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我心中的哲学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5 12:46:41

我心中的哲学论文300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 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千字哲学论文 范文 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授知识体系上,形成了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我们需要走出哲学教学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学科的本性,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即变知识体系式教学为 反思 现实问题的专题式教学和变注入式单向教学为诘问式互动教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式教学;诘问式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002-2589(2011)15-0274-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中心放在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上,极力追求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遵循着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相关的哲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原理进行论证,或者再结合某些具体事例加以解释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 教学 方法 非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甚或还起到了反作用,给学生一种说教或者高高在上的形象,导致学生有逆反心理或者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因此,我们需要走出哲学教学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学科的本性,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

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学目的,变知识体系式教学为反思现实问题的专题式教学

现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有三种存在状态:讲坛哲学(存在于讲话、官方文件 报告 、公共政治课讲坛上的哲学)、论坛哲学(学者们讨论的哲学)、应用哲学(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哲学)。汪信砚教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人们并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视同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播这样一种有严重缺陷的教学观念。这种教学观念是有其“论坛哲学”方面的根源的。时至今日,“论坛哲学”中仍然有不少人并不真正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至少是并不真正懂得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他们仍然把哲学视为一种知识系统,并由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1]。长期以来实际支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并且不断追求大而全的知识体系,唯恐遗漏了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记忆背诵那些并不理解也来不及理解的抽象概念,使得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失去了它应有的灵性,变成令人生畏的教条。“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哲学教育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哲学被简约成一些概念、术语、原理、规律、范畴的堆砌,成为了异己于学生的僵硬的概念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生活世界、改造生活世界的本真精神被遮蔽,断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反思、批判的理性之链”[2]。

因此,我们要进行哲学教学,就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必须努力破除这种教学观念,确立起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特性真正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结构严谨、高度抽象、逻辑性强、富于思辩性、富于批判性的理论体系,但其形而上的知识体系承载着对人类生活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能脱离知识而孤立存在,但它又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种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功能,其根本意义在于关怀和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鲜明地体现了人类的崇高价值理想,可以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理想和信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要充分展现这一根本的意义,就应从问题出发,特别要直面社会和人生中那些引起学生普遍关注和困惑的现实问题,积极地回应和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觉地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表达的崇高价值理想,并将这种价值理想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

运用专题性讲座取代体系性讲授,已经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所谓专题教学,就是针对某种现实需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所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教学一定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问题的现实性、思想上的针对性。哲学专题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学生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进行深入解剖和辨析,澄清学生的各种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比如我曾尝试过如下选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不容忽视”、“实用主义观念剖析”、“意识形态中的战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的自由与解放”,等等,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教学效果好。二是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管用。对于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面面俱到、照本宣科,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人阐发其精髓,注重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三是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自主性。专题教学一方面对老师而言是一种研究式教学,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运用,如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专题教学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必须要使学生在进行探究中获得体验,实现自主性发展。

二、以激发学生哲学思维为教学手段,变注入式单向教学为诘问式互动教学

多年来,按照教授知识体系的教学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基本囿于一种“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即使是有所改进,也正如孙正聿老教授所认识到的那样:理论课教学中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以“原理+实例”的方式进行讲授,在这种讲授中,把理论当成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只是用理论去解释实例,或者用实例去证明理论,而理论自身的“道理”却没有成为被讲授的对象,因而也就失去了“以理服人”的力量[3]。

哲学是“爱智”,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思维的核心就是批判性思维。它激发人们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冲击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弘扬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意识和探索精神,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和强化人们的创造性综合素质,因此,哲学课应该采取启迪式、思辨式、反思式和追问式的教学方式。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动力应当是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环节。韩震教授认为: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性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如

果老师不以某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反思和批判的思维活动,那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教哲学;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进入反思性和批判性的状态,那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4]。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巨匠的著作都是用对话、 辩论 的形式写成的。以哲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我看来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诘问的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上的对话式讨论和课堂外辩论竞赛等形式,由此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体间愉悦教学,在思维交锋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

所谓对话式讨论,指在平等开放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展开深层次交流。对话正成为教学改革浪潮中的显著趋势,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正逐渐代替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因为有了对话,教师不再同化、固化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 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创新。对于哲学课程的教学而言,对话其实是对话双方的诘难,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曾经运用过。“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问题的时候,关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5]。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与他母亲的接生法相比称之为“精神助产术”,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对话的方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追问,最后走向确定的知识——事物的本质。“精神助产术”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一是反讥阶段,先承认对方的论断是正确的,然后按照对方的逻辑从对方法的论断中推出矛盾,从而否定了对方的命题和观点。二是归纳,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再从一般性的命题推出反例,使对方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三是诱导,提出对方不得不接受的真理。四是定义,对一般作出概要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开放的讨论中,反复论证和诘难,致使学生在问答的双向过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方法与精神。

此外,与对话式课堂活动相配套,可以适当地引入 辩论赛 等实践环节。辩论古已有之,它体现了人类探求真理的冲动和享受思维激荡的乐趣。辩论,也叫论辩,是人们基于本身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的不同立场而展开争论的过程,是一个批驳谬误,不断加深各方对于事物的认知而逐渐统一观点、趋向正确认知的过程。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选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是否创造条件也要上”、“近墨者黑还是近墨者未必黑”、“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人类是否将毁于科学技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等等。通过辩论赛,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智慧与智慧的较量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批判思维和提高思辨能力,而且更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理想。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遵照邓小平同志“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本文中无论是专题式教学还是诘难式讨论的教学改革,最终都是落脚于增强马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效性”上。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三千字哲学论文范文

哲学论文3000字范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哲学论文3000字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题目: 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初探

摘要: 儒家管理哲学在长期的封建政治管理实践中一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哲学一贯强调以人为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以实施道德教化作为管理活动的首务,以“修、齐、治、平”为实现管理职能的基本途径。正是这些构成了儒家管理哲学有别于其他管理流派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 儒家;管理哲学;核心理念

关于儒家管理哲学在封建政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自儒家取得独尊之势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不管他们个人有什么偏好,或尊法,或好佛,或崇道,但在治国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是以儒家管理哲学为主流的”[1]317;“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从总体上看,还是‘治世’多于‘乱世’,‘稳态。

多于’无序‘,’常态‘多于’变态‘。因而,反映农业社会常态(稳态)运行规律的’治国之道‘———儒家管理哲学,就无可争辩地成为社会管理的主导思想”[1]321。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儒家管理思想在我国的管理史、哲学史、社会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欲富国强兵,实非儒学莫能为。这些对儒家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评价,是符合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管理实践的基本事实的。的确,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是以儒家的管理哲学为主流;历朝历代的先贤,不管他们从什么立场和角度对儒家的管理思想作出选择、补充、阐释和发挥,基本上都是围绕儒家圣贤所提出的几个不变的中心理念来进行。正是这几个一以贯之的理念,规定并指导着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体现出儒家管理思想与其他学派管理思想的本质区别,代表了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本文试图对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作一探讨,以期对当今的政治管理实践提供思想借鉴。

一、为政在人:以人为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

儒家认为,造成天下治乱的根本原因在人。正由于人心不古、人心不仁,故乱臣贼子纷起,整个社会陷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之中。既然“天下无道”的根本原因在人,那么要使整个社会回复到“天下有道”,同样也离不开人。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人在政治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视为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展开他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首倡以“仁”为中心观念的管理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按《说文》解:“仁,亲也,从人从二。”可见“仁”实际上是“二人”的复合字。这表明孔子将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自己管理思想的出发点。这里的“人”,既包括管理者即统治者,也包括被管理者。

关于管理者如何“爱人”,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2]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颜渊。这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看来,“仁”的方法不过是以本人为尺度,来调节本人与他人的关系,这里就包含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孔子要求管理者把与自己相对而言的被管理者当作人来看待,主张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始作俑者”,反对“不教而杀”,认为这只是作为管理者的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其次,孔子进一步主张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要“富之”而后“教之”[2]子路,要“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2]宪问,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公冶长。可以看出,孔子是将管理活动视作己立、己达进而立人、达人的活动过程来加以阐释的。

孔子这种“贵人”思想,率先确立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此后儒家的管理哲学始终沿着这个方向,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安人”和“安百姓”来展开的。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荀子,以天道自然为基础,把天道运行和人事区分开来,认为人处于与天、地并参的地位。“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3]天论。人的职责是“制天命而用之”,利用天时地利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和文化。人之所以能“自求多福”,能与天地参,是因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3]王制。荀子认为人之贵,在于懂得利用道德制度建立起各级管理组织,懂得分工协作把大家的活动协调起来,将单个人的力量加以放大,懂得用“礼”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在儒家思想家中,对孔子“贵人”思想作出重大发展的是孟子。孟子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仁政”学说中,而“仁政”学说的基础是“贵民”,即重视广大民众的力量对维护封建管理制度的作用[4]197。孟子一反西周时期一切政治经济制度都为贵族而设,贵族是国家管理的中心的观点,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5]尽心下的思想。这一“民本”思想可以说是孟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维护政治决策权来说,人民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要取得民众的拥护才有国家最高决策权,才有君位;而失去人民的拥护,就失去政权,失去君位。因此对于维护整个国家最高决策权来说,人民的力量是首要的,政权是次要的,君主就更其次了。

孟子以“民本”思想为基础,发挥孔子的“富之”“教之”的管理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管理思想。首先,孟子对“仁政”何以能够推行作了论证。他以“性善论”为出发点,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5]公孙丑上。“仁政”并非什么特别难的事情,管理者只需要从自己固有的“不忍人之心”出发,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梁惠王上,这就是“仁政”。其次,孟子对“仁政”的管理模式作了严密的设计。第一步,他抓住人民的生产生活这个国家管理的中心问题,站在“民”的立场对西周的井田制加以改造。在他看来,“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信心,无恒产者无恒心”[5]滕文公上。民有恒产是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孟子设计道:“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5]滕文公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5]梁惠王上孟子认为,管理者如能把这种蓝图变为现实,就是王道的开始,然而也仅仅是开始而已。因国家的管理制度,不但要使人民有恒产,生产生活有充分保障,还应重视教化民众,使其“明人伦”。所以孟子接下来又对“仁政”管理模式作了第二步的设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梁惠王上也就是说,在“富之”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用道德理想来“教之”,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5]滕文公上这样才能使全体民众都获得全面的健康的发展,造就出一个和谐完满的社会,才算是王道的完成。

总之,“人”在儒家管理哲学中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全部儒家管理思想都紧密围绕着“安人”、“安百姓”来加以展开。故《礼记·中庸》有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6]一句话,“为政在人”[6]。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 教育 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哲学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一 《浅析教育哲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摘 要: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不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现今社会对生命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浅析生命教育,关注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探寻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寻求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力求对我国当前生命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育哲学; 生命教育;生命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思想首先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杰•唐纳•华特士指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唐纳•华特士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状态进行的教育,强调的是最终使个体能够追寻到终极信仰的愉悦和幸福。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一、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 (一) 爱好 智慧与追求真理 智慧是思考的结晶,是哲学家对人、对生命、对世界、对所有问题思考的结晶。有了智慧,人的生命才有深度。学习哲学是一个获得智慧的有效途径,而真正的智慧,还是要透过生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把生命投入人生的价值体系中去实践,藉以安身立命。对生命与世界的好奇,探究与追求真实与真理是哲学最内在的动力。哲学追求真实的道理,追求人类共同的道路与理念,透过 理性思维 的分析,掌握事物的本性。哲学对人与世界作根源性、全盘性与深入性的反省与探究,进而寻求人类更真实的存在。 (二)重视生命教育的伦理价值 生命教育是与伦理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的哲学家无不重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从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中我们得以追寻生命教育的踪迹。伦理具有普遍性,中国哲学家常将良心视为伦理价值的标准。因此, 良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我们要按真理的本质去生活。在实际的生命教育过程中,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和核心的生命教育是无法正常和有效开展的。 (三)关注现实的思考与反省 当今的社会,科技与物质文明中强势的工具理性与科技理性的冲击,带给生命与生活前所未有的困惑。面对困惑和迷茫,作为现代人不该是自怨自艾,在迷茫中度过余生,而应不断对现实加以思考和反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 方法 ,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生命教育在我国历来已久,也日益受到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但总体而言,教育系统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 作为教育行政当局,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引领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拓宽 渠道 ,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现阶段,中国内地开展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 文化 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四)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生命教育,使我们得以开拓视野,从新的角度解释看待生命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更好的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亮奎.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坛,2008(10). [2]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2007(04).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二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摘要: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笔者受其启发,从人作为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出发,认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其价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 反思 。 关键词:教育哲学;必要性;价值性 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一书从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意义,着重关注了人的自由、理智、权利的发展和教育的职能与价值,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面对来自学术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哲学价值性的不断质疑,石教授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并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几个基本议题――知识、教学、民主、公正等,从哲学的高度给以清晰、具体、理性地阐释和论述。这本书让笔者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它使笔者在全新的视域里窥得了教育的全貌,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更引发了笔者对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和价值性的深思。 一、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 哲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它是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探索现实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哲学自产生之初,就以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源于生存困境而提出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不断对人类自身进行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以不断追求民主与自由、超越与解放、人生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力图使人向最真最善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人性论,认为人性善也好人性恶也罢,或者认为人生而是块白板,其目的都是试图采用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完善人的性格,促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都关注人的发展,并体现出理性的精神。哲学和教育都以人、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根本问题。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教育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在此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活得更美好,它的本真追求应该是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回到教育初始的问题,其真义就是为了探询何谓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给教育行动赋形的活动,即赋予纷繁的教育行动以和谐而优美的形式,使散乱的教育行动朝向对善好人性的促进”[1]。 二、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并由此得以蓬勃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哲学已经重构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教育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断地遭受来自学术界和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质疑,人们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分、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困惑和争论不休。 对于这些困惑和问题,石教授给予的回应是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活动需要哲学,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正如黄济先生所谈到的,重新开设教育哲学,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2]。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具体要回答的是理想的人的素质结构与规格。在这方面,虽然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提供知识基础,却仍然不能满足界定和明晰教育目的的要求。只有当教师及教育研究者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才能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寻觅到教育的意义。此外,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表现出来。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蕴含着理论的,即使这些理论可能只是一些缄默的理论。教育理论的产生和辩护必然受制于一般的哲学,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往往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一个时代哲学基础或立场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教育理论的革新,从而间接然而却是非常有力地影响到教育实践”[3]。 三、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 高伟教授认为,“为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进行辩护是一种不具有思想性的学术行为。作为学科的教育哲学不需要辩护,教育思想才需要辩护。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给出理由”[4]。石教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其理性并引导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因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教育者唯有在其帮助下才能在学习许多教育知识的同时获得教育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正如奈勒所指出的:“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者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之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5]。除此以外,教育哲学还可以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思想平台。在这里,石教授特别指出,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是一个无立场的思考,而是从著作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信念出发,对教育哲学价值的主观阐释。 受到石教授思想的启发,笔者认为,教育哲学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价值: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 时下最时髦的一句教育 口号 是“教育‘以人为本’”,而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种生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6]。超越性――人的生命本质――对人来说,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当今的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其结果是,在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存在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7]。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自杀问题的日益严重。自杀源于人生意义的匮乏,源于作为日常生活准则的价值合理性的丧失[8]。因此,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作用就应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断获得或重建价值的合理性,获得或重新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揭开生命的困惑,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把个体的自然生命引向超越性的类生命,使人的生命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育哲学意味着不断把个体成长引导到最初的起点,以向自然的不断回归来甄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以热情与理智的培养来提升人性的境界。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对教育、对人自身以及二者的关系获得更准确地把握,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也有了一个根本的立足点。 (二)文化价值: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又必然基于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价值追求直指个体的精神世界。精神的侏儒化正成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当前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湮没在现实的功利主义欲求之中,成为了个人搏击世俗生活利益的工具。宗教关乎信仰,哲学追问本源和价值。教育学是带有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属于教育事实的问题,当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时已内在地包含着自身价值的前提,体现着价值的追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追求着价值,从而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于哲学思维来审视教育活动,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明晰各种教育价值、教育观念。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哲学便优于教育原理,前者探求的是教育背后的深层东西,比如以什么方式、据什么观念来认识教育、教学等,已经不拘泥于就教育而论教育。所以,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分析和辨明教育中隐含的价值观点的合理性,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那些未经反思而认同的价值观点,使他们通过不断地价值完善及反思以达到最终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目的。 教育哲学的意义正在于帮助教育工作者澄清教育价值,激励教育实践者对教育价值的合理认同,唤起教师作为完整的教育人进入教育实践,促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完整的实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性的教书匠的行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更宽广的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平庸的追求。 (三)实践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类极易不计后果地拥抱一波接一波的变革,也极易盲目地抵制变革,保守传统的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直以来,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对当时一些争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哲学的另一功能是帮助人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逻辑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那么,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和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它能够使人们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和新时代的变革,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以深入、理性地反思。 石教授提到,“教育哲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为那些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服务的。”[3]35在教育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育哲学总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而造成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之不理不睬,也使得与之相关的著作被束之高阁。关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也一度引发了教育者的热议,它到底是该哲学化还是实践化,似乎构成了教育哲学的两难处境。其实不然,哲学化取向或是实践化取向本身都无可厚非,都是教育哲学的发展路径之一。研究者由于学术背景不同必然有自己的偏好,只是最终都需在偏向的“度”和“量”上把握好,给实践以指导。此指导并非要告诉教育实践工作者什么是无可辩驳的教育真理,而是帮助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增进他们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评价杜威时说,杜威的最大贡献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希望从哲学中得到任何普遍有效性或真理这样的东西。那么此刻,我们也不能希冀从教育哲学中寻求到一套完整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我们所能得到的是理性的提升和反思品质的形成。正如高伟教授所言:“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仅仅探索一种可能性,其意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希望通过它来发现我们思想当中的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当然也包括教育哲学,都不会也不能拒绝那些关于人类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教育中安置这些价值”[4]。 总而言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教育与哲学的结合点是人。教育走向哲学是把人引向对人生最重要事情上的思考,引向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教育哲学使教育工作者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其存在必要而且极具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试论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J].教育研究,2010,(6):15-22. [2]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3. [3]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伟.论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J].复旦教育论坛,2011,(2):5-9. [5]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 [7]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19-23. [8]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23.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三 《试谈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使命的哲学观 所谓大学使命,描述了大学存在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和要求,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大学》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事实上,这句话非常清晰地表述了“大学”的三重使命。大学的使命为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但能够让大学内部组成人员对大学实施的各种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也确保了大学内部的组成人员对大学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为大学的发展赢得很高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支持。因此,大学使命对于大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高等教育哲学存在两种途径来确立它的地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坚持认识论观点的人,他们更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最终目的。西方的中世纪大学以追求知识与传播知识为目的,调要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进行真理的探究和人格心灵的陶冶。而坚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对深奥知识的探讨不仅是对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大学,那么,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也就无法容易理解,当然也就更不用说解决问题。“大学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空中楼阁”,伴随着大学逐渐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它成为关系到个人生存和国家生存的“工具性”活动,高等教育价值观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重认识论转向了中政治论;大学的最终目的由追求和传播知识转为紧密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 二、大学使命的定位 在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显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社会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种实体机构,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将对真理的追求、文化的传播为己任,引导社会行为方式和道德舆论,研究和传授科学,教育新人全面发展。[4]现代的大学,除了承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还要引领文化传承,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一)大学固有的职能培养人才 潘懋元在对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论述中指出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产生,首先要发展的是培养人才的职能,高等教育最为基础的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救市是通过传递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人、培养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除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来完成它指引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使命。当今的大学不是太功利化就是太理想化,教育的改革也只有使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科技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要求,来缓解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要服务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轴心的位置,作用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把发展学术作为第一要务,而是着重培养实用人才,发展实用知识。“21世纪初是学术界发生重要转型的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是全球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和财政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要,直接和广泛的服务于社会。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将会从根本上破坏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 (三)大学教育要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大学生并不愿意思想受到禁锢、自己的心灵受到侵犯,所渴望的而是教育者关注他们思想和心灵。如果教育者对学生只是一味的指责,并不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只会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感到迷茫和彷徨;如果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陈旧的思想观念禁锢,也只会让他们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能够适合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的关注,成功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灵。 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要么重视教育知识,要么重视社会价值,使得人的主体性被忽略。教育作为人的活动,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属。希腊人生哲学的精髓是“一己之修明”;我国儒家思想则在强调“学者为己”,主张通过教育达到“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的目的。这就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起来,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与社会“安所遂生”。 所以,高等教育所追寻的最终目的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播和为社会服务,应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协调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不是单独的注重某一方面。因此,大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个人的修养上,它是培养人的社会组织,必须通过为人类发展服务来达到最终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1. 有关教育哲学的论文 2.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3. 思考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4. 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5. 谈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我心中的哲学论文

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篇1 浅谈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 1 科学技术哲学的起源及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的前身是自然辩证法。它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只要是指从哲学的维度上去研究科学与技术,包括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以及在发展中又会出现哪些哲学问题等等。过去的三十年,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传统始终保持对立关系。前者属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传统,关注的是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存在意识形态的优势;而科学哲学传统却属于逻辑经验主义传统,更重视学科建设或倾向于强调学科的自主性。但二者长期和平共存所带来的确是科学技术哲学的致命问题,即名实长期冲突和学科定位不明。 科学技术哲学的由来与科学技术史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技术史首先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同时又要探讨它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之间的辩证关系。可见,科学技术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历史学。表面上看,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本质上它不单是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浓厚的方法论性质。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拉卡托斯力图使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一致,他的科学哲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倡导“精致证伪主义”。另外,其他科学哲学流派,像图尔明等,他们也主张用科学技术史来检验科学技术哲学。 2 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基础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科技方法论等;也做应用研究,包括人们熟知的三大学科数学哲学、物理哲学、化学哲学,还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哲学、生物哲学,以及比较玄奥的天文哲学和地学哲学等。除此之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围还包括科学与宗教、科学思想史、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等,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产业、行业领域里面的一些方法论、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等等。 目前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为了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哲学开始将信息科技纳入到自己的视域范围,逐步形成了信息哲学学科群,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前沿学科性质。其中的计算机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以及系统哲学等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 另外,科学技术哲学也应用进了军事科技领域里面,已成为一种相对其他而言比较特殊的应用哲学。在我国的军事院校中,已经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军事哲学学科,其中包括军事技术辩证法、军事技术创新思维及方法、军事技术创新、军事技术与社会、军事技术哲学、军事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军事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军事科学技术与文化、军事科技伦理学、军事技术创新与管理等等。科学技术哲学开始在整体上统帅、驾驭军事科学技术,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日益凸显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进程 近代中国是闭关锁国的中国,一部近代的科学史本质上就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国近代的第一批科学家同样是第一批科学哲学家,因为他们的任务一是在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教授科学知识,二是负有向中国社会、中国民众传播科学观念的使命。自然科学家竺可桢、粱思成、茅以升以及李四光等人,都对科学的人文层面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思;人文学者中的胡适、赵元任、金岳霖等人,也都有很好的科学哲学素养。在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哲学课程是北京大学于1918年开设的“科学概论”。而由北大教授王星拱编写的《科学方法论》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科学哲学著作,该书于1920年出版,是《科学概论》的上卷。到了20世纪20年代,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科学的哲学思考,一大批科学哲学的著作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大量出版。较早的有,1924年的《科学与哲学》(张东荪),1937年的《科学哲学与人生》(方东美);稍晚的有,1948年的《自然哲学概论》(罗克汀)以及《科学概论新篇》(竺可桢)等等。其中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著作是1945年的《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洪谦),和1948的《知识论》(金岳霖)。 建国以后,来自西方的科学哲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潮,受到了批判和清算,这个传统由此被迫中断。马克思主义传统取而代之,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亲自发表的有关自然科学的论著,具体如《数学手稿》(马克思)、《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恩格斯)以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等。其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史、科学学以及自然科学哲学研究等,这些虽然是由英国剑桥左翼科学家倡导的,但是也都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50年代,于光远同志担任中宣部科学处处长,具体负责制定中国的科学发展政策和科学家政策。他早在延安时期就翻译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同时组织学习小组研究自然辩证法。因此,《自然辩证法》》成为制定中国科学政策和科学家政策的指导性文献。于光远召集了一批感兴趣的自然科学家,制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规划草案。草案指出,要直接继承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把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这门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称呼为自然科学和数学中的哲学问题。虽然有争论,但久而久之,“自然辩证法”还是成为了这个新学科的名字。 4 科学技术在未来哲学中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基本形势的评估,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政治功能的弱化和淡化。我国目前已经全然解除了对科学家们的政治紧箍咒,所以很少有科学家心甘情愿来聆听“科技哲学家”们的“教诲”了。当代的一线科学家已经不再关心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如果说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统战的话,那自然辩证法也不再是一个合用的统战工具了。正是因为政治功能的弱化,科学技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外部资源势必大打折扣。为了从长计议,更好地发展,就需要从内部挖掘潜力,实际上就是要搞好学科建设。同时在学科建设之外,应该适度改革之前的“政治必修课”制度,把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逐步转化成科学-人文的素质教育功能。当前国情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但是应该结合人文教育来做,我们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或者失败,有可能就与它们割裂了与人文教育的传统纽带有关。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对他们进行科学-人文的素质教育,也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听规定的老师讲课”的这种“三规”式的必修课制度,可以变成:在学制所规定的时间内(比如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必须在科学人文类课程中修满一定的学分,至于具体什么时间听、听哪门课、听哪位老师讲,可以由学生自由决定。 进行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可以促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们可以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课程,教学中讲授自己最熟悉的问题。现在讲公共课的教师平时教学量大、教学内容相对单调,因此没有时间去搞科研,久而久之就缺乏了创新精神,所以,一到评职称的时候,他们总是被作为照顾的对象,总是觉得比其他教师“矮”一些。在今后的大学课程里,如果能够把公共必修课改成限制性选修课,必能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教学阵地和科研阵地。 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篇2 论哲学与长寿 一、前言 从古至今,长生不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秦始皇派500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到近现代的各种养生,长寿似乎都是一个热满红火的词。虽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明白长生不老显得不切实际,可是人来一世不易,谁不想在这个美好的花花世界多留恋一会呢。所以长生不老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有强烈吸引力的愿望,但千万年生生死死的事实让人们作出了一些哲理性的归纳:如杜甫在其诗《曲江》中写到“人生七十古来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全书》里写下了“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这样的辩证的论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概括得更简短:“生就意味着死”。如此话语都说明人的寿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自然规律一般,人类没有办法改变这个规律,而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顺应规律,在智慧的引领下通过某些方式达愿,留存于世间久一点。 二、哲学与长寿 人类越进步,科技更发达,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的富足,各种疾病层出不穷,这可是长寿的一大阻碍,要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光靠现代医理可不行,所谓治标还得治本,关键在治心。心要如何治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哲学。据调查发现,北大哲学系被公认为“长寿系”:原因在于90岁以上学者占1/4,85岁以上学者几乎占一半。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介绍,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有十余人,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任继愈等都是90多岁的高寿哲人,85岁以上的人更比比皆是,超过20人,占有成就的北大哲学系教授近半数。长寿和专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不过,长寿在哲学系的确比较普遍。从这些例子看来,长寿和哲学确实存在起着某种关联,起码它传递给我们的都是正面的信息,谁说学哲学无用呢?在他们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他们思考,边冥想,边进步,不知不觉老之将至,恍惚之间已是长寿。 三、哲学长寿的秘密 哲学有时候不能够让你一见钟情,但是它可以让你受益终生,起码可以让你活得更久一点,这就是最好的见证。哲学到底以什么魅力让人们长寿呢? 仁者寿,研究哲学的人明白事理,不斤斤计较,达观所以长寿。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也说,哲学家长寿可能跟哲学系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哲学是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很容易让人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心灵。除此之外,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是心灵的启迪,能让现世的许多疑问得到解答,能让人更清明。中国哲学的精髓,北宋张横渠将其用四句诗表述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有着重大的使命,需要有着崇高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先哲来奉献,长寿的哲人们将自己奉献给了哲学,哲学以其特殊的回报方式来感恩,那就是让他们更长寿。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往往让人火气暴躁,人与人之间失去那份推心置腹的交流,更多的是带着虚伪的面具在表演,忘了本来的自我,随着欲望潮流滚滚向前。哲学可以使人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沉寂再沉寂,不因世俗纷扰而困住自己的内心,哲学以一种大超然的态度教人治世之理,既入得世也出的世,帮助人们正本溯源,回归本心,以此锻磨自己,不知不觉间,时光已如白狗过隙。 四、结论: 针对中国当前的哲学发展问题,呼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迫切性,哲学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人觉得哲学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之无用,谋身立命资本都不够,殊不知,哲学就像盖房子的脚手架,看似无实则缺之不可。所以利用学哲学可以使人长寿能很好地与之结合起来,学哲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能赋予其更深刻内涵,刮起学哲学之风。这是一个养生的时代,也是一个无奈的社会,要想健康长寿,学习哲学必不可少。不论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值得学习的可贵之处。同属哲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学术上均可互相欣赏,取长补短。人们功利性太强,学哲学,能养生,能长寿,富头脑,无疑是一个可取之点。哲学的发展,哲学的课程设计,若与此相衔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学哲学,愿意去思考,愿意将哲学推而广之,哲学也就不再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事。 猜你喜欢: 1. 哲学类的小论文范文 2. 关于哲学的小论文 3. 哲学方面的论文 4. 有关哲学问题的小论文 5. 有关哲学的期末小论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论文3000字

老师是我们的向导,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逆行者的好老师是怎么样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一位和蔼可亲,既严格又慈爱,对待同学间的争议要黑白分明,负责任,有耐心,还有最好略带幽默。

比如说哪个同学生病了,老师要嘘寒问暖;哪个同学受凉了,老师递上一杯温暖的水;哪个同学不小心摔了,皮有些破,有些出血,老师送来一张湿巾纸。

当下课时,同学和老师谈一谈心,老师和同学们聊聊家常,互相诉说心中的欢乐和烦恼。

上课的时候,如果有同学捣乱,说“悄悄话”,要严肃批评,坚决不会草草了事,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少数同学从不悔改,还嬉皮笑脸的无视劝言,那么就应该要严厉的处理。“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读出了所有严师的心,不愧是千古传诵的佳话!

如果同学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矛盾,老师应该极力劝阻,并且鼓励他们向对方认错,并且表示不会批评他们的,知错就改不就是好孩子嘛!但是老师应该要一视同仁,绝对不能冤枉了好人,让恶作剧的人钻了空子。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一个略带幽默的人。比如说课本上遇到难题,大家左思右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这时,老师要有耐心又要有新意,并不是用死板的方法来分解,更不是直接报出答案。而是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或一则小笑话来形象地解析,这样同学们就不会把脑袋都想炸开了,而是在轻松之余将难题迎刃而解,这样不是两全齐美了吗?

这就是我心中的好老师,我认为我们韩老师就不错,把以上几点都做到位了,只不过缺少点幽默细胞,开个玩笑啦!老师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能这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呵呵!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王老师。因为,在我上小学之前,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我对数学总没有足够的信心,那时,每次老师讲数学题我都听不懂,我就想:我还是个小P孩,怎么就给我们讲这么难的数学题,老师们是怎么了?那时,我做家庭作业也很慢,常常为了一道题想很久,常常要向家长求教。自从我上了小学一年级,在第一学期时,我常常拿低分,有一次竟然还考了七十五分,见到爸爸之后他批评我了。

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王老师来教我们的数学课了,从那时起,我的数学成绩就有所上升了,那时我就很感激王老师。到了二年级第一学期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数学,在期中考试我也终于拿到了一百分。二年级第二学期时,我的校考我在班里考得不错,其中数学给我争了许多分。到了三年级我第一单元测验,全年级只有四个一百加十,其中就有我。我特别高兴!回家后,爸爸妈妈问我怎么考得这么好时,我回答这都是王老师的功劳,还有她考试前发卷时对我说的一句话:一定要考一百分!深深的鼓励了我,给了我无限的信心与力量。现在再回想之前这太理想的成绩,我又想如果没有王老师,我是不是还会像以前那样呢?

我喜欢王老师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讲课时把每一个细节,第一个重点都给我们讲的十分清楚,她讲的解题思路十分的清楚,教给我们了许多的解题方法。原因之二是因为她布置的作业十分少。可能许多家长觉得布置作业少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那你就错了!那是因为王老师十分信任我们,她相信我们一定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了,把重点已经掌握了,所以布置的作业比较少。王老师常常说:”做题只是为了发现问题,上课认真听讲才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上课不听讲的话,这个问题你就永远不会得到答案。“我一直把王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我很感谢王老师,是她让我的数学成绩提高,是她让我喜欢上数学并且爱上数学。我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谢谢您王老师!

在粉笔末的挥洒中,在无数个叮咛中,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中,我渐渐地熟悉了这位老师。

她留着乌黑的短发,中等个头。她经常面带微笑,使得唇边露出浑厚的漩涡,高高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面对这双眼睛仿佛能看到一汪透彻的湖水,那么迷人,那么深邃,那么智慧,而每个眼神和动作都那么温文而雅。虽然她和蔼可亲却也有声色俱厉的一刻,我从来不曾深深地理解老师,直到有一次,老师批评了我。

那是四年级的一个早晨,我们和往常一样踏着晨曦金色的曙光,迈进学习的殿堂。拖着沉重的书包踏上楼梯,耳边传来一年级小朋友的朗朗读书声,我沉浸其中,回味着。突然,听见身后有个黑影在叫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班主任刘老师,于是我装作没听见的样子继续往上走。想到刘老师我心里就满是气愤,情不自已地抱怨道:“就算我对她敬仰而崇拜,可昨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的羞辱了我,让我颜面尽失,伤感还在隐隐作痛,而今天让我抛下仇恨跟她打招呼,我做不到”。刘老师依然迈着步伐向我追来,我渐渐地放慢脚步心想:“就算她把我追上又能如何,还不是惨遭一顿骂。眼看着还有一层就到了,平时感觉高楼万丈总也走不到,可不知今天怎么了,路还没走就完了,于是我停下来,装作欣赏贴在墙壁上图画,这时刘老师从楼梯口,气喘吁吁地跑到我身旁,深情地说:”孩子,我刚才在和你打招呼,你怎么没反应呢?“”我,我“只是哽咽着不知如何应答,”你还在难受吗?我知道我昨天当众批评了你,那是要你铭记于心,每个同学都应遵守的思想道德,而不是跟你有深仇大恨“。顿时,我满脸通红,羞愧的低下头,眼里装满泪花,顺着滚烫的脸颊滴下来。我意识到自己犯下不可宽恕的错误,支支吾吾的说道:”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跟您赌气,我错了。“老师轻轻地给我拭去泪痕,我看见那双明亮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是欣慰的笑,那是风的轻歌,涌进我的心窝,我在晨曦中久久思索,直到上课的铃声将我带进严肃的课堂。

曾几何时,您的絮絮叨叨,您的循循教导,撩动了我幼小的心弦,我常想,我们好似夜空的星星,唯有您的普照才能群星闪耀,您是我心中的好老师!

在我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位优秀的老师,他们教给了我许许多多的知识和道理,像一颗颗明亮的启明星,指引着我成长的方向。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要来到的时候,我想向大家介绍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我们1505班班主任陈老师。

她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里充满了热情和亲切。她还有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在它的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这张嘴巴可是跟我们密切相关的“大功臣”,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纪律等等可全指望这张嘴来发号示令呢!

我觉得陈老师的性格有些古怪,在我们表现好的时候或者在帮我们指正错误的时候,她会很温柔;在上课有时出现吵闹的时候她又会变得很暴躁;在和我们玩耍的时候她会开心极了,就像一个跟我们一样大的孩子;特别是当我们参加学校的比赛,通过全班同学齐心协力获得了冠军的时候她又变得异常激动!唉,她真是让我琢磨不透,让我分不清她到底是什么样性格的一个人。

记得有一次在课间,陈老师和我一起比赛魔方,因为我觉得初学魔方的陈老师肯定不是我的`对手,所以我决定让她几秒。哪知道我的如意算盘打错了,陈老师反而胜利了!不过她没有自夸,而是满脸微笑的从口袋里拿出一根棒棒糖递给我。我高兴地接过来,道了谢,转身轻轻地关上门,满心欢喜地等待陈老师来上课。我觉得陈老师的这种谦虚好学、勇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我喜欢陈老师,不但喜欢她的温柔,也喜欢她的严格,因为我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天天向上。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在陈老师的细心浇灌下,显得更加娇艳了。

我心目中的老师是教我语文的李璇老师。她在教育战线上勤勤恳恳工作了31年了。岁月的侵蚀没有磨灭她的工作热情,她对我们不仅和蔼可亲,而且尽职尽责。

记得有一次,李老师喉咙疼痛,她像平时一样按时来学校上课,开始我们并没有发现,后来看见老师,不时地揉按自己的嗓子,还咳嗽不止。费力的发出声音,很嘶哑,我们甚至都很难听得见,她的脸色也非常不好,直到我们一问,才知道李老师的嗓子已经疼痛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劝她去看医生,可是老师微笑着摇摇头,还是坚持上课。我们知道,老师担心时间紧急,最怕耽误我们的课程。看到老师这样,我们的心里也万分焦急。过了几天,我们同学一个个在课前跑到办公室,询问老师的情况,有的同学还写了温馨的小纸条。直到老师张嘴说话时,我们才发现问题更加严重了,老师的嗓子,已经根本发不出声音了。本来以为她的嗓子会好一点,可是情况越来越严重了,但是老师还是坚守岗位。

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她就改变了教学方式。请班干部做小老师,讲题目的时候,遇到难题,她就自己书写在黑板上。当小老师讲得好的时候,李老师就会微笑着点点头,竖起大拇指;当我们讲得不够全面不够清楚的时候,老师赶紧拿起粉笔,立即在黑板上补充,写清楚、写明白,直到大家都弄懂了,老师才露出满意的神情。

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即使生病也舍不得离开讲台的人,她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她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她爱生如子的情怀,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

李老师,我们爱您,您就是我心目当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平易近人的,跟我们能做朋友的老师。听,郎朗的读书声从我们的教室里传出来,现在正在上课的是我们的亲爱的语文老师。对,她就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教师。

记得,语文老师刚开始教我们班的时候,她选择的第一个聊天对象就是我,的确,我很荣幸,当然,我们聊得很开心,很愉快,我知道,是她打开我紧闭已久的心门,由于我个人的身体原因,我有的时候跟同学们接触的很少,自然也很少跟他们交流,总觉得跟他们有点陌生,她看出了我的顾虑,主动跟我聊天,像朋友一样,跟我促膝交谈,那时那刻,我断定,她是我的朋友。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更加努力,有时间我就会跟她谈谈心,说说话。

有一次,我认为,我让她失望了,我没有把她留下的任务认真完成,我以为她会生气,不在那么关心我了,但是,她没有,只是简单的提醒了我几句,她知道,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我也会领悟在心,是的,我记住了她的谆谆教诲,我知道,我身为组长,必须以身作则,才能说话有分量,像她一样。

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时候,我的脑海中立刻闪现出她的身影,对,就是她,就写她了,我心目中至亲至敬的老师,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她对我们的种种关爱,她为了我们也是操了很多的心啊,我们感谢她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也会回报给她,不能让她的心血白费,不能辜负了她对我们的期望。

老师,我们有很多知心话要跟您说:亲爱的老师,感谢您对我们的照顾,感谢您用您的知识和智慧让我们增长见识。

老师,你是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您是完美无瑕的。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他人;有人说,老师像园丁,用知识溉灌我们这些树苗。而我觉得,老师像我的妈妈,她总是无怨无悔的把我不懂的知识慢慢地讲给我听,仿佛她就是我的条生母亲。

光说大话你可能不相信,听了这件事情你就会相信了。

四年级的时候,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抄写黑板上的重点,好不容易抄完了,老师却说:“写完了就背,背完了背《习作与阅读》。”听了之后,教室里便传来一阵唉声叹气:“不要,哇—”“天呀一”“啊一”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也不例外。开始背时,我一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内容,心里便着急起来。刚开始,我还一直坚持在背,可是,过了一会儿,我便坚持不下了——实在太多了。怎么办才好呢?我便想如果偷一下懒,一定会快许多的吧。我便趁没有人看我,就迅速抽出《习作与阅读》,坐在座位上有模有样地读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老师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便下来观察一下,谁知,真把我逮到了。我正在那儿背着,老师走到我跟前,看了看,问我”你背完了吗?”“背完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给谁背的?”“刘梁资悦。”听到老师还在不依不挠地接着问,我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老师问:“刘梁资悦,她给你背了吗”“没有。”刘梁资悦干脆地回答。我想:一定又得按顿批了。可没想到,老师只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焦怡睿希望你以后不再人好吗?”我惭愧地低下头:“嗯。”

从那以后,我就努力改正自己这个缺点,五年级直至现在,我几乎不再偷懒、撒谎,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突地地做好自己的事。这些进步,都是老师那句和蔼亲切的话而引起的。

我感谢我的老师,我爱我的这位母亲。

我有一位最喜欢的老师,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她留着不长不短的头发,穿的朴素大方,脸上总挂着慈祥的笑容,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

李老师教学有方,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她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位优秀教师。

记的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认“拨”和“拔”这两个字,但是我们总是分不清,于是,李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李老师说:“同学们,“拔”就是把‘折’拔去,没折的就是“拔”。这“拨”就是把种子种下去,那一颗种子就是“拨”,大家知道了吗?。”“知道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从此就分清这两个字了。

还有一次,我们学校正在流行可怕的水痘,当时,也快到期末考试了,班里有三四个人得了水痘,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就去医院咨询了医生,回来后李老师就告诉了我们预防水痘的方法。李老师还让医生在教室里进行消毒,还对我们说:“你们如果身上起小红点的时候,要马上到医院检查。”由于李老师采取措施及时,才使我们班的同学没有再增加得水痘的。

这一件件小事,饱含着老师对每一个学生慈母般的爱,是啊,李老师是用自己的爱激励着同学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每当我看到李老师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时,我就仿佛看到了李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心里便有一股说不出的力量。我喜欢李老师,喜欢她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我喜欢李老师,喜欢她教学有方;我喜欢李老师,喜欢她和蔼可亲;我喜欢李老师,喜欢她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不同的身影间,我的眼睛总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那道清丽的身影。她,一张脸可能算不上全校最美,但她那双眼睛却扣人心弦,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在不同时候总会流露出不一样的神情,随时随地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内心。她不仅仅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们亲密的大朋友。

那一次,我与我的“死党”帮老师批改试卷。“嗯?罗婷你是被鬼附身了吗?怎么今天没说什么话?”一旁的王玺童疑惑地望着我,“唉,最近烦心事太多,都没心情说话。”我一脸郁闷地开口道。“烦心事?你们最近有了烦心事不妨和我说说,或许我能帮你们解忧呢!”听见我们对话的她从一堆作业中抬起头来看向我们,还调皮地眨了眨眼,“那老师你要对天发誓不告诉家长,不告诉其他老师!这样我们才能安心说嘛。”望着我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她不禁笑了出来,“好啊,我发誓这个秘密不会让第四个人知道,不然五雷轰顶都不为过!”“是这样的,我最近发现……”望着她真挚的眼神,我将最近的苦水一股脑全倾诉了出来。

“……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我好担心我的期末成绩。”静静地听我说完,她思索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道理你们都懂,我就不多讲了。其实有时候你可以……”听着她发表她自己的意见,我越发觉得我们是互相的聆听者。“老师这些你是都经历过吗?感觉你有很多感触啊。”“当然。如果可以,我愿意做你们忠诚的听众。”她将手放在我头上,仿佛一道阳光照进了我灰暗的心房,成了我心头的暖阳。我的老师就是我们的解忧者,能让我们倾诉烦恼的聆听者。

她就是我的老师——易洪秀老师。一位能与我们有共同思想的老师,一位有耐心的的解忧姐姐。我为有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自豪。

说起我心目中最敬佩的老师,那就是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余向梅老师了。如果把余老师比喻成一条小河,那我就是河中的一条小鱼;如果把余老师比作阳光,那我就是阳光下的一棵小树,老师哺育我成长。

余老师中等个子,如瀑布般的黑头发,圆圆的脸上两条弯弯的眉毛,眉毛底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近视眼镜,鼻子下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余老师的第一节课,我就被她的和蔼可亲吸引了。因为我上课认真听讲,所以当余老师上课中问到一个问题时,全班同学都被难时,正好我想出了答案,但却不敢举手。看着老师失望的神情,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没想到答案居然是对的。余老师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并送给我了个大大的赞,同学们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因此我的语文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次比一次好。

但有时候我也不喜欢她,因为我上课马虎了,老师就会批评我,所以觉得老师不像以前那么可爱了。记得一堂课上,我心不在焉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终于熬到了下课,我真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出教室,可老师却叫我去她办公室。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心想:这下完了,又得挨骂了。哎,今天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一点都不充实。我突然觉得天昏地暗,默默地走进了办公室。我向四周看了看,发现只有余老师一个人。我战战兢兢的走向了余老师,余老师却说:“没事儿,每个人都会犯错,天下没有人是完美的,不是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吗?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改正,好了,快上课去吧!”我点点头,走出了办公室。每每想偷懒一会儿,耳畔就会响起余老师的谆谆教导,是余老师让我重新做回了自己。

我要感谢余老师,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我。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我心的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老师.她给予了我许多知识,是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她给予我许多鼓励,让我在碰到困难时心情得以平静.他是我的数学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像慈母般的关心着我们每一个同学.老师的讲课方式很特别,经常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待人做事,老师讲课从不求快,只求每一节课认真听讲,当堂讲的知识要学会,不会就要勇敢地举手,老师会再一次讲解一遍。

陈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讲得那么生动,那么使人容易听懂,真让人有听得很清楚明白,老师会选出生活中的例子讲解此题,而同学们挺明白了。老师出题是同学们举手上去讲解此题,而这时学生变成了老师,老师变成了学生,总之上陈老师的课,我总感到有趣又生动。

陈老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辛苦,想春雨向竹笋的滋补,每时每刻都在滋润着我们健康的成长,她不但教给我们知识,还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她把风烛残年的光阴再一次奉献给了我们。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真想大喊一声:“老师我爱你”!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好老师,当然,我也不例外,今天,就让我讲讲我心目之中的好老师吧!

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有的人喜欢年轻时尚的老师,有的人喜欢严厉的老师,有的人喜欢善解人意的老师,还有的人喜欢古灵精怪的老师。而我喜欢的老师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讲课时还带着一点小幽默的老师。

在我看来,老师的外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讲课的方法。我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玩中学习。学习就像是在玩一样,这样轻而易举地就能把成绩提高了。当然,这也是我所需进步的地方。

其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钱亚芳老师。钱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看得出来,她十分关心我们,有同学觉得不舒服,她便心急如焚,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一点都不怠慢。在这里,我衷心地祝福您:“钱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那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呢?

有人说,老师说天上的北斗星,为我们照亮学习的路,有人说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为我们的成长播撒汗水,那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心中的好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她很瘦,看起来非常的年轻,像个大姐姐一样,但是上课的时候就变得严厉起来了,因为她还要教会我们知识,让我们成长,她的课虽然严厉但是气氛很好,她给我们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并且会鼓励我们,增加我们的自信心,所以在她的课上总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下课后她就像我们的伙伴,跟我们一起玩,我们都很喜欢她,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每天为我们付出那么多,不求回报,很多时候都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我很钦佩我的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刘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我的班主任——彭老师。

他是一位男老师,长得胖胖的,个子高高的。我的印象里,他的知识是最渊博的.,没有人能与他一争高下。是他,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他,为我铺上了一条知识的路;是他,把无知的我领进了知识的海洋。

假如我是船,那老师就是灯塔,时刻照耀着我;假如我是种子,老师就是雨露,滋润着我。老师,是您的谆谆教诲,时刻鼓励着我;是你深情的目光,时刻领导着我;是您,让我学会了成长;是您,让我懂得了感恩。老师,您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有时,您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直呵护着我们;有时,您又像一位严厉的父亲,时刻教育我们不能懈怠。

上课时,老师如同严厉的父亲,看不得任何同学学习不专心,他把知识一点一滴传授给我们;下课,老师化身慈祥的母亲,陪我们玩各式各样的游戏,让我们开心。工作时,老师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经他检阅过的作业不会有半点差错。

生活中,他对我们悉心照顾。谁有个头疼脑热,老师总会第一时间带他去看校医或者联系家长。

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彭老师,一位让人敬,让人爱的好老师。彭老师,我爱您!

说起好老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张老师。平日里她那亲切的笑容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尽管她现在在已经不教我们了,但是她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大家都知道,张老师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眼睛看不清东西。可她还是每天坚持把作业的答案发到校讯通上,第二天还要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日复一日。她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了。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来学校的,我每天来的也很早。因为是冬天,寒风吹着身体很冷。张老师看我站在外面发抖,就先让我进校。还总是亲切的喊着“琦祺,琦祺”。张老师是多么的亲切呀!大家都很喜欢张老师。

张老师的教学方法极为独特,因为我们班的成绩非常差,经常考倒数第一,有着爱迟到不写作业的坏毛病。张老师就在黑板上列三个项目,分别是迟到,不写作业,说话三个项目。只要违反就会抄十到十五条概念。张老师用这个方法改掉了,我们班说话,不写作业,爱迟到的毛病。虽然她没有把这个学期教完,但是我们班的成绩大大提升。很让张老师欣慰。

张老师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她像太阳温暖着我们的心房,像大树呵护我们成长,像园丁培育着祖国的鲜花艳丽开放。张老师,您在我心中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看到这个题目,我很为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不知道去写哪个老师了!因为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很好!怎么办?那就我挨着给你们说一说吧。

那就先说说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吧!王老师长了一头乌黑的长头发,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她美丽又大方,严肃又认真,当她讲课的时候,她是那么的仔细;让他给我们批改作业的时候,她是那么的认真;而当他批评那些犯错误的同学时,她又变得那么的严厉;当我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又变得和蔼可亲!我们都很喜欢她!

我们另一个好老师是数学老师。张老师的个子不算太高,微胖的身躯显得非常强壮,但是他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的,显得非常和蔼可亲。有一次,老师叫写乘法算式题的时候,同学们和老师说着八的乘法算式。写着写着,突然同学们都笑了,为什么呢?原来,老师把4×4的得数写成了八。这时老师说:"你们一直在说关于八的数学算式,我都被你们说晕了。"这时,老师也笑了。

还有英语老师,科学老师,美术老师,体育老师,足球老师……这些都是我的好老师,他们都无私的把他们的知识传受给我们,不同回报,我很感激他们!

一张圆圆的脸上嵌着两只大大的眼睛,总是面带微笑,那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孙老师。我特备喜欢上她的英语课。在她的课堂上,同学们总会被她生动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孙老师也曾因为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脸上漾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这笑容让每一个同学心中泛起一股说不出的辛酸与难过,于是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老师给我的那一抹鼓励的微笑。我的英语成绩一向不太好,不能够经常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多只是偶尔举手回答几个简单的问。有一次我回答完问题坐下时,偷偷看了一眼孙老师,惊讶的发现她还在注视我,微微上翘的嘴角带着一丝微笑。那笑容是股暖流,像温暖的阳关流入了我的心田。

期中考试,孙老师表扬我进步很大。那是孙老师那鼓励的微笑,让我找回了自信。

自从孙老师教我们英语后,我便迷上了这门课,我喜欢她,感谢她——这位“笑眯眯”的老师。

魏老师个子中等,身材偏瘦,衣服穿得时尚极了,鼻梁上架着一副红褐色的眼镜,看上去十分有学问。魏老师讲课语言流畅,娓娓动听。记得,她给我们上《观潮》这课时,听着她的朗读,我仿佛来到了海宁市盐官镇,站在观潮的人群中,期盼着钱塘江大潮的到来。随着魏老师的精彩分析,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潮来时“隆隆”的响声,我的眼前好像看见了那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滚滚白浪……直到下课铃响,我才回过神来。瞧!魏老师讲课就是这么让人着迷。

魏老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有一次,我把“鼎”的上部“目”写成了“日”,魏老师批作业时立刻给指了出来,并让我改正。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佩服她的眼力。现在,由于她批改作业认真,我们班同学写作业都很仔细,还养成了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魏老师不仅工作认真,还很能坚持。就说那次春游吧。山路很陡,我们才爬了一半,就像小狗一样伸出了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再也爬不动了。魏老师一会儿在前引路,一会儿又折回队伍后面,照顾落队的同学。尽管天气凉爽,可她的额头早已渗出颗颗汗珠。她始终笑着鼓励我们:“加油,坚持就是胜利!”

魏老师,您辛苦了!

我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好老师,有善解人意的周老师;有幽默风趣的王老师;有认真负责的罗老师,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外语罗老师吧。

罗老师长着一对大眼睛,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小小的鼻子下面有一张比樱桃还红的嘴巴,你瞧,她的样子多漂亮啊!

罗老师不仅长的漂亮,而且教学认真、负责。有一次,我上课没认真听,老师在讲什么我一句话也没听,更别说听懂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转眼已经下课,我把作业交给罗老师批改,她对我说:“陈昕悦,这道题你错了,老师上课时讲过,我再给你讲讲吧!”老师给我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弄懂了为止。过了一会儿,老师又对我说:“你只有上课认真,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如果你上课不认真,就会变得越来越笨哦!”虽然这应该不是真的,但是我永远记住了老师这句话。正是这句话鼓励着我的学习。如今,我的英语越来越好,多亏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啊!

我越来越喜欢我们的英语老师了!在这里我要对老师说:“罗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教导。您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心窝;您就像我的恩人,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罗老师,我爱您!”

老师这个词汇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从古到今,有很多讴歌老师的诗句和赞美老师的话语。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老师是园丁,辛勤的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有人说老师是灯塔,给黑暗中的人们指引着方向。可我觉得,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像和煦的阳光,又像春风中的细雨,给我们温暖,滋润我们每个学生的心灵。

我是一个比较倔强的男孩,有时会和班里的其他男孩发生矛盾。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王心悦发生了矛盾,正在我们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的李老师来了,她及时的调停我们之间的矛盾,耐心的给我们将做人的道理,给我们讲处理两个人之间矛盾的发方法,使我们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在我们内心深处种下与人为善的种子,使我明白,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要好朋友是要相互帮助的,而不是计较细小的事情。李老师的教导总是那么透彻,那么春风化雨。我从内心深处敬重我们的李老师,她是我最敬爱的好老师

这就是我最敬爱的李轶琦老师。

你们猜猜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对了,那就是既美丽又关心我们还严厉的高老师了。

我们的老师高高的,瘦瘦的,苗条极了。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带着微笑给我们讲课。她那读课文的声音非常好听,就像百灵鸟在唱歌一样,很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老师还非常严厉,不管我们写什么作业,只要字写的潦草了,都要重写。

老师不光严厉还很关心我们。记得又一次,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廖伟琪同学的家长给高老师打电话,说廖伟琪现在还没有回家。高老师非常担心他,就发校信通,告诉每一位同学的家长说如果廖伟琪在谁家,就催促他赶紧回家。你们说我的老师是不是很关心我们呀?

我的老师既美丽又关心我们,还严厉,你们说对不对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在春晖小学呆了整整四年,老师时刻的陪在我们身边,早在幼儿园,就有许多老师,她们都长得很漂亮,有的严肃,有的温柔,还有幽默的老师,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我小学时狮,他们都有责任,他们都有渊博的知识,他们用他们的生命照耀着我们,他们总会在我们灰心伤心时帮助我们,从我们从痛苦忧伤中救出来,老师很关心我们,他们总是把嗯心都放在我们身上为我们操心,老师总是教给我们知识,不会让一个同学们听不懂,他总是把那个同学单独讲讲明白为止或清洗他们的思路。

曲老师长身材胖胖的,个子高高的,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上课时,老师正在讲台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师看的一清清二楚,老师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各位引人注目,老师穿黑裙连衣裙,既漂亮又动人?老师十分用会用目光提醒我们,就像是目光像是对我们说要好好听哦,有时老师会开个玩笑,逗大家笑,有时会用动画的方式来告诉我们这道题的道理,有些跑神的同学看到老师这个目光,就知道嗯,自己要好好听。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老师,她又美丽又温柔,做事很认真,她真是一名独一无二的老师。

在三年的校园生活中,许多老师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数学老师-—;—叶小姐。叶老师在学习上对同学很认真,在生活上关心我们。

我再次记得,我在数学考试中得了95分,虽然这个成绩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个好成绩,但对我来说还不够。我无助地看着那些分数超过95分的学生拿起飞碟。我欣喜若狂。我叹了口气,听到叶老师严肃地对我说:虽然你得了95分,这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个好成绩,但对你来说,这个分数还不够,你必须振作起来。”我低下头,想了一会儿。我为这一成就感到遗憾,并努力教育我们的叶老师。啊!

每天放学后,因为我的父母没有时间按时接我,叶先生就接了这个任务。我和叶先生一起走了。叶先生牵着我的小手边走边和我说话。他总是把我送到门口。我的父母非常感谢叶先生为他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叶先生,你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你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温暖他人。叶老师,我想对你说:你将永远是我们最尊敬和敬爱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年过四十,有一双大眼睛,性格比较温柔。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说话很温柔从没打骂过学生。记得有一天,我们正在上语文课。结果一名学生竟然上课睡觉,正好被语文老师发现了。语文老师先看了他一几眼,接着向他走去,缓缓地举起了手,我们本以为语文老师会狠狠地打他,结果语文老师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然后和蔼地说:“现在在上课,不能睡觉。”同学缓缓睁开了眼,当看到语文老师在身边时,同学立刻 精神了,慌忙地说:“老,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上课睡觉的。”接着害怕地抱着头。语文老师不但没有打他,反而语气温柔地说:“没事的,你没睡熟就是好事了。还有,为什么上课睡觉呢?是昨晚没睡好吗?”这个同学愧疚地说:“嗯,昨晚我熬夜玩手机了。”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语重心长地说:“玩手机可以,但是一定要适量。你看,熬夜玩手机既伤了身体又学不到知识,没有好处啊!现在是你们一生的黄金时期,可不能耽误了!”说罢,语文老师便转身继续上课,那位同学以后也没再上课睡觉。

这就是我的温柔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衡量好老师的标准,在一至三年级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好老师,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和蔼可亲,有的严格要求……而我的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的语文张老师。

张老师上课时声情并茂,语言非常幽默,她上课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首首谱着音符的乐谱,悦耳而动听,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她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巧妙地打开了一扇扇智慧的大门,使我们喜欢上她的课,给我们了一个和蔼的形象。

她对不遵守规矩的学生从不大发雷霆和懊恼,总是一遍一遍的劝导,让同学们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当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她会及时地给与我们鼓励,发给我们一些奖品,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与我们最大的帮助。

老师的爱是不同寻常的,那爱似春风般和煦,吹醒了花苞;清泉般的甘甜,滋润着心田。

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是最棒的,不求得到什么,只是去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中的好老师,慈祥又不失严厉

心理学与我的生活论文3000字

心理学与生活感悟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心理学与感悟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影响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现代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现代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现代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现代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现代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王沛.现代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我们的心理学有三大分支---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我们的专业是心理学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我相信,这些都能帮我赢得一个不错的未来。 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心理保健与咨询人员很受欢迎。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每千人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德国每两千人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他们收入丰厚,令人敬重,令人羡慕。而在中国,每25万人中才有一名心理咨询人员,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小康社会10大标准中,己把每1000人中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和政策的支持帮我们在国内的发展建构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三门专业课,分别是:心理学通史、普通心理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这三门课程的开设帮助我对应用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了初级的感受和建构,对我影响深刻。心理学通史让我了解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古希腊雅典的研究一直到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冯特实验室的建立到构造主意和机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再到之后的格式塔、皮亚杰学派和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三足鼎立。他们研究的领域不同,但共同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发展让我对我的专业的演变和主要理论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普通心理学是我们整个学科的学科基础,对我们现在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它我了解了我们的学科概况、神经机制、感觉和知觉、意识和注意还有意识相关的知识。其中很多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说:关于睡眠和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关于记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水平,更加科学的记忆,通过一系列方法来增强自己的学习效率;关于注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关于只觉得研究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的现象…….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我们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让我对我的专业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人体解剖生理学帮助我们对心理学的一般生理机制有了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人的心理与生理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受生理的控制和唤起,此门课程让我学习到了我们学科的神经生理机制、脑的生理机制、血液和循环系统等。人体解剖学主要是介绍人体从细胞,组织,到系统的具体组成和功能;生理学主要介绍各个系统的生理特性和调节过程,主要是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它们俩共同构成了这门学科。 在这个学期中,我还阅读了三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和《爱的艺术》。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阅读了《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这本书,并且通过作者的深入探索,让我对认知心理学尤其是儿童的智力、认知等方面有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本书是智力评估转折点的标志。作者依据智力的本来面目,从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中汲取营养,用大脑的活动来概括认知过程,并以认知过程来重建智力。PASS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是由加拿大人戴斯、纳格利尔里、柯尔比等人在“必须把智力视作为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的指导思想下,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论证而提出来的;它既可作为有关智力评估的新的思想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中所囊括的研究是根据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杂志和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权威专家的建议精心挑选出来的。40项研究实际是上以40个经典的实验范式做基础进行讲解的,这些实验都是在心理学书籍中被广泛引用的,但在本书中,作者用最详细的方法再现了研究者的实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研究者一同研究,一同体验发现事实的喜悦与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对每个实验都有了很详尽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心理学的学习。在此书中,我发现了心理学家在实验中闪现的智慧,以及实验过程中有趣的偶然事件,以及同心理学家一起体验实验及发现的快乐。《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说过“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以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不能真正谦恭的、勇敢的、真诚的和有纪律的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就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我们只有学会去勇敢的爱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爱,爱是相对的、是互动的、是双方面的,我们要去努力拥有爱的能力。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对于这门艺术,想要掌握它的人就要付出努力。在这里,爱并不是仅仅只狭隘的男女的爱情,也并非经过磨砺掌握技巧就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能独立完成应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从事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我为自己选定的方向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希望能够本科之后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的研究生,之后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且能够将心理学运用于生活中。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应用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例如,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害怕会使人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再比如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条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或者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可以去借鉴下(心理学进展)这类的资料吧

我的心路历程3000字大学论文

为了几十虚拟分而写篇散文,不大现实吧:)还是转几篇给你看看吧 青青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动漫年代,激情波澜壮阔。不再怪异,绿荫下,凉椅上,一对对亲密的恋人相拥相吻;无需惊讶,舞台上,操场上,一场场精彩的节目彼起彼伏;不要羡慕,自修室,图书馆,一个个勤奋的身影,废寝忘食。这一切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年轻的时代,青春的生命,在优美淡雅的大学校园里跳动,我们可以感受无处不在的动感,体会校园生活纷纷秒秒的精彩。 大学,一个相对中小学开放自由的校园,在每一个不轻意间都会上演一场精彩,一张有过故事的书桌,一个拥有风景的窗台,一片孕育浪漫的草坪,一句相当经典的话语……都是校园生活的一段剪影。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追求时髦,可以充分的享受甜蜜浪漫的爱情,可以勤奋于书本之间,搏击理想的天空,当然我们还可以同时享有这些,一箭多雕。因为年轻,生命格外敏感;因为年轻,生活更加精彩。但是校园里还有另类的风景。 (一) 书桌上的爱情观 爱情,是大学校园生活的一段主旋律。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生的选修课,尚且不谈该属何课。爱情的产生是人类生理发育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渴望爱情,追求浪漫,于是间,校园里茫茫人群中洋溢着爱的气息。 爱情,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图书馆的某张书桌上,透露出笔者们的思想心迹,几句淡淡的话语折射出他们的爱情观 ——“我很爱她,可是她并不爱我,为此我选择放弃!” ——“同学!就这样放弃自己所爱的人吗?” ——“你这是爱她吗?爱就不要轻言放弃!” ——“爱一个人就是要让她幸福,要相信自己能给她幸福,所以你不应该放弃。” 我不想去描绘恋人们花前月下,甜言蜜语,也无权畅谈大学生爱情的是非,只想透过以上的几句话,感受笔者们的爱情观念。一个诉说失恋痛处的同学,大胆的书写了自己的选择;几个热心的读者客观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当那个同学再次坐在那张桌前,看着上面补充的话语时,会有何感想呢?这张桌是他发泄的对象,虽然方式并不文明,也不雅观,但是。或许让他有所收益。 书桌上的爱情观告诉我们:课桌文化在不雅文字间折射着大学生生活的内心世界,或许这会是课桌文化的一份益处。 (二) 异常壮观的备考期 考试是学生无法逃避的现实,是老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大学生最忙碌的终点。或许,大学生是学生阶段的特殊体,考试也就相对的特殊化了。 大学生的自由让考试周显得异常痛苦,尤其是那些抱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心态的同学,考试周就是“黑色星期五”。平常逃课,自由散漫惯了,一到考试就不得不让全身每一根神经紧张起来,演绎着异常壮观的,雄浑的备考期。 大学里的考试大部分集中在学期末的二周内,除考试外没有正常的上课内容,故空闲时间则成了最佳的“临时抱佛脚”期,而图书馆,课室楼,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成了奋斗的战场,抱书的身影,埋头奋笔疾书的壮举,随时随地皆可见。为了在图书馆自修室拥有一席之地。不惜早早地离开温暖的被窝,赶在他人之前寻找最佳奋战点;为了多看几道题多记几个知识点,不惜抱书边走边看,以至以身撞物却不觉痛;为了有好一点的成绩,两天两夜不合眼,通宵达旦为考试。每个同学抱着不同的目的,演绎着异样精彩的备考期。 图书馆爆满的忙碌身影,自修室浓烈的学习气息,校园里空前盛况的学习氛围,告诉我们:一种异样的精彩,一份不寻常的辛苦,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 后记 精彩的大学生活里,充斥着方方面面的特殊化,异样性。大学生活的自由,让飞翔的空间更广,价值的透点更亮,怪异的精彩更鲜明! 纪伯伦的组歌的赏析 《浪之歌》赏析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也是纪伯伦著名散文诗篇之一。 读完《浪之歌》,透过浪花、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怀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之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都符合海浪的特性。由此也说明,这一拟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显示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事物都仿佛汇流、回旋在一个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颂着生命、自然、爱情,而生命、自然、爱情,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不同名称,为了去印证一个最终的和谐——这样的思想对我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是纯然东方的。 不同于真实世界,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诗人的故国地处地中海的东端,这也许是海洋的意象在他的散文诗里如此亲切的原由。那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独自往复拍打着岸边,歌唱复如叹息的大海的梦幻般的图景,一定是这首散文诗诗思的缘起,而这,是仅仅在地图上遥想大海,而未曾在海边久久流连的人所不能写出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