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农村人饮工程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4:03:47

农村人饮工程毕业论文

“十五”期间,x旗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局以农牧区工作为重点,以解决农牧民饮水困难,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改善农牧民健康状况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配置水资源,坚持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同经济发展、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十五”?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加强领导,明确目标,通力合作,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真正成为利民、富民工程,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现将20xx---20xx年我旗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总面积3415平方公里,辖有4个镇,1个乡,1个苏木,有178个行政村,537个自然村,19个嘎查。总人口202244人,其中:农业人口164481人,牧业人口2967人。

x旗海拔高度1325~1802m之间,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寒冷期长,无霜期短,大风日多,降雨量少,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无霜期9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而多年平均蒸发量毫米。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入渗系数小,河川径流少,境内没有地表河流。水资源总量为万m3/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万m3/年,地下水资源量万m3/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万m3/年。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农牧区大部分人畜饮水以开采浅层水为主,水质硬度高,缺碘,含氟量高。近几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快速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一些地区农牧民生活饮用水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干旱少雨气候频繁发生,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传统的以开采浅层水为主的筒井取水形式已不能满足需水要求,严重缺水困扰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因此解决农牧区饮水困难问题,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身体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

二、20xx――20xx年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1、人畜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批复情况

20xx-20xx年自治区共批复人畜饮水及防氟改水工程62处,分布在62个自然村,拟解决万人,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和改水问题。其中:防氟改水工程1处,拟解决2100人,1600头只牲畜的改水问题;自来水工程?22??处,拟解决?万人、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集中供水点40处,拟解决万人,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批复工程总投资130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8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522万元。

国家投资实际到位756万元。(盟从2001年第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费中扣除全盟水资源普查费10万元,扣盟农研所种薯场工程费6万元,从第二批工程费中扣盟农业局万寿滩良种场工程费8万元,三项共计24万元)。分年度批复资金计划详见附表1。

2、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自治区20xx-2004年人畜饮水工程批复计划和资金到位情况,我旗20xx-2004年共解决60个自然村,万人,万头(只)牲畜的缺水和改水问题。解决缺水自然村60个,解决万人,万头只牲畜的缺水问题;解决改水自然村1个,解决万人,万头只牲畜饮用高氟水问题。共建自来水供水工程16处,使23个自然村,万人饮用上了自来水;建集中供水点工程37处,使37个自然村的万人结束了从村外拉水吃的历史。

20xx-2004年完成人畜饮水水源工程:共打深机井41眼,总进尺4058米,建地表拦蓄工程1处;配套安装深井潜水电泵46台套,功率千瓦,安装调频供水设备9台套,功率千瓦;铺设输水主管道千米,支管道千米,入户管道千米,入户1996户;建检修井61眼,消防井10眼,建机井管理房52间平方米,砌筑院墙360延长米,架设高低压线路千米。共完成土方万立方米,石方万立方米,浆砌石体万立方米。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以劳代资万元。

20xx年自治区批复我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2个自然村2700人,3400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批复投资9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0万元,群众自筹38万元。该项工程目前尚未完工。分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详见附表2。

三、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具体做法

“十五”期间,旗委、政府对国家实施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十分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保障农牧民基本生存和身体健康做为全旗农牧区重点工作来抓。我们按照自治区下达人畜饮水解困工程项目实施要求,为顺利、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实施及工程建后的良好运行和管理工作,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

1、行政领导责任制

为逐步改善干旱地区农牧民的饮水、改水问题,加强农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体系,旗委政府把该项工作列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在项目建设前期,旗政府成立了以旗长任组长,分管旗长任副组长,水利、财政、计划、卫生、审计、乡镇领导为成员的“太仆寺旗人畜饮水解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旗的人畜饮水解困项目管理工作。同时,在水务局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旗到乡镇到村,层层签定责任书,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组织保障体系。工程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程现场了解指导工程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工程规划建卡制

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牧区饮水解困工程规划,是解决农牧区饮水问题的前提条件。为此,我旗聘请专家对全旗地下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估调查,摸清了地下水资源量,由卫生部门对全旗饮用水水质状况进行化验分析,结合全旗实际情况,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完成了《太仆寺旗‘十五’人畜饮水解困项目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建卡制度,由水务、卫生部门派专人在乡村负责人的配合下,逐村逐户摸清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建档立卡,明确工程措施,投资规模,效益户数人口数,为分期分批逐年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提供依据。

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

项目工程建设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施工、材料采购等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增加了透明度,确保了工程质量并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工程项目全部实行合同管理制,对项目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建后管护等各个环节均签定合同,用项目合同制约当事人的责任、权力、义务。在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过程中,监理人员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对水源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水泵、管材等材料物资质量、价格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工作中的漏洞,起到了很好的督查作用。

4、项目资金实行“三专一封闭”制

在饮水解困工程项目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三专一封闭”制,做到专项资金专人管理,专项使用,保证资金使用合理、规范,也保证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顺利实施。

5、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制

各项饮水解困工程完工后,由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及各有关技术规程要求、标准进行检查初验,实地核实各种数据,建立档案台帐,并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报告,从而保证了各项工程的工程质量。

四、饮水解困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十五”期间,为不断完善我旗农牧区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真正使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我们以保障农牧民生活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理体制和精简、高效、低成本的运行机制。

1、管理体制

工程竣工后,我们及时与项目受益村签定《人饮解困工程移交书》、《人饮解困工程管护责任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程管护责任到人,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保护、维修,确保安全运行。明确了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建设的单个受益村工程产权归集体所有,受益村村委会或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的管理体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其产权归集体所有,工程由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程委员会由县级水行政部门或委托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组建,成员由水利部门,受益乡和村代表组成,村级代表要通过用水户大会选举产生;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饮水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其产权归个人所有。

2、运行机制

工程建后运行中,由村管理委员会或用水户合作组织行使工程管理职能,由专人负责,同时在水务部门的指导下,就水源保护,工程运行等方面知识进行集中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供水,降低运行成本。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水费收缴,财务收支帐目定期公布,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创造良好的运行机制。

集中式供水工程经营管理方式分两种:

一是集中供水点采用以自然村成立用水合作组,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的方法,供水管理人员1~2名,收费标准:以供水的管理人员工资+机电费用和维修费,收费一般~元/吨。

二是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苏木所在地和跨村自来水供水工程。供水管理人员2~3名,收费标准2元/吨,用水少的地区适当增加。

3、水源保护

加强水源地保护,是保证工程持久发挥效益的重要环节。首先加强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限制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有害物品堆放,加强污水排放管理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供水水源污染;其次要由卫生部门人员,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化验,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五、饮水解困工程成果

我旗农牧区饮水解困工程经过五年的努力,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52处,改水工程1处,完成总投资万元,使万农牧民彻底摆脱了缺水、饮高氟水的历史,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再一次解放了劳动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缺水贫困地区的群众从此结束了祖祖辈辈拉水驮水的历史,大批青壮劳动力从找水担水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增加了经济收入。“昔日吃水贵如油,今日吃水拧龙头”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受益项目区群众摆脱吃水难问题,也摆脱氟斑病、骨质疏松、骨变形等疾病的困绕,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邻里和睦,庭院整洁,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受益项目区在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庭院经济,各家各户满院绿色,房前屋后种满了蔬菜瓜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随着我旗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城区扩建工作,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已呈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趋势。以旗行政中心为主体的新的办公区域座落在宝昌镇南部,以宝龙小区为代表的各类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在宝昌镇落成,以沃尔图薯业深加工生产基地为主的各类加工业落户宝昌镇周边,商业网点、餐饮、住宿服务业发展迅速,使宝昌镇镇区面积由原来的km2,发展到km2,宝昌镇周边的城北村、东明村、西坡村、菜园村、宝胜村已出现机关单位、城镇居民和村民混居的局面,原已有的人饮工程出现使用范围不明确的现象。只有跨村社建设供水管网,并入城镇供水系统,才能彻底解决这种现状。

2、我旗大部处于低山丘陵区,自然村落的形成大都是依山而居。山坡下地下水埋深较浅,便于开采,可利用筒井、压水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同时还可以进行庭院灌溉;而在坡上居住的村民却无法用筒井、压水井等取水设施解决吃水问题,只能到坡下拉水、担水。同时,由于我旗自然条件恶劣,常常是十年九旱,旱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靠开采浅层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依靠国家人畜饮水解困项目,打深井建蓄水池或在人口密度大的村建自来水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是唯一途径,一劳永逸。

3、随着国家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出现了举家搬迁,大量劳动力外流的现象,尤其是干旱缺水,没有水浇地的村都是近50%的人口外流,使得已解决人引工程的村出现使用人口减少现象。

4、近几年,我旗以西芹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农民千方百计发展小型水浇地,种植高产高效蔬菜作物,这种情况下,有各别的人饮深机井改变用途成为灌溉井。

七、今后发展思路

针对我旗经济社会、自然状况,总结“十五”期间实施人饮解困工程建设经验,在“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我们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目标,依托国家人饮项目扶持,结合全旗扶贫移民规划,着重解决严重缺水和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力争打破乡镇、村社界限,集中连片,成规模发展供水工程。

1、千斤沟镇台头沟、葫芦峪?个行政村,位于千斤沟镇东沟小流域,该区域严重缺水,群众反映强烈,饮水困难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上游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社建设自来水工程,解决人、畜的饮水问题。

2、千斤沟镇十号、七号、二联、头号、西坡5个行政村位于千斤沟镇中沟小流域,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我旗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人饮水以庭院小筒井取水为主,已面临污染的威胁。建设以七号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社的自来水工程,可解决2080户、7420人、(头)只?畜的饮水问题。

3、红旗镇卫国、红卫、红喜、红义、光荣,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地处我旗西北部,同白旗接壤,地下水资源贫乏。该地居住相对集中,地形较平坦,适合建集中联片的自来水工程,可解决1131户4229人?(头)只畜的饮水问题。

4、结合移民工程建供水工程2处,骆驼山镇后山椅子有村民75户,由于该村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差,经济十分落后,旗政府移民工程规划把该村迁移到五间房、骆驼山围子两个村落户,我们计划建两处供水工程。

5、在旗境内边远偏僻的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又不适于集中连片的村社还需深机井,建集中供水点解决集中供水问题。

迫切需要解决的有,红旗镇:庙地村、后庙地村、新合村永全场、五亮村大井、赵家沟、狐家沟;骆驼山镇:黑山庙、小南营、第五师;幸福乡:张喜营子、五星村、永久村徐家营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日益重视,社会对于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安全工程本科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范文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及对策

摘要: 文章 分析了宣城市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管理

0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农村长期饮水不安全的历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生态恶化加剧,水源地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保障这些工程的供水水质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水质现状

2014年,通过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抽查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合格率整体不高。全市共监测水样440份,合格270份,合格率仅。7个监测地区中,饮用水合格率最高的是宁国市,为,最低的是绩溪县,为;宣州区及泾县均超过70%,分别为和,广德县为68%,郎溪县和旌德县均低于50%,分别为和。共监测指标12501项次,合格12250项次,合格率为。其中,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消毒剂指标合格率为。从监测结果看,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微生物和消毒剂指标,尤其是单村工程,水质处理工艺简单,还有部分工程没有安装消毒设备,有的即使安装了消毒设备,但使用不规范或根本不用等等。主要表现在2011年之前建设的大部分单村工程未按要求配备消毒设备,枯水期易受山林腐殖质、野生动物活动等影响,水源水质不稳定。已配备消毒设备的少数工程存在操作使用不当。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水质存在问题如下:

(1)水源地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生态恶化加剧,水源地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比,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对乏力,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大多数只是由水利部门设立了一些警示标志或标牌。部分工程未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未制定具体的水源保护 措施 ,水源地和饮水安全工程所在地没有设立标志,一些工程在水源地树立水源保护牌,但没有将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禁止行为进行明确告示,有的水源保护范围、措施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水源保护。

(2)水质检测能力整体不高。目前,各县市区主要依托本县卫生部门的疾控中心开展水质检测,但整体检测能力不高。大部分检测指标偏少,宣州区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1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3项;郎溪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4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4项;广德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4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2项;宁国市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7项、出厂水和末梢水26项;泾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0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2项;绩溪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3项、出厂水和末梢水27项,旌德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3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3项。部分规模水厂没有按要求配备水质自检设备和专业检验人员,有的配备了检测设备和人员,水质检测的频次和项目也不规范、不全面,导致部分工程供水水质难达标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不容乐观。

(3)水质监测不能实现全覆盖。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46处(其中规模水厂82处,单村工程664处),但列入2014年度省农村改水项目水质监测县的监测点只有114处,监测覆盖率仅15%。目前,除了列入省农村改水项目水质监测县的每个监测点每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规模水厂由卫生监督部门定期抽检外,其余工程只在建设前和建成后各开展一次水质检测,后期运行后几乎没有开展过水质检测,不符合相关检测频次要求。

(4)管理人员服务水平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中,绝大多数 文化 水平较低,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管理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尤其是单村工程,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当地村组的农民。规模水厂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水质检验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亟需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管理人员对配备的加药、消毒、检验等设备不会使用或不能按有关规范要求使用,难以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

(5)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群众对于水源保护区的概念不太清楚,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禁止行为。虽然已建工程基本上都配备了消毒设施,但大部分单村工程因群众饮水习惯或口感问题而未正常使用。从平时开展的检查和走访来看,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概念不够清楚,觉得只要不喝生水,细菌超标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3对策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安徽省环保厅、水利厅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提出了明确的划定要求。2015年6月底前完成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式工程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并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确保护的级别、范围和禁止事项等。目前,我们正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宣州区已完成2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对于位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村组,通过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外运、调整 种植 结构和规模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圈养畜禽等措施强化污染治理。同时,积极配合环保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及专项整治等 方法 ,对工业企业设置排污口、非法排污等违纪饮用水源安全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维护水源安全。

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

鉴于我市县级水质检测能力严重不足,检测项目和频次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为规范水质检测工作,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很有必要。目前,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市已完成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 实施方案 编制和审批,全市县级水质中心建设批复总投资万元,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各县市区水质检测中心将具备地表水源水29项和出厂水、末梢水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按有关要求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进行抽检和巡检,及时监测供水水质状况,实现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供水安全。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已建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规模水厂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水质检验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对技术服务要求更高。建立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利用各种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消毒设备使用以及供水管道和设备维修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行水质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进一步提高各运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卫生 安全知识 ,帮助广大用水群众提高饮水卫生意识,同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诉热线,鼓励公众举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良好氛围。

4结束语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在水利部考察时指出,努力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为群众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政府应尽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既要充分落实环保、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责任,也需要广大群众和供水单位共同参与保护和监督。我们将以讲话为动力,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提质增效规划编制,统筹谋划,逐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进一步加强工程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确保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2]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Z].2012.

[3]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Z].2014.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S].2008.

[5]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Z].2001.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多目标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形成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从投融资角度,对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投融资;水价;机制

1概况

巴彦浩特及沿线苏木镇饮水安全工程任务是为解决当地及沿线苏木镇缺水问题,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工程设计供水量1298万m3/a,工程供水规模最大日供水量万m3/d。工程主要由取水工程、四级加压泵站、输水管道、净水厂等组成。

2融资方案

巴彦浩特及沿线苏木镇饮水安全工程由项目法人作为融资主体,进行融资活动,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并承担融资责任和风险。本工程资金来源按照资本金占工程总投资70%,其中,政府投入50%,供水区自筹50%考虑。按国家对固定资产贷款的有关规定,考虑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银行贷款占工程总投资30%,贷款期限15年,年利率。

3成本费用估算

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本项目总成本费用包括水资源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 费、 保险 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等费用。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以后的费用。总成本费用万元;单方供水成本元/m3。其中,经营成本万元,单方经营成本元/m3。

4主要财务指标

生存能力分析

本工程总投资收益率为,投资利税率为,资本金净利润率为。多年平均净现金流量为万元,现金流较充足。

偿债能力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折旧费及未分配利润,贷款采用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工程可在15年内还清全部借款本息。项目还贷期资产负债率最高为,随着工程投入运行,资产负债率很快下降,还清借款本息后,资产负债率下降到,说明本工程在拟定的资金筹措方式下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

在财务收入与利润分配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资金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指标如下: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为万元,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资本金财务净现值(税后)为万元,投资回收期(静态)为年。

5敏感性分析

选择销售价格、经营成本及固定资产投资这3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选择变化幅度为-20%~20%时,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在~之间变动,各方案均高于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4%,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6结论与建议

修改下近年来,我们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由于没有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因而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河流生命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统筹解决河流治理开发中的各种问题,坚持治理开发和管理保护并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流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一、河流生命 河流是大气环流和地球下垫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地球上的水以液、固和汽等形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构成了地球的水圈。水圈中的水蒸发成水汽并随气流运动输送至各地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蒸发、一部分降水下渗,还有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或地下径流,并最终回归大海(特指外流河)。这样一个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蒸发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形成的往复循环过程,构成河流的基本水循环。 河流生态系统指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属流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是陆地和海洋联系的纽带,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河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相关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并具有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等多种功能。河流生态系统水的持续流动性,使其中溶解氧比较充足,层次分化不明显。 河流生命应是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存和良性循环,包括河流全部生态要素——基本水量、水生生物、稳定的河道、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等。河流作为天然地表水流,以一定的基本水量在固定的河道内,以稳定的、正常的水流动为特征。河流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它由水流及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生命系统。河流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生命系统,它由河流源头、湿地、通河湖泊,以及众多不同级别的支流和干流,组成流动的水网、水系或河系。河流还是一种开放的生命系统,包括它的水道系统和流域系统。它们之间有大量的、迅速和丰富的物质生产和能量交换。这也是河流生态结构的重要方面,是河流生命的必要条件。其中河流中的植物系统,流域的植被系统特别是森林,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河流生命运转和生存起着关键作用。河流系统与流域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流域的人工生态系统,如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其他生产系统,它们是与河流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与河流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应该看成是河流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所有这些因素的动态过程对河流生命也有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河流的生命本质就在于河流水循环系统中周而复始流动的水,这个系统包括海洋~大气水~河川~海洋之间的平面循环系统,也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的立体循环系统。正是有了河水在大海、空中和河川之间的循环流动,及其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降水之间的持续转换和密切联系,才有了河流生态系统的产生、维持和繁荣。 河流健康生命是指河流的生机与活力,河流所具有的正常功能和作用。是在兼顾河流自身需求和人类需求前提下,河流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持的能力。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即是以顺应河流生命运动自然规律为原则,通过调整人类对黄河的行为方式,使河流能够为本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可持续的支持。一条健康的河流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能保持常流不息的基本水量、保持水沙协调和良好水质、安全排泄洪水泥沙,且能满足人类和其它生物等一定程度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对外界干预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或适应能力、河流本身和流域面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应使干流水循环保持连续、水系保持基本完整且能够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繁衍生息,保持生态平衡。 河流生命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一是河流具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能力,这是所有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实际上,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在河流水循环中,水的物理状态、水质、水量等都在不断变化,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环节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二是河流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从地质年代讲,每条河流都将经历生长、发育和衰亡的演变过程。以黄河为例:据考证,在距今6000万至240万年间,目前黄河流域所在区域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板块下沉者成为湖、上升者成为山,之后的地壳运动又把一个个独立的湖联接成内陆河,然后进一步演变形成今天的黄河。三是河流具有进化能力。随着气候和地壳的不断变化、人类对河流干预不断增强,地球上每条河流都将继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包括水沙条件的变化,以及与水沙条件相适应的河床形态调整。四是河流具有对外界刺激的强烈反应能力。河流的水循环规律取决于大气环流机制和地球下垫面状态,二者的任何改变都将深刻影响河流水文循环的路径和过程。几十年来,黄河流域水沙形势和河床演变形势的重大变化正反映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叠加效应。 河流生命的核心是水,命脉是流动,河流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水的持续生产和再生能力,即河流可以自然地、有规律地、持续地产生水并再生水;二是自然流动能力,即维持河流自然水循环的能力,保证河流连续而有效的自然流动的能力;三是自然生长及自我修复能力,即自然养育一定量的水生生物(包括水草和鱼虾等)并维护修复水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四是供水能力,即自然公平地供应水资源的能力,包括人类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五是自然造地造景能力,即培育和维持流域湿地、盆地、河口土地和河流自然景观的能力,包括依附于河流和滨海的生物系统、河口淡水湿地和河道内湿地等;六是排洪能力,即排泄洪水的能力,包括河槽的过洪能力和堤防的抗洪能力;七是水流挟沙能力,即排泄泥沙的能力,包括河槽的过沙能力和堤防的抗沙能力;八是承载能力、纳污能力、净化能力,即承载一定的污染物、抵御一定程度污染和净化一定量污染物的能力。 二、流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流域可持续发展应是在维持流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整体平衡、良性循环、功能良好的同时,充分满足流域现代及未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一般来说,陆地上的水是以流域为单元、以江河湖泊为载体存在的。流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地理单元和水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开发利用相互影响,水量与水质相互依存,水的开发利用各环节紧密联系。其本身又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模式、文化传统、生态环境景观和水循环规律。流域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河流中的水是这个循环中的重要载体,人类生存过程是生物循环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产、生活只有在不破坏这个循环的环节和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才能使其得到发展。因此,以流域为单元研究流域圈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规律及其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应是保持整个流域发展的公平性(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区际公平、人河公平等)、安全性(满足人类的粮食、能源、饮用水等基本生存需求)、舒适性(生态环境平衡良好)、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协调持续发展),达到人水和谐,保证流域的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是一切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生态环境改善,还是粮食供给、经济发展等等,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应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坚持人水和谐相处。即“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不得危及其它物种的生存、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我们都有公平分享流域环境资源的权利,也同样都负有保护流域生物资源的责任。在治水中尊重自然规律。在防洪减灾方面,要科学安排洪水出路,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在应对水资源短缺方面,要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加强预防、监督和治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水资源保护方面,要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尤其要严格管好饮用水水源。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国民经济和水利发展,统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统筹解决不同领域水利发展中的问题,使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环境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源泉,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全过程;因此,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较为核心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环境伦理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变自然物为社会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所谓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与自然界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合理协调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再生产。 四是坚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即“热爱自然和自然美,尊重其它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隐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去有些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人可以任意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从而造成对自然大肆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因此,一定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将仅仅面向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扩大到大自然,承认包括动物物种在内的整个自然具有自身的价值,承认生物不同物种之间在他们相互依存这种意义上有平等的价值和平等的生存权利,承认生物界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价值大小和高低的差别。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看,尊重生命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旋律。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类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因此,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维护自然的完整和多样,不再把自然作为剥削、统治的对象,而应该视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和伙伴。 五是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要坚决维护流域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和健康,按国际通行标准,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不能超过相应区域的环境容量,各类有害物质即使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也不应对人类或其他生物产生危害,保持物种多样性,使流域内保持一定的物种和遗传基因资源,保持足够的森林、水面、湿地面积,保持一定的地下水位,保持河流的连续性、水陆的连续性,防止河道断流及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生态建设提升到压倒一切的高度,为盲目扩张的人类活动限定一个不可逾越的“保护区”,把流域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合理开发利用,打造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使生物与人类一样享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河流的价值,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达到河流生命的健康,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六是坚持按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每一条河流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河流生命的负荷只有在其承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持流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必须把河流的承载能力放在首位,以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本条件,确定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规模。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有计划地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重视并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同时,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拉动作用,不断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水价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公正公平,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河流与人的公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人的权利与河流的权利常常会出现矛盾,需要按公正的原则实现权益的合理分配。 三、河流生命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河流健康生命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基础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构成地球物质循环的基本载体,是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纽带,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物种的进化、气候的变迁、地貌的变化都与水的运动与循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可以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不论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还是现代文明的居地,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大江大河为流域地区的人流、物流提供了舟楫之便,为两岸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自古以来,人类都 “逐水而居”,早期的文明也多是以河谷为基础,扩展到全流域或其他流域发展起来的。曾经依傍着良好的水土资源、环境,在农业文明阶段创造的闻名于世的西亚巴比伦文明、地中海腓尼基文明、北非撒哈拉文明、中国楼蓝文明等等,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都是由于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违背水利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原则而相继消亡。昌盛时期的中国,莫不以水利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措施。现今许多国家都沿河建立了工业走廊,形成了沿河产业带。截至1999年底,我国共有668座城市,其中638座城市受河流的恩泽,4个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都傍河而建。充分说明古之发展源于流域,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流域,可持续发展也要依赖于流域。 河流可以涵养植被、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美化景观,保证各种生物链条的正常衔接和平衡,促进生态功能的优化和加强,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它既富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又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在河流的价值中,一部分是实物型的生态产品,即可直接消费的产出和服务,包括河流直接提供的食品、药品和工农业所需材料,也包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流通中得到体现。另一部分是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环境、气候、水质、人文等功能。即对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支撑功能,也是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包括河流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水分的涵养与旱涝的缓解功能;对于洪水控制的作用;局部气候的稳定;各类废弃物的解毒和分解功能;植物种子的传播和养分的循环。此外,无论是高山大川、急流瀑布还是潺潺溪流以及荷塘秋月,其本身具有的巨大美学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心理依赖和审美需求。在历史长河中,河流自然遗产财富是几千年人类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2、河流对人类及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河流是运动于时空之中的客观实在,它有其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目的性和内在价值,它在地球系统中的生存,是在与其他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实现的,并以生态规律自发的作用进行适应性配合和调节,而且它对于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淡水资源或者河流的效用价值,是以河流的健康生命为基础和前提的;一旦河流自身生命系统发生危机,以河流为依托的其他生态系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其效用价值也就会消失,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繁衍生息的生命力也将逐步衰竭。人类社会一旦违背了河流的生存发展规律,对其过度索取,超过河流的承受限度,它就会对人类施以强烈的报复。近年来,气候异常,接连出现长江大水、黄河断流、沙尘暴肆虐等自然灾害都与人类侵害自然、过度索取有关。当前,水利所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表面上都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要使河流为全流域庞大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提供持续支撑,就必须先使河流自身具有健康的生命形态,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保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3、流域可持续发展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有力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的统一整体。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使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持续发展,保持流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河流健康生命。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河流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河流的生命健康。以黄河为例,二十世纪以来,黄河的生命正在受到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严重影响,人们从喜忧参半的黄河流域发展进程中发现,近、现代工业化的历史是一部征服、统治包括黄河在内的自然环境的历史,这种以“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自由”、“人类压倒自然”作为首要价值观念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使人类饱尝了“先污染(破坏)后治理”和不可持续发展的苦果,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传统的不可持续的黄河流域发展方式不仅在制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而且在破坏黄河流域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由于日趋严重的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生命遭遇了严重的削弱和挑战。流域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再突破黄河生命的底线,使黄河不断受到断流和洪水等威胁,黄河流域出现人口、环境、资源和能源等危机,这都是人类大肆向黄河掠夺索取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坚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自然和经济规律,实行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严格保护、有效治理和系统管理,采用科学的、技术的、工程的、文化的、教育的、宣传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各种方法、途径和措施,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依靠制度变革推进水利由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从 “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环保产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坚持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流域的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使河流永葆生机和活力。 3、河流健康生命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河流的健康生命,河流的健康生命也离不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而水是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河流健康生命的纽带和基础,只有实现人水和谐才能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河流健康生命。因此,要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河流的价值,不仅确认河流(自然界)对人的价值,而且确认河流(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不仅要求流域人们相互尊重,而且要求人们热爱河流(自然)、尊重河流生命;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且人与河流(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从河流(大自然)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大自然)的朋友,使河流的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一方面承认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意义,把遵循生态规律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承认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人类社会应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又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保护自然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从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遵循生态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农村饮水相关毕业论文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最后,到万方等地进行检测,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我这有一些题目,你可以做参看的系统安全工程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评估方法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能源安全工程研究体系的含义

这是个大学生的还是中学生的?什么类型的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还是职称论文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卓吉华重庆农村环境问题同全国一样令人堪忧,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约束。特别是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禽兽和水产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以及乡镇企业污染,不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务必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解决。一、重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较为严重。据调查,全市畜禽养殖规模换算成生猪当量约3570万头,其中,猪年出栏近2000万头,家禽年出栏亿只。年产畜禽粪尿总量近7500万吨,进入水体的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和TP(总磷)分别为万吨、万吨和万吨,其中畜禽粪尿产生的COD(化学需氧量)污染负荷与全市工业和生活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相当。2005年长江、嘉陵江和乌江所有34个监测项目中,只有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和总磷3项超标,其中粪大肠菌群超标率为,石油类和总磷仅在个别断面出现超标。目前,畜禽养殖污染在梁滩河、花溪河等已大大超过流域内城镇生活废水的污染负荷,成为这些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肥水网箱、网拦养鱼造成水质下降,并在局部地区超过水环境容量,导致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二)农药、化肥污染比较突出。大量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物污染,造成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万吨,化肥的增加率远高于粮食的增产率;农药施用量2837吨(其中杀虫类和杀菌剂占),农用薄膜使用量万吨。其中,氮肥施用量为220公斤/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约2700吨废旧农膜残留于耕地中。此外,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范围也已由过去的城郊区域扩展到农村地区。(三)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全市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万人,仅占农村饮水总人口的。水质超标和水质污染导致饮水不安全人口高达万人、337万人,其中万人饮用高氟水,万人饮用苦咸水,饮用铁锰及硬度超标人口万人,饮用硫酸盐超标人口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220,63万人,用水量不达标人口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低人口万人,无供水设施人口万人。饮用水不安全,使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甲型肝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村成为肝病、结石、皮肤病的高发地区。(四)农村环境卫生差,垃圾、生活污水污染突出。居住环境没有实行人畜分离,没有统一的垃圾堆放点和处理场所,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农村居民的集聚发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现有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单位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无法维持正常运行,特别是三峡库区区县多为国家级贫困县,建设污水处理厂,“建不起、更用不起”的矛盾十分突出。(五)乡镇企业环境污染较为普遍。乡镇企业集中程度低,技术落后,大多数缺乏环保处理设施,规模效益差,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根据对三峡库区和渝西地区18个小城镇调查,其企业类型主要是煤矿、水泥、机砖、铸造、皮革、农副产品加工等资源利用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六)生态系统功能衰退,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林种和林龄结构不合理,退耕还林政策中经济林比例较低,林地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年土壤侵蚀总量为亿吨,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达亿吨。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地退化和“石漠化”。仅渝东南地区石漠化面积3125平方公里,占渝东南地区幅员面积的,加重了旱灾的发生率。(七)生物多样性受到较大威胁。农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加大了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使用农药以及大量污染物排放,不少物种的栖息地发生剧烈改变,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而环境的改变,又为外来入侵种的生存和扩展提供了空间。(八)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工程建设加剧农村生态破坏。一方面,地表失稳、地表水资源失衡、水质污染,水土流失与泥石流,以及土地资源的理化结构和生产力造成的严重破坏等。另一方面,公路建设环保措施不到位,造成局部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二、重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全市农业人口多,人均收入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8%,自我发展能力弱;全市平均垦殖率3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多,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加大了重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二是农村环境保护缺乏充足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社会整体投入不足,大多数乡镇没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沟,生活垃圾直接露天堆放,特别是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缺乏投资渠道,政策上缺乏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加上农村环境保护是公益性强、回报率低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而库区多为国家级贫困县,无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三是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难度大。农村环境问题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困难。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如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立法处于空白,现行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有的管理体制很难对农村环境实施有效管理,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保管理机构和队伍。四是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和社会关注度不够。由于没有适当的法律、相应政策和机制帮助农民减轻农村环境污染,现有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很难延伸到农村、农业和农村居民。农业产业发展只注重数量的扩张,不考虑环境容量,忽视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过量增长也必然带来环境问题。加上农村环保宣传教育不够,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不强,对污染的防范能力明显较弱。三、对策与建议重庆农村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库区水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库区移民的稳定和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育,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加强城乡发展统筹,加大对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指导。帮助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库区农民发展生态经济,切实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鼓励库区发展传统中草药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帮助发展库区环湖自行车赛、登山等一批体育与休闲产业,推动库区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工业项目。调整现有产业发展政策,如退耕还林中适当增加经济林比例。(三)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保新机制。国家已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为重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思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建议将三峡库区列为全国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地区,以及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地区,重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小城镇生活污染问题。(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基于重庆在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和库区农村环保基础条件较差实际情况,建议加强库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五)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必然要求。建议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六)加快农村环保法规和政策建设,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章,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立法进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新的环保政策与相关要求,包括制定有机肥生产、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鉴于三峡库区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防洪与生态安全、南北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面临移民安置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压力和困难,建议国家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农村饮水安全研究毕业论文

我觉得选择论文题目~应该以自己擅长的领域为依据吧,所以~你去看下(土木工程),看看你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是什么~然后再选择题目吧

你这边是本科对吧 题目很好选择的

饮用水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饮用水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是生命之源,而饮用水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期,我们根据县疾控中心近三年来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现状和引起水质变化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县饮用水水质现状

我县地处秦巴山区,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达798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沟溪760余条,汉江在境流程47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建成单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0多处,规模较大的集镇供水工程14处。目前,城区供水日常监测由县自来水公司实验室自行监测,并定期取样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承担着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监测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直接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三年来,县疾控中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xx),对全县12个镇20处省定的农村集中式安全饮水工程点,每年分别在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进行调查和采样监测,共监测微生物、毒理、感官性状和一般性化学、消毒剂4个大类33个指标。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县有70%-75%的饮用水工程被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出限值,而游离氯基本为0。除此以外,其它监测指标均未超标,表明饮用水源本身水质良好。其中,PH值随不同季节有所变化,枯水期PH值多在之间偏酸性,丰水期PH值多在之间偏碱性。水质总硬度在70-280mg/L之间,且80%监测点小于200mg/L,没有季节变化,总硬度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毒理指标、一般化学性指标等其它监测指标均稳定在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以内,没有自然有毒有害物质及工业污染。

二、导致水质超标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检测结果来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项目是微生物类,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

1.受到微生物污染源的污染。主要污染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全县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均是地表沟溪河流,从广大集雨区汇集,而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很多镇村存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冲洗厕所用水等污水,随地表雨水的冲刷流入小溪、河流,特别是一些农户住宅的排水管道直接通往沟河排污。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我县现有的农村饲养方式包括圈养、笼养和放牧,其中圈养和笼养设施大多是因陋就简,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建设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导致畜禽养殖废物废水直接外排。而牛羊以放牧为主,粪便多数散落在山坡草地上,这些粪便随雨水进入地表水,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2.农村饮用水处理专业化水平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普遍规模小,管理和技术基础薄弱。各集镇供水虽然建有较大水厂,有管理生产用房和净化处理设备,但现有水厂管理人员均是临时抽调人员或农村承包户,没有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对水厂的工艺流程了解不多,专业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他的分散式供水、小规模集中式供水普遍缺乏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水质检查设备,均未经过人为加工处理,直接取用水源水。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管理机构未建立。全县仅冷水镇成立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协会,出台有镇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将村级供水纳入集镇供水站统一管理。其他各镇均未成立专门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构,未将村级供水纳入统一管理。二是管理运行经费不足。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费征收标准较低,征收难度大,影响了供水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三是管理人员匮乏。按照农村安全饮水管理规范要求,水厂管理需要净化设备操作员、管网维修养护员和抄表收费员等。但目前我县农村饮水工程仅靠临聘人员管理,无专职管理人员。

4.农村饮用水监测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水源保护区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在水源地周边设常规监测点,水源保护区内污染现状底子不清,特别是农村集雨区的污染缺少准确科学的数据。

三、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饮用水的监测和保护力度,狠抓水源地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确保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卫生水、放心水。

1、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成立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发改、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各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全覆盖式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控网络,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形成科学

有效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2、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县卫生、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水质监测中心,完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要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监测点。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对于分散供水工程,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要落实水质监测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每次常规监测结果发现明显差异数据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发现有超标数据,应及时向水利部门和当地镇政府通报,由水利部门合同镇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方案。

3、突出抓好水源地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饮用水源地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资源量,水质情况、可供水人口、周围农村人口总量等。对重要的水源地要有统一的规划,切实加强管理和保护,特别是要在每个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设立保护区标志,严格控制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的排放。对于较大的水源地,由卫生、水利和环保部门联合组成水源地水质监测站,在水源地周边设常规监测点,切实加强日常监测,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并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水利部门在饮水工程建设时应首先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置保护区的界碑、界桩、宣传警示牌和隔离带,降低人员、牲畜随意进出水源保护区内而造成水质污染风险;农业部门要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积极推广建设氧化塘、沼气池、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污水处理设施,突出抓好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圈)建设工作;住建部门和各镇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各垃圾处置场必须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农业、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业尤其是规模养殖户的管理和指导,引导畜禽养殖专业户建设废水处理回用设施、畜禽粪便处理和利用系统,严格控制农村点面源污染源,严格禁止在水源地规划建设养殖场。

4、强化集中式饮用水工程的管理与监督。管理是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利部门是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主管部门,要坚持做到建管并重,强化饮用水卫生管理,落实好集中式饮水的生产加工,对供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镇政府要成立供水工程管理机构,将村级供水纳入统一管理,制定管理运行办法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切实加强对供水工程的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境水体的监测,努力营造优质良好的水环境;疾控中心要加大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水质变化;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对各种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督促供水单位做好饮用的加工生产,尤其是消毒管理,提高饮用水水质合格率。

5、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水源地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使其自觉地参与、支持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同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制订适合我县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内容与范围,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打击破坏水源地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使水环境保护和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改善饮用水质量,强化饮用水安全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的工作部署,人大副主任**带领农资环工委,分别到县水利局、环保局、供排水公司、**乡等地对我县饮用水安全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乡居民饮用水现状

(一)城市供水现状

我县城市居民的饮用水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由县第二水厂负责供水。该水厂位于**水库大坝下游,设计规模为4万吨/日,于20xx年7月建成一期2万吨/日的规模,取水源为**水库中层。供水方式为重力供水,采用七十年代的常规式处理工艺,流程为**水库原水经管道输送至澄清池,澄清后送至四阀滤池过滤,最后到清水池,成为成品水。目前拥有供水用户20742户,最高时供水量为万吨。汇源果汁云和公司建成投产后还需增加万吨/日的规模,现有的城市供水设施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供水需求增长和居民对饮用水安全的需求。

(二)农村供水现状

我县自20xx年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累计投入6759万元,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3处(崇头水厂、石塘水厂、紧水滩水厂),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132处,农村饮用水保证率已达95%以上。目前由县水利局委托县疾控中心对水质进行检测,基本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

**水库始建于1959年,库容1170万立方米,是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县政府于20xx年制定了《云和县**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成立了云和县**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局。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水库周边的村庄进行整治,实行了垃圾集中清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开展农业统防统治,切实减少了面源污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面源污染影响水源质量

县政府积极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改善水源生态环境,提高水源质量,但仍难以有效杜绝面源污染。**水库流域涉及**乡6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0xx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笋竹林万亩。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残留物和农村生活污水、废弃物等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成为主要污染源。

(二)潜在工业污染危险

虽然我县**水源地内没有工业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工业污染危险。在县第二水厂对面的金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产生的粉尘和烟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饮用水的质量。同时,随着工业园区南区块的扩展,工业园区离**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工业生产活动对饮用水源水质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饮用水源地保护机制不完善

县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仍存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够明确、资金不足等问题。水源保护限制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当地群众对水源保护工作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水源地水质监测监管体系不完善,现有水源地监测站网的监测点位、监测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对水源地系统、客观的评价要求和有效监管要求。水源保护工作涉及乡镇、环保、农、林、水、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由水利局进行协调各部门存在一定难度。

(四)城市供水设施技术落后

水厂水质净化处理技术是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我县第二水厂采用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处理工艺,通过添加絮凝剂和液氯进行净水消毒。主要去除浊度、细菌类微生物等污染物,难以有效去除氨氮、微量有机物等污染物,难以有效解决水源污染与水质标准提高之间的矛盾,更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同时,早期的供水管网大多使用铸铁管、镀锌管,由于使用年限长,管道锈蚀、老化现象严重,造成水质在管网中受二次污染。

(五)农村饮用水存在建后管理问题

我县农村饮水工程自20xx年开始实施,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基本保障农村饮用水供水,但存在建后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是建后运行管理主体未明确,管理资金不足,农村自身所征收的水费不足以维持饮用水工程的运行费、维护费。二是分散式农村供水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未规划为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开展例行常规水质监测工作难度大。同时,现有的法律大多数是针对集中式供水,农村分散式供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三是部分早期建设的工程受当时的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影响,工程建设标准不高、蓄水池安全防范和消毒设施不完善,到现在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卫生安全标准,急需进行改造。

三、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着力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安全饮水工作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日益关注。一要科学编制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二要积极探索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追究,为饮用水安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三要将保障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资金,研究建立**水源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启动**水源地保护生态移民工程;加快建立水源、水厂和管网的水质预警系统;要加大**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不断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饮用水源保护意识饮用水源保护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民形成共识,增强保护意识。要通过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利用各种舆论宣传手段,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营造保护饮用水源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要加强水源地保护的舆论引导及警示教育,不断增强饮用水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自觉性和监督意识。要把保护饮用水源的认识提高到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保护饮用水源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且是全民的义务,并积极参与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共同爱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三)控制源头,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力度

饮用水安全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命线”,必须加大饮用水安全保护工作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一要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防止新污染源产生;对现有的污染源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严格监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粉尘和烟尘污染饮用水源。二要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畜禽粪便和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应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面源污染。三要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力推进云和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工业园区废水和县城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水平,减少对水体的影响,改善我县水环境质量状况。四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执法检查。提高日常监察、巡查频次,准确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排除污染隐患,有效杜绝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环境的各类活动,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四)扩容提质,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

要认真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的调查评价和未来城市饮用水安全需求分析,编制和完善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规划。积极引进处理效果稳定的'先进净水技术和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加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消除管网水二次污染隐患,提高供水水质。要加大资金投入,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加快推进**水厂扩容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进度,提高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

(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

实现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长期效益,保证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我县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责任、健全管理措施,确保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三要在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加快技术改造,提高饮用水质量;同时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设立水源保护地公示,并设专人巡查制度,确保饮用水安全。

究竟我们喝到口中的水,是否干净安全,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从自然界到水龙头这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否受到污染,各个环节对最终水质的影响有多大,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怎样建立法制框架保护饮用水水质等等,这些问题在“净泽计划”撰写的调研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中都能找到答案。该报告将于3月22日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并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呼吁全社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历时一年走访调研权威发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用水安全。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更为严峻的是,公众对水环境及饮水安全的知识不足,对于自来水是否健康安全、矿泉水是否可以安全饮用等一系列安全饮水问题,尚存疑惑。

20xx年3月,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状况,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浩泽净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下,启动水质公益调研项目“净泽计划”,以“一滴水的历程”为线性考察逻辑,即水源地、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建筑物管网及二次供水、污水处理,并结合监管、行业标准规范,对全国范围内xx年,“净泽计划”走访了包括政府监管者、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环保组织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和机构,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安全用水指导、未来水环境的治理建议等问题实施调研,并最终撰写出对公众安全饮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浩泽净水品牌中心总监表示,《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将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发布,但在此之前,“净泽计划”将于3月22日在浩泽净水官网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

关系民生饮用水安全亟需重视

在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话题备受关注。作为与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甚至是日常使用者,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水环境保护活动前,则必须要对水环境现状充分了解。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自来水水安全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水源地水质,也就是原水的品质;二是从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净化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三是从自来水厂到供水管网水龙头出水水质。在这三个环节中,水源地的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最大挑战。”《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选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西安、三江源、重庆、成都、长沙、武汉、郑州、合肥、苏州、杭州、济南、天津等在内的中国十余个重点城市(地区)作为考察对象,调研发现“一些城市水源地水质不合格、水源地污染和水量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供水管网建设落后,导致二次污染,有的水质监测和检测能力不足,应急供水能力较低。”但报告同时也指出,目前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再到供水管网,各环节的水处理状况正呈改善趋势。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任重而道远

20xx年底,总理在视察水利部时表示,“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事关政府公信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一滴水的调查,由权威媒体和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牵头,联合了环保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达尔文环境研究所、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两江环保中心等机构、学校和ngo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参与,为的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每一口水都能够放心饮用。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王占生教授表示,“解决饮用水安全任重而道远,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饮用水安全的问题。而《“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恰是一个及时且真诚的呼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水源地保护和自来水厂净水工艺的升级改造、供水管网的建设及改造当中去,群策群力,提供更让老百姓放心的饮用水。”

作为净水行业的领导企业,除了担任此次报告的技术支持单位以外,浩泽也担负起了改善饮用水水质的重任。XX年,浩泽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如“智能水探头”公益派发,用时时知晓水质情况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人们的饮水生活方式。同时,浩泽也将与绿色江河一起,在三江源进行志愿者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日益重视,社会对于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安全工程本科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范文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及对策

摘要: 文章 分析了宣城市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管理

0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农村长期饮水不安全的历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生态恶化加剧,水源地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保障这些工程的供水水质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水质现状

2014年,通过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抽查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合格率整体不高。全市共监测水样440份,合格270份,合格率仅。7个监测地区中,饮用水合格率最高的是宁国市,为,最低的是绩溪县,为;宣州区及泾县均超过70%,分别为和,广德县为68%,郎溪县和旌德县均低于50%,分别为和。共监测指标12501项次,合格12250项次,合格率为。其中,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消毒剂指标合格率为。从监测结果看,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微生物和消毒剂指标,尤其是单村工程,水质处理工艺简单,还有部分工程没有安装消毒设备,有的即使安装了消毒设备,但使用不规范或根本不用等等。主要表现在2011年之前建设的大部分单村工程未按要求配备消毒设备,枯水期易受山林腐殖质、野生动物活动等影响,水源水质不稳定。已配备消毒设备的少数工程存在操作使用不当。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水质存在问题如下:

(1)水源地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生态恶化加剧,水源地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比,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对乏力,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大多数只是由水利部门设立了一些警示标志或标牌。部分工程未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未制定具体的水源保护 措施 ,水源地和饮水安全工程所在地没有设立标志,一些工程在水源地树立水源保护牌,但没有将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禁止行为进行明确告示,有的水源保护范围、措施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水源保护。

(2)水质检测能力整体不高。目前,各县市区主要依托本县卫生部门的疾控中心开展水质检测,但整体检测能力不高。大部分检测指标偏少,宣州区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1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3项;郎溪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4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4项;广德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4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2项;宁国市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7项、出厂水和末梢水26项;泾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0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2项;绩溪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3项、出厂水和末梢水27项,旌德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3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3项。部分规模水厂没有按要求配备水质自检设备和专业检验人员,有的配备了检测设备和人员,水质检测的频次和项目也不规范、不全面,导致部分工程供水水质难达标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不容乐观。

(3)水质监测不能实现全覆盖。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46处(其中规模水厂82处,单村工程664处),但列入2014年度省农村改水项目水质监测县的监测点只有114处,监测覆盖率仅15%。目前,除了列入省农村改水项目水质监测县的每个监测点每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规模水厂由卫生监督部门定期抽检外,其余工程只在建设前和建成后各开展一次水质检测,后期运行后几乎没有开展过水质检测,不符合相关检测频次要求。

(4)管理人员服务水平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中,绝大多数 文化 水平较低,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管理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尤其是单村工程,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当地村组的农民。规模水厂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水质检验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亟需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管理人员对配备的加药、消毒、检验等设备不会使用或不能按有关规范要求使用,难以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

(5)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群众对于水源保护区的概念不太清楚,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禁止行为。虽然已建工程基本上都配备了消毒设施,但大部分单村工程因群众饮水习惯或口感问题而未正常使用。从平时开展的检查和走访来看,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概念不够清楚,觉得只要不喝生水,细菌超标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3对策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安徽省环保厅、水利厅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提出了明确的划定要求。2015年6月底前完成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式工程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并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确保护的级别、范围和禁止事项等。目前,我们正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宣州区已完成2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对于位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村组,通过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外运、调整 种植 结构和规模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圈养畜禽等措施强化污染治理。同时,积极配合环保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及专项整治等 方法 ,对工业企业设置排污口、非法排污等违纪饮用水源安全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维护水源安全。

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

鉴于我市县级水质检测能力严重不足,检测项目和频次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为规范水质检测工作,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很有必要。目前,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市已完成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 实施方案 编制和审批,全市县级水质中心建设批复总投资万元,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各县市区水质检测中心将具备地表水源水29项和出厂水、末梢水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按有关要求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进行抽检和巡检,及时监测供水水质状况,实现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供水安全。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已建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规模水厂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水质检验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对技术服务要求更高。建立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利用各种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消毒设备使用以及供水管道和设备维修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行水质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进一步提高各运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卫生 安全知识 ,帮助广大用水群众提高饮水卫生意识,同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诉热线,鼓励公众举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良好氛围。

4结束语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在水利部考察时指出,努力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为群众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政府应尽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既要充分落实环保、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责任,也需要广大群众和供水单位共同参与保护和监督。我们将以讲话为动力,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提质增效规划编制,统筹谋划,逐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进一步加强工程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确保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2]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Z].2012.

[3]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Z].2014.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S].2008.

[5]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Z].2001.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多目标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形成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从投融资角度,对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投融资;水价;机制

1概况

巴彦浩特及沿线苏木镇饮水安全工程任务是为解决当地及沿线苏木镇缺水问题,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工程设计供水量1298万m3/a,工程供水规模最大日供水量万m3/d。工程主要由取水工程、四级加压泵站、输水管道、净水厂等组成。

2融资方案

巴彦浩特及沿线苏木镇饮水安全工程由项目法人作为融资主体,进行融资活动,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并承担融资责任和风险。本工程资金来源按照资本金占工程总投资70%,其中,政府投入50%,供水区自筹50%考虑。按国家对固定资产贷款的有关规定,考虑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银行贷款占工程总投资30%,贷款期限15年,年利率。

3成本费用估算

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本项目总成本费用包括水资源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 费、 保险 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等费用。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以后的费用。总成本费用万元;单方供水成本元/m3。其中,经营成本万元,单方经营成本元/m3。

4主要财务指标

生存能力分析

本工程总投资收益率为,投资利税率为,资本金净利润率为。多年平均净现金流量为万元,现金流较充足。

偿债能力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折旧费及未分配利润,贷款采用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工程可在15年内还清全部借款本息。项目还贷期资产负债率最高为,随着工程投入运行,资产负债率很快下降,还清借款本息后,资产负债率下降到,说明本工程在拟定的资金筹措方式下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

在财务收入与利润分配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资金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指标如下: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为万元,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资本金财务净现值(税后)为万元,投资回收期(静态)为年。

5敏感性分析

选择销售价格、经营成本及固定资产投资这3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选择变化幅度为-20%~20%时,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在~之间变动,各方案均高于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4%,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6结论与建议

农村工程师论文题目

多少字的?我专业代笔~三万字的硕士论文我都搞定过~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XX工程项目筹资与投资管理的研究2. 混凝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3.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与对策4. XX项目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编制5. 论“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模式”的转换6. 论工程索赔和控制及其费用的确定7. 论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8. 论工程合同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9. XX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实证分析10.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施项目管理探讨11. 论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12. 工程建设投资、质量和进度三大目标的新内涵13. 基于保险公司的建筑工程一切险的理赔14. 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多项目管理15. 论价值工程与低碳建筑的结合16. 浅谈BOT项目融资方式的适用范围与特点17. 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8. 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管理19. 对我国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探讨与思考20. 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与维护21. 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范围及实施22. 论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23. 论公共工程建设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的结合24. XX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25. XX房地产项目的银行贷款可行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农业发展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2、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对"三农"工作新形势的综合判断3、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特点及其启示4、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发展和中国土地流转5、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6、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启示7、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8、"十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9、苏南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探索10、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利用和农户收入的影响11、试论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12、生物质能与农村能源及农业发展的关系13、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14、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定义与内涵15、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 : SARD的理论与实践

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论文

农村用水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农村用水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总体状况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比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用水调研报告。这主要与农村人口分布松散、生活习惯不同等特征有关,也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供水成本不同等原因有关。这样一些特点,使得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困难很大,同时亟需解决。

1995年,我国的淡水资源使用总量为4600亿立方米,占淡水资源总量的。其中,农业用水量占了87%,工业用水量占了7%,生活用水量占6%。《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指出,我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93%,占农村人口的89%。总计,同年我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饮用水要求标准的提高,同时由于污染等造成的原本安全的饮用水现在变得不安全等原因,据统计,我国现在还有3亿多人口的饮用水不安全。有资料表明,到20xx年,我国还有33%的村庄没有合格的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

贫困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突出。《20xx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显示,到20xx年,我国贫困地区有18%的农户取得饮用水困难,的农户饮用水水源被污染,的农户没有安全 饮用水(除去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按饮用水水源分,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饮用深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饮用浅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直接饮用江河湖泊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直接饮用塘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

,直接饮用其他水源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在前三种水源中,去掉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实际上有安全饮用水的农户占总户数的。

到20xx年年底,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还有约2亿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需要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地区高氟、高砷、苦咸水等水质问题仍然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取水不便、水量不足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依然未得到全部解决。

二、以金华市为例

截止20xx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全市范围约有100万左右农村人口仍在饮用被污染的溪河水、塘水和公用大口井水,约有45万人口仍在饮用分散式供水源。全市农村总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万,其中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人口万,占农村总人口的%;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万,占农村总人口的%。在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中有万是属于饮用水水质超标,占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的%;有万属于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度方面缺水问题,占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的%。饮用水水质超标集中在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锰、浑浊度、铁等指标,超标人口达万,其中尤为严重的是全市共有 45个乡镇322个村万人存在饮用水含氟超标问题。农村饮用水的不安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农村水传染病的诱因,成为农民生命与健康的“隐形杀手”。

三、影响农村饮用水的原因

1. 农村饮用水面临着工业污染,主要是工业企业排出来的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和废渣,直接渗入地下水源或直接排入农民直接饮用的塘水、河水或溪水等水源中,从而对水源造成污染。

2.农村饮用水面临着农民生产和生活污染。农民因为使用化肥、农药等从事农业生产而间接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饲养各种禽畜产生的粪便、垃圾等因为不能及时和正确处理而对水源产生污染。

3.生活废弃物等也对水源产生污染。农村基本上没有垃圾处理厂,在有些地方,农村甚至成了城市垃圾堆弃的场所。

4.从农民饮用水主渠道乡、村水厂目前的状况看:大部分乡、村水厂始建于80年代中期,规模小、工艺差、设备简陋。农村居住分布较散,水管铺设较难,同样给集中供水带来了巨大困难。

5.从农民自身因素来看:农民的健康意识、舍不得花钱的小农意识、祖辈遗留的世俗习惯,导致农民对生活饮用水的认识和关注、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报告《农村用水调研报告》。

6. ?形象工程造成恶劣影响。这项由国务院于20xx年批准的工程,计划解决亿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20xx年至20xx年国家安排中央投资238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95亿元,可解决亿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那么这433亿

元资金是否真正解决了一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实上并没有完全解决,有些地方反而造成了恶劣影响。

7.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运营管理不规范。在已经建好了的农村,因是多方投资建设的水厂,比方说村民自己投资一部分,政府、事业单位、私人投资等,出现了多方管理或多不管的情况。

8.水质检测问题突出,国家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制度不够完善,基层卫生部门缺乏操作依据,此外还有水质检测费用缺乏保障。

9.人为地造成地下水短缺。一些地方为了加快增加GDP数量,开采矿产。主要体现在开煤矿上,因为深挖井,地下水多到那里了,使得另外的地方有水的井没水了,无水少水的井更枯了。

10.还有些地方因地质问题而缺乏或含有某钟矿物质引起的病,如牙发黑等或水环境问题而引发一些像血吸虫病的地方病。

11.用水价格太贵。在有些已经建好水厂的地方,农民为了节省开支,干脆不用自来水。

四、加快建设农村饮用水的建议和意见

(一)从农民着手。引导农民转变陈旧观念,提高农民用水安全意识,向农民大力宣传用水标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自身利益的重要相关性,自觉参与到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行动中。

(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府x政投入 。加强政府对农村安全用水的管制,政府引导改善农村用水,帮助农民建设一个好的用水环境。对建在农村的`污染大、规模小、设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

的企业或工厂进行关停并转。政府不仅要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而且要履行好政府职能,控制水价。逐步建立城乡区域供水体系。

(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用水供给率,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四)法律、体制建设 。通过立法、制定相关法规去规范管理。加大监察力度,严肃处理违法乱纪行为。

(五)责任到人,实行问责制。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要对供水公司实行责任到人的问责制。

(六)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由政府派遣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对农村用水进行定期检测。

(七)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要充分利用国务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对大型的农村饮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里的支持。二是有条件的乡镇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引水工程建设。三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金介入改水项目,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四是充分利用国际机构的力量。

(八)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科学规划农村排水系统,建立农村生活用污水处理厂。加大保护水源的力度,肃清源头污水。

水是生命之源,而饮用水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期,我们根据县疾控中心近三年来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现状和引起水质变化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县饮用水水质现状

我县地处秦巴山区,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达798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沟溪760余条,汉江在境流程47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建成单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0多处,规模较大的集镇供水工程14处。目前,城区供水日常监测由县自来水公司实验室自行监测,并定期取样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承担着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监测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直接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三年来,县疾控中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xx),对全县12个镇20处省定的农村集中式安全饮水工程点,每年分别在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进行调查和采样监测,共监测微生物、毒理、感官性状和一般性化学、消毒剂4个大类33个指标。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县有70%—75%的饮用水工程被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出限值,而游离氯基本为0。除此以外,其它监测指标均未超标,表明饮用水源本身水质良好。其中,ph值随不同季节有所变化,枯水期ph值多在7。2—7。5之间偏酸性,丰水期ph值多在7。8—8。2之间偏碱性。水质总硬度在70—280mg/l之间,且80%监测点小于200mg/l,没有季节变化,总硬度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毒理指标、一般化学性指标等其它监测指标均稳定在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以内,没有自然有毒有害物质及工业污染。

二、导致水质超标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检测结果来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项目是微生物类,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

1.受到微生物污染源的污染。主要污染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全县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均是地表沟溪河流,从广大集雨区汇集,而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很多镇村存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冲洗厕所用水等污水,随地表雨水的冲刷流入小溪、河流,特别是一些农户住宅的排水管道直接通往沟河排污。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我县现有的农村饲养方式包括圈养、笼养和放牧,其中圈养和笼养设施大多是因陋就简,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建设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导致畜禽养殖废物废水直接外排。而牛羊以放牧为主,粪便多数散落在山坡草地上,这些粪便随雨水进入地表水,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2.农村饮用水处理专业化水平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普遍规模小,管理和技术基础薄弱。各集镇供水虽然建有较大水厂,有管理生产用房和净化处理设备,但现有水厂管理人员均是临时抽调人员或农村承包户,没有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对水厂的工艺流程了解不多,专业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他的分散式供水、小规模集中式供水普遍缺乏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水质检查设备,均未经过人为加工处理,直接取用水源水。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管理机构未建立。全县仅冷水镇成立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协会,出台有镇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将村级供水纳入集镇供水站统一管理。其他各镇均未成立专门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构,未将村级供水纳入统一管理。二是管理运行经费不足。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费征收标准较低,征收难度大,影响了供水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三是管理人员匮乏。按照农村安全饮水管理规范要求,水厂管理需要净化设备操作员、管网维修养护员和抄表收费员等。但目前我县农村饮水工程仅靠临聘人员管理,无专职管理人员。

4.农村饮用水监测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水源保护区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在水源地周边设常规监测点,水源保护区内污染现状底子不清,特别是农村集雨区的污染缺少准确科学的数据。

三、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饮用水的监测和保护力度,狠抓水源地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确保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卫生水、放心水。

可从五方面入手:1、水源地水质安全防护;2、自来水厂水质监管(出厂水质监测);3、输水管网水质安全防护(水质分析和管网维护);4、居民区二次供水水质检测;5、自来水用户水质净化等

饮用水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饮用水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是生命之源,而饮用水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期,我们根据县疾控中心近三年来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现状和引起水质变化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县饮用水水质现状

我县地处秦巴山区,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达798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沟溪760余条,汉江在境流程47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建成单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0多处,规模较大的集镇供水工程14处。目前,城区供水日常监测由县自来水公司实验室自行监测,并定期取样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承担着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监测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直接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三年来,县疾控中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xx),对全县12个镇20处省定的农村集中式安全饮水工程点,每年分别在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进行调查和采样监测,共监测微生物、毒理、感官性状和一般性化学、消毒剂4个大类33个指标。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县有70%-75%的饮用水工程被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出限值,而游离氯基本为0。除此以外,其它监测指标均未超标,表明饮用水源本身水质良好。其中,PH值随不同季节有所变化,枯水期PH值多在之间偏酸性,丰水期PH值多在之间偏碱性。水质总硬度在70-280mg/L之间,且80%监测点小于200mg/L,没有季节变化,总硬度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毒理指标、一般化学性指标等其它监测指标均稳定在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以内,没有自然有毒有害物质及工业污染。

二、导致水质超标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检测结果来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项目是微生物类,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

1.受到微生物污染源的污染。主要污染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全县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均是地表沟溪河流,从广大集雨区汇集,而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很多镇村存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冲洗厕所用水等污水,随地表雨水的冲刷流入小溪、河流,特别是一些农户住宅的排水管道直接通往沟河排污。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我县现有的农村饲养方式包括圈养、笼养和放牧,其中圈养和笼养设施大多是因陋就简,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建设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导致畜禽养殖废物废水直接外排。而牛羊以放牧为主,粪便多数散落在山坡草地上,这些粪便随雨水进入地表水,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2.农村饮用水处理专业化水平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普遍规模小,管理和技术基础薄弱。各集镇供水虽然建有较大水厂,有管理生产用房和净化处理设备,但现有水厂管理人员均是临时抽调人员或农村承包户,没有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对水厂的工艺流程了解不多,专业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他的分散式供水、小规模集中式供水普遍缺乏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水质检查设备,均未经过人为加工处理,直接取用水源水。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管理机构未建立。全县仅冷水镇成立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协会,出台有镇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将村级供水纳入集镇供水站统一管理。其他各镇均未成立专门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构,未将村级供水纳入统一管理。二是管理运行经费不足。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费征收标准较低,征收难度大,影响了供水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三是管理人员匮乏。按照农村安全饮水管理规范要求,水厂管理需要净化设备操作员、管网维修养护员和抄表收费员等。但目前我县农村饮水工程仅靠临聘人员管理,无专职管理人员。

4.农村饮用水监测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水源保护区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在水源地周边设常规监测点,水源保护区内污染现状底子不清,特别是农村集雨区的污染缺少准确科学的数据。

三、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饮用水的监测和保护力度,狠抓水源地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确保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卫生水、放心水。

1、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成立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发改、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各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全覆盖式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控网络,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形成科学

有效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2、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县卫生、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水质监测中心,完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要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监测点。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对于分散供水工程,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要落实水质监测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每次常规监测结果发现明显差异数据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发现有超标数据,应及时向水利部门和当地镇政府通报,由水利部门合同镇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方案。

3、突出抓好水源地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饮用水源地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资源量,水质情况、可供水人口、周围农村人口总量等。对重要的水源地要有统一的规划,切实加强管理和保护,特别是要在每个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设立保护区标志,严格控制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的排放。对于较大的水源地,由卫生、水利和环保部门联合组成水源地水质监测站,在水源地周边设常规监测点,切实加强日常监测,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并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水利部门在饮水工程建设时应首先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置保护区的界碑、界桩、宣传警示牌和隔离带,降低人员、牲畜随意进出水源保护区内而造成水质污染风险;农业部门要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积极推广建设氧化塘、沼气池、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污水处理设施,突出抓好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圈)建设工作;住建部门和各镇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各垃圾处置场必须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农业、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业尤其是规模养殖户的管理和指导,引导畜禽养殖专业户建设废水处理回用设施、畜禽粪便处理和利用系统,严格控制农村点面源污染源,严格禁止在水源地规划建设养殖场。

4、强化集中式饮用水工程的管理与监督。管理是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利部门是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主管部门,要坚持做到建管并重,强化饮用水卫生管理,落实好集中式饮水的生产加工,对供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镇政府要成立供水工程管理机构,将村级供水纳入统一管理,制定管理运行办法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切实加强对供水工程的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境水体的监测,努力营造优质良好的水环境;疾控中心要加大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水质变化;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对各种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督促供水单位做好饮用的加工生产,尤其是消毒管理,提高饮用水水质合格率。

5、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水源地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使其自觉地参与、支持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同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制订适合我县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内容与范围,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打击破坏水源地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使水环境保护和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改善饮用水质量,强化饮用水安全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的工作部署,人大副主任**带领农资环工委,分别到县水利局、环保局、供排水公司、**乡等地对我县饮用水安全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乡居民饮用水现状

(一)城市供水现状

我县城市居民的饮用水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由县第二水厂负责供水。该水厂位于**水库大坝下游,设计规模为4万吨/日,于20xx年7月建成一期2万吨/日的规模,取水源为**水库中层。供水方式为重力供水,采用七十年代的常规式处理工艺,流程为**水库原水经管道输送至澄清池,澄清后送至四阀滤池过滤,最后到清水池,成为成品水。目前拥有供水用户20742户,最高时供水量为万吨。汇源果汁云和公司建成投产后还需增加万吨/日的规模,现有的城市供水设施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供水需求增长和居民对饮用水安全的需求。

(二)农村供水现状

我县自20xx年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累计投入6759万元,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3处(崇头水厂、石塘水厂、紧水滩水厂),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132处,农村饮用水保证率已达95%以上。目前由县水利局委托县疾控中心对水质进行检测,基本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

**水库始建于1959年,库容1170万立方米,是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县政府于20xx年制定了《云和县**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成立了云和县**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局。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水库周边的村庄进行整治,实行了垃圾集中清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开展农业统防统治,切实减少了面源污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面源污染影响水源质量

县政府积极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改善水源生态环境,提高水源质量,但仍难以有效杜绝面源污染。**水库流域涉及**乡6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0xx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笋竹林万亩。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残留物和农村生活污水、废弃物等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成为主要污染源。

(二)潜在工业污染危险

虽然我县**水源地内没有工业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工业污染危险。在县第二水厂对面的金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产生的粉尘和烟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饮用水的质量。同时,随着工业园区南区块的扩展,工业园区离**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工业生产活动对饮用水源水质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饮用水源地保护机制不完善

县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仍存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够明确、资金不足等问题。水源保护限制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当地群众对水源保护工作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水源地水质监测监管体系不完善,现有水源地监测站网的监测点位、监测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对水源地系统、客观的评价要求和有效监管要求。水源保护工作涉及乡镇、环保、农、林、水、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由水利局进行协调各部门存在一定难度。

(四)城市供水设施技术落后

水厂水质净化处理技术是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我县第二水厂采用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处理工艺,通过添加絮凝剂和液氯进行净水消毒。主要去除浊度、细菌类微生物等污染物,难以有效去除氨氮、微量有机物等污染物,难以有效解决水源污染与水质标准提高之间的矛盾,更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同时,早期的供水管网大多使用铸铁管、镀锌管,由于使用年限长,管道锈蚀、老化现象严重,造成水质在管网中受二次污染。

(五)农村饮用水存在建后管理问题

我县农村饮水工程自20xx年开始实施,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基本保障农村饮用水供水,但存在建后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是建后运行管理主体未明确,管理资金不足,农村自身所征收的水费不足以维持饮用水工程的运行费、维护费。二是分散式农村供水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未规划为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开展例行常规水质监测工作难度大。同时,现有的法律大多数是针对集中式供水,农村分散式供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三是部分早期建设的工程受当时的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影响,工程建设标准不高、蓄水池安全防范和消毒设施不完善,到现在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卫生安全标准,急需进行改造。

三、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着力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安全饮水工作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日益关注。一要科学编制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二要积极探索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追究,为饮用水安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三要将保障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资金,研究建立**水源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启动**水源地保护生态移民工程;加快建立水源、水厂和管网的水质预警系统;要加大**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不断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饮用水源保护意识饮用水源保护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民形成共识,增强保护意识。要通过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利用各种舆论宣传手段,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营造保护饮用水源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要加强水源地保护的舆论引导及警示教育,不断增强饮用水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自觉性和监督意识。要把保护饮用水源的认识提高到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保护饮用水源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且是全民的义务,并积极参与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共同爱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三)控制源头,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力度

饮用水安全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命线”,必须加大饮用水安全保护工作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一要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防止新污染源产生;对现有的污染源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严格监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粉尘和烟尘污染饮用水源。二要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畜禽粪便和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应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面源污染。三要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力推进云和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工业园区废水和县城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水平,减少对水体的影响,改善我县水环境质量状况。四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执法检查。提高日常监察、巡查频次,准确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排除污染隐患,有效杜绝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环境的各类活动,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四)扩容提质,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

要认真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的调查评价和未来城市饮用水安全需求分析,编制和完善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规划。积极引进处理效果稳定的'先进净水技术和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加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消除管网水二次污染隐患,提高供水水质。要加大资金投入,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加快推进**水厂扩容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进度,提高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

(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

实现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长期效益,保证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我县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责任、健全管理措施,确保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三要在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加快技术改造,提高饮用水质量;同时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设立水源保护地公示,并设专人巡查制度,确保饮用水安全。

究竟我们喝到口中的水,是否干净安全,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从自然界到水龙头这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否受到污染,各个环节对最终水质的影响有多大,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怎样建立法制框架保护饮用水水质等等,这些问题在“净泽计划”撰写的调研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中都能找到答案。该报告将于3月22日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并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呼吁全社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历时一年走访调研权威发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用水安全。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更为严峻的是,公众对水环境及饮水安全的知识不足,对于自来水是否健康安全、矿泉水是否可以安全饮用等一系列安全饮水问题,尚存疑惑。

20xx年3月,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状况,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浩泽净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下,启动水质公益调研项目“净泽计划”,以“一滴水的历程”为线性考察逻辑,即水源地、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建筑物管网及二次供水、污水处理,并结合监管、行业标准规范,对全国范围内xx年,“净泽计划”走访了包括政府监管者、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环保组织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和机构,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安全用水指导、未来水环境的治理建议等问题实施调研,并最终撰写出对公众安全饮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浩泽净水品牌中心总监表示,《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将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发布,但在此之前,“净泽计划”将于3月22日在浩泽净水官网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

关系民生饮用水安全亟需重视

在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话题备受关注。作为与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甚至是日常使用者,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水环境保护活动前,则必须要对水环境现状充分了解。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自来水水安全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水源地水质,也就是原水的品质;二是从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净化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三是从自来水厂到供水管网水龙头出水水质。在这三个环节中,水源地的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最大挑战。”《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选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西安、三江源、重庆、成都、长沙、武汉、郑州、合肥、苏州、杭州、济南、天津等在内的中国十余个重点城市(地区)作为考察对象,调研发现“一些城市水源地水质不合格、水源地污染和水量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供水管网建设落后,导致二次污染,有的水质监测和检测能力不足,应急供水能力较低。”但报告同时也指出,目前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再到供水管网,各环节的水处理状况正呈改善趋势。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任重而道远

20xx年底,总理在视察水利部时表示,“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事关政府公信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一滴水的调查,由权威媒体和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牵头,联合了环保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达尔文环境研究所、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两江环保中心等机构、学校和ngo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参与,为的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每一口水都能够放心饮用。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王占生教授表示,“解决饮用水安全任重而道远,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饮用水安全的问题。而《“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恰是一个及时且真诚的呼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水源地保护和自来水厂净水工艺的升级改造、供水管网的建设及改造当中去,群策群力,提供更让老百姓放心的饮用水。”

作为净水行业的领导企业,除了担任此次报告的技术支持单位以外,浩泽也担负起了改善饮用水水质的重任。XX年,浩泽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如“智能水探头”公益派发,用时时知晓水质情况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人们的饮水生活方式。同时,浩泽也将与绿色江河一起,在三江源进行志愿者活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