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从台海局势看中国智慧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20:47:58

从台海局势看中国智慧论文

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即使如今,也面临诸多问题。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论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述问题,罗列出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契机,促使两岸关系更加和谐友好的发展。下面是有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观点,欢迎参阅。两岸关系新形势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既然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就不存在所谓大陆和台湾谁吞并谁的问题。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不仅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等议题,也可以谈在实现和平统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回到承认“九二共识”的轨道上来,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始终坚持为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根本原因。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之福,是地区和世界之福。两岸和平统一了,可以弥合两岸因长期分离而造成的隔阂,使两岸同胞增进一家亲情;可以结束两岸在军事上的对抗,使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和平建设;可以使两岸经济更好地互补互利,使两岸同胞携手共谋发展;可以使两岸一起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使两岸同胞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和荣誉;可以真正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两岸同胞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期盼和平,国家需要稳定。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有关人士和有关政党严肃思考这个重大问题,从民族大义出发,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为保持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作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如果两岸客运包机实现了“节日化”,还可以向常态化发展。两岸货运包机问题,也可以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交换意见。我们将进一步陆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 措施 。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台独”分裂势力必须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停止一切“台独”活动。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和不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的承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这不是一句可以随意背弃的空话。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一定会同我们一道,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谈到加强多党合作时,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 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而奋斗。希望各民主党派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同中国共产党一道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 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两岸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还不长。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尚不适应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 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政治上,台湾是多党制,其中民进党的实力不容小视,他们极力要求搞一中一台;军事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基本不存在; 文化 上,部分台湾民众由于民进党的误导而缺乏一个中国的意识;学术上,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观点分歧很大。 所有矛盾中,民进党和台联的台独立场和举动是两岸关系的最主要问题或障碍。 “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一天得不到彻底和有效遏制,台海局势就一天难以从根本上稳定下来,两岸关系就会始终受到干扰和破坏,甚至面临停滞和倒退的风险。除此之外,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三点: 一: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两岸互信较弱,两岸关系的敌对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两岸在推进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的目标、内容、时程安排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两岸在台当局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等敏感议题上存在重大矛盾和分歧,如果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有可能压缩两岸政治谈判空间,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 二:美、日“以台制华”战略的破坏力不容低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难以遏制、难以逆转,加之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美日经济衰退等原因,美日“乐见”两岸在经济和事务性层面展开良性互动、通过对话“降低紧张”。但出于遏阻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美日对两岸在政治、安全与军事层面发展关系保持谨慎与疑虑的态度,仍以提升对台军售质量、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支持民进党“台独”势力等为杠杆和筹码,插手台海局势,挑拨两岸关系,防止两岸关系发展“过热”、“过快”。由于推行“经济依中,安全靠美”的策略,台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的广度与深度将受到美日强力牵制。 三:岛内民意走势复杂。大陆争取台湾民心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并长期受“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存在错误看法。总的看,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心态比较复杂,主张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占大多数, 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和平统一的声音还很弱,部分台湾民众还受到“台独”思想的影响。 四:民进党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在“台独基本教义派”强力牵制下,民进党全盘否定马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甚至以暴力方式阻挠两岸交流往来,短期内务实调整两岸政策面临较大难度,这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一定阻力。尤其是,虽然民进党发展危机加深,但其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没有被破坏,基本盘依然较稳。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虽然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两岸关系形势却也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首先台湾民众对台当局极力制造族群矛盾、割裂台湾社会及挑动两岸关系紧张的做法普遍感到厌倦与不满,要求摒弃激进“台独”路线,希望两岸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其对执政路线进行调整。其次,近年来,台湾境内主要政党大兴“和解”、“合作”之风,并竞相提出稳定与改善两岸关系的主张与建议。讲话紧紧把握岛内政局与民意气氛的新趋向,对目前的形势作出了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在强调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的同时,指出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最后中国对台政策上的有关表态与调整作了正面评价,表示欢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并愿意“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积极回应。表明了在两岸谈判的对象问题上不排斥任何人的立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我们愿意为了两岸同胞的福祉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宽阔的胸怀,既往不咎、面向未来的态度同包括台当局领导人在内的任何人打交道,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并进一步扩大了两岸谈判议题的范围。阐述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诸多好处,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建立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深化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以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两岸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为两岸同胞描绘了一幅绚丽美好的图景。 两岸关系新形势结果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两岸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它牵动着中国政治时事的神经,同时也是国民关切的国家时事。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的宝岛,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近两年来两岸关系经历的曲折悲喜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两岸逐渐走向了对话与合作。近年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岸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走向和平发展。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即便处于内战对峙状态。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的和平统一九条方针政策意味着对台战略创新,为1982年全国人大修宪提出“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创新作了准备。1983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将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确定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首先应用于香港和澳门。基于这些对台战略与制度创新,当台湾方面于1991年通过“国统纲领”后,两岸才有可能由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并展开两岸事务性协商。 自2008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有过去六十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向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2005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望”,并开始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物性协商得以恢复。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交流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也加速推进。在社会与文化交流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们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 教育 交流迅速升温。 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两岸关系既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10年的紧张高危期,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初疑虑重重的试探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和平发展阶段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有三个新特点十分醒目,把两岸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内涵标识了出来。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实践中得到深化。第二,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 经验 。第三,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两岸的政治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全面发展。尤其在经济方面两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2009年,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对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岸在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新协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新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搭桥”; 新突破:陆资入台。 同时,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新突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亲缘、文缘相通,地缘相近,文化教育交流乃是克服政治军事障碍的重要手段。2009年7月,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六项共同建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新闻交流;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二是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四是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两岸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为两岸同胞描绘了一幅绚丽美好的图景。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看过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的人还看了: 1. 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2. 2016年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 3. 2016年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范文 4.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论文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论文摘要:回首“十一五”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十一五 国际金融危机 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和,“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年均降幅为。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 总结 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累计实现节能量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 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和。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下降到2009年的,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下降到。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促进“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2] “十一五”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3] 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十一五·2006-2010);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相关 文章 :

★ 2017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2017年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精选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

★ 形势与政策论文及写作指导

★ 2017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2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2000字范文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范文模板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2)

台海局势论文参考文献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如何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和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台港澳局,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与会专家指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共两党应该共同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2)指出两岸关系发展有其发展趋向和内在规律,国共两党应该共同体认趋向,把握规律;(3)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两岸双方必须积极建立和始终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4)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两岸和平发展是“和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6)深化互得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7)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要海协、海基两会合理规划、推进制度化协商,又要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发挥平台功能;(8)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维护台胞权益,加强交往,融合亲情,实现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和平发展”应当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都是里仁仔!

两岸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篇1 《浅析两岸关系新发展》 摘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 文化 、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关键词: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和平;新发展 一.两岸关系历史概述 宝岛台湾,自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现在380多年,一直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残余溃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家乡不能回,亲人不能相见,两岸人民再次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屡抛橄榄枝,两岸关系在艰难地前行着。两岸关系可以用“民间热,官方冷”来形容,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1988年,范光陵率台湾第一个经济文化访问团到大陆访问,开创了40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先河。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海两岸人民打破以往隔绝状态、开始展开正式的交往,两岸关系迈入民间交流的阶段。然而,1999年以后,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冲击。大陆一方面坚决反对“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行,另一方面扩大推行台资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台湾民心。胡锦涛同志自2005年以来坚持“四个决不”(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并且启动国共两党对话,推进两岸 多层次交流,开始考虑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此外,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内法的形式将反分裂以及促进两时事报岸告人大民学交生流版法律化。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两岸领导人共同努力,推进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深化两岸关系、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二.两岸关系进展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 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三. 两岸关系的未来 (一)近期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遭滑铁卢。尤于蓝营大败,再加上时间紧迫,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当中,两岸可作的事可能将极为有限。 先来观察时间的安排。在选后新的当选人将在12月25日就职,这刚好已近年底。六周之后,又是过农历年,因而也难有何作为。农历年过后就是三月份了,日前民进党已宣布,届时将会推出2016的候选人,而国民党若要初选,那也就必须开始准备。因而,上半年已过,而在下半年就已经进入选举期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选举必须在一月份进行,因为新任“立委”必须在3月1日就职,而“立委”选举又是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同举行。易言之,自地方选举后至2016“大选”,总共也只不过13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些时间都已经被切割,在两岸方面,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虽然如此,卡在“立法院”的服贸等法案要通过的可能性却会增加。因为这完全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而民进党已势在必得,故也不会为了2016的“大选”而过于开罪于企业家。尤其,若民进党解除封锁,让这些协议发挥一些正面的效果,同时亦可获得部份的功劳,有助于2016的“大选”。 (二)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 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四.启示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1-14.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12-17讯. [3]华夏经纬网:汤绍成,夜话宝岛,2014-12-17. [4]郑必坚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形势与政策应当说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青年人比较关注新闻时势发展趋向,关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因为有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 毕业 分配或是其他牵涉个人利益的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快速成长时期,对于新事物好奇心较强,接收能力也较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有许多真实的教学实践却是在听会议、看电视中进行的,许多学生也认为只要经常看新闻报道,注意关心国家大事,就可以掌握此课程。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待某一事件经常仅从个人观点作一些肤浅的讲解,缺少对引发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理论性 总结 ,讲形势不是看表象,谈政策没有真正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从纵向的社会形势、从横向的国内外形势等多种因素来看待。 许多学生存在对形势与政策的模糊认识,认为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用听;与发展前途有关的,也是只看表象,没有了解事物的本源。比如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大学生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与就业,或是发展前途,或是就业待遇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妙或薪酬不高时,有许多学生仅把拿毕业证当成就业的“门票”,不从深层次上研究专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更没有对自己做长期的就业计划,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细心解读形势与政策。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教学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强,致使多数同学只是在考试前夕进行恶补,并且学习内容有局限性。以下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大多身兼多职,人员关系复杂,且大多较分散,难按计划规定进行教学,管理难度较大。这些教师有的是本校的在职行政人员,在这些任课教师中,有许多人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认识就出现了偏差,也不具备充足时间很好地备课,走过场的不在少数。其次,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资格难认定。由于目前没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性的规定,仅有大纲性的教学指定目标,因此,对于教师任职资格考核、教学内容评估、教学质量监管等都存在种种不利的因素。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很少对自己讲解的内容作出评估,更没有进行自我总结。学生也把这些课当成消闲课,自认为对于当前形势很了解的也不在少数,遇上教师谈到某些问题抱怨多。学生与教师的种种现状,也决定了课程很难达到某种深层次的效果,难于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和管理。 再次,没有紧跟形势和政策的相关教学大纲和具体教材。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学习会议精神的课程,也不是仅仅读读政策而已。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国 教育 教学领导小组也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下发教育教学要点,没有相对完整、稳定的统一学习教材,只有《大学生时事政策 报告 》作为参考教材,没有完整系统的大纲明确指定学习内容。这些状况决定这门课程只能处在“边角余料”的位置。 二、解决的途径与 方法 第一,从高校管理层面上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机制,并从管理理念上重视该课程,提高思想认识,要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纲深入细化在具体管理 措施 上。管理层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具体推进,比如规范制订该课程的管理制度、评估标准、教师资格认定等。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我们提出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四化”体系中的一环,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决定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构建长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领导机制。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活动,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高校制订可行性的方案后,逐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人文学院主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共同负责的体制,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计划的编制和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学生处负责党总支副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宣传部负责邀请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组织专题报告,团委负责组织第二课堂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努力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样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国家没有相应配套教材的情况下,灵活结合时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要点、 热点 问题,构建从“话题”→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现行“话题”优点与缺陷→改良建议等一系列规范模式。避免泛泛而谈的无边际讲课方式,反对没有任何标题的授课形式。话题与形势与政策紧密相连,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既能够上活课堂,也能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个深入的看法,对国家政策也有个初步完整的认识,也能激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鼓励学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了解青年人对国家发展前途应有的历史使命。 第四,构筑良好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理念。在全校统一认识,正确对待,并且坚持不懈地实行长期有效的教学理念机制。众所周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势变化决非偶然。同一时期重大历史进程常常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或倒退,作为社会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来说,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用把必修课当成可有可无,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思想意识去学习,这显然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观念。结合实际,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有必要将相关重要政策内容引入课程中去。实现时势与政策的紧密结合学习。要真正学而致用,学而会用,学而切行。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形势,清醒认识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这也是构筑良好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根基。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点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它也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在教学中陷入了困境。我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1 整合的原因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与 其它 课程相比,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内容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包括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又包括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考虑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如有的研究者谈到要提高教师素质,最好由专任教师任教,同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要多元化,要有经济学,法学,外交学校,历史学等专业背景。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时政讨论,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新闻,以板报、短信、微博等形式发布每日要闻。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必须建立固定的 社会实践 基地。这些研究者要么讨论《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教学,要么讨论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还是分开的。理论教学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确定,教学形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安排的课时少,二者有渗透,但教学的空间和模式不同决定了这种渗透并不多。这种教学功能的定位与分工确实比较合理,且易于操作,但无论是在功能定位还是教学设计上,并不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与融通。因此学生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还是不高,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2 如何进行整合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各个学校参照中宣部提供的指导意见,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这门课程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内容的把握上会存在混乱的现象,但同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根据当前热点,所在地区的发展,甚至任教学校的学生专业情况等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选择的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让学生选择,得票数高的专题确定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每年抽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来,每个专题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教师在与学生代表讨论之后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势必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也进行了思考,甚至争论,这也是一种实践。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后,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这些专题可以由教师来讲,个别专题可以由学生来讲,配合一定的奖励措施,学生一定积极参与。学生在准备专题的过程中会查大量的资料,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对本国、本省、本市的情况会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必须争取在每一堂课上设计一到二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好是当前热点问题。如讲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涉及金融方面改革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余额宝”。 再次,围绕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组织各种座谈会、演讲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与团委、学生会合作开办相应的社团,有些专题交给社团来负责,轮到某一专题时,邀请社团成员来为学生作报告。 最后,我们将每年高校都会举办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起来,邀请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举行座谈会,谈谈自身的体会,感想,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以上这些教学形式,把“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学生做学生讲”,这些学生的见闻必然对其他同学的心灵产生影响,因为是自己的同学,他们的话更加可信,比听教师讲效果更好。 将社会实践基地与网络作为教学空间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环节中,受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经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多数的教学空间都选用在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中进行,一次性受众 面相 对较大,仅凭教师或专家或学生的讲解,即使运用多媒体设备予以教学辅助,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的共鸣,无法真正的融入课堂,从而降低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容易对该课程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将该课程的教学空间扩大到教室以外的环境中去。如讲民生问题这一专题时,我们就与团委和各系部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与常州社区居委会联系,甚至带领部分学生到社区作调研,回来撰写调查报告,讲这一专题时,请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调查报告,看看常州市在民生问题上才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今天的大学生都喜欢在网上与人交流,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空间拓展到网络。利用社科部创办的网页,我们专门开辟出“形势与政策”师生互动专栏。教师在这里接受学生的访问,解答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困惑。 猜你感兴趣: 1.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2. 2017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 3.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4. 台湾问题与中国前途 1500字政治论文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论文摘要:回首“十一五”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十一五 国际金融危机 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和,“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年均降幅为。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 总结 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累计实现节能量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 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和。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下降到2009年的,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下降到。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促进“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2] “十一五”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3] 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十一五·2006-2010);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相关 文章 :

★ 2017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2017年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精选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

★ 形势与政策论文及写作指导

★ 2017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2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2000字范文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范文模板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2)

论中国智慧论文1000字

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智慧的议论文作文,莫轻言弃之,欢迎查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直以来,前进是人们的方向,在前进中中独立,在前进中锻炼是人们贯有的成长方式。最让人痛彻心扉的事,莫过于亲手埋葬自己的虔诚守望了多年的梦想。但有这么一位美国女孩,一位在音乐方面独具天赋的女孩,去只因为一群孩子出色的表现,而打了“退堂鼓”!当时,无数的人为其感到惋惜,但她却将众人的唏嘘声远远地抛在身后,独自开始了崭新的破冰之旅——国际政治,她热衷于这一课程,并为之努力奋斗。终于,长大后的她被提名国务卿,并被媒体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她就是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世界100最大影响力女性中名列榜首的康多莉扎·赖斯。世人万万想不到,正是这可贵的“退堂鼓”,让赖斯寻到了人生的支点,痛苦的化蛹为蝶的人生历程,如凤凰浴火般获得了美丽的新生。

执着于人生的梦想,需要一种勇气与智慧。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彻底否定原本的自己,这需要如壮士断腕般激烈的勇气。人生可贵的“退堂鼓”,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积极的突围。有时不敢轻言“退堂”,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人生的坐标茫然无知,只得无助地固守罢了。

以退为进,在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之前,我们可以尝试任何,但当我们遇到一个并不符合自身的目标时,不妨学学赖斯,埋葬旧的梦想。与其说人生可贵的是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可贵的更是精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使之消弭于无。使自己能更好地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赖斯梦想的转变,表现了她对自己清醒的认知。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岔路口,“退堂鼓”显得多么重要。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懂得退的智慧,懂得判断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执着与放弃适时变通,及时在不必要的执着中早日清醒。

读书的人有两种,一种获得了思想的启发,变成一个智慧而快乐的人。一种丢掉了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生物内存。

读书对前者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他们通过读好书而倾听优秀的思想;他们也许无法和先贤谋面,但经由书籍和大师对话。

知识如果不成为人生的智慧,那么知识就只是一件装饰品。那些满嘴说得都是别人书里话的人,他们的作用不及于一张电脑存储卡。身体丑陋者需要一块遮羞布,而思想贫乏者,知识正是他们的遮羞布。一个人,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形成自己的智慧,那就仅仅是件可以炫耀的衣裳,智慧才是美丽的肉身。

每一次面对座座青冢,我们都会心生感叹,所有的有形,即便现在再坚固也终被时间毁灭,惟有精神、人类世代相承的优秀的思想永存,激励着人类前行。

有思想的人被尊为智者,智慧的学说叫做哲学。许多人喜欢谈哲学,哲学在他们那里成了干瘪、抽象的概念,他们在概念的堆积和推理中寻求虚拟的快慰。

没错,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被称为形而上学。但哲学之所以形而上,不仅仅因为它不研究具体的科学,更重要的是它是研究人类心灵的科学、是智慧之学。

我们的生活点滴中无不蕴含了哲学的踪迹,充满了智慧的火光。我们通过哲学思考去接近于人类的理性,获取智慧的快乐,实现人生的圆满,这正是哲学的意义。

但如果让我去比较读一本哲学书或者去倾听一位年迈农人的絮语,我更愿意去体会后者,实际上每个老人都是一本哲学书。学者的哲学溢于言表,而老人则用行为体现哲学。

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以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谙熟了人生之道。何以随心所欲,因为那颗心已经皈依了造化,和造化合而为一。

我们一定要去坚持吗?

当然,不去坚持何以屹立在众生喧嚣的尘世!没有经历千辛万苦的意念又怎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不懂坚持又怎能摆脱碌碌无为的状况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亦传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道理是不容置疑的!我并不否认!我也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必要的坚持是成功的人士所必要的。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尘世喧嚣遮掩了人们的视听,“坚持”这个名词也就渐渐地被人们所膜拜,“坚持”似乎变成了一种虚荣,明知结局是失败也不愿选择放弃,认为放弃就是失败者,与“放弃”二字拒而远之。

然而生活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鱼与熊掌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因为贪恋虚名,不愿意放弃,所以我们失败了。那么,我们是时候学会勇敢放弃了,放弃不代表失败,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充实;放弃也不是舍弃,它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一成不变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意孤行。古语亦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哲人说过:“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确,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背负太多责任与欲望,若将其全部丢掉,人生将会毫无意义;但不舍弃一些,我们又会不堪重负。这时,放弃就会成为一种尤其重要的智慧。

所以坚持不了就放弃吧。战国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仇成功的有功之臣范蠡没有贪图荣华富贵。果断放弃大好前程隐姓埋名转战商业,终成为一代商神,其他不愿放弃前程的大臣终被送上断头台。因为他看出了越王并不想与他共享荣华,因此他亦不再痴傻地坚持他在大国的地位了,毅然放弃了在大国的虚名,选择了另一条大道,可能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但他用事实告诉了我们正是放弃,使他趋利避祸、千古留名。坚持不是一意孤行,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还有很多不如意,我们不一定都要去坚持,有时要学会放弃,在放弃中找到更好点的选择。我们也是时候放下了。

为什么一定要去坚持?“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之举。

同在一个时代,同在一个世界,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同在一个层次。有的人喜欢与身边的邻人俗事相还,有的人却喜欢跨跃空间时间与古今贤士相晤谈。这,就是智慧的层次。

智慧,是芸芸众生都有的,但为何会有层次的差异?因为储蓄智慧的侧重不同。那些天天与邻人俗事纠缠不清的人的智慧,不是真智慧,而是小聪明。真正的智慧是须要储蓄的,只有在智者、贤哲的语录中,与哲人的交流中,面对苍天,对生命的沉思中,才可以增长真智慧,储蓄大智慧。

智慧,不是用来炫耀的,真正有智慧的人,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正如古人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可惜,当下,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多少人炫耀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小聪明?莫言成功成名后,面对的是无数记者的采访,各种喧嚣,但莫言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不为尘世间的诱惑所动,拒绝参加官员们要求的宴会,拒绝大量的采访。他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他需要安静的写作,安静的思索,储蓄文章的智慧。

微博上,有些自认完美的大V,行径确是张扬,一言一行中,无不在炫耀自己的一切学识,这是时代的悲哀。我不喜欢关注网络中流传的“新闻”。我更喜欢安静的思索人生,思考未来,但每每面对苍天,我都觉得自己轻薄的只剩下一颗小小的心。我明白,这是因为我还太年轻,经历的太少,太多的事不懂,有些东西没有放下,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智慧,储蓄的太少。

泰戈尔对我说过:“安静的坐着吧,我的心,不要扬起你的灰尘,让世界自己,寻路向你走来。”

我从此明白,储蓄智慧,需要安静,挣脱尘世间的一切肮脏,成人世界里的.那些背叛与准则,追捧与嘲讽,诱惑与贪婪。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进入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小心翼翼地把智慧一点点,一点点堆积起来。

其实,储蓄智慧并不难,只须你我,多思,多看,多体验罢了。毕竟前人为我们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我明白,储蓄智慧只是难在放下,放下诱惑,放下贪婪,放下七宗罪。但是,想要放下人性的七宗罪,是何其难也。千年的文化也只是留下了区区几尊佛陀。但,我想又何必力求脱俗入圣呢?小隐于林,大隐于市,看世间百态,从中提炼智慧,储蓄智慧吧。

正如这三年的高中生活,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智慧源泉吗?智慧源源不断,还在等什么呢?储蓄智慧,从高中的每一堂课开始吧。

我静静的坐在考场上,听见了考生们从笔尖上舞动思想的翅膀,发出了一片动人的鼓翼之声,我似乎看见一丝丝智慧的光在我们身上闪耀,储蓄智慧,从点滴开始,储蓄智慧,需要心灵的宁静,让智慧的溪流流进我们的脑海,沉静,却又充实。

人生长路,何其漫长!长路途中,一道道障碍,一条条沟壑在所难免,倘若一心向前,将永远无法逾越。这时,只有绕道而行。“绕道而行”是迷雾中的的指南,帮助我们明确方向;“绕道而行”是沙漠中的甘泉,帮助我们重获希望;“绕道而行”是迷途的灯光,帮助我们抵达成功。由此看来,绕道而行不仅是自然界的常态、前进的方式与途径,更是一种智慧!

绕道而行,赢得胜利。绕道而行是就虚避实,以巧取胜。二战时法国耗巨资修建的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德国人不敢硬攻,只能绕到后方,毫不费力攻占法国,赢得胜利。是什么让德国笑到最后?是“绕道而行”。它使德国摆脱硬碰硬的局面,绕过阻碍,赢得胜利。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赢得胜利。

绕道而行,超越自我。绕道而行是面对从前的自己,改变过去的方向。刘翔幼时是长跑运动员,他梦想着有一天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现实无情地打击着他,他的长跑成绩并不理想。从此他改变训练项目,攻练跨栏,虽然方向改变了,但勇夺第一的理想未曾改变。就这样,他在新的方向上获得巨大成就。是什么让他超越自我?是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超越自我。

绕道而行,迈向成功。绕道而行,是对抗艰难的未来,选择另一条通向成功的途径。施瓦辛格自幼梦想当一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但出身贫穷的他是难以实现的。但他从那时起并没有钻心于政治研究,而是苦练一身健美的肌肉。随后进军好莱坞影视圈,这之后还娶了一位富豪家的千金。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集聚足够的人气与金钱。此时的他已凭借财富朝着成功迈进。是什么使他绕过艰难,迈向成功?是他另辟蹊径,而这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迈向成功。

绕道而行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前进;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智勇;不是一种愚笨,而一种知理。绕道而行包含了世间一切真理,是不可否论的大智慧。从此就让我们用“绕道而行”的智慧,绕过障碍,绕过沟壑,在成长的道路上智慧前行,最后抵达成功的彼岸吧!

窗外那几棵高大的榕树,不知何时,开始默默支撑起我的高三生活。那或许是一种天外飞来的幸福,让我惊喜,也带着感动。如果说生命是上帝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并且感激的话;那么,那榕树,便让我的生命更加充满激情。我要执着地向前,在生命的激流中毫无畏惧。

竟习惯了上课的时候,无意地望着窗外那几棵生命;也习惯了在课间静静地在树下凝望;习惯了在他们身上思索生存的智慧……

从来没有见过哪种树木像他们一样生长。

在第一次认认真真看他们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枝干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像许多粗粗细细的藤蔓缠绕并捆绑在一起,所以根本不笔直。但我想,这自然是有他们自己的原因的。他们似乎是把粗壮的根长在了空中,这样也许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是何等的智慧!

他们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生长,努力地奔向太阳。这是一种不懈的进取,他们在奋力地成为参天的奇迹。很多树都是靠根的发展来实现向上的目的,他们却又创造了另一种生存姿势。他们不仅有根的生长,也有干的生长。他们会从主干上生发出许多许多的根须,然后像根一样往地下生长,根须逐渐变粗,成为干紧紧抓在地上,似乎又长出了许多只脚。这让我突然想到,小树苗刚栽上的时候,我们会把木棍绑在它身上,当作它的支柱。

这不得不让我再次赞叹他们的智慧!

高三生活是生命激流的一段,却又要逆流而上。多少人在其中挣扎,多少人在其中怨骂……有多少人在挣扎的最后咬牙冲破阻挡?又有多少人在怨骂中仍然执着顽强?

生命其实不一定像白杨那样挺直地生长,或许像榕树一样谦卑地攀爬,更能展示生命的力量。伸开臂膀,让叶在空中簇拥,迎着朝阳微笑,在风中舞蹈。

他们坚定地站在那块土地上,在风雨中洗礼,在春夏秋冬中谱写着他们的顽强。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冷,冬风吹动着树叶,寒气侵入窗里。我隔着窗静静地望着那在寒风中却没有颤抖的身影,然后竟有了莫名的叹息……

下课了,我安静地走到树下,感觉着他们坚定的呼吸,却发现,心,在此刻宁静……

因为是高三,所以会觉得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但我却从心的宁静中体味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定不移的力量。

我张开双臂,仰头深深呼吸,觉得他们的精神会伴着我一路前行。

有人曾经说过:“放弃未必不是最坏的选择。”是啊,有时候,放弃也使一种聪明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放弃去拼搏,也许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些动物选择了放弃自己本身的才能,却生活的比以前更加轻松。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寒冷的南极,有一群企鹅要飞去其他的地方觅食,但有一只雌企鹅因为翅膀短小为不能飞翔。企鹅的大部队已经启程了,她很着急也很沮丧。有一只雄企鹅却默默的留了下来陪她一起生活。他们一起下海捕鱼。因为长时间的不飞行,翅膀退化越来越短,但是他们的游泳技术却越来越高。从此,他们过着安定的生活。

这或许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放弃了天空中的生活,却获得了安定的海洋生活。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从古至今,也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放弃了功名利禄,却获得了平稳安定的幸福生活,陶渊明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活在北宋时期的陶渊明因为不喜欢朝廷上的人以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生活而选择远离世俗到偏远的大山深处生活。他每天悠闲自得的生活在大自然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的真实写照。这样,放弃勾心斗角的物质生活,换来安逸自得的悠闲生活,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放弃的智慧。

我曾今看到一个故事,他就是讲的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从前,一个老者领着一群孩子到森林里游玩。他们找到了一片神奇的石林,这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石头,孩子们都挑了许多石头准备带回家,他们在走出森林的时候,因为石头的缘故,不少孩子都累的气喘吁吁。老者见状便说“你们把一些大而重的丢弃了,不就不累了么。”孩子们只能这样做了。他们扔下华丽而又沉重的石头,选择了小而轻的。于是,他们很轻松的就走出了森林。

放弃,虽然是一件让人们觉得很遗憾的事情,但有时,它也是一种智慧,聪明的选择。我们与其因为一件事情而心烦意乱,苦不堪言的时候,那就放弃吧。放弃一些对于你来说不能达到的东西时。有时候还会获得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在“快餐”、“快车”、“快线”充斥着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慢,以其独特之姿,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与智慧。

慢是一种优雅。爱蝴蝶的翩跹其实是爱它的慢,它不似苍蝇般的上蹿下跳,而是展示自己的优雅之姿;爱枫叶的徐徐飞舞也是爱它的慢,它的慢可以让人心灵很平静,进而体现其优雅姿态。

慢也是一种笃定。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似其他樵夫一味用破斧砍樵,而是抱着一种笃定去磨刀,明白锋利的刀刃将会为自己省下更多的体力和时间。曹刿选择在齐人三鼓后方才出兵,也是用慢姿态消磨对手的斗志,是一种必胜的笃定。齐人一味恋战,士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慌乱中败绩,也是必然。

慢还是一种稳重。一个“含碘盐能防辐射”的谣言何以令千万中国人将超市、小卖部的碘盐瞬间抢购一空?无非是人们缺乏理性眼光判别错误信息以及头大无脑盲目跟风,轻易被一句小小的话打倒,要稳重的念头荡然无存。

慢更是一种豁达。我十分喜欢苏轼的《定风波》,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在诗中仿佛看到一个不羁的诗人缓缓行于落叶飘飞的季节,他的衣角被风轻轻拂起,一种十分超脱的气度散落于他的眉目之间,那是一种慢的姿态,一种悠然的豁达,正印证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概。

慢是学问,你若是寻求其中的奥妙之处还会发现很多很多。自古便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慢工出细活”等评价,国外也有“停一停,等候灵魂的脚步。”的感叹。在健步如飞的忙碌现代人群中,也请停一停您的脚步吧,去品味慢的智慧吧。

我强调慢的智慧,不是要否定“快”,而是希望我们谨记,我们需要用一种稳重而不是盲目追风的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否则便会如同被困苍蝇般乱撞,速度虽快但找不到出路;我们需要用笃定而不是焦虑急躁的眼光面对困难险阻,坚守脚下的土壤,脚踏实地,缓步前行;我们要有一种我们需要用豁达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态度笑看云卷云舒,展现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如此,便会如同一个恬然淡定的天鹅,在一群争先恐后的鸭子中脱颖而出。

蝴蝶慢舞,更显优雅;曹刿“三鼓”后出击,深谙慢的真谛;苏轼“吟啸且徐行”,彰显慢的豁达。你,能体味到慢的智慧吗?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我国又是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祖先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人民,在文化上无疑也应当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当我们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处理好,真正光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勇于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建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多更广泛地“走出去”,在世界文化多元的格局中发出应有的光辉。我们一定要不懈地为此做出艰巨的努力所以说,传统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想作为每一个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都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担负起这一份责任

当代大学生要充分的认识到中国智慧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中国方案在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力量。这样才能够写好这样的小论文。

中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精神蕴涵其中,有着高深的智慧和内涵。一.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宇宙万事万物。世间任何事物,在宇宙空间中都有相对应的物质。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调阴阳、 顺四时、序五行,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人与自然融合相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世界是全息的。二. 中国古代文化是修炼文化恭敬,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心无旁骛,不疾不徐,泰然自若,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相通。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和修炼何其相似?!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是修炼文化。以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来说,是闲情逸致,更是修身养性。造诣深者可达到相当高的境界。1.琴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趋。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如此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道家倡导自然、清静、无为、柔弱、和谐。老子说:"大音希声," 正声应"简静",静才会有空灵渺远的空间感,与万物合一的心灵体验。庄子提出"平易恬淡"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文人逸士,以琴会友,觅知音,不竞不求,不炫技,不卖弄,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2.棋"古松流水间,唯闻棋声" ,"闲敲棋子落灯花",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古人弈棋的乐趣可见一斑。闲暇时,下棋交友,益智增慧。下棋讲究棋品。弈棋情状种种,往往表现出棋手的性格修养。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围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 梁武帝善弈棋,著书写的多是经验之谈。"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见仁见智。如:天地阴阳,王政、兵法韬略等等。棋局如战场,黑白双方运兵布阵,攻占御守,斗智比勇。东汉文士应玚说:"博弈之道,贵乎严谨。" 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细谋。历史上,儒释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都对围棋颂扬备至,认为从中收益匪浅。3.书书法是中国古代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习书法能调神修心、健康长寿。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大都是寿星,唐代写《九成宫》的欧阳询,活了85岁;写《夫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了89岁。当代书法家上海的苏局仙、北京的孙墨佛都年逾百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 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势......书法家悬腕运笔,掌虚指实,快而不急,慢而不滞。捕捉到"鸾舞"之姿,"龙腾"之态,可达浑然忘我的天人合一状态。古代书论普遍关注品德与书法的关系,即有"书如其人"之说。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写道:"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 重视培养书法人才, 发掘整理了魏晋遗墨, 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为唐代的书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宗 唐太宗在书论上也有独特见解,强调书的"筋骨"和"神气",还主张书法要有"冲和之气"。"中则正。正者, 冲和之谓也。" "用锋芒不如冲和之气,自然手腕轻虚, 则锋含沉静。" 太宗亲自撰写《王羲之传论》, 书写了不朽佳作《温泉铭》。遒劲雄健,雍容和雅,朗润俊逸,通篇洋溢出一种英武豪放又圣明高超的气概。

中国智慧作文议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以智慧为话题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片片白云,似火的骄阳不知疲倦地炙烤着大地,路边的小草全都没了精神,耷拉着脑袋。

我愉快地跟着妈妈的脚步来到了那片已成熟的花生地。花生的叶片都呈现出碧绿色,在风中摇曳着身姿,使人心头不禁涌现出一分惊喜。

妈妈告诉了我挖花生的技巧后便开始干活了,我由于太兴奋,并没有过多注意妈妈告诉我的技巧。我用锄头用力地向一株花生苗锄了下去,结果却因用力过猛,把花生苗硬生生地给拦腰截断,挖出的花生有的粉身碎骨了,有的裹在泥土中就是不肯露脸。但第一次的失败却并没有让我认输。于是,我便开始挖第二株,如此往复,任凭我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挖出形体完好的花生,只给花生地里徒增了一片狼藉。(168学习网 )

正在埋头苦干的妈妈看到我这边的惨景,无奈地走过来,帮我挖出那还埋藏于地底的一颗颗花生。妈妈一边认真挖出花生,一边说道:“挖花生也只需要技巧的,你看那些枝叶比较茂盛的花生苗,那些地下便有很多花生,挖的时候就需要离叶子远一些。”妈妈不时用锄头在地上给我画出一个范围,我按照妈妈的指导,又在田地里用力地挖起来,果然,一颗颗淡黄的花生被我一一挖出来,呈现在我的面前,散发出清新的芳香。我顿时明白了劳动也需要智慧。

挖完花生,我们便需要把花生挑回家。我把扁担放在肩上,刚一起身,肩头一阵巨大的压边传过来了,直压得我生疼,刚走两步,便立刻摇晃起来,没办法,我只好停了下来。这是妈妈带着微笑走了过来,把担子上的绳子向上卷了两下,这时我便感受到肩上的担子突然不是那么重了。妈妈看着我疑惑的眼神,便立刻带着微笑解答到:“挑担时,重心要低,而且要跟着扁担的节奏,不然受苦的的只能是你自己。”按照妈妈的话,我轻松地挑着担子,仿佛有着愉快的旋律伴随着我,悠悠地向前走去。这时,我明白了劳动中蕴含着美丽的智慧。

夕阳西下,金色的霞光映在我和妈妈的身上,满载着劳动果实,随扁担的节奏一步步地向前走去,走在碧草夹道的田间小径,我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笑容,细细品味着劳动中美丽的智慧。

从小他们便说我聪明,也许是头脑灵活的缘故,贪玩、难以集中精神的我仍能总是取得令家长、老师和自己都满意的成绩。久而久之,每看到“智慧”这个词,总觉得它是属于我的。在爷爷的影响下,我很喜欢下棋。但我是急性子,从不肯好好坐下来,静下心向爷爷学一次棋,偏偏我又喜欢缠着爷爷与我“切磋”棋艺,于是爷爷每次都会让我赢。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次也不例外。我首先落下一颗白子,然后催着爷爷快点。

爷爷仍是带着一如既往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落下一颗黑子。片刻间,棋盘上就星星点点地落满了黑的、白的围棋子,错落有致的样子。沉思片刻后,爷爷下了很明显的一着让棋。我立刻嚷起来:“爷爷!你不要让我啦!你是不是看不起你的乖孙女?是不是嘛?”

“好好好,那我就不让着你啰!”爷爷还是宠溺地笑,把棋子下到了另一个“阵营”中。我带着得逞的欢喜不假思索地落下了又一颗子:吃!下一步就可以把爷爷的黑子吃个片甲不留!想到这里,不禁喜形于色。

然而爷爷的下一步棋是我始料不及的,他迅速地堵住了我唯一的漏洞,然后开始一颗一颗拾起棋盘上的白子。我摆出平时撒娇的无赖神态,拉着爷爷的衣袖,说:“不要嘛爷爷,人家差点就可以赢你了!”

“哈哈哈,你啊!你啊!”爷爷笑起来,把棋子撒到棋盘上,那个并不精妙的棋局顿时乱了。接着爷爷说:“你知道什么是智慧么?”

我狡黠地笑着:“我所拥有的才智就是智慧呀!”爷爷笑着摇头:“你知道吗?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聪明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智慧,是参透生活的禅意,是谦和的忍让,是不屑的傲骨。智慧的人从不因小事而心骄气傲。我的宝贝孙女,你像太阳花,有无穷尽的活力,但是你浮夸,你骄傲,你被暴风雨所影响。你要记住,即使少了阳光的庇护,也要生长出顽强的根,从来不会泯灭,它在人的'血脉中流淌着,永不干涸。

今天的天气晴朗,我去在大路上,突然,天上一个蓝色的绒球飞了下来,我一看,原来是多a梦,多a梦对我说:“听说有一位高士其的人,身残志坚的科学家,他口才好,文笔好……,人们无不佩服他。”好斗的我一听,其能容忍下这个比我强的人呢?再说我又是“小斗士”,不能让人瞧不起,便对多a梦说:“带我去会会他。” 多a梦一听,便拿出任意门,让我来到高士其爷爷身边。

我一来,高士其爷爷就惊奇的问到:“你是谁?”“在下黄某,是和你来比智慧的。”“好,那就开始吧!”

我出口:“先猜谜语,我先说,黄外衣,中银身,弯象刀?打一种水果”。“香蕉,是不是啊?”我一听,目瞪口呆,只点点头,高士其爷爷也出了一个:“红黄衣,白果肉,果汁甜?也打一种水果”。我不假思索了起来:“苹果吗?”高士其爷爷听了,点了点头,心想这黄某的智慧还算可以,有的比了。我又出了一道:“有翅膀,是种鸟,不会飞,只会跑?打一种鸟”。高士其爷爷脱口而出:“鸵鸟”我听了张口结舌。高士其爷爷又出了一题:“贝多芬有什么品质?”“这不是谜语吧!”“没事!”我思索了好一会儿,说:“身残志不残的品质吧!” 高士其爷爷点了点头。

“好了,不比猜谜语了,比词语接龙吧!”“好!”高士其爷爷爽快的答应了。“我先来,凤凰”。“斜音可不可以?”“可以”。“那就黄色”。“色彩缤纷”“分数”“数学”“学习”“习作”“作文”“文章”“章篇”……战了好几回合,说了共有5千个词之多,我在“纷纷”这里失误了。

“不比词语接龙了,比谁算数快”。“ok!”我拿出两本本子,每本上的题目是一样的,共有100道,给高士其爷爷一本,自己一本,大喊:“开始”,我和高士其爷爷像赶作品一样,奋笔疾书,只见没过十分钟,两人的计算题都算完了,开始比时间:两人同一时间完成,比答案,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分。我想:我的水平提高了。

突然,多a梦叫了一下我,说:“该回家了”。我听了,便对高士其爷爷再见,高士其爷爷说:“再好好学习,以后有空再比一次”。我一个劲儿地点头,连声大喊“ok”心想:我现在开始可要脚踏实地的学习,不要骄傲自大。

朋友,我正幻想着,也沉思着。

我想象我有一对洁白柔顺的翅膀,从未梢到开端,丝滑柔顺,亦如我,从少年到青年,越发坚毅,越发倔强。

穿过冗长黑暗的走廊,看见你微笑的脸。有些苍白,略微无助。我听见你在我耳畔的低语,划破一整世纪的阴霾,温暖我心。

是你,赐予了我这双翅膀。我该如何报答你呢?

你沉默。

我再一次审视这对翅膀。心里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彷徨。我停止挥霍,停止所有那些因虚荣、因骄傲而进行的堆砌工程。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誓言---瞬间,轰然坍塌。抬头依旧是那张微笑的脸。

我忽然有些绝望。你是坠入凡间的天使,而我,如此渺小。你引着我向上攀爬。你说,不要轻易使用那对翅膀,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如何行走。我愕然。难道,这双翅膀,只是摆设?只是畅想?

他是智慧从心底散发的爱的光辉凝聚成的智慧。随着成长,你拥有的智慧将不可估量。可是成长的时候,你怎么能司仪浪费智慧?成长,是摔跤过后又爬起来的坚韧,是勤奋与叛逆的结合。只有到最后一刻,你才能运用智慧。

你的低语仍在耳畔回响。我奋起努力。不在乎那些灯上三更的时光,不埋怨那些烦琐与复杂,不后悔走过的道路,不回首曾经的辉煌。我以为我可以运用那双翅膀了。

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呢?你的眸淹没在悲伤中。

我不语。其实,这世上有一个词语叫“奢望”,有一种生物叫“人类”,而只有人类,明白奢望。

可能我又错了。我不是为了梦想,而是为了能驾驭那翅膀。我跌入了深渊,满口狡辩。你仍然微笑,宁静沉稳。

面壁的日子,我想明白了许多。我对你忏悔我的罪过,讲述我的思想。之后我学会了用脚行走,不靠他人的力量。我学会了坚强自信。我只想着梦想。

我终于使用了智慧的翅膀,再苍穹腾飞,看见你,散落在世界各处,像帮助我一样予人温暖。我不禁微笑。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闻一多说,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以无书自通。一滴水可以引发千万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好书总是带给我们智慧。

古往今来,那些成功的人生背后,无不闪耀出智慧的光芒。李小龙,这位最伟大的功夫巨星,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后,在世界各地人有无数的崇拜者。他是成龙最崇拜的偶像,周星驰曾在《少林足球》中借角色之口向他致敬:你人虽然走了,但你的精神还在!为什么李小龙的影响力会如此广泛持久?真正的魅力是什么?那就是智慧。她当年在美国接受电视采访时说:要像水一样,身体灵活,无形。他将中国道家智慧与无数完美结合,才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无与伦比。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平静时而疯狂。在人生的长河中,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有高峰就会有低谷,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奋起拼搏。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

面对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有很多难题,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会有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少年时有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压力,长大后又要面临工作和生活的更大压力。我不想长大,宁愿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可是我无法逃避,该来的终究是要来,唯有面对而已。孔子说,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前提是要有智慧。

前不久,上海就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儿子从日本留学回来,母亲赶去机场迎接。儿子见面就问母亲要钱,当要求未能得到满足,他居然拿出刀子,连捅了母亲九刀,扬长而去。所有人都在指责逆子不孝,可是如果要深究下去,这位可怜的母亲,何尝不是悲剧的制造者?他教育儿子的方法显然出了问题。这样的人伦悲剧本可以避免,我觉得这对母子都缺乏应有的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生活教给我们许多,一本好书同样让我们受益终生。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智慧,拥有健康快乐,幸福长久。希腊有句谚语:从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绿芽:好的思想,好的语言,好的行动。智慧是快乐的源泉,是隐形的翅膀,是成功的基石。也许前路并不平坦,也许会有艰难险阻,但是无所谓,生命如激流,有了波折,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隐者智,道者慧,谓之智慧者,世尚稀矣。

——题记

“智慧”二字,世人晓闻而皆未知。古人曰以智,破尘世隐者,眼前清水背后山,不秽不为,自乐谛;而谓于慧,则乃是道,清净无为,藏玄妙之机而入高境。

鬼谷子冠智,老子冠慧。此二人清修脱俗,皆古之集智慧大成者。鬼谷子虽隐,生孙、庞、苏、张,于战国乱世立绩,操持天下,凭其默,直隐。老子亦德名道祖,讲道,书道,统乾坤于册。孔丘尝问学于聃,又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为时形仙,悠然紫气驾青牛,出函谷无所终。其当乃始道也。

自古来,人间污浊甚多,不致斯人犹清明。若屈平、朱熹、王守仁诸辈,忽忽中已安自得智。寥寥智士,称慧者亦孤然无几。元隐道名家,有出才者,亦有庸士。纵观古今,可称谓“智慧”者,况尚无哉!

大智大慧,行成莫为难!茫茫人间,方行者稀,欲行者空空数人。朱子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然其平素毕生从未至鲁,却存此名句,何也?斯地为昔孔子讲学处也!然华夏之智慧,乃道儒二家并成耳,道质缘何?为儒文化之滋养哉!

智慧,并未定诸事切实而确优。何谓高?通达明理,未可定误即不必也,无非须确者确,误者误,糊涂几遭未尝不可?人常道:“难得糊涂。”时误判亦能为正,智慧也。

小聪明,大智慧。聪者拘节,智者察体;聪者认理,智者应通;聪者行事成准,智者行事善稳;聪者聪惠,智者智慧;聪者乐动而彰显己才,智者好静而伸延己能。同观澜起江河,智者眼见为澎湃之汪洋而置若溪涧,聪者反之。

自庸才始,大读典籍,洗净心灵脱垢而善其性,若悟若修,行以智慧者本德行,遂可清修,欠者德名有成,善者超凡入圣。弘观以四方,智慧者缺,则文儒揽贤者未少,同家出,修身养性各有门道,大智贤皆修文而出,却不虚。仁、义、礼、智、信,居以智,此乃文化,必修耳,然推智慧修身即扬中华文化!

有人曾经说过:“放弃未必不是最坏的选择。”是啊,有时候,放弃也使一种聪明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放弃去拼搏,也许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些动物选择了放弃自己本身的才能,却生活的比以前更加轻松。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寒冷的南极,有一群企鹅要飞去其他的地方觅食,但有一只雌企鹅因为翅膀短小为不能飞翔。企鹅的大部队已经启程了,她很着急也很沮丧。有一只雄企鹅却默默的留了下来陪她一起生活。他们一起下海捕鱼。因为长时间的不飞行,翅膀退化越来越短,但是他们的游泳技术却越来越高。从此,他们过着安定的生活。

这或许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放弃了天空中的生活,却获得了安定的海洋生活。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从古至今,也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放弃了功名利禄,却获得了平稳安定的幸福生活,陶渊明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活在北宋时期的陶渊明因为不喜欢朝廷上的人以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生活而选择远离世俗到偏远的大山深处生活。他每天悠闲自得的生活在大自然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的真实写照。这样,放弃勾心斗角的物质生活,换来安逸自得的悠闲生活,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放弃的智慧。

我曾今看到一个故事,他就是讲的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从前,一个老者领着一群孩子到森林里游玩。他们找到了一片神奇的石林,这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石头,孩子们都挑了许多石头准备带回家,他们在走出森林的时候,因为石头的缘故,不少孩子都累的气喘吁吁。老者见状便说“你们把一些大而重的丢弃了,不就不累了么。”孩子们只能这样做了。他们扔下华丽而又沉重的石头,选择了小而轻的。于是,他们很轻松的就走出了森林。

放弃,虽然是一件让人们觉得很遗憾的事情,但有时,它也是一种智慧,聪明的选择。我们与其因为一件事情而心烦意乱,苦不堪言的时候,那就放弃吧。放弃一些对于你来说不能达到的东西时。有时候还会获得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

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还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用尽人类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难以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那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在我看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

老爹并不是我的亲爹,之所以这么称呼他,纯粹是为了与我那亲生老爸加以分辨。

老爹是做杠秤的。一手老茧可见他技艺之精湛。没错,老爹已经出师四十年了。

老爹是拜师学艺的,听说这做杠秤的是一户姓胡的人家。本来是不外传的,可是到了这一代却突然没有了接班的人,只好收下了老爹和蒋叔。他们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老爹呆板甚至有些迂腐,而蒋叔却对人曲笑逢迎。

他俩出师之后,在这一条马路两边各自开了一家秤店。一开始两家都红红火火的,可是日子一久,老爹的店面日趋单薄,冷清得有点凄凉,那褪了色的招牌即使挡在路上也无人问津。

一日,老爹看不下如此冷清的店铺,便关了门,信步走到蒋叔的店铺。进店一看,可谓人气兴旺啊!崭新而又鲜亮的招牌,更是让老爹心里一揪,既疑惑又羡慕。

老爹就呆在蒋叔家,一直到天很晚,蒋叔的店才平静下来。他俩在后院里摆上一桌小酒,边吃边聊。老爹有点羞涩地问:师兄,你说我家店铺为啥那么冷清,眼瞅着就要关门大吉了。你的店,怎的就忙得不可交?叹了口气,点了支烟,又给拧灭了。

蒋叔笑笑说:你怎么就这般榆木脑袋呢?都说顾客是上帝,上帝叫你给他的秤少一两。你不能给他多一钱。你听他的,照做便是了。嗬,想起来了,有个大商家叫我出五十杆缺二两的秤,要不我分你一半生意?

老爹听完,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喝完酒,朝蒋叔摆摆手:那五十杆秤,你自己做呢!

老爹的店依然那么冷清。直到有一天,听说蒋叔的店被人掀了,他才跑过去看看。蒋叔被堵在店里,落魄得像条狗。老爹问:要多少才可以补救?蒋叔说是四十杆秤。老爹回去一连几日黑白不分地赶,总算帮蒋叔还清了。后来,蒋叔的店关门大吉,他在一天夜里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老爹的店却日渐红火了。现在,每当有人怀疑斤两有问题,小贩们总是丢下一句:这是老陈的秤!那人便作罢了。

是的,老爹即老陈,名唤陈实。人们就敬重地这个实字。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我国又是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祖先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人民,在文化上无疑也应当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当我们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处理好,真正光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勇于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建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多更广泛地“走出去”,在世界文化多元的格局中发出应有的光辉。我们一定要不懈地为此做出艰巨的努力所以说,传统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想作为每一个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都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担负起这一份责任

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智慧的议论文作文,莫轻言弃之,欢迎查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直以来,前进是人们的方向,在前进中中独立,在前进中锻炼是人们贯有的成长方式。最让人痛彻心扉的事,莫过于亲手埋葬自己的虔诚守望了多年的梦想。但有这么一位美国女孩,一位在音乐方面独具天赋的女孩,去只因为一群孩子出色的表现,而打了“退堂鼓”!当时,无数的人为其感到惋惜,但她却将众人的唏嘘声远远地抛在身后,独自开始了崭新的破冰之旅——国际政治,她热衷于这一课程,并为之努力奋斗。终于,长大后的她被提名国务卿,并被媒体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她就是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世界100最大影响力女性中名列榜首的康多莉扎·赖斯。世人万万想不到,正是这可贵的“退堂鼓”,让赖斯寻到了人生的支点,痛苦的化蛹为蝶的人生历程,如凤凰浴火般获得了美丽的新生。

执着于人生的梦想,需要一种勇气与智慧。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彻底否定原本的自己,这需要如壮士断腕般激烈的勇气。人生可贵的“退堂鼓”,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积极的突围。有时不敢轻言“退堂”,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人生的坐标茫然无知,只得无助地固守罢了。

以退为进,在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之前,我们可以尝试任何,但当我们遇到一个并不符合自身的目标时,不妨学学赖斯,埋葬旧的梦想。与其说人生可贵的是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可贵的更是精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使之消弭于无。使自己能更好地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赖斯梦想的转变,表现了她对自己清醒的认知。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岔路口,“退堂鼓”显得多么重要。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懂得退的智慧,懂得判断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执着与放弃适时变通,及时在不必要的执着中早日清醒。

读书的人有两种,一种获得了思想的启发,变成一个智慧而快乐的人。一种丢掉了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生物内存。

读书对前者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他们通过读好书而倾听优秀的思想;他们也许无法和先贤谋面,但经由书籍和大师对话。

知识如果不成为人生的智慧,那么知识就只是一件装饰品。那些满嘴说得都是别人书里话的人,他们的作用不及于一张电脑存储卡。身体丑陋者需要一块遮羞布,而思想贫乏者,知识正是他们的遮羞布。一个人,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形成自己的智慧,那就仅仅是件可以炫耀的衣裳,智慧才是美丽的肉身。

每一次面对座座青冢,我们都会心生感叹,所有的有形,即便现在再坚固也终被时间毁灭,惟有精神、人类世代相承的优秀的思想永存,激励着人类前行。

有思想的人被尊为智者,智慧的学说叫做哲学。许多人喜欢谈哲学,哲学在他们那里成了干瘪、抽象的概念,他们在概念的堆积和推理中寻求虚拟的快慰。

没错,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被称为形而上学。但哲学之所以形而上,不仅仅因为它不研究具体的科学,更重要的是它是研究人类心灵的科学、是智慧之学。

我们的生活点滴中无不蕴含了哲学的踪迹,充满了智慧的火光。我们通过哲学思考去接近于人类的理性,获取智慧的快乐,实现人生的圆满,这正是哲学的意义。

但如果让我去比较读一本哲学书或者去倾听一位年迈农人的絮语,我更愿意去体会后者,实际上每个老人都是一本哲学书。学者的哲学溢于言表,而老人则用行为体现哲学。

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以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谙熟了人生之道。何以随心所欲,因为那颗心已经皈依了造化,和造化合而为一。

我们一定要去坚持吗?

当然,不去坚持何以屹立在众生喧嚣的尘世!没有经历千辛万苦的意念又怎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不懂坚持又怎能摆脱碌碌无为的状况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亦传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道理是不容置疑的!我并不否认!我也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必要的坚持是成功的人士所必要的。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尘世喧嚣遮掩了人们的视听,“坚持”这个名词也就渐渐地被人们所膜拜,“坚持”似乎变成了一种虚荣,明知结局是失败也不愿选择放弃,认为放弃就是失败者,与“放弃”二字拒而远之。

然而生活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鱼与熊掌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因为贪恋虚名,不愿意放弃,所以我们失败了。那么,我们是时候学会勇敢放弃了,放弃不代表失败,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充实;放弃也不是舍弃,它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一成不变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意孤行。古语亦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哲人说过:“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确,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背负太多责任与欲望,若将其全部丢掉,人生将会毫无意义;但不舍弃一些,我们又会不堪重负。这时,放弃就会成为一种尤其重要的智慧。

所以坚持不了就放弃吧。战国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仇成功的有功之臣范蠡没有贪图荣华富贵。果断放弃大好前程隐姓埋名转战商业,终成为一代商神,其他不愿放弃前程的大臣终被送上断头台。因为他看出了越王并不想与他共享荣华,因此他亦不再痴傻地坚持他在大国的地位了,毅然放弃了在大国的虚名,选择了另一条大道,可能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但他用事实告诉了我们正是放弃,使他趋利避祸、千古留名。坚持不是一意孤行,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还有很多不如意,我们不一定都要去坚持,有时要学会放弃,在放弃中找到更好点的选择。我们也是时候放下了。

为什么一定要去坚持?“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之举。

同在一个时代,同在一个世界,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同在一个层次。有的人喜欢与身边的邻人俗事相还,有的人却喜欢跨跃空间时间与古今贤士相晤谈。这,就是智慧的层次。

智慧,是芸芸众生都有的,但为何会有层次的差异?因为储蓄智慧的侧重不同。那些天天与邻人俗事纠缠不清的人的智慧,不是真智慧,而是小聪明。真正的智慧是须要储蓄的,只有在智者、贤哲的语录中,与哲人的交流中,面对苍天,对生命的沉思中,才可以增长真智慧,储蓄大智慧。

智慧,不是用来炫耀的,真正有智慧的人,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正如古人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可惜,当下,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多少人炫耀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小聪明?莫言成功成名后,面对的是无数记者的采访,各种喧嚣,但莫言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不为尘世间的诱惑所动,拒绝参加官员们要求的宴会,拒绝大量的采访。他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他需要安静的写作,安静的思索,储蓄文章的智慧。

微博上,有些自认完美的大V,行径确是张扬,一言一行中,无不在炫耀自己的一切学识,这是时代的悲哀。我不喜欢关注网络中流传的“新闻”。我更喜欢安静的思索人生,思考未来,但每每面对苍天,我都觉得自己轻薄的只剩下一颗小小的心。我明白,这是因为我还太年轻,经历的太少,太多的事不懂,有些东西没有放下,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智慧,储蓄的太少。

泰戈尔对我说过:“安静的坐着吧,我的心,不要扬起你的灰尘,让世界自己,寻路向你走来。”

我从此明白,储蓄智慧,需要安静,挣脱尘世间的一切肮脏,成人世界里的.那些背叛与准则,追捧与嘲讽,诱惑与贪婪。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进入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小心翼翼地把智慧一点点,一点点堆积起来。

其实,储蓄智慧并不难,只须你我,多思,多看,多体验罢了。毕竟前人为我们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我明白,储蓄智慧只是难在放下,放下诱惑,放下贪婪,放下七宗罪。但是,想要放下人性的七宗罪,是何其难也。千年的文化也只是留下了区区几尊佛陀。但,我想又何必力求脱俗入圣呢?小隐于林,大隐于市,看世间百态,从中提炼智慧,储蓄智慧吧。

正如这三年的高中生活,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智慧源泉吗?智慧源源不断,还在等什么呢?储蓄智慧,从高中的每一堂课开始吧。

我静静的坐在考场上,听见了考生们从笔尖上舞动思想的翅膀,发出了一片动人的鼓翼之声,我似乎看见一丝丝智慧的光在我们身上闪耀,储蓄智慧,从点滴开始,储蓄智慧,需要心灵的宁静,让智慧的溪流流进我们的脑海,沉静,却又充实。

人生长路,何其漫长!长路途中,一道道障碍,一条条沟壑在所难免,倘若一心向前,将永远无法逾越。这时,只有绕道而行。“绕道而行”是迷雾中的的指南,帮助我们明确方向;“绕道而行”是沙漠中的甘泉,帮助我们重获希望;“绕道而行”是迷途的灯光,帮助我们抵达成功。由此看来,绕道而行不仅是自然界的常态、前进的方式与途径,更是一种智慧!

绕道而行,赢得胜利。绕道而行是就虚避实,以巧取胜。二战时法国耗巨资修建的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德国人不敢硬攻,只能绕到后方,毫不费力攻占法国,赢得胜利。是什么让德国笑到最后?是“绕道而行”。它使德国摆脱硬碰硬的局面,绕过阻碍,赢得胜利。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赢得胜利。

绕道而行,超越自我。绕道而行是面对从前的自己,改变过去的方向。刘翔幼时是长跑运动员,他梦想着有一天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现实无情地打击着他,他的长跑成绩并不理想。从此他改变训练项目,攻练跨栏,虽然方向改变了,但勇夺第一的理想未曾改变。就这样,他在新的方向上获得巨大成就。是什么让他超越自我?是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超越自我。

绕道而行,迈向成功。绕道而行,是对抗艰难的未来,选择另一条通向成功的途径。施瓦辛格自幼梦想当一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但出身贫穷的他是难以实现的。但他从那时起并没有钻心于政治研究,而是苦练一身健美的肌肉。随后进军好莱坞影视圈,这之后还娶了一位富豪家的千金。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集聚足够的人气与金钱。此时的他已凭借财富朝着成功迈进。是什么使他绕过艰难,迈向成功?是他另辟蹊径,而这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迈向成功。

绕道而行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前进;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智勇;不是一种愚笨,而一种知理。绕道而行包含了世间一切真理,是不可否论的大智慧。从此就让我们用“绕道而行”的智慧,绕过障碍,绕过沟壑,在成长的道路上智慧前行,最后抵达成功的彼岸吧!

窗外那几棵高大的榕树,不知何时,开始默默支撑起我的高三生活。那或许是一种天外飞来的幸福,让我惊喜,也带着感动。如果说生命是上帝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并且感激的话;那么,那榕树,便让我的生命更加充满激情。我要执着地向前,在生命的激流中毫无畏惧。

竟习惯了上课的时候,无意地望着窗外那几棵生命;也习惯了在课间静静地在树下凝望;习惯了在他们身上思索生存的智慧……

从来没有见过哪种树木像他们一样生长。

在第一次认认真真看他们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枝干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像许多粗粗细细的藤蔓缠绕并捆绑在一起,所以根本不笔直。但我想,这自然是有他们自己的原因的。他们似乎是把粗壮的根长在了空中,这样也许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是何等的智慧!

他们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生长,努力地奔向太阳。这是一种不懈的进取,他们在奋力地成为参天的奇迹。很多树都是靠根的发展来实现向上的目的,他们却又创造了另一种生存姿势。他们不仅有根的生长,也有干的生长。他们会从主干上生发出许多许多的根须,然后像根一样往地下生长,根须逐渐变粗,成为干紧紧抓在地上,似乎又长出了许多只脚。这让我突然想到,小树苗刚栽上的时候,我们会把木棍绑在它身上,当作它的支柱。

这不得不让我再次赞叹他们的智慧!

高三生活是生命激流的一段,却又要逆流而上。多少人在其中挣扎,多少人在其中怨骂……有多少人在挣扎的最后咬牙冲破阻挡?又有多少人在怨骂中仍然执着顽强?

生命其实不一定像白杨那样挺直地生长,或许像榕树一样谦卑地攀爬,更能展示生命的力量。伸开臂膀,让叶在空中簇拥,迎着朝阳微笑,在风中舞蹈。

他们坚定地站在那块土地上,在风雨中洗礼,在春夏秋冬中谱写着他们的顽强。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冷,冬风吹动着树叶,寒气侵入窗里。我隔着窗静静地望着那在寒风中却没有颤抖的身影,然后竟有了莫名的叹息……

下课了,我安静地走到树下,感觉着他们坚定的呼吸,却发现,心,在此刻宁静……

因为是高三,所以会觉得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但我却从心的宁静中体味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定不移的力量。

我张开双臂,仰头深深呼吸,觉得他们的精神会伴着我一路前行。

有人曾经说过:“放弃未必不是最坏的选择。”是啊,有时候,放弃也使一种聪明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放弃去拼搏,也许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些动物选择了放弃自己本身的才能,却生活的比以前更加轻松。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寒冷的南极,有一群企鹅要飞去其他的地方觅食,但有一只雌企鹅因为翅膀短小为不能飞翔。企鹅的大部队已经启程了,她很着急也很沮丧。有一只雄企鹅却默默的留了下来陪她一起生活。他们一起下海捕鱼。因为长时间的不飞行,翅膀退化越来越短,但是他们的游泳技术却越来越高。从此,他们过着安定的生活。

这或许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放弃了天空中的生活,却获得了安定的海洋生活。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从古至今,也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放弃了功名利禄,却获得了平稳安定的幸福生活,陶渊明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活在北宋时期的陶渊明因为不喜欢朝廷上的人以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生活而选择远离世俗到偏远的大山深处生活。他每天悠闲自得的生活在大自然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的真实写照。这样,放弃勾心斗角的物质生活,换来安逸自得的悠闲生活,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放弃的智慧。

我曾今看到一个故事,他就是讲的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从前,一个老者领着一群孩子到森林里游玩。他们找到了一片神奇的石林,这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石头,孩子们都挑了许多石头准备带回家,他们在走出森林的时候,因为石头的缘故,不少孩子都累的气喘吁吁。老者见状便说“你们把一些大而重的丢弃了,不就不累了么。”孩子们只能这样做了。他们扔下华丽而又沉重的石头,选择了小而轻的。于是,他们很轻松的就走出了森林。

放弃,虽然是一件让人们觉得很遗憾的事情,但有时,它也是一种智慧,聪明的选择。我们与其因为一件事情而心烦意乱,苦不堪言的时候,那就放弃吧。放弃一些对于你来说不能达到的东西时。有时候还会获得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在“快餐”、“快车”、“快线”充斥着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慢,以其独特之姿,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与智慧。

慢是一种优雅。爱蝴蝶的翩跹其实是爱它的慢,它不似苍蝇般的上蹿下跳,而是展示自己的优雅之姿;爱枫叶的徐徐飞舞也是爱它的慢,它的慢可以让人心灵很平静,进而体现其优雅姿态。

慢也是一种笃定。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似其他樵夫一味用破斧砍樵,而是抱着一种笃定去磨刀,明白锋利的刀刃将会为自己省下更多的体力和时间。曹刿选择在齐人三鼓后方才出兵,也是用慢姿态消磨对手的斗志,是一种必胜的笃定。齐人一味恋战,士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慌乱中败绩,也是必然。

慢还是一种稳重。一个“含碘盐能防辐射”的谣言何以令千万中国人将超市、小卖部的碘盐瞬间抢购一空?无非是人们缺乏理性眼光判别错误信息以及头大无脑盲目跟风,轻易被一句小小的话打倒,要稳重的念头荡然无存。

慢更是一种豁达。我十分喜欢苏轼的《定风波》,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在诗中仿佛看到一个不羁的诗人缓缓行于落叶飘飞的季节,他的衣角被风轻轻拂起,一种十分超脱的气度散落于他的眉目之间,那是一种慢的姿态,一种悠然的豁达,正印证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概。

慢是学问,你若是寻求其中的奥妙之处还会发现很多很多。自古便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慢工出细活”等评价,国外也有“停一停,等候灵魂的脚步。”的感叹。在健步如飞的忙碌现代人群中,也请停一停您的脚步吧,去品味慢的智慧吧。

我强调慢的智慧,不是要否定“快”,而是希望我们谨记,我们需要用一种稳重而不是盲目追风的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否则便会如同被困苍蝇般乱撞,速度虽快但找不到出路;我们需要用笃定而不是焦虑急躁的眼光面对困难险阻,坚守脚下的土壤,脚踏实地,缓步前行;我们要有一种我们需要用豁达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态度笑看云卷云舒,展现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如此,便会如同一个恬然淡定的天鹅,在一群争先恐后的鸭子中脱颖而出。

蝴蝶慢舞,更显优雅;曹刿“三鼓”后出击,深谙慢的真谛;苏轼“吟啸且徐行”,彰显慢的豁达。你,能体味到慢的智慧吗?

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调阴阳、 顺四时、序五行,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

智慧中国期刊是cssci吗

cssci包括管理世界、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部、现代外语、民族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与批评、音乐研究、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文物、考古、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政治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100多类人文社科类期刊。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

CSSCI期刊都属于核心期刊,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

国内共有7大核心期刊体系,其中被广泛认可的有四种,分别是:

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

南大核心(CSSCI)

中国科技核心(CSTP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其中南大核心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属于国内最权威的期刊等级。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没有级别。《智慧中国》杂志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时政类综合性权威期刊,该证书是没有级别的。办刊宗旨为中国智库以及有识之士搭建传播与交流平台。

CSSCI是南大版核心,是在各高校认可度最高的一个核心目录。A类、B类、C类是不同高校自己对期刊的分类,一般A类是最顶级的期刊,数量很少,比CSSCI目录中的还要少。核心期刊就是笼统的说法,如果不说哪个版本的核心期刊,则不能确定核心期刊的范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