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幼儿园一等奖论文区域游戏

发布时间:2024-07-05 10:15:51

幼儿园一等奖论文区域游戏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一):

通过益智区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要: 益智区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二、在操作中让幼儿感到快乐。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益智区 有效的材料 动手操作能力 操作兴趣 感受快乐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可见动手操作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发展。

手部的小肌肉群也只有多活动才能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细。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获得知识能力的源泉。

所以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感兴趣,为幼儿的操作提供自由的环境,鼓励幼儿去探索、动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益智区就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动手动脑的学习环境。

益智区是幼儿园的常规区域,可供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着力于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活动区角。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益智区材料的有效投放不但影响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也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起到决定性因素。

一、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在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足够丰富的前提下去探索、去发现。

每个孩子兴趣不同、能力也有所差异,只有在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的各种材料,才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去操作,锻炼其善于动手能力。

幼儿天性好奇,提供有趣丰富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研究,这样的状态幼儿是轻松愉悦的,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探索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益智区材料投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特点去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不适宜,幼儿在区域中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去破坏玩具。

在提供材料时要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不同,随时调整材料的操作难度,突出材料的层次性。

提供材料的难易程度过低,幼儿摆弄几下就没了兴趣,根本谈不上探索。

材料的难易程度过高,幼儿不会玩,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

只有在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投放难易程度适宜的材料,幼儿才能很快进入探索过程,在玩中去探索知识,懂得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逐步养成探索品质。

二、在操作中让幼儿感到快乐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是幼儿展开智慧翅膀的天空,幼儿在操作、摆弄、摸索、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发现的喜悦。

经常会听到区域游戏中的小朋友高兴的说到:"我终于知道这个怎么玩啦!""我来告诉你这个应该怎么摆!"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材料中的奥秘,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新学期老师制作了《找找丢失的扑克牌》的玩具,投放的第一天老师就发现男孩子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

豆豆和石头经常两个人一起去操作,还小声的交流,在操作扑克牌的游戏中,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受到喜爱的还有《水果对对碰》的游戏。

老师在孩子吃过果酱的小盒子里贴上各种水果的图案,然后扣在棋盘上让孩子找到两个一样的水果,谁找到的多谁就获胜。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玩的特别投入,小心翼翼的翻开盒子,找到了相同的水果后开心的笑出声,满满的自豪感。

在快乐的气氛中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激烈的围棋对弈中,孩子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孩子在益智区,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得到了快乐。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为此,我们也经常通过家园联系栏和家长介绍我们益智区的特色和对幼儿能力提升的帮助。

从而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老师相一致。

在合适的条件下,老师还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合作制作简单又有趣的益智区材料带来班里和小朋友共同探索分享。

孩子操作着自己制作的材料兴趣也更浓厚了。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二):

益智区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 要】

益智区区域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易于幼儿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投入到探索学习中,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多样的益智类材料,手、眼、脑并用,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也会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因此益智区活动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深入探索益智类游戏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益智区 区域活动 动手操作 能力 探索 规则

拼摆 自我学习 自我探索 自我发现 自我完善

在幼儿园中,我们把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的游戏称作益智类游戏。

在进行益智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按照区域游戏的基本规则要求进行游戏,在对物体感知、辨别、排序、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多样的材料,手、眼、脑并用,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才能以智慧和技能,赢得一种心理的`满足。

益智区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易于幼儿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投入到探索学习中,它可以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它还可以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感官的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益智区活动内容有拼摆游戏、数学游戏、迷宫游戏、棋类游戏、民间益智游戏等,每一种益智区活动内容对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拼摆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拼摆游戏是指提供各种形式的拼摆材料,幼儿在拼摆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来构建图形。

拼摆游戏一般分形体拼折组合和各种形式的拼图两类。

形体拼折组合一般是利用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积木进行创造性拼摆,如魔方、魔尺等。

幼儿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组合出各式各样的造型,他们努力探索,其作品的丰富程度甚至会超过成人。

各种形式的拼图是将切割的零片拼图打乱顺序后,重新拼出一个完整的平面图像或者立体作品,如七巧板、拼图等,幼儿特别热衷于此类游戏,他们总是能根据细致的观察迅速组合画面,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则在若干次的拼、折、摆等技能中得以提高。

二、自制材料的数学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幼儿园来说"动手动脑"、"玩中学"这些字眼我们非常熟悉,这充分说明了给幼儿提供物质材料的重要性。

教师平时会在在益智区自制数学游戏操作材料,有感知等分、分类、排序、相邻数、数的分解组合等游戏。

感知等分游戏是指通过幼儿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感知不同形状的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幼儿会观察不同形状的等分,通过动手尝试比较来完成操作活动;分类游戏是指把物体相同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材质等,进行分类,这就需要幼儿手、眼协调一致地将各类珠子或者豆子分类取放于小盘中;排序游戏是指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等特征,或按规律进行排序。

这类游戏能够使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力和判断,从而进行准确的操作;相邻数、数的分解组合要求幼儿根据操作单内容完成操作活动,幼儿会在益智区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丰富的自制材料,完成游戏内容,在享受成功能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数学游戏是益智区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游戏。

往往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还有数字排序、数量的比较、数与量的对应、测量、数的分解和组合、数的加减等。

此类游戏都需要幼儿在观察认知的同时灵活操作,它可以帮助幼儿在形成数概念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迷宫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迷宫游戏具体操作方法是提供详细的迷宫、图纸,按照操作方法,一步一步地顺利闯关,最终到达胜利的终点。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幼儿不停地、反复地尝试通往宫殿的道路,他们就是通过这种多次反复的操作行为,满足对游戏过程体验的需要,而这种满足又会变成新的行为动机,提高他们挑战更高难度游戏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动手操作能力也逐渐发展。

四、棋类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益智区的棋类游戏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的一种操作活动。

棋类游戏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跳棋、五子棋、象棋、围棋、飞行棋、扑克牌等。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层次性的投放。

这类游戏多属于规则性的游戏,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在思考的同时往往需要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因此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以培养。

五、民间益智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民间益智游戏是民间游戏的一种,这类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易懂易学,一般是由小组合作进行的,每个游戏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需要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民间益智游戏有翻花绳、挑冰棍儿棒等。

幼儿玩翻花绳游戏时需要手、眼、脑的协调一致,五指灵活钩绳、翻绳,玩挑冰棍儿棒游戏时需要仔细观察小棍的叠放方法,再选择角度去尝试,不去碰触附近的小棍,这需要幼儿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游戏才会顺利进行。

益智区活动主要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为主,它是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会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

可见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在益智区的操作过程中智力就得到开发,最终达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三):

关于幼儿园益智区废旧材料的有效利用

内容摘要: 开展课题研究已经有一学期的时间了,我们在对益智区的观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与经验,使我们对于"益智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教师指导"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我园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注重了对废旧材料的使用,针对不同年龄组幼儿特点,投放适合幼儿内在需求和年龄特点的废旧材料,培养了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指南》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资源,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发挥益智区其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废旧材料 益智区 开发与利用

一、废旧材料为幼儿益智区创设空间氛围奠定了基础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艺术领域中也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1.给予新颖的刺激,为幼儿良好游戏奠定基础

《指南》中提到:幼儿游戏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2.给予吸引,为幼儿创设良好氛围

《指南》中提到:幼儿游戏场所形成和谐、温馨和心理氛围,使幼儿游戏感到轻松与愉快。

我们将墙面充分利用起来创设百迷宫就是利用废旧吸管和海绵垫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幼儿更好的进入生活化的游戏状态。

3.材料投放有趣味性,使幼儿能专注游戏

我们都知道废旧材料具有探究性和操作性,例如大班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参与一些探索性、操作性强的游戏。

幼儿的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精细动作能力、观察力、专注力等方面能力发展欠佳,因此提供有一定难度、可变化的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

在投放的时候加入废旧材料的制作,如生活材料中牙膏盒、废纸箱、等等都是区角活动中的好材料,我们利用纸盒做了小孔成像,老鼠吃奶酪等材料,这些废旧物品取材方便、来源广泛,既丰富了操作的材料,又节约了开支。

这样更增加了幼儿和材料之间的熟悉度,为幼儿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我们还将废旧材料放在益智区的筐中,供大班幼儿自己尝试制作益智区材料。

二、废旧材料在益智活动中的合理利用

1.废旧材料的合理收集和整理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动功能灵活的生活中常见材料来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要将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我们可能会利用各种桶类做钓鱼、穿孔、天平之类的材料,利用各种充值卡做数与数的材料,利用各种杯具制作电话,传声机类的游戏等等。

2.利用废旧材料创设益智区背景环境

(1)纸系列的材料运用:用纸卷成纸棒做壁挂;用纸卷成纸环做小蜗牛;用纸卷成长短不同的纸棒来插纸偶等。

(2)盒、筒、箱系列材料的运用:用纸箱做成拼图玩具、用小薯片盒做益智区操作材料、用大薯片筒做娃娃、插花、益智区玩具;用香烟盒做益智区操作材料。

(3)饮料瓶、油桶系列的运用:用饮料瓶做底座;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做小班动手操作区的活动材料;装饰油桶并装满沙子,摆成小路让幼儿游戏;露露瓶捆在一起摆成小路、做成高跷供幼儿游戏;

(4)石头、贝壳、包装袋系列材料的运用:用石头、贝壳进行拼摆。

三、教师引导贯穿,为幼儿提供支撑

《指南》中提倡: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为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发挥区域废旧材料的价值利于幼儿的参与。

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废旧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活动,创新好环境,创新活动教具,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幼儿成长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12月。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 年10 月9 日

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摘 要】中班幼儿中自主游戏的开发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但是由于现存幼儿自主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不统一,幼儿基本情况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实施上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无法发挥自主游戏的效果。因此要从游戏环境创造、材料提供、角色和主题设计、沟通表达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构建,从而发挥最高的自主游戏效能。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质量

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充分尊重幼儿需求开展教学管理,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多的开展自主游戏,这种游戏的开展主要是在幼儿的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活动进行,让幼儿自主的提出其想法和选择所使用的素材,其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让幼儿具有更高的参与兴趣。

一、当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问题

当下自主游戏中与其说是自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伪自主游戏范畴。首先,自主游戏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幼儿进行指挥,对游戏开展有过多的要求,对于幼儿的操作过于急切,因此过多的进行干预,甚至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开展,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幼儿的自主自愿特点。教师更多的通过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幼儿实际操作的干预,有时会手把手的进行替代性操作,有时会进行较为强势的命令方式让幼儿进行教师想法的操作。在具体的游戏环节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兴趣和意愿,游戏的素材、流程设计等都没有满足幼儿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规划,更多的是停留在自主游戏的表象,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实质。特别是中班幼儿自身经历了小班的幼儿教学,在基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上具备一定能力,有了自身自主性思维的形成,教师的强行干预会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

二、在游戏中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发挥中班幼儿的主体性

从中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生发;游戏内容的形成;到游戏材料的收集制作与投放,都是幼儿自主生成的。尤其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完全掘弃了以往由教师引出并安排好的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并收集制作游戏所需的材料。如:娃娃家游戏,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烧菜还可以用微波炉;天冷了娃娃洗澡要用暖气等,教师及时引导和支持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按意愿去收集制作这些游戏玩具。并按自己的兴趣投放和互动。这一游戏过程,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张扬。

1.追随幼儿的关注热点,适时确立孩子自主游戏的主题

老师在整理玩具橱时,不小心掉出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布娃娃,明明见状后,立即做了个打电话的姿势说:“请马上过来,这里有一个娃娃躺在地上生病了。”元元等几位幼儿听到后,嘴里边模仿着救护车的声音,边跑了过来。明明带头将布娃娃抱起后,放到了娃娃家的小床上。只见他将绳子的一头贴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布娃娃的身上。给他看病。身边正在玩娃娃家的幼儿,也纷纷模仿起明明,给手中的娃娃看起病来。

2.细心观察幼儿游戏,及时介入引导

经一周的游戏观察记录发现,幼儿对娃娃家、小医院、餐厅、等游戏主题普遍感兴趣,可是对游戏洗衣房就显得无人问津。为什么同样是幼儿生成,但参与积极性却截然不同?经过分析与反思,觉得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的对洗衣缺乏生活经验。因此老师以游戏的口吻和孩子商量,去参观洗衣店。让孩子亲自去店里看一看,学一学,体验一下为娃娃洗衣的乐趣,经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孩子们果然在游戏中积极争着要来试一试,学着为娃娃洗洗衣服。这个活动,使我们认识到,老师敏锐的捕捉孩子的游戏信息,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就会重新点燃孩子的兴趣,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使之获得成功感。

三、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1.环境创造

充分利用教师环境和幼儿园公共环境空间资源,提供安全以及充分活动性的环境,同时为游戏的开展节约时间成本。但是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造的,避免单一沉闷的氛围,从分将环境设计的更加的活跃性、生动性。在墙面、地面等平面设置上进行生动趣味的图画进行装饰表现,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而不是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将幼儿园的空间视为一种游乐场,让其心理上具有愉悦感、轻松感。甚至可以建立特色的游戏空间,如相关情境的模拟空间等,如幼儿之家等游戏性的环境情境模拟,里面有儿童小家具,娱乐设施等,整个氛围温馨、趣味,有效的满足幼儿对娱乐环境的需求。或者借助一些道具对现有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成为活动性的环境,便于幼儿园的资源管理,同时有效的变换不同的游戏环境情境模拟。

2.游戏角色

在游戏的角色选择中,要充分的征求幼儿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游戏角色,但是选择权要充分尊重幼儿自身喜好,不可强制性要求幼儿扮演自身不愿意的角色。如果幼儿在角色选择上没有明确性,可以通过教师的邀请来建议性的让幼儿进行参与。同时也要充分的对幼儿性格和喜好有了解,避免幼儿选择自身不能胜任或者无法有效完成的角色,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挫败感。如果游戏反复性操作,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游戏的轮流尝试,这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体验感受。

3.游戏材料

自主游戏中可以选择的材料尽可能的多元化,最好能够有效地覆盖所有幼儿的喜好。材料尽可能的达到生动形象化,如果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替代性材料。但是材料应该在性状、颜色上具有趣味性、鲜艳性,同时材料要具备安全性,不会对幼儿产生伤害。因此材料多采用海绵、泡沫等坚硬度较低的素材制作。材料如果不形象生动,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去模拟,同时也可以发挥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去对材料进行制作,即便制作的材料并不能满足成人对其效果的评判标准,但是也是幼儿自身对事物认识和体会的成长教育,不可以过多的去苛求,主要以鼓励与赞许为主,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4.主题选择

在游戏的主题上,要充分幼儿自身的选择,让幼儿自发的进行主题的设想与策划,做好幼儿的民意调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减少教师个人成人判断的介入。除了游戏主题,具体的操作情境设计也可以充分满足与征求幼儿的意见,选择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特点开展。积极让幼儿进行主题游戏相关准备工作的参与,如材料的准备、制作、摆放,游戏规则与奖励的设置等。教师可以首先争取幼儿的想法,如果幼儿没有完整的思路,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的引导,但不要强制性的干预。同时也充分的让幼儿体会如何策划有执行力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想象空间得到扩展的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联系实际情况。所有环节的设计都要以幼儿启发式为主,不可以过多的去干预。当然如果在相关想象上有与道德规范想冲突的地方,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不可以让幼儿有过多负面思维的出现。但是在纠正前要做好幼儿想法的全面了解,避免误会问题的产生。如果盲目的进行批评教育很可能导致幼儿在心理上受到压抑和创伤。

5.评判表达

在游戏的最终评判上,避免教师的垄断地位,让更多的评判话语权回归到幼儿中,让幼儿自主的对游戏情况的开展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的听取幼儿内心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对游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改善。同时,幼儿的表达也有效的训练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训练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因此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作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幼儿的讲评除了幼儿自身感受到表达,也可以由教师作为一定引导,让幼儿通过教师引导性的问题,对游戏参与情况进行有效的深入感受和提炼。但是教师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和打断幼儿的表达,要多以鼓励为主。对于个别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但是也要采用先肯定鼓励,后纠正的方式展开。切忌在众人面前过于严厉的指责幼儿,这样会打击幼儿自信心,引发幼儿厌学等不良情绪。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

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豆芽”的故事导读:这是一个发生在娃娃家游戏中的系列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小名叫“毛豆”的女孩。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女孩是怎样结合已有经验,生成这个游戏并推动游戏发展的,同时体会教师在游戏指导中是如何追随孩子的脚步,聆听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提供所需要的帮助的。▌一、活动背景这是一个发生在娃娃家中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小名叫“毛豆”的六岁零两个月的女孩,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主要由幼儿生成及推动。在一个学期的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生成了许多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情节,它们相互交融,也相互影响。“豆芽”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向我们展现了教师倾听幼儿声音、判断幼儿兴趣、尊重幼儿意愿、满足幼儿需要的重要意义。幼儿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生成新的游戏内容和情节,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不断巩固和提升新的经验,游戏水平也随之提高。▌二、活动内容与过程●故事一:“豆芽”出生了一天,在娃娃家,孩子们一边布置环境,一边讨论宝宝是从哪里来的。毛豆说:“当然是妈妈生出来的!”说着,毛豆就把布娃娃塞进衣服,指着鼓鼓囊囊的肚子说:“我要生宝宝了。”(见图1)她用两只手捂着鼓起的肚子,慢慢地走向“医院”。“医生”正在忙碌着,没有注意到这个“特殊”的病人。毛豆拍打着鼓起的肚子,大声喊:“我要生宝宝了!”“医院”里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有的捂着嘴笑,有的伸出手轻轻抚摸毛豆的肚子,还有的在小声议论……毛豆把肚子挺得更高了,似乎在提醒“医生”“我要生孩子了”。头一次遇到这样的病人,所有“医生”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帮助她。毛豆只好推开“医生”,自己躺到了地垫上,一字一顿地说:“我、要、生、宝、宝、了!”“医生”们围了过来。“快开刀吧!”毛豆提高嗓门说。图1 要生宝宝了“医生”拿起塑料小刀在毛豆的衣服上划了一下(见图2),毛豆提醒道:“你忘记给我吃药了。”“医生”立刻递给毛豆一个药瓶,毛豆接过药瓶假装喝药。这时随着药瓶倾倒,里面的彩色绉纸球(游戏时当作药丸用的)掉落下来。“医生”把绉纸球塞进毛豆衣服里说:“这个可以止血。”接着,“医生”从毛豆衣服里取出布娃娃。“宝宝生出来了!”所有人都拍手欢笑(见图3)。图2 去医院生宝宝图3 宝宝从肚子里生出来毛豆躺在地垫上,“医生”把刚出生的“宝宝”放在小方桌上,三位“医生”全都站在桌子旁,有的给“宝宝”打针,有的用听诊器给“宝宝”检查身体。毛豆躺在地垫上喊:“我还躺在这里呢,你们没人来给我看病吗?”活动室里比较嘈杂,“医生”们继续围着“宝宝”忙碌着,没人回应毛豆。游戏分享环节,毛豆借助我在孩子游戏时拍摄的照片,向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生孩子的故事。她还告诉大家:“我的宝宝叫豆芽。因为我是毛豆,毛豆的孩子就是‘豆芽’。”从这一天开始,我的游戏观察记录本上就开启了对“豆芽”故事的连续记录。因为幼儿的学习就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探索世界的过程,值得我们去记录、分析、反思。教师的思考:

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论文

浅谈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论文摘要: 自主探究学习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区角游戏的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区角游戏的长期性。区角活动材料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这是保证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材料的再次利用,是老师劳动的再次体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对原有基础上的区角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是丰富区角内涵的灵魂。区角游戏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获得充分体验的保证。只要有了兴趣和技能,孩子们就会很快乐的玩,并且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样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造力更加结实,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

论文关键词: 区域游戏 提高幼儿兴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指出:"在教育上,人格比学科重要。知识并不是目标,只有个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目标。"虽然杜威的言论有实用主义哲学的个人中心倾向,但他对人自身价值的强调却是有积极意义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区角游戏的兴趣,那样才能保证区角游戏的长期性。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区角活动材料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这是保证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

如小班美工区有一个"面条小铺",教师同时提供了色彩斑斓的广告纸和画有直线、曲线的色纸供幼儿练习剪纸:幼儿可以用广告纸随意剪出形状、大小不一的"面片",也可以沿直线剪出笔直的"拉面",还可以沿曲线剪出弯弯曲曲的"方便面"。其中,制作"面片"相对简单,"拉面"的生产则需要幼儿在剪纸时有较强的手部控制力,制作"方便面"显然对幼儿的动作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层次性设计让幼儿可根据自己使用剪刀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操作,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中得到提高,感受成功。随着剪纸熟练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幼儿已不再满足于制作简单、不规则的"面片"了。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及时对材料进行删减,撤去了广告纸。于是"面条小铺"里只生产"拉面"和"方便面"了。

时间长了,幼儿对加工面条渐渐失去了兴趣,去"面条小铺"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一天,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教师为"面条加工厂"添置了胶水和棉签, 并布置了一个新任务--做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于是,"面条小铺"又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探索和尝试把"面条"变长的方法。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教师提供的新材料,把剪好的"面条"一根接一根地黏起来。他们还发现,制作面条时要尽量沿着线条剪,剪得更仔细,才能避免把纸条剪断,让面条变得更长。而如何把纸条黏得又整齐又牢固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适时添加的材料重新激起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幼儿提升经验和操作水平创造了新的契机。随着经验的积累,"面条加工厂"生产的面条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了。一天,教师把生活区里"喂小动物吃饭"的操作材料摆到了"面条小铺"。看见张着大嘴巴的小动物,马上有孩子建议:"我们喂小动物吃面条吧!"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孩子们都来喂小动物吃长长的"面条":有的捏着"面条"的一端,高举着手尝试把"面条"的下端放进小动物的嘴里;有的先把"面条"的下端放进小动物嘴里,然后双手边送边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不同区角的两组材料进行了组合,使逐渐失去吸引力的材料重新散发魅力,延伸出新的活动内容。

二、材料的再次利用,是老师劳动的再次体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本班材料经过几次利用将失去它的功能,如何再次开发它的功能,变废为宝,最佳途径是与同龄班进行交换,让废弃的材料重新发挥余热,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的精力,还节省了材料。

三、对原有基础上的区角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是丰富区角内涵的灵魂。

每个活动区都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选材而定的,但孩子经过几次参与,会对这个区角逐渐失去兴趣,如果改变区角的内容,那又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材料,并且还受到场地的限制,因此,我认为改变区角的形式或增加一些环节,都能重新注入活力,也是切合实际的选择。如:小班幼儿刚刚入园不久,最喜欢的就是角色游戏,为此,我在活动区域设立了理发店、娃娃家、小医院和小菜场等,各区域的分隔基本上是以玩具橱为主,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一天,心心最先来到幼儿园,她在活动室里转了一圈,就径直走进了娃娃家,然后坐在娃娃家的小床上抱起了娃娃。随后进来的小玉没有多做思考,就来到了小医院,他拿起小听筒和小针筒,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医生。 陆陆续续进来的`其他幼儿都会在一番观察后,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每个幼儿都玩得很投入,很开心。

进入小班下学期,班上的幼儿仍然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而角色游戏的内容还是和小班上学期一样,有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和小菜场。今天是仔仔一个来到幼儿园,她想也没想就走进了娃娃家抱起了娃娃。随后而来的彤彤也快步来到娃娃家开始烧饭。很快,娃娃家便人满为患了,可活动室中的其他区域却少有人问津。看到豆豆也想挤进娃娃家,我便向他建议道:"娃娃家的娃娃病了,可是小医院没有小医生,你去当小医生给娃娃看病好吗?"谁知,豆豆一脸不悦地使劲摇摇头,最后还是挤进了娃娃家。这天,有十多个幼儿在娃娃家做游戏,自然,他们玩得并不尽兴。小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以角色游戏为主,从以上两个实例看,他们对于游戏内容的反应是大相径庭的。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很吸引幼儿的游戏内容,变得无人问津呢?我想,游戏材料、空间分隔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游戏引导。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喜欢在桌面上操作和摆弄这些游戏材料,因此,当时对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和小菜场这些区域进行平行分隔是比较适宜的。 但到了小班下学期,幼儿开始有了一定的游戏目的,游戏有了具体的情景。因此,游戏区域的分隔就应该有所变化,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平行分隔,幼儿就不会有新鲜感,也就影响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随后,我把几个区域的分隔进行了调整。把小医院分隔成"门诊"和"病房"两个区域,在小医院里挂上了窗帘。果然,这一变化吸引了很多幼儿来到小医院。有的在"门诊"忙着给病人打针,有的则躲进了"病房"当起了小病号,小医院里人丁兴旺。我缩小了理发店的空间,但放置了一面比较大的镜子,提供了许多漂亮的头饰。理发店虽然变小了,但材料却丰富了很多,理发店里又充满了幼儿的欢笑声。我还把小菜场的整体位置和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和排列:把小菜场的货架围成一个圈,使卖菜人能坐在中间,方便操作,而买菜人也拿取自如,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小菜场杂乱无章的环境。 通过这样的调整,不同活动区域的特性和功能更加凸显,原本没有发展空间的游戏又有了新的展示内容。

四、区角游戏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获得充分体验的保证。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幼儿在游戏时,教师是很好的观察者,在发现问题时,教师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如一次游戏时,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在工作舀豆子,他每舀一勺,就有很多豆子会掉在地上洒在桌上,我在一旁看的很着急,也很生气,实在是憋不住了,就跑过去边帮他舀边训斥他,陈老师看见了,连忙阻止我的行为,让我不要打扰他的工作。是啊,在区角游戏时,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不要急于直接指导,尽可能让孩子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放手、多鼓励、少包办。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且每次活动中,教师还要做个赏识者。孩子们一个小的发现、一件小的作品,教师都应加以肯定,教师尽量能把幼儿的所有"成果"展示出来,如平面的作品张贴出来 ,立体的作品可悬挂在空中或摆设在桌、柜上,给幼儿一个直观的成功体验。

总之,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把握幼儿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方面的个体差异,分析其最近发展区并据此设计活动。材料投放后,教师要观察幼儿的使用情况,反思材料中蕴含的能力要求是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据此对材料进行调整。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是逐渐提高的,如果兴趣维持之好,那技能也就提高了。只要有了兴趣和技能,孩子们就会很快乐的玩,并且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样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造力更加结实,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方法有如下:

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选好区域活动材料。

幼儿在活动中较乐意选择色彩鲜艳、灵巧形象、能反复摆弄和新增加的材料。所以老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考虑材料的特征,多提供牢固的、易于变化的一物多玩的材料。

结合季节、主题活动、重大节日,随机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而增加兴趣。

简介:

游戏(英文: Game)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但同时这种行为方式也是哺乳类动物或者灵长类动物所需的一种降压减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发育期,成熟期都会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

浅谈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论文摘要: 自主探究学习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区角游戏的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区角游戏的长期性。区角活动材料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这是保证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材料的再次利用,是老师劳动的再次体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对原有基础上的区角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是丰富区角内涵的灵魂。区角游戏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获得充分体验的保证。只要有了兴趣和技能,孩子们就会很快乐的玩,并且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样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造力更加结实,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 论文关键词: 区域游戏 提高幼儿兴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指出:"在教育上,人格比学科重要。知识并不是目标,只有个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目标。"虽然杜威的言论有实用主义哲学的个人中心倾向,但他对人自身价值的强调却是有积极意义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区角游戏的兴趣,那样才能保证区角游戏的长期性。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区角活动材料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这是保证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 如小班美工区有一个"面条小铺",教师同时提供了色彩斑斓的广告纸和画有直线、曲线的色纸供幼儿练习剪纸:幼儿可以用广告纸随意剪出形状、大小不一的"面片",也可以沿直线剪出笔直的"拉面",还可以沿曲线剪出弯弯曲曲的"方便面"。其中,制作"面片"相对简单,"拉面"的生产则需要幼儿在剪纸时有较强的手部控制力,制作"方便面"显然对幼儿的动作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层次性设计让幼儿可根据自己使用剪刀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操作,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中得到提高,感受成功。随着剪纸熟练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幼儿已不再满足于制作简单、不规则的"面片"了。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及时对材料进行删减,撤去了广告纸。于是"面条小铺"里只生产"拉面"和"方便面"了。 时间长了,幼儿对加工面条渐渐失去了兴趣,去"面条小铺"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一天,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教师为"面条加工厂"添置了胶水和棉签, 并布置了一个新任务--做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于是,"面条小铺"又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探索和尝试把"面条"变长的方法。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教师提供的新材料,把剪好的"面条"一根接一根地黏起来。他们还发现,制作面条时要尽量沿着线条剪,剪得更仔细,才能避免把纸条剪断,让面条变得更长。而如何把纸条黏得又整齐又牢固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适时添加的材料重新激起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幼儿提升经验和操作水平创造了新的契机。随着经验的积累,"面条加工厂"生产的面条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了。一天,教师把生活区里"喂小动物吃饭"的操作材料摆到了"面条小铺"。看见张着大嘴巴的小动物,马上有孩子建议:"我们喂小动物吃面条吧!"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孩子们都来喂小动物吃长长的"面条":有的捏着"面条"的一端,高举着手尝试把"面条"的下端放进小动物的嘴里;有的先把"面条"的下端放进小动物嘴里,然后双手边送边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不同区角的两组材料进行了组合,使逐渐失去吸引力的材料重新散发魅力,延伸出新的活动内容。 二、材料的再次利用,是老师劳动的再次体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本班材料经过几次利用将失去它的功能,如何再次开发它的功能,变废为宝,最佳途径是与同龄班进行交换,让废弃的材料重新发挥余热,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的精力,还节省了材料。 三、对原有基础上的区角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是丰富区角内涵的灵魂。 每个活动区都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选材而定的,但孩子经过几次参与,会对这个区角逐渐失去兴趣,如果改变区角的内容,那又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材料,并且还受到场地的限制,因此,我认为改变区角的形式或增加一些环节,都能重新注入活力,也是切合实际的选择。如:小班幼儿刚刚入园不久,最喜欢的就是角色游戏,为此,我在活动区域设立了理发店、娃娃家、小医院和小菜场等,各区域的分隔基本上是以玩具橱为主,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一天,心心最先来到幼儿园,她在活动室里转了一圈,就径直走进了娃娃家,然后坐在娃娃家的小床上抱起了娃娃。随后进来的小玉没有多做思考,就来到了小医院,他拿起小听筒和小针筒,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医生。 陆陆续续进来的`其他幼儿都会在一番观察后,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每个幼儿都玩得很投入,很开心。 进入小班下学期,班上的幼儿仍然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而角色游戏的内容还是和小班上学期一样,有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和小菜场。今天是仔仔一个来到幼儿园,她想也没想就走进了娃娃家抱起了娃娃。随后而来的彤彤也快步来到娃娃家开始烧饭。很快,娃娃家便人满为患了,可活动室中的其他区域却少有人问津。看到豆豆也想挤进娃娃家,我便向他建议道:"娃娃家的娃娃病了,可是小医院没有小医生,你去当小医生给娃娃看病好吗?"谁知,豆豆一脸不悦地使劲摇摇头,最后还是挤进了娃娃家。这天,有十多个幼儿在娃娃家做游戏,自然,他们玩得并不尽兴。小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以角色游戏为主,从以上两个实例看,他们对于游戏内容的反应是大相径庭的。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很吸引幼儿的游戏内容,变得无人问津呢?我想,游戏材料、空间分隔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游戏引导。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喜欢在桌面上操作和摆弄这些游戏材料,因此,当时对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和小菜场这些区域进行平行分隔是比较适宜的。 但到了小班下学期,幼儿开始有了一定的游戏目的,游戏有了具体的情景。因此,游戏区域的分隔就应该有所变化,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平行分隔,幼儿就不会有新鲜感,也就影响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随后,我把几个区域的分隔进行了调整。把小医院分隔成"门诊"和"病房"两个区域,在小医院里挂上了窗帘。果然,这一变化吸引了很多幼儿来到小医院。有的在"门诊"忙着给病人打针,有的则躲进了"病房"当起了小病号,小医院里人丁兴旺。我缩小了理发店的空间,但放置了一面比较大的镜子,提供了许多漂亮的头饰。理发店虽然变小了,但材料却丰富了很多,理发店里又充满了幼儿的欢笑声。我还把小菜场的整体位置和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和排列:把小菜场的货架围成一个圈,使卖菜人能坐在中间,方便操作,而买菜人也拿取自如,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小菜场杂乱无章的环境。 通过这样的调整,不同活动区域的特性和功能更加凸显,原本没有发展空间的游戏又有了新的展示内容。 四、区角游戏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获得充分体验的保证。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幼儿在游戏时,教师是很好的观察者,在发现问题时,教师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如一次游戏时,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在工作舀豆子,他每舀一勺,就有很多豆子会掉在地上洒在桌上,我在一旁看的很着急,也很生气,实在是憋不住了,就跑过去边帮他舀边训斥他,陈老师看见了,连忙阻止我的行为,让我不要打扰他的工作。是啊,在区角游戏时,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不要急于直接指导,尽可能让孩子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放手、多鼓励、少包办。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且每次活动中,教师还要做个赏识者。孩子们一个小的发现、一件小的作品,教师都应加以肯定,教师尽量能把幼儿的所有"成果"展示出来,如平面的作品张贴出来 ,立体的作品可悬挂在空中或摆设在桌、柜上,给幼儿一个直观的成功体验。 总之,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把握幼儿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方面的个体差异,分析其最近发展区并据此设计活动。材料投放后,教师要观察幼儿的使用情况,反思材料中蕴含的能力要求是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据此对材料进行调整。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是逐渐提高的,如果兴趣维持之好,那技能也就提高了。只要有了兴趣和技能,孩子们就会很快乐的玩,并且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样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造力更加结实,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

幼儿园主题区域游戏论文范文

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豆芽”的故事导读:这是一个发生在娃娃家游戏中的系列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小名叫“毛豆”的女孩。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女孩是怎样结合已有经验,生成这个游戏并推动游戏发展的,同时体会教师在游戏指导中是如何追随孩子的脚步,聆听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提供所需要的帮助的。▌一、活动背景这是一个发生在娃娃家中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小名叫“毛豆”的六岁零两个月的女孩,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主要由幼儿生成及推动。在一个学期的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生成了许多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情节,它们相互交融,也相互影响。“豆芽”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向我们展现了教师倾听幼儿声音、判断幼儿兴趣、尊重幼儿意愿、满足幼儿需要的重要意义。幼儿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生成新的游戏内容和情节,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不断巩固和提升新的经验,游戏水平也随之提高。▌二、活动内容与过程●故事一:“豆芽”出生了一天,在娃娃家,孩子们一边布置环境,一边讨论宝宝是从哪里来的。毛豆说:“当然是妈妈生出来的!”说着,毛豆就把布娃娃塞进衣服,指着鼓鼓囊囊的肚子说:“我要生宝宝了。”(见图1)她用两只手捂着鼓起的肚子,慢慢地走向“医院”。“医生”正在忙碌着,没有注意到这个“特殊”的病人。毛豆拍打着鼓起的肚子,大声喊:“我要生宝宝了!”“医院”里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有的捂着嘴笑,有的伸出手轻轻抚摸毛豆的肚子,还有的在小声议论……毛豆把肚子挺得更高了,似乎在提醒“医生”“我要生孩子了”。头一次遇到这样的病人,所有“医生”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帮助她。毛豆只好推开“医生”,自己躺到了地垫上,一字一顿地说:“我、要、生、宝、宝、了!”“医生”们围了过来。“快开刀吧!”毛豆提高嗓门说。图1 要生宝宝了“医生”拿起塑料小刀在毛豆的衣服上划了一下(见图2),毛豆提醒道:“你忘记给我吃药了。”“医生”立刻递给毛豆一个药瓶,毛豆接过药瓶假装喝药。这时随着药瓶倾倒,里面的彩色绉纸球(游戏时当作药丸用的)掉落下来。“医生”把绉纸球塞进毛豆衣服里说:“这个可以止血。”接着,“医生”从毛豆衣服里取出布娃娃。“宝宝生出来了!”所有人都拍手欢笑(见图3)。图2 去医院生宝宝图3 宝宝从肚子里生出来毛豆躺在地垫上,“医生”把刚出生的“宝宝”放在小方桌上,三位“医生”全都站在桌子旁,有的给“宝宝”打针,有的用听诊器给“宝宝”检查身体。毛豆躺在地垫上喊:“我还躺在这里呢,你们没人来给我看病吗?”活动室里比较嘈杂,“医生”们继续围着“宝宝”忙碌着,没人回应毛豆。游戏分享环节,毛豆借助我在孩子游戏时拍摄的照片,向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生孩子的故事。她还告诉大家:“我的宝宝叫豆芽。因为我是毛豆,毛豆的孩子就是‘豆芽’。”从这一天开始,我的游戏观察记录本上就开启了对“豆芽”故事的连续记录。因为幼儿的学习就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探索世界的过程,值得我们去记录、分析、反思。教师的思考:

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论文怎么写 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论文编写的话可以根据他一些相关的游戏规则 优秀的游戏规则来进行编写就可以的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摘 要】中班幼儿中自主游戏的开发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但是由于现存幼儿自主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不统一,幼儿基本情况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实施上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无法发挥自主游戏的效果。因此要从游戏环境创造、材料提供、角色和主题设计、沟通表达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构建,从而发挥最高的自主游戏效能。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质量

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充分尊重幼儿需求开展教学管理,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多的开展自主游戏,这种游戏的开展主要是在幼儿的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活动进行,让幼儿自主的提出其想法和选择所使用的素材,其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让幼儿具有更高的参与兴趣。

一、当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问题

当下自主游戏中与其说是自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伪自主游戏范畴。首先,自主游戏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幼儿进行指挥,对游戏开展有过多的要求,对于幼儿的操作过于急切,因此过多的进行干预,甚至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开展,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幼儿的自主自愿特点。教师更多的通过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幼儿实际操作的干预,有时会手把手的进行替代性操作,有时会进行较为强势的命令方式让幼儿进行教师想法的操作。在具体的游戏环节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兴趣和意愿,游戏的素材、流程设计等都没有满足幼儿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规划,更多的是停留在自主游戏的表象,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实质。特别是中班幼儿自身经历了小班的幼儿教学,在基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上具备一定能力,有了自身自主性思维的形成,教师的强行干预会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

二、在游戏中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发挥中班幼儿的主体性

从中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生发;游戏内容的形成;到游戏材料的收集制作与投放,都是幼儿自主生成的。尤其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完全掘弃了以往由教师引出并安排好的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并收集制作游戏所需的材料。如:娃娃家游戏,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烧菜还可以用微波炉;天冷了娃娃洗澡要用暖气等,教师及时引导和支持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按意愿去收集制作这些游戏玩具。并按自己的兴趣投放和互动。这一游戏过程,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张扬。

1.追随幼儿的关注热点,适时确立孩子自主游戏的主题

老师在整理玩具橱时,不小心掉出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布娃娃,明明见状后,立即做了个打电话的姿势说:“请马上过来,这里有一个娃娃躺在地上生病了。”元元等几位幼儿听到后,嘴里边模仿着救护车的声音,边跑了过来。明明带头将布娃娃抱起后,放到了娃娃家的小床上。只见他将绳子的一头贴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布娃娃的身上。给他看病。身边正在玩娃娃家的幼儿,也纷纷模仿起明明,给手中的娃娃看起病来。

2.细心观察幼儿游戏,及时介入引导

经一周的游戏观察记录发现,幼儿对娃娃家、小医院、餐厅、等游戏主题普遍感兴趣,可是对游戏洗衣房就显得无人问津。为什么同样是幼儿生成,但参与积极性却截然不同?经过分析与反思,觉得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的对洗衣缺乏生活经验。因此老师以游戏的口吻和孩子商量,去参观洗衣店。让孩子亲自去店里看一看,学一学,体验一下为娃娃洗衣的乐趣,经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孩子们果然在游戏中积极争着要来试一试,学着为娃娃洗洗衣服。这个活动,使我们认识到,老师敏锐的捕捉孩子的游戏信息,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就会重新点燃孩子的兴趣,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使之获得成功感。

三、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1.环境创造

充分利用教师环境和幼儿园公共环境空间资源,提供安全以及充分活动性的环境,同时为游戏的开展节约时间成本。但是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造的,避免单一沉闷的氛围,从分将环境设计的更加的活跃性、生动性。在墙面、地面等平面设置上进行生动趣味的图画进行装饰表现,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而不是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将幼儿园的空间视为一种游乐场,让其心理上具有愉悦感、轻松感。甚至可以建立特色的游戏空间,如相关情境的模拟空间等,如幼儿之家等游戏性的环境情境模拟,里面有儿童小家具,娱乐设施等,整个氛围温馨、趣味,有效的满足幼儿对娱乐环境的需求。或者借助一些道具对现有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成为活动性的环境,便于幼儿园的资源管理,同时有效的变换不同的游戏环境情境模拟。

2.游戏角色

在游戏的角色选择中,要充分的征求幼儿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游戏角色,但是选择权要充分尊重幼儿自身喜好,不可强制性要求幼儿扮演自身不愿意的角色。如果幼儿在角色选择上没有明确性,可以通过教师的邀请来建议性的让幼儿进行参与。同时也要充分的对幼儿性格和喜好有了解,避免幼儿选择自身不能胜任或者无法有效完成的角色,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挫败感。如果游戏反复性操作,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游戏的轮流尝试,这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体验感受。

3.游戏材料

自主游戏中可以选择的材料尽可能的多元化,最好能够有效地覆盖所有幼儿的喜好。材料尽可能的达到生动形象化,如果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替代性材料。但是材料应该在性状、颜色上具有趣味性、鲜艳性,同时材料要具备安全性,不会对幼儿产生伤害。因此材料多采用海绵、泡沫等坚硬度较低的素材制作。材料如果不形象生动,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去模拟,同时也可以发挥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去对材料进行制作,即便制作的材料并不能满足成人对其效果的评判标准,但是也是幼儿自身对事物认识和体会的成长教育,不可以过多的去苛求,主要以鼓励与赞许为主,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4.主题选择

在游戏的主题上,要充分幼儿自身的选择,让幼儿自发的进行主题的设想与策划,做好幼儿的民意调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减少教师个人成人判断的介入。除了游戏主题,具体的操作情境设计也可以充分满足与征求幼儿的意见,选择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特点开展。积极让幼儿进行主题游戏相关准备工作的参与,如材料的准备、制作、摆放,游戏规则与奖励的设置等。教师可以首先争取幼儿的想法,如果幼儿没有完整的思路,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的引导,但不要强制性的干预。同时也充分的让幼儿体会如何策划有执行力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想象空间得到扩展的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联系实际情况。所有环节的设计都要以幼儿启发式为主,不可以过多的去干预。当然如果在相关想象上有与道德规范想冲突的地方,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不可以让幼儿有过多负面思维的出现。但是在纠正前要做好幼儿想法的全面了解,避免误会问题的产生。如果盲目的进行批评教育很可能导致幼儿在心理上受到压抑和创伤。

5.评判表达

在游戏的最终评判上,避免教师的垄断地位,让更多的评判话语权回归到幼儿中,让幼儿自主的对游戏情况的开展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的听取幼儿内心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对游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改善。同时,幼儿的表达也有效的训练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训练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因此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作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幼儿的讲评除了幼儿自身感受到表达,也可以由教师作为一定引导,让幼儿通过教师引导性的问题,对游戏参与情况进行有效的深入感受和提炼。但是教师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和打断幼儿的表达,要多以鼓励为主。对于个别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但是也要采用先肯定鼓励,后纠正的方式展开。切忌在众人面前过于严厉的指责幼儿,这样会打击幼儿自信心,引发幼儿厌学等不良情绪。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

幼儿区域游戏论文题目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一):

通过益智区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要: 益智区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二、在操作中让幼儿感到快乐。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益智区 有效的材料 动手操作能力 操作兴趣 感受快乐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可见动手操作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发展。

手部的小肌肉群也只有多活动才能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细。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获得知识能力的源泉。

所以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感兴趣,为幼儿的操作提供自由的环境,鼓励幼儿去探索、动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益智区就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动手动脑的学习环境。

益智区是幼儿园的常规区域,可供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着力于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活动区角。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益智区材料的有效投放不但影响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也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起到决定性因素。

一、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在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足够丰富的前提下去探索、去发现。

每个孩子兴趣不同、能力也有所差异,只有在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的各种材料,才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去操作,锻炼其善于动手能力。

幼儿天性好奇,提供有趣丰富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研究,这样的状态幼儿是轻松愉悦的,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探索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益智区材料投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特点去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不适宜,幼儿在区域中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去破坏玩具。

在提供材料时要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不同,随时调整材料的操作难度,突出材料的层次性。

提供材料的难易程度过低,幼儿摆弄几下就没了兴趣,根本谈不上探索。

材料的难易程度过高,幼儿不会玩,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

只有在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投放难易程度适宜的材料,幼儿才能很快进入探索过程,在玩中去探索知识,懂得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逐步养成探索品质。

二、在操作中让幼儿感到快乐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是幼儿展开智慧翅膀的天空,幼儿在操作、摆弄、摸索、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发现的喜悦。

经常会听到区域游戏中的小朋友高兴的说到:"我终于知道这个怎么玩啦!""我来告诉你这个应该怎么摆!"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材料中的奥秘,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新学期老师制作了《找找丢失的扑克牌》的玩具,投放的第一天老师就发现男孩子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

豆豆和石头经常两个人一起去操作,还小声的交流,在操作扑克牌的游戏中,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受到喜爱的还有《水果对对碰》的游戏。

老师在孩子吃过果酱的小盒子里贴上各种水果的图案,然后扣在棋盘上让孩子找到两个一样的水果,谁找到的多谁就获胜。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玩的特别投入,小心翼翼的翻开盒子,找到了相同的水果后开心的笑出声,满满的自豪感。

在快乐的气氛中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激烈的围棋对弈中,孩子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孩子在益智区,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得到了快乐。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为此,我们也经常通过家园联系栏和家长介绍我们益智区的特色和对幼儿能力提升的帮助。

从而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老师相一致。

在合适的条件下,老师还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合作制作简单又有趣的益智区材料带来班里和小朋友共同探索分享。

孩子操作着自己制作的材料兴趣也更浓厚了。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二):

益智区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 要】

益智区区域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易于幼儿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投入到探索学习中,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多样的益智类材料,手、眼、脑并用,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也会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因此益智区活动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深入探索益智类游戏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益智区 区域活动 动手操作 能力 探索 规则

拼摆 自我学习 自我探索 自我发现 自我完善

在幼儿园中,我们把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的游戏称作益智类游戏。

在进行益智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按照区域游戏的基本规则要求进行游戏,在对物体感知、辨别、排序、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多样的材料,手、眼、脑并用,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才能以智慧和技能,赢得一种心理的`满足。

益智区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易于幼儿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投入到探索学习中,它可以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它还可以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感官的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益智区活动内容有拼摆游戏、数学游戏、迷宫游戏、棋类游戏、民间益智游戏等,每一种益智区活动内容对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拼摆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拼摆游戏是指提供各种形式的拼摆材料,幼儿在拼摆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来构建图形。

拼摆游戏一般分形体拼折组合和各种形式的拼图两类。

形体拼折组合一般是利用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积木进行创造性拼摆,如魔方、魔尺等。

幼儿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组合出各式各样的造型,他们努力探索,其作品的丰富程度甚至会超过成人。

各种形式的拼图是将切割的零片拼图打乱顺序后,重新拼出一个完整的平面图像或者立体作品,如七巧板、拼图等,幼儿特别热衷于此类游戏,他们总是能根据细致的观察迅速组合画面,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则在若干次的拼、折、摆等技能中得以提高。

二、自制材料的数学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幼儿园来说"动手动脑"、"玩中学"这些字眼我们非常熟悉,这充分说明了给幼儿提供物质材料的重要性。

教师平时会在在益智区自制数学游戏操作材料,有感知等分、分类、排序、相邻数、数的分解组合等游戏。

感知等分游戏是指通过幼儿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感知不同形状的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幼儿会观察不同形状的等分,通过动手尝试比较来完成操作活动;分类游戏是指把物体相同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材质等,进行分类,这就需要幼儿手、眼协调一致地将各类珠子或者豆子分类取放于小盘中;排序游戏是指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等特征,或按规律进行排序。

这类游戏能够使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力和判断,从而进行准确的操作;相邻数、数的分解组合要求幼儿根据操作单内容完成操作活动,幼儿会在益智区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丰富的自制材料,完成游戏内容,在享受成功能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数学游戏是益智区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游戏。

往往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还有数字排序、数量的比较、数与量的对应、测量、数的分解和组合、数的加减等。

此类游戏都需要幼儿在观察认知的同时灵活操作,它可以帮助幼儿在形成数概念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迷宫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迷宫游戏具体操作方法是提供详细的迷宫、图纸,按照操作方法,一步一步地顺利闯关,最终到达胜利的终点。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幼儿不停地、反复地尝试通往宫殿的道路,他们就是通过这种多次反复的操作行为,满足对游戏过程体验的需要,而这种满足又会变成新的行为动机,提高他们挑战更高难度游戏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动手操作能力也逐渐发展。

四、棋类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益智区的棋类游戏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的一种操作活动。

棋类游戏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跳棋、五子棋、象棋、围棋、飞行棋、扑克牌等。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层次性的投放。

这类游戏多属于规则性的游戏,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在思考的同时往往需要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因此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以培养。

五、民间益智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民间益智游戏是民间游戏的一种,这类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易懂易学,一般是由小组合作进行的,每个游戏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需要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民间益智游戏有翻花绳、挑冰棍儿棒等。

幼儿玩翻花绳游戏时需要手、眼、脑的协调一致,五指灵活钩绳、翻绳,玩挑冰棍儿棒游戏时需要仔细观察小棍的叠放方法,再选择角度去尝试,不去碰触附近的小棍,这需要幼儿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游戏才会顺利进行。

益智区活动主要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为主,它是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会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

可见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在益智区的操作过程中智力就得到开发,最终达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三):

关于幼儿园益智区废旧材料的有效利用

内容摘要: 开展课题研究已经有一学期的时间了,我们在对益智区的观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与经验,使我们对于"益智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教师指导"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我园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注重了对废旧材料的使用,针对不同年龄组幼儿特点,投放适合幼儿内在需求和年龄特点的废旧材料,培养了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指南》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资源,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发挥益智区其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废旧材料 益智区 开发与利用

一、废旧材料为幼儿益智区创设空间氛围奠定了基础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艺术领域中也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1.给予新颖的刺激,为幼儿良好游戏奠定基础

《指南》中提到:幼儿游戏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2.给予吸引,为幼儿创设良好氛围

《指南》中提到:幼儿游戏场所形成和谐、温馨和心理氛围,使幼儿游戏感到轻松与愉快。

我们将墙面充分利用起来创设百迷宫就是利用废旧吸管和海绵垫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幼儿更好的进入生活化的游戏状态。

3.材料投放有趣味性,使幼儿能专注游戏

我们都知道废旧材料具有探究性和操作性,例如大班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参与一些探索性、操作性强的游戏。

幼儿的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精细动作能力、观察力、专注力等方面能力发展欠佳,因此提供有一定难度、可变化的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

在投放的时候加入废旧材料的制作,如生活材料中牙膏盒、废纸箱、等等都是区角活动中的好材料,我们利用纸盒做了小孔成像,老鼠吃奶酪等材料,这些废旧物品取材方便、来源广泛,既丰富了操作的材料,又节约了开支。

这样更增加了幼儿和材料之间的熟悉度,为幼儿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我们还将废旧材料放在益智区的筐中,供大班幼儿自己尝试制作益智区材料。

二、废旧材料在益智活动中的合理利用

1.废旧材料的合理收集和整理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动功能灵活的生活中常见材料来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要将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我们可能会利用各种桶类做钓鱼、穿孔、天平之类的材料,利用各种充值卡做数与数的材料,利用各种杯具制作电话,传声机类的游戏等等。

2.利用废旧材料创设益智区背景环境

(1)纸系列的材料运用:用纸卷成纸棒做壁挂;用纸卷成纸环做小蜗牛;用纸卷成长短不同的纸棒来插纸偶等。

(2)盒、筒、箱系列材料的运用:用纸箱做成拼图玩具、用小薯片盒做益智区操作材料、用大薯片筒做娃娃、插花、益智区玩具;用香烟盒做益智区操作材料。

(3)饮料瓶、油桶系列的运用:用饮料瓶做底座;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做小班动手操作区的活动材料;装饰油桶并装满沙子,摆成小路让幼儿游戏;露露瓶捆在一起摆成小路、做成高跷供幼儿游戏;

(4)石头、贝壳、包装袋系列材料的运用:用石头、贝壳进行拼摆。

三、教师引导贯穿,为幼儿提供支撑

《指南》中提倡: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为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发挥区域废旧材料的价值利于幼儿的参与。

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废旧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活动,创新好环境,创新活动教具,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幼儿成长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12月。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 年10 月9 日

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可根据:

现在很多学生论文的研究点比较集中,所选择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幼儿教师、幼儿、幼儿家庭和课程这四个方面,而对幼儿园游戏、国内外教育模式、家园合作、师幼互动等为研究对象的选题数量明显较少。

一般来说,题目宜小不宜大,题目若太大,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学术能力不够强,写起来也不易把握,容易泛泛而谈。

一、提升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建议

由于有的学校本科毕业生有普通本科毕业生和专接本毕业生,所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所不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专接本的毕业生则注重技能的培养,有的专接本的学生在专科时候的专业甚至不是学前教育,对学前教育的知识掌握很少,这样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困扰。

不管是普通本科毕业生和专接本毕业生,在论文写作之前都应该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就犹如在战场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资料的匮乏,会使毕业论文的写作变得盲目。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大胆质疑,多问为什么,并提出自己的 意见和建议。善于提问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写出更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二、以下相关论文选题,可以做为参考

1、幼儿园游戏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2、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3、幼儿园区域游戏组织策略探讨。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论文题目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一):

通过益智区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要: 益智区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二、在操作中让幼儿感到快乐。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益智区 有效的材料 动手操作能力 操作兴趣 感受快乐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可见动手操作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发展。

手部的小肌肉群也只有多活动才能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细。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获得知识能力的源泉。

所以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感兴趣,为幼儿的操作提供自由的环境,鼓励幼儿去探索、动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益智区就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动手动脑的学习环境。

益智区是幼儿园的常规区域,可供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着力于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活动区角。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益智区材料的有效投放不但影响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也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起到决定性因素。

一、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在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足够丰富的前提下去探索、去发现。

每个孩子兴趣不同、能力也有所差异,只有在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的各种材料,才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去操作,锻炼其善于动手能力。

幼儿天性好奇,提供有趣丰富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研究,这样的状态幼儿是轻松愉悦的,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探索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益智区材料投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特点去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不适宜,幼儿在区域中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去破坏玩具。

在提供材料时要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不同,随时调整材料的操作难度,突出材料的层次性。

提供材料的难易程度过低,幼儿摆弄几下就没了兴趣,根本谈不上探索。

材料的难易程度过高,幼儿不会玩,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

只有在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投放难易程度适宜的材料,幼儿才能很快进入探索过程,在玩中去探索知识,懂得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逐步养成探索品质。

二、在操作中让幼儿感到快乐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是幼儿展开智慧翅膀的天空,幼儿在操作、摆弄、摸索、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发现的喜悦。

经常会听到区域游戏中的小朋友高兴的说到:"我终于知道这个怎么玩啦!""我来告诉你这个应该怎么摆!"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材料中的奥秘,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新学期老师制作了《找找丢失的扑克牌》的玩具,投放的第一天老师就发现男孩子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

豆豆和石头经常两个人一起去操作,还小声的交流,在操作扑克牌的游戏中,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受到喜爱的还有《水果对对碰》的游戏。

老师在孩子吃过果酱的小盒子里贴上各种水果的图案,然后扣在棋盘上让孩子找到两个一样的水果,谁找到的多谁就获胜。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玩的特别投入,小心翼翼的翻开盒子,找到了相同的水果后开心的笑出声,满满的自豪感。

在快乐的气氛中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激烈的围棋对弈中,孩子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孩子在益智区,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得到了快乐。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为此,我们也经常通过家园联系栏和家长介绍我们益智区的特色和对幼儿能力提升的帮助。

从而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老师相一致。

在合适的条件下,老师还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合作制作简单又有趣的益智区材料带来班里和小朋友共同探索分享。

孩子操作着自己制作的材料兴趣也更浓厚了。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二):

益智区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 要】

益智区区域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易于幼儿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投入到探索学习中,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多样的益智类材料,手、眼、脑并用,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也会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因此益智区活动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深入探索益智类游戏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益智区 区域活动 动手操作 能力 探索 规则

拼摆 自我学习 自我探索 自我发现 自我完善

在幼儿园中,我们把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的游戏称作益智类游戏。

在进行益智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按照区域游戏的基本规则要求进行游戏,在对物体感知、辨别、排序、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多样的材料,手、眼、脑并用,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才能以智慧和技能,赢得一种心理的`满足。

益智区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易于幼儿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投入到探索学习中,它可以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它还可以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感官的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益智区活动内容有拼摆游戏、数学游戏、迷宫游戏、棋类游戏、民间益智游戏等,每一种益智区活动内容对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拼摆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拼摆游戏是指提供各种形式的拼摆材料,幼儿在拼摆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来构建图形。

拼摆游戏一般分形体拼折组合和各种形式的拼图两类。

形体拼折组合一般是利用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积木进行创造性拼摆,如魔方、魔尺等。

幼儿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组合出各式各样的造型,他们努力探索,其作品的丰富程度甚至会超过成人。

各种形式的拼图是将切割的零片拼图打乱顺序后,重新拼出一个完整的平面图像或者立体作品,如七巧板、拼图等,幼儿特别热衷于此类游戏,他们总是能根据细致的观察迅速组合画面,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则在若干次的拼、折、摆等技能中得以提高。

二、自制材料的数学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幼儿园来说"动手动脑"、"玩中学"这些字眼我们非常熟悉,这充分说明了给幼儿提供物质材料的重要性。

教师平时会在在益智区自制数学游戏操作材料,有感知等分、分类、排序、相邻数、数的分解组合等游戏。

感知等分游戏是指通过幼儿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感知不同形状的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幼儿会观察不同形状的等分,通过动手尝试比较来完成操作活动;分类游戏是指把物体相同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材质等,进行分类,这就需要幼儿手、眼协调一致地将各类珠子或者豆子分类取放于小盘中;排序游戏是指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等特征,或按规律进行排序。

这类游戏能够使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力和判断,从而进行准确的操作;相邻数、数的分解组合要求幼儿根据操作单内容完成操作活动,幼儿会在益智区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丰富的自制材料,完成游戏内容,在享受成功能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数学游戏是益智区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游戏。

往往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还有数字排序、数量的比较、数与量的对应、测量、数的分解和组合、数的加减等。

此类游戏都需要幼儿在观察认知的同时灵活操作,它可以帮助幼儿在形成数概念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迷宫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迷宫游戏具体操作方法是提供详细的迷宫、图纸,按照操作方法,一步一步地顺利闯关,最终到达胜利的终点。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幼儿不停地、反复地尝试通往宫殿的道路,他们就是通过这种多次反复的操作行为,满足对游戏过程体验的需要,而这种满足又会变成新的行为动机,提高他们挑战更高难度游戏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动手操作能力也逐渐发展。

四、棋类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益智区的棋类游戏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的一种操作活动。

棋类游戏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跳棋、五子棋、象棋、围棋、飞行棋、扑克牌等。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层次性的投放。

这类游戏多属于规则性的游戏,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在思考的同时往往需要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因此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以培养。

五、民间益智游戏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民间益智游戏是民间游戏的一种,这类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易懂易学,一般是由小组合作进行的,每个游戏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需要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民间益智游戏有翻花绳、挑冰棍儿棒等。

幼儿玩翻花绳游戏时需要手、眼、脑的协调一致,五指灵活钩绳、翻绳,玩挑冰棍儿棒游戏时需要仔细观察小棍的叠放方法,再选择角度去尝试,不去碰触附近的小棍,这需要幼儿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游戏才会顺利进行。

益智区活动主要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为主,它是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会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

可见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在益智区的操作过程中智力就得到开发,最终达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三):

关于幼儿园益智区废旧材料的有效利用

内容摘要: 开展课题研究已经有一学期的时间了,我们在对益智区的观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与经验,使我们对于"益智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教师指导"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我园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注重了对废旧材料的使用,针对不同年龄组幼儿特点,投放适合幼儿内在需求和年龄特点的废旧材料,培养了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指南》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资源,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发挥益智区其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废旧材料 益智区 开发与利用

一、废旧材料为幼儿益智区创设空间氛围奠定了基础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艺术领域中也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1.给予新颖的刺激,为幼儿良好游戏奠定基础

《指南》中提到:幼儿游戏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2.给予吸引,为幼儿创设良好氛围

《指南》中提到:幼儿游戏场所形成和谐、温馨和心理氛围,使幼儿游戏感到轻松与愉快。

我们将墙面充分利用起来创设百迷宫就是利用废旧吸管和海绵垫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幼儿更好的进入生活化的游戏状态。

3.材料投放有趣味性,使幼儿能专注游戏

我们都知道废旧材料具有探究性和操作性,例如大班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参与一些探索性、操作性强的游戏。

幼儿的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精细动作能力、观察力、专注力等方面能力发展欠佳,因此提供有一定难度、可变化的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

在投放的时候加入废旧材料的制作,如生活材料中牙膏盒、废纸箱、等等都是区角活动中的好材料,我们利用纸盒做了小孔成像,老鼠吃奶酪等材料,这些废旧物品取材方便、来源广泛,既丰富了操作的材料,又节约了开支。

这样更增加了幼儿和材料之间的熟悉度,为幼儿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我们还将废旧材料放在益智区的筐中,供大班幼儿自己尝试制作益智区材料。

二、废旧材料在益智活动中的合理利用

1.废旧材料的合理收集和整理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动功能灵活的生活中常见材料来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要将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我们可能会利用各种桶类做钓鱼、穿孔、天平之类的材料,利用各种充值卡做数与数的材料,利用各种杯具制作电话,传声机类的游戏等等。

2.利用废旧材料创设益智区背景环境

(1)纸系列的材料运用:用纸卷成纸棒做壁挂;用纸卷成纸环做小蜗牛;用纸卷成长短不同的纸棒来插纸偶等。

(2)盒、筒、箱系列材料的运用:用纸箱做成拼图玩具、用小薯片盒做益智区操作材料、用大薯片筒做娃娃、插花、益智区玩具;用香烟盒做益智区操作材料。

(3)饮料瓶、油桶系列的运用:用饮料瓶做底座;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做小班动手操作区的活动材料;装饰油桶并装满沙子,摆成小路让幼儿游戏;露露瓶捆在一起摆成小路、做成高跷供幼儿游戏;

(4)石头、贝壳、包装袋系列材料的运用:用石头、贝壳进行拼摆。

三、教师引导贯穿,为幼儿提供支撑

《指南》中提倡: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为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发挥区域废旧材料的价值利于幼儿的参与。

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废旧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活动,创新好环境,创新活动教具,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幼儿成长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12月。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 年10 月9 日

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幼师毕业论文题目

导语:教育市场的形成、择校潮流的涌动, 对优质的小学教师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小学教育专业市场领域谁先胜出, 就看谁拥有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所以, 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只有揭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基础, 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以下是我整理幼师毕业论文题目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 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 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 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 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 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 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 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 成本的调查研究

42、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43、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