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缬草提取物工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4:49

缬草提取物工艺研究论文

化学成分主要集中于单萜类、倍半萜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方法是将新鲜或干缬草粗碎,用9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低温减压回收乙醇;药渣用水加热提取,得水提取液,减压浓缩。取水溶性囊材,加适量水加热搅拌使溶解,冷却至室温;加入上述乙醇提取浓缩液,充分搅拌,再加入水提浓缩液,混匀,混合物喷雾造粒干燥即得缬草提取物。.

我国生药学的研究进展我国古代在本草学方面有着光辉的成就,到16世纪末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本草学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以后发展比较缓慢。本世纪初期,开始结合分类学的知识对《本草纲目》等书中的动植物进行学名考订。我国生药学的教学和研究到30年代由赵燏黄(1883~1960)开始。赵氏于1934年与徐伯鋆合编了《现代本草学——生药学》上卷,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册。这两本书是当时介绍近代生药学的中文著作,也是生药学课程的教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中药政策指引下,中医中药事业得到发展,药学院系的生药学课程得到加强,各省市先后设立了中医学院中药系和中医药研究机构,并在药品检验所内成立中药室,加强了教学、研究和质量检验工作。50余年来,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资源调查及整理1949~1979年间,我国的生药学研究比较集中于中草药资源和经验鉴别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陆续编写出版了《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中药材手册》(1959)、《中药志》(1959~1961)、《药材学》(1960)等书籍。其后于1970~1975年间掀起了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各地医药卫生人员上山下乡,调查采集中草药,为农民防治疾病。在此过程中,编写了数以百计的地方性中草药手册;并经整理研究,为农民防治疾病。在此过程中,编写了数以百计的地方性中草药手册;并经整理研究,编写出版了《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1975~1977)、《中药大辞典》(1977)、《中草药学》中、下、上册(1976、1980、1986)、《中药志》第二版Ⅰ~Ⅵ册(1979、1982、1984、1988、1994、1998)。这一时期调查总结的对象由常用中药扩大到民间药,中草药数量有很大增加,内容也较前丰富。此后又相继出版了《新华本草纲要》(1988、1990、1991)、《中国本草图录》(1988、1990)、《中国民族药志》、《中药资源学》(1993)等。198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决定,全国于1983~1987年间组织专业队伍,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199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它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中国民间单验方》,是一套系统的中药资源专著,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资源普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摸清了天然药物的种类、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已知种类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植物来源的占87%,药用植物较集中、种类超过100种的科有毛茛科、大戟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萝藦科、茜草科、玄参科、菊科、百合科和兰科。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丰富的新药源。如新疆的紫草、甘草、贝母、阿魏、蛔蒿,青海的枸杞、党参,西藏的胡黄连、大黄,青海和西藏的东莨菪属植物,云南的砂仁、诃子、马钱子、儿茶、芦荟,广西的安息香,广东和广西的降香、苏木、土沉香、萝芙木、羊角拗,东北地区的缬草、鼠李皮、野生麦角等,其中不少品种过去是依靠进口的。此外,对作为甾体激素类和避孕药物合成原料的薯蓣属植物,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为制药工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数量续有增加。中国药典1953年版收载药材78种,1963年版增至446种,1977年版收载中草药(包括少数民族药)、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及一些单味药制剂共882种,1985年版收载713种,1990年版收载784种,1995年版收载920种。1993年起相继出版《中国药典》英文版。栽培与饲养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人员对一些重要中药材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引种、野生变家栽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全国重要的植物园和药用植物园,已引种药用植物4000余种;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中药材达150余种。已运用杂交、诱变、多倍体、试管受精、原生质融合、花药培养等生物学技术,获得浙贝、元胡、地黄、吴茱萸、薄菏、枸杞、乌头、薏苡仁、百合、猪苓、虫草等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许多重要的进口药材也引种载培成功,例如西洋参、白豆蔻、丁香、番红花、胖大海、非洲萝芙木等,不少已经达到了大面积生产的规模。1993年我国第一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也在浙江省中药研究所建成。一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主编的有关栽培方面的大型科学著作:《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991年)。一些珍贵的动物性药材,已研究了它们的饲养方法:例如麝、熊、蝎子、蛤蚧、中华鳖等。已成功地进行了饲鹿锯茸、养麝取香、活熊引胆、河蚌育珠等工作。一些近代的生物技术方法也开始使用,例如人参、西洋参、三七、紫草、延胡索、甘草及山莨菪等的组织培养技术。对一些菌类来源的中药,如冬虫夏草、灵芝及蜜环菌等,研究了它们发酵培养技术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近年来,开展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生产绿色中药材已在山楂、金银花等中药材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药鉴定和质量研究中药品种繁多,产地广阔。由于历代本草记载、地区用药名称和使用习惯的不同,类同品、代用品和民间用药的不断出现,中药材的同名异物、品种混乱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药材质量。所以对来源复杂的常用中药材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是保证和提高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对多来源药材的比较研究,也可为开发利用新药源提高科学依据。六·五期间(1980~1985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将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列为局级课题,其中贝母、金银花、大黄、石斛类的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在此基础上,增加研究种类,扩展研究深度、广度和提高研究水平,经论证将常用中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列入七·五(1986~1990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课题分南、北两个协作组,共研究常用中药材123类(专题)。各类专题统一按共同制定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案为目标,运用多学科手段对多来源中药材进行系统研究,即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源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作分类学鉴定;收集对口药材和商品,作性状、显微和理化分析;并进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全面的做出品质评价。经过5年的研究,已经完成,大多数专题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该项研究规模之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及所取得的成果均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对澄清混乱品种,提高鉴定技术水平,保证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修订、制定药品标准,开发利用新药源,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该项成果已以《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专著陆续出版发行。在七·五攻关课题工作的基础上,经论证将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继续列入八·五(1991~19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对另外100种类(专题)常用中药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已经完成,专著即将出版发行。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1996~2000年),最终建立80种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的标准。2000年1月又开始启动后期70种。提倡生产和使用到地药材是历代中医药学家用以控制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疗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列为重点课题,选择赤芍、金银花等7种公认具有道地性的药材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多指标、客观化的手段,对同一物种道地及非道地产区的药材,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识别特征以及药效与质量关系进行研究,揭示生物多样性、药用部位变异性、DNA多态性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自然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综合研究道地药材的道地性,为确定道地药材基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将于2002年完成。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种植资源在优良中药材生产中的调控机理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国家重点课题进行的同时,各地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对多种中药进行了资源调查、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研究(详见徐国钧院士的系列综述-我国近年来生药学研究进展)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4年,大约已对200种中草药进行了较详细的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并鉴定了600余种药理活性成分。近年还从常用生药和民间药中分离到多个治疗老年期痴呆、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抗肝炎、抗过敏、抗脂质过氧化、降血糖、止血、抗菌、消炎和免疫促进等活性成分。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对于阐明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中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以及新药开发均有重大意义。中药炮制研究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去除或减少药的毒性或副作用,以及增加药物的疗效。大约有70多种中药的炮制技术已经研究,揭示了许多加工炮制的原理。例如,乌头炮制减毒是由于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为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及胺醇。乌头子根经过加工便是常用中药附子,它的毒性已经大大的降低,而且它所含有对心血管系统起作用的有效成分便能发挥效能。又如许多含有生物碱的中药常常采用醋制的炮制法,是由于碱与酸中和形成了生物碱的盐,其能增加水溶性并增加煎剂的疗效。目前已对500余种中药的传统炮制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编写出版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和《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专著。近年来,采用化学、药理学等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炮制的原理,对比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改变,不但对改革炮制工艺、制定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有意义,而且将通过此种研究,逐步建立起临床炮制学、炮制工艺学、炮制化学、炮制药理学等中药炮制学的新型分支学科,促进中药炮制学的发展与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在生药研究中的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用于中药质量研究只是近四、五年的事。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实验室首次报告利用AP-PCR技术对人参及西洋参的鉴定,次年他们又报道利用RAPD技术对人参及伪品的鉴定。随后中国香港、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相继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进化、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4种甘草(RAPD)、铁线莲属7种植物(RAPD)、木蓝属8种植物(RAPD)、淫羊藿属8种植物(RAPD及PCR-RFLP)、黄芪属14种植物(PCR-RFLP)、人参属12种植物(PCR-RFLP、测序)、橘属9种植物(测序、探针)。二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人参、西洋参及伪品(RAPD、测序、探针)、地胆草及混淆品(RAPD)、蛇类(RAPD)、海马类(测序)、龟板、鳖甲(测序)、甘草(RAPD)、鸡内金类(测序)、紫河车(测序)、鹿鞭及伪品(测序)、贝母类(测序、PCR-RFLP、探针)。三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研究种内变异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冬虫夏草(RAPD)、苍术、白术(RAPD)、当归(测序)等。新药开发近年来,大约有200多种新药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药开发而来。其中有近半数是单个中药或从其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衍生物或中药的有效成分部位,或甚至中药的全提取物;另有超过半数是从中药复方中开发出的新药。海洋药物研究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物种复杂多样,约有50万种动物,13000多种植物,约占地球资源的80%,是有待开发的宝藏。例如从10种珊瑚中发现43种新化合物,10种海绵中发现39种新化合物。海洋生物所含的化学成分结构新颖、复杂,常具有较强的特殊生物活性,是人类未来开发新药的原料基地。此外,对民族药研究开发利用,也取得不少成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已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医药事业都作出了自已的特殊贡献(详见教科书第十一章)。如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10余年来,我国生药科学的发展较快,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中药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广泛,涉及学科多,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互相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突出与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系统化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开发更多的中药合法进入欧美国际市场,为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到缬草,这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吧,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了,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是喜欢用缬草的了,不过很多人虽然知道缬草有好处,但是对于缬草的作用是没有太多了解的了,一起看看缬草的情况吧。

镇静安神作用

缬草有镇静安神作用,因此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活动有抑制作用,从而减低兴奋性,在人们情绪激动时安定神经,在人们疲劳时则能帮助恢复神经。另外,缬草的提取物能够缩短人们的入睡时间,能够使人们睡眠深沉,从而改善睡眠质量,醒后状态更佳。因此,如果你有慢性失眠,或者精深衰弱,心情不安而无法入睡的情况,那么你不妨试试缬草茶或者补充缬草提取物,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给你的健康状态带来改善,因此对于很多睡不好的朋友们来说,缬草就是不能错过的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安神助眠,把失眠的问题是可以解决掉的了哦。

降压抗菌作用

缬草有明显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缬草根部所含的成分可以缓和神经性的消化不良,胃痉挛,胃肠炎等症状,同时帮助缓解痉挛所带来的疼痛。有些老人心律失常,容易心肌缺血,血压偏高,那么这时候可以尝试服用缬草,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恢复心律正常水平,并且降低血压。所以可以说缬草还有保护人体心脏的重要作用,而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容易出现心脏问题的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试试缬草了,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保护心脏的健康哦。

想要让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对于缬草就是不能错过的了哦,这是非常优质的一种中药材了,我们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健了,而且我们还能够通过安神助眠了,很多容易失眠的朋友都不能错过缬草了。

你是想用它来改善睡眠吗?缬草因为要煎服,相对于缬草组方,改善睡眠效果比缬草组方差一些。我知道有个缬草组方蜂眠宁,是直接服用的,很方便。产品成分:蜂胎冻干粉、缬草、黄芪、酸枣仁。能同时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缬草在欧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产品安全性获得欧盟认可。缬草组方是国家官方批准的唯一白天安全服用的“改善睡眠”保健食品。

植物蛋白提取工艺研究论文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液,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 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尿素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植物血凝素也称为植物凝集素(PHA),可自制也可购自商品。自制的方法常用生理盐水提取法。 (A)干品制备法(1)选广东鸡子豆10g,用蒸馏水冲洗,置培养皿内用75%酒精一次性浸洗,倒掉酒精留间隙置37℃。恒温箱内24-48小时;(2)在无菌条件下研碎鸡子豆,加生理盐水30ml,摇匀后放入4℃冰箱24小时,第二天再加生理盐水70ml,再置4℃冰箱内24小时。每8-12小时摇荡一次。(也可一次性加100ml生理盐水);(3)无菌条件下移入10-50ml离心管内,3000-4000rpm30分钟。在无菌箱内把上清液分装于10ml小瓶,置冰箱冷冻层备用;(4)效价: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每100ml培养基加PHA约2ml。注:若整个过程未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装时用G5玻砂漏斗除菌即可。 (B)鲜品制备法:(1)选择完整无破皮鲜菜豆20g,用75%酒精浸泡10分钟;(2)在净化工作中用无菌盐水或蒸馏水漂洗二次,然后置无菌乳钵中捣成糊状,用100ml无菌盐水浸泡封口;(3)移入4℃冰箱中置24小时,中间摇动数次,次日3000rpm30分钟,在无菌情况下分装上清液于10ml小瓶内,置冰箱冷冻层备用。(4)效价:正式使用前先用一定量作效价测定,按效价使用。 青豌豆的.提取:取青豌豆100克,加含氯化钠的 磷酸缓冲液200ml浸泡过夜,经膨胀后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倒入布袋中压榨出水提液,在沉渣中再力0入磷酸缓冲液100ml搅拌,浸泡1时,压榨出水提液,合并水提液,量出总体积。加 %叠氮钠防腐。 2.蛋白质沉淀:边搅边加入固体硫酸铵达80%饱和(每升溶液加硫酸铵561克)冷藏过夜。吸取上清液,沉淀再用二层滤纸抽气过滤至干,即得粗制青豌豆素蛋白沉淀物硫酸铵糊。置冰箱保存。 3.亲和层析分离 (1)装柱:取直径为 cm,长度为 25 cm的层析柱,按(实验十五)操作,自顶部缓缓加入稀薄的Sephadex G25悬液,待凝胶上升至距顶柱约 3-5 cm即可,用 1M NaCl溶液平衡 10分钟。 (2)加样并收集:称硫酸铵糊 克溶于 3 ml IM氯化钠中,离心 3000rPm10分钟,取上层悬液上柱,用 1M NaCl洗脱收集每管 ml,在 280 nrn紫外光上比色检测,直至吸光值下降到接近零为止。此洗脱峰为不与葡萄糖亲和的杂蛋白峰。 改用含 葡萄糖的 1M NaCl进行洗脱。收集每管 ml,也在 280nrn处检测、直至吸光值下降至接近零为止。此洗脱峰为青豌豆素峰,再用 1M NaCl洗脱,再生柱,约需10分钟。 4.青豌豆素生物活性测定。 取新鲜兔血 l ml于抗凝管中,离心去除血浆,血球用生理盐水洗涤离心 1000rpm/5min三次,直至洗液无血色为止,加生理盐水稀释20倍制成兔红细胞悬液,置冰箱中备用。 取点滴板一块在三孔中分别滴入对照生理盐水、280 nrn吸收峰的吸光值相同的杂蛋白和青豌豆蛋白各2滴(用生理盐水将二种蛋白质稀释到吸光值相同),再分别滴入兔红细胞悬液1滴。置37℃保温10分钟,取出后分别用玻棒在孔中轻轻搅动,比较三者红细胞的凝集情况。 再将杂蛋白和青豌豆素溶液进一步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5、l:25、l:125、1:625……再用上述方法检查比较它们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求出它们最大生物活性的稀释倍数。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也可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比较。 注意事项: 不同蛋白质凝集活性的比较需在以相同 280 nrn吸光值的蛋白质量作对比,故必需稀释

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尿素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4、提取上清液,样品制备完成。

积雪草提取物的研究论文

用途积雪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积雪草具有抗抑郁、抗炎、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胃溃疡、促进创口愈合等作用。积雪草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疹、中暑腹泻、血淋、石淋、便血、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目前,积雪草还被用于治疗硬皮病、增生性瘢痕。

很多人在更换护肤品时都会先看其他护肤品的成分,因为只有成分有效果,护肤品才能对自己有效果。每种护肤品成分都有独特的作用效果,适用的人群也不同,那么积雪草提取物护肤功效,积雪草护肤品功效都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积雪草提取物也被称为植物胶原蛋白这个成分,能够促进皮肤表面的胶原蛋白再生,从而增强细胞活力,使肌肤看起来更加紧实面部更饱满,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胶原蛋白流失面部会变得很松弛,使用这个成分能够让面部更饱满,也能让面部看起来更年轻。 积雪草提取物还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皮肤提供多余的自由基,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长期使用积雪草提取物也可以使自己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年轻一些。积雪草提取物能够淡化面部的黑色素沉着,从而均匀面部肤色,对面部的黑点和其他斑点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积雪草提取物对面部的皱纹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积雪草提取物可以帮助受损的组织愈合,使肌肤变得更加紧致,从而改善面部皱纹的问题。 积雪草提取物对面部的改善作用还是比较强大的,但由于每个人的吸收程度不同,所以最终的效果还要因人而异。

积雪草提取物的功效与作用?积雪草可以紧致表皮与真皮连接部分,能使皮肤变柔软,有助于解决皮肤松弛现象(尤其产后妈妈),使皮肤光滑有弹性;帮助促进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形成,使纤维蛋白再生,重新连接起来,从根本上消除妈妈纹,使肌肤达到紧致光滑的效果。还可帮助受损的组织愈合及紧实肌肤。既能促进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密切连接,又能抑制脂肪细胞的增加,防止皮肤水肿、出现肥胖。

很多人在选择护肤品时都很慎重,因为护肤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肤质是否健康护肤品,用得好也能使我们的状态变得更好,颜值变得更高,那么积雪草提取物对皮肤的作用,积雪草提取物在护肤品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积雪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这种药材放到护肤品当中可以给肌肤补充胶原蛋白,从而使肌肤看起来更加饱满状态更好。同样积雪草提取物也具有消炎镇定的作用,可以深入肌肤底层,有效清除肌肤底层的炎症,也可以带走皮肤深层的垃圾,从而起到去除红痘痘和红痘印的作用。 积雪草提取物中富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个成分进入到皮肤底层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对皮肤的坏死细胞有一定的修复功能。积雪草提取物对伤口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当面部受伤或者痘痘破裂时,可以用积雪草提取物,可以有效加速皮肤修复的速度。 积雪草提取物对皮肤的的好处很多,长期使用可以改善面部炎症的问题,有这些问题的人群可以考虑使用添加了积雪草提取物的护肤品。

提取工艺的研究毕业论文

我也继续,,哪位大哥好心人,,发一下,,,到我邮箱里面呀,,,,765768101@......小弟( ⊙ o ⊙ )啊!小弟感激不尽

药学论文提纲怎么写

药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的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的药学论文提纲,欢迎大家阅读,也希望能够通过药学论文提纲,让大家了解论文提纲的写作包括哪几方面。

论文题目: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了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建立了珍珠透骨草及其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初步建立了珍珠透骨草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

提取工艺方面,在确定乙醇为提取溶剂后,分别采用回流法和渗漉法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回流法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故选用回流法为提取方法。

在通过单因素考察后,分别考察了醇浓度、提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12倍量70%乙醇在75℃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纯化工艺方面,经过筛选,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进行纯化。

通过对泄漏曲线、吸附流速、吸附时间、上样浓度、洗脱溶剂、洗脱体积、洗脱流速考察,最后确定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最佳纯化工艺为经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药材干浸膏用相当于生药材4倍量的水溶解,制成 g生药/mL的样品液,将此样品液以1BV/h流速上样,药液重复过柱两次,吸附12h后,用5BVH_2O以2BV/h洗脱除杂,最后5BV60%乙醇 4BV/h洗脱。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珍珠透骨草开发研究和利用,制定规范的、科学的中药质量标准,本课题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A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为制订质量标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DPPH抗氧化活性试验,发现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VE相近。

中文摘要6-7

英文摘要7-8

前言8-10

第一章 绪论10-20

1 中药透骨草的研究进展10-14

透骨草类中药的基源研究10-12

透骨草类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12

透骨草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毒性反应12-13

透骨草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13

小结与讨论13-14

2 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14-20

提取工艺研究14-17

纯化工艺研究17-18

测定方法研究18-19

展望19-20

第二章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20-38

1 仪器与材料20-21

药材来源20

仪器20

试剂20-21

2 实验内容21-38

珍珠透骨草提取工艺的研究21-29

纯化工艺研究29-38

第三章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质量标准的研究38-46

1 珍珠透骨草提取物的质量标准38-39

名称珍珠透骨草提取物38

处方38

制法38

性状38

鉴别38

检查38

含量测定38-39

贮藏39

2 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39-46

名称39

制法39

性状39

鉴别39

检查39-41

含量测定41-46

第四章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46-50

1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46-47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机理46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46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自由基作用46-47

2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47-50

材料与仪器47

方法与结果47-50

第五章 总结50-51

致谢51-52

参考文献52-57

知识扩展: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32. 核酸酶P1的初步分离纯化(字数:13293,页数:25 ) 33. Claisen缩合合成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字数:9207,页数:22 ) 34. 鲨鱼软骨中提取硫酸软骨素的工艺比较(字数:11323,页数:24 ) 35.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字数:9042,页数:23 ) 36. 水中三卤甲烷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字数:11231,页数:27 ) 37. 新己烯合成的研究与探讨(字数:15645,页数:35 ) 38. 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字数:15069,页数:33 ) 39. 红色素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字数:13096,页数:24 ) 40. 1,2,4-三氯苯的纯化和利用(字数:7100,页数:26 ) 41. 注射用奥扎格镭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字数:13009,页数:27 ) 42. 嘧啶甲酸的合成(字数:5986,页数:21 ) 43. 牛初乳中乳铁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字数:12126,页数:23 ) 44. 对三氟甲基苯腈的合成(字数:7844,页数:19 ) 45.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HA的研究(字数:13233,页数:30 )

淀粉酶提取工艺研究论文

淀粉酶是蛋白质,可以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当的蛋白质提取纯化方法! 选择材料及预处理 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蛋白质的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识,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来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在所有这些方法的应用中必须注意保存生物大分子的完整性,防止酸、碱、高温,剧烈机械作用而导致所提物质生物活性的丧失。蛋白质的制备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选择材料和预处理,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提取和纯化,浓细、干燥和保存。 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都可做为制备蛋白质的原材料,所选用的材料主要依据实验目的来确定。对于微生物,应注意它的生长期,在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酶和核酸的含量较高,可以获得高产量,以微生物为材料时有两种情况:(1)得用微生物菌体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和胞外酶等;(2)利用菌体含有的生化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胞内酶等。植物材料必须经过去壳,脱脂并注意植物品种和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其中所含生物大分子的量变化很大,另外与季节性关系密切。对动物组织,必须选择有效成份含量丰富的脏器组织为原材料,先进行绞碎、脱脂等处理。另外,对预处理好的材料,若不立即进行实验,应冷冻保存,对于易分解的生物大分子应选用新鲜材料制备。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一,蛋白质(包括酶)的提取 大部分蛋白质都可溶于水、稀盐、稀酸或碱溶液,少数与脂类结合的蛋白质则溶于乙醇、丙酮、丁醇等有机溶剂中,因些,可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及酶。(一)水溶液提取法 稀盐和缓冲系统的水溶液对蛋白质稳定性好、溶解度大、是提取蛋白质最常用的溶剂,通常用量是原材料体积的1-5倍,提取时需要均匀的搅拌,以利于蛋白质的溶解。提取的温度要视有效成份性质而定。一方面,多数蛋白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温度高利于溶解,缩短提取时间。但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因此,基于这一点考虑提取蛋白质和酶时一般采用低温(5度以下)操作。为了避免蛋白质提以过程中的降解,可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如二异丙基氟磷酸,碘乙酸等)。下面着重讨论提取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选择。1、pH值 蛋白质,酶是具有等电点的两性电解质,提取液的pH值应选择在偏离等电点两侧的pH 范围内。用稀酸或稀碱提取时,应防止过酸或过碱而引起蛋白质可解离基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蛋白质构象的不可逆变化,一般来说,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的提取液提取,而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的提取液。2、盐浓度 稀浓度可促进蛋白质的溶,称为盐溶作用。同时稀盐溶液因盐离子与蛋白质部分结合,具有保护蛋白质不易变性的优点,因此在提取液中加入少量NaCl等中性盐,一般以摩尔。升浓度为宜。缓冲液常采用磷酸盐和碳酸盐等渗盐溶液。(二)有机溶剂提取法 一些和脂质结合比较牢固或分子中非极性侧链较多的蛋白质和酶,不溶于水、稀盐溶液、稀酸或稀碱中,可用乙醇、丙酮和丁醇等有机溶剂,它们具的一定的亲水性,还有较强的亲脂性、是理想的提脂蛋白的提取液。但必须在低温下操作。丁醇提取法对提取一些与脂质结合紧密的蛋白质和酶特别优越,一是因为丁醇亲脂性强,特别是溶解磷脂的能力强;二是丁醇兼具亲水性,在溶解度范围内(度为10%,40度为)不会引起酶的变性失活。另外,丁醇提取法的pH及温度选择范围较广,也适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材料。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主要有:(一)根据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1、蛋白质的盐析 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一般在低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此称盐溶;当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这种现象称盐析,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和NH4)有很强的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盐析时若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因此调节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中性盐浓度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1)温度:除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在低温(4度)操作外,一般可在室温中进行。一般温度低蛋白质溶介度降低。但有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清蛋白)在较高的温度(25度)比0度时溶解度低,更容易盐析。(2)pH值:大多数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在浓盐溶液中的溶介度最低。(3)蛋白质浓度:蛋白质浓度高时,欲分离的蛋白质常常夹杂着其他蛋白质地一起沉淀出来(共沉现象)。因此在盐析前血清要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使蛋白质含量在。 蛋白质盐析常用的中性盐,主要有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钠、磷酸钠等。 其中应用最多的硫酸铵,它的优点是温度系数小而溶解度大(25度时饱和溶液为,即767克/升;0度时饱和溶解度为,即676克/升),在这一溶解度范围内,许多蛋白质和酶都可以盐析出来;另外硫酸铵分段盐析效果也比其他盐好,不易引起蛋白质变性。硫酸铵溶液的pH常在之间,当用其他pH值进行盐析时,需用硫酸或氨水调节。 蛋白质在用盐析沉淀分离后,需要将蛋白质中的盐除去,常用的办法是透析,即把蛋白质溶液装入秀析袋内(常用的是玻璃纸),用缓冲液进行透析,并不断的更换缓冲液,因透析所需时间较长,所以最好在低温中进行。此外也可用葡萄糖凝胶G-25或G-50过柱的办法除盐,所用的时间就比较短。2、等电点沉淀法 蛋白质在静电状态时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最小,因而溶解度也最小,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差别,可利用调节溶液的pH达到某一蛋白质的等电点使之沉淀,但此法很少单独使用,可与盐析法结合用。3、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 用与水可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或丙酮,可使多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此法分辨力比盐析高,但蛋白质较易变性,应在低温下进行。(二)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差别的分离方法1、透析与超滤 透析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分开。 超滤法是利用高压力或离心力,强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留在膜上,可选择不同孔径的泸膜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2、凝胶过滤法 也称分子排阻层析或分子筛层析,这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柱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是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ed)和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三)根据蛋白质带电性质进行分离蛋白质在不同pH环境中带电性质和电荷数量不同,可将其分开。1、电泳法 各种蛋白质在同一pH条件下,因分子量和电荷数量不同而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而得以分开。值得重视的是等电聚焦电泳,这是利用一种两性电解质作为载体,电泳时两性电解质形成一个由正极到负极逐渐增加的pH梯度,当带一定电荷的蛋白质在其中泳动时,到达各自等电点的pH位置就停止,此法可用于分析和制备各种蛋白质。2、离子交换层析法 离子交换剂有阳离子交换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和阴离子交换剂(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FONT FACE="宋体" LANG="ZH-CN">纤维素),当被分离的蛋白质溶液流经离子交换层析柱时,带有与离子交换剂相反电荷的蛋白质被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随后用改变pH或离子强度办法将吸附的蛋白质洗脱下来。(详见层析技术章)(四)根据配体特异性的分离方法-亲和色谱法 亲和层析法(aflinity chromatography)是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它经常只需经过一步处理即可使某种待提纯的蛋白质从很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且纯度很高。这种方法是根据某些蛋白质与另一种称为配体(Ligand)的分子能特异而非共价地结合。其基本原理: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离(Separation),提纯(Purification)和鉴定(Characterization)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至今还没的单独或一套现成的方法能移把任何一种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蛋白质中提取出来,因此往往采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细胞的破碎1、高速组织捣碎: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种子等。2、玻璃匀浆器匀浆: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为高,适用于量少和动物脏器组织。3、超声波处理法:用一定功率的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液,使细胞急剧震荡破裂,此法多适用于微生物材料,用大肠杆菌制备各种酶,常选用50-100毫克菌体/毫升浓度,在1KG至10KG频率下处理10-15分钟,此法的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对超声波敏感和核酸应慎用。4、反复冻融法:将细胞在-20度以下冰冻,室温融解,反复几次,由于细胞内冰粒形成和剩余细胞液的盐浓度增高引起溶胀,使细胞结构破碎。5、化学处理法:有些动物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可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去氧胆酸钠等细胞膜破坏,细菌细胞壁较厚,可采用溶菌酶处理效果更好。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破碎组织细胞,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水解酶释放到溶液中,使大分子生物降解,导致天然物质量的减少,加入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减慢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抑制那些活性中心需要有疏基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加入苯甲磺酰氟化物(PMSF)也能清除蛋白水解酥活力,但不是全部,还可通过选择pH、温度或离子强度等,使这些条件都要适合于目的物质的提取。浓缩、干燥及保存一、样品的浓缩 生物大分子在制备过程中由于过柱纯化而样品变得很稀,为了保存和鉴定的目的,往往需要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方法的:1、减压加温蒸发浓缩 通过降低液面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减压的真空度愈高,液体沸点降得愈低,蒸发愈快,此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生物大分子的浓缩。2、空气流动蒸发浓缩 空气的流动可使液体加速蒸发,铺成薄层的溶液,表面不断通过空气流;或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透析袋内置于冷室,用电扇对准吹风,使透过膜外的溶剂不沁蒸发,而达到浓缩目的,此法浓缩速度慢,不适于大量溶液的浓缩。3、冰冻法 生物大分子在低温结成冰,盐类及生物大分子不进入冰内而留在液相中,操作时先将待浓缩的溶液冷却使之变成固体,然后缓慢地融解,利用溶剂与溶质融点介点的差别而达到除去大部分溶剂的目的。如蛋白质和酶的盐溶液用此法浓缩时,不含蛋白质和酶的纯冰结晶浮于液面,蛋白质和酶则集中于下层溶液中,移去上层冰块,可得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液。4、吸收法 通过吸收剂直接收除去溶液中溶液分子使之浓缩。所用的吸收剂必需与溶液不起化学反应,对生物大分子不吸附,易与溶液分开。常用的吸收剂有聚乙二醇,聚乙稀吡咯酮、蔗糖和凝胶等,使用聚乙二醇吸收剂时,先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外加聚乙二醇复盖置于4度下,袋内溶剂渗出即被聚乙二醇迅速吸去,聚乙二醇被水饱和后要更换新的直至达到所需要的体积。5、超滤法 超滤法是使用一种特别的薄膜对溶液中各种溶质分子进行选择性过滤的方法,不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氮气压或真空泵压)通过膜时,溶剂和小分子透过,大分子受阻保留,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最适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脱盐,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能较好地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回收率高等优点。应用超滤法关键在于膜的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膜,水的流速,分子量截止值(即大体上能被膜保留分子最小分子量值)等参数均不同,必须根据工作需要来选用。另外,超滤装置形式,溶质成份及性质、溶液浓度等都对超滤效果的一定影响。Diaflo 超滤膜的分子量截留值:膜名称 分子量截留值 孔的大的平均直径 XM-300 300,000 140 XM-200 100,000 55 XM-50 50,000 30 PM-30 30,000 22 UM-20 20,000 18 PM-10 10,000 15 UM-2 1,000 12 UM05 500 10用上面的超滤膜制成空心的纤维管,将很多根这样的管拢成一束,管的两端与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相连,使缓冲液不断地在管中流动。然后将纤维管浸入待透析的蛋白质溶液中。当缓冲液流过纤维管时,则小分子很易透过膜而扩散,大分子则不能。这就是纤维过滤秀析法,由于透析面积增大,因而使透析时间缩短10倍。二、干燥 生物大分子制备得到产品,为防止变质,易于保存,常需要干燥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适用于不耐高温,易于氧化物质的干燥和保存,整个装置包括干燥器、冷凝器及真空干燥原理外,同时增加了温度因素。在相同压力下,水蒸汽压随温度下降而下降,故在低温低压下,冰很易升华为气体。操作时一般先将待干燥的液体冷冻到冰点以下使之变成固体,然后在低温低压下将溶剂变成气体而除去。此法干后的产品具有疏松、溶解度好、保持天然结构等优点,适用于各类生物大分子的干燥保存。三、贮存 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与保存方法的很大关系。干燥的制品一般比较稳定,在低温情况下其活性可在数日甚至数年无明显变化,贮藏要求简单,只要将干燥的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内装有干燥剂)密封,保持0-4度冰箱即可,液态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不能太稀,必须浓缩到一定浓度才能封装贮藏,样品太稀易使生物大分子变性。2、一般需加入防腐剂和稳定剂,常用的防腐剂有甲苯、苯甲酸、氯仿、百里酚等。蛋白质和酶常用的稳定剂有硫酸铵糊、蔗糖、甘油等,如酶也可加入底物和辅酶以提高其稳定性。此外,钙、锌、硼酸等溶液对某些酶也有一定保护作用。核酸大分子一般保存在氯化钠或柠檬酸钠的标准缓冲液中。3、贮藏温度要求低,大多数在0度左右冰箱保存,有的则要求更低,应视不同物质而定。

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的发酵制取技术 作者:|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编辑:王治华|2006-6-23| 点击:242 本标准适用于由发酵法生产,经提纯制取,供食品生产作添加剂用的糖化酶制剂。 1、技术要求 外观:固体时,粉状,无结块。液体时,黄褐色,允许有少量凝集物。 项目和指标表1 项目 指标 固体 30000,40000,20000,30000 液体 50000,60000,40000,50000 酶活力,u/g(ml)80000,100000,60000,80000 150000,200000, 水分,%不小于 细度(通过40目铜网筛)%不小于80 酶活力保存率(室温,半年),%不小于80 重金属(以pb计),%不超过 铅,%不超过 砷(以as计),%不超过 黄曲霉毒素b1,%不超过 大肠菌群,个/100g(ml)不超过30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2、试验方法 外观:用目视判定。 酶活力测定 试剂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称取乙酸钠(ch3coona·3h2o),吸取冰乙酸,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上述缓冲溶液应以酸度计校正ph值。 硫代硫酸钠溶液:按gb601《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中执行。 碘液:按gb601《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中执行。 氢氧化钠溶液:按gb601《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中执行。 硫酸溶液:量取分析纯浓硫酸(比重)缓缓加入适量蒸馏水中,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分析纯氢氧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 %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然后用少量蒸馏水调匀,徐徐倾入已沸的蒸馏水中,煮沸至透明,冷却,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需当天配制。注:可溶性淀粉应符合hg3-3095质量标准要求。 测定程序 待测酶液的制备:称取酶粉(或酶液),倒入50ml烧杯中,用少量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并用玻璃棒捣碎,将上层清液小心倾入适当的容量瓶中,沉渣再加入少量上述缓冲溶液,如此反复捣研3~4次,最后全部移入容量瓶中,用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通过4层纱布过滤。再用滤纸滤清,滤液供测定用。浓缩酶液可直接吸取一定量于容量瓶中,用缓冲溶液稀释定容至刻度。注:制备酶液时,酶液浓度最好控制在消耗硫代硫酸钠(空白-样品)的差数为3~6ml左右(以每毫升酶活力约50~90单位为宜)。 测定:于甲、乙两支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可溶性淀粉溶液25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ml,摇匀。于40±℃的恒温水浴中预热5~10min。在甲管中加入酶制备液(酶的总活力约110~170单位)立即记时,摇匀。在此温度下准确反应1h后,立即在甲、乙两管各加20%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将两管取出迅速用水冷却,并于乙管中补加酶制备液(作为对照)取两管中上述反应液各5ml放入碘量瓶中,准确加入碘液10ml,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5ml(边加边摇晃),放置暗处15min,加入2n硫酸2ml,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无色为终点。 计算1g酶粉或1ml酶液在40℃、的条件下,1h分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mg葡萄糖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x=(a-b)×n××━━×━━×n………………(1) 25 式中:x--酶活力单位,μ/g(ml);a--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b--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n--稀释倍数;硫代硫酸钠相当葡萄糖毫克数;1/2--折算成1ml酶液的量;反应液总体积,毫升数;5--吸取反应液的毫升数。为计算方便,可按稀释倍数参考表计算,系数乘以滴定空白和样品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差值(a-b)为酶活力单位。稀释倍数参考表2。 表2 稀释倍数参考表 稀释倍数 系数 稀释倍数 系数 原数 35 2 29 40 580 5 45 1014550725 15 100 1450 20 25 250 3625 30 435 水分 测定程序于已知恒重的40mm×25mm称量皿中,称取酶粉约,在105~110℃恒温干燥箱内烘2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再在干燥箱内烘干,直至恒重。 计算 w1-w2 x1=━━━━×100………………………………………(2) w1-w 式中:x1--样品中水分的含量,%;w--称量皿质量,g;w1--烘干前皿加样品质量,g;w2--烘干后皿加样品质量,g。 细度 测定程序称取100g酶粉用40目标准分样筛(铜网)筛分,称其未通过的酶粉质量。 计算 m-m x2=━━━━×100………………………………………(3) m 式中:x2--酶粉样品细度,%;m--原酶粉质量,g;m--筛后留存酶粉质量,g。 酶活力保存率 e1 x3=━━━━×100………………………………………(4) e 式中:x3--酶活力保存率,%;e--原酶粉(液)活力;e1--检测酶活力。 重金属 试剂 硝酸:分析纯。 硫酸:分析纯。 盐酸:分析纯。 6n盐酸:量取500ml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1n盐酸:量取83ml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氨水:分析纯。 5n氨水:量取333ml氨水,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1n氨水:量取66ml氨水,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的乙酸盐缓冲液:称取乙酸铵溶于25ml蒸馏水中,加6n盐酸45ml,用稀盐酸或稀氨水调节ph至,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酚酞指示液:按gb603配制。 饱和硫化氢水:按gb603配制(此溶液于使用前制备)。 铅标准溶液(每毫升含铅):按gb602配制,临用前用蒸馏水稀释10倍。 测定程序 样品处理称取样品置于250ml凯氏烧瓶或三角烧瓶中,加10~15ml硝酸浸润样品放置片刻(或过夜)后,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后稍冷,沿瓶壁加入5ml硫酸再缓缓加热,至瓶中溶液开始变成棕色,不断滴加硝酸(如有必要可滴加些高氯酸)至有机质分解完全,继续加热,至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白色烟雾。最后溶液应呈无色或微带黄色。冷却后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三角烧瓶,将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每10ml该溶液相当于1g样品。取同样重的硝酸、硫酸按上述方法作试剂空白试验。 样品测定 溶液a:吸取含铅标准液1ml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混匀,加1滴1%酚酞指示液;用稀盐酸或稀氨水调节ph至中性(酚酞红色褪去)。加入的乙酸盐缓冲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40ml,混匀备用。 溶液b:取一支与溶液a所配套的纳氏比色管,加入20ml样品液,加蒸馏水至25ml混匀,加1滴1%酚酞指示液,用稀盐酸或稀氨水调节ph至中性(酚酞红色褪去),加入的乙酸盐缓冲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40ml,混匀备用。 溶液c:取一支与溶液a、b所配套的纳氏比色管,加入与溶液b相同量的样品液,再加入与溶液a相同量的铅标准液,加蒸馏水至25ml,混匀,加1滴1%酚酞指示液,用稀盐酸或稀氨水调节ph至中性(酚酞红色刚褪去),加入的乙酸盐缓冲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40ml,混匀备用。 向各管中加入10ml新鲜制备的硫化氢饱和液,混匀,放置10min后在白色背景下观察,溶液b的色度不得深于溶液a的色度,溶液c的色度应与溶液a的色度相当或深于溶液a的色度。 铅按《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中的双硫腙单色法执行。样品处理采用硝酸-硫酸法。 砷按《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中的银盐法执行。样品处理采用硝酸-硫酸法。 黄曲霉毒素b1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执行。 大肠菌群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执行。 沙门氏菌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执行。 3检验规则 产品需经生产厂技术部门检验,并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生产厂以每一生产班次或每一罐进库的量为同一批次的产品。 订货单位若需抽样检验,应从该酶制剂中提取两份,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若有一个样品或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应与生产厂协商。再取一倍量的同批样品共同进行复验,如仍不合格时,则全批产品作为不合格品,退交生产厂处理。若产品经复验合格,订货方应承担试验费用。如不合格,应由生产厂家承担试验费用。 4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酶制剂的外包装箱,除注明品名、生产厂名、规格、注册商标外,还应注明食品添加剂。箱里并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印有品名、批号、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检验员等。 内包装为食品用塑料袋,包装分为2kg、3kg,应印有注册商标、产品名称、规格、重量、生产厂名。 本品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对光线、温度、湿度易引起失活。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日光曝晒和雨淋。贮存仓库应保持清洁、阴凉、干燥、通风。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无锡酶制剂厂、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无锡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表面上看,糖化酶生产的发酵技术,后提取工艺及设备等较其它发酵制品简单,再加上我国糖化酶用量大,生产糖化酶设备投资 ... 食品袅或工业袅) 包装(食品袅) (工业级) 匣1 冀化蘸成品制备流翟五、结论1.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摇瓶发酵试验,确定了最佳摇精制液体糖化酶的开发研制*曾 辉 何新民 张新武 刘仲敏摘 要 根据高转化率糖化酶发酵成熟醪的特性,对生产液体酶的絮凝剂和絮凝方法进行了筛选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絮凝工艺。采用先进的板框预涂工艺和超滤膜浓缩分离技术,高效回收了产品,使单罐回收率达到80%,综合平均回收率达75%以上,比传统盐析工艺平均提高7%。关键词 糖化酶 絮凝 回收率 通常,在发酵行业中人们往往注重于提高菌种发酵活力而忽视提高产品的回收率,其结果是丰产不丰收。本研究采用独特的絮凝工艺,以板框预涂、超滤膜浓缩法生产精制液体糖化酶,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由工业级跨入食品级),减少了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比传统盐析工艺回收率平均提高7%,综合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工业用糖化酶制剂优等品标准,3个月酶活力保存率大于95%。1 材料与设备 (1)絮疑剂:APAM、苯甲酸钠、硅藻土、硫酸锌、黄血盐等。 (2)防腐剂:醋酸钙、青霉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 (3)絮凝罐:V=20 m3,转速:50~70 r/min。 (4)聚丙烯板框压滤机:60 m2。 (5)滤布洗涤机。 (6)预涂罐:V=3 m3,转速:80 r/min。 (7)进口UF809型卷式膜超滤机。 (8)贮罐:V=20 m3。 (9)成品处理罐:V=3 m3,转速:50 r/min。2 精制浓缩液体糖化酶提取工艺研究 工艺路线的确定 确定本工艺的核心是选择浓缩方法和确定絮凝工艺。目前国内同类产品采用的浓缩方法有2种,一种为依靠热源来蒸发产品中的水分;另一种为利用渗透膜超滤除去产品中的水分。比较上述2种方法,前者设备投资大、耗能多;而后者投资少、耗能低,且操作简单、清洗方便、维修及更换成本低,产品收率高。因此,我们选择了先进的渗透膜超滤浓缩方法。絮凝工艺是提取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板框过滤等工序的工作与产品的质量。近年来,对絮凝工艺的研究都集中在絮凝剂的选取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几乎不含无机金属离子的絮凝剂和高效的过滤方法。 工艺流程酶发酵液 → 絮凝 → 板框压滤 → 滤液 ↓ ↓ 滤饼 超滤浓缩 ↓ ↓ 干燥后作填充剂或饲料 防腐和标准化处理 ↓ 成品 酶发酵液的质量 酶发酵液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和收率。我们对发酵液质量制订的指标见表1。表1 酶发酵液质量指标项目 镜检情况 酶活力(u/ml) pH DE值 指标 镜检正常无杂菌 >×104 ~ <10 对于个别批次发酵液达不到上述指标要求的,均改为生产固体粉剂。 絮凝工艺的研究 精制浓缩液体糖化酶的生产过程中,絮凝工艺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絮凝效果不好,将导致处理时间长,增加染菌的可能性。 采用絮凝工艺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可除去发酵液中的菌体和其它不溶性粒子,从而大大改善了发酵液的过滤性,提高了澄清度。对于絮凝的作用机理有如下解释: (1)絮凝剂中和了悬浮粒子表面上的电荷(菌体细胞表面上亦存在着羧基和氨基,故带有电荷),最终导致了这些粒子的絮凝。 (2)絮凝剂的包埋或吸附作用,把菌体及其它不溶性粒子机械地吸附并包埋在其中。 絮凝小试对比试验 每次取100 ml样品按下述絮凝方法进行絮凝,然后用漏斗内衬滤纸进行常压过滤。 方法1:取原样直接用滤纸过滤。 方法2:加水1/3、麸皮1%、硅藻土2%。 方法3:加水1/3、APAM适量。 方法4:加水30%~40%、加膨润土、硅藻土、苯甲酸钠、APAM适量。 方法5:加水1/3、木屑1%、依次加入适量硫酸锌、黄血盐、APAM。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方法4、5为最理想的絮凝方法,其滤液清澈透亮,滤速快,滤饼水分少,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方法4更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方法1、2、3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应淘汰。表2 絮凝方法小试结果方法 滤速(s/10滴) 滤液颜色 滤液亮度 滤饼状况 结果分析 1 40 深红棕色 透 亮 滤饼未挤前不分离,成糊状。 难过滤型,此方法不采纳。 2 14 浅黄色 亮度不够 滤饼未挤前成疏松状,分离好。用纱布包滤饼进行挤压,饼成块状,易挤干,水分少。 易过滤型, 此法加快滤速后可采纳。 3 8 浅黄色清液 透 亮 未挤前滤纸上无糊状,外观分离程度不如方法2。用纱布包滤饼进行挤压,用力大,水分多,饼成软团状。 过滤效果好,但饼难挤干,不疏松,饼水分大。 4 6 浅黄色清液 透 亮 滤饼未挤前成疏松状,分离好。用纱布包滤饼进行挤压,饼成块状,易挤干,水分少。 较好的一种过滤方法,应采纳。 5 7 浅黄色清液 清澈透亮 同 4较好的一种过滤方法,应采纳。 工业化生产 在小试基础上,我们又采用4种方法对4批次发酵液进行了工业化絮凝过滤处理 (按6m3发酵液计算加量)。 方法1:发酵液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过滤。 方法2: 加入1%的木屑和2%的硅藻土后进行过滤。 方法3: 加入1/3的纯净水,1%的木屑,依次加入适量的硫酸锌 、黄血盐、APAM后进行过滤。 方法4: 加入1/3的纯净水,1%的硅藻土,适量膨润土、苯甲酸钠、APAM。加入絮凝剂后搅拌30 min(转速50~80 r/min)后进行过滤。其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方法1、方法2处理时间长,滤液也没有后两种方法清亮,而且滤饼含水量高。方法3、方法4的处理效果基本相同,但考虑到方法3的滤液由于含有黄血盐等表3 絮凝方法工业化试验结果项目 方法19602018批 方法29602007批 方法39603001批 方法49602025批 放罐酶活力(u/ml) 28 466 30 428 29 214 29 018 絮凝后直接观察 稀、稍粘 稀、有粗颗粒 稀、有明显絮状物 同方法3 过滤液时间(h) 22 16 6 5 滤液酶活力(u/ml) 22 772 23 646 24 540 24 566 滤饼酶活力(u/g) 7 759 6 432 5 648 5 489 滤饼水分(%) 62 58 53 52 滤液颜色 棕红色、较亮 棕红色、亮 浅棕红色、亮 浅棕红透亮 得滤液体积(m3) 得成品体积(m3) 成品酶活力(u/ml) 104 170 106 437 105 448 104 766 成品感官鉴别 褐色、粘度大 棕色、稍粘 棕色、稍粘 棕色、稍粘 化合物,可能对成品质量有影响,因而我们选用方法4进行生产。 在絮凝处理的试验研究和工艺操作中,我们的经验是: (1)絮凝剂的使用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絮凝剂的浓度,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 (2)絮凝剂的添加量从零开始增加时,被絮凝的悬浮粒子的量相应增加,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已絮凝的粒子又发生分散。因此,要通过试验确定絮凝剂的最佳添加量。 (3)添加的絮凝剂与悬浮液中的粒子接触是发生絮凝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进行搅拌。但是,生成的絮凝物是很脆弱的,过分的搅拌会使絮状物破碎倾向大于生成倾向,因此,又必须控制搅拌转速和时间。我们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采用了搅拌30 min,转速50~80 r/min的操作,取得了良好的絮凝结果。 板框过滤工序的工艺操作 液体酶的生产,需要的是滤液,因此,滤液的清浊直接影响液体酶的品质及超滤设备的使用。开始进料时,由于滤布比较干净,应靠罐内的压差自然进料。如果一开始就加压进料,会造成滤液的浑浊。待一段时间,当滤液很清,且滤速恒定时,缓缓加压进料。在此特别强调,板框的接收槽的放液口要有一个使浑浊液重回絮凝罐的装置,一旦发现滤液浑浊,便能及时打回。每批滤完后,要把滤布洗净,安放整齐,以待下次再用。 板框过滤出的滤饼,各厂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我们厂由于还生产固体酶,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一部分填充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因此,我们将滤饼烘干处理后做填料。烘干物还有2万余单位的酶活力,这样处理比较理想。 超滤浓缩工艺的研究 超滤是加压膜过滤方法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把大溶质分子阻留在膜的一侧(留在原来溶液中);而小溶质分子透过至膜的另一侧,从而达到分离纯化、浓缩产物的目的。超滤法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发酵产品(如糖化酶、α-淀粉酶)等的提取纯化和浓缩。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较好地保持酶活力、产品回收率高等优点。 我们选用了进口UF809型卷式超滤膜,并根据产品质量和工艺要求,采用了每组3支、3组并联的形式安装超滤机。超滤器的进口压力为4××104 Pa左右,出口压力2~4××104 Pa左右,进出料口之压差以1××104 Pa左右为宜。操作温度在40℃以下。酶液的浓缩倍数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在4~5倍左右。运行过程中定时测定超滤液的流量及酶活力,以确认超滤器运行是否正常。超滤浓缩结果见表4。表4 超滤浓缩统计结果批号 发酵液酶活力(u/ml) 取发酵液体积(m3) 滤液体积(m3) 超滤时间(h) 超 滤 浓 缩 结 果 对发酵液收率(%) 成品酶活力(u/ml) 成品体积(m3) 浓缩倍数(v/v) 浓缩倍数(u/u) 酶活力收率(%) 9507-01 29 871 8 120 301 98 9507-02 27 232 8 110 380 97 9503-04 28 431 8 115 182 97 9508-10 30 781 8 123 124 98 9509-07 31 232 8 128 429 99 9509-09 30 231 8 111 718 98 从表4可看出,每处理8t左右清液所需时间基本在 h左右,浓缩酶总收率在75%以上。 精制浓缩液体酶的保存实验 将浓缩酶(10万u/ml)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于常温保存3个月后,测定酶活残存率,其结果见表5。表5 精制浓缩液体酶的保存实验添加防腐剂量(%) 残存酶活力(%) 不 加 一星期后出现霉变、有恶臭味 醋酸钙、青霉素180万单位/m3 97 苯甲酸钠、青霉素180万单位/m3 96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98 由表5可知,3个月酶活力保存率均高于95%。由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组成的防腐剂,酶活残存率为98%,为上述3种防腐剂中最理想的,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单位:曾 辉 何新民 张新武 三门峡发酵厂,卢氏,472200 刘仲敏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450008参考文献 [1] 张树政主编.酶制剂工业.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 曹友声、刘仲敏主编.现代工业微生物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真菌α—淀粉酶是由曲霉属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种α—淀粉酶。与细菌α—淀粉酶不同的是,真菌α—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左右,超过60℃开始失活;其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是高含量的麦芽糖和一些低聚糖及少量的葡萄糖。而细菌α—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高(中温α—淀粉酶70~80℃,耐高温α—淀粉酶为95~105℃),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是糊精。因此,细菌α—淀粉酶只能用于发酵工业,而真菌α—淀粉酶则广泛地应用于淀粉糖浆、低聚糖、啤酒、烘焙食品、面制品等的生产,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世界上仅有诺维信、丹尼斯克等少数几家大型酶制剂公司拥有真菌α—淀粉酶生产技术与产品,而国内真菌α—淀粉酶的生产还是空白。近年来,浙江、江苏等地的几家高校相继开展了真菌α—淀粉酶的研究工作,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国内报道的真菌α—淀粉酶的发酵单位仅为200~600u/g,而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几家酶制剂公司真菌α—淀粉酶的发酵单位已达到1500~2000u/g。对于我国来讲,一方面食品与发酵工业的发展对真菌α—淀粉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不能自主生产真菌α—淀粉酶,每年都要大量进口,且价格昂贵,其市场售价一般在350~400元/Kg(9000u/g)。因此,研制开发真菌α—淀粉酶,尽快实现国产化生产,对于满足市场需求,调整我国酶制剂工业的产业结构,节约外汇支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菌α—淀粉酶生产菌株诱变选育路线图谱出发菌株~米曲霉2197产酶148u/g↓紫外线突变株~米曲霉ZLA16产酶324u/g↓硫酸二乙酯突变株~米曲霉ZLB35产酶416u/g↓钴60γ—射线突变株~米曲霉ZLC06产酶685u/g↓微波突变株~米曲霉ZLD14产酶788u/g↓亚硝酸突变株~米曲霉ZLE09产酶801u/g↓离子束突变株~米曲霉ZLF13产酶946u/g真菌α—淀粉酶提取工艺流程图水麸曲(粗酶)—→浸提—→压滤—→滤渣—→饲料↓超滤浓缩←—稀酶液↓乙醇沉析↓过滤—→酶泥(饼)↓低温烘干↓标准化—→成品?--------------------------------------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向成熟的发酵液中加入占发酵液重量1%-3%的钙离子保护剂或2%-5%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在70-9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将制得的纯化的耐高温。-淀粉酶送至压力喷雾塔进行喷雾干燥,制得酶粉,将酶粉调配后,分装即得成品。该耐高温。-淀粉酶呈固体状态,酶活力达2万单位/g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易贮存和运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