当雄-羊八井断裂等走滑断裂构造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活动的特殊性(如火山活动不 如中西部,侵入活动先于并强于中西部等),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二)矿床的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型研究方面

1.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该矿床成因尚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赋矿“矽卡岩”的成因是“岩控的”(即岩浆 热液交代说、岩浆成因说)、还是“层控的”(海底热水喷流交代成因说、热水喷流沉积 成因说),部分学者(姚鹏等,2002,2006;任云生等,2002)认为西藏甲玛矿床主要赋 存矿体的矽卡岩是海底热水沉积作用和交代作用的产物;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包裹体显示的 成矿流体中K+,Na+含量高出岩浆成因矽卡岩的6~7倍,这与现代海底热卤水的成分特 征相似。少部分学者(冯孝良等,2001;侯增谦等,2006c;唐菊兴等,2011)认为属岩 浆热液交代成因。

2.驱龙铜(钼)矿床

以驱龙、尼木铜(钼)矿为代表的区域含矿斑岩研究资料和肖波等(2008,2009,2011)、Xiao et al.(2012)研究成果,显示冈底斯的含矿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以 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钾玄岩系列次之。与典型的由俯冲板片熔融的埃达克岩相比,以高 w(Mg#)(0132-0174)和高w(K20)(216%~817%)为特征(侯增谦等,2004a; Hou et al.,2004b)。岩石富集LILE(K,Rb,Ba,Sr),强烈亏损HFSE(Nb,Ta,Ti),总体上类似于与之共存的中新世(25~12 Ma)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其以较低的 HREE(Yb,019×10-6~119×10-6)、Y质量分数(Y,1016×10-6~1913×10-6)及较高的w(Sr)/w(Y)和w(La)/w(Yb)比值,显示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Rapp et al.,1999)。

高顺宝等(2006)对驱龙含矿斑岩的研究表明,驱龙含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具有高钾、富碱、过铝,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无Eu异常,亏损Nb,Ta,高w(Sr)/w(Y)及w(Fe2O3)/w(FeO)等地球化学特征。其中,高w(CaO),w(Cu),w(Mo),w(Fe2O3)/w(FeO); 低w(MnO),w(Y),w(Co),w(Ba),以及缺乏Eu异常等特征,可以作为该区 含矿斑岩与不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

虽然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含矿斑岩为埃达克质岩,但对埃达克质岩的成因仍存在 争议。Chung等(2003)将冈底斯中新世埃达克岩解释为来自加厚下地壳的碰撞带型埃达 克岩。侯增谦等(2004a,2004b)基于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综合研究,提出这些后碰撞 埃达克岩起源于碰撞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热能来自透过板片断离窗而上 涌的软流圈,而Mo等(2007)认为地壳加厚的原因是由于地幔物质的加入(约30%)。Qu等(2004)认为这些埃达克岩来源于消减板片部分熔融,Gao等(2007)认为是板片 熔体交代岩石圈地幔的结果。

郑有业等(2004)初步对矿区的蚀变及矿化特征、成矿期次进行了研究,孟祥金等(2004)初步总结了包括驱龙铜矿在内的冈底斯斑岩铜矿蚀变分带模式。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蚀变 类型主要有:黑云母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绿帘石化、硬 石膏化、磁铁矿化。肖波等(2008,2011)根据详细的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布填图,系统划 分了驱龙铜钼矿床的蚀变分带,驱龙矿区以二长花岗斑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中 心,形成中心环状对称蚀变分带。从岩体向外、由深到浅,依次出现榍石-绿帘石-钠长石-硬石膏带、钾硅酸盐化(钾长石+硬石膏化、黑云母+硬石膏化)蚀变带、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化带、石英-弱绢云母化-粘土化蚀变带、硅化-绿泥石(±绿帘石)蚀变带、青磐 岩化蚀变带或角岩化以及矽卡岩化带,其中在各种蚀变类型中普遍发育硬石膏为该矿床的 显著特点。矿区的蚀变分带和蚀变矿物组合特征与国内外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基本相似,但 是弥散状的钾长石化蚀变较弱或还未被揭示出来。在水平面上,由于各斑岩体的蚀变带相 互交织和叠加而使整个蚀变显得比较复杂。

杨志明等(2005)、郑有业等(2006)和佘宏全等(2006)对斑岩中石英斑晶、辉钼 矿石英脉、黄铁矿石英脉和硬石膏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 分析和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据流体包裹体的均一状态,以及室温下相态特征 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Ⅰ.富液相包裹体;Ⅱ.富气相包裹体;Ⅲ.含子晶多相包裹体;Ⅳ.纯 液相包裹体。石英斑晶和与石英绢云母化蚀变有关的辉钼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组合相 似,均以液相包裹体(Ⅰ类)、气相包裹体(Ⅱ类)与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Ⅲ类)共 存为特征;而硬石膏中则以Ⅰ,Ⅱ,Ⅳ类包裹体为主。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为液相包 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190~650℃,盐度%~% 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分析表明,各类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从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分析可以看出,驱龙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富含Cl-, ,具 有较高盐度和较强的溶解Cu的能力。

Ⅲ类包裹体中子矿物除含大量石盐外,同时亦可见少量难溶透明子矿物,在加热到 550℃以上时还没有溶解的趋势,该类子矿物多为菱形或浑圆状,初步判断为碳酸盐子矿物。扫描电镜/能谱研究表明,驱龙矿床中多相包裹体的子矿物,除常见的石盐及钾盐外,还 含有重晶石、方解石、黄铜矿、钛铁矿及其他以Fe,Cu-Fe为主要元素的未知矿物。这些 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富含Cu,Fe,Ti,Mn,S等成矿元素的高氧化态岩浆热液;黄铜矿、钛铁矿、重晶石等子矿物与石盐、钾盐等子矿物共同产出,暗示直接从斑岩岩浆中出溶的 高盐度流体是成矿物质搬运的主要载体。成矿流体总体显示出高温、高盐度、高矿化度、高氧逸度的特征。流体减压沸腾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作用是促使金属离子沉淀富集的主要 机制。

郑有业等(2006)还对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 斑岩岩浆体系,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与岩浆水、天然热卤水有关的混合水,且天然热卤 水占优势。但石英中氧同位素研究尚未开展,上述结论尚有待探讨。

许多研究者(如侯增谦等,2003;芮宗瑶等,2003,孟祥金等,2003;李光明等,2004,2005;莫济海等,2006;肖波等,2011)对驱龙含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其辉 钼矿进行的锆石高灵敏度分辨率离子探针(SHRIMP)年龄和Re-Os年代学研究,获得的 成岩年龄为16~ Ma,成矿年龄为15~16 Ma,成岩和成矿时差约为1 Ma。这一时 间明显晚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的时间(125~96 Ma)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主体碰 撞的时间(约65 Ma),而与冈底斯陆内造山向伸展走滑体制转换时间一致,成矿环境明 显不同于经典斑岩铜矿的成矿环境(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3.厅宫铜矿及厅宫矿田内的其他矿床

王小春等(2002)认为该铜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其次为热液脉型。含矿斑岩体 自外往内依次出现青磐岩化、泥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钾硅化带等蚀变分带,其中黄铁绢英 岩化带局部辉钼矿化、褪色化。垂向上,自上而下依次为褐铁矿化带(火烧皮)(厚0~2m)、泥化带(厚5~20m)、角砾岩化(厚12~15m),氧化铜矿化(厚5~40m)、混合铜矿体和原生铜矿体。氧化带深度10~30m之间。

李金祥等(2007)、Li et al.(2011)对尼木矿田中的厅宫、白容和冲江矿区的斑岩 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出斑岩体演化和侵入序列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成矿二长花岗 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白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角闪石的K-Ar年龄为(±)Ma;石英闪长玢岩黑云母的K-Ar年龄为(±)Ma,Ar-Ar坪 年龄为(±)Ma;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的K-Ar年龄为(±)Ma,Ar-Ar坪年龄为(±)Ma。这些年龄表明石英闪长玢岩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略 早于花岗闪长斑岩,暗示下部岩浆房有基性岩浆的注入并可能对成矿有一定的贡献。成矿 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其侵位时间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早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 斑岩。矿田内这种复式杂岩体较充分的分异演化有利于含矿热液的集中与富集成矿。从冲 江、厅宫到白容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依次变新、成矿时限依次变短。结合前人年龄数据 大致确定出白容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限大约为~5Ma,厅宫大约为4 Ma和冲江大约 为 Ma。

4.克鲁、努日、冲木达等铜多金属矿床

据李光明等(2006)研究认为,克鲁铜金矿床、劣布(即“努日”)铜钼矿床、冲木 达铜金矿床、陈坝铜金矿均属矽卡岩型。与含铜矽卡岩有关的侵入岩形成于20~30 Ma 之间,属高钾钙碱性浅成岩,形成于碰撞晚期构造背景。矿床赋存于下白垩统比马组碳酸 盐岩与岩体的外接触带,均不发育内矽卡岩,矽卡岩主要为石榴子石矽卡岩,含铜硫化物 以黄铜矿、斑铜矿为特征,Au,Ag主要赋存在斑铜矿、硫铋铜矿等矿物中。硫同位素显 示铜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努日δ34S‰CDT为1~),努日花岗闪长岩Ar-Ar年龄: 黑云母单矿物为 Ma;冲木达花岗闪长岩Ar-Ar年龄:黑云母单矿物为 Ma。据西藏地质矿产局资料,克鲁-冲木达-劣布铜矿的成矿年龄41~20 Ma(Ar-Ar法,Re-Os法),与北亚带驱龙-甲玛成矿年龄20~12 Ma(斑岩SHRIMP年龄为18~13 Ma,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0~12 Ma)相差较大,说明同在冈底斯东段的南北亚 带成矿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早北晚),而新特提期洋壳向北俯冲的时间(125~96 Ma?)目前尚无系统准确的年代学资料(Zhu et al.,2009)。

问题是:引起冈底斯东段南北亚带成矿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其构造动力学背景是 什么?努日、明则等典型矿床的成矿机制和矿床模型均有待于研究总结。

一、内容概述

世界钾盐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其分布却极不均衡。在具有工业意义钾盐矿床分布的国家中,前苏联、加拿大和德国合计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占世界总量的92%和81%,超大型钾盐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北半球欧洲、北美洲及中亚等地区(Fuzesy,1983;Sonnenfeld,1984;Lowenstein,1988)。北美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床,其储量占全球已探明钾盐储量的一半。北美含钾盆地主要有志留纪Michigan 盆地、泥盆纪Elk Point 盆地、石炭纪Maritimes 盆地、Paradox 盆地和二叠纪Delaware盆地。北美大陆晚古生代钾盐矿床的大规模集中成矿作用,是该时期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沉积盆地演化、古气候条件等多种有利成钾条件耦合的结果。

(一)地质特征

世界大型超大型钾盐矿床成矿背景以前寒武纪地块为基底的沉积盆地,成矿时代以古生代为主,其次为中生代;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特提斯和劳亚两个成矿域,个别分布于冈瓦纳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未见大型超大型钾盐矿床(裴荣富,2009)。钾盐的分布与构造环境、地质年代、古地理和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Warren(2010)总结世界蒸发岩沉积规律,揭示显生宙两次大盐类沉积期与大陆拼合-分离相对应:每次造山运动和洋盆的打开,都伴有巨量盐类沉积;构造和气候是控制大多数蒸发岩分布的首要因素,而非海平面进退,但温室效应引起的海面进退有利于台地蒸发岩形成。

欧美学者(Condie,2004;Haq et al.,2005;Hay et al.,2006)认为,巨型海相成盐盆地位于克拉通盆地内;而前苏联学者则认为地台区的台向斜和边缘坳陷是成盐最有利的地区。无论如何,其共同点表现为:国外巨型钾盐矿床形成于稳定的大型克拉通内。

Warren(2010)统计,地质历史上各时代的钾盐矿床都分布在南北纬5°~30°带内,石盐盆地可稍向外扩展一些,到35°范围内。古气候在地史时期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同一时期盐类矿床集中出现,形成成盐的高峰期。横贯欧亚大陆南部上万公里长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Tethys⁃Himalaya Domain)是中、新生代欧亚大陆最重要的构造演化单元。在构造演化过程中,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古生代末—中生代初期大范围湿润气候到中生代中晚期大面积干旱和强烈的干湿波动变化,再到新生代中晚期大面积季风湿润和干旱化(Simms et al.,1989,1990;Vakhrameev,1991;Parrish,1993;Soreghan et al.,2008),这个变化过程不仅受到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控制,还与构造域中块体的漂移历史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密切相关,并可在古气候-构造最佳配合下形成巨大的钾盐矿床。

泥盆纪可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成钾盐矿期,沉积的钾资源量占世界资源量的。其次,白垩纪地层蕴藏钾盐资源量占,晚侏罗世沉积钾盐,两者构成第二个主要成钾期。二叠纪和寒武纪地层蕴藏钾盐资源量为6%~7%,属于第三位的成钾期,其他时代地层蕴藏钾盐资源量相对更少(刘成林等,2006)。在26个世界主要钾盐矿床中,石油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有10个,占;5个为根据石盐和卤水研究预测后发现的,占;有4个是在盐岩矿勘探与开采中发现的,占;2个钾盐矿床因地表有出露被发现,占;1个是在寻找地下水过程中发现的,占;其他4个矿床的发现过程因缺乏资料不清楚,占。由上可见,国外大型钾盐矿床的发现多是从含钾线索开始的,因此,应该密切关注石油和盐岩矿勘查过程中的含钾信息和线索,对已有的石油钻井岩心和岩盐矿床进行细致的矿物学与岩石学研究,从中可以获得钾盐成矿的重要线索。

(二)成钾模式

1.表生成盐成钾作用—陆表海盆成钾作用模式

Usiglio(1849)首次提出海水蒸发析盐系列:氧化铁+碳酸钙→石膏→石膏+石盐→石膏+石盐+泻利盐→石膏+石盐+泻利盐+软钾镁矾→石膏+石盐+泻利盐+软钾镁矾+光卤石→石膏+石盐+泻利盐+软钾镁矾+光卤石+水氯镁石。它首先证明,钾盐沉积作用发生于这一过程的最后阶段。奥克谢尼乌斯最早提出著名的成盐成钾理论——沙洲说,海水在被沙嘴隔离的地段发生浓缩、成盐。瓦里亚什科(1965)提出“预备盆地”、“干盐湖”等成钾说。Schmalz(1970)发表了“深水成盐”的理论模式,认为一个海就可变为盐湖,并提出了两种蒸发岩的分布模式,即“牛眼式”和“泪滴式”。许靖华(1980)以地中海为例,认为内陆海干化形成巨厚盐类沉积,由地中海突发事件引起,提出“干化深盆说”等等。

2.异常海相蒸发成钾模式

Lowenstein et al.(1989)提出,一些异常海相蒸发岩(钾盐)可能形成于非海相卤水而不是海水。柴达木盆地卤水起源于大气降水(河水、溪水),混合有少量氯化钙型泉水(其成分与很多深部建造卤水和地下热卤类似)(Lowenstein et al.,2009)。富含泉水的径流蒸发作用产生光卤石、水氯镁石和溢晶石,这与几个异常海相蒸发岩矿床一致,河水和泉水的其他混合也产生与海水蒸发形成的盐类矿物组合。具有泉水混合的水蒸发依次沉积出:碳酸盐、石膏-硬石膏、石盐,接着是光卤石、水氯镁石和溢晶石。这种矿物序列可在巴西和刚果的早白垩世裂谷蒸发岩矿床中发现(Arod,1969;Borchert,1977),也可在泰国呵勒高原的晚白垩世蒸发岩(钾盐)中发现(Hite et al.,1979;Uth- Aroon,1993),这些所谓的异常钾盐矿床可能形成于陆相卤水。其他古代钾盐矿床沉积于海相环境中,但是缺乏现代海水蒸发析出的矿物序列,例如,二叠纪的萨拉多和泥盆纪草原组的蒸发岩(钾盐)(Lowenstein,1988),可能有少量陆相卤水加入(其成分与柴达木盆地氯化钙泉水相近)。一些异常海相蒸发岩(钾盐)可能形成于陆相卤水的事实,说明它们的物质来源比海水更加富含钾离子,有异常补给来源。

3.裂谷成钾模式

埃塞俄比亚盐湖(属于红海裂谷系)主要分布于达纳基尔坳陷中段的黑山和圆山附近,是由于地下冒出的热卤水泉形成的一些卤水池,同时伴随着很多钾盐等盐类析出(Holmearda et al.,1968),黑山热卤水泉由高温(达130℃)饱和卤水构成,氯化钾含量约2%,卤水冒出后立即析出水氯镁石和光卤石;圆山卤泉卤水化学分析,KCl为,NaCl为,MgCl2为,CaCl2为。上述热卤泉应该与该区火山活动有关。此外,埃及苏伊士湾捷穆萨钾盐矿床,它们的盐类物质主要靠地下卤水沿大断裂上升补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顿海湖东南的科学钻探中,曾钻遇高温(270~370℃)热卤,盐度达332g/L,Na为,Ca为,K为,Cl为(Lowenstein et al.,2009)。巨型钾盐(国外古生代)成矿属于巨型陆表海盆的海水蒸发事件成矿,自中生代以后,在裂谷盆地或大陆裂开初期,可能因深源补给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裂谷成钾”,地球表生成钾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海相盐盆地从海水表生作用成钾转变,以海水补给为主、内生来源为辅的新状况,是地球演化历史所决定的大趋势。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呵叻高原位于泰国东北部和老挝中部,由于被近东西走向的普潘隆起隔离而分为2个盆地,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和南部的呵叻盆地(图1),2个盆地蕴含丰富的钾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沉积矿床之一。20世纪50年代,寻找地下水时发现厚层岩盐;70年代,分析岩盐中的溴值变化规律,然后布钻井打到了光卤石。钾盐主要赋存于马哈萨拉堪组。马哈萨拉堪组含盐系包括3个蒸发岩碎屑沉积旋回,自上而下完整的序列为:上碎屑层、上盐层(硬石膏层)、中碎屑层、中盐层、下碎屑层、下盐层、基底硬石膏层,钾盐矿层赋存于下盐层最上部(图2)。虽然对呵叻盆地已开展近100年的勘探和研究,但在一些重大科学问题上,如成盐时代、成盐物源、沉积环境等,至今仍存在争议。硫和氧同位素对比年龄及光卤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K/Ar,K/C和87Sr/86Sr)测年结果显示,该含盐建造形成于晚白垩世赛诺曼期(Hansen B T et al.,2002)。

图1 呵叻高原地质构造简图

(据张西营等,2012)

图2 马哈萨拉堪组岩性柱状图

(据张西营等,2012)

关于呵叻高原盐岩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一直存在海、陆源(相)之争。但目前多把呵叻高原的钾盐沉积作为白垩纪(晚白垩世)海相蒸发岩放在显生宙的框架内加以研究(Siemann,2003;Eastoe et al.,2007)。根据矿层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Hite et al.(1989)提出不均匀交代模式来解释呵叻高原钾盐沉积后的变化,他认为矿层顶部钾石盐沉积是光卤石被淋滤或不均匀交代作用的结果,而 Warren(1999)则认为钾石盐的沉积与积极的回流有关,矿层底部钾石盐是由于凸起的盐隆出露地表后被截顶所致,即光卤石被大气水淋溶后在地表凹陷处再沉积而形成钾石盐层,实际上二者代表了不同的钾石盐成矿模式,但不均匀交代模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赞同,并在呵叻高原区域成钾盆地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Crosby,2005,2007)。

该矿床主要特点为:①矿床形成于晚白垩世海相沉积,主要矿物为光卤石、钾石盐,与之共生的矿物有溢晶石、硬石膏以及硼酸盐矿物等;②发育蒸发岩和硅质碎屑红层沉积序列;③从找矿实践看,钾盐矿床为找水过程中所发现,今后水钾、水油兼探应成为钾盐勘探的主要途径。

三、资料来源

裴荣富,荣奎斯特,梅燕雄等,∶25000000世界大型矿床成矿图.北京:地质出版社

齐文.2010.北美地质演化与钾盐成矿.地质学报,84(11):1576~1584

王弭力,焦鹏程,陈永志.2006.世界主要古代钾盐找矿实践与中国找钾对策.化工矿产地质,28(1):1~8

张西营,马海州,韩元红.2012.泰国-老挝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研究现状及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7(5):550~556

Condie K as an Evolving Planetary Press:350

Crosby overview of geology and resources of the APPC Udon potash(sylvinite)deposits,Udon Thani province, Conference on Geology,geotechn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Indochina(GEOINDO'05).Khon Kaen:Knon Kaen University,28~30

Crosby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logy when designing the Udon south sylvinite First Thailand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Thai Rock 2007).Nakhon Ratchasima:Suranare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13~14

Fuzesy L of potash ore in the Middle Devonian prairie evaporit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potash Technology Conference,potash,83:47~57

Hansen B T,Wenner K,Pawlig S et evidence for a Late Cretaceous age of the potash and rock salt deposit at Bamnet Narong,NE Thailand Mantajit N of the Symposium on the Geology of :Department of Mineral

Haq B U,Al⁃Qahtani A cycles of sea⁃level change on the Arabian ,10:127~160

Hay W W,Migdisov A,Balukhovsky A N et and the salinity of the ocean during the phanerozoic: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ocean circulation and ,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40:3~46

Lowenstein T of depositional cycles in a Permian“saline giant”:The Salado(McNutt zone)evaporites of New Mexico and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00,4:592

Lowenstein T K,Risacher Basin Brine Evol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Ca⁃Cl Inflow Waters:Death Valley and Bristol Dry Lake California,Qaidam Basin,China,and Salar de Atacama, Geochemistry,15,1:71~94

Siemann M and rapid changes in seawater chemistry during the Phanerozoic:Evidence from Br contents in basal Nova,15(4):243~248

Sonnenfeld P, and

Soreghan G S,Soreghan M J,Hamilton M and significance of loess in late Paleozoic western Pangaea:A record of tropical cold?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68:234~259

Timofeeff M N,Lowenstein T K,Martins da Silva M A et variation in the major⁃ion chemistry of seawater: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s in Cretaceous et Cosmochimica Acta,70(8):1977~1994

Warren J through time:Tectonic,climatic and eustatic controls in marine and nonmarine ⁃Science Reviews,98:217~268

据已掌握的矿床学文献,法国地质学家De Launay于1905年初步提出成矿系列的概念(郭文魁,1991)。1920年翁文灏提出“中国矿产区域论”,1923年,翁文灏又发表“含砷矿物在成矿系列中的地位”一文,论述了含砷矿物在华南四个金属成矿带中出现的情况及地位。

成矿系列概念的全面论述是我国地质学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找矿勘探工作和矿床地质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它将在一个区域中与某一地质事件有关,在空间、时间、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这对于深入认识成矿规律,指导矿产勘查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在一个区域找矿时,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运用成矿系列的概念可以对该区的成矿环境、控矿因素、成矿作用和可能出现的矿床类型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即树立起一个整体观念,根据已知矿床,找寻未知矿床,因而能起到扩大找矿思路,明确找矿方向的作用。

其次,成矿系列研究冲破了过去矿床研究中只注重单个矿床类型的倾向,而以联系的观点作指导,既考虑成矿过程总的演化特征,又注重地质局部异常对矿化类型的控制作用。从矿床个体成因研究发展到成矿系列研究,可以认为是矿床成因分类研究史上的一个突破。

自20世纪70年代程裕淇等全面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以来,我国的广大地矿工作者在应用成矿系列观点指导找矿勘探,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研究机构和院校的专家们对成矿系列也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各类成矿系列中,研究较深入的是与岩浆和热液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因为这方面矿产勘查和研究的资料很丰富,成矿系列表现也较明显和全面,有较多研究成果(陈毓川,裴荣富,1983,1989;夏宏远等,1991;翟裕生等,1992;崔彬等,1992;毛景文等,1998及其他)。陶维屏等(1989,1994)系统论述了中国非金属矿产的成矿系列。在成矿系列内涵方面,翟裕生等(1980,1987)提出了成矿系列结构概念,包括分带性、阶段性、过渡性、重叠性、互补性等结构型式,以表示一个成矿系列内部各矿床类型间的时空、物质和成因联系。

在国外,苏联学者也曾提出类似成矿系列的观点。.阿伯杜拉也夫(1960)划分了地槽、地背斜、过渡带和地台等大地构造单元的4个成岩成矿系列,并进一步划分了与岩浆建造有关的矿床成因系列。П.A.斯特罗纳(1978)系统论述了“含矿建造”,划分了含矿建造类型。她明确指出,含矿建造是稳定的矿床组合,而不仅仅是狭义的、具体的矿石建造。就其含矿建造的定义,是相当于成矿系列或矿床成矿系列的。西方地质学家较少运用成矿系列,而多用成矿系统一词,如热液成矿系统、斑岩成矿系统等。

当前,成矿系列研究在我国已广泛深入地展开,矿产勘查单位、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等的专家们在大量地矿资料基础上,运用成矿系列观点总结提炼我国不少成矿区带和矿田(床)的成矿规律,发表了大量的著述。仅举若干例子:在区域成矿系列方面如《桂北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历史演化轨迹》(陈毓川、毛景文等,1995)、《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王平安等,1998)、《华北地块北缘及其北侧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勘查》(裴荣富等,1998);在不同地质时代的成矿系列方面有《中国北方古元古代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杨言辰等,2002);在有关矿种的矿床成矿系列方面有《海相火山沉积岩区铁-铜-硫成矿系列及铁-铜型矿床》(邬介人等,1999)。很多省区的地矿部门都运用成矿系列观点指导找矿和综合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出版了总结性著述,例如《河北省主要成矿区带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章百明等,1996)、《中国新疆矿床成矿系列》(刘德权等,1996)、《黑龙江省主要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韩振新等,1996)等。

在成矿系列的综合研究方面,翟裕生等(1996)的《成矿系列研究》一书,较系统地论述了成矿系列研究的理论基础。陈毓川等(1998)以对中国的区域成矿研究为基础,出版了《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专著。

总的认为,我国的成矿系列研究开展较早,成果明显,居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列。在当前正在开展的矿产资源大调查中,为了更有成效地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需要加强对成矿系列形成机理和结构特征的研究,以深入认识成矿系列的形成条件、控制要素、形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即深入探索成矿系列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矿大研究生论文查重标准

硕士研究生论文重复率得小于20%才能申请答辩。

小于40%有一次修改机会但为期不能超过两天修改之后不能通过查重检测则延期答辩。如果论文的重复率超过40%则直接延期6个月。

1. 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小于30%可申请答辩。小于15%可申请院级优秀论文。小于10%可申请校级优秀论文。

2. 博士研究生论文重复率小于10%才能申请答辩。大于20%则直接延期6个月至1年后。

3.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采用的论文查重系统不同,得到的重复率结果也是有区别的。

扩展资料:

根据考试科目,一般研究生分为普通研究生、理工类和MBA、MPA、MEM等专业三类。普通研究生一般考外语、政治和专业课,理工科考生往往还需考数学,而MBA、MPA、MEM等专业考生则考两个科目:

1,英语,满分100,考试时间3个小时难度在四六级之间。

2,综合能力,满分200,考试时间3个小时其中综合包含数学、写作、逻辑,数学考初数学几何概率、写作2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逻辑推理和公务员考试类似。

引用之后最后修改一下因为超过百分之直也算相似,比如改下表达方式,知网系统计算标准详细说明:1.学术不端的各种行为中,文字复制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目前本检测系统对文字复制的检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这么说,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需由专家审查后决定。3.在技术上,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最大可能的防止恶意行为,包括一系列严格的身份认证,日志记录等。4.对句子也有相应的处理,有一个句子相似性的算法。并不是句子完全一样才判断为相同。句子有句子级的相似算法,段落有段落级的相似算法,计算一篇文献,一段话是否与其他文献文字相似,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出的。5.检测系统不下结论,是不是抄袭最后还有人工审查这一关,所以,专家会有相应判断。普通学校对硕士论文查重的要求在5%以下,首次查重在5%以下,内容通过导师审查,可以直接进入答辩。如果在5%-20%之间,在根据导师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减量的同时,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有学术上的不良行为,并根据最终论文的检验结果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论文的查重结果在20%-30%之间的话,初次修正后可以申请复查,复查通过的话可以让导师复查,进行抗辩。如果查重再次不通过,就推迟答辩。硕士论文查重率在30%以上,应延期答辩。如果仔细修改后提交给导师进行审查和查重,半年后就可以审查和答辩。这对毕业生来说,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写论文要认真而高标准。

< img src=”” />

查重率不能高于20%,部分高校要求不能超过10%

1、查重率小于10%-15%,学位论文合格,直接送审或答辩;2、查重率在15%-30%之间,去导师处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检测申请表,申请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超过两天,再检测合格后可参与答辩;3、查重率大于30%,学位评定小组将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因素来确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必须认真修改论文并延期半年才能填写重新检测申请表,查重通过后申请答辩,严重的直接取消答辩资格。

硕士论文顺利通过查重的技巧有哪些?现在国内读硕士比较好,但是毕业的时候很严格,论文重复率要通过查重系统检测才能毕业。可以肯定的是,毕业越来越难了,不管好不好,因为打击学术造假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果论文重复率不达标,毕业就很难了。但不用担心,如果你能看懂这篇文章,你成功通过知网硕士论文查重测试也就不难了。看你能不能按照下面的介绍去做了。自己做新课题的研究。其实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最简单的就是自己做一个新课题的研究,选题的时候要有所创新,而不是去研究别人学了无数遍的内容。如果研究是别人做的,重复率自然高。当然,做新课题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精力,这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能不能认真做研究。如果你能做到,成功毕业并不难。学习语言创新,论文可以用幽默的风格写吗?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个人不推荐幽默的散文,但是同样的说法很多。如果你能掌握语言创新的技巧,你很容易成功毕业。知网硕士论文查重涉及的数据库会比较大,所以不管是不是研究内容,都有可能重复数据库中的内容,这就需要大家在写作的时候注意语言的运用,合理的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按照一般的说话习惯来写,这也是降低论文重复率的一种方法。当然,语言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人们平时积累更多的语言。但是,如果论文已经完成,但是重复率不达标,那么最基本的重复词替换,或者是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变化,也会有助于降低重复率。以上就是硕士论文顺利通过论文查重的技巧有哪些的问题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