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宗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21:10:38

宗教学研究论文

还没成年 可以的

宗教在救灾、救援过程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在非典时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提到过这个问题。我们生活在无神论社会,这个传统已经非常深厚了。但是,当人们碰到巨大的灾难、碰见命运的无常的时候,仍然会非常本能地回落到宗教。一个正常的社会,宗教应该担当维持社会基础性秩序的功能,一个社会要有秩序,那秩序的基础就是安顿人的心灵,构建一个精神的秩序。胜任这个职能的,肯定是宗教,可能其他东西也有,但宗教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理性的因素,是在宗教因素之后才可能涉及到的。尤其是发生这种较大灾难的时刻,宗教的作用会超过所有的世俗因素,不管是政府,还是一般的民间慈善公益机构。因为,它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看到,宗教组织是非常活跃的,只不过我们官方媒体都没有报道,只是报道了一些佛教、基督教组织捐款之类的消息。其实,在救灾现场,活跃着很多宗教组织。我听到比较多的是基督教的一些教会组织,现在仍然活跃在灾区从事救灾工作。面对灾难,宗教可以发挥多重作用,一重作用与一般公益组织相同,提供一些物质性帮助。但是,宗教组织除此之外,还可提供精神上的支援。这一点,不论政府还是民间公益组织都不具备,而对于受灾的民众来说,这却是一个最重要的需求。由此延伸到理论层面,基于自由主义立场如何看到宗教和自由社会的关系问题。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对于宗教与自由社会的关系,有非常恰当、精辟的分析。其基本看法是,一个自由社会是不能没有宗教的,离开了宗教的自由社会是不可能的。离开了宗教,自由的秩序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个看法被很多声称是自由主义者的人忽视了。他们恰恰做了与此相反的事情,一门心思摧毁宗教对社会的价值。他们中很多人还在充当社会丑恶势力的帮凶。这是以自由主义之名所从事的非常糟糕、非常阴暗的行径。自由主义当然是一个很伟大的思想传统,但是,自由主义也有一个黑暗的历史。自由主义试图消解宗教,实际上是把人还原到单纯肉体的层面,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这样解释自由主义,最终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完全物质主义化。现代性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国历史上,自由主义积极地反对宗教,而这与集权主义、专制主义异曲同工。在中国,如何看待宗教、如何看待传统,更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面临的完全不同。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是一个现代现象,19世纪以后才有现在看到的自由主义。西方形成宪政制度,形成一个好社会的基础性秩序的时候,发挥作用的实际上是另外一套理念,宪政主义。这套理念在自由主义的历史叙事中被忽视了。英国的宪政主义者跟宗教有一个很复杂的关联,我们也可以看看,美国的立宪者是如何对待宗教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一个宗教对宪政秩序的价值。我觉得,自由主义应该放宽视野,探究西方在形成现在我们看到这样一套好社会所必需的优良制度体系时,宗教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因为现在中国面临的是构造这么一个几千年来一直梦想的优良秩序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立宪。那么,在立宪的过程中,宗教以及宗教组织,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于宗教与宪政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是,我们在宪政结构里面怎么安排宗教。宪政制度要处理宗教和宗教权利问题、宗教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却是,在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宗教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一个是宪政制度发生学中的宗教,再一个就是宪政结构里的宗教。在这两个问题中间,自由主义者更多的考虑了政教分离之类的宪政原则,而没有认真思考,在一个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在现代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貌似保守的宗教,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下面来谈谈儒家或者儒教发挥社会作用的问题。近年来,在救灾的公益活动中,在我们所说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场景里面,儒家的表现大概是比较差的。基督教的表现是最活跃的,其次是佛教,尤其是现在,大陆很多佛教组织学习台湾的人间宗教,积极投身于社会自治事业之中。相对来说,儒家的表现是比较滞后的。这与现在所说的大陆儒家复兴形成了一个反差。一方面自己觉得在复兴,但是,当民众真正需要某些带有宗教情怀的关怀的时候,却看不到儒家的身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我们儒家的朋友,将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我想起两年前,我跟蒋庆在广东开会,争论过儒教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不管是考虑到当下的制度环境,还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儒教都应该走“社会化”的道路。它应该从参与、组织、领导社会自治开始做起。我们处在一个现代社会,尤其是处在中国这么一个具体的制度架构里,你去幻想和君王对话,或者是直接改造君王,既不恰当,也不可能。这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在实践当中是不可行的。我觉得唯一可行、而且正当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人间儒教”,从民众生活的社区、从民众关心的领域开始,组织其具有儒家价值追求的自治组织,儒者在其中充当自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大概是儒家真正可行的一条出路。如果放宽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立宪的活动。通过广泛的自治上,比如说儒家办学校,办教育,办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业,艺术事业,就成为社会的一个个治理中心。你已经分享了原本属于国家的部分权力,本身就已经构成了对权力的一个限制。所以,儒家需要在作为一个宪政秩序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我自己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讨论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我觉得,现代儒家缺乏这么一套东西。像现代新儒家发展了形而上哲学,蒋庆发展了公羊家的政治哲学,在这之外,是不是还需要一套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儒教在现代的这种衰落,社会结构的变化应该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城市化,乡村生活解体,家族不复存在。这对儒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儒家,或者儒教面临一个根本问题:在现代大社会中,在我们通常说的开放社会或者陌生人社会,也即,在一个血缘关系并不是很重要的社会里面,你的这一套理念、这一套价值的社会依托究竟在哪里?李鸿章讲,中国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所有诞生于古典时代的高级宗教都曾经面临过这3000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挑战最早是基督教遇到的。传统的基督教也是依托在家庭的。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现代商业社会发展,是基督教早就面临的挑战。整个教会,从宗教改革开始,一直到罗马教会在当代召开的几次宗教会议,一直都在试图应对这个问题。佛教也是这样的情形。上个世纪初,中国曾经出现过佛学繁荣,可能也是因为面临现代性挑战。而台湾的人间佛教,恐怕就是佛教找到的一个答案,它回答了,在一个现代社会,一个有着3000年或者是2000年传统的宗教,如何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我们中国人总认为自己的经历很独特,30年增长以为是奇迹,但其实,现代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或几次这样的奇迹了,还有比中国经济增长更好的奇迹,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甚至苏联。儒家也经常有一种悲怨的心情,认为自己是独家遭遇3000未有的大变局,但实际上,所有的正统宗教、伟大宗教都经历过这样的转折。村子里的宗教作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当然是有价值的,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但作为宗教实践是没有出路的。村子里的宗教永远不可能成为高级宗教。这种高级宗教,比如基督教、佛教的出现乃是伟大的神秘事件,基督、孔子、佛陀这种人物是奇迹,因而才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教条,具有神秘的吸引力。村子里的宗教永远是低级的。而且,村子里的宗教通常情况下是反宗教的。高级宗教通常要破除这种迷信。历史上,儒家的伟大人物都是要摧毁这些迷信的。你看韩愈,就写过这类文章。正统的儒家是反对村子里的那些迷信的,包括家族中原始崇拜的因素。儒家确实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在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到,在汶川这样一个社会里,似乎没有宗族,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家庭,一个家庭就是父母和孩子,这个时候,你的那套价值依托何处?你必须要找到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组织方式,让儒家的价值理念在那里体现出来。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1980-2007发表的期刊论文:1. 列子杨朱篇的意识形态,1980,哲学与文化月刊 7卷 9期2. 疏导台湾当今秘密教派,1980,鹅湖月刊 61 期3. 圣之时者 ─ 谈孔子对时代的回应,1981,鹅湖月刊 67 期4. 台湾瑶池金母信仰研究,1984,台湾风物 34 卷 3期5. 台湾斋教的渊源与流变,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6. 台湾民间鸾堂儒宗神教的宗教体系初探,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7. 浅论当今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1984,台北文献直 69 期8. 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观初探,1984,鹅湖月刊第 111 期9. 左传灾异说探论,1984,鹅湖月刊 114 期10.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1984,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1. 唐代永嘉禅师证道歌义理初探,1984,中国佛教 28 卷 6期12. 台湾无生老母信仰渊源探论,1985,台北文献直 71 期13.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处世思想,1985,台北文献直 74 期14. 检验高中新编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孔孟「根本」思想,1985,鹅湖月刊 120 期15. 史通在中国文学上的价值,1985,孔孟月刊 275 期16. 销释金刚科仪的义理初探,1985,中国佛教 29 卷 5 期17. 唐代庞居士的诗偈及其宗教境界,1985,中国佛教 29 卷 11 期18. 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义理初探,1986,中国学术年刊第八期19. 台北地区弘化院的宗教体系,1986,台湾神学论刊 8 期20. 台北地区夏教的宗教体系研究,1986,台北文献直 76 期21.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宗教思想,1986,鹅湖月刊第 127 期22. 庄子内篇「人」的概念探述,1986,鹅湖月刊 133 期23.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义理疏证,1986,鹅湖月刊 137 期24. 游记类鸾书所显示之宗教新趋势,1987,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1 期25. 醉古堂剑扫的社会人格,1987,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20 卷 6 期26. 菜根谭的社会思想,1987,科际整合学报第 1 期27. 台湾劝善歌谣的社会关怀,1987,民俗曲艺 45、46 期28. 灶君宝卷的灶神信仰,1987,民俗曲艺 48 期29. 太上感应篇的伦理思想,1987,鹅湖月刊 143 期30. 王爷传说,1988,民俗曲艺 52、53 期31. 试论清静经的「道」,1988,鹅湖月刊 155 期32. 功过格的伦理思想初探,1989,中国学术年刊 10 期33. 当今台湾民间鸾书的文学形式,1990,汉学研究8卷1期34. 唐代传奇的梦,1991,鹅湖月刊190期35. 从残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1,文化评论36. 关汉卿杂剧的宗教意识,1992,鹅湖月刊 208 期37. 从「户蝇蚊子大战歌」谈民间文学的创作意识,1992,淡江大学中文学报1期38.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1993,淡江大学中文学报2期39. 从杀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3,鹅湖月刊 214 期40. 台湾民间信仰的济世观,1994,内政部「宗教辅导论述专辑」41. 庄子的鬼神观,1994,鹅湖月刊 233 期42. 台湾「新兴宗教」的名词界定,1995,台湾史料研究6号43. 台湾民间宗教的文化意识,1995,历史月刊86期44. 末世预言与卯劫观音,1995,历史月刊92期45. 信仰族群与族群和谐,1995,宗教哲学1卷2期46. 台湾新兴宗教的现象商议,1995,宗教哲学1卷4期47. 民间信仰与台湾的族群和谐,1995,鹅湖月刊 237 期48. 民间的养生术与民俗医疗,1996,历史月利96期49. 台湾观音信仰的现象分析,1996,宗教哲学2卷1期50. 台湾民间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观,1996,宗教哲学2卷2期51. 台湾善书研究的现况与展望,1996,宗教哲学2卷4期52. 台湾妈祖祭典的现象分析,1997,宗教哲学3卷1期53. 台湾「宗教教育」的问题商议,1997,宗教哲学3卷2期54. 唐君毅儒家宗教精神说,1997,宗教哲学3卷3期55. 论傅伟勋佛教生死学,1997,宗教哲学3卷4期56. 从传统宗教生死观谈代理孕母,1997,应用伦理研究通讯()57. 胡适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刊 260、261 期58. 康有为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利267、268期59.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1998,鹅湖月利281期60.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社会实践,1999,文明探索19期61. 道教的生死观,1999,历史月刊139期62. 台湾新兴宗教的文化特色1999,宗教哲学5卷1、2期63.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神人观1999,鹅湖月刊285期64. 儒学的现世性与宗教性,1999鹅湖月刊286期65. 元杂剧桃花女的婚姻仪式,1999,鹅湖杂志288期66. 杨赞儒与圣德宝宫,2000,台湾文献51卷3 期67. 台湾新兴宗教的救劫运动,2000,宗教哲学6卷3期68. 明初张宇初「岘泉集」的生命观,2000,鹅湖月刊295期69. 印顺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2000,鹅湖月刊297期70. 《太平经》的养生观,2000,鹅湖月刊299期71. 《太平经》的性命观,2000,鹅湖月刊300期72. 谭嗣同的宗教观,2000,鹅湖月刊302期73. 从《太平经》谈道教的生命观,2000,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1期74.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2001,台湾文献52卷2 期75. 台湾宗教组织化的困境,2001,宗教论述专辑3辑76. 凉山彝族「驱鬼经」的人鬼交感仪式,2001,民俗曲艺()77. 从说文解字谈汉字的鬼神信仰,2001,鹅湖月刊307期78. 教育的「圣俗」问题,2001,鹅湖月刊309期79. 神观交谈-从多重至上神谈起,2001,揭谛学刊4期80. 社区文化的宇宙图式与神圣空间,2001,鹅湖月刊312期81. 台湾西王母信仰的时代意义,2001,鹅湖月刊218期82. 砂劳越华人社团与宗教互动关系,2001,马来亚大学《学术论文集》6 辑83.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大宗教研究3期84.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仁宗教研究3 期85. 台湾新兴宗教的宗教对话,2001,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1期86. 民间信仰「合缘共振」与「含混多义」的思维模式,2001,玄奘学报4期87.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1,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2期88. 台湾宗教团体经济资源的问题,2002,宗教论述专辑4辑89. 从灵感到修行,2002,宗教哲学8卷2期2890. 谈台湾药签文化,2002,传统艺术19期91.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2,道韵11辑92. 华人信仰心理与宗教行为,2002,鹅湖月刊324期93. 从唐君毅《病里乾坤》谈儒学医疗,2002,鹅湖月刊328期94. 巫术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35期95. 禁忌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42期96. 唐君毅的《人生之体验》谈儒学的生命教育,2003,新世纪宗教研究1卷3期97. 哪咤神话的生命观,2003,第一届哪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8. 敦煌写卷「患文」的宗教医疗观,2003,普门学报15期99.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4,内政部宗教论述专辑6辑100. 东马德教会的发展,2004,世界宗教学刊3期101. 宗教组织的现代化与对治现代化,2004,宗教哲学31期102. 中国命运观的文化意识,2004,文明探索丛刊37卷103. 佛教与基督宗教社会关怀的省思,2004,文明探索丛刊38卷104. 陈靖姑信仰与法派的宗教形态,2004,新世纪宗教研究2卷3期105. 敦煌写卷「亡文」的生命教育,2004,普门学报19期106. 东南亚大伯公信仰的发展,2004,泉州华侨大学学报107. 对台湾汉人宗教精神领域的研究,2004,高雄道教学院学报1期10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的宗教观,2004,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3期109. 老子的医疗观,2005,鹅湖月刊357期110. 「通神」与「神通」的文化意识,2005,文明探索丛刊41卷111. 人性与安宁疗护,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创刊号112.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家庭礼仪与修行法门,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2期113. 佛教经典的胚胎生命观,2005,普门学报29期114.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现况与省思,2005,普门学报30期115.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6,文明探索丛刊45卷116. 台湾寺院经济资源的运用问题,2006,亚细亚民俗研究6辑117. 《善生经》的生命修持观,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3期118. 杂阿含经》的瞻病关怀,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4期119. 牟宗三《圆善论》的生命关怀,2006,揭谛11期120. 从《道法会元》谈宋元符箓法派的世界秩序观,2006,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6期121. 林兆恩的生命关怀,2006,辅仁宗教研究13期122. 明代王道渊的性命相混说,2007,鹅湖380期123. 《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鹅湖月刊388、389期124.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净土观,2007,妙林杂志19卷10、12月125. 易经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中山大学文与哲学报10期

只要不违法,都可以

民族宗教研究论文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宗教工作也面临着如何审时度势进一步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工作这一新的课题。维护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也成为关系到我县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容乎视的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贫困面貌逐步得到了改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宗教事务管理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维护了___的社会稳定,促进了___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从事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政协委员,就如何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促使民族和睦,宗教和顺,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___谈几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我县民族宗教的基本情况 我县辖21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全 县生活着回族、蒙古族、壮族等13个少数民族,总计1827人,其中回族1596人,占少数民族人数的87。主要分布在城关镇、何家岩镇、白水江镇和白石沟乡等4个乡镇,其中何家岩镇何家岩村是全市唯一的省定民族村。 全县共有经依法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14处,其中,佛教活动场所4处,道教活动场所3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3处,基督教活动场所4处,(尚未批准开放天主教活动场所)。全县共有(登记)信教群众5199人,教职人员14人,其中阿訇6人,基督教长老1人,传道员7人。 二、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现状 1、少数民族居住区自然环境差经济较为落后。 我县少数民族主要以回族为主,他们所在的居住地自然条件较差,资源缺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人数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脱贫致富任重道远。如何家岩民族村由于受修建公路征地影响,人均基本农田仅亩。特别是何家岩村民小组人均土地只有亩,有危房户10户29人,无房户12户36人。2006年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元。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居住区生产、生活状况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善。何家岩镇何家岩村作为全市唯一命名的民族村,但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信息较闭塞,虽然多方争取民族村建设资金,但总体建设进度缓慢,需要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 2、不能满足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 我县虽然批准佛教活动场所4处,但城区周围未批准佛教活动场所,目前信徒参加佛教活动要到汉中、广元、宝鸡等地,很不方便。同时,农村群众自发恢复庙宇的活动较为活跃,全县有10余处群众自发重建了庙宇。基督教近年发展较快,全县已批准活动点4处,还有10余处属未批准的家庭聚会点。由于我县未成立两会(协会自律),仅靠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所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天主教活动场所尚未落实。 3、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县现有宗教活动场所14处,在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政府宗教事务管理和教会自律管理相脱节,非法传教活动时而发生,防止邪教侵入,保障合法的宗教活动需进一步加强。 4、宗教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县现有宗教教职人员14人,其中阿訇6人,基督教长老1人,传道员7人。他们普遍学历不高,接受《宗教管理条例》培训的机会少,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行之有效地执行党的宗教管理政策。 三、几点建议 1、支持少数民族村加快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快何家岩镇民族村建设步伐,为全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我县少数民族居住地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的现状,要结合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民族村建设为示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居住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搭建引资平台,为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牵线搭桥。 针对越来越多人群喜爱清真食品和民族饰品的状况,由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广揽信息,广寻门路,引进一些少数民族发展势头较强的企业,促进民族产业化发展,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群体收入低的现状。 3、正确处理宗教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灵岩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古亦有之,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必然趋势。正确处理好文化文物管理与宗教活动以及旅游开发的关系,政协也组织委员进行了考察和建言,请县委、政府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充分发挥灵岩寺佛教场所作用,借鉴峨眉山、青城山和武当山等外地文物管理、文化旅游、宗教活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验,尽快解决这一久拖的问题。 4、积极鼓励宗教团体办公益事业。 认真组织,积极鼓励宗教团体,利用自身的活动特点,参与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在构建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加强联谊,促进团结。 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界人士相互间的沟通、理解和感情交流,加强政府与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民族、宗教界人士,参加重大宗教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增进感情交流,凝聚人心,促进团结,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召开座谈会,互通情况,畅谈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团结和睦的大好形势,为___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6、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 坚决打击非法传教活动。防止邪教滋生漫延,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强化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执行党的宗教政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我想我县的民族宗教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开创一个新局面,使___的民族更加和睦,宗教和顺,达到团结进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谢谢大家!

一、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运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佛曰: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佛法。后来,佛陀所采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继承,并在结集佛典时体现出很高的文学水准。当佛教传入文学高度发达的中国,这一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佛经在被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经师们运用了音译、意译和直译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文学手法加以润色,使译成中文后的佛经尽可能保持印度佛经的原貌。 在我们所见的佛经中,有许多经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如<<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示疾说法人关於神通的描写: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即入其室,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这一段经文描述了当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维摩诘示现神把自己住所变成一丈见方的空屋子,里面除了床之外无有一物,显示了诸法性空之理。 在<<法句经>>中,也存有大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经文,如: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 这里的经文运用了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十分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人生当接受正法,改恶从善的道理,实际上这也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 有的佛经还可以完全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这类经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经>>。 <<佛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格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故事集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赞扬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济度众生的动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佛本生经>>中的每则故事大体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现世的情况。另一部分是他过去世的行事,表现为他为鹿、猴、兔、鸽或示现为国王、贵族、商人、穷人来渡脱众生之苦。最后一部分是关联语,由现世佛陀出面说明过去世的事情与现世的关联,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恶者为加害或反对佛陀的人,从而教化众弟子。<<佛本生经>>人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动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另一部佛经文学作品是<<百喻经>>。我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对其十分推崇,并曾自己出资印赠该经。<<百喻经>>是一百则寓言故事的汇集,每则故事都是通过情节完整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长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 於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净。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这是个讲述了一位富翁的佣人想讨好他,却适得其反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时机,时机未到,勉强追求,反而会带来苦恼。让世人知道甚麼时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时宜的,不合时宜或因缘未到就不能勉强而为。 佛教文学作品引入中国,是中国佛教文学的开端,佛经作品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给后来佛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僧人文学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益於历代高僧的弘扬。在夕法方式上,他们不只拘限於口头的宣讲,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播。其中很多僧人还成名垂青史的诗僧。僧人作品中不仅有诗歌、偈颂,还有俗讲和变文。 僧人诗的兴起是在东晋以后开始的,东晋时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国最早的诗僧,他的作品今仅存「八关斋诗」三首。 契此和尚(?— 916)的<<播秧诗>>是至今被我们所称颂的僧诗名篇。 诗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禅门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是禅,这首诗就是根据插秧的经验所表达的禅悟,作者在诗中并不仅仅是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处世哲学,而主要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使心灵和行为达到更高的境界。 除了写作诗歌,有的僧人还写有偈颂,以表达证悟的境界。宋代佛印禅师的<<磨砖作境不为难>>就是这样的偈颂。 偈云: 磨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这首偈颂是为怀让禅师开导马祖之事而作的,前两句是说禅悟之后,碓能达到一个神奇的境界,心地光明,上下洞彻,磨砖作镜也不是难事,关键在於能悟。后两句是说那些只知坐禅求悟的人,亦如鞭牛而行,并未理解到向外驰求之不可,也就只能一味著相地在「磨砖作镜」了。 玄觉大师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以歌谣的形式描述了对修行的见解和证道的感悟。这首长篇歌谣被历代禅者奉为禅修的宝典。现节选片断如下: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给逢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历代以偈颂、歌谣形式阐释禅悟的僧人还有很多。例如:良价禅师的<<开悟偈>>,龙山禅师的<<示法偈>>,自在禅师的<<三个不归颂>>以及希迁禅师的<<草庵歌>>等等。 僧人佛教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的俗讲和变文的出现。 俗讲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法为俗众宣 讲经文、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其最初是由六朝以来佛家的「转读」与「唱导」演变而来。俗讲的讲者尽为高僧,即所谓俗讲僧。他们有主�经的部讲,主讲解的法师,主吟偈赞的梵呗等。俗讲有一定仪轨,维那鸣钟集众;法师、都讲上堂升座,作梵念佛;说押座,开题,说庄严、忏悔、受三归、请五戒、称佛名等。正式讲经,先由都讲咏原文若干,法师即就经文敷陈讲解,继以唱辞。一段完了,例以套语催经;於是都讲再咏经若干,次由法师解说。如此反复,直至讲毕,以解座文结束。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俗讲的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说为浅近文言或口语;唱为七言、六言或五言。其上往往有平、断、侧、吟之类的辞语,标示声腔唱法。 俗讲,又称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均为佛教的无常、无我、苦空、 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盘解脱等等教义。其中一些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广譬博喻,纵横骋说,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奇别致的内容,张弛起伏的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旨在说明供养人间师僧,即是敬奉佛菩萨。故事用一位国王毅然抛弃人世的荣华宝贵,屡遭种种磨难仍甘於为仙人的供给走使,执著追求大乘真理的故事来表现。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娓娓动听。又如<<维摩诘讲经文>>,规模宏伟,想像丰富,甚有文学色彩。其中对於魔女的描写,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辞藻华丽,带有骈文的节奏声韵之美。 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一个专称之后,便不限定敷衍佛经故事,而是用时人所喜闻乐见的诗文结合的新人体重新加以敷演,使之通俗易解,所以变文是说唱俗文学,是供艺人演唱用的底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变文大多保存在敦煌说唱类作品中。如<<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八相变>>等,变文的特点,一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演述故事。说为表白宣讲,多用俗语或浅近骈体文;唱为行腔咏歌,多为押偈句韵的七言诗。这种体制虽与讲经文相似,但变文一般不引原经文,唱词末句也无催经套语,不标「平」、「断」、「侧」。二是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惯用的过阶语作提示,如「……处若为陈说」、「……时有何言语」之类。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狱卒行至第七隔中,挑青幡,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否?」其时青提第七隔中,身上二十九道长钉,鼎在铁床上不敢应。……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母瘦却二十九道长钉铁锁腰生杖转绕,驱出门外。母子想见处: 生杖鱼鳞似雪集,千年之罪未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从娘口中出。 蒺藜步从空中入,由如五百乘破车声。 腰肾岂能於馆舍,狱卒擎叉左右遮。 …… 阿娘昔日极芬荣,出入罗帷锦帐行。 那堪受此泥犁苦,变化千年恶鬼行。 口里千回拔出舌,胸前百过铁犁耕。 骨节筋皮随处断,不劳刀剑自凋零。 …… 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那堪闻此波吒苦,其心楚痛镇悬悬。 地狱不容相代替,惟知号叫大称冤。 隔是不能相救济,儿急随娘娘身死狱门前。 这段变文将散文和韵文组合得十分和谐,在散韵转换处以「母子相见处」作为过阶提示语。从而把目连救母的故事讲述得可谓感天动地。三是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这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的标目可知。《降魔变文》正面为图六幅,背面抄与画图内容回应的唱辞六段,是变文配有图画的证明。 变文的取材,大体有三类:一是演说佛教故事的宗教性变文,如《降魔变文》、《破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通过佛经的故事说说唱唱,宣传佛家的基本教义。但它与讲经文不同。它们不直接援引经文,常选佛经故事中最有趣味的部分,铺陈敷衍,渲染发挥,较少受佛经的拘束。二是讲史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它们大多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撷取轶事趣闻,吸收民间传说加以渲染。第三类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刘家太子变文》等。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唐代僧人弘法方式的变革。俗讲和变文就是这种变革的结果。俗讲和变文的产生,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变为通俗浅近,从而为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僧人独创的这两类特殊的文体形式,也大大扩大了唐代文学的体裁,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注入了生机。 僧人佛教文学是继佛经文学之后兴起的另一类文学形式。历代僧人在诗歌、偈颂和歌谣中,不仅表达对经典教义的理解和修证的体验,而且还抒怀言志,关心民生疾苦。俗讲和变文的出现,使深奥的佛教教义变得通俗,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僧人文学补充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和体裁的不足,是僧人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三、文人佛教文学的兴盛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与僧人交往的传统。文人与僧人交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官运亨通时把佛教作为加官晋爵的精神慰藉的;有自幼受家庭影响而笃信佛教的;还有的是在官场失意,心情沮丧时寻求解脱而接触佛教的,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人在接触佛教之后,很多人成为虔诚的居士。由於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吟诗作对的传统,所以他们在诗文创作中自然会写下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以此抒情言志,表达坚定的信仰。 文人佛教文学作品是在东晋以后出现的。从那时起一直到近代,凡是在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影响。其中如谢灵运、沈约、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代表一代思想和学术水准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写下了大量佛教文学作品,他们中有的还吸收了佛经文学和僧人文学的优点,创作了许多哲理深遂,意境优美的诗文,推动了佛教文学的大发展。 在佛教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人是谢灵运(385—433),他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大量山水诗的诗人。他一生好佛,曾撰有《佛影铭序》,并参与修订《涅盘经》,他的诗受佛理影响很深。谢灵运曾作有《无量寿佛颂》: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度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这首诗叙述了佛陀前世为法藏比丘时,发大四十八大愿,拯救苦海众生。热情颂扬了佛陀的悲智切愿。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712—770),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而且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一生写了许多禅诗,表达自己人生的苦闷和向佛的决心。他的《谒真谛寺禅师》就是写的他对佛陀的景仰。诗云: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曾多次称「诗是吾家事」,并说「语不惊人誓不休」。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诗歌」称为「妄事」,可以看出,由於来到佛寺,接近禅僧,他的思想产生明显变化,这是他饱经沧桑之后的感悟。他的渴望皈依佛教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心灵需要得到休息。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僧人往来最为密切,历史上也流传有许多关於这方面的佳话。苏轼还创作了大量富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如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奉和子由(苏辙)的诗歌而作。嘉裕元年苏轼和子由一起赴京应试经过渑池一寺院,与老僧奉闲和尚言谈甚欢,苏辙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题於旧墙壁上。几年后,苏轼故地重游,老僧已死,墙上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雪乾之后便甚麼也没有了。 宋代严羽(1197—1241)的诗歌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曾写有文学理论专著《沧浪诗话》。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他把对诗的领悟比作禅师参禅,真实而贴切地道出了禅与诗的密切关系。此外,他还写有一首《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这首诗写诗人独去寻寺访僧,那泛著寒光的沙滩,随著脚步而形成的雪径,茫茫的松林,重叠的群峰,构出一幅清峭的画面。山僧喜客至,故有指点林阁之事,诗人喜寺院幽静,故有吟诗相酬之事。末写云外钟声,袅袅不绝,与这幅画面既相和谐,又使得个中情事有余不尽。 以上例举了几则文人诗歌作品,从中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事实上,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诗词和散文,而且有戏剧和小说,正是这些体裁多样,内容各异的作品,推动了佛教文学的繁荣和兴盛。 从佛教文学兴起、发展和兴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文学是中国佛教文学的源头,僧人文学使佛教文学得以创新和发展,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大批涌现,对佛教文学的兴盛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文学不仅是宣誓佛理教义的有力工具,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论文题目大全1、英语政治演说辞的宗教色彩2、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3、宗教化的法律仪式——证人宣誓本源意义初探4、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5、宗教人类学导论6、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7、论法的品质——兼谈宗教、道德与法律的关系8、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讨9、论公民宗教10、宗教与文学11、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12、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13、试论宗教与地理学14、论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15、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16、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17、究竟怎样认识宗教的本质18、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19、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宗教的作用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世界宗教研究投稿

看地方的了,跟学校有关

北京多学校都用学校越破越要求发论文才行

我浙大和山大学朋友都没规定发论文才能给毕业

在国内,核心期刊已经是高水平的期刊了,但真不敢说是最高水平。像二楼一样分类述说更好一些,期刊分很多专业和种类,没个期刊也只能作为这个领域的高水平啊

一、全国发行的佛教和社科宗教类杂志《中国宗教》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100725 邮局/杂志社订阅《法音》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34 邮局/杂志社订阅《佛教文化》 北京西城区北长街27号 100031 邮局/杂志社订阅《中国佛学》 北京建国内大街5号世界宗教研究所 100732 杂志社订阅《世界宗教研究》北京建国内大街5号世界宗教研究所 100732 邮局订阅《中国西藏》 北京市广安门外大街荣丰A5楼702室 100031 邮局订阅 《中国藏学》 北京市北四环东路131号 100101 邮局订阅《闽南佛学院院刊》 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闽南佛学院 361005 宗教文化出版社发行 《敦煌研究》 甘肃省兰州市滨河东路292号敦煌研究院 730000 邮局订阅《五台山研究》 山西太原市州南路282号山西社会科学院 030006 杂志社订阅二、各地佛教简要通讯和杂志(以佛教内部结缘为主的,基本可以明信片或信件等联系方式获得赠阅)《法源》 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内 100053《会务通讯》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34《研究动态》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 100034《佛学研究》 北京西城区北长街27号 100031《甘露》 安徽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甘露寺九华山佛学院 242811 《广东佛教》广州光孝路109号 510180 《人海灯》 广东潮州市开元路50号 521021《世间》 广州市解放北路542号中座405室 510041 《世间觉》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宝林寺 528333《曹溪水》 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 512126《人海灯》 广东潮州开元寺路32号岭东佛学院 521021《广西佛教》桂平市西山龙华寺 537200《南国梵音》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山观音禅寺南宁市佛协 530021《禅》 河北赵县柏林寺佛经流通处 051530 《妙莲花》 石家庄新华区小安舍村弘一佛堂 050071 《菩提心》 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谛音寺内 050021《邢台佛教》邢台市开元寺 054001《明月》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34《天台佛教文化》河北省藁城市清流天台寺 052160《灵山海会》河南宜阳灵山寺 471600 《晨钟》 河南省开封市白衣阁街30号河南佛学社弘法慈济功德会 475001《禅露》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 452491 《洛阳佛教》洛阳市白马寺云塔院洛阳市佛教协会 471013《甘霖》 河南省南阳市工业北路西华村310号南阳文殊慈济社 473000 《清凉桥》 湖北省团风县但店镇云南寺 438812 《正觉》 湖北省四祖寺 435500 《正信》 湖北省黄岗市团城山邮局市佛协信箱 435000《觉有情》 湖北省黄石市团城山桂林北路慈湖禅院 435000 《慈善之光》湖北省襄樊市隆中冈景区广德寺佛教慈善功德会 441052《正法眼》 湖南长沙市岳麓山寺 410012《放生护生通讯》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寺湖南省佛教协会居士学修委员会 410012《灵泉通讯》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灵泉禅院) 415300《弘化》 苏州市钦马桥穿心街3号 215002《人世间》 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215008《闻思》 南京市淮海路35号金陵佛经处 210002《鹿苑之音通讯》 江苏省靖江市孤山寺 214522《丛林》 江西南昌市民德路124号江西省佛教协会 330008《净土》 江西庐山东林寺 332009 《佛学通讯》 兰州市五泉山嘛呢寺 730000《佛学文摘》 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730000《辽西佛教》 锦州市古塔区西门外100号 121000《营口佛教通讯》 辽宁省营口市新兴大街西16号营口市佛教弘法会 115000《东北佛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5号 150001《黑龙江佛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经济开发区春龙路8号六楼 150080《龙江佛教通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5号省弘法利生基会 150001《洛阳佛教》 洛阳市白马寺齐云塔院 471013《陕西佛教》《真言》 西安市小寨大兴善寺西街55号 710061《弘法利生》 西安市洒金桥街100号云居寺前台弘法利生会 710003《上海佛教》 上海常德路418号乙 200040《华林通讯》 上海龙华路2853号龙华古寺 200232 《觉群》 上海市安远路170号玉佛寺 200060 《资州佛教报》四川资中县重龙山永庆寺 641200《如是》 四川成都犀浦国际大都会4栋A座701室 611731《重庆佛教》 重庆市渝中区罗汉寺街7号重庆市佛教协会 400011《奉化通讯》 浙江奉化义门路1号 315500《宁波佛教》 宁波市柳汀街98号 315010《宁波弘法通讯》浙江宁波市解放南路18弄副6号宁波市弘法利生功德会 351000《普陀山佛教》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佛教协会 316107《普陀山佛学院学报》 浙江省普陀山梅岑路44号普陀山佛学院 521021《台州佛教》 临海市赤城北路142号 317000《净业通讯》 浙江省临海市宝城巷42号 317000《浙江佛教》 杭州市天竺路78号之8 310013《觉苑通讯》 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78-8号省佛协弘法利生功德会 310013《杭州佛教》 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法云弄1号杭州佛教杂志社 310013《多宝讲寺资讯》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多宝讲寺 317102 《三门佛教通讯》 浙江省三门县海游老街48号 317100《妙智》 浙江省温州市南白象头陀寺 325015《重庆佛教》 重庆渝中区罗汉寺街7号 400011《彩云法雨》 云南昆明市圆通寺 650031《菩提之音通讯》 云南省大理市凤阳邑法真寺菩提慈善事业基金会 671003《慈霖月刊》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锦亭寺莆田市佛教慈善功德会 351100《福建佛教》 福州市法海路1号 350001《法炬》 福建省莆田南山广化寺福建佛学院 351100《音声海》 福建省福鼎市莲峰山资国寺 355200 《黄檗》 福建省福清市黄檗山万福寺 350307 《慈善》 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 361005《福鼎市佛协通讯》 福建省福鼎市下龙山三台136号福鼎市佛教协会 355200《慈善会弘法通讯》 福建省泉州市新华路程中段29号市佛教协会弘法慈善会 362000《泉州市弘法通讯》 福建省泉州市南俊巷15号市佛教协会弘法基金委员会 362000《龙泉佛学》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分局九号信箱 030024《闻思修》 山西省太原市东华苑小区 E3-7-22 030013《河东佛教通讯》 山西省运城市静林寺 043100《佛缘》 山东省泰安市红门路12号净心佛阁 271000《菩提》《菩提通讯》 海口市洪浮路20号湖中寺管委会 570001《宁夏弘法利基金委员会通讯》 宁夏银川市玉皇阁南街65-4号宁夏弘法利生基金委员会 750004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编辑不胜其扰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人才培养是老话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研究宗教旅游的论文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除了发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源潜力之外, 还可以考虑在没有或缺乏佛教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景点增设有关的内容。当然,不管遗留的或新增的,都要有所规划,不能盲目滥建,而且要有宗教部门和佛教僧侣参与,如理如法施行,切忌胡搞乱来,弄得不伦不类。寺院一定要有正信正行的僧人住持,按释迦圣教律仪严谨,道风纯正,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一方面必须剔除附佛外道的迷信成分, 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和商业化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佛教文化不能变质串味,否则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其特定的文化依托, 不成其为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了。另一方面,又要按“利乐有情”的菩萨精神的太虚大师、赵朴初大居士等倡导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佛教革新思路,善于吸收现代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内容,贴近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 为发展旅游事业, 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1] 孙丰念,. 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04) [2] 高春梅. 我国铁路客运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探讨. 铁道工程学报 , 1997, (03) [3] 毛秉仁. 论资产经营责任制下的调度指挥. 铁道经济研究 , 1999, (04) [4] 胡玉乾,杨海岩.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发展刍议. 江苏交通 , 2002, (09) [5] 张超广. 探视网上旅游.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01) [6] 李智,谭永朝. 信息化社会中道路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2000, (01) [7] 杨建兴. 浅析“网运分离”改革中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铁道经济研究 , 2000, (04) [8] 冷秀华. 关于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北方经贸 , 2001, (11) [9] 吴慧. 浅谈中国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 2002, (03) [10] 周宇. 内蒙古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 2004, (01) 善哉善哉,切勿诽谤。。

想了半天好象也很难概括,帮你提几点吧参考一下下:1、宗教文化留下许多富有纪念价值的文化遗产如别具风格的古建筑,各种经卷、风情各异的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文化遗产,以此拓展成为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某些宗教强调了解各种丰富的人文资料,因此出现不少教徒以私人或者教会名义到各处旅行,还有各种学术讨论会等活动,客观上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好有例子自己找吧)3、有些极端的宗教苛刻的教规甚至各种恐怖活动,限制了游客前往,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障碍。4、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研究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更具旅游价值的地方,吸引大量游客前往。5、。。。想不出来了,,,,这种东西最好要有大量的案例哦。。。加油,毕业论文一般都可以过啦放心,最重要的是字数要够!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不断的发展,由此而引起了旅游心理学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心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宗教旅游;朝圣;旅游起源;通过仪式;精神 文化 需求

在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旅游起源于宗教朝圣;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人生仪式”;还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神圣旅程”;有的学者则提出了“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的观点等。可以肯定的说,宗教旅游是人类最早的旅游方式之一。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而宗教旅游更给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带上一种神圣的色彩[1]。本文希望通过就朝圣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探究,找到它们之间一些共通的内在意涵并了解朝圣的心理学原理。

关于旅游的起源,目前国内外旅游学界尚存异议,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旅游行为的产生是人们拥有足够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以及旅游动机的结果。根据艾斯特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

而朝圣,顾名思义,就是指宗教信徒去圣地朝拜,是一种为了崇敬的目的,或者为了在某地求得某种神的或者超自然的佑助,或者为了例行或免除某些宗教义务,而走向某地的一次旅程。以色列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曾说过:“宗教朝圣是祖先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当代旅游的起源。”[3]

一. 朝圣与旅游,人类别样的生活方式

朝圣是人类自古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旅游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相比,朝圣与旅游有着某些共通的特征。出于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朝圣者往往都忌讳自己平日随意的言行冒犯神灵的神圣与尊严,从而招致来世的因缘果报,由此,总是表现出许多众所周知的与日常生活相异的神秘特征。类似的,纳尔逊·格雷本在《旅游人类学》一文中指出“倒换生活体验的需要”是一种“全人类普遍存在的需要”[4],从旅游心理学角度来看,旅游便正是一种寻求不断扩展,不断更新的,能给人以新鲜感的生活。因而“人在旅途”时的思想和行为也与平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相对性,由此,一贯省吃俭用的游客往往也出手阔绰,平时严谨勤勉的旅游者也难免懒散放纵等等。

二. 朝圣与旅游,人生历程的“通过仪式”

在人类学家看来,朝圣和旅游与人的出生、成年、成婚、晋升、死亡等事件一样,都可以看作是生命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人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仪式性事件,都有着一个三段式的仪式程序结构:1.分离:离家出行;2.过渡:朝圣与旅游过程;3.交融:回归生活。

朝圣与旅游作为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主体从“世俗”步入“神圣”的里程碑。朝圣与旅游作为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主体从“我者”走向“他者”的天国阶梯。朝圣与旅游作为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主体从“原我”迈向“新我”的加油驿站[5]。宗教仪式将世界一分为二:“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对朝圣者而言,朝圣者经过精心准备,一旦离开故地,也就摆脱了以往“世俗”世界里的身份与牵挂,他们通过这个仪式,与熟悉的日常生活分离,离家到远方寻找圣迹,在此期间经历考验,然后以新的面貌返回故乡。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离开自己惯常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就相应地脱离了其在世俗社会里原有的社会关系以及行为规范,进入一个全新的、与朝圣者类似的“神圣”时空。此时,旅游者之间无所谓高低、贵贱、贫富,平等单纯地交往,共同感受朝圣者般“神圣”的旅游情感体验。心理学角度,他们拥有共通的愿望和经历。

对于朝圣者而言,信徒希望通过自己的虔诚与艰辛,得到神灵的宽恕与庇佑,完成自我升华,这是圣徒们永生不变的宗教情怀。信徒朝圣意在追求“我者”与“他者”之间的一种“象征性真实”。对于旅游而言,“我者”即旅游者,“他者”即东道主。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沉浸在东道主的“异文化”中,品当地美食、住当地民居、着当地服装、说当地方言、唱当地民歌、与当地人交流,忘掉自我生活中的诸多忧虑与烦恼,在东道主的“他者”世界中,尽情享受异地风光与异域风情,与此同时,也感受真实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这也许正是旅游的“神圣”魅力。

通过朝圣的仪式性过程,朝圣者从日常生活中的世俗“原我”依次过渡到朝圣过程中的非凡“圣我”以及朝圣回归之后的再造“新我”。而旅游更为大众化,寻常化,旅游者抛弃原我,在旅游中体验心灵的愉悦,经过一番充电和改造之后回来以新我的面目融入社会。

三. 朝圣与旅游,人类精神文化的家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现代社会,带给人们刚性的感觉,可以说,旅游就是现代人为满足其精神心理需求,而去各自的“圣地”探求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一种心灵休闲活动。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现代人渴望知识、友谊和理解,追求自由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希望借助旅游来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从而不断丰富、改变、创造自己的精神素质,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和精神价值。现代旅游者的这种多样化、多功能、高品位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导致了旅游动机和旅游本质的高度精神文化性。旅游与朝圣一样,有着精神文化的动机与本质。

现代游客被旅游目的地“圣地中心”的独特文化所吸引,游客就像历代朝圣旅行中的“香客”,旅游也就同朝圣一样,虔诚的为了寻求一种解脱,求补偿,寻求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的满足,抵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一个个“圣地天堂”。旅游与朝圣一样,体现着精神文化的信仰与信念追求。众多的事实表明,在旅游过程中,现代游客在追求旅游娱乐意义的同时,更多地是追求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旅游是一种新形式的现代精神文化“朝圣”。

从外在形态看,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类有异于日常生活的另类“生活方式”;从象征结构看,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从内涵意象看,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类追求的精神文化“家园”。在旅游心理学看来,所谓“朝圣”是指为了获得精神价值,或精神康复,或纯粹表现为一种苦行和感恩的旅行活动,而实现这种活动的过程就具有人生“通过仪式”的完整程序与意义。旅游是一种相对世俗的神圣旅程,也具有人生“通过仪式”的完整程序与意义,也是为了达到带有某种精神文化意义上的目标和符号追求,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升华。“朝圣”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之旅,旅游是一种现代的精神文化“朝圣”。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宗教旅游,进而可以说朝圣旅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蕴藏着人类永恒的追求。现代旅游与朝圣一样,有着精神的补偿与升华的功效。二者在心理学上都具有很典型的意义,诠释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旅游心理学导论》第四章旅游者的表层心理—消费心理吕勤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2]资料来源:《旅游学概论》第47页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李天元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3]资料来源:张晓萍.“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4):91.

[4]资料来源:刘丽军,邓俊.原创文化的智慧性在希腊神话中的体现[J].求索,2007,(8):89.

[5]资料来源:《旅游人类学》彭兆荣著民族出版社.

【摘 要】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游客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其中旅游投诉问题日益增多。针对此种情况, 文章 尝试从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的心理需求入手,全面分析了旅游者投诉的原因和问题,提出景区在处理投诉时应改变以往 “怕投诉”的心理,正确看待游客投诉。

【关键词】旅游者;景区;旅游投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旅游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在其为旅游者提供接待服务的过程中,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游客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 热点 旅游景区,旅游投诉问题日益增多。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尝试从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的心理需求入手,全面分析了旅游者投诉的原因和内容,提出景区在处理投诉时应改变以往 “怕投诉”的心理,正确看待游客投诉。

一、景区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在景区游览参观中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但 总结 起来,常见的无非以下三种。

(一)求安全心理

旅游者外出旅游,大都有求新、求异心理,故其选择游览参观的景区对他们来说肯定大都是从未去过的、陌生的旅游景区。旅游者进入景区游览,因人生地疏,极易产生茫然、惶恐和不安全感, 言行举止 处处体现出戒备、拘谨的心理。总而言之,游客在景区游览的整过程中始终有一种不安全心理,害怕发生意外事件,危及其生命和财产安全。这种求安全的心理在旅游者刚进入景区的短时间内表现的尤为明显。

(二)求尊重心理

旅游者外出旅游,求尊重的心理是最基本的心理。旅游者在景区的整个游览过程中,大多抱有“我花钱,你就必须为我提供优质服务”的想法,所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一旦对景区为其提供的服务不满意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怠慢,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就可能引起投诉。期望通过投诉,得到补偿或重新获得应有的尊重。

(三)求全心理

旅游者在景区旅游的时候,对自己的角色十分清晰,大都有“花钱买享受,不是买罪受”的心理,所以他们旅游的过程中,总是期望享受到平时在家中不可能得到的服务,再加上出行之前受景区 广告 宣传的影响,认为所游览的旅游景区一切都是美好的、理想的,从而对景区的一切产生过高的期望,出现求全心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就会对景区更加挑剔,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平心理,有时候会使他们通过投诉来发泄心理的怨气和不满,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二、景区旅游者投诉的原因分析

旅游者在景区游览的时候,可能引发其投诉的原因有很多,有景区接待服务方面的,也有旅游者自身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景区广告与事实不符

一些旅游景区为组织招徕旅游者,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标榜夸大景区事实,向游客传递不真实信息,欺旅游者。如:一些景区对外发布门票优惠的信息,但不标明门票包含的项目及优惠条件,误导旅游者,等旅游者到景区的时候,才发现有诸多的优惠条件;景区产品质价不符等

(二)景区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处事 方法 简单

由于旅游景区对从业人员要求门槛比较低,景区从事一线服务工作的人员大多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整体受 教育 程度较低,素质不高,且无优质服务的意识。在为旅游者提供接待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不规范,处事方法简单粗暴,如,不能正确理解旅游者需求,向旅游者索要服务小费等。

(三)旅游者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者外出旅游的频率日益加快,旅游 经验 也越来越丰富。大多旅游者见多识广,对旅游景区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一些旅游景区,尤其是一些热点景区,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导致质量降低,使得旅游者的满意度下降,产生投诉。

(四)旅游者消费不理性

旅游者在出游之前消费心理不成熟,不够理性,一味追求旅游产品的超低价,致使各旅游景区为争抢客源,采取不正当的削价竞争,从而导致旅游者到达景区游览参观时,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最终导致旅游投诉的产生。

三、旅游者投诉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景区服务人员工作不认真,服务态度差

景区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不负责任,不尊重旅游者,服务态度太差,服务技能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不注意个人修养,沟通能力差。

2. 接待态度不热情、不主动,不回答游客的问询,或回答时不耐烦、不耐烦、敷衍了事或出言不逊,挖苦、辱骂游客。

3. 动作粗鲁,拿物品给游客时,用“扔”或“丢”的方式。

4. 不注重清洁卫生。景区的有些服务人员卫生习惯不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工作服肮脏不堪,衣冠不整,尤其夏天时候,不扣纽扣;景区环境清洁工作敷衍了事,卫生间脏乱不堪等。

(二)景区产品质价不符、收费不明

旅游景区的服务人员没有为旅游者提供质价相符的旅游产品或服务,广告宣传与实际产品相差甚远;景区的一些项目收费价格虚高或收费项目不明,不按承诺给予优惠等。

(三)景区的配套设施设备不到位,旅游环境混乱

一些旅游景区存在严重的配套设施设备不到位的情况,如卫生间、垃圾桶设置距离间隔太远;景区标示牌不完善,引导标志不明显等;住宿设施档次太低,设备陈旧等。

景区内部或周边卫生环境较差,垃圾遍地;景区内或周边“黑导”“野导”疯狂拉客宰客等,旅游安全隐患较多。

四、正确看待旅游投诉

(一)旅游投诉的类型及其影响

旅游投诉一般分为显性投诉和隐性投诉两类。显性投诉是指旅游者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投诉,这类投诉是目前旅游景区最常见的投诉,可以通过具体的 措施 或手段去进行处理,最终消除游客的不满。

隐性投诉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景区或服务有不满时,没有向任何相关部门提出投诉,而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现不满,具体而言就是自己或者影响他人不再光顾该景区。对景区来说,隐性投诉的危害是要远远大于显性投诉的。因为旅游者的不满景区不知道,也就无从处理。这些旅游者会通过自己的“口碑”宣传,传播景区的负面形象,导致景区形象受损,同时流失大量客源。目前,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没有处理隐性投诉的意识。

(二)正确看待旅游投诉

对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旅游投诉往往是其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处理投诉也因此变成了景区工作人员最不愿面对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对热点旅游景区来说,更是如此。实际上,任何旅游景区都希望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但是在工作中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或误解而引起旅游者的投诉。投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看待投诉,不能及时处理投诉。

旅游投诉可以使景区管理者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忽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从而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旅游投诉是景区建立旅游者对其忠诚的契机,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对旅游者投诉的圆满解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其对景区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彭淑清.景区服务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 李良.旅游心理学[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

[3] 郭琰,王会战.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摘要】开发宗教文化旅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对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高素质从业人员、资源保护不力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现象。因此,我们要澄清模糊观念,端正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加强宗教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宗教旅游管理模式,促进宗教文化旅游健康发展。【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 现状 开发 对策宗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渗透到建筑、文学艺术等领域,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宗教资源丰富,文化内涵丰厚,开发优势明显,但从总体看,我国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还未能进行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宗教文化旅游的价值宗教文化旅游,主要指以宗教活动或宗教景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者的参与,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我国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宗教文化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现存的主要名胜古迹中,宗教遗迹大概占据一半,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近二分之一为宗教景观。①我国宗教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和旅游价值,它们不仅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而且是人们访古探幽、增长知识的博物馆。对宗教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将有助于引导宗教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宗教文化旅游,有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一直以来,我们都始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通过宗教文化旅游,让众多的中外游客接触、了解、保护宗教文化遗产与合法有序的宗教活动,消除他们的一些偏见和误解。同时,积极开展宗教文化旅游也可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加强联系的机会,使外国友人加深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真实状况和改革开放成就的认识,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开展宗教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宗教资源的保护。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人的旅游是以宗教为目的,这一市场每年的旅游收入都超过180亿美元,宗教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产业。我国一些地区通过积极开展宗教文化旅游也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开发宗教文化旅游不仅能提高整个地区的旅游经济效益,还能给宗教部门本身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宗教活动场所可以通过添油款、捐款、佛事法事收入、赠品、门票收入等途径改善经营状况。宗教文化旅游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宗教本身就有积极的作用,它具有强烈的众生平等、帮助他人、劝恶扬善、重智尚真的思想,对我们现在倡导民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反对个人极端主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有重要的意义。宗教学中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集文学、艺术、语言、民俗、哲学、史学等之大成。宗教充满着智慧和哲学以及蕴含着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宗教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引导民众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关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②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目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些精品旅游项目,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融宗教建筑、节庆活动、宗教修学、宗教养生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地方政府对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重视不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长期以来,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封建迷信等活动交织在一起,这造成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事实上,宗教文化固然有它的消极作用,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只要对宗教有正确认识,对宗教旅游资源的特性有正确认识,开发时能够贯彻宗教政策,遵守宗教法规,遵循正确的开发原则,那么这项工作完全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旅游项目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我国宗教旅游项目所推出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深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地区的宗教旅游开发还处于“符号阶段”。宗教所蕴含的启迪智慧、平衡心理、修身养性等文化内涵亟待挖掘。此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很多宗教景点,宗教人员只是从事为进香者祈祷、发放经义、维持秩序以及诵读经书等活动,很少为游客进行深入讲解。一些宗教景点的导游没有专业的培训,也没有上岗证明,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景点商业气息过浓,资源保护不力。许多开放的寺庙宫观内,充满着浓厚的商业色彩。商贩在宗教场所的买卖经营活动极大影响了景区的神圣与庄严。一些宗教场所还以各种名义借机向游客取钱财。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宗教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仓促建设了一些宗教旅游项目而收益甚微,同时一些旅游项目的建设对于周边生态环境和宗教文化带来了极大的破坏。③宗教旅游资源保护不力,已成为目前我国宗教旅游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对于宗教旅游景区的管理基本上形成了复杂的管理体制。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旅游与文物、旅游与宗教、旅游与环保、旅游与社区等方面针对景区管理权而产生的利益争夺大量存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宗教团体和旅游部门在宗教旅游开发中还经常存在一定的矛盾。旅游景区部门往往对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及相关问题认识不足,在决策时较少听从宗教部门的建议,不注重维护宗教团体的权益。宗教团体在协调各方面关系时经验不足,单纯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这也引起其他部门的不满。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根据宗教旅游的特点和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宗教旅游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澄清模糊观念,端正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人类历史中长期而且普遍存在着,其影响十分广泛、深刻。在古代,上自意识形态,下至社会生活,几乎都有宗教的浸润,哲学、神学、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人们的风俗习尚,处处展现出宗教的精神。有神论的宗教思想不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它对其信徒有道德教化、止恶从善、心理抚慰的积极作用,对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宗教文化虽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宗教旅游产品内容,加强对外宣传。宗教的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舞蹈、节日、养身之道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审美需求和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旅游项目而不满足既有的浅层次开发。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外宣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对外宣传的力度与游客数量多少成正比关系。强而有力的宣传有利于强化人们对于景区的关注。我国很多宗教旅游景区宣传力度还亟待加强。在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渠道以扩大影响力。只有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宗教文化旅游才能有大的发展、大的作为。加强宗教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宗教文化旅游作为特殊的文化旅游产品,对于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宗教旅游从业人员应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基础和历史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向游客更好地宣传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从而激发游客的兴趣。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可以有计划地在中专、高职和高校的旅游专业中,增设关于宗教文化旅游的专业课程,加强对旅游管理服务人才宗教文化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聘请景区附近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中熟悉宗教的专家、科研人员担任导游。由于他们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可对游客进行基本的景观介绍、宗教思想阐述等。建立健全宗教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宗教旅游管理模式。为改善目前管理混乱局面,应打破民族宗教部门、文物部门、旅游部门条块分割、资源管理分散、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旅游风景区管理部门、宗教部门以及园林管理、文物保护等部门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通力协作,不能只考虑单方面利益,而要考虑全局利益。当然,我们在宗教旅游开发中还应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工作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宗教组织、宗教信徒的宗教情感。同时,我们还应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要严厉清除那些愚昧的、反科学的、借开发宗教旅游资源之名出现的精神文化垃圾,通过科学管理来保证正确的开发方向。我国深厚的宗教文化资源是我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内涵丰富的宗教文化,并积极地扬弃,批判地继承,充分发挥宗教文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的积极作用。(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注释①苏勇军:“以苏南为例论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②高师宁:“宗教的现代价值与社会意义”,《中国宗教》,2003年第5期。③曹绘薿:“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社会科学家》,2002年第4期。

我国宗教的研究论文

不要以,西方哲学、西方科学、西方神学为标准去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宗教,因为不是一个档次。

你好这位同学,我是去年毕业的,写论文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当时写的我头都大啦,一遍一遍的就是不合格,怎么写也是不通过。不过后来我听朋友介绍说,有一个叫脚印代写论文挺好的,不要定金的。我就去找了他们帮我写的, 什么样的论文都能写的。很快就通过啦!也没耽误我找工作,你不如也去找找他们,这样你就不用愁啦!呵呵~ ,去看看。祝你好运

自己要熟悉宗教啊

取其精华,去起糟粕;全面看待,批判吸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